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因特网多媒体技术

合集下载

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全册带目录)

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全册带目录)

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全册带目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

2.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使学生在信息时代中具备基本的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2. 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3. 因特网的基本使用4. 电子邮件的使用5.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与道德三、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通过实际操作、讨论交流、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环境计算机教室,每台计算机都连接到因特网,安装有必要的教学软件。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2. 学生能运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字编辑。

3. 学生能熟练使用因特网进行信息搜索。

4. 学生能正确使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

5. 学生能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与道德规范。

教案目录:第一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1.1 认识计算机1.2 启动和关闭计算机1.3 键盘和鼠标的使用1.4 桌面和窗口的操作第二章: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2.1 认识文字处理软件2.2 文档的新建、打开和保存2.3 输入文字和符号2.4 字体、段落格式的设置第三章:因特网的基本使用3.1 认识因特网3.2 浏览网页3.3 搜索信息3.4 和文件第四章:电子邮件的使用4.1 认识电子邮件4.2 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4.3 的基本设置4.4 电子邮件的回复和转发第五章: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与道德5.1 网络安全知识5.2 计算机病毒的预防与处理5.3 网络道德规范5.4 个人信息保护六、图片浏览和处理6.1 认识图片浏览软件6.2 浏览和查看图片6.3 图片的简单处理6.4 图片的保存和分享七、多媒体演示的制作7.1 认识多媒体演示软件7.2 创建和编辑演示文稿7.3 插入图片、文字和动画7.4 演示文稿的播放和分享八、表格制作和数据处理8.1 认识表格制作软件8.2 创建和编辑表格8.3 数据的输入和格式化8.4 表格的排序和筛选九、计算机网络的应用9.1 局域网的搭建和应用9.2 网络资源的共享9.3 远程登录和远程协助9.4 网络会议和在线交流十、计算机编程入门10.1 认识编程语言10.2 学习编程基础10.3 编写简单的程序10.4 程序的运行和调试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计算机的基本操作1. 键盘和鼠标的使用:学生可能对键盘的布局和功能不熟悉,对鼠标的操作不熟练。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教案-3.4因特网服务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教案-3.4因特网服务

3.4因特网服务教学内容:因特网服务。

教学目的:掌握常用的四种因特网服务。

教学重难点:因特网服务的作用及相关协议、应用。

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

因特网上最基本和最广泛的服务有四种:WWW信息服务、电子邮件服务(E-mail)、文件传输服务(FTP)、远程登录服务(Telnet)。

二、WWW信息服务。

外语缩写WWW是中文称为"万维网","环球网"等,常简称为Web。

分为Web客户端和Web服务器程序。

WWW可以让Web客户端(常用浏览器)访问浏览Web服务器上的页面。

WWW提供丰富的文本和图形,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并将这些内容集合在一起,并提供导航功能,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在各个页面之间进行浏览。

由于WWW内容丰富,浏览方便,目前已经成为互联网最重要的服务。

(1)WWW服务(3W服务)也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基本互联网应用,我们每天上网都要用到这种服务。

通过WWW服务,只要用鼠标进行本地操作,就可以到达世界上的任何地方。

由于WWW服务使用的是超文本链接(HTML),所以可以很方便的从一个信息页转换到另一个信息页。

它不仅能查看文字,还可以欣赏图片、音乐、动画。

最流行的WWW服务的程序就是微软的IE浏览器。

(2)超文本(Hypertext)是由一个叫做网页浏览器(Web browser)的程序显示。

网页浏览器从网页服务器取回称为“文档”或“网页”的信息并显示。

通常是显示在计算机显示器。

人可以跟随网页上的超链接(Hyperlink),再取回文件,甚至也可以送出数据给服务器。

顺着超链接走的行为又叫浏览网页。

相关的数据通常排成一群网页,又叫网站。

(3)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网页的本质就是超级文本标记语言,通过结合使用其他的Web技术(如:脚本语言、公共网关接口、组件等),可以创造出功能强大的网页。

