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建筑材料》实验指导书
建筑材料实验指导书
建筑材料实验指导书1. 引言本实验指导书旨在指导学生进行建筑材料实验,通过实验了解和熟悉常用的建筑材料及其性能测试方法。
本指导书共包含以下几个实验项目:1.试验一:水泥试验2.试验二:混凝土试验3.试验三:砖试验4.试验四:钢筋试验每个试验项目中,将介绍实验的目的、原理、仪器设备、操作步骤、以及实验结果的处理与分析。
2. 试验一:水泥试验2.1 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水泥样品的试验,了解和检测水泥的物理性能,并掌握水泥试验的整体流程和操作方法。
2.2 原理2.2.1 水泥种类的检测:包括测定水泥的标号、颜色、外观、质量以及坍落度等。
2.2.2 水泥强度的检测:包括测定水泥的初凝时间、终凝时间和抗压强度等。
2.3 仪器设备•水泥试验台•钢尺•试验针•水泥试样2.4 操作步骤1.准备水泥试样,并检查其外观、颜色、标号等信息。
2.使用试验针在水泥试样上进行探测,判断其初凝时间。
3.使用钢尺测量水泥试样的终凝时间。
4.将水泥试样压碎,并使用水泥试验台测定其抗压强度。
5.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统计与分析。
2.5 实验结果的处理与分析分析初凝时间、终凝时间和抗压强度的数据,比较不同水泥试样之间的差异,并讨论其原因和影响因素。
3. 试验二:混凝土试验3.1 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混凝土样品的试验,了解和检测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与强度,并掌握混凝土试验的操作流程和方法。
3.2 原理3.2.1 混凝土配合比的检测:包括测定水灰比、砂率、骨料的粒径组成等。
3.2.2 混凝土强度的检测:包括测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等。
3.3 仪器设备•水泥试验台•骨料试验台•称重设备•混凝土试样3.4 操作步骤1.准备混凝土试样,并进行标识。
2.将混凝土试样放入压力机中,根据预定的负荷值施加压力。
3.确定混凝土试样的抗压强度。
4.预测混凝土试样的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
5.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统计与分析。
3.5 实验结果的处理与分析比较不同混凝土试样之间的强度差异,分析其原因,并讨论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与强度之间的关系。
道路建筑材料实验教学大纲
《道路建筑材料实验》教学大纲一试验的目的与任务道路建筑材料实验室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一项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任务是通过试验教学,是学生掌握工程集料、水泥及水泥混凝土、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等试验检测方法,了解仪器设备的使用规程。
其目的是根据施工要求,熟悉有关检测的技术规范,进行专业基本能力训练,提供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处理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编写试验报告的能力。
培养学生具有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以适应工程一线的要求。
二试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一)工程集料部分1、粗细集料筛分实验实验要求:掌握筛分方法,根据筛分结果绘制级配曲线。
细集料要求计算砂的细度模数,确定砂的名称。
2、粗细集料密度及吸水率实验实验要求:掌握粗细集料密度及吸水率的测定方法。
正确使用天平。
要求掌握三种计算密度的方法(毛体积密度、表观密度、表干密度)理解他们的含义。
(二)水泥及水泥混凝土实验1、水泥实验实验要求:掌握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的测试方法。
掌握水泥胶砂强度的实验方法,根据实验数据确定水泥标号。
2、水泥混凝土实验实验要求:掌握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实验方法,以及和易性指标的实验方法。
根据初步配合通过实验调整、强度复合、密度校正,确定实验配合比。
根据实验数据,确定水泥混凝土标号。
(三)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实验1、沥青实验实验要求:掌握道路石油沥青针入度、延度和软化点实验方法。
根据实验数据确定石油沥青的标号。
2、沥青及粗集料的粘附性实验实验要求:了解沥青与粗集料的粘附性实验方法,根据实验结果评定沥青与粗集料粘附性等级。
3、沥青混合料实验实验要求:掌握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制备方法(马歇尔实验法)。
掌握马歇尔稳定度和流值的测定方法。
掌握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流值、密度、孔隙率。
并绘制其与沥青用量的关系曲线,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三实验学时及分配总学时:22学时具体学时分配如下表:。
道路建筑材料实训计划书
道路建筑材料实训计划书道路建筑材料实训计划书1.项目背景道路建设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基本建设。
而道路建设过程中,使用的建筑材料也是决定道路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对于道路建筑材料的学习与实践非常重要。
2.项目概述本次道路建筑材料实训计划旨在提高学生对道路建筑材料的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加深学生对道路建设行业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具有重要的教育和实践意义。
3.实训内容(1)学习道路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包括材料类型、特性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道路建筑材料的使用方法,包括材料的搅拌、铺装等方面的基本操作技能。
(3)学习和了解道路建设的基本流程和规范,掌握道路建设的计划、设计、施工等一系列全过程。
