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知识归纳第一课春夏秋冬1、我会写汉字2、近义词降----落入----进3、反义词降---升入----出4、词语听写春风冬雪红花飞入5、动词短语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鱼出水鸟入林6、描写颜色的词语:青红7、描写四季的词语:春暖花开烈日炎炎一叶知秋金风玉露秋高气爽冬日暖阳冰天雪地8、描写四季的词语忽如一夜如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秋)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夏)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冬)第二课姓氏歌1、我会写汉字2、巧识汉字(1)女+生=姓亻+十=什又+又=双口+玉=国弓+长=张(加一加识字)(2)纸-纟=氏房-户=方(减一减识字)3、听写词语:姓王什么一双中国东方4、含有姓氏的成语:张冠李戴围魏救赵李代桃僵投桃报李5、含有姓氏、人名的诗句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第三课小青蛙1、我会写生字2、巧识汉字:(1)扌+户=护讠+上=让忄+青=情(加一加识字)(2)清-氵+日=晴晴-日+目=睛(换一换识字)3、近义词保护---爱护很多----许多4、反义词:晴----阴清----浑保护----破坏害虫-----益虫5、词语听写:青蛙清水天气晴事情请你生病6、带有动物的成语:鼠目寸光九牛一毛兔死狐悲龙飞凤舞马到成功井底之蛙7、保护动物的标语请珍惜我们地球上唯一的邻居。
动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人类是动物信赖的伙伴。
不要让我们的孩子只能在博物馆里才能见到今天的动物。
地球上没有了动物,就如蓝天没有了白云;没有动物,生命便没有了动力。
第四课猜字谜1、我会写生字2、巧识汉字:(1)纟+工=红日+寸=时云+力=动又+欠=欢(加一加识字)(2)怕:心里明白了才会害怕。
3、近义词凉-----冷感动-----感激尊重----尊敬纯净----纯洁万里无云------晴空万里3、反义词左----右凉-----热攻-----守喜欢------讨厌万里无云------阴云密布4、词语听写字谜左右红的及时感动万里无云5、带有方向的成语东张西望前因后果左右开弓声东击西左邻右舍南征北战。
初一英语一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一英语一二单元知识点总结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1. 动词be的用法:- am, is, are是be动词的形式,用来表示人或物的状态、特征。
- I am (not)表示“我是(不是)”,He/She/It is (not)表示“他/她/它是(不是)”,We/You/They are (not)表示“我们/你们/他们是(不是)”。
- 句子中的不定冠词a, an和定冠词the要根据名词的音素判断。
- be动词的否定句用not,肯定句用“am/is/are”。
2. 人称代词的用法:- 主格人称代词有:I(我), you(你), he(他), she(她), it(它), we(我们), they(他们)。
- 宾格人称代词有: me(我), you(你), him(他), her(她), it(它), us(我们), them(他们)。
3. 名词性物主代词的用法:- 名词性物主代词用来表示所有关系。
我的、你的、他的、她的、它的、我们的、你们的、他们的分别是:mine, yours, his, hers, its, ours, yours, theirs。
4. 数词的用法:- 数词用来表示数量。
形容词性的数词有主要用于表示数量的概念,如one, two, three, four等;序数词表示顺序关系,如first,second,third等。
- 表达时间的数词:1. 表示具体的时间点:twelve o'clock(准时)/ seven thirty(七点半);2. 表示时间段:one hour(一个小时)/ three minutes(三分钟)。
5. 冠词的用法:- 不定冠词a/an的用法:a用于以辅音音似开头的单词前,an用于以元音音似开头的单词前。
- 定冠词the的用法:指特指的人或物。
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1. 人称代词的宾格形式:- 单数形式:me(我)、you(你/你们)、him(他)、her(她)、it(它);- 复数形式:us(我们)、you(你们)、them(他们)。
英语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Unit 1 My school
1.重点单词,会读会认会默写:first floor , second floor , teachers’ office , library , playground , computer room, art room , music room .
2.基数词变序数词的口诀:基变序,有规律,词尾加上th,一二三,特殊记,词尾字母tdd.
one→first two→second three→third
在几楼,用方位介词on : 在一楼on the first floor
在二楼on the second floor 在三楼on the third floor
3.library 的复数是libraries
4.提问:Is this / that ...? 这是/那是....吗?
