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的性别歧视
汉语中性别歧视的认知分析
汉语中性别歧视的认知分析作者:汪小琳朱汉雄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09期摘要:语言中的性别歧视涉及社会,文化,心理等多方面因素,是特定的社会文化意识在语言中的反映。
从认知语言学的典型理论和隐喻理论来讨论汉语语言性别歧视背后的认知机制,以说明语言使用者的认知模式从根本上导致了语言性别歧视现象。
关键词:语言性别歧视;典型;隐喻;认知1、引言语言性别歧视广义是指社会上一类性别成员对另一类性别成员的偏见歧视在语言中的表现;狭义则指语言使用中表现的男性对女性的性别歧视。
语言本身并无性别歧视色彩,只是反映人类社会的各种思想观念。
因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是具有性别歧视的社会和文化赋予的,是人们头脑中歧视女性的观念在语言中的体现。
除社会,文化因素外,人的感知,心理及认知也导致了语言性别歧视。
汉语是以男性为中心的语言,其中的性别歧视具有深刻的认知根源。
本文将结合认知语言学中的典型理论和隐喻理论从一个新的视觉分析汉语中性别歧视现象。
2、性别歧视与典型理论2.1典型理论“典型理论”是关于范畴的理论,“范畴”可看做事物类别的总称,在认知语言学中,客观事物固有的类别特征经过认知中介在思维和语言中固定下来即为“范畴化”。
从亚里士多德时代到维特根斯坦时期,范畴的“经典理论”即“亚里士多德理论”占统治地位。
70年代中期,美国心理学家ROSH在大量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典型理论”。
根据“典型理论”,在同一范畴中,成员之间地位并不相同,具有“核心”和“边缘”之分,核心成员具有特殊地位,为范畴的典型成员,边缘成员则根据其与典型成员的相似程度被赋予不同程度的非典型成员地位。
范畴的典型性有其认知实际,一个范畴的典型成员通常是人们最熟悉的事物,在认知上有其显著性,最容易被储存和提取,在形成概念时也最接近人们的期待或预料,显著度随着典型成员到非典型成员依次递减。
2.2男性的典型成员地位及女性的非典型成员地位在汉语中的表现2.2.1造字语义汉字为象形表意文字,性别歧视则主要以文字的形状和结构表现,彰显着男性的统治地位和女性的从属地位这种认知定势。
[汉语中的性别歧视及其变迁现象的文化解析] 汉语中的性别歧视
[汉语中的性别歧视及其变迁现象的文化解析] 汉语中的性别歧视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社会生活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十分普遍,在各个种族、民族、国家和地区几乎都有程度不等的表现。
本文试图探讨性别歧视现象在汉语中的表现形式,并对其进行社会、历史、文化和心理剖析。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审视性别歧视现象在汉语中的良性变迁,努力寻找变迁深层的观念、经济和行为动因。
一、性别歧视在汉语中的表现形式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
以下本文解析汉语中的字词句,分别选取汉字、称谓词和俗语,列举说明性别歧视在汉语中的表现。
(一)汉字汉字是表意文字,通过汉字字形我们可以推断其字义。
下面,笔者选取几个汉字,从字形所表达的信息来看造字者对女性的歧视。
例如:“女”字,象形字,像一个人半跪之形,象征着处于被统治的地位。
《白虎通嫁娶》云:“女者,如也,从如人也。
”从中不难看出女性的从属地位。
在《古汉语字典》中带“女”字旁的汉字近120个,绝大多数含有贬义。
可以看出,汉字在造字之初就已经对女性有了偏见和歧视。
(二)称谓词1.姓名在中国古代,拥有命名权的是家族的男性长者,许多妇女不仅被剥夺了命名权,而且被剥夺了拥有姓名的权利——她们只有姓而无名,或者有名但很少被人称呼。
“妇人无外事,故名不闻于人”。
女子出嫁前以乳名称呼,出嫁后以丈夫的姓氏称呼,所以没有必要取名字。
2.称谓语在古代,已婚妇女的自称采用表示地位低下的称谓词,如“奴”、“妾”、“妾身”、“贱妾”、“奴家”等。
丈夫对外人提及妻子时,通常的称谓词是“贱内”、“内子”、“内人”等。
又如,在与性别有关的双音节词语中,性别的排序一般男性在前,如“男女”、“夫妻”、“子女”等。
(三)俗语俗语是在大众中流行的生动活泼的语言,某些俗语真实地反映了妇女的社会地位和性别劣势。
例如:①女的是枝花,灶门口烧粑粑。
②妇似铁钉,应该给她打打平。
③铜锣不打上乌青,妇女不打变妖精。
④娶来的媳妇买来的马,愿打就打愿骑就骑。
⑤(女人)头发长,见识短。
以含贬义的女部字为例分析中国文化的性别歧视.doc
以含贬义的女部字为例分析中国文化的性别歧视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曾说:语言忠实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 因此语言就不可避免地带有性别歧视色彩.所谓性别歧视,是指一种性别成员对另一种性别成员的不平等对待. 尤其是男性对女性的不平等对待. 两性之间的不平等,造成社会的性别歧视. 在语言上,性别歧视通常是指语言对女性的歧视,很多含贬义的女部字就是这种性别歧视的体现.在学术界中,对女部字的研究从未停止过,公认的看法一般是提到女部字就会想到性别歧视.但是时代在进步,新时期的女性越来越要求平等,她们的地位也随之越来越高. 因此,几乎一切与女性有关的话题成为社会研究和关注的焦点.女部字到底是否真的象征着性别歧视? 又是如何体现的? 对女部字构建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意义认知十分必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从汉语中的女部字的贬义、褒义和中性义三类来探讨女部字所反映的古代社会生活和文化状况,进而探求它与中国文化中性别歧视的关系.首先看女. 在甲骨文的女下半部像双腿跪下,上半部象其掩敛自守之状,或像两手有所操作之形. 由此可以看出,自远古开始,妇女所从事的劳动已局限于家务或室内劳动并常跪着侍奉男性.因此,女这个字事实上已包含歧视之意.作为《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中最庞大的部类之一,女部共收字238 个. 其中对女性描述性用字的有156 个左右;描写女性容貌、体态、美德的字共79 个,约占女部字的1/3;而表贬义的大约60 个,约占1/4.据相关学者统计,《辞海》中的女部字共257 个(含通假、异体、繁简、古今字) , 涉及褒贬义评价的100个, 其中含贬义的35 个, 褒义的47 个, 褒贬参半的18 个.据本文统计,由罗竹风主编的《汉语大词典简编》收集了310 个女部字(包括女). 为了更简单明了,本文把女部字分类, 这些女部字可分为三类(如表一).从统计结果看,或许有人会发出疑问:凭什么女部字就代表着性别歧视?