(4)对道路建材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4.实训地点本实训计划的实践操作地点设在学校实验楼。
5.实训时间本次实训计划为期两周,实训时间为每天上午9:00至下午5:00。
6.实训人员本计划招收本校大一、大二学生100人,主要面向土木工程等相关专业学生。
7.实训经费本计划的实施经费为30000元,其中用于购买道路建筑材料的经费为20000元,剩余经费用于租用实训场地和支付导师等工作人员的酬金。
8.实训导师本实训计划将指定负责人员担任导师,导师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教学水平,能够提供全面、深入的指导和协助。
9.实训成果本次实训计划将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评估,将学生的实验报告、操作记录、实训宣讲会演示等作为考核成果。
同时,评选出实训期间表现突出的学生,发放奖金和奖励。
10.总结本次道路建筑材料实训计划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加强学生对道路建设行业的了解,真正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贡献力量。
《道路建材》—实验指导书
道路建筑材料实验指导书目录1、砂石材料实验2、水泥实验3、水泥混凝土实验4、沥青材料试验5、沥青混合料试验实验一砂石材料实验试验名称:(一)砂的近似密度试验试验目的:近似密度是建筑材料的重要物理性质。
通过试验加深学生对材料近似密度的理解,掌握材料近似密度的测定方法、主要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试验资料的整理。
试验器材:容量瓶、筛子(孔径0.20mm或900孔/cm2)、量简、烘箱、天平、温度计、漏斗、小勺等。
将材料放入烘箱内,在105~110℃温度下烘干至恒重,然后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试验原理:ρ=Vm试验步骤:1)将不与试样起反应的液体(水、煤油、苯等)倒入容量瓶中,至突颈下部。
并将容量瓶放在盛水的玻璃容器中,使刻度部分完全浸入,并用支架夹住,容器中的水温应与容量瓶刻度的标准温度(20士2℃)一致。
待瓶内液体温度与水温相同后,读容量瓶内液体凹液面的刻度值为V1,(精确至O.1mL,以下同)。
2)用天平称取60-90g试样(准确至O.Olg,以下同),记为m1,用小勺和漏斗小心地将试样徐徐送入容量瓶中(不能大量倾倒,否则会妨碍容量瓶中空气排出或使咽喉部位堵塞),直至液面上升至20mL刻度左右为止。
3)转动容量瓶,使液体中气泡排出,再将容量瓶放入盛水的玻璃容器中,待液体温度与水温一致后,读液体凹液面刻度值V2。
4)称取未注入瓶内剩余试样的质量(m2)计算出装入瓶中试样质量(两次称量值m 1、m2之差)。
5)将注入试样后的容量瓶中液面读数减去未注前的读数(V2-V1),得出试样的绝对体积V。
注意事项:密度试验用两个试样平行进行,以其计算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但两次结果之差不应大于O.2g/cm3,否则重做。
原始数据:试样名称:试验结果确定按下式计算出密度ρ(精确至O.Olg/cm3)mρ=V式中m——装入瓶中试样的质量(g);V——装入瓶中试样的体积(cm3)。
试验名称:(二)砂堆积密度试验 试验目的:堆积密度是指粉状或颗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道桥0810 11市政0805 06班《道路建筑材料》实训任务书与指导书
道桥0810 11市政0805 06班《道路建筑材料》实训任务书与指导书道桥0810-11、市政0805-06班《道路建筑材料》实训任务书与指导书道桥0810-0811班、市政0805-0806《道路建筑材料》综合教学实验任务书与指导书2021~2021年度第一学期实验地点:土建实训中心建材实验室班级_____姓名_____学号______指导老师______一、制定依据《道路建筑材料》就是高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关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专业基础课程。
《道路建筑材料》综合教学实验就是学生修完专业基础课和主要专业课后展开综合课堂教学的关键内容之一,也就是能够展开“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教学的落脚点之一。
学生在掌控主要的理论知识和课堂教学科学知识之外,还须要通过实验教学实验这一实践性教学环节,至实验室展开现场操作方式,进一步强化本课程的理论与课堂教学结合,进一步增强感性认识,提升动手能力,培育学生展开质量检测和掌控的能力,为学生能够成功地展开专业顶岗进修奠定稳固的基础。
根据《道路建筑材料》教学大纲的要求,需要进行一周的综合实训,目的是通过试验技能训练,学生可加深理解和掌握道路建筑材料的基础知识,具备中高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试验技能,培养学生形成综合职业能力以及为尽快适应职业岗位打下基础,同时,试验还可以培养学生求实、认真、负责、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任务书(一)实训任务1.水泥标准甜度用水量的测量(标准法)、水泥胶砂强度的成型及测量;2.水泥凝固时间的测量、水泥细度和安定性的测量;3.粗集料的沉积密度测定、颗粒级分体式测评实验;4.集料的打碎值指标的测量;5.混凝土和易性的测定、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测定;6.砂浆流动性、保水性的测定和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成型实验;7.钢筋的拉伸试验(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的测定);8.沥青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的测定。
(二)实验要求:1.实施试验的能力(1)以严谨的态度、严苛的作风、细致的方法展开试验。
(建筑材料)道路建筑材料实训计划书
(建筑材料)道路建筑材料实训计划书实验方案题目:兰州某高速公路建设涵洞墙身(钢筋砼),设计水泥混凝土配合比。
要求:1.设计强度C302.要求施工坍落度5cm~7cm;一、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案我们根据学校实验室的情况,我们决定选用32.5号的水泥,和试验室外堆积的砂石材料进行配合比试验。
按照书本所说的办法如下:1.确定抗弯拉强度:确定抗弯拉强度需要对水泥根据“JTG E30-2005《T 0506-2005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OS法)》”进行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测定其规定龄期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值。
