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用薏苡仁治疗胆囊息肉

合集下载

胆囊息肉的菜谱是什么呢?

胆囊息肉的菜谱是什么呢?

胆囊息肉的菜谱是什么呢?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平时生活中可能会有胆囊息肉的症状,而且大部分的人都是因为平时不吃饭导致的,所以在有胆囊息肉之后都会觉得非常的担心,但其实也没有必要过分的慌张,因为是可以调理好的,那么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关于胆囊息肉的食疗方法,这样你以后就可以根据这些方法来吃,对你的身体会有帮助。

一、胆囊息肉食疗方1、乌僵薏四汤:由柴胡、法夏、三棱各9克,枳壳、乌梅、僵蚕、白芥子各10克,薏苡仁30克,白芍、连翘各15克,甘草6克组成。

水煎服,每日1剂,煎服3次。

或制成水丸,每次9克,每日服3次。

一般2-3个月为一个疗程,重者需2-3个疗程。

肝郁重者加青皮、香附,腹胀重者加厚朴,便秘者加生大黄,以瘀为主者加丹参、桃仁。

该方中柴胡疏肝解郁,疏通肝络;白芍、甘草柔肝缓急止痛,枳壳行气化滞;薏苡仁具有化痰软坚作用,可治疗多发性息肉。

僵蚕化痰散结,白芥子、连翘、法夏善于化痰散结。

2、山楂10克,杭菊花10克,决明子15克,煎汤代茶饮或饮用绿茶。

二、胆囊息肉吃哪些食物好?1、宜多食各种新鲜水果、蔬菜,进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如:香菇、木耳、芹菜、豆芽、海带、藕、鱼肉、兔肉、鸡肉、鲜豆类等。

2、宜多食干豆类及其制品。

3、宜选用植物油,不用动物油。

4、平时喝水时,捏少许山楂、沙棘、银杏、绞股蓝草放入水杯中当茶饮用。

5、要多吃含有维生素A的食物,如绿色蔬菜、胡萝卜、西红柿、小白菜、菠菜、韭菜、玉米、萝卜等。

相信现在你已经知道胆囊息肉应该要怎么吃东西好了吧!但有胆囊息肉之后一定要及时的作出反应并且调理,这样才能够让身体慢慢地好起来,而且以后都不会再犯,这样才能不耽误你的生活和工作,希望你能够早日康复起来。

胆囊息肉不切也能消!这个验方,清热祛湿通腑利胆,除息肉不反复

胆囊息肉不切也能消!这个验方,清热祛湿通腑利胆,除息肉不反复

胆囊息肉不切也能消!这个验方,清热祛湿通腑利胆,除息肉不反复最近“过度医疗”、“医德”这个话题比较火。

其实,患者之所以会被套路,都是因为懂得少。

就像我老家这个亲戚,查出胆囊多发息肉,本要手术切除胆囊,结果被我几副草药轻松消掉。

右上腹痛需警惕胆囊息肉过程是这样的,他右上腹痛有两年了,时不时痛一下,过一会儿就好了,大男人嘛,一点痛也没放在心上。

后来肚子也跟着痛,饭都吃不下去,才想到去大医院做检查。

一查发现是胆囊多发息肉,医生直接建议手术切除整个胆囊。

胆囊息肉切除需谨慎亲戚虽然不懂医,但也觉得切掉“胆囊”这种事情需要慎重,于是把报告单拍照发我咨询。

仔细看了他的报告,胆囊息肉虽然个数多,但体积小,而且性质都是良性的,息肉都没必要切,更别说切整个胆囊了。

现在的部分医生,真的是只讲业绩,不讲医德。

胆囊息肉部分症状亲戚右上腹时不时绞痛,两胁偶尔也会发胀,有口苦咽干、嗳气烧心、纳差便秘、餐后饱胀、体重下降的症状,有长期慢性胃炎史。

观其舌苔,舌红苔薄黄。

辨证用药见奇效辨证属肠胃湿热、上蒸肝胆所致。

开方金银花、野菊花、柴胡、白芍、厚朴、青皮、制香附、前胡、茯苓、茵陈、黄连、龙胆草、甘草,服药7天后,反馈口苦减轻,胁痛、右上腹绞痛症状缓解。

效不更方,用药半月,所有不适症状消失。

用药一月左右复查彩超,胆囊息肉基本全部消失。

又巩固用药一星期后停药。

现在每年过年走亲戚,我都会关心多问他两句,五六年了,老人家身体康健,连慢性胃炎的毛病都好了,食欲好,身体棒,精神也好。

如果当年切除了胆囊,现在老人家的身体状况绝对不容乐观。

消息肉秘方揭秘其实给我亲戚用的方子,并非什么秘方,而是我们中医临床上常用来治疗胆囊息肉的经验方,叫作双花连胆汤。

只要不是恶性的胆囊息肉,结合患者症状辨证加减后,效果都是十分不错的。

胆囊息肉产生原因因为中医认为胆囊息肉的发生源于情志失调、饮食所伤、劳逸过度、感受外邪等所致,以至于肝胆疏泻失职、气机阻滞、血行不畅、胆汁泌排不利、湿热蕴结、瘀血内停、日久形成癥瘕积聚之症,虚实夹杂。

胆息肉的中医治疗

胆息肉的中医治疗

胆息肉的中医治疗对于胆囊息肉很多人并不知道,这种病的来自是和日常生活有关系的,大多数是因为饮食的不注意,身体过于疲倦都会造成此病的发生,那么该怎么样进行治疗,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中医治疗胆囊息肉的方法,下面我们来了解这篇文章.中医认为,胆囊息肉多因郁、痰、瘀三者互为因果所致,采用乌僵薏柴汤治疗,可使息肉缩小或消失。

