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第一课
信息技术开学第一课
![信息技术开学第一课](https://img.taocdn.com/s3/m/843a762d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c9.png)
通过简单的编程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 编程的基本思想和常用语言。
对未来信息技术学习的展望和建议
深入学习计算机科学知识
建议学生系统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算法等核心课程,打 下坚实的计算机科学基础。
提升编程能力
鼓励学生多进行编程实践,掌握至少一门编程语言,培养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关注新技术发展
提升工作效率
通过团队协作,可以集思 广益,共同解决问题,从 而提高工作效率。
促进知识共享
团队成员之间可以相互学 习,共享知识和经验,提 升个人和团队的整体能力 。
加强项目质量
团队协作可以确保项目从 多个角度得到充分的考虑 和测试,从而提高项目质 量。
有效沟通技巧和方法分享
清晰表达
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 点,避免使用模糊或晦涩的词汇
信息技术开学第一课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 信息安全与防范策略 •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 • 编程入门与体验 • 团队协作与沟通技巧 • 课程总结与展望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
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包括计算机 操作、网络应用、信息处理等。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其具备在信息化社会中学习、 工作、生活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解 决实际问题。
开学第一课的重要性
0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
02
帮助学生了解课程安排和教 学计划,明确学习目标和任
务。
0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 度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
产品。
03
技术革新
初一上学期 信息技术开学第一课 课件
![初一上学期 信息技术开学第一课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9290b5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64.png)
信息技术第一课
概念认知
问题一:这节课是什么课?
信息技术课 ≠ 计算机课
信息技术
计算机技 术
控制技术
通信技术
传感技术
问题二:对于中学生而言,学习信息技 术有何裨益?
适应社会——生存 核心素养 参加比赛
上课要求
排号
分组
班干部
课堂常规要求01 学生依次有序入室,按照指定座位就坐。未经教师许可,不得 启用非指定计算机。 课堂常规要求02 请在室内保持安静,避免大声喧哗。课代表负责在课前点名, 向老师汇报缺席情况。 课堂常规要求03 请保持教室内卫生整洁。禁止携带零食或饮料进入室内。如发 现违规者,将安排其值日两周,并告知班主任进行处理。
意,不得开展与教学无关的活动。
下课要求
电脑关机 整理鼠标 椅子归位 清洁卫生
信息技术学业 水平测试
题型: 1.选择 2.操作 3.附加题
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内容
主要内容: 信息技术基础 python
成绩=实力+心态
看谁打的快
开学第一课
信息技术第一课
检查落实情况。检查完毕后,请保持安静,有序离场。未能按要 求执行的列组,组员将被处以值日处分。
课堂要求
➢ 为保障安全,因近期发现有同学随意开关电脑、电源插 座等情况,现决定全班在两周内禁止使用电脑。请及时 告知班主任。
➢ 禁止拆卸任何电脑硬件(包括键盘和鼠标)。如损坏设 备,将承担赔偿责任。
➢ 老师讲课时不可以碰键盘和鼠标 ➢ 课堂上,请严格遵守教师指定的教学内容,未经教师同
机房制度
排队有序进入机房,对号入座。 请保持机房安静,禁止喧哗。如有疑问,请举手示意。 谨记用电安全的重要性,切勿擅自操作电源或电线。 使用计算机时,请勿随意按动主机和显示器上的按钮。若因随意
小学信息技术开学第一课
![小学信息技术开学第一课](https://img.taocdn.com/s3/m/c16213387e21af45b307a870.png)
•9、上课或活动结束,按老师要求对机器作适当整理, 有秩序离开,小组长及时检查机房设备,切断电源, 关好窗户、电灯,关闭机房。
•10、加强安全意识,注意防火、防盗、防磁、防雷、 防触电、防计算机病毒和黑客侵入。
内容二
01 小组合作
4人小组为基本单位(人员和位置固定),小组长每月 轮换。推选电脑课代表,明确相关责任和权利。
初识
内容一
未经许可,任何人 不得随便进入机房
01
02 不得随便更换座位肃静 05 06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内容一
严禁私自安装程序 07
08
任何异常现象及时 报告
有秩序进入、离开 机房
09
10 注意安全
•1、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随便进入机房。 •2、学生必须服从机房管理人员和教师的指导管理,必须在 指定的位置上机操作,不得随便更换座位。 •3、建立登记册,便于对机房的监督管理,保证公用设备不 丢失,运行良好,并便于追查事故原因。 •4、学生必须配合机房的卫生保洁工作,不得随地吐痰,不 得乱写乱画,不得乱扔纸屑果皮等杂物,严禁携带零食、 饮料等入内。 •5、保持机房肃静,不准大声喧哗,不准打闹,讨论问题不 得影响他人。
安静到提前排好队伍等待老师, 如果遇到教师没来安静等待。
便捷
正确认识 信息技术
我们将要学什么?