回答:Yes, it is. / No , it isn’t.
5.提问:Where is ....? ....在哪里?回答方位介词。
6.介绍人或物,用This is +人/物.
7.Here is / are +人/物. 意思是:这是.....
8.人称代词变物主代词:we 我们→our 我们的
9.How many +可数名词复数+are there ? 回答数字。
10.礼貌用语:This way, please. 请走这边/这边请。
11.提问:Do you have ....? 你/你们有....吗?
回答:Yes, I/we do. No, I/we don’t.
12.感叹句:How +形容词!意思是:多么....啊!
13. I like +可数名词复数. 意思是:我喜欢....。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重要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重要知识点1. 字词。
- “鼎沸”这个词可有趣啦,就像锅里煮开了的水,咕噜咕噜翻滚着,形容人群的声音嘈杂喧闹。
“横贯”的“贯”字要注意写法哦,中间是个“毌”(guàn),可不是“田”。
“横贯”就是横着穿过的意思,钱塘江大潮横贯江面,那场面可壮观了。
- 多音字“号”,读“háo”的时候,就像人在大声呼喊,“风号浪吼”,风在呼啸,浪在怒吼;读“hào”的时候,就像给东西编号或者是吹号的“号”。
2. 描写顺序。
- 作者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
潮来前,江面很平静,就像一个安静的小姑娘;潮来时,那可不得了,像千军万马奔腾而来,声音如同山崩地裂;潮头过后,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好久才恢复平静呢。
3. 修辞手法。
- 文中有很多比喻句和夸张句。
比如说“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把浪潮比作白色战马,多形象啊,就像真的有一群马在奔腾。
还有“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夸张的手法把潮来时的声音写得超级大,好像能把大地都震得发抖呢。
1. 字词。
- “运载”的“载”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zài”,表示装载、运输的意思。
“载”读“zǎi”的时候,就像记载历史的“载”。
“坑坑洼洼”这个词读起来就很有画面感,形容地面不平整,到处都是小坑。
2. 情感表达。
- 这篇课文充满了浓浓的亲情。
作者和阿妈在月光下散步,走过了很多地方,看到了很多美景,每一处景色都融入了作者对阿妈的爱和阿妈对作者的爱。
就像他们走过的小路,那不仅仅是一条普通的小路,而是充满爱的小路。
- 文中描写的月光下的景色可美了。
有明亮的月亮,有潺潺的溪流,还有那香甜的果园。
作者把这些景色描写得那么细致,其实就是在表达自己幸福的心情,因为有阿妈在身边。
- 字词和意象。
- “归巢”的“巢”字,下面是个“木”,表示鸟儿的窝是用树枝搭成的。
诗里的“归巢的鸟儿”,给人一种傍晚时分鸟儿回家的温馨感觉。
1-8单元必会知识点

第一单元必会知识点1《小蝌蚪找妈妈》1)必会写词语看见哪里那边头顶眼睛雪白肚皮孩子宽窄2)词语搭配(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雪白的)肚皮(披着)衣裳(鼓着)眼睛(露lù着)肚皮(甩着)尾巴3)多音字教:①jiāo 教书②jiào 教室4)造句披:头发披在背上露:天亮了,太阳公公露出了笑脸。
鼓:那只猫咪鼓着肚子,趴在树下休息。
甩:牛伯伯甩着尾巴赶苍蝇。
5)小蝌蚪长大过程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尾巴变短了—变成小青蛙2《我是什么》1)必会写词语天空傍晚人们冬天花朵平常江河海洋田地工作南极2)词语搭配灌溉——田地发动——机器淹没——庄稼冲毁——房屋3)多音字没:①meí没有②mò淹没4)反义词温和——暴躁好——坏5)造句:落:朵朵雪花飘落。
打:冰冷的雨点打在她的脸上。
飘:冬天,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从天上飘下来。
6)水的变化过程:水——汽——云——雨/雪/冰雹——水3《植物妈妈有办法》1)全篇背诵2)必会写词语办法如果长大四海为家娃娃只要皮毛那里知识山脚更加“办”笔顺:“为”笔顺:3)多音字为:①weí四海为家②weì因为得:①dé得到②deǐ就得③de 飞得快4)反义词:粗心——细心5)植物妈妈的办法蒲公英——风苍耳——动物皮毛豆荚——阳光6)其他植物传播种子方法睡莲——水椰子——海浪野葡萄——粪便语文园地一1)造句①有时候......有时候......:放学后,我有时候在操场跑步,有时候在操场打球。
②在......在.......在......在......:小鸟在鸟巢睡觉,在天空飞翔,在树上唱歌,在草地上捉虫子吃。
2)日积月累:(会背会写)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第二单元必会知识点《场景歌》1)全篇背诵2)必会写词语花园石桥队旗铜号红领巾欢笑3)会填会写量词一(只)海鸥一(条)帆船一(艘)军舰一(处)港湾一(方)鱼塘一(块)稻田一(行)垂柳一(片)花园一(道)小溪一(座)石桥一(丛)翠竹一(群)飞鸟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片)欢笑《树之歌》1)全篇背诵2)必会写词语杨树树叶枫树松柏木棉水杉化石金桂3)文中比喻句:梧桐树叶像手掌4)文中拟人句:松柏四季披绿装桦树耐寒守北疆5)P19句子积累(会背会写)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地理第一单元知识点