因而,超级文本标记语言是万维网(Web)编程的基础,也就是说万维网是建立在超文本基础之上的。

网络概述

网络概述

2)楼域网示例
上连端口
3)校园网或企业网示例
部门1 部门2
远程网 部门4
部门5
部门3
部门6
4) 城域网/广域网
复旦
北大
5) 全球网(因特网 国际互联网)
NCFC
沙河
美国
三、网络技术进展及趋势
1. 2. 3. 4. 网络结构的进展 组网技术的进展 网络与相关技术进展的关系 计算机网络发展方向
3.网络与相关技术进展的关系
1) 网络与计算机技术 2) 网络与通信技术 3) 网络与多媒体技术
1) 网络与计算机技术
.与CPU发展的关系: 4/8位 单片机 单板机 8/16位 PC/XT机 286机 16/32位 386机 486机 586机 32位 奔腾 多能奔腾(MMX) 高能奔腾(Pentium Pro) Pentium Ⅱ Pentium Ⅲ Pentium Ⅳ Xeon(至强) 64位 Itanium (安腾) Itanium 2、3(安腾2、3 )
1) 以太网
以太网(10M/s)采用了CSMA/CD(载波侦 听多路访问/碰撞检测)技术,是最广 泛应用的技术。
三类双绞线100米 细缆185米 粗缆500米 技术可靠 价格最便宜 厂家都支持
快速以太网
Fast Ethernet是在以太网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新兴高速网络技术(100M/s). 仍采用CSMA/CD技术. 五类线100米 单模光纤20公里 多模光纤2公里 技术可靠 价格便宜 多厂家支持
1. 网络结构的进展
1) 网络拓扑结构的进展 以计算机为中心 以交换机为中心
2) 网络计算结构的进展
.集中式 .客户/服务器(C/S) .Internet/Intranet方式(B/S) .C/S+B/S模式

集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集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集美大学教学大纲汇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6年)集美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2006.12目录课程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美大学《计算机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美大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美大学《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美大学《数字逻辑》课程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美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美大学《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美大学《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美大学《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美大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美大学《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美大学《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美大学《编译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美大学《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多媒体技术的介绍

多媒体技术的介绍

多媒体技术的介绍
嘿,朋友们,今儿咱来摆一摆这个多媒体技术的话题。

咱先从四川话开讲,说起这个多媒体技术啊,那可真是个好东西,就像咱四川的火锅一样,丰富多彩,让人看了就眼馋,用了就离不开。

你看啊,现在的电视、手机、电脑,哪个离得开多媒体技术?就像咱贵州的酸汤鱼,少了哪样调料都不行。

多媒体就是把文字、图片、声音、视频这些都放到一起,像拼盘一样,让人看得过瘾,听得舒服。

再来说陕西方言,多媒体技术这东西,就像咱陕西的羊肉泡馍,得把各种好东西都融合在一起,才能品出那个味儿。

有了它,咱们能随时随地看新闻、学知识、找乐子,方便得就像吃碗热腾腾的泡馍一样。

最后咱说说北京话,这多媒体技术啊,简直就是现代生活的标配。

你看现在的孩子们,哪个不是玩着电脑、手机长大的?多媒体技术就像北京的四合院,虽然外面看着普通,但里面却别有洞天,藏着无尽的乐趣和知识。

所以说啊,多媒体技术真是个好东西,它让咱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就像各地的美食一样,各有各的特色,但都能让人心满意足。

咱们可得好好利用它,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因特网

因特网

因特网接入技术之 因特网接入技术 因特网基础知识
超链接(链接跳转) HEML文件中 文件中, href" 超链接(链接跳转) 在HEML文件中,以<a href" 资料路径——文件名" 关键字</A> ——文件名 </A>的方式来制作超 资料路径——文件名">关键字</A>的方式来制作超 链接,负责完成页面跳转和超文本链接, 链接,负责完成页面跳转和超文本链接,可完成页面 内链接和跨文件、跨网络的外部链接。 内链接和跨文件、跨网络的外部链接。 其他功能命令 包括菜单、交互式表格等功能。 包括菜单、交互式表格等功能。
因特网接入技术之 因特网接入技术 因特网基础知识
超 文 本 传 输 协 议 ( 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 是客户端浏览器或其他程序与Web Web服 Protocol),是客户端浏览器或其他程序与Web服 器之间的应用层通信协议。 Internet上的 上的Web 务器之间的应用层通信协议。在Internet上的Web 服务器上存放的都是超文本信息,客户机需要通 服务器上存放的都是超文本信息, HTTP协议传输所要访问的超文本信息 HTTP包 协议传输所要访问的超文本信息。 过 HTTP 协议传输所要访问的超文本信息 。 HTTP 包 含命令和传输信息,不仅可用于Web访问, Web访问 含命令和传输信息,不仅可用于Web访问,也可以 用于其他因特网/内联网应用系统之间的通信, 用于其他因特网/内联网应用系统之间的通信,从 而实现各类应用资源超媒体访问的集成。 而实现各类应用资源超媒体访问的集成。 。
… <a <a <a <a
href=”#s1”>第 href=”#s1”>第1节</a> href=”#s2”>第 href=”#s2”>第2节</a> … name=”s1”>第 HTML基本语法 基本语法</a> name=”s1”>第1节 HTML基本语法</a> … name=”s2”>第 编写简单网页</a> name=”s2”>第2节 编写简单网页</a> …

