诊断学理论考期末复习
(完整word版)诊断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物理诊断学一、体格检查1、症状学与一般检查:(1)发热: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体温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a.驰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
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h内波动范围超过2摄氏度,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b。
稽留热: 是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h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c。
发热原因: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产热增加或散热减少,则出现发热。
(p17)d.发热分度:低热:37。
3-38℃中等度热:38。
1—39℃高热:39。
1—41℃超高热:41℃以上。
(2)水肿:是指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
不包括内脏器官局部的水肿,如脑、肺水肿等。
水肿可分为全身性与局部性水肿。
(3)黄疸: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粘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
正常胆红素最高为17.1umol/l(1。
0mg/dl),超过34.2umol/l(2。
0mg/dl)时出现黄疸。
按病因学分类: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阻塞性)黄疸,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按胆红素性质分类:以非结合胆红素(游离胆红素UCB)增高为主的黄疸,以结合胆红素(胆红素葡萄糖醛酸CB)增高为主的黄疸。
(4)紫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和粘膜呈青紫色改变的一种表现.这种改变常发生在皮肤较薄、色素较少和毛细血管较丰富的部位,如口唇、指(趾)、甲床等。
(5)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正常人立位或坐位时颈外静脉常不显露,由于充盈的水平与体位有关,其测量以胸骨角为准。
静脉压测量值在胸骨角上3cm或可能高到4cm可视为升高。
静脉充盈度超过正常水平,称为颈静脉怒张。
肝颈静脉回流是右心功能不全的一个较明显的表现。
压迫充血肿大的肝脏时颈静脉怒张可更为明显,肝颈静脉回流阳性.(6)蜘蛛痣: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枝形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
诊断学期末知识点总结
诊断学期末知识点总结一、背景介绍随着学期的结束,我们需要对本学期的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检查,以确保自己对课程内容有一个全面的掌握。
诊断学期末知识点总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知识的薄弱点,并加以强化。
本文将以诊断学期末知识点总结为主题,对本学期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备战期末考试。
二、知识点梳理1. 医学基础知识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医学的基础知识,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
在解剖学方面,我们学习了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包括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心血管系统等。
在生理学方面,我们学习了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调控机制,包括呼吸、循环、消化等方面的知识。
在病理学方面,我们学习了各种疾病的发病机理和病理变化,包括炎症、肿瘤、代谢性疾病等。
2. 临床医学知识除了医学的基础知识外,本学期我们还学习了一些临床医学知识,包括临床诊断、治疗、护理等方面的知识。
我们学习了如何进行临床检查和各种实验室检查,以及如何利用检查结果进行临床诊断。
我们还学习了各种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技术,包括感冒、发烧、腹泻等。
3. 医学伦理学与法律法规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们还学习了医学伦理学与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
我们了解了医生在临床实践中需要遵守的伦理规范和法律法规,以及医患关系的处理方法和医疗纠纷的解决方式。
三、知识点总结1. 复习重点知识在进行诊断学期末知识点总结时,我们首先要复习本学期的重点知识,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我们要对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了解各种生理功能的调控机制,掌握各种疾病的发病机理和病理变化。
此外,我们还要复习临床医学知识,包括临床诊断、治疗、护理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各种检查方法和治疗技术。
另外,我们还要了解医学伦理学与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了解医生在临床实践中需要遵守的伦理规范和法律法规。
2. 强化薄弱知识在进行诊断学期末知识点总结时,我们要注意对知识的薄弱点进行强化。
诊断 期末总复习重点(精华版)
!发热:原因:①感染性发热,由病毒,细菌等各种病原体的感染,其代谢产物或毒素作为发热激活物通过激活单核细胞产生内生致热源细胞,释放内生致热源而导致发热;(细菌是引起发热最常见,最直接的物质);②非感染性发热,如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抗原-抗体反应;内分泌和代谢障碍;皮肤散热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③原因不明发热.问诊要点:(1)应注意询问与感染有关的病史,诱因,和发病情况,患病以来的一般情况,并注意发病的季节和地区;(2)发热时间的长短与起病缓急和发热程度;(3)体温变化规律并分析热型;(4)伴随症状,如:寒战,意识障碍,咳嗽,咳痰,腹泻,尿路感染,皮疹,结膜充血,肝脾肿大等;!黄疸鉴别1、溶血性黄疸病史:有溶血因素可查和类似病史(误输异型血,疟疾,败血症,蚕豆病); 症状与体征:贫血,血红蛋白尿,脾肿大UCB↑;CB/TB <20%;尿胆红素- ;尿胆原增加;ALT,AST正常;实验室表现,如网织红细胞增多。
