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中医理论知识

合集下载

【推荐】中医护理知识点:不寐

【推荐】中医护理知识点:不寐

【推荐】中医护理知识点:不寐不寐又称失眠、不得眠。

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特征的病证。

轻者难以入寐、或寐而易醒,醒后能再睡,亦有时睡时醒,寐之不实者;严重者则彻夜不虑。

医。

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本证可单独出现,但常伴有头晕头痛、心悸、健忘、乏力等症状。

1、病因病机邪扰心神或心神失养而导致阳不交阴或神不守舍而发生不寐。

(1)情志不遂、肝火扰动:情志内伤,肝郁不舒,郁而化火,肝火扰动心神;或素体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扰动神明而不寐。

(2)胃中不和、夜卧不安:暴饮暴食,脾胃受伤;或宿食停滞、酿成热痰,壅遏中焦;痰热上扰,胃气不和,则夜卧不安。

(3)思虑劳倦太过、伤及心脾:心伤则心血暗耗,心阴亏虚神不守舍;脾伤则生化乏源,营血亏少,不能上奉于心,心失所养而心神不宁。

(4)肾阴亏虚,心阳独亢:素体肾亏或久病肾虚,肾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水不济火,心肾不交,心火独亢,扰动神明,心神不宁而不得寐。

(5)心虚胆怯,心神不宁,心胆气虚,暴受惊骇,情绪紧张善惊易恐,惊恐伤神,心虚不宁而寐不安。

2、辩证论治(1)肝郁化火证:证候:不寐心烦,性情急躁易努,头眩胁痛,目赤口苦,耳聋耳肿,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泻热,佐以安神。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味。

(2)痰热内扰证:证候:不寐头胀沉重,痰多胸闷,心烦口苦,恶食嗳气,吞酸恶心,目眩,苔腻而黄,脉滑数。

治法:化痰清热、和中安神。

方药:温胆汤加减。

(3)心脾两虚证:证候: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神疲肢倦,饮食无味,面色少华。

舌淡苔薄、脉细弱。

治法:补养心脾、益气补血。

方药:归脾汤。

(4)阴虚火旺证:证候:心烦不寐、心悸不安、头晕耳鸣健忘,腰酸梦遗、五心烦热,口干津少、舌红、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养心安神。

方药:黄连阿胶汤、天王补心丹。

(5)心胆气虚证:证候:不寐多梦、易于惊醒、心悸胆怯,遇事善惊,气短倦苔,小便清长,舌淡、脉弦细。

治法: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中医内科学案例教学法-不寐

中医内科学案例教学法-不寐
●2)发病缓慢,病程长,因长期从事财会工作,故暗耗心血,伤 及心脾,导致心脾两虚而出现不寐。
●3)患者伴有纳食不佳,头晕目眩,四肢倦怠,面色少华,舌淡 苔薄,脉细无力。主要表现为气血两虚之症,涉及脏腑是脾脏。
●4)中医诊断:不寐。辨证分型:心脾两虚。诊断依据:①老年 女性,长期劳心,病程长,起病缓。②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 睡后多梦易醒。③伴有纳食不佳,头晕目眩,伴有四肢倦怠。 ④查体: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弱。
【治则治法】
●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为治则。实证宜清火化痰,消导和中; 虚证宜滋补肝肾或益气养血;虚实夹杂者,先去其实,后补其 虚,或补泻兼顾。
第二部分
案例导读。
【案例分解】
1.案例一 心脾两虚证
●(1)案例导入:刘某,女,48岁。2000年10月18日就诊。主 诉失眠1年,曾经自服“安定”来改善睡眠,效果尚可,但停用 后依然失眠,遂来诊。刻见:入睡困难,睡后多梦易醒,心悸 健忘,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饮食无味,月经正常。查:面色 少华,舌淡苔薄,脉细弱。
3.案例三 心胆气虚证
●(1)案例导入:马某,女,36岁。因受惊后出现不寐,于 2007年10月11日就诊。刻见:入睡困难,夜寐多梦,易惊醒, 胆怯心悸,触事易惊,伴有气短自汗,倦怠乏力。舌淡,苔薄, 脉弦细。
●处方:党参30g,茯苓30g,茯神30g,远志10g,龙齿15g,石菖蒲 10g,酸枣仁30g,知母10g,夜交藤30g,磁石30g,五味子10g,百合 30g,郁金15g,合欢皮15g。6剂。
●处方:黄连6g,黄芩10g,生地黄30g,白芍15g,阿胶烊化10g,夜 交藤30g,酸枣仁
●30g,知母10g,百合30g,炒槟榔30g,郁金15g,茯神30g,牛膝15g。 6剂。

不寐(中医内科)全面.ppt

不寐(中医内科)全面.ppt
失眠的主要脏腑在心,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神 不守舍而失眠,且与肝、脾、胆、胃、肾的阴阳气血 失调相关。如:
急躁易怒而失眠,多为━━肝火内扰;
脘闷苔腻而失眠,多为━━胃腑宿食,痰浊内盛;
心烦心悸,头晕健忘而失眠,多为━━阴虚火旺, 心肾不交;
面色少华,肢倦神疲而失眠,多为━━脾虚不运, 心神失养等。
最新.课件
时间问题
最新.课件
质量问题
6
由于以上时间和质量不够,致使 醒后不能消除疲劳。因此,临床判断 失眠不仅要根据睡眠的时间和质量, 更重要的是以能否消除疲劳、恢复体 力与精力为依据。
最新.课件
7
病因病机
思虑太过 损伤心脾
劳逸失调
气血亏乏
素体不强 脏腑功能失调
病后体弱
心脾两虚 肾阴亏虚
心神失养

