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物流系统规划

合集下载

基于市场导向的湖北省农副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构建

基于市场导向的湖北省农副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构建
中 , 大 限 度地 保 证 产 品 品 质和 质 量 安 全 、 少 损 耗 、 止 资 源 总 量 达 到 2 最 减 防 0万 吨 。 有 数 据 显 示 ,国 内冷 藏 冷 ; 品 东食
污 染 的特 殊 供 应 链 系统 。 湖 北 省 是 农 业 大 省 , 有 “ 广 正 以 每 年 1 % 的速 度 增 长 。目前 , 汉 的 冷 库 市 场 除 白沙 素 湖 0 武
较 晚, 处于探 索阶段 , 目
本 、 分 发 挥 经 济 效 益 具 有 重 大 的理 论 和 现 实 意 义 。 充

以 上 数 据 显 示 , 北 省 农 副 产 品 冷 链 物 流 需 求 很 大 , 处 湖 且 于 持续上升 中。 2 农 副 产 品 冷 链 物 流 供 给 状 况 .

湖北省 农副产 品冷链物流现 状
湖北 省农副产 品产 值约 占农产品产值 的 7 .%, 中果蔬 供 应远 不 能 满足 冷 链 物 流 需 求 , 链 物 流 业 的 发 展 远 远 滞 32 其 冷
约 占 2 .% , 禽 约 占 3 .% , 产 约 占 1 .%。根 据 湖 北 后于 农 副 产 业 的 发 展 , 将 成 为 制 约 湖 北 省 农 副 产 业 发 展 62 畜 43 水 27 这
现代物流★工作研究 黪 £ 嚣 Fra bibliotek §一
譬 筹 : 攀
口 刘 明菲 赵 静 静
DOI 1 9 3 sn10 —8 42 1 .2 : 03 6  ̄ls 0 68 6 0 1 1 1 0
陶君 成
改 革 开 放 以来 , 北 省 经 济 快 速 发 展 , 中 农 业 发 展 拟 合 , 以得 到 农 产 品 货物 周 转 量 的 拟 合 曲线 , 此 可 以 湖 其 可 由

武汉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修编(2016—2030年)

武汉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修编(2016—2030年)

武汉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修编(2016—2030年)一、项目概述当前,按照2015年中央及省市城市工作会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国家发展战略,遵循2049远景发展目标,武汉市正在全面建设更具竞争力更可持续的世界城市,努力打造国际创新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高端制造中心,建设活力、高效、绿色、宜居、包容的世界城市。

在新的发展形势和要求下,我市正在谋划新一轮武汉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修编工作,力求通过规划统领,进一步明确城市远景发展目标、规模和空间结构,强化区域统筹和协作,实现武汉世界城市的建设目标。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作为其中最为核心的要素和内容,是明确交通发展方向,配置交通资源,支撑空间拓展,布局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促进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于城市空间结构和布局起着决定性的引导作用。

遵循市委市政府指示精神,立足实现总规、土规、交规“三规同步,交通先行”,强化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的功能和作用,特组织开展本次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工作。

二、规划内容(一)交通发展战略目标1、交通总体目标2个总体目标:全力构建以世界性门户机场和国际内陆港为纽带、以绿色交通为主导,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多模式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建立依托骨架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发展的空间结构和用地布局,促进区域、城乡交通统筹协调发展,将武汉建成为国际枢纽城市和绿色出行楷模。

5个交通远景:一个以满足人的交通需求特性为根本原则、以绿色交通方式为主要载体、以智慧去管理、以高效为显著标志的高度一体化的综合交通系统,即实现武汉的智慧交通(Wisdom)、人本交通(User-oriented)、一体化交通(Holistic)、高效交通(Accessible)和绿色交通(Natural)。

2、交通目标内涵(1)国际枢纽城市:以航空港和内陆港“双港齐飞”为核心,全面提升“空、铁、水、公”枢纽功能,强化多式联运,将武汉建设成为中部乃至中国走向世界的门户。