2、肝细胞性黄疸病史: 肝炎或肝硬化病史,肝炎接触史,输血,服药史; 症状与体征:肝区肿胀或不适,消化道症状明显,肝脾肿大UCB↑,CB↑;CB/TB>30%;尿胆红素+;尿胆原轻度增加;ALT,AST 明显增高;肝功能试验检查结果有异。
3、阻塞性黄疸病史:结石者反复腹痛并黄疸,肿瘤者常伴消瘦; 症状与体征: 黄疸波动或进行性加深,胆囊肿大,皮肤搔痒CB↑;CB/TB>60%;尿胆红素++;尿胆原减少或消失;ALT,AST可增高;影像学发现胆道梗阻病变。
!胸痛:原因:1)胸壁疾病,如肋骨病变;2)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包.心肌病变等;3)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和肺部病变,胸膜病变等;4)其他原因,如食管疾病,纵膈疾病等。
▲胸痛问诊要点:1)发病年龄与病史;2)胸痛的部位;3)胸痛的性质,灼痛,压榨性痛,刺痛,濒死感;4)胸痛的持续时间;5)胸痛的诱因和缓解因素;6)伴随症状,咳嗽,呼吸困难,咳血,吞咽困难,面色改变等。
诊断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诊断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诊断学的基本方法?A. 病史采集B. 体格检查C. 实验室检查D. 心理测试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体格检查的常规项目?A. 体温B. 脉搏C. 血压D. 心电图答案:D3. 以下哪项是诊断学中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A. 血常规B. 尿常规C. 心电图D. 所有选项答案:D4. 以下哪项是诊断学中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A. X线B. CTC. MRID. 所有选项答案:D5. 以下哪项是诊断学中常用的内镜检查方法?A. 胃镜B. 结肠镜C. 支气管镜D. 所有选项答案:D6. 以下哪项是诊断学中常用的实验室检查项目?A. 血常规B. 肝功能C. 肾功能D. 所有选项答案:D7. 以下哪项是诊断学中常用的生化检查项目?A. 血糖B. 血脂C. 电解质D. 所有选项答案:D8. 以下哪项是诊断学中常用的免疫学检查项目?A. 免疫球蛋白B. 补体C. 自身抗体D. 所有选项答案:D9. 以下哪项是诊断学中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检查项目?A. 基因检测B. 染色体分析C. 蛋白质组学D. 所有选项答案:D10. 以下哪项是诊断学中常用的病理学检查方法?A. 活检B. 细胞学检查C. 病理切片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诊断学中常用的病史采集方法?A. 问诊B. 观察C. 体检D. 心理评估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诊断学中常用的体格检查方法?A. 视诊B. 触诊C. 叩诊D. 听诊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诊断学中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A. 实验室检查B. 影像学检查C. 内镜检查D. 病理学检查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诊断学中病史采集的重要性。
答案:病史采集是诊断学的基础,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人的病情发展过程、症状表现、既往病史和家族病史等信息,为后续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提供线索,是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完整word版)诊断学知识点汇总_复习资料
诊断学知识点汇总,复习资料绪论1、症状概念,2、体格检查,3、诊断学内容第一篇常见症状1、体征,2、正常体温、稽留热、弛张热的定义,3、咯血定义,4、咯血与呕血区别5、呼吸困难定义,6、三种肺性呼吸困难表现(尤期前二种),7、心原性呼吸困难的特点8、胸痛的病因, 9、中心与周围性紫绀不同原因,10、心原性与肾原性水肿的鉴别11、肝原性水肿表现特点12、急性腹痛的常见原因13、呕血的常见原因,出血量的估计,呕血与便血的相互关系14、黄疸(和隐性)的定义,三种黄疸的鉴别,15、嗜睡与昏睡的区别,浅与深昏迷的区别第二篇问诊1、问诊的内容,2、主诉的定义和组成3、现病史是病史中的主体部分,由哪些组成,与既往史有何不同第三篇检体诊断1、体检基本方法有哪些?触诊的方法有哪些?叩诊的方法,体型的分类2,常见面容,三种体位,皮肤发黄二种原因的区别,红疹与出血点的区别,蜘蛛痣与肝掌购3、霍纳氏征,瞳孔大小的改变,4、扁桃体肿大的分度,5、颈静脉怒张的定义6、甲状腺肿大的分度,听到血管杂音的意义,7、桶状胸8、胸式(男,小孩)腹式(女)呼吸增减意义,9、深大呼吸,潮式及间停呼吸10、触觉语颤、听觉语音的定义及方法,增减意义、11、正常胸部叩诊音(4种),肺下界及移动度,12、三种呼吸音的区别13、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听诊意义,14、罗音产生机理,二种罗音的鉴别15、胸膜磨擦音的听诊特点,16、肺实变、肺气肿、胸腔积液、气胸的综合体征。
17、心尖搏动点的位置,范围,左、右心室肥大及纵隔移位时的变化18 、震颤定义与杂音的辨证关系19、心脏叩诊的方法,左右心界的组成,心浊音界改变的原因(左室肥大、右室肥大肺脉高压,心包积液,左气胸及胸腔积液)20、心脏听诊内容,听诊部位,21、早搏及房颤的体征,室早及房颤的ECG表现。
二、三联律的概念。
22、第一、二心音的鉴别,23、第一心音增减及第二心音增减的意义,24钟摆律,胎心律25、第二心音分裂的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正常人,二狭,PDA,RBBB,ASD—“固定”)26、左心室舒张期奔马律的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27、OS及心包叩击音的意义28、心杂音分析内容,29、器质性与功能性杂音的区别30、Austin Flint 及 Graham Steell的定义,31 连续性杂音的意义32、异常脉搏,正常血压,临界高血压,高血压,低血压33、左、右心衰时的症状和体征,心功能级别(心功能不全度数)的判定原理及标准34、二狭,二闭,主闭(周围血管体征),主狭的综合体征35、腹部膨隆的意义,36、腹壁静脉方向(上,下腔梗阻,门脉高压,正常)36、腹膜刺激征的检查方法及意义(板状腹,揉面感,压痛点,反跳痛,麦氏点,胆囊点)37、腹部包块的检查内容,38、液波震颤的意义39、肝、脾触诊的方法,正常大小,40、莫菲氏征及胆总管渐进阻塞征41、泌尿系有炎症时的压痛点,42、肝上界位置、脾界,及浊音宽度43、移动性浊音及腹水与巨大卵巢囊肿的鉴别44、振水音的意义,45、肝硬化肝功能失低偿期,门脉高压的全身综合体征46、胃肠穿孔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时的综合体征47、区别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偏瘫和交叉瘫的概念。
