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参与变迁1991-2011

合集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变迁及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变迁及启示
林 绍珍
(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所 福建福州 3OO) 5O7
[ 要】 近年来, 摘 非农收入在农民收入 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如何推动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 增加农民收入 , 是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通过深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过程的变化特点, 并总结经验, 为新
农村 建设 过程 中的农村 劳动 力非农就 业工作提供指 导。
[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农村劳动力; 非农就业 [ 中图分类号】 F2 . 3o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8 9 420)1 01— 2 0 — 1 ( 70 — 01 0 0 o
乡镇企业 的数 量及从业人员变化情 况
份 报告。
经济体制改革滞后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吸纳农村劳动力能
力有 限 , 政府采取鼓励 发展 乡镇企业的办法解 决农村 劳动 力 的非 农就业问题。18 年 国务院批转 了农牧渔业部 《 于开 94 关
2 农村 劳动力非农就业低潮阶段(99-91 . 18-1 ) -9
2 世纪 8 年代中后期是我 国改革后经济 发展最快 的时 0 o 期 , 由于宏观决策 上的偏差 。 面追求经济 发展速 度 。 8 但 片 18 9 年下半年开 始 我 国经济 发 展 出现 了增 长 过热 、 贷 规模 过 信
l 7 98 1 8 90
( 万个)
12. 5 4 12. 4 5
( 万人)
( 万个)
( 万人 )
182 1 2 6 . 1583 3 0 . 1 00. 3 . 8 6. 9 5 2 27 2 9 7 19 2 3 3 9 9. 9 6 36. 6 7 0 19 2 1 9 9 9. 9 7 0 4.

我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动评析

我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动评析

33经济研究【作者简介】陈明艺(1971—),女,副教授,博士,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我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动评析陈明艺 胡美龄(上海理工大学)【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技术进步及产业升级,我国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从“一、二、三”的传统模式调整成“三、一、二”的发展型模式,最终优化成更合理的“三、二、一”的现代化模式,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结果,其变动过程也暴露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尚未完全释放,第二产业就业增长乏力的问题。

【关键词】 就业结构;三次产业;产业结构偏离度一、引言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考察宏观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对国家的繁荣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解决劳动力就业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但由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业自动化程度偏低,一直以来农村留存着大量剩余劳动力。

随着经济改革深入、高新技术进步以及产业升级推进,我国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是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必然结果。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变动趋势,探寻我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演变特点,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就业结构的演变历程(一)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变动改革开放后,市场机制逐渐成为调节市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

工资差的存在使劳动力趋向于转移到劳动生产率较高的部门或产业,我国的就业结构因而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

图1显示了1978~2016年我国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变动情况,图2显示了同期就业比重的变动情况。

可知,改革开放后,我国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变动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78—1991):传统的“一、二、三”模式1978年后,三次产业的就业人数均呈现上升态势。

虽然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持续增加,且总数远超第二、三产业,但其所占比重却在持续降低。

1991年前改革力度较大,城镇企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强,加之我国逐渐将发展重心向基础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大幅下降,降幅高达10.8%。

中国农村女性劳动力非农转移:文献综述

中国农村女性劳动力非农转移:文献综述
W U Ba n g — y u a n ( C o l l e g e o f E c o n o mi c s , X i a me n U n i v e r s i t y , X i a me n 3 6 1 0 0 5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Un d e r t h e c i r c u ms t a n c e s o f u r b a n — r u r a l d u li a s t i c s t uc r t u r e i n C h i n a , t h e p r o b l e m o f ur r l a w o me n l a b o r ’ S n o n — a g r i c u l t u r e t r a n s f e r i s v e r y c o mp l e x a n d s p e c i f i c . T h i s p a p e r g a v e a r e v i e w o n t h i s p r o b l e m b y f o c u —
从 就地转 移和 外 出务 工这 两方 面 , 对 中国农村 女性 劳动力 非农转 移 的相 关研 究进 行梳理 和评 述 。对 于该 问
题 的研 究最初 主要 从社会 学的 角度 进行 考查 , 之后更 多的则是从 经济 学的角度展 开研 究。并且 , 近几年 来逐 步拓展到 运 用计 量经 济学的方 法对 中国农 村女性 劳动与 回流 等 问
s i n g o n g e t t i n g a n o n f a r m p a y r o l l e mp l o y me n t i n l o c a l a n d l e a v i n g h o me t o wo r k. Re l a t e d r e s e a r c h i s a n a l y z e d i n i - t i ll a y ma i n l y f r o m s o c i o l o g i c l a a n g l e, b u t t h e n f r o m e c o n o mi c a n g l e .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 r e s e a r c h e s a r e g r a d u ll a y e x —

浅析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

浅析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

浅析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摘要:“随着工业化迅速发展与城乡体制持续改革,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内涵和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作为‘能动的主体’嵌入中国式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半工半耕”劳动模式”,加之农村女性自我意识不断提高以及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农村女性劳动重构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国家出台多项利于农村女性劳动重构的政策,《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中提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妇女事业发展,先后制定实施了三个周期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为优化妇女发展环境、保障妇女合法权益提供了重要保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规范招聘行为促进妇女就业的通知》强调,“促进妇女平等就业,有利于推动妇女更加广泛深入参加社会和经济活动,提升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活力”;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实施‘数商兴农’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乡村”,在此基础上构建“互联网+”女性创业就业服务体系。