武汉市物流支撑体系现状及发展对策

武汉市物流支撑体系现状及发展对策

2 1 武汉现有物流资源分析 .
济过嫂和实施知识经济的近两年 , 武汉的综 合经济实力和城市功能进一 步提升
12 . 武 汉 物流 现状
目前武汉 市物 流业发 展的支撑 体系 己 元.长期从事 航运 、 口装卸作业 和公路运 具有一定规模 和新的发展趋势。 流是以交 港 物 输 目前该公司已经建立起-' 货运 市场和 通运输业和邮电业为基础 的 -f i t 最近武双市 的
定中心城 市和区域做仓储管理 , 利用计算机 物流企业经营存在一定问题 。 的物流企业 有 网络进行信息处理 . 并从事城市配送 及电 子商 务方面的物流服务 长 江物流还致力于
为 大 中 型 生 产 企 业 供 应 链 提 供 全 过 程 物 流
服务 ;为商业连 锁企业多点进货 、多点分送 的配送系统提供服 务;为批发市场 、 期货市 场和电子商务市场提 供第 三方 物流服务 这 些正符合大型商业企业 生产企业与专业物 流服务 企业形成一 体化 的现代物 流发展趋
中 图分 类 号 F 5 【6 ) 22 2 3
1 武 汉市 的经济 及物 流现状
1 1 武 汉 经 济 现状 .
目前武汉市 大型 的物流企业不少 , 但做
得 比较 好 的只 有 几 家 长 江 智 能 物流 股 份 有 = 限 公 司 和 武 汉 市 交 通 控 股 公 司具 有 一 定 的
的 国有 资产 饺 有 得 到 充分 利 用 。
值分别占 5 2 、9 7 %和 8 5% 。第三 17 % 3 0 8 产业 已成为武 汉的主导产业 , 标志着产业结 掏调整基本完成。商贸、 金融 、 运输 、 通讯 已 成为利税太户= 传统工业 中的冶金 、 机械 、 纺
织 通 过 调 整有 了起 色 ;服 装 、 品等 轻 工 业 食 发展 形 势较 好 ;武 汉 经 济 技 术 开发 区 、 湖 东 新 技 术 开发 区成 为 新 的 经济 增 长 点 ; 汉是 武 全 国 城 市综 合实 力 较 强 的特 大城 市 , 中国 是 内地 最 大的 综 合 性工 业 基 地 随着 工 业 化 和城 市 化 进 程 的加 快 , 汉 武 市 金 融 市 场 、 术 市场 、 技 产权 交 易市 场 、 产 生 资料 市 场 等 要 素 市场 发 展 较 快 在 向 知识 经

武汉市物流市场分析2024

武汉市物流市场分析2024

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市场在武汉市也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本文将对武汉市物流市场进行详细分析,从市场规模、发展趋势、竞争格局、政策环境、创新模式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概述:武汉市作为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物流市场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物流效率的追求,武汉市物流市场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调整,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和科技变革的新形势。

目前,武汉市物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竞争格局逐渐形成,创新模式也开始出现。

下面将从市场规模、发展趋势、竞争格局、政策环境、创新模式五个方面对武汉市物流市场进行深入分析。

正文:一、市场规模1.1.市场总体规模:武汉市物流市场的总体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年货运量逐年攀升。

1.2.各物流子行业规模:武汉市物流市场的规模主要由公路物流、铁路物流、水运物流、航空物流等子行业组成,各子行业规模的发展情况各异。

二、发展趋势2.1.信息化与智能化:武汉市物流市场将逐步实现信息化和智能化转型,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2.2.多式联运:随着交通网络的完善和多式联运政策的推进,武汉市物流市场将实现多式联运的全面发展。

2.3.跨境物流:随着中国市场的对外开放不断加深,武汉市物流市场将进一步推动跨境物流的发展。

三、竞争格局3.1.主要竞争者分析:武汉市物流市场的主要竞争者包括国内外的物流企业和自有物流部门。

3.2.竞争优势:竞争胜出的物流企业主要依靠自身的规模优势、专业化服务、高效运输和先进的信息化技术。

四、政策环境4.1.政府支持政策:武汉市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物流业的支持力度,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物流企业入驻。

4.2.政策调整:政府将加强对物流市场的监管,适时调整市场准入条件和监管标准,促使物流市场健康发展。

五、创新模式5.1.供应链管理创新:武汉市物流企业开始将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引入到实践中,通过优化供应链的协同和集成,提高整体运作效率。

