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睾诊断治疗指引

合集下载

隐睾诊疗专家共识(完整版)

隐睾诊疗专家共识(完整版)

隐睾诊疗专家共识(完整版)隐睾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泌尿生殖畸形,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

然而,临床医生对隐睾的认识存在不足,诊疗欠规范,治疗方案差异较大,并且在治疗时机、手术策略、激素干预与否等方面存在争议。

因此,我们结合最新的国内外临床研究进展,制定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隐睾诊疗指南。

隐睾在足月男婴1岁时发病率约为1%~4.6%,而早产儿隐睾发生率明显增加。

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其隐睾发生率高达60%~70%。

临床上将隐睾分为可扪及和未扪及两类,其中约80%的隐睾可扪及。

是否可扪及和其具体位置是选择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体格检查是确诊隐睾和鉴别回缩性的唯一方法,也是区分可扪及和未扪及的可靠方法。

超声对体积测定有一定参考价值,但不能仅靠超声检查诊断隐睾和选择手术方式。

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MRI)检查对于隐睾的诊断价值不大。

为提高体检阳性率,我们强调多人、多次、多体位重复体检。

检查时将患儿置于平仰卧位或双腿交叉卧位,在腹股沟区采用"挤牛奶样"手法从内环口向阴囊方向推挤。

若能将推入阴囊,但松手后又退缩回腹股沟区,称为滑动性,属于隐睾范畴;若松手后能在阴囊内停留,称为回缩性,非真性隐睾。

检查者应避免手温过低,因冷刺激致过度提睾反射而影响检查结果。

对于未扪及的隐睾,需要进行仔细的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缺如或萎缩。

最常见的异位位于Denis-Browne小窝。

诊断性腹腔镜检查是确定腹腔内隐睾、缺如或萎缩的可靠手段。

若发现双侧未扪及或任何提示性分化异常的情况,均需尽早进行内分泌检查和遗传评估。

治疗应该在6个月龄开始,最好在12个月龄前,至少在18个月龄前完成。

治疗时机会影响到成年后生成、激素分泌以及肿瘤发生。

回缩需定期监测并持续至青春期,直到不再回缩且停留在阴囊内,无需药物或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的成功率不确切,而且用药后成功降至阴囊的患儿中约20%再次出现回缩至腹股沟区。

35岁隐睾的处理方法

35岁隐睾的处理方法

35岁隐睾的处理方法
35岁隐睾的处理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医药治疗:如果患者的隐睾是由于睾丸功能问题引起的,医生可能会给予药物治疗,例如使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或睾丸素(hMG)等来刺激睾丸发育和下降。

这些药物通常需要长期使用,可能需要几个月或更长时间才能见效。

2. 手术治疗:对于35岁的隐睾患者来说,手术治疗可能是最有效的方法。

手术可以通过开放手术或腹腔镜手术来进行。

手术的目的是将睾丸下降到阴囊中,以便正常发育和功能。

手术后需要进行适当的休养和康复期,包括戴睾丸托和避免剧烈运动等。

3. 随访治疗:在治疗完成后,需要定期进行随访。

随访的目的是评估手术效果以及检查睾丸的正常发育和功能。

定期随访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任何并发症或其他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

总结起来,35岁隐睾的处理方法包括医药治疗、手术治疗和随访治疗。

具体的处理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建议尽快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治疗。

隐睾的治疗方案

隐睾的治疗方案

隐睾的治疗方案1. 什么是隐睾隐睾(Cryptorchidism)是指睾丸未能降入阴囊。

在胎儿发育过程中,睾丸通常会从腹腔沿着腹股沟逐渐降落至阴囊。

然而,对于一些男性,睾丸未能完全降下到阴囊,即被称为隐睾。

这种情况可能影响睾丸的正常发育和功能。

2. 隐睾的危害•不孕症:隐睾是导致男性不育症的常见原因之一。

未降下的睾丸通常会受到体内温度的增加,从而影响精子的产生和存活。

•睾丸癌风险增加:隐睾患者患上睾丸癌的风险比正常人群更高。

•扭转:隐睾的附睾更容易发生扭转,导致血液供应被阻断,引发急性鞘膜积液或肠坏死。

3. 隐睾的治疗方案3.1 观察治疗对于一些新生儿,睾丸可能会在出生后几个月内自行降下。

因此,对于刚出生的儿童,可以选择观察一段时间以观察睾丸是否自行降下。

3.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被广泛用于帮助睾丸降下并促进正常生长。

以下两种药物常用于隐睾的治疗:3.2.1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hCG是一种人体细胞促性腺激素,可以促使睾丸下降。

hCG可以通过补充体外的激素制剂,刺激睾丸降下。

通常使用6-8周的hCG治疗,每周注射两次。

这种治疗方法经常可以帮助睾丸降下,但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失败。

3.2.2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GnRH可以刺激垂体产生促卵泡生成素,并通过下丘脑-垂体-睾丸轴调节生殖功能。