地理第一单元知识点一、地球和地球仪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四个阶段:盖天说 、 浑天说 、 麦哲伦环球航行、在太空中直接观察。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2、地球的形状: 。
地球的赤道半径、极半径 、平均半径 、赤道周长 、表面积 。
3、地球是球体的证据: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月食、海边观看远方航船、登高望远等。
4、地球的模型 地球仪,概念: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照 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 ,制做了地球的模型。
把地球仪制作成正球体,原因是赤道半径与极半径的差异同地球半径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这些差异就看不出来了,因此我们把地球仪做成是正球体。
6、纬度和经度(1)经纬度的划分和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3)低中高纬度的划分:低纬度:纬度0°~30°中纬度:纬度30°~60°高纬度:纬度60°~90°7、经纬网(1)概念:地球仪上和相互交织形成的网。
(2)用途:确定地球表面上。
8、东西半球的判断方法一:(1)如果这个点是东经度,就和160°E相比,大于160°E在西半球,小于160°E在东半球;如果这个点是西经度,就和20°W相比,大于20°W在西半球:小于20°W在东半球。
(2)数字法判断,分以下三种情况①凡是小于20°的经度数都在东半球②凡是大于160°的经度数都在西半球③凡是介于20°~160°之间的经度数,东经的在东半球,西经的在西半球 方法二:图形法判断9、经纬网图上方向的判断 1.判断方法(1)头一条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的关系,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的关系。
(2)若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在判断方位时,既要判断两点间的东西方向,又要判断两点间的南北方向。
第一单元知识汇总

第一单元知识汇总1《草原》感知课文1.《草原》是老舍先生首次来到草原,访问陈巴尔虎旗时写的一篇散文。
作者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作品有《茶馆》、《骆驼祥子》等。
有“人民艺术家”称号。
2.课文主要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三个画面,表现了草原的景色美、人情美和习俗美。
词语积累勾勒、境界、洒脱、疾驰、拘束、羞涩品词析句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将草原比作绿毯、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羊群在草原上活动的样子,突显了草原的辽阔和色彩之美,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2.“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一句中的“飞”形容车行速度之快,表现了作者想快点见到主人的急切之情主旨内容作者为什么用“一条彩虹”比喻来欢迎远客的蒙古族男女老少?因为他们穿着“各色的衣裳”,襟飘带舞,外形上就如彩虹一般,突出主人们的热情给我们带来了美好之感。
2《丁香结》感知课文课文前半部分写了丁香花的颜色、香味、形状以及丁香花陪伴“我”写作,后半部分写了由丁香引发的联想。
作者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丁香花的形象,虚写寄托于丁香花的志趣,表达了既然人生难免遇到困难,那不妨用乐观豁达的心态面对,积极解决问题,词语积累幽雅、浑浊、笨拙、单薄、遮掩、愁怨品词析句1“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
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亳端”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丁香花比作积雪,突出雪的白和多,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2.“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一句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用“探”、“窥”这样的动词使丁香人格化,描写了花的姿态,突显丁香花的俏皮活泼、生机勃勃,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3.“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一句中,“分辨出”后面为什么要加上“,”?请结合语境做具体说明。
用逗号加长停顿,突出了“这是丁香”;加逗号刻意停顿,突显丁香花香味淡雅独特.3《古诗词三首》感知课文1.《宿建德江》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该诗以秋江暮色的图景抒写了作者的羁旅之思,表达了思念家乡、怀才不遇的忧愁。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八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的归纳总结如下:一、水的组成1. 水的存在形式:固体、液体和气体。
