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100 例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观察

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观察

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观察目的研讨炎琥宁辅助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及分析。

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患者有手足口病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甲组患儿50例,采用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进行辅助治疗;乙组患者50例,采用利巴韦林进行辅助治疗,在治疗7 d后对比其疗效。

结果甲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疱疹消失的时间、退热的时间及症状全部消失的时间,显著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炎琥宁辅助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好、安全有效。

适宜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标签:炎琥宁;利巴韦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治疗效果小儿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

目前抗病毒治疗无特效药物,现临床上还是以利巴韦林抗病毒为主。

探讨中药抗病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是研究的方向。

现选取该院2010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患者有手足口病的患儿100例,对其采用两种抗病毒类药物进行治疗和分析。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该院收治的患者有手足口病的患儿100例,其中男患儿56例,女患儿44例,年龄0.5~6岁,平均年龄(2.5±3.5)岁。

所有患者均进行门诊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明确诊断为小儿手足口病。

1.2 方法100例患者均进行基础性治疗,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儿50例,采用炎琥宁和利巴韦林联合进行辅助治疗,乙组患者50例,单用利巴韦林进行辅助治疗。

用法:炎琥宁10 mg/kg,溶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1次/d滴注;利巴韦林10~15 mg/kg,1次/d滴注,1次/d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中。

乙组患者利巴韦林的用法同甲组患者。

在治疗7 d后对比其疗效。

1.3 诊断标准诊断均符合第7版《褚福棠实用儿科学》标准,临床均表现不同程度发热,口腔硬腭、颊部、齿龈、咽部小红斑、水疱及溃疡,手足主要在掌跖部位及肛周散在绿豆大小水泡,半球状或椭圆形,发病在,3 d以内。

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有效率治疗 组 8.% , 照组 5.% ( 00 对 33 P <00 ) 结论 : 察 步 长 脑 心 通 胶 囊 治 .5 。 观 疗冠・ 心绞痛有较好 的疗效。 心病
度, 持续时间, 主要症状 , 心率 , 血压 , 药物不 良反应 ; ②治疗 前后心电图变化; ③血尿粪 常规 ; 血脂 , 血小板 , 虹流变 , 肝肾功能。 心绞痛症 状疗 效标 准 : 显效 : ① 心绞 痛 明显 缓解 , . 目 发作 频 率较 少9 % 以 上 0
1 5 , 满 意 , 告如 下 。 0例 效果 现报 资 料 与 方 法

疹消退 时间数据采 用 ±S表 示 , 采用 配
对 t 验。 检


治疗 组与对 照组 相 比 , 在热 退 时 间 、
疱 疹 消退 时 问 卜较 对 照 组 明 显 缩 短 。 治
疗 过 程 中 未 见 明 显不 良反 应 。见 表 1 。
衍 生 物 的 药 理 研 究 进 展 . 药 材 ,0 3 2 中 20 ,6
( ) 1 5 2 :3 .
7岁 , 中 1 4岁 13例 , F全部 患儿 其 — 3 约
与 聍熙镶 耀较  ̄
8%。全部患儿均可见手 、 、 9 足 口疱疹 , 疱疹
起 初 为红 色斑 疹 , 渐 发 展 成 为 直 径 为 2— 逐 4 m 的红 晕性 丘 疹 , m 中央 有 透 明 的小 疱 , 很
关键词
绞痛
步长脑 心通胶 囊 冠心病 心
心 血瘀 阻
8O . 3岁 ; 绞痛病 程 l 心 0月 ~l 2年 , 平均 7 0 4 1 , 重 6 . 8±3 1 k 。对 . 0± . 1年 体 90 .5g