农村女性对家庭照料、子女教育、家庭开支和社会稳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鉴于此,文章从农村女性劳动现状出发,进一步分析农村女性劳动重构在微观、中观、宏观层面带来的正面或负面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农村女性劳动重构的提升路径,这不仅有利于农村女性的自身发展,而且对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社会和谐发展也产生了积极意义。

关键词:农村;女性;劳动力1 农村女性劳动现状农村女性的劳动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一是由农业生产衍生而来的农业雇工,对负有家庭照料主要责任、不能进行长时间生产活动的农村女性是较合适的劳动选择;二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服务业的比重逐渐上升,这为农村女性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农村女性选择到超市、商场、饭店等服务业就业,不仅能满足农村女性基本生活需求,也为农村女性拓宽了就业空间;三是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为农村女性劳动重构与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2 农村女性劳动重构的影响及负面影响原因分析2.1 农村女性劳动重构的影响2.1.1 微观层次—个人一是农村女性经济独立实现,家庭地位显著提升。

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及影响因素

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及影响因素
教育和技能水平
农村女性劳动力的教育和技能水平对其流动也产生了一定的制约。由于教育 程度和技能水平的限制,她们在寻找工作时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局限性。
03
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影响 因素分析
宏观影响因素
政策法规
政府对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的 政策和法规,如户籍制度、社 会保障制度等,对农村女性外
出务工产生重要影响。
社会保障和权益保障问题
农村女性劳动力在流动过程中可能面临社会保障和权益保障方面的问题。由于缺乏完善的 社会保障体系和法律保护措施,她们在面对劳动纠纷、工伤事故等问题时往往处于弱势地 位。
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的制约因素
缺乏信息和机会
农村女性劳动力在流动过程中往往缺乏足够的信息和机会来了解城市的就业 市场和相关政策。这使得她们在寻找就业机会时面临较大的困难。
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的特点包括:以中青年为主 ,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技能水平有限,面临家庭 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以及在城市融入方面存在一 定困难。
02
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现状 及问题
农村女性劳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流动的现状
01 02
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越 来越多的农村女性劳动力离开家乡,前往城市或其他地区寻找就业机 会。
段。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 持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的政策 和措施,为她们的发展提供了
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的分类及特点
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可分为外出务工和就地转移 两种类型。
外出务工是指农村女性劳动力前往城市或其他地 区从事非农产业,具有跨区域流动的特点。
就地转移是指农村女性劳动力在本地区内从事非 农产业,具有就近转移的特点。

中国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研究综述

中国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研究综述
Ec n mi o o c& T a e U a eS m. 2 7 e e e. 0 1 r d pd t u NO. 1 S pt mb r 1 2
中 国农 村 女 性 劳 动 力 流 动 研 究 综 述
甘 吉世
( 南省 电力公 司 中 心培 训部 培训 教 学管 理部 ,湖 南 湖 长沙 403) 1 11
持 续 增 长 ,达 到 劳动 年 龄 就 自然 就 业 ,收 入 分配 不 计 劳 动 者 实 际 上 的 边 际 效 益 。其 结 果 是 人均 土 地 资 源 不 断 减少 ,劳 动 力 的 边 际 生 产 率 等 于零 或 负 数 ,出 现 了严 重 的农 业 劳 动力 过 剩 ,劳 动 力 处 于 不 充 分 就业 或 隐性 失 业 状态 。现 代 工 业 部 门使 用 的是 可 再 生产 的生 产 资 料 加上 不 断 增 长 的 资本 投 入 ,从 而 使 生产 的发 展 的 速度 超 过 了 人 口 的 增 长 速 度 , 劳 动 力 的 收 入 和 边 际 生 产 效 率 也 可 以 不 断 提 高 。 由 于两 部 门在 经 济结 构 和 收 入 上 的 差异 ,导 致 了 农 业部 门的 劳 动 力 不断 地 流 向工 业部 门 。随 着 农业 剩 余 劳 动 力 不 断 地被 工 业 部 门 吸 收 ,农 业 部 门的 劳动 生 产 率 和 收入 也 会 不 断 提 高 ,其 结 果 是 工业 化 的逐 步 实 现 , 二元 经 济 转 化 为 地一 元 经 济 。美 国经 济 学 家 拉 尼 斯和 费景 汉 提 出 了对 刘 易斯 理 论 有进 行 了改 进 。 他们 将 两 部 门 的经 济 发 展 分 成三 个 阶 段 :第 一 阶段 ,农 业 劳 动边 际生 产 率 为 零 , 农业 部 门存 在 大量 的显 性 失 业 ;第 二 阶 段 ,随着 劳动 力 的 转 移 ,边 际生 产 率提 高但 仍 低 于 制 度 性 工 资 ,显 性 失 业 继续 存 在 ; 第三 阶段 ,农 业 剩 余 劳动 力 全 部 转 移 完 ,边 际 生 产 率 高于 制 度 性 工 资 ,工 资 取 决 于 市场 机 制 决 定 的 边 际产 出 ,从 而 实 现 二 元 经 济 一 元 化 。无 论 是 刘 易 斯 还 是 拉 尼 斯 一 ,都 假 定 了工 业 的 费 失 业 为零 ,从 而 与 实 际相 悖 ,理 论 的可 行性 大 打 折 扣 托 达 罗认 为 来 自传 统 部 门 的非 熟 练 劳动 力 向现 代 部 门 的转 移 并 不 是 一 步 到 位 , 而 是先 在 城 市 的 传 统 部 门过 渡 ,导 致 农业 劳 动 力 流 动 的 主要 动 机 是 寻求 个 人 利 益 的 最 大化 ,但 是 个 人 的迁 移 决 定 于 预 期 的 收 入 、就 业 机 会 的大 小 、输 出成 本 和 等 待 成本 。他 认 为 消 除 发 展 中 国 家 二 元 经 济 结 构 不 是 依 靠 农 村 人 口不 断 入 城 市 , 而 是 发 展 农 村 , 使 工农 差 别 和 城 乡 差 别不 断缩 小 , 最 终使 二 元 性 消 失 。康 纳 德 ・博 格 ( a n d B r )等 人在 2 世 纪5 年 代末 提 出了劳 动 力 K n a a・ e g 0 0 转 移 的 “ 力一 拉 力 ”理 论 该理 论 认 为 , 农村 种 种 消 极 因 素形 推