我还想学什么?
SEE YOU
小组长——检查并督促小组成员的课前准备、准备的督 促、小组活动中纪律的监督、批改小组成员的作业。
课代表——检查并督促小组成员的课前准备保证老师来 时教 室有秩序、和老师即时沟通、提醒老师布置的任 务、 老师没在时组织并管理课堂、批改小组长的
作业。
记住每星期的电脑课上课时间。
2024年信息技术,开学第一课教案
![2024年信息技术,开学第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038879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fd.png)
信息技术,开学第一课教案教案信息技术开学第一课课程目标:1.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
3.学习操作系统的基础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
4.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和网络安全意识。
教学资源:1.教室多媒体设备2.计算机实验室3.教学PPT教学内容:一、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1.介绍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强调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如信息获取、处理和传递等。
二、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1.介绍计算机硬件的组成部分,如CPU、内存、硬盘等。
2.讲解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如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等。
3.强调硬件和软件的相互依存关系。
三、操作系统的基础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1.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演示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如文件管理、系统设置等。
3.介绍常用软件的使用,如文字处理软件、表格处理软件等。
四、信息技术素养和网络安全意识1.强调信息技术素养的重要性,如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
2.介绍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常见威胁。
3.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安全意识,如密码保护、防病毒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应用场景。
2.引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讲解(20分钟)1.利用教学PPT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介绍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配合实物展示。
3.讲解操作系统的基础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三、实践操作(2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计算机硬件的认识和操作。
2.学生进行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练习。
四、讨论与总结(15分钟)1.学生分享实践操作的心得和体会。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总结。
教学评估:1.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2.学生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3.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基础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的熟练程度。
4.学生对信息技术素养和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情况。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第一课芝麻开门初识计算机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第一课芝麻开门初识计算机](https://img.taocdn.com/s3/m/685f6eb5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aa.png)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第一课芝麻开门初识计算机芝麻开门:初识计算机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作为一名小学生,掌握基础的信息技术知识将为我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这节课上,我们将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了解它的组成和功能,并初步认识计算机的操作系统。
通过芝麻开门,我们将迈出信息技术的第一步。
一、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根据预先设定的指令,对输入数据进行处理,然后输出结果的工具。
计算机包含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硬件是指电子设备,而软件是指用于控制硬件运行的程序。
二、计算机的组成1. 主机:计算机的核心部分,由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等组成。