含贬义的女部字不仅少于含褒义的女部字, 而且是女部字中最少的. 但是,字面意义的褒贬并不能从根本上反映女部字的深层文化内涵, 其实这三类女部字均体现了传统文化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下文将分别论证.一、贬义根据汉语的组字规则,有女字旁的字均与女子有关. 但在较常用的七十个左右带有女字旁的字中,表示男女均可有的不健康情感或令人讨厌的行为的字有十几个,如嫉、妄、妖、奴、妨等. 甚至出卖色相的男性,也被称为男妓,非要硬拽一女陪衬不可.最不合情理的是,所有与婚外不正当男女关系相关的字基本都是女字旁(如嫖、奸). 这些坏字眼的女部字的出现,从某一层面来说,是以当时社会的主宰者---男性眼光来判定的,以男性的审美需求为标准来判定女子是否具有美德. 因此,女性也就被强加上了一些莫须有的罪名,一些表示贬义的、邪恶的字眼在造字之初就带上了偏见和歧视.下面以几个具体的含贬义的女部字为例来分析:首先看奴.从词源上看,女和奴上古音近,是同源词. 在氏族社会末期,部落战争催生出了奴隶阶层,加速了掠夺和私有财产的增长,氏族内部产生了阶级分化,形成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的贫困者. 被剥削阶级常因为负债, 必须将自己的女儿作为抵押品,卖给剥削阶级,于是产生了奴隶的另一种形式.这些被卖的妇女与通过战争掠夺来的妇女是当时女奴的两大来源.从文字上看,奴字从女从又,在甲骨文中像一只手抓获一名女奴.再看妾.妾的本意为女奴,甲骨文中,妾像一个面朝左跪着的、头顶上是一把平头铲刀的女人. 上古时期,人们把抓来的战俘当奴隶使用,并在头上刺字,这便是所谓的黥刑. 妾字头顶上的那把刀就是黥刑的体现. 女奴的地位自然非常低微,常被奴隶主占为己有,大概到了封建社会,又被迫成为富有男子的小老婆.诸如此类的字还如奸 . 《说文》:奸,私也. 从三女. 奸是一个会意字,表示邪恶或狡诈. 从其两部分各自的含义来看,意思是女人所干. 妄即指死亡的女人. 可以延伸解释为,死了的女人即使有什么理想也只能是异想天开、只是枉然.此外,还可解释为, 女人即使有什么想法和欲望也只是枉然而已.还有妨字,意思是阻碍,意指在男权社会中, 女子较为碍事,会阻碍事情的发展不用多说,贬义这类字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一目了然.这样的字还有很多,此处不一一列举. 对女性歧视现象一直延续了数千年. 直到今天,这种男权主义的影响仍然深刻地沉淀在汉民族的意识形态和意识观念中.有人曾主张把这些从女的贬义字全部变为歹字旁,但语言和文字是社会约定俗成的产物,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字,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长期总结和约定而成,这样一换,就势必会造成语言交际的障碍了.二、褒义汉语中有不少女部字是褒义的,字面上看起来是传达好的意义字,但这却恰恰说明,好、孬都只与女性有关,因为女性只是被观赏物,是客体,而男人才是观赏者,是主体.作为客体只能被动地被主体评判.观赏者则无所谓好或孬,他们的功能只是对被观赏者进行褒贬、判断、评定.其他含褒义的女部字往往不是和封建礼教就是和姿色有关,是女人地位低下的另一种表现,女性的命运如草芥,被男人视为玩物、花瓶,供男人茶余饭后品头论足,任人践踏,卑弱而可怜.下面依旧以若干例子来分析:先看好字. 好本义含褒,仔细分析可看出它暗指女人生子(尤指男子)才好. 据甲骨文记载和学者研究,殷朝武丁王的妻子之一妇好,就因她生孩子多而得名好. 人类的生产活动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 女性承担了繁衍后代的任务. 这对于补充劳动力非常重要,在当时环境中受到尊敬和崇拜.这表明女人的一个重要价值体现在她的生育能力上,因此许多时候女人都被当做生儿育女的工具. 好在《说文》中的意思是美也,从女、子,这时尚未发展为好坏之意,从字形结构上来分析,女和子共存便是美,这是人们心理上的感觉. 也许这个女子外貌并不美,但是字的结构或许能体现当时人们对自身生产的重视,女子有子就很美好,这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审美心理和价值取向.再看婉字. 清代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中说:顺也. 郑风传曰.婉然美也. 齐风传曰. 婉,好眉目也. 从女. 在古代的男权社会,女子三从四德才是她们最大的本分.南唐文字训诂学家徐锴曰:女子从父之教,从夫之命.男性统治者们打着所谓的女性美好德行的旗帜,堂而皇之地用这些伦理纲常来约束着女性,正是变相地用含褒义的女部字来传达男女不平等这一事实.《说文》:娱,乐也. 从女吴声. 娇字,娇,姿也.从女乔声.恰恰揭示了欢乐、愉悦离不开女,似乎无女不成欢,潜意识中把女性当成了愉悦的工具.反映出男性对女性的兴趣所在及女人的社会价值和地位:女性只是取悦男性的工具,在很大程度上她们要依附于男人,让男人保护自己.由此可以看出,本身为褒义的字却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一种对女性的歧视,女性的地位仍旧低下.三、中性此类在女部字中的数量最多,虽说多为动词或称呼,但依旧不能掩盖这些字隐隐透出的性别歧视观念.先说娶. 娶在甲骨文中由女和取的象形组成. 取在甲骨文中由耳朵和手的象形组成,意为抢和捕获.古人抓获了奴隶和俘虏后,用手割去耳朵,这就是取的本义.因此,娶最初指抢女人为妻,反映了古代的劫婚制. 取、娶原本同字,后为区分取的本义和引申义,特为娶妻义造了一个娶字,意为将女人拿回家做老婆就像拿回一件普通日常用品一样. 女性就好比是男性的物品,不仅可买卖,而且可送人.别说一般的女人,即便是貌若天仙的美女,也难逃被当做物品买来送去的命运,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西施就是范蠡买来送给越王勾践的,还有秦始皇的母亲赵姬就是吕不韦为了以后的权势送给秦庄襄王的.再说嫁.嫁、家本为同字,后人特为家的出嫁义造了嫁字.因此,在古人的眼中,女子终将属于他姓人家,只有出嫁才算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嫁字所暗含的性别歧视最具隐蔽性. 根据学者吴岱容的研究,嫁的另一个意思是卖,古汉语中常有通假字,嫁通贾,而贾的意思为买卖. 在古代中国,确实存在着买卖婚姻的事实.就算是今天,在一些贫穷落后的山村,娶媳妇也需花钱去买,不同的是在古时这种买卖婚姻是合法的,一个男人在急需钱财时,可将自己的妻妾卖掉,而女人也只有认命.如此看来,今天的拐卖妇女现象如此严重,也有一定的历史根源.再看妇字. 妇的繁体字写作妇,在甲骨文里像一个跪着的女人手握一把笤帚.因此, 妇即手拿笤帚扫地的人,本义指妇女就是嫁到别人家里从事打扫等家务活的女性. 从词源上看,妇与服和伏的上古发音很接近,是同源词. 许慎在《说文》中将妇解释为服.虽说这种解释有些牵强和不足为信, 但这毕竟也反映了妇女在古代中国的社会地位.这也表明,女性的生活圈子就仅仅局限于家庭、亲戚之间. 从五代、宋朝一直到清代末年都有女子从小就裹足的恶习, 而这样的用意就是不让女性出门,更是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四、结语总之,男性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占据了主导地位,广大女性失去了话语权.因此,就算汉字中女部含贬义的字数最少(如前表),在汉语的女部字中,无论本身是含贬义的,还是中性的,甚至是褒义的女部字都能反映出中国文化中典型的对妇女的歧视.但是要知道,尊崇也好,欺凌也罢,母爱的伟大、女性的细腻和柔美是永不可拒的. 通过这些女部字,我们感受到了它们包蕴的华夏女性文化观念,也使我们进一步领略到了汉字的魅力.。