其方药组成是:乌梅、僵蚕、枳壳、白芥子各10克,薏苡仁30克,柴胡、法半夏、三棱各9克,白芍、连翘各15克,甘草6克。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或做成药丸,每次9克,一日3次,一个月为一疗程。

b超复查后息肉缩小则加服一疗程,若息肉消失则无需再服药。

倘若胆囊息肉过大(直径大于1厘米者)则应请外科医生诊治。

大家看以上为大家讲解了中医治疗胆囊息肉,对于这种疾病,不想进行手术的朋友们,可以选择使用中药来进行保守治疗,但效果会比较慢,如果做手术会导致身体元气大伤,并不建议其实大多数的胆囊息肉的症状与一种称之为慢性胆囊炎的疾病症状及其的相似,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的不适,还会伴有结石和疼痛等。

而胆囊息肉大于1厘米时,就应该通过手术进行切除了。

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下胆囊息肉偏方。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泛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状生长的所有非结石性病变总称,在我国,随着B超技术的广泛普及,胆囊息肉样病变检出率越来越高,其临床、病理特点和手术时机选择得到广泛的研究。

如胆囊息肉大于1厘米时,最好先行手术治疗,以杜绝癌症的发生。

胆囊息肉在病理上属乳头状腺瘤,是各种胆囊黏膜良性隆起的总的简称,可单发,但常呈多发性。

胆囊息肉病变主要包括: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样息肉、腺肌瘤、混合性息肉等。

临床表现:大多数胆囊息肉的症状与慢性胆囊炎相似,主要表现为右上腹轻度不适,伴有结石时可出现胆绞痛,但也有相当数量的患者并无症状,只是在做健康体检时才被发现。

一般认为,胆囊息肉是胆囊癌的诱发因素,近些年来国内外也有许多关于胆囊息肉癌变的报道,尤其在伴有结石时,癌变机率会明显提高。

胆囊息肉的保健食品和中药推荐

胆囊息肉的保健食品和中药推荐

胆囊息肉的保健食品和中药推荐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腔内突生的肿物,常常是无症状的。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特别是当息肉超过1厘米时,建议采取措施来管理它们。

除了医学治疗和手术干预外,饮食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控制胆囊息肉的发展。

在本文中,我们将推荐一些适合胆囊息肉患者的保健食品和中药。

1. 益生菌益生菌富含有益的活菌,它们有助于消化道的平衡和健康。

这对于胆囊息肉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它们可以帮助减轻胆囊炎症的风险。

选择含有乳酸菌或双歧杆菌的益生菌制剂,例如酸奶、酸奶饮料和益生菌片等,可以有效地维护胆囊的健康。

2. 高纤维食物高纤维食物可以帮助促进胃肠蠕动,减少胆固醇的吸收。

对于胆囊息肉的患者来说,这一点很重要,因为高胆固醇水平与息肉的发展有关。

建议摄入大量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豆类等富含纤维的食物,以维持胆囊健康。

3. 橄榄油橄榄油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对胆囊息肉患者来说是一种健康的食用油。

这些脂肪酸有助于降低体内的胆固醇水平,并提供了一定的抗炎效果。

适量食用橄榄油可以帮助改善胆囊的健康状况。

4. 海带海带含有丰富的褐藻酸,这是一种天然的抗癌物质。

研究表明,海带可以减少胆固醇的吸收,并有助于预防胆囊息肉的发展。

胆囊息肉患者可以适量添加海带到日常饮食中,例如海带汤或海带沙拉等。

5. 苦瓜苦瓜含有一种叫做苦瓜素的活性成分,它具有抗炎和解毒的作用。

一些研究显示,苦瓜可以帮助减少胆固醇水平,预防胆囊息肉的发展。

将苦瓜切片煮熟或做成苦瓜汁,可以作为保健食品添加到饮食中。

此外,中药也可以作为辅助治疗胆囊息肉的选择。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推荐:1. 金钱草金钱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常用于胆囊及肝胆疾病的治疗。

可通过煮水泡服或加入中药汤剂中使用。

2. 姜黄姜黄具有消炎和抗氧化的作用,对于降低胆固醇和预防胆囊息肉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可以使用生姜黄煮水或加入中药配方中。

3. 薏苡仁薏苡仁有清热利水的特性,可通过帮助排毒和减少胆固醇水平来维护胆囊的健康。

10剂中药治好胆囊息肉

10剂中药治好胆囊息肉

10剂中药治好胆囊息肉☆10剂中药治好胆囊息肉☆10剂中药治好胆囊息肉发布时间:2012/07/11 13:55 来源:飞华健康网/neike/dnxr/dfx/306831.html37岁的邵女士早在两年前就在一次单位组织的体检中查出了胆囊息肉,但是由于当时并没有任何的症状,对工作生活毫无影响,邵女士便没把这一小块息肉让在心上,也没有接受任何治疗。

但是去年六月份,邵女士感到上腹胀痛,半个多月仍不见好,反而出现了肩背不适,食欲大减。

邵女士忽然想到,不会是胆囊息肉在捣乱吧,赶紧来到了医院进行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巩膜无黄染,右上腹压痛,墨菲氏征阳性,未及明显肿块。