GnRH可以通过注射或鼻喷剂的方式给予患者。

然而,GnRH治疗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以取得效果,并且成功率较低。

3.3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治疗隐睾最常见和最有效的方式。

手术被称为睾丸的下降术(Orchiopexy)。

手术通常在宝宝2岁前进行,以避免隐睾引起的并发症。

3.3.1 腹腔镜下手术腹腔镜下手术是通过小切口和腹腔镜器械进行的,具有较小的创伤和较短的恢复时间。

它通常用于隐睾的治疗,特别是在一侧隐睾的情况下。

3.3.2 开放手术开放手术是通过在阴囊或腹股沟处做一个小切口,然后将睾丸放入阴囊中。

“蛋蛋不见了”如何找回来——隐睾治疗攻略

“蛋蛋不见了”如何找回来——隐睾治疗攻略

“蛋蛋不见了”如何找回来——隐睾治疗攻略什么是隐睾?隐睾是一种先天性发育畸形的疾病,是指婴儿出生2 个月以后,双侧或单侧睾丸未能按照正常发育过程从腰部腹膜后下降阴囊内的一种畸形状态,又称睾丸下降不全。

80%的隐睾可被触及,20%不可被触及,约20%不可触及睾丸是睾丸缺如,30%是睾丸萎缩,是小儿最常见的男性生殖系统先天性疾病之一。

因此,要初步诊断为隐睾,以下两种简便诊断方法:展开剩余87%①最简单、直接的方式是目测和触诊,通过看和摸确认阴囊内有无睾丸。

尤其是新生儿父母在给宝宝洗澡、护理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如果发现宝宝阴囊空虚,不能摸及睾丸或只有一个睾丸,或发现在腹股沟触及包块,都要及时去医院检查、确诊、治疗。

②仪器检查:B 型超声波、腹腔镜、CT、核磁共振(其中后两种检查的缺点是年幼的儿童检查比较困难而且费用较高,目前最常用的为B 超。

)隐睾分类,看看你属于哪一种?①可回缩的睾丸:简单说就是睾丸可推挤或拉入阴囊内,松开后又缩上至腹股沟处。

如果轻拉睾丸能降至阴囊底部就属于可回缩睾丸,不是隐睾,一般不会影响睾丸发育。

②真性隐睾:有腹内高位隐睾(位于内环以上)、腹股沟隐睾(位于内外环之间)、阴囊高位隐睾、滑动性隐睾(完全下降的睾丸可在阴囊底部和腹股沟间自由活动)。

真性隐睾不但在阴囊内摸不到睾丸,就是在阴囊上部或腹股沟处也摸不到睾丸,其位置过高,常位于腹腔内。

③异位睾丸:睾丸不在正常下降的途径中,可位于腹股沟浅袋、会阴、股管、耻骨上、对侧阴囊等,可能与睾丸引带发育异常有关,激素治疗无效,需进行手术治疗。

④无睾畸形(单侧、双侧):多由妊娠期间子宫内精索扭转产生。

治疗隐睾西医疗法 PK 中医疗法?在门诊经常碰到患儿的家属或病人询问:“医生,到底需不需要手术呢?还是保守治疗呢?”有临床数据表明中医疗法效果慢,不明显,一岁以内的小儿通过一些药物的应用有可能使睾丸降入阴囊,到了二岁仍然不能下降入阴囊,则要考虑手术治疗,不能再进行保守治疗。

诊疗常规22-隐睾-张宁

诊疗常规22-隐睾-张宁

隐睾一、病史、体检注意事项1. 详细询问是否低出生体重、早产或双胞胎,有无家族遗传病史;2. 是否在阴囊中发现过睾丸;3. 是否有腹股沟手术史,如疝修补手术史;4. 检查时患儿应取坐位,两腿屈曲外展,室温适宜,检查者双手温暖,仔细检查。

需要特别注意会阴部、股上部、腹股沟浅袋部、耻骨上部,以明确有无异位睾丸存在;注意有无伴发的鞘膜积液或疝;5. 如为单侧隐睾,同时需要注意对侧阴囊内已下降的睾丸情况;6. 体检时描述隐睾为单侧或双侧、可触及或不可触及,是否为某些遗传性综合症的一部分或同时伴随有其他先天畸形(如Keinefel综合症、Noonan综合症、Kallmann综合症、Prader-Willi综合症、两性畸形、尿道下裂和生殖器附件异常等)。

7. 体检时注意将隐睾分类:腹腔内隐睾、腹股沟管隐睾、阴囊高位隐睾、异位隐睾和回缩睾丸。

二、隐睾的鉴别1. 睾丸缺如,如双侧睾丸缺如可以应用HCG刺激实验来检查;2. 滑动睾丸,与回缩睾丸鉴别;三、辅助检查1. 常规检查;2. 精液常规(成人);3. 性激素五项或HCG激素刺激实验(必要时);4. 睾丸肿瘤瘤标(AFP、HCG等,必要时);5. 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对诊断隐睾的准确性和灵敏性有限,但术前需要有上述任何一种影像学检查的结果;6. 腹腔镜探察术:可以作为诊断和治疗同时进行的方法。

四、治疗原则及方法1. 激素治疗,多认为治疗开始的最佳时间为9-12月龄;2. 睾丸固定术的时机:如激素治疗无效,需在2岁内开始,常用的方法有标准的睾丸固定术、Fowler-Stephens睾丸固定术(即精索血管高位结扎、长袢输精管睾丸固定术)、腹腔镜睾丸固定术、睾丸自体移植术。

