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表
广东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解释
⼴东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解释附件⼴东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解释⼀、结构优化指标1.服务业增加值占GDP⽐重:也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重。
计算公式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国内⽣产总值×100%2.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指三次产业的GDP结构与从业⼈员结构差距百分点的总和。
计算公式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三次产业GDP⽐重-三次产业从业⼈员⽐重│3.⾼新技术产品出⼝占出⼝⽐重:指按海关统计的货物进出⼝中,⾼新技术产品出⼝占全部货物出⼝的⽐重。
计算公式为:⾼新技术产品出⼝占出⼝⽐重=⾼新技术产品出⼝总额÷全部货物出⼝总额×100%4.居民消费⽀出占GDP⽐重:也即消费率,指按⽀出法核算的GDP中,居民消费⽀出所占的⽐重。
计算公式为:居民消费⽀出占GDP⽐重=居民消费⽀出÷国内⽣产总值×100%5.城镇化率:指城镇⼈⼝占常住⼈⼝的⽐重。
计算公式为:城镇化率=城镇常住⼈⼝÷地区常住⼈⼝总数×100%6.城乡居民收⼊⽐:指城镇居民⼈均可⽀配收⼊与农村居民⼈均纯收⼊之⽐(以农为1)。
计算公式为:—1—城乡居民收⼊⽐=城镇居民⼈均可⽀配收⼊÷农村居民⼈均纯收⼊7.区域发展差异系数:指所辖区域内各地区⼈均GDP的离差系数,反映各地区经济发展⽔平的差异程度,系数越⼤表⽰差异程度越⾼。
计算公式为:区域发展差异系数=各地区⼈均GDP的标准差÷各地区⼈均GDP的平均值⼆、产业升级指标8.⾼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业⽐重:指规模以上⼯业增加值中⾼技术制造业的占⽐,⾼技术制造业按照国家统⼀的统计标准进⾏汇总。
计算公式为:⾼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业⽐重=⾼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规模以上⼯业增加值×100%9.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业⽐重:指规模以上⼯业增加值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占⽐,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国家统⼀的标准进⾏汇总。
属医院开展“经济管理年”活动量化评价标准评分表
属医院开展“经济管理年”活动量化评价标准评分表医院开展“经济管理年”活动的量化评价标准评分表如下:评价指标:1. 经济效益:评估医院在“经济管理年”活动中取得的经济效益,包括利润增长、成本控制、营业收入等方面的表现。
评分标准:根据经济指标的实际增长情况,采用具体数值进行评分。
2. 资源利用效率:评估医院在“经济管理年”活动中的资源利用效率,包括人力资源、物资资源、医疗设备资源等方面的利用情况。
评分标准:根据资源利用率的提高情况,采用具体数值进行评分。
3. 成本控制能力:评估医院在“经济管理年”活动中的成本控制能力,包括各项支出的合理管理、节约成本的措施等方面的表现。
评分标准:根据成本控制的具体效果,采用具体数值进行评分。
4. 经济管理创新:评估医院在“经济管理年”活动中的创新能力,包括新的经营模式、管理方法的引入和应用等方面的创新表现。
评分标准:根据创新成果的质量和实际应用效果,采用具体数值进行评分。
5. 资金使用效率:评估医院在“经济管理年”活动中的资金使用效率,包括预算执行情况、资金利用效果等方面的表现。
评分标准:根据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情况,采用具体数值进行评分。
6. 收入增长能力:评估医院在“经济管理年”活动中的收入增长能力,包括临床科室收入、药品销售收入等方面的表现。
评分标准:根据收入增长的具体情况,采用具体数值进行评分。
7. 精细化管理水平:评估医院在“经济管理年”活动中的管理水平,包括财务管理、物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精细化表现。
评分标准:根据管理水平的提高情况,采用具体数值进行评分。
8. 合规性管理:评估医院在“经济管理年”活动中的合规性管理水平,包括合规操作、合法经营、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合规性表现。
评分标准:根据合规性管理水平的具体情况,采用具体数值进行评分。
以上评分表仅供参考,具体评分标准可以根据医院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细化。
医院开展“经济管理年”活动是为了综合提升医院的经济管理水平和效益,通过量化评价指标和评分表,可以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是指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审计,主要关注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情况、效益的质量和效益的提
高情况等方面。
以下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