2. 水的组成: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3. 水的分类:纯净物、混合物。
二、水的性质1.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透明、有一定体积、有一定形状、具有流动性。
2. 化学性质:在一定条件下,水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三、水的污染1. 污染源: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
2. 污染物质: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
3. 危害:破坏水生生态平衡,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
四、水的净化1.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取水、加絮凝剂(使悬浮颗粒聚集而沉降)、加消毒剂(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通入氯气等消毒剂进行消毒(杀死水中的寄生虫和病原体)、沉淀、过滤、通入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通入液氯等消毒剂进行消毒(杀死水中的寄生虫和病原体)、输送到用户家中。
2. 家庭净水方法:使用明矾或活性炭进行净水,使用过滤器进行过滤。
五、溶液的概念和特征1. 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
2. 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六、溶液的形成1.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
2.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
3. 溶液的组成:溶质和溶剂组成了溶液。
4. 溶解过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溶液的过程。
溶解热:物质在溶解过程中,伴随着溶质的分散和溶剂的收缩,可能会放出热量或吸收热量,这种现象叫做溶解热。
5.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6. 溶质的质量分数= \frac{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100\%。
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一、课文内容。
- 主题思想。
- 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之情,也表现了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 写作特点。
- 多种修辞手法运用。
- 比喻:“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把桃花、杏花、梨花的颜色分别比作火、霞、雪,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花的艳丽色彩。
- 拟人:“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将春天当作人来写,赋予春天以人的动作和情感,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盼望春天到来的急切心情。
- 顺序清晰。
- 按照盼春、绘春、赞春的顺序行文。
绘春部分又分别从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几个方面细致描绘春天的景象。
- 主题思想。
- 描绘了济南冬天特有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 写作特点。
- 情景交融。
- 文中描写济南的山、水等景色时,融入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如“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既写出了小雪后济南山的可爱模样,又饱含着作者的喜爱。
- 对比手法。
- 将济南的冬天与北平、伦敦、热带进行对比,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 主题思想。
- 作者通过对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点的描绘,表达了对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也表现出对生命与大自然的热爱。
- 写作特点。
- 描写细腻。
- 对不同季节的雨的描写细致入微。
例如描写春雨时,“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从树的角度写出春雨的滋润。
- 情感丰富。
- 不同季节的雨寄托了作者不同的情感。
春雨的温柔,夏雨的热烈,秋雨的沉静,冬雨的冷峻,都在文中有着生动的体现。
- 诗歌内容。
- 诗人通过描写大海的雄伟壮阔景象,表达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和博大胸怀。
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以奇特的想象,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宏伟气势。
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知识点:1、三首描写节日的古诗。
