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_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课题2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子、原子的概念,初步探索了物质构成的奥秘。
原子的构成是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再次深入认识。
本课题内容比较抽象,远离学生的学习经验,学生主要的学习困难是缺乏微观想象力,对原子的理解是实心球体,对原子构成粒子的种类、带电量和电性主要靠记忆。
学生对电子层的了解、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性质的关系有一定的困难,这是教学的难点。
效果分析1、从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看,教学目标达成度高,教师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的积极性高,兴趣高。
绝大多数学生掌握了本节课的基础知识,锻炼了一定的技能,如动手能力,动脑想象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化学基本素养,渗透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微粒观,2、从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来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90%以上的学生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获得了知识,发展了能力,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3、课堂训练题设计上来看,题目设计难易得当,既能巩固本堂课的基础知识,还能对学生进行启发与引导,引起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学生检测效果也能很好的体现出学生的掌握情况。
教材分析本课时内容包括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教材用简短的文字和表格描述了原子的构成,“原子的构成”与“原子的结构”是有区别的,原子的构成内容包括原子构成粒子的种类和数量,也包括构成原子的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和中子在层次、电性、数量等方面的相互联系,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重视从结构的角度系统地认识原子的构成。
教材指出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大的空间里作高速运动,并按能量高低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分层运动,给出了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示意图。
这些知识是学生从化学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
帮助学生认识由于最外层电子的数量和运动状态不同,会使不同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教材以氧原子为例介绍原子结构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每一组成部分的含义。
教材将前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直接,有序地呈现出来,便于分析和比较稀有气体原子、典型金属原子和典型非金属原子的结构特点,了解原子性质与核外电子,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目的关系,这是教学的一个重点。
初中化学_《原子的结构》第2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原子的构成》第2课时教学设计执教者指导教师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刚接触化学这门学科,知识基础比较薄弱,特别是微观粒子的教学,看不见、摸不着,学生的想象空间和思维能力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学习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虽然有物理学科所学的一部分内容和上一节所学的知识作为基础,但大多数学生化学学科的学习方法和能力欠缺,他们会感到本部分知识比较枯燥、难懂。
因此在教学中要设计多种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团队力量,充分利用微观“建模”的方法,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效果分析本课利用《学习任务单》指导学生自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提出明确的要求和展示方式,展示活动多样,有图形展示,黑板演示,学生情景剧表演,通过学生的画、说、展、演等多种方式,多侧面、多维度检测学生对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
在新授课的学习中,教师在课标要求的基础上加大了学习难度,拓展了知识的深广度,注重了初高中知识的衔接,与下节知识点的联系,以及与中考的对接。
课堂增加了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并要求学生根据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学会画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不同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特点,引出离子的形成以及离子符号的和离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课堂容量相当大,设计的教学环节前后联系,由易到难更具时效性。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建模”的方式强化知识理解。
通过学生的猜想,鼓励学生勇于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学生在展示环节,积极踊跃的表达,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本节课学生活动充分,大部分学生能够迅速、准确的完成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
小组合作能力强,多数小组能在规定时间内迅速完成学习任务的内容,自主学习得到提升,尤其是情景剧的表演将课堂推向一个小高潮,学生通过表演能很好的理解稳定结构以及阴、阳离子的形成,把学习变成游戏,将知识内化为能力,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略感遗憾的是有的环节略显仓促,原子结构示意图部分和离子符号的书写,练习不够充分,学生在处理问题时还没有完全扫清障碍,还有待于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提高。
初中化学_原子的构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原子的构成教学目标:1、了解原子结构的发展史2、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并能说出各微粒带电的情况3、知道哪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教学重点、难点: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并能说出各微粒带电的情况2、知道哪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教学评价:1、通过对“原子结构”的猜想评价学生的构建和猜想能力2、通过探究“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为什么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评价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课堂测试进行终结评价教学过程:【导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那么,原子究竟是不是简单而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呢?请以“我想像中的原子结构”为题,提出你的猜想。