但为了确定水泥是否符合要求,我还要对水泥的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和安定性等进行试验。
计算公式:2.计算水灰比:通过配制抗拉强度和水泥实测抗拉强度计算出灰水比,再按我国现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中“混凝土满足耐久性要求的最大水灰(胶)比和最小单位水泥用量”表的规定,看是否满足水灰比要求。
计算公式:3.确定砂率:确定砂率要先知道砂的细度模数,所以要对砂进行细集料筛分试验确定出其细度模数,在根据我国现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中“混凝土拌合物砂率范围”表进行砂率的确定。
4.计算单位用水量:根据已知水灰比、砂率和坍落度根据我国现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中单位用水量的经验计算公式,计算出单位用水量。
计算公式:W o=104.97+0.309H+11.27+0.615、计算单位水泥用量:由计算出来的单位用水量,根据水灰比公式计算出单位水泥用量,在根据我国现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中混凝土满足耐久性要求的最大水灰(胶)比和最小单位水泥用量”表的规定,看是否满足水泥用量要求。
计算公式:6.计算砂和碎石用量:为了检验碎石是否满足要求,我们进行粗集料的筛分试验,在根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中“粗集料级配范围”表的规定看是否符合要求,再由计算出来的单位用水量和单位水泥用量,根据我国现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中假设密度法公式计算出砂和碎石用量。
最新资料道路建筑材料实验指导书d
《道路建筑材料》实验指导书班级:教师:姓名:学号: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桥系二○○七年一月实验室管理制度1、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进入实验室。
按指定小组到位,听教师讲解实验要求和操作注意事项。
2、实验开始前,检查设备仪器是否完好,工具是否齐全,材料器材是否符合要求,若完好无损,请签字认可;若有问题应立即报告实验教师,由实验教师作好登记。
3、实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实验时,不做与本实验无关的事。
如遇仪器设备发生故障,应及时报告实验教师,不得自行拆卸;若因违规操作造成设备损坏,按设备价格的200%~300%赔偿。
4、实验结束后,必须切断电源、水源,清点仪器和设备,完成实验报告,并由各班劳动委员安排同学打扫卫生,经指导教师检查同意后方可离开。
精美文档实验成绩的考核与评定实验成绩单独计分,与一门课程同样对待。
一、平时考核:45分1、出勤:5分。
迟到、早退或中途擅自离开者,每次扣0.5分;病事假而未申请补作,以旷课论,每学时扣1分。
2、表现:10分。
要求预习实验指导书,认真听取老师讲解,遵守实验室规则,认真操作,违者酌情扣分。
3、实验报告:30分。
按完整、正确、整洁清晰、按时上交四个方面评分(五分制)。
不交报告或缺某次实验而未补作,该次实验报告成绩为0分;迟交扣1分。
全期实验报告以各次得分的算术平均值乘以6计算。
以上三项平时考核总分为45分,凡不足27分者,取消期末操作考试资格。
二、期末操作考核:55分。
在全期已作项目中,指定若干项为考核范围,现场抽签后独立操作,教师定点监考。
按操作正确熟练、记录计算齐全准确、按时完成等方面评分。
三、学期实验总成绩以上述两项成绩之和分为优(100~90分)、良(89~76分)、及格(75~65分)、不及格(65分以下)四个等级。
目录1.石料毛体积密度及孔隙率试验 (5)2.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7)3.粗集料磨耗试验 (7)4.粗集料压碎值试验 (12)5.粗集料密度试验(网篮法) (14)6.粗集料堆积密度及空隙率试验 (17)7.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 (17)8.细集料堆积密度及紧装密度试验 (22)9.细集料筛分试验 (24)10.粗集料筛分试验 (27)11.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 (29)12.石灰有效氧化钙含量测定试验 (31)13.水泥胶砂强度试验 (33)14.水泥细度试验 (36)15.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 (38)16.水泥凝结时间试验 (40)17.水泥体积安定性试验 (42)18.水泥砼试件制作及拌和物坍落度与毛体积密度试验 (44)19.水泥混凝土抗压、抗折、劈裂抗拉强度试验 (47)20.砂浆稠度试验 (50)21.土的界限含水量 (52)22.水泥或石灰稳定土灰剂量试验 (56)23.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60)24.沥青针入度试验 (65)精美文档25.沥青延度试验 (67)26.沥青软化点试验 (69)27.沥青标准粘度试验 (71)28.沥青闪点与燃点试验 (73)29.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 (75)30.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密度试验 (78)31.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及浸水马歇尔试验 (81)32.沥青的粘附性试验 (88)33.沥青抽提试验 (91)34.金属的弯曲试验 (94)35.钢筋焊接头拉伸试验 (96)实验一石料毛体积密度及孔隙率试验(蜡封法)一、试验目的1、试验目的:测定石料在干燥状态下包括孔隙在内的单位体积固体材料的质量,评定石料质量及其技术性质。
《道路建筑材料》实训任务书
《道路建筑材料》实训任务书一、实训的目的《道路建筑材料》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基础课程,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今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实践操作基础。
本次实训的目的为:1.巩固《道路建筑材料》课程中有关章节的知识,掌握不同建筑材料的实验原理,方法和步骤,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扎实的工作作风。
