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教案
初中物理中考专题复习《电学实验》大单元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中考专题复习《电学实验》大单元教学设计【专题概述】根据物理2022新课标内容标准,学生必做实验分两类,其中测量类的电学实验共3个,分别是: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其中探究类的电学实验共2个,分别是: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电学实验重点包括以下实验:①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②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③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④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⑤伏安法测电阻;⑥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⑦探究电热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⑧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⑨电磁感应,分析近几年中考,高频考点通常有:伏安法测电阻及探究电流与电阻、电压的关系等。
【复习方法】启发讲授法、归纳总结法、演示实验法【电学实验有关考点】考点一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应试必备知识】1.实验器材:干电池三节、开关一个、三种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各两个、电流表一只、导线若干。
2.实验电路图3.使用电流表的注意事项:(1)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2)电流表在使用前应该先进行校零;(3)电流表与被测对象串联;(4)实验前,应对电流表进行试触;(5)闭合开关,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度较小,说明电流表所选量程偏大,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应换用较小的量程进行实验;(6)若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说明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4.选择不同规格小灯泡的原因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得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
5.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目的是保护电路。
6.实验结论: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方法归纳】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的实验中,为了简化实验操作,可以在上图B、C两点处各接一个开关,电流表放在A点,如下图所示。
因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可以设计如下实验步骤进行实验:闭合S、S1,断开S2,记录电流表的示数,此时电流表测的是通过灯泡L1的电流;闭合S、S2,断开S1,记录电流表的示数,此时电流表测的是通过灯泡L2的电流;将所有开关都闭合,记录电流表的示数,此时电流表测的是干路电流。
初中物理电学教案引入
初中物理电学教案引入教学目标:1. 了解电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 掌握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3. 学会使用电流表、电压表、电阻表等电学仪器;4. 能够分析简单的电路,并进行电路设计。
教学内容:1. 电学基本概念:电流、电压、电阻;2. 电学基本原理:欧姆定律;3. 电学仪器:电流表、电压表、电阻表的使用;4. 电路分析与设计。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力学、热学等物理学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2. 向学生介绍电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引起学生对电学的兴趣。
二、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10分钟)1. 电流:电荷的流动称为电流,电流的方向规定为正电荷的流动方向;2. 电压:电压是指单位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从一点移动到另一点所做的功,电压的方向与电场力方向相同;3. 电阻: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
三、欧姆定律(10分钟)1. 欧姆定律:电流I与电压U成正比,与电阻R成反比,用公式表示为I=U/R;2.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验证欧姆定律。
四、电学仪器使用(10分钟)1. 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大小,使用时串联在电路中,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2. 电压表:测量电压的大小,使用时并联在电路中,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3. 电阻表:测量电阻的大小,使用时将电阻表的两个接线柱分别与被测电阻的两端相连。
五、电路分析与设计(10分钟)1. 引导学生分析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理解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分布规律;2. 让学生尝试进行简单的电路设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2. 强调电学仪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确保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电学仪器。
初中物理电学专题教案
初中物理电学专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电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如电流、电压、电阻等;2. 学会使用电表进行测量,掌握电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 能够分析电路故障,学会解决电路问题;4. 能够绘制电路图和实物电路图,理解电路的连接方式;5.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电流、电压、电阻;2. 电表的使用:电流表、电压表;3. 电路故障分析:短路、断路、接触不良等;4. 电路图和实物电路图的绘制;5. 实验操作:电路连接、电表测量、数据处理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电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讲解:讲解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和原理,并通过示例进行解释;3. 演示:进行电表的使用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4. 练习:让学生动手操作,使用电表进行测量,巩固电表的使用技能;5. 分析:讲解电路故障的类型和原因,让学生学会分析电路问题;6. 练习:让学生绘制电路图和实物电路图,提高学生的绘图能力;7. 实验:进行电路连接和电表测量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电路的运行原理;8.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9.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加深对电学知识的理解;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电路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和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4. 采用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速度,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3. 实验操作:评价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考试:通过考试检验学生对电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初中物理电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基础性9.(1)用电流表测电流【实验目的】用电流表测电流【实验器材】电源、电键、小灯泡、电流表、若干导线等【实验步骤】1.将电源、电键、小灯泡、电流表串联起来,连接过程中电键处于断开状态。
2.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在未知电流大小时,电流表选择0~3A 量程。
