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通讯例文一篇修订稿
优秀人物通讯稿范文(共6篇)_0(精简版)

优秀人物通讯稿范文(共6篇)_0优秀人物通讯稿范文(共6篇)篇一:人物通讯例文一篇附:人物通讯例文一篇为了孩子们的幸福,做一个安静的燃灯者——记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教师万平文/黄佳熹顾秀阳一个理性、优雅、聪慧的美丽女人,放弃了在青春葱笼的雅致里实现自己的文学梦想,走上了三尺讲台,用真心和行动将教育理念化成有温度的关怀,以爱育爱,以德培德,培养出一届又一届的莘莘学子。
她用才学、能力、品质和魅力给她的学生以成长的力量,她用无私的热切的关爱给学生终生永恒的记忆。
她,就是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教师万平。
以赤子之心开垦教育之路想象和现实的最大差别就是在现实中你会发现真正想要什么。
虽然教师之路并非万平的初衷,但从教之后,她真正认识到:自己如此热爱孩子,热爱教学,这是一条属于她的路,她是一名天生的师者,走在这条路上,她是踏实的,充实的,欣喜的,平和的。
然而在28年的成功教育之路背后,万平付出了比别人多十二分的努力与艰辛。
1981年,万平开始从教,在朝阳区劲松二小担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和孩子们日夜摸爬滚打,叫得出全校各班上百名小干部的名字,说得出他们班里所有小淘气的糗事所有的班会队会大队会、广播、晚会、庆典都是她和孩子们一同策划组织。
1987年,万平到了西城区展览路第一小学担任音乐教师及新月合唱团指挥工作。
带领学校新月合唱团的同学们,在专家的指导下,获得了区、市、全国一系列合唱比赛的一等奖。
作为指挥,她先后登台于人民大会堂、保利剧院、民族文化宫、北京音乐厅并在1993年考取了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师从吴灵芬教授,修习合唱指挥七年“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年纪轻轻的万平连续获得了北京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3年,是万平人生的转折期。
这一年,她被调入了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主动要求教语文并担任班主任。
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带着满腔的热情与自信,从“零”开始学习语文教学。
从组课到校级优课,从接待课到研究课以至于区课、市课,大型活动展示课,从首届东兴杯大赛一等奖,到北京市小学专任教师教学基本技能竞赛语文学科一、二等奖,以至成为一名市级骨干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
优秀人物通讯稿范文

优秀人物通讯稿范文【篇一:人物通讯稿《我们永远的砥柱》】我们永远的砥柱——记民族团结先进人物第三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副校长阿依夏木胡孝全(克拉玛依市第三中学)轻怀漫步在书香萦绕的三中校园,感受着随风而动的惬意与舒适,驻足在校园的任何一个角落,不经意之间的回眸荡漾着“和而不同,学无止境”的文化内涵,幽美而朗澈的校园即使在肃杀的严冬也能让人温情脉脉,含许微笑。
三中的声名遐迩绝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坚固的团结的团队,更重要的是在这所学校中生活着一群特殊群体——疆内初中班的孩子们。
他们淳朴善良,热情进取,在他们写满幸福的脸庞的背后却有一位默默奉献的老师,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五年来从来没有和家人真正团聚过一次,这就是可敬可爱的主管内初班事务的阿依夏木副校长,第三中学的中流砥柱!一、临危受命,激流勇进2006年7月,阿依夏木校长来到克拉玛依第三中学。
这一年秋季,学校招收了第一批来自和田、博州等地区的500余名内初班学生,而农牧民家庭出身的孩子占据绝大多数。
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很多学生还不能马上适应。
他们不但几乎不会说汉语,而且他们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洗完澡根本就不换衣服,有些学生站在淋浴器下面不愿意洗澡;冲水厕所根本不会使用,甚至还有将学校发放的卫生纸弃置不用而用手指擦屁股;而在饮食上,也显得格格不入,他们宁肯每顿吃馕、胡萝卜和大白菜,也不肯吃豆腐、木耳、芹菜、花菜等蔬菜,学校聘请的食堂大师傅精心为其配置的营养餐饭居然无动于衷;而最让人担心的是学生初来乍到,远离家乡而水土不服,孩子们经常生病住院,思乡的情绪更是不断蔓延。
一时间,重重困难摆在了第三中学的领导和老师面前,这时,阿依夏木校长和她的宿管处团队挺身而出,为学校排忧解难。
阿校长和生活老师利用民族和语言的优势,一遍一遍苦口婆心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并且亲自做示范,她们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尽最大可能为他们创造优良的生活条件,在第一时间体察学生的需要,及时送去关怀和帮助。
大学生杰出人物通讯采访范文

大学生杰出人物通讯采访范文篇一:人物通讯:为了大地的丰收为了大地的丰收——宝清县农业局局长于海河创建宝清现代化农业高科技示范区工作纪实文/于鲜红2012年3月下旬的一天。
宝清县农业部水稻万亩科技示范区的现场。
钻井队正在打第三口深水井。
当钻头打到地下28米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
宝清县农业局局长于海河比别人更加紧张,他感觉自己的呼吸变得有些急促,手心里甚至都是汗水。
四月初就要开始催芽育苗,如果这口井再打不出水,那就意味着之前几个月的奋战将前功尽弃,那么他怎么向国家农业部交待,怎么向宝清县的稻农交待?1962年,于海河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他了解农民的艰辛。
小时候,父亲常常为了他的几块钱学费发愁,那时候他就希望长大后能够让农村富起来,让农民富起来。
但为了省学费钱,他上了师范学校。
毕业后他当了十年老师,然后转行去乡镇工作。
多年在乡镇工作,让他更加熟悉农业、热爱农业,让农民通过现代农业科技致富的愿望更加强烈起来。
他了解农民,通过科技讲座或者查阅资料对农民来说收效甚微,农民更习惯于模仿,所以建立一个高科技农业区,做好了让农民照着做应该更好一些。
1999年县里进行干部调整的时候,于海河找到县委书记说了自己的想法,他希望继续做农业工作,于是他被调到农业局工作。
从此他就在为建设一个现代农业高科技示范园的梦想而努力。
2011年秋天,于海河又一次带着准备好的资料去省城哈尔滨申请农业部水稻万亩科技示范区项目。
他记不清这是自己第几次为了这个项目奔走,多次汇报,反复讲宝清的发展潜力,但他还是多次被拒绝。
他分析了自己被拒绝的原因,一是争取这个项目的对手都很厉害,二是宝清县的种植面积确实达不到标准。
这个项目要求水稻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以上,而宝清县2011年的水稻种植面积只有万亩。
这一次他有备而来,通过土地整合和做农民的工作,2012年宝清县的种植面积将达到了万亩,而且这一次他比以往更有思想准备,不怕被拒绝,要有耐心。
他鼓励自己最终一定要拿下这个项目,这对推进宝清发展现代化农业意义重大,对宝清县的农民意义重大。
先进人物通讯稿范文

