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框架结构设计

合集下载

框架结构设计步骤及要点

框架结构设计步骤及要点

框架构造设计步骤及要点1. 构造设计说明:主要是设计根据,抗震等级,人防等级,地基情况及承载力,防潮抗渗做法,活荷载值,材料等级,施工中的考前须知,选用详图,通用详图或节点,以及在施工图中未画出而通过说明来表达的信息。

如混凝土的含碱量不得超过3kg/m3等等。

2. 各层的构造布置图:包括:(1).预制板的布置(板的选用、板缝尺寸及配筋)。

标注预制板的块数和类型时, 不要采用对角线的形式。

因为此种方法易造成线的穿插, 宜采用程度线或垂直线的方法, 一样类型的房间直接标房间类型号。

应全楼统一编号,可减少设计工作量,也方便施工人员看图。

板缝尽量为40, 此种板缝可不配筋或加一根筋。

布板时从房间里面往外布板, 尽量采用宽板, 现浇板带留在靠窗处, 现浇板带宽最好≥200(考虑水暖的立管穿板)。

假如构造上要求有整浇层时, 板缝应大于60。

整浇层厚50, 配双向φ6@250, 混凝土C20。

纯框架构造一般不需要加整浇层。

构造柱处不得布预制板。

地下车库由于防火要求不可用预制板。

框架构造不宜使用长向板,否那么长向板与框架梁平行相接处易出现裂缝。

建议使用PMCAD的人工布板功能布预制板,自动布板可能不能满足用户的施工图要求,仅能满足定义荷载传递道路的要求。

(2).现浇板的配筋(板上、下钢筋,板厚尺寸)。

板厚一般取120、140、160、180四种尺寸或120、150、180三种尺寸。

尽量用二级钢包括直径φ10〔目前供货较少〕的二级钢,直径≥12的受力钢筋,除吊钩外,不得采用一级钢。

钢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大于200,间距尽量用200。

(一般跨度小于6.6米的板的裂缝均可满足要求)。

跨度小于2米的板上部钢筋不必断开,钢筋也可不画,仅说明钢筋为双向双排钢筋多少上下钢筋间距宜相等,直径可不同,但钢筋直径类型也不宜过多。

顶层及考虑抗裂时板上筋可不断,或50%连通,较大处附加钢筋,拉通筋均应按受拉搭接钢筋。

板配筋一样时,仅标出板号即可。

《框架结构设计》课件

《框架结构设计》课件

《框架结构设计》课件课程目标:1. 了解框架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框架结构的设计原则和方法;3. 能够应用框架结构设计原理进行实际项目的框架设计。

第一部分:框架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1 框架结构的基本概念1.1.1 框架的定义1.1.2 框架与传统的结构形式的区别1.1.3 框架结构的分类1.2 框架结构的特点1.2.1 空间刚度大1.2.2 抗震性能好1.2.3 框架结构自身的重量轻1.2.4 施工方便,施工周期短第二部分:框架结构的设计原则和方法2.1 框架结构的设计原则2.1.1 安全性原则2.1.2 经济性原则2.1.3 适用性原则2.2 框架结构的设计方法2.2.1 框架结构的平面设计2.2.2 框架结构的立面设计2.2.3 框架结构的剖面设计第三部分:框架结构设计的实际应用3.1 项目背景及设计要求3.1.1 项目背景3.1.2 设计要求3.2 框架结构设计流程3.2.1 初步设计阶段3.2.2 详细设计阶段3.2.3 设计评审阶段3.3 框架结构设计案例分析3.3.1 案例一:多层框架结构设计3.3.2 案例二:高层框架结构设计第四部分:框架结构设计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解析4.1 框架结构设计注意事项4.1.1 合理选择框架梁、柱的截面尺寸4.1.2 注意框架结构的连接节点设计4.1.3 考虑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4.2 常见问题解析4.2.1 问题一:框架结构梁、柱节点钢筋锚固问题4.2.2 问题二:框架结构柱梁截面尺寸的确定方法4.2.3 问题三:框架结构柱的偏心加载问题第五部分:总结与展望5.1 总结5.2 展望科学性:1. 内容基于结构工程领域的公认原理和标准,如国际建筑规范和工程实践。

2. 使用最新研究和industry best practices 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3. 课件中的案例分析和问题解析基于实际工程项目,提供了具体的数据和解决方案。