【生回答】【师引导】这些都是同学们对原子结构的猜想,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是一部壮丽的史诗,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努力,科学家们不但打开了原子的大门,而且发现小小的原子内部结构复杂。
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森发现了电子,知道了原子中是可分的。
他认为原子是一个带正电的球(面包),在这个球里面散布着很小的带负电的电子(葡萄干)。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以及他的团队做了著名的实验α粒子轰击金箔,α粒子是带正电荷的粒子,其质量和体积都比金原子小的多。
他们预测这些α粒子会毫不费力的击穿金原子,结果却发现: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2、也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3、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子好像碰到了坚硬不可穿透的质点而被弹了回来。
【类比】好比我们儿时玩的玻璃球!我用一个比玻璃球小很多的球轰击玻璃球,会出现几种轨迹?为什么会出现三种运动轨迹?【学生讨论】【得出结论】1、原子由电子和原子核构成2、原子核特点:带正电、质量大、体积小如果把原子比喻成一个足球场,那么原子核只有一只蚂蚁那么大!【学生观看原子结构动画】请同学们按照动画中的提示,完成原子结构的填空原子查德威克在这段时间里与卢瑟福合作,于1932年发现了中子。
初中化学_原子的构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板书:执教者板书如下【板书设计】课题1:原子的结构一、原子的构成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二、核外电子的排布1、电子层:电子经常出现的区域2、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核外的电子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的现象3、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4、元素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学情分析】本课题内容又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课堂上需要老师尽可能的多提供一些信息,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好在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子原子的概念,初步探索了物质构成的奥秘。
不过,他们并不知道原子是否就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它的质量到底有多大,本课题就是要解决学生的这些问题。
教师对本节教学内容挖掘较深,导学案设计科学合理,注重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但教师在课堂驾驭能力上还需要不断改革探索,比如本节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教学上学生探究活动不足,没有达到能力的培养目标。
不善于运用发现法去启迪学生的思维,如原子核的内部结构可以放心让学生发现,归纳其特点,效度会更好。
【教材分析】本课题处于初中八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第一节,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基本概念集中,这些概念是全书的一个重点,所以本单元对于学生十分重要,它既是今后学习的理论基础,又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而本课题包括原子的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重点介绍原子的构成,同时介绍了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然后又形象的介绍了原子的大小,以及原子中各部分的大小和运动情况。
第二部分介绍相对原子质量,由于原子的质量太小,书写和使用都很不方便,于是采用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
教材还通过介绍原子结构的发现史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索教育。
二、原子的结构(带电)(带,占体积,质量)()原子(不带电)(带,占体积,质量)= =一、卢瑟福实验一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前进方向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三、原子的结构(带电)(带,占体积,质量)()原子(不带电)(带,占体积,质量)= =原子的构成练习:1、碘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严重缺碘可能诱发甲状腺疾病.已知碘的质子数为53,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133.下列有关碘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双选)A.核外电子数为53 B.核电荷数为133 C.中子数为53 D.中子数为802、(2011•湖州)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如图是某同学学习物质结构层次后已氧气为例进行的梳理,下列选项中与a、b、c对应的是()A.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B.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C.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D.核外电子、原子核、原子3、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A.质子、中子、电子B.质子、电子C.中子、电子D.质子、中子4、(2003•南京)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一种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的核外电子数()A.50 B.86 C.136 D.2225、(2011•北海)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B.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D.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的粒子,因此不显电性6、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粒子B.原子是一切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D.原子的质量约等于原子核内质子和中子质量之和7、从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选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的横线上.(1)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粒子是.(2)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3)不显电性的粒子是.(4)带正电荷的粒子是.(5)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主要是.(6)质量最小的粒子是.8、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是逐渐深入的.下图所示是不同时期科学家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1808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他认为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不可再分割;同一类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的原子是以简单的整数比相结合.