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转型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转型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第六章转型国家的经济与政治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原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转型和外交政策转变情况,了解俄罗斯在当今世界的地位与作用。
教学重点:
1、经济制度的转型
2、政治制度的转轨
3、外交政策的转变
4、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形式
教学难点:
制度转型国家的经济政治情况,私有化和俄罗斯在世界中的地位与影响。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教学、启发式、与学生互动等。
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1、经济制度的转型
2、政治制度的转轨(1学时)
3、外交政策的转变
4、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形式(1学时)
一、经济制度的转型
本节主要讲三个问题:
一、经济转型概述
二、私有化是经济转型的核心与关键
三、经济转型的结果
(一)经济转型概述
东欧中亚的经济转型并不单是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由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而是指从原有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向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转变,既包括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化,也包括对所有制基础的根本改造。
东欧中亚经济转型存在两种方式,一种是激进的“休克疗法”转型方式,以俄罗斯、波兰为代表;另一种是渐进的转型方式,以匈牙利为代表。
激进的“休克疗法”是东欧中亚最主要、最普遍的经济转型方式,东欧中亚国家在转型初期绝大多数都采取了这种方式。它是由美国青年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发明的。
“休克疗法”(shock therapy)本来是一个医学术语,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被用来称谓一整套激进的反经济危机措施和毕其功于一役的经济转型方式。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南美一些国家施行并获得了巨大成功。苏东剧变后,在西方国际金融组织的举荐下,波兰率先采用了这种激进的改革方式,
其他大多数东欧国家也都陆续试用这种激进方式。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等国也接受了“休克疗法”。其基本内容包括经济的自由化、私有化和稳定化,通过这“三化”完成对经济制度的改造。自由化就是废除过去国家对经济的计划管理,使经济市场化。自由化主要包括价格自由化、企业经营自由化、对外经济活动自由化和外汇自由化。私有化就是把原有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改造为以私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结构。稳定化就是针对当时普遍存在的生产下降,通货膨胀加剧的混乱局面,通过采取严厉的财政金融紧缩政策来维持宏观经济的相对稳定。私有化和自由化是经济转型的核心内容,稳定化是必要条件。
在东欧中亚国家,“休克疗法”十分迅速而彻底地摧毁了原有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使这些国家向资本主义制度的演变难以逆转。实践证明, “休克疗法”作为遏制通货膨胀、稳定宏观经济的一种办法来说,在具备一定条件的国家是可以取得成功的。但作为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途径来说,却是不足取的。
匈牙利由于在经济转轨前的宏观经济相对稳定,并已有20年市场取向改革的经验和基础,如经过了20年逐步的价格改革,到1988年自由价格的范围已达到80%,因此,为了避免产生过大的冲击而采取了相对渐进的经济转型方式。虽然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经济危机,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转轨过程相对比较平稳。
但是匈牙利的渐进方式与激进的“休克疗法”并不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激进与渐进只是相对的概念。即使是实行激进转轨的国家,在激进改革进程中也包括某些渐进的因素,如波兰的私有化相对缓慢,捷克的货币自由化是分若干步骤、经过几年的时间才完成的。而没有实行“休克疗法”的国家也并不排除在某些领域或阶段采取较为激进的措施,如匈牙利的私有化进程是最快的。
激进方式与渐进方式在经济转型的基本内容和进度上都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东欧中亚经济转型的基本内容可归纳为以下三方面:通过私有化改造所有制结构,转换基本经济制度;通过自由化废除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实行经济运行机制的转型;改变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和方法,调整经济政策,通过财政和货币紧缩政策稳定宏观经济。
(二)私有化是经济转型的核心与关键
错误的认识、原有经济基础的弊端和社会制度变迁的方向共同决定了私有化之所以在原苏联东欧国家大行其道。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原苏联东欧国家剧变之前,经济领域普遍存在公有制的范围过宽,规模过大,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的问题,客观上存在着对所有制结构进行改革的要求。第二,在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影响下,这些国家的当权者普遍笃信西方的自由市场经济,以为私有制可以带来公平、自由、高效率和社会稳定,并且认为市场经济只能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之上,私有化被各国视为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前提条件和核心内容。第三,各国实行私有化的前提和背景,并不是单纯的经济体制转轨,而是社会制度的大变迁,私有化已经超越经济体制改革的框架和范围。这
些国家认为,为了实现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转变,必须对原有制度的经济基础,即公有制进行根本的改造,实行私有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改革”的不可逆转。正如世界银行1996年的发展报告所说,对俄罗斯的改革者们而言,迅速与过去割断联系是最重要的,私有化是必需的,它在短期内未必会改善企业经营,但它会保住早期改革的成果。总之,原苏联东欧国家经济转轨的方向,决定了它们必然选择私有化的道路。
这些国家的私有化,严格地讲,都是指财产所有权的转变,即把公有财产转变为各种形式的私有财产,其中以股份制为主的法人私有形式居多。其最终目标,是要把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改造成以私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使社会制度变迁不可逆转。私有化如果按资产分配方式来说,可分为“有偿私有化”、“无偿私有化”和重新私有化(退还原主)三种。由于存在资金短缺和私有化规模庞大的矛盾,为了快速实现私有化,多数国家都或多或少地采用了无偿分配的私有化方式。这种全民平分国有资产的无偿私有化,一般被称为“大众私有化”。在大众私有化方面,捷克斯洛伐克联邦首创的“投资券私有化”(凭证式私有化)不仅成为捷克共和国私有化的主导方法,使其50%的国有资产通过这种方式迅速私有化,而且被原苏联东欧地区其他国家(只有匈牙利、马其顿和乌兹别克3
国例外)争相效仿,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这些国家私有化的进程。各国的凭证式私有化具体做法不同,如俄罗斯采用的是“证券私有化”,波兰是“股权证私有化”。
私有化按对象的规模可划分为“大私有化”和“小私有化”两种。大私有化指大中型企业的私有化,一般通过先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再出售股票的方式实现。小私有化指小企业的私有化,主要涉及零售商业、餐饮服务等行业,一般通过直接出售、拍卖和退归原主等方式来实现。各国私有化的进程均起步于小私有化。经过约两三年左右的时间,小私有化基本顺利实现,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果。大私有化是各国私有化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其进展情况在各国参差不齐。
俄罗斯的私有化可以分为两大阶段。
第一阶段是证券私有化阶段。从1992年1月至1994年6月30日,以无偿私有化为主。按照总统令的要求,除暂时禁止私有化的企业外,其他国有企业都要在1992年11月1日前改造成开放型的股份公司。另一方面,从1992年10
月1日到1993年1月底,俄政府向俄罗斯公民每人无偿发放一张面值为1万卢布的“私有化证券”。这种证券属于有价证券,可用来购买国有财产和私有化企业的股票,也可以转让和出售。在以上两方面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后,1993年1月开始了私有化企业股票的正式买卖。股票先在本企业内部按照政府规定的几种优惠方案分配和出售,然后再向社会公开出售余下的由国家掌握的股份。俄罗斯证券私有化是“休克疗法”在所有制领域的体现,是快速私有化与国内资金匮乏的矛盾产物。其无偿性有力地推动了私有化的快速进行,从根本上改变了俄罗斯的所有制结构,打破了原有的经济制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