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新闻学概论 第四讲 新闻媒介的结构与体制
考研《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学位)》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名称: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专业类别:
□学术型
■专业学位
适用专业:
一、基本内容
新闻传播学
新闻学部分
(一)新闻学 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新闻学和新闻工作 (二)新闻活动 新闻活动的渠道 (三)新闻 新闻的基本特点、定义、要素 (四)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 新闻与宣传的区别 (五)新闻事业的产生 中外新闻媒体产生历史 (六)互联网与新媒体 互联网与新媒体造就传媒新业态及其引发的新问题 (七)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 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水平、传播工具的物理性、受众的多元需要和反映现实生活的需要对新闻 事业发展的影响 (八)新闻媒介的性质 新闻事业的阶级性、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二、考试要求(包括考试时间、总分、考试方式、题型、分数比例等) 考试时间: 3 小时 考试总分: 150 分 考试方式:闭卷 考试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应用题(以上题型不一定同时出现) 分数比例:名词解释、简答题约 50 分;论述题、材料分析题约占 50 介的功能定位、传播效果、我国新闻媒体的作用和任务 (十)大众传媒与社会 大众传媒与社会系统、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际关系之间的复杂综合关系 (十一)新闻自由和社会控制 新闻自由的含义和起源 (十二)新闻媒介的运行体制与管理模式 世界新闻媒介的三大运行体制、新闻媒介的内部管理和运行 (十三)传媒业经营 传媒业经营的基本原则、基本目标、基本路径 (十四)新闻媒介的受众 受众的特点、细分、定位及其地位的新变化 (十五)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 新闻事业的群众性、战斗性、党性原则 (十六)新闻选择 新闻选择的标准、新闻选择的具体运用 (十七)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理念、职业道德和修养 新闻专业理念、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中国新闻事业对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十八)中国的新闻改革 新闻改革的基本特点、中国新闻媒介的走势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第四章新闻事业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第四章新闻事业第四章新闻事业新闻事业是⼀切新闻机构及其全部业务活动的总称现代新闻事业包括报社、⼴播电台、电视台、新闻通讯社、新闻图⽚社、新闻杂志社、新闻纪录电影制⽚⼚、互联⽹新闻⽹站等新闻机构及其业务活动⼴义新闻事业包括新闻教育和研究机构及其教学、教育和学术研究活动新闻事业的主要功能是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服务社会第⼀节新闻事业的产⽣和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催⽣近代新闻事业是,在社会分⼯中出现了专职的新闻从业⼈员及其⾏业性组织新闻事业产⽣的标志社会⽣产⼒和科技⽂化的进步决定新闻事业发展的⽔平1)社会⽣产⼒和科技⽂化的进步,制约着新闻事业具体媒体形态及传播⼿段的发展⽔平2)社会⽣产⼒和科技⽂化的进步,决定着新闻事业发展的⽔平,影响着新闻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能动性发挥及其相互作⽤关系社会和阶级的需要决定新闻事业的基本属性第⼆节新闻事业的性质和功能→为新闻⼯作者提供了技术⼿段,拓展了创新思维与能⼒表现的空间,也促进了社会⽣产⼒和科技⽂化本⾝的发展→互联⽹的产⽣和发展带来的交互式传播,⼀改以往传者主动、受众被动的简单关系,⼴⼤受众从单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转变为具有⼀定传播能⼒的传播者,成为信息传播中的另⼀主体新闻事业是⼈类社会发展到⼀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适应这⼀历史阶段社会需要的产物,新闻事业是适应⼀定历史阶段下特定阶级的需要⽽产⽣和发展起来的。
→我国早期报纸:邸报1)称呼:条报、条陈、除⽬、报状、状;邸抄、朝报、进奏院状报2)内容:圣谕,法令,奏折3)特点:不由朝廷统⼀公布;内容不相同;⽆固定发布⽇期;⽆⾃⼰采写的新闻⾔论4)作⽤:宣传君恩;宣扬君⾂之道;宣布君令;封锁不利消息;通信息5)定性:并⾮近代报纸的始祖,⽽是政府公报的始祖→古代新闻活动共同点:1)古代社会始终没有停⽌过新闻活动,但没有产⽣过以收集和公开向社会发布新闻为职业的机构,所以古代只有新闻活动,没有新闻事业2)古代社会的新闻活动规模⼩,新闻基本上是定向传播,及传播有明确的、具体的对象,⽽基本上没有⽆定向的⼤众传播3)统治阶级内部的新闻活动在规模上⼤⼤超过被统治阶级◆在社会和国家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统治阶级总是从⾃⼰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出发,通过⾃⼰所制定的新闻政策和新闻法规来控制新闻事业的发展⽅向。