3. 隐睾切除与睾丸假体: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睾丸的生精以及内分泌功能、隐睾发生恶变的可能性、另一侧睾丸的情况、生育情况和隐睾切除对患者心理、外观的影响。

五、随访注意事项1. 对于可能发生睾丸肿瘤的随访和治疗(嘱患者注意下降、固定睾丸的变化情况);2. 对于生育能力受影响的随访和治疗;3.对于缺失睾丸后心理压力的随访和治疗(如果青春期前已行睾丸假体手术,青春期后可再次置入大小适合的睾丸假体)。

隐睾诊疗专家共识

隐睾诊疗专家共识

隐睾诊疗专家共识作者: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泌尿外科学组选自: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18,39(7)隐睾(Cryptorchidism)是常见的先天性泌尿生殖畸形之一,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已成为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1,2]。

然而,临床医师对隐睾的认识存在不足、诊疗欠规范,治疗方案差异较大,并且在治疗时机、手术策略、激素干预与否等诸多问题上存在争议。

因此,为提高对隐睾诊治的全面认识、规范我国隐睾诊疗方案,故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最新临床研究进展形成专家共识,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进而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隐睾诊疗指南。

一、流行病学及分类隐睾在足月男婴1岁时发病率约1%~4.6%,早产儿隐睾发生率明显增加,出生体重<1 500 g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其隐睾的发生率高达60%~70%[3]。

早产儿出生后睾丸会继续下降,至12周龄其隐睾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接近足月儿水平。

临床上将隐睾分为可扪及睾丸和未扪及睾丸两类,约80%的隐睾睾丸可扪及[4]。

睾丸是否可扪及和其具体位置是选择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二、诊断体格检查是确诊隐睾、鉴别回缩性睾丸的唯一方法,也是区分可扪及睾丸和未扪及睾丸的可靠方法。

超声对睾丸体积测定有一定参考价值,但不能仅靠超声检查诊断隐睾和选择手术方式。

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MRI)检查对于隐睾的诊断价值不大[5]。

为提高体检阳性率,强调多人、多次、多体位重复体检。

检查时将患儿置于平仰卧位或双腿交叉卧位,在腹股沟区采用"挤牛奶样"手法从内环口向阴囊方向推挤睾丸。

若能将睾丸推入阴囊,但松手后睾丸又退缩回腹股沟区,称为滑动性睾丸,属于隐睾范畴;若松手后睾丸能在阴囊内停留,称为回缩性睾丸,非真性隐睾。

检查者应避免手温过低,因冷刺激致过度提睾反射而影响检查结果。

若发现患侧睾丸未扪及,但健侧睾丸较正常同龄儿睾丸增大的情况,常提示患侧睾丸缺如或萎缩[6]。

由于该体征缺乏诊断特异性,不能因此而否定外科探查必要性。

隐睾AUA指南

隐睾AUA指南

【AUA指南】隐睾症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目的隐睾症或未降睾丸(UDT)是男性内分泌腺最常见的儿科疾病之一,也是出生时最常见的生殖器疾病。

治疗隐睾症病的主要原因包括生育潜力损害、睾丸恶性肿瘤、扭转和/或相关的腹股沟疝风险增加。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隐睾症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目前在美国的标准治疗方式是睾丸固定术(orchidopexy,文献中也称orchiopexy),即将睾丸固定于阴囊内,而较少倡导激素疗法。

然而,对于易感个体而言,即使将睾丸成功重新定位于阴囊,该方法可能会减少但不是能够完全阻止这些潜在的长期后遗症的发生。

本指南的目的是为专业人士和初级保健从业者提供关于隐睾症的管理与治疗共识,使用对象包括各种医学专业(小儿泌尿外科、小儿科内分泌科、普通儿科)从业人员。

方法该指南的主要证据来源于'隐睾症的评估和处理(2012年)'报告,而作为美国医疗保健研究和质量局(AHRQ)比较有效性审查的一部分,该报告对资料进行了系统审查和数据提取。

通过对MEDLINE、护理及相关健康文献累计索引(CINAHL)和EMBASE的严格检索,该报告所采纳的资料来源于1980年1月至2012年2月间出版的与隐睾症有关的英文研究文献。

为了获取最近发表的文献并扩大 AHRQ 原始报告中的证据来源,美国泌尿学协会(AUA)对 PubMed 和EMBASE 进行了额外的补充搜索,以寻找自1980年1月至2013年3月间所发表的与隐睾症相关并且进行了先验性(由因及果)分析的相关综述性文献。

全部资料包含704项研究结果,经过有效剔除后,在指南中被按照“标准(Standards)”、“建议(Recommendations)”或“可选(Options)”的不同方式来表述。

当针对某项特定的临床措施的证据足够充分时,分别以A (high, 高)、B(moderate, 中度)或C(low, 低)来表示推荐强度的等级。

隐睾治疗方案

隐睾治疗方案

隐睾治疗方案第1篇隐睾治疗方案一、方案背景隐睾症是指一个或两个睾丸未能降至阴囊,而停留在腹膜后、腹股沟或会阴部等异常位置的一种病症。

为保障患者生理及心理健康,制定一套合法合规的隐睾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二、治疗目标1. 使患侧睾丸达到正常位置,即阴囊内。