3. 培养对实验数据分析、整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编写材料实验报告的技巧。
4.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格。
二、实训任务本次实训是给定一工程实际中混凝土的性能要求,结合现场准备的砂石材料,正确地进行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某一处于温暖环境的混凝土工程,要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级为C25,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为30~50㎜。
其工程承受的最大水利梯度为i=25。
要求利用实训现场已有的材料,进行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三、实训的时间、场所及方式㈠实训时间2008年12月29日至2009年1月2日,时间一周。
㈡实训场所学院材料实验室。
㈢实训方式以班级为单位,学生分小组进行。
四、实训要求1.遵守学院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作息时间。
2.遵守实验规程,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3.爱护公共财产,保证财物安全。
4.吃苦耐劳,一丝不苟。
五、实训时间安排六、实训成绩的考评标准与方法㈠成绩评定:以个人为单位,结合实习表现进行,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
㈡考核标准:优秀:实训态度认真,工作积极主动;按时、工整、准确地提供一份完整的符合指导要求的实习报告。
良好:实训态度良好,按时、工整、准确地提供一份完整的符合指导要求的实习报告。
及格:实习态度一般,按时、准确地提供一份完整的符合指导要求的实习报告。
不及格:实习态度一般,未能按时、准确地提供一份完整的符合指导要求的实习报告;实习过程中有1/3时间未到(包括请假)。
《道路建筑材料》实训指导书一、实训的组织与保证措施㈠实训组织为保证本次实训的顺利进行,根据具体情况,本次实训以班为单位,班内划分若干小组。
道路工程材料试验指导书
《道路工程材料实验》指导书(交通工程)实验一水泥混凝土本试验根据《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进行,主要内容包括: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试验、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试验、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一、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坍落度)试验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集料最大粒径大于40mm、坍落度不小于10mm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测定。
(一)试验目的通过测定拌合物流动性,观察其粘聚性和保水性,综合评定混凝土的和易性,作为调整配合比和控制混凝土质量的依据。
(二)主要仪器设备台秤(称量50kg,感量50g);天平(称量5kg,感量1g);拌板(1.5m×2.0m左右)、量筒(200m、1000mL)、拌铲等;标准坍落度筒(金属制圆锥体形,底部内径200mm,顶部内径100mm,高300mm,壁厚大于或等于1.5mm);弹头形捣棒(φ16×600mm);装料漏斗(与坍落度筒配套)。
直尺、抹刀、小铲(三)试件制备称量精度要求:砂石为±1%,水泥、水为±0.5%。
配制用料与工程实际用料相符,同时满足技术标准。
拌和时,环境温度宜处于(20±5)℃。
根据所设计的计算配合比,称以15L 混凝土拌合物所需各材料用量。
(四)测定步骤1、用湿布将拌板、拌铲等搅拌工具、坍落度筒擦净并涧湿,置于适当的位置,按砂、水泥、石子、水的投放顺序,先把砂和水泥在拌板上干拌均匀(用铲在拌板一端均匀翻拌至另一端,再从另一端又均匀翻拌回来,如此重复)。
再加石子干拌成均匀的干混合物。
2、将干混合物堆成堆,其中间做一凹槽,将已称量好的水倒入一半左右于凹槽内(不能让水流淌掉),仔细翻拌、铲切,并徐徐加入另一半剩余的水,继续翻拌、铲切,直至拌和均匀。
从加水至搅拌均匀的时间控制参考值:拌合物体积在30L以下时为4~5min;拌合物体积在30~50L时为5~9min;拌合物体积在50~70L时为9~12min。
道路建筑材料实新新验指导
道路建筑材料实验指导(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专业)王抒红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学院道路工程教研室2006年6月1日试验一沥青针入度、软化点、延度试验试验二沥青的脆点试验(弗拉斯法)试验三沥青标准粘度试验试验四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试验五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试验沥青混合料试验试验一石料的抗压强度和磨耗试验试验二粗、细集料的筛析试验试验三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试验四沥青混合料的制备试验五沥青混合料物理指标测定试验六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试验七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试验八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检验方法试验九沥青路面芯样马歇尔试验试验一沥青针入度、软化点、延度试验A. 沥青针入度试验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改性沥青针入度以及液体石油沥青蒸馏或乳化沥青蒸发后残留物的针入度。
其标准试验条件为温度25℃,荷重100g,贯入时间5s,以0.1mm 计。
用本方法评定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改性效果时,仅适用于融混均匀的样品。
针入度指数PI用以描述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宜在15℃、25℃、30℃等3个或3个以上温度条件下测定针入度后按规定的方法计算得到,若30℃时的针入度值过大,可采用5℃代替。
当量软化点T800是相当于沥青针入度为800时的温度,用以评价沥青的高温稳定性。
当量脆点T1.2是相当于沥青针入度为1.2时的温度,用以评价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