1. 资产负债结构:对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结构进行审计,评价资产
负债比例、负债风险、负债结构的合理性和稳定性等方面。
2. 收入使用情况:对企业的收入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包括收入的
来源、收入的结构、收入的准确性和合理性等方面。
3. 成本费用管理:对企业的成本费用管理进行审计,包括成本费
用的构成、成本控制和费用效率等方面。
4. 投资决策:对企业的投资决策进行审计,包括投资决策的原则、投资决策的合理性、投资决策的风险和收益等方面。
5. 生产和销售:对企业生产和销售的情况进行审计,包括生产和
销售的渠道、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等方面。
6. 财务报告:对企业的财务报告进行审计,包括财务报表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及时性等方面。
7. 财务风险管理:对企业的的财务风险管理进行审计,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等方面。
8. 经营绩效:对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行审计,包括盈利能力、投资回报、经营效率等方面。
9. 环境保护:对企业的环境保护情况进行审计,包括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环境保护的效果和可持续性等方面。
10. 社会责任: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进行审计,包括社会责任的履行、社会责任的分享和社会责任的改善等方面。
旅游业经济效益评价主要财务指标表
经济效益评价主要财务指标表
编 号 指标 净资产收益率 财务效益 总资产报酬率 总资产周转率 资产营运 基 本 指 标 流动资产周转率 资产负债率 偿债能力 已获利息倍数 销售增长率 发展能力 资本积累率 社会效益 财务效益 成本费用利润率 存货周转率(次)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 资产营运 不良资产比率 公 用 补 充 指 标 资产损失比率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偿债能力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长期资产适合率 经营亏损挂帐比率 总资产增长率 发展能力 固定资产成新率 社会效益 基本指标 平均房价 饭店房费收入÷饭店全年实际出租客房间天数 0 全年平均工资(元/人) 平均客房出租率 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平均固定资产原值×100% 全年实际发放职工工资总额÷全年平均职工人数 饭店全年实际出租客房间天数÷(饭店客房间数×365)×100% 0% 0 0% 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100% (待处理资产净损失+三年以上应收款项、积压商品物资、不良期投资+经营亏损挂账)÷年 末资产总额×100% 待处理资产损失净额÷年末资产总额×100%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100% 年经营现金净流入÷年末流动负债×100% (所有者权益+长期负债)÷(固定资产+长期投资)×100% 经营亏损挂账÷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10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 主营业务利润率 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100% 增加值÷年末从业人员人数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 0% 0 0% (利润总额+实际利息支出)÷实际利息支出 本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额÷上年主营业务收入×100% 0 0%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总额×100% 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0% 0% (利润总额+实际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0% 0% 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计算公式 计算值 0%
042经济费用效益评价(国民经济评价)
量;
(3)增加出口或减少进口的产出物。
4.间接效益的识别
间接效益(亦称外部效益)是指由项目引起的而在直接 效益中未得到反映的那部分效益。间接效益分为可计量 和不可计量两部分。 可计量的间接效益主要是对上下游企业所产生的效益, 即由于项目投产后使原有的上下游企业多余的生产能 力得以发挥或达到经济规模所产生的额外的效益。 不可计量的间接效益是指因项目存在而产生的人们不 易把握的、比较抽象的、从项目的直接效益中反映不 出的国民经济效益。
一定的经济发展目标而确定的、比市场交换价格更能合理 利用资源的效率价格。因此,影子价格是合理利用有限资 源的价格尺度。如果某种投入或产出物的现行价格能较真 实地反映其经济价值,则其现行价格就是影子价格。
一、项目投入物和产出物的划分