CPU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执行各种指令;内存是计算机的临时存储器,用于暂时存储数据和程序;硬盘是计算机的永久存储器,用于储存大量的数据和程序。
2. 输入设备:用于将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例如键盘、鼠标、摄像头等。
3. 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数据输出,例如显示器、打印机、喇叭等。
4. 存储设备:用于永久保存数据和程序,例如硬盘、U盘、光盘等。
三、计算机的功能1. 运算功能:计算器是计算机其中一项重要功能,它可以进行各种数学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
2. 存储功能:计算机可以将各种数据和程序存储在内存和硬盘中,以备随时使用。
3. 控制功能:计算机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指令执行各种操作,并控制其他设备的工作。
4. 交互功能:计算机可以通过输入设备接收用户的指令,通过输出设备向用户展示结果,并与用户进行实时的交互。
四、操作系统的概念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并提供给用户友好的界面和各种功能。
五、小结在这节课上,我们初步了解了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功能,还学习了操作系统的概念。
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工具,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打开了信息技术的大门,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信息技术第一课-导学信息及其特征
![信息技术第一课-导学信息及其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9ecf74f8f90f76c661371a20.png)
信息技术第一课教学科目信息技术教学对象高二学生授课老师文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导学指导老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简要历程;2、熟悉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3、了解会考要求及内容;4、了解课堂上课及机房上机要求;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计算机,探究计算机产生的缘由,以及在你眼中的计算机具有什么样的功能,通过探讨方式,拓展了大家的知识面,也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讲到卖草帽的人和猴子的故事以及与苹果相关的故事中强调了信息技术要注重创新,更要学会分享;在讲到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的时候更是增添了几分爱国主义情怀;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其熟悉课堂要求难点通过结合生活探讨出信息发展的简要历程及学科教学准备制作教学课件、课前引导学生进机房、课前开机测试机器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室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1、新教师的自我介绍①简要信息、对他们的要求;②我一路学习的学习历程包括大学生活;③IT行业就业情况从高中生对大学生活的好奇出发,结合自身实例讲述二、课堂知识点1、讲述卖草帽的人和猴子的故事,并和我们计算机相结合,简要讲出计算机发展的历程。
以ENIAC的特点为例2、Q1:什么是计算机?看空间的手机、ipad也是计算机。
厨房微波炉,电冰箱也含有计算机,计算机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Q2:为什么要发明计算机?懒!懒的爬楼梯,我们发明了电梯;懒的走路,我们发明了汽车、火车等例子...互动环节,先让学生去发现、总结3、介绍计算机学科特点特色:理论性强、实际性强、发展迅速学习方向①计算机软件和理论②计算机应用技术③计算机系统(体系)结构结合教师台式机设备进行介绍软件、硬件、以及应用技术4、介绍了一些常用程序设计语言及其突出要学习的VB程序设计,并结合实例1-100能被3整除的数字有哪些怎么做?学生回答后引出如何用程序进行解决5、苹果与创新Q1:如果大家看到一个苹果会想起哪个人?(1)牛顿万有引力(请同学讲述)(2)图灵计算机之父计算机逻辑奠基者,计算机最高荣誉图灵奖,图灵吃毒苹果(3)乔布斯苹果logo(4)俞敏洪寝室室友每周带6个苹果的故事“一个连苹果都不愿意分享的人,凭什么让他分享我的资源”总结:注重创新,更要学会分享。
小学信息技术第1课《认识计算机》优秀课件
![小学信息技术第1课《认识计算机》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25d029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c8.png)
凡是我们看到的、听到 的、闻到的、触摸到的都 包含信息。
信息可以以文字、符号、 图像、声音、动画、影像 等形式呈现。
信息在我们生活中随处 可见,我们生活在充满信 息的世界中。
处理信息的技术
处理信息的技术
处理信息的技术
存储和处理信息的高手
世界上第一台 计算机ENIAC
6.很饿的时候可以在计算机教室吃东西。 ( × )
THANKS
个人计算机
超级计算机
世界上第一台 计算机ENIAC
个人计算机
超级计算机
各种各样的计算机
电脑只是庞大计算机家族的一员
计算机的组成
计算机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
看得见 摸得着
硬件 软件 系统 系统
硬件上运 行的程序
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系统
主机
键盘
显示器 音响
鼠标
硬件系统——外接设备
打印机 话筒
摄像头
在计算机教室里喧哗打 闹
带食物饮料进入计算机教室
用力拍打盘
随意开机、关机
在计算机教室里留下垃圾
随意使用U盘等工具
头正身直脚放平
认识计算机
计算机的 组成
随堂测试
填空:
1.计算机由(
)和(
2.计算机是处理(
)的高手。
判断:
3.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叫埃尼阿克。
4.计算机怕灰尘。
5.可以带U盘去信息教室随意拷贝资料。
6.很饿的时候可以在计算机教室吃东西。
)两部分组成。
() () ()
()
随堂测试
填空:
1.计算机由( 硬件系统 )和( 软件系统 )两部分组成。
2.计算机是处理( 信息 )的高手。
信息技术第一课教案(精选11篇)
![信息技术第一课教案(精选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0f57da9d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ee.png)
信息技术第一课教案(精选11篇)信息技术第一课教案篇1教学目的:认识计算机各个部件,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
教学内容: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组成教学准备:1、调试每台计算机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教学过程:一、复习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
哪位同学能来谈一谈具体应用方面。
师:好,你来。
生:(略)师:好,你也来谈谈。
生:(略)师:同学们都谈得不错,接下来,我们来共同认识一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好吗?生:好。
二、新授师:现在,让世纪博士给我们讲讲计算机的家史吧。
(老师启动光碟,让学生观看)师:通过观看影片,同学们学习了什么呢?对计算机了解了多少呢?生:我知道了。
师:那你来说说。
生:一台计算机(电脑)是由硬件与软件组成的。
师:哪硬件是什么呢?生:老师,我来说。
师:好,你来说。
生:硬件主要由主机、键盘、鼠标、显示器等组成。
师:哪软件又是什么呢?生:老师,我来说。
师:好,你来说。
生:软件是人编写的程序,专为完成某一项任务而设计,是智慧的结晶,用不同软件可以让计算机完成不同的任务。
师:同学们,今天学了可真不少。
接下来我们来做一做下面的题目。
三、做一做。
通过世纪博士的讲解,我们认识了计算机的硬件,知道了计算机软件,请依据下列题目,填上“硬件”或“软件”。
1、小神游在利用画图()画画。
2、将计算机上文章打印出来的.打印机是()。
3、工程师利用制图()设计机械零件,将设计的机械零件图输出到纸上的设备是()。
师:同学们,先讨论一下。
四、想一想1、对图2-6所示的计算机你还想加上什么设备?做什么用?2、你想让这台计算机做些什么事?信息技术第一课教案篇2教学理念本学期第一单元要求学生查找资料,并利用所查找的资料进行小报的制作,这就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 word中艺术字、自选图形的应用,能对小报进行合理的排版。
所以开学第一课我的定位是复习巩固课,复习四年级时word的知识点,如艺术字的插入与设置、图片的插入、小报排版与美化等方面的知识。
小学信息技术的第一课我的文件在哪里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的第一课我的文件在哪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9b6a9d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10.png)
小学信息技术的第一课我的文件在哪里教案【文章一】小学信息技术的第一课:我的文件在哪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在小学阶段就开始接触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成为了当今的趋势。
针对小学生的信息技术课程也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在小学信息技术的第一课中,我们将带领学生了解和掌握最基础的概念和技能,让学生了解电脑上的“文件”是如何存储和找回的。
一、课程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电脑上的“文件”是什么,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2. 学生能够知道文件在电脑中是如何存储的;3. 学生学会使用简单的操作找到自己需要的文件。
二、教学准备1. 计算机教室或学生用于学习的计算机;2. 电脑、投影仪或者大屏幕幻灯片;3. 打印好的PPT学习材料,包括基本概念和操作介绍。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 准备一些小学生熟悉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是如何在电脑上保存的。
2. 提问:你们平时是如何保存你们的作业、图片和音乐等东西的?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些东西在电脑上是如何存储的?第二步:概念解释1. 教师通过投影仪或者大屏幕展示PPT,简单介绍文件的概念,告诉学生文件就是存储在电脑上的东西,可以是文字、图片、音乐或者视频等等。
2. 引导学生思考:那这些文件是如何被电脑存储起来的呢?第三步:学习存储方式1. 继续展示PPT,介绍电脑中的文件是以文件夹的形式存储的。
2. 示范操作:进入电脑操作界面,打开“我的电脑”或者“资源管理器”,展示文件夹的层级关系,比如“我的文档”文件夹里存放的是学生的作业,还有“我的图片”、“我的音乐”等文件夹。
3. 学生操作:让学生跟随老师的示范,自己打开“我的电脑”或者“资源管理器”,找到自己的作业文件夹。
第四步:找寻文件1. 引导学生思考:文件夹里面的文件又是如何被找到的呢?假设你的作业文件夹里有很多个文件,你怎样才能快速找到你想要的文件呢?2. 继续展示PPT,介绍文件的名称、类型和搜索功能,告诉学生可以通过文件名搜索框输入文件名来找到自己需要的文件。
初一信息技术第一课
![初一信息技术第一课](https://img.taocdn.com/s3/m/91d4f525bd64783e09122b86.png)
2、信息的特征
(1)传递性(2)载体依附性(3)价值性(或价值相对性)
信息的一般特征: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或价值相对性)、传递 性、共享性、可处理性、时效性、真伪性等。