关于炎琥宁在临床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关于炎琥宁在临床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对照研究。 将对照研究结果报道 如下。 现
研 究 所 得 数据 经S S .进行 统 计 分 析 和处 理 。 中2 PS l 0 3 其 组疗 效 比较经 卡方检 验 ;组 体温 恢 复时 间等 比较 采 用 舱 验 。 < .5 2 P 0 0 视 为 有 统 计学 差 异 。 2 结果 2 1 2 临 床疗 效 比 较 . 组 如 表 1 示 , 察 组 3 例 中 治 愈 者 3 例 , 转 者 3 , 愈 率 所 观 6 3 好 例 治 达 9 . 7 对 照 组 3 例 中治 愈 者 2 例 , 转 者 l 例 , 愈 率 为 1 6 %; 7 5 好 2 治 6 .7 2 临 床 疗 效 比较 , 察 组 显 著高 于 对 照组 ( .9 7 5 %。 组 观 x=6 4 ,
值得临床进一 步应 用。
【 键 词 l炎琥 宁 利 巴 韦林 手足 口病 患 儿 关 I 图 分 类 号 lR 1 . 中 5 5 2 l 献 标 识 码 lA 文
l 章 编 号 l1 7 -0 4 ( O 11 () O 1 -0 文 4 7 22 1 )1a- 1 2 6 0
盛固
… N1 2 丽 0O 1. 13
药 临 物与 床
关 于 炎 琥 宁在 临床 治疗 小 儿 手足 口病 的疗 效 观 察
熊 燕
( 阳 市 第四 人 民 医院 湖 南益 阳 益
4 0 0 1 0) 3
【 要 l 目的 探讨 炎琥 宁在 小 儿手足 口病治 疗中的 临床 疗效 。 法 将我 院20 年6 A2 1年 8 摘 方 09 月 ̄ 0O 月收 治的7 倒手足 口病患 儿随机 _ 3 分 为观察组3倒, 照组3例。 6 对 7 观察组给 予炎琥 宁注射液治疗, 照组给予利巴韦林 治疗注射液治疗。 对 观察并比较 2 纽治疗效果 , 温恢复时 问、 体 溃病愈合 时同及痊愈 时间等 。 果 观 察组治愈者3例 , 率达9 .7 ; 照组治愈 者2例 , 结 3 治愈 16% 对 5 治愈率 为6 .7 , 察组治愈率显著 高于对 75% 观 照组( .9 0 o)观察组体 温恢 复时间 , x=64 , .5。 口腔 内溃疡愈合 时 间及痊愈 时 问均较 对 照组 有显著性 差异(< .1F .5F .1。 P 0 0 ,<o0 , <oO) 2 组均未见明显异 常反 应 。 论 炎琥宁治 疗手足 口病具有恢复快 、 结 副作 用小 、 疗效显著 等特 点, 炎琥 宁是 一种 治疗手足 口病的有 效方法 ,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轻症手足口病疗效分析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轻症手足口病疗效分析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轻症手足口病疗效分析
朱绪亮;杨嘉琛;李海珍
【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学》
【年(卷),期】2009(010)003
【摘要】目的观察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34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6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10
mg/(kg·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炎琥宁10 mg/(kg·d).观察患者的热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炎愈合时间和临床有效率.结果治疗组热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炎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96.1%)优于对照组(84.4%)(P<0.05).结论炎琥宁能缩短小儿手足口病病程,安全有效,未发现不良反应.【总页数】2页(P85-85,87)
【作者】朱绪亮;杨嘉琛;李海珍
【作者单位】东莞市横沥医院儿科,广东,东莞,523460;东莞市横沥医院儿科,广东,东莞,523460;东莞市横沥医院儿科,广东,东莞,52346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5.1
【相关文献】
1.金莲清热泡腾片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轻症的治疗效果 [J], 杜娟
2.玉屏风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轻症疗效观察 [J], 孙改莲;孟雅婧
3.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分析 [J], 汪长生;杨进孙;都郭蕾
4.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分析 [J], 吕继忠;张婵
5.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轻症的效果评价 [J], 李懿;郝建华;王芳;周莉;巩冬艳;申远方;冯晓靖;许汴利;黄学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100 例疗效观察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100 例疗效观察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100 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小儿手足口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炎琥宁注射液)和对照组(某抗病毒药),其中治疗组50 例,对照50 例,治疗后根据体温、疱疹结痂、口腔溃疡愈合等情况进行疗效判断。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有明显疗效。

【关键词】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5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2-0180-01手足口病是大多由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A16 型感染引起的儿科常见的急性皮肤粘膜的疾病。

此病主要表现口腔炎及位于手足的皮疹,多见于4 岁以下,夏季多见。

临床上首先表现为口痛、厌食、低热、也可不发热,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皮疹出现手脚为多。

一般病程短而轻,但近几年来起病较急,症状明显,且不断有暴发流行,重者可出现脑膜炎、心肌炎、肺水肿等症状,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导致死亡[1]。

其可通过粪便、疱疹液、呼吸道分泌物、被污染的手、衣物等传播。

已列入丙类传染病范围。

我院儿科于2011.1- - -2011.6 共收治手足口病患者100 例,应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选取100 位手足口病住院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年龄1 岁— 10 岁。