程,然后记下电流的示数。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0.5 A。
(2)用电压表测电压【实验目的】用电压表测电压【实验器材】电源、电键、小灯泡、电压表、若干导线等【实验步骤】1.将电源、电键、小灯泡连接在电路中,连接过程中电键处于断开状态。
2.将电压表与小灯泡并联连接,在连接过程中,电压表的正接线柱靠近电源的正极,负接线柱靠近电源的负极,在未知电压大小时,电压表选择0~15V 量程。
程,然后记下电压的示数。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2.5 V。
10. 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实验目的】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强度。
【实验器材】滑动变阻器、小灯泡、电流表、开关、电池组、导线若干【实验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强度。
测定性11.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目的】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器材】电源、电键、电压表、电流表、待测电阻、滑动变阻器、若干导线等。
【实验原理】R=U/I【实验步骤】1.如图所示连接电路,电键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处于最大值。
2.移动滑片到三个不同位置,记下相应的电流表示数和电压表示数。
3.根据公式计算三次的电阻,最后通过求平均值得到待测电阻的阻值。
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作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12. 测定小灯泡电功率【实验目的】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器材】电源、小灯泡、电键、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若干导线等。
【实验原理】P=UI【实验步骤】1.记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任务围绕初中物理电学实验展开,旨在通过一系列设计精良的实验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电学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的电学实验操作技能,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包括:认识电路元件,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学习测量电压、电流以及电阻的方法;探究串并联电路的规律;以及了解简单的电磁现象。
2、教学对象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他们在先前的学习中已经具备了基础的物理知识和简单的实验操作能力。
此外,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探索和动手实践,但可能缺乏对复杂电学原理的深入理解。
因此,教学设计需兼顾学生的兴趣与认知水平,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和逐步引导,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电学知识体系。
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电路的基本组成,包括电源、导线、用电器、开关等元件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2)学会使用电压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了解欧姆定律,并能够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3)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规律,能够分析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关系。
(4)通过实验观察,了解简单的电磁现象,如电流的磁效应、电磁感应等。
(5)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学会正确连接电路、处理实验数据,并能够撰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2、过程与方法(1)采用以退为进的教学策略,从学生熟悉的简单电路入手,逐步过渡到复杂电路,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感受电学知识的形成。
(2)通过以点带面的方法,引导学生从个别实验现象中发现普遍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3)以动带静,将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相结合,让学生在动态的实验过程中掌握静态的电学原理。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实验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使其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初中物理实验——电学基础实验
初中物理实验——电学基础实验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电,而电学也成为了我们学习的重点之一。
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也会重点讲解电学相关的知识,而电学基础实验则是巩固学生对电学知识的掌握的重要一环。
一、欧姆定律实验欧姆定律是当前电路中最基本的电学定律之一。
进行欧姆定律实验的方法,可以借助电流表和电压表来测试电流和电压的数据,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首先准备一根电阻丝,接上电流表,然后通过电阻丝来调整电流的大小。
然后再通过电压表,测试电阻丝两端的电压,通过计算,即可得到电路中的电阻值。
二、基本电路实验基本电路实验是学习电学的基本操作之一,主要是通过实验来了解电路的组成和原理。
学生需要先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如电源、导线、开关等,然后就可以进行电路的组装和实验操作。
通过实验可以掌握电路中电流的流向、电源电压与电路中的元器件的组合的关系等基本原理。
三、串联和并联电路实验串联和并联电路实验是学习电路的进阶知识之一,也是初学者需要了解的基本内容。
这种实验的方法,需要用到串联和并联的电路,在一个电路中加入多个元器件,可以大大扩展学生的学习范围。
通过实验来了解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电路的原理,了解不同位置上的电阻,并可以通过实验现象来进一步理解。
四、测量电池电动势实验测量电池电动势实验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操作,它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电池中电动势的原理和内部构成。
学生需要准备一些基本的电器学知识,包括电池的组成和结构等。
然后通过操作电路和测量电压等方法,来了解电池电动势的大小,进一步了解电池电动势的内部构成。
五、磁场对电流的影响实验磁场及其对电流的影响也是电学基础中重要的实验之一,开展这种实验可以让学生加深对磁场和电场的理解,并更好地理解“电”和“磁”的基本规律。
学生需要准备如:磁体、电流表、导体等实验器材,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磁场对电流的影响,并评估各种状态下的磁场的强度,深入理解电流和磁场之间的关系。
初中物理实验教案
教案:初中物理实验——简单电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掌握电路的组成和电路的闭合原理。
2.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1. 电路的概念:电路是指用电线把电源、开关、用电器等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
2. 电路的组成:电路主要由电源、开关、导线和用电器等组成。
3. 电路的闭合原理:电路要想形成持续电流,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有电源提供电压,二是电路闭合。
4. 实验器材:电源、小灯泡、导线、开关、电流表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电路的概念和电路的组成,引导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知识。
2. 讲解实验原理:讲解电路的闭合原理,让学生明白为什么电路要闭合才能形成持续电流。
3. 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如何搭建一个简单电路,让学生观察并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4. 学生动手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搭建自己的简单电路,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5. 实验总结: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电路的闭合原理。
