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业建设与发展规划2016-2020

合集下载

汽车装配的工艺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汽车装配的工艺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汽车装配的工艺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汽车行业也迎来了巨大的转变和创新。

汽车装配作为整车制造的一个重要环节,也在不断优化和发展。

本文将对汽车装配的工艺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当前的汽车装配工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传统的人工操作。

传统装配工艺存在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精度不高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自动化装配技术逐渐应用于汽车制造业。

自动化装配系统通过机器人和计算机控制,实现了零部件的自动化处理和组装。

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装配速度和精度,还减少了人力成本。

目前,大多数汽车制造商都采用了自动化装配线,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随着智能制造理念的深入推进,汽车装配工艺正朝着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数字化装配技术通过数字化工厂、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将装配过程从现实环境转移到虚拟环境中进行模拟和优化,以减少错误和浪费。

智能化装配技术则借助人工智能、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实现了装配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

例如,通过传感器和数据分析,可以实时监测装配过程中的各项指标,从而及时调整和优化生产流程。

智能化装配工艺大大提高了装配的效率和质量,并降低了故障率和能源消耗。

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和智能出行的发展,汽车装配工艺将面临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需求。

新能源汽车的装配工艺与传统燃油汽车存在很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电池组装和电气系统集成方面。

电动汽车的电池组件需要更高的精度和安全性,同时还需要考虑电池寿命和循环性能等问题。

此外,智能出行的发展也要求汽车具备更强的感知和决策能力。

未来的汽车装配工艺将更加注重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以满足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出行的需求。

此外,在装配工艺中,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趋势。

汽车装配涉及到大量的能源消耗、废水排放和废物排放等问题。

因此,未来的装配工艺将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

例如,可以采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利用废弃物进行能源回收和再利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汽车装配工艺现状及发展趋势

汽车装配工艺现状及发展趋势

汽车装配工艺现状及发展趋势一、前言汽车行业是现代工业中重要的代表之一,其发展对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汽车装配工艺作为汽车制造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汽车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因此,对于汽车装配工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探讨,对于提高我国汽车制造业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现状分析1.传统装配工艺传统的汽车装配工艺主要采用人工操作,存在着生产效率低、成本高、易出错等问题。

虽然在过去几十年间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传统装配工艺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需要。

2.智能化装配工艺随着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装配工艺逐渐被广泛应用。

智能化装配系统可以实现自动控制、自动检测、自动纠错等功能,在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3.柔性化装配工艺柔性化装配工艺是一种能够适应不同产品、不同生产环境和不同生产需求的装配方式。

采用柔性化装配工艺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灵活性,同时也能够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

三、发展趋势1.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随着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将会越来越高。

未来的汽车装配工艺将会更加智能化,实现更加精准的控制和检测,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柔性化程度不断提高柔性化装配工艺将会成为未来汽车制造业的重要方向。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新技术的出现,汽车制造商需要更加灵活地调整生产线,以适应市场需求。

因此,柔性化装配工艺将会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3.绿色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在全球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的背景下,汽车制造业也需要积极响应环保号召。

未来汽车装配工艺将会更加注重绿色环保,采用更加环保的材料和工艺,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四、结论总之,汽车装配工艺作为汽车制造的重要环节,其现状及发展趋势对于提高我国汽车制造业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汽车装配工艺将会更加智能化、柔性化和环保化,以适应市场需求和环保要求。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

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是培育我国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必由之路,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对于推动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实现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和《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编制本规划.一、发展现状和形势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紧孕育兴起,与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形成历史性交汇。

智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已成为制造业重要发展趋势,对产业发展和分工格局带来深刻影响,推动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

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不断推出发展智能制造的新举措,通过政府、行业组织、企业等协同推进,积极培育制造业未来竞争优势。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但与先进国家相比,大而不强的问题突出。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增长动能转换等相互交织,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对于推进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促进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实现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以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仪器仪表为代表的关键技术装备取得积极进展;智能制造装备和先进工艺在重点行业不断普及,离散型行业制造装备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步伐加快,流程型行业过程控制和制造执行系统全面普及,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大大提高;在典型行业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一些可复制推广的智能制造新模式,为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初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汽车制造工艺与装配技术的创新与优化

汽车制造工艺与装配技术的创新与优化

汽车制造工艺与装配技术的创新与优化(以下是根据所提供的题目所写的汽车制造工艺与装配技术的创新与优化的文章)汽车制造工艺与装配技术的创新与优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汽车需求的不断提高,汽车制造工艺与装配技术也在不断进行创新与优化。