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1904年汤姆生提出了一个被称为“西瓜式”结构的原子结构模型,电子就像“西瓜子”一样镶嵌在带正电的“西瓜瓤”中.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是由更小的粒子构成的.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做了一个实验:用一束质量比电子大很多的带正电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结果是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还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据此他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1)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汤姆生发现了原子中的电子,这在当时是件很了不起的事,但由于受到那时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他们的理论中存在一些缺陷甚至错误,按照目前初中阶段你学的原子结构的理论,你认为道尔顿的原子论存在的缺陷是;汤姆生原子结构模型的缺陷是.(2)根据卢瑟福的实验所产生的现象,不能够获得的结论是.A.原子核体积很小;B.原子核质量较大;C.原子核带有正电;D.核外电子带有负电(3)通过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史,你对科学的发展有哪些感想?.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不可分割没有发现带正电荷的原子核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发展的道路是曲折而漫长的;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有它的局限性【课后反思】本课题内容抽象,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初中化学_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原子的构成(2)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相对原子质量,并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进行简单计算;2.自主构建原子构成的知识体系,并强化应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体验、归纳、类比等方法认知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2..通过利用知识框架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情感与态度:知道化学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同时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难点】重点:认识相对原子质量难点:知识体系的自主构建【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原子的结构,哪位同学能够介绍一下?2.学生回答,教师大屏幕展示;3.过渡:我们知道原子核体积虽小,但几乎集中了整个原子的质量,那么一个原子的质量有大呢?二、探究相对原子质量(一)师生互动:1.学生比较大屏幕上展示的四种原子的质量大小,并谈感受;2.给出另外四种数据(它们是以氢原子质量为标准算出的比值),让学生再次比较大小并谈感受;3.介绍相对原子质量的发展历史,逐渐明晰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及计算公式;4.讲一个有关《克拉的故事》,并与相对原子质量类比。
5.通过练习和归纳表格的数据,让学生体会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和规律。
(二)设计意图:通过体验、归纳、类比等方法让学生加深对相对原子质量的理解;通过相对原子质量的史料,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三、复习原子的构成(一)师生互动:1.结合下列知识结构图,发挥自己的联想,发掘出知识结构图中隐含的知识2.分析大屏幕中的典型例题,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回答出依据。
(二)设计意图:通过知识框架图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并让学生体会知识框架图的应用方法,也是一种学法指导;典型例题分析,要让学生回答有据,重在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应用。
四、课堂检测五、推荐作业:根据元素周期表,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质子数=原子序数);画好后,找找里面有什么规律可循?质子(+) 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 原子结构离子 核外电子(-) ↓↑ 原子 不显电性相对原子质量淄博市优质课评选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原子的构成小检测1.原子化学性质是由()决定A.质子B.中子C.最外层电子D.原子核2.下列关于原子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中B.任何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初中化学_课题2 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题2 原子的构成 教学设计
课 题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在此基础上,结合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我介绍了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各部分表示的含义。
紧接着出示教材中部分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再由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说出金属原子、非金属原子、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以及它们在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情况。
本节课的第三个部分是离子组成,原子得失电子形成了离子。带相反电荷的阴阳离子相互祖业形成了离子化合物。
最后总结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评测练习
1.下列关于原子的构成,正确的是( )
A.由质子和电子构成 B.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C.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由中子和电子构成
2.在原子中( )
A.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
B.质子数不一定等于电子数
C.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三者都相等
D.原子核所带电量跟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
再看视频,我们进一步了解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我们可知,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排布有着一定的规律。
电子层最多可以分为七层,离核近的电子能量较低,离核越远电子能量越高。
现在已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只有一层,最多的有七层。
我们可以用符号来表示,原子的结构情况。我们看一下视频
【原子结构示意图】
这种能表示原子结构的图为原子结构示意图。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课标分析