6. 拓展延伸:讲解电路中的电流方向,让学生了解电流的性质。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回答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电路的组成。
2. 学生能理解电路的闭合原理,并能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3. 学生能熟练操作实验器材,完成简单电路的搭建。
4. 学生能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电路的工作原理。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实验教学,发现部分学生在操作实验器材时不够熟练,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同时,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让他们在实验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六、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电源、小灯泡、导线、开关、电流表等。
2. 教学课件:电路的组成、电路的闭合原理、实验操作步骤等。
初中物理教案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初中物理教案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引言:电流和电压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贯穿了整个电学领域。
了解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对于学生理解电学原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教案将通过实验和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探究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2. 实验材料:- 电池- 导线- 电流表- 电阻器- 变阻器- 电压表3. 实验步骤:步骤一:测量电池的电压- 将电压表连接到电池的两极端- 记录电池的电压值步骤二:测量不同电阻下的电流- 将电流表连接到电阻器的一端- 将另一端连接到电池的正极端- 调节电阻器的阻值(分别选取不同的阻值)- 记录电流表的示数步骤三:改变电压,测量电流- 将变阻器连接到电路中- 调节变阻器的阻值,并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变化4.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电流和电压成正比,即电压越大,电流也越大- 在恒定电压下,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即电阻越大,电流越小5. 实验讨论: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电池、导线、电流表、电阻器和变阻器构成了一个电路。
电池提供了电压,电流表测量了电路中的电流,电阻器和变阻器调节了电路中的阻值。
6. 应用: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例如,我们使用各种家电时,电压的高低会影响到电器的工作状态,而电流的大小决定了电器的功率。
了解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器的工作原理,使用电器更加安全。
7.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学习了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电流是通过电路中的电荷流动的量度,而电压则是推动电荷在电路中流动的推动力。
电流和电压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它们的变化规律。
8. 拓展: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理解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只是电学中的一小部分知识,还有许多有关电路、电阻等内容可以继续学习和探究。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电学知识,培养对物理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结语:通过本次教案,学生们通过实验和讨论的方式深入了解了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初中物理电压实验讲解教案
教案:初中物理电压实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
2. 让学生掌握电压的单位,并能进行换算。
3. 让学生了解常见电源的电压值,如干电池、家庭电路及人体安全电压。
4. 让学生学会使用电压表,并能正确读取电压值。
5.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电压的初步概念。
2. 电压表的正确选择、连接及读数。
三、教学方法1. 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电压的作用。
2.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四、教具准备1. 干电池若干、灯座、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
2. 电压表、电流表。
3. 投影仪、家用手电筒。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教师: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电压”这个词听起来也不陌生。
同学们知道哪些知识与电压有关呢?学生:手电筒里电池有电压,电压值是1.5 V。
学生:电子表和电动玩具车里用的电池也有电压。
学生:高压线上有电压,人不能靠近。
学生:到底什么是电压?电压是哪来的?教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
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什么是电压。
2. 进行新课教师: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串联电路图并利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
学生:串联电路中,电压表应连接在电路的两端,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接在电源的正极,负接线柱接在电源的负极。
学生:并联电路中,电压表应连接在电路的并联分支上,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接在电源的正极,负接线柱接在电源的负极。
教师:同学们观察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并记录下来。
3. 实验操作教师:请同学们按照实验要求,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电压表的示数,并记录下来。
学生:连接电路,将电压表分别连接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观察电压表的示数。
学生:记录电压表的示数,并进行分析。
4. 总结与拓展教师: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电压的作用,以及如何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那么,电压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学生:电压的大小与电源的电动势有关。
学生:电压的大小与电路中的电阻有关。
初中物理实验教案
初中物理实验教案【篇一:人教版初三物理实验教案】探究电流表、电压表的电阻一、提出问题:电流表的使用说明上有这么一段文字:禁止不经过用电器,将电流表的两个接线柱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否则会烧坏电表,这是什么原因呢?在使用电压表时,我们可以用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直接连接电源两极(这样就可以测电压),明显与电流表的使用不同,这又是什么原因?二、猜想与假设:这可能是因为电流表的电阻很小,而电压表的电阻很大。
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怎样探究电表的电阻呢?联想到课本在引入电阻概念时,是用图1所示电路在m、n两点之间,先后接入长度和粗细相同的锰铜线和镍铬线。
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情况,可以发现,这两种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
通过的电流较大时,说明这个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较小,即电阻小。
反之,说明导体的电阻大。
图1中,若用灯泡代替电流表,将待研究的电流表、电压表先后接入电路中的m、n间(图2)用灯泡亮度就可以反映电流表、电压表的电阻大小。
考虑到电流表的电阻可能很小,用它与接入电路中的一段铜导线(铜导线电阻可以认为为0)进行比较,即在图2的m,n间先后接入导线和电流表,若灯泡亮度不变,说明电流表与铜导线的电阻差不多,可以认为为0。
四、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按图示进行实验,将观察结果填入表格中。
五、分析与论证:图1中m、n两点间接入导线时灯泡较亮,换成电流表亮度不变,说明电流表的电阻相当于导线,电阻为0。
换成电压表灯泡不亮,说明电压表电阻很大。