注:信息简单的解释就是指对人有用的信息。பைடு நூலகம்文武乡初级中学 庄应美
二、信 息 技 术
信息技术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和传输信息的技术。 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这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准。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使信息表现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 和地域的局限。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为信息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为可 靠的保证。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等的发明和普及,使信息进 一步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 人类社会推进了数字化的信息时代。 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微电子技 术、光电技术、数字化技术等综合性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第一课 信息和信息技术——生活中的信息
一、生活中的信息
二、信息技术
三、信息技术的广阔前景
文武乡初级中学
庄应美
一、生活中的信息
1、信息的定义
信息:以适合于通信、存储或处理的形式来表示的知识或消息。 或者说 信息是反映一切事物属性及动态的信息、情报、指令、数据和信号中所包 含的内容。注意:信息的本质所在是“内容”两个字,硬件不是信息。
文武乡初级中学 庄应美
文武乡初级中学
庄应美
三、信息技术的广阔前景
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影 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事实还证明了,信息科学与技术的 广泛应用已经是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信息技术的快速发 展及其在各国的经济、社会、科研、教育等方面的迅速普 及和应用,使得信息技术的研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领域。 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人 类的生存与发展越来越依赖信息技术,然而信息技术的 发展也不断的在走向成熟,现代的信息技术除了给人们 生活上带来方便、开心和舒适外,也给人们带来对美好 明天的向往和追求。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1课信息技术初探究(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1课信息技术初探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93c91d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02.png)
1.作业布置:
(1)基础知识巩固:
-请学生完成教材第2页的练习题,巩固计算机基本组成和操作方法。
-撰写一篇关于计算机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应用的短文,字数在300字左右。
(2)实践操作:
-请学生在家长或教师指导下,尝试安装并使用一个简单的办公软件,如记事本或画图工具。
-利用学校网络学习平台,完成在线评测系统中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测试。
-对参加信息技术竞赛或活动的学生给予鼓励和表扬,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针对学生在拓展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具体指导,帮助他们找到解决方案。
重点题型整理
-题目:请简述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答案: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卡、显示器、键盘和鼠标等。
2.题型二:操作系统的作用
目标: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定义、基本组成和原理。
过程:
讲解信息技术的定义,包括计算机的主要组成元素。
详细介绍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部分,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信息技术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信息技术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信息技术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
3.素质层面:学生在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创新思维等方面有待提高。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计算思维,这需要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行为习惯: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课堂学习中,他们可能因为对计算机操作的兴趣而出现纪律问题。此外,部分学生对课程学习缺乏自信,容易产生依赖心理。
教学资源
1.硬件资源:计算机、投影仪、电子白板、键盘、鼠标。
信息技术第一课,信息及其特征
![信息技术第一课,信息及其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af1b65fdf90f76c661371ad9.png)
Thinking: 课后思考 了解信息的特征对你的学习 生活有何帮助?你考虑怎样 提高你的信息使用和应用能 力?