4. 引用权威的参考资料和学术研究,以支持课件中的理论和设计方法。

框架结构的设计步骤

框架结构的设计步骤

框架结构的设计步骤一、明确需求。

要设计框架结构呢,第一步肯定得先搞清楚需求呀。

就像你要盖房子,得知道这房子是用来住人呀,还是做仓库啥的。

是要盖个小别墅,还是高楼大厦呢?这需求不同,那框架结构的设计方向可就差远喽。

得和客户或者相关人员好好聊一聊,把功能需求、空间要求、预算之类的都摸个透。

二、确定结构体系。

知道需求了,就该琢磨用啥样的结构体系啦。

这就好比给房子选骨架呢。

是用纯框架结构呀,还是框架 - 剪力墙结构呢?这里面学问可大了。

要考虑建筑的高度、抗震要求、使用功能等好多因素。

如果是比较矮的建筑,纯框架可能就够啦,简单又实用。

要是高楼呢,可能就得加上剪力墙来增加稳定性,就像给房子的骨架加上一些加固的支撑一样。

三、初步布局。

好啦,结构体系定了,就可以开始初步布局啦。

这就像给房子的框架搭个大概的样子。

柱子放哪儿呢?梁又该怎么连呢?要根据建筑的平面形状、功能分区来安排。

比如说客厅的地方,柱子不能太影响空间的使用,要巧妙地布局,让空间看起来既宽敞又合理。

而且柱子和梁的布置也要考虑传力的合理性,就像接力赛一样,力要能顺利地从板传到梁,再传到柱子,最后到基础。

四、荷载计算。

接下来就是算荷载啦。

这就像知道房子要承受多少重量一样。

这里面有恒载,就是房子本身的重量,像楼板、墙这些的重量。

还有活载,就是人呀、家具呀这些可能变动的重量。

这可得算仔细喽,要是算少了,房子可能就会有危险;算多了呢,又可能会造成浪费。

就像给人做饭,不能做太多也不能做太少。

五、内力分析。

荷载算好了,就该分析内力啦。

这内力就像是房子框架内部的力量分配。

哪些地方受力大,哪些地方受力小,得搞清楚。

这时候就可以用一些计算软件或者手算的方法来分析。

就像给房子做个体检,看看它的骨架哪里压力大,哪里压力小,这样才能合理地设计构件的尺寸呢。

六、构件设计。

内力分析完了,就到构件设计啦。

根据内力的大小来确定柱子、梁、板的尺寸和配筋。

柱子要足够粗,梁要足够结实,板也要能承受住上面的重量。

框架结构设计要点

框架结构设计要点

框架结构设计要点框架结构设计要点(供参考)⼀、框架结构的特点、适⽤范围1、框架结构的特点1)建筑平⾯布置灵活,使⽤空间⼤。

2)延性较好。

3)整体侧向刚度较⼩,⽔平⼒作⽤下侧向变形较⼤(呈剪切型)。

所以建筑⾼度受到限制。

4)⾮结构构件破坏⽐较严重。

(这是由于变形过⼤,⾮结构构件会破坏⽐较严重)2、框架结构的适⽤范围1)框架结构体系是介于砌体结构与框架-剪⼒墙结构之间的可选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设计应符合安全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便施⼯的原则(结构设计原则)。

2)⾮抗震设计时⽤于多层及⾼层建筑。

抗震设计时⼀般情况下框架结构多⽤多层及⼩⾼层建筑(7度区以下)。

3)框架结构由于其抗侧刚度较差,因此在地震区不宜设计较⾼的框架结构。

在7度(0.15g)设防区,对于⼀般民⽤建筑,层数不宜超过7层,总⾼度不宜超过28⽶。

在8度(0.3g)设防区,层数不宜超过5层,总⾼度不宜超过20⽶。

超过以上数据时虽然计算指标均满⾜规范要求,但是不经济。

⼆、框架结构平、⽴⾯布置要点1、为了保证框架结构的抗震安全,结构应具有必要的承载⼒、刚度、稳定性、延性及耗能等性能。

设计中应合理地布置抗侧⼒构件,减少地震作⽤下的扭转效应;平⾯布置宜规则、对称,并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结构的侧向刚度宜均匀变化,竖向抗侧⼒构件的截⾯尺⼨和材料强度宜⾃下⽽上逐渐减⼩(不应在同⼀层同时改变构件的截⾯尺⼨和材料强度),避免抗侧⼒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突变。

2、框架结构宜设计成双向梁柱刚架体系以承受纵横两个⽅向的地震作⽤或风荷载。

特殊情况下也可以采⽤⼀向为刚架,另⼀向为铰接排架的结构体系。

但在铰接排架⽅向应设置⽀撑或抗震墙,以保证结构的承载⼒、刚度和稳定。

3、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不宜采⽤单跨框架。

如果不可避免的话,可设计为框架-剪⼒墙结构,多层建筑也可仅在单跨⽅向设置剪⼒墙。

后者框架结构部分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选⽤,⽽剪⼒墙部分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剪⼒墙结构选⽤。

框架结构施工设计方案

框架结构施工设计方案

框架结构施工设计方案1. 整体设计思路在框架结构施工设计方案中,我们的目标是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耐久性。

为此,我们将采用以下整体设计思路:1.1 结构类型选择我们将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要求选择适当的框架结构类型。

常见的框架结构类型包括钢结构、混凝土框架结构和木结构等。

在选择结构类型时,我们将考虑结构的承载能力、施工难度、可行性以及经济性等因素。

1.2 结构布局设计在结构布局设计中,我们将考虑建筑物的功能需求、使用空间的合理分配以及结构的整体协调性。

我们将遵循建筑物的功能要求,合理分配空间,确保结构布局的合理性和高效性。

1.3 材料选择我们将根据设计要求和地理环境等因素选择适当的材料。

在选择材料时,我们将考虑材料的强度、耐久性、防火性能以及经济性等因素。

同时,我们也将尽可能选择环保、可持续的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 施工工艺与技术要点在框架结构施工设计方案中,我们将关注以下施工工艺和技术要点:2.1 基础施工基础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我们将采用适当的基础施工方法,如深基坑开挖、桩基础施工等,以确保基础的稳固和承载能力。

2.2 结构组装在框架结构的组装过程中,我们将注重施工工艺和材料的合理搭配。

对于钢结构,我们将采用合适的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进行组装。

对于混凝土结构,我们将严格控制材料的配比和浇筑工艺,以确保结构的质量和稳定性。

2.3 防水和防火处理为了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我们将在施工过程中进行防水和防火处理。

我们将使用合适的防水材料和技术,如防水涂料、防水卷材等,以防止水分渗透。

同时,我们还将采取适当的防火措施,如防火涂料、防火隔离带等,以提高建筑物的防火等级和安全性。

3. 施工进度计划在框架结构施工设计方案中,我们将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以确保施工工期的控制和建筑物的按时交付。

我们将对施工过程进行分阶段的管理和控制,并根据施工进度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优化。

详解框架结构设计原理

详解框架结构设计原理

详解框架结构设计原理框架结构是多层建筑物最经常使用的结构形式之一,该结构以其传力明确而简捷的特点,被结构发明家所青睐。

主塔的构件受力形式以受弯为主,杆件可以采用各种延性材料,形成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框架、劲性混凝土框架、木框架等多种框架形式。

