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孟春
疫情、双减下的易混、难认拼音拼音教学开展
疫情、双减下的易混、难认拼音拼音教学开展自从2020年以来由于疫情的突然侵入,人类进入了一场大规模的抗疫活动中。
各个行业都面对着不同的压力。
在教育行业更是如此,特别是在2021下进行的双减政策下教学的压力随着而来。
这也是对教师的一个能力提升的考验。
老师们都在想着怎样才能在更有限的时间里能提升学生的知识与技能。
在这样的时代老师们只有不但学习不停地钻研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展开自己的教学。
也在不断地试验与反思中去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在2020年那一场疫情的到来,许多的孩子被迫关在了家里。
本该在幼儿园开展着快乐而有趣的活动与教学。
就因为疫情原因孩子们的幼小衔接也没有更好地进行。
更多的孩子是关在家里没有去上学,这让这一环节的教学完全脱离。
在长时间的休假期间与细小衔接的空白下,所有的压力都压在了孩子与一年级语文老师的身上。
国家为了孩子们的身心发展进行了双减政策,这让刚进入小学的孩子感觉到学习的困难。
老师也是有了更大的压力。
在这期间作为一名拼音教学的老师面对如同一张白纸的孩子更是应该进一步加强自己的教学,提升课堂的教学水平。
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和提升孩子们的学习能力在假期中我进行了反复地备课与教材的研究: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更好地、更快地学好拼音。
1.良好的开端等于事半功倍。
对于刚入门的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特别是在家休息了几个月后许多的行为习惯都有了太多不可确定性。
孩子们的行为习惯不但要重新开始,还有的许多孩子有着一些不良习惯的纠正及良好习惯的形成要一段时间。
孩子们和老师的心理或多或少受到影响。
回校后孩子的不适应,老师的适应。
孩子们认为一下子多了许多的要求,老师们除了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外觉得怎样这一届的孩子老是坐不住真让人头疼。
在这样的情况下双方的磨合期又会变得更长。
为了让孩子们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我采用了以下几个措施:1.先让孩子们觉得老师有亲和力。
正因为孩子们在家里待久了对学校有和一种新鲜感到抗拒感的过程。
如果老师刚接手就立规矩孩子们的抗拒心理一下就来了,他会不但不喜欢这个老师也会对上学有一种抗拒。
古代讲老天惩罚朝廷的诗词
古代讲老天惩罚朝廷的诗词
《纪变》
[明代] 王宠
皇帝纪元年,嘉靖秋七月。
肓风白昼号,酣斗亘明发。
势从西北来,突过东南蹶。
一鼓江河翻,再簸海岳拔。
《送王伯安南都审刑》
[明代] 何孟春
秋雨弥天来,秋风动地发。
秋官方用权,暑气扫七月。
四牡复何之,时当奉天罚。
黄纸下青冥,钦哉惟帝曰。
《玄明宫行》
[明代] 何景明
君不见玄明宫中满荆棘,昔日富贵今寂寞。
祠园复为中贵取,遗构空传孽臣作。
雄模壮丽临朝廷,远势连袤跨城郭。
忆昨己巳年来事,秉权自倚薰天势。
《蚊对》
[明代] 方孝孺
天台生困暑,夜卧絺帷中,童子持翣飏于前,适甚就睡。
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