汉语中性别歧视的体现及成因
22 语 的 不 对 称 性 .词
代 , 即使 是 男 少 女 多, 也是 如
此 。例 如 :
面朝 左 跪 着 的一 个 人 ,上 身 直 立 ,丽 臂 交 叉 放 于 胸 前 。小 篆
() 洪 常 青 和 娘 子 军 的女 战 3
和 无 标 志 (n re) 论 。 语 言 u makd ̄
汉语第 三人称代词 中 ,书面
上 能 够 区 分 性 别 的 是 “ ” 和 他
中的标志现象极 为普遍 ,任何 一 种语 言都有着不 同程度 ,不 同层 次 的标 志现象存在 。标 志现象既 是语言本 身所 固有 的特征 收录 了这个字 。其做法是将 “ ”的 他 人 字 偏旁 的 “ ” 改 为 “ ” 人 女 ,
构成他, ( , )的男女对称 。 她 人女 “ ” 字 在 造 字 之 初 就 表 现 了 对 女 女 性 的 歧 视 。 甲 骨 文 “ ” 字 像 女
“ ” 她 ,但 特指男性 的 ‘ ” 同时 他
具有兼指两性 的双重功能 。一般 情况下 ,在不 能确认性别时 ,人 们 习惯 用 “ ” 他 ,而 不用 表示 女
性的 “ ” 她 。如 : () 待 到伟 大 的人 物 成 为 1 化 石 ,人 们 都 称 他 伟 人 时 ,他 已 经 变 了傀 儡 。 ( 盖 集 续 ・ 花 华 无 的 蔷薇 ) () 牺 牲 为群 众 祈 福 ,祀 了 2
点不同 ,每一种语 言都深深地 打 上 了性 别 的烙 印。 ”人 是语 言 的 创造 者和使用者 ,在语 言的创造 和运用 过程 中充分体现 了人的 主 体 意识 。人 有 男性 、女 性之 分 , 语言也就不 可避免地带有性 别特 征 。语言之 中及 其背后蕴藏着 丰
汉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及婚 姻 家庭 方 面的 不 平 等 必 然反 映 到 语 言 中。 汉语 的 造 字 、 构词 、 文化 等 方 面 都存 在 性 别歧 视 现 象。
关键词 : 性 别 歧视 汉语 文化 贬化
语 言 忠实 反 映 了一 个 民族 的全 部 历 史 、文 化 . 忠 语 也 沿 用 这 种 语 序 . 如“ 男 不 男 女 不 女 ‘ 男盗女娼 ” 实 反 映 了 它 的各 种 游 戏 和娱 乐 . 信 仰 和偏 见 性 别 歧 就 连 与 动 物 有 关 的 词 语 也 沿 用 这 种语 序 .如 雄 雌 、 公 视 可 以 表 现 为男 性 对 女 性 的 歧视 . 也 可 以 表 现 为女 性 母 、 鸳鸯 、 龙 凤 呈祥 、 攀 龙 附凤 。这 种 先 后 顺 序 实 际 上 对 男 性 的歧 视 男 性 对 女性 的歧 视 . 较 明显 地 反 映在 就 是 一 种 尊卑 观 念 的体 现 汉语 中 , 主 要体 现在 几 个 方 面 语 言 以 男性 为规 范 由 于受 男 性 为 物 种 之 范这 种 观 点 的 影 响 汉语 把
地的样子。
许多带“ 女” 旁 的字带有贬义 , 根据《 新华词典》 , 汉字 中 “ 女” 旁 字共 2 4 7个 . 而 其 中涉 及 褒 贬 评 价 的 有 l O O个 . 其 中褒 义 的有 4 7个 . 贬 义 的有 3 5个 . 褒 贬
冠有 “ 子” , 如“ 小、 r 头片子 ” 、 “ 小女子” 、 “ 小媳妇” 等。
些 字 大 多是 从 男 性 的 观 赏 角 度 来 描 述 .男 人 才 是 主 体 而 带 “ 男” 旁 字 却 非 常 稀少 . 且 不 带 对男 性 的贬 义 . 比如 : 嬲。 汉 语 第 三人 称 代 词 中 . 能 够 区 分 出性 别 的 是 “ 他” “ 宋 庆 龄 先生 ” 、 “ 冰 心先 生 ” 在 汉 语 的成 语 、 谚 语 也存 在 性 别 歧 视 比 如 “ 嫁 出 的女 .泼 出 去 的水 ” 、 “ 女 子无才便是德 ” 、 “ 女 人 头 发 长, 见识短 ” 、 “ 女 为 悦 己者 容 ” 、 “ 养男不养女 , 养 女 要 受苦 ” 、 “ 红颜 祸 水 ” 。这 些 成 语 、 谚 语 的用 法 折 射 出 社 会对 女 性 的 压 迫 和歧 视 。 而 有 关 于男 性 的成 语 、 谚语 . 比如“ 大丈夫一 言既出 . 驷 马难 追 ” 、 “ 一夫 当关 . 万 人 莫开” 、 “ 浪 子 回头 , 金不换 ” 、 “ 四海之内皆兄弟” 无 不 表现 出社 会 对 男 性 的尊 重 和 宽 容 而 其他 的一 些 褒 义
汉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略论
汉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略论性别歧视主要是指对女性的偏见或歧视。
性别歧视现象在汉语中大量存在,它是语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1. 从男性词泛化看性别歧视汉语人称代词有“他”和“她”两种,汉语中表示第三人称单数女性的“她”是在1918 年才产生的,此前均用第三人称单数男性的“他”代表男女,“他”泛指所有的男性,“她”泛指所有的女性。
汉语中“他”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她”,形容一群人(其中有男性也有女性)时,一般只用“他们”来指代,而不用“她们”。
形容女性时也可用“他”来指代,但形容男性时是绝不可以用“她”来指代的。
除此之外,很多词用“他”而不用“她”。
如:异国他乡、他山攻错、他年、他杀、维他命等等。
2. 从性别词顺序排列看性别歧视汉语属于四大语言类型中的孤立语,它的词形缺乏变化,但词的顺序要求非常严格,不能随便更改。
汉语的构词反映了性别歧视的存在,即不少词有“尊男”的潜在含义,主要体现在语素顺序不可调换。
因此,我们还能从语素结构的先后顺序上看出它对女性的歧视。
汉语词汇中,在男女同时出现时,往往会把男性排在前,女性排在后,例如:夫妻、父母、儿女、叔婶、弟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等。
有些成语的排列也是遵照“男前女后”的顺序,例如:郎才女貌、夫唱妇随、夫贵妻荣、男婚女嫁、男耕女织等等。
这种男先女后的语序原则也影响到与动物有关的语序排列,如“公母、鸳鸯、龙凤”等。
3. 从构词、语义看性别歧视3.1 构词、语义中的家庭角色汉语的男女称谓是不对等的。