诊断学理论考期末复习.doc
诊断诊断学1.主诉: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和)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其持续时间。
2.放射痛:又叫牵涉痛,内脏疼痛引起身体体表的疼痛,内脏痛觉信号传入相应的脊髓节段,该节段支配的身体体表部位发生疼痛,特点是疼痛明显,有压痛、感觉过敏。
3.阿-斯(Adams-Stokes)综合征:主要表现是在心搏停止5~10s后出现晕厥,停搏15s以后可出现抽搐,偶有大小便失禁,见于最严重的心源性晕厥。
4.肠源性青紫症:由于大量进食含亚硝酸盐的变质蔬菜而引起的中毒性高缺血红蛋白血症而出现紫纽。
5.黄疸(Jaundice):是由于胆色素代谢障碍导致血液中胆红素增高,而致巩膜、粘膜、皮肤及体液发生黃染的现象,若血中胆红素浓度在17.1-34.2 P mol/L,而临床上尚没有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者,称为隐性黄疸。
6.泊油样便:上消化道或小肠出血并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则因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使粪便呈黑色,更由于附有粘液而发亮,类似泊油。
7.发热(fever):当机体在致热源的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屮枢的功能障碍时, 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8.水肿(edema):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
9.咯血(hemoptysis):喉及喉部以下的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岀血,经口腔咯出称咯血。
10.呕血(hematenesis):上消化道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官,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疾病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出血)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
11.发绡(cyanosis):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改变的一种表现。
常发生在皮肤较薄、色素较少和毛细血管较丰富的部位,如口唇、指(趾)、甲床。
12•呼吸休I难(dyspnea):是指患者主观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呼吸运动用力,严重者可出现张口呼吸、鼻翼扇动、端坐呼吸,甚至出现发纟tt,呼吸辅助肌也参与活动,并且可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
诊断学复习资料全
诊断学绪论一、概述:诊断学(diagnostics)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
即论述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检查方法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
1、基本理论:是研究基本的症状、体征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理以及建立诊断的思维程序,从而识别疾病的各种情况。
2、基本检查方法:包括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视、触、叩、听诊)、实验室检查及器械检查(心电图、心电向量图、心功能、肺功能、X线、超声波、脑电图、同位素、CT、MRI、内窥镜等)。
3、临床正确思维:运用科学的临床思维去识别疾病、判断和揭示疾病的本质,为保护机体的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提出依据。
二、诊断学的内容㈠病史采集:即问诊,是医师通过与病人或知情人交谈,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情况,诊治经过,以往健康情况等。
经过分析、综合,提出初步诊断方法。
㈡症状:是患者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
㈢体征:是患者的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
㈣体格检查:是医生用自己的感官或传统的辅助器具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观察和检查,揭示机体正常和异常征象的临床诊断方法。
㈤实验室检查:通过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实验室方法对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组织标本、细胞取样等进行检查,从而获得疾病的病原学和病理形态学或器官功能状态等资料,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分析的诊断方法。
在安排某项实验检查时应考虑以下几点:1、这项检查的特异性如何?2、这项检查的敏感性如何?3、检查和标本采集的时机是否合适?能否按规定的要求进行?4、标本的输送、检验过程有无误差?5、病人体质的强弱、病情的起伏、诊疗处理等对检查结果有无影响?6、对于可能造成病人负担的检查,还要考虑病人能否承受?㈥辅助检查(assistant examination) 如ECG 、超声波、心音图、肺功能、纤维内窥镜、X 线及特殊检查CT、MRI等。
四、临床诊断(clinical diagnosis)(一)疾病诊断的过程:疾病诊断过程一般有三个环节:1、调查研究,收集完整和确实的诊断资料2、结合和分析资料,建立初步诊断3、有需要时作其他有关检查,动态临床观察,最后验证和修正诊断(二) 临床诊断的要求1.病因诊断2.病理解剖诊断3.病理生理诊断(功能诊断)(三) 临床诊断的方法:归纳法与排除法1.直接诊断2.鉴别诊断3.确定诊断五、诊断学学习要求与方法(一) 基本要求1.掌握诊断学的理论原则和建立诊断的临床思维程序2.学会问诊,能独立进行系统而有针对的问诊,采集病史,较熟练掌握主诉、症状、体征间的内在联系和临床意义3.掌握系统的体查方法,能以规范化手法进行系统全面重点有序的体查4.熟悉血、尿、大便三大常规的实验室操作及常用临床检验的临床意义5.熟悉ECG操作,掌握正常心电图及异常心电图的图像分析6.熟悉常用超声波检查的结果及临床意义7.写出符合要求的完全病历8.能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必要的检验资料作出初诊(二) 方法:1.由于本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因此,除掌握基本理论外,要反复练习,掌握正确的手法及正常情况2. 关心、爱护与尊敬病人,才能取得病人的配合,以便采集完全的病史和获取病理体征3.学习过程中,注意培养自己的诊断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诊断水平。