先进人物通讯稿范文【篇一:人物通讯稿范文】高强,在周围同学的眼里,既是一个兼职小达人,又是一个学霸级的人物,他干过促销员,发单员,检票员,话务员,模特助理等工作,学习成绩优秀,获得校级奖学金某日下午,我们有机会对他进行了采访。
当我们找到高繁强时,他正在宿舍里自习。
做了短暂的自我介绍后,我问高强:“来到大学后有什么深刻的感受?”“来学校快两年了,已习惯大学生活紧张又轻松的气氛,课程虽然还是安排的很紧凑,但课余时间明显增多了,令我真正感受到大学生活是如此的丰富多彩,已经熟识的朋友早已没有大一刚入学时的拘束与隔阂。
至今仍与宿舍的人相处融洽,虽然偶尔会有点小过节,但也很快能冰释前嫌,所以有的时候,我很庆幸我能来这里,不然也不会交到那么多知心的朋友了。
大学不仅是一个交流知识的场所,亦是我们学习做人处世,接触社会的好场所。
我感觉我现在所接受的教育也是各个层面的,所以我一定会好好利用这份难得的机会,珍惜这段宝贵的时间,严格要求自己,力求作一名合格的学生??”高强在校期间还积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兼职工作,寒暑假利用自己的工作报酬给自己新配备了手机,给父母买了衣服,给奶奶买了礼品等,尽管兼职中遇到许多困难,但幸运的是交到很多朋友,大家在聊天的过程中相互了解,久而久之,运到什么机会困难啊大家也会一起面对,他说自己加入兼职队伍,就是希望自己在学习之余,充分利用空闲的时间,同时可以尽早投入社会实践中,积累必要的工作经验,为将来打好基础。
高强在学习方面有很多自己独特的经验,在谈到关于学习的经验时,高繁强做了几点简单的概括:一、提高效率、善于总结学习比较重要的几点:一、提高课堂效率,老师布置的作业要用心做;二、善于总结一些常用知识,这样才能掌握得更好;三、善于进行总结,进而发现自己的弱项。
二、主要经验:目标+自信+努力=成功首先要有一个目标,目标确定以后你才会为这个目标努力奋斗。
二是要有自信,一个人如果没有自信,即使学习再好,也不能考出好成绩。
人物通讯(优秀九篇)

人物通讯(优秀九篇)人物通讯篇一我们从三年级的时候就开始成为了好朋友,经常一齐玩。
她爱帮忙同学,不多说话。
但她无论做什么事都是快刀斩乱麻,从不犹豫。
可能我们有时候会有一点矛盾,但很快就会雨过天晴。
虽然她的学习成绩不是在班上名列前茅,但是她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都显得十分熟悉。
虽然她的学习成绩不是最好的,但是在体育方面却是脱颖而出的,个性是跑步。
记得有一次,她和其他同学在做捉人的游戏的时候,她不到三十秒钟就把其中的一位同学给捉住了。
她的性格很倔强,有点喜欢嘲笑别人,嗜好也不多只是喜欢吃一些美味的东西。
记得有一次,我和她坐在一齐做功课,我正在做数学作业,它也在做数学作业。
我们做着做着,我碰巧不会做这一题,便拿着作业本去请教她。
她就嘲笑我是个大笨蛋,无论她怎样嘲笑我,始终都是很耐心地为我解答难题。
当她也有难题的时候,我也会十分耐心地去指导、解答她的难题。
在手工艺方面,她就显得比我笨了一点。
前一阵子,我们一同购买了“十字绣”的工艺包,她决定要绣她的生肖猴子。
她坐在椅子上,一边看着指导图例一边绣,看起来十分认真,当我一看她的作品时。
虽然手工是差了一点,经我的一点修改和她每一天认真地绣,作品最后完成了!她看到自己亲手绣的作品时,心里喜悦的情绪自然从脸上流露出来了。
我们互相学习对方的优点,互相帮忙对方才成为好朋友。
她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笑容永久在我心里面。
人物通讯篇二母亲,一个温暖的象征;母亲;一个操劳的象征;母亲一个憔悴的背影。
这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德的一个平凡的人。
母亲,一个充满着温暖的词汇但承担着许多人不曾承担的职责,为了家庭努力在社会上扎稳脚,受尽了疲劳,只为了儿女生活的跟好。
是她给了世界成千上万的生命,让地球变得跟繁华。
相信没个都有这样的经历吧:每当你在睡梦中的时候不自觉的用双脚蹬开身上的被子,这时总有一双温暖的双手把你把被子盖上;每当你没带雨伞的时候总有一个熟悉的背影在背后拿着雨伞喊着你的名字;每当你考试压力大时,总有一个人比你早起只为帮你准备温馨的早餐;没但你考试失利的时候总有一个耐心的身影为你讲解错题。
人物通讯稿件范文