汉语中有不少的谦称,其中不少是针对妇女的,体现了“夫为妻纲”的道德观,如对人可以称自己的妻子为“内人”“贱内”“糟糠”等,但是“丈夫”一词却没有相应的谦称形式。
从谦称中可以看出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
所谓“内人”显然是限制了她们的活动范围,也就是说妻子的行动是不自由的,只限于家庭内部,所以才会有所谓的“家庭妇女”。
“贱内”则更加露骨地道出了妻子地位的低下。
3.2 构词、语义中的性别角色汉语词汇中有许多专门指代女性的,带有蔑视、戏谑或者贬斥的口气,如“红颜祸水”“黄脸婆”“母老虎”等等。
汉语称谓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汉语称谓中的性别歧视现象●王志强 称谓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一方对另一方的名字或身份的呼叫,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一个普通称谓语一旦用到具体的交际活动中,就会有丰富的社会内涵。
“男”、“女”两个词本身是既相对立,又相平等的一对矛盾体,在性别的区分上也是平等的。
但汉语称谓语在使用过程却出现了一些有趣的性别歧视现象。
下面从几个方面作一简要概括:一、缺位现象有这样一组对比:男老师在讲台上可以大大咧咧的称其妻子为“你们师娘”,而女老师则只能不太大方地对学生称其丈夫为“我先生”,这里就明显地存在着一种称谓中的缺位现象。
男老师当然也可以说“我妻子”,而女老师则不可能用“你们师爹”或“你们师爸”之类的称谓,也就是说如果学生的老师是女的,那学生就没有相应的称谓称呼老师的丈夫。
在川沙话中,中年妇女甚至年轻的妈妈,都喊小男孩为“阿妹”,这比“阿弟”更显得疼爱,但对女孩却不用这种性别错位的方式来喊“阿弟”,表示疼爱,这和上例同样显示语言并不对称,有许多空格,缺环。
中国社会是一个注重伦理的社会,汉民族的伦理文化除了长幼尊卑观念外,另一个重要方面便是有关男女伦理关系的观念和行为规范。
许多文字材料暗示,是男人创造了世界和语言,男孩是传宗接代的命根子,而女孩子则是人家的人,是赔钱货,这种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在称谓语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缺位现象的产生便是一个例证。
“烈士”也“烈女”本来是相对的,一指男,一指女。
但在具体应用中,同一赞美之辞,对女子的赞美一般是他的性道德和殉夫精神。
特别应注意的是“烈士”可以指男的,有时也可以指女的,而“烈女”则绝对不能指男的。
从这里可以看到传统文化中的性别差异。
女子有“贞节”,“贞操”问题,而男子则根本没有相应概念,女子可能“失节”或“失身”,而男子却不以“失去童贞”为耻,所谓女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也”。
在知识界中,对于德高望重的女教授学者为什么要用“先生”称呼而不用“女士”之类呢?而且女学者、女教授们也是乐意被称为“先生”不喜欢人们称呼她为“女士”,她们为什么不乐意在学术同行的面前特别标明自己的性别特征呢?但同样资格的男学者则毫不感觉“先生”有何不妥,也根本不会想,用“女士”称呼他的效果是如何的。
汉语中的性别歧视
汉语中的性别歧视语言常常被看作是一种“活化石”,人称“语言化石”。
因此,人们常将语言学和考古学等同视之。
我们可以通过语言再现人类的早期生活,重温思维的发展过程,展现先民的历史,反映使用该语言民族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发展。
通过观察语言中关于“男”“女”“夫”“妻”“嫁”“娶”“外”“表”等词语的词源、字源和语义,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古人对女性的歧视。
“男”与“女”汉语的“男”字反映了男子在历史上与农业生产的紧密联系。
从词源上看,“男”与“农”上古读音相近,属同源词。
人类进入农业社会后,男子成了主要劳动者,因此,“男”“农”同源是有语音和语义根据的。
至于“男”的字源上看,《说文》将其分解为“从田从力”,表明男子是在田里用力劳动的人。
其实,“力”字在甲骨文、金文和小篆中的写法均象“耒”(古代一种形状象木叉的农具)之形,故“男”的字源实际上本指用耒在田里耕作的人。
汉语的“男”基本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以及男子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
而语言中那些表示“女人”的基本词汇恰恰反映了古人对女性的歧视。
先看“女”字。
在甲骨文中,“女”字的下半部象双腿跪下,上半部“象其掩敛自守之状”(段玉裁语),或象“两手有所操作之形”。
我们可以从此看出,自远古开始,妇女所从事的劳动就局限于家务或室内劳动,并且常常跪着侍奉男性。
从词源上看,“女”和“奴”上古音近,是同源词。
氏族社会末期,部落之间的战争催生出了奴隶这一阶层,并加速了掠夺和私有财产的增长,加剧了氏族的分化。
在氏族社会行将崩溃之时,氏族内部产生了阶级的分化,形成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的贫困者。
被剥削阶级常常因为负债,不得不将自己的女儿卖给剥削阶级作抵押品,于是产生了奴隶的另一种形式。
这些被卖的妇女与通过战争掠夺来的妇女一道,成了当时女奴的两大来源。
从文字上看,“奴”字从女从又(“又”在甲骨文和小篆中均为右手的象形),在甲骨文中象一只手抓获一名女奴。
“女”“奴”同源还可以在“妾”字上找到佐证。
试论汉英两种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试论汉英两种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男尊女卑是一种由来已久的思想观念,这种关于性别歧视的思想观念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根深蒂固,并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方方面面的展现在了我们的语言中。
本文就从称谓、构词、语义、谚语这几个方面探讨一下中英两种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标签:汉语英语语言性别歧视语言是人们表达自己思想的主要载体,能够真实的反映一定时间范围内人们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以及社会的主流文化趋向和民族风俗习惯。
性别歧视是由来已久的,而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更是被称为“men-made lang uage”,即以男性为主创造的语言。