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 人和对照组50 人,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分配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两组患儿均符合新版《实用儿科学》手足口病诊断标准,并排除疱疹性咽喉炎、风疹、水痘等。

治疗方法治疗组用用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炎琥宁注射液,剂量为4—8m g / k g,加入5% 葡萄糖注射液100m l 中静滴,每日一次,对照组应用某抗病毒药物,剂量为10m g / k g—15m g / k g,加入5% 葡萄糖注射液100m l 中静滴,每日一次。

炎琥宁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炎琥宁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炎琥宁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摘要】目的:分析炎琥宁在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200例医院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炎琥宁治疗。

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症状改善时间,同时比较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的差异,最后记录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疱疹消失时间、退烧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各血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治疗后各血生化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炎琥宁在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疗效与安全性,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与血生化指标,从而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炎琥宁;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安全性【中图分类号】R7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9-0041-02儿童手足口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且传播速度快,对患儿的健康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威胁[1]。

目前临床中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利巴韦林、炎琥宁等,其中炎琥宁具有较广的适用范围和较高的抗病毒效果,在该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2]。

因此,文章主要针对炎琥宁在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200例医院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100例患儿中有男孩52例,女孩48例;年龄为1~6岁,平均为(3.2±1.0)岁。

对照组100例患儿中有男孩55例,女孩45例;年龄为1~7岁,平均为(3.5±1.2)岁。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6-06-17T14:16:23.14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5期作者:李云琴[导读] 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采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帮助患儿尽快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李云琴(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塘子镇卫生院云南寻甸 655203)【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采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168 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按照入院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采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主要临床症状消退时间。

结果:干预组患儿治愈54 例,有效28 例,无效2 例;对照组患儿治愈39 例,有效30 例,无效15 例,干预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7.6%)明显高于对照组(82.1%),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采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帮助患儿尽快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炎琥宁注射液;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087-01手足口病(HFMD)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疾病,主要是由于肠道病毒感染引发的急性皮肤黏膜病毒性疾病,患儿往往表现为发热,口腔、手、足等各部位出现溃疡、皮疹等症状[1]。

通常HFMD 主要是通过粪口、飞沫等途径传播,而且夏季、秋季属于高发期,1-3岁婴幼儿是最为常见的高发群体。

当前临床上治疗HFMD 的药物较多,但是临床疗效并不是非常理想[2]。

近年来我院采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效果良好,为了进一步观察分析HFMD 患儿采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68 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采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情况。

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分析童建明【摘要】目的探讨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7年11月我院儿科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鱼腥草口服液治疗,10 ml/次,3次/d,口服,连续治疗5 d.研究组患儿给予炎琥宁治疗,5~10 mg/kg炎琥宁+5%葡萄糖溶液,1次/日,静脉滴注,连续治疗5天.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体征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临床体征恢复时间均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有2例出现腹泻症状,研究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期刊名称】《泰山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9)006【总页数】2页(P691-692)【关键词】炎琥宁;复方鱼腥草;手足口病;小儿【作者】童建明【作者单位】清远市清新区人民医院,广东清远 511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流行性疾病,多发于5 岁以下儿童,尤其是1~3 岁的儿童,近年来的流行病学研究调查显示,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

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其典型的临床特征为手、足、臀部皮肤疱疹和口腔黏膜溃疡等[2]。

本病多发生在夏秋季,经飞沫及粪口传播,一般病程为7~10 d[3]。

我院采用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较为满意,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7年5月—2017年11月收治的5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1)符合(第7版)《实用儿科学》中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2)多表现为中等发热(37.5~38.5℃),偶有高热(39 ℃以上);(3)皮疹呈离心性分布,以手、足皮疹,口腔疱疹、溃疡为主,少数臀部出现疱疹;(4)家属同意签署静滴炎琥宁知情同意书。

关于炎琥宁在临床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关于炎琥宁在临床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110中外医疗 CH IN A F OR EI G N ME DI C AL T R EA TM EN T药物与临床手足口病是一个由肠道病毒引起的较为常见的传染病,其通常夏秋季多发,可经呼吸道传播或粪口途径传播,多见于幼儿园、社区儿童[1]。

为更有效治疗手足口病,我院儿科于2009年6月至2010年8月间对36例手足口病患儿采用了炎琥宁治疗,并进行了同期对照研究。

现将对照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73例患手足口病的儿童为本研究对象。

所有患儿均根据《实用儿科学》中关于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2]进行明确诊断,并排除了水痘、口蹄疫、口腔炎疱疹等。