六、评估:要知道通过灯泡或电阻的电流,我们可以把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中,如果电流表电阻较大,必然会使两次通过灯泡或电阻的电流有较大变化,使测量结果不能真实反映灯泡或电阻的工作情况。
这从反面说明电流表的电阻必须很小,从而证实上述结论正确。
要用电压表测量用电器两端的工作电压,必须把电压表并联在用电器两端,若电压表电阻较小,必然会改变原来的电路结构,这也从反面说明电压表电阻极大。
上述实验过程也有一个明显缺陷,即通过灯泡亮度比较电流表与导线的电阻时,这种仅靠亮度变化做出不太可靠。
初中物理伏安法测电阻教案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伏安法测电阻【教学目标】1、学会用伏安法测电阻2、学生能正确熟练的使用仪器进行实验操作并能排除故障3、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教学重点】设计实验电路图、掌握正确的操作顺序【教学难点】根据电路图进行实物连接,排除接线中的故障【教学过程】1 定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实验:1)实验目的:用伏安法测量电阻阻值2)原理:I=U/R3)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待测电阻、导线4)电路图:(右图)5) 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
连接实物时,必须注意:开关应断开② 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S,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填入表格。
实验次序U/V I/A R/Ω123③算出三次Rx的值,求出平均值。
④整理器材5 讨论:(1)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压),同时又保护电路(限流)。
(3)如图是两电阻的伏安曲线,R1>R2 则R1<R2(4)简单电路的故障A、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没有示数-------故障:R短路B、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故障:R断路(5)应用:动态电路分析P当滑片P向左滑动时,电压表、电流表之间的示数变化【典型例题】小明同学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阻R1阻值(约9欧左右),电源选用两节干电池(1) 按图甲电路,将图乙中电流表正确连入电路(2) 该同学检查电路连接正确,合上开关,可是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压表示数总为3V不变,你认为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和(3)清除故障后,小明将滑片P向左滑动时,电压表示数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当P滑到某一位置时,两表读数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R=____Ω。
你认为这个结果可靠吗?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初中电学规律教案
物理初中电学规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规律;(2)能够运用欧姆定律分析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3)学会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电阻表进行电路实验。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2)学会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2)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规律;欧姆定律的应用。
2. 难点:复杂电路的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复习相关概念:电流、电压、电阻;(2)提出问题:电路有哪些基本连接方式?它们有什么特点?2. 新课讲授:(1)串联电路:介绍串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在串联电路中的流动方式,以及电压和电阻在串联电路中的分配规律。
通过示例和图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串联电路的规律。
(2)并联电路:介绍并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在并联电路中的流动方式,以及电压和电阻在并联电路中的分配规律。
同样通过示例和图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并联电路的规律。
(3)欧姆定律:讲解欧姆定律的内容,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通过示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欧姆定律分析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
3. 实验探究:(1)串联电路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阻值串联时的电流、电压和电阻,观察并记录数据。
然后,分析数据,验证串联电路的规律。
(2)并联电路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阻值并联时的电流、电压和电阻,观察并记录数据。
然后,分析数据,验证并联电路的规律。
4.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规律;(2)提出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3. 准备下一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能力、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初中三年级物理科目教案电学中的电容与电容器实验
初中三年级物理科目教案电学中的电容与电容器实验初中三年级物理科目教案:电学中的电容与电容器实验引言:本教案以初中三年级的物理课程为背景,旨在教授学生电学中的电容与电容器实验相关知识。
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电容与电容器的概念、原理和应用,并培养他们的实验观察与数据分析能力。
教案的设计将从实验目的、教学重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实验步骤以及实验要点等方面进行说明。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旨在达到以下目的:1. 掌握电容与电容器的基本概念;2. 理解电容与电容器的原理与工作机制;3. 学会测量电容和电容器的实验方法;4. 培养实验观察与数据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电容与电容器的基本概念;2. 电容与电容器的工作原理;3. 测量电容和电容器的实验方法。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在前几年的学习中接触过初级的电学知识,如电流、电压和电阻等。
他们对电学基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在本次实验中,学生将继续学习和拓展电学知识,通过实验的方式来加深对电容与电容器的学习。
教学方法:1. 导入法:通过提问和引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对电容与电容器的兴趣和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2. 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电容与电容器的特性,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培养实验能力;3. 讨论法: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行讨论和思考,加深对电容与电容器的理解;4. 归纳总结法:通过课后讨论和总结,巩固学生对电容与电容器的掌握。
实验步骤:实验材料和仪器:1. 电容器(包括导线、板电容器等不同类型的电容器);2. 直流电源;3. 变阻器(调节电压大小);4. 电压表和电流表;5. 连接导线等。
实验步骤:1. 调整直流电源的电压,使其保持恒定;2. 连接电路:将电容器与电源、电压表和电流表连接,注意正负极的正确接法;3. 测量电容器上的电压: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容器上的电压,并记录下来;4. 测量电容器的电流:使用电流表测量电容器在电路中的电流,并记录下来;5. 改变电容器的容量:通过改变电容器的大小或类型,重复上述步骤,记录各种情况下的电压和电流数据;6. 分析实验数据,并归纳总结电容与电容器的特性。
趣味电学实验初中物理教案
趣味电学实验初中物理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基本电路知识,包括电源、导线、开关、灯泡等元件的作用。
2. 学习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3. 探究电路中的串并联现象,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2.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3.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教学难点:1.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正确接法和读数方法。