脉弦数,舌红苔根薄黄腻。

白细胞总数9.2 x 109/L,中性80%,胆囊B超探及1×1.1cm大小息肉伴炎症。

医生告诉邵女士,就是胆囊息肉的缘故,最好尽快进行手术治疗。

一听要手术,邵女士紧张坏了,想了又想还是决定求助中医。

中医师在看完邵女士的检查结果之后,给她开出药方:炒黄芩12克,炒川楝4.5克,花槟榔12克,金钱草30克,广郁金12克,生楂肉12克,玄胡索12克,炒川楝子9克,赤芍15克,焦山栀9克,柴胡9克,生甘草6克。

3剂之后,邵女士便感觉腹胀痛已减轻,中医师在上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减:炒黄芩9克,槟榔12克,郁金12克,柴胡9克,赤芍12克,焦楂曲各12克,玄胡索12克,炒川楝3克,生甘草6克,七剂。

一共10剂中药服用完后,邵女士的症状、体征消失,血象恢复正常,后经B 超复查提示胆囊息内0.6×0.5cm强光团。

如今已经一年过去了,邵女士清胆散结丸治疗胆囊息肉发布时间:2012/07/12 14:03 来源:飞华健康网年近四十的老孙一直以身体健壮为傲,没想到半年之前他开始出现脘腹胀满、食欲不佳、口微干苦等症状,他以为是那几天吃的太过油腻而引起的,所以赶紧调整了自己的饮食,却没想到症状依然没能缓解,而且还出现了尿黄,大便干结等症状。

胆囊息肉不要怕,中医教你泻浊通腑,让胆囊息肉消失

胆囊息肉不要怕,中医教你泻浊通腑,让胆囊息肉消失

胆囊息肉不要怕,中医教你泻浊通腑,让胆囊息肉消失
胆囊息肉,就是胆囊壁向腔内突起或隆起的局部器质性肉样病变。

虽然多为良性病变,病情进展缓慢。

但是如果不治疗,也会由单发转为多发,甚至引起胆囊癌。

胆囊息肉在中医归为“胆胀”、“黄疸”、“积证”,《黄帝内经·灵枢》曰:“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瘛肉乃生。

”说的就是胆囊息肉的形成原理,多由血瘀凝滞导致的。

在这里要给大家引入一个概念——浊毒,“浊毒”这个概念,是我的恩师,第三届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的学术特色之一。

广义的浊毒泛指一切对人体有害的不洁之物,狭义的浊毒既是致病因素,又是病理产物。

下面,我所讲的“浊毒”,都是狭义的。

胆为中清之腑,宜清不宜浊。

一旦肝失疏泄、浊气不降,机体升清降浊的能力就会失常,胆就容易瘀滞。

或者忧思恼怒、情志不畅,导致肝气郁结、脾失健运,就会出现升降失司、湿热邪毒壅滞胆腑。

总结成一句话就是,胆囊息肉的核心病机是浊毒蕴胆。

“浊”、“毒”二者会相互转化,胶着在胆腑之中,最后形成胆结石。

所以,治疗胆结石的过程,就是“化浊毒”的过程。

治疗以泄浊通腑为主,给浊毒出路;辅以散结通络、利湿清热、理气开郁,截断浊毒的来源。

临床中,我多以柴胡做为君药,辛开苦降、疏肝行气;郁金、香附通畅气机;薏苡仁、金钱草、蒲公英清热利湿;浙贝母软坚散结;鳖甲、牡蛎、丹参养阴通络;白芍柔肝敛阴;莪术、赤芍等活血化瘀;炙甘草调和诸药;各药随证加减。

治疗胆囊息肉的几种偏方

治疗胆囊息肉的几种偏方

治疗胆囊息肉的几种偏方:1、双花连胆汤一、方剂:自拟双花连胆汤处方:金银花、野菊花各20g,柴胡、白芍、厚朴、青皮、制香附、元胡、茯苓、茵陈各15g,黄连、龙胆草、甘草各10g。

每天1剂,分3次服(早八点左右,下午两点左右,晚十点左右,没时间的话,就一天分2次服吧),疗程为30天。

服药期间停用其他药物,禁食肥猪肉及蛋类食品等。

二、适应症状:胆囊息肉,它是长在胆囊壁上的肿物,绝大多数是良性,仅极少数为恶性,又称胆囊隆起样病变或胆囊肿瘤,主要表现为右上腹轻度不适,伴有结石时可出现胆绞痛,但也有相当数量的患者并无症状,只是在做健康体检时才被发现。

三、治疗原理:中医认为,胆囊息肉的形成原因有二:一是由于肝郁气滞,疏泄失常,气血运行不畅,久郁成瘀而致;二是因肠胃积滞,运化失常,水湿内停,蕴而化热,上蒸肝胆,使肝失疏泄,久郁成瘀而致。

