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化学课题结题报告
化学课题结题报告篇一:研究性课题化学结题报告研究性化学学习课题结题报告“三鹿”为人们完成了一次化学扫盲三、活动时间: XX年10月10日———XX年11月21日四、课题背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健康、高品位的生活;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也日益密切。
只要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就会发现生活中的化学随处可见。
但近年来,在食品安全方面,因为化学品的污染,引起许多人体健康的问题:在大迷离我们认识了石蜡;从火腿肠里我们认识了敌敌畏;从咸鸭蛋、辣椒酱离我们认识了苏丹红;从火锅中我们认识了福尔马林;从银耳、蜜枣里我们认识了硫磺 ??最近,出现了“三聚氰胺”这个热门名词,引起了多少人们的恐慌?正是这种化学品引发了“三鹿”的危机。
为了样大家认识“三聚氰胺”,本课题小组研究了三聚氰胺的一些问题及化学在生活中的利弊五、课题目的:1.认识三聚氰胺的一些基本知识。
2.了解牛奶掺入三氯氰胺的原因。
3.了解三聚氰胺的危害,研究和讨论化学的两面性。
六、课题研究过程和方法:1、小组各成员负责各自的工作,从网上、书籍、报刊中搜集资料。
2、整理和分析信息。
3.小组进行进一步讨论。
七、研究结果和分析:三聚氰胺的基本性质:三聚氰胺形状为纯白色斜棱晶体,无味,密度1.573g/cm3(16摄氏度)。
常压熔点为354摄氏度(分解);快速加热升华,升华温度为300摄氏度,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极微溶于热乙醇、不溶于乙醚、苯和四氯化碳,可溶于甲醇、甲醛、乙酸甘油等,低毒。
在一般情况下较稳定,但在高温下可能会分解放出氰化物。
三聚氰胺得主要用途于广泛的基本有机化工中间产品,最主要的用途是作为生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的原料,其声称品在装饰板、涂料、横塑粉、纸张等方面,突显出三聚氰胺的作用。
在毒性方面,目前认为其毒性轻微,大鼠口服的半数致死量大于3g/千克体重,胀气摄入三聚氰胺可能对肾与膀胱产生了影响,导致产生结实,然而,07年美国宠物食品污染事件的初步调查结果认为:掺杂6.6%三聚氰胺的小麦蛋白粉是宠物食品导致中毒的原因,为上述毒性轻微的结论画上了问号。
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报告
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报告篇一:高中化学教学研究性学习实验报告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具体任务是:一是围绕学校学生学习生活,二是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课题,工、具体实施的步骤等制定研究方案。
(3) 以班为单位进行开题报告,选聘指导教师,高一年级82个化学课题,化学子课题组对课题进行归类和整理。
(4) 整合各方面力量,开展研究性学习。
在确定课题后,我们整合各方面力量指导学生开展研究集中活动和分散步活动相结合,重点从两个方面让学生实践、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对课题研究进行陈述并展示所取得的效果,评估内容。
6实施过程:一、背景说明:目前生活中有很多物质的制作都添加了有害化学物质二氧化硫,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对此,我们便对这些问题开始了进一步的调查!竹筷一般製成后,并不会再做任何处理,而是有「发霉」时,才会使用二氧化硫燻蒸漂白,而不是使用「漂白剂」。
值得注意的是,过程中不管原料有没有发霉,都没有「消毒」的手续。
在工业污染之下,连雨水都有致癌物质,所谓的「致癌物质」可说到处都是,而小吃店因洗不乾净的筷子,而传染B型肝炎,这个危机就在眼前,孰轻孰重,就只有靠自己来衡量。
卫生筷的製造过程中,主要的「漂白」物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会诱发气喘但不会增加罹患率,简单的说,本来患有气喘病的患者,由二氧化硫有可能引发气喘,但是没有气喘病的正常人,不会因为二氧化硫而罹患气喘病。
同时在卫生筷的残存的量也非常稀少,以二氧化硫燻蒸竹筷,竹筷还要夹取食物,本来含量已经相当稀少,又透过层层间隔,换言之几乎没有这方面的危害,另外,二氧化硫本来就是合法的食物添加物,有些食物中也含有二氧化硫的成分。
而食物含有二氧化硫则是危害人体健康的最大威胁!二、步骤:(1)提出问题二氧化硫对身体的某些器官会造成伤害,可能导致致癌!(2)描述问题目前,很多食品商家为了自己的食品受大众的欢迎,所以为了让自己的食品美观,不顾大众的健康而就添加了漂白剂二氧化硫,不法商贩造假制假花样繁多,用二氧化硫熏蒸食品就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
化学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通用8篇)
化学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通用8篇)化学讨论性学习报告范文篇1一、利用探究性试验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探究性试验要求同学自行设计,自主试验探究,同学对试验现象怀有幻想、期盼、新颖、刺激,对试验结论可事先进行猜想和推断,试验后进行理性的分析、对比、争论和推理,极大地激发了同学的爱好,调动了同学学习的主动性和乐观性。
如在学习“燃烧”、“自燃”、“着火点”等概念时,我先给同学演示“扇风点火”的试验,用扇子轻轻地对着薄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扇风,大家目睹白磷着火了,感到惊异,立刻哗然:“怎么不用火柴点,仅用扇子扇就能使白磷燃烧而红磷没有燃烧呢?”引导同学带着疑问去阅读课文,从中找到“谜底”悟出道理,使同学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获得了感性熟悉。
如讲到“酸碱指示剂”时,用滤纸(先用酚酞试液浸泡晾干)和针(用氢氧化钠溶液潮湿)为道具,用针穿透滤纸产生“一针见血”的效果。
把成语与化学现象联系起来,生动好玩。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引导同学乐观思索,老师讲解酸碱指示剂显色原理后,同学“跳一跳就摘到了‘苹果’”感觉“味道美极了”。
生动、鲜亮的趣味试验和演示试验能把同学带入奇妙好玩的科学世界中,同学从奇异的试验中获得丰富多彩的化学学问,从爱好盎然的观看中发觉好玩的问题,活跃同学的思想。
对于初次接触化学的学校同学而言,就会感到化学的深厚趣味性和神奇感,于是一个个“为什么”油然而生。
凡有试验,同学的爱好就会特殊高,精神兴奋、思维活跃,课堂印象特殊深刻。