二仪具与材料2.1针入度仪:凡能保证针和针连杆在无明显摩擦下垂直运动,并能指示针贯入深度准确至0. 1mm的仪器均可使用。
针和针连杆组合件总质量为50g±0.05g,另附50g±0.05g祛码一只,试验时总质量为100g±0.05g。
当采用其它试验条件时,应在试验结果中注明。
仪器设有放置平底玻璃保温皿的平台,并有调节水平的装置,针连杆应与平台相垂直。
仪器设有针连杆制动按钮,使针连杆可自由下落。
针连杆易于装拆,以便检查其质量。
仪器还设有可自由转动与调节距离的悬臂,其端部有一面小镜或聚光灯泡,借以观察针尖与试样表面接触情况。
道路建筑材料实验报告书
(水+瓶 (水
+砂)质 +瓶)质
量/g
量/g
试样体 积/cm3
表观密 平均值
度 kg/ m3
kg/ m3
(二)堆积密度
1、目的:
2、主要仪器设备:
3、主要实验步骤
4、结果计算
5、实验记录
实验日期
次数
容积桶
容积/ m3
1
2
砂堆积密度实验记录
容积桶 质量 /kg
(桶
堆积密
+砂) 砂质量/kg 度
质量/kg
。
(三) 混凝土抗压强度
1、目的:
2、主要仪器设备: 3、主要实验步骤
4、计算公式及结果分析
5、实验记录 混凝土抗压强度实验记录
实验日期
试件 试块 破坏荷载 承压面 抗压强度 龄期 编号 (kN) 积/mm2 (MPa)
代表值 (MPa)
1
2
3
备注
序号 项目 符号
计算公式
参数取值
1
配制 强度
fcu,o
2
水灰 比
W/C
3
用水 量
mwo
4
水泥 用量
mco
5 砂率
Sp
6
砂用 量
mso
7
碎石 用量
mgo
初步 8 配合 1:X:Y:W/C
比
fcu,k +1.645σ
计算 结果
2、测定、调整坍落度、提出基准配合比(实验室配合比)
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实验记录 实验日期
kg/ m3
平均值 kg/ m3
(三)空隙率 结果计算:
(四)筛分析
1、目的:
《道路建材》—实训教学教案
《道路建材》—实训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道路建筑材料的性质、特点和用途。
2. 掌握道路建筑材料的基本检测方法和质量要求。
3.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节:道路建筑材料概述常见道路建筑材料的分类及作用道路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2. 第二节:沥青材料沥青的性质、种类和用途沥青混合料的配比设计及施工要求3. 第三节:水泥混凝土材料水泥混凝土的组成、性质和应用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施工要求4. 第四节:石灰和粉煤灰石灰和粉煤灰的性质和应用石灰和粉煤灰混合料的配比设计及施工要求5. 第五节:填料和集料填料和集料的性质、分类和用途填料和集料的质量要求及检测方法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理论的基础上,亲自动手进行实际操作。
2. 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视频、图片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设备:沥青、水泥、石灰、粉煤灰、填料和集料等样品及检测设备。
2. 教学课件和教材。
五、教学评价: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3.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第六节: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1. 教学目标:理解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理。
学会如何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混合料的配合比计算。
掌握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实际操作步骤。
2. 教学内容: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
配合比设计中的各项参数确定。
配合比设计实例分析。
七、第七节: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1. 教学目标:了解不同道路建筑材料的施工工艺。
学会如何进行道路建筑材料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掌握施工质量问题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2. 教学内容:常见道路建筑材料的施工工艺。
质量控制的标准和流程。
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八、第八节:道路施工安全与环保1. 教学目标:掌握道路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规范。
《道路建材》—实训教学教案
《道路建材》—实训教学教案一、实训概述1. 实训名称:道路建材实训2. 实训目的:(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道路建材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2)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3)强化学生对道路工程的理解和实践经验。
3. 实训时间:24学时4. 实训地点:实训室5. 实训对象:大三道路工程专业学生二、实训内容1. 实训课程内容:(1)道路工程概述;(2)道路材料的基本性质及分类;(3)常见道路建材的组成与性能;(4)道路建材的检测方法及设备;(5)道路工程案例分析。
2. 实训环节:(1)课堂讲解:2学时;(2)实际操作:22学时。
三、实训步骤1. 第一步:课堂讲解(2学时)(1)介绍道路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2)讲解道路材料的基本性质及分类;(3)分析常见道路建材的组成与性能。
2. 第二步:实际操作(22学时)(1)道路建材的认识:4学时;(2)道路建材的检测方法:8学时;(3)道路建材的制备与测试:10学时。
四、实训评价1. 评价方式: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2. 评价内容:(1)课堂讲解参与度;(2)实际操作技能;(3)团队协作能力;(4)道路工程案例分析报告。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道路工程》2. 实训设备:道路建材检测设备、道路工程案例分析软件3.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实验仪器六、实训准备1. 教师准备:(1)提前准备好实训教材和资料;(2)检查实训设备是否正常运行;(3)安排实验室协助实训。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教材和资料;(2)了解实训要求和内容;(3)准备好实训所需的学习用品。