第一节: 信息及其特征
知识点: 一、信息 二、信息的特征 学习目标: (1)能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 (2)能挖掘出信息应用的价值意义
First: 什么是信息?
举例说明
信息在我们身边 Have a look!
信息在我们身边 Have a look!
Second: 举例说明 信息的基时效性 4、共享性
5、传递性
6、可处理性
7、真伪性 8、… …
Third: 信息的分类
举例说明
信息的分类
语法信息
按照性质
语义信息 语用信息
信 息 的 分 类
有用信息
按照作用
无用信息 干扰信息 真实信息
按照逻辑意义
虚假信息 不定信息
按照传递方向
前馈信息 反馈信息
信息的分类
信 息 的 分 类 2
应用领域 工业信息、农业信息、军事信息、政 治信息、科技信息、文化信息、经济 信息、市场信息和管理信息等 来源 载体 可以分为语声信息、图像信息、文字 信息、数据信息、计算信息等 语声信息、图像信息、文字信息、电 磁信息、光学信息等。
生成领域 宇宙信息,地球自然信息和人类社会 信息。 管理层次 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
信息技术开学第一课(适用小学和中学信息技术开学第一课)
![信息技术开学第一课(适用小学和中学信息技术开学第一课)](https://img.taocdn.com/s3/m/19b6cf7e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9a.png)
正处于信息化的大时代背景下,只有顺应时代的潮流,让 他们敢于做当前信息时代的弄潮儿,才有利于未来的发展
珍惜学习时光!
认识计算机
认识计算机
显示器
电脑的组成
主机
鼠标
键盘等
认识计算机
电脑的内部结构
硬盘 CPU
内存条 显卡
声卡 网卡
电源 散热扇
主板
怎样学好信息技术课
怎样学好信息技术
学好信息技术的前提
培养良好的 学习兴趣
准备一个 笔记本
做好 上课笔记
怎样学好信息技术
要做到八个字 自学、动手、应用、上网
自学 计算机发展速度快,知识更新周期短,需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动手 计算机是实现性极强的学科,对初学者,化难为易的捷径就是动手。 应用 带着问题去学习,学以致用,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 上网 要学会上网,从网络上获取跟多的知识,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应用。
课堂制度与要求
课堂制度与要求
信息技术课堂的常规要求
1、学生穿好鞋套后有秩序进入室内,并按指定座位就坐,未经老师许可,不准使用其它电脑。 2、室内保持安静,不过位,严禁喧闹。 3、保持室内卫生清洁,不吐痰,不吃零食,不乱扔纸屑。 4、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使用电脑,发现问题要及时向老师报告,否则作使用者损坏处理。 5、下课后,正确关闭计算机,有秩序离开电脑室。 6、服务器、教师机等主控设备只供老师使用,学生不得使用。
课堂制度与要求
信息技术课堂的常规要求
7、爱护公物,损坏者按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赔偿。8、不准删除硬盘文件、篡改软 件运行参数,安装软件,不准插、拔电源线、控制线等设备引线,否则按损坏公物论处。 9、未经许可不准携带手机等电子设备入室,否则一经发现,除没收外还将予以严肃批评。 10、上课时要按老师指定内容进行操作,不准玩游戏;不论是堂上还是课余上网,都不 准看不健康的图、文,如发现取消其本人该节课的上机资格,甚至全校通报批评。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1课计算机的过去与未来教案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1课计算机的过去与未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5cf1a3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b8.png)
3.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的能力。
4. 信息社会责任:培养学生遵守信息法律法规,正确使用计算机技术,自觉维护网络秩序和社会稳定的责任感。
-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能够自我复制并感染其他程序的恶意软件。
- 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方法包括安装杀毒软件、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不打开来路不明的文件等。
7.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 计算机在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人工智能、多媒体、网络通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电子商务、智能手机、社交媒体、在线教育等新兴领域的兴起。
3. 计算机的运算和数据表示:
- 计算机通过二进制进行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
- 计算机中的数据以二进制表示,位、字节、千字节、兆字节等是常用的数据单位。
4. 计算机的操作系统:
- 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系统软件。
-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macOS、Linux等。
5. 计算机操作系统功能
- 进程管理
- 内存管理
- 文件管理
- 设备管理
6.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和功能