本节课主要包括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离子的形成三部分内容。重点介绍原子的构成,同时介绍了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然后又形象地介绍了原子的大小以及原子中各部分的大小和运动情况。离子的形成是下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了说明离子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就必须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和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结构的特征与其化学性质的关系,为后面的教学作一个铺垫。因此教材编写了“核外电子的排布”。主要讲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它有不同于宏观物体运动的规律,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学生对电子层的理解有一定困难,是教学的难点,但不是教学的重点。此处只要求学生对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有一个初步观念就可以了。至于原子结构示意图,仅仅作为原子结构的一种表达手段,教学上不作要求,习题上也不要求会画。对于离子的形成,要求比较低,只要知道阴阳离子是原子通过得失电子是如何形成的阴阳离子。
初中化学_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初中生易于接受宏观的感性认识,而对于微观的抽象知识则难以理解。
本课题之前对微观世界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空间想象能力较差,对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认识起来将较为困难。
因此要用宏观物体与微观粒子运动的比较核外电子运动的动画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从而突破本课题的难点。
效果分析:本节课的难点比较集中: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这些内容是引导学生由宏观世界转到微观研究的重要过渡,是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和向往,是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兴趣的一个很好的素材。
1、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展示比较宏观物体、核外电子的运动特点来辅助课堂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
2、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教材内容、回答相关问题,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独立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学生印象深刻,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
3、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次利用学习小组,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提升。
这样培养了学生的自学、合作、表达能力。
4、最后进行课堂习题的训练,进一步加强了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真正的从课堂上学到了知识。
总之,我觉得这节课既注重了教学目标的落实,又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学生能够轻松的接受,达到预期的效果。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教材《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课题2原子的结构》的第二部分内容,该部分内容抽象性、理论性强;是课题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并且该部分内容在教材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承上是承接原子的构成知识,启下则是学习离子形成和化合价的前提和基础。
因此本课题对于学生的学习十分重要。
达标练习:1、某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核外有个电子层,第二层上有个电子,最外电子层上有个电子2.根据下列各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一组是( )3、右图是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硫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硫原子第一电子层有6个电子B .硫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C .硫原子最外层电子的能量低于第二层电子的能量D .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核外电子质量小,运动速度快,所以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和宏观物体不同,没有固定的轨道,只有经常出现的区域B.在多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各不相同,能量高的在离核较近的区域里运动C.最外层只有达到8个电子的结构才是稳定结构D.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少于4个,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多于或等于4个,稀有气体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为8个5、下列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组别是:。
初中化学_原子的构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原子的构成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以及原子中各粒子之间的数量关系。
知道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过程与方法:学会从史料、图片、表格中运用观察、分析归纳的方法获取信息,并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探究学习的历程,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2、结合原子构成的资料,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精神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原子的构成。
学情分析本课题是学生在学习分子和原子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了解物质的微观构成。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因此对学生的准确把握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已经初步知道原子的构成,对原子的形象有了初步的认识。
通过观察分析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从感性上认识原子是一种实心球体。
因此,本节课将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学生这两个认知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建构原子的微观形象。
本课题内容比较抽象,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在教师引导和帮助下,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学生通过开展阅读、讨论、推理、交流、总结等活动,逐步形成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科学学习方法;以分析比较法,从原子模型的发展史、模拟动画、图表等这些形象可感的材料中分析、归纳,用于解决相关的问题;以上这些方法再与多媒体的恰当应用,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促使了学生用眼看、动嘴说、用脑想,主动以多向交流的方式进行合作、交流、评价。