课外拓展描写节日的古诗(4、5首)2、了解家乡的风俗,并能写家乡的风俗。
3、详略得当的写法。
《北京的春节》详细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元宵这几天。
详略得当的好处:点面结合,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4、在同一个句子里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相同的意思。
作用:可以避免重复,使句子更鲜活,更具文采。
(P15词句段运用)。
仿写句子:(1)我在无垠的沙漠里仰望浩瀚的宇宙,可知无边无际的繁星群里的随便一颗也拥有广袤的领地。
相近词:无垠浩瀚无边无际广袤(2)前面的那个山丘,远看好似一只奔跑的马。
又像一只硕大的香蕉,近看犹如一座雄伟的雕塑,又好比一座庞大的宫殿。
相近词:好似像犹如好比5、习俗的意义:(P16)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连年有余建筑物上刻蝙蝠:寓意幸福绵延无边建筑物上刻牡丹:寓意荣华富贵过年的时候“福”倒贴:寓意福到了腊八吃腊八粥:寓意增福增寿6、摘录背诵《长歌行》7、能照样子写一种自己喜欢的食物(1)我最喜欢吃的一道菜就是糖醋里脊了,想起酸甜酥脆的糖醋里脊,我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把里脊肉洗净切成长条,放适量盐、白胡椒粉、蛋清、放姜汁拌匀,腌制一会儿,然后撒上生粉。
再放到油锅里炸,炸好后另外用一个锅,放适量番茄酱、白糖、一点清水,煮开后加一点儿淀粉水,煮到汤汁变稠关火,快速倒入炸好的里脊肉拌炒,撒上芝麻就完成了。
不要说吃,但是看一眼这色香味俱全的糖醋里脊就让人口水直流了,更不要说大口大口地吃了。
(2)提起馄饨,有谁不立马咽口水呢?瞧那些可爱的小馄饨在滚开的水里上下翻腾,透过薄薄的皮可以看到里边的肉馅,从腾腾的热气里散发着浓浓的肉香……光是这样看着就令人赏心悦目,何况是大口大口地吃到嘴里呢?。
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

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一、《观潮》1、解释词语(一般在阅读题会遇到,可以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解释)奇观:指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
笼罩:指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屹(yì)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的站立着。
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混乱,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
2、内容⑴课文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描写描写了钱塘江大潮。
⑵要求会背3、4自然段。
3、4段中的比喻句:①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②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③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三句话分别是把浪潮比作白线、水墙、战马。
3、4段作者是按照由远及近的观察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从“从向我们移来”、“再近些”、“越来越近”这几个词看出来。
⑶本课的生字必须人人过关。
二、《雅鲁藏布大峡谷》1、秘(bì)鲁人迹罕(hǎn)至涓涓(juān)细流山脉(mài)世界屋脊(jǐ)咫尺:比喻距离很近。
2、第2自然段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更加直观的让读者体会到雅鲁藏布江的壮丽景象。
用2个词概括大峡谷的特点:长、深。
3、为什么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大峡谷?答:①雅鲁藏布江河床的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②在青藏高原上切割出一条长504千米;③峡谷平均海拔平均深度2268米,最深处达6009千米。
4、3、4自然段主要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景观:大峡谷的水、大峡谷的山、大峡谷的生物多样性。
5、两个美誉“植物类型博物馆”、“动物王国”。
三、《鸟的天堂》1、作者:巴金2、内容:作者2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傍晚,第二次是在早晨。
3、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是看见了榕树,那是一株巨大的、茂盛的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shǔ)。
第八自然段中,“那翠绿的颜色……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是作者赞美大榕树充满活力的蓬勃生机。
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严也是一种爱
• 3.对逆反心理的辩证分析 • 4.逆反心理的危害
两代人的对话