武汉城市物流配送发展及其智慧物流配送方案探究

武汉城市物流配送发展及其智慧物流配送方案探究

武汉城市物流配送发展及其智慧物流配送方案探究作者:李金雷牛秀明艾振李迁来源:《物流技术》2017年第09期[摘要]针对武汉城市物流配送发展面临的基础设施不健全、缺乏系统规划、信息化程度低、标准不统一、物流成本高、人才缺乏和政策法规不健全等问题,通过建设武汉城市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统筹规划建设配送中心,智慧化升级改造现有配送中心,探索武汉城市智慧物流配送方案,在解决武汉物流配送发展问题的同时,也为其他地区发展物流新模式提供借鉴依据。

[关键词]智慧物流;城市配送;物流成本;标准化;信息化;武汉1引言随着武汉“8+1”城市圈不断发展建设,武汉交通运输政策的不断深化改革,物流企业不断突破创新,武汉城市运输质量和运输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中心城市的地域优势逐步显现。

“十二五”期间,武汉更是将物流业作为发展重点,先后成功引进国内外9大电商企业、10大快递企业在汉投资建设物流基地,推动形成了汽车、港口、医药、冷链、电商与快递等重点领域物流产业化集群发展,成为中西部重要的电商与快递中转分拨中心。

但武汉城市物流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物流业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本文将分析武汉城市物流配送发展现状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2武汉城市物流配送发展现状2.1武汉物流行业发展初具规模,但配送业务仍处于发展起步阶段截止2015年底,武汉全市社会物流总产值高达2.8万亿元,物流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成为服务业两个千亿板块之一。

与传统干线物流不同的是,城市配送货源地和收货地都在同一城市,通常表现为多方发送不同货物由一方收货或一方发送相同货物由多方收货两种形式。

目前,武汉同城货运仍然表现为市场参与者众多,竞争较为激烈,未来同城货运市场将向有序竞争市场过渡,行业乱象将随着行业竞争得到有效整治与改善。

2.2武汉城市物流配送多元化市场主体初步形成武汉市注册物流企业数量众多,其中不乏实力雄厚的行业领军企业,比如阿里巴巴在武汉建立的心怡科技物流(天猫商城)武汉仓储物流中心、京东物流园等国内知名物流企业,还包括近万家物流相关企业。

武汉市物流市场分析

武汉市物流市场分析

武汉市物流市场分析一、引言武汉市,作为中国内陆最大的交通枢纽之一,其物流市场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深入推进,武汉市物流市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对武汉市物流市场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企业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

二、武汉市物流市场现状1、交通基础设施完善武汉市地处长江中游,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水路、公路、铁路和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在此汇聚,形成了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

尤其是近年来,武汉市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路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物流企业数量众多武汉市拥有大量的物流企业,包括国有、民营和外资等各类企业。

这些企业在为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提供高效、优质的物流服务的同时,也推动了武汉市物流市场的快速发展。

3、政府支持力度加大近年来,武汉市政府对物流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土地政策、税收政策、人才引进政策等,以促进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三、武汉市物流市场存在的问题1、物流企业竞争力不足尽管武汉市拥有大量的物流企业,但大多数企业的规模较小,服务水平不高,缺乏核心竞争力。

这使得企业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难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2、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

然而,目前武汉市很多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物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3、专业人才匮乏随着武汉市物流市场的快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目前武汉市在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短板,这将对物流市场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

四、武汉市物流市场发展趋势分析1、智能化、信息化发展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武汉市物流市场将朝着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通过引入这些先进技术,可以提高物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第3章物流系统网络结构规划设计