教材分析原子的构成是初中化学的核心知识,是物质构成的理论基础,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有很重要的关系。
本课内容包括原子的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重点介绍原子的构成,同时介绍了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第二部分介绍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的构成是“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主题下的最重要的内容,是学习物质结构理论和认识元素的基础。
本节课的学习为后面元素、离子、化学式等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初中化学_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3.2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原子的结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题内容,内容比较抽象,难理解,需要边讲边创设情景来展示原子内部的结构,让抽象思维转换为形象思维。
重点是原子的结构和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②了解原子结构中的一些规律及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
③理解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④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1.2过程与方法:①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化抽象为直观,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象,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
②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②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③通过对原子结构探究,初步学会化学理论的探究方式及方法。
2.1 教学重点①对原子结构的探究认识。
②原子的结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2 教学难点①知道原子的结构,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②会画原子结构示意图。
3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合作探究、教师讲解等方法进行教学。
通过观察、讨论与交流、领悟等探究方式来逐步完善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4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本5 教学过程直接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3.2原子的结构一、原子的构成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成功视频引入,归纳总结: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成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引导学生回顾分子、原子的定义,完成课件上的练习,让学生回答填空,书写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并评价,讲解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个反应的类型是分解反应,提出问题:“原子还可以再分吗?”展示课件[讲解] 卢瑟福a粒子散射实验。
20世纪初,卢瑟福为了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曾用a粒子轰击金箔,结果发现:①大多数a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少数a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极少数a粒子被反弹回来。
初中化学_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了解核外电子对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有很大影响。
3.会分析离子的形成过程。
学习重点:1.认识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会书写1-20号原子结构示意图2.核外电子对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学习难点:核外电子对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学习过程:导入:在氢原子中电子在原子核外,高速运动,在多电子原子中,电子如何运动呢?探究一:核外电子的排布(一)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观察氧原子中电子的运动特点,根据课本55页第一自然段内容思考:1.核外电子如何运动,有什么特点?(二)原子结构示意图结合课本55页第二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方便简明的表示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你能指出氧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各部分的意义吗? 精讲点拨:核外电子的分区域运动。
认真观察下表,找出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完成下列填空。
2、仔细观察屏幕原子结构示意图,找出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⑴第一层最多容纳___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___个电子。
(2)最外层不超过个电子,只有1层的不超过___个电子。
⑶电子先排满第___层,再排第___层,排满第___层,再排第___层。
(按照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分层排布)3.请你写出1-20号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探究二:核外电子对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的影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结合课本55页多识一点对子间相互合作观察①氦、氖、氩②氮、磷、氯③钠、镁、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什么规律?稀有气体:;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
探究三:离子的形成阅读课本56页以氯化钠的形成为例,小组内讨论以下问题:1.原子在失去或得到电子之后变成什么微粒呢?显电性吗?2.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有哪些?探究四:原子、分子、离子的比较思考分子、原子、离子有何异同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并完成表格通过本节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对核外电子有哪些新的认识?作业:通过本节课以原子中的电子为第一人称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