精品文档-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第九版)杨坚争-第3章

精品文档-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第九版)杨坚争-第3章

第三章 网络技术基础 5
最初,NSFnet曾试图用ARPAnet作为NSFnet的通信干线, 但由于ARPAnet属于军用性质,所以要把它作为Internet的基 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1982年,在ARPA的资助下,加州 大学伯克利分校将TCP/IP协议嵌入UNIX BSD 4.1版,极大地 推动了TCP/IP的应用。1983年TCP/IP成为APRAnet的标准通信 协议,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Internet出现了。1988年底,NSF 把全国建立的五大超级计算机中心用通信干线连接起来,组成 全国科学技术网NSFnet,并以此作为因特网的基础,实现了 同其他网络的联结。
第三章 网络技术基础 8
4. 因特网的完全商业化 商业机构一踏入因特网这一陌生的世界,很快就发现 了它在通信、资料检索、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巨大潜力。于 是,世界各地无数的企业及个人纷纷涌入因特网,带来了 因特网发展史上一次质的飞跃。到1994年年底,因特网已 通往全世界150个国家和地区,连接着3万多个子网,320多 万台计算机主机,直接的用户超过3500万,成为世界最大 的计算机网络。
第三章 网络技术基础 7
因为这3家公司分别经营着自己的CERFnet、PSInet及 Alternet网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绕开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 出资的因特网主干网络NSFnet而向客户提供因特网联网服务。 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因特网的商业子网也看到了因特网用于 商业用途的巨大潜力,纷纷做出类似的举措。1991年年底, 专门为NSFnet建立高速通信线路的Advanced Network and Service Inc.公司也宣布推出自己的名为CO+RE的商业化因特 网骨干通道。因特网商业化服务提供商的接连出现,使工商企 业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地从正门进入因特网。

多媒体关键技术

多媒体关键技术

多媒体关键技术上节课主要介绍了:多媒体技术的定义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音频技术、视频技术、图像压缩技术、文字处理技术等多种技术的一种综合技术。

简单地说,多媒体技术就是把声、文、图、像和计算机结合在一起的技术。

多媒体计算机的定义MPC,就是多媒体计算机,全称为Multimedia Personal Computer。

相对于一般的PC(个人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增加了一些多媒体部件(包括硬件和软件),使得计算机具有多媒体处理能力。

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与培训方面的应用CAI计算机辅助教学,CAL—计算机辅助学习,CBI—计算机化教学,CBL—计算机化学习,CAT—计算机辅助训练,CMI—计算机管理教学多媒体技术六个发展方向(1) 高分辨化,提高显示质量。

(2) 高速度化,缩短处理时间。

(3) 简单化,便于操作。

(4) 高维化,三维、四维或更高维。

(5) 智能化,提高信息识别能力。

(6) 标准化,便于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

本节课内容多媒体的关键技术1. 音频、视频数据压缩/解压缩技术研制MPC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是要使计算机能适时地综合处理声、文图信息。

选用合适的数据压缩技术,有可能将字符数据量压缩到原来的1/2左右,语音数据量压缩到原来的1/2-1/10,图像数据量压缩到原来的1/2-1/60。

当前常用的压缩编码/解压缩编码国际标准JPEG和MPEG。

静像数据压缩标准JPEG(Joint Photo一graphic Experts Group),直译为联合摄影术专家组,其中联合是指几个国际组织的联合。

它是从1986年正式开始制订的。

当时由两个国际组织联合支持,其一,是国际标准组织ISO; 其二,是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

到1987年l1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也参加合作,因此说JPEG是三个国际组织合作的成果。