不论哪一种,其宏观剪应力状况是相同的。

在这里,以钢筋铸铁框架为例,阐述框架结构的各种特点。

框架结构房屋的在结构上组成框架结构的组合成包括梁、板、柱、以及基础。

梁与柱的节点为从刚节点,个别情况下做成半铰节点。

柱的基础多为刚性节点基础,有时做成铰节点。

框架结构属于超静定结构,在力学计算中,通常称之为刚架。

柱基座是框架的主要承重构件、抗侧向力构件,是框架的关键性构件。

框架结构的柱多为矩形,从室内看,一般突出于墙面。

近几年,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也随着入们对于室内空间要求的提高,异型柱逐渐流行,“L”、“T”、“十”状的柱也有使用。

在一些大型建筑中,圆形柱也有采用。

梁梁在框架中起着双重作用,一方面梁承接着板的荷载,并将其传递至柱上所,并进而通过柱联结至基础;另一方面,梁也在协调着柱的内力,与柱共同承担竖向与发展水平荷载,这在框架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弯矩与剪上能,可以清楚地看到。

框架与框架之间的梁称为联系梁,理论上联系汪不承担荷载,仅仅连接框架。

实际上,联系梁也要调整框架不均匀的受力光滑作用,促使框架受力愈加均衡。

同时部分联系梁也着板所传来的荷载。

板瓦片板是不仅直接承担垂直荷载的构件,而且对于水平荷载,板所起到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

板是重要的确保板框架结构空间刚度的构件——板的平面内刚度极大,甚至可以被普遍认为是无穷大,因此可以起到对于各个柱所承担的侧向进行整体协调的作用,还可以有效平衡各个框架之间的受力不均匀。

在楼梯间处,由于没有连续的梁柱,生活空间刚度大大折减,要靠四角的存储空间柱来稳固这一不利空间,因此很多技术人员将楼梯间楼梯间四角的柱设计成相对较大的尺度。

梁与板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钢筋,才能保证这些空间刚度,环保楼板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对于抗震地区,现浇楼板是必须的。

框架结构设计要求

框架结构设计要求

框架结构设计要求框架结构⽬录特点框架结构抗震构造措施框架结构设计的要点和过程框架结构与框剪结构的区别框架结构(frame structure)框架结构住宅是指以钢筋混凝⼟浇捣成承重梁柱,再⽤预制的加⽓混凝⼟、膨胀珍珠岩、浮⽯、蛭⽯、陶烂等轻质板材隔墙分户装配成⽽的住宅。

适合⼤规模⼯业化施⼯,效率较⾼,⼯程质量较好。

框架结构由梁柱构成,构件截⾯较⼩,因此框架结构的承载⼒和刚度都较低,它的受⼒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楼层越⾼,⽔平位移越慢,⾼层框架在纵横两个⽅向都承受很⼤的⽔平⼒,这时,现浇楼⾯也作为梁共同⼯作的,装配整体式楼⾯的作⽤则不考虑,框架结构的墙体是填充墙,起围护和分隔作⽤,框架结构的特点是能为建筑提供灵活的使⽤空间,但抗震性能差。

[编辑本段]特点分类房屋的框架按跨数分有单跨、多跨;按层数分有单层、多层;按⽴⾯构成分有对称、不对称;按所⽤材料分有钢框架、钢筋混凝⼟框架、预应⼒混凝⼟框架、胶合⽊结构框架或钢与钢筋混凝⼟混合框架等。

受⼒特点⽔平⽅向仍然是楼板,然后楼板应该搭在这个梁上,梁⽀撑在两边的柱⼦上,这就把重量递给了柱⼦,沿着⾼度⽅向传到基础的部分,即梁、板、柱构成的承重体系。

框架结构的特点⾮常突出:所有的墙都不承重跟⼚房的承重没有关系,那个承重,是板搭在梁上,梁传给了柱⼦,墙都是后坐上去的⽤于其他的轻质材料,墙都不会承重,应⽤的时候都很灵活,如想要⼤房间不要墙,就要⼤房间,不想要⼤房间,想要⼩的,就可以在其中⽤其它的轻质材料来进⾏房间的划分,房间划分成若⼲个⼩房间,因此它的墙不承重,及起着⼀个划分空间的作⽤,仅起着⼀个保温,隔热,隔声的部分。

注意:框架结构:指梁、板、柱的承重体系。

应⽤范围框架结构可设计成静定的三铰框架或超静定的双铰框架与⽆铰框架。

框架钢结构常⽤于⼤跨度的公共建筑、多层⼯业⼚房和⼀些特殊⽤途的建筑物中,如剧场、商场、体育馆、⽕车站、展览厅、造船⼚、飞机库、停车场、轻⼯业车间等。

建筑框架结构设计的原则及设计方法

建筑框架结构设计的原则及设计方法

建筑框架结构设计的原则及设计方法建筑框架结构设计的原则和设计方法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对于框架结构的设计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设计方法。

框架结构是指由柱和梁组成的结构形式,具有简单、直观、稳定等特点。

下面将介绍一些建筑框架结构设计的原则和设计方法。

一、建筑框架结构设计原则1.力学合理原则:框架结构的设计必须遵循力学平衡的原则,使各个构件承受的力合理分布,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经济合理原则:框架结构的设计应尽量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结构形式和材料使用,降低建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施工可行原则:框架结构的设计应考虑到施工过程中的可行性,尤其是大跨度框架结构,需要合理的构件尺寸和施工方法,方便施工操作。

4.符合审美要求原则:框架结构的设计不仅要满足功能需求和力学要求,还要追求美观和与环境协调,以增加建筑的审美价值。

二、建筑框架结构设计方法1.确定结构形式:根据具体建筑的功能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框架结构形式,如平面形式(单跨、多跨)、体系形式(刚架体系、柱板体系)等。