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
抱膝而坐,俄而耳旁闻有飞鸣声,如歌如诉,如怨如慕,拂肱刺肉,扑股面。
《春游图》
[明代] 卞荣
游丝百尺荡空阔,天上有人落白发。
人生行乐及少年,《金缕》一声杯百罚。
翩翩两骑出郭东,桃花如雨吹东风。
愿倩游丝绊西日,不教便入咸池中。
《长江行》
[明代] 李东阳
大江西来是何年,奔流直下岷山巅。
长风一万里,吹破鸿蒙天。
天开地辟万物茁,五岳四渎皆森然。
帝遣长江作南渎,直与天地相周旋。
《西山诗次李宾之韵(壬辰年十二月)》[明代] 陆釴
蚃蚃分阴阳,乾清已高发。
顺哉地漫衍,乃复有凌越。
于地起峰峦,如人有筋骨。
敷与意何休,敦圉势不杌。
明朝大礼议事件经过
明朝大礼议事件经过大礼议,是明朝嘉靖年间因明世宗朱厚熜生父称号问题引起的一场政治斗争,发生于明世宗登基不久之时。
当时,世宗与杨廷和、毛澄为首的正德旧臣们之间,群臣认为世宗继承了明武宗的帝位,理应以武宗之父孝宗为尊,故要求世宗承认自己是过继给明孝宗,要认孝宗为嗣父,世宗却只认孝宗为伯父,故如此造成了以谁为世宗皇考(即宗法意义上的父亲),以及世宗生父尊号的皇统问题发生了斗争。
大礼议所反映的皇统问题,实质反映着明朝中期皇帝(皇权)与大臣势力(阁权)的较量。
大礼议历时整整三年(1521年至1524年),世宗一方施加强权压迫获胜而告终。
嘉靖十七年九月,廷议追尊朱祐杬为明睿宗,祔于太庙,并改其陵墓名为显陵。
反对一方的官员被悉数削职致仕。
起因明世宗朱厚熜是明宪宗之孙,明孝宗之侄,明武宗的堂弟,兴献王朱祐杬次子。
明宪宗生十四子,长子次子早夭,三子为明孝宗,四子为兴献王。
弘治七年,兴献王前往其封国安陆州就藩,正德二年秋八月,朱厚熜生于兴献王邸。
正德十四年,兴献王薨。
朱厚熜以世子身份居丧并决策封国政务。
正德十六年三月,尚未除服,明武宗特旨令其袭封。
五天后(三月十四日),明武宗驾崩,此时,朱厚熜尚未正式受封。
三月十四日,太监谷大用、张永抵达内阁,称武宗在豹房去世。
然而明武宗无嗣,而明孝宗也无其他皇子在世。
根据皇太后张氏之命,移殡到大殿,并交与内阁大学士讨论由谁继承皇位。
内阁首辅杨廷和举出《皇明祖训》出示,并称:“兄终弟及的祖训,谁能亵渎呢?兴献王的长子,是宪宗的孙子,孝宗的侄子,大行皇帝的堂弟,按伦序应当继承皇位。
”梁储、蒋冕、毛纪等人都赞同,于是命令宦官入内宫启奏皇太后,杨廷和等人在左顺门下等候。
不久,宦官奉遗诏与皇太后懿旨,宣谕群臣,全部按照杨廷和请求办理,皇位之事遂定。
三月十五日,皇太后派定国公徐光祚、寿宁侯张鹤龄、驸马都尉崔元、大学士梁储、礼部尚书毛澄、太监谷大用等前往安陆迎接朱厚熜,到北京即帝位。
三月二十六日徐光祚等抵达安陆。
郴州出土明嘉靖七年《湖广乡试录》考析
郴州出土明嘉靖七年《湖广乡试录》考析作者:胡仁亮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8年第09期【摘要】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通过设立各种科目公开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政治、教育、文化观念和社会风尚有重大影响。
长期以来,人们对科举制度有着浓厚的兴趣,专家学者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考察文物古迹等方式研究古代科举制度的历史、流程、特征及教育发展等情况。
笔者根据相关文献,通过考察郴州出土的明嘉靖七年《湖广乡试录》以及墓主人何仲方的生平简历,探究《湖广乡试录》所涉及的历史信息,从而彰显其历史价值。