虽然从1986开始,经过许多次国际会议讨论和修改后,于1992年7月2日表决通过标准的第一部分,但是可能对有关测试标准草案(即标准的第二部分)作进一步修改。

计算机题库

计算机题库

机器语言程序的构成是( )。

二进制码(3)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

资源主要指计算机的( )。

C在PowerPoint中,设置幻灯片"进入"自定义动画时,可以选择设置( )效果。

在Excel中,可用"常用"工具栏中的"撤消"按钮来恢复的操作有( )。

插入单元格;删除单元格;插在PowerPoint中,幻灯片的添加可在( )下进行。

幻灯片视图;备注页视图;幻灯片浏览视图在Excel单元格中输入数值型数据,当宽度大于单元格宽度时,下面( )表述是正确的?在单元格中不会显示错误信息;无须增加单元格宽度;超长部分不会丢失(1.2.3)下列关于备注和幻灯片的说法正确的是( )。

只有在备注页视图中才可以添加备注;有些幻灯片没有备注页,因而无法添加备注;一个幻灯片中一定有一个备注页;若要添加备注,只需在普通视图的下列不是搜索引擎主要任务的是( )。

黑客是指( )。

在计算机中,数据总线的英文术语的缩写是( )。

下列在word文档的表格末尾添加一行的方法中行的通的是( )。

置插入点在表格末行的行尾标志处,按回车键;置插入点在表格末行的行尾标志处,按TAB键;置插入点在表格最后单元格结尾标志主要的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有( )。

网络诈骗;传播色情和暴力信息;网络盗窃;发布恶意的反动政在Word2007中,如果想为文档加上页眉和页脚,可以使用"( )"→"页眉和页脚"命令。

某工厂的字处理软件属于(_____)。

应用软件(1)在PowerPoint2007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对于PowerPoint2007中文本框内的文字,设置项目符号可以采用的是( )。

在下列关于因特网域名内容的叙述中,错误的有( )。

CN代表中国,COM代表商业机构;CN代表中国,EDU代表科研机构;UK代表中国,GOV代表政府机构;UK代表中国,AC代表教育机构WSUS是个微软推出的网络化的补丁分发技术,是免费的,邯钢WSUS站点的IP是()。

西安交大八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完整版

西安交大八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完整版

西安交大八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西安交大版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材第三章“计算机网络的初步认识”,内容包括:3.1节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3.2节因特网简介,3.3节网络通信协议,以及3.4节网络安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及功能。

2. 使学生了解因特网的发展历程,掌握因特网的基本应用。

3. 培养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因特网的基本应用,网络安全。

难点:网络通信协议的理解,网络安全防护措施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投影仪、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等)。

2. 学具:教材、练习本、网络设备(若条件允许,可携带笔记本电脑)。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校园网络,让学生观察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等),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网络的作用。

2. 知识讲解(15分钟)(1)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讲解网络的定义、功能、分类等。

(2)因特网简介:介绍因特网的发展历程、基本应用等。

(3)网络通信协议:讲解TCP/IP协议,以及网络通信的基本过程。

(4)网络安全:分析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介绍常见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教材中的典型例题,讲解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因特网应用、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知识点。

4. 随堂练习(10分钟)根据所学内容,设计随堂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2. 因特网发展历程与基本应用3. 网络通信协议:TCP/IP4. 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及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分类。

(2)列举因特网的基本应用,并简要说明其作用。

(3)解释TCP/IP协议的作用,画出网络通信的基本过程。

(4)谈谈你对网络安全防护措施的理解,如何提高网络安全意识?2. 答案:(1)见教材3.1节。

计算机网络(第11章)

计算机网络(第11章)