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和女性化对农民经营性收入的影响

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和女性化对农民经营性收入的影响

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和女性化对农民经营性收入的影响汇报人:日期:•研究背景和意义•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和女性化的现状及问题•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和女性化对农民经营性收入的影响机制•实证分析目•对策建议•研究结论和展望录01研究背景和意义1. 农村劳动力的老龄化和女性化是当前农村的普遍现象。

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年轻劳动力外流,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

3. 老龄化和女性化的农村劳动力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经营性收入产生影响。

研究背景研究意义1. 了解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和女性化对农民经营性收入的影响机制。

2. 为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提供政策建议和措施。

3. 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02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和女性化的现状及问题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0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年轻劳动力离开农村,导致农村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问题。

农村老年人参与农业生产比例高02由于农村劳动力老龄化,许多老年人不得不继续参与农业生产,这给他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大负担。

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不足03与城市老年人相比,农村老年人的社会保障相对较弱,他们的养老问题更加突出。

农村女性劳动力比例逐渐上升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变和女性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农村劳动力市场。

农村女性劳动力参与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不高尽管女性在农村劳动力市场中的比例有所提高,但她们参与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并不高,很多女性更倾向于从事其他行业。

农村女性劳动力的教育和技能培训不足相对于男性劳动力,女性接受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机会较少,这限制了她们在农村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力。

03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和女性化对农民经营性收入的影响机制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农民经营性收入的影响机制直接效应随着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农民经营性收入受到直接影响。

由于老年人劳动效率相对较低,可能导致农业产出减少,从而降低农民的经营性收入。

间接效应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可能影响土地利用和农业投资。

农村女性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农村女性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农村女性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一、引言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农村女性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农村女性参与就业不仅能够增加家庭收入,提高生活水平,还可以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发展。

深入了解农村女性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村女性就业现状农村女性在就业方面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农村家庭生产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女性的就业率逐年提高,但与城市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农村女性就业主要以农村家庭农场、家庭务工和外出务工为主,其中以务工居多。

农村女性的就业形式也日益多样化,有的从事家庭农场经营,有的则从事家政服务、餐饮等行业。

2.农村女性就业面临的问题尽管农村女性就业有所改善,但依然面临着诸多问题。

首先是性别歧视问题,一些农村女性在就业过程中经常受到性别歧视,就业机会较少,工资水平较低。

其次是教育水平低,农村女性受教育程度一般较低,这也限制了她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再次是劳动保护问题,一些农村女性从事家庭农场劳动时,缺乏劳动保护,劳动条件较差,容易导致身体健康问题。

农村女性参与劳动后,家庭责任和工作压力的叠加也使她们感到困难重重。

1.教育水平农村女性的教育水平是影响其就业的重要因素。

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村女性更容易获得较好的工作机会,也更有可能获得较高的收入。

而教育水平低的农村女性往往只能从事体力劳动和低技能工作,收入相对较低。

2.家庭责任农村女性在就业过程中通常需要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如照顾子女、照料老人等,这会限制她们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一些雇主可能由于农村女性的家庭责任较大而不愿意雇佣她们,这也成为了农村女性就业中的一大障碍。

3.产业结构变迁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变迁,一些传统的农村手工业和家庭农场逐渐式微,而一些新兴产业如家政服务、餐饮业等逐渐兴起,这也为农村女性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但新兴产业的就业环境和劳动条件也存在诸多问题,农村女性需要面对更大的挑战。

基于SWOT分析的农村女性劳动力就地非农转移

基于SWOT分析的农村女性劳动力就地非农转移

基于SWOT分析的农村女性劳动力就地非农转移摘要近年来,农村女性劳动力的非农转移不断加快,但受各种因素制约,相对于农村男性劳动力转移,仍有很大差距。

以山东省梁山县韩岗镇为例,基于SWOT 分析,提出了推动农村女性劳动力就地非农转移的措施。

关键词农村女性劳动力;就地非农转移;SWOT分析农村女性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包括年龄、家中是否有6岁以下或15岁以上子女、受教育程度等。