2. 串并联电路的判断和分析。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电源、导线、开关、灯泡、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等。
2. 实验桌和实验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电?电是如何产生的?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电是一种基本的自然现象,电的产生可以通过摩擦、感应等方式实现。
二、实验一:点亮灯泡(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个电源、一根导线、一个开关、一个灯泡和一个电流表。
2. 学生按照实验要求,将电源、导线、开关、灯泡和电流表连接成一个电路。
3. 学生观察并记录电路中的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同时观察灯泡的亮度。
4. 学生改变电路中的电阻,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偏转和灯泡亮度的变化。
三、实验二:串并联电路(2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两个灯泡、一个电流表和一个电压表。
2. 学生将两个灯泡串联连接,然后将电流表和电压表接入电路中。
3. 学生观察并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同时观察两个灯泡的亮度。
4. 学生将两个灯泡并联连接,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四、实验总结(10分钟)1. 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回答以下问题:a.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接法和读数方法是什么?b.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是什么?c. 电阻对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有什么影响?2.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补充。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以及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最新初中物理实验教案
最新初中物理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1. 让学生掌握电压、电流表的使用方法;2. 学会利用公式 P = UI 计算电功率;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原理1. 电压表的使用原理: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用于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2. 电流表的使用原理: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用于测量电路中的电流;3. 电功率计算公式:P = UI,其中 P 表示功率,U 表示电压,I 表示电流。
三、实验器材1. 小灯泡一个;2. 电压表一个;3. 电流表一个;4. 滑动变阻器一个;5. 电源一个;6. 导线若干。
四、实验步骤1. 将小灯泡、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依次连接成电路,注意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2. 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灯泡处于正常发光状态;3. 观察并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4. 根据公式 P = UI 计算小灯泡的功率;5. 改变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值,重复步骤 3 和 4,记录多组数据;6. 分析实验数据,探讨小灯泡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五、实验注意事项1. 连接电路时,要确保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2. 调节滑动变阻器时,要缓慢进行,避免灯泡亮度突然变化;3. 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时,要准确记录;4. 计算功率时,要确保单位统一;5.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六、实验拓展1. 尝试使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进行实验,观察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是否发生变化;2. 邀请同学合作,分别进行实验,比较不同实验者的数据,探讨实验结果的差异;3. 查阅资料,了解实际生活中灯泡的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通过本次实验,让学生掌握电压、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学会利用公式 P = UI 计算电功率,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实验拓展环节,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初中物理实验电学改装教案
初中物理实验电学改装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电学改装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
教学内容:1. 电学改装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电学改装的背景和意义。
2. 提问:什么是电学改装?为什么需要进行电学改装?二、原理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电学改装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三、实验操作(15分钟)1. 教师演示电学改装实验的操作步骤,学生认真观察并记录。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四、实验总结(10分钟)1.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分享实验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进行评价和总结。
3.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
五、拓展活动(10分钟)1. 学生根据电学改装的原理,设计自己的实验方案。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分享实验心得。
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报告的质量。
2.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
3. 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电学改装实验,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了电学改装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完成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数据处理和分析。
通过实验,学生不仅掌握了电学改装的知识,还培养了实验兴趣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安全,提醒学生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安全事项。
在拓展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实验,进一步巩固了电学改装的知识。
通过实验,学生不仅提高了实验技能,还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总之,本节课通过电学改装实验,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物理电学设计实验
初中物理电学设计实验
实验名称:用电子线计算电荷量
实验目的:通过使用电子线来计算电荷量,探究电荷量与电流、时间的关系,并巩固电子线的应用。
所需材料:电响铃、电池、开关、电子线、通电直尺、计时器
实验步骤:
1. 将电子线固定于通电直尺上,将电响铃、电池和开关依次接
在电子线两端。
2. 握住电子线两端,将电子线放在地面上。
当手离开电子线后,电流开始流动,电响铃会响起。
3. 在计时器上开始记录时间。
同时记录电响铃响起的时间。
电
响铃响起后,立即关掉开关。
4. 根据通电直尺和电子线的长度计算出电子线上电子通过的距离。
5. 利用电子线电流时刻表计算出电流强度。
6. 根据电流强度和记录的时间计算出通过电子线的电荷量。
实验结果:
根据上述步骤,可以求出电荷量与电流、时间的关系,得出结
论电荷量与电流、时间成正比。
实验思考:
1. 如果在电子线上放置障碍物,会对电荷量的计算有何影响?