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虽然与英语属于不同的语系,在词汇的构成和用法上有众多不同,但它所表现出的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现象却与英语大相径庭。
本文将就英汉两种语言中共同呈现出的性别歧视问题从几个角度展开论述,以抛砖引玉。
一、称谓中的性别歧视称谓是应用范围最广和最常见的语言现象,是对一个人或身份的称呼,本应该是平等的。
但无论是在英语,还是在汉语中对人的称谓都存在广泛的性别歧视现象。
在中国古代,对男人的称呼多为“老爷”、“少爷”、“官人”、“郎君”,而女性则被称呼为“内人”、“贱内”或“拙荆”等带有贬义的称呼。
除此之外,中国古代女子的名讳除了家人之外多不为人知,只用“姓+特定称谓”代替,如女子姓王,则对外称呼在婚前被称为“王小姐”或“王家小姐”等,婚后自己原来的姓则被夫家姓取代,如若丈夫姓李,则被称为“李夫人”、“李太太”或“李氏”等。
同样的,在英语中,男性无论婚前婚后前缀都称呼为“Mr”,而女性则由婚前的“Miss”变为“Mrs”,结婚与否一个称呼就昭告天下,隐私全无,并且姓氏也由原来的随父姓转变为随夫姓,俨然是男性世界的附庸。
无论是在汉语还是在英语中,女性都处于附属地位,中文中自古以来就把女人称为“红颜祸水”,英语中無论多伟大的女性形象都必须向男权社会让步,如以前的居里夫人,现在的克林顿夫人希拉里等。
汉字中的性别歧视
因此,汉字也是在不断进步 的,那些特殊时代的产物不 必抓着不放,汉字中对女性 美的肯定反而具有超越时代 的价值,这是值得肯定的。
谢
官人 先生 当家的
糟糠 拙荆 贱内
娶嫁
外表
外婆 外祖父
堂兄 堂弟
章节三
歧视原因分析
时代产物 生理差异 刻板影响
章节四
其
他
好:优点多或使人满意的。 妍:美丽。 妙:美,好。 娇:美好可爱。 姣:美好。 嫣:美好。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 置可否的是,汉字的发展受 小农经济的影响,父系社会 下充满着对女性的歧视。
字
汉
语视
别 歧
汉性
Read More...
目 录
04 03 02 01
常
汉
见
字
产
其
歧
中
生
视
的
原
他
表
பைடு நூலகம்
歧
述
视
因
章 节 一 Read More...
常见歧视
• 只有儿子才能传宗接代(嫡长子继承制) • 女人不能上桌 • 三从四德 •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章节二
汉字中的性别歧视
男女
奴
奸
妾
嫖
妇
娼
夫妻
谢
观
汉
看
字
[国学探微]现代汉语中的性别歧视
四、如何看待现代汉语中的性别歧视
对于汉语中存在的性别歧视,有人可能认为这毕竟只是一种已无实际影响的“历史残余”,所以不必如此“小题大作”。但问题在于,语言不仅仅是社会历史传统的消极反映,同时又“无意识”地强化这种语言中的观念和概念。事实上,“以最精细微妙方式向人们施加力量并且最不容人们抗拒的一种社会现象是语言。这套与特定的思维内容相关联的符号系统有武断的性质,你要用它,就得不折不扣地尊重它的条件。”“在成长中的儿童缓慢而痛苦地适应社会成规的同时,他的祖先积累了数千年而逐渐形成的所有思想、理想和成见也都铭刻在他的脑子里了。”(《语言学概论》)
汉语性别歧视现象谫论
汉语 性 别 歧视 现 象谫 论
张 忠海
( 三峡 电力职 业 学院 , 湖北 无论从历时语言学还是共时语 言学的角度看 , 汉语 中性别歧视现 象都极 为严重, 要消灭汉语 汉语 性别歧视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64 38 (00 0— 06 0 17 — 032 1 )2 09 — 3
们 这样一 个经 过几 千 年封建社 会 的 国度 , 妇女 的 对 压 迫更 是 烈 。语 言 是社会 现实 的反 映 , 汉语 中 在
“ ”手 )显然 , 马 ( , 奴是一个被统治者抓住役使 的女 人 。甲骨文 “ ” 女 象一个 敛手 跪着 的人 。“ ”奴 ” 女 “ 上 古音 同 。女 : ・ ・ 。奴 : ・ ・ 。可见 “ ” 鱼 泥 平 鱼 泥 上 女 即
翻开《 辞源》 女部一查 , 就会发现这一类词中除
去 中性词 外 , 贬义 词 明显地 比褒义 词多 。而 褒义 词
不管是男抑或是女 , 都是有可能成为奴的。“ 从 奴” “ ” 到“ ” 的这种 变化 , 人 旁 女 旁 真实 地反 映 了从母 系 社会 到父 系社 会女 子地位 的变 化 。 “ t ), 蝓( u ”巧黠也。1 S 【说文解字》 ] 《 中没有“ , 偷” 只有“ 字 ,始” 女+ 组成 。俞”说文解字》 蝓” “ 由“ 俞” “ 《 放在舟部 , 篆书如一人坐独木舟 ,蝓”乘坐独木舟 “ , 的女人 , 许慎 释为 “ 巧黠也 ”意思是 机 巧 、 猾 的女 , 狡 人 。在早期古汉语 中,蝓” “ 有苟且 、 刻薄、 不厚道 的
有很多以“ 为偏旁的形容词 , 女” 本义是褒义 , 以后 逐 渐 演 变成 了贬 义 :妖 ” “ 由艳 丽 、 媚 演 变 成 妩
“女”部汉字里的性别歧视
“女”部汉字里的性别歧视汉字字形蕴藏并传达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它不仅仅是语言书写符号,而且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
从某些汉字的造字结构上,可以看出语言中性别歧视的痕迹,如“女”部字。
“女”字在造字之初就表现了对女性的歧视。
甲骨文“女”字像面朝左跪着的一个人,上身直立,两臂交叉放于胸前。
小篆“女”字像一个人屈膝敛衽为拜。
而且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凡是“大”“人”字等,下脚都是直书,而“女”“母”“妻”等表示女性的字,下部都是屈曲形,这是当时的一个规律。
甲骨文产生于殷商,这个象形字惟妙惟肖地说明,中国妇女早在殷商时代就已经处于被压迫和被统治的地位。
在古代,男性的社会主导地位和女性低下卑贱的社会地位是显而易见的。
下面从两个方面详细地说明:从汉字的结构来看《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收女部字203个(含繁体字、异体字),其中,独体字1个,合体字202个;202个合体字中,上下结构32个,包围结构3个,左右结构167个。
1.上下结构的“女”部字:《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收录上下结构“女”部字32个,如:“妄、妥、妻、委、妾、耍、婆、娶、婪、婆、胬”等。
在这32爪“女”部字中,“女”部在上的只有“胬”1个,约占上下结构“女”部字总数的3%。
“妾”字,从立从女,其中的“立”字有学者认为像一把倒悬的刀,一把刀始终悬在女人的头上,随时有可能落下来,可见女人处境的悲惨。
而民国初年的“怪人”大学者辜鸿铭则认为“妾”其实就是“立女”,是男人疲倦时用来靠一靠的;他进而还解释说,靠手可以不止一个,所以男人可以一夫多妻。
我们不去追究这些解释是否正确,但都存在一个共同的事实:对女性的贬损与歧视。
”轰”字,《说文》:“轰,私也。
从三女。
”用三个女字来表示“奸淫”的“奸”,无疑是对女性的污辱。