女性的转移比例较低成为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大因素,而就地转移将为她们提供新的出路。

1SWOT分析1.1优势(Strength)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作为非农产业的新生长点,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工业化水平提高,同时在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也显示出非凡效应。

近年来,韩岗镇沿省道一带建立起各色企业,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另外,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农村女性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有所提高,思想观念也发生了转变,为她们向非农产业转移奠定了一定基础。

1.2劣势(Weakness)1.2.1文化素质偏低。

有调查资料表明,转移出去的农村女性劳动力的文化素质高于男性。

然而与这种对女性劳动力的“高素质”需求相反,女性在受教育上存在很多不平等,尤其在农村,女性的受教育程度仍明显低于男性。

有关数据显示,全球文盲中60%为女性,农村女性的文盲率为13.6%,比男性高9.6%。

因此,农村女性劳动力素质成为其转移的制约因素。

1.2.2传统观念束缚。

由于封建统治时间较长以及农村教育落后等历史和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民思想观念保守,小农意识强烈。

尤其是农村“男主外,女主内”等观念根深蒂固,使得女性劳动力被迫和甘愿在家忙于家务琐事,不敢、不愿或者没时间投身社会,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的积极性。

1.3机会(Opportunity)1.3.1政府重视。

一直以来,政府非常重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出台了各种政策。

农村妇女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4)

农村妇女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4)

农村妇女就业情况调查报告一、中国农村妇女就业现状总量上,根据2005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农村从业人员这几年来稳步增长,从2000年的47 962.1万人上涨到2004年的49 695.3万人,其中,不仅包括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也包括了转移到其他产业的从业人员。

而农村妇女从业人员也在逐年增长,从2000年的22 444.3万人上涨到2004年的23 169.5万人;且从2001年开始,其增长幅度有逐年微弱上升的趋势。

时间上,女性劳动力的平均农业劳动时间较长,而平均非农劳动时间较短。

据2003- -2004年《中国就业报告》指出,2002年,全国女性劳动力平均农业劳动时间为7.11个月,女性平均非农劳动时间为2.55个月,但农村妇女外出劳动力的平均外出务工时间为8.6月,比男性高12.2%。

收入上,农村妇女就业平均收入低于农村男性就业。

我国农业是基础产业,效益比较低。

随着经济的增长,社会的进步,非农产业与农业的收入差距越发明显,农村男性也越来越多转移外出打工。

逐渐地,外出打工的男性带回家的收入形成了其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而外出男性也成为了家庭的支柱。

据就业报告指出,2002年,农村妇女外出劳动力的平均月工资为566.7元,虽然比2001年增长4.9%, 但比男性低24%;而年平均务工收入则为4 885元,比男性低14.4%; 女性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年平均消费为2 118元;寄带回家现金占年务工收入的47.5%,低于男性的53.2%;农村妇女从事非农性生产经营获得的报酬为总收入的13%,比男性低9.6个百分点。

劳动力转移体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在于产业间转移。

据2003- 2004年《中国就业报告》中指出,2002年,中国农村劳动力继续保持农业劳动力比重下降的趋势。

农业劳动力比重为72.54%,比2001年下降1.94个百分点。

农业劳动逐渐呈现出女性化趋势,而农村妇女的农业生产也大多是为了满足家庭口粮的需要。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贡献的量化研究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贡献的量化研究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贡献的量化研究作者:齐明珠来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04期摘要本文探究了1991-2011年间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的总体规模及产业流向,并定量分析了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在过去的二十年间,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规模从1990年的8673万人增长到2011年的2.5亿多人,其中有53.7%流入第二产业,其余流入第三产业。

本文采用历史增长核算法,将经济增长分解为三个贡献要素,即劳动年龄人口规模的增长、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及劳动力利用效率的增长。

本文计算了1991-2011年各要素的实际年平均增长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然后计算在没有农村非农劳动力转移的假设条件下各要素及经济增长的变化,最后比较二者的差异,即可得到农村非农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研究结果表明,1991-2011年间,这三个经济增长贡献要素的实际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3%,9.3%及-0.3%,年平均对GDP增长的实际贡献分别为12.2%,90.2%和-2.4%。

在没有农村非农劳动力转移的假设条件下,劳动生产率及劳动力利用效率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下降至8.9%和-1.4%,而GDP年平均增长率也将从实际的10.3%下降到8.8%。

进一步的比较分析表明,持续的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在20年间使劳动力利用效率年平均提升30.7%,使总劳动生产率年平均提升23.9%,年平均提升比例为63.7%,使GDP年增长率平均提升近1.6个百分点。

可见,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一方面通过对剩余劳动力的利用,提升了劳动力的利用效率,为潜在人口红利提供了实现通道,另一方面通过提升劳动力的产业结构,提升了总体劳动生产率水平,是我国过去并也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要素。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劳动力利用效率;劳动生产率;GDP增长中图分类号 C9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4)04-0127-09我国最近30多年经历了快速的经济增长,其中人口变化因素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包括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和比例的增长,以及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带动的总体劳动生产率提升。