2. 消除患者生理及心理不适,提高生活质量。

3. 预防睾丸恶变风险,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三、治疗方案1. 保守治疗(1)适应症:适用于婴幼儿及部分青少年患者,睾丸有自行下降可能。

(2)治疗措施:密切观察,定期体检,包括体格检查、超声检查等。

(3)治疗周期:3-6个月。

2. 药物治疗(1)适应症:适用于部分睾丸位置较低,有下降潜力的患者。

(2)治疗药物: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等。

(3)用药方法:根据患者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

(4)治疗周期:3-6个月。

3. 手术治疗(1)适应症:适用于保守治疗和药物治疗无效,或睾丸位置较高,无下降可能的患者。

(2)手术方法:1) 睾丸下降固定术:适用于腹股沟管内睾丸、腹膜后睾丸等。

2) 睾丸自体移植术:适用于高位睾丸、发育不良的睾丸等。

3) 睾丸切除术:适用于恶变风险较高、严重发育不良的睾丸等。

(3)术前准备:完善相关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

(4)术后护理:密切观察病情,预防感染,定期复查。

四、并发症预防及处理1. 感染: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合理使用抗生素。

2. 出血:术中仔细止血,术后密切观察,及时处理。

3. 睾丸萎缩:定期复查,评估睾丸功能,必要时给予激素替代治疗。

4. 睾丸恶变:加强随访,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五、随访及评估1. 保守治疗和药物治疗患者:每3个月进行一次随访,评估睾丸位置及发育情况。

2. 手术治疗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进行随访,评估手术效果及并发症。

3. 长期随访:每1-2年进行一次随访,监测睾丸功能及恶变风险。

六、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1. 向患者及家属普及隐睾症相关知识,提高治疗依从性。

15CPUA-AUA隐睾指南

15CPUA-AUA隐睾指南
第一作者 Agarwal Bae La Scala Marchetti Stec 地区 美国 韩国 瑞典 意大利 美国 病人 122 43 150 40 172 睾丸数 204 64 41 274 平均年龄 (年) 5 3 5 4 平均随访 (年) 2.8 4.4 3.8 2.3 2.2 缓解 30% 45% 34% 未降 32% 14% <23% 25% 7%
因此,对不可触及的隐睾,诊断性腹腔镜或开放手术探查是必须的。 腹腔镜探查因其创伤小以及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成为不可触及隐睾的
诊断金标准。
隐睾的诊断与评估 (六)
对所有双侧睾丸不能触及的男性表型新生儿,应建议请合
适的专家(小儿泌尿和小儿内分泌)会诊,以评估可能存
在的性别发育异常(DSD) (标准,证据级别:A) 。 当隐睾合并有较重程度的尿道下裂时,应评价是否存在性 别发育异常(DSD)的可能(标准,证据级别:C) 。 对双侧睾丸不可触及且未合并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的男孩, 应检测苗勒氏管抑制物(MIS或抗苗勒氏管激素水平)及 更多的激素检测以评估无睾症(可选,证据级别:C) 。
隐睾的诊断与评估 (四)
应该转诊六个月后有新诊断隐睾(获得性)的患儿至外科
专家处就诊。(标准;证据级别:B)
获得性隐睾是指已经下降睾丸的上升,而不能重新回复到阴囊内。其 患病率为1–7%,高峰年龄约8岁;在有近端型尿道下裂、回缩性睾丸
史的男孩,其发生风险增加。初步研究表明,其也存在与原发性隐睾
激素治疗与生育保护:激素治疗可能对保护生殖细胞成熟和/或精子 的产生有预防性作用。小样本研究显示,睾丸固定术联合新辅助
LHRH或GnRH治疗的患者与单纯行睾丸固定术相比较,其成年早期
的精液分析显示了更好的精子计数和精子形态学表现(p<0.001)。 但尚不清楚这些睾丸组织学上的效应能否持续到成年并改善其生育能

隐睾健康教育

隐睾健康教育

隐睾健康教育一、概述隐睾又称睾丸下降不全,指出生后睾丸未降入阴囊而停留于正常下降途中,即停留在腹膜后,腹股沟管或阴囊入口处。

二、治疗原则手术(睾丸下降固定术,如发现睾丸下降可不能下降引入阴囊,必要时可施行睾丸切除术)。

三、术前指导1、协助完善各项辅助检查。

禁烟、酒。

2、告知患者及家属与疾病、手术、麻醉相关的知识,消除恐惧、焦虑情绪。

3、做好与手术、麻醉及患者配合所需的准备。

如皮肤准备(手术区皮肤的清洁与准备)、呼吸道准备(有效咳嗽及深呼吸)、消化道准备(术前禁食禁饮等)、心血管准备(控制血压)等。

4、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更换宽松衣裤,取下活动性义齿、首饰等个人物品,交家属保管。

四、术后护理1、术后取去枕平卧位6小时,6小时后血压平稳可睡枕头。

2、术后六小时禁食禁饮,六小时后可开始进水,如无呕吐、腹痛、腹胀等不适,逐渐流质、半流质、普食。

3、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渗液的颜色及量。

若有,应及时通知医生并更换敷料。

4、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对有镇痛泵患者,注意检查管道是否通畅,评价镇痛效果是否满意;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