【关键词】湖广乡试录;科举制度;乡试;考略【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一、明嘉靖七年《湖广乡试录》概况2000年7月28日,配合灾民安置项目,湖南郴州市文物处对位于郴州市北湖区郴江镇三里田李家坝的一座明代夫妻合葬墓进行了抢救性的考古发掘,出土了2套明代古籍,即明嘉靖七年《湖广乡试录》和《大学衍义节略》。
其中,《湖广乡试录》是明嘉靖七年(1528)的刻本,双线框,长35.5厘米,宽19厘米,共98页。
书籍封面贴有书签,卷首写有明户部山西清吏司郎中郭日休撰“湖广乡试录序”,卷尾写有明礼部祠祭清吏司主事吴龙撰“湖广乡试录后序”。
书内正文排版为对开,半页九行,每行最多十八字,版心上下黑口,版心上为双黑鱼尾,记录书名、卷数、叶数,象鼻,整页四周都画有双栏,文章使用正楷撰写,字体工整,行格疏朗,端方俊秀。
详细记录了明嘉靖七年湖广乡试有关情况。
二、明嘉靖七年《湖广乡试录》考析明朝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省一级考试,地点在南京、北京府、各布政使司驻地。
每三年一次,逢子、卯、午、酉年举行,又叫乡闱。
考试的试场称“棘院”即贡院。
考期在秋季八月,凡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报考。
参加嘉靖七年湖广乡试的考生“二千四百有奇”,经过“棘院试之,辛亥又试之,甲寅又试之”,最后只有85人考取举人,“八十五人录其姓氏”,同时阐明了撰写本书的目的是“若文以献”。
何姓宦游云南历代职官谱
何姓宦游云南历代职官谱唐【玄宗】何履光【剑南节度使】明巡抚【正徳】何孟春【郴州人进士】巡按【天顺】何悌【合州人弘治进士】何琛【成都人进士】右布政使【景泰】何楚英【攸县人】【成化】何经【顺德人进士】右参政【嘉靖】何铛【丽水人进士】副使【洪武】何纯【新淦人进士】【嘉靖】何思登【蒲圻人进士】【崇祯】何闳中【黄州人进士】佥事【成化】何俊【郴州人进士】【万歴】何存斆【温江人进士】明都指挥使【洪武】何福【定远人】何琪【安徽滁州人】清朝布政使何毓秀【奉天人监生二年任右布政使】迤东道何毓秀【籍贯见前康熙二年以副使分守临元】提学道何起鹏【奉天人举人三年任】【元以前无考,其一二载于正史者附见总部至明代府州县各官姓名科贯残缺甚多不具録】清朝曲靖府府台何子润【大塘何氏族谱载良遇公子,四川人,康熙间任,真假待考】昆阳州知州何大宠【萧山人监生五十六年任】易门县知县何国祥【凤阳人贡生四年任】阿迷州知州何石云【钱塘人贡生三十七年任】新平县知县何恭锡【浙江人举人二十七年任】云南县知县何良佐【广东人监生康熙十八年任】邓川州知州何琛【福建人举人康熙三十一年任】蒙化府掌印同知[附]定边旧县何锡爵【奉天人监生】景东府掌印同知何震【奉天人监生康熙四十五年任】清朝总兵何应元【福建人楚姚防景镇】何勉【福建人鹤丽镇】【以上雍正元年至十三年任】副将何起龙【湖广人元江协】。
神童应对有见识
COUPLETS传/承/民/族/文/化传说故事古往今来,我国不少名人幼年聪慧过人,才思敏捷,擅长吟诗作对,被人们称为“神童”,他们为后世留下了不少风趣幽默、智慧十足的对联故事。
文中的这些少年很早就展露出卓越的才华,注定了他们不平凡的人生。
神童应对有见识文丨曾昭安一、解缙巧对一年端午节,明代才子解缙去岳父徐泰家贺节,正好徐泰的另外两个女婿也来了。
岳父那天来了兴致,把三个女婿叫到一起,指着门上挂的菖蒲、艾叶和院子里的花木,让他们作副即景对联。