媒介基本架构及专业词语概述
通过媒体公关、危机公关等手段, 建立和维护媒体与政府、企业、社 会组织等各方面的良好关系。
0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媒介专业词语
媒介术语
媒介
泛指所有在传播过程中起中间作 用的人、物、机构。媒介在传播 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信
息的承载者和传播者。
传媒产业
指以传播信息为主的产业,包括 新闻、广告、公关、媒体公司等
图片与视觉效果
杂志常注重图片和视觉效果。
广告与营销
杂志也是广告和营销的重要平台。
电视媒介
01
视频媒介
电视是一种视频媒介,通过图像 和声音传递信息。
娱乐与新闻
电视主要传递娱乐节目、电视剧 和新闻信息。
03
02
大众传播
电视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面向 广大观众。
广告与营销
电视也是广告和营销的重要平台 。
04
矩阵制组织结构
一种较为灵活的管理结构 ,以项目为中心,结合部 门职能,实现纵横交错的 矩阵式管理。
网络型组织结构
一种扁平化、高弹性的管 理结构,以任务为导向, 强调跨部门、跨职能的协 同合作。
媒介业务流程
新闻采访
收集、采访、整理、编辑新闻素材, 为新闻报道提供内容。
新闻编辑
对新闻素材进行筛选、剪辑、排版、 校对等处理,制作出符合媒体定位和 读者需求的新闻报道。
。
媒介融合
指多种媒介形态之间的融合,包 括内容融合、技术融合、产业融
合等。
媒介行业常用语
流量
指网站或应用的访问量,是衡量其受欢迎程度的重要 指标。
用户画像
通过对用户行为、喜好等数据的分析,形成的用户特 征描述,用于精准营销和产品设计。
新闻媒介的运行体制与管理模式
新闻媒介的运行体制与管理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络的普及,新闻媒介的运行体制和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变化和演进。
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媒介主要由大型报纸、广播和电视等媒体机构垄断,它们拥有广泛的传播渠道和庞大的读者群体。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新的媒介形式如网络媒体、社交媒体等迅速发展,传统媒体的地位和影响力逐渐受到挑战。
在现代新闻媒介中,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运行体制和管理模式。
首先是传统媒体的集中管理模式,也就是由少数大型机构拥有和控制着媒体资源和内容生产。
这些机构通常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专业团队,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新闻报道和专业服务。
然而,这种集中管理模式也容易导致信息的片面性和偏见,可能出现新闻报道的倾向性和不公正性。
另一种模式是基于互联网的去中心化和多元化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新闻发布者和信息传播者。
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等提供了平台,让个人可以分享和传播自己的观点和信息。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信息的多样性和即时性,但也容易出现谣言、虚假信息和激进言论等问题,因为媒体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查和筛选。
此外,还存在一种混合模式,即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相结合的模式。
许多传统媒体已经意识到互联网的崛起和用户需求的变化,通过建立自己的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加强与读者的互动和参与,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
这种模式可以更好地利用传统媒体的品牌优势和资源,同时也能够吸引更多年轻一代读者和用户。
在新闻媒介的运行体制和管理模式方面,一方面需要加强政府监管和法律法规的制定,以保障新闻的真实性和公正性。
另一方面,媒体自身也应该加强自律和专业化建设,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和信任度。
此外,还需要注重培养读者的媒体素养和信息辨识能力,让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和评估各种信息。
综上所述,新闻媒介的运行体制和管理模式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需要政府、媒体机构和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其中的问题和挑战。
只有在合理规范和有效管理下,新闻媒介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公正、准确、及时的新闻报道和信息服务。
新闻体制
新闻体制
定义:1、新闻体制是指新闻事业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经营方式、法律责任、权限规定以及新闻机构内部的管理制度等方面的体系与制度的总称
2、是指新闻事业的所有制性质、决策机构的构成、新闻事业的结构和社会对新闻事
业的制约机制等,集中体现在媒体的所有制问题上
新闻媒介的运行体系
以美国为代表的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完全商业化运作体系
媒介所有制:私有制——完全由私人独资或集股兴办
媒介的特点:董事会为最高决策机构;
依托财团;
盈利为最终目的,收视率、发行率为直接目标;
广告是最主要收入来源;
迎合受众为节目策划的基本原则;
监督政府有一定的力度;
垄断竞争为基本模式