2.确定结构稳定性:进行静力计算和稳定性分析,确定框架结构的稳定性要求,包括垂直稳定性和水平稳定性。

3.确定框架构件:根据力学计算结果,确定框架结构的主要构件,包括柱、梁、节点等,确保构件的承载力和刚度满足要求。

4.结构布置和调整:根据具体场地条件和建筑功能,对框架结构的布置和构件的尺寸进行合理调整,确保结构的整体协调一致。

5.施工性考虑:在框架结构设计中要考虑施工的可行性,尤其是大跨度框架结构,要合理安排施工工艺和步骤,方便施工操作。

6.美观设计:在框架结构设计中要注重美观性的考虑,可以通过合理的结构布局和材料选择等方式,使框架结构更具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7.材料选用:根据建筑的功能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结构材料,包括钢材、混凝土和木材等。

材料的选用要考虑结构的强度、耐久性和经济性等因素。

总之,建筑框架结构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是在满足力学要求和功能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结构形式和材料使用,提高建筑的经济性、施工性和美观性。

框架结构设计原理详解

框架结构设计原理详解

框架结构设计原理详解框架结构是多层建筑物最经常使用的结构形式之一,该结构以其传力明确而简捷的特点,被结构工程师所青睐。

框架结构的构件受力形式以受弯为主,杆件可以采用各种延性材料,形成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框架、劲性混凝土框架、木框架等多种框架形式。

不论哪一种,其宏观受力状况是相同的。

在这里,以钢筋混凝土框架为例,阐述框架结构的各种特点。

框架结构房屋的结构组成框架结构的组成包括梁、板、柱、以及基础。

梁与柱的节点为刚节点,个别情况下做成半铰节点。

柱的基础多为刚性节点基础,有时做成铰节点。

框架结构属于超静定结构,在力学计算中,通常称之为刚架。

柱柱是框架的主要承重构件、抗侧向力构件,是框架的关键构件。

框架结构的柱多为矩形,从室内看,一般突出于墙面。

近几年,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也随着入们对于室内空间要求的提高,异型柱逐渐流行,“L”、“T”、“十”形状的柱也有使用。

在一些大型建筑中,圆形柱也有采用。

梁梁在框架中起着双重作用,一方面梁承接着板的荷载,并将其传递至柱上,并进而通过柱传递至基础;另一方面,梁也在协调着柱的内力,与柱共同承担竖向与水平荷载,这在框架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弯矩与剪力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

框架与框架之间的梁称为联系梁,理论上联系梁不承担荷载,仅仅连接框架。

实际上,联系梁也要调整框架不均匀的受力作用,促使框架受力更加均衡。

同时部分联系梁也承担着板所传来的荷载。

板板是不仅直接承担垂直荷载的构件,而且对于水平荷载,板所起到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

板是重要的保证框架结构空间刚度的构件——板的平面内刚度极大,甚至可以被认为是无穷大,因此可以起到对于各个柱所承担的侧向受力进行整体协调的作用,还可以有效平衡各个框架之间的受力不均匀。

在楼梯间处,由于没有连续的楼板,空间刚度大大折减,要靠四角的柱来稳固这一不利空间,因此很多工程师将楼梯间四角的柱设计成相对较大的尺度。

梁与板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才能保证这种空间刚度,装配式楼板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对于抗震地区,现浇楼板是必须的。

框架结构设计计算步骤(参考)

框架结构设计计算步骤(参考)

框架结构毕业设计内力计算步骤(仅供参考,配筋计算不在内)一.进行结构方案比较,选定结构方案,进行结构布置1. 结构选型:在建筑设计的基础上,从抗震要求方面、房屋总高度、层数、柱最大间距等,说明为何选用框架结构,而不采用框剪结构、内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以及砖混结构。

2. 楼盖结构方案比较:确定承重方案,进行结构布置,比较选用现浇板及预制板的不同点,画出三种以上结构平面布置草图,比较后全组共同确定一种方案,画出结构平面布置图,进行编号对框架负载面积基本相同的编同一个号:“KJ-X ”;连续梁用“L-X ”表示;现浇板用“B-X ”表示;构造柱用“GZ-X ”表示;预制板放在选板后再补画,其他见结构参考图。

二.初步选择梁柱截面尺寸及材料强度等级1. 确定梁柱剪力墙截面尺寸 (1)梁1)框架梁:b b b h b l h )31~21()121~81(==按抗震要求:42120041≥≥≥≥bnc b b b b h l b b mmb h b 荷载大(一般指活荷大或负荷面积大),取大值。

2)连续梁:b b b h b l h )31~21()181~121(==另外,确定梁宽时,尽量与填充墙厚度相同,可使室内不见梁棱角,纵向框架梁还要考虑下皮最好与窗上口标高相同,以免再设过梁。

(2)现浇板及预制板现浇板厚:工业建筑:;80mm h ≥ 连续单向板:40l h ≥;双向板:50l h ≥; (3)柱截面尺寸:;300mm b c ≥柱净高与截面高度之比4≥cnh H ; 截面积cc f NA )55.0~45.0(≥;式中N 为首层柱根估算轴力设计值,计算方法如下:对于中柱与边柱,分别找出负荷面积最大的柱,算出一层楼面的面荷载,假设屋面荷载同楼面荷载,用此荷载乘以层数再乘以负荷面积,即为所求N 。

柱自重略去不计,各层Ac 宜相同。

2. 确定材料强度等级钢筋:按抗震要求,确定纵筋与箍筋级别;混凝土:按抗震要求,并考虑现浇板砼质量,经济确定砼强度等级,考虑首层较高,变形较大,可适当提高砼强度等级。

框架结构布置方案

框架结构布置方案

框架结构布置方案框架结构是一种在建筑设计中常见的概念,它涉及到整个建筑物的骨架和支撑系统。

一个巧妙设计的框架结构能够为建筑物提供稳定性和美学效果。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种框架结构布置方案,旨在为读者提供关于如何设计合理框架结构的参考。