人物通讯稿件范文【篇一:人物通讯例文一篇】附:人物通讯例文一篇为了孩子们的幸福,做一个安静的燃灯者——记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教师万平文/黄佳熹顾秀阳一个理性、优雅、聪慧的美丽女人,放弃了在青春葱笼的雅致里实现自己的文学梦想,走上了三尺讲台,用真心和行动将教育理念化成有温度的关怀,以爱育爱,以德培德,培养出一届又一届的莘莘学子。
她用才学、能力、品质和魅力给她的学生以成长的力量,她用无私的热切的关爱给学生终生永恒的记忆。
她,就是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教师万平。
以赤子之心开垦教育之路想象和现实的最大差别就是在现实中你会发现真正想要什么。
虽然教师之路并非万平的初衷,但从教之后,她真正认识到:自己如此热爱孩子,热爱教学,这是一条属于她的路,她是一名天生的师者,走在这条路上,她是踏实的,充实的,欣喜的,平和的。
然而在28年的成功教育之路背后,万平付出了比别人多十二分的努力与艰辛。
1981年,万平开始从教,在朝阳区劲松二小担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和孩子们日夜摸爬滚打,叫得出全校各班上百名小干部的名字,说得出他们班里所有小淘气的糗事??所有的班会队会大队会、广播、晚会、庆典??都是她和孩子们一同策划组织。
1987年,万平到了西城区展览路第一小学担任音乐教师及新月合唱团指挥工作。
带领学校新月合唱团的同学们,在专家的指导下,获得了区、市、全国一系列合唱比赛的一等奖。
作为指挥,她先后登台于人民大会堂、保利剧院、民族文化宫、北京音乐厅??并在1993年考取了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师从吴灵芬教授,修习合唱指挥??七年“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年纪轻轻的万平连续获得了北京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3年,是万平人生的转折期。
这一年,她被调入了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主动要求教语文并担任班主任。
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带着满腔的热情与自信,从“零”开始学习语文教学。
从组课到校级优课,从接待课到研究课以至于区课、市课,大型活动展示课,从首届东兴杯大赛一等奖,到北京市小学专任教师教学基本技能竞赛语文学科一、二等奖,以至成为一名市级骨干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
先进事迹人物通讯报道(共6篇)

先进事迹人物通讯报道(共6篇)先进事迹人物通讯报道(共6篇)第1篇农业银行支行先进事迹通讯报道本站为你精选息收回率达98.85。
信贷资产质量在全省农行系统中名列第一,是全国农行信贷管理先进单位。
乐清农行视资产质量为银行生命线,坚持依法管贷,规范信贷运作机制,严把信贷风险防范关。
在信贷资产质量管理上,全国农行系统首创“六要素”管理法,重点突出企业法人代表的品行.企业自有资金比例.企业货款归行率.企业的日均存款余额.企业的销售纳税额.企业固定资产规模的管理。
建立授信和授权相结合的贷款管理办法,取消6个分理处贷款审批权限。
实行审贷分离,明确岗位职责。
建立责.权.利相结合资产质量岗位责任制,全国农行系统第一个制订资产质量奖惩办法.信贷员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不同岗位信贷人员承担经济责任的量化指标。
严格监督考核措施,坚持“按季考核.年度考评.划分责任.处罚到人”。
建立部门及个人清收不良贷款责任制,把信贷资产质量指标分解落实到分理处信贷员,支行业务部门与基层单位挂钩考核,形成全行上下一条心,紧密配合,共同构筑资产安全区。
推“三大超越”服务心系每位客户“超越柜台.超越时空.超越服务内容”三大超越服务是乐清农行围绕市场,围绕客户,在实践工作中长期坚持的一大服务特色,是他们在市场竞争中的制胜法宝。
超越柜台就是对客户的服务不仅仅局限在柜台内,不受三尺柜台的约束,走出柜台,为客户提供上门服务。
如上门为企业办理贷款手续,3 /11为学校上门代收学费,为企业代发工资,为存款大户代办票据和存取款接送服务等等。
这一系列上门服务措施,拉近了银行与客户之间的距离,也缩短了存款归行的时间。
超越时空就是服务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即不受8小时工作时间和地理区域的限制。
对乐清虹桥分理处的员工们来说,在单位共进大年三年夜饭已成了惯例,因为每年的除夕夜营业时间都要到晚上8点才能结束。
让职工们倍感温暖的是,每顿年夜饭,支行一把手都亲自作陪。
优秀人物通讯稿范文(汇总5篇)

优秀人物通讯稿范文(汇总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句子大全、作文大全、诗词歌赋、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complete sentences, complete compositions, poems,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优秀人物通讯稿范文(汇总5篇)优秀人物通讯稿范文第1篇3月3日上午,学生处召开学生工作管理会议。
人物通讯范文(10篇)完美版

《人物通讯范文》人物通讯范文(一):人物通讯张颖同志是绥滨农场学校一名普通的政治教师,1992年参加工作,她工作认真,作风扎实,教学上刻苦钻研,虽然年轻却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和同事们的称赞。
自2015年以来,连续三次被评为分局优秀教师、四次被评为农场优秀共产党员,2015年获得黑龙江省县域科技人才奖,2015年被评为总局模范教师。
2015年被评为总局学科教学能手,2015年被评为分局骨干教师。
张颖老师爱岗敬业,严格要求自己,对待工作有高度的职责心和满腔的热情,不管从事什么学科教学,都能尽心尽责努力做好。
四年前张颖老师是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曾创下连续四年该科中考成绩名列分局第一的好成绩。
2015年新学年,由于工作需要,张颖老师转为政治教师。
为尽快适应政治学科教学,她虚心向老教师学习,课下她刻苦钻研课标,深挖教材,翻阅超多资料,力求做到把每个知识点准确、细致地传授给学生。
在课堂授课中她做到理论与时政有机结合,注意贴近生活,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了解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做到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出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让学生们提高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在为学生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她对同学们说,此刻我们每一名同学都是处在同一齐跑线上,只要是认真听讲,用心思考,取得好成绩不是问题。
经过她的鼓励,学生们树立起了学好这门学科的信心。
2015年中考,是张颖老师任教政治学科以来的第一个中考,她的成绩在分局排行第三。
做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和教学中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她尊重学生,讲究方法,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耐心细致地做好防差转差工作,想方设法为学生服务,学生都喜欢她、信赖她。
在她曾任教的班级中有一名学生,父母离异,该生十分厌学,成绩很差,曾多次逃课甚至要辍学。
张老师及时找他谈心,在生活和学习上关心他,只要发现他的情绪有异常反应她便放下手头工作,找他了解状况。
人物通讯范文