CN下注册的域名数:
AC
数量 百分比 692 0.5%
COM
98835 78.4%
EDU
1482 1.2%
GOV
6686 5.3%
NET
12248 9.7%
ORG 行政区域名
3031 2.4% 3172 2.5%
合计
126146 100.0%
• 3.1.4 Internet II 1. Internet II的简介
3.7 无线网络技术与应用
3.1 Internet概述
• 3.1.1 Internet的基本概念
1. Internet的定义
Internet是指主要通过TCP/IP协议将世界各地的 网络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提供各种应用 服务的全球性计算机网络,国内一般称因特网、 互联网或国际互联网。
2. Internet的特点
关于Internet的现状,以下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 中心(CNNIC)2002年7月的第十次统计报告 的部分数据:
我国上网计算机数:
上网计算机 总数 1613万 专线上网 计算机数 307万 拨号上网 计算机数 1200万 其它方式上网 计算机数 106万
我国上网用户人数:
上网用户 总数 4580万 专线上网 用户数 1606万 拨号上网 用户数 3342万 ISDN上网 用户数 315万 宽带上网 用户数 200万
1995年10月,克林顿政府提出为期三到五年的“第二代 国际互联网新计划Internet II”。
2. Internet II的内容
1997年7月之前,以超高速等级设备为骨干 (1000Mbps)、以24所大学为起点,建立宽带访问保 证控制管理委员会(QoS)。
3. Internet II的目标

多媒体通信关键技术及应用

多媒体通信关键技术及应用

多媒体通信关键技术及应用多媒体通信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本文简要介绍了多媒体通信的概念和特征、多媒体通信的主要关键技术以及应用。

多媒体通信;关键技术;应用1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日益增长,图像、视频等多媒体数据已逐渐成为信息处理领域中主要的信息媒体形式。

多媒体通信技术是多媒体、通信、计算机和网络等相互渗透和发展的产物,它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2 多媒体通信的概念和特征2.1 多媒体通信的概念“多媒体通信”一词可以划分成两个部分,即“多媒体”和“通信”。

这说明多媒体内容和通信承载能力是“多媒体通信”的两个核心组成部分。

我们一般可以这么理解,多媒体通信是包括音频、视频和数据等多种媒体并存的通信方式。

在多媒体通信过程中所传输和交换的是一个既有声音,又有图像,也可能还有文字、符号等多种信息类型的综合体,而且这些不同的媒体信息是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的。

2.2 多媒体通信的特征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传统通信的单一媒体、单一电信业务的通信系统格局,反映了通信向高层次发展的一种趋势。

多媒体通信技术是一种涉及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技术。

多媒体通信系统必须同时兼有集成性、交互性、同步性三个主要特征。

(1)集成性集成性是指将原来独立的电话、电报、传真、广播、电视、音像等技术与计算机融合为一体。

从信息组成角度看,集成性不仅指包括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在内的多格式的、大量内容数据信息,还包括一些附加的控制信息进行存储、传输、处理、显示的能力,它表现为多媒体信息的集成和处理这些媒体的设备的集成。

(2)交互性交互性指的是在通信系统中人与系统之间的相互控制能力。

在多媒体通信系统中,交互性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人机交互界面,也就是系统的终端向用户提供的操作界面;二是用户终端与系统之间的应用层通信协议。

多媒体通信终端的用户对通信的全过程有完备的交互控制能力,这是多媒体通信系统的一个主要特征,也是区别多媒体通信系统与非多媒体通信系统的一个主要准则。

高中信息技术_3.4动手组建家庭小型局域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信息技术_3.4动手组建家庭小型局域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网络技术应用》3.4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教师姓名:济南市课题:动手组建家庭小型局域网【课标内容】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小型局域网的构建方法和使用方法,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搭建简单的局域网,使多台计算机同时联入因特网。

【课标分解】【教学目标】①培养学生设计、规划家庭小型网络的能力,能够画出简单的网络拓扑图。

②能按不同任务要求正确选择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连接网络,并正确配置IP 地址,实现计算机网络连通。

③能准确配置无线路由器的基本参数。

④培养学生工程规范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材分析】本节是选修内容,是一个顺序衔接的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运用前面所学知识,组建一个简单的局域网。

本活动对学习过程进行归纳,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学习态度。

本节的活动过程就是以组建一个局域网所经历的步骤为线索,内容分为两部分:①“建网前的准备工作”,此部分难度不大,介绍组网络钱的规划设计的内容有哪些。

②“工程实施和测试运行”,是组建网络的主要部分,是从连接硬件设备、安装软件到测试运行的过程。

动手组建家庭小型局域网设计规划小型局域网实现计算机网络连通测试运行,能够上网能够设计绘制简单的拓扑结构图能够正确连接网络硬件设备了解双绞线网线的制作能够准确配置无限路由器的基本参数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会享用自己学习成果,感受学习过程的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热情。