第3章物流系统网络结构规划设计
物流结点是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仓储 保管、物流集疏、流通加工、配送、包装等活 动的基地和载体,是完成各种物流功能、提供 物流服务的重要场所。
(2)衔接功能
物流结点不仅将各条物流线路连接成一个系统,使各条线路 通过物流结点形成相互贯通的网络,而且将各种活动有效地 联系起来,使各种物流活动通过物流结点的整合实现无缝链 接。 物流结点的衔接作用表现在: ① 通过物流结点将不同运输方式或同一运输方式连接 起来,通过多式联运,实现集疏运输与干线运输、干线运输 与干线运输的衔接; ② 通过物流结点将运输、仓储、加工、搬运、包装等 物流功能联系起来,实现物流作业一体化。
物流系统网络是物流系统的空间网络结构,是物流活动的载体。 是指货物从供应地到需求地的整个流通渠道的结构。包括物流节
点的类型、数量与位置、节点所服务的相应客户群体、节点的连 接方式以及货物在节点之间空间转移的运输方式等。
从运筹学图论的观点,可以把物流系统的网络结构抽象为点和线
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所构成的网络。
物流系统网络化原理
Principles of Network of Logistics
3.物流系统要素要组成网络
系统的要素必须根据物流系统的要求以网络的形式存在,一 个仓库如果不与运输车辆等相关要素结合起来发挥功能,它就只 是一个仓库,而不可能成为一个物流系统网络中的配送中心,因 此,物流系统的系统要素要以网络中的要素的身份发挥作用。
(1)转运型物流结点
它是以连接不同运输方式或相同运输方式为主要功能的结点,是处 于运输线路上的结点,如铁路货站(或货场)和编组站;水运的港 口码头;航空空港;公路货站等。
一般来说,由于这种结点处于运输线路上,以转换不同运输方式或 同一运输方式为主,所以货物在这种结点上的停留时间较短。随着 物流服务的快速、准时、低成本的发展趋势,转运型物流结点已成 为物流服务目标实现与否的关键因素。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大全5篇)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大全5篇)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大全5篇)第一篇: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1.2.3.4.物流系统的组织要素:人力资源,物流设施,物流设备,资金,信息,管理模式.物流系统所具有的系统共性: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动态性.物流系统自身特性:广阔性,智能性,可分性,复杂性,多目标性.物流系统的五个流动要素: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一般而言,物流链各阶段的必备功能首先是运输,然后是仓储.34.35.33.业.2.随着(ABCD)等先进管理方法的开发和在物流管理中得运用,使人们逐渐认直线职能式组织特点:集中统一指挥,能发挥识到需要从生产经营的全体过程来把握物流管理A.MRPB.DRP专业人员的才能,智慧和积极性,比较适合现C.看板制D.JITE.GIS3.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特点和要求,过于正规物流系统的边境是广阔的,其范围横跨(BCD)等几大领域A.采购B.生产C.流化,权力集中于高层,结构不够灵活,横向协调通D.消费性差,特别是物流运营的业务执行部门缺乏自4.一般而言,物流链各阶段的必备功能首先是(A)然后是(B)A.运输B.存储主性很难调动各部门主观能动性.C.装卸D.包装E.流通加工事业部制:是一种分权制,特点是”集中政策,分5.物流系统的网络由两个基本要素组成,它们是(AB)A.散经营点B.线C.面精益物流战略(基于成本)适用于价格需求弹6.结点是物流基础设施比较集中的地方。

根据结点所具备的功性系数大的普通产品,产品价格是客户购买的能可以将其分为(ABC)几类。

A.单一功能点B.复动因,需求是稳定可测的,企业产品的种类一合功能点C.枢纽点D.交叉点E.双向点般也较少,产品生命周期长.7.物流要素集成的结果可归纳为以下几种形式(ABCD)A.要素一体化B.建立战5.多边治理:也称市场治理或合同治理,是指物流系统所需要一切资源都能从物流市场上通过交易得到,并且这类资源不是为某一物流系统专门提供的.6.7.8.物流系统的网络由两个基本要素组成:点和线.物流系统网络结构有:点状结构,线状结构,圈状结构,树状结构,网状结构.区域物流系统的结构为:三大服务领域,一个企业群,两个基础平台(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物流基础信息平台),一个宏观发展环境.区域物流系统布局原则:按经济区域进行.我国目前的区域物流基地:山海经济区(长江三角洲),广东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闽南三角洲.36.敏捷物流战略(基于时间)适用于对时间,服务略联盟C.资源共享D.市场化E.分散组合要求较高的流行商品;企业的产品种类多,利8.区域物流规划是一项内容复杂的综合性工作,涉及(ACD)A.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润较高;生命周期较短.B.当地传统系统C.交通基础设施建设D.信息网络建设快速反应物流战略(基于时间)适用于有较高9.在某个区域规划建设物流基地,物流园区,物流中心或是配送中心,要考察该区域收益率的商品,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技术水的经济总量,规模,其中包括(ABCDE)A.进口总量B.国内生产总值C.平,员工素质和物流设施与竞争对手相当,生融资渠道D.信息平台E.与国际接轨的程度产系统具有高度柔性化,企业必须与供应链上10.,建设一个物流中心的系统规划程序分为五个主要阶段,它们是(ABCDE)A.规划下游战略伙伴紧密合作,能够确保准确信息的筹建准备阶段B.系统规划设计阶段C.方案评估阶段D.细节规划及时获取.设计阶段E.规划执行阶段37.9.10.38.准时制物流管理(基于时间)适用于:在较长时11.区域物流规划是一项(ABCD)很强的规划工作。