调控方式:法律为主、行政调控为辅
以西欧各国为代表的公私并举的双轨制运作体系
媒介所有制:公私并举
公营媒体特点:相对独立的管理机构
半官方机构
视听费主要为主要收入来源
强调对公众负责
不播广告
媒体调控方式:法律与行政调控方式
以中国为代表的完全国有的有限商业化运作模式
媒介所有制:国营媒体
中媒介特点:1、媒介的所有权完全属于国有
2、媒介是党和政府的宣传机构,党和政府的喉舌,以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为
最高利益
3、媒介义不容辞的承担着宣传党和政府的重大理论、方针、政策的职责,接
受党的领导
4、媒介经费在80年代前都由政府直接拨款
媒体调控方式:行政为主、法律为辅(法律管理在不断增强)。
复旦新闻学概论 第四讲 新闻媒介的结构与体制分析
面临的困境:
(1)资本取代政府控制报刊 (2)煽情新闻泛滥,危害公共道德 (3)垄断取代自由竞争,意见市场被垄断 (4)侵犯公民权利,隐私权、名誉权 (5)报刊维护自身利益,损害公众利益
反思:新闻自由是公众自由,不是传媒自由 传媒自由威胁公众自由
2、社会责任论
• 对于自由主义理论的修正、补充 • 20世纪成形,是建立在自由主义遭遇困境 基础上 • 并未取而代之,只是一种理想,实施困难 • 目标是更充分地实现新闻自由,并非限制 新闻自由
1、私有制:市场导向
• • • • • • 权力:董事会 内容:新闻为主,重视受众需要 目的:赢利,兼顾社会责任 经济来源:广告,发行 立场:依托大型财团 与政府关系:独立
2、公有制:公众导向
• • • • • • 权力:管理委员会 内容:严肃新闻多,重视教化功能 目的:为公众利益服务 经济来源:视听费 立场:公众 与政府关系:名义独立,重大问题与政府 保持一 致
新闻专业主义
(1)专业化的维度 • 自治 • 独特的专业规范 • 公共服务取向 ——英美或“自由主义”媒介模式的专业化等同于 “客观性”和政治中立 (2)相关概念:工具化 • 工具化:外部行动者对媒介的控制:政党、政治 家、社会组织或运动、寻求政治影响力的经济行 动者 ——专业化可能受到政治工具化、商业化的威胁
• 媒介市场结构——大众报业的发展 • 报纸发行的数量、性质、与受众的关系、在社会、 政治传播过程中的角色:横向的、纵向的 • 报纸的商业化程度,是否接受政治参与者津贴 • 读者性别偏向 • 报纸市场的分层。其一,质报和量报的区分。其 二,全国性、区域性、地方性报纸的区分
政治平行性
媒介的政治取向 • 媒介内容,在新闻、时事报道中呈现的政 治取向 • 媒介与政党或其他类型机构的各种组织化 联系 • 媒介人员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倾向 • 媒介受众的党派性 • 新闻事业的角色取向与实践
复旦大学出版社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是为了确立、维护和发展新闻自由所作的理论探索。
力图以理论的形式来阐述、论证新闻自由的合理性、必然性;而探讨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则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主要内涵,并由此确立其基本原则。
主要观点有:1.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的干涉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3.“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4.对事实的信念(社会责任发展新闻学党报理论)受众是新闻媒介的参与者受众并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他们是积极地参与者,是整个新闻传播活动最为活跃的决定性因素受众的特征 1.广泛性受众成员组合和地狱分布上的广泛性2.混杂性也正因为新闻媒介受众成员广泛地分布在全社会的各个角落,就相应造就了受众全体成员的混杂性特征3. 隐蔽性受众对于新闻媒介来说,是不见面的,是一种笼统的,隐蔽的存在。
新闻价值就是事实本身包含的引起社会各种人共同兴趣的素质。
这些素质包括 1.时新性时间近内容新时间越短,价值越高2.重要性3.接近性地理上的接近心理上的接近4.显著性名人+普通事=新闻,普通人+不寻常的事=新闻5.趣味性任何事只要具备了时新性再加上其他任何一性,就有成为新闻的可能,一个失实锁具备的这些元素越多,起新闻价值越高。
新闻失实主要表现1.无中生有,凭空捏造2.添枝加叶,层层拔高3.要件残缺,隐瞒事实4.偷梁换柱,移花接木5.因果不符。
性质来说非故意性失实和故意性失实。
传媒业是如何经营的:1坚持三大基本原则(普遍服务原则、编营分离原则、受众中心原则)2坚持传媒业经营的战略目标:争取受众、赢得市场份额、获取足够的利润,打造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建设媒体的公信力 3当前传媒业经营的三大基本潮流:①、集约化,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使传媒业走上集约化经营之路②、专业化,针对受众设置特定的频道、频率③、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经营,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不同媒体组建成一个集团公司中西方经营的区别:1、西方各国的报业集团基本上垄断了报业市场,中国的传媒业集团基本上是单一的专业化集团,基本上没有跨媒体的传媒集团2、西方大众化综合频道都是区域性的,而专业化频道基本上面向全国,造成“大众化小空间、小众化大空间”的竞争格局。
新闻媒介的运行体制与管理模式。共45页
新闻媒介的运行体制与管理模式。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复旦考研:新闻学概论知识点
复旦考研:新闻学概论知识点绪论1、新闻学: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2、媒介管理与经营:研究国家的新闻法规、新闻政策以及国家队媒体的宏观调控;总结、研究媒介内部的管理机制,研究媒介的受众市场以及媒介的经营方针、策略等等。