惊恐、郁怒
【分析】本证病机主要为心脾两虚, 气血不足所致。......。
【治法】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方药】归脾汤
最新.课件
18
3.心虚胆怯
【症状】不寐多梦,易于惊醒,胆怯 心悸,遇事善惊,气短倦怠,小便清长, 舌淡脉弦细。
【分析】本证病机主要为心胆虚怯, 气虚血少所致。
【治法】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方药】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
最新.课件
13
分证论治
●实证 1.心火炽盛 【症状】心烦不寐,躁扰不安,小便短赤,口舌
生疮,舌尖红,苔薄黄,脉数有力或细数。 【分析】本证病机主要为心火内炽,心神扰动所
致。 【治法】清泻心火,安神宁心。 【方药】朱砂安神丸
最新.课件
14
2.肝郁化火
【症状】急躁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目 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 而数。

不寐(中医内科)ppt课件

不寐(中医内科)ppt课件

临床表现
不寐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入睡困难、睡眠浅、多 梦、早醒、醒后不易再入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 白天困倦等。长期失眠可导致情绪焦虑、抑郁,甚 至出现心悸、胸闷、血压不稳定等症状。
中医对不寐的认识
中医理论
中医认为不寐与心、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主要病因有情志所伤、 饮食不节、劳逸失调、久病体虚等,导致阳盛阴衰,阴阳失交,神不守舍。
辨证分型
中医将不寐分为多种证型,如心火炽盛、肝郁化火、痰热内扰、胃气不和、阴 虚火旺、心脾两虚等。每种证型都有其特定的症状表现和治疗方法。
发病原因与机制探讨
发病原因
不寐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包括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 失度、病后体虚等。其中,情志失调是不寐的主要病因之一 ,如愤怒、忧郁、思虑过度等均可导致气机郁滞,心神不宁 。
不寐(中医内科)ppt课件
目录
• 不寐概述与中医认识 • 辨证分型与治疗原则 • 常见证候治法与选方用药 • 针灸治疗不寐应用举例 • 预防调护与康复指导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不寐概述与中医认识
Chapter
不寐定义及临床表现
定义
不寐,又称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 征的一种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 ,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 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注意事项
避免熬夜、劳累过度,保持充足睡眠
心脾两虚证治法及选方用药
治法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选方用药
归脾汤、酸枣仁汤等加减治疗
注意事项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过度思虑和劳累
04
针灸治疗不寐应用举例
Chapter
常用穴位介绍及功能主治
01

中医内科(不寐)

中医内科(不寐)
若肝胆实火,肝火上炎之重症出现头痛欲裂、大便秘结, 可服当归芦荟丸。
2、痰热扰心 临床表现:心烦不寐,胸闷脘痞,泛恶嗳气,伴头重,目 眩;舌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化痰热,和中安神。 代表方:黄连温胆汤。
本方由黄连、竹茹、枳实、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 姜、大枣组成。 若心悸动惊惕不安加琥珀、珍珠母、朱砂;
不寐
定义: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 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 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 寐;重则彻夜不寐。
西医学中的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慢性消化 良、贫血、动脉粥样硬化症等以不寐为主要临床 表现时均属本病范畴,可参照本病辩证论治。
不寐在《黄帝内经》中称为“不得卧”“目不瞑”,认 为是邪气客于脏腑,卫气行于阳,不能入阴所致。 直至东汉时期,张仲景丰富了《黄帝内经》对不 寐的临床症候和治法的论述,补充了阴虚火旺及 虚劳虚热烦躁的不寐证,首创黄连阿胶汤及酸枣 仁汤,一直沿用至今。宋.许叔微在《普济本事方》 中论述了肝经血虚,魂不守舍,影响心神不宁而 发生不寐的病机,在服药上提出“日午夜卧服”的观 点。延至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不寐》将不寐 病机概括为有邪、无邪两种类型,并归纳总结了 不寐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方法。
1、肝火扰心证 临床表现:不寐多梦,甚则彻夜不眠,急躁易怒,伴头晕 头胀,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不思饮食,便秘溲赤;舌红 苔黄,脉弦而数。
治法:疏肝泻热,镇心安神。
代表方:龙胆泻肝汤
本方由龙胆草、黄芩、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柴胡、 生地黄、栀子、生甘草组成。
若胸闷胁胀,善叹息者,加香附、郁金、佛手;
若痰热盛,痰火上扰心神彻夜不寐,大便秘结不通者,加 大黄或用礞石滚痰丸。