在区分外贸货物和非外贸货物时,应防止两个极端:一是把外贸货 (一)外贸货物 物划得过宽,凡是国家有进口的都列为外贸货物,一是划的过严, 外贸货物是指其生产或使用将直接或间接影响 认为只有本项目进出口的货物才定为外贸货物。根据我国的情况, 国家进出口的货物。 区分外贸货物和非外贸货物应遵循的原则是: 1)直接进出口的货物为外贸货物; (二)非外贸货物 2)国内生产的货物,原来却有出口机会,由于拟建项目的使用, 非外贸货物是指其生产或使用将不影响国家进 减少了出口,则该货物为外贸货物。 出口的货物。 3)拟建项目的产出或投入物,引起进出口货物的增加或减少的为 外贸货物。 (三)特殊投入物 4)国内运输项目、大部分电力项目、国内电信项目等基础设施所 特殊投入物指劳动力和土地。 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为非外贸货物; 5)由于国内运费过高,不能进行对外贸易的货物为非外贸货物。 6)受国内国际贸易政策的限制,不能进行对外贸易的货物为非外贸
财务综合分析与业绩评价
应收票据
5、杜邦分析体系的意义
1)净资产利润率是综合性最强的财务指标,是杜邦分析体系的 核心,它的高低,反映了企业净资产的收益性。它是企业资产 的利用效率与企业融资策略的综合体现。
2)总资产净利率是影响净资产利润率的最主要因素,它体现了 企业资产的总体获利能力,它是企业销售成果与资产管理效果 的综合体现。
3、杜邦分析式 净资产利润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总资产 1 权益乘数 净资产 1 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 20% 30% 40% 50% 60% 70% 80%
=1+产权比率 权益乘数 1.25 1.43 1.7 2 2.5 3.33 5
4、杜邦分析图
净资产利润率21.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指数类别选用指标评价功能计算公式计算说明1反映盈利能力和资本保值增值的指标1销售利润4资本保值增值率衡量企业销售收入的获利水平衡量企业运用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衡量企业运用投入资本获得收益的能力衡量投资者投入资本的保全和增值销售利润总额100产品销售净收入利润总额利息支出100平均资产总额净利润100实收资本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100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产品销售净收入指扣除销售折扣折让和销售退回后的销售净额指标等于100为资本保值指标大于100为资本增值2反映企业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的指标1资产负债2流动比率或速动比率3应收账款周转率4存货周转衡量企业的负债水平的高低衡量企业偿付短期到期债务的能力衡量企业用可变现资产偿付短期到期债务的能力衡量企业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衡量企业存货的周转速度负债总额100资产总额流动资产100流动负债速动资产100流动负债赊销净额100平均应收账款余额产品销售成本100平均存货成本在未取得赊销资料的情况下一般用销售净收入计算3反映企业对国家或社会贡献水平的指标1社会贡献衡量企业运用全部资产为社会作出贡献的能力衡量企业社会贡献中用于上交国家财政的比例企业社会贡献总额100企业平均资产总额上交国家财政总额100企业社会贡献总额企业社会贡献总额包括工资和福利社会统筹利息支出净额缴的标准值一般根据分析的目的和要求而定可用企业某年实际数作为历史标准也可用同类企业同行业同部门的平均数或先进水平作为行业标准
常用经济评价指标
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评价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评价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与生产经营成果的比较。
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评价和分析研究,提供有情况、有分析、有对策的报告,为工业企业乃至化学工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评价主要指标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即产出效率指标、运营效率指标、盈利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发展能力指标和社会贡献指标。
(一)产出效率指标(1)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中,通过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要素投入,所产生的效益,是生产经营活动好坏的重要指标。
全员劳动生产率,该指标反映工业企业人力资源投入的产出水平。
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工业增加值/职工平均人数)×(12/累计月数)全员劳动生产率为年度指标。
计算月度全员劳动生产率时,应将工业增加值换算成全年值,职工平均人数为累计平均数。
(2)成本费用利润率该指标反映工业生产成本费用投入实现的利润。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式中,成本费用总额为产品销售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之和。
(3)资金利润率该指标反映企业资金运用的收益能力,是分析资金投入效果的主要指标。