- 数据传输
- 资源共享
- 信息传递
- 分布式计算
7. 计算机安全
- 防范计算机病毒
- 数据备份
- 密码保护
8. 计算机应用领域
- 科学计算
- 数据处理
- 过程控制- 人工智能来自- 多媒体- 网络通信
5. 教学策略:针对学生层次和特点,采用分层教学、兴趣导向、分组合作等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初一信息技术开学第一课教案
![初一信息技术开学第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fe0650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e5.png)
初一信息技术开学第一课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的定义和作用- 介绍信息技术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范围。
- 引导学生思考信息技术对人们的生活、研究和工作的影响。
2.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操作要点,包括开机、关机、登录和注销等。
- 演示如何使用鼠标和键盘进行基本的操作。
3. 常用软件的使用- 介绍常见的办公软件,如文字处理软件、表格处理软件和演示软件等。
- 演示如何创建、编辑和保存文档、表格和幻灯片等。
4. 信息技术意识的培养- 引导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就业方向。
- 鼓励学生参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实践活动,如编程比赛和科技创新竞赛等。
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 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思考。
2. 信息技术的概念和作用- 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 展示一些实际应用场景,让学生感受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3.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操作要点。
- 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包括开机、关机、登录和注销等。
4. 常用软件的使用- 介绍常见的办公软件。
- 演示如何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创建、编辑和保存文档。
5. 信息技术意识的培养- 引导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就业方向。
- 鼓励学生参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实践活动。
6. 总结与反思-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
-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信息技术的体验和感受。
教学资源- 计算机设备及投影仪- 演示文稿- 电脑、鼠标和键盘教学评估- 学生参与度的评估:观察学生的积极性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 实际操作能力的评估:通过学生实际操作计算机和软件的情况来评估其掌握程度。
教学拓展- 继续深入研究计算机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技巧。
- 开展信息技术实践活动,如编程比赛和科技创新竞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B A
传感器节点
感知技术
全面感知,利用RFID, 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 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
可靠传递,通过各种电信网 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 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
智能处理,利用云计算,模糊识 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 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 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
云计算(Cloud
正确答案:钢刀、火石、指南针。
人类要在世界上生存与发展需要获取三大要素 物质、能量、信息
信源
载体
途径
信宿
接收效果
文 字
图 形
声 音
视 频
… …
书电 报视
网 络
广 播
… …
• 信息:是利用某种载体,通过某种途径传播的信号、 消息、情报等的内容。
信息的特征
载体依附性 价值性 时效性 共享性
其他特征
载体依附性
电脑教学室规章制度
• 按号码坐 • 爱护公物 • 不得带食物 • 不得带手机等电子产品进入 • 雨伞统一放在教室门外
返回
技术不是一种技能,而是一种素养
移民
原住民
电脑从奢侈品变成消费品
移动 获得全 交互
球关注
廉价
无处不在的通讯网络
无处不在的传感网络
互联网和卫 星
任务管理中心 用户
汇聚网 关节点
——荀子《劝学》
技术延伸了人的大脑
IQ
不要固步自封,用心倾听技术时代变革的声 音
返回
Technology Education
1.1信息及其特征
• 信息指事物的具体内容,是无形的。 • 载体是有形的实际事物。
信息与载体的区别?
新闻报道 表情动作
天气预报 市场行情 交通信号
信息
报纸 信号灯 网络 光盘 电视
思考:古代人们点 燃的烽火是信息吗?