初中化学_《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 三原子中的电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原子中的电子》板书设计:原子中的电子一、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二、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三、离子学情分析本节内容选自教材《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2课时内容,该部分内容抽象性、理论性强,是课题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本课内容在教材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承上是承接原子的构成知识,启下是学习离子形成的前提和基础。
离子的形成是初中化学课程中要求达到了解水平的基础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为学生从微观的角度探究宏观物质变化的奥秘打开一扇窗口,使学生对物质的微观构成有一个大体轮廓。
新课程标准中对于离子的内容要求不高,只是“知道原子、分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初步建立粒子观,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学生虽然学习了原子构成的知识,但知识储备还不够,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想象力还较差,所以学习本课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对分子、原子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也了解了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但对原子得失电子后的变化还不清楚,借助多媒体展示“l―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化抽象为直观有利于学生的掌握离子的形成这一部分内容;通过具体事例讲解同学之间有互助合作的精神,过度到原子之间也有互助合作的精神,这样就形成了离子,利用多媒体,以卡通形象的动画展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化静态为动态,使生硬的化学概念变得栩栩如生,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效果分析1、学生自我评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原因,记住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各部分的含义,知道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化学性质的关系,能够说出离子的形成过程,能正确书写简单的离子符号。
2、小组内部评价:在小组活动中,通过讨论、交流、自主、合作,我们小组内每位成员巩固并加深了对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的理解,了解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化学性质的关系,学会了书写简单的离子符号,增强了做题的自信心,提高了解题的效率。
3、教师评价:交流和小结后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提出问题,让不同同学回答来检验教学效果。
初中化学_《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 三原子中的电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原子中的电子》板书设计:原子中的电子一、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二、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三、离子学情分析本节内容选自教材《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2课时内容,该部分内容抽象性、理论性强,是课题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本课内容在教材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承上是承接原子的构成知识,启下是学习离子形成的前提和基础。
离子的形成是初中化学课程中要求达到了解水平的基础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为学生从微观的角度探究宏观物质变化的奥秘打开一扇窗口,使学生对物质的微观构成有一个大体轮廓。
新课程标准中对于离子的内容要求不高,只是“知道原子、分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初步建立粒子观,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学生虽然学习了原子构成的知识,但知识储备还不够,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想象力还较差,所以学习本课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对分子、原子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也了解了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但对原子得失电子后的变化还不清楚,借助多媒体展示“l―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化抽象为直观有利于学生的掌握离子的形成这一部分内容;通过具体事例讲解同学之间有互助合作的精神,过度到原子之间也有互助合作的精神,这样就形成了离子,利用多媒体,以卡通形象的动画展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化静态为动态,使生硬的化学概念变得栩栩如生,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效果分析1、学生自我评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原因,记住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各部分的含义,知道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化学性质的关系,能够说出离子的形成过程,能正确书写简单的离子符号。
2、小组内部评价:在小组活动中,通过讨论、交流、自主、合作,我们小组内每位成员巩固并加深了对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的理解,了解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化学性质的关系,学会了书写简单的离子符号,增强了做题的自信心,提高了解题的效率。
3、教师评价:交流和小结后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提出问题,让不同同学回答来检验教学效果。
初中化学_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题二 <原子的结构> 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认识原子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知道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2、初步树立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并通过查阅资料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分类、归纳、概括、比较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学习科学家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体会科学在人类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贡献。
[重点和难点]重点:能够构建原子的结构和明确原子的各种微粒之间的关系。
难点:通过科学探究推论出原子的结构及各种微粒之间的关系,构建原子结构的空间想象思维。
学法指导:同学们课前自己阅读课本内容,收集有关原子结构的各种信息,学会从课本内外多渠道获取信息,学会自己动手构建知识结构图,培养我们的探究、分析、总结的能力。