2. 如何增大电流强度,使得计算出的电荷量更精确?
3. 电子线的使用有哪些注意事项?。
初中物理电学测量电阻教案
初中物理电学测量电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电阻的概念,学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电阻的测量方法。
2. 教学难点:电阻的计算,实验数据的处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电流、电压的概念,提问:我们学习了电流和电压的测量,那么如何测量电阻呢?(2)引导学生思考电阻的概念,导入本节课的主题——测量电阻。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电阻的定义、单位及计算公式。
(2)引导学生思考: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3. 课堂讲解(1)讲解电阻的概念,明确电阻的定义、单位及计算公式。
(2)讲解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3)讲解测量电阻的原理,示范实验操作步骤。
4. 课堂实验(1)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测量电阻。
(2)指导学生记录实验数据,教会他们如何处理实验数据。
(3)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探讨电阻与电流、电压的关系。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电阻的定义、单位、计算公式及测量方法。
(2)强调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注意事项。
6. 作业布置(1)让学生完成教材后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布置一个家庭小实验,让学生测量家用电器的电阻。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掌握了电阻的测量方法,学会了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培养了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本节课还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了他们实事求是的态度。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加强课堂管理,确保实验安全。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实践教案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实践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并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公式;(2)学会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电阻表进行电学测量;(3)能够分析电路故障,并提出解决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2)运用控制变量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会用电流表、电压表和电阻表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精神;(3)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欧姆定律实验:(1)电流表、电压表和电阻表的使用方法;(2)通过实验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电阻的阻值;(4)分析实验结果,验证欧姆定律。
2.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1)使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阻值;(2)分析实验数据,探讨电阻与电压、电流的关系;(3)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阻、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
3. 电路故障分析与解决:(1)识别电路中的常见故障;(2)分析故障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3)学会检查和排除电路故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电流表、电压表和电阻表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实验做好铺垫。
2. 欧姆定律实验:(1)分组讨论,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2)学生动手实验,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电阻的阻值;(4)分析实验结果,验证欧姆定律。
3.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1)分组讨论,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2)学生动手实验,使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阻值;(3)分析实验数据,探讨电阻与电压、电流的关系;(4)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阻、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
4. 电路故障分析与解决:(1)让学生列举电路中的常见故障;(2)分析故障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3)学生动手实验,学会检查和排除电路故障。
5. 总结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实验,让学生总结欧姆定律和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以及电路故障的解决方法。
初中三年级物理科目教案电学中的静电与静电现象
初中三年级物理科目教案电学中的静电与静电现象初中三年级物理科目教案:电学中的静电与静电现象引言:静电是学习物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通过教学引入静电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电学思维,加深对电学的理解。
本教案将介绍如何教授初中三年级学生关于静电与静电现象的知识。
1. 教学目标- 理解静电的概念和性质;- 掌握静电的产生与消除方法;- 了解静电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准备- 教学工具:讲台、黑板、投影仪;- 实验器材:橡皮球、丝绸布、金属棒、小玻璃杯、纸屑;- 教学资源:教科书、课件。
3. 教学过程3.1 导入在课堂开始时,可以通过引用相关的例子或者问题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例如,你是否曾经触摸到金属时感到电击的感觉?这种现象是由什么引起的呢?3.2 概念解释首先,向学生介绍静电的概念。
静电是指物体由于电荷失去平衡而产生的现象。
可以解释原子的基本结构,包括带电粒子电子和原子核上的正电荷质子。
当物体失去或者获得电荷时,就会产生静电现象。
3.3 静电的产生讲解一些常见的静电产生方式。
可以通过展示实验来说明。
例如,用丝绸布轻轻摩擦橡皮球,然后将橡皮球靠近一些纸片,会发现纸片会被吸引并粘在橡皮球上。
这是因为橡皮球带有负电荷,而纸片带有正电荷,互相吸引。
3.4 静电的消除学生可能会问如何解决静电带来的不便。
因此,接下来我们要讲解一些静电消除的方法。
可以示范使用导电材料,如将手或金属棒放在带有静电的物体上,通过导电材料中的自由电子来吸收或中和多余的电荷,从而消除静电。
3.5 应用领域静电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领域。
举例来说,静电喷涂、静电除尘等。