73例患儿中男43例,女30例;患儿年龄为6个月~13岁,平均年龄为(5.6±3.4)岁。

所有患儿就诊时均有一定程度的发热,体温为37.7~39.0℃,平均体温为(38.2±1.5)℃。

患儿疱疹手、足、口均可见者53例,手、足、口及臀部均可见者20例。

就诊前患儿血常规检查见白细胞增高者6例,白细胞降低者7例;淋巴细胞增高者51例;单核细胞增高者10例;中性粒细胞增高者4例。

随机将73例患儿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37例,2组患儿在性别构成、年龄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 >0.05)。

1.2 方法观察组36例给予产自海南灵康药业的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每天每公斤体重给予8~10mg,与5%葡萄糖溶液一起静脉滴注,每天1次。

对照组37例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进行治疗,每天每公斤体重给予0.1~0.15mg,每天1次。

对于发热超过38.5℃或合并有细菌感染患儿酌情使用退烧药及抗生素。

治疗过程中注意隔离,减少交叉感染,并加强患儿饮食、心理等护理。

1.3 疗效评定标准痊愈即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均完全消失,皮疹也已消退,体温恢复正常,皮肤无色素沉着。

好转即患儿皮疹有减少,但仍散在有少许皮疹。

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摘要:目的:了解炎琥宁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2010年1月~2010年9月来我院就诊治疗的180例儿童,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运用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给予炎琥宁+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的分布情况,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利巴韦林+炎琥宁组在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均低于利巴韦林组,疗效好于利巴韦林组(p≤0.01),两组副作用没有明显差异。

结论:中药炎琥宁对小儿手足口病有一定疗效,其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机制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手足口病治疗副作用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172【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158-01手足口病最常由a16型柯萨奇病毒引起,通常为轻微的自限性疾病,伴有少数并发症。

手足口病也可由肠道病毒(ev-71)引起,患者可能会死亡。

该病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

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

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

口腔疱疹常见于舌、牙龈和口腔颊粘膜。

1~2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有些为疱疹,皮疹不痒,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见于臀部。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传染病。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报道目前并无特定的手足口病治疗方案,患者应饮用大量水或其它液体,现主要是对症治疗和抗病毒治疗,治疗时应避免使用类固醇药物。

为加强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本科于2010年1月~2010年9月应用炎琥宁注射剂治疗手足口病情况,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在本院就诊和住院的180例手足口病患儿,均符合新版《实用儿科学》手足口病诊断标准:流行病学资料;发热,多表现为中等发热,偶有高热皮疹,手足掌掴为特征,疱疹基底部绕有红晕,部分病例疱疹发生在臀部;口腔疱疹一般与手足疱疹同时或先于手足疱疹[1]。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分析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分析

s nf a t o e a oei o t lgo p < .5. f rt ame th e ra l crt eefc i ram n o p i icnl lw rt n t s n cnr u 00 ) A t et n, ermak be ua v f t nt t e tg u gi y h h or e r t i e e r
和 对照 组 7 0例 , 分别 静 脉给 予炎 琥 宁注 射液 5 1 ~ 0m ̄( gd 和利 巴韦 林 1 ~ 5m ̄( g d , 程 7d 观察 两 组患 儿 k ・) 0 1 k ・ )疗 ,
治疗 后体 温 恢 复正 常 时间 , 疹 、 疹 消退 时 间 , 院时 间及疗 效 和不 良反应 等情 况 。结 果 : 疗组 治 疗后 体 温恢 复 皮 疱 住 治
t wo g o p a d ml .Th r a me t g o p 7 a e r r ae t o a su s d u d h d a d a r g a h ld ot r u sr n o y e te t n u 0 c s s we e te t d wi p ts i m o i m e x m n r n d o p o i e r h o r
20 8第7第3 0年 月 1 2 1 卷 期
药物与 临床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 &J 手足 口病 临床疗 效分析 L
吕继 忠 . 婵 张
( 泽 医学专 科 学校 口腔教 研 室 , 菏 山东 菏 泽
2 43 ) 7 0 0
[ 摘要 】目的 : 观察炎 琥 宁 注射 液治 疗小 儿手 足 口病 的临床 疗效 。 法 : 10例手 足 口病 患儿 随机 分 为治 疗组 7 方 将 4 0例