肝胆经络循行两胁,肝失疏泄,气滞不行故两胁胀痛;木郁克土使脾胃气滞故脘腹胀满或疼痛;湿热内蕴,肝胆气逆故见口苦咽干、烧心。

舌苔黄腻乃肝脾湿热上蒸所致。

本病的治疗原则应以疏肝利胆、清热泻火、健脾祛湿为主。

双花连胆汤方中金银花、野菊花、黄连、龙胆草清热泻火;柴胡、制香附、青皮疏肝利胆;厚朴、前胡、白芍、甘草理气行滞、解痉止痛;茯苓、茵陈清热利湿。

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泻火、疏肝利胆、健脾祛湿之功效。

2、胆囊息肉,胆囊息肉食疗及胆囊息肉的中医疗法乌僵薏四汤:由柴胡 ,法夏,三棱各 9克 ,枳壳,乌梅,僵蚕,白芥子各 10克 ,薏苡仁3 0克 ,白芍,连翘各 15克 ,甘草 6克组成.水煎服 ,每日 1剂 ,煎服 3次 ,.或制成水丸 ,每次 9克 ,每日服 3次.一般 2—3个月为一个疗程 ,重者需 2— 3个疗程.肝郁重者加青皮,香附 ,腹胀重者加厚朴 ,便秘者加生大黄 ,以瘀为主者加丹参,桃仁.该方中柴胡疏肝解郁 ,疏通肝络 ;白芍,甘草柔肝缓急止痛 ,枳壳行气化滞 ;薏苡仁具有化痰软坚作用 ,可治疗多发性息肉.僵蚕化痰散结 ,白芥子,连翘,法夏善于化痰散结.三棱为血中气药 ,有活血化瘀之功效.用上方加鳖甲,夏枯草,生牡蛎,丹参等 ,治疗肝内血管瘤也有一定的疗效.如果胆囊息肉超过 1厘米 ,还是以外科手术摘除为妥.。

济生乌梅丸治疗各种息肉(胆囊息肉 )重用薏苡仁治疗胆囊息肉案例

济生乌梅丸治疗各种息肉(胆囊息肉 )重用薏苡仁治疗胆囊息肉案例

济生乌梅丸治疗各种息肉(胆囊息肉)重用薏苡仁治疗胆囊息肉案例组成:乌梅500克僵蚕500克象牙屑30克人指甲15克(可用炮山甲30克代之)酒醋适量。

用法:乌梅放酒醋中浸一晚,以浸透为度,去核焙焦存性,僵蚕(半拌炒黄为度),人指甲用滑石粉炒至黄色鼓起,四味研粉蜜丸,每丸9克。

成人早、中、晚各1丸,白开水送下。

儿童酌减,1剂为1个疗程,连用2~3个疗程。

主治:各种息肉。

疗效:龚氏用本方治疗各种息肉都有显著效果,斐氏验证2例结肠息肉收效满意。

周氏用上方治疗直肠、声带息肉收效满意。

某患者声带息肉服用西药和中药百余剂不效而加重,以上方加减(乌梅250克僵蚕200克桔梗200克丹参200甘草30克,每服9克,每日3次),一料后息肉完全消失。

一、附方乌僵薏四汤治疗胆囊息肉(湖北省孝感市中医院胡竹芳)中医认为“胆囊息肉”多因郁、痰、瘀三者紧密结合,互为因果所致。

在10年中,我采用自拟的乌僵薏四汤治疗50例″胆囊息肉″病人,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将方法介绍如下:乌僵薏四汤由柴胡、法夏、三棱各9克,枳壳、乌梅、僵蚕、白芥子各10克,薏苡仁30克,白芍、连翘各15克,甘草6克组成。

水煎服,每日1剂,煎服3次,。

或制成水丸,每次9克,每日服3次。

一般2—3个月为一个疗程,重者需2—3个疗程。

肝郁重者加青皮、香附,腹胀重者加厚朴,便秘者加生大黄,以瘀为主者加丹参、桃仁。

该方中柴胡疏肝解郁,疏通肝络;白芍、甘草柔肝缓急止痛,枳壳行气化滞;薏苡仁具有化痰软坚作用,可治疗多发**肉。

僵蚕化痰散结,白芥子、连翘、法夏善于化痰散结。

三棱为血中气药,有活血化瘀之功效。

笔者曾用上方加鳖甲、夏枯草、生牡蛎、丹参等,治疗肝内血管瘤也有一定的疗效。

如果胆囊息肉超过1厘米,还是以外科手术摘除为妥。

附医案一则:年某,女,36岁。

右上腹不适五年,加重一年。

经襄樊、武汉、广州多家医院中西药治疗,疗效不佳。

患者丈夫为某医院普外医师,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经同类患者介绍于2006年2月25日来我出就诊。

彩超有胆囊息肉,试试文中方

彩超有胆囊息肉,试试文中方

彩超有胆囊息肉,试试文中方导读:小编之前在门诊也是见到了不少胆囊息肉的患者,苦于才疏学浅,经验不足,没有予以中药加以干预治疗。

本文提供了一个治疗策略,各位不妨一试。

另外,如书友们有更好的经验,可在文末留言,一起探讨。

加味乌梅僵蚕汤治疗胆囊息肉作者/皮心诚,皮静勤近年来由于“B”超检查方法的广泛应用,对胆囊息肉发现较多,但目前除手术切除外,尚无特效疗法,有人报道用乌梅僵蚕丸治疗肠息肉有效,笔者从中受到启发,用自拟加味乌梅僵蚕汤治疗一例胆囊息肉,疗效满意。

李××,女,24岁,农民。

因右上腹部阵发性胀痛一天,于1993年8月1日就诊,疼痛向背腰部放射,伴恶心,食欲减退,无寒热及腹泻,既往有同样发作史。

查体:巩膜无黄染,心肺(-),腹软,右上腹轻度压痛,肝脾未及,肝胆“B”超检查:肝脏未见异常,胆囊颈部可见8×7mm中高回声光团,向管腔内凸出,蒂短,诊断为胆囊颈部息肉。

微信搜索偏方秘方验方大全,给予乌梅、僵蚕各10g,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8月13日二诊,自述服药后腹痛减轻,体检右上腹稍有压痛,按原方继服10剂,8月21日三诊,右上腹疼痛及压痛未见进一步好转,乃在原方加丹参20g,三棱12g,莪术12g,山甲片15g,白花蛇舌草20g,半枝莲12g,山楂10g,黄芪30g,党参20g。

服10剂后于同年9月7日四诊,自述无不适,体检无阳性体征,肝胆“B”超复查均未见异常。

讨论“息肉”在《内经》上曾有记载:“夫肠覃者,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向荣,因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瘜肉乃生。