《诊断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诊断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名词解释 (本大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1.肝颈静脉反流征2.蛋白尿3.二尖瓣型P波4.三偏征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 感染性发热最常见的病原体是:()A.病毒 B.真菌 C.肺炎支原体 D.细菌 E.立克次体2. 一年轻男性,饱餐后突发剧烈中上腹部刀割样疼痛,板状腹,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胰腺炎 B.急性胆囊炎 C.消化性溃疡 D.急性胃炎 E.以上都不是3. 下列哪项可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A.喉痉挛 B.胸腔积液 C 支气管哮喘 D.气管异物 E.白喉4. 大咯血是指24h咯血量在:()A.100ml以上B.200ml以上C.500ml以上D.800ml以上E.1000ml以上5. 呕血患者查体发现脾大、蜘蛛痣、肝掌,应首先考虑:( )A.消化性溃疡并出血 B.急性胃黏膜病变C.胃底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D.急性肝炎E.急性胆囊炎6. 对黄疸原因的辅助检查中,区分肝内、外胆管阻塞的部位,哪项最好:( )A.十二指肠引流 B.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C.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 D.B超 E.腹部CT7. 肺内空洞、气胸、气腹时叩诊音为:()A.清音 B.浊音 C.鼓音 D.实音 E.过清音8. 呼吸有刺激性蒜味最常见:()A.一氧化碳中毒 B.有机磷农药中毒 C.肝昏迷 D.尿毒症 E.糖尿病酮症酸中毒9. 肛测法体温的正常范围是:()A.36.5℃一37.7℃ B.36.3℃~37.2℃C.36.0℃~37.0℃ D.36.5℃~37.5℃ E.36.2℃一37.2℃10. 乳腺炎时可出现哪组淋巴结肿大:()A.滑车上淋巴结 B.腋窝淋巴结 C.腹股沟淋巴结D.左锁骨上淋巴结 E.右锁骨上淋巴结11. 关于蜘蛛痣不正确的是:()A.出现均属病理性 B.常见于肝病患者 C.大多在上腔静脉分布区域D.肝掌的发生机制与蜘蛛痣相同 E.与肝对体内雌激素的灭能减弱有关12. 桶状胸常见于:()A.肺结核 B.肺气肿 C.佝偻病 D.双侧胸腔积液 E.双侧大叶性肺炎13.关于肺下界位置哪项是错误的:()A.前胸部始于第6肋骨 B.锁中线处达第6肋间C.腋中线处达第3肋间 D.从腋后线向后两侧斜行向下 E.肩胛线位于第10肋骨水平14.关于呼吸运动哪项是正确的:()A.男性和儿童以胸式呼吸为主 B.女性以腹式呼吸为主C.吸气时前胸部肋骨向下内移位 D.呼气时胸廓前部肋骨向上外移位E.腹膜炎、大量腹水时腹式呼吸受限15.下列哪种疾病双侧呼吸活动度减弱:()A 肺炎实变 B.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阻塞性肺气肿 C胸腔积液 D.肺不张E.气胸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空,每空 2 分,共 20分)1.胃溃疡穿孔时,气体进入腹腔后积聚于最高处称气体。
中医与诊断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医与诊断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是:A. 望、闻、问、切B. 辨证论治C. 阴阳五行D. 脏腑经络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的“四诊”内容?A. 望诊B. 闻诊C. 问诊D. 摸诊3. 中医认为“舌为心之苗”,舌质的颜色变化主要反映的是:A. 心火B. 肝气C. 脾湿D. 肾水4. 脉象中的“滑脉”通常与哪种病理状态相关?A. 气血两虚B. 痰湿内阻C. 肝阳上亢D. 肾精不足5-20. (类似结构的题目,覆盖中医基础理论、诊断方法、常见病症的诊断等)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21. 中医诊断中的“望诊”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望面色B. 望舌质C. 望指甲D. 望体态22. 下列哪些属于中医的“八纲辨证”?A. 阴阳B. 表里C. 寒热D. 虚实23-28. (类似结构的题目,涵盖中医诊断的其他方面)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9. 中医理论中的“五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脉象”中的“洪脉”通常指的是脉象________、________。
31-33. (类似结构的题目,填空内容涉及中医基础理论和诊断知识)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34. 简述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35. 描述中医“望舌”时应注意观察哪些方面?36. 中医中“问诊”通常包括哪些内容?37. 简述“脉象”中的“细脉”所代表的病理意义。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38. 论述中医诊断中“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重要性。
39.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中医如何通过“辨证”来确定治疗方法。
六、病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40. 患者,男性,35岁,主诉近一个月来常感胸闷,咳嗽,痰多色白,舌苔白腻,脉象滑。
请根据中医诊断学进行辨证分析,并提出可能的治疗方案。
41. 患者,女性,42岁,自述近期情绪低落,失眠多梦,伴有头晕耳鸣,舌质淡红,脉象细数。
诊断学期末考试重点
诊断学1.诊断学内容:症状诊断、检体诊断、实验诊断、器械检查、病例和诊断方法。
P12.症状:是指患者主观感受到的异常和不适,如头痛、眩晕、呼吸困难、腹痛等。
体征:是指医师客观检查到的病态表现,如心脏杂音、腹部包块、皮疹等。
P73.发热的病因:临床上通常把体温超过正常范围0.5℃者,都称为发热。
按有无病原体侵入人体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
临床上感染性发热最常见。
①感染性发热是各种病原体侵入人体所致,常见的病原体有细菌、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
②非感染性发热。
由病原体以外的其他病因引起的发热,称为非感染性发热。
常见原因包括:⑴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是由组织坏死、组织蛋白分解和坏死组织吸收引起的发热,亦称为吸收热。
见于I物理和机械性损伤:如大面积烧伤、创伤、大手术后、内脏出血等。