解缙随口吟出上联: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徐泰见另两个女婿搜索枯肠半天对不出来,就叫解缙自己续对,解缙指着院中的花木说: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上联“蒲”“桃”两种植物名连起来恰好与第三种植物名“葡萄”同音,而蒲属草本植物、桃和葡萄属木本植物,故草本在前,木本在后,以相呼应。
下联“梅”“桂”两种植物名连起来恰好与第三种植物名“玫瑰”同音,梅花于冬末春初开放,桂花和玫瑰花于夏秋时节开放,故与“春香”“秋香”相照应。
足见联语构思之巧。
二、黄策行智对其师相传广东郁南县有名中医黄策行,自幼博览群书,能诗善对.被誉为“神童”。
11岁那年一个月夜,他正与老师谈论诗文,老师见皓月当空,触景生情,随即出了个上联邀对:月圆照方窗,有规有矩;黄策行一时对答不上,老师有意夹了块鱼给他。
黄策行顿有所悟,对出下联:长竿垂短钓,能屈能伸。
上下联皆分成两短句,虚实结合,以实壮虚,相得益彰。
圆曰规,方曰矩,圆者中规,方者中矩。
上联中“圆”和“规”'方”和“矩”相互照应,寓意为人处世要“有规有矩”;下联中“长”和“伸”“短”和“屈”相互照应,含意更深一层,认为做人处事既要坚持原则,有规有矩,又要灵活变通,“能屈能伸”。
只有这样,人生才会成功。
黄策行小小年纪便有如此见地,非神童所不能也。
三、张适名句妙对客北宋进士张适6岁时,有客过书馆,他正在洗浴。
客说:书生沐浴,日新日新日日新;张适即时对道:学者工夫,时习时习时时习。
探究明代灾荒中的官员劝赈
探究明代灾荒中的官员劝赈官员,马克思韦伯把他们区分为两种,即为了( leben fur)政治而活,或者是依赖(leben von)政治而字胃0为了政治而活的官员,在一种内在心灵的意义上,把政治当成自己的生命所在,,而依赖政治而活的官员,则是在经济上致力于把政治变为一个固定的收入来源的人。
因此,韦伯认为他们是把政治作为一种志业的人。
无论哪一种官员,他们都需要使用一些社会技术来协调社会各方的关系。
明代官员在灾荒中的活动即体现出这一点。
明正统年间,明朝廷前后制定了诸多鼓励富民助贩的政策,如冠带荣身、优免摇役、捐纳入学、捐纳卖官以及输粟赎罪等。
每当自然灾害发生时,灾区官员大多非常重视,他们在领导救灾过程中,不仅动用各种手段争取明朝廷的救灾物资,而且也会执行明廷制定的这些政策,以调动民间救灾力量贩灾,是为劝贩。
毕竟,灾荒处理的结果如何是人命关天甚至灾区社会稳定的大事,特别是发生大灾时动系百万人命,其逃死为流民者,一无以给之,又叛乱立生,这是每个有良知的官吏都不会忽视的,更何况,最终灾荒应对的结果如何和官员的政绩、前途有直接的关系。
然而对于明代民间救灾劝贩中官员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学界研究尚显薄弱。
文章拟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官员劝贩的原则明朝中央政府对于民众贩灾助铜的原则规定是自愿的,即使在官员捐棒时,其目的也只是为了带动民众捐贩,而民众是否捐贩也是自愿,不是强制。
官员或受官员委托者在规劝民众捐贩时,往往会以自愿作为劝贩的原则加以遵循、准宜行劝诱,听其自愿,不宜妄行科派,强其不堪。
万历年间,周孔教巡抚江南时,适逢当地遭遇特大洪涝灾害,霆霖为虐,巨浸稽天,阶陌沦为江湖,室庐荡为直梗。
连城跨邑横目为鱼所在。
周孔教首先捐出棒禄,在他的带领下,道府州县的官员也纷纷捐棒贩灾,今本院捐棒为首,以及次道、府、州、县。
周孔教认为地方上行侠仗义的人应该不在少数,在他捐棒之后,至于任侠慕义,如顾正心者,三吴岂谓无刀倘乡绅先生慷慨仗义行仁者,听其自书;若干不愿者,不强也。
明史何孟春传文言文翻译
何孟春,字子元,湖南郴州人也。
其祖何俊,尝为云南按察司佥事。
父何说,官至刑部郎中。
孟春少时从李东阳游,学问博洽。