现代汽车制造工艺与装配技术的发展为汽车行业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汽车制造工艺与装配技术的创新与优化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并讨论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先进制造工艺的创新1. 自动化生产线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制造业越来越倾向于采用自动化生产线。

自动化生产线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并且能够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

例如,汽车装配厂可以利用机器人进行一些重复、耗时的工作,如焊接、喷涂等,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2. 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一种融合了互联网、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制造模式。

在智能制造中,传感器和智能设备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生产过程中,从而实现了对生产线各个环节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

利用这些数据,汽车制造商可以更好地了解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二、装配技术的创新与优化1. 模块化设计模块化设计是一种将汽车分为多个独立模块,每个模块可以独立设计、制造和维修的技术。

通过模块化设计,汽车制造商可以更加灵活地调整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此外,模块化设计还可以方便汽车维修和升级,从而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

2. 材料创新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具有优异性能的新型材料被应用于汽车制造中。

例如,轻质高强度材料可以减轻汽车自身重量,提高燃油效率;耐高温材料可以提高发动机的效能和寿命。

这些新型材料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能和环保性能,还为汽车设计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三、未来的发展趋势1. 智能制造的深入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在未来,智能制造将得到更加深入的应用。

例如,人工智能可以自主分析生产数据,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空间及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目标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空间及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目标

一、新能源汽车的定义目前我国对新能源车的定义不统一,在广义上的新能源,主要是指能够替代传统汽车用的汽油和柴油的燃料。

2007年11月1日施行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中,对新能源汽车有关定义作出了规定。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非常规的车用燃料指除汽油、柴油、天然气(NG)、液化石油气(LPG)、乙醇汽油(EG)、甲醇、二甲醚之外的燃料。

国家已经大面积推广使用的燃料乙醇汽车和国家在山西等地示范运行的煤基甲醇汽车不在此列。

二、新能源汽车的类型根据《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对新能源汽车有关定义,新能源汽车包括五大类型:(一)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二)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三)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四)氢发动机汽车;(五)其他新能源(如超级电容器、飞轮等高效储能器)汽车等。

三、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2014年新能源汽车生产78499辆,销售74763辆,比上年分别增长3.5倍和3.2倍。

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8605辆和45048辆,比上年分别增长2.4倍和2.1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9894辆和29715辆,比上年分别增长8.1倍和8.8倍。

伴随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度加大,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步升温。

2015年1-11月,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27.92万辆,同比增长4倍。

2015年1-10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达11.06万辆,纯电动乘用车和插电式乘用车累计销量达68373辆和46685辆。

图表2014-2015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月度销量走势数据来源: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四、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结构2014年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是在情理之中的,因为纵观2014年国家推出的各项关于汽车的政策法规,唯有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是最有利于汽车产业发展的,收效也是最显著的。

汽车零部件未来发展计划方案

汽车零部件未来发展计划方案

汽车零部件未来发展计划方案一、前言。

咱都知道汽车就像一个超级复杂的大玩具,而汽车零部件呢,那就是这个大玩具的各种小零件,每个都至关重要。

现在汽车行业发展得像火箭一样快,咱的汽车零部件也得跟上趟儿,所以就有了这个超酷的发展计划。

二、现状分析。

1. 目前汽车零部件市场那叫一个“乱花渐欲迷人眼”,各种品牌、各种质量的零部件都有。

有些质量好得没话说,有些就有点“坑”了。

2. 技术方面呢,虽然有不少先进的零部件技术,但是普及得还不够快。

就像好东西藏在盒子里,还没让大家都看到。

3. 在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的情况下,很多零部件还得加把劲,变得更环保、更节能才行。

三、发展目标。

1. 质量至上。

咱的目标就是让每一个汽车零部件都像超级英雄一样可靠。

不管是小小的螺丝,还是大大的发动机部件,都得做到质量杠杠的。

要让客户拿到手就觉得,“哇塞,这东西能用一辈子!”(有点夸张啦,但就是要那种超高质量的感觉)2. 技术革新。

要成为汽车零部件界的“科技潮人”。

大力投入研发,把那些炫酷的新技术,像智能传感器、轻量化材料啥的,都应用到零部件上。

比如说,让汽车的零部件能够自己“说话”,告诉车主哪里出问题了,就像一个贴心的小助手。

3. 环保节能。

要让汽车零部件变成地球的“好朋友”。

生产过程要更环保,使用的材料也要尽可能地节能减排。

想象一下,我们的汽车零部件就像一群环保小卫士,开着车都能为地球做贡献。

四、具体发展计划。

1. 研发与创新。

建立超级酷的研发中心,就像汽车零部件的“魔法实验室”。

在这里,聚集一群最聪明的工程师和技术专家,天天琢磨怎么把零部件变得更厉害。

跟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那些地方就像知识的“宝库”。

从里面挖掘出最新的科研成果,然后把它们变成实际的零部件技术。

设立一个“创意奖励基金”,鼓励公司里的每一个人都发挥自己的创意。

不管是扫地的阿姨,还是高层领导,只要有好点子,就给奖励。

说不定哪天,一个超级棒的零部件创新想法就从最意想不到的人那里冒出来了呢。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全文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全文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