5、手术当天平卧位为主,术后六小时可侧卧或者半卧位;术后第一天半卧位为主,增加床旁活动。

五、出院指导1、术后3个月至半年复查一次。

定期B超检查,以了解术后睾丸血运,生长情况和手术效果。

2、饮食方面选择富有营养、易消化、清淡可口,色香味均佳的饮食,以增进食欲,补充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3、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及轻度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4、服装方面最好穿纯棉类的宽松内裤保持局部温度适宜,会阴部体温不可过高。

参考文献:《泌尿外科护理工作指南》拟定:徐** 审核:护理部修订日期:2020年9月。

小儿外科-小儿隐睾临床路径文档

小儿外科-小儿隐睾临床路径文档

小儿隐睾腹腔镜睾丸松解固定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小儿隐睾(ICD10:Q53.903)二、诊断依据:根据《小儿外科学第4版》()1.病史:单侧或双侧阴囊空虚,未扪到睾丸。

2.体格检查:单侧或双侧阴囊空虚。

3.B超检查结果:考虑隐睾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小儿外科学第4版》()1.单侧或双侧阴囊空虚,未扪到睾丸。

2.手术年龄最好在2岁以前。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4.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5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Q53.903疾病编码。

2.单侧或双侧阴囊空虚,未扪到睾丸。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天。

入院后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细胞分析+凝血4项、尿液分析+尿沉渣分析、住院生化、免疫4项、血型鉴定;2.胸部正侧位片;3.B超检查七、选择用药:抗菌素:头孢一代,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

术后使用静脉头孢一代抗菌素2天。

八、手术日:为入院后第1~2天麻醉方式:选择全麻。

九、术后住院恢复3天十、出院标准:1.体温正常、伤口无红肿渗液,阴囊无红肿。

2.无其他并发症。

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并发症。

此种疾病术后可能出现阴囊血肿、感染及出现上呼吸道感染。

可能导致延长治疗时间及增加医疗费用。

2.节假日。

由于患者住院后赶上节假日,而使手术拖延,从而也使住院时间和费用增加。

小儿隐睾住院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小儿隐睾(ICD10:Q53.903)拟行腹腔镜睾丸松解固定术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住院日期:。

隐睾

隐睾

隐睾诊疗规范一诊疗规范(一)【诊断规范】临床症状:经过反复检查患侧阴囊内不能扪及睾丸。

体征:多数患者在股部、耻骨部、会阴部可扪及类似睾丸样肿物,有一定的活动度。

辅助检查:1.B超检查可以发现腹股沟部类似睾丸样肿物并有精索血管血流信号。

2.CT、MRI检查也可发现肿物。

3.近年来腹腔镜检查有助于扪不到的隐睾,取得满意效果(二)【治疗规范】1.激素治疗: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2.促黄体生成素释放素(LHRH)或促性腺素释放素(GNRH)3.促黄体生成素释放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4.手术治疗;(1)睾丸固定术(2)分期睾丸固定术(3)睾丸移植(4)睾丸切除(三)【入院医嘱】1.儿科护理常规2.一级护理3.流质饮食4.血液检查5.术前准备,择期手术。

二诊断流程经过反复检查患侧阴囊内不能扪及睾丸B超检查血液检查术前准备,择期手术三住院流程图门诊收入院值班护士安排床位,同时测量患儿体重、体温等生命体征,完成护理指导。

住院医师询问病史、查体,在上级医师指导根据病情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制定初步治疗方案,2小时内完成相关诊断及治疗医嘱,6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24小时内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或主任医师完成查房并书写查房记录,制定完整的诊疗计划,将病情及诊疗计划告知患儿家属,完成入院记录。

完成相应的术前准备,如B超及CT检查,签署手术协议书,通知手术室,手术治疗。

术后24小时内由手术者完成手术记录。

禁饮食,给予抗炎、全量补液处理。

术后3天手术者连续查房,观察病情变化,待胃肠功能恢复后,改为普通饮食,减少补液量,并记录查房记录。

无切口感染征象,术后第三天换药。

无发热、疼痛发热、疼等不适告知患儿家属出院后注意事观察切口,抗炎治疗项,嘱术后半月复诊出院。

隐睾(睾丸可触及)临床路径(2010年版)

隐睾(睾丸可触及)临床路径(2010年版)

隐睾(睾丸可触及)临床路径(2010年版)一、隐睾(睾丸可触及)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隐睾或睾丸下降不全(不包括腹内睾丸下降不全)(ICD-10:Q53.1-Q53.9)。

行睾丸下降固定术(ICD-9-CM-3:62.5)。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小儿外科学》(施诚仁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第4版)。

1.临床表现:患侧阴囊空虚、扁平、发育差、不对称、扪不到睾丸。

2.体格检查:患侧阴囊空虚,但可在阴囊顶部或腹股沟部扪及睾丸;或睾丸可推入阴囊内但放手即回缩,睾丸较正常小,可伴同侧鞘状突:未闭。

3.影像学检查:超声可显示睾丸位置与大小。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小儿外科学》(施诚仁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第4版)。

行睾丸下降固定术(ICD-9-CM-3:62.5)。

(四)标准住院日为3–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Q53.1-Q53.9隐睾或睾丸下降不全(不包括腹内睾丸下降不全)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2天。

必需的检查项目: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型、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2.胸片(正位)、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异常者);3.超声。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选择用药(推荐用药及剂量)。