资金利润率(%)=利润总额/(流动资产平均余额+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4)工业增加值率该指标反映企业新创造的价值和工业生产降低中间消耗的情况。
工业增加值率(%)=工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应交增值税)×100%(二)运营效率指标(1)工业产品销售率资产运营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实现资本增值和企业经营管理的综合反映。
通常以资产周转速度反映资产利用状况,以资产利用效率反映资产利用结果。
工业产品产销率,该指标反映工业产品已实现销售的程度。
工业产品销售率(%)=现价工业销售产值/现价工业总产值×lOO%(2)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该指标反映工业企业投入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
大修项目经济效益评价评分表-模板
8
23 3.是否存在虚列挤列成本支出
虚列挤列在 5 万元及以上扣 5 分,5
万元以下扣 3 分。
5
24 4.是否存在不列或少列成本支出
不列或少列支出在 5 万元及以上扣 5
分,5 万元以下扣 3 分。
5
25 5.材料采购单价与市场同比情况
材料采购成本高于市场价按每一品名
扣 1 分。
5
26 6.人工成本与市场同比情况
每缺
1
项扣
2
分。
4
5 4.按修程修制修理项目
5
6 (1)选择修理周期下限
在确保设备质量和安全稳定的前提 下,大修周期选择下限得 5 分,中限 得 2 分,下限不得分。
7 (2)选择修理周期上限
8 (3)选择修理周期中间水平
9 5.设备投入降低维护成本
降低维修成本显著得 5 分,一般得 3
分,提高扣 5 分。
8.施工组织是否合理,开、竣验工资 料齐全,施工日志详实。
不符合规定
1
项扣
1
分。
8
序号
项目
评价内容
单位 考核 满分
评分 评分
20 三、成本支出列支情况评价
30
21
1.按规定项目设立明细账并分要素核 算
不符合规定
1
项扣
0.5
分。
2
存在无预算、超预算支出项目但必须
22 2.是否存在无预算、超预算支出项目 发生得 4 分,否则扣 8 分。
高于市场同比价格扣 5 分。
5
27 四、设备质量评价
设备质量优秀得 5 分,良好得 3 分,
一般得 2 分,不合格扣 5 分。
5
28 五、生产运行评价
2023年央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评价表
2023年央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评价表【2023年央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评价表】引言:2023年即将来临,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央企负责人的经营业绩考核评价备受关注。
正如现有的一致共识已经达成的那样,成功的管理者不仅需要在经济效益方面有所突破,还需具备良好的企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以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
本文将通过对2023年央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评价表的深度分析,全面探讨央企负责人应如何在未来的时代背景下应对挑战,实现经营业绩与社会责任的良性循环。
一、经济效益篇1. 营收增长率:央企负责人在2023年的考核中,应该注重实现持续的营收增长。
通过增强央企的竞争力、拓宽市场渠道和加强产品创新等方式,推动企业营收的快速增长是央企负责人应关注的重要指标之一。
2. 利润增长率:利润增长是评价企业经营状况的关键指标,也是央企负责人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央企负责人应注重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采取合理的成本控制、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利润来源等方式,实现利润的快速增长。
3. 现金流量:稳定的现金流能够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和扩大投资。
央企负责人应注重优化企业的现金流管理,合理配置资金,确保企业具备足够的流动性,同时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财务运营效率。
二、企业责任篇1. 社会责任感:央企作为国家掌握的重要资源,其负责人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在评价考核中,央企负责人应展现出对员工、股东、客户以及整个社会的承诺和奉献精神。
通过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央企负责人能够树立公司的良好形象,增加社会的认可度。
2. 环境保护: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央企负责人应当关注和落实企业的环境保护责任。
通过采取节能减排、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加强环境管理等举措,央企负责人能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同时赢得社会的尊重和支持。
3. 员工福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员工的积极工作和良好表现。