不寐中医理论知识

不寐中医理论知识

PPT文档演模板
不寐中医理论知识
痰热扰心证 常用药及加减
® 常用药:
半夏、陈皮、茯苓、枳实——健脾化痰,理气和胃; 黄连、竹茹——清心降火化痰; 龙齿、珍珠母、磁石——镇惊安神。 ® 加 减: 胸闷嗳气,脘腹胀满,大便不爽,苔腻脉滑——
半夏秫米汤和胃健脾,交通阴阳,和胃降气; 饮食停滞,胃中不和,嗳腐吞酸,脘腹胀痛——
神曲、焦山楂、莱菔子以消导和中。
PPT文档演模板
不寐中医理论知识
【辨证论治 】
3.心脾两虚证
主证:不易入睡,多梦易醒 兼证:心悸健忘,神疲食少头晕目眩,四肢倦
怠,腹胀便溏,面色少华
舌脉: 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病机概要:脾虚血亏,心神失养,神不安舍 治 法: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代 表 方: 归脾汤加减 常用药及加减:
不寐-中医理论知识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
不寐中医理论知识
【概 述】
一、定义
不寐又称 “失眠” (即失去正常的睡眠),是由于心
神失养或心神不安引起的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 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 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
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 或醒后不能再寐;
泽泻、茯苓、丹皮——健脾渗湿,清泄相火;
黄连——清心降火;
肉桂——引火归原。
® 加 减:
心阴不足为主者——天王孙心丹以滋阴养血,
补心安神;
心烦不寐,彻夜不眠——朱砂(研末,0.6克,另吞)、
磁石、龙骨、龙齿重镇安神。
PPT文档演模板
不寐中医理论知识
【辨证论治 】
5.心胆气虚证
主证:虚烦不寐 兼证:触事易惊,终日惕惕,胆怯心悸 气短自

中医内科学--不寐

中医内科学--不寐
2013-9-13 中医内科学 10
• 四
辨证论治
• (一)、辨证要点 • 本病辨证首分虚实。 • 虚证,多属阴血不足,心失所养,临床特点为体质
瘦弱,面色无华,神疲懒言,心悸健忘。 • 实证为邪热扰心,临床特点为心烦易怒,口苦咽干, 便秘溲赤。
• 次辨病位,病位主要在心。 • 由于心神的失养或不安,神不守舍而不寐, 且与肝、胆、脾、胃、肾相关。
2013-9-13
中医内科学
14
心脾两虚证

• • • • • 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伴头晕目眩,四肢 倦怠,腹胀便溏,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证机概要:脾虚血亏,心神失养,神不安舍。 治法: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代表方:归脾汤加减。本方益气补血,健脾养心,适用于不寐健 忘,心悸怔忡,面黄食少等心脾两虚证。 常用药:人参、白术、甘草益气健脾;当归、黄芪补气生血;远 志、酸枣仁、茯神、龙眼肉补心益脾安神;木香行气舒脾。 心血不足较甚者,加熟地、芍药、阿胶以养心血;不寐较重者, 加五味子、夜交藤、合欢皮、柏子仁养心安神,或加生龙骨、生牡 蛎、琥珀末以镇静安神。
2013-9-13
中医内科学
9
• (三)、相关检查
• 不寐主要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表现 为入睡困难,或寤而不寐,时寐时醒,或醒后 不能再寐。临床采用多导睡眠图来判断:
• ①测定其平均睡眠潜伏期时间延长(长于30分钟); • ②测定实际睡眠时间减少(每夜不足6.5小时); • ③测定觉醒时间增多(每夜超过30分钟)。
• (二)不寐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西医学的神经官能 症、更年期综合征、慢性消化不良、贫血、动脉 粥样硬化症等以不寐为主要临床表现时,可参考 本节内容辨证论治。 中医内科学 2013-9-13

中医内科学~不寐

中医内科学~不寐
▪ 若肝郁化火,肝火暴张,痰火上扰神明而发为 狂证。
▪ 辨证要点 ▪ 治疗原则 ▪ 分证论治
辨证要点
1.辨虚实 虚证--多属阴血不足,心失所养,临床特点
为体质瘦弱,面色无华,神疲懒言,心悸健 忘。病程长,起病缓慢。 实证--为火盛扰心,临床特点为心烦易怒, 口苦咽干,便秘溲赤。病程短,起病急。
辨证要点
▪ 《医宗必读·不得卧》将失眠原因概括为“一曰 气虚,一曰阴虚,一曰痰滞,一曰水停,一曰胃 不和”五个方面。
病因
病机
病理 结果
情志失常 病后体虚 劳逸失调 饮食不节
心虚胆怯,心神不安 阴虚火旺,阴不敛阳 化源不足,心神失养 痰火实火,扰动心神
阳不入阴
不寐
病位:心 与肝、脾、肾相关。 病机: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失调,气血失
睡眠环境宜安静,空气宜清新;忌烟酒,不喝浓茶, 避免过度兴奋。
适当参加体力劳动,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作 息有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患病以后,治病宜早;按时服用药物,掌握服药时 间,尤其重视睡前服药;可配合气功及心理治疗。
定义:记忆减退,遇事善忘; 病因病机:心脾不足,肾精亏虚; 治疗原则:养心血,补脾肾;
剂、药物(包括剂量)和调护
李某,男,60岁,干部,就诊时间:2003.3.13; 主诉:左胸发作性闷痛3年,加剧2天。患者有 “冠心病”3年,每逢春季多发;近2天来,气 候潮湿多雨,患者自觉左胸部发作性闷痛,放 射至左前臂、小指,一天发作2—3次,每次持 续3-5分钟,休息后能缓解,伴头晕、心悸、恶 心欲呕、气短乏力、纳呆便溏、舌淡黯,苔白 厚腻,脉滑。 患者形体肥胖,平素喜吃肥甘厚 味;心电图示“心肌缺血”。
▪ 黄连阿胶汤黄连、黄芩、生地、白芍、阿胶、鸡子黄-- 重在滋阴清火,适于阴虚火旺及热病后之心 烦失眠。