试验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深深诱惑着同学,通过好玩的试验现象,再加上老师的启发、诱导、点拨,使他们仔细观看、分析,促进了他们智力因素的进展。
二、利用探究性试验增加同学的自主学习力量不同方面的探究性试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同学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去思索分析问题,搜集相关资料,提出假设和做出推理,设计试验方案,试验验证。
通过这些过程使同学体验到了搜集资料、设计试验方案、运用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2024年化学研究性学习总结
2024年化学研究性学习总结
2024年,我在化学研究性学习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和总结。
在这一年中,我集中精力推动自己在化学领域的学术研究,并取得了以下成就和经验。
首先,我扩大了自己的科研识别能力。
通过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会议和研究项目,我与许多在化学领域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和合作。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学习到了许多新的科学资讯和研究方法,提升了自己的科研水平。
其次,我在实验室技能方面有了重大突破。
通过参与多个化学实验项目,我不仅熟练掌握了常用的实验技术和仪器设备的操作,还学会了如何正确地进行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
我还积极参与实验室的安全培训和实验室管理,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和环境。
此外,我还在科学论文的撰写和发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我在2024年发表了两篇学术论文,这些论文涵盖了我在化学研究过程中的重要发现和创新。
撰写论文的过程不仅加深了我对研究领域的理解,而且提高了我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最后,我在教育和培训方面也有所贡献。
我积极参与化学研究生导师团队的工作,担任研究生的指导教师,帮助他们制定研究计划、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并对他们的论文进行指导和修改。
通过这种方式,我能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并培养更多的优秀化学研究人才。
总之,2024年对我来说是一个充实并取得重要进展的一年。
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学习,我在化学研究性学习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为自己未来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一、前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课题旨在研究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问题及改进策略,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研究目标1. 分析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揭示其中存在的问题;2. 探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3. 通过实践验证研究结果,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三、研究内容3.1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本研究通过文献调研、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
主要发现如下:1. 实验课时安排不足,部分学校实验教学得不到充分重视;2. 实验设施和器材配备不完善,影响实验教学的开展;3. 实验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4. 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3.2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改进策略探讨针对现状分析,本研究提出了以下改进策略:1. 增加实验课时,提高实验教学地位;2. 加强实验设施和器材建设,保障实验教学条件;3. 创新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度;4. 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3.3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与验证为了验证研究结果的有效性,我们在某高中开展了实验教学实践。
实践过程中,我们根据改进策略进行教学设计,实施了一系列创新性实验教学活动。
实践结果显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得到了明显提高。
四、研究成果通过本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确实存在一定问题,亟待改进;2. 提出的改进策略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有助于提高实验教学质量;3. 实验教学实践验证了研究结果的有效性,为今后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提供了有益借鉴。
五、结语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课题的研究,对于我们认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及探索改进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化学课题研究终结报告
高中化学课题研究终结报告高中化学课题讨论总结报告1.题目的提出:五个五模式的援教探究教育理论认为,一个人的成长,学校教育只占15%,但是进入社会的基石,参与工作进入社会后的教育成长则占85%。
也就是说一个人进入社会后能走多远有多大的进展,更大的程度取决于他所受到的社会教育和校内之外的人生规划。
对于一名刚刚走上讲台的年轻老师来讲,其成长的好坏与快慢,则取决于两个因素,即自身的人生态度,和他所猎取得外部支援。