人物通讯范文篇一:人物通讯范例-罗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2023年6月5日,他头缠五环发带,身穿祥云T恤,高擎火炬,一脸笑容。
2023年6月5日,他罹患淋巴癌,医治无效,终年48岁。
他,就是中国中央电视台优秀播音员,播音主持艺术家——罗京。
就这样,那个陪伴了观众25年的《新闻联播》主播,那个不苟言笑的面庞和明亮磁性的声音,成了无数人的记忆。
来不及道别,在惊愕与惋惜声中,作别尘世偶然踏上播音路1979年,当罗京还是北京酒仙桥二中高二理科班的学生时,他对未来的想法十分简单:只要今后能考大学有书念就挺好。
可是,一个偶然的机遇改变了罗京的人生。
就在这一年的初夏,一位同学跑来找罗京一同去考北京广播学院。
有趣的是招生老师相中了罗京清秀端庄的形象和清爽悦耳的嗓音,罗京的同学却落选了。
由于罗京始终认为自己的真正较量是在为之准备了多年的全国理科高考上,因此在时没有任何负担,而这种轻松的心理状态反而使罗京顺利地考取了“广院”。
入学考试时罗京的专业分数刚刚60分,但到了毕业考试时他的专业分数已名列前茅,他的播音水平被视作播音班的“标尺”。
他十分感谢自己身处一个学风良好的环境,更庆幸自己遇到了许多倾心栽培他的老师。
在当时,中国播音最高领域是众所周知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人们依然习惯于从“话匣子”里聆听政府的声音。
因此罗京也萌发了一个梦想,他精心准备的毕业论文也是有关电视播音方面的。
然而罗京的才华同时受到了中央电视台和上海电视台的青睐,他又一次被命运之手引领着跨进了一个正在起飞的新兴领域,开始了他的电视新闻播音生涯。
并不严肃的生活在《新闻联播》中罗京表现得都是一如既往地庄重、严肃,“不笑”是观众们给他贴上的标签,罗京因此有了“冷面小生”的称号。
熟人们常替他叫屈:罗京实在不是冷冰冰的人,他平常随和得很,不但会笑、而且经常笑,有时候还会主动给人讲段笑话,讲完,自己先乐上半天。
一次,在路上观众认出罗京,劈头就问:“罗京,你能不能笑一笑?”罗京笑了笑,然后解释:“是摄像机,是《新闻联播》不让我笑。
2023年人物通讯稿(14篇)

2023年人物通讯稿(14篇)人物通讯稿1“党群部门所创造出的价值,或许没有体力劳动者所创造出的成果那么直观,那么显而易见。
但我们甘愿默默地做一名吹响进军号角的人。
”一直以来,党群工作部在宣传方向上,镜头一致对外,而今天,我们将镜头瞄准了党群工作部部长——张绪华。
(一)张绪华搁下手头正在起草的材料,回顾公司十年庆典活动过程。
“党群部参与公司庆典‘五个一’工程中的四项,时间最紧,任务最重,质量要求也最高。
对庆典晚会的节目,公司领导有明确的要求,必须原创。
当然,这得全面反映公司十年来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素材哪里来?节目怎样编?效果如何保证?一连串的思考接踵而来。
其实,张绪华心里头早就有了打算。
他与党群部的同事们一起,对公司十年来的宣传工作进行了一一梳理,一连串的素材活脱脱的闪现出来。
这不正是我们苦心寻找的吗?部门例会上,张绪华向大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创作协调组也于当日组成并投入紧张的筹备工作。
挖掘素材的,组织创作的,选拨演职员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
为了保证效果,张绪华与创作组成员交心谈心,办公室,餐厅,舞蹈训练场成了他们私下交流与构思的场所。
为了让情景剧《牵挂》突显矿山特征,弘扬时代主旋律。
张绪华与创作人员在构思上,发生了严重分歧,创作人员坚持以现场氛围烘托剧情,而他坚持细节凸显精神这一点必须着重表现出来。
他说:“没有细节的表现,人物的刻画那就是失败了。
”多次的交流和磨合,最终为广大员工献上了一出精彩的情景剧,不少员工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公司宣传片的制作是张绪华操心最多的一个项目,仅电视剧脚本的创作一项就五易其稿。
在同行看来,电视脚本已经相当成熟了,他却总是说,再放放,沉淀一下再看。
不熟悉的人可能认为他是在延误时间,可熟悉他的人却明白,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在追求完美。
他说:“很多时候,我们一下子看不出问题的端倪,需要头脑冷静下来,多个角度分析,再消化,再融合,就会找到疏漏的地方。
”第二天,张绪华再次翻阅剧本,对公司控股通用公司85%的股权这一说法,提出了质疑。
人物通讯范文10篇完美版

《人物通讯范文》人物通讯范文(一):人物通讯张颖同志是绥滨农场学校一名普通的政治教师,1992年参加工作,她工作认真,作风扎实,教学上刻苦钻研,虽然年轻却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和同事们的称赞。
自2015年以来,连续三次被评为分局优秀教师、四次被评为农场优秀共产党员,2015年获得黑龙江省县域科技人才奖,2015年被评为总局模范教师。
2015年被评为总局学科教学能手,2015年被评为分局骨干教师。
张颖老师爱岗敬业,严格要求自己,对待工作有高度的职责心和满腔的热情,不管从事什么学科教学,都能尽心尽责努力做好。
四年前张颖老师是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曾创下连续四年该科中考成绩名列分局第一的好成绩。
2015年新学年,由于工作需要,张颖老师转为政治教师。
为尽快适应政治学科教学,她虚心向老教师学习,课下她刻苦钻研课标,深挖教材,翻阅超多资料,力求做到把每个知识点准确、细致地传授给学生。
在课堂授课中她做到理论与时政有机结合,注意贴近生活,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了解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做到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出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让学生们提高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在为学生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她对同学们说,此刻我们每一名同学都是处在同一齐跑线上,只要是认真听讲,用心思考,取得好成绩不是问题。
经过她的鼓励,学生们树立起了学好这门学科的信心。
2015年中考,是张颖老师任教政治学科以来的第一个中考,她的成绩在分局排行第三。
做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和教学中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她尊重学生,讲究方法,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耐心细致地做好防差转差工作,想方设法为学生服务,学生都喜欢她、信赖她。
在她曾任教的班级中有一名学生,父母离异,该生十分厌学,成绩很差,曾多次逃课甚至要辍学。
张老师及时找他谈心,在生活和学习上关心他,只要发现他的情绪有异常反应她便放下手头工作,找他了解状况。
优秀人物通讯稿范文