1. 引言框架结构是建筑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它不仅负责支撑整个建筑物的重量,还能够赋予建筑物一种独特而美观的外观。

适当的框架结构布置方案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建筑物的功能,并使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2. 考虑建筑物的用途在设计框架结构布置方案之前,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建筑物的用途和功能。

例如,如果建筑物是一个多层办公楼,我们需要考虑到内部空间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而如果它是一个商业综合体,则需要充分考虑商店、餐厅和娱乐设施等各自的需求。

3. 分析建筑物的荷载在框架结构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必须深入分析建筑物所承受的荷载。

这些荷载包括活载、恒载和风荷载等。

通过对这些荷载的合理分析,我们能够确定框架结构所需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提供一个可靠的结构。

4. 考虑材料的选择在框架结构的设计中,材料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框架结构材料包括钢材、混凝土和木材等。

每种材料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例如,钢材具有高强度和耐久性,适用于大跨度的建筑物;混凝土则具有良好的耐火和耐久性,适用于提供良好隔声效果的建筑物。

5. 利用先进的技术在框架结构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来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例如,使用建筑信息模型(BIM)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可视化建筑物的结构,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模拟。

另外,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进行框架结构的绘制和分析也是非常常见的。

6. 考虑未来的扩展和改造一个好的框架结构布置方案应该能够考虑到建筑物未来的扩展和改造。

我们应该给予建筑物足够的空间和支撑结构来适应未来的需求变化。

这样,当建筑物需要进行扩建或改造时,我们就可以更加容易地实施。

7. 结论通过一个合理的框架结构布置方案,我们能够为建筑物提供稳定性、美观性和灵活性。

框架结构设计.doc

框架结构设计.doc

框架结构设计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柱以刚接或者铰接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

其中,在进行框架结构设计时有什么要求?下面是下面带来的关于框架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介绍以供参考。

1、柱、梁截面应合理:由位移、轴压比、配筋率等控制,梁大跨取大截面,小跨取小截面,梁的截面也与梁所承受的上部荷载有关,荷载越大截面也应取大,荷载较小截面可相应减小,连续跨梁截面宽度宜相同。

柱截面应每隔3层左右收小一次,以节约投资,每次收小时应每侧不小于50mm,以方便支模,也不宜大于200mm,以免刚度突变,最上段可用300mm×300mm。

收小柱截面,也可相应增加使用面积。

2、混凝土强度等级:宜≥C25,柱梁宜同,变柱截面处不变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免刚度突变。

板不宜高于C40、上海市《控制住宅工程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的技术导则》第0907号文发布)一。

7条规定“现浇楼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大于C30”,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分会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专业委员会编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指南》也建议“楼板、屋面板采用普通混凝土时,其强度等级不宜大于C30,基础底板、地下室外墙不宜大于C35”,其原因是为了控制水泥用量,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水泥用量也越多就越容易开裂。

3、柱设计:1)混凝土设计规范10.3.1条1款:纵筋配筋率不宜大于5﹪,10.3.2条4款:纵筋配筋率大于3﹪时对箍筋直径、间距、弯钩有要求,也可焊成封闭环式,11.1.13条: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5﹪;高规6.4.4条3款:不宜大于5﹪、不应大于6﹪,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5﹪,6.4.9条4款同混凝土规范10.3.2条4款,但未要求箍筋可焊成封闭环式。

2)纵筋净间距应≥50mm,抗震设计时,截面尺寸大于400mm的柱,纵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3)一个截面宜一种直径,宜对称配筋,方便施工,自己设计也简单;钢筋直径不宜上大下小。

建筑框架结构设计的原则及设计方法

建筑框架结构设计的原则及设计方法

建筑框架结构设计的原则及设计方法框架结构是当前建筑应用最广泛的结构之一,利用框架结构可以最大化地保证建筑内部的可使用面积,还能够节约材料,有效减轻自重,更重要的是建筑框架的抗震性能良好,可以满足复杂条件下的使用需求。

建筑框架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的重点,也是难点,只有确保建筑框架结构的设计才能够保障项目的安全和质量。

1框架结构设计原则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柱刚性连接而成的承重体系,这种承重体系不仅要承受来自建筑物外部的作用力,还要承受内部的荷载。

而框架结构的房屋墙体并不承受重量,仅仅起到了分隔的作用。

作为受力的主体,一旦框架结构在设计上出现问题,整体建筑的稳定性就得不到保证,为建筑物的使用者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1.1 刚柔并济建筑物的刚性和柔性是不可调和的两个方面,刚性越大则柔性越差,柔性越大则刚性越差。

在自然环境下建筑物框架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的因素有很多,刚性可以满足建筑物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的需求,但是在较强的外力作用下,刚性太强意味着变形能力差,无法抵抗建筑物的形变,在外力作用下整个建筑物会出现整体倾覆的情况。

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还是要注意刚柔并济的原则,虽然柔性建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施工成本,但是却很容易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产生形变,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兼顾刚性和柔性,在刚性和柔性之间找到良好的平衡,从而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2 多道防线建筑物的稳定性依靠的不是某一结构,而是整体的作用。

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树立多道防线的原则,避免某一结构承重过大,要让整体建筑所有的结构都能分担外力。

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因而土建结构中多肢墙比单片墙好,框架剪力墙比纯框架好,体现的就是这一原则。

1.3 抓大放小在建筑框架结构的设计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等说法,刚性较强的柱子要搭配较弱的横梁,这是因为如果所有的构件都很强,这种结构体系是存在安全隐患的。

在建筑框架结构的设置上是没有绝对安全的结构的,组成同一结构的各个构件担任的角色不同,功能不同意味着其重要性也有主次之分。

框架结构设计

框架结构设计

1.前言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钢材量的不断提高,钢一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建筑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建筑造型和建筑功能要求日趋多样化,无论是工业建筑还是民用建筑,在结构设计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也日益增多,因而作为一个结构设计者需要在遵循各种规范下大胆灵活的解决一些结构方案上的难点、重点。