”“瘜肉”即息肉,为瘀血所化生之肉。

中医学属于癥瘕范畴,现代医学对其病因尚不明了,但可癌变。

方中乌梅去青黑痣,蚀恶肉,平胬肉;僵蚕治疾疟癥结,散风疾结核;丹参益气活血,破癥除瘕;三棱、莪术活血祛瘀,主治老癖癥瘕,积聚结块,解毒止痛;穿山甲(小编注:已被《中国药典》正式移除,以后不再入药)通经络,消痈肿;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清热解毒,活血祛瘀,主治疮痈肿,有抗癌作用;山楂化饮食,消癥瘕;黄芪、党参益气健脾,重用黄芪,旨在大补元气,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以促进活血化瘀之力。

中医治疗胆囊息肉的药物

中医治疗胆囊息肉的药物

中医治疗胆囊息肉的药物
关于《中医治疗胆囊息肉的药物》,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针对胆囊息肉很多人并不了解,这类病的来源于是和生活起居有关系的,大部分是由于饮食搭配的不留意,人体过度疲惫都是导致本病的产生,那麼该如何开展医治,在这儿为大伙儿详细介绍中药治疗胆囊息肉的方式,下边我们来掌握本文.
中医学觉得,胆囊息肉多因郁、痰、瘀三者因果性引发,选用“乌僵薏柴汤”医治,可使囊肿变小或消退。

其中药方剂构成是:乌梅干、僵蚕、枳壳、白芥子各10克,薏米仁30克,黄芩、法半夏、三棱各9克,赤芍、莲翘各15克,甘草6克。

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或制成药粒,每一次9克,
一日3次,一个月为一治疗过程。

b超复诊后囊肿变小则加服一治疗过程,若囊肿消退则不用再吃药。

假若胆囊息肉过大(直徑超过1公分者)则应请外科医师医治。

各位看以上为大伙儿解读了中药治疗胆囊息肉,针对这类病症,不愿开展手术治疗的小伙伴们,能够挑选应用中药材来开展保守治疗,但实际效果会较慢,假如动手术会造成人体大伤元气,并不建议。

炒薏米泡水治疗息肉

炒薏米泡水治疗息肉

炒薏米泡水治疗息肉关于《炒薏米泡水治疗息肉》,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胃病病人平常饮食搭配上一定要留意口味淡,不然得话胃病是非常容易发病的,一般身患胃病的人多是因为欠佳的生活方式造成的,乃至一些胃病病人不留意自身的人体,常常吃一些对胃里有刺激的食材,那样非常容易造成胃出血的状况出現。

有胃病的人能够常常炒薏米来开展泡水喝,能够非常好的改进胃病的。

某女,患胃病宿疾3年余,反复发病,屡治不效。

常感胃腕隐隐作痛,吃完饱涨,纳呆不知道饥,呃逆频作,排便不实,舌淡胖,苔白腻微腻,脉细弦。

查胃镜确诊漫性轻中度浅部萎缩性胃炎,而且在胃体处发觉一增生性息肉,状如绿豆尺寸,镜下不可以灼摘;腹部B超查验发觉胆襄形状尺寸一切正常,胆襄内壁探及多个直径2.8-3.6mm的稍提高回音凸起,无音影不挪动,胆囊內径5mm,肝内胆总管无显著扩大,确诊为:胆襄多发性囊肿。

中医辨证属肠胃中虚,湿结气滞血瘀,拟方健脾和胃、利湿化结,药用价值太子参、炙黄芪、茯苓、香橼、甘松、赤芍、苏梗、鸡内金、炒薏苡仁、藿香、焦建曲泡服,每日一剂。

中药方剂随证调节交互。

除此之外,叮嘱病人以生薏苡仁30克,每天煎汤代茶,连服三月。

病人主动胃胀痛缓解,知饥纳可,排便转实,腻苔已化。

1年之后查胃镜提醒轻微漫性浅表性胃炎,胃窦部囊肿末见,腹部B超末见显著囊肿迹象。

薏米仁,别名苡米、六谷米,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入药中之佳品,性凉,味甘淡,归脾、胃、肺、脾经,作用健脾胃渗湿,舒利筋络,清热解毒放脓。

各代中医用其主冶肠痈肺痈,如《金匮要略》之薏苡禄特科技散、薏苡禄特科技败酱散,《千金要方》之苇茎汤。

除以上作用外,薏米仁还行化结消癥,临床医学中,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上,配和应用薏米仁医治胆囊息肉、胃息肉、漫性萎缩性胃炎异形增生等。

胆囊息肉、胃息肉在临床医学中较为普遍,与病人素体脾胃虚寒,湿瘀内结,气轮阻碍息息相关,若不可以立即利湿消结,调达气轮,时间一长必发病深。

【薏苡仁:泡水连续喝三个月,息肉消失了】

【薏苡仁:泡水连续喝三个月,息肉消失了】

【薏苡仁:泡水连续喝三个月,息肉消失了】
患者自觉胃胀痛减轻,知饥纳可,大便转实,腻苔已化。

1年后查胃镜提示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窦部息肉未见,腹部B超未见明显息肉征象。

我向老中医请教,老中医给我讲了如下内容:
薏苡仁,又名苡米、六谷米,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上品,性凉,味甘淡,归脾、胃、肺、肾经,功能健脾渗湿,舒利筋脉,清热排脓。

薏苡仁
历代医家用其主治肠痈肺痈,如《金匮要略》之薏苡附子散、薏苡附子败酱散,《千金要方》之苇茎汤。

薏苡仁尚可软坚散结消癥,临床中,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配和使用薏苡仁治疗胆囊息肉、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异型增生等。