注射用炎琥宁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注射用炎琥宁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吸收好 转 , 7d内临 床症 状及 体 征完 全 消失 ; 差疗 较 效: 用药 5 ~7d体 温降 至 正 常 , 疹 及 疱 疹 明显 吸 皮 收好 转 , 临床症 状及 体征 完全 消失 时间 在 7d以上 。
1 5 统 计 学 方 法 .
口、 等部位 2个 或 2个 以上 部 位 皮疹 及 疱 疹 。其 臀
关 键 词 :手足 口病 ; 注射用炎琥宁 ;利巴韦林 ;治疗
中图分类 号 :R 1.9 523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号 : 0 9 1421)2 0 7 2 10 —89(000 —08 —0 症 治疗 ) 。在 此基础 上 , 照 组 加 用 利 巴韦 林 ( 对 上海
我 国于 1 8 9 1年 上 海 首次 报 道 手 足 口病 至 今 已 有 2 8年 的历 史 , 0 8年 春 季安 徽 省 阜 阳 地 区 出 现 20
实用临床医学 21 0 0年 第 l 卷 第 2期 l
P a t a C ii l d c e 2 1 , o 1 , o2 r ci l l c c n a Me i n , 0 0 V i 1 N i


8 ・ 7
注 射 用 炎 琥 宁 治 疗 手 足 口病 的 疗 效 观 察
l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一 般 资 料 . 选 择 20 0 8年 5月 一 2 0 0 9年 7月 永 丰 县 人 民 医
观察 2组 患儿 治疗后 体 温恢复 正 常时 间 , 皮疹 、
疱疹 消退 时 间 , 院时 间及疗 效和不 良反 应等 情况 。 住
1 4 疗 效 判 断 标 准 .
显著疗 效 : 用药 l 3d体 温 降至 正 常 , 疹 及 ~ 皮

炎琥宁注射液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

炎琥宁注射液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

炎琥宁注射液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炎琥宁注射液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手足口病患儿126例,治疗组63例,对照组63例,治疗组63例给予炎琥宁注射液联合干扰素α1b治疗,对照组给予干扰素α1b治疗;疗程5天,并根据病情给予相应对症支持治疗。

对两组临床症状体征进行观察比较。

结果:炎琥宁注射液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时其退热时间、显效情况均优于单纯应用干扰素治疗组。

结论:炎琥宁注射液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总有效率优于单纯性应用干扰素治疗组,且不良反应不明显。

【关键词】手足口病;炎琥宁;干扰素α1b;小儿【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5-0117-02【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Yanhuning Zhusheye combined with interfer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Method of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children in 126 cases, 63 case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63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treatment group (63 cases) was treated with Yanhuning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interferon in the treatment,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nterferon in the treatment;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was 5 days and 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 of give the corresponding symptomatic supportive treatment.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Yanhuning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interferon in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the cooling time and effect were better than the simple application of interferon treatment group. Conclusion Yanhuning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interfer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total efficiency is better than the simple application of interferon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adverse reaction is not obvious..【Key words】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Yan Huning interferon alpha 1b children 手足口病是手足口病(HFMD)是一种儿童传染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引起,5岁以下易得。

炎琥宁与蒲地蓝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炎琥宁与蒲地蓝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115CH INA FO REIGN MEDIC AL TRE ATMENT 中外医疗中 医 中 药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少数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

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为肠道病毒,多达20余种,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 16型(CoxA16)最常见[1]。

我院应用蒲地蓝口服液和炎琥宁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100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180例,其诊断均符合第7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手足口病诊断标准[2],口腔、手、足、臀部至少两个部位可见皮疹或疱疹,所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37.8~40.5℃)。

多数患儿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咽痛、全身不适,少数患儿有流鼻涕、腹泻、呕吐、虚脱无力、局部淋巴结肿大等类类似感冒症状。

观察组100例,男66例,女34例,年龄0.5~8岁,平均4岁。

对照组80例,男52例,女28例,年龄0.5~7岁,平均3.5岁。

1.2 方法将全部患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00例,应用蒲地蓝口服液2~10mL,每天3次口服,加用炎琥宁粉针剂6~10mg/(kg ·d),每天1次静滴。

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10mg/(kg ·d)静滴,每天1次,2组均给予相同的对症支持治疗,适当选用抗生素或退热药。

1.3 比较采用t 检验进行计量分析,2组患儿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愈合时间及总疗程进行分析比较,见表1。

