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随文阅读小练笔的策略与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确立

一、课题:五年级随文阅读小练笔的策略与研究

二、研究价值:《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因此,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做写作教学资源的开发者。可人们更多地是把视线聚集在作文教学的研究上,而往往忽视阅读教学中习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实,文本不仅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凭借,而且也是习作训练的直接资源,习作既可以“取其法”,还可以“用其材”朱作仁教授把阅读定义为“一种从书面语言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他认为这种“意义”,不但是指阅读材料“说什么”的内容,还包括作者是“如何表达的”。阅读不仅是自外而内意义的吸收,更是写作的基础。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穿插写的训练。从篇幅看,或三言两语,或洋洒大篇;从内容看,或课文借用,或课外引进;从方法看,或内容挖掘,或想象补充……每一次练笔,都是他教学艺术的映照。于老师说:“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不应游离于课文之外,要使它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随文练笔就是阅读教学落实语言文字训练,促进读写结合的一项有效措施。它不仅能增强习作的话题与内容的趣味性、新颖性、情境性和生活性,激发学生写的兴趣。同时,随文练笔是在对课文内容充分理解消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很容易加以运用,降低了练笔的难度,又因其篇幅较小,动笔的时间短,教师能及时评价,大多数学生能在动笔之后马上就能感受到作文成功的快乐。再者,我们品读教材中选编的课文,文质兼美,祖国的语言文字在其中彰显着无穷的魅力,或

隽永潇洒,或激越昂扬,或空灵和谐……许多文章,言有尽而意无穷,许多言外之意须去研磨,诸多文本背后的精彩须去探寻。因此,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还能促使我们的语文教师深入地细读文本,钻研文本,从中寻找出能为深化文本理解“架桥铺路”的“读写结合点”来,把握重点,聚焦难点,提升教学能力。因此,我提出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随文有效练笔的实践和研究”的课题研究,“随文练笔”将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三、研究的意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于永正老师也指出:“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不应游离于课文之外,要使它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课文中的大量范句、范段、范文给学生提供了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及时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练习,有效的将组织运用语言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及时运用阅读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写作,从而会加深学生对课文写作方法的理解,提高写作能力。

随文小练笔对学生的写作束缚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写作实际,容易动笔,符合学生的写作心理,易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拓宽了学生写作知识和技能获得的途径,给学生的思维打开无限的空间,让他们的思维得以全面的发展,所以随文练笔对小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1.读写融合不仅是一种策略,一种方法的探索尝试,也是对语文学科本性的观念上的一种认识与把握。作为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读与写的有机有效融合,它提高了语文学习的效率,从本质上看,它站在“以人为本”的高度,立足于学生主体的长远发展。也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了教师的生命价值。

2.寻找读与写融合的内在规律和外在形式,以弥补现行教材“重阅读,轻写作”的不足。以使相对于的具体可操作阅读训练来说,显得比较虚比较泛,操作性比较弱的写作训练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易于操作和易于评价。

(二)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1. 积累学生在课堂中随文练笔的案例,探索新课程下“随文练笔”的途径和方法。

2. 开展“随文练笔”,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和写作兴趣,从小练笔入手,让他们看到希望,从而达到“要我写”到“我要写”的主观心理变化。

3. “以生为本”,在“随文练笔”的研究实践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高学习效率,努力追求低负高质;

4. 整合新教材中各种教学资源,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有效地进行随文练笔训练,提高教师指导学生随文练笔的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一)偏重理论的研究

1、对依托教材的小学中高段“随文练笔”教学的必要性及其特征内涵的探讨研究

2、实施的基本原则与基本策略研究

3、课型研究

4、教材研究

5、成功案例的规律性研究

6、教材依托下的“随文练笔”训练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研究

7、教材依托下的“随文练笔”教学中,教师的施教心理研究

(二)偏重实践的研究

1、对小学语文高年级段“阅读”与“写作”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2.对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阅读”与“写作”编排及量的统计分析;

3、“随文练笔”与“读写分离”两者不同训练方法下的效果对比研究;

4、对不同类型教材文本的“随文练笔”教学规律的案例研究;

5、对不同类型教材文本的“随文练笔”教学有效案例的展示;

6、对不同学段不同册的教材文本读与写结合点的研究;

7、信息时代背景下,如何引入多媒体手段,进行“随文练笔”教学的研究;

7、“随文练笔”促进学生读写能力提高的典型案例研究;

8、“随文练笔”的教学策略下,学生“写”的成果评价研究;

9、对“随文练笔”典型公开课的案例研究;

11、对“随文练笔”教学策略下学生的心理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与主要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

1、对随文练笔的研究应充分体现整体性原则,《语文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有着明确的读写训练重点,进行“随文练笔”时,一般应紧扣单元的读写训练重点,设计相应的练笔题,突出其整体性,为提高本单元的习作水平作好铺垫、打下基础。

2、对随文练笔的研究要注重适度性原则,首先要考虑训练的疏密度,一节课40分钟,有讲有练,都应有时间限制。如果贪多求全,蜻蜓点水;也不能草草了事,摆摆花架子。其次要注意训练内容的难易度。偏难、偏易的训练,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也会造成“费时低效”。再次,指导学生练笔必须有机地贯穿在讲读过程中,就文取材,精心设计适宜随机进行的小练笔。

3、对随文练笔的研究应注重反馈性原则,要加强信息的及时反馈,对学生运用语言时出现的错误应引导纠正,发挥榜样作用,使“随文练笔”效果达到最优化。

4、对随文练笔的研究应体现激励性原则:教师在教学中应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写出好文章,进行及时激励、分层激励、需要激励、期望激励、目标激励、竞争激励、榜样激励、评价激励等,使每个学生(包括学困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