七、实训安全注意事项1. 严格遵守实验室纪律,进入实验室请关掉手机;2. 实训过程中,严禁擅自操作非本人负责的设备;3. 操作仪器设备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4. 实训过程中,不得随意离开实训室;5. 保持实验室卫生,实训结束后及时清理垃圾。
八、实训教学方法1. 采用“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道路建材的相关知识;2. 采用分组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 教师现场指导,解答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4. 结合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道路工程的应用。
建材实验指导与报告书-改道桥、高管专业
道路建筑材料实验指导书目录实验一认知实训(4节课)实验二材料基本物理性能试验(4节课)实验三混凝土集料筛分析试验(4节课)实验四普通混凝土试验(8节课)实验五沥青试验(4节课)实验二 材料基本物理性能试验(4节课)一、目的:1.了解土木工程材料(建筑材料)基本性能试验方法。
2.通过对材料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堆积密度测试,熟悉试验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内容∶(一)粗集料表观密度及吸水率:1.试验用样品和材料:4.75mm 以上的粗集料。
2.试验方法原理和计算公式:网篮法,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a a a w m m m γ=-,集料的吸水率100%f ax am m W m -=⨯。
3.主要试验仪器设备天平、吊篮、溢流水槽、烘箱、温度计、标准筛等。
4.试验步骤:(1)取试样一份装入干净的搪瓷盘中,注入洁净的水,水面至少应高出试样20mm ,轻轻搅动石料,使附着石料上的气泡完全逸出。
在室温下保持浸水24h ;(2)将吊篮挂在天平的吊钩上,浸入溢流水槽中,向溢流水槽中注水,水面高度至水槽的溢流孔,将天平调零。
吊篮的筛网应保证集料不会通过筛孔流失。
(3)调节水温在15℃~25℃范围内,将试样移入吊篮中。
溢流水槽中的水面高度由水槽的溢流孔控制,维持不变,称取集料的水中质量(w m )。
(4)提起吊篮,稍稍滴水后,较粗的粗集料可以直接将粗集料倒在拧干的湿毛巾上。
用毛巾吸走从集料中漏出的自由水。
注意不得有颗粒丢失,或有小颗粒附在吊篮上。
再用拧干的湿毛巾轻轻擦干集料颗粒的表面水,至表面看不到发亮的水迹,即为饱和面干状态。
整个过程中不得有集料丢失,且已擦干的集料不得继续在空气中放置,以防止集料干燥。
(5)立即在保持表干状态下,称取集料的表干质量(f m )。
(6)将集料置于浅盘中,放入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取出浅盘,放在带盖的容器中冷却至室温,称取集料的烘干质量(a m )。
《道路建材》—实训教学教案
一、实训概述实训名称:《道路建材》实训教学实训对象: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实训目标:通过本实训,使学生掌握道路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用途和选用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实训课时:共计40课时二、实训内容与步骤1. 实训内容:(1) 道路建筑材料的分类及性能(2) 道路建筑材料的选用与搭配(3) 道路建筑材料的施工工艺(4) 道路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与评定(5) 道路建筑材料的安全施工与环保2. 实训步骤:(1) 教师讲解道路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用途和选用方法,引导学生了解道路建筑材料的重要性。
(2) 学生分组进行道路建筑材料的实地考察,观察不同材料的特点和施工工艺。
(3) 学生根据实地考察结果,分析各种道路建筑材料的性能及适用范围,并学会选用与搭配。
(4) 学生参与道路建筑材料的施工实践,掌握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
(5) 学生进行道路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与评定,了解评定标准和方法。
(6)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安全施工与环保方面的培训,确保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安全。
三、实训评价与考核1. 评价方式:(1) 过程评价:占40%(2) 成果评价:占60%2. 考核内容:(1) 学生对道路建筑材料的认知程度(2) 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水平(3) 学生对道路建筑材料施工工艺的掌握情况(4) 学生在质量检测与评定方面的能力(5) 学生在安全施工与环保方面的意识四、实训资源与设备1. 实训资源:(1) 教材:《道路建筑材料》(2) 参考资料:相关论文、案例、施工图纸等(3) 网络资源:相关网站、论坛、视频等2. 实训设备:(1) 水泥、砂、石子等建筑材料(2) 施工工具:挖掘机、推土机、混凝土搅拌机等(3) 检测设备:万能试验机、压力试验机等五、实训安全与环保措施1. 安全措施:(1) 学生必须参加安全教育培训,了解实训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2) 学生实训时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口罩、手套等。
道路建筑材料综合性实验
道路建筑材料综合设计实验任务书道路与桥梁工程实验室二○○六年四月道路建筑材料综合设计实验任务书一、实验名称: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二、实验内容3.1 C30混凝土3.2 C20混凝土3.3 C25混凝土三、实验用途3.1 C30混凝土C30混凝土用于Ф150cm墩柱,钢筋布置(见图)。
浇筑方式:料斗与串筒结合下料;振捣方式:人工振捣棒振实;拌合方式:2台强制式500拌合机;运输方式:2台农用车;运距50—300m;施工模板:钢模;施工时间:5-10月。