而对于参与工作十年左右的中青年老师来讲,则进入了一个进展高原期,一方面,对教学有了全面的熟悉,有了肯定的积累,具备了更上一层楼的可能;另一方面,这部分老师也进入了中国式的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阶段,社会压力大,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和心情为进一步拓展的人生供应规划,进入职业进展倦怠期。
而援教,则能适时的将这两部分老师群体有机结合,各取所需,各展所能,即充分发挥中青年的专业活力,又能给刚刚参与工作的年轻老师指示教学之路。
做的好的话,可一举两得。
2.成果呈现方式:论文,课例示范。
经过两年半,即高中老师的一个完整的教学周期,被救济的老师在详细的教学方法手段都会有一个完整的熟悉,对教学技术也会有一个较为完整的把握,因此,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成果,而参加救济的老师,则以年轻老师为镜鉴,检验自己十年的工作阅历与不足,会自然而然的产生自我反思与正思,从而自觉的进行专业梳理与自我提升。
成果的展现以这两个教育平台上的老师为主,赛课课例和论文的形式呈现。
3.背景:区大课题背景下,以生命化教育为核心理念,以慢课堂慢教育为指导思想4.周期:两年半,即五个学期。
之所以援教时间为五个学期为一个循环的缘由,符合高中三年一循环教学模式。
能够完整关心老师把握教材体系和同学心理成长全过程。
从时间的设计上更倾向于年轻老师为主体。
同时,五个学期的关注,对援教老师来说,也有一个比较长时间的反思过程,这个过程符合慢教育慢课堂的成长模式。
渐渐的成长,渐渐的反思,然后再渐渐的反思,在渐渐的积累成长。
研究性学习——化学 结题报告
制作工艺
正规厂家生产一次性筷子所 用的原料都是质地比较好的木 材或新鲜毛竹。先将原料截成 段、再用机器打成毛坯,然后 放在烤房烘干。再经食品级硫 磺熏蒸漂白。最后抛光 。
劣质木筷并不干净,只是一种卫生的错觉。 一次性筷子的包装多数都印有高温消毒清洁卫生 的字样,但实际上,因为一次性筷子价格低廉,市场占 有率大,所以为了争夺这块市场,很多小企业都采用硫 磺熏,双氧水,硫酸钠浸泡,漂白,滑石粉抛光,就是 为了降低成本,实际上根本就没有达到卫生消毒的目的, 而一次性筷子的外包装聚乙烯模给人民带来的危害就更 大了,但是这种从生产线下来的东西,在高温下会产生 更多的有害成份,会诱发人体产生很多的慢性疾病。
一次性筷子指使用一次就丢弃的筷子, 又称“卫生筷”、“方便筷”。一次 性筷子是社会生活快节奏的产物。目 前主要有一次性木筷和一次性竹筷。 一次性木筷造成大量林地被毁;而且 劣质木筷并不干净,只是一种卫生的 错觉。而一次性竹筷由于是用可以再 生的竹子制作,经济又环保,越来越 被广泛使用,我国还利用出口退税的 优惠政策,鼓励用一次性竹筷代替一 次性木筷出口,减少木材的使用,保 护森林。
谢谢观看 thanks
作者:208 班 司 利 个人作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人QQ:424437019
陈述讨论目的 介绍自己
日本 的一次性筷子
•
在日本的各大餐馆、食堂处处可见一次 性筷子。日本全年一次性筷子的消耗量约为 257亿双,人均消费200双左右。同时,日本国 内一次性筷子的产量仅占3%左右,其余97% 都是依靠进口,其中从中国进口的一次性筷子 占全部进口量的99%。这就是说,日本约96% 的一次性筷子来自中国。
一次性筷子对环境的影响 •
一次性筷子由于卫生方便受到餐饮业的 青睐,但是一次性木筷造成大量林地被毁的问 题日益凸显。中国市场各类木制筷子消耗量十 分巨大,其中每年消耗一次性木筷子450亿双 (约消耗木材166万立方米)。每加工5000双 木制一次性筷子要消耗一棵生长30年杨树,全 国每天生产一次性木制筷子要消耗森林100多亩, 一年下来总计3.6万亩。
化学课题结题报告
化学课题结题报告篇一:研究性课题化学结题报告研究性化学学习课题结题报告“三鹿”为人们完成了一次化学扫盲三、活动时间: XX年10月10日———XX年11月21日四、课题背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健康、高品位的生活;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也日益密切。
只要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就会发现生活中的化学随处可见。
但近年来,在食品安全方面,因为化学品的污染,引起许多人体健康的问题:在大迷离我们认识了石蜡;从火腿肠里我们认识了敌敌畏;从咸鸭蛋、辣椒酱离我们认识了苏丹红;从火锅中我们认识了福尔马林;从银耳、蜜枣里我们认识了硫磺 ??最近,出现了“三聚氰胺”这个热门名词,引起了多少人们的恐慌?正是这种化学品引发了“三鹿”的危机。
为了样大家认识“三聚氰胺”,本课题小组研究了三聚氰胺的一些问题及化学在生活中的利弊五、课题目的:1.认识三聚氰胺的一些基本知识。
2.了解牛奶掺入三氯氰胺的原因。
3.了解三聚氰胺的危害,研究和讨论化学的两面性。
六、课题研究过程和方法:1、小组各成员负责各自的工作,从网上、书籍、报刊中搜集资料。
2、整理和分析信息。
3.小组进行进一步讨论。
七、研究结果和分析:三聚氰胺的基本性质:三聚氰胺形状为纯白色斜棱晶体,无味,密度1.573g/cm3(16摄氏度)。
常压熔点为354摄氏度(分解);快速加热升华,升华温度为300摄氏度,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极微溶于热乙醇、不溶于乙醚、苯和四氯化碳,可溶于甲醇、甲醛、乙酸甘油等,低毒。
在一般情况下较稳定,但在高温下可能会分解放出氰化物。
三聚氰胺得主要用途于广泛的基本有机化工中间产品,最主要的用途是作为生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的原料,其声称品在装饰板、涂料、横塑粉、纸张等方面,突显出三聚氰胺的作用。
在毒性方面,目前认为其毒性轻微,大鼠口服的半数致死量大于3g/千克体重,胀气摄入三聚氰胺可能对肾与膀胱产生了影响,导致产生结实,然而,07年美国宠物食品污染事件的初步调查结果认为:掺杂6.6%三聚氰胺的小麦蛋白粉是宠物食品导致中毒的原因,为上述毒性轻微的结论画上了问号。
高中化学学生探究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高中化学学生探究实验教学研究结题报告前言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研究,2016年1月通过评审,被立项为县级教师小课题。
自立项后,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的研究目标,刻苦钻研,大胆实践,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努力探索通过高中化学学生探究实验教学研究。