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是培育我国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必由之路,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对于推动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实现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和《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和形势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紧孕育兴起,与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形成历史性交汇。

智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已成为制造业重要发展趋势,对产业发展和分工格局带来深刻影响,推动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

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不断推出发展智能制造的新举措,通过政府、行业组织、企业等协同推进,积极培育制造业未来竞争优势。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但与先进国家相比,大而不强的问题突出。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增长动能转换等相互交织,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对于推进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促进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实现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以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仪器仪表为代表的关键技术装备取得积极进展;智能制造装备和先进工艺在重点行业不断普及,离散型行业制造装备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步伐加快,流程型行业过程控制和制造执行系统全面普及,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大大提高;在典型行业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一些可复制推广的智能制造新模式,为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初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汽车制造与装配的毕业论文

汽车制造与装配的毕业论文

汽车制造与装配的毕业论文汽车制造与装配的毕业论文引言在现代社会,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汽车制造与装配作为汽车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对于汽车的质量和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篇论文将探讨汽车制造与装配的相关问题,包括制造工艺、装配流程、质量控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汽车制造工艺汽车制造工艺是指汽车生产中所涉及的各个环节和步骤。

从原材料的加工到最终成品的制造,每个环节都需要精确的操作和严格的控制。

例如,汽车车身的制造通常采用冲压和焊接技术,而发动机的制造则需要精密的铸造和机械加工。

制造工艺的不断创新和改进,可以提高汽车的质量和性能。

二、汽车装配流程汽车装配是将各个零部件组装成完整的汽车的过程。

装配流程涉及到多个环节,包括车身焊接、发动机安装、底盘组装、电气系统连接等。

在装配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装配顺序和标准操作规程,以确保每个零部件的正确安装和连接。

同时,装配过程中的质量检测和测试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以确保装配的汽车符合质量标准。

三、汽车装配质量控制汽车装配的质量控制是确保装配过程中每个环节和步骤都符合质量标准的重要手段。

质量控制包括质量检测、质量管理和质量改进等方面。

例如,装配过程中的质量检测可以通过使用传感器和仪器来检测零部件的尺寸、形状和材料质量,以及装配后的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

质量管理则包括制定和执行质量标准、培训员工和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

质量改进则是通过分析和解决装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缺陷,以提高装配质量和效率。

四、汽车制造与装配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汽车制造与装配也在不断演变和改进。

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智能制造: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实现汽车制造和装配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例如,通过使用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来替代传统的人工操作,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 环保制造:在汽车制造和装配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例如,采用低能耗和低污染的生产工艺和材料,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

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规划

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规划

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规划行业发展实施规划汽车零部件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是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整车市场销量及保有量决定汽车零部件的市场需求量。

近年来,全球汽车工业逐渐向中国和一些新兴经济体进一步转移。

无论是市场总规模还是市场的绝对增长,未来几年,中国都仍然是最重要的市场。

中国汽车市场的广阔发展前景以及汽车需求的多样化发展会对汽车零部件行业需求产生影响。

另一方面,原材料价格的持续波动,政府的税收和扶持政策、生产工艺的更新升级以及材料供应商向下游拓展业务则会对行业供给产生影响。

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型产业和优势产业,提质增效,由资本驱动型产业向创新驱动型产业转变。

参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走国际化发展道路。

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由大变强、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改规划方案,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第一章发展路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行业发展方式为主题,由资本驱动型产业向创新驱动型产业转变;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的原则;大力发展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集聚化和分工专业化,形成大中小企业优势互补,产业产品链式发展;进一步完善产业布局,着力培育、壮大优势企业,提高生产集中度,培育品牌企业,全面提升区域产业发展的水平、质量和效益。

第二章发展原则1、因地制宜,特色发展。

紧密结合区域发展要素条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围绕核心产业,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形成各具特色、差异发展的发展新格局。

2、组织引导,市场推动。

坚持组织引导,以政策、规划、标准等手段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综合运用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手段,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实现市场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化。

3、坚持协调发展。

注重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合理布局,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有序发展。

4、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树立产业发展全寿命期理念,综合考虑投入产出效益,选择合理的规划、建设方案和技术措施,避免盲目的高投入,实现可持续发展。