武汉新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武汉新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武汉新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随着全球化不断推进和中国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施,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武汉市正迅速崛起为内陆开放型城市。

作为武汉市重要的开放门户,武汉新港在推动城市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吸引投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武汉新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与探讨。

武汉新港位于中国中部、长江黄金水道,距长江一线仅30公里,是湖北省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国家级综合保税区。

作为一个多功能、高效、现代化港口,武汉新港在货物集散、物流运输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目前,武汉新港已经成为湖北省重要的进出口通道和国内大宗商品物流集散地,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首先,武汉新港在货运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根据最新数据,武汉新港年货物吞吐量已超过1亿吨,成为中国内陆港口中唯一实现这一规模的港口之一。

其丰富的航线网络以及高效的物流系统,使得武汉新港成为中部地区一站式的国际物流中心,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物流企业的投资。

其次,武汉新港的港区发展迅速。

港区规划以多式联运为基础,重点发展航运、铁路、公路和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形成紧密的物流网络。

与此同时,武汉新港还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港口基础设施,提高装卸效率和服务质量,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吸引更多企业入驻。

其中,武汉新港国际航运物流产业园成为港区重要的产业集聚地,为国内外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三,武汉新港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作为连接长江经济带和中部地区的枢纽,武汉新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长江黄金水道为武汉新港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而高速公路和铁路的便捷联结也使得港口货物运输更为便利。

同时,武汉新港紧邻武汉天然深水航道,具备发展大型船舶和国际航运的条件,可以更好地满足国内外贸易的需求。

展望未来,武汉新港有望继续发挥其在长江经济带中的重要作用,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以下是我对武汉新港未来趋势的一些观点:首先,武汉新港将继续推动港口的升级和现代化建设。

随着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推进,港口的现代化建设和装卸技术的提升将变得更加重要。

构建湖北区域现代物流体系的思考

构建湖北区域现代物流体系的思考
发 挥 .而 且可 以促 进 区 域 经 济结 构 的合 理 布 局 和 协 调 发展 。
20 现 代 物 流业 是 现 代经 济 分 工 和 专业 化 高 度 发展 的产 物 .就其 域物 流 中心 正逐 步形 成 初 步核 算 .0 6年 , 武 汉 市社会 物 流物
业 批 发 零售 业 金融 业 餐饮 业 、信 息业 等 行 业 的发 展 .对优 为 副 中心 的 三 大物 流 圈 已具 雏 形 。
求稳 步上 升 . 推 动社 会 物流 物 品 总额快 速 增长 .初步 测算 . 0 6 2 0
年全 省物 流需 求 系数 ( 会物 流 总额与 G P 之 比 ) 2 2 即平 社 D 为 3 . 均每 t G P 的产 出需 要有 2 3 元 D 2元的 物流额 来 支撑 。2 0 0 6年物 流物 品 总额快 速增 长 。2 0 年 湖北 省社 会物 流物 品 总额 1 5 6 06 8 7 亿元 同比增长 1 % . 9 比同期 G P 增速 快 5 8 百分 点 物 流 区 D .个 品 总额 占全省 物 流物 品总额 已达 3 % . 襄 樊市 与 宜昌市 的这 一 比 6 重分 别在 1 % 左右 , 三市 物流 物品 总额 占全省 比重 已近 六成 。统 0 计 数据 表 明 . 在我 省 以武 汉 为中心 的 武汉 物流 圈 和 以襄樊 宜 昌 2 存在 的主要 问题
物 流 业 已初 具 规模 和 基 本 发展 框 架 交 通运 输 业 是 发展 物 流
0 6年 末 全 省公 路通 车 总里 程达 到 1 2 公 万 8. 现 代物 流 业 的独 特 区 位优 势 和较 强 经 济基 础 。 但 是 中部 地 区 经济 业 的基础 。截至 2 0
全 7 9公里 . 内 河航道 里程 7 6 2 3公里 。公 发 展 的相 对 落后 影 响 了湖 北现 代 物 流 业 的发 展 致 使湖 北 潜 在 的 里 , 省铁路 营业 里程 达 2 5