“耍”字从而从女,“而”是象形字,指男人的胡须,“而”与“女”合起来就是男人把胡须垂到女人的脸上,其本意是玩弄女性。
“妥”从手从女,指男人以手,即以武力驯服女人。
汉语成语的性别歧视
汉语成语的性别歧视
汉语成语是汉语中一种很常见的说法,它们表达的含义不仅深刻,而且有着深远的影响力。
然而,仔细研究这些成语之后,却发现其中存在着性别歧视的倾向。
对于这种性别歧视,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都有很多专家和学者表示非常担忧,并积极提出一些解决思路。
一方面,在我们的社会中,男性被赋予更高的地位,而女性被视为次要的群体。
这种性别歧视在汉语成语中也有所体现。
比如,“不
要含糊不清,更不要被耳濡目染”,这是一句很常见的成语,但是却
有性别歧视倾向这句成语只提到男孩子,而没有提到女孩子,直接向男孩子施加了压力,显示出一种非常明显的性别歧视。
另一方面,汉语成语中的性别歧视还反映出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
即,男性由于具有特殊的地位,因此被视为家庭的核心,并有责任维护家庭的尊严,而女性则被视为次要的家庭成员,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社会地位上,都处于较低的地位。
比如“出身显荣”、“有夫之妇”、“一夫当关”等成语,都很明显表达了性别歧视的倾向。
最后,性别歧视是汉语成语中存在的一个隐患。
对此,应该加以重视并开展相应的解决措施。
首先,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更严格的“审查”政策,坚决抵制和禁止性别歧视的成语。
其次,在新成语的创造中,可以加强对不同性别之间的平等关系的反映,使之更具有包容性和正确性。
此外,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还可以继续加强教育,在孩子们的思想意识上加强对平等、尊重、包容之间的认识。
总之,性别歧视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也是汉语成语的一个重
要现象。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汉语成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从而创造一个性别平等、尊重和包容的社会环境。
性别歧视在语言中的表现
性别歧视在语言中的表现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你会发现很多有趣的语言现象,收集这些语言现象,进行整理归纳,一些埋藏在语言现象下面的语言规律就会显现。
本文就结合汉语与英语的例子,谈一谈性别歧视在语言中的种种表现。
先来看汉语的情况,在汉语中,性别歧视主要体现在亲属称谓、社会称谓以及称谓语缺环等几个方面:一、亲属称谓与男尊女卑1.男女有别与母系轻视现象男性女性的差异成为区分亲属称呼的一个基础,表现为性别、系属、姓氏二者为一体,男性与父系儿子系、同姓化相一致,女性与女儿系、异姓化相一致。
父系名称区分细致,母系名称区分简单,父系亲属常不加标记,如“公公”“婆婆”“爷爷”“奶奶”“孙子”“孙女”“侄子”等。
视父系男性亲属为自己人,而母系亲属名称常为有标记的。
如“外公”“外婆”“外甥”“外甥女”等,强调一个“外”字,形成内外有别的现象。
即使是同父系亲属,男女差异也造成称谓的分野。
如父亲的哥哥叫伯伯,弟弟叫叔叔,而父亲的姐姐和妹妹只有一个称呼“姑姑”。
“姑姑”虽与伯叔同姓氏,但因为是女性,她的子女不再延续她的姓氏。
所以,姑姑的子女与舅姨的子女一样均称“表”亲;而伯叔的子女则称“堂”亲。
这种不对称性反映了很强的宗族观念,对女性具有很强的排斥性,歧视女性的倾向非常明显。
2.从夫、从子称呼女性从夫、从子称呼的现象至今仍有保留,如跟随丈夫称呼其所有的亲属,跟随儿女叫“他大伯”“他二叔”等。
称丈夫的姐妹为“姑”。
社会称谓中,跟随丈夫、儿子称其上属、同事和朋友。
现代口语中的“小叔子”“小姑子”等就是从儿称呼。
3.夫妻称谓与男尊女卑夫妻虽没有血缘关系,但长期生活,耳濡目染,感情融合,形成一种难以割舍的亲情。
夫妻间的称谓常带有亲昵意味,如“老头子”“老婆子”“孩子他爸”“孩子他妈”“老婆”“老公”等面称,“爱人”“先生”“太太”等背称。
分析夫妻间的称谓语,也存在男尊女卑的现象,如妻子介绍丈夫时常说“我先生”“我爱人”“孩子他爸”“当家的”等,旧时称“官人”“相公”“老爷”的居多,都是尊敬的称呼;而丈夫介绍妻子时却大多存在谦卑的称呼,如“堂客”“屋里的”“烧锅的”“烧火的”“媳妇”“我家的”“婆娘”“做饭的”等,旧时多称“内子(人)”“贱人”“愚妻”“拙荆”“拙妻”“贱内”“山荆”“荆妇”等。
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片段
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性别歧视首先表现在对男女的不同称谓中。
汉语中称呼男性所使用的“先生”也会使人联想到“生于我先”。
这就意味着“阅历深、辈分高、理应受到尊敬”等。
此外,“先生”一词在旧时还可用来称呼从教或从医的人,有一种使被指之人的地位得到提高的感觉。
而称呼女性所使用的“小姐”却在某种程度上含有贬义。
首先,“小姐”一词的字面联想意义是“小的姐姐”,这就意味着“年幼、辈分低、不重要”等。
此外,这种称呼还让人联想到旧时达官贵人家中的“小姐”,她须知书达理、品行端庄。
更有甚者,近些年来,由于社会风气的败坏,“小姐”一词其实已经成为“发廊妹”、“按摩小姐”、“三陪小姐”等的委婉语,具有明显的贬低和蔑视女性的隐含意义。
在汉语中也有类似的歧视妇女的词语,如旧时被迫卖身的女子有“婊子”、“青楼女子”、“风尘女子”、“窑姐儿”等许多贬意称谓,而“嫖客”的同义词却很少,而且“客”字还让人联想到“顾客”、“宾客”、“贵客”、“客人”等意义。
此外,在表示不道德的两性关系方面,称谓女性也常用贬义词,而称谓男性却常用褒义词。
如女性用“破鞋”、“骚货”、“狐狸精”、“水性杨花”、“偷汉子”等,而男人却用“金屋藏娇”、“养小”、“采花”、“包二奶”等等。
这些现象表明:在男女婚外性行为方面,人们对男人所持的态度是纵容与宽恕,而对女人却是贬斥与诋毁。
在旧中国,夫妻之间的称谓语所体现的女性歧视尤为严重。
比如:男人对外称呼自己的妻子用“拙荆”(“拙”作“笨”解,“荆”作“灌木”解)、“贱荆”、“糟糠”(“糟”指做酒剩下的渣子,“糠”则是指从稻麦等子实上脱下来的壳)。
即使在当今社会,仍然有人把自己的妻子称为“内人”,这无非表明她只能在家里干点家务活而已。
此外,旧时的妇女还常把自己称作“奴家”和“妾”等。
以上称谓语都属于自谦语,从某种意义上讲,体现了中国人谦逊的传统美德。
然而男人的自谦其实是建立在对女性的贬低和歧视之上,而女性的自谦则是以贬低自己作为代价。
浅谈汉语的性别歧视现象
・
● 01 21年第6 ( 期 教学研究) ●
浅 谈 汉 语 的性 别 歧 视 现 象
谷 素 萍