学习过程复习上节课知识(见课件)(一)、原子的结构(原子结构的探索)1. 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没有人可以将原子再分!”。
2.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森发现了不同原子中都含有电子。
由此证明原子可以再分。
3.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1909-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等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α粒子轰击薄金箔,得到上图所示现象。
(二)、交流展示【学生活动1】1.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说明了什么?2.为什么一小部分α粒子却改变了原来的方向?3.为什么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方向?4、科学家探究原子结构的历程,对我们有何启示?【学生活动2】阅读教材,讨论以下问题:(自学指导一)1、原子核是由什么构成的?2、什么是核电荷数?【学生活动3】分析表格数据,讨论下列问题(1)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是什么?(2)为什么原子都不显电性?(3)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吗?【归纳总结】你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是:【学生活动4】(自学指导二)1、原子中核外电子运动有什么特点?2、原子中核外电子排布有什么特点?3、怎样表示原子的结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各部分表示什么意义?怎样画原子的结构图?【归纳总结】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是:【课后反思】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己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本课题之前只是初步建立原子的概念,对原子的内部结构建立了极为初步的概念,因此对学生来说,本课题的知识几乎是全新的。
初中化学_原子的构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设计思路本课题教学内容比较抽象,但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原子基础了,所以在讲述时没有第一课时那么难以理解。
教学中将通过让学生联系实际,观看微课、动画,画图等方式来得出电子的分层排布;尤其让学生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的含义;最后由学生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本知识走出来,进行德育一体化教育。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达成教案中的教学目标。
二、教案课题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授课人学校教学目标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规律,能读懂原子结构示意图,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了解离子的形成。
2.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尝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感知模拟能力。
3.通过对整个原子内部结构的认知和探究,学习科学家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建立宏观微观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科学理念,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感受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
教学重点:原子中电子的排布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离子的形成教学难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微课辅助,多媒体辅助,交互式教学方法,探究归纳法,小组合作探究,自主探究教学流程肯定学生答案,补充规律分解任务,分几层?每一层最多排几个电子?引导学生分类思想指出“稳定结构”,引导启发“原子都有达到稳定结构的趋势”找到每一层上的电子的排布规律第一层最多......第二层最多......最外层最多......游戏:闯一闯给出一个氯原子,质子数为17,请问最外层电子数为多少?观察以下几组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有什么规律?找出:第一排金属原子特点: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第二排非金属原子特点:最外层电子数大于等于4最后一排稀有气体原子特点: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自主探究:怎样使以下原子达到稳定结构?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分类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对于钠原子得7个或者失掉1个,哪种方式更容易?总结:不同类原子的得失电子的规律引导学生发现:原子离子异同,引出离子概念帮助学生建构宏观微观相结合的思想布置作业:课下将学案所给题目做完,有余力的同学将思维导图建构完整 + 11 2 8 1 +17 2 8 7看动画,验证自主探究的结果是否正确最外层电子数化学反应中电子得失情况金属原子小于4 易失电子非金属原子大于等于4 易得电子稀有气体原子8(氦为2)不易得也不易失得出结论:1、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是不会变化的,改变的只是原子核外的电子2、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原子的化学变化中的表现思考:两种微粒结构示意图有何异同?变化后的微粒和原来的钠原子完全一样吗?新微粒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是带电的原子,这种新微粒叫做离子。
初中化学_原子质量的计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三节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及与原子的实际质量的关系(2)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进行简单计算(3)会查阅相对原子质量2.能力目标通过类比天文学中计量恒星距离,认识到用一种新的标准——12C原子质量的1/12来衡量原子质量的大小,会使得衡量结果更接近常规的数据范围,这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
3.情感目标了解为相对原子质量测定做出卓越贡献的张青莲教授事迹,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和难点:重点: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难点: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的形成教学方法:自学研究法、讲述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科学探究。
教学媒体:多媒体素材板书设计:2.3 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相对原子质量1.概念2.公式(1)相对原子质量=(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1、复述原子是怎样构成的?2、为何说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3、原子的性质有哪些?[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
二、自学指导[教师小结]虽然原子的质量很小,但却是真实存在的,并且不同原子的质量各不相同,可以用现代科学仪器精确地测量出来。