农业劳动力非农部门转移过程中的变

农业劳动力非农部门转移过程中的变

三农论坛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第1期农业劳动力非农部门转移过程中的变化特征与政策启示张在冉,赵云海(晋中学院经济管理系,山西晋中 030006)摘要: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劳动力非农部门转移过程出现的新情况与新变化将其总结为四个主要阶段,分别对应“农民工”“民工潮”“民工荒”“返乡潮”四个主要关键词。

为此提出应重视转移农业劳动力的根本诉求,走城乡双轮驱动道路促进转移与转化,同时提升转移人员的人力资本积累与增加他们的收入,合理缩短工时与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劳动力;非农部门转移;阶段特征;民工荒;民工潮;返乡潮1 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中国的农业劳动力转移经历了一个由高速转移到中速转移的转变过程,转折时间出现在2012年至2013年。

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由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复杂多变的农业劳动力转移状况致使传统二元转移理论面临挑战,西方经典二元理论描述的事实与我国的情况相去甚远,有必要总结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呈现的变化与特征,有助于理解和把握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发展的关键要素并采取应对之策。

2 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出现了四个明显的阶段2.1 第一阶段:1978—1991年农业劳动力由传统农业向农村的非农产业转移中国对内改革始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了人民公社,这一制度的实施使得20世纪80年代初农业经济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农民收入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为随后的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随后将市场机制引入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鼓励农民从事工商业等非农产业活动和发展乡镇企业,农业生产结构、农村经济结构趋于多元化,乡镇企业也得到蓬勃发展,为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提供了政策基础(万宝瑞,2018)。

这一时期由于城乡户籍制度限制,使农民进城交易的成本十分高昂,我国农业劳动力不得已只能转向依靠自己的力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创办的农村非农企业(杨俊青,2005),广大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转向农村的乡镇企业,体现出“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转移特点。

浅析新中国劳动力流动制度变迁史.doc

浅析新中国劳动力流动制度变迁史.doc

浅析新中国劳动力流动制度变迁史-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劳动力流动制度不断进行着改革和完善,劳动力流动呈现出日益活跃的趋势。

大体上看,我国劳动力流动制度变迁和劳动力流动规模演变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严格限制时期(1953-1980 年代初)建国初期,国家仍允许各单位自主选择录用,企事业单位的用人基本上保持了能进能出的机制。

因此,在这一时期,农民向城镇流动的自由度较大,出现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城镇化。

1949-1952 年间,从农村流入城市的劳动力人口大约有1398 万。

但是持续的时间很短,几年后就被新政策中断。

1953 年,国家开始限制农村劳动力流动,并以法律的形式对人口流动、户口迁移进行严格限制。

自此,不仅农民自由流入城市的通道基本封闭,而且在1958-1978 年间,劳动力流动呈现逆城市化的特点,大量城市人口回流农村,而之前盲目流入城市的大批农村人口被遣返原籍。

劳动就业制度方面。

1955 年以后,企事业单位的用人自主权逐渐削弱,并最终形成了以政府统包统配和固定工制度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劳动就业制度。

城镇劳动者无法在不同工作单位之间自由流动,企业也缺乏用人自主权,无权辞退富余劳动力,导致全员就业的表象下隐藏着隐性失业的实质。

一旦经济发展减缓或停滞,城镇就业问题就十分突出,政府只有采取行政干预手段来应对,由此也出现了上世纪六十、七十年代的干部大下乡和知识青年下乡运动,这种逆城市化流动是这一阶段劳动力流动的显著特征。

总之,严格限制时期的劳动力流动制度具有鲜明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也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和反映。

这一时期,合理的劳动力流动几乎停滞。

第二阶段:改革探索时期(1980-1991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和国有企业展开全面改革。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农村有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

而此时城市建设也需要更多劳动力,两方面的需要,促使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向城市,客观形势要求对限制迁徙的户籍制度进行改革。

农村妇女劳动力新型非农就业研究

农村妇女劳动力新型非农就业研究

农村妇女劳动力新型非农就业研究作者:姚海琴张公望来源:《管理观察》2018年第01期摘要:作者认为农村地区非农就业是农村妇女的新型就业趋势,本文对妇女农家乐经营业主的个人特征、工作经历、家庭特征、就业特征、就业稳定性和就业动机等六方面的变量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认为农家乐经营就业稳定较好,大大地促进了本地农村妇女劳动力的就业参与等。

关键词:农村妇女劳动力新型非农就业乡村农家乐旅游业中图分类号:F249.21 文献标识码:A1 研究背景我国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一般从事于“脏、乱、差”的就业岗位,收入较低,而且由于户籍等原因,农民工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社会福利不能与城市劳动力享受同等待遇,生活成本大。

同时,比较脆弱的城镇体系承受不了巨大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重任,农民工在年轻力壮时进城,年衰体弱又回到农村,回流可能性大。

尤其对于农村妇女劳动力,照顾农村家里老人和孩子的责任较重,异地转移后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各地的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吸纳了不少当地的农村妇女劳动力就业。

乡村旅游业就业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新形式和新途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农村劳动力的剩余和就业不足问题,提高了其经济收入,有利于解决当地农村的贫困问题。

实践证明,妇女由于个性特点及优势比男性更适合从事旅游接待方面的具体工作,游客更喜欢与女性乡村旅游从业者进行沟通与交流。

在旅游资源丰富的乡村地区,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家乐受到当地妇女劳动力的青睐。

