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织学复习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半开梭口(混合梭口):继续留在下层的经纱保持不动;继续留在上层的经纱稍微向下降,然后在形成下次梭口时上升到原来的位置。特点:与全开梭口比较,降低上层经纱张力差异。与中央闭合梭口比较,下层不动,降低能耗。应用:复动式多臂或提花开口机构。

2.清晰梭口:梭口满开时,梭口前半部的上下层经纱均处于同一平面内。特点:有效空间大,引纬条件好,使梭子飞行平稳,开口清晰;但经纱张力差异大,易造成布面不平整,摩擦增大,断头增多。

3.非清晰梭口:梭口满开时,上下层经纱均不处于同一平面内。特点:各页综框动程差距缩小,经纱张力比较均匀;但是梭口有效空间小,不利于梭子飞行,尤其是下层经纱不平齐,不能成为梭子飞行的可靠依托。

4.半清晰梭口:梭口满开时,下层经纱处于同一平面内,而上层经纱不在同一平面内。特点:下层经纱平齐,有利于梭子的平稳飞行;上层经纱不平齐,能减少经纱张力差异,改善织物的匀整度。

5.小双层梭口:无论在上层或下层,总是第三页综的经纱高于第一页综的经纱,第四页综的经纱高于第二页综的经纱。这样可使第一、二页综框的综平位置与第三、四页综框的综平位置错开,相当于全部经纱交错时密度减半。特点:属非清晰梭口,用于织制高支高密平纹织物。减少经纱的相互摩擦和由于静电引起的粘连,减少织疵影响拉伸变形的因素。

6.梭口高度H :经纱变形几乎与梭口高度的平方成正比。在保证纬纱顺利通过梭口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H ,减少断头。

7.梭口的后半部长度2l :在H 不变的情况下,后半部长度愈长,经纱变形量愈小。丝织机上,为减少综丝变形和张力,增加梭口的后部长度。织制高密织物时,为开清梭口,适当增加梭口的后部长度。

8.后梁高低d (相对胸梁位置而定):后梁过高,开口不清(上层经纱张力小,下层经纱张力大);后梁过低,下层经纱张力不足,对梭子运动不利。

9.综框运动角:织机主轴每一回转,经纱形成一次梭口——开口周期。综框运动角=开口角k α+闭合角b α.

10.经纱运动经历三个阶段:a.开口阶段:经纱离开综平位置,上下分开,直到梭口满开为止;b.静止阶段:使纬纱有足够的时间通过梭口,经纱要有一段时间静止不动;c.闭合阶段:经纱从梭口满开位置返回到综平位置。这三个时期的长短,一般用织机主轴一回转中各自所占角度来表示,即:开口角,静止角,闭合角。

11.综平时间:即开口时间,它指开口过程中,上下交替运动的经纱达到综平位置的时刻,即梭口开启的瞬间,亦即上下交替运动的综框闭口与开口的交接点。

12.简谐运动:质点在圆周上绕圆心做等角速度运动时,它在该圆的直径上的投影点的位移规律。

13.椭圆比运动规律:一个动点在椭圆上绕中心做等角速度运动时,此点在短轴上的运动轨迹即为椭圆比运动规律。

14.综框联动式凸轮开口机构(以织制平纹为例):(1)作用原理:a.一个凸轮与吊综分别控制一页综框的下降、上升。当织制平纹组织时,需要两个凸轮呈180°相位差共轭配置,来控制平纹的两页综框。b. 转子受凸轮2大半径作用被压下时,综框下降;同时另一个转子受凸轮小半径作用而上升,综框通过辘轳受吊综带的拉动而上升,如此形成了一次开口。c.梭口的高度由凸轮的大小半径之差及踏综杆作用臂的长短来决定。凸轮一转,对应一个梭口的变化周期,经纱形成的梭口数=w R ,那么每开一次梭口,凸轮转过的角度平纹:β=180°,斜纹:β=120°。织机主轴每回转一转,经纱开口一次,而踏盘每回转一转,则要开口w R 次,完成一个梭口变化周期。所以主轴同踏盘轴的传动比应该是主n /踏n w R =/1。织平纹时,主轴同踏盘轴的传动比是踏主n n /=2。特点:a.机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制造精度要求不高。b.依靠吊综回综,吊综皮带使用久了会伸长,开口不稳定。c.踏综杆挂综处做圆弧摆动,增加了经纱与综框的摩擦,不宜高速。d.适合Rw ≤5。e.辘轳式吊综装置安装在顶梁上,影响机台采光纹板植钉,综框提升;纹板有孔,综框下降。电子提花开口机构废除了机械式提花开口机构中的纹板和横针,而是将提综信息转换成电磁铁的通断电来控制提综动作。

15.开口装置:一般由提综装置、回综装置和综框(综丝)升降次序的控制装置所组成。

16.经纱位置线:经纱处于综平位置时,经纱由织口至后梁所构成的一条曲折线。

17.中央闭合梭口:每次开口运动中,所有经纱由综平位置出发,分别向上下两个方向分开形成所需的梭口;在梭口闭合时,所有上下层经纱都要回到综平位置。特点:a.上下层经纱的张力变化规律一致;b.有利于挡车工处理断头;c.但是经纱受拉伸和摩擦次数增加,断头多;d.梭口不够稳定,对引纬不利。应用:适用于密度大、毛茸多,不易开清梭口。应用:毛织机和丝织机的多臂开口机构或提花开口机构。