优秀人物通讯稿范文【篇一:人物通讯稿《我们永远的砥柱》】我们永远的砥柱——记民族团结先进人物第三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副校长阿依夏木胡孝全(克拉玛依市第三中学)轻怀漫步在书香萦绕的三中校园,感受着随风而动的惬意与舒适,驻足在校园的任何一个角落,不经意之间的回眸荡漾着“和而不同,学无止境”的文化内涵,幽美而朗澈的校园即使在肃杀的严冬也能让人温情脉脉,含许微笑。
三中的声名遐迩绝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坚固的团结的团队,更重要的是在这所学校中生活着一群特殊群体——疆内初中班的孩子们。
他们淳朴善良,热情进取,在他们写满幸福的脸庞的背后却有一位默默奉献的老师,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五年来从来没有和家人真正团聚过一次,这就是可敬可爱的主管内初班事务的阿依夏木副校长,第三中学的中流砥柱!一、临危受命,激流勇进2006年7月,阿依夏木校长来到克拉玛依第三中学。
这一年秋季,学校招收了第一批来自和田、博州等地区的500余名内初班学生,而农牧民家庭出身的孩子占据绝大多数。
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很多学生还不能马上适应。
他们不但几乎不会说汉语,而且他们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洗完澡根本就不换衣服,有些学生站在淋浴器下面不愿意洗澡;冲水厕所根本不会使用,甚至还有将学校发放的卫生纸弃置不用而用手指擦屁股;而在饮食上,也显得格格不入,他们宁肯每顿吃馕、胡萝卜和大白菜,也不肯吃豆腐、木耳、芹菜、花菜等蔬菜,学校聘请的食堂大师傅精心为其配置的营养餐饭居然无动于衷;而最让人担心的是学生初来乍到,远离家乡而水土不服,孩子们经常生病住院,思乡的情绪更是不断蔓延。
一时间,重重困难摆在了第三中学的领导和老师面前,这时,阿依夏木校长和她的宿管处团队挺身而出,为学校排忧解难。
阿校长和生活老师利用民族和语言的优势,一遍一遍苦口婆心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并且亲自做示范,她们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尽最大可能为他们创造优良的生活条件,在第一时间体察学生的需要,及时送去关怀和帮助。
人物通讯范文

人物通讯范文【范文】。
亲爱的读者:大家好!我是XXX通讯社的记者XXX,很高兴能够通过这封信与大家交流。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时常会感到信息过载,但是我相信,通过这封通讯,我们可以共同探讨一些有趣的话题,分享一些有意义的故事,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首先,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我最近采访的一个令人敬佩的人物,他就是一位年迈的老人——王爷爷。
王爷爷今年已经九十八岁了,但是他的精神依然非常饱满,活力四射。
在采访中,王爷爷告诉我,他的长寿秘诀就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每天都坚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种种花、养养鱼、和邻居们聊聊天。
他说,生活中总会有不如意的事情,但是只要我们能够保持乐观,积极面对,就一定能够度过难关。
王爷爷的故事让我深受启发,也希望能够和大家分享这份乐观的态度,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另外,我还想和大家聊一聊一位年轻的创业者——李先生。
李先生是一位年轻有为的企业家,他在创办自己的公司之初,面临了无数的困难和挑战。
但是他从不气馁,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梦想,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采访中,李先生告诉我,他的成功离不开团队的支持和自己的坚持不懈。
他说,创业路上的坎坷是难免的,但只要我们能够坚定信念,不断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
李先生的故事让我深受鼓舞,也希望能够和大家分享这份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们的人生更加有意义。
除此之外,我还会在以后的通讯中和大家分享更多有趣的故事和有意义的话题,比如健康养生、家庭教育、社会热点等等。
我相信,通过我们的交流和分享,我们一定能够让彼此的生活更加充实、更加美好。
最后,我想再次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也希望大家能够和我一起,共同探讨、共同分享,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祝好!XXX通讯社记者XXX 敬上。
人物通讯范文(10篇)

人物通讯范文(10篇)【篇一】张x同志是xx农场学校一名普通的政治老师, 19xx 年参加工作,她工作认真,作风扎实,教学上刻苦钻研,虽然年轻却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历,深受学生们的喜欢和同事们的称赞。
自 20xx 年以来,连续三次被评为分局优秀老师、四次被评为农场优秀____员, 20xx 年获得黑龙江省县域科技人才奖, 20xx 年被评为总局模范老师。
20xx年被评为总局学科教学能手, 20xx 年被评为分局骨干老师。
张____师爱岗敬业,严格要求自己,对待工作有高度的职责心和满腔的热情,不管从事什么学科教学,都能尽心尽责努力做好。
四年前张____师是一名信息技术老师,曾创下连续四年该科中考成绩名列分局第一的好成绩。
20xx 年新学年,由于工作需要,张____师转为政治老师。
为尽快适应政治学科教学,她虚心向老老师学习,课下她刻苦钻研课标,深挖教材,翻阅超多资料,力求做到把每个知识点准确、细致地传授给学生。
在课堂授课中她做到理论与时政有机结合,注意贴近生活,增加了课堂的兴趣性,理解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做到充分表达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那么,出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气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学习的热情,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让学生们进步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在为学生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她对同学们说,此刻我们每一名同学都是处在同一齐跑线上,只要是认真听讲,用心考虑,获得好成绩不是问题。
经过她的鼓励,学生们树立起了学好这门学科的信心。
20xx 年中考,是张____师任教政治学科以来的第一个中考,她的成绩在分局排行第三。
做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和教学中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她尊重学生,讲究方法,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耐心细致地做好防差转差工作,想方设法为学生效劳,学生都喜欢她、信赖她。
在她曾任教的班级中有一名学生,父母离异,该生非常厌学,成绩很差,曾屡次逃课甚至要辍学。
稿件撰写人物通讯稿