• • • • • • 一、架起沟通的桥梁 1.要亲近父母,化解矛盾 2.与父母沟通的程序 3.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 1).彼此了解 2). 尊重理解 3).换位思考 4). 求同存异
两代人的对话
4.与父母不必太计较
难报三春晖
• • • • • • • 一、爱洒心间 1.父母的付出 2.孝的传统 二、孝敬亲长是我们的天职 1.道德和法律义务 2.孝敬的表现: 1).从小事做起;2).孝敬父母需要付出
难报三春晖
• 3).孝的是非界限 • 4).孝敬父母的长辈
严也是一种爱
• • • • • • • 一、成长也会有烦恼 1.产生烦恼的原因 2.两代人的差异 3.父母的高期待,严要求也是一种爱 二、逆反心理有危害 1.逆反心理的表现 2.产生的原因--主观、客观
我知我家
• 二、与父母关系不可选择 • 1.血缘关系不可改变 • 2.认识自己的家:正视、努力、改变
我爱我家
• • • • • • 一、大人讲我小时候 1.父母最亲 2.享受家庭温暖的亲情 二、无悔的奉献 1.父母之爱 2.父母的法律和道德责任
我爱我家
• • • • • • • 三、感受家庭温暖 1.情感栖息地 2.物质生活后盾 3.安全健康保障 4.娱乐天地 5.天然学校 6.今后发展的大本营
第一单元复习
第一单元 相亲相爱一家人
• • • • • • • 第一课 爱在屋檐下 我知我家 我爱我家 难报三春晖 第二课 我与父母交朋友 严也是一种爱 两代人的对话
我知我家
• • • • • • 一、家庭关系的建立 1.家庭的含义 2.家庭关系的建立 1)法律:婚姻、再婚、收养 2)血缘:出生 3.家庭结构(类型) 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单亲 家庭
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1. 数一数
点数法:数数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事物所对应的是几,即最后数到几,事物的总数就是几。
数图中物体的数量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数,比如可以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等顺序来数数。
各种事物的数量都可以用一个数表示。
比如1面红旗,2本书,3块面包等。
但有时数字也可以表示多个数量的同一种事物分成的几类或几个整体。
比如1群大雁,4个小组的学生,3袋糖果等。
2. 比多少
同样多:两种事物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就说这两种事物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两种事物一一对应后,如果一种事物有剩余,那么有剩余的那种事物就多,没有剩余的那种事物就少。
描述物体多或少时,不能只说谁多谁少,应该说“谁比谁多”或“谁比谁少”。
1。
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知识点一、数位顺序表二、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百万是一千万,10个千万是一亿;一亿一亿地数,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百亿是一千亿。
)三、大数的读法:1.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2.亿级和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者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四、大数的写法:1.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占位。
五、大数的大小比较:比较两个数的大小,首先要确定比较的这两个数各是几位数,位数越多,这个数就越大。
如果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的数。
六、把整万数或整亿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一)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1.画出分级线,将整万数分成万级和个级;2.将个级的四个0省略掉,换成一个“万”字。
(二)把整亿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1.画出分级线,将整亿数分成亿级、万级和个级;2.将万级和个级的八个0省略掉,换成一个“亿”字。
七、用“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如果省略尾数部分的最高位上的数小于5,就把尾数舍去,然后添上相应的单位;如果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大于5,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再把尾数舍去,然后添上相应的单位。
八、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 表示,0也是自然数。
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
一、识字与写字。
1、认识16个字,会写33个字。
2、生字新词(45个)
二、词语表。
△课文词语
燕子、乌黑、轻快、翅膀、剪刀、尾巴、活泼、机灵、微风、赶集、聚拢、光彩夺目、增添、生机、掠过、稻田、一转眼、偶尔、一圈、音符、演奏、赞歌、细叶、光景、万紫千红、荷花、清香、挨挨挤挤、碧绿、莲蓬、破裂、仿佛、衣裳、舞蹈、翩翩起舞、蜻蜓
△词语搭配
蒙蒙的细雨蓝蓝的天空乌黑光亮的羽毛俊俏轻快的翅膀增添生机谱成赞歌一阵清香一朵荷花一幅画