2.框架结构方案构思时应考虑以下几点1.结构的传力路线应简捷明了。

在荷载作用下,结构的传力路线越短、越直接,结构的工作效能越高,…所耗费的建材也就越少。

2.从力学观点看,在民用和公共建筑的平面布局中,应当尽量使柱网按开间等跨和进深等距(或近似于等距)布置,这样可以相应减少边跨柱距,也可以充分利用连续梁的受力特点以减少结构中的弯距,可以使各跨梁截面趋于一致,而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

3.结构方案还应结合工程地质情况和建筑功能要求综合考虑。

3.应从概念设计上着手注意几个问题1.关于强柱弱梁节点。

这是为了实现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让梁端形成塑形铰,柱端处于非弹性工作状态,而没有屈服,但节点还处于弹性工作阶段。

强柱弱梁措施的强弱,也就是相对于梁端截面实际抗弯能力而言柱端截面抗弯能力增强幅度的大小,是决定由强震引起柱端截面屈服后塑性转动能否不超过其塑性转动能力,而且不致形成“层侧移机构”,从而使柱不被压溃的关键控制措施。

柱强于梁的幅度大小取决于梁端纵筋不可避免的构造超配程度的大小,以及结构在梁、柱端塑性铰逐步形成过程中的塑性内力重分布和动力特征的相应变化。

因此,当建筑许可时,尽可能将柱的截面尺寸做得大些,使柱的线刚度与梁的线刚度的比值尽可能大于1,并控制柱的轴压比满足规范要求,以增加延性。

验算截面承载力时,人为地将柱的设计弯距按强柱弱梁原则调整放大,加强柱的配筋构造。

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不得过高,以免在罕遇地震中进入屈服阶段不能形成塑性铰或塑性铰转移到立柱上。

注意节点构造,让塑性铰向梁跨内移。

2.关于“强剪弱弯”措施:强剪弱弯是保证构件延性,防止脆性破坏的重要原则,它要求人为加大各承重构件相对于其抗弯能力的抗剪承载力,使这些部位在结构经历罕遇地震的过程中以足够的保证率不出现脆性剪切失效。

框架结构设计的方法

框架结构设计的方法

框架结构设计的方法
框架结构设计的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自顶向下方法:从总体到细节,逐层向下进行设计,先设计整体的架构框架,再逐步细化到具体的模块和功能。

2. 自底向上方法:从细节到总体,先设计具体的模块和功能,再逐步组合起来形成整体的架构框架。

3. 面向对象方法:将系统设计分解为对象,通过对象之间的关系和交互来构建系统的架构。

使用面向对象的原则和模式来设计和组织系统的结构。

4. 事件驱动方法:将系统看作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事件和处理逻辑,通过事件触发和处理来构建系统的架构。

不同组件之间通过事件的发布和订阅来进行通信和交互。

5. 服务导向方法:将系统设计为一组可独立部署和调用的服务,通过服务之间的接口和协议来构建系统的架构。

采用服务的组合和组件化来实现系统的功能。

以上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和项目特点进行选择和组合,通常结合使用多种方法可以得到更好的设计结果。

同时,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系统的性能、可扩展
性、易用性和可维护性等方面的需求。

框架结构设计的过程和要点

框架结构设计的过程和要点

框架结构设计的过程和要点第一,需求分析。

在进行框架结构设计之前,我们需要对系统的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思考。

这包括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安全需求等等。

通过充分了解需求,我们可以确定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和组件,并明确各个组件之间的关系和依赖。

第二,模块划分。

在确定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和组件之后,我们需要对这些组件进行合理的划分和组织。

这包括确定组件之间的接口、定义模块的职责和功能,并划分模块的访问权限和可见性。

通过合理的模块划分,可以降低系统的耦合度,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第三,架构选择。

在进行框架结构设计时,我们面临着多种架构选择。

常见的架构包括分层架构、模块化架构、微服务架构等等。

我们需要根据系统的需求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架构。

在选择架构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点:系统的可伸缩性,系统的可维护性,系统的安全性,系统的性能,以及系统的可测试性。

第四,接口设计。

在进行框架结构设计时,我们需要设计合理的接口,定义模块之间的协作方式和通信方式。

接口设计应该符合开放封闭原则,即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封闭。

良好的接口设计可以提高系统的复用性和可扩展性。

第五,错误处理。

在进行框架结构设计时,我们需要考虑系统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情况,并规定如何处理这些错误。

这包括异常处理、日志记录、报警机制等等。

良好的错误处理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健壮性。

第六,测试规划。

在进行框架结构设计时,我们应该考虑如何进行有效的测试。

测试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系统的潜在问题和错误,并保证系统在各种情况下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因此,我们需要对系统进行详细的测试规划,并确定测试的覆盖范围和策略。

第七,性能优化。

在进行框架结构设计时,我们应该考虑如何提高系统的性能。

这包括对系统的瓶颈进行分析和优化,合理利用系统资源,采用高效的算法和数据结构等等。

性能优化可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吞吐量,提高系统的用户体验。

第八,安全设计。

在进行框架结构设计时,我们应该考虑系统的安全性问题,包括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用户权限等等。

框架结构设计步骤及要点

框架结构设计步骤及要点

框架结构设计步骤及要点1. 结构设计说明:主要是设计依据,抗震等级,人防等级,地基情况及承载力,防潮抗渗做法,活荷载值,材料等级,施工中的注意事项,选用详图,通用详图或节点,以及在施工图中未画出而通过说明来表达的信息。