经过课题组成员近一年的研究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经验,获得了一些启示,引发了一些思考,现报告如下:一、问题的提出(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新课程教育理念其核心就是教育要把人类素质中更多的新潜能都解放出来,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新的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即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提倡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建构性学习。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彻底改革化学课堂教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化学实验教学为学生自主研究、自由探索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以学生探究实验为主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在探究实验中深化化学学习知识,使学生感受化学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和探索乐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注“探究性实验”教学是为了转变学生现有学习方式和更新教师固有的教学观念,以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从现在我市采用的高中化学鲁科版新教材上分析,化学实验在数量和质量上有所提高,淡化了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加强了学生探究性实验,学生的自主性和选择性更多了。
这正是新课改的精神。
但从我校的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学生探究实验教学的开发与创新反而少了甚至没有。
随着新课程改革教育的深入,我校教师的教学观念确实在不断更新,知识经验也在不断完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也有了明显的转变,但实验条件不够、工作量大、课时紧以及高考压力大、教师怕麻烦等原因,导致我校的化学实验教学还只停留在演示实验和学生验证性实验上。
当然,这正是暴露了我们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领悟和理解能力、对新课程教材的解读和处理能力、对新课程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化学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化学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篇一:279化学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关于用松香制作琥珀的流程组员:段子韬,朱智敏,王娜,易晓菲,刘文韬一、引言琥珀,晶莹剔透、色泽娇艳,深受人世的欢迎。
传说,琥珀是古希腊女神赫丽提斯的眼泪变化而成的。
在我国则认为,琥珀是猛虎死后的魂魄变化而来。
琥珀实际上是地质时代中植物树脂经过石化的产物,是4000万年以前的松树脂化石,是一种保存完整的实体生物化石。
其主要成分是碳、氢、氧以及少量的硫、硬度在2-3、比重1.05-1.1,熔点150-180℃,燃点250-375℃。
琥珀、珍珠和珊瑚为三大有机宝石。
琥珀是非晶质的,呈不规则团块,其大小由细小颗粒至重数磅的大块。
未加工的原料树脂光泽,抛光后呈树脂光泽至近玻璃光泽。
硬度仅2-2.5。
可轻而易举地用小刀切割,韧性差,裂痕呈贝壳状。
透明琥珀的比重约1.05至1.09,浊珀含大量气泡,比重低至1.0。
琥珀的折射率稍有变化,但通常接近1.54,可低至1.539,高至1.545。
因为琥珀是一种非晶质物质,所以是各向同性的,无解理,无多色性,也无双折射。
根据缺少韧性、有粉状包裹体、油脂光泽、玻璃断口,以及不具高磨光的能力,可鉴别它属于脂状琥珀。
琥珀中常常有包裹物,如昆虫、种籽和其他外来物,都是松脂硬化以前捕获的。
德国人把琥珀称为燃烧石,因为它在极低温度下燃烧。
所以我们想要了解琥珀,认识琥珀。
了解琥珀,拓展关于琥珀的知识面,既是为了对以后学习有所帮助,也是使同学们对化学更感兴趣,同时培养同学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实验原理琥珀,通俗地说就是一种植物的树脂,近似于我们常说的“松香”,是由植物(多数是有木质结构的树木)在一定的温度下,当然一般温度偏高才能促使其分泌出一种粘稠状或凝胶状的液态分泌物,分泌物经长期掩埋渐渐失去挥发的成分,再经氧化、固结逐渐形成为树脂化石。
看起来这类化石没有岩石类的石质感,但它也经历了百万——千万年的地下埋藏,经历了形成化石的一切过程,我们称之为特殊的化石——有机化石,类似的还有煤精等。
高中研究性学习之生活中的化学(结题报告)
高中研究性学习之生活中的化学(结题报告)课题:关注生活中的化学组长:经过一个学期的研究学习,我们组完成了生活中的化学研究。
具体分工如下::生活中的化学实验:网上资料收集:资料整理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们更加认识到了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生活离不开化学。
经过多次实验,我会发现生活中很多现象的化学本质,并将所学的化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比如苹果在空气中的氧化试验,洗衣粉的去污原理。
另外整理了一些网络资料,让我们了解一些无法亲自测试的化学现象。
得出以下结论。
在昏暗的灯光下,一个披散着满头长发的中年男子半闭着眼睛,右手手中胡乱地挥舞着一把“宝剑”,口中念念有词,突然,他象看见了什么,眼睛一动不动,紧紧盯着前方,怕是惊动了什么似的,小心翼翼地把腰间的“宝葫芦”凑到嘴边喝了一口“仙水”,随着他手中宝剑虚空一刺,大喝一声“哪里跑!”对着宝剑“噗”的喷了一口,顿时,殷红的鲜血从宝剑上一滴一滴的滴下来。
只见他对着早已吓瘫在地的一对母女说:“别怕!我已经把鬼杀了??”这就是科教片《崇尚科学,反对迷信》中《空中斩鬼的把戏》。
原来,他是利用了化学反应Fecl3 + 3KScn = Fe(Scn)3 +3Kcl生成的Fe(Scn)3显血红色的道理来骗钱的。
其实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都有化学。
只要我们注意,就会有所收获。
请参阅:1.同一支笔使用不同型号的墨水,为什么容易造成堵塞。
油墨是胶体,不同的油墨胶体颗粒带不同的电荷。
当两种带相反电荷的胶体混合时,带相同电荷的胶体颗粒之间的斥力因相互中和而减小,从而聚集成大颗粒,胶体聚集造成堵塞。
2.为什么一夜之间,香蕉就熟了你知道吗?北方吃到的香蕉并不是在树上成熟的。
原来,香蕉在尚未完全成熟以前,采摘下来运到北方。
在出售以前,把要出售的香蕉放在一间密封好的屋子里,喷洒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调节剂——乙烯利。