一片花瓣一首歌曲一身羽毛一眼清泉一对翅膀一束金光一串珍珠展开花瓣露出莲蓬闻到清香△词语积累
1带有“春”的词语:春风化雨春风得意春华秋实春色满园春意盎然满面春风阳春白雪雨后春笋春兰秋菊春花秋月 2带有“花”的词语:花容月貌鸟语花香花团锦簇百花齐放昙花一现落花流水奇花异草火树银花花红柳绿花枝招展△近义词
俊俏——俏丽聚拢——聚集生机——生气掠过——横过
光景——风景等闲——平常清香——芳香破裂——分裂姿势——姿态仿佛——好像裁——剪似——像
△反义词
偶尔——经常增添——减少俊俏——丑陋机灵——笨拙快乐——痛苦微风——狂风细——粗新——旧三、要求背诵的课文。
背诵1、《燕子》2、古诗两首3、荷花,自己喜欢的部分。
背诵语文园地一的读读背背。
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知识点一、会认的字。
天(tiān)(天地)(白天)(天空)地(dì)(土地)(大地)(草地)人(rén)(人们)(人民)(人类)你(nǐ)(你们)(你的)(你好)我(wǒ)(我们)(我家)(我的)他(tā)(他们)(他的)四(sì)(四个)(四十)(第四)五(wǔ)(五个)(五只)(五十)下(xià)(上下)(下面)(下雨)足(zú)(手足)(足球)(远足)站(zhàn)(站立)(车站)(站队)坐(zuò)(坐下)(请坐)(坐着)月(yuè)(月亮)(日月)(明月)水(shuǐ)(河水)(水果)(水土)山(shān)(大山)(高山)(山水)石(shí)(石头)(巨石)(矿石)对(duì)(对错)(面对)(对立)雨(yǔ)(下雨)(雨水)(大雨)风(fēng)(大风)(北风)(吹风)花(huā)(小花)(鲜花)(花朵)鸟(niǎo)(鸟儿)(小鸟)(飞鸟)六(liù)(六个)(六人)(六十)七(qī)(七只)(七个)(十七)九(jiǔ)(九个)(十九)(九天)二、会写的字。
一(一个)(十一)(一定)二(十二)(第二)(二十)三(三个)(第三)(三月)上(上下)(上车)(上午)口(口水)(开口)(人口)目(目光)(耳目)(目前)耳(耳朵)(左耳)(木耳)手(手心)(小手)(拍手)日(日月)(日光)(日子)田(田地)(水田)(农田)禾(禾苗)(禾草)(锄禾)火(火山)(火车)(大火)虫(虫子)(小虫)(害虫)云(白云)(云朵)(乌云)山(大山)(山顶)(山村)八(八个)(八十)(八方)十(第十)(十五)(十月)三、辨字组词。
四、字词积累。
1.近义词。
站——立行——走卧——躺2.反义词。
分——合上——下今——古五、日积月累。
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
一、我们周围的土壤
1、我们在(田野)、(花圃)和(水塘边)等地方可以找到土壤。
2、土壤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不断供给植物以水分和养分的能力),即(肥力)。
3、小草的根很(长),这是因为根可以(伸到很深的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
4、挖小草时不能伤到小草的(根)。
5、土壤中常见的小动物有:(蚯蚓)、(蚂蚁)、(屎壳郞)、(青蛙)等。
6、通过对土壤的仔细观察,我们发现土壤里有什么?
答:土壤中有小动物,比如:蚂蚁、蜗牛、蚯蚓。
有植物,比如:小草、大树的根、落叶、枯枝。
二、了解土壤
1、用纸巾包住土壤,用手使劲握一握,纸巾(湿)了,说明土壤里有(水分)。
2、将硬土块放入水中,会看到有(气泡)从土块中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3、用玻璃棒搅拌放入土块的水,然后静置;沉淀后,杯中的物质分为(三)层:上层颗粒(细)的物质是(黏土),下层颗粒(粗)的是(沙子),水面漂浮的细小物质是(腐殖质)。
4、把土块放在火上烧一烧,看到(土壤发白),闻到(焦糊味),说明土壤中含有(腐殖质)。
5、土壤是一种(混合物),研究土壤时,我们发现土壤由(水)、(空气)、(沙)、(腐殖质)和(黏土)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在观察土壤时,我们可以借助(放大镜)来进行观察。
6、古人将雨后采集的块茎植物带泥放入大火中烧烤,块茎植物的中间部分被掏食后,外面的剩余部分就成了不定型的(初始陶器)。
7、土壤按照(颗粒大小)可以分为(沙土)、(壤土)、(黏土)三类。
1
8、土壤固体中的大颗粒为(沙粒),中等颗粒为(粉粒),细小颗粒为(黏粒)。
人们根据三种土粒含量的不同,将土壤分为三类:(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沙土),(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黏土),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
9、土壤中渗水性能最强的是(沙土)。
10、比较沙土和黏土的方法有:
(1)用放大镜看:沙土颗粒大,黏土颜色深;
(2)用手捻一捻:沙土颗粒硬,黏土细腻;
(3)和点水握一握:黏土能握成团,沙土握不成团。
三、肥沃的土壤
1、土壤通常是分层的,最上面的一层是(表层土),能找到(腐殖质)、(植物的根)和(活的小动物),(表层土)之下是(下层土),它可能(包含的黏土会更多),在下层土之下是(岩石层),再往下就是坚硬的(岩床)。
(岩床)位于土壤和碎石之下的最底层。
(表层)土壤中植物生长需要的养分很丰富,(下层)土壤能提供给植物的养分就少多了。
2、土壤中的(细菌)和(小动物)将死亡的动植物(分解成养分,供植物生长)。
3、表层土的养分来自(腐烂的动植物的遗体),它们被称为(腐殖质)。
(腐殖质)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
(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
4、在富含腐殖质的土壤里长出的植物(茁壮且呈绿色),而在贫瘠土壤里长出的植物则(细弱、柔软且枯黄)。
5、土壤为什么会贫瘠?怎样改变土壤的贫瘠?