稿件撰写人物通讯稿【篇一:有关人物的通讯稿】敬业奉献的标兵---记商洛分公司网络部经理陈翔同志做事缜密、踏实,严格要求自己,敢于面对挑战是他最大的特点;平时酷爱学习,使他在实践中练就了一套过硬的技术本领。
因为有胆量、实力,他不但提出了很多技术革新手段,帮助公司度过多次难关,而且带出的一支吃苦耐劳、积极向上的维护队伍的出色成就赢得了政府的公开表扬,广大客户的一致好评,被大家赠予“移动信息专家”这一美称。
他就是现任陕西移动商洛分公司网络部经理——陈翔。
陈翔1996年毕业于重庆邮电学院,分配到商洛只有1.4万人口的最小的一个县城柞水县邮电局工作。
他没有像有的学生分配后不安心在小地方工作,而是从电力室机务员干起,先后担任过传输机房机务员、电信科干事、市场部干事、综合办公室主任等职务,三年的基层工作经历为他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树立了实事求是、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
正是由于这一工作态度,陈翔总是把公司利益放在第一位,一心为公,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陈翔在工作中勇于向新事物挑战,1999年电信和移动分营,他就主动要求来到了新成立的移动公司,先后担任柞水营业部综合办主任,99年到02年被借调到省公司工程建设部任干事,之后在商洛分公司担任网络部副经理和网络部经理等职,十年里,他以自己的实干精神,不断地在移动公司这个大舞台上实现着自己的梦想,体现着自己的价值。
在能力方面,陈翔总是不断提高自己,刻苦学习专业新技术,把努力做一名实事求是又有创新精神的技术人员作为工作追求,并把所学的知识充分运用到生产上。
2003年,由于电信的阻拦,商洛交换机搬迁过程中新老机房之间由于电信不提供管道而迟迟无法进行,商洛通信市场出现了瓶颈,交换机无法扩容,基站无法开通,要搬迁的用于别处的2000余万元的交换机不能启用,投资5600万元的传输网不能达到预期的作用,退租电信的电路更是空想,每年还得给电信缴纳400余万元的电路租费。
面对重重困难和领导的期盼,陈翔迅速组织技术力量,大胆的提出了利用数字微波作为a口电路的想法,并提出了网络安全保障措施,得到了相关领导的肯定,于是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人物通讯稿范文

人物通讯稿范文【篇一:人物通讯稿《我们永远的砥柱》】我们永远的砥柱——记民族团结先进人物第三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副校长阿依夏木胡孝全(克拉玛依市第三中学)轻怀漫步在书香萦绕的三中校园,感受着随风而动的惬意与舒适,驻足在校园的任何一个角落,不经意之间的回眸荡漾着“和而不同,学无止境”的文化内涵,幽美而朗澈的校园即使在肃杀的严冬也能让人温情脉脉,含许微笑。
三中的声名遐迩绝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坚固的团结的团队,更重要的是在这所学校中生活着一群特殊群体——疆内初中班的孩子们。
他们淳朴善良,热情进取,在他们写满幸福的脸庞的背后却有一位默默奉献的老师,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五年来从来没有和家人真正团聚过一次,这就是可敬可爱的主管内初班事务的阿依夏木副校长,第三中学的中流砥柱!一、临危受命,激流勇进2006年7月,阿依夏木校长来到克拉玛依第三中学。
这一年秋季,学校招收了第一批来自和田、博州等地区的500余名内初班学生,而农牧民家庭出身的孩子占据绝大多数。
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很多学生还不能马上适应。
他们不但几乎不会说汉语,而且他们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洗完澡根本就不换衣服,有些学生站在淋浴器下面不愿意洗澡;冲水厕所根本不会使用,甚至还有将学校发放的卫生纸弃置不用而用手指擦屁股;而在饮食上,也显得格格不入,他们宁肯每顿吃馕、胡萝卜和大白菜,也不肯吃豆腐、木耳、芹菜、花菜等蔬菜,学校聘请的食堂大师傅精心为其配置的营养餐饭居然无动于衷;而最让人担心的是学生初来乍到,远离家乡而水土不服,孩子们经常生病住院,思乡的情绪更是不断蔓延。
一时间,重重困难摆在了第三中学的领导和老师面前,这时,阿依夏木校长和她的宿管处团队挺身而出,为学校排忧解难。
阿校长和生活老师利用民族和语言的优势,一遍一遍苦口婆心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并且亲自做示范,她们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尽最大可能为他们创造优良的生活条件,在第一时间体察学生的需要,及时送去关怀和帮助。
刘祖书人物通讯5篇