乙烯利被香蕉吸收后,在香蕉内释放出乙烯,而乙烯对香蕉的成熟有促进作用。
于是,第二天,香蕉便变黄成熟了。
高中化学结题报告有效教学研究
高中化学结题报告有效教学研究“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研究”结题报告课题研究:课题名称:课题负责人:申报单位:立项时间:由于教师对教学实质把握不准,过分追求新课程理念,使得新课程实验在推进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情境偏差、学习方式偏差、教学方式偏差、教学组织偏差以及评价偏差等背离课改目标的行为,使现在的教学中出现了过分夸大自主而导致课堂教学无序、过分夸大过程忽略结果而导致课堂教学无效、过分夸大学生作用轻视教师作用而导致教学不得法、过分夸大情感目标轻视知识技能目标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等问题。
课堂教学中低效或不讲成效的教学现象大量存在,一般性教学中重复机械性的、强行填鸭式的教学现象随课可见,公开课中表演型的、虚假的演戏愈演愈烈,面对这些低效的课堂教学现实,对照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我们迫切希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促进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创新精神以及探究能力的整体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这样教学的有效性作为现实问题就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
实施有效性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减轻师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
根据目前我国的教育形势,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于2009年3月确立了《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研究》这一课题,X年X 月被重庆市鱼嘴职业高级中学科研室正式立项,本研究从X年X月至2010年5月周期近X 年,现已完成准备阶段,进入实验探索阶段,在本年度,我校课题组认真按照上级要求,严格执行研究计划,加强课题管理,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实验和实践活动,取得了一定成绩。
现将本年度研究成果报告如下:一、本课题研究意义1、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有效教学研究促进教师提升教育理念,提高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强化对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施,构建有效教学新模式,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我校教学质量。
2、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实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探究式学习方式,学会并自觉地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和理论体系。
化学研究性学习总结
化学研究性学习总结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我们的学习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在这个学期的学习中,我有幸参加了化学的研究性学习,受益匪浅。
在这里,我要对我的学习经历进行总结,分享我的心得和收获。
一、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在本次研究性学习中,我们的老师给了我们一个专题:“化学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这个专题涉及到化学反应的速率、反应机理等方面。
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相关文献,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最终形成了一份研究报告。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梳理,学习新的实验技能,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数据,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
整个过程十分复杂,需要我们做到严谨仔细,同时要具备独立思考和合作沟通的能力。
二、研究性学习的收获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思想,增强了我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具体地说,我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了收获:1. 独立思考的能力得到提高。
在研究性学习中,我们需要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这种思考方式与往常只是吸收知识的方式有所不同,需要我们积极主动、自主思考。
这种思考模式是未来学习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能力。
2. 实验技能得到提高。
在实验中,我们不仅需要独立思考实验方案,还要独立操作实验设备,掌握实验技能,严格遵守实验规范,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这些技能的学习将使我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3. 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得到提高。
在研究性学习中,我们需要与小组成员密切合作,在合理分工的前提下共同完成实验和分析数据。
这要求我们在合作中展现出自己的长处,同时尊重并倾听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避免出现沟通问题。
这样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在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也非常重要。