中医内科学__第10章不寐

中医内科学__第10章不寐

3.劳逸失调: 过劳伤脾-气血生化不足-不能滋养心神 4.病后体虚: 久病—气血亏虚 房老过度--肾阴虚,不能上交心火,使心火旺
二、病因病机
(二)病机
1.基本病机:阳盛阴虚,阴阳失交
2.病位:心,与肝、胆、脾、胃、肾及 有关
三、诊断
(一)、诊断要点
1.临床特征:轻者入睡困难或睡而易醒,
或时醒时睡,症状连续3周以上,重者彻夜 难眠。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 神疲乏力、心神不宁、多梦等症 2.病史:患者常有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倦、思
不 寐(失眠)
一、概述
(一)定义
1.原因:阳盛阴虚(阳不入阴),阴阳失 交 2.表现:①入睡困难
②寐而易醒 ③时寐时醒 ④醒后不能再寐 ⑤彻夜不寐
一、概述
与现代医学的关系
相当于西医学中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 脑震荡后遗症等以失眠为主要临床表现者。
二、病因
1.情志失常: ①暴怒伤肝-肝郁-化火-扰动心神 ②过喜伤心-心神不安 ③心火亢盛-扰动心神 ④暴受惊恐-心虚胆怯-神魂不安 2.饮食不节: 损伤脾胃-酿生痰热-扰动心神
能下交于肾,水火不济 治法: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 方药: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减
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 交泰丸 :清心降火,引火归元
5.心胆气虚
主症:心烦不寐,多梦易醒 兼症:胆心悸,触事易惊,伴气短自汗,倦态乏力 舌脉象:舌淡,脉弦细。
病机:心胆虚胆,心神失养 治法: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方药: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加减 安神定志丸:镇惊安神 酸枣仁汤:养血清热除烦
五、中医适宜技术
(一)单方验方
1.心肾不交:酸枣仁15~30g,麦冬9g,五味 子5g,水煎服 2.气阴不足:酸枣仁15~30g,生地黄12g, 五味子9g,水煎服 3.痰热内扰:酸枣仁15~30g,半夏9g,五味 子5g,水煎服

不寐-中医理论知识

不寐-中医理论知识

不寐-中医理论知识一、不寐的定义不寐,即睡眠障碍,是指人体无法获得足够的、质量较好的睡眠。

这种症状表现为入睡困难、夜间频繁醒来、睡眠过浅无法进入深度睡眠等。

长期的睡眠障碍会给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及时了解和解决不寐问题非常重要。

二、中医对不寐的看法中医学认为,不寐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足或异常,情志不舒畅等原因导致的。

因此,中医治疗不寐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调理脏腑功能、调节气血平衡、平复情志等来恢复正常的睡眠。

2.1 脏腑功能失调在中医理论中,肝主疏泄,心主神志,脾主运化,肺主呼吸,肾主生长与繁殖。

这些脏腑的功能失调会导致睡眠问题。

例如,肝郁气滞往往导致易怒、焦躁、入睡困难;心阳虚弱则表现为心悸、多梦、夜尿频繁等。

因此,中医通过调理脏腑功能来改善不寐症状。

2.2 气血不足或异常中医认为,气血充盈与否是保证正常睡眠的重要因素。

气血不足或异常会导致身体疲劳、心神不宁,进而影响睡眠质量。

中医治疗不寐常常通过补益气血、调理脾胃来调节身体的能量平衡。

2.3 情志不舒畅中医相信情志活动与睡眠有密切关系。

因此,情绪波动大、精神疲劳的人更容易出现不寐症状。

为了缓解情志不舒畅带来的影响,中医治疗不寐常常通过调节情绪、平衡阴阳来恢复睡眠正常。

三、中医治疗不寐的方法3.1 中药调理中医药是治疗不寐的重要方法之一。

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中医师会开具适合的中药方剂来调理身体。

常用治疗不寐的中药有当归、何首乌、黄精等,它们有舒肝理气、补血养心的作用。

3.2 饮食调节中医强调饮食与健康的关系,饮食调节对于改善不寐症状也非常重要。

中医建议少食辛辣、油腻的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粗粮等。

此外,中医还提倡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和作息时间,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3.3 穴位按摩中医的另一治疗方法是通过按摩穴位来改善不寐症状。

常用的穴位有太溪、内关、足三里等。

按摩这些穴位有助于调理脏腑功能、平衡气血,并能放松身心,促进良好的睡眠。

3.4 中医养生中医倡导养生的观念对于预防和改善不寐都很重要。

中医内科学-不寐

中医内科学-不寐

诊查要点
❖ 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连续3周以 上,重者彻夜难眠;
❖ 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神疲乏力、心神 不宁、多梦等症;
❖ 常有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倦、思虑过度,病后, 体虚等病史;
❖ 各系统及实验室检查,未发现有妨碍睡眠的其他器 质性病变。
辨证论治
❖ 本病的辨证要点 辨证当辨虚实。如急躁易怒而不寐,多为肝火内
感和内伤两类,提出“虚劳虚烦不得眠”的论述。 《景岳全书》中将不寐病机概括为有邪、无邪
两种类型。 明·李中梓提出:“不寐之故,大约有五:一曰
气虚,一曰阴虚,一曰痰滞,一曰水停,一曰胃不 和。”
戴元礼《证治要诀》又提出“年高人阳衰不寐” 之论。
概述
❖ 不寐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西医学的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慢性消
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
❖ 肝火扰心证 主症:不寐多梦,甚则彻夜不眠,急躁易怒,伴头 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不思饮食,便秘溲 赤,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治法:疏肝泻火,镇心安神。 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常用药: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车前子、当 归、生地、柴胡、甘草、生龙骨、生牡蛎、灵磁石。
辨证论治
❖ 肝火扰心证加减变化: ❖ 胸闷胁胀,善太息者,加香附、郁金、佛手、绿萼
梅以疏肝解郁; ❖ 若头晕目眩,头痛欲裂,不寐躁怒,大便秘结者,
可用当归龙荟丸。
辨证论治
❖ 痰热扰心证 主症:心烦不寐,胸闷脘痞,泛恶嗳气,伴口苦, 头重,目眩,舌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化痰热,和中安神。 代表方:黄连温胆汤加减。 常用药:半夏、陈皮、茯苓、枳实、黄连、竹茹、 龙齿、珍珠母、磁石。
辨证论治
❖ 心脾两虚证加减变化: ❖ 心血不足较甚者,加熟地、芍药、阿胶以养心血; ❖ 不寐较重者,加五味子、夜交藤、合欢皮、柏子仁