刘祖书人物通讯5篇第一篇:刘祖书人物通讯二十五年的担当-----记大悟县委党校教师刘祖书十六岁时,父亲患重病丧失劳动能力,他在师范读书,靠勤工俭学解决自己的学费、生活费,每年还节约出400余元替父亲买药治病。
十八岁时,他参加工作,坚持把患病的父亲带在身边,从河口镇到吕王镇再到县城,一直担负着替父亲做饭、洗衣、治病。
二十八岁时,妻子因意外伤害患上重度精神分裂症,近十年来,他悉心呵护妻子回归正常,再无复发,夫妻相濡以沫,幸福安康。
三年来,刚退休的岳父患直肠癌晚期,他又义无反顾承担起责任,将岳父接到县城和自己一起居住,悉心照料,直至养老送终。
十二年来,他负责联系老龄老干工作,台上热情宣讲,台下积极践行,为基层困难老党员、群众送去无数温暖。
二十五年来,他不仅孝亲敬老,而且长兄如父,抚育弟弟和妹妹成材,一个成为县委公务员,一个大学毕业在武汉当教练。
他就是大悟县党校教师、全省百名理论宣讲骨干、县委宣讲团首席宣讲员刘祖书,用二十五年的勇于担当,支撑起多灾多难的家庭,以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谱写了一曲曲孝亲敬老的动人乐章,展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先锋本色。
“为父亲养老,为岳父送终,在辛劳中他义无反顾”刘祖书的父亲刘美鹏,是四姑镇羊角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天生体质很差,有严重的哮喘病,后又患上老慢支、高血压性心脏病、偏瘫,53岁正值壮年就丧失劳动能力。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刘祖书当时正在广水师范求学,他利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开始勤工俭学,不仅解决自己的学费、生活费,每年还节约四五百元替父亲治病。
1993年参加工作后,他坚持把患病的父亲带在身边,从河口镇到吕王镇再到县城,一直担负着替父亲做饭、1 洗衣、治病和护理的重任。
“多病床前有孝子,养儿当学刘祖书”同一幢楼的邻居,现年82岁的城关镇退休干部刘洪全常感叹说。
父亲患脑梗塞瘫痪至今,从医院护理到常年照顾,基本上他一人承担,每天为父亲喂饭、服药、洗澡、接大小便。
父亲寂寞痛苦时,还为他读报纸、讲故事、唱评书、说笑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物通讯例文一篇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附:人物通讯例文一篇为了孩子们的幸福,做一个安静的燃灯者——记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教师万平文/黄佳熹顾秀阳一个理性、优雅、聪慧的美丽女人,放弃了在青春葱笼的雅致里实现自己的文学梦想,走上了三尺讲台,用真心和行动将教育理念化成有温度的关怀,以爱育爱,以德培德,培养出一届又一届的莘莘学子。
她用才学、能力、品质和魅力给她的学生以成长的力量,她用无私的热切的关爱给学生终生永恒的记忆。
她,就是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教师万平。
以赤子之心开垦教育之路想象和现实的最大差别就是在现实中你会发现真正想要什么。
虽然教师之路并非万平的初衷,但从教之后,她真正认识到:自己如此热爱孩子,热爱教学,这是一条属于她的路,她是一名天生的师者,走在这条路上,她是踏实的,充实的,欣喜的,平和的。
然而在28年的成功教育之路背后,万平付出了比别人多十二分的努力与艰辛。
1981年,万平开始从教,在朝阳区劲松二小担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和孩子们日夜摸爬滚打,叫得出全校各班上百名小干部的名字,说得出他们班里所有小淘气的糗事……所有的班会队会大队会、广播、晚会、庆典……都是她和孩子们一同策划组织。
1987年,万平到了西城区展览路第一小学担任音乐教师及新月合唱团指挥工作。
带领学校新月合唱团的同学们,在专家的指导下,获得了区、市、全国一系列合唱比赛的一等奖。
作为指挥,她先后登台于人民大会堂、保利剧院、民族文化宫、北京音乐厅……并在1993年考取了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师从吴灵芬教授,修习合唱指挥……七年“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年纪轻轻的万平连续获得了北京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3年,是万平人生的转折期。
这一年,她被调入了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主动要求教语文并担任班主任。
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带着满腔的热情与自信,从“零”开始学习语文教学。
从组课到校级优课,从接待课到研究课以至于区课、市课,大型活动展示课,从首届东兴杯大赛一等奖,到北京市小学专任教师教学基本技能竞赛语文学科一、二等奖,以至成为一名市级骨干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
面对一个个挑战,万平总是以学习充实自己,以研究武装自己,以创新扞卫自己。
她先后参加了北师大国家重点课题组“小学生学习与心理健康促进工程”,教育部国家重点课题“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推进课程改革”,北京市重点课题也是史家小学的中心课题“和谐教育的探讨”,以及市区重点课题“小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的学习与研究,用她所学到的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并将自己的实践写入科研论文,获得国家重点课题组、教育部多元智能国际年会论文评比的一等奖。
在史家这片沃土中,十四年如一日,她就像一个农人,每一天都在田间耕耘:点种、耕作、间苗、收获、酿造,寒来暑往,甘苦自知。
这段“探求教师真味的岁月”,使万平从一名经验型教师,成长为一名“科研型教师”。
日记、博客:与学生的心灵交流1987年9月,万平老师是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第一小学五年级(4)班的班主任。
还没有开学,她就听说班上有一个很特别的学生:比班里所有孩子年龄都大,留级两次了。
“我的个子比较矮,同组的老师们开玩笑地说:你看起来还没有你的学生年龄大呢,别让他把你给欺负喽。
”实际上,这个不大爱说话的“大”学生也的确没有把她放在眼里。
头一个星期,他永远是一副爱搭不理的样子,坐在教室的角落里,一眼一眼地瞄着前面讲话的她,在课桌底下鼓捣着什么,后来才知道,他正对着万老师的脸画素描。
万老师找到他谈话,他也没有什么话,心里仿佛有个闸一般,死死地关着。
“哪天我来给你办个班级画展吧!”万老师看着他上课给自己画的头像,觉得这个孩子喜欢画画是真的,倒不是为了上课成心捣乱,于是就试着与他沟通。
“真的,你说话算数?”孩子毕竟还是孩子,他的眼中竟有了一丁点的光亮。
“因为我是汗手,小时候总画不好,一紧张,把纸就弄湿了,结果让老师批评。
看到你画的这样,还真觉得不简单!”万老师由衷地说。