3.2 C20混凝土C20混凝土用于桥台耳背墙,钢筋布置(见图)。
浇筑方式:手推斗车、跳板下料;振捣方式:人工振捣棒振实;拌合方式:2台强制式500拌合机;运输方式:6台手推斗车;运距:50—200m;施工模板:钢模;施工时间:3-10月。
3.3 C25混凝土C25混凝土用于帽梁,钢筋布置(见图)。
浇筑方式:吊车、料斗结合下料;振捣方式:人工振捣棒振实;拌合方式:2台强制式500拌合机;运输方式:2台农用车;运距:100—300m;施工模板:钢模;施工时间:3-10月。
四、实验要求:根据实验内容与用途利用所学知识,每班分4组,查找相关资料,分析、讨论、计算配合比、砂率、水泥用量、粗细集料规格及坍落度等(暂不考虑掺外加剂)。
各班在实验开始时将设计计算书交给老师检查(计算书以班为单位,水灰比递增减到各组)。
实验后提交设计实验结论。
各组结果以班为单位确定配合比,各类集料实验报告认真填写。
五、实验项目3.1 细集料细集料筛分实验、细集料表观密度实验(容量瓶法)、细集料含水率实验、细集料含泥量实验。
3.2 粗集料粗集料筛分实验,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实验、粗集料含水率实验,粗集料含泥量实验、粗集料压碎值实验。
3.3 水泥水泥细度实验、水泥安定性实验、水泥胶砂强度实验(ISO )法、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验。
六、普通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6.1设计目的确定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建筑材料实验指导书台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二〇一五年三月前言一、实验的性质道路建筑材料实验是道路建筑材料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实验的目标与要求1、掌握常用道路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质;2、掌握道路建筑材料性能检测的基本方法;3、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4、通过综合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的内容道路建筑材料实验共安排四个实验项目,包括一个演示性实验、一个验证性实验、一个综合实验和一个设计实验。
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大纲的要求,独立完成实验项目。
四、说明本指导书可供路桥工程(四年制)专业使用。
二〇一五年三月目录实验一水泥性能检测 (1)一、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试 (1)二、水泥凝结时间测试 (2)三、水泥体积安定性测试 (4)四、水泥胶砂强度测试 (5)实验二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9)实验三沥青性能检测 (20)一、沥青针入度测定 (20)二、沥青延度测定 (22)三、沥青软化点测定 (23)实验一水泥性能检测一、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试(标准法)1、实验目的水泥的凝结时间、安定性均受水泥浆稀稠程度的影响,为了不同水泥具有可比性,水泥必须有一个标准稠度,通过此项实验测定水泥浆达到标准稠度时的用水量,作为凝结时间和安定性实验用水量的标准。
2、实验原理水泥标准稠度的净浆对标准试杆的沉入具有一定的阻力。
通过测试不同含水量的水泥净浆的穿透性,以确定水泥标准稠度净浆中所需加入的水量。
3、主要仪器设备⑴水泥净浆搅拌机:主要由搅拌锅、搅拌叶片、传动机构和控制系统组成。
⑵水泥标准稠度和凝结时间测定仪(包括试杆和试模),如图1所示。
1.铁座;2.金属圆棒;3.松紧螺丝;4.指针;5.标尺水泥标准稠度和凝结时间测定仪试杆和试模图14、实验步骤⑴用湿布将搅拌锅和搅拌叶片擦湿,将拌合水(W)倒入搅拌锅内,然后在5~10s内小心将称好的500 g水泥加入水中,将搅拌锅固定在搅拌机的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
⑵ 启动搅拌机,低速搅拌120s ,停15s ,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浆刮入锅中间,接着高速搅拌120s 停机。
⑶ 拌合结束后,立即将水泥净浆装入已置于玻璃底板上的试模中,用小刀插捣,轻轻振动数次,抹平后迅速将试模和底板移到维卡仪上,降低试杆直至与净浆表面正好接触,拧紧螺丝1~2s 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
在试杆停止沉入或释放试杆30s 时,记录试杆距底板之间的距离。
注意事项:①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仪的金属棒应能自由滑动。
② 测定前,应先调整试杆接触玻璃底板,同时使指针对准零点。
③ 沉入深度测定应在搅拌后1.5min 内完成。
5、实验结果⑴ 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6mm±1mm 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
⑵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P),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
100%500W P =⨯二、水泥凝结时间测试1、实验目的通过凝结时间的测定,得到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以便评定水泥质量,判定其是否符合技术标准要求,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2、实验原理通过测定试针沉入标准稠度净浆至一定深度所需时间来表示水泥初凝和终凝时间。
3、主要仪器设备⑴ 水泥净浆搅拌机。
⑵ 水泥标准稠度和凝结时间测定仪(用试针代替试杆),如图2所示。
4、实验步骤⑴ 以标准稠度用水量,用500g 水泥按规定方法拌制标准稠度水泥浆,一次装满试模,振动数次刮平,立即放入湿气养护箱中。
记录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时间即为凝结的起始时间。
初凝用试针终凝用试针图2⑵初凝时间的测定:试件在养护箱养护至加水后30min时进行第一次测定。
测定时,将试模放到试针下,降低试针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s~2s后,突然放松,试针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记录试针停止下沉或释放试针30s时指针的读数。