(完整版)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介绍

(完整版)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介绍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介绍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汽车工程领域需要的,掌握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汽车及零部件制造、装配、检测、技术管理及销售服务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和实践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体魄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主要课程实用英语、应用数学、汽车识图、汽车机械基础、汽车材料、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底盘构造、CAD/CAM应用技术、汽车数控加工技术、汽车单片机及车载网络技术、汽车电气设备、汽车制造技术、汽车装配技术、汽车焊装技术、车身冲压工艺与设备、汽车涂装、汽车专业英语等。

三、就业方向职业面向单位:汽车制造厂、汽车改装厂、汽车零部件制造厂、汽车运输公司以及汽车维修、汽车销售等汽车相关企业。

就业岗位:汽车制造、汽车装配调试、整车检验、汽车零部件制造、汽车销售与管理。

四、人才培养规格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1、思想道德要求: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以及强烈的法律意识和公民道德修养,遵纪守法,诚信敬业。

2、知识结构:(1)掌握本专业必须的机械制图、机械基础、工程材料及电工、电子技术等基础理论,能熟练的运用与本专业相关理论知识;(2)具有一定的中、英文水平,能熟练的运用和处理本专业一般性中、英文技术资料。

(3)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和应用技能,能运用Office办公软件和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汽车行业管理及日常业务工作。

(4)掌握现代文化的特征,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懂得社交礼仪,具备设计企业文化的能力。

(5)具备汽车检测与维修理论与实践知识。

(6)具有汽车维修企业的基本运行与管理知识。

3、专业核心能力:汽车零件制造能力、汽车装配线组装能力及生产管理技术能力4、素质结构(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德。

(2)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能正确处理群体关系,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现实,面对未来,面对社会;(3)具备青年人应有的健康体质、掌握基本体育锻炼技巧,能按时按计划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并能以充沛的体力和坚强的毅力完成毕业以后的工作任务;(4)通过校园第二课堂、科技小组等,培养学生基本的语言沟通能力、信息收集和分析整理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诚信合作的品质,使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的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

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是培育我国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必由之路,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对于推动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实现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和《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和形势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紧孕育兴起,与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形成历史性交汇。

智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已成为制造业重要发展趋势,对产业发展和分工格局带来深刻影响,推动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

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不断推出发展智能制造的新举措,通过政府、行业组织、企业等协同推进,积极培育制造业未来竞争优势。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但与先进国家相比,大而不强的问题突出。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增长动能转换等相互交织,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对于推进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促进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实现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以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仪器仪表为代表的关键技术装备取得积极进展;智能制造装备和先进工艺在重点行业不断普及,离散型行业制造装备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步伐加快,流程型行业过程控制和制造执行系统全面普及,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大大提高;在典型行业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一些可复制推广的智能制造新模式,为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初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汽车装配工艺现状及发展趋势

汽车装配工艺现状及发展趋势

汽车装配工艺现状及发展趋势汽车装配工艺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当今产品向个性化、多样化、全球化、小批量方向发展,流水线总装式的大批量生产方式因为其自身的原因 (在相对固定生产时间段中进行重复生产的方式)而限制了产品种类的多变性,所以已经不能适应快速反应的市场和商品多样化的需求。

为此,有人提出了用户化大批量生产,即采用大量生产的成本生产出满足用户个性化的大量产品。

用户化大批量生产模式强调在现有的流水线上进行工位的整合和调整、各工位作业量的均衡工艺的并行设计和物流的顺畅,从而实现敏捷创造(AgileManufacture,AM)和高柔度装配。

用户化大批量生产必须从零件装配成产品,所以装配在 AM 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如何有效实现汽车产品装配自动化和柔性化,如将计算机辅助技术应用到装配工艺的问题日益成为汽车行业提高流水线总装效率的关键。

1 汽车装配工艺装备概况1.1 整车装配工艺装备概况整车装配线,普通是指由输送设备(空中悬挂和地面)和专用设备(如举升、翻转、压装、加热或者冷却、检测、螺栓螺帽的紧固设备等)构成的有机整体。

整车装配所用的设备主要包括:装配线所用输送设备、发动机和先后桥等各大总成上线设备、各种油液加注设备、出厂检测设备以及各种专用装配设备。

1)输送设备。

输送设备主要用于总装配线、各总成份装线以及大总成上线的输送。

完成汽车装配生产过程最重要的设备之一是汽车总装线。

2)大总成上线设备。

大总成上线设备是指发动机、前桥、后桥、驾驶室、车轮等总成在分装、组装后送至总装配线并在相应工位上线所采用的输送、吊装设备。

车轮上线普通采用普通悬挂输送机和积放式悬挂输送机。

发动机、前桥、后桥、驾驶室等大总成上线,传统的方式是采用单轨电动葫芦或者起重机。

随着汽车装配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的提高,目前各大总成上线普遍采用自行葫芦输送机和积放式悬挂输送机,也有少数厂家采用了带有升降装置的电动磁轨小车(AGV)自动上线。