胆囊息肉、胃息肉在临床中比较常见,与患者素体脾胃虚弱,湿瘀内结,气机阻滞密切相关,若不能及时化湿散结,调达气机,日久必致病深。

薏苡仁健脾化湿散结,气机调达,气血流畅,从而使结节消散。

从现代药理上看,薏苡仁也被证实具有抗肿瘤、抗炎、镇痛及增强体液免疫的作用。

所以,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如果确属脾胃虚弱、气滞湿阻,胆囊息肉、胃息肉患者可以用薏苡仁煎汤代茶饮,连服三月以观后效。

即便不能真的消灭掉体内的息肉,也可健脾化湿和胃不是。

薏苡仁的安全性可以放心,使用者并不需有后顾之忧。

重用薏苡仁在治疗疑难病症中新用:多发性脂肪瘤、息肉

重用薏苡仁在治疗疑难病症中新用:多发性脂肪瘤、息肉

重用薏苡仁在治疗疑难病症中新用:多发性脂肪瘤、息肉重用薏苡仁在治疗疑难病症中新用作者/张丽、张洪林薏苡仁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薏苡的成熟果仁,味甘淡、性微寒,归脾、胃、肺、肾经。

具有健脾补肺、清热利湿之作用,常用于泄泻、水肿、湿痹脚气、肺痿肺痈、肠痈淋浊等证。

用量一般为9~30g。

薏苡仁药用历史悠久,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已被列为上品。

唐代《广剂方》中,就有用薏苡仁煮饭、煮粥之说,宋代《食医心镜》、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清代龚应园《三福丹书》中都对薏苡仁煮粥治病有进一步论述,常服有延年益寿之功。

近代研究证明,其有抗病毒、治癌瘤作用。

在此启发下,经积多年临床实践,每在疑难病症中重用薏苡仁,疗效卓著,现介绍如下。

多发性脂肪瘤、息肉脂肪瘤、息肉多因痰湿蕴结所致,故重用薏苡仁化痰湿而治其本,结合辨证随症加减,治胆囊息肉加理气活血之品,肠息肉可加健脾益气之药,脂肪瘤可加软坚散结之味。

o病例1:李某,男,22岁,工人,初诊日期为1993年4月15日。

患者便中带血及黏液并伴有食少纳呆、食后即泻2年余。

1993年3月症状加重,下腹时时作痛,每日腹泻达3次以上,便血色红,里急后重,全身疲乏无力,形体消瘦。

在某医院就诊,X线钡剂灌肠检查直肠、乙状结肠可见多数密布的大小不等的小圆形或豆状充盈缺损,其中最大者直径为2cm左右,局部正常黏膜形象消失,管壁柔软可扩张。

取其直肠结节病检为肠息肉。

外科建议行直肠、乙状结肠切除、大便改道术,患者不同意,故就诊于中医。

患者面色无华,舌质淡、苔白腻,脉细滑。

证属脾气下陷,统血无权,脾失健运,痰湿蕴结大肠。

脾虚痰结,清气在下,寒热互结。

治宜健脾益气,祛湿化瘀,佐以止血。

药用:生薏苡仁(布包)120g,白芥子10g,黄柏10g,炮姜10g,茯苓15g,党参15g,炒白术15g,焦地榆15g,车前子(布包)15g,炙甘草10g。

上方加减服30剂后,大便基本正常,腹痛消失,饮食增加。

后以薏苡仁为主配伍健脾补气养血之品以资巩固。

胆息肉中医治疗

胆息肉中医治疗

胆息肉中医治疗
胆息肉问题,是需要注意积极治疗的,因为胆息肉也存在癌变的可能,自然如果任由其发展,产生的影响和危害就更严重,而在现在的治疗方法当中,除了接受医生最正规的治疗之外,有一些治疗胆囊息肉的中医方法,也是比较可靠的,下面我们就具体了解一下中医治疗。

“乌僵薏柴汤”治疗胆囊息肉
乌梅、僵蚕、枳壳、白芥子各10克,薏苡仁30克,柴胡、法半夏、三棱各9克,白芍、连翘各15克,甘草6克。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或做成药丸,每次9克,一日3次,一个月为一疗程。

四君子汤处方如下:
党参15 白术15 茯苓15 甘草
6 黄芪15 鹿角霜9 黄芩12 蒲公英15 柴胡12 枳壳12 白芍15 山药15 茵陈蒿20 乳香6 没药6 丹参15
以上药方服6剂后诸症明显缓解,虽然一再嘱咐患者尽量不要饮酒,但是因为工作的特殊性,所以饮酒并没有减少,由此可见此方收效良好,复诊患者自行要求以原方服用,后再开六剂。

药方功能:
四君子汤治疗胆囊息肉、胆囊炎等胆囊疾病。

药方分析:
在这里用黄芪在于补气升阳,脱毒生肌治疗胃溃疡,尤其鹿角霜对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辩证为脾胃虚寒的久不愈合患者有奇效。

黄芩、蒲公英、茵陈蒿清热利湿除黄疸,解酒毒,乳香、没药消肿生肌、活血止痛,“丹参一味代四物”,活血祛瘀。

四逆散调和肝脾、缓急止痛。

诸方合用,针对患者的体质(本)和病因(标),所以收效明显。

一般来讲,出现一些疾病话,很多人会选择去西医治疗,但是我们都知道,中医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如果能够采取最科学的中医治疗方法,帮助自己真正从内而外的调理身体,达到治标治本的功效,所以面对胆囊息肉问题,大家可以尝试这样的方法。