央企负责人应重视员工的福利建设,提供合理的薪酬待遇、完善的培训机制和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从而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促进企业整体绩效的提升。
我国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1 48 3 .2 6 .8 6 .8 02 7 02 7 36 .81 4 . 5 4 01 601 6. 5
固
《 合作经济与科技》 2 1 年 4月号下( 01 总第 4 5期) 1
呼 合 使 大 的 城 市 中 , 和 浩 特 、 肥 和 长 沙 进 步 x、6x 上 的 因子 载 荷 较 大 , 因子 2在 指 此 方 法 有助 于摆 脱 主 观 分类 的任 意 性 。 ,x , 、 最 大 , 别前 进 了 1 、 1名 和 9名 , 分 8名 1 沈 ps 应 ad法 类 标 X 上 的 因 子 载 荷 较 大 , 因 子 3在 指 标 用 ss 软 件 , 用 w r 聚类 , 间距 离 8
.5 O5
1 .7 5 . 9 3 4 6 96 8 1 .6 7 . 5 31 6 28 5 1 .3 8 . 2 3 7 58 0 9 1 .7 9 . 2 2 0 6 8 6 5
.9 61 9 22 9.5
评价, 所用的方法 是多元统计中客观赋予 结 构 , 出 能 反 映 所 找 权 重 的 方法 — — 因 子 分析 法 。 有 变 量 的 少 数 几 个
市——深圳 、 宁波 、 门、 厦 大连、 岛共 3 其 核 心 思 想 是 利 用 少 数 几 个 公 共 因 子 来 青 6 从表 2可以看出,因子 1 指标 x、 在 个 较 大城 市涉 及 到 我 国 内地 全 部 3 个 省 解 释 较 多 变 量 间 的 1 表 1 提取的 子的 各因 特征值及方差 贡献率情况( 含因子 旋转前、 ) 后 级 行 政 单位 , 在 经济 发 展 方 面 发 挥着 区 复杂关 系, 并 具体说来 因 旋转前的因子载荷矩阵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域、 区域经济中心的作用 。本文就 经济 就 是 : 过研 究 各 变 子 特征值 贡献率 累计贡献率 特征值 贡献率 累计贡献率 次 通
4.经济效益(计算依据说明)
4.经济效益(计算依据说明)4(经济效益(计算依据说明)《经济效益》要求填写近三年已取得的新增直接经济效益。
直接经济效益指本项目的整体技术应用过程中取得的直接经济利益,即所研发的技术或者产品带来的直接经济收入,填写的数字应以主要生产、应用单位财务部门核准的数额为基本依据。
要求提交支持数据成立的旁证材料,如税务部门出具的税务证明、完成单位财务部门核准出具的财务证明等。
无法计算直接经济效益的项目,可以不填此栏。
《各栏目的计算依据》应就生产或应用该项目后产生的直接累计净增效益以及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做出简要说明,并具体列出本表所填各项效益额的计算方法和计算依据。
要求不超过500个汉字。
5、社会效益《社会效益》是指推荐项目对国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相关科学技术领域和人才培养的作用程度,以及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施、对普及科技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等的作用。
应扼要做出说明,要求不超过800个汉字。
五、本项目曾获科技奖励情况应填写获得国家、省部级、经科技部或北京市批准的社会力量设立的科技奖励情况,对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管理办法》规定不能设立的部门奖励,不得填入此栏目。
六、主要完成单位情况《主要完成单位情况》是核实推荐项目所列完成单位是否具备获奖资格的重要依据,申报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的单位必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在书面附件中须提交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复印件或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单位名称》应与公章名称完全一致,书面材料应在单位盖章处加盖单位公章。
《对推荐项目做出的主要贡献》:结合科普作品内容和《主要创新点》如实、具体写明该单位在选题策划、具体内容创作等方面做出的贡献。
要求不超过200个汉字。
《单位属性》分为:A.研究院所:A1.转制研究院所 A2.非转制研究院所; B.学校; C.社会团体; D.事业单位; E.国有企业; F.民营企业; G.军队; H.其他。
国有企业经营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国有企业经营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摘要: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经营效益的好坏对整个国民经济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通过综合评价国有企业经营效益的指标体系,以此为基础来制定出可操作性强、适用范围广的经营管理方案,从而推动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涉及到的方面包括企业的财务状况、竞争力、创新能力、管理水平等多个方面。
本文同时对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具体计算方法和权重分配进行了详细说明。