3)各种油液加注设备。

汽车现代制造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汽车现代制造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汽车现代制造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汽车制造技术是汽车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汽车制造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本文将简要介绍汽车现代制造技术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目前,汽车制造技术主要包括:设计技术、材料技术、工艺技术和装配技术等。

首先是设计技术方面,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已经成为现代汽车设计的主要工具。

CAD 技术使得设计师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汽车零部件的设计和优化,减少了实际制造之前的试错成本。

三维打印技术也在汽车设计领域得到应用,可以快速制造出原型零件,加快了设计迭代的速度。

其次是材料技术方面,高强度材料的广泛应用是提高汽车性能和降低车身重量的关键。

高强度钢,复合材料和铝合金等材料的应用能够提高车辆的刚性和安全性能。

新型材料如碳纤维等的研发和应用也日益受到关注,因为它们具备较低的密度和高强度特性,可以降低车身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

工艺技术方面,汽车制造工艺正在向数字化转型。

先进的数字化工艺技术如数控机床、机器人和自动化装配线等正在改变传统的人工操作方式。

这种转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错误率,同时还可以实现柔性生产,以满足多样化产品需求。

最后是装配技术方面,智能化装配技术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传感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汽车的装配过程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在装配过程中提供指导和辅助,减少操作员的培训成本和错误率。

自动驾驶技术也将进一步影响汽车制造技术,因为汽车的制造需要满足更高的安全标准和技术要求。

在未来,汽车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体现:1. 新能源汽车技术:随着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未来的主流。

新能源汽车技术包括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对于电池技术和充电技术有较高的要求。

2. 智能汽车技术:自动驾驶、智能驾驶辅助和智能语音交互等技术将引领未来汽车制造的发展。

这些技术的应用将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同时也对汽车制造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第一篇:汽车制造技术汽车制造技术是指生产汽车的各种过程和方法,包括设计、原材料采购、零部件加工、车身制造、汽车装配等方面的技术和方法。

汽车制造技术是现代汽车工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它能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品质、性能和市场竞争力。

因此,各大汽车制造商都非常注重汽车制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1. 汽车设计汽车设计是汽车制造技术的第一步,它决定了汽车的外观、功能和性能。

现代汽车设计通常采用电脑辅助设计软件,可以实现三维建模、虚拟试车等功能,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设计人员需要考虑诸如安全、耐久性、环保等要素,确保汽车的综合性能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汽车设计还需要与各个部门密切配合,包括采购、生产、品质等部门,确保汽车能够顺利生产和投放市场。

2. 原材料采购汽车制造涉及到大量的原材料,如钢材、铝合金、塑料、橡胶等,这些原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品质和性能。

因此,汽车制造商需要选择优质的原材料,并建立稳定的供应链,确保原材料的供应及时、可靠。

同时,汽车制造商需要严格控制原材料的成本,保证汽车的生产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3. 零部件加工汽车的零部件主要包括发动机、变速器、悬挂、制动、电气等,这些零部件的加工质量和工艺水平直接影响到汽车的性能和寿命。

因此,汽车制造商需要选择优质的零部件供应商,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零部件的质量和供应及时。

同时,汽车制造商还需要对零部件的加工工艺进行控制和优化,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

4. 车身制造车身制造是汽车制造技术的核心环节之一,它决定了汽车的外观、钢性和安全性。

现代汽车制造主要采用焊接、冲压、折弯、涂装等工艺,其中焊接是最常用的车身连接技术。

汽车制造商需要选择先进的车身制造设备和工艺,确保车身的质量和性能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5. 汽车装配汽车装配是汽车制造技术的最后一个环节,它将所有的零部件组装成为一台完整的汽车。