可以通过幻灯片或视频来展示一些真实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静电的实际运用。
4. 实践活动为了加深学生对静电的理解,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实践活动。
例如,让学生自己进行摩擦实验,观察不同材料摩擦后的现象。
然后,让学生思考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并记录实验结果和结论。
5. 总结与拓展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进行简要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教案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教案一【设计理念】以新课改理念为依据,创设一种类似科学探究过程的新的教学模式,开展学习活动。
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历程,从中学习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合作的精神以及创新与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2.使学生初步熟悉如何用电流表测同一只电阻的电流及其两端电压,会用与待测电阻串联的滑动变阻器调节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初步领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的思路。
2.进一步培养学生电路连接和有关电路的电学实验操作能力及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概括实验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点】能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导体中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导体中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教具】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开关、导线若干、滑动变阻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通过前面的学习和实验,同学们已经隐约感觉到电流、电压、电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那么这三者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我这里有三个研究它们之间关系的课题,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哪个课题有研究的必要,为什么?1.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2.电压跟电流、电阻的关系;3.电阻跟电流、电压的关系。
说明:通过该情景的创设达到三个目的,一是创设物理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培养学生科学选择研究课题的能力;三是回顾前面所学知识(①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②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及导体中的电流无关)。
二、引导学生猜想与假设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而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阻碍电流的一种性质,采用谈话──讨论式的方法,引导学生猜测“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中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导体中的电流越小。
说明:通过此环节,一是让学生明确猜想是经常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之一;二是让学生知道猜想是建立在大量的科学事实基础之上的,不是胡乱猜想,是有科学依据的。
三、学生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1.探究方法由猜想知道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的电阻有关,那么如何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定量关系呢?让学生分组讨论下面两个问题:①前面学过的哪些实验课题与该实验课题类似?举例说明②你所列举的实验中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什么?说明: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分组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二是由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的实验,讨论得出研究该实验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2.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在此让学生明确“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应保持电阻不变”的思想,那么,设计实验电路的时候应考虑:①怎样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和定值电阻中的电流i呢?②怎样保持导体的电阻r不变呢?③通过什么方法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呢?(1)学生分别独立设计电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讨论,拟定一个达成共识的设计方案。
说明:这样做既充分发挥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又集思广益,培养学生的发扬团结合作精神,共同克服困难,探索解决办法。
(2)小组代表发言,展示设计方案。
说明:通过小组的发言,交流设计的思路和具体操作,采用谈话的方式,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3)师生共同讨论,对各组的设计方案的优缺点进行评估,教师点拨、整合思维,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想,以确定出实验的最佳方案。
从而引导学生设计出课本上的电路图。
利用串联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u,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i。
3.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此让学生明确“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应保持电压不变”的思想。
那么实验探究时应考虑:①怎样改变导体电阻r的大小?②怎样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压u不变呢?让学生讨论交流,使学生认识到;当定值电阻的大小发生变化时,可通过滑动变阻器来控制其两端的电压u保持不变。
四、学生分组实验与收集数据(1)教师可演示电路的连接或板画电路的连接,补充说明实验的注意事项,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并且明确观察目标,知道在哪一个研究对象上收集信息,明确收集信息的内容。
(2)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实验,正确记录实验数据。
1.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并记录所对应的电流值,填入表一中:五、分析与论证实验数据是客观事实的反映,不等于实验结论;实验结论是在数据基础上进行科学分析的结果。
教师选择两组实验数据展示在黑板上,以供分析与论证。