II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引起的内脏梗死或肢体坏死:如急性心肌梗死、肺梗死等。
III组织坏死与细胞破坏:如癌、白血病、淋巴瘤、溶血反应等。
⑵抗原-抗体反应:变态反应产生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作为发热激活物引起发热,如风湿热、药物热、血清病、结缔组织等。
⑶内分泌与代谢障碍:如嗜铬细胞瘤、痛风急性发作、严重脱水等。
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致热因素直接损害体温调节中枢,如物理性因素(中暑等)、化学性因素(重度安眠药中毒等)、机械性因素(颅内占位性病变),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而引起发热,称为中枢性发热。
高热而无汗是这类发热的特点。
⑸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如癫痫持续状态等。
⑹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如广泛性皮炎、慢性心力衰竭等。
⑺自主神经功能性紊乱:如夏季低热、神经性低热等。
P94.热型: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以上,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
常见于肺炎链球菌肺炎、伤寒及斑疹伤寒高热期。
张弛热:体温持续在39℃以上,24小时内体温波动在2℃以上,但都高于正常体温。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诊断学期末复习重点(主观题)
诊断学期末复习重点(主观题)一、名词解释1.黄疸: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
2.杂音:指在心音与额外心音之外,在心脏收缩或舒张时血液在心脏或血管内产生湍流所致的室壁、瓣膜或血管振动所产生的异常声音,是具有不同频率、不同强度、持续时间较长的噪杂声。
3.棒状小体:为白细胞胞质当中出现的红色细杆状物质1个或数个,长约1-6微米,故称为棒状小体。
棒状小体一旦出现在细胞中,就可拟诊为急性白血病。
4.核左移:周围血中出现不分叶核粒细胞(包括杆状核粒细胞、晚幼粒、中幼粒或早幼粒细胞等)的百分率增高(超过5%)时,称为核左移5.类白血病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的类似白血病表现的血象反应。
周围血中白细胞数大多明显增高,并可有数量不等的幼稚细胞出现。
6.杵状指:手指或足趾末端增生、肥厚、增宽、增厚,指甲从根部到末端拱形隆起呈杵状。
7.奔马律:是舒张期额外心音的一种,是出现在第二心音后的附加心音,与原有的第一、第二心音组合而成的韵律酷似马奔跑时马蹄触地发出的声音,故称奔马律。
8.病理性Q波:①Q波宽度≥0.04s;②Q波振幅大于同导联R波的1/4;③不该出现Q波的导联上出现了Q波。
9.Kussmaul呼吸:主要由于代谢性酸中毒所致,临床常见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肾小管性酸中毒等,表现为慢而深长规则的呼吸,可伴有鼾声,称为Kussmaul呼吸10.Murphy征阳性:左手大拇指压在胆囊点,其余四指与肋骨垂直,令病人深吸气,胆囊下降,碰到拇指,产生疼痛,并中止吸气动作。
意义:急性胆囊炎11.蜘蛛痣: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
12.Courvoisier征:梗阻性黄疸、胆囊显著肿大、胆囊无压痛,胰头癌压迫总胆管所致。
13.奇脉:指吸气时脉搏显著减弱或消失,系左心室搏血量减少所致。
正常人脉搏强弱不受呼吸周期影响。
14.板状腹:因急性胃肠穿孔或脏器破裂所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膜受刺激而引起腹肌痉挛、腹壁常有明显紧张,甚至强直硬如木板,称为板状腹。
诊断学期末知识点总结
诊断学期末知识点总结一、绪论学期末检测是对本学期所学知识的一次全面检验,对于学生而言,这不仅是一次考核的机会,也是对自己所学知识的一次总结与反思的机会。
针对学期末知识点的复习,我们应该抓住关键的知识点,重点掌握核心概念,有效的利用时间进行系统性的复习,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二、具体知识点总结1.数学知识点总结(1)复数与多项式运算:包括复数的运算、根与系数的关系、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多项式乘法与除法、多项式的求导与积分等。
(2)函数与方程:包括函数的定义与性质、函数的图像与变换、函数的极限与连续、函数的导数与微分、函数的积分与定积分、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等。
(3)几何与三角:包括点、线、面的性质、平面几何的运算、立体几何的运算、三角函数的定义与性质、三角函数的应用等。
(4)概率与统计:包括概率的基本概念、事件的概率、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统计参数与样本等。
2.物理知识点总结(1)力学:包括力的作用与受力分析、牛顿定律、运动学与动力学、力的合成与分解、摩擦力与斜面、弹簧力与振动等。
(2)热学:包括温度与热量、物态变化、气体定律、热传导与热辐射、热能转化与热效率等。
(3)光学:包括光的反射与折射、光的色散与衍射、光的成像与光学仪器等。
(4)电学:包括电荷与电场、电势差与电势能、电流与电阻、电流的分布与电功率、电路中的串并联等。
(5)力学与热学的应用:包括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动量与碰撞、震动与波动等。
3.化学知识点总结(1)化学元素与化合物:包括元素与化合物的概念、元素周期表与元素性质、原子与分子、离子与离子化合物、分子与分子化合物等。
(2)化学键与化学反应:包括元素化合价与键、离子键与共价键、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
(3)溶液与物质的性质:包括溶液的组成与分离、溶质的数量与质量、物质的导电性、物质的颜色与光谱等。
(4)物质的变化与燃烧:包括物质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质的燃烧与酸碱中和。
(5)化学计算与实验:包括化学计算的基础知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与技巧。
诊断学期末复习总结 这里是一半
诊断学期末复习总结· 这里是一半第一篇常见症状症状:是指患者主观感受到不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