再看到他的时候,他的那种阴郁淡多了。
第二天,他交上来一个本子,竟是一本日记。
“这是我当教师之后看到的第一本学生写的日记。
”错别字真是不少,句子也不是很通顺,但是他写得很认真。
“这个孩子的每一句话都是真实的。
”万老师感受到了来自于孩子的信任。
她一点一点地为他改了错别字,写了鼓励他的话,悄悄地将本子还给了他。
这样,他开始记日记,万老师天天为他批改。
毕竟是十二三岁的孩子了,没过多久,他的日记就写得有模有样,语文成绩也渐渐提高了。
后来经过他的允许,万老师在班上讲评了他日记中的一些篇章,让同学们了解了他的内心世界,大多数同学不再用一种畏惧或鄙视的眼神看他,他终于有了一个可以自由呼吸的集体了。
“从那时起,我坚信了文字的力量。
”万老师开始了她的日记教学。
十多年来,万平老师一直鼓励孩子们写日记,让学生们用小小日记本“以我手写我心”,并从未停止与孩子们在日记中的不间断地沟通与交流——无数节日记讲评课、无数个动人的成长故事、无数个为孩子们出版日记专版的不眠之夜、无数次与家长的沟通,几百万字的日记批改量见证了孩子的成长。
这种心与心的交流,字里行间渗透着爱与温馨。
万老师以她那慈母般的呵护,大姐般的细腻,挖掘着孩子们心底那温暖的爱意。
时光荏苒,万平老师在日记中的真切评语已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动力,写作的期待。
在日记的伴随下,孩子们变被动为主动,成为学习的小主人,生活的有心人。
孩子们渐渐地学会了用笔将自己看到的事物记述下来,学会了在写日记的时候用心思考,分析自己的言语或者周围事物,将自己的心得积累下来,将自己一颗小小的心灵中的真、善、美提炼出来……而这一切,也将成为孩子成长的宝贵记忆和童年的财富。
1997年,万平老师为孩子们创办了班级刊物《小木桥》。
她利用业余时间,编辑、刊印了上百万字的童年心迹。
迄今为止,《小木桥》出刊已逾270期,同步记录了学生的心路历程,成为每个孩子的成长档案,她教过的所有孩子都珍藏着这份难得的宝贝。
以文载道,以教养德,润物无声,小小的日记,见证着孩子们的进步与成长的点点滴滴,也圆了班上孩子的小小作家梦。
1998年,华文出版社出版了第一本由她点评的13万字的小学生在校日记专着《马方日记》,其中系列日记“仙人掌”还入选了北京版小学语文教材。
近十年来,她的学生曾先后五十多人获国家级、市级作文比赛的一、二、三等奖。
一个淘气包的妈妈知道孩子春蕾杯获奖后曾给万平老师发来了手机短信这样写到:“一个曾经逃避写字,逃避上课,濒临厌学的孩子,居然获奖了,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奖!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了您!因为您的包容、爱心、耐心、理解、坚持、科学合理的教育理念,细致有效的训练方法,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集班主任与母亲于一身的温情互动,职业与敬业的专业品质,理性与人性的完美体现——这一切是一个特写,却不会定格,我们感谢您,我们爱您!”为了更好地展示孩子们的才华,能更真切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从2006年8月起,万平为孩子们开通了班级教育生活博客《小木桥》,在那里记录着班级每天发生的事情,同时这也为她建立了一个和家长、学生沟通的平台。
万老师喜欢猫,所以这个博客又有了另外一个名字“咪咪的乐园”。
万老师称自己是喵呜,学生们是喵咪,家长们是咪妈、咪爸。
现在,博客已经成为万平老师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
白天,万平老师把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泡在班里,讲语文,改作业,教方法,聊天或谈心,她的心沉浸在孩子的世界里,感受着他们,听他们说,更深地去了解他们,理解他们,给他们需要的力量。
夜晚,万平老师就在《小木桥》这个专属于她和孩子们的世界里畅谈天马星空的想法,交流近期的学习、心境感受,倾诉着那一个个平日里不能说的小秘密。
日记教学使孩子们的写作水平有了相当大的提高,博客交流使得万平老师和孩子贴得更近了,这条成功的教学之路,洒下的是汗水,收获的是甜蜜,也再次验证了:教育,从来不是一条捷径,那是树的生长,是根的纵横,是年轮的蔓延,是逐渐的枝繁叶茂,是未来的花与果。
以善为灯,以心为田,行在路上教育,绝对不是一件开花的活儿,它是种树,它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扶持与忘我的漫长期待,它是一种为了终极放飞而无比宽厚温暖的拥抱……如果说现在能够沉静地行走于教育路上的人不多,那么万平老师绝对是其中甘于沉静的一个。
为了孩子,万平老师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工作狂,甚至放弃了做母亲的权利。
除了生病之外,十几年来,在12点以前几乎没有睡过觉,每天仅睡4、5个小时。
“小学教师有你这样当的嘛?”家里人曾经这样问她,后来习惯了,不再问了。
“怎么这么忙不亲眼见,谁能相信哪”朋友们曾经这样埋怨,时间长了,就随她去了,连聚会都会紧着她这个“人民教师”。
“别老那么晚,活是干不完的……身体还是第一位的……”同事这样叮咛着她,深为她的健康而担心。
多年来,万平一直坚持记工作日记,无论多忙也要补记一下工作日志,回忆一下当天有什么遗落之事:哪个孩子病了需要致电慰问、哪位家长来电需要回复,哪位同学的个别问题没能及时解决等等。
想到了,便放下手头的事情,马上解决,不再拖延……她给自己制定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在一两周之后,便将全班学生的名单默写一下。
一时想不起来的,可能就是自己日常忽略的,要在新的一周及时补救:有意识地跟孩子聊聊天、和他谈一些关切的话语等,目的是让孩子懂得,他的点滴进步都在老师的心里。
每个人的内心能够承载的东西并不多,在万平老师小小的心中,承载的最多的是对孩子们大大的义务、职责与惦念。
这些学生们永远在她心中占有无法取代的特殊位置。
她曾经在她自己的个人博客《蓝喵呜》中写道,“我真的很怕离开孩子们,我无法解释自己的这种感觉,和他们在一起,忙点,累点,甚至烦点,都可以成为一种常态。
只有在咪园看到咪咪们之后,我才会踏实。
忽然,明白,这不仅仅惦念了,这就是感情……是我和咪咪们之间的感情。
在咪园我看见了让我惦念的咪咪们,放学聊天时,告诉我他们也惦念着我,仅仅如此,即便更忙碌辛苦,我都是快乐的。
”从选择教师这条维艰的道路至今,万平老师始终秉着一颗诚恳而纯粹的心,以一种刻苦与努力的态度和那份不为世俗瞬息万变的利益、荣誉所动的坚忍走她自己的道路,教育、关爱、感染那些天使般的孩子甚至他们的家人。
这情、这意都是源于万平老师对于学生的爱,对于教育的爱,对于工作的爱。
“成长”是孩子们共同的权益。
“不忽略每一个学生!”这是万平老师对自己的要求。
然而一个人的精力到底有限,对于万平老师来说,尽管可以用百分之二百的精力对待孩子,也不可能每个都照顾的周全,所以必须依赖与她合力配合且有行动力的家长,才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真切受益,做到一个都不能少。
1997年,为了使全班家长能够及时了解班级的整体教育情况,她为班里需要个别矫正的孩子建立教育档案《家校直通车》,有针对性地与家长进行笔谈,进行个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