“大武汉”物流中心战略体系构建

“大武汉”物流中心战略体系构建
理论研 究
●I
“ 大武汉”物流中心战略体系构建
郭一桢
( 华 中科 技大 学文 华学 院 ,武汉 4 3 0 0 7 4) [ 摘 要] 2 0世纪 9 0年代 以来 ,伴 随着现 代信 息 网络技 术 的 日益 完善 和世 界运输 业 的 自由化 ,物 流服 务业 获得 前所未 有 的发展 契机 。武汉 市位 于 “ 九省 通 衢 ”地理位 置 ,这 也为 发展 现代 化的 区域 物流 中心 提供 了一个 良好 的地 理基 础 。本文通 过 S WO T 模 式分 析建 设大 武汉 物流 中心 所面 临的优 势 、劣势 、机会 和 威胁 。并 在 S WO T分 析 的基础 上 ,提 出 了构建大 武汉 物流 中心的 战略 目标 ,构建 原则 ,影 响因 素 ,最 后设 计 出大武 汉物 流 中心的 战略体 系 。 [ 关键 词] 大 武汉 区域物 流 战 略体系 中图分 类号 :T U 8 2 2 + . 6 文献 标识码 :T u 文 章编 号 :1 0 0 9 -9 1 4 X( 2 0 1 3 )3 4 —0 2 9 3 —0 1
3 、物 流企业 实力 弱 武汉 市 的物流 企业 规模小 、 设 备 陈旧 、服务水 平 不高 ,缺乏 现代 物流 经 营理 念 , 物 流业 务 的覆盖 面较小 ,尚未 引进 和培 育 出在 区域 物 流 中具 有带 动 和示 范作 用 的龙头 企业 。 4 、监 管体 制不健 全 武汉市 物流业 管理 制度 ,与其 他省市 一样 ,基本 上仍沿 袭 了计 划经 济的 管理体制,使原本是一个系统资源的物流业的管理权限被划分为若干个部门, 没有 一个部 门或机 构统 筹协调 物流管 理 ,企业缺 乏有效 的运 营机制 ,特别 是 负责物流产业的政府主管部门几经变更,致使相关政策措施迟迟未能出台。 三. “ 大 武汉 物流 中心 ”构 建策略 分析 ( 一)“ 大武 汉物 流 中心 ”战略 目标 武汉 处 于我 国经济 地理 中心 ,在以武 汉 为中心 的 4 0 0公里 范 围内 , 覆 盖 有4 5 个 中等 以上 城市 , 共计 1 . 8 3亿人 ,占全 国城 市 总人 口的 2 1 . 2 5 %。在 半 径约 1 2 0 0 公 里 范围 内 , 涵盖 了 1 2 个G D P超千 亿元 的城 市 , 占有 比例 为 1 8 %, 是建 设 内陆物 流 中心的理 想场 所 。 同时 , 湖北省 历来 为 中国水 陆交通 的 枢纽 , 长江 、 汉 水 、京广 、京 九铁 路 、沪 蓉 、京 珠高 速公路 贯穿 东西 南北 , 公 路 四 通八 达 。由于物 流业 务是 以中心 城市 为基 点呈放 射状 向周 边辐 射 , 可 形成 经 济 的集散 规模 效应 , 所 以武汉 地 区发展 现代 物流业 最有 利 于物流 供应链 一 体 化 的运作 , 同时 武汉 也是 我国东 部 和西部 的连 接点 , 是东部 和西 部物 资进 出 的大 通道 。通 过建立 物 流园 区的模 式 ,将 武汉 建设 成华 中地 区的 物流 中心 , 对实 施西 部大 开发 战略 和发展 中部 地 区经济具 有重 要 的意义 。 ( 二)“ 大武 汉物 流 中心 ”的具体 措施 1 、构建 “ 三 位一 体” 的体 系结构 武汉 要优 化整合 经 营性 资产 , 大力 推进 供应链 管理 形成 符合 现代 物流 要 求 的生产 营销 流程 , 构建 整个城 市 的物流 管理模 式 : 基 于现 代物 流与 现代 商 贸集 成运行 的 区域物 流 系统 ,以一个综 合性 物流 园 区为核 心 、 一个 物 流信息 平 台为支撑 、一系列 辐射 周边 区域 的物 流 网络节点 为拓 展 ,构成 “ 物流 园 区 物 流信 息平 台一物 流 网络节 点 ”三位 一体 的体 系结构 。 2 、发展 民营 物流企 业 武汉 地处全 国市场腹 地和不 同经济带 的交汇处 ,素有 “ 九省通衢 ”美称 , 商流 呈多元 化发展 的特 点。物 流市场 也必 然存在 多层 次多方式 的特性 。武 汉 的物 流市场政 策要 体现全 面开放 的原则 ,加 大对外 招商力 度 ,鼓 励市 外知名 企 业集 团或专业 物流企业来 汉从事 现代物流 经营 ,尽 可能多地 提供优 惠条件 。 3 、加大 基础 设施建 设 要注 重搞好 市 区交通 网络 与现 代物 流 园区及城 市配 送 中心的 配套 。 其 次 要发 展现 代信 息系统 , 从 政 策上扶 持传统 物 流企业 和社 会化 综合 物流组 织 大 力推 进信 息化 物流 的过 程。 4 、开发 区域 物流信 息平 台 系统 实施 的关键 是要 建立 一个着 眼 于整个 区域 的物 流信 息平 台 , 打 破 以 企 业 为单位 的信 息单 独格 局 ,实现 区域 内物流 信息 的共 享 。 5 、注重 培养 物流人 才 高素 质人 才是现 代物 流发 展 的关 键 因素 。注意 引进 、 消 化和 吸收 国外 先 进 的物流 培训 方法 和培训 教材 , 培养造 就 一大批 熟悉 物流 业务 。 具有跨 学科