治疗胆囊息肉的中成药

治疗胆囊息肉的中成药

治疗胆囊息肉的中成药1、治疗胆囊息肉的中成药1.1、茵陈、蒲公英、柴胡、郁金、人工牛黄、栀子、金钱草、黄莲、青皮、连翘、香附、厚朴、大黄、丹参、冬虫夏草、桃仁、龙胆(注:忌食肥肉、海鲜、鸡蛋黄、无鳞鱼类、动物内脏、辛辣、白酒、油炸等刺激性食物。

1.2、柴胡、白芍、甘草、薏苡仁、连翘、青皮、香附、厚朴、生大黄、丹参、桃仁、僵蚕、金钱草、龙胆、茵陈等(清热利湿、疏肝理气、养肝柔肝、活血化瘀、利胆通腑,软坚散结。

1.3、双花连胆汤处方:金银花、各20g,柴胡、白芍、厚朴、青皮、制香附、元胡、茯苓、茵陈各15g,黄连、龙胆草、甘草各10g。

每天1剂,分3次服,疗程为30天。

(服药期间停用其他药物,禁食肥猪肉及蛋类食品等。

2、治疗胆囊息肉药方当归15g,赤芍10g,桃仁15g,五灵脂10g(包煎),白花蛇舌草30g,煅蛤壳30g,炙鳖甲20g,醋浸炒香附15g,莪术10g,金钱草30g,凌霄花10g。

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1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B超复查观察疗效。

6个疗程无效者停服。

胁痛伴有寒热错杂者加柴胡、黄芩;脂肪肝者加生山楂、莱菔子;慢性乙型肝炎谷丙转氨酶增高者加茵陈、垂盆草、虎杖;气虚加黄芪30g,阴虚加生地黄15g,牡丹皮10g。

3、乌僵薏四汤治疗胆囊息肉柴胡、法夏、三棱各9克,枳壳、乌梅、僵蚕、白芥子各10克,薏苡仁30克,白芍、连翘各15克,甘草6克组成。

水煎服,每日1剂,煎服3次。

或制成水丸,每次9克,每日服3次。

一般2-3个月为一个疗程,重者需2-3个疗程。

肝郁重者加青皮、香附,腹胀重者加厚朴,便秘者加生大黄,以瘀为主者加丹参、桃仁。

胆囊息肉的发病因素1、胆汁分泌过多。

胆囊息肉的病因可能是因为胆汁分泌多,当胆囊过度浓缩胆汁的时候,胆囊就容易被胆汁腐蚀损坏,出现炎症,也就是胆囊炎,久而久之使得胆囊壁不能愈合,从而形成胆囊息肉。

2、饮食不规律。

饮食与胆囊息肉的产生存在巨大的关系,因为,胆囊中的胆汁有消化食物的作用,患者如果饮食没有规律,尤其是不吃早餐,则胆囊分泌的胆汁得不到利用,导致胆汁在胆囊中滞留时间过长,从而刺激胆囊形成胆囊息肉或使原来的胆囊息肉增大或增多。

薏苡仁重用治五病

薏苡仁重用治五病

薏苡仁重用治五病
薏苡仁重用治五病
老牌中药薏苡仁,传统功效为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书载用量10—30克。

近年来,临床实践发现,重用本品对多种疾病有显著效果。

膝与关节疾病
对外伤引起的膝关节肿胀疼痛,可以用生薏苡仁80—100克(以下未注明生用者,可生用可炒用,据情而定),配石菖蒲、穿山甲珠、川牛膝、伸筋草、透骨草、徐长卿、刘寄奴、赤芍、川楝子、延胡索、骨碎补等,水煎服,另可加药渣外敷(洗)。

重症失眠
常用方:薏苡仁60-80克,半夏、夏枯草、生龙骨、生牡蛎、夜交藤、合
后期用生薏苡仁200克,黄芪60克,煮粥分3次食用。

河南辉县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尚学瑞。

乌梅、白僵蚕、威灵仙和炒薏苡仁,简单四味药,治疗息肉有奇效

乌梅、白僵蚕、威灵仙和炒薏苡仁,简单四味药,治疗息肉有奇效

乌梅、白僵蚕、威灵仙和炒薏苡仁,简单四味药,治疗息肉有奇效一大早就有一个胃息肉、胃糜烂的患者来买医院开的药,但是店里没有药。

现在,病人不吃东西没事,吃东西肚子就疼。

胃部有糜烂和炎症。

吃东西肯定会刺激胃,疼痛是避免不了的。

患者说医院医生让她吃点法莫替丁的药,现在问题不大。

至于胃息肉,等两年再去检查。

我也很无语。

今天我们来看看息肉。

什么样的体质可以长息肉?息肉是体内痰湿、浊气、淤血相互联系形成的病理产物。

所以痰湿体质、气滞体质、淤血体质的人最容易得息肉。

息肉分类一般是根据息肉生长的位置来命名的。

声带称为“声带息肉”,鼻腔称为“鼻息肉”,胆囊壁称为“胆囊息肉”,胃壁称为“胃息肉”,肠腔称为“肠息肉”。

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息肉,称为“多发性息肉”。

息肉的治疗西医认为通过手术切除可以达到短期治愈。

单个典型息肉切除后,一般需要在1-3年内定期检查。

多发性不典型息肉切除后,半年内定期复查。

很多息肉患者都说手术后息肉已经长出来了。

如果只是切除息肉,不调整身体改变体质,就像在韭菜地里割韭菜一样,息肉还是会复发。

息肉大部分是良性的,但也有一部分是恶性的,非常令人担忧。

中医治病的方法是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息肉的治疗方法是先切除息肉,防止它重新生长,然后调理身体。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国医老专家石恩俊治疗息肉的验方。