【学情分析】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也具备一定的网络基础知识,相当多的学生的家里通过ADSL方式上网,并安装了无线路由器。

但很多学生对家庭局域网如何组装和为什么要这样组装了解的不是很深入,而且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等等无线上网的应用,无线路由器的设置成为学习的兴趣点。

本节内容是一节选修内容,之所以把它纳入紧张的教学安排中,有两个方面考虑:1.学生对于前面理论内容,特别是“IP地址”和“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抽象难以理解,而“网络的功能与构造”知识是零散的、不完整的。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答案解析[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答案解析[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概述1-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答: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连通性和共享。

1-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特点答: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

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1-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

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

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

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

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

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

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多媒体技术、因特网在图书馆未来发展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因特网在图书馆未来发展中的应用
馆 的未来 。
关 键 词 : 媒 体 技 术 ;因 特 网 ; 书 馆 ; 能 多 图 功
中 图 分 类 号 : 5 . G2 O 7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O 6 2 (O O 1 一 O 5 一 O 1O — 912 l)4 18 2
我 们 正 在 迎 来 人 类 社 会 信 息 时 代 , 今 世 界 随 当
缩 、 音处 理 、 像处 理 、 讯处 理) 声 摄 视 、物 体 导 向 式 程 序设计 技术 、 料贮 存管理 技术等 ; 件部 分包括元 资 硬
实 一 些 层 次 较 高 的 信 息 管 理 和 服 务 人 员 , 其 要 补 尤 充 或培 养 一批 既懂 图书 馆业 务 又 懂 现 代 信 息 技 ( 多 煤体技 术 等 ) 复合 型人 才 , 样 才 有可能 如 的 这 分享 有 网络资 源 , 别 是能 从 因特 网 上索 取各 种 特 息 源 , 而 满 足 国 内读 者 或 用 户 的需 求 , 足 他 们 从 满 术 充 信 为
多 媒 体 技 术 、 特 网 及 其 对 图 书 馆 的 影 响 作 简 要 的 因
阐述 。
点 : 多 媒 体 技 术 是 将 文 字 、 音 、图 形 、 态 图 像 、 “ 声 静 活 动 图 像 与 计 算 集 成 在 一 起 的 技 术 。 因 此 , 们 可 ” 我 以理 解为 , 媒体 技 术是 把声 音 、 字 、 形 、 像 、 多 文 图 图 动 画 、 频 等 多 种 媒 体 的 信 息 通 过 计 算 机 进 行 数 字 视 化 加 工 处 理 , 和 通 讯 技 术 相 结 合 形 成 的 一 门 综 合 再 技 术 。 媒 体 技 术 的优 点 就 在 于 它 将 音 频 技 术 、 像 多 图 压 缩 技 术 ( 是 多 媒 体 技 术 中 的 关 健 技 术 ) 网 络 传 这 、 输 技 术 、 维 动 画 技 术 等 融 为 一 体 ; 利 用 最 现 代 的 三 它 屏 摹 触 摸 操 作 方 式 简 化 操 作 ; 可 设 计 出 任 何 用 途 它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大纲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大纲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码:140105C中文名称:现代教育技术英文名称: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课程类别:教师教育课程总学时:32学时总学分:1.5学分适用专业:教师教育专业先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计算机操作基础二、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现代教育技术》是我院教师教育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课程。

本课程旨在培养中小学教师面向21世纪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突出实用性、实效性、针对性、简明性,坚持以应用为中心,力求通俗易懂。

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使师范生掌握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和水平,达到《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顺利地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即由“知识传授者”、“教学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促进者和帮助者,担负起未来教育的重任。

同时,熟悉各类教学资源获取和处理的方法和技巧,掌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流程和方法,树立科学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具备把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中的能力。

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完成如下任务:1.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历史。

2.了解教学媒体的基本特征,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3.初步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的基本内容。

4.具备一定的教育技术实践能力,能够结合专业特点设计、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5.理解现代教育技术对优化教育教学工作,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作为一门交叉性、综合性、应用性都非常强的课程。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时,主要采取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进行,注重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起点和需求差异,设计与之相符的教学情境。

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与训练中,坚持“信息技术能力为基础、教学设计能力为核心、终身学习能力为扩展”的原则,根据学科的实际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注重培养学生在学科专业领域中应用教育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二信息技术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高二信息技术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高二第一学期信息技术选修三《网络技术应用》教学计划为了搞好信息技术教学,完成学校下达的教学任务。