答:山上的(表层土)因经常(受雨水的冲刷)而流失,造成土壤贫瘠。
有的地区通过修筑(梯田),来防止水土的流失和保持土壤的肥力。
贫瘠的土壤还可以通过(种植绿肥)、(收集落叶)、(粪便沤肥)的方法增加(腐殖质)来加以改良。
6、增加土壤肥力的方法(例子)有哪些?
答:①修筑梯田。
②种植绿肥。
③收集落叶。
④粪便沤肥。
⑤施肥。
⑤秸秆还田
7、科学家们通过辛勤的工作,迄今已经从土壤中发现(1000多种)不同的土壤动物。
如:(蚂蚁)、(蚯蚓)、(蜈蚣)、(蜘蛛)等,(土壤动物)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助手,亿万年来它们默默无闻地分解着生物遗体,改变着土壤的(肥力)。
8、蚯蚓在腐殖质形成过程中起(促进作用)。
9、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
10、在普通树林里,1平方米约有(5万个)土壤动物。
11、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12、大多数植物都适宜生长在(壤土)里。
13、做肥料袋的方法:
①往塑料袋中装土、水果皮、菜叶等,也可放几条蚯蚓。
②均匀地往塑料袋中洒一点水。
把塑料袋口轻轻地扎上。
③把塑料袋放在黑暗的地方,别忘了经常翻动翻动。
14、为什么说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
答:因为蚯蚓在腐殖质形成过程中起着促进作用,它改变了土壤的结构,使土壤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透水性和肥力。
另外,蚯蚓的排泄物也是天然的肥料,所以说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
15、为什么有些地方草木茂盛,而有些地方却寸草难生?
答:有些地方土壤肥沃,水分充足,所以草木茂盛;有些地方土壤贫瘠,缺少水分,所以寸草难生。
16、为什么河田里种的萝卜又大又嫩,而山坡上种的萝卜老、水分少呢?
答:河田里是沙土,土质疏松,水分充足;山坡上主要是黏土,土质较硬,缺乏水分。
17、做肥料袋时,往塑料袋里装(土)、(水果皮)、(菜叶)、(蚯蚓)等。
四、土壤的保护
1、(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为植物提供了(养料、水分),为动物提供了(生存的栖息地),也为人类提供了(住所)和(制作物品的原料),(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2、(土壤)是植物的母亲。
3、(一节1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
4、(塑料垃圾)被埋在(土壤)中,降低了土壤的(透气性),同时也阻碍了植物(根系的发育)和对(水分、养分)的吸收与利用。
5、当森林被砍伐、植被遭破坏后,会造成土壤的(蓄水能力下降),以及(水土流失)、(肥力下降)。
6、我国陆地总面积约(844万)平方米,占国土面积的(91.9%)。
7、(荒漠化)是生态环境恶化或退化的地理过程之一,也是当今世界性的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8、假如没有了土壤,地球上将是怎样的情景?
答:假如地球上没有了土壤,我们就没有地种,就没有植物,也就没有了食物吃,后果不堪设想。
9、人们哪些行为会破坏土壤?
答:人类破坏土壤的行为有:
①喷洒农药。
②抛撒垃圾。
③开窑烧砖。
④开山毁林。
⑤乱丢废旧电池等。
10、我们可以为保护家乡的土壤做些什么?
①植树造林。
②环保宣传。
③不乱喷洒农药。
④积极回收垃圾。
⑤保护蚯蚓。
⑥参与保护活动。
⑦以小组为单位各办一份“土壤小报”。
11、在土厚相同、坡度相同、降水相同的条件下,哪块木板上流下来的水和土多?通过实验结论是什么?
(1)没有草的木板上流失的水多,流失的土也多。
(2)结论是:水、土、植物是相互依存的,植被可以保持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