现代汽车装配主要采用人机协作的方式,其中机器人完成大量的重复性劳动,保证了装配效率和质量。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汇报人:XX 20XX-02-04
目 录
• 汽车制造概述 • 汽车装配技术基础 • 典型汽车部件装配方法 • 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在汽车制造中应用 • 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在汽车装配中应用 •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汽车制造中体现
01
汽车制造概述
汽车制造定义与分类
汽车制造定义
发动机总装及调试
按照规定的装配顺序和要求,将各部件总装成完整的发动机,并进行 调试和检测,确保发动机性能符合要求。
底盘系统装配要点及注意事项
底盘各部件的清洗和检查
包括车架、悬挂、制动系统、转向系 统等,确保各部件无损伤、无变形、 无裂纹等缺陷。
悬挂系统的装配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悬挂部件 和装配方式,保证车轮定位参数准确 ,提高行驶稳定性和舒适性。
要求供应商遵循环保标准,确保原材料和零部件 的环保性能;建立绿色物流体系,减少运输过程 中的能源消耗和排放。
加强废弃物处理
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提高 资源利用率;采用先进的废弃物处理技术,降低 对环境的影响。
节能减排技术在汽车生产过程中应用
节能技术应用
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如热回收、能量回收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优化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
性,提高外观质量。
外饰件的安装
包括前后保险杠、车灯、后视镜等,要保 证外饰件安装位置准确、牢固可靠,且符
合安全要求。
内饰件的安装
包括座椅、仪表板、方向盘、顶棚等,要 保证内饰件安装牢固、无松动,且符合人 体工程学要求,提高乘坐舒适性。
玻璃及密封条的安装
严格控制玻璃与窗框的配合尺寸和密封条 的压缩量,确保车窗密封性和隔音效汽 车制造中应用

汽车制造行业的发展方向和改进建议

汽车制造行业的发展方向和改进建议

汽车制造行业的发展方向和改进建议近年来,汽车制造行业经历了快速的发展,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巨大突破,而且在市场需求和消费者需求上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全球环境问题,汽车制造企业需要思考其未来发展的方向,在可持续性和创新性方面做出改进。

本文将探讨汽车制造行业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可持续性发展是关键当今社会,可持续性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各个领域都亟待解决的问题。

汽车制造行业也应该积极响应这一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首先,汽车制造企业可以加大对环保技术的投入——比如电动车技术、混合动力技术等——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可以采用更环保的材料和工艺,减少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量。

此外,建立全球协作网络,推动资源共享、跨国合作也是提高汽车制造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针对可持续性问题,我建议汽车制造企业应加强对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例如,开发更高效的电池技术以提升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同时倡导并稳步推进充电设施的普及。

此外,利用智能化技术来优化传统燃油车辆的燃料效率,减少废气排放。

另外,鼓励整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共同寻求可持续解决方案。

二、关注消费者需求和行为变化随着时代的变迁,消费者对汽车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演变。

汽车制造企业需要紧跟市场趋势,并根据消费者行为变化做出相应调整。

首先,消费者对于节能环保意识上升,在购买决策中会更加关注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尾气排放量。

因此,汽车制造企业应该将环保产品列为重点开发项目,并积极推广宣传。

其次,在智能科技越来越普及的今天,消费者对于车载科技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汽车制造企业可以在车辆功能和娱乐设施方面进行创新,满足消费者对于高品质驾驶体验的要求。

为了适应消费者需求和行为变化,我建议汽车制造企业应该加大与科技公司的合作力度,在智能化、互联网通信等领域共同研发先进技术。

例如,开发更智能的车载导航系统、车联网系统,在提供实用功能的同时提升用户体验。

汽车制造技术规划方案范文

汽车制造技术规划方案范文

汽车制造技术规划方案范文1. 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汽车制造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与进步。

本方案旨在规划未来五年内汽车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以提升汽车的安全性、环保性、智能性和舒适性,满足社会和消费者对汽车的新需求,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和核心技术。

2. 技术发展方向2.1 安全性安全性一直是汽车制造技术的核心关注点之一。

在未来五年内,我们将继续加强车辆主动安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包括防抱死制动系统(ABS)、车辆动态稳定控制系统(ESP)等。

同时,我们将推动车辆被动安全技术的创新,如强化车辆车体结构设计、提升车辆安全气囊的精确性和反应速度等。

2.2 环保性环保性是未来汽车制造技术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我们将致力于提升汽车的动力系统效能,研发更加高效的动力系统。

例如,推动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的创新,减少尾气排放和燃油消耗。

此外,我们还将研究新型的排放净化技术,如氢能源技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2.3 智能性智能化是未来汽车制造技术的重要趋势。

我们将致力于研发更加智能化的汽车系统,如自动驾驶技术、智能交通系统等。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实现车辆与车辆、车辆与道路、车辆与用户之间的智能互联,提升驾驶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2.4 舒适性提升乘坐舒适性也是未来汽车制造技术的重要目标之一。