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特制订高二信息技术选修三《网络技术应用》的教学计划。

包括以下几个模块:一、基本情况二、教材分析三、达到的教学目标四、教学进度五、采取的方法措施一、基本情况高二共十个教学班。

其中201班、202班、203班、204班、205班、206班、207班、208班是文科班,199班和200班是理科班,开设选修三《网络技术应用》课程。

学生基础不一样,有的是软件应用自如;有的是游戏玩家高手;但对上网积极性很高,但对网络基础知识是什么也不晓的……二、教材分析《网络技术应用》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一门选修课,本书以应用网络技术解决问题为主线,按照“分析问题——组建网络——使用网络——开发网站”这一线索呈现学习内容。

每一章的首页有导言,叙述了本章的学习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三、达到的教学目标(一)因特网应用(1)通过使用因特网,了解因特网服务的基本类型,特点与应用领域;了解因特网服务组织的类型、提供的服务与服务特点。

(2)通过尝试与分析,了解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类型与特点;知道搜索引擎、元搜索引擎(又称集成搜索引擎)等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产生背景、工作原理与发展趋势;掌握常用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能熟练使用检索工具获取所需信息。

(3)通过使用或演示,了解与人们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因特网应用技术的基本使用方法,初步了解其基本工作思想。

(4)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利用因特网获取所需信息、实现信息交流;体验因特网在跨时空、跨文化交流中的优势,分析其局限性。

(二)网络技术基础(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分类与拓扑结构。

(2)理解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能描述网络的开放系统互联协议(OSI)分层模型的基本思想,能描述因特网TCP/IP协议的基本概念、思想与功能。

(3)能列举并解释网络通信中常用的信息交换技术及其用途。

多媒体技术考试范围

多媒体技术考试范围

选择20分填空30分简答40分应用10分●媒体的概念媒体(Media)就是人与人之间实现信息交流的中介,简单地说,就是信息的载体,也称为媒介。

多媒体就是多重媒体的意思,可以理解为直接作用于人感官的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各种媒体的统称,即多种信息载体的表现形式和传递方式。

●多媒体特性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多媒体的类型(1)感觉媒体:是指能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感觉器官,从而能使人产生直接感觉的媒体。

如语言、声音、图像、动画、文本等(2)表示媒体:是指为了传送感觉媒体而人为研究出来的媒体。

如文本编码、条形码等(3)显示媒体:是指为信息输入输出的媒体,用于电信号和感觉媒体之间产生转换。

如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

(4)存储媒体:是指用于存储表示媒体的物理介质,如硬盘、光盘、胶卷等(5)传输媒体:是指传输表示媒体的物理介质,如电缆、光缆等常见的各种媒体信息有: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创作工具指用于创作多媒体应用程序的软件工具。

目的是简化多媒体创作过程,主要用于创作各种课件和培训资料、电子出版物(百科全书、字典和参考书)、音像制品、动画制品、商业广告及各种网页和信息查询系统。

●多媒体技术应用多媒体广告、多媒体课堂、多媒体网页······●多媒体作品制作流程1.多媒体作品制作的一般过程。

一个典型的多媒体作品可以是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信息的集成。

多媒体作品制作的基本过程大致有:需求分析、规划与设计、素材的采集与加工、作品集成、修改与调试、编写手册、作品发布。

●多媒体作品的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根据主题确定作品要求达到的目标,并分析必要性和可行性。

●多媒体作品的界面设计一般包括:布局设计、美术设计、交互设计。

布局设计的原则和方法:① 界面布局应该有整体上的一致性(一致性能降低使用多媒体作品时的学习要求,是贯穿界面设计的主线,是设计活动遵循的主要原则。

第三章因特网的应用

第三章因特网的应用

第三章因特网的应用精练试题第一节因特网上的信息资源一、选择题1.(多选题)下面关于因特网中的信息资源描述正确的是()。

A.因特网信息资源呈全球分布式结构,存在于世界各地联网的主机中B.因特网上的信息资源采用的是集中存储,数量庞大,且加工深度不够C.因特网上获取信息资源很便捷,不受时间、空间等因素制约D.因特网上的信息资源都是数字信息,具有时效性且更新频率高答案:ACD2.(单选题)统一资源定位器(网页地址)的英文缩写为()。