三、研究性学习的启示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发现自己对于科学研究的兴趣更加浓厚,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也更加深入。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将继续保持学术兴趣和独立思考的状态,继续巩固基础知识的掌握,学习更多的实验技能。
同时,我也意识到在具体学习过程中,我需要深入思考、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和反思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高中化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高中化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研究背景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中化学教育也在不断创新。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教育界的重视。
然而,在高中化学教育实践中,如何有效地应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仍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问题。
因此,本课题旨在研究高中化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运用,以期为高中化学教育的改进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高中化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以及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动机的影响。
通过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找到适合高中化学教学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并探讨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研究法,以高中化学学科为研究对象,选取若干所学校的高中化学教师和学生作为研究参与者。
在实验组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进行教学;而在对照组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通过比较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动机等数据,来评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研究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和数据收集,我们得出了以下初步的研究结果:-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
-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结论与建议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值得推广和应用。
- 高中化学教师应积极探索和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
- 高中化学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通过本研究,我们对高中化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高中化学教育的改进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安徽省教育科研项目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安徽省教育科研项目《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结题报告马鞍山二十二中《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课题组课题《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于2002年3月申请,同年9月获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批准立项。
原定于2004年9月结题,后根据研究的进展情况申请调整结题时间。
课题组经过近四年的工作,完成了课题预设的各项任务。
现报告如下:一、课题的形成2000年1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将旧的课程计划中活动类课程发展成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
为落实新的课程计划,各地陆续展开对研究性学习的探索,马鞍山二十二中也从2 000年9月开始了研究性学习的第一轮研究与实践。
2000年10月,课题主持人参加了为期一年的中学化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通过学习,对基础教育新一轮改革的走向以及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目标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
这期间,马鞍山二十二中化学组的老师们在实践研究性学习的同时,也一直在思考研究性学习与化学教学的融合问题。
在对学校第一轮研究性学习的总结与反思中,课题组成员逐渐形成以下认识:研究性学习是一门课程,更应该是一种方法。
从课程的角度展开研究性学习的探索,对落实新的课程计划是必要的,但如果从方法的角度探讨研究性学习在学科教学中的实施,似乎更有价值。
既然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的是要改变学与教的方式,那么,这种改变必须在包括化学学科在内的各学科课程的教学中获得突破,基础教育现行的教学方式才可能有根本改变。