第一节发热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病因与分类】1、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体引起的发热2、非感染性发热①无菌性组织坏死,炎性渗出物:如心肌梗死、肺梗死所致的吸收热②抗原-抗体反应:结缔组织病,变态反应性疾病③颅内病变:脑出血、脑肿瘤压迫体温调节中枢④皮肤病变:如鱼鳞病,皮肤散热减少⑤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机体产热增多⑥恶性肿瘤⑦物理及化学损害⑧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临床表现】Ⅰ、发热的分度(口温)1、低热37.3-38摄氏度2、中等度热38.1-39摄氏度3、高热39.1-41 摄氏度4、超高热41摄氏度以上Ⅱ、热型及临床意义1、稽留热:指体温恒定维持在39-40摄氏度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摄氏度。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2、弛张热:体温常在39摄氏度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摄氏度,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结核及化脓性炎症。
3、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或数天,如此高热期和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4、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达39摄氏度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氏杆菌病。
5、回归热:体温急剧上升至39摄氏度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
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可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等6、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病、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
PS: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伴随症状】1、寒战:急性肾盂肾炎,输血反应2、结膜充血:麻疹3、单纯疱疹:大叶性肺炎4、淋巴结肿大:白血病5、出血:急性白血病6、昏迷:先发热后昏迷-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脑部感染;先昏迷后发热-脑出血,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第三节水肿水肿:指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
诊断学(期末复习资料)
1.Kussmaul呼吸: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病人为排出体内较多的二氧化碳,调整酸碱平衡,可出现深而长的呼吸,称为Kussmaul呼吸或者深长呼吸。
2.Courvoisier征:胰头癌时因癌肿压迫胆总管导致胆道阻塞,黄疸渐进加深,胆囊也显著肿大,但无压痛,称Courvoisier征。
3.板状腹(board-like rigidity):因急性胃肠穿孔或脏器破裂所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膜刺激而引起腹肌痉挛,腹壁常有明显紧张甚至强直硬如木板,称为板状腹。
4.Biots呼吸:间停呼吸,表现为有规律呼气几次后,突然停止一段时间,又开始呼吸,即周而复始的间停呼吸,为临终前现象。
5.钟摆律:心肌严重病变时,S1失去原有的低钝性质且明显减弱,S2也弱,S1和S2极相似,当心率增快时,收缩期与舒张期时限几乎相等,听诊类似钟摆声,称钟摆律。
6.语音震颤:为被检查者发出语音时,声波起源于喉部,沿气管、支气管及肺泡,传到胸壁所引起共鸣的振动,可由检查者的手触及,又称触觉震颤。
7.S2固定分裂:指S2分裂不受吸气,呼气的影响,S2分裂的两个成分时距较固定。
可见于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
8.奔马律(gallop rhythm):一种额外心音发生在舒张期的三音心律,由于同时存在心律增快,额外心音与原有S1,S2形成类似马奔跑时的蹄音,是心肌严重损害的体征。
9.黑便(melena):呕血的同时因部分血液经肠道排出体外,可形成黑便。
10.心源性哮喘(cardiac dathma):重度呼吸困难。
呼吸有哮鸣声,咳浆液性粉红色泡沫样痰。
两肺底部有较多湿性啰音,心率增快,有奔马律。
此种呼吸困难称心源性哮喘。
11.牵涉疼/放射疼:指内脏性疼痛牵涉到体表部位,即内脏感觉信号传至相应脊髓节段,引起该节段支配的体表部位疼痛。
特点是定位准确疼痛剧烈,有压痛,肌紧张及感觉过敏。
12.胸骨角(sternal angle):又称Louis角,位于胸骨上切迹下约5cm,由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接处向前突起而成,其两侧分别与左右第二肋软骨连接,为计数肋骨和肋间隙顺序的主要标志,它还标志支气管分叉,心房上缘和下纵膈交界及相当于第五胸椎的水平。
诊断学期末复习资料大全
诊断学简答题1、简述非感染性发热的常见原因?P8⑴血液病:白血病,淋巴瘤⑵结缔组织病⑶变态反应性疾病:风湿热,药物热,血清病⑷内分泌代谢疾病:甲亢⑸血栓及栓塞疾病:心肌梗死,肺梗死⑹颅内疾病:脑出血,脑挫伤⑺皮肤病变:皮肤广泛病变减少散热⑻恶性肿瘤⑼物理及化学损害:中暑、大手术后⑽自主神经功能紊乱:①原发性低热②感染治愈后低热③夏季低热④生理性低热2、※发热的临床分度P8以口腔温度为标准:低热:37.3—38℃中等热度: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3、※临床常见的热型及临床意义?P9①稽留热: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②弛张热: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③间歇热: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④波状热:见于布氏杆菌病等;⑤回归热:可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⑥不规则热:可见于结合风湿杆菌,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
4、体温不同测量方法的正常值?P9①舌下测温法:36.3—37.2℃②腋测法:36—37℃③肛测法:36.5—37.7℃5、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P9⑴体温上升期:常有疲乏无力、肌肉酸痛、皮肤苍白、畏寒或寒颤等现象。
产热大于散热,调定点上移。
体温上升有两种方式:①骤升型:体温在几小时内达39—40℃以上,常伴有寒颤;②缓升型:体温逐渐上升,在数日内达高峰,多不伴寒颤。
⑵高热期:体温上升达高温之后保持一定时间,此期寒颤消失,皮肤发红并伴有灼热感,呼吸加快,出汗。
体温已达到或略高于上移的体温调定点水平。
⑶体温下降期:出汗多,皮肤潮湿。
散热大于产热,调定点逐渐降至正常水平。
体温下降期有两种方式:①骤降:体温于数小时内迅速下降至正常,有时略低于正常,常伴有大汗淋漓;②渐降:体温在数天内逐渐降至正常。