2 相关文献述评在我国农村,农业劳动力女性化趋势明显,但由于农业的比较收益较为低下,农村妇女劳动力的农业生产意愿也较低。

任守云(2017)基于对河北李村妇女的调查发现,很多拥有工作技能的年轻妇女劳动力由于家庭照料负担,尤其基于母亲在身边陪伴孩子的现代教育理念的理性思考,宁可从事低收入的“客厅工厂”的加工工作。

农业比较收益较低,低级加工产业收入较低,农村留守妇女的经济状况等收到关注和研究。

为了让农村妇女有更多的非农产业就业机会,不少专家学者开始研究妇女的非农就业问题,如梅德平等(2015)以咸阳市秦都区为例,研究了城乡结合部农村妇女非农产业就业的影响因素。

农村妇女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问题

农村妇女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问题

农村妇女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问题
石巧兰
【期刊名称】《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6(000)001
【摘要】七十年代末,中国的改革开放率先在农村开始,我国农村真正意义的现代化得以迅速发展.在这个划时代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广大农村妇女走出封闭与困境,同千百万农村大军一道,迅速地向非农产业转移,参与生产劳动、经济活动的领域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妇女劳动力向“非农转移”的现状、特征、动因以及所面临的困境作以粗浅的分析和探讨.
【总页数】3页(P9-11)
【作者】石巧兰
【作者单位】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3.6
【相关文献】
1.陕西省农村妇女向非农产业转移问题调查与研究 [J], 王冬勤;史向军;束坤翼;和芳芳
2.从社会性别视角探析农村妇女向非农产业转移 [J], 邱红;许鸣
3.陕西省农村妇女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思考 [J], 和芳芳;史向军;王冬勤
4.对济宁市农村妇女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思考 [J], 周争艳
5.如何看待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问题 [J], 刘城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中国70年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回顾与展望

新中国70年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回顾与展望

Non-Agricultural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in China
Since 1949
作者: 陈咏媛[1]
作者机构: [1]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北京100732
出版物刊名: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8-28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4期
主题词: 新中国70年;劳动力非农化转移;农民工;社会心态;社会治理
摘要: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为研究对象,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是依据时间脉络,回顾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的五个阶段,总结了各阶段内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领域转移的规模和主要特征;二是从劳动力转移的外部驱力入手,梳理了政府在人口流动相关政策上的设置和转变;三是从劳动力转移的内部驱力入手,分析了农民工在社会心态上的变迁趋势。

在此基础上,展望了中国未来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的趋势和方向,并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提出了政府在劳动力人口管理上需要关注的几点内容。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农业部关于加强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意见-妇字[2005]22号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农业部关于加强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意见-妇字[2005]22号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农业部关于加强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意见正文:----------------------------------------------------------------------------------------------------------------------------------------------------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农业部关于加强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意见(妇字[2005]2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妇联,农业厅(局、委员会):“阳光工程”是农业部等6部委开展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示范项目。

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提高农村妇女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促进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现就“阳光工程”实施中,加强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提高认识,把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实施“阳光工程”,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也是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农村妇女占农业劳动力的65%以上,加强对农村妇女的培训,帮助她们转移就业,不仅关系到“三农”工作的大局,关系到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也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各级妇联组织和农业部门要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男女平等的高度,认真落实2004年全国妇联、农业部等7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促进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意见》精神,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各级农业部门要把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纳入“阳光工程”实施范围,在培训项目的立项、资金安排等方面给予倾斜,做到同部署、同实施、同评估。

各级妇联组织要增强责任感,因地制宜,做到有目标、有基地、有考核,推动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扎实开展。

二、整合资源,切实做好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提高农村妇女劳动力素质是新时期各级妇联组织和农业部门面临的共同任务。

中国农村非农部门的就业和问题

中国农村非农部门的就业和问题

作者: 袁方
出版物刊名: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28-35页
主题词: 非农产业发展;中国农村;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劳动力;农村工业;农村非农产业;乡镇企业;农村劳动人口;农村人口;农业生产
摘要: <正> 农村劳动人口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到非农业部门,是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自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非农部门的发展已引起国内外普遍的关注。

本文试就非农部门的发展和目前农业劳动人口的转移和就业问题作一探讨。

一、1949—1987年中国就业增长及其原因的历史回顾1.1949—1979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发展缓慢(1)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异常缓慢。

1949—1979年,长达30年的时间里,中国农村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从89.4%降到81.0%,年均下降1.65%;农村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

农村剩余女性劳动力转移

农村剩余女性劳动力转移

农村剩余女性劳动力转移中的拉力与推力一.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中国作为一个尚未彻底完成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世界上19%的人口,其中有4亿是农民。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在不断深化中。

其中,女性劳动力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转移情况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农村女性劳动力,作为劳动力市场中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社会群体,她们兼有农民身份、工人职业、妻子和母亲角色等多种特征,相比于男性劳动力,其转移意愿受经济、文化、家庭等更多因素的影响,在城乡转移中受到更多的制约。

近年来,我国农村女性劳动力向外转移的规模逐渐增大,但是总体来看,转移规模仍然远低于农村男性劳动力。

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农村男性劳动力就业率为84.9%,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率为82.1%。