我们将研发更加舒适的座椅设计,提升音响系统的音质,改善车内空气质量,致力于提升汽车乘坐体验。

此外,我们还将研究新型材料和制造工艺,以降低噪音和振动,提升行驶平稳性。

3. 技术研发计划3.1 研发组织架构我们将建立全新的研发组织架构,提升研发团队的创新能力和研发效率。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研究机构和实验室,吸引优秀的科研人才。

加强与高校、研究院所等合作,开展联合研究和技术交流。

3.2 技术研发重点我们将重点关注以下技术研发领域:- 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更加高效的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技术,提升电池性能和续航里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贵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2016年5月一、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背景和建设基础(一)国际国内经济现状目前来看,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国际油价一路走低,国际金融动荡不已。

我国经济也进入了新常态,过去以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拉动为特征的扩张式高速增长也一去不复返了,劳动力和地价成本不断上升,某些要素成本甚至接近或超过了美国,与此同时,美国政府推进了“再工业业化”,在这种情况下,局部高端制造业势必回流到美国,而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有向越南、印尼等要素成本更低的国家转移的趋势。

目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式复杂多变,中央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思路,以互联网 +、机器人、3D打印、新能源汽车等为代表战略新兴产业正在神州大地逐步兴起,上述产业发展成熟后,将极大地改变我们现有的产业格局、生产方式乃至生活方式。

(二)国内汽车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汽车产业具有高度技术密集型特点,聚集着许多科技领域里的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

特别是电控技术和新能源技术、车联网技术嫁接到汽车产业上后,使得它处于价值链的高端,同时汽车是由成千上万颗零件组成,这就决定了它对国民经济强大的带动作用。

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我国汽车产业,特别是乘用车产业,经过十多年高速发展,目前已经进入平稳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国内一线城市汽车限牌逐步增多,汽车企业将从过去比拼产量、盲目扩张,转向以提高产品质量、优化服务能力,特别是转向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方向发展。

图表1:2009-2014年中国商用车、乘用车销量占比变化趋势图(单位:%)图表2:2009-2014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走势图(单位:万辆,%)(三)贵州汽车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贵州作为西部欠发达省市,近年来以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为抓手,形成了“大通关、大通道”为特点的“水、陆、空”全方位开放特征,特别是“贵广”、“沪昆”高铁横空出世,极大地改变了我国对外开放“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格局,直接融入了“一带一路”战略部署的形成,交通运输业持续较快发展。

贵州省启动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三年会战”行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

2014年贵州迈入高铁时代,2015年实现“县县通高速”,成为西部地区第一个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省份,9个市(州)实现通航机场全覆盖。

在交通设施建设带动下,交通运输业持续较快发展同时贵州积极推进大数据、、大旅游等十大战略新兴产业,贵州省近年来经济高速增长,实现了“弯道曲直、后发赶超模式”,2015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1万亿元,为10502。

56亿元,比上年增长10。

7%;贵州省GDP增幅雄居全国前列。

贵州作为三线建设老工业基地,汽车产业一直是其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贵州是力帆,奇瑞、吉利,万达汽车整车生产基地之一,也是上汽、北汽、二汽、力帆、恒通、福特、铃木、五十铃、依维柯、美国通用等汽车公司汽车零部件生产配套生产地。

根据2015年贵州省统计局统计的数据,2015年全省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562。

87亿元,占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的比重为32。

4%,比上年增长12。

6%,“十二五”时期年均增长31。

9%。

同时,在传统汽车产量逐步过剩的情况下,贵州省汽车企业也积极进行新能源汽车的转型升级,据奇瑞汽车发布面向未来10年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以纯电驱动为主线,同步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及纯电动两大技术平台,力争通过十年,推动成为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吉利新能源汽车生产线落户贵州,也将极大的推进贵州汽车工业的发展。

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分析作为中国汽车产业基地,贵州省对汽车用工数量需求十分旺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直接从事汽车整车和汽车零部件生产的员工数量达到5万人,这其中还不包括从事摩托车生产和汽车维修的庞大人群。

作为典型的长线产业,汽车产业需要大量的各种高素质的零部件加工制造、热处理、表面处理、零部件检测、部件装配与调试、整车装配与调试、现场工艺和质量人员、发动机和整车试验检测、汽车售后人员。

贵州省政府规划力争到2020年,贵州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按照规划静态测算,上述人员需求缺口高达5万人。

三、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建设基础(一)校企合作合作基础学校与比亚迪汽车公司、贵州奇瑞万达汽车公司、贵州广汇乾通汽车公司、贵州吉利新能源汽车公司、贵州通源汽车公司、上海通用汽车公司、PPG公司、奔腾汽车公司、贵州依家爱车网络科技公司等企业开展合作办学, 引进了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先进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为途径,初步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能力递进、双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师资力量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0人,“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5%,具有教授、副教授、高级讲师等高级职称的教师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0%。