因此,在开发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同时,有必要探索化学学科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和内容。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①在学校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背景下,化学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应怎样展开,两者间的关系如何协调?②借鉴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开发理念,梳理本地化学教育资源,确定哪些内容能够融入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其教学组织形式是怎样的?③从研究性学习的视角,重新审视现行(人教版)高一、高二化学教材的内容,哪些章节更适合用“研究”或“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其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选择上述内容研究,一是化学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
化学研究性学习报告(共5篇)
化学研究性学习报告(共5篇)第一篇:化学研究性学习报告化学研究性学习报告课题的提出本课题所说的“研究性学习”涵盖了两种含义。
即广义和狭义。
从广义上理解,它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一种教育理念或策略。
它可以渗透于学生学习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中,主要是指研究性学习方式,同时也包括学科内的专题研究活动。
从狭义上理解,它是一种专题研究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学习、直接体验和研究探索为基本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个性养成教育为归宿的学习活动,它实现了知识、能力、态度的三位一体,极大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深层内涵;它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它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台阶。
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研究目标1.内容:挖掘化学学科中研究性学习的素材和信息;化学课堂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模式;化学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与化学教材相对应的各阶段研究性课题等。
2.研究目标:学生目标: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2)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提高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4)学会分享与合作(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教师目标: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载体,研究性学习主要围绕着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或提出研究任务,即建立问题的初始状态。
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寻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材料,用新颖的方式和生动的语言创设出若干问题,让学生探讨发现并提出新的问题;让他们怀着强烈的求知欲去进行研究。
高中化学课题研究报告结尾
高中化学课题研究报告结尾
经过对化学课题的深入研究和实验验证,我们对课题的涉及领域和解决方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我们得出的结论是,XX(总结课题的核心内容和发现)。
此外,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如(列举具体的实验操作或数据分析问题),但我们坚持不懈,通过专业知识学习和教师的指导,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通过这次课题研究,我们对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化学不仅是解决现实问题的有力工具,更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创新的基础。
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化学将会在更广泛的领域和方向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最后,我们要感谢导师和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他们的指导和鼓励使我们能够顺利完成这次课题研究。
同时,我们也要感谢实验室的同学们的合作与支持,他们的帮助让我们更好地完成实验和数据分析。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和研究成果,能够为化学学科的发展和应用做出一定的贡献,并能够激发更多的年轻人对化学的兴趣和热爱。
我们相信,在共同努力下,化学学科定能取得更大的突破和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经过本次研究性学习我们更加认识到了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生活是与化学密不可分的。
经过多次的试验我将找到了生活中许多现象的化学本质,将所学化学知识应用到了实际。
例如苹果在空气中的氧化试验,洗衣粉的清污原理。
另外对一些网络资料进行了整理,从而了解到我们所不能亲自试验的化学现象。
得出以下结论。
在昏暗的灯光下,一个披散着满头长发的中年男子半闭着眼睛,右手手中胡乱地挥舞着一把“宝剑”,口中念念有词,突然,他象看见了什么,眼睛一动不动,紧紧盯着前方,怕是惊动了什么似的,小心翼翼地把腰间的“宝葫芦”凑到嘴边喝了一口“仙水”,随着他手中宝剑虚空一刺,大喝一声“哪里跑!”对着宝剑“噗”的喷了一口,顿时,殷红的鲜血从宝剑上一滴一滴的滴下来。
只见他对着早已吓瘫在地的一对母女说:“别怕!我已经把鬼杀了……”这就是科教片《崇尚科学,反对迷信》中《空中斩鬼的把戏》。
原来,他是利用了化学反应FeCl3 + 3KSCN = Fe(SCN)3 + 3KCl生成的Fe(SCN)3显血红色的道理来骗钱的。
其实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只要我们留心,就会有收获。
请看:
1.同一支笔使用不同型号的墨水,为什么容易造成堵塞。
墨水是胶体,不同的墨水胶体粒子带不同的电荷。
当两种带相反电荷的胶体混合时,由于互相中和电性,使胶体粒子间因带同种电荷的排斥作用减小,从而使之聚集成大的颗粒,出现胶体的聚沉造成堵塞。
