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环线方案介绍
上海BHC中环中心三维策划大纲深化

16
陆家嘴商圈、世博园区、康桥工业园区和张江高 科技园区交汇中心
17
区域中心聚焦为本案LOGO和案名,案名幻化为金 属粒子,变为建筑地块。地块进行建筑生长镜头
18
生成鸟瞰,镜头拉起,表现120米双子座的巍峨标杆
19
镜头沿幕墙下探,交代周边路网和具体区位
三横:
内环线、中环线、外环线
三纵:
35
业务线
镜面互动投影
弧幕投影体验
多媒体吧台 桌面互动平台
三维互动展示 数字沙盘投影
迎宾地幕
36
业 务 线
37
7
影片调性
画面
全篇营造一种尊贵大气,繁华高档的品质感,又不失完美细 节的诠释,制作出流光溢彩的立体电影画质,彰显未来上海 亚洲中心、和项目的中环中心的升值潜力、高端定位和城市 标签形象。 在整个片子的画面风格上,我们将偏向高贵沉稳的银,大气 恢宏的金,纯粹唯美的天蓝色等,冷暖对比,张驰有度。
8
影片配乐
价值感
高档的、细节的、身份象征
领先性
创新的、引导的、开潮流之先
顶级形象,塑造城市标签
4
项目核心价值点
1、自贸区带来的上海升级整体区域和物业价值潜力巨大
2、浦东机场、虹桥枢纽、自贸区聚汇中心
3、陆家嘴商圈、世博园区、康桥工业园区和张江高科技园区交
汇中心
4、北蔡御桥商贸区中心
5、南中环唯一120米地标
22
入写字楼挑空11米大堂,对大堂内的豪华及材质和办公高端人 群的商务氛围进行特写突出
23
镜头随大堂电梯快速上移,突出电梯的品牌及高端商务人群, 彰显写字楼形象
24
镜头随大堂电梯快速上移,停在某标准层,突出写字楼的灵动 空间感和纯办公商务场景
上海市中环线浦东段(上中路越江隧道申江路)新建工程

上海市中环线浦东段(上中路越江隧道~申江路)新建工程关键词:中环线浦东段、功能、规模1 前言中环线浦东段(上中路越江隧道~申江路)新建工程是上海市城市快速路系统网络建设的重要项目,是连接浦东、浦西的快速交通,可以为浦东国际机场提供快速通行的客运连接通道,也是浦东新区路网中重要的交通走廊,可以分担A20、A1交通流量,还是联系三林、张江、川沙等功能区的交通纽带,是新的城市发展带。
工程项目于2006年9月立项,预计2009年底通车。
图1 中环线浦东段(上中路越江隧道~申江路)新建工程地理位置图2 工程建设方案中环线浦东段(上中路越江隧道~申江路)新建工程起点与上中路越江隧道终点相接。
工程终点至申江路,包括申江路立交。
在申江路立交范围内,中环线浦东段由南段的东西走向折向东段的东西走向,北端接中环线东段,东端接浦东国际机场北通道。
在城市总体规划快速路网中,中环线是城市快速路网“三环十射”中的一环,位于城市外环线和内环线之间,是一条集散市区交通的全封闭环行快速路,具有分流内环线、引流部分外环线交通流量,减轻中心城区路网的交通压力,均衡路网流量的重要功能。
用以解决城市副中心之间的快速交通,起到中心城交通的保护壳作用。
中环线主线的服务对象主要以客运交通为主,兼有轻型货运交通;地面道路客、货运交通均可通行。
全线采用双向8车道规模。
标准横断面不知为“整幅式高架断面+地面道路”。
工程范围内全线共设置全互通立交4个,均为枢纽型全互通立交(济阳路、杨高路、罗山路和申江路立交)。
此外,全线还设置菱形立交4组,分别为上南路、锦绣路、沪南公路和金科路。
道路等级:主线为全封闭城市快速路;辅道、地面道路为城市主干路Ⅰ级。
计算行车速度:中环线主线为80km/h;辅道、地面道路为50km/h;平行式主线匝道为V=40km/h;立交匝道为V=35~50km/h。
道路净空:中环线主线≥4.5m;立交匝道≥4.5m;地面道路≥5.7m;非机动车、人行道≥2.5m。
上海内环线——精选推荐