城市商圈的区域物流系统构建研究——武汉徐东商圈物流体系设想

城市商圈的区域物流系统构建研究——武汉徐东商圈物流体系设想

络, 实现 区域 物流资源 的整合 少运输成本和配送 成本 , 并通过努 力整个系
统逐步实现物流标准化 , 形成一体 化的物流体 系。笔者 以为结
合徐东商圈 , 构建基于城市商 圈的 区域物流系统可 以从 以下几
方面人手 :
3 . 1 以“ 融 入 商圈 。 服务 商 圈” 为指 导 , 整 合 商 圈 内物 流 资源 . 服务 经济 圈物流 系统
图 1 徐 东 经 济 圈 交 通 图
中心构建服务于商圈的配送 中心 。
二桥的车辆通行量达 l 0万辆 ,承担起 区域穿越性交通和集散 性交通的双重职能 。如图 1 所示 。
3 基 于 城 市 商 圈 的 区域 物 流 系 统构 想
基 于城市商圈的区域物流 系统属于 区域性社会物流系统 , 其建设具有宏观性 ,注重整个 区域物流社会系统整体效应 , 其
电器、 工贸家电、 金马家居、 欧亚达、 好美家、 沃尔玛、 麦德龙 l 德人驻 , 商业业态密集丰富, 商圈交易规模激增、 地价大涨、 l 交通流量大增,商圈内再进行大规模的物品储存和运输已 I
不现实, 构筑基于商圈的物流系统, 实现商流、 物流相分离, I 将大量存储、配送中心转移到交通条件良好的城区外是商 I
时性 。
再次 , 商圈作为城 市流通 经济 的重要体 现 , 利用 政府政策优势 , 地理优势 整合物流资源 , 构建基 于商 圈的物流系统也是十 . 必要的。 如徐东商圈可借武汉
市政府规划 的徐东 片区 中构建 的承东启西 , “ 四纵 三 横” 核心交通枢纽 网完善运