【 摘 要 ]语 言 反 映 了特 定社 会 的 价 值观 念 和 民族 思 维 方 式 。从 男性 词 的泛 化 、社 会 角 色用 词 的 男性 偏 向 、 称谓 语 及人 名所 体 现 的 男尊 女 卑 等 方 面表 明 汉语 是 以男性 语 言 为 中心 和规 范 的。 与 此相 对照 ,女 性 词 句则 呈贬 降 倾 向 。 文章 对 汉语 中的 这 些性 别歧视 现 象加 以分析 ,并 揭 示其 背后 的社 会 文化 根 源。
辙 。例 如 :不 管他 是 谁 ,我 们 都 要一 视 同 地 对 待 。 复数 “ 们 ” 同样 具 有 特 指 男 性 和 兼 指 女 性 的 功 能 。 他
这 里 的 “ ” 可 能 是 男 性 ,也 可 能 是 女 性 。 第 三 人 称 他
一
一
开 始 ,人 们 就 将 男 性 语 言视 为规 范 。 英 语 是 研 究 得 比较 充 分 的 语 言 ,也 是 人 们 所 公 认 的 最 男 性 化 的语 言
参考 文 献 :
知之 明的 基 础 上 ,还 要 了解 他 文化 与 自身 文 化 的 关 系 ,
加 强 对 教 学 的文 化 转 型 能 力 。 文 化 传 统 既是 历 史 文 化 之 根 ,也 是 未 来 文化 : 基 。 我 们 要 树 立 本 民族 文 化 的 L- 自尊 、 自信 、 自主 、 开 放 意 识 ,对 西 方 的 教 学 思 想 、
观 念 和 理 论 不 是 照 搬 、 移 植 、 翻 版 , 而 是 要 积 极 批 判
汉语言文字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性别歧视作为人类自身偏见的产物记录着男权社会、男权文化的自大与自卑。
历史进步的车轮驶到今日未能将性别歧视碾为历史,它依旧存在着。
令笔者惊奇的是:汉语言文字这一汉民族的交际工具,竟可以作为性别歧视的反光镜,并反射了性别歧视产生———膨胀———延续的历史轨迹。
一、汉字字形见证了性别歧视的产生汉字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现存的表意文字。
人们在创制汉字记录语言时,就以汉字的字形来显示意义。
因此,通过汉字字形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认识古人的价值体系与文化观。
1.女这是一个象形字,原意是指一妇女两臂交叉在胸前,驯服地跪在地上的状态。
它鲜活地描绘出深受束缚与欺凌的旧时妇女形象。
2.女字旁汉字正如恩格斯所说:“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
丈夫在家中也掌握了权柄,而妻子则被贬损、被奴役,变成丈夫淫欲的奴隶,变成生孩子的简单工具了。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2页)女旁汉字鲜明地体现出这种男尊女卑的思想。
如:奴、妇、奸、嫉、妒、妄、婪等字。
奴:是个会意字,左边是个女字,右边是一只大手(又),表示抓住了一个人。
在古代战争中,抓来的战俘都沦为奴隶,而奴隶不仅仅是女的,而在造字的贬损与歧视是显而易见的。
妇:从女在帚旁,所谓“愿为执箕帚”的人。
也就是说为人妇的要为丈夫打扫卫生并且是自愿的。
而让我们再来看看与之相对的“夫”字。
夫,从一从大,一象顶上的发髻,是家中大人的标志。
而其它带女字旁的汉字,如:奸、妖、嫉、妒、妄、婪等字的字意中均包含了人格低贱、举止不端、令人生厌的成分。
再来看看古代父母是如何各司其职的吧。
父,古文中写作,手执朴也。
朴是古代管教的工具。
也就是说,父亲是一家之长,可以对家庭成员进行管教。
而母,古文作,两乳垂以哺子也。
母亲就等价成哺育孩子的工具了。
二、汉语言文字中性别歧视的膨胀汉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字,在数千年服务于汉民族语言交际的历程中,人们物质生活、社会文化背景的演变,以及随之而来的观念意识的变化,都被汉字所一一承载着,因此,汉语言文字也随之出现了性别的膨胀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05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05,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293期)
Total No .293
收稿日期:2012—03—10
作者简介:张秋平(1978—),女,山西汾阳人,吕梁高等专科学校汾阳师范分校,助理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教育。
论汉语中的性别歧视
张秋平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汾阳师范分校,山西汾阳032200)
摘要:性别歧视是以性别为基础而产生的一种歧视现象。
本文所说的性别歧视,专指对女性的歧视,全文归纳了汉语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并试图从文化史的角度,追溯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以及中国古代社会歧视女性的习俗表现。
目的是唤起女性不断地争取消除语言中长期以来残留的对女性的歧视现象。
关键词:性别歧视;语言;汉语;文化中图分类号:H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5—0011—02
一、汉语中的性别歧视表现
中国特殊的社会境况,在汉语中得到了很好的反映,从汉语言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社会对女性的歧视。
其表现有以下几点:
1.男权主义
男权主义就是,一切以男性为规范和标准,把男性当做主体,女性则被视为例外。
在封建制度里,丈夫可以休妻,但妻子就不能休
夫;男人可以续娶,
续娶的叫做“续弦”或“填房”,而妻子就没有这样的权利,这很明显地反映出妇女的
被支配地位。
即使在现代社会,仍存留着歧视妇女的痕迹,许多词语都是针对男性而言的或是以男性为中心的,例如:厂长、经理、校长、省长等。
这些称谓,实际上都是为男性而设的。
为什么这么说?这是因为,我们在使用这些词语时,大多数场合都是指的男性,倘
若是女性的话,
往往在前面加上“女”字,像“女厂长”、“女经理”等等。
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在以上词语的前面加上“男”字。
还有我们说话或写文章时,提到不明性别的人时,一致用“他”不用
“她”。
汉语中还有一些俗语或惯用语,也同样反映了以男性为中心的现象。
比如说:“未婚从父,婚后从
夫,
夫死从子”,“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称呼表达习惯,也明显地保留着以男性为中心
的痕迹。
过去,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妇女虽然
有名字,但出嫁以后,通常以“x 氏”称之,即在“氏”
前面加上母家的姓,正式场合则在前面再加上夫家的姓。