弘治六年(1493年),举进士,初任兵部主事。
谏官庞泮等被逮入狱,孟春上书救之。
孝宗诏令修建万岁山毓秀亭、乾清宫西室,役使士卒九千,计用银百万两,孟春抗言上书,极力劝阻。
清宁宫遇灾,孟春借机上书,陈八事,奏疏一万多字。
后迁员外郎、郎中,奉命至陕西管理马政,各种规章制度皆得实施。
还朝后,提出五条兴利除弊之策,并弹劾巡抚失职行为。
正德初年,上书要求改正孔庙祭祀典礼,未果。
后外调河南参政,廉洁奉公,声威远扬。
后擢为太仆少卿,再升太仆卿。
武宗游宣府,孟春飞章劝谏。
不久以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平定十八寨蛮人阿勿、阿寺等,奏准设立永昌府,增设五所长官司、五处防御所,登录战功,荫封一子做官,孟春辞而不受。
世宗即位后,孟春升南京兵部右侍郎,半道上被召回京任吏部右侍郎。
时苏、松各府旱涝相继,江、淮以北河水泛滥,淹没田地、房屋、人口、牲畜无数。
孟春仿效汉朝魏相上书,陈述时弊。
何孟春,字元子,漳州镇海卫人也。
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
时魏忠贤乱政,孟春不谒选而归。
崇祯时,授户部主事,进员外郎,改刑科给事中。
流贼陷凤阳,毁皇陵。
孟春劾巡抚杨一鹏、巡按吴振缨罪,而刺辅臣温体仁、王应熊,言:“振缨,体仁私人;一鹏,应熊座主也。
逆贼犯皇陵,神人共愤。
陛下辍讲避殿,感动何楷撰《诗经世本古义》臣民。
二辅臣独漫视之,欲令一鹏、振缨戴罪自赎。
情面重,祖宗陵寝为轻;朋比深,天下讥刺不恤。
”忤旨,镌一秩视事。
又言:“应熊、体仁奏辩,明自引门生姻娅。
刑官瞻徇,实由于此。
乞宣谕辅臣,毋分别恩仇,以国事为戏。
”应熊复奏辩。
孟春言:“臣疏未奉旨,应熊先一日摭引臣疏词,必有漏禁中语者。
”帝意动,令应熊自陈,应熊竟由是去。
吏部尚书言登、莱要地,巡抚陈应元引疾,宜允其去。
及推劳永嘉代应元,则言登莱巡抚本赘员。
孟春亦疏驳之。
孟春又请给赠都御史高攀龙官,诰赐左光斗诸臣谥,召还惠世扬。
《滇游日记十》(徐霞客游记)简介、原文全文及翻译白话译文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十关于徐霞客游记《徐霞客游记》是以日记体为主的地理著作,明末地理学家(一作宏祖,号霞客)经3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
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卓有重要的价值。
滇游日记十原文二十六日鸡再鸣,饭而出店,即北向循西山行。
三里,曙色渐启。
见有岐自西南来者,有岐自东北来者,而中道则直北逾坳。
盖西界老山至此度脉而东,特起一峰,当关中突,障扼川流,东曲而盘之,流为所扼,稍东逊之,遂破峡北西向,坠级争趋,所谓石龙坝也。
此山名为九子山,实海口下流当关之键,平定哨在其南,大营庄在其东,石龙坝在其北。
山不甚高大,圆阜特立,正当水口,故自为雄耳。
山巅有石九枚,其高逾于人,骈立峰头,土人为建九子母庙,以石为九子,故以山为九子母也。
余时心知正道在中,疑东北之岐为便道,且可一瞰川流,遂从之。
一里抵大营庄,则川流轰轰在下,舟不能从水,陆不能从峡,必仍还大路,逾坳乃得;于是返辙,从峰西逾岭北下。
共二里,有小水自西南峡来,渡之。
复西上逾坡,则坡北峡中,螳川之水,自九子母山之东破峡北出,转而西,绕山北而坠峡,峡中石又横岨而层阂之,水横冲直捣,或跨石之顶,或窜石之胁,涌过一层,复腾跃一层,半里之间,连坠五六级,此石龙坝也。
此水之不能通舟,皆以此石为梗。
昔治水者多燔石凿级,不能成功,土人言凿而辄长,未必然也。
石级既尽,峡亦北转。