6、产生水肿的主要因素?P13[1]毛细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①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加②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③组织间隙胶体渗透压上升④组织间隙机械压力降低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2]钠水潴留:⑴肾小球滤过功能降低:①肾小球滤膜通透性降低②球-管平衡失调③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少④肾小球有效滤过压下降⑵肾小管对钠水的重吸收增加:①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②醛固酮分泌增加③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3]静脉、淋巴回流障碍:多产生局部性水肿7、※试述心源性性水肿与肾源性水肿的鉴别?P14鉴别点肾源性水肿心源性水肿开始部位从眼睑、颜面开始而延及全身从足部开始,向上延及全身发展快慢迅速缓慢水肿性质软而移动性大比较坚实,移动性较小伴随症状高血压、尿检改变、肾功能异常心脏增大、心脏杂音、肝大、静脉压升高8、※如何鉴别咯血与呕血?P18咯血呕血病因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肺炎、肺脓肿、心脏病等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急性胃黏膜病变、胆道出血、胃癌等出血前症状喉部痒感、胸闷、咳嗽等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出血方式咯出呕出,可为喷射状血的颜色鲜红暗红色、棕色、有时为鲜红色血中混有物痰、泡沫食物残渣、胃液酸碱反应碱性酸性黑便无,若咽下血液量较多时可有有,可为柏油样便、呕血停止后仍可持续出血后痰的性状常有血痰数日无痰9、如何判断咯血量?P18①小量:每日咯血量在100m l以内;②中等量:每日咯血量为100—500m l;③大量:每日咯血量在500m l以上,或一次咯血100—500m 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诊断学1.主诉: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和)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其持续时间。
2.放射痛:又叫牵涉痛,内脏疼痛引起身体体表的疼痛,内脏痛觉信号传入相应的脊髓节段,该节段支配的身体体表部位发生疼痛,特点是疼痛明显,有压痛、感觉过敏。
3.阿-斯(Adams-Stokes)综合征:主要表现是在心搏停止5~10s后出现晕厥,停搏15s以后可出现抽搐,偶有大小便失禁,见于最严重的心源性晕厥。
4.肠源性青紫症:由于大量进食含亚硝酸盐的变质蔬菜而引起的中毒性高缺血红蛋白血症而出现紫绀。
5.黄疸(Jaundice):是由于胆色素代谢障碍导致血液中胆红素增高,而致巩膜、粘膜、皮肤及体液发生黄染的现象,若血中胆红素浓度在17.1~34.2μmol/L,而临床上尚没有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者,称为隐性黄疸。
6.泊油样便:上消化道或小肠出血并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则因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使粪便呈黑色,更由于附有粘液而发亮,类似泊油。
7.发热(fever):当机体在致热源的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8.水肿(edema):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
9.咯血(hemoptysis):喉及喉部以下的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腔咯出称咯血。
10.呕血(hematenesis):上消化道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官,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疾病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出血)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
11.发绀(cyanosis):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改变的一种表现。
常发生在皮肤较薄、色素较少和毛细血管较丰富的部位,如口唇、指(趾)、甲床。
12.呼吸困难(dyspnea):是指患者主观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呼吸运动用力,严重者可出现张口呼吸、鼻翼扇动、端坐呼吸,甚至出现发绀,呼吸辅助肌也参与活动,并且可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
13.恶心(nausea):上腹部不适和紧迫欲吐的感觉。
可伴有迷走神经兴奋的症状,如皮肤苍白、出汗、流涎、血压降低及心动过缓等,常为呕吐前奏。
14.呕吐(vomiting):通过胃的强烈收缩迫使胃或部分小肠的内容物经食管、口腔而排出体外的现象。
15.便血(hematochezia):是消化道出血,血液由肛门排出。
便血颜色可呈鲜红、暗红或黑色。
少量出血不造成粪便颜色改变,现经隐血试验才能确定者,称为隐血。
16.晕厥(syncope):是由于一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所致的短暂意识丧失状态,发作时病人因肌张力消失不能保持正常姿势而倒地.一般为突然发作,迅速恢复,很少有后遗症。
一般检查、骨骼肌肉、神经系统、头颈部1.深部触诊法:用于检查评估腹腔病变和脏器情况,深度可达2cm以上,有时可达4~5cm,用单手或双手重叠在被诊部位由浅入深,逐渐加压的方式以达到深部触诊的目的。
2.感知综合障碍:对于客观事物能感知,但是对某些个别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距离、空间位置等产生错误感知,多见于癫痫,可出现视物变形,空间知觉障碍等。
3.甲状腺功能亢进面容:表情惊愕,眼裂增宽,眼球凸出,目光炯炯,兴奋不安,烦躁易怒。
4.肢端肥大面容:头颅增大,面部变长,下颌增大前突,额部皮肤皱褶增厚,眉弓及颧部隆起,鼻唇沟皮褶隆起,耳鼻增大,唇齿肥厚,齿距增宽。
5.病危面容:面部瘦削,面色铅灰或苍白,表情淡漠,眼球凹陷,目光无神,鼻骨峭耸。
见于大出血、严重休克、脱水、急性腹膜炎等。
6.二尖瓣面容:面色晦暗,双颊紫红,口唇轻度发绀,呼吸短促征象,见于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
7.端坐呼吸:患者坐于床沿,以两手置于膝盖上或扶持床边,这种体委可使胸廓辅助呼吸肌易于参与呼吸运动,加大膈肌活动度,增加肺通气量,减少回心血量和减轻心脏负担,见于心肺功能不全者。
8.角弓反张位:由于颈及脊背肌肉强直,导致患者头后仰,胸腹前凸,背过伸,躯干呈弓状。
见于破伤风、脑炎及小儿脑膜炎。
9.蹒跚步态:行走时身体左右摇摆似鸭步。
见于佝偻病、大骨节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先天性双侧髋关节脱位。