中医内科学不寐

中医内科学不寐
患有出血性疾病者禁用。
孕妇慎用。
针灸治疗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应用
与中药治疗结合
针灸治疗可与中药治疗相结合,通过针灸刺激穴位,促进药物吸 收,提高治疗效果。
与心理治疗结合
针灸治疗可与心理治疗相结合,通过心理疏导和暗示,缓解患者焦 虑、紧张等不良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与其他物理疗法结合
针灸治疗可与其他物理疗法相结合,如电针、艾灸等,通过多种治 疗手段的综合应用,提高治疗效果。
不寐分类
根据病因和表现,不寐可分为虚证和 实证两类。虚证多由气血不足、心脾 两虚所致;实证多由肝火扰心、痰热 扰心、心肾不交所致。
发病原因与机制
发病原因
不寐的发病原因包括生理、心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如年龄增长、饮食不节、 情志失调、劳逸失度等。
发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制
不寐的发病机制涉及多个脏腑功能失调。中医认为,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脾 主运化,肾主藏精。当这些脏腑功能失调时,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阴阳失调, 进而引发不寐。
06
其他治疗方法在中医内科 学中的应用与评价
饮食疗法在中医内科学中的应用与评价
饮食疗法在中医内科学中的重要性
饮食是人体摄取营养的主要途径,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可以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改善 不寐症状。
饮食疗法的应用
中医认为,不寐与心、脾、肝、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因此饮食疗法应针对不同病因进 行调理。例如,心脾两虚者宜食益气健脾的食物,如山药、大枣等;心肾不交者宜食滋阴 降火的食物,如百合、银耳等。
心理治疗可帮助患者舒缓压力,调整 心态,改善睡眠质量。
05
针灸治疗不寐的策略与方 法
针灸治疗原则与穴位选择
针灸治疗原则
以调节阴阳平衡为原则,通过刺激穴位,调和气血,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

中医内科学——不寐

中医内科学——不寐

中医内科学——不寐1、不寐的基本病机是A. 本虚标实,气血失调B. 阳盛阴衰,阴阳失调C. 阳气不足,阴寒内盛D. 气血凝滞,心脉痹阻E. 气机逆乱,升降失常2、治疗不寐痰热内扰证,应首选A. 黄连温胆汤B. 朱砂安神丸C. 安神定志丸D. 黄连阿胶汤E. 甘麦大枣汤3、患者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伴头晕目眩,四肢倦怠,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治疗应首选A. 酸枣仁汤B. 归脾汤C. 交泰丸D. 天王补心丹E. 安神定志丸4、不寐的病位主要在A. 心B. 脑C. 肝D. 脾E. 肾5、患者不寐,性情急躁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其治法是A. 清泻肝火,宁心安神B. 清泻肝火,镇惊安神C. 疏肝泄热,佐以安神D. 清肝利胆,安神定志E. 清心凉肝,镇惊宁神答案与解析1、【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心主神明,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

而阴阳气血之来源,由水谷之精微所化,上奉于心,则心神得养;受藏于肝,则肝体柔和;统摄于脾,则生化不息;调节有度,化而为精,内藏于肾,肾精上承于心,心气下交于肾,则神志安宁。

故阴阳失调,则心神失养,导致不寐。

故阳盛阴衰,阴阳失调是不寐的基本病机(B对)。

本虚标实,本虚是指肝脾肾虚。

标实是指气,血,痰,津液,水的壅结。

一般,初期肝脾失调。

正损不著,一标实为多后期肝脾损伤,病久及肾,以本虚为主,不是不寐的基本病机(A错)。

阳气不足,阴寒内盛,不能温养脏腑,气血生化不足,气虚血少,与不寐的基本病机相反(C错)。

气血凝滞,心脉痹阻,是指心脏脉络在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痹阻不通所表现的证候,主要临床表现:心悸怔忡,胸部憋闷疼痛,痛引肩背或手臂,时发时止(D错)。

气机逆乱,升降失常,气机是指气的运动,即脏腑的功能,其形式为升、降、出、入,从生理上维护人体机能的平衡;从病理上,气机逆乱则病理产物骤生;故气机逆乱是气机失调的严重形式,不是不寐的基本病机(E错)。