路从峡西山上,随之北行。
下瞰级尽处,峡中有水一方,独清潴,土人指为青鱼塘,言塘中青鱼大且多。
按《志》,昆阳平定乡小山下有三洞,泉出汇而为潭,中有青鱼白鱼,俗呼随龙鱼,岂即此耶?北二里,峡稍开,有村在其下,为青鱼塘村。
“老道经验”也需要反省
“老道经验”也需要反省作者:何孟春来源:《今日教育》2015年第05期近期参加了学校高三年级班主任座谈会,大家畅所欲言,很多中年班主任谈到了他们的管理经验。
真的听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学习,但有些“老道经验”我觉得不妥。
“严对小错,宽对大错”这是一位中年老师的发言,指的是对待学生所犯错误,小错误要严肃对待,大错误则要宽容。
该老师认为,对待学生迟到早退、玩手机、自习课看课外书等细节一定要严肃处理,否则就会从小而大,学生会养成不良习惯,不良性格,影响学生终身发展;而对待学生的“大错误”,诸如“早恋”“偷窃”,即使发现,找证据确认就是件大难事,而一旦确认,处理更是个大难事。
没法开除,无法处理,这个学生还可能终生恨你。
碰到这样的事情,就是知道也要假装不知道。
所以,他的班会课,讲小事的时候多,讲大事的时候少。
他的这些想法,听起来都是至理名言,切中时弊,他说的都是毫无保留的“真经”。
不愧是“中年教师”,少的是青年人的浮躁,多的是中年人的“老道”。
对他的这种思想,“严对小错”,我基本赞同,但对于“宽对大错”,我却是百分百反对。
这不是面对“现实”的有益的“妥协”,这更不是面对现实讲“智慧”的表现。
首先,应看到他对“大错”概念界定的不妥。
早恋是中学生常见的问题,怎能称为“大错”?更重要的是他对待这些问题的态度。
发现早恋,就是要想办法解决,怎么能睁只眼闭只眼,假装不知道呢?而对于“偷盗”这样真正的大错,更不可听之任之。
如果教师假装不知道,往轻了说,是纵容,往重了说,简直就是同案犯!学生既然犯的是“大错”,就更需要及时矫正,需要老师、家长、学校对其施以全方位的特殊教育。
我们要在教育的过程中为学生的将来考虑,维护他们的自尊,从思想上教育,要从情感上感化,从亲情上给予特殊的关注,必要时还要借助心理干预。
我们更要有一定的惩罚措施,要想方法并坚持住直到孩子改变……纠偏教育是教育的重要方面,学生犯了错误,一定要让他们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文言文翻译之信达雅
张学颜,字子愚,肥乡人。登嘉靖三十二年进士。辽抚李秋免, 大学士高拱欲用学颜,或疑之,拱曰:“张生卓荦倜傥,人未之识 也,置诸盘错,利器当见。”侍郎魏学曾后至,拱迎问日:“辽抚 谁可者?”学曾思良久,曰:“张学颜可。”拱喜曰:“得之矣。” 遂以其名上,进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
辽镇边长二千余里,城寨一百二十所,三面邻敌。官军七万二 千,月给米一石,折银二钱五分,马则冬春给料,月折银一钱八分, 即岁稔不足支数日。自嘉靖戊午大饥,士马逃故者三分之二。前抚 王之诰、魏学曾相继绥辑,未复全盛之半。继以荒旱,饿莩枕籍。 学颜首请振恤,实军伍,招流移,治甲仗,市战马,信赏罚。黜懦 将数人,创平阳堡以通两河,移游击于正安堡以卫镇城,战守具悉 就经画。
1.他不做分析文字的章节与句读的学问,而是广泛地涉猎,通晓多 种知识,喜欢写文章,辞章文采刚健华美,纵横奔放,雄辩有力。