载体依附性
➢ 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 ➢ 时间信息依附于钟表 ➢ 交通信息依附于信号灯 ➢ CD音乐依附于光盘……
思考:有没有信息是不依赖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 这说明什么?
载体依附性
小结: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 定的载体
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 第一次是从80年代到整个90年代的个人计算机的 变革,第二次是九十年代及最近十年的互联网的 变革,第三次就是“云”。
• PC机将计算带给所有人,互联网将信息带给所有 人,云计算将服务带给所有人。
互联网
云计算
服务
PC
1970
计算
1980 1990
信息
2000 2005
2010
2020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 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 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
谈谈对信息生态改变的认知 谈谈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知 学一学:信息技术第一课
• 考核目标与要求
• 信息技术学业考试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 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核放在首要 位置。 通过考核知识及其操作运用来鉴别 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些 操作运用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信息技术
模块:
信息技术基础
思考:司机和同学们 都获知了这么一条信 息,起的作用一样吗? 说明信息具有什么特
征?价值相对性。
价值性
小结: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 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尚未被我们发现。
时效性
这张优惠券现在 可以使用吗?
过期了!
时效性
小结:
信息只有满足“价值”条件时,才具有 时效性,信息的时效性有长与短之分。
信息技术课课堂要求:
一、思想上要重视
a:信息技术已作为高考科目; b:考试一年比一年严格(监控);
信息技术课课堂要求:
二、行动上要体现(平时要抓的紧,要配 合老师的教学)
1、上课请带上笔和笔记本 2、上课必须认真听讲,并积极思考。 3、每节课都要认真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遇到自己无 法解决的问题时,请及时诚恳地向周围同学请教或向老 师求助。
监控管理资源
服务消费
服务消费
4+ billion phones by 2010 [Source: Nokia]
服务消费
服务提供 应用服务提供商
服务目录库
服务消费
Businesses, from startups to enterprises
Web 2.0enabled PCs, TVs, etc.
云计算是科技业的第三次革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信
信息
感知
息
载体
器官
价值性
案例: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 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题词只有7个 字,要价150万美元。美国国防部认为是 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 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 错误的战争”。战争结束之后,国防部才 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急。
思考:那7个字是什么?
计算机 文字 符号 声音
载体
例1、生存实验
某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森林进行为时一个月左右的生存实验,具 体要求如下:第一,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随身只能 带三件物品,每件物品不能超过二公斤;第二,队员都是由飞 机空降到半径为1000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 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问题:队员带哪三件物品合适? 参考物品有:笔记本电脑、钢刀、水、饼干、打火机、指南针、 火石
Computing)
• 云计算是一种新型的计算模式:将分布式处理(Distributed Computing)、并 行处理(Parallel Computing)、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以及互联网 (Internet)结合起来的一种新的IT资源提供模式。
• 云计算是一种基础架构管理方法论:把IT资源、数据、应用等进行虚拟化组成 一个大的资源池进行调度与管理,统一作为服务通过互联网提供给用户。
多媒体技术应用
算法与程序设计
❖学业水平考试(机考)
❖计入高考总分
❖考试时间:40分钟 ❖100分=选择题30分+操作题70分
信息技术
• 信息技术基础 • 多媒体基础 • Word文字处理 • Access数据库 • Excel图表处理 • VB程序设计 • Photoshop图片处理 • Goldwave声音处理 • Flash动画制作
价值性
中国将出兵朝鲜
价值性
➢ A.读书以明理
这是说信息可以让你有知识,能知道一些道理, 所以是有价值的。
➢ B.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这是说战争中信息(情报)可以起到决定胜败, 是信息的价值体现。
价值性
思考:是不是所有的信息对每个人来说 都是有用的呢?
价值性
目前汽油价格高涨, 许多加油站用油非常 紧张。车子加油要排 很长的队,甚至要开 到几十公里以外的加 油站才能加到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