2.推荐药物治疗方案(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的药物)。

隐睾诊断治疗指南

隐睾诊断治疗指南

第十五节隐睾诊断治疗指南隐睾(cryptorchidism,Undescended testes,UDT):包括睾丸下降不全、睾丸异位和睾丸缺如。

睾丸下降不全是指出生后睾丸未能按通过腹股沟管并沿着腹膜鞘突下降至阴囊, 而停留在下降途中,包括停留在腹腔内。

睾丸异位是睾丸离开正常下降途径,到达会阴部、股部、耻骨上、甚至对侧阴囊内。

上述情况中某些病例睾丸是有活力的,而另一些病例那么可能已经萎缩或失活。

睾丸缺如是指一侧或两侧无睾丸,约占隐睾患者的3~5%。

【流行病学】隐睾在足月男性新生儿中发病率约3%,在男性早产儿发病可达30%,是出生时最常见的男性生殖器异常。

大约70%的未降睾丸可以在生后第一年内自行下降,然而大约1%的患儿将始终保持隐睾状态。

自发下降多见于出生低体重儿、阴囊较大、双侧睾丸未降的男孩。

隐睾以单侧多见,右侧稍多于左侧。

双侧的发生率占10%~25%。

大多数隐睾〔约80%〕位于腹股沟部,近20%的未下降睾丸或触摸不到的睾丸可能位于腹腔内,其中15%位于腹膜后,5%位于其他部位。

【病因学】至目前为止,引起隐睾确实切原因还不十清楚确。

内分泌调节异常和/或多基因缺失可能是主要原因。

【诊断】一、临床表现患侧或双侧阴囊发育差,阴囊空虚。

约80%隐睾可触及,但须区分回缩睾丸。

回缩睾丸可以被挤入阴囊而隐睾那么不可以。

约20%为不可触及隐睾,其中睾丸缺如占45%,腹腔内睾丸占30%,睾丸发育不良位于腹股沟管内占25%。

假设双侧睾丸均不能触及,同时合并小阴茎、尿道下裂,可能为两性畸形。

二、辅助检查1.检查主要针对不可触及的隐睾患者。

B超因其无创、价廉、简便,可作为常规术前检查。

2.影像检查目的在于对睾丸组织定位,据此决定手术方式。

总体上在明确睾丸位置的成功率方面,超声约为21%~76%,CT约是60%, MRI那么是42%~92%。

影像结果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

在对萎缩睾丸的诊断来说,不管超声还是核磁共振都不能提供较高的准确率,分别是16.7%和32.2%。

隐睾症的治疗方法,常用激素、手术治疗

隐睾症的治疗方法,常用激素、手术治疗

隐睾症的治疗方法,常用激素、手术治疗睾丸是男性生殖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很容易发生疾病的部位,隐睾症就是其中之一。

隐睾就是男性一侧或两侧睾丸未进入阴囊的情况。

隐睾在临床治疗上,多采用激素治疗和手术治疗。

★一: 激素治疗1: 隐睾尤其是双侧隐睾的病因可能与内分泌有关,因此1岁后可给予内分泌治疗,目前应用的内分泌有:2: 绒促性素(HCG):治疗目的是改善间质细胞(leydig’s cell)和支持细胞(Sertolicell)功能,促进睾丸发育,增加睾酮分泌,促使睾丸下降,有效率约为14%~50%,剂量为1000~1500U,隔天肌内注射,1个月后随访,总量应&gt;1万U,2万U并不增加疗效,相反会有促使睾丸萎缩的不良反应。

3: 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有效率为30%~40%,剂量为1.2mg/d,每侧鼻孔200µg,3次/d,经鼻雾化吸入,4周为1疗程,3个月后随访。

4: LH-RH HCG: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剂量LH-RH1.2mg/d,分3次经鼻雾化吸入,持续4周后HCG1000~1500U,每周1次,共用3周。

★二: 手术治疗1: 睾丸固定术是治疗隐睾的主要方法,初诊时已超过6个月或激素治疗无效,1岁以后即可行手术治疗,采用腹股沟部斜切口的睾丸肉膜囊外固定已被国内外广泛应用,对精索血管过短的隐睾可分两期手术,以充分保证睾丸的血供,但也有第2次手术误伤精索血管的可能。

2: 对长襻输精管高位隐睾可应用Fowler-Stephens术式,近来推荐此术式的改良方法,Fowler-Stephens分期手术,即初期手术仅高位切断精索血管蒂,不作睾丸固定,第2期有待丰富侧支循环建立后,将睾丸固定于阴囊内,减少了睾丸萎缩的机会。

三: 激素治疗和手术治疗的应证应根据隐睾的自然下降、退行性变、生育能力和治疔效果来考虑。

小儿隐睾的诊断和治疗过程是怎样的

小儿隐睾的诊断和治疗过程是怎样的

小儿隐睾的诊断和治疗过程是怎样的611731小儿隐睾是指男性婴儿或儿童的睾丸未能进入阴囊内,而位于腹膜后、腹股沟管内或阴囊上口。

在正常情况下,睾丸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自腰部腹膜后间隙进入腹股沟管,随着鞘状突最终下降至阴囊。

小儿隐睾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儿童泌尿外科问题,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避免可能的并发症,如不孕症和睾丸癌的发生。