不寐中医鉴别诊断

不寐中医鉴别诊断

不寐中医鉴别诊断
不寐是指难以入睡或难以保持睡眠,在中医上有不同的鉴别诊断
方法。

1. 热病之不寐
热病不祥之会导致气血煽动,影响人体产生入眠的条件。

症状表
现为夜晚易出汗、口渴、舌质红、脉象洪大等。

治疗方法:可采用清热解毒、平抑肝经、养阴清热的治疗法,如
清热降火汤、二妙丸等。

2. 肝郁之不寐
肝郁可导致睡眠障碍,影响人体神志的调节。

症状表现为易怒、
口苦、胁肋疼痛、月经紊乱等。

治疗方法:可以采用调肝解郁、行气化滞、安神定志的治疗法,
如柴芩地黄汤、逍遥散等。

3. 脾虚之不寐
脾虚可导致血糖不足、神志不清,导致人体产生不良的入眠条件。

症状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面色无华、体倦乏力等。

治疗方法:可以采用补脾益气、健脾化湿的治疗法,如六君子汤、四神汤等。

4. 心血虚之不寐
心血虚可导致心肺功能衰退,影响人体产生充足的气血供应。

症状表现为心慌、气短、口干舌燥、头晕等。

治疗方法:可以采用补心养血、益气健脾的治疗法,如养心安神丸、归脾丸等。

在中医诊疗中,不寐是一种常见的症状。

诊断时需症状分型,根据中医理论进行针对性治疗,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饮食过度等导致不寐的因素。

《中医内科学不寐》ppt课件

《中医内科学不寐》ppt课件

推广和应用。
05
心理调适与生活方式改善 在不寐治疗中作用
心理调适技巧和方法分享
认知重构
帮助患者认识到不寐并非不可战 胜,通过调整对睡眠的认知,减
轻焦虑和压力。
放松训练
教授患者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 弛等放松技巧,降低身心紧张度。
情绪管理
指导患者学会识别、表达和调节 情绪,采用积极应对策略,如寻 求社会支持、进行心理咨询等。
流行病学
不寐的发病率较高,且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和生活节奏的加快, 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中老年人和女 性更为常见。
中医对不寐的认识
历史沿革
不寐在《黄帝内经》中称为“不得卧”、“目不瞑”,认为是邪气客于脏腑, 卫气行于阳而不入阴所得。《景岳全书·不寐》中将不寐病机概括为有邪、无邪 两种类型,为后世医家所沿用。
炎症反应
失眠症患者体内炎症反应 水平升高,与睡眠质量下 降密切相关。
肠道菌群失调
肠道菌群与睡眠-觉醒周期 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失调 可导致失眠症。
新型抗抑郁药物在失眠症中应用评价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
通过增加5-羟色胺浓度改善睡眠,副作用较小。
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
推拿手法介绍及操作规范
推拿手法介绍
运用推、拿、按、摩、揉、捏等手法,在不寐患者的特定部位进行操作,以缓解肌 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睡眠质量。
操作规范
推拿前应了解患者的病情及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推拿手法和力度。推拿过程中应 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手法和力度。推拿后应嘱咐患者注意休息和保暖。
不寐的中医治疗原则与方法
介绍了中医治疗不寐的基本原则和常 用方法,如中药、针灸、推拿等,为 学员提供全面的治疗思路。

不寐中医试题及答案

不寐中医试题及答案

不寐中医试题及答案在中医理论中,不寐是指困扰睡眠的问题,包括入睡困难、睡眠浅易醒以及失眠等情况。

下面是一些关于不寐的中医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试题一:不寐的主要症状有哪些?请简要描述其特点。

答案:不寐的主要症状包括难以入睡、易醒易惊、多梦、睡眠质量差等。

特点表现为夜间入睡困难,易于醒来,睡眠浅或易于惊醒,导致白天精神不佳,注意力不集中等。

试题二:中医将不寐分为哪几个类型?请列举并简要描述其特点。

答案:中医将不寐分为多个类型,包括肝火偏盛型、心脾不和型、肾精亏损型等。

其中,肝火偏盛型特点为易怒、心烦、健忘;心脾不和型特点为心悸、胸闷、食欲不佳;肾精亏损型特点为腰膝酸软、夜尿频多等。

试题三: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请简述其原理和操作要点。

答案: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针灸、中药、推拿等。

针灸是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气血、平衡阴阳,以达到治疗不寐的目的。

中药可以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调配,常用的药物有远志、黄连等。

推拿通过按摩、拍击等手法刺激经络,调理气血,改善睡眠质量。

操作要点需要由专业人员指导,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试题四:中医养生方法对不寐有何帮助?请举例描述。

答案:中医强调平衡阴阳,调理气血,因此养生方法对不寐有一定的帮助。

例如,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每天定时睡眠,可以帮助调整生物钟,提高睡眠质量。

饮食方面,适量摄入有助于安神、缓解焦虑的食物,如糯米、香蕉等,有助于改善不寐症状。

此外,中医还强调情志调摄,保持心情舒畅,通过参与适当的运动、放松身心等方式,减轻精神压力,促进睡眠。

试题五:不寐的预防措施有哪些?请简要描述其内容。

答案:不寐的预防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熬夜和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等会影响睡眠的行为。

保持适量的运动和合理的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和摄入刺激性食物等,有助于预防不寐。