上海内环线“上海内环线”,官⽅称呼“上海内环⾼架路”,是上海市最早建设的城市快速⾼架道路,它全长47.7千⽶,于1993年开⼯建设,1994年沪太路⾄⾦沙江路的⼀期⼯程建成通车。
它的浦西部分主要沿“中⼭南路→中⼭南⼀路→中⼭南⼆路→中⼭西路→中⼭北路→中⼭北⼀路→中⼭北⼆路→黄兴路”修建⾼架道路,分为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80KM/⼩时。
浦东部分为“罗⼭路→龙阳路”的地⾯快速道路,浦东部分作为最后的施⼯阶段经进⾏了⾼架道路建设,已于2009年12⽉25⽇晚上10时整正式通车,⾄此上海内环线才算真正意义全线通车。
' 上海内环线⼯程是上海“⼋五”期间实施的重⼤市政⼯程项⽬,1993年、1994年被列为上海市政府⼀号⼯程。
内环线全长47.7公⾥,其中浦西段是⾃南浦⼤桥、经中⼭环路、⾛马塘、黄兴路,⾄杨浦⼤桥全长29.2公⾥的连续⾼架道路。
⾼架道路设计路宽18⽶,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为每⼩时80公⾥。
沿线设置35个上下菱形匝道和地⾯道路互通。
⾼架道路通过南浦⼤桥和杨浦⼤桥,把浦东、浦西的交通连为⼀体,对市中⼼地区交通起到“保护壳”的作⽤。
历史上海内环线⾼架道路从1993年开始动⼯兴建,在建设过程中上海市测绘院第三测量队和上海市政设计研究院的测绘⼯作者发扬了⽆私奉献、顽强拼搏的精神,为该⼯程的设计和施⼯做了⼤量的前期性、基础性的⼯作。
1994年10⽉,———上海内环线⾼架路终于全线通车。
2009年12⽉25⽇,中环线主线⾼架路浦东南段、内环主线⾼架路浦东段、华夏⾼架路(浦东国际机场北通道)3条道路向社会开放交通。
设计特点上海内环线⾼架道路是由连续49个缓和曲线段和直线段组成的⼀个环形⾼速道。
道板由2500余根深达30余⽶的砼⽴柱⽀撑。
为了满⾜墩位放样的相对精度,测绘院在城市⼆等三⾓⽹下专设⼀覆盖⼤部分市区的⾼精度三等三⾓⽹(13点)和沿⾼架路线的11条共49点的四等空中电磁波测距导线,作为⾼架墩位放样的依据。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自1863年在英国伦敦出现第一条地下铁道以来,城市轨道成为世界各国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首选方案,并在世界40多个国家的130多个城市快速发展。
城市交通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标尺。
回索历史的胶片,中国的地铁始建于1965年,比世界发达国家晚了整整一个世纪!到二十世纪末,在北京、天津、上海和广州四个已运营的地铁系统中,总长仅80公里,而法国巴黎的地铁即超过300公里。
1958年8月,北京中南海。
周恩来总理在一次会上提出:“西方卡不住我们的油脖子,中国也要修地下铁道”。
9月,中铁四局集团的前身铁道部北京地下铁道工程局在北京市正式成立,很快就开始了北京地铁一号线的筹建,在西方实施经济技术封锁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进行了线路比选、地质钻探、勘测设计、方案研究、施工组织等大量工作,后因三年自然灾害而暂缓施工。
1965年3月,中铁四局集团抽调所属第一工程处、地下铁道工程技术研究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工厂、机械厂筹建组、机械经租站、修配厂及机关部分人员重新组建铁道部北京地下铁道工程局,开始了新中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一号线的艰难困苦的掘进。
步入新世纪,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疏通堵塞的唯一选择,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据悉,中国“十五”期间城市交通投资达8000亿元,其中2000亿元用于地铁建设。
城市规划建设地铁和轻轨线路30多条,总长650公里。
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在加速地铁里程的拓展,深圳、南京、青岛、重庆、沈阳、长春、成都和哈尔滨在动工兴建地铁,杭州、大连、兰州、昆明、西安、鞍山、合肥、佛山和乌鲁木齐在积极筹建地铁。
首都北京现有地铁一号线、环线和复八线,总长54公里,已全部贯通运营。
全长27.7公里的地铁五号线已动工。
北京规划地铁网络12条新线,总长达408公里。
上海地铁发展简史早在1956年,上海市就开始地铁建设的前期准备,1956年8月,上海市政建设交通办公室向市人委提交《上海市地下铁道初步规划(草案)》,上海地下铁道建设开始提到市领导的议事日程。
上海市中环线方案介绍

围
围
局
路
域
网
网
快速道路系统
快速系统匝道与地面道路衔接
地面道路系统
交叉口与入口匝道之间的距离 取值在80-100m或以上 出口匝道与交快速 叉路 口匝 之道间与的地距面离道路 取衔 值接 在关18系0-200m或以上
4、布置方案
中环线 道路总体方案
中环线(浦西段):共有接地匝道47条,其中进 口匝道22条,出口匝道25条。一对匝道平均间距 1.6km。
对于扩大对外交通联系,增强城市的积聚辐射能力, 推动苏、浙、沪经济的互动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1、项目背景
中环线是一条介于内、 外环线之间的城市环行快 速路,工程的建设始终得 到市委、市府的高度重视, 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已列 入“十五”期间本市基础 设施建设的重大工程项目。
跨区域,浦西段八个区:
道路实施线45~70米,道路规划红线70米,道路控制线100米。
5、道路形式
中环线 道路总体方案
高架快速路+地面道路
41.0
快速路规模采用主线基本车道数双向8车道,局部路段增加辅助车道;辅道或 高架下地面道路规模采用双向4~8车道。
道路实施线45~70米,道路规划红线70米,道路控制线100米。
5、道路形式
汶水路
翔殷路 邯郸路
真北路
军工路 军工路越江 金桥路
北虹路
全长约70公里
申江路
虹许路 虹梅路
上中路越江 上中路
华夏路
4、建设规模
中环线 道路总体方案
考虑因素:
路网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总结快速路建设和运营情况,为发展留有余地;
交通流量需求; 路段不同功能; 车道数的连续和平衡。
上海区域及环划分

外环线位于上海城乡结合部,环内城区面积680平方公里。它连接10条快速干道、10座大型全互通立交和徐浦大桥、外环隧道2座越江工程。外环线全线 设8车道,机动车设计时速80公里。
外环线道路一期工程
外环线道路一期工程为城市外环线的西南段。该工程北起沪嘉高速公路,向南经沪宁、沪杭铁路与沪宁高速公路相接,然后跨越吴淞江,穿过虹桥路、沪青平 一级公路、沪杭高速公路(在建)、沪闵路,经朱梅路、龙吴路之后,跨越黄浦江继续向东延伸,穿济阳路、上南路,与浦东主干道杨高路延长线相接,全长35.55公里, 其中浦西段26.19公里,浦东段5.34公里,徐浦大桥工程范围4.02公里。工程全线设有沪嘉、沪宁、沪青平、莘庄和朱梅路5座大型互通式立交, 设简易立交8座, 跨线桥3座,大桥2座,中小桥12座,人 行天桥2座,涵洞若干,道路14公里。
它的建成将进一步完善城市快速道路网络,加速上海中心城向周边地区的交通辐射,疏导进入市中心区的车辆, 大大缓解市中心区的交通压力。同时加强浦 东、浦西的联系,对开发开放浦东,改善投资环境,使上海成为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从而成为带动长江流域经济振兴的龙头起着积极的作用。工程于1997年7月 开工,并将于1998年与沪杭高速公路同步建成。 工程计划总投资38.9亿元(前期15.2亿元,工程费23.7亿元)
外环线(浦东段)为全封闭、全立交城市快速道路,主线设计车速每小时80公里,车行道总宽度32米,为双向8 车道。全线共设3 座互通式立交,3 座 分离式立交,9 座简易立交,以及23座跨河桥、7座人行天桥。此外,沿线还将建设宽度分别为68米、32米,以“森林之路”为主题的生态型景观林带。
(公路)北翟路(辅快~中环线)道路改建工程