A.http B.FTP C.UR L D.USENET答案:C3.(单选题)下面关于合理利用因特网中的信息资源叙述正确的是()。

A.因特网丰富的信息资源不存在知识产权问题,任何人可以随意使用B.因特网上的信息资源都是真实、可靠且有益的C.因特网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信息交流环境,不存在语言障碍D.在因特网上,人们也必须对自己的言论负责,做到合理合法答案:D二、判断题4.网络信息资源是指在网络上蕴藏的各种形式的知识、资源、情报、消息等。

()答案:对5.WWW(World Wide Web)是因特网的英文缩写,是信息存储和信息检索最大的资源。

()答案:错6.FTP信息资源常用于信息资源共享,需要使用客户端软件上传或下载,有些还需要输入密码才能访问。

()答案:对7.因特网信息资源的加工深度不够,所以提供的信息都是无偿的。

()答案:错8.在WWW服务中,统一资源定位器URL由三部分组成,即协议、域名与文件名。

()答案:对9.如果没有专门的下载工具,就不能从因特网上下载文字、图片以及各种文件资料。

()答案:错第二节因特网上的信息检索一、选择题1.(单选题)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因特网中信息检索的主要方法是()A.基于超文本/超媒体的信息浏览B.基于搜索引擎的信息检索C.基于“我的电脑”文件搜索D.基于目录服务的信息查询答案:C2.(多选题)以下选项中,属于网络主要搜索引擎的分类是()A.全文搜索B.目录搜索C.专业搜索D.元搜索答案:ABD3.(单选题)我们通过网页中的链接去访问另外一个信息资源的信息检索方法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特网多媒体技术
3.4 因特网多媒体技术
流媒体技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什么是流媒体技术(P83)
1、压缩媒体文件格式 2、流媒体文件格式
流媒体服务器与播放器 流媒体技术应用
网络虚拟现实技术(P85)
1. VRML(Virtual 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 虚拟现实建模语言) 2. 全景环视技术(360度全景环视技术)
流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
• 远程教育(101远程教育网/) • 视频会议 • 视频点播(cctv视听在线 /tvonline/index.shtml) • 网络直播(中央电视台、PPLive、沸点频道等)
网络虚拟现实技术
多媒体技术基础
• 视频技术简介
主流视频文件的格式简介 (1)AVI格式 (2)MPEG格式 (3)WMV格式 (4)RM格式 (5)RMVB格式
常见的压缩媒体文件与流媒体文件
文件格式扩展名 .mov 压缩媒体文件 先下载才能播放 .mpg .mp3 .avi 微软 流 媒 体 文 件 边 下 载 边 播 放 .ASF .WMA .RM RealNetworks .RA .RP .RT 苹果 Macromedia RealNetworks和 Macromedia Vivo .MOV .QT .SWF .RF .VIV 媒体类型 视频 视频 音频 视频 视频 音频 视频 音频 文本 文本 视频 视频 FLASH动画 动画 动画 Quick Time Player Flash Player Real One Player RealServer Windows Media Player Windows Media Server 客户端播放器软件 流媒体服务器
多媒体技术基础
• 图像技术简介
主流图像文件的格式简介 (1)BMP格式 (2)GIF格式 (3)JPEG格式 (4)JPEG2000格式 (5)TIFF格式 (6)SVG格式
多媒体技术基础
• 音频技术简介
主流音频文件的格式简介 (1)CD格式 (2)WAV格式 (3)MP3格式 (4)WMA格式
多媒体技术基础
• 多媒体技术简介
多媒体是指能够同时采集、处理、编辑、存储和 展示两个或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这些信息 媒体包括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 多媒体中的“媒体”应该是指一种表达某种信息 内容的形式,同理可以知道,我们所指的多媒体,应 该是多种信息的表达方式或者是多种信息的类型,自 然地,我们就可以用多媒体信息这个概念来表示包含 文字信息、图形信息、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等不同信 息类型的一种综合信息类型。 媒体有以下五种: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 体、存储媒体和传输媒体。
• VRML:(观看时要安装播放插件程序) 米兰虚拟: /product.htm 国际空间站: /gb/beyond/iss/index.html • 全景环视技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三维图形技术) / /free_chinavr/taiwan/tw0503/chinavr_q.htm
作业
完成课本P87页练习(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