同时,合理应对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也是预防不寐的重要措施。

以上是关于不寐中医试题及答案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不寐-中医理论知识

不寐-中医理论知识
第一节 不 寐
❖概述
❖病因病机 ❖诊查要点 ❖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 ❖结语 ❖临证备要
【概 述】
一、定义
不寐又称 “失眠” (即失去正常的睡眠),是由于心
神失养或心神不安引起的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 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 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
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 或醒后不能再寐;
泽泻、车前子——清利湿热; 当归、生地——滋阴养血; 柴胡——疏畅肝胆之气; 甘草——和中; 生龙骨、生牡蛎、灵磁石——镇心安神。
加 减:
胸闷胁胀,善太息者——香附、郁金、佛手、 绿萼梅以疏肝解郁。
头晕目眩,头痛欲裂,不寐躁怒,大便秘结者— —
可用当归龙荟丸。
【辨证论治 】
2.痰热扰心证
主证: 心烦不寐, 兼证:胸闷脘痞,泛恶嗳气,口苦,头重,目眩 舌脉: 舌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病机概要:湿食生痰,郁痰生热,扰动心神 治 法:清化痰热,和中安神 代 表 方:黄连温胆汤加减 常用药及加减:
脾、胃、肾
病位及涉及脏腑 病理因素 痰 火 瘀 虚
病机关键
阳盛阴衰 阴阳失交
阴虚不能纳阳 心神失养 阳盛不得入于阴 邪扰心神
病性及转归 可见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证
【病因病机】
病性及转归
实证
肝郁化火
心火炽盛 痰火内扰
横逆犯脾 脾胃虚弱
肝肾阴亏
虚证
日久失治
癫狂
虚证
心虚胆怯 心脾两虚 阴虚火旺
脾失健运 食滞内停 虚实夹杂
二、 治疗原则
治疗当以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为原则。 实证:泻其有余——疏肝泻火,清化痰 热,消导和中; 虚证: 补其不足——益气养血,健脾补肝 益肾。

不寐--中医上你属于哪种症型?

不寐--中医上你属于哪种症型?

不寐--中医上你属于哪种症型?【不寐】为脏腑机能紊乱,气血亏虚,阴阳失调,导致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一类病症。

常伴有头痛,头晕,心悸,健忘,多梦等症。

【特征】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甚则彻夜难眠。

【病因】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倦、思虑过度及病后、年迈体虚等因素。

【病机】七情所伤,或饮食不节,或劳逸失调,或年老体衰及病后体虚,脾胃虚弱、心胆气虚、营血不足,致心神失养,神不守舍;或心肝火旺,痰热上扰,扰动心神而不寐。

辩证肝郁化火【临床表现】心烦不能入睡,烦躁易怒,胸闷胁痛,头痛面红,目赤,口苦,便秘尿黄。

【治疗原则】清肝泻火,佐以安神。

【常用中成药】1. 泻肝安神丸:清肝泻火,重镇安神。

用于肝火亢盛,心神不宁所致的失眠多梦,心烦。

2. 解郁安神颗粒:疏肝解郁,安神定志。

用于情志不舒,肝郁气滞等神经刺激所致的心烦,焦虑、失眠、健忘等。

痰热内扰【临床表现】睡眠不安,心烦,胸闷脘痞,口苦痰多,头晕目眩。

【治疗原则】清化痰热,和中安神。

【常用中成药】1. 神安胶囊:清热化痰,安神定惊。

用于痰热扰心之失眠症。

2. 琥珀化痰镇惊丸:清热化痰,镇惊安神。

用于内热痰盛,烦躁不安。

阴虚火旺【临床表现】心虚不寐,或时寐时醒,手足心热,头晕耳鸣,心悸,健忘,口干少津。

【治疗原则】滋阴降火,养心安神。

【常用中成药】1. 百乐眠胶囊:滋阴清热,养心安神。

用于阴虚火旺型失眠症,症见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醒后不眠、头晕乏力、烦躁易怒、心悸不安等。

2. 天王补心丸: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用于心阴不足,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大便干燥。

心脾两虚【临床表现】多梦易醒,或朦胧不实,心悸,健忘,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色不华。

【治疗原则】补益心脾,养心安神。

【常用中成药】归脾丸:益气健脾,养血安神。

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

心虚胆怯【临床表现】夜寐多梦易惊,心悸胆怯。

【治疗原则】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因 (病因病机示意图)
饮食 损伤脾胃 酿生痰热 痰热上扰 胃失和降 不节
暴怒伤肝
情志 失常
五志过极 喜笑无度
脏腑功能失调
暴受惊恐
邪扰心神