二.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对其自身的好处(一)农村对农村女性劳动力的推力中国发展城镇化以来,大量的农村男性劳动力通过外出打工转移出了农村,与此同时,女性则更多地留在了农村,从事农业生产。

因此,我国目前很多地区的农业都表现为“农业女性化”,即在农村从事农业的基本是女性。

在“农业女性化”的同时,由于农业资源短缺,生产技术提升,使得土地对劳动力的需要有限,从而出现了女性劳动力投入的低效用甚至负效用,农村女性劳动力的边际产量趋低,造成农村女性劳动力过剩,从整体上影响了社会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因此,为了实现更大的边际生产率,农村剩余女性劳动力可以转移到城市工业中。

(二)城市对农村女性劳动力的拉力1.经济收入方面经济发展在城市与农村间的区域差异日益显著,相比与农村滞后的农业经济,城市中的市场经济更具活力与潜力。

农村女性劳动力通过进城打工能够提高经济收入。

事实上,大多数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收入,改善家庭经济状况。

而一些年轻的农村女性更是将外出务工视为了摆脱农村、实现转移和经济独立的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农村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参与变迁1991-2011作者:***来源:《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年第01期摘要: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通过对农村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参与率的分解,探讨了1991年-2011年间我国农村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变迁。

在这一阶段中,我国农村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参与呈现或高或低的成长趋势,1991年-2000年为平稳上升期,2000后出现停滞与少量的下降,在2011年又开始出现大幅增长。

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子女年龄、丈夫非农就业情况等人口结构变化是影响我国农村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变化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在2000年之后,这种影响程度更大。

关键词:农村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变迁根据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 50.32%,农村女性占整个农村人口的48.81%。

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则显示,我国农村女性劳动力主要从事非农劳动的比例达到24.9%,有外出务工经历的返乡女性从事非农劳动的比例为37.8%,农村在业女性的年均劳动收入为男性的56%。

根据2014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实施情况统计报告,按照年人均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农村扶贫标准计算,2014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为7017万人,比2010年减少9550万人,其中约一半为女性。

一系列的调查数据表明,我国农村女性人口总量较大、占全国农村人口的比例较高,是我国农村经济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这一庞大的社會群体如果被忽视,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脱贫攻坚、城乡协调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等都将无从谈起。

一、文献综述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各国女性劳动就业参与情况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引起了国内外众多许多学者的研究,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就业形态看,女性劳动就业参与都受到个人的特征、整体社会经济环境变迁、性别观念等的影响。

从供给角度看,教育程度、工作经验等人力资本因素都会对女性退出劳动市场产生影响。

从女性所处的家庭生命周期看,家庭成员的数量及年龄的变化、家庭收入的增减、家庭成员的需求等因素都会其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形态。

因此,专家学者在近几年的研究中,逐渐将家庭生命周期作为讨论女性劳动就业参与的内容,包括婚姻、生育、子女年龄等。

尤其是婚后至第一胎出生这一阶段,可以说是女性劳动就业与家庭角色冲突最为明显的时期,这一阶段女性劳动就业参与的变化成为讨论的焦点。

从需求角度看,整体经济发展对女性劳动就业参与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产业结构的变迁。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女性劳动就业参与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在经济发展初期以及工业化的进程中,第二产业比重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增加,此时女性由于人力资本不足、家庭观念以及性别歧视等因素很难获取工作。

在经济发展中期,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女性的劳动就业机会持续增多。

此外,随着时代变迁,传统的家庭中的男女分工也在发生变化,两性平等的观念逐步被接受。

此外,母亲性别角色态度也是影响下一代性别角色态度的重要因素。

年轻一代、有工作经验、受教育度高的女性有更强烈的劳动就业参与意愿。

专家学者们对我国农村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研究,大多集中于影响因素的研究,并将这些因素的影响效果进行了性别对比,文献中常提及的解释因素包括: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社会关系网络、户籍制度、家庭因素。

其次是对农村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参与类型的讨论,例如有些女性劳动力在非农就业过程中实现迁居,而有些则出现回流,从有报酬的非农就业工作返回到无报酬的家务劳动和无法清晰计算报酬的农业生产中。

最后是从农村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决策角度分析,最具代表性的是宏观政策变、经济收入情况、生育情况[20]等对农村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决策的影响。

农村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是一个动态的历程,以往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单一时间点的分析,缺少对整个非农就业参与历程及其变迁情况的了解。

因此,本文将通过不同时代农村女性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变迁来了解其变化趋势。

二、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一)模型设定本文将16-55岁的农村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参与率变化进行简单分解。

假设P为16-55岁农村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参与率,N 为总的参与调查的女性劳动力数量,U为参与非农就业的数量,t与t'为不同年度。

则第t年至t'年的农村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参与率P的变动可以表示为:其中i=1,2,…,K表示不同分组内分为几类,如根据不同的受教育程度,分为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及以上三类,则K=3。