国环评证甲字第1807号北翟路(辅快~中环线)道路改建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上海市公路管理处编制单位: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二ΟΟ六年十二月1建设项目概括1.1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建设项目名称:北翟路(辅快~中环线)道路改建工程。
项目建设单位:上海市公路管理处。
1.2项目建设必要性2005年5月14日铁道部与上海市部市会议纪要同意原七宝铁路客站选址调整为虹桥站选址。
因此,虹桥地区将成为大型的综合交通枢纽。
即高速铁路、城际和城市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及出租车、高速公路客运及航空港紧密衔接的现代化客运中心。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路网规划是该枢纽重要的专项规划,配合铁路虹桥站的选址建设,结合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发展的现实与可能,对铁路客站及周边地区的发展作出前瞻性、系统性的规划安排,将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和地区发展纳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区域内已建成的高速公路主要有沪宁(A11)、沪杭(A8)和沪青平(A9)、外环线和莘奉金(A4),除莘奉金高速公路交通状况较好外,其他高速公路拥挤度均超过1.00。
外环西段拥挤状况尤为突出,日交通量达11-18.6万pcu/d。
城市快速路已建成有延安西路高架,该路在上海的快速路系统中是交通最为拥挤、服务水平最低的一条路。
日交通量达13.8-20万辆/d。
一级公路和主干路有沪青平公路和北翟路,拥挤度均超过1.50。
二级公路和次干路主要有11条,大多数拥挤度超过1.00。
因此为了缓解区域交通并配合虹桥枢纽的建设,虹桥枢纽拟新增“一纵三横”的快速路网布局,具体为:一纵:辅助快速路,北至外环西延伸,南至浦东机场高速公路。
三横:北翟路高架,西自辅快,跨过外环线,东至中环,即为本项目;青虹公路高架,西自嘉金高速,东经辅快至枢纽内部;漕宝路高架,西自辅快,东至中环。
1.3项目简介1.3.1项目地理位置工程位于闵行区及长宁区,总体为东西走向,西起辅助快速路北翟路交点,向东沿北翟路扩建至北翟路中环节点,项目全长约7.3km,全线为地面路+高架布置方案。
上海2030市区规划图

上海2030市区规划图(张江将建城市副中心)上海市域2030年远期的整体布局。
一个主城区:北侧以富锦路(绕城高速北段)、翔浏公路、蕰藻浜为界,西侧以嘉金高速、吴淞江、绕城高速西段、规划沪湖客运专线、嘉金高速为界,南侧以黄浦江、大治河为界,东侧以申江南路、迎宾大道、三甲港至狮子林段长江口岸线为界,面积约1620平方公里左右;主城区在外环线以内的660平方公里,可以分为浦西苏州河北、浦西苏州河南、浦东三片;浦东外环线以外,主要是川沙老城区和曹路、合庆、唐镇新城区及外高桥港区,以及康桥园区及航新、浦江、周浦新城区;浦西外环线以外,分为虹桥商务区、宝山-江翔地区,闵行及九新车地区。
主城区范围的划定,主要是覆盖了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发展轴线的主体部分,加上江湾五角场、大场、张江科学城、召稼楼、莘庄七宝、真如桃浦地区等六个城市副中心所涵盖的直接影响区。
同时,根据不与省市边界过度接触和与北京对齐的惯例,不把白鹤地区与川沙以南地区、浦东机场周边划入主城区。
三个辅助城区(即内部不能实现自体循环,主要是与主城区采取生态屏障隔离开的、采取组团化城市向乡村形态过渡区域):青浦辅城区,北起吴淞江,东至绕城高速西段,南起沪湖客运专线及练塘、金泽地区上海湖区规划线南侧,西至省市边界,面积约250平方公里;空港辅城区,西起申江南路、东至大海、北至迎宾大道、南至大治河,面积大于300平方公里(涨滩因素);宝山北部辅城区,即翔浏公路以东、长江口以西、省市边界以南、绕城高速北段以北的三个镇和宝钢地区,面积约150平方公里。
三个支撑性的重点新城:南汇、松江、嘉定。
南汇新城除了东海湖工程区域向东不断拓展以外,向西拓展到海港综合开发区西侧的洪庙附近,向北包括大团地区,拓展到大治河一线,远期约450平方公里以上;嘉定新城向西、向北与昆山太仓两地连为一体,面积在280平方公里;松江新城向南拓展到黄浦江,西南的新浜和石湖荡地区与上海湖区联动发展,面积在300平方公里左右。
交通组织方案与对应的保证措施