不寐
劳逸 失调
劳倦思虑太过伤脾
气血生化乏源 心神失养
病后 体虚
心血不足,心失所养 阴阳亏虚,心肾不交
心神不宁

【病因病机】
二、病机
病位主要在心, 涉及肝、胆、
第一节 不 寐
❖概述
❖病因病机 ❖诊查要点 ❖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 ❖结语 ❖临证备要
【概 述】
一、定义
不寐又称 “失眠” (即失去正常的睡眠),是由于心
神失养或心神不安引起的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 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 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
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 或醒后不能再寐;
(长于30分钟); ②测定实际睡眠时间减少
(每夜不足6.5小时); ③测定觉醒时间增多
(每夜超过30分钟)。
❖概述 ❖病因病机 ❖诊查要点
❖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 ❖结语 ❖临证备要
【辨证论治 】
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 病机
临床特点
虚 阴血不足,心 为体质瘦弱,面色无华,
证 失所养
神疲懒言,心悸健忘
【辨证论治 】
1.肝火扰心证
主证: 不寐多梦,甚则彻夜不眠 兼证:急躁易怒,头晕头胀,目赤耳鸣,
口干而苦,不思饮食,便秘溲赤
舌脉: 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病机概要:肝郁化火,上扰心神 治 法:疏肝泻火,镇心安神 代 表 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常用药及加减:
肝火扰心证 常用药及加减
常用药:龙胆草、黄芩、栀子——清肝泻火;
明·李中梓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不寐证的病因 及治疗提出了卓有见识的论述。
【概 述】
病因:
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将其病因分为外感 和内伤两类,提出“虚劳虚烦不得眠”的论述,至今临床仍 有应用价值。
《景岳全书·不寐》中将不寐病机概括为有邪、无邪两种类型。 “不寐证虽病有不一,然唯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盖寐本乎 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 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不足耳。有邪者多实证,无邪者 皆虚证。”
二、 治疗原则
治疗当以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为原则。 实证:泻其有余——疏肝泻火,清化痰 热,消导和中; 虚证: 补其不足——益气养血,健脾补肝 益肾。
在此基础上安神定志 如养血安神,镇惊安神,清心安神。
【辨证论治 】
三、 证治分类
(一)、肝火扰心证 (二)、痰热扰心证 (三)、痰热扰心证 (四)、心肾不交证 (五)、心胆气虚证
实 邪热扰心 证
心烦易怒,口苦咽干, 便秘溲赤
2.辨病位
2、辨病位
病位主要在心。且与肝、胆、脾、胃、肾相关。
肝火内扰——急躁易怒而不寐 胃腑宿食痰热内盛——脘闷苔腻而不寐 阴虚火旺心肾不交——心烦心悸,头晕健忘而不寐, 脾虚不运,心神失养——面色少华,肢倦神疲而不
寐心烦不寐 心胆气虚——触事易惊
【辨证论治 】
久病入络
淤血阻于心脉
❖概述 ❖病因病机
❖诊查要点
❖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 ❖结语 ❖临证备要
【诊查要点 】
一、诊断依据
1.主证: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
连续3周以上,重者彻夜难眠。
2.兼证: 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神疲
乏力、心神不宁、多梦等症。
3.病史: 本病证常有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倦、
明·戴元礼《证治要诀·虚损门》又提出“年高人阳衰不寐” 之论
清代《冯氏锦囊·卷十二》亦提出“壮年人肾阴强盛,则睡 沉熟而长,老年人阴气衰弱,则睡轻微易知”。说明不寐的 病因与肾阴盛衰及阳虚有关,
【概 述】
治疗:
明·李中梓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不寐证的病因及治疗提 出了卓有见识的论述:“不寐之故,大约有五:一曰气虚, 六君子汤加酸枣仁、黄芪;一曰阴虚,血少心烦,酸枣仁 一两,生地黄五钱,米二合,煮粥食之;一曰痰滞,温胆 汤加南星、酸枣仁、雄黄末;一曰水停,轻者六君子汤加 菖蒲、远志、苍术,重者控涎丹;一曰胃不和,橘红、甘 草、石斛、茯苓、半夏、神曲、山楂之类。大端虽五,虚 实寒热,互有不齐,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耳”。
泽泻、车前子——清利湿热; 当归、生地——滋阴养血; 柴胡——疏畅肝胆之气; 甘草——和中; 生龙骨、生牡蛎、灵磁石——镇心安神。
加 减:
胸闷胁胀,善太息者——香附、郁金、佛手、 绿萼梅以疏肝解郁。
头晕目眩,头痛欲裂,不寐躁怒,大便秘结者— —
可用当归龙荟丸。
【辨证论治 】
2.痰热扰心证
主证: 心烦不寐, 兼证:胸闷脘痞,泛恶嗳气,口苦,头重,目眩 舌脉: 舌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病机概要:湿食生痰,郁痰生热,扰动心神 治 法:清化痰热,和中安神 代 表 方:黄连温胆汤加减 常用药及加减:
脾、胃、肾
病位及涉键
阳盛阴衰 阴阳失交
阴虚不能纳阳 心神失养 阳盛不得入于阴 邪扰心神
病性及转归 可见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证
【病因病机】
病性及转归
实证
肝郁化火
心火炽盛 痰火内扰
横逆犯脾 脾胃虚弱
肝肾阴亏
虚证
日久失治
癫狂
虚证
心虚胆怯 心脾两虚 阴虚火旺
脾失健运 食滞内停 虚实夹杂
《景岳全书·不寐》在治疗上则提出:“有邪而不寐者, 去其邪而神自安也。”
【概 述】
三、范围
神经官能症 更年期综合征 慢性消化不良 贫血 动脉粥样硬化症
以不寐为主要临床表现
❖概述
❖病因病机
❖诊查要点 ❖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 ❖结语 ❖临证备要
【病因病机】
一、病因 (以示意图讲解)
l.饮食不节 2.情志失常 3.劳逸失调 4.病后体虚
重者——彻夜不寐。
常伴有:神疲乏力、头晕头痛、心悸健忘等症状。
【概 述】
二、文献摘要
1、病名:
不寐在《内经》称为“不得卧”、“目不瞑”。 认为是邪气客于脏卫阳,不能入阴所得。
2.病因:
《素问,逆调论》记载有“胃不和则卧不安”。 后世医家引申为凡脾胃不和,痰湿、食滞内扰,以 致寐寝不安者均属于此。
3.治疗:
思虑过度,病后,体虚等病史。
4.理化 经各系统及实验室检查,未发现有妨碍 检查: 睡眠的其它器质性病变。
二、病证鉴别
不寐
特点 单纯失眠
程度 持续、严重
一时性失眠
受情志、环境、 生理性少寐 生理因素等影响
暂时
它病痛苦
【诊查要点 】
三、 相关检查
临床采用多导睡眠图来判断: ①测定其平均睡眠潜伏期时间延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