如某妇女为“张李氏”,表明夫家姓张,娘家姓李。
平时称呼的时候,则把丈夫的姓冠之于前面,像“王大娘”、“刘大妈”等等。
2.贬女现象
许多称呼妇女的词都有贬义现象。
首先,汉字的写法就有明显的歧视妇女的现象。
“女”是象形字,甲骨文“女”像一个妇女双臂反绑跪倒的形状。
从字形,可以想见古代妇女的奴隶地位。
许多带“女”字旁的字,也可分析出许多严重歧视、
侮辱妇女的地方。
如“妒”
、“嫉”、“嫌”、“嫩”、“奸”、“婪”、“妨”、“妾”、“妖”等等。
连指女性的
“阴”字也常用来构成贬义词。
如“阴毒”、“阴森”、“阴谋”等。
古代妇女在家庭中是没有任何地位的,在社会
上更是最底层。
因此,
古代妇女常自称“奴家、贱妾、卑妾”等。
丈夫称自己的妻子则有很多卑称。
如:贱内、拙荆、糟糠等。
在农村,一般男人称呼自己的妻子为:家里的、
屋里的、我那口子等。
3.两性词序
在人们的语言习惯中,对男女两性的词序大都遵循着男先女后的原则。
成语的结构也是男前女后。
如:夫贵妻荣、夫唱妇随、男耕女织、善男信女、男婚女嫁、男女有别等。
·
11·
4.缺位现象
中国社会是一个重伦理的社会,汉族的伦理文化除长幼尊卑观念外,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有关男女伦理关系的观念和规范。
许多材料暗示,是男人创造了世界,男孩是传宗接代的命根子,而女孩则是人家的人,没地位,没权利。
这种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在汉语称谓语中表现得特别突出,缺位现象的产生就是一个例证。
例如:“烈士”和“烈女”两词从词义看应该是相对的,一指男,一指女,但是在实践中,同样是赞美之辞,对女子是赞美她的性道德和殉夫精神。
而应该注意的是“烈士”可以指男的,也可以指女的,而“烈女”却绝对不能指男的。
女子因“失节”或者“失身”遭到唾骂,但男子不会以“失去童贞”为耻。
在知识界,对于那些德高望重的女教授要用“先生”称呼,而不用“女士”。
而这些女学者、女教授也愿意被称为“先生”,不愿人们称呼她们为“女士”,可以推断,她们不乐意在同行的面前表明自己的性别特征。
但同资格的男同志却感觉不到用“先生”称呼他们有什么不妥,他们也根本不会想,如果用“女士”称呼他那效果该是怎样呢?可见,即使在高层的知识分子中间,性别差异的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
二、产生性别歧视现象的根源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语言作为符号系统,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是语言的内蕴,可以说任何民族语言都承载着该民族历史积淀的文化内涵。
汉语词汇是汉文化的载体,又是汉文化的结晶。
汉语词汇的历史贡献在于它传承了汉族的古老历史文化。
反过来,汉文化同时也促进了汉语词汇的发展。
汉语中的“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的观念无不打下了汉文化的烙印。
在中国古老的神话中,相传有女娲造人的故事,她不仅创造了人类,而且还使男人和女人互相配合,建立了婚姻制度,成了人类最早的媒人,所以后世的人把女娲奉为高禖,也就是神媒。
人类的文明就是从这位伟大的女神开始的。
但人类告别了“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后,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就开始每况愈下了。
到了封建宗法制度的专制社会,妇女更被打下了十八层地狱。
除了与男子一起承受神权、族权、政权的压迫之外,还要承受“夫权”的压迫。
封建社会强调男女有别,既不是仅仅把两者像氏族社会那样隔离生活,而是剥夺女性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各个方面的自由权利。
从人格、地位和角色上制造男女之间的上下、尊卑、贵贱差别,使两者之间形成摆布和服从、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
在黑暗的封建社会,人是帝王的奴仆,而妇女则是奴仆的奴仆。
传统、陋习常常积淀在社会对女性的规范、评价之中,并且以巨大的惰力制约着她们的行为方式。
在习俗上表现为:
1.杀女婴、弃女婴、溺女婴是封建社会长期流行的恶习,不少女性从一诞生就被扼杀于襁褓之中。
2.极力宣扬“男女授受不亲”的戒律。
从学龄期开始,实行男女两性隔离的生活,女性的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3.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婚姻并不是个人的事,而是家族的事。
至于婚姻当事人幸福与否根本没有任何考虑,有的只是家长的意志。
4.要求女子“从一而终”,尤其要保持女性的贞操。
《女诫》中竭力倡导“三从四德”,即未婚从父,婚后从夫,夫死从子。
把贞洁的桎梏箍到最紧的,是兴起于北宋而完成于南宋的程朱理学。
“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
5.文化奴役使妇女失去受教育的权利。
男人可以读书做官,走仕途,出人头地。
女人却是“女子无才便是德”。
三、结语
语言是历史形成的,“名无固宜,约定俗成为之宜,异于约者谓之不宜”。
面对这被约定的东西,女性命运只能揭露却难以改写。
男权思想统治了数千年,还给女性自由和解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
比较乐观的是,长期以来,争取男女平等的女权运动得到了很大的进展,女性应有的权利得到了社会的维护和公认。
但是,语言中性别歧视的现象尚未被人们普遍意识到,改造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文明的进步,汉语中的性别歧视一定会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并将得到最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仲福兰.民俗与文化杂谈[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杨德峰.汉语与文化交际[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李学颖.仪礼、礼记———人生的法度[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4]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5]严筠.语言中的性别歧视[J].江西大学学报,1987,(4).
[6]王志强.汉语称谓中的性别歧视现象[J].语文月刊,2000,(1).
·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