如混凝土的含碱量不得超过3kg/m3等等。

2. 各层的结构布置图:包括:(1).预制板的布置(板的选用、板缝尺寸及配筋)。

标注预制板的块数和类型时, 不要采用对角线的形式。

因为此种方法易造成线的交叉, 宜采用水平线或垂直线的方法, 相同类型的房间直接标房间类型号。

应全楼统一编号,可减少设计工作量,也方便施工人员看图。

板缝尽量为40, 此种板缝可不配筋或加一根筋。

布板时从房间里面往外布板, 尽量采用宽板, 现浇板带留在靠窗处, 现浇板带宽最好≥200(考虑水暖的立管穿板)。

如果构造上要求有整浇层时, 板缝应大于60。

整浇层厚50, 配双向φ6250, 混凝土C20。

纯框架结构一般不需要加整浇层。

构造柱处不得布预制板。

地下车库由于防火要求不可用预制板。

框架结构不宜使用长向板,否则长向板与框架梁平行相接处易出现裂缝。

建议使用PMCAD的人工布板功能布预制板,自动布板可能不能满足用户的施工图要求,仅能满足定义荷载传递路线的要求。

(2).现浇板的配筋(板上、下钢筋,板厚尺寸)。

板厚一般取120、140、160、180四种尺寸或120、150、180三种尺寸。

尽量用二级钢包括直径φ10(目前供货较少)的二级钢,直径≥12的受力钢筋,除吊钩外,不得采用一级钢。

钢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大于200,间距尽量用200。

(一般跨度小于6.6米的板的裂缝均可满足要求)。

跨度小于2米的板上部钢筋不必断开,钢筋也可不画,仅说明钢筋为双向双排钢筋多少上下钢筋间距宜相等,直径可不同,但钢筋直径类型也不宜过多。

顶层及考虑抗裂时板上筋可不断,或50%连通,较大处附加钢筋,拉通筋均应按受拉搭接钢筋。

板配筋相同时,仅标出板号即可。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框架结构设计6.1 一般规定6.1.1 框架结构应设计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

主体结构除个别部位外,不应采用铰接。

6.1.2 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不应采用单跨框架。

6.1.3 框架结构的填充墙及隔墙宜选用轻质墙体。

抗震设计时,框架结构如采用砌体填充墙,其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避免形成上、下层刚度变化过大。

2,避免形成短柱。

3,减少因抗侧刚度偏心而造成的结构扭转。

6.1.4 抗震设计时,框架结构的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楼梯间的布置应尽量减小其造成的结构平面不规则。

2,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楼梯结构应有足够的抗倒塌能力。

3,宜采取措施减小楼梯对主体结构的影响。

4,当钢筋混凝土楼梯与主体结构整体连接时,应考虑楼梯对地震作用及其效应的影响,并应对楼梯构件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

6.1.5 抗震设计时,砌体填充墙及隔墙应具有自身稳定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砌体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当采用砖及混凝土砌块时,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5;采用轻质砌块时,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2.5。

墙顶应与框架梁或楼板密切结合。

2,砌体填充墙应沿框架柱全高每隔500mm 左右设置2根直径6mm 的拉筋,6度时拉筋宜沿墙全长贯通,7、8、9度时拉筋应沿墙全长贯通。

3,墙长大于5m 时,墙顶与梁(板)宜有钢筋拉结;墙长大于8m 或层高的2倍时,宜设置间距不大于4m 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墙高超过4m 时,墙体半高处(或门洞上皮)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4,楼梯间采用砌体填充墙时,应设置间距不大于层高且不大于4m 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并应采用钢丝网砂浆面层加强。

6.1.6 框架结构按抗震设计时,不应采用部分由砌体墙承重之混合形式。

框架结构中的楼、电梯间及局部出屋顶的电梯机房、楼梯间、水箱间等,应采用框架承重,不应采用砌体墙承重。

6.1.7 框架梁、柱中心线宜重合。

当梁柱中心线不能重合时,在计算中应考虑偏心对梁柱节点核心区受力和构造的不利影响,以及梁荷载对柱子的偏心影响。

梁、柱中心线之间的偏心距,9度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柱截面在该方向宽度的1/4;非抗震设计和6~8度抗震设计时不宜大于柱截面在该方向宽度的1/4,如偏心距大于该方向柱宽的1/4时,可采取增设梁的水平加腋(图6.1.7)等措施。

设置水平加腋后,仍须考虑梁柱偏心的不利影响。

1,梁的水平加腋厚度可取梁截面高度,其水平尺寸宜满足下列要求:2/1/≤x x l b (6.1.7-1)3/2/≤b x b b (6.1.7-2)2/c x b b x b b ≥++ (6.1.7-3)式中:b x ——梁水平加腋宽度(mm);l x ——梁水平加腋长度(mm);b b ——梁截面宽度(mm);b c ——沿偏心方向柱截面宽度(mm);x ——非加腋侧梁边到柱边的距离(mm)。

图6.1.7 水平加腋梁1--梁水平加腋2,梁采用水平加腋时,框架节点有效宽度b j 宜符合下式要求:1)当x=0时,b j 按下式计算:x b j b b b +≤ (6.1.7-4)2)当x ≠0时,b j 取(6.1.7-5)和(6.1.7-6)二式计算的较大值,且应满足公式(6.1.7-7)的要求:x b b b x b j ++≤ (6.1.7-5)x b b b x b j ++≤ (6.1.7-6)c b j h b b 5.0+≤ (6.1.7-7)式中:h c ——柱截面高度(mm)。

6.1.8 不与框架柱相连的次梁,可按非抗震要求进行设计。

6.2 截面设计6.2.1 抗震设计时,除顶层、柱轴压比小于0.15者及框支梁柱节点外,框架的梁、柱节点处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柱端弯矩设计值应符合下列要求:1,一级框架结构及9度时的框架:∑∑=bua c M M2.1 (6.2.1-1)2,其他情况:∑∑=b c c M M η (6,2.1—2)式中:∑M c ——节点上、下柱端截面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组合弯矩设计值之和;上、下柱端的弯矩设计值,可按弹性分析的弯矩比例进行分配;∑M b ——节点左、右梁端截面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组合弯矩设计值之和;当抗震等级为一级且节点左、右梁端均为负弯矩时,绝对值较小的弯矩应取零;∑M bua ——节点左、右梁端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实配的正截面抗震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之和,可根据实际配筋面积(计入受压钢筋和梁有效翼缘宽度范围内的楼板钢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并考虑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计算;ηc ——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对框架结构,二、三级分别取1.5和1.3;对其他结构中的框架,一、二、三、四级分别取1.4、1.2、1.1和1.1。