中环线(浦西段地面快速路)噪声治理工程(一期)声屏障屏体工程(2标)交通组织方案及对应的保证措施1、交通组织方案及对应的保证措施1.1.交通组织编制依据(1)《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2)《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程》(DGJ08-92-2000)(3)《城市道路养护维修作业安全技术规程》(SZ-51-2006)1.2.本工程实施围本工程实施围见下表所示1.3.本工程施工工期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及本标书的施工进度计划安排,本工程施工时间为2012.1.1至2012.3.28,施工周期为88天。
施工时间段:夜间施工(22:00-05:00)1.4.施工区域道路交通现状调查与分析吴中路-宜山路区段中环线主线断面为机动车双向8车道,在吴中路进出匝道处双向各增加1根车道,吴中路进出匝道分别为1根车道。
西侧辅道(上匝道-宜山路)为机动车北向南2车道,至虹许路/宜山路交叉口处渠化为4车道。
天山路-北虹路区段中环线主线断面为机动车双向8车道,圈仙霞路下匝道为南向北1-2车道。
西侧辅道(仙霞路-外圈上匝道)为机动车北向南2车道及非机动车道;西侧辅道(外圈上匝道-虹古路)为机动车北向南2车道及非机动车道。
东侧辅道(虹古路-圈下匝道)为机动车南向北1车道及非机动车道;东侧辅道(圈下匝道-威宁路)为机动车南向北3车道及非机动车道;东侧辅道(威宁路-仙霞路)为机动车南向北2-3车道及非机动车道。
同时我们对该路段的交通流量进行了调查,流量数据见下表:根据流量数据分析,本区段流量有以下特点:➢白天12小时(7点-19点)流量占全天流量的四分之三,夜间交通压力相对较轻;因此从以上分析来看,本区段交通组织方案主线施工时夜间主线封闭一根车道和辅道封闭一根车道。
由于旅专小区、四方西郊花园的人行道较宽,因此该处实施围墙屏障时,屏体施工仅需临时占用人行道,且预留1.5m人行通道。
对主线车道和辅道及行人基本没有影响。
在施工期间做好对行人及居民的宣传告示工作;同时根据土建基础施工封交作业计划,可由其统一组织协调,适当延长封交时日,屏体安装紧跟其施工进度进行,逐段施工逐段恢复交通。
031上海市内环线(宛平南路~瑞金南路)拓宽方案的探讨

上海市内环线(宛平南路~瑞金南路)拓宽方案的探讨丁佳元芮浩飞摘要:内环线高架是上海市高架组成的重要部分,联接着多条放射线汇入的流量。
随着车辆保有量连年增加,内环线的通行能力受到车道数的限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交通流量增长的需要。
本文针对内环线(宛平南路~瑞金南路)路段分析了内环线高架拓宽建设的必要性及拓宽改建的几种方案。
关键词:内环线;高架桥;拓宽改建1、概述1.1内环线概况上海市内环线全长48km,其中浦西部分内环高架道路长29.17km。
高架道路标准横断面宽18m,双向4条机动车道,设计车速80km/h。
1.2区域概况内环线(宛平南路~瑞金南路)地处徐汇区,连接沪闵高架及南北高架;同时,内环线(宛平南路~瑞金南路)还服务于徐家汇商圈、打浦路越江隧道等区域交通的吸引流量。
故将该段道路影响区域划定为:西至漕溪北路,北至肇嘉浜路,东至鲁班路,南至黄浦江浦西沿江地块。
图1 内环线(宛平南路-瑞金南路段)周边区域路网图2、拓宽建设的必要性本次内环高架宛平南路~瑞金南路段的拓宽工程建设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1)缓解高架局部拥堵点,提高内环高架南段外圈的服务水平本段高架拥堵原因:环内主要表现为车辆进出高架所引发的交织段(或合流段),外圈则更多的表现为宛平南路上匝道处合流点通行能力的制约。
本段高架外圈的拥堵将直接影响上游路段和立交(漕溪北路立交)的通行能力,从而间接影响沪闵高架的通行效果。
并且这个节点的拥堵也影响到地面交叉口的运行情况。
进行局部拓宽工程,是改善交织点的运行条件,平衡上下游通行能力的改善措施。
拓宽本段后将有效缓解高架道路外圈(漕溪北路立交至宛平南路上匝道下游段)拥堵的运行现状,根据仿真数据,行程速度将提高10%。
2)拓宽后,对内环外圈下游冲击不大,不会产生新的交通问题。
根据该段高架上游瓶颈点(漕溪北路立交SE匝道至内环线龙吴路下匝路段)通行能力的控制,以及地面中山南路-宛平南路节点现已饱和的状况,在上游路段没有整治的情况下,仅拓宽此段高架不会引起大规模的流量增加,因此对内环外圈下游冲击不大,不会产生新的交通问题。
管线保护方案-电力

腾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环线浦东段(军工路越江隧道~高科中路)新建工程4标金桥立交施工方案(电力管线保护)二○一三年五月十二日目录1、工程概况 (2)2、总体施工安排 (3)3、主要施工方法 (4)3.1、老桥拆除 (4)3.2、钻孔桩施工 (7)3.3、承台施工 (8)3.4、立柱施工 (9)3.5、现浇箱梁施工 (9)3.6、钢箱梁施工 (10)4、公用管线基本保护措施 (12)4.1、公用管线保护组织 (12)4.2、公用管线基本保护措施 (12)5、电力管线保护方案 (13)5.1、电力管线分布 (13)5.2、爆破拆除段的管线保护 (14)5.3、机械破碎拆除段的管线保护 (14)5.4、支架切割吊装拆除段的管线保护 (15)5.5、拆桥施工不影响区域的电力管线保护 (16)6、新建立交施工过程中的管线保护方案 (16)7、管线监测 (17)8、电缆管线事故的处理 (17)9、管线保护责任制 (18)1、工程概况中环线浦东段(军工路越江隧道~高科中路)新建工程北起军工路越江隧道,南至高科中路,全长约9.5km 。
是上海市整个中环线的最后一段工程,全长9.5km 。
本工程是浦东新区、上海市市政建设的重点工程,也是迪斯尼乐园的配套工程。
中环线道路分高架道路和地面道路,其中高架道路按城市快速路设计,双向8车道,设计车速80km/h ;地面道路为双向6车道,设计车速为50km/h 。
本标段为金桥立交八条定向匝道,分别为WS 、SW 、NE 、EN 、WN 、NW 、SE 、ES 匝道,立交匝道桥标准桥宽为9.55m 。
在与中环线主线大致平行的路段采用预制小箱梁,在与杨高中路跨线桥大致平行的路段及立交内曲线半径较大处采用预应力砼连续箱梁;在曲线半径较小处采用钢筋砼箱梁;在跨越杨高中路、马家浜河道跨径较大时采用钢箱梁。
由于原金桥立交建设年代较早,无法满足现在的交通需要,因此必须新建金桥立交。
金桥立交工程,新建立交桥梁基本在原金桥立交桥位进行施工,因此本工程施工前必须先全部拆除金桥立交老桥。
城市快速路设计车道规模计算方法