2 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愈合时间及总疗程均少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 <0.01)。

3 流行病学调查分析3.1 病原学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所致,常见的有COXA 16病毒,EV71病毒与脊髓灰质炎病毒同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

可在人休肠壁细胞内增殖,通过淋巴系统入血,在血液中以游离形式存在。

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分析

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分析

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分析目的探讨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自2012~2013年在我院医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10例。

将11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给予炎琥宁注射液静滴治疗,对照组应用利巴韦林静滴治疗,疗程均为5~7d,比较其疗效。

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皮疹及疱疹消退时间、症状全部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两组治疗后均无变态反应、消化道反应及其它不良反应。

结论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优于利巴韦林,而且炎琥宁治疗手足口病具有疗程短、见效快、无明显毒副作用等优点。

标签:小儿手足口病;炎琥宁;利巴韦林;疗效分析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以手、足皮肤疱疹和口腔粘膜溃疡为主要临床特征,本病多发生在夏秋季,经飞沫及粪口传播,5岁以下儿童多见,一般病程为5~7d。

现就2012~2013年在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儿科自2012~2013年收冶的手足口病的患儿11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

手足口病患儿110例中男63例,女47例。

年龄为6个月~13岁,平均年龄为(5.6±3.4)岁。

所有患儿就诊时均有发热,手、足、口、肛周均可见疱疹、溃疡或斑丘疹。

随机将110例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患儿进行资料分析。

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两组患儿在临床上均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包括口腔清洁、皮肤疱疹护理,以及能量等支持治疗。

治疗组给予炎琥宁冻干粉针4~8 mg/( kg·d)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ml 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0~15 mg/( kg·d)分2次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ml静脉滴注。

两组疗程均为5~7d 。

若两组患儿有白细胞计数增高结合C反应蛋白增高,则同时静滴青霉素或头孢唑林。

注射用炎琥宁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注射用炎琥宁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 参考文献 ] [ 1] 段本德, 王继华,刘 淮,等. 皮肤物理 抗菌膜 ( 洁 悠神 )与 创 面 处 理 [J]. 皮 肤 病 与 性 病 杂 志 , 2010, 32 (3 ): 13- 15. [ 2 ] 张忠涛, 周晓娜.经自然孔道内镜外科技术发展现状与展 望[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9 ,29 ( 1 ) :35- 37. [ 3] 郝 锡昌, 刘淮. 皮肤 物理抗 菌膜 在妇产 儿科 的临闲 应用 [J].皮肤病与性病杂志,2011,33 ( 1 ) :18- 20.
9 9
起,致死原因主要为重症脑干脑炎和神经源性肺 水肿. 人是人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 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肠道病毒可经胃肠道 (粪 - 口 途径 ) 传播,也 可经呼吸道 (飞沫 , 咳 嗽 ,打喷嚏等 ) 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 物 ,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 成传播 . 人对人肠道病毒普遍易感 . 不同年龄组 均可感染发病,以 5 岁及以下儿童 为主,尤以 3 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 . 该病流行无明显的地 区性,全年均可发生,患病人数常从每年 3, 4 月 开始增多, 6~8 月达高峰,9 月以后发病率明显降 低,流行期较长[2].托幼机构等易感人群集中单位 可发生暴发 . 肠道病毒传染性强 , 隐性感染比例 大 .感染后人体可产生特异性的中和抗体和补体 结合抗体 ( IgA, IgG, IgM ),并有肠道局部 ( sIgA ) 升高,发病第 1 周即出现, 3 �4 周达高峰,对同 型病毒具有较持久的免疫力 . 孕妇若曾被肠道病 毒感染,其抗体可由母体传至胎儿,出生 6 个月 内患手足口病者较少 [3].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表现为 急性起病,发 热,口腔粘 膜出现散 在疱疹, 手 , 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 , 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 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 可伴有咳嗽 , 流涕 , 食欲 不振等症状 . 部分患者无发热,仅表现为皮疹或 疱疹 .一般预后良好;少数病例,特别是 EV71 感 染患儿,可出现脑膜炎 , 脑炎 , 脑脊髓炎 , 神经 源性肺水肿 , 循环障碍等,病情凶险,可致死亡 或留有后遗症 . 目前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主要是 一般治疗 , 对症处理 , 防治合并感染以及加强护 理等,以减轻症状,缩短病程,防止发生严重并 发症 . 因此,临床上对手足口病早发现 , 早诊断 , 早隔离, 早治疗非常关键 . 注射用炎琥宁是从清热解毒中 草药穿心莲 叶中提取,后经酯化 , 脱水 , 成盐精制而成,其 主要成分为穿心莲内酯 , 新穿心莲内酯 , 脱氧穿 心莲内酯, 穿心莲酯等[4],具有抗病毒 , 抑菌 , 解 热, 消炎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5].我院对手足 口病患儿在应用利巴韦林 , 维生素 C 等治疗的同 时,治疗组加 用注射用炎 琥宁,结 果热退时 间 , 皮疹消退时间 ,咽痛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P<