引导学生进行因果推理,认识因果推理关系,在控制物理条件下,关注物理条件改变与物理现象变化之间的联系,寻找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特征,培养学生分析简单的因果关系能力。
1.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学生讨论回答下列问题,逐层概括:(1)电流与电压两个物理量,是谁随谁变化?(2)分析表一,可得出什么结论?(3)怎样分析得出上述的结论?(4)我们这个结论前提是保持哪个物理量不变?(5)有人说,这个结论可叙述为“在电阻不变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
”对吗?说明:设计这五个问题的目的一是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二是回扣课前提出的研究课题,前后对应。
2.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在分析表一的基础上,学生可独立完成分析表二,归纳出此规律。
学生讨论回答下列问题,逐层概括:(1)电流与电阻两个物理量,是谁随谁变化?(2)分析表二,可得出什么结论?(3)怎样分析得出上述的结论?(4)我们这个结论前提是保持哪个物理量不变?(5)有人说,这个结论可叙述为“在电压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对吗?六、评估探究假设是探究结果的预期,探究结果是探究假设的验证。
关注它们的差异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前奏,是创造思维的表现。
回顾在本节课中,学生小组反馈的实验数据,是否严格符合我们总结的规律?不符合的原因是什么?采用什么方法处理此问题能使此影响降为最小?学生交流后教师引导点拨,使之明确:实验用学生电压表和学生电流表测量存在误差;而且导线的电阻不可忽视;另外在探究过程中,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否在操作中真正做到保持不变呢?但是从实验数据整体上来说可以得出实验结果。
评估是对探究反思的过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在教师必要的点拨下,形成对评估的正确认识,并使学生从这些具体的评估活动中获得体验,合作的精神得到加强,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七、交流与合作1.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到了哪些知识?2.从本节课探究过程中,你还有哪些收获?3.除本节的探究电路图以外,你能否再设计一个电路图来研究今天的问题。
4.写出本节的实验报告。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教案二学情分析:电学实验在中考的实验题中每年必考,值得老师和学生非常重视。
而电学实验中比较典型的几个实验,如“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测小灯泡的电阻”测小灯泡功率”等之所以成为中考热点,是因为在题中几乎集中了初中电学的所有重点知识。
尤其是“测小灯泡功率”实验,集中了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及读数,电学实验的操作步骤,实验故障,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欧姆定律,电功率的计算,电源的合理选择、表格的设计等,综合性非常强。
分析近几年中考,高频考点通常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或电阻)、探究电流与电阻(或电压)的关系、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的问题以及电磁感应现象等。
具体如下:06-xx年考情◆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比较金属材料的导电性能(电阻)◆测量小灯泡电功率◆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 )◆测量小灯泡额定电功率◆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 (电磁感应)◆探究一定电压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综合以上,本节课有针对性的复习“测量小灯泡额定电功率”“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 )”等几个实验。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针对性地复习电学实验专题,让学生了解电学实验题在中考实验大题中的重要性;2、通过电学实验复习,加强掌握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及读数,电学实验的操作步骤,实验故障分析,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欧姆定律,电功率的计算及表格的设计等实验解题技巧。
【教学重点】1、“测量小灯泡额定电功率”实验解题方法及技巧掌握2、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 )”实验解题方法及技巧掌握【教学难点】电学实验独立分析及解题的规范性【教学过程】第一阶段:考情分析,分析06-xx年中考中电学实验题的考试情况及趋向。
第二阶段:中考热身,利用两道典型的中考中出现的电学实验题,把学生的思维带到课堂的情景中,并规范的引导学生怎样审题、解题。
第三阶段:分析实践,对中考热点分析,并针对性的引导学生进行题目训练,并详细地讲解,让学生掌握电学实验解题技巧,学会独立分析、预测,有大局观地学习。
第四阶段:强调注意细节,敢于直观缺点,挑战难点,发挥优点,让自己达到新的高度。
第五阶段:课堂练习、课外作业。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教案三实验:用电压表测电压教案示例之一(北京第八中学章浩武)(一)教材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二)教学目的1.会按照电压表使用规则正确使用电压表,会选择电压表的量程和试触,会正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2.会用电压表测量电池的电压。
通过实验研究串联电池组和并联电池组的电压跟每节电压的关系。
3.通过实验研究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三)实验器材学生实验:每组一个学生电源(或三节干电池),一只学生电压表,两个阻值不同的小灯泡,一个开关,导线若干。
演示实验:教学电压表一只,电源一个,开关一个。
(四)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1)怎样区分电压表和电流表?(2)电压表和电流表在使用规则上,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相同之处?2.引入新课演示实验:将教学电压表通过开关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见图①。
提问:(1)这种接法行不行?测出的是哪个元件两端的电压?(2)在接线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注意:开关断开;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电流从电压表“+”接线柱流进,从“-”接线柱流出;量程的选择和试触。
)(3)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这个示数就是电源的电压。
3.进行新课介绍这堂课的实验目的和所研究的内容。
实验的目的是:(1)练习用电压表测干电池电压和一段电路两端的电压。
(2)研究干电池串联和并联时的电压关系;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这次实验分两个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测干电池电压,研究干电池串联、并联时的电压关系。
一、先取三节干电池,分别测出每节电池的电压。
再将这三节干电池按图②串联成电池组,测出串联电池组的电压,将测得的数据记到表1内。
分析串联电池组的电压跟各节干电池电压之间的关系,写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