治疗方法通常包括手术干预和药物治疗,具体根据患儿的年龄、睾丸位置和其他身体情况进行判断和选择。

早期发现并治疗小儿隐睾可以帮助恢复正常睾丸位置,并维持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

因此,家长应该密切关注儿童的生殖器官发育,及时就医咨询专业的医生。

在诊断和治疗小儿隐睾的过程中,通常会经历以下步骤:1.体检和病史询问:医生会进行身体检查,包括观察阴茎和阴囊的外观,寻找异常的肿块、疱疹、溃疡或其他皮肤问题,他们还可能会检查包皮是否正常。

在腹股沟区域,医生可能会检查是否存在肿胀或突出的淋巴结。

还会向患者询问任何与小儿健康相关的症状,例如尿路问题(如尿频、尿急、尿道疼痛等)、勃起功能障碍、睾丸疼痛问题等。

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诊断或测试。

患者的家族史,特别是与小儿健康有关的疾病或遗传病的发生情况。

一些男性健康问题可能有家族聚集性,因此了解家族史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风险。

除了这些方面,医生可能还会进行其他方面的身体检查,如血压测量、心肺听诊、脉搏检查等。

这些检查的目的是全面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并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诊断、治疗或建议。

重要的是,在体检期间与医生坦诚交流,提供准确和详细的病史信息,以促进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计划的制定。

2. 实施超声检查:对于小儿隐睾的诊断和治疗,确定睾丸的位置有一定的帮助。

超声检查可以提供清晰的图像,帮助医生确定睾丸是否未下降到阴囊内,而是位于腹股沟或髂管区域。

这对于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具有一定帮助。

在某些情况下,小儿隐睾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超声检查可以为外科医生提供有关睾丸位置的详细信息,帮助他们决定最佳的手术方法和进入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节隐睾诊断治疗指南
隐睾(cryptorchidism,Undescended testes,UDT):包括睾丸下降不全、睾丸异位和睾丸缺如。

睾丸下降不全是指出生后睾丸未能按通过腹股沟管并沿着腹膜鞘突下降至阴囊, 而停留在下降途中,包括停留在腹腔内。

睾丸异位是睾丸离开正常下降途径,到达会阴部、股部、耻骨上、甚至对侧阴囊内。

上述情况中某些病例睾丸是有活力的,而另一些病例则可能已经萎缩或失活。

睾丸缺。

5%如是指一侧或两侧无睾丸,约占隐睾患者的3~【流行病学】隐睾在足月男性新生儿中发病率约3%,在男性早产儿发病可达30%,是出生时最常见的男性生殖器异常。

大约70%的未降睾丸可以在生后第一年内自行下降,然而大约1%的患儿将始终保持隐睾状态。

自发下降多见于出生低体重儿、阴囊较大、双侧睾丸未降的男孩。

隐睾以单侧多见,右侧稍多于左侧。

双侧的发生率占10%~25%。

大多数隐睾(约80%)位于腹股沟部,近20%的未下降睾丸位于其他部位。

位于腹膜后,5%或触摸不到的睾丸可能位于腹腔内,其中15%【病因学】至目前为止,引起隐睾的确切原因还不十分明确。

内分泌调节异常和/或多基因缺失可能是主要原因。

【诊断】一、临床表现.
患侧或双侧阴囊发育差,阴囊空虚。

约80%隐睾可触及,但须区分回缩睾丸。

回缩睾丸可以被挤入阴囊而隐睾则不可以。

约20%为不可触及隐睾,其中睾丸缺如占45%,腹腔内睾丸占30%,睾丸发育不良位于腹股沟管内占25%。

若双侧睾丸均不能触及,同时合并小阴茎、尿道下裂,可能为两性畸形。

二、辅助检查1.检查主要针对不可触及的隐睾患者。

B超因其
无创、价廉、简便,可作为常规术前检查。

2.影像检查目的在于对睾丸组织定位,据此决定手术方式。

总体上在明确睾丸位置的成功率方面,超声约为21%~76%,CT约是60%, MRI则是42%~92%。

影像结果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

在对萎缩睾丸的诊断来说,不论超声还是核磁共振都不能提供较高的准确率,分别是%和%。

睾丸动静脉造影及精索静脉造影的准确率,却是有创检查,因而在临床上婴幼儿中不常规进行。

100%能提供3.
影像检查检查未发现睾丸者,仍需进行手术探查。

腹腔镜是当前不可触及隐睾诊断的金标准,在定位的同时可进行治疗。

4.激素的诊断应用在于明确无睾症。

对于双侧隐睾且不可触及的患儿,激素刺激试验目的在于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当血中促卵泡生成激素(FSH)及间质细胞激素(LH)升高,睾酮水平低下,大剂量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肌肉注射后睾酮水平无升高称为激发试验阴性,预示无睾症。

hCG敏感度可达100%,理论上可以不需要手术探查了。

刺激试验、雄激素、hCG双侧或单侧隐睾伴随阴茎短小、尿道下裂等需进行
测定、染色体核型、遗传基因测定等除外性别异常。

MIS/AMH、FSHLH、【治疗】有效保留生育能力的理想的年龄是在出生后12~24个月。

出生后睾丸自行下降可发生于6个月内,之后可能性减少,1岁后已无可能自行下降。

回缩睾丸多需要观察而不是手术,它们多随患儿生长几乎总能降入阴囊并保留在那。

通常睾丸离阴囊越远,自行到达正常位置的可能性越小。

1.激素治疗隐睾可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异常,激素治疗常采用hCG或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LHRH)或二者合用。