关键词:国有企业;经营效益;指标体系;计算方法;权重分配正文:一、引言国有企业是指由国家持有全部或大部分股份的企业,其经营效益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
因此,如何从整体上评价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以及如何根据评价结果制定出可操作性强的经营管理方案,已经成为当前国有企业管理实践中的重要课题。
二、国有企业经营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1. 财务状况指标(1)营业收入增长率(2)净利润增长率(3)应收账款周转率(4)存货周转率2. 竞争力指标(1)市场占有率(2)品牌价值(3)客户满意度(4)人才储备3. 创新能力指标(1)研发投入比例(2)新产品研发占比(3)专利申请数量(4)创新绩效4. 管理水平指标(1)企业治理结构(2)管理流程规范性(3)人力资源管理水平(4)风险管控能力三、指标体系的计算方法和权重分配1. 计算方法(1)经营效益指标的计算方法要具有可比性,通常采用同比增长率进行计算。
(2)管理水平指标的计算方法需要考虑到管理流程的完整性和规范性。
可以通过实际采取的管理流程和人员结构来进行评估。
(3)财务状况指标的计算方法需要统计财务报表中的各项指标。
在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时,要根据不同行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竞争力指标的计算方法需要考虑到不同行业间的差异性。
市场占有率的计算可以根据企业所处市场的总体规模和市场份额进行计算。
2. 权重分配(1)不同指标的重要程度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权重分配。
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
净现值最大且非负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8
判别标准
某工程项目预计投资8000元,预测在使用期4年内,每年平均收入5000元,每年平均支出2500元,残值300元,基准收益率为10%,要求: (1) 作出现金流量图 (2)计算净现值; (P/A,10%,5)= 3.7908 (P/F,10%,5)=0.6209 解:(1)现金流量图略 ( 2)净现值 =-8000+2500(P/A,10%,4)+300(P/F,10%,4) =-8000+25003.170+3000.6830 =129.9(元)
年值法(AW):用于项目的收入和支出皆为已知,在进行方案比较时,分别计算各比较方案净效益的等额年值,然后进行比较,以年值较大的方案为优。
公式为: AW=NPV(A/P,i,n)
其中NPV是净现值,(A/P, i,n)是资本回收系数。
四、年值(金)比较法
年费用比较法(AC法):和年值法相似,用于技术方案的逐年收益无法或无需核算时,以计算各方案所耗费用来进行比较,并以费用最小的方案作为选优的标准。年费用比较法就是将各技术方案寿命周期内的总费用换算成等额年费用值(年值),并以等额年费用最小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
年份
1
2
3
4
5
6
净现金流量
-80
40
60
60
60
90
累计净现金 流量
-180
-140
-80
-20
40
130
01
02
当没有现金流量图时,可以用下式计算:
Pt=投资总额/年净收益
采用投资回收期进行方案评价时,应把技术方案的投资回收期与行业规定的基准投资回收期进行比较,决定方案的取舍。取舍的条件是:
基于EVA的绩效评价分析
基于EVA的绩效评价分析
EVA是一种基于财务指标的绩效评价方法,它通过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来评估企业的
价值创造能力和经营绩效。
EVA的核心思想是企业要实现价值创造,必须在扣除资本成本
之后,实现经济附加值。
EVA综合考虑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资本效益两个方面,可以更准
确地评价企业的绩效水平。
在使用EVA进行绩效评价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可以分析企业的经济效益。
通过对企业的销售收入、成本、税收等数据进行分析,可
以计算出企业的经济利润。
经济利润是企业在扣除资本成本之后的净利润,直接体现了企
业对资本的有效利用程度。
通过对比企业的经济利润与资本成本之间的差距,可以评价企
业的经济效益水平。
可以综合分析企业的绩效水平。
通过综合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资本效益两个方面,
可以计算出企业的EVA值。
EVA值是企业实现的经济附加值,通过对比企业的EVA值与零界EVA的差距,可以评价企业的绩效水平。
如果企业的EVA值大于零界EVA,说明企业创造了经济附加值,绩效较好;如果企业的EVA值小于零界EVA,说明企业没有创造经济附加值,绩效较差。
基于EVA的绩效评价分析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价企业的绩效水平。
企业可以根据EVA
值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绩效水平,实现企业持续发展。
企业还可以通过比较不同部门和不同员工的EVA值,找出优劣之处,制定相应的激励和考
核措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绩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