城市快速路设计车道规模的计算方法摘要:文章以中环线浦东段为例,对城市快速路车道规模的确定进行了分析与计算,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计算方案。
关键词:快速路;车道规模;计算一、概述中环线是上海市城市快速路网“三环十射”中的一环,位于城市外环线和内环线之间,是一条集散市区交通的全封闭环形快速路,具有分流内环线、引流部分外环线交通流量,减轻中心城区路网的交通压力,均衡路网流量的重要功能。
用以解决城市副中心之间的快速交通,起到中心城区交通保护壳的作用。
中环线浦东段西起上中路越江隧道浦东出口,东至申江路立交,全长15.5km,采用“主线高架+地面辅道“的断面型式。
主线道路等级为全封闭城市快速路,设计车速80 km/h;地面道路或辅道等级为城市主干路i级,设计车速50 km/h;主线平行式匝道设计车速40 km/h。
二、交通预测根据2008年、2010年、2018年、2028年的规划路网和相对应的车辆出行需求矩阵以及考虑上述预测前提的基础上,在模拟的道路网络上,利用emme/2软件对研究区域的道路进行了流量预测,中环线浦东段(上中路越江隧道~申江路)主线的流量预测结果见表。
表2-1中环线浦东段主线断面预测流量(高峰小时pcu)表2-2中环线浦东段主线平行式匝道断面预测流量(高峰小时pcu)三、车道规模分析与计算(1)快速路主线1)服务水平由于《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没有明确设计车速80km/h的城市快速路通行能力计算方法,城市快速路属不间断性交通流道路,主线交通所受干扰程度小,具有高速公路的特征,本次设计采用《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中的高速公路服务水平分级,如表。
表3-1高速公路服务水平分级注:v/c是在理想条件下,最大服务交通量与基本通行能力之比。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第3.1.3条规定:“高速公路应按二级服务水平设计”。
在本次设计中考虑到城市快速路除了具有连续流的特征外,还要兼顾地区交通的出行,其出入口间距较高速公路稍小,故采用高速公路设计速度80(km/h)的三级服务水平设计。
地道围护结构方案

中环线A3.3标金沙江路地道基坑围护工程施工方案上海金山市政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环线(浦西段)A3.3标项目部2005年3月29日目录1、施工方案总说明 (5)1.1、工程概况 (5)1.2、质量安全施工管理目标 (6)1.3、施工流程 (6)1.4、工期(见施工进度表) (7)1.5、施工组织管理网络图(见施工组织管理网络图) (7)1.6、施工组织管理网络图(见安全施工组织管理网络图) (7)1.7、安全施工组织管理网络图(见安全施工组织管理网络图) (7)1.8、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及施工流程图 (7)2、金沙江地道SMW工法围护施工方案 (7)2.1工程概况 (7)2.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8)2.3.SMW工法施工步骤 (9)2.4.H型钢加工及下插H型钢质量保证措施 (15)2.5报表记录 (16)2.6.工艺流程见后附图。
(16)2.7涂刷减摩剂 (16)2.8埋设在压顶圈梁中的H型钢部分的保护隔离措施 (16)2.9H型钢回收 (17)2.10质量保证措施 (18)2.11施工冷缝处理 (19)2.13插入H型钢质量保证措施 (19)2.14质量检验方法 (20)2.15施工进度计划安排(见后附施工进度安排表) (20)2.16劳动力组织安排 (20)2.17、SMW工法施工工艺流程图 (21)3.深层搅拌桩施工方案 (22)3.1工程及地质概况 (22)3.2施工要求 (22)3.3深层搅拌方案 (23)3.4施工工艺 (23)3.5施工设备 (24)3.6劳动组织 (24)4.施工管理措施 (25)4.1.技术管理措施 (25)5.质量管理措施 (26)5.1.工程质量责任制 (27)5.2.全面推行施工质量过程控制措施 (27)5.3.施工质量控制步骤如下: (27)5.4.原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28)5.5.施工质量管理 (28)5.6.计量保证措施 (30)5.7.质量检验标准 (31)6.安全生产措施 (31)7.文明施工措施 (32)8.安全管理措施 (35)9.应急准备及响应预案 (40)9.1、目的 (40)9.2、织机构及职责 (40)9.3、应急物资 (41)9.4、通讯联系 (41)9.5、注意事项 (41)9.6、场地用电应急措施 (41)9.7、材料保障措施 (42)9.8、消防应急措施 (42)9.9、渗漏水处理措施 (42)9.10、基坑开挖过程应急措施 (43)9.11、搅拌桩施工过程遇地下管线应急措施 (44)1.施工方案总说明1.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中环线A3.3标(浦西段)金沙江路地道主要采用工程SMW工法围护桩及Φ700深层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基坑围护方案,按施工图纸所标示在K10+800~K11+180之间采用单排SMW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基坑最大挖深约14米。
桥下空间城市更新与空间重构——以上海市苏州河中环节点桥下空间为例