袁淑,陈郡阳夏人,是丹阳尹袁豹的小儿子。少年时期就很有 风度气概,他的伯父袁湛对家里人说:“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孩子。” 到了十几岁,得到姑父王弘的赏识。他不做分析文字的章节与句读 的学问,而是广泛地涉猎,通晓多种知识,喜欢写文章,辞章文采 刚健华美,纵横奔放,雄辩有力。本州官府任命他为主簿,著作佐 郎,太子舍人,他都没有就任。刘湛,是袁淑的姨表兄,他想让袁 淑归附自己,但袁淑不把他放在心上,因而彼此大不相合。出任宣 城太守,因遭逢母亲丧事而辞官。丧期完毕后,任太子中庶子。
((12))鲍我宣父曾亲经因跟为随您少注君重的修父养亲学德习行,,少保君持的节父俭亲,对所 他以能让守我贫服刻侍苦您感。到既惊然奇侍,奉因了此您把女,儿(我嫁)只给听他,从(您少的君命出 嫁令时。)陪送的嫁妆非常丰厚。
换位思考: 若你是出题老师,你会选择哪一句作翻译?
陈韡(wěi),字子华,福州侯官人。登开禧元年进 士第,嘉定十四年,辟京东、河北干官。绍定四年二月, 躬往邵武督捕余寇,贼首迎降,韡以其力屈乃降,卒诛 之。端平二年,入奏事,帝称其平寇功,韡顿首言曰: “臣不佞,徒有孤忠,仗陛下威灵,苟逃旷败耳,何功 之有。”景定元年,授福建安抚大使兼知福州。明年卒, 年八十有三。
《明督抚年表》之云南巡抚年表十四处讹误校补
《明督抚年表》之云南巡抚年表十四处讹误校补《明督抚年表》是清代吴廷燮编著的有关明代督抚沿革的力作,是研究明代督抚问题的重要工具书。
该书收集史料宏广,结构简洁明了,有明一代的督抚沿革清楚明晰。
然而,因受时代以及史料搜捡难度较大等方面的限制,使得该书存在一些疏漏和讹误,主要体现在人员任命时间、离职时间、任职时官衔讹误以及收录漏误等。
今对该书卷五云南巡抚年表中的十四处讹误进行校补,以期对明代督抚相关研究有所裨益。
标签:《明督抚年表》;云南巡抚;讹误;校补清代吴廷燮的《明督抚年表》系统地梳理了明代督抚置罢、更迭、生平简历等史事,并表明资料的来源。
然而,因受史料搜捡难度大等方面的限制,该书难免在史料搜集和征引审查等方面存在一些讹误。
今以中华书局1982年魏连科点校本《明督抚年表》(以下简称《年表》)卷五中云南巡抚年表为例作一校误,以期对该书的修订再版以及明代督抚制度研究有所裨益。
一、任命时间失察1.《年表》602页:“弘治元年(1488年),王诏。
实录:十二月已巳,贵州左布政王诏为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
”谨按:王诏任命的时间有误。
王诏的任命时间应为十二月乙巳,并非已巳。
经核对《明孝宗实录》与《国榷》在已巳条没有相关记载。
《明孝宗实录》记载:“(弘治元年十二月)乙巳,升贵州左布政使王诏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
”[1]卷二十一492《国榷》亦记载:“(弘治元年十二月)乙巳,贵州左布政使王诏为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
”[2]2579故可知,《年表》搜捡史料失察,王诏任命的时间应为弘治元年十二月乙巳。
2.《年表》604页:“正德十三年(1518年),范镛、何孟春。
实录:七月甲子,逮巡抚云南右副都范镛至京。
八月癸丑,太仆寺卿何孟春右副都巡抚云南。
”谨按:何孟春任命时间有误。
何孟春应在正德十三年九月癸丑,而非八月癸丑。
经核对《明武宗实录》和《国榷》八月癸丑条,均无相关记载。
《明武宗实录》中的记载是:“(正德十三年九月)癸丑,升太仆寺卿何孟春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
孔子家语 参考文献引用
孔子家语参考文献引用
以下是《孔子家语》的参考文献引用:
【魏】王肃注,《孔子家语》十卷,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毛晋汲古阁本),第0695册,台北: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