10.醉酒步态:行走时躯干重心不稳,步态紊乱不准确如醉酒状,不能直线行走。
见于小脑病变、酒精中毒、巴比妥中毒。
11.共济失调步态:步态不稳,起步时一脚抬高,骤然垂落;双目向下注视,双足间距宽,以防身体倾斜;闭目时不能保持平衡,暗处行走困难。
见于脊髓病变。
12.慌张步态:起步困难,起步后小步急速趋行,双脚擦地,身体前倾,越走越快,难以止步之势;双上肢缺乏摆动。
见于震颤麻痹。
13.跨阈步态:由于踝部肌腱肌肉迟缓,患足下垂,行走时必须高抬患侧下肢才能起步。
见于腓总神经麻痹。
14.剪刀式步态:由于双下肢肌张力增高,尤以伸肌及内收肌张力增高明显,移步时下肢内收过度,两腿交叉如剪刀状。
见于脑性瘫痪及截瘫。
15.间歇性跛行:行走过程中,因下肢突发性酸痛、软弱无力,被迫停止行进,需小憩后方能继续前进。
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
16.蜘蛛痣: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血管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
17.肝掌:慢性肝病者的手掌大小鱼际处皮肤常发红,加压后退色。
18.杵状指:末端指节明显增宽增厚,呈杵状膨大。
指甲从根部到末端呈弧形隆起,膨大部分早期有小动脉及毛细血管扩张,组织间隙水肿,晚期有组织增生。
19.舞蹈样运动:是一种快速、不规则、无目的、不对称、运动幅度大小不等的不自主运动,可发生在面部、躯干和肢体。
由基底节病变引起,多见于儿童脑风湿病变。
20.Horner征:一侧眼交感神经麻痹,出现瞳孔缩小,眼睑下垂和眼球下陷,同侧结膜充血及面部无汗。
21.落日现象:脑积水引起的额、顶、颞及枕部突出膨大呈圆形,颅内压升高,压迫眼球,形成双目下视,巩膜外露的特殊表情。
22.酒渣鼻:鼻部发红的皮肤主要集中在鼻尖和鼻翼,并有毛细血管扩张和组织肥厚23.鼻翼扇动:吸气时鼻孔张大,呼气时鼻孔回缩,见于伴有呼吸困难的高热性疾病(如大叶性肺炎)、支气管哮喘和心源性哮喘发作时。
24.Oliver征:主动脉弓动脉瘤时,由于心脏收缩时瘤体膨大将气管压向后下,因而每随心脏搏动可以触到气管向下曳动。
腹部1.蛙腹:当腹腔内有大量积液时,平卧位腹壁松弛,液体下沉于腹腔两侧致膨隆,前腹壁平坦,腹部扁而宽。
2.舟状腹:前腹壁凹陷几乎贴近脊柱,肋弓、髂嵴、耻骨联合显露,使腹外形如舟状,见于恶病质等慢性消耗性疾病或神经性厌食、糖尿病等疾病3.腹壁静脉曲张:门静脉高压致循环障碍或上下腔静脉回流受阻而有侧支循环形成时,腹壁静脉显而易见或迂曲变粗。
4.移动性浊音:腹部查体时,因体位不同而出现浊音区变动的现象,称为移动性浊音,是发现有无胸腔积液的重要检查方法。
腹水1000ML以上。
5.水坑实验:患者肘膝位,使脐部位于腹部最低部位,由侧腹部向脐部叩诊,若由鼓音变为浊音,提示有腹水的可能。
6.板状腹: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时,腹膜刺激引起腹肌痉挛,腹壁明显紧张,甚至强直,硬如木板。
7.反跳痛(reboundunderness):当医师用手触诊腹部出现压痛后,用并拢的2—3个手指压于原处稍停片刻,使压痛感觉趋于稳定,然后迅速将手抬起,此时患者感觉腹痛骤然加重常伴有痛苦表情和呻吟。
8.腹膜刺激症:腹膜炎患者常有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
9.Murphy征阳性:检查医师以左手掌平放于患者右胸下部,以拇指指腹勾压于右肋下胆囊点处,在吸气过程中发炎的胆囊下移时碰到用力按压的拇指,即可引起疼痛,此为胆囊触痛,如因剧烈疼痛而致吸气终止,称Murphy征阳性。
10.courvoisier征阳性:由于胰头癌压迫胆总管导致胆道阻塞、黄疸进行性加重,胆囊也显著肿大,但无压痛。
11.液波震动:腹腔内有大量液体时,用手拍击一侧腹部,在对侧可以感受到液波震动。
12.振水音:患者仰卧位,医生以一耳凑近上腹部,以冲击触诊法振动胃部,可听到的汽、液撞击的声音。
胸肺部1.Kussmaul呼吸: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深而慢的呼吸,此因细胞外液碳酸氢不足,PH下降,通过肺脏排除CO2,进行代偿,以调节细胞外酸碱平衡之故,见于糖尿病酮中毒和尿毒症酸中毒,这种深长的呼吸~2.潮式呼吸(cheyne-stokes):陈-施呼吸,是一种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后,又开始如上变化的周期性呼吸。
见于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充血性心力衰竭,大脑损伤(脑皮质水平)。
3.间停呼吸(Biots 呼吸):有规律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一段时间,又开始呼吸,即周而复始的间停呼吸。
见于颅内压增高,药物引起呼吸抑制,大脑损害(延髓水平)。
4.叹息样呼吸:在一段正常呼吸中插入一次深大呼吸,并常伴有叹息声。
5.空瓮音:空洞巨大,位置表浅且腔壁光滑或张力性气胸的患者,叩诊时局部虽呈鼓音,但因其具有金属性回响~6.Velcro啰音: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的患者吸气后期出现的细湿啰音,其声调高,近耳颇似撕开尼龙扣带发出的声音。
7.哮鸣音:高调干啰音,音调较高,如同飞箭、哨笛的声音,用力呼气时常呈上升性,多起源于较小的支气管或细支气管心脏1.负性心尖搏动(inward impluse):broadbent征,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内陷,见于粘连性心包炎或心包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重度右室肥大所致心脏顺钟向转位,而使左心室向后移位也可引起。
2.脉搏短绌:心率大于脉率的现象,血液不足以充盈血管,见于房颤等心律失常。
3.猫喘:震颤,触诊时手掌感到细小的震动感,与在猫喉部摸到的呼吸震颤类似,是血液经狭窄的口径或循异常的方向流动形成涡流造成血管壁,瓣膜或心腔壁震动传至胸壁所致。
4.心包摩擦感:急性心包炎时,心包膜纤维素渗出致表面粗糙,心脏收缩时,脏层和壁层心包摩擦产生的振动传至胸壁所致。
多呈收缩期和舒张期双向的粗糙摩擦感,以收缩期、前倾体位和呼气末更明显。
5.期前收缩:起源于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提前发出的激动,又称早搏。
6.代偿间歇:指期前出现的异位搏动代替了一个正常窦性搏动,其后出现一个比正常心动周期长的间歇。
7.联律间歇:异位搏动与其前窦性搏动之间的时距,折返途径与激动的传导速度都可影响联律间期长短。
8.大炮音: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房室分离,当心房、心室同时收缩时可使第一心音明显增强。
9.奔马律:一种额外心音发生在舒张期的三音心律,由于同时常存在心率增快,额外心音与原有S1、S2组成类似马奔跑的蹄声。
10.二尖瓣脱垂综合征:二尖瓣脱垂可造成二尖瓣关闭不全,血流从左心室流入左心房,因而二尖瓣脱垂的患者同时伴有收缩晚期杂音,它合并收缩中、晚期喀拉音称为二尖瓣脱垂综合征。
11.Austin-Flint杂音:中、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导致左室舒张期容量负荷过高,使二尖瓣基本处于半关闭状态,呈现相对狭窄而产生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