主要表现为桥阴雨洪设施改造 与环境教育引导两个方面。桥下空间 是城市高架桥收集路面雨洪排向雨水 管网的中间一环,通过绿色基础设施 理念的引介,可利用桥阴空间的阴湿 环境,将其改造成为雨洪设施,变不
图 1 “低 - 线 - 公 - 园”概念框架
2021.10/ 住宅科技 09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汪洁琼,博士,同济大学建筑 与城市规划学院建成环境技术中心 副主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上 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间优化技术重 点实验室水绿生态智能分实验中心 (ECO-SMART LAB)联合创始人, 自然资源部大都市区国土空间生态 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成员;江卉 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硕士研究生;潘晶,翡世景观创始 合伙人,运营总监,通信作者;潘 凯临,翡世或堆 放建筑垃圾、生活杂物的消极利用状 态,在空间分割上采用拉设铁丝网、 放置石墩等较为简陋的方式,部分地 区大量杂物的堆放对于城市形象塑造 较为不利。②由于桥下空间被占用后, 临近的城市街区被割裂,人车流线混 杂、人行车行方向指向不明。③桥下 空间色彩灰沉阴暗,缺乏空间活力, 绿化品质有待提升。由于桥下空间采 光条件不好,容易导致需要光照的不 适宜生长在偏阴空间的植物长势不 佳,同时,立交桥身的灰色基调和尺 度限制导致空间逼仄、充满压抑感, 令使用者在心理上感到阴沉不适,影 响空间活力。
上海内外环划分

上海内外环划分上海如何区分一块地方是内环中环还是外环悬赏分:50-解决时间:2007-7-2719:04有没有相关的网站,比如我输入一个具体地址就能显示是属于内环外环还是中环的。
或者有没有清晰点的地图,也是要能一眼识别出的。
最好是地图上有用不同颜色标识,内环中环外环的分界路段问题补充:我说具体点吧清峪路368弄,碧云路333弄,广兰路50弄,宛平南路385号,青浦区华浦路268弄银都路3118弄,西康路556弄分别是属于内环,中环还是外环?提问者:lee0303-助理二级最佳答案中环线全长约70公里;浦西部分:上中路[中环南段(浦西部分)]、虹梅南路———虹梅路———虹许路———北虹路———真北路[中环西段]、汶水路———邯郸路———翔殷路[中环北段]、军工路[中环东段(浦西部分)],全长约37.8公里。
浦东部分:金桥路———金张路———申江路[中环东段(浦东部分)]、华夏东路———华夏中路———华夏西路[中环南段(浦东部分)],全长约34公里。
外环线位于上海城乡结合部,环内城区面积680平方公里。
它连接10条快速干道、10座大型全互通立交和徐浦大桥、外环隧道2座越江工程。
外环线全线设8车道,机动车设计时速80公里。
外环线道路一期工程外环线道路一期工程为城市外环线的西南段。
该工程北起沪嘉高速公路,向南经沪宁、沪杭铁路与沪宁高速公路相接,然后跨越吴淞江,穿过虹桥路、沪青平一级公路、沪杭高速公路(在建)、沪闵路,经朱梅路、龙吴路之后,跨越黄浦江继续向东延伸,穿济阳路、上南路,与浦东主干道杨高路延长线相接,全长35.55公里,其中浦西段26.19公里,浦东段5.34公里,徐浦大桥工程范围4.02公里。
工程全线设有沪嘉、沪宁、沪青平、莘庄和朱梅路5座大型互通式立交,设简易立交8座,跨线桥3座,大桥2座,中小桥12座,人行天桥2座,涵洞若干,道路14公里。
外环线一期工程按全封闭、全立交的城市快速干道标准设计,道路设计车速为80公里/小时,连接道路匝道设计车速为40公里/小时,主线桥梁荷载为汽车一超20级、特一300验算。
地道方案

中环线2.2标五角场立交工程四平路地道施工组织设计中环线五角场立交工程是上海市重点中环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四平路地道是五角场立交工程的主要工程内容之一,位于四平路上蓝天剧场和空军政治学院正门处,桩号约为0+325,它是连接空军政治学院和蓝天剧场的行人过街通道,人行通道平面布置呈“工”字形,地道基坑最大挖深为8.46m,它的建成将主要为空军政治学院的官兵和社会人员穿过四平路提供安全的通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工程概况1、工程形式及工程数量(1)工程形式:根据中环线五角场立交工程四平路地道设计施工图,四平路地道采用箱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道分为横穿四平路的箱式暗埋段和平行四平路的地道出入口两个部分组成,其中,暗埋段结构断面尺寸为:4m×2.97m(内径尺寸),地道暗埋段长度为40.5m,中间设置2道沉降缝,地道侧墙及底板厚度为0.55m,顶板厚度为0.5m;根据设计图纸,在地道西南侧暗埋段和敞开段交界处设置一座地道排水泵站,泵站结构与地道结构相连,泵站平面尺寸为1.8m×2.5m(净尺寸),泵站结构侧墙厚度为0.4m,泵站底板较地道底板深1.36m,是本地道的最深处,也是本地道内积水的排放通道;另外,地道出入口位于四平路两侧的规划人行道部位,其平面尺寸为2.5m(净尺寸)×30.3m,设人行楼梯与地道暗埋段相连。
根据四平路地道设计施工图纸,地道结构混凝土采用C30,抗渗等级采用P8。
根据四平路地道基坑围护结构设计施工图纸,本工程中地道围护结构采用Smw工法结合高压旋喷桩的结构形式,其中,Smw工法采用φ850三轴深层搅拌桩,内插H型钢,H 型钢尺寸为700×300×:,另外,高压旋喷桩主要用于地下管线横穿地道的Smw工法无法封闭的部位的结构隔水。
(2)工程数量:2、工程地质情况(1)地形、地貌:拟建四平路地道靠近五角场蓝天剧场处,周围地势较平坦,一般标高在3.66m~3.93m左右,拟建场区属于滨海平原地貌类型。
上海徐汇中环高压廊道绿地系统规划路径