【魏】王肃注,《孔子家语》十卷,《四库丛刊初编》本(影印明翻宋本),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十一年。
【明】何孟春注,《孔子家语》,影印明正德十六年刻本,《四库存目丛书》子部第0001册。
【清】陈士珂辑,《孔子家语疏证》,上海:上海书店影印出版,1987年1月。
如需更多《孔子家语》的参考文献,建议查阅相关古籍资料或图书馆资源,也可以查阅相关论文,获取更有针对性的信息。
剥茧抽丝 巧用示意图解决问题
剥茧抽丝巧用示意图解决问题
何孟春
【期刊名称】《地理教学》
【年(卷),期】2015(000)001
【摘要】题目某地一天中两个不同时刻旗杆的影子分别位于正南和正北方向,且影子位于正北方向时太阳高度为30度,位于正南方向时太阳高度为10度,求该地的纬度?解析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这题很难。
纯文字描述,还是考查太阳高度的日变化,无从下手。
怎么办?只有一步步理解题意。
首先依题意画图。
【总页数】1页(P59-59)
【作者】何孟春
【作者单位】安徽利辛高级中学安徽亳州236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22.1
【相关文献】
1.在解决问题教学中,提升学生数学素养——『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示意图』教学例谈 [J], 毛海平
2.在解决问题教学中,提升学生数学素养——“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示意图”教学例谈 [J], 毛海平
3.\"剥茧抽丝\"现思路——以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中\"和倍问题\"为例 [J],
4.巧画"示意图",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J], 陈乐乐
5.从"儿童"走向数学:顺应环境,理解儿童
——以《解决问题的策略(示意图)》一课为例 [J], 朱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何孟春
何孟春(1474-1536)字子元,湖广郴州人,李东阳弟子,学问广博。
弘治六年(1493)进士,历官至云南巡抚,礼部侍郎。
谥文简,著有《何文简疏议》《何燕泉诗集》《馀冬诗话》《孔子家语注》等。
作品集
送王伯安南都审刑
秋雨弥天来,秋风动地发。
秋官方用权,暑气扫七月。
四牡复何之,时当奉天罚。
黄纸下青冥,钦哉惟帝曰。
罪毋脱秦黥,法勿加楚刖。
三覆五覆间,务使事情核。
宸衷一寸丹,载拜书之笏。
年来民俗漓,肯长其告讦。
年来吏事冗,肯听其唐突。
持此直如弦,何人行请谒。
持此平如衡,何人得乾没。
莫将五德凤,拟以独击鹘。
笔端有造化,还解肉冤骨。
山川几经历,岁月去飘忽。
簿书盈几席,肯作尘劳咄。
夜分灯火孤,清兴谅难汩。
检点纪行篇,浮踪遍吴越。
归朝拟何时,欲及众芳歇。
民物哀矜余,转觉心如龁。
好为万言书,伏奏苍龙阙。
东山草堂四首为刘大司马作(以四字为韵)
舜日丽宸极,大明朝万方。
天下闻风声,我公真栋梁。
公有补阙线,孤忠托衮裳。
公有决胜筹,长才制畿疆。
君子恃无恐,临流公为航。
一朝辞禄去,士类何伥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