我给大家整理了几种原子的质量(展示)请同学们读一读、写一写、你有何体会和感受?[学生](媒体展示几种原子的质量,学生读一读)体会原子的质量很小,猜想能否换一种表示方法。
[学生]观察氢、碳、氧、铁原子的质量记一记原子的实际质量[教师]你有何体会和感受?[学生]很小,使用不方便[教师]这样小的数字,书写、记忆和使用起来都很不方便。
因此,在国际上,一般不直接应用原子的实际质量,而采用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大小。
国际上是这样规定相对原子质量的。
[教师]投影以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6的碳原子(碳12)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的比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学生]大声的读一遍[板书]相对原子质量[教师]能不能根据定义归纳出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 [投影][教师]通过这个形式,可以清楚的看出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计算标准是碳12原子质量的1/12,碳12是什么意思?碳12是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6的碳原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原子的构成
第二课时 原子质量的计量
一、教学目标;
1. 以生活中的“相对”大小做类比,建立相对质量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计量思想和方法。
2. 能说出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
3. 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会查阅相对原子质量。
二、教学难点:相对原子质量中蕴含的计量方法。
三、教学重点: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式。
四、学情分析:
相对原子质量的学习关键在于帮助学生理解“相对”的内涵和在把绝对质量转化为相对质量的过程中所蕴含的计量观念,所以类比的方法最贴近学生的就近发展区。
教学时在使学生认识相对原子质量的计量标准的同时,要帮助他们理解为什么要用相对原子质量的方法计量原子的质量。
这样的思想不仅可以迁移到今后的学习中,而且更可以成为生活中的智慧。
五.教学流程:
原子质量的计量
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间的联系,认识了构成物质的分子的特征,形成了“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而且物质的变化是构成物质的粒子运动和变化的结果”的认识。
让学生在认识分子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原子质量的科学计量方法----相对原子质量,初步形成定量研究的意识。
相对原子质量的学习关键在于帮助学生理解“相对”的内涵和在把绝对质量转化为相对质量的过程中所蕴含的计量观念,所以类比的方法最贴近学生的就近发展区。
教学时在使学生认识相对原子质量的计量标准的同时,要帮助他们理解为什么要用相对原子质量的方法计量原子的质量。
这样的思想不仅可以迁移到今后的学习中,而且更可以成为生活中的智慧。
效果分析:
课堂评测共有五道题:
第一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原子内部结构各种微粒个数的关系的掌握情况,并且会将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两个结论综合应用。
第二题主要检验学生对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式的应用情况,学会相对原子质量的基本求法。
第三题是相对原子质量估算式的变式考察,需要学生分析氦3中数字3代表的是相对原子质量而不是质子数。
第四、第五题是以上知识的变相考察,由于时间的限制,这两道题留在了课外完成。
总体来说,学生们对于习题的正答率较高,有几个易错点个别学生出现问题,但整体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基本达到了学习目标。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化学鲁教版第三单元第一节原子的构成中第二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到原子有种类的概念又学习了原子的结构的基础上而设计的,学生知道了原子的质量很小,也知道了原子的“基本性”源于质子。
然后对原子从另外的几个角度建模:原子质量的计量、原子的归类处理、原子的符号表征。
这样使学生头脑中原子的形象更加丰富、具体,发展学生的微粒观、计量观。
同时,在多角度建模的过程中,仍旧渗透了诸多认识事物的方法、态度的范例素材,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评测练习:
1.填写表格:
2.最近,俄罗斯科学家宣布他们通过核反应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相对原子质量为289的超重元素原子,该原子内质子数为,中子数为,核外电子数为。
3.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 g,则实际质量,2 m g的一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4.我国计划在工作中2007年发射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其任务之一是寻找一种新能源氦3。
氦3原子核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其中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1
B、2
C、3
D、4
5.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千克,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2克
B、14
C、12 D 、16
6.原子中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微粒是( )
A.质子数和电子数
B.质子数和中子数
C.中子数和电子数
D.核电荷数
7.在同一原子里,其数目相同的是()
A、中子数和质子数
B、电子数和质子数
C、中子数和电子数
D、质子数和原子质量
8.已知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b,试求该原子的质量?
9.贫铀弹的主要成分是低放射性的铀,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38,核电荷数为92,中子数应为()
A、146
B、92
C、136
D、238
课后反思:
在探讨原子质量的计量这一课时内容时,我的课将重点和难点都放在了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上了,但通过查阅资料又认为要把化学知识放置到一定的情境之中,让他贴近学生的生活,越离学生近的就越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体会到化学就在身边,领悟到化学的魅力,感受化学的乐趣,才会形成科学的计量观。
这才是本节课的难点。
我经过思考和实践后又对教案进行了修正,这才有了讲课中的三段生活现场的视频及学生们列举生活中的相对大小实例的环节,才水到渠成的突破了教学难点。
课标分析:
化学史一门在原子、分子层面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间的联系,认识了构成物质的分子的特征,形成了“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而且物质的变化是构成物质的粒子运动和变化的结果”的认识。
让学生在认识分子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原子质量的科学计量方法----相对原子质量,初步形成定量研究的意识。
4.以生活中的“相对”大小做类比,建立相对质量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计量思想和方法。
5.能说出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
6.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会查阅相对原子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