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10人。

并且聘请了行业企业一线技术人员10名为专业兼职教师。

形成了一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学和生产相结合、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三)实验实训条件系部有中央财政支持的汽车制造与检修技术实训基地一个,实习场地面积达4500 平方米,设备总值 800 余万元。

建有“理实一体化”教室8个,另有汽车构造与维修仿真实训室,汽车文化博物馆,现代汽车智能制造实习实训实验中心,汽车名车维修中心,汽车车身修复实训场所,汽车空调实训中心,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中心,汽车维修大赛训练场所,汽车自动变速器实训中心,汽车底盘中心中心等各一个。

与贵州万友汽车销售公司、贵州广汇乾通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等30余家企业建成就业与顶岗实习相结合的校外实训基地。

上述试验实训手段大部分可以为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所用。

(四)课程改革与建设与企业合作开发建设《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制造工艺基础》四门核心课程,主编《汽车装配》或参编该专业适合我校课程设计的教材和实训指导书。

(五)社会服务能力具有汽车维修工、汽车维修电工等中/高级技能培训与鉴定资质,是贵州省授牌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组织企业的汽车装配工、汽车维修工技能竞赛两次,参与本地区汽车制造和维修企业技术服务两项,为三家汽车维修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响应贵州大数据、大扶贫战略,举办“汽车维修工培训班(中级)”,培训来自贵州地区贫困家庭青年200人,并推荐他们成功就业。

四、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方向建设指导思想和目标(一)汽配专业建设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坚持以培养汽车企业急需人才为宗旨、以汽车企业各生产岗位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创新专业办学体制机制,完善“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能力递进、双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实现专业与企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全面提升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建设水平、实训条件、社会服务能力,大力培养汽车制造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各汽车零部件和整车企业提供优质人力资源。

(二)专业建设目标1.总体目标以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为平台,在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企业指导下,深化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形成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不断完善“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能力递进、双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汽车企业制造和装配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打造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校企合作共建,融教学培训、技术研发、企业服务于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把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建设成人才培养模式先进、教学质量高、为企业服务能力强的特色专业方向。

2.具体目标本专业方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职业员工基本素质,熟练掌握汽车零部件制造与检测、汽车总成和整车装配、总成和整车磨合调试、总成和整车试验、总成和整车售后服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1)人才培养规格及规模表1 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建设规模规划表年度2016年(基础)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学生规模(人)300 400 450 500 550(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目标依托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平台,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企业指导下,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办学,让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开发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完善以汽车制造与装配岗位能力需求的“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能力递进、双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3)课程建设的目标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将汽车制造与装配职业技术标准融入专业教学,构建符合现代汽车制造与装配能力要求的课程体系。

精选教学载体,优化学习场境,以学生为主体,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的技术方向重点建设《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等四门核心课程,编写出版国家规划教材《汽车装配》教材一本。

(4)师资建设的目标实施“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工程”,通过研修培训、学历提升、学术交流、企业挂职锻炼、兼职引进等途径,培养专业带头人2名(其中1名来自合作企业),培养6名骨干教师(包含汽车零部件制造与检测2名);6名“双师”素质教师,使“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85%。

招聘9名专任教师,使专任教师人数达到31人;增聘兼职教师13名,使兼职教师总数达到22名;在上述教师队伍中,要形成以本科本专业为主的学历结构,同时通过引进和现职教师参加提高学历教育等形式,使具有硕士以上教师人数达到6人,具有副教授以上技术职务教师人数达到10人,青、中、老教师比例为5:4:1,形成一支学历、年龄和技术职务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加强兼职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使兼职教师承担职业技术、职业技能课程的比例达到40%以上,专兼教师比例为1:1。

(5)实践条件建设的目标新建校内汽车制造与装配实训室(实训车间)一个。

新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两个(一个是汽车典型零部件制造基地,另一个是汽车整车制造基地)。

五、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建设内容(一)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的组织与运行机制与本院自动化系、机械系。

经管系和相关企业密切合作,共同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全方位接受企业指导,考虑到汽车制造逐步转向以机器人操作为代表的智能制造,密切和上述单位配合,及时调整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形成系系合作、校企合作育人、校企培养过程共管、教学成果共享的紧密合作办学机制。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在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建设专家组的领导下,完善“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能力递进、双证融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与企业要求的结合模式,重点培养企业急需的实用人才,与贵州大学合作,开展专衔本或专本连读教学;针对现代汽车制造行业职业岗位变化和汽车智能制造的需求,开展人才培养规格改革与创新,“量身定做”培养汽车企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