炎琥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儿童手足口病106例疗效观察

炎琥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儿童手足口病106例疗效观察

中国卫生产业C HI NAHE A L T H I NDUS T R Y治疗组(n =106)对照组(n =106)t P组别2.2±0.83.7±1.210.7081<0.001热退平均时间(d)3.1±1.06.1±1.517.1330<0.001皮疹消退平均时间(d)近年来儿童手足口病呈流行趋势,发病率逐渐增高,其传染性高,严重威胁着我国儿童的健康与生命安全[1]。

儿童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患儿多以发热、口腔疼痛、手足以及口腔等处出现疱疹起病,好发于夏秋季节,5岁以下儿童易于感染,大龄儿童及成人感染后一般极少出现感染症状,但具有传染性[2]。

本研究通过对我科2012年5月—2013年10月住院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给予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对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有借鉴意义。

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儿均为我院2012年5月—2013年10月收治的212例手足口病患儿,临床化验结果、症状及体征全部符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3]。

患儿中男134例,女78例,年龄3个月~8岁,平均(4.1±1.5)岁。

所有患儿行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介于4.0×109/L~13.0×109/L ,淋巴细胞计数>0.2~0.4(20%~40%);均有与手足口病患儿的接触史;均有发热、手掌与足掌皮疹、口腔疱疹等临床表现;均未出现嗜睡、肢体抽搐、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

随机将212例患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6例患儿,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在给予患儿隔离、退热治疗等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利巴韦林(济南维尔康生化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3711)抗病毒治疗,经5%的葡萄糖稀释后按照10mg/kg 静脉滴注,24h/次,5d 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按照相同的利巴韦林治疗方案进行抗病毒治疗,另外给予炎琥宁(珠海经济特区生物化学制药厂,国药准字H20045393)按照10mg/kg 加入5%葡萄糖中静脉滴注,24h/次;治疗5d 后,分别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

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普通型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普通型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普通型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观察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普通型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纳入标准的100例手足口患儿按区组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均采用,退热,补液等对症处理,治疗组采用炎琥宁按5~10mg/kg/d,加入5%葡萄糖液50~100ml,静脉滴注,利巴韦林10~15ml/kg/d,加入5%葡萄糖液50~10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10~15ml/kg/d,加入5%葡萄糖液50~10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两组治疗七天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患儿,体温情况,皮疹消退情况。