简单的药只有四种:乌梅、僵蚕、威灵仙、炒薏苡仁。

梅子,性酸性平,有敛肺、敛肠、入肝止血、吃坏肉、化痔为新闻肉的作用。

《神农本草经》记载吴梅:''泻气,除热除烦,自在;四肢疼痛;部分冷漠和肌肉死亡;去掉痣和坏肉。

''《本草求真》乌梅:“酸温,入肺涩,入肠涩,入虫匍匐,入死肌烂肉烂痣消。

”白僵蚕就是僵死掉的蚕,它比正常死亡的蚕要僵硬一些,而且尸体不会腐烂。

活蚕最后能破茧成蝶,中医取类比象,认为白僵蚕也可以把息肉包块给破开,拿来入药。

白僵蚕味辛、咸,性平,能消散瘀积、化痰散结,具有破除痰瘀硬结的良好功效。

息肉都用这个方子!化瘀散结,一路消,一路散,送你5味中药

息肉都用这个方子!化瘀散结,一路消,一路散,送你5味中药

息肉都用这个方子!化瘀散结,一路消,一路散,送你5味中药息肉,顾名思义就是块多余的“肉”,或叫赘生的“肉”,在体内空腔脏器粘膜隆起局限性增生而形成的肿物。

可分为鼻息肉、胃息肉、肠息肉、膀胱息肉等。

如果某一部位长有两个以上的息肉,就叫“多发性息肉”。

你知道吗,息肉这个东西和癌症是亲属,与癌症息息相关,一般人查出来已经到了中晚期了,这个真的是开不得丝毫玩笑的,朱主任要提醒大家,一定要积极去治疗,越早越好!中医中认为息肉是风邪感染导致,风邪感染容易形成增殖状况的不断发生从而诱发息肉的产生,引起外感病的原因是外邪,中医将外邪分为风、寒、暑、湿、燥、热(火)六种,称为“六淫”。

风邪是“六淫”之首,《黄帝内经》就记载有“风为百病之长”之说。

风是春天的主气,但客观上来说,四季皆有风的产生,诱发各种息肉有不断增生的情况。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便宜而又实惠的中药方子;乌梅:敛肺,涩肠,生津,安蛔。

用于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

又能收敛止血,可用治崩漏下血、便血等;外敷能消疮毒,并用治胬肉外突、头疮等。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威灵仙:《本草纲目》:气温,味微辛咸。

辛泄气,咸泄水,故风湿痰饮之病,气壮者服之有捷效,其性大抵疏利,久服恐损真气,气弱者亦不可服之。

益母草:《本草纲目》:益母草之根、茎、花、叶、实,并皆入药,可同用。

若治手、足厥阴血分风热,明目益精,调女人经脉,则单用茺蔚子为良。

若治肿毒疮疡,消水行血,妇人胎产诸病,则宜并用为良。

盖其根、茎、花、叶专于行,而子则行中有补故也。

木香:《本草纲目》:心腹一切滞气,和胃气,泄肺气,行肝气,凡气郁而不舒者,宜用之。

薏苡仁:《本草纲目》薏苡仁阳明药也,能健脾,益胃。

虚则补其母,故肺痿肺痈用之。

筋骨之病,以治阳明为本,故拘挛筋急,风痹者用之。

土能生水除湿,故泄痢水肿用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用薏苡仁治疗胆囊息肉
薏苡仁功效健脾利湿,清热排脓,舒筋除痹。

既可入药祛疾,又为食疗佳品。

笔者受验方薏苡仁煎服,治疗沙淋、石淋、热淋的启发,在临床中以薏苡仁为主配合其他药物治疗胆囊息肉,取得较好疗效,现举例介绍如下。

患者刘某某,男,39 岁。

主诉右胁胀痛阵作,疼痛固定不移多年余,曾在某医院B 超检查,见胆囊息肉多枚,较大一枚为0.4cm ×0.55cm,诊断为胆囊息肉,慢性胆囊炎。

患者要求保守治疗。

查患者形体肥胖,倦怠乏力,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

治则:治宜疏肝理气化痰,活血化瘀消症。

处方:生薏苡仁50g,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0g,生地黄10g,柴胡9g,枳壳10g,制香附10g,炙鳖甲20g,莪术10g,金钱草20g,僵蚕10g 。

二诊:用药10剂,胁下胀痛明显减轻,自觉有时口苦,纳少胃胀,守上方去生地黄,加炒山楂12g,白花蛇舌草20g,继服。

嘱饮食清淡,调畅情志。

三诊:半月后,胁痛已不明显,纳增口和。

守方略有化裁,坚持服药3月后,诸症悉除。

B超复查示:胆囊息肉消失,随访2 年未见复发。

胆囊息肉属中医胁痛、积聚范畴。

病机可概括为郁、痰、瘀。

胆为中精之腑,腑宜通宜泄,运用中药利胆通腑,逐瘀消症,疗效稳定可靠。

笔者体会,湿热蕴结于肝胆,肝
胆失于疏泄,影响脾胃健运功能,气机阻滞,痰浊凝聚,瘀滞络阻成积而形成胆囊息肉。

薏苡仁,善于调理中宫,健脾而不滞气,和胃而不助邪,能清热利湿除痹,具软坚化痰消症之功,且长期大量服用明显无毒副作用,临证视患者素体情况,随症化裁,配合活血化瘀散结之品,故而疗效满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