18.综平位置:梭口完全闭合时综框的位置。

19.全开梭口(开放梭口):下一次开口时,要变换位置的综框上升或下降到新的位置,其他不需要变换位置的综框并不回到综平位置,而是静止不动。特点:a.经纱受拉伸和摩擦次数少,断头率降低;b.梭口较稳定,对引纬有利;c.但是需增加平综装置以便于处理断头;d.无法用活动后梁来调节片纱上机张力。应用:凸轮、多臂、提花开口机构均可采用。

1.击梭过程:击梭过程结束后,投梭棒在投梭棒扭簧的作用下回退到梭箱外侧。在投梭棒打击过程中,当梭子达到最大速度时就脱离皮结进入自由飞行阶段。

2.梭箱:击梭和制梭阶段梭子运行的轨道。包括梭箱前板、梭箱后板、梭箱盖板和梭箱底板。有梭织机的梭箱既是投梭箱,也是制梭箱。

3.投梭动程(投梭力)定义及影响:a.定义:织机由静止状态被人工缓缓转动其主轴,皮结推动梭子移过的距离。b.投梭动程对织造的影响:投梭力越大,梭子能达到的最大速度越大。投梭力过大:制梭时,梭子进梭箱后产生回跳,定位不良,造成轧梭或者飞梭;易产生崩纬,脱纬(特别是粗支纱);梭子和机物料损耗、织机动力消耗增加,噪音、振动增加。投梭力过小:梭子出梭口比较迟,经纱对梭子挤压度大,摩擦也大,易造成边经断头,且由于梭口较小,易产生跳花,跳纱等织疵;梭子进梭箱时,由于速度小,不能进入梭箱中正常位置,换梭不良或易造成下次投梭时由于投梭力不足造成轧梭。在保证梭子能顺利通过梭口和不影响梭子正常定位的前提下,投梭力越小越好。

4.投梭时间定义及影响:a.定义:投梭转子开始与投梭鼻接触、皮结即将推动梭子时的主轴位置角。b.投梭时间对织造的影响:投梭时间过早:梭子进梭口早,梭口高度小,边经断头增多;进梭口时,梭口清晰度较差,易产生跳纱等织疵;进梭口时,底层经纱与走梭板间距离较大,梭子飞行不稳。一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提早投梭时间,以减小机物料消耗。c.投梭时间的调节:调节投梭转子在投梭盘上的位置:顺着投梭盘的转动方向前移投梭转子,将使投梭时间提前;反之,投梭时间推迟。

5.梭子在梭口中的飞行速度:梭子相对筘座的运动速度,简称梭子速度。

6.扭轴投梭机构的工作过程:储能阶段、自锁阶段、投梭阶段、缓冲阶段。

7.单纬叉入式引纬的特点:a.单纬叉入式引纬每次开口引入一根纬纱,但是整个引纬过程是两纬一循环,两根纬纱相连形成“发夹”状;b.纬纱与剑头之间有摩擦;c.接纬剑退剑时纬纱处于无张力状态,有退捻,不易形成良好的布边;d.纬纱从筒子上退绕速度为剑杆速度的两倍,附加的纬纱张力过大,不利于高速。

8.双纬叉入式引纬与单纬叉入式的区别:送纬时,纬纱穿入送纬剑的孔眼中,纬纱一端与筒子相连,另一端连接已交织的纬纱;接纬时,接纬剑接过纬纱后,筒子还继续退绕,因此引入梭口的纬纱为两根;无剪纬动作;在接纬剑的一侧,形成了针织边。缺点:只适于织制双纬织物;无法换纬,只能单色纬纱织造。

9.喷气引纬的三种形式:单喷嘴+管道片;主喷嘴+辅助喷嘴+管道片;主喷嘴+辅助喷嘴+异形筘。

10.圆射流的卷吸和扩散作用:压缩气流从圆形喷嘴喷射出来后形成圆射流,当接触到周围空气时靠近射流边上的微团与相邻的静止空气混合,结果:一部分的静止空气被带动向前运动,即射流的卷吸作用;一部分的静止空气获得垂直射流轴向的作用,即射流的扩散作用,扩散作用使射流能量逐渐耗尽,速度越来越低,射流截面越来越大。

11.圆射流两个区域:a.核心区:各点的流速相等,为喷口流速0v ;b.混合区:在同一截面上,越靠近轴线,速度越大;距喷口距离S 处轴线上速度:0

0/229.097.0d aS v v +=。

12.防气流扩散装置:a.管道片:优点:防气流扩散效果好,缺点:但对经纱干扰重,筘座动程大,不利于高速。b.异形筘:缺点:防气流效果不及管道片;新型喷气织机常采用异形筘。优点:筘齿密度和间隙与普通钢筘一样,适应高经密织物;异形筘的槽口小,梭口满开时钢筘处的梭口高度只需15mm 左右,钢筘打纬动程只有35cm ,有利于高速。

13.水射流沿其引纬方向可分为三段:a.初始段A L :长度为核心区长度,轴线上各点流速相等,等于0v ;初始段0)96~69(d L A =;基本段B L :由于射流周围的空气不断介入,流速逐渐降低,但射流未出现分离现象,仍能牵引纬纱;基本段基本段0)740~150(d L B =;雾化段C L :水滴出现分离,水滴雾化,失去牵引纬纱的能力;雾化段雾化段0)880~230(d L 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