上海徐汇中环高压廊道绿地系统规划路径□ 王 彬[摘 要]高压廊道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来说,高压廊道易将城市分隔成块状,使得城市丧失原有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且高压廊道低效的土地利用与我国城市建设中土地集约利用的原则相矛盾,现阶段高压廊道的合理使用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
文章以上海徐汇中环高压廊道绿地为例,在分析高压廊道绿地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功能、交通、空间和景观四大方面提出高压廊道绿地规划策略,以实现城市活力、景观的复兴。
[关键词]高压廊道;绿地系统;规划策略;活力复兴[文章编号]1006-0022(2019)S0-0051-05 [中图分类号]TU985 [文献标识码]B[引文格式]王彬 .上海徐汇中环高压廊道绿地系统规划路径[J].规划师,2019(增刊1):51-55.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of High Pressure Corridor in Central Xuhui, Shanghai/Wang Bin[Abstract]High voltage corrido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 city. Generally speaking, High voltage corridor can separate the city intoblocks, which makes the city lose its original integrity and continuity. Moreover, the inefficient land use of high voltage corridor isinconsistent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and scarcity in urban construction in China. The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high voltage corridorhas become the necessity of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 aking High voltage corridor of Xuhui Shanghai central elevated road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use strategy of the high voltage corridor in the planning from four aspects: function,traffic, space and landscape, so as to realize the revival of the city vitality and landscape.[Key words] High voltage corridor,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strategy, Revival of vitality0引言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大量高压廊道将城市分隔成块状,其两侧的安全防护绿地成为城市建设的禁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匝道位置 驶出—驶入 最小间距 (m) V=80km/h 204 610 610 1016 驶入—驶入 驶出—驶出 驶入—驶出
3、地面衔接
中环线 道路总体方案
快 速 车流分流 路 系 车流合流 统 主 线 快速道路系统
出口匝道
车流疏散 车流集结
进口匝道
地 面 周 围 局 域 网
车流交换
地 面 外 围 路 网
8 8 8 8 8+2 8 8+2 8+2 8 8 8 8 8
4 0 4~6 6 4~6 6 8 8 4 6
保留远期增加车道的余地。
8车道 4
6
8车道+辅助车道 8 16
5、道路形式
浦西段全长约 38.2km:
中环线 道路总体方案
其中高架段
27.3km (约70%) 地面道路段
5.3km (约15%)
1、项目背景
中环线 道路总体方案
中环线工程建设对于扩展城市基础设施、完善路网系 统,适应内外环区域交通需求,合理路网功能和布局,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于优化和引导城市形态及发展,提升内外环区域城 市功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强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 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对于分流内外环线流量,均衡路网流量,减轻中心城 区道路交通压力,具有重要的交通作用; 对于扩大对外交通联系,增强城市的积聚辐射能力, 推动苏、浙、沪经济的互动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第三部分:工程方案 1、 出入口布置
2、 工程方案
1、布置原则
中环线 道路总体方案
1.中环与浦西6条快速路连接,设置互通式立交。目前除中环与延安西路高架连接受条 件制约外,余均能实现路网快速与快速的交通连接。 2.中环与浦西11条主干路连接,设置控制性出入口,出口匝道大于进口匝道,以利于 疏解快速路交通。 3.匝道布置与配套路网相结合,利用路网分节疏解交通,缓解对主干路交叉口的交通 压力,最大限度满足中环在道路网中担负的交通作用,适应主流向交通,发挥每对匝 道的功能。 4.匝道布置形式上应优先考虑先下后上(先出后进),减少因匝道出入车辆引起的快 速路主线交织、合流、分流的影响,保证主线交通的畅通。 5.根据中环快速、大容量客运交通的功能定位,中环线上行驶的车辆以中长距离为主, 出入口间距应合理,确保高比例快速路的基本路段,并注意匝道间距不宜过大,致使 匝道与地面道路衔接处的流量过于集中而交通阻塞。在缺少OD调查资料的前期下,匝 道的间距一般控制在2km左右,保证主线基本段的交通运行要求。 6.匝道设计应与交通管理相结合,体现“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思路,避免中环线 建成后给交通管理带来不利因素,吸取道路重复改建的教训。
确保工程环保、质量、安全,严格方案审批,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5、技术标准 计算行车速度:
快速路: 80km/h
出入口或匝道:40km/h
中环线 道路总体方案
辅道或地面道路:40~50km/h
立交匝道:30~40km/h
5、技术标准
车道和路缘带宽度:
道路类型 中环快速路 小型车 大型车
中环线 道路总体方案
中环线 道路总体方案