推荐hCG用于不可触及隐睾或一些重做病例的手术前准备,其增加睾丸血供便于手术。

对比安慰剂,LHRH
和hCG下降睾丸的作用中度增高。

LHRH一般喷鼻使用,而hCG常用肌注,对于使用剂量及使用周期仍然没有统一定论。

文献报道激素治疗成功率6%~75%,总体约20%左右,在可缩回睾丸或获得性隐睾的治疗中,有效率高。

LHRH和hCG副作用小且短暂,主要包括行为方面变化(例如攻击性增加)和男性第二性征方面的变化(如阴茎增大勃起等)。

由于目前无大宗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激素与手术治疗效果的比较,结果仍有争议。

2.开放手术睾丸下降固定术可触及隐睾且精索血管长度足够者推荐行睾丸下降固定术,如有鞘突未闭者需高位结扎鞘突。

如果精索血管非常短,限制睾丸无张力地固定在阴囊内,则行Fowler-Stephens手术。

这项手术可以一期完成,精索血管高位截断,将睾丸放入阴囊;也可以分2期完成,第一次手术只是截断精索血管,理论上让睾丸在腹腔内有时间建立较好的侧支循环,3~6个月手术优于分Fowler-Stephens对于是否一期后再将睾丸移至阴囊内适当位置。


二期手术,或者两种方法相似,目前的文献还不能给出有效评价。

不论睾丸固手术既可以开放手术也可以腹腔镜手术。

定术还是
Fowler-Stephens3. 腹腔镜手术对于所有不可触及睾丸或可疑间性的诊断可应用腹腔镜探查。

腹腔镜也可以治疗腹股沟型隐睾实践,弥补了开放术式破坏腹股沟管解剖完整性、腹膜后高位松解困难等缺陷。

存在急性感染,凝血异常,既往有腹部手术史,疑有腹膜粘连时不使用腹腔镜。

腹腔镜术中发现分三类:①所有精索结构存在,且进入腹股沟管(常见):推荐中止腹腔镜,并转为开放手术,修复腹股沟管,关闭开放鞘突,切除萎缩睾丸或未发育的睾丸结构(消失睾丸)。

如果在阴囊内可触及小结节,
牵拉时可见精索活动,也可以考虑停止手术,不进一步处理,让发育极度不良或已萎缩的睾丸留在腹腔外阴囊内。

即使这些结构存在恶变风险,也易于发现。

②可见精索和输精管,其盲端位于腰肌,无任何睾丸残迹(消失睾丸,无睾症::推荐即停止腹腔镜手术,无需进一步手术。

少见情况)③腹内睾丸:如睾丸小且萎缩,推荐进一步行腹腔镜睾丸切除;若腹内睾丸外观尚可,离内环口最大距离2cm以内且能牵拉到对侧内环口,可尝试进一步行手术。

腹腔镜睾丸下降固定;若睾丸位置高或可采用分期Fowler -Stephens4.自体睾丸移植适用于高位隐睾。

结扎睾丸血管,将睾丸游离移入阴囊,吻合睾丸血管与腹壁下动脉。

研究报道成功率80%~95%。

这不是广泛采用的方式,需要高度手术经验和技巧,不推荐作为常规手术方式。


【手术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包括伤口感染和血肿,但多数严重并发症是睾丸萎缩,发生率约5%~10%。

与其就诊时发现的睾丸异常的严重性相关。

在不可触及隐睾中,睾丸萎缩的危险大于腹股沟管可触及的隐睾。

在睾丸发育畸形者中,术中可见睾丸小于正常。

之前有过多次局部手术也可能对睾丸造成损伤而萎缩。

腹腔镜手术中,盲法放置Trocar可发生肠损伤,需即时修补,必要时进行开中发生严重的血管损伤需立即中转开放手术。

Trocar放手术处理。

盲法放置游离腹腔内睾丸粗心时,可能发生输尿管损伤。

睾丸固定后,睾丸可因精索张力过大出现脱出阴囊。

【预后及随访】隐睾症患儿的预后主要涉及生育能力和睾丸恶变两方面。

正规接受治疗的单侧隐睾患儿成年后生育能力并不比正常对照人群显着降低。

然而双侧隐睾患儿即使接受治疗,成年后生育能力比单侧者和正常对照有明显
降低,双侧约62%,单侧约89%,而对照约94%可以生育子女。

在所有睾丸肿瘤中大约10%可以来自隐睾疾病。

较早文献认为隐睾症男性睾丸肿瘤发病率的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是一般人群的40倍。

然而近期的文献统计认为隐睾症男性睾丸肿瘤的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是非隐睾症男性的2~8倍。

手术不能减少肿瘤的危险,但可使睾丸更易被检查。

随访包括常规自我检查。

在触及异常睾丸后,需及时就诊于泌尿外科医师,进一步行超声等检查,
测定血浆肿瘤标记物(?HCG与AFP)。

对青春期后的隐睾行睾丸固定术存在争议,对于选择保留睾丸方案者,需小心观察及随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