结果从发热,皮疹消退情况观察,统计资料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普通型儿童手足口病有明显退热及改善症状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炎琥宁手足口病利巴韦林A Clinical Effect of Yanhuning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RibaVirin on Hand-foot-mouth DiseaseQiu GangSihong County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 Sihong 223900【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rapeutic effect of Yanhuning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ribavirin on hand-foot-mouth disease. Method: One hundrend children with Hand-foot-mouth Diseas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hildren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Yanhuning and ribavirin .,whereas the children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ibavirin.The improvement times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ngs were observed. Resul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not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ut the cure days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in yanhuning group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rapeutic effect of Yanhuning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ribavirin for hand-foot-mouth disease is significant.【Key words】 yanghuning ribavirin hand-foot-mouth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l6)、肠道病毒7l型(EV71)多见)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见于婴幼儿,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观察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观察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观察
胡忆玲;贺春霞;徐陵中
【期刊名称】《内蒙古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9(041)009
【摘要】目的:观察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将101病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2例.对照组49例.治疗组用炎琥宁注射液加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用利巴韦林治疗.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有显著疗效.
【总页数】2页(P1110-1111)
【作者】胡忆玲;贺春霞;徐陵中
【作者单位】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疾病科,内蒙古,包头,014010;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疾病科,内蒙古,包头,014010;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山东,济南,250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2
【相关文献】
1.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分析 [J], 汪长生;杨进孙;都郭蕾
2.炎琥宁注射液联合口腔炎喷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96例疗效观察 [J], 卢莲
3.浅析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 [J], 刘艳霞;马海燕
4.炎琥宁注射液联合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疱疹疗效观察 [J], 夏苏武
5.炎琥宁注射液联合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疱疹疗效及相关时间指标分析 [J], 匡海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疗效观察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疗效观察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疗效观察
王聪聪;陈宝川;卓志强
【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
【年(卷),期】2011(024)024
【摘要】目的:观察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手足口病患儿194例,按入院先后分为两组.治疗组97例,对照组97例,治疗组给予炎琥宁注射液40~8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对照组加用维生素C及维生素B6.结果:治疗组在症状、体征改善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注射液主要成分为炎琥宁,其有效成分具有抗菌和抗病毒的双重功效,可以加速病情缓解,加速退热过程.本文观察组在退热时间,皮疹、疱疹消退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可以试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并进一步观察远期疗效及毒副作用.
【总页数】2页(P2970-2971)
【作者】王聪聪;陈宝川;卓志强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儿童医院,362000;福建省泉州市儿童医院,362000;福建省泉州市儿童医院,36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2.5
【相关文献】
1.炎琥宁注射液联合五维赖氨酸颗粒治疗手足口病(轻型)临床疗效观察 [J], 范慧卿
2.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44例疗效观察 [J], 郑亚文
3.炎琥宁注射液联合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疱疹疗效观察 [J], 夏苏武
4.炎琥宁注射液联合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疱疹疗效及相关时间指标分析 [J], 匡海平
5.炎琥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应用效果 [J], 王海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100 例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4-01-07T16:21:44.34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2期供稿作者:刘文龙李洪丽
[导读] 临床验证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效果明显,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且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刘文龙李洪丽(河北省三河市妇幼保健院 065200)
【摘要】目的探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小儿手足口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炎琥宁注射液)和对照组(某抗病毒药),其中治疗组50 例,对照50 例,治疗后根据体温、疱疹结痂、口腔溃疡愈合等情况进行疗效判断。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有明显疗效。

【关键词】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2-0180-01
手足口病是大多由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A16 型感染引起的儿科常见的急性皮肤粘膜的疾病。

此病主要表现口腔炎及位于手足的皮疹,多见于4 岁以下,夏季多见。

临床上首先表现为口痛、厌食、低热、也可不发热,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皮疹出现手脚为多。

一般病程短而轻,但近几年来起病较急,症状明显,且不断有暴发流行,重者可出现脑膜炎、心肌炎、肺水肿等症状,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导致死亡[1]。

其可通过粪便、疱疹液、呼吸道分泌物、被污染的手、衣物等传播。

已列入丙类传染病范围。

我院儿科于2011.1- --2011.6 共收治手足口病患者100 例,应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选取100 位手足口病住院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年龄1 岁— 10 岁。

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 人和对照组50 人,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分配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两组患儿均符合新版《实用儿科学》手足口病诊断标准,并排除疱疹性咽喉炎、风疹、水痘等。

治疗方法治疗组用用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炎琥宁注射液,剂量为4—8m g / k g,加入5% 葡萄糖注射液100m l 中静滴,每日一次,对照组应用某抗病毒药物,剂量为10m g / k g—15m g / k g,加入5% 葡萄糖注射液100m l 中静滴,每日一次。

两组的其他辅助治疗、基础治疗相同。

疗效判断标准对所有患儿观察1 周,详细记录给药前后体温、口腔溃疡、手足疱疹等症状变化,并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显效: 用药3 天后体温正常,疱疹干瘪、结痂,口腔溃疡愈合。

有效:用药5 天后体温正常,疱疹干瘪、结痂,口腔溃疡愈合。

无效:用药1 周后仍发热,疱疹不退,口腔溃疡不愈或出现严重并发症[2]。

治疗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显效40 例,显效率80%,有效10 例,有效率20%,无效0 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显效25 例,显效率50%,有效22 例,有效率44%,无效3 例,总有效率为94%。

两组对比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下表),均未见明显副作用。

临床讨论炎琥宁注射液能抑制早期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与炎性渗出和水肿,能特异性地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促进A C T H 释放,增加垂体前叶中A C T H 的生物合成;体外具有灭火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病毒等多种病毒的作用。

临床验证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效果明显,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且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 实用儿科学[M].7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07-808.
[2] 孙玲.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8)67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