公路标准 规范值 80 400 250 2500 70 140 5 200 4500 3000 3000 2000 70 0.3 110 采用值 80 400 250 2000 70 140 一般路段 5% 交叉口地道和隧道 4% 200 4500 3000 2700 1800 70 0.3 110
以人为本,妥善处理好快速路建设与环境、轨道交通换 乘、居民日常出行的关系;在符合城市路网布局、交通 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期下,重点研究路网衔接、交通适 应性、出入口布置,使中环建设方案有利于城市交通的 集散和疏解,有利于均衡路网流量,有利于发挥路网整 体运行效率,有利于地区规划的开发和协调,注重环境 与交通的协调,改善环境的质量,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方针,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利保障。
中环线 道路总体方案
中环线 ( 浦西段 ) 工程
总 体 设 计 方 案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2017年4月
中环线 道路总体方案
汇报内容: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工程概况 总体要求 工程方案 道路景观
中环线 道路总体方案
第一部分:工程概况
1、 项目背景 2、 功能定位 3、 建设规模 4、 路线走向 5、 道路形式
地道段5.6km (约15%)
立交7座,匝道
47条。
单幅高架
双幅高架
地面道路
地道
互通立交
5、道路形式
中环线 道路总体方案
地面快速路+两侧辅道
快速路规模采用主线基本车道数双向8车道,局部路段增加辅助车道;辅道或 高架下地面道路规模采用双向4~8车道。 道路实施线45~70米,道路规划红线70米,道路控制线100米。
虹许路
虹梅路
上中路越江
华夏路 上中路
4、建设规模
考虑因素:
中环线 道路总体方案
路网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总结快速路建设和运营情况,为发展留有余地; 辅道或地面道 交通流量需求; 路 段 快速路车道数 路基本车道数 上中路(越江~虹梅南路) 8 6 路段不同功能; 虹梅南路(上中路~沪闵路) 8 6 虹许路 (沪闵路~虹桥路) 8 4 车道数的连续和平衡。 虹梅路、 西郊宾馆地道(虹桥路~虹古路) 8 0
5、道路形式 地道快速路
中环线 道路总体方案
快速路规模采用主线基本车道数双向8车道,局部路段增加辅助车道;辅道或 高架下地面道路规模采用双向4~8车道。 道路实施线45~70米,道路规划红线70米,道路控制线100米。
中环线 道路总体方案
第二部分:总体要求 1、 建设目标
2、 设计思想
3、 设计原则 4、 设计对策
1、项目背景
中环线是一条介于内、 外环线之间的城市环行快 速路,工程的建设始终得 到市委、市府的高度重视, 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已列 入“十五”期间本市基础 设施建设的重大工程项目。 跨区域,浦西段八个区: 徐汇、闵行、长宁、普陀、 宝山、闸北、虹口、杨浦
中环线 道路总体方案
2、功能定位
全封闭环行快速路。
5、技术标准
线形技术指标: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指标名称 计算行车速度( km/h ) 一般值 圆曲线半径 ( m) 极限值 不设缓和曲线最小半径( m)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m) 平曲线最小长度( m) 最大纵坡推荐值( %) 最小坡长( m) 凸形竖曲线半径 一般值 ( m) 极限值 一般值 凹形竖曲线半径 极限值 竖曲线最小长度( m) 高架、隧道最小纵坡( %) 停车视距( m) 城市道路 规范值 80 400 250 2000 70 140 4 290 4500 3000 2700 1800 70 0.3 110
总车道数 14 14 12 8 12 8 12~14 14 14 14 18 18 12 14 12 14
结论:
快速路基本车道数双向8车道, 北段“8车道+辅助车道”为主; 辅道和地面道路近期4~8车道,
北虹路(虹古路~天山路) 苏州河桥节点 真北路(苏州河~梅川路) 真北路(梅川路~铜川路) 真北路(铜川路~真南路) 真北路(真南路~汶水路) 汶水路(真北路~共和新路) 汶水路(共和新路~大柏树) 邯郸路(大柏树~国定路) 五角场(国定路~国和路) 翔殷路(国和路~中原路) 翔殷路(中原路~军工路) 军工路(翔殷路~越江)
1、建设目标
中环线 道路总体方案
中环线建设按照“枢纽型、功能性、网 络化”的系统要求,进一步加快城市功 能布局的调整,构筑现代化城市交通网 络,体现“超前性、高起点、高标准和 高要求”,力争把中环线建成现代化国 际大都市的精品工程。
2、规划思想
中环线 道路总体方案
“ 人 · 环境 · 交通 · 发展 ”
1、项目背景
中环线 道路总体方案
在上海市总体发展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对本
市中心城区的道路路网结构和城市功能布局进行了
合理调整,提出了“建设中环、改造内环、优化路 网、完善功能”的一系列交通改善措施,从发挥路 网的综合效率出发,逐步实现城市道路路网通行容 量与交通需求的动态平衡,确保道路交通的综合服 务水平。
5、技术标准
净空高度:
快速路:≥4.5m
中环线 道路总体方案
地面道路:≥5.0m(主干路)、≥5.5m(重车线路) 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2.5m 轻轨明珠线与地面净空高度:5.5m;轻轨净空高度5.8m; 高架桥与轻轨电气管线净空高度:0.5m
铁路:≥6.75m
横向道路:城市主干路≥5.0~5.5m,城市次干路≥4.5m
4、设计对策
中环线 道路总体方案
总结已建快速路的建设经验,克服弊端,优化设计,控制投资。 匝道出入口的布置位置、形式、数量应与疏解路网交通相结合, 与交通管理相结合,研究相应地区配套路网,保证主线交通流畅。 立交总体设计应充分体现交通设计的理念,达到功能完整,疏解 交通、均衡流量的目的。 总体方案和分期实施方案相结合,通过结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工程实施的阶段性方案,提高科技含量,妥善处理交通、景观、环境 的协调关系,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良好统一。 坚持“以人为本”,完善人行过街设施,配合创建无障碍示范城 规划,同步建设方便残疾人、老年人和弱视群体服务的工程配套设施, 并妥善安排公交车线路、交通枢纽站、港湾式停靠站、非机动车通道。
宽度( m) 2 ×3.25 2 ×3.50 3.25+3.50 3.50/ 每车道 3.00 0.50 0.50 公交停靠车道 快速路 地面道路( 50km/h ) 路缘带宽度 匝道与地面道路 ( 40km/h ) 地面道路交叉口进口道最小宽度
5、技术标准
荷载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