2.为什么一夜之间,香蕉就熟了
你知道吗?北方吃到的香蕉并不是在树上成熟的。
原来,香蕉在尚未完全成熟以前,采摘下来运到北方。
在出售以前,把要出售的香蕉放在一间密封好的屋子里,喷洒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调节剂——乙烯利。
乙烯利被香蕉吸收后,在香蕉内释放出乙烯,而乙烯对香蕉的成熟有促进作用。
于是,第二天,香蕉便变黄成熟了。
如果你家里有青香蕉、绿橘子等尚未完全成熟的水果,要想把它尽快催熟,可以把它们与熟苹果放在一个塑料袋里,系紧袋口。
过几天就成熟了。
这是因为水果在成熟的过程中,自身能放出乙烯气体,利用成熟水果放出的乙烯可以催熟生水果。
3.为什么用同一种粘土烧制的砖瓦有的是青色有的是红色
在烧制砖瓦时,用粘土做成的坯经过烘烧后,铁的化合物转化成Fe2O3而制得红色的砖瓦。
若烧制后期从窑顶向下慢慢喷洒冷水,窑内会因发生化学反应C + H2O = CO+H2而产生大量的CO和H2,它们把红色的Fe2O3还原为黑色的Fe3O4和FeO,从而制得青色的砖瓦
4.洗衣粉是怎样把衣服洗干净的
洗衣粉的成分是合成洗涤剂,它的主要成分是烷基磺酸钠等,从它的分子结构上看,可以分
成两部分,如图1:一部分是非极性的憎水基CH3-(CH2)n-,它具有亲油的性质,另一部分是极性的亲水基-SO3Na它易溶于水。
在洗涤过程中,憎水基CH3-(CH2)n-部分就插入污垢中的油脂中,而亲水基-SO3Na部分伸在油污的外面,如图2:这样油污就被包围起来。
再经磨擦、振动,大的油污就被分散成小的油珠,从而脱离衣物。
5.鬼火是怎么回事
你见过“鬼火”吗?夏日的晚上,当你走在一片坟地边的时候,常常会看见坟地周围有明灭可见的蓝莹莹的“鬼火”,加上远处猫头鹰的叫声,显得阴森可怖。
更有人说这是阎罗王出巡的鬼灯笼……其实不然,人类与动物尸体中含有很多磷,腐烂后生成了磷化氢,磷化氢在空气中能自燃放火,就形成了“鬼火”。
在实验室里,我们可以造出“鬼火”,先在烧瓶里加入白磷与浓的氢氧化钾溶液,加热后,玻璃管口就冒出磷化氢气泡,这时把窗户用黑布遮上,就会看到从玻璃管口冒出一个个浅蓝色的亮圈,在空中游荡,宛如“鬼火”。
6.家用炒菜铁锅用水清洗放置后为什么出现锈斑
家用炒菜铁锅等生活中的铁制品,都是铁的合金,里面混有一定量的碳元素。
当用水清洗放置时,洗去了表面的油脂,且在表面有一层薄薄的水,水是极弱的电解质,这就有了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条件——电解质溶液。
这样就形成了无数个微小的Fe-C原电池。
作负极的铁发生反应Fe-2 e- = Fe2+,在正极C的表面发生反应2 H2O + O2 + 4e- = 4OH-。
生成的Fe2+和OH-又发生反应生成Fe(OH)2,而Fe(OH)2又极易被O2 氧化为Fe(OH)3:4Fe(OH)2 + 2 H2O + O2 = 4Fe(OH)3,最后Fe(OH)3失水,生成Fe2O3·n H2O即为红色锈斑。
7.怎样除去煤饼燃烧时呛人的煤味
煤饼燃烧时呛人的煤味是含硫煤在燃烧时产生了有毒气体SO2,它具有强烈的刺激性。
如果在煤中加入石灰,则燃烧时产生的SO2与石灰Ca(OH)2发生反应Ca(OH)2 + SO2 = CaSO3 + H2O ;生成的CaSO3又和O2发生反应:2CaSO3 + O2 = 2CaSO4。
生成CaSO4,从而消除了有害气体SO2的排放,也就闻不到“煤味”了。
8.“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是怎么回事
原来,豆浆是蛋白质分散在水中的胶体,卤水中有MgCl2等电解质,当将卤水加入煮沸后的豆浆中时,MgCl2电离的带电离子与蛋白质胶体粒子吸附的电荷发生中和,减小了胶体因带同种电荷的排斥作用,而使之发生聚沉,聚沉后部分胶体粒子和水凝聚在一起形成豆腐花,再压制成型就成了蛋白质和水凝胶——豆腐了。
9.馒头为什么松软而且多孔
在做馒头前首先要“发面”,就是将面“引子”或酵母粉同面粉、水和成面团,里面的酵母菌遇到潮湿的面团,迅速繁殖。
它们把面粉里的部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和二氧化碳还有有
机酸乳酸等。
等面“发”好以后,再加上纯碱制成馒头,上蒸笼去蒸,原来面团中的二氧化碳和有机酸与纯碱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受热后膨胀起来,最后从面团里跑出来,馒头里就留下了无数的小洞洞,馒头蒸熟了,也就变得又大又松了。
10.打开汽水瓶为什么冒气泡
汽水是用小苏打(碳酸氢钠)和柠檬酸,甜味剂、食用色素等按一定比例混溶于水中而制得的。
小苏打和柠檬酸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瓶子已塞紧,二氧化碳被迫溶解在水中,当瓶塞打开后,压强变小了,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小,便从水中逸出,也就是我们见到的气泡翻腾的原因。
11.为什么炸油条要用明矾
明矾的化学式为2KAl(SO4)2·12H2O,在炸油条时与小苏打(NaHCO3)按照一定的比例一并和入面团中用作膨松剂,高温油炸的过程中由于Al3+和HCO3-发生双水解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油条膨发。
反应方程式如下:6NaHCO3 + 2KAl(SO4)2= 3Na2SO4 + K2SO4 + 2Al(OH)3↓+6CO2↑。
如果在食物中经常摄入过多的铝,在人体内积累过多,容易影响脑细胞功能,导致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
但是患有胃病的人,常吃油条有好处,因为生成的氢氧化铝是胃舒平的主要成分,它能中和胃中产生过多的胃酸(盐酸)以保护胃壁粘膜。
12.为什么用草木灰洗盘子特别干净
过去人们在洗刷锅盖、油缸、盘子时,往往先抓一把草木灰搓一搓,然后用清水漂洗,洗过后特别干净。
原来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它在水中水解生成氢氧根离子,而氢氧根离子与油脂(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发生皂化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从而洗去油污。
13.鲁迅先生是怎样阅读方志敏同志的“无字信”的
1935年方志敏同志从狱中巧妙地躲开了愚蠢的看守,托人捎给鲁迅先生一封“无字信”。
聪明的鲁迅先生收到后找来一盆加了几滴碘酒的清水,然后把这封“无字信”放入水中,顺利地阅读了信的内容。
原来,这封信是方志敏同志趁吃饭时悄悄地用米汤写成的,米汤中有淀粉,淀粉遇碘单质会变蓝色,而鲁迅先生加的碘酒中就有碘单质,因此,就会显出蓝色的字迹来了。
以上是我们身边化学中的点滴,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做个有心人,用化学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把化学用到生活中去,使化学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