3、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源起欧洲,盛行于北美尤其美国。
它是为了确立、维护和发展资产阶级的新闻自由所作的理论探索。
主要观点有: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的干涉(绝对自由化);报纸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第四种权利);“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对事实的信念。
4、社会责任论: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一批学者正式构建,50年代被西方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其基础仍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包含三项内容:对每日的事件给予真实的、全面的和理智的报道,并将它们置于能显示其意义的特定的前后联系之中;报刊要成为“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报刊要反映出社会各个集团的典型画面(稳定社会);报刊要澄清和提出社会的目标和价值观(教育和宣传的责任);报刊要“完全接近每日的信息”(不能漏报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新闻)。
5、发展新闻学(或称发展传播学):核心内容:国家的发展尤其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新闻媒介必须服从、服务、促进国家发展尤其经济发展。
核心内容:守望——传播国内外重大信息,改变闭目塞听的落后观念,尤其把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重要的国家发展项目,使传统社会的人民把眼光放在将来以及现在的生活形态;整合——缓和社会矛盾,妥善处理国家内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利益冲突,保持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教育——强调教育大众遵纪守法,竭力促进人的现代化,推广新的技术。
6、党报理论:核心是:新闻媒介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即宣传工具,必须无条件地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规等。
第一章新闻活动一、名词解释:1、大众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在新闻学上总称新闻事业,在传播学上称为大众传播媒介(简称大众传媒)或新闻媒介。
复旦考研:新闻学概论知识点
复旦考研:新闻学概论知识点绪论1、新闻学: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2、媒介管理与经营:研究国家的新闻法规、新闻政策以及国家队媒体的宏观调控;总结、研究媒介内部的管理机制,研究媒介的受众市场以及媒介的经营方针、策略等等。
3、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源起欧洲,盛行于北美尤其美国。
它是为了确立、维护和发展资产阶级的新闻自由所作的理论探索。
主要观点有: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的干涉(绝对自由化);报纸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第四种权利);“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对事实的信念。
4、社会责任论: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一批学者正式构建,50年代被西方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其基础仍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包含三项内容:对每日的事件给予真实的、全面的和理智的报道,并将它们置于能显示其意义的特定的前后联系之中;报刊要成为“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报刊要反映出社会各个集团的典型画面(稳定社会);报刊要澄清和提出社会的目标和价值观(教育和宣传的责任);报刊要“完全接近每日的信息”(不能漏报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新闻)。
5、发展新闻学(或称发展传播学):核心内容:国家的发展尤其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新闻媒介必须服从、服务、促进国家发展尤其经济发展。
核心内容:守望传播国内外重大信息,改变闭目塞听的落后观念,尤其把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重要的国家发展项目,使传统社会的人民把眼光放在将来以及现在的生活形态;整合一一缓和社会矛盾,妥善处理国家内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利益冲突,保持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教育一一强调教育大众遵纪守法,竭力促进人的现代化,推广新的技术。
6、党报理论:核心是:新闻媒介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即宣传工具,必须无条件地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规等。