6.2.2 抗震设计时,一、二、三级框架结构的底层柱底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应分别采用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值与增大系数1.7、1.5、1.3的乘积。

底层框架柱纵向钢筋应按上、下端的不利情况配置。

6.2.3 抗震设计的框架柱、框支柱端部截面的剪力设计值,一、二、三、四级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1,一级框架结构和9度时的框架:n b cua t cua H M M V /)(2.1+= (6.2.3-1)2,其他情况:n b c t c vc H M M V /)(+=η (6.2.3-2)式中:M tc 、M b c ——分别为柱上、下端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符合本规程第6.2.1条、6.2.2条的规定;M t cua 、M b cua ——分别为柱上、下端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实配的正截面抗震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可根据实配钢筋面积、材料强度标准值和重力荷载代表值产生的轴向压力设计值并考虑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计算;H n ——柱的净高;ηvc ——柱端剪力增大系数。

对框架结构,二、三级分别取1.3、1.2;对其他结构类型的框架,一、二级分别取1.4和1.2,三、四级均取1.1。

6.2.4 抗震设计时,框架角柱应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设计。

一、二、三、四级框架角柱经按本规程第6.2.1~6.2.3条调整后的弯矩、剪力设计值应乘以不小于1.1的增大系数。

6.2.5 抗震设计时,框架梁端部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一、二、三级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四级时可直接取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计算值。

1,一级框架结构及9度时的框架:G h n r bua l bua V l M M V ++=/)(1.1 (6.2.5-1)2,其他情况:G h n r b l b Vh V l M M V ++=/)(η (6.2.5-2)式中:M lb 、M r b ——分别为梁左、右端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

当抗震等级为一级且梁两端弯矩均为负弯矩时,绝对值较小一端的弯矩应取零;M lbua 、M r bua ——分别为梁左、右端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实配的正截面抗震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可根据实配钢筋面积(计入受压钢筋,包括有效翼缘宽度范围内的楼板钢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并考虑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计算;l n ——梁的净跨;V Gb ——梁在重力荷载代表值(9度时还应包括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作用下,按简支梁分析的梁端截面剪力设计值;ηvh ——梁剪力增大系数,一、二、三级分别取1.3、1.2和1.1。

6.2.6 框架梁、柱,其受剪截面应符合下列要求:1,特久、短暂设计状况025.0bh f V c c β≤ (6.2.6-1)2,地震设计状况跨高比大于2.5的梁及剪跨比大于2的柱:)2.0(10bh f V c c REβγ≤ (6.2.6-2) 跨高比不大于2.5的梁及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 )15.0(10bh f V c c RE βγ≤ (6.2.6-3)框架柱的剪跨比可按下式计算:’)/(0h V M c c =λ (6.2.6-4)式中:V ——梁、柱计算截面的剪力设计值;λ——框架柱的剪跨比;反弯点位于柱高中部的框架柱,可取柱净高与计算方向2倍柱截面有效高度之比值;M c ——柱端截面未经本规程第6.2.1、6.2.2、6.2.4条调整的组合弯矩计算值,可取柱上、下端的较大值;V c ——柱端截面与组合弯矩计算值对应的组合剪力计算值;βc ——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50时取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取0.8;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在C50和C80之间时可按线性内插取用;b ——矩形截面的宽度,T 形截面、工形截面的腹板宽度;h 0——梁、柱截面计算方向有效高度。

6.2.7 抗震设计时,一、二、三级框架的节点核心区应进行抗震验算;四级框架节点可不进行抗震验算。

各抗震等级的框架节点均应符合构造措施的要求。

6.2.8 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框架柱,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1,持久、短暂设计状况N h sA f bh f V sv yv t 07.0175.100+++≤λ (6.2.8-1) 2,地震设计状况)056.0105.1(100N h sA f bh f V sv yv t RE +++≤λλ (6.2.8-2) 式中:λ——框架柱的剪跨比;当λ<l 时,取λ=l ;当λ>3时,取λ=3;N-——考虑风荷载或地震作用组合的框架柱轴向压力设计值,当N 大于0.3f c A c 时,取0.3f c A c 。

6.2.9 当矩形截面框架柱出现拉力时,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1,持久、短暂设计状况N h sA f bh f V sv yv t 2.0175.100-++≤λ (6.2.9-1) 2,地震设计状况)2.0105.1(100N h sA f bh f V sv yv t RE +++≤λλ (6.2.9-2) 式中:N ——与剪力设计值V 对应的轴向拉力设计值,取绝对值;λ——框架柱的剪跨比。

当公式(6.2.9-1)右端的计算值或公式(6.2.9-2)右端括号内的计算值小于0h s A f sv yv 时,应取等于0h s A f sv yv ,且0h sA f sv yv 值不应小于0.36f t bh 0。

6.2.10 本章未作规定的框架梁、柱和框支梁、柱截面的其他承载力验算,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有关规定执行。

6.3 框架梁构造要求6.3.1 框架结构的主梁截面高度可按计算跨度的1/10~1/18确定;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

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梁截面高度的1/4,也不宜小于200mm 。

当梁高较小或采用扁梁时,除应验算其承载力和受剪截面要求外,尚应满足刚度和裂缝的有关要求。

在计算梁的挠度时,可扣除梁的合理起拱值;对现浇梁板结构,宜考虑梁受压翼缘的有利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