公式(1)为农村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参与率的变化,公式(2)为各不同分组的非农就业参与率变化的加总,公式(3)则表示非农就业参与率变化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在第t'年非农就业参与率(At'i /Nt'i)不变的情况下,不同分组内的人口结构由t年至t'年变化了(Nt'i /Nt'-Nti /Nt),则各组预期的非农就业参与变化为(At'i/Nt'i)(Nt'i /Nt'-Nti /Nt);第二部分则是控制不同分组内人口结构在第t年(Nti /Nt)不变的情况下,组内不同分类的净非农就业参与比率为(At'i /Nt'i-Ati /Nti),则不同的分组内非农就业参与比率的预期变化为(Nti /Nt)(At'i /Nt'i-At'i /Nti)。

(二)数据来源本文数据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CHNS 最早一次调查为1989 年的调查,截止到目前调查总共进行了9 次,分别于1989 年,1991 年,1993 年,1997年,2000 年,2004 年,2006 年,2009 年,2011 年完成(由于1989年的数据缺失生育变量数据,故未使用)。

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为18-55岁的农村女性劳动力,每次调查涉及样本约为2700个。

由于整个CHNS数据以户为单位,通过该调查数据可以得知每户内家庭成员的构成,如每位家庭成员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就业状况、收入等等。

此外,该数据对于以家庭为单位来探讨劳动供给行为有很大便利,尤其是对于农村女性劳动力的非农就业行为深受家庭中其他成员的影响(配偶及小孩)。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表1为我国农村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参与率,以及依据受教育程度、年龄和婚姻状况进行分组的非农就业参与率。

图表从1991-2000年、2000-2011年两个阶段来观察我国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变化情况。

从1991-2000年来看,1991、1993、1997、2000年的参与率不断上升,由26.56%上升至31.63%;2000年后,在2004年下降至26.46,2006、2009年开始逐步上升,并在2011年达到最高点。

因此,1991-2011年的参与率虽然出现起伏,但整体仍为上升趋势。

从不同的分组情况看,在教育分组内,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参与率逐步下降,并在2000年以后基本保持平稳,2000年-2011年的年均变化几乎为零。

而受教育程度为初中的参与率变动与总体变化基本一致,在2000年之前为上升趋势,2000年之后则是先下降后逐步上升。

2000-2011年高中及以上的参与率除在2004年出现下降外,整体为逐步上升趋势,且在两个时间段内的年均增长分别为0.54%和0.55%,均高于其它两类。

从不同的年龄分组情况看,16岁-25岁组的参与率下降较为明显,在2000年达到最高值后逐步下降,2000-2011年的年均变动为-0.63%。

26-35岁的参与率基本保持平稳,1991-2011年间仅有少量增长且波动较小。

参与率增长最为明显的为36-45岁及46-55岁两类,1991-2000年的年均增长均为0.11%,而2000-2011年的年均增长分别为0.65%和0.62%。

在婚姻状况分组中,未婚的参与率在1991-2000年为上升趋势,而2000年后则不断下降,年均下降比率达0.79。

在婚的参与率在整体保持较高的情况下,于2000年后不断提高,年均增长为1.38%,离异、丧偶、分居婚姻状况的参与率则保持平稳的小幅增长。

纵观1991-2011年我国农村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参与率变动,以2000年为节点呈现出先上升后有所下降进而继续上升的情况,其中的主要贡献来自于高中及以上、36-45岁以及46-55岁、在婚农村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增加。

表2为在教育分组内,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农村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参与率的变动、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女性劳动力占比的结构的变动以及在相同受教育程度的分类中的占比的变动。

而与此相对应的年平均变动,则分别为非农就业参与变动(At' /Nt' -At /Nt),结构变动(At'i/Nt'i )(Nt'i /Nt'-Ati /Nt ),净非农就業变动(Ati /Nt )(At'i /Nt'i-Ati /Nti )。

其中,结构变动表示假设参与率固定在t'年不变,该受教育程度分类的人口结构占比率由第t年变化至第t'年,则这种人口结构变动对参与率变动的影响,也就是这种结构变动对参与率变动的贡献;净非农就业参与变动表示假如该受教育程度分类的人口占比固定在第t年不变,则该类受教育程度参与率的变动对总的参与率变动的贡献。

从表2结果中可知,农村女性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结构的变动,对参与率提高的贡献相对较大,并与总变动方向一致。

从净非农就业变动情况看,在小学及以下、初中的分类中,其变动方向与总变动相反;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虽然净非农就业参与率提高,但由于其结构占比越来越低,因此总的参与率下降;而初中教育程度的人口比例的提高则抵消了其净非农就业率下降的影响,因而总的参与率提高。

受教育为高中及以上的,不论是人口结构还是就业变动均为正向。

但从净非农就业变动贡献的结果看,1991-2000年以及2000-2011年这两个阶段的净非农就业变动贡献值是上升的,即受教育程度的变化是非农就业提高的主要原因,但净非农就业率的提高也是原因之一。

以年龄进行分类的结果见表3。

在1991-2000年的结果中,净非农就业变动与总的非农就业变动基本一致(除45-55岁外),从贡献程度看,45-55岁这类可能是由于人口占比的提高,从而使得其对总的非农就业参与影响较大;其它三类的提高主要是受非农就业变动的影响。

在2000-2011年的结果中,其它三类总的非农就业参与主要是受非农就业变动的影响;16-25岁的主要是受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因为从净非农就业变动情况看,这一年龄段在1991-2000年非农就业参与率均为最高,其参与率由30.47%上升至51.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