⑶终凝时间的测定:在完成初凝时间测定后,立即将试模连同浆体以平移的方式从玻璃板上取下,并翻转180°将小端向下放在玻璃板上,再放入养护箱中继续养护,临近终凝时间时,每隔15min测定一次,记录试针下沉深度。
注意事项:①在最初测定操作时应轻轻扶持金属棒,使其徐徐下降,以防试针撞弯。
但测定结果应以试针自由下落为准。
②整个测试过程中,不能让试针落入原孔,且沉入位置至少距试模内壁10mm,测完后须将试针擦净。
③临近初凝,每隔5min测定一次;临近终凝,每隔15min测定一次。
达到初凝或终凝时应立即重复测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判定达到初凝状态或终凝状态。
5、实验结果⑴从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时间起,至试针沉至距底板4mm±1 mm时所经过的时间为初凝时间。
⑵从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时间起,至试针沉入试体0.5mm时,即环形附件开始不能在试体上留下痕迹时所经过的时间为终凝时间。
三、水泥体积安定性测试1、实验目的通过测定沸煮后标准稠度水泥净浆式样的体积和外形的变化程度,评定体积安定性是否合格。
2、实验原理雷氏法:通过测定沸煮后两个试针的相对位移来衡量水泥标准稠度净浆的体积膨胀程度,以此评定水泥浆硬化后体积是否均匀变化。
试饼法:通过观测沸煮后水泥标准稠度净浆试饼外形变化程度,评定水泥浆硬化后体积是否均匀变化。
两种方法有争议时,以雷氏法为准。
3、主要仪器设备⑴水泥净浆搅拌机。
⑵沸煮箱。
⑶雷氏夹,如图3所示。
⑷雷氏夹膨胀测定仪,如图4所示。
图3 雷氏夹图4 雷氏夹膨胀值测定仪1.指针;2.环模1.底座;2.模子座;3.测弹性标尺;4.立柱;5.测膨胀值标尺;6.悬臂;7.悬丝;8.弹簧顶扭4、实验步骤雷氏法⑴将雷氏夹放在玻璃板上,并立即将制好的标准稠度水泥净浆一次装满雷氏夹,装浆时一手轻扶雷氏夹,另一只手用小刀插捣数次,然后抹平,盖上玻璃板,将试件移至湿气养护箱内养护24h±2h。
⑵脱去玻璃板,取下试件,用雷氏夹膨胀值测定仪测量雷氏夹指针尖端间的距离(A),精确至0.5mm。
⑶将试件放入沸煮箱中的试件架上,指针朝上,试件间互不交叉,然后在(30±5)min内加热至沸并恒沸(180±5)min。
⑷沸煮结束后,立即放掉沸煮箱中的热水,冷却至室温,取出试件,测量雷氏夹指针尖端的距离(C),精确至0.5mm。
试饼法⑴将制好的标准稠度水泥净浆分成两等份,使之成球形,放在已涂过油(尺寸约100 mm×100 mm)的玻璃板上,制成直径70mm~80 mm、中心厚约10 mm、边缘渐薄、表面光滑的试饼,将试饼放入湿气养护箱内养护24h±2h。
⑵脱去玻璃板取下试饼,在试饼无缺陷的情况下,将试饼放在沸煮箱水中的篦板上沸煮,沸煮方法同雷氏法。
⑶沸煮结束后,放掉热水,冷却至室温,取出试饼进行观察、测量。
注意事项:①每种方法需平行测试两个试件。
②凡与水泥净浆接触的玻璃板和雷氏夹内表面均须稍涂一层油。
5、实验结果⑴雷氏法当沸煮前后两个试件指针尖端距离差(C-A)的平均值不大于5.0 mm时,该水泥安定性合格。
当两个试件的(C- A)值相差超过4.0 mm时,应用同一样品重做试验。
⑵试饼法目测试饼未发现裂缝,用钢尺检查也没有弯曲的试饼为安定性合格,反之为不合格。
当两个试饼判别结果有矛盾时,该水泥的安定性为不合格。
四、水泥胶砂强度测试(ISO法)1、实验目的通过检验不同龄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确定水泥的强度等级或评定水泥强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2、实验原理通过测定水泥胶砂标准试件的抗压破坏荷载、抗折破坏荷载,确定其抗压强度、抗折强度。
3、主要仪器设备⑴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
⑵水泥胶砂试件成型振实台。
⑶试模:可装拆的三连模,由隔板、端板和底座组成。
⑷抗折试验机。
⑸抗压试验机及抗压夹具:以200kN~300kN为宜,应有±1%的精度,并具有按(2400±200)N/s速率的加荷能力;抗压夹具由硬质钢材制成,受压面积为40mm×40mm。
4、、实验步骤⑴胶砂制备按照水泥:标准砂:水=1:3:0.5的质量配合比配制胶砂试样,每锅材料取水泥450±2g,水225±1g,标准砂1350±5g。
把水加入锅内,再加入水泥,把锅放在固定架上,上升至固定位置。
立即开动机器,低速搅拌60s(在开始搅拌30s后均匀加入砂子),再高速搅拌30s,停拌90s(停拌后15s内用一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再高速搅拌60s。
各个搅拌阶段,时间误差应在±1s以内。
⑵试件成型胶砂制备后应立即进行成型。
将涂机油的三联模和模套固定在振实台上,将胶砂分二层装入试模。
装第一层时,每个模槽内约放300g胶砂,用大播料器来回播平,接着振实60次,再装入第二层胶砂,用小播料器播平,再振实60次。
移走模套,从振实台上取下试模,用金属直尺以近似90°的角度架在试模模顶的一端,然后沿试模长度方向以横向锯割动作慢慢向另一端移动,一次将超过试模部分的胶砂刮去,并用同一直尺以近乎水平的情况下将试体表面抹平。
⑶试件养护将做好标记的试件连同试模放入养护箱内养护至规定时间(成型后20h~24h)脱模。
脱模前,应对试件进行编号,二个龄期以上的试件,在编号时应将同一试模中的三条试件分在两个以上龄期内。
将做好标记的试件立即水平或竖直放在(20±1)℃的水中养护,水平放置时刮平面应朝上。
养护期间试件之间间隔或试件上表面的水深不得小于5 mm。
⑷ 测定强度养护到期(3d 和28d )的试件,应在实验前15min 从水中取出,擦去试件表面沉积物,并用湿布覆盖至抗折实验开始为止。
抗折实验将试件一个侧面放在试验机支撑圆柱上,试件长轴垂直于支撑圆柱,通过加荷圆柱以(50±10)N/s 的速率均匀地将荷载垂直地加在棱柱体相对侧面上,直至折断,记录抗折破坏荷载F f (N)。
抗压实验将折断后保持潮湿状态的半截棱柱体以侧面为受压面放入抗压夹具中,并要求试件中心、夹具中心、压力机压板中心保持在一直线上(偏差应在±0.5mm 内)。
以(2400±200)N/s 的速率均匀加荷至破坏,并记录破坏荷载Fc(N)。
注意事项:① 试模内壁应在成型前涂一层隔离剂。
② 脱模时应小心操作,防止试件收到损伤。
③ 养护时不应将试模叠放。
5、实验结果⑴ 一组三条试件分别进行三折六压,测得破坏荷载。
⑵ 抗折强度R f 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MPa):31.5f f F LR b =式中 F f ——折断时施加于棱柱体中部的荷载(N);L ——支撑圆柱之间的距离(mm);b ——棱柱体正方形截面的边长(mm)。
以一组三个棱柱体抗折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当三个强度值中有超出平均值±10%时,应剔除后再取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