第一章新闻活动、名词解释: 1、大众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在新闻学上总称新闻事业,在传播学上称为大众传播媒介(简称大众传媒)或新闻媒介。
《新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新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journalism课程编码:050320222总学时:32 学分:2适用对象: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三年级学生先修课程:无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1、本课程是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科基础课程。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新闻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理解新闻事业的基本功能,掌握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从事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新闻观,为其今后从事新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作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理论课程,也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理论指导。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第1章:新闻学和新闻传播活动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1-1了解新闻学1-2学习新闻理论的意义1-3了解新闻及其传播的必要性1-4熟悉新闻传播这种社会现象重点:新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难点:新闻及其传播的必要性第2章:新闻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2-1了解新闻的基本特点和定义2-2了解新闻本源2-3熟悉新闻要素和类别重点:新闻的基本特点、新闻的定义难点:新闻本源和要素第3章: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3-1了解新闻与信息3-2熟悉新闻与宣传3-3掌握新闻与舆论重点:新闻与信息、新闻与宣传难点:新闻与舆论的关系第4章:新闻事业的产生及性质和特征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4-1了解中国社会的新闻传播工具4-2了解西方报纸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4-3了解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的产生重点:新闻事业产生的过程和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的产生难点:了解历史对理解当今新闻事业的关系第5章:互联网与新媒体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5-1了解互联网与新媒体的兴起5-2掌握互联网与新媒体引发的新问题5-3熟悉互联网与新媒体造就传媒新业态重点:互联网与新媒体引发的新问题难点:新的传媒业态的出现和研究第6章: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6-1了解政治、经济体制决定新闻体制6-2了解生产力水平决定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6-3熟悉传播工具的物理性能决定传播工具的特点6-4熟悉受众的多元需要促使媒体多样化重点:新闻事业的发展难点:新闻事业发展的规律第7章:新闻事业的功能与效果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7-1了解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7-2了解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7-3熟悉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重点:新闻事业的功能、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难点:我国新闻事业的作用和任务第8章:新闻自由和社会控制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8-1了解新闻自由的含义8-2熟悉新闻法规重点:新闻自由难点:新闻自由是相对的自由第9章:新闻选择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9-1了解新闻学是一门选择事实的艺术9-2熟悉新闻选择的标准9-3掌握新闻选择的具体运用重点:新闻选择的标准难点:新闻选择的具体运用第10章:新闻媒介的受众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10-1了解受众是谁10-2熟悉受众的特点10-3掌握受众的权利重点:受众在新闻产生和传播过程中的地位难点:认识受众第11章: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理念、职业道德和修养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11-1了解新闻专业理念11-2熟悉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11-3掌握中国新闻事业对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重点: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和修养难点:新闻的专业理念第12章: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和中国的新闻改革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12-1了解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12-2掌握中国新闻媒介的走势重点:中国新闻工作的特殊性难点:中国新闻媒介的走势三、学时分配课程总学时为40,其中理论学时40。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13年《新闻传播学基础》考试大纲
一、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部分要求了解与掌握新闻学与传播学的主要概念与理论,并以其分析和解释中国和国际范围内的新闻与传播的相关事件与现象。
新闻学理论(一)世界各国的主导性新闻理论(二)新闻的定义与特性、新闻选择(三)新闻与信息、宣传和舆论的联系与区别四)互联网与新媒体的兴起对于媒介业态和新闻管理、新闻操作的影响五)新闻媒介的性质与新闻事业的功能及效果,大众传媒与其他社会子系统的关系等(六)新闻自由与社会控制,新闻媒介的运行体制与管理模式等(七)传媒业经营的基本原则、目标和路径等(八)新闻媒介的受众及其特性(九)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十)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理念、职业道德和修养等(十一)中国的新闻改革的特点与走势传播学理论一)大众传播研究的基本模式二)大众传播中的理解与语言争议,传播中理解的作用,与编码相关的问题,宣传分析,易读性的测量三)认知一致与大众传播四)说服理论、群体与传播等五)大众媒介与人际传播六)大众媒介的效果与使用七)现代社会中的大众媒介八)媒介连锁企业与媒介集团二、中国新闻史部分掌握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脉络,掌握各时期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重要新闻传播媒介的发展状况,了解中国杰出的新闻传播工作者的重要业绩和重大的新闻传播事件的基本情况,以资当前新闻传播事业改革之镜鉴。
(一)新闻事业在中国的出现与长足发展1,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要形式2,近代报业在中国的出现3,外报在华的拓展与垄断4,国人办报活动的初步实践与海外中文报刊的出现(二)从民族报业的勃兴到新闻事业的全面发展5,民族报业的勃兴与国人在境外的办报活动6,自由新闻体制的从确立到扭曲与民族报业的职业化走向7,通讯社、广播电台及新闻研究与教育事业的发展8,报业在新文化运动中发展与无产阶级报业的兴起(三)两极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影响9,新闻统制的建立与国民党新闻事业的发展10,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发展、成熟与全面胜利11,新闻统制下民营新闻事业的艰难发展12,日占区、上海租界和香港及海外地区新闻事业的剧变(四)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发展与改革13,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14,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曲折发展15,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日趋繁荣16,1949年后港澳台新闻事业的发展与变化。
《新闻学概论》(第六章)——新闻媒介的性质
2 官方新闻媒介:代表政府或执政党立场, 宣传政府的施政纲领。
一般来说,它们往往依靠政府或执政党的财政 津贴来维持日常运作,世界各国几乎所有的对外广 播都是官方的新闻媒介,尽管他们运作方式可能不 同
3 半官方新闻媒介:名义上是独立运作的, 但在重大政治问题上、重宣传的责任要时刻 往往代表政府发言,替政府宣传,同时,政 府又可以不承担这些
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负面影响 1、要有一个新闻法,以及与之配套的有关 法规。 2、要恪守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工作者的道 德规范 3、对新闻工作的进行普遍的人格教育和职 业操守教育 4、健全对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者的社会性 的监督机制
第三节 新闻媒介产品的商品性
新闻之所以是商品,因为它以搜集和加工 信息的劳动,创造了为人们服务的价值, 所以,媒介及其产品应列为服务或服务类 商品。报纸有商品性,是因为新闻是商品, 人们买报纸绝不是买纸,而是为了买纸上 刊登的新闻及其他内容。新闻为人们提供 必需的信息,包含精神消费价值,所以人 们对它产生购买欲。
第六章 新闻媒介的性质
共性gòngxì : ng
指不同事物所共同具有的普通性质。
新解释:形容事物的共同性质结构。 一般、普遍、概括 的性质或状态;统统适用,完全的可应用性语言的共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 性和个性的关系。——毛泽东《矛盾论》 新闻事业的共性指整个新闻事业的所共有的基本特点; 特性指一类新闻媒介较之另一类新闻媒介的基本特点; 个性指一家新闻媒介较之其他家新闻媒介的基本特点。
2、以新闻报道的真实、客观、公正取胜
3、已发表具有独到见解的评论为世人瞩 目 4、以编排的新颖活泼、具有独创性显得 抢眼 5、以社区新闻、或国际新闻、或煽情新 闻来显示个性的
10第十章 新闻媒介的运行体制与管理模式
媒介集团化在经营方面的意义:
(1)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降低经营成本。 (2)人员合理流动,调动新闻从业人员的 积极性。 (3)资金合理调度,把资金投入到最急需、 最有效的方面。 (4)在资料、稿件组织上共享。
作业布置:
1、简述世界新闻媒介的三大运行体制。 2、组建报业集团需要什么条件? 3、媒介经营的主要范围有哪些?
推荐和参考文献:
1、王朝晖《决胜媒体市场》新华出版社 2003年 2、范以锦《南方报业战略》南方日报出版 社 2005年 3、支庭荣《媒介管理》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4年
1、具有较有影响的传媒实力。必须拥有5个以上 的传媒机构。 2、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沿海地区年利税5000 万元以上,中西部地区3000万元以上。 3、较为充足的人才实力。拥有一定比例的中高 级专业人才。 4、技术实力。有独立的印刷厂,每日总印刷能 力在对开200万份以上。 5、较为畅通的发行实力。有一定的发行量和覆 盖率,主报和子报发行总量60 万份以上。
三、新闻媒介的业务运行机构
1、报纸业务机构(美国) 新闻主编——国际新闻、国内新闻、本地 新闻、特稿新闻、电讯新闻 专版主编——以家庭生活、时尚、娱乐为 主 社论委员会——读者来信、本报社论 领导关系:总编辑→主编→编辑→记者
2、电台、电视台业务机构(美国) 经营部——广告、销售本台节目、购买转 播权 节目部——节目制作和购买 制作部——节目合成和播出计划 技术部——播出准时、清晰的技术保证
四、传媒集团化存在问题
1、由行政部门撮合,缺乏天然的凝聚力, 整合内部资源难度大。 2、单一媒介集团,报业集团没有广电,广 电集团没有报纸。
第三节 广播电视频道专业化
新闻学概论课程大纲
【课程性质】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传播现象为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传媒和人类社会的互动关系,考察新闻传媒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运作的基本规则。
新闻学的中心议题是:客观社会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传播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新闻学按内容分为:理论、历史、应用三部分。
《新闻学概论》属于新闻理论,阐释新闻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本课程为新闻学专业基础课,授课对象为本科生,是马恩新闻思想、媒介批评等课程的前置课程。
【教学目的】《新闻学概论》属新闻学基础理论课程,指导学习者认识新闻传播活动特别是新闻传媒整体运作的规律和效果,为研究新闻史、掌握新闻业务技能提供帮助。
通过本课讲授,要达到三个基本目的:第一,了解新闻学和新闻理论的基础知识,理解并掌握一些重要概念;第二,使学生养成较好的理论概括和思辨能力,以及理论探索的兴趣;第三,能够初步运用所学的理论观察、分析新闻现象和具体案例。
【教学内容】主要内容包括:新闻学核心概念以及与新闻密切相关的概念;新闻传媒产生的原因、条件、后果;新闻传媒发展的基本规律;新闻传媒的性质、功能与效果;新闻传媒与社会各领域互动关系;新闻自由与社会控制;新闻传媒的运行体制和管理模式;新闻传媒的受众特征、受众权利、受众定位;新闻选择的标准、流程;新闻从业者的专业理念及职业道德;世界主导新闻学理论。
【教学要求】对教师要求:认真准备教学内容,指定教科书和阅读材料;精心准备每一堂课的内容,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具体目标明确;鼓励并组织课堂讨论,回答同学的疑问;在课外提供同学咨询和答疑的时间;树立良好的课堂秩序,成绩评定公正。
对学生要求:新闻学不能关起门来学,而是要关注现实。
学生必须阅读每天新闻,关心重大报道和新闻实践现象;在每周上课前学生要完成该周的阅读,不得无故延误每周的阅读;按时上课和参与讨论,不得无故迟到和缺席;如有特殊情况不得不缺席或延误,必须事先或及时通知授课人,并在一周内(极个别的特殊情况下可征得授课人同意放宽期限)自行补上所缺课程内容,并通过授课老师的检查;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分享见解;按时完成所有的作业和考试。
新闻传播中的媒介框架和认知建构研究
新闻传播中的媒介框架和认知建构研究媒介框架和认知建构是新闻传播研究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影响着我们对新闻事件的理解和看法。
媒介框架指的是新闻媒体在报道新闻事件时所采用的一种方式或结构,它对于观众的认知和评价具有重要影响。
而认知建构则涉及个人的认知过程,即通过与外界信息的交互来构建自己对于事物的理解和看法。
媒介框架对于新闻传播的影响是深远的。
传统的媒介框架通常是由媒体机构自身决定的,它可以通过选择什么新闻报道、如何报道以及报道中的表述方式等方面来塑造观众对于事件的认知。
例如,媒体可以通过选择报道某一特定事件来引导观众关注重要性,或是通过强调某些细节来影响观众对事件的理解。
这种选择和表述方式可以使观众产生不同的认知偏见,从而影响他们对新闻事件的评价和态度。
然而,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媒介框架的影响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现在,个人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来发布和传播新闻事件,他们的选择和表述方式同样会影响观众的认知和评价。
这意味着观众会接收到不同的信息来源,并根据自己的认知构建来理解新闻事件。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接触到的媒介框架会与他们已有的认知建构相互作用,进一步影响他们对事件的看法。
除了媒介框架,认知建构也是新闻传播研究中一个关键的概念。
认知建构涉及到个体如何从不同的信息来源中接收、处理并构建自己对于事物的理解。
不同的个体在同一事件上可能会有不同的认知建构,这是由于个体的背景、价值观和经验等因素的差异所导致的。
因此,认知建构可以解释为什么同一个新闻事件会在不同人群中产生不同的解读和评价。
认知建构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们与社交群体的互动。
个体常常会通过社交媒体和亲朋好友讨论新闻事件,从而获得不同的观点和信息。
这些观点和信息会进一步影响个体的认知建构,使他们对于新闻事件的理解更加多样化。
此外,个体的认知建构也受到新闻媒体的传播方式和时间限制的影响。
例如,当一个事件被反复报道或过于强调时,个体可能会对该事件形成一种固定的认知建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新闻媒介的体制特征
完全国有的有限商业化运作
• 新闻媒介全部国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 • 新闻媒介承担党和政府的宣传任务 • 新闻媒介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运作
新闻学概论
第四讲
新闻媒介的体制与结构
本讲主要内容
一、新闻媒介的共性 二、新闻媒介的所有制 三、传媒的四种理论 四、媒介体制比较的框架与基本模式
阅读文献
一、《传媒的四种理论》,西伯特、彼得森、 施拉姆等著,引言;第二章:一、二、三、 四、五 二、《比较媒介体制:媒介与政治的三种模 式》,哈林、曼尼奇著,第一、二、三、 四章
政府适当约束新闻传媒
(1)制定反垄断法 (2)鼓励新投资者 (3)保证公众了解政府政策 (4)必要时,政府可创办新闻传媒保证 整个社会的信息畅通
四、媒介体制比较的框架与基本模式
1、媒介体制比较的框架 • 媒介市场的发展 • 政治平行性 • 新闻专业主义的发展 • 国家干预媒介体制的程度和性质
媒介市场的发展
国家的角色
• 媒介体制:其一是偏向自由主义的媒介体制,国 家干预在其中受到限制;其二是社会民主或指令 传统体现为媒介所有权、资助和管制较突出的国 家角色 • 相关法律的制订:诽谤、隐私权、新闻工作者专 业保密法、管理使用政府信息法、管理媒介寡占、 所有权和竞争的法律 • 作为一种信息来源和新闻的“首要定义者”
• 娱乐
1、提供娱乐、规避及放松的方法 2、减轻社会紧张感
• 动员
促进政治、战争、经济发展、工作与宗教领域中的 社会目标的活动
对《传媒四种理论》的反思
• • • • 媒介的“反映性”,与社会结构、意识形态的关系 聚焦于媒介的“意识形态” 两元对立:美国模式与苏联模式 媒介体制是多样的、动态的
——在大多数国家,媒介并不以单一目标或哲学原理构 成任何单一“体制”,而是由许多分离的、重叠的和 不连贯的要素所组成、存在着许多规范期待和实际管 制的差异。(麦奎尔)
新闻专业主义
(1)专业化的维度 • 自治 • 独特的专业规范 • 公共服务取向 ——英美或“自由主义”媒介模式的专业化等同于 “客观性”和政治中立 (2)相关概念:工具化 • 工具化:外部行动者对媒介的控制:政党、政治 家、社会组织或运动、寻求政治影响力的经济行 动者 ——专业化可能受到政治工具化、商业化的威胁
1、私有制:市场导向
• • • • • • 权力:董事会 内容:新闻为主,重视受众需要 目的:赢利,兼顾社会责任 经济来源:广告,发行 立场:依托大型财团 与政府关系:独立
2、公有制:公众导向
• • • • • • 权力:管理委员会 内容:严肃新闻多,重视教化功能 目的:为公众利益服务 经济来源:视听费 立场:公众 与政府关系:名义独立,重大问题与政府 保持一 致
1、提供关于社会实践与情境的信息 2、显示权力关系 3、促成创新、适应及进步
• 联系:
1、解释与评论事件及信息的意义 2、支持既有的权威与规范 3、社会化 4、协调各自分离的活动 5、建立共识 6、设定有限次序并且指明事物的相对位置
• 持续
1、表达主流文化;确认次文化与新文化的发展 2、促进并维持共同的价值感
一、新闻媒介的共性
1、定义 (1)新闻媒介是真实地、及时地反映世界变 动的大众传播工具 (2)新闻媒介是以采集和公开向社会提供新 闻为主的传播机构
2、特征
• • • • 新闻传播为主 专门化活动 开放性:公共平台 影响力:非强制性,来自于舆论
二、新闻媒介的所有制
三种形式 • 私有制 • 公有制 • 国有制
3、国有制:国家导向
• • • • • 权力:国家政府 内容:严肃新闻、宣传 目的:宣传政府政策 经济来源:国家资助 立场:国家、政府
三、传媒的四种理论
1、自由主义理论
核心是确立、维护、发展新闻自由 成形于西方18世纪末,19世纪初 是西方主导新闻理论,完成了制度性安排
主要内容
(1)报刊独立,免于政府控制 (2)报刊代表公众监督政府 (3)报刊是“意见自由市场”; 报刊有“自我修正”的能力 (4)相信事实--客观报(北欧、中欧) • 自由主义模式(北大西洋)
自由主义模式
• 专业化强,非制度化自律 • 市场主导型(公共广播除外) • 民主化早 • 多数至上主义主导 • 自由主义 —免于国家干预的、中立的“看门狗式”媒 介
主流范式的媒介功能(麦奎尔)
• 信息:
• 媒介市场结构——大众报业的发展 • 报纸发行的数量、性质、与受众的关系、在社会、 政治传播过程中的角色:横向的、纵向的 • 报纸的商业化程度,是否接受政治参与者津贴 • 读者性别偏向 • 报纸市场的分层。其一,质报和量报的区分。其 二,全国性、区域性、地方性报纸的区分
政治平行性
媒介的政治取向 • 媒介内容,在新闻、时事报道中呈现的政 治取向 • 媒介与政党或其他类型机构的各种组织化 联系 • 媒介人员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倾向 • 媒介受众的党派性 • 新闻事业的角色取向与实践
前提:人是理性的,权力制衡原则
面临的困境:
(1)资本取代政府控制报刊 (2)煽情新闻泛滥,危害公共道德 (3)垄断取代自由竞争,意见市场被垄断 (4)侵犯公民权利,隐私权、名誉权 (5)报刊维护自身利益,损害公众利益
反思:新闻自由是公众自由,不是传媒自由 传媒自由威胁公众自由
2、社会责任论
• 对于自由主义理论的修正、补充 • 20世纪成形,是建立在自由主义遭遇困境 基础上 • 并未取而代之,只是一种理想,实施困难 • 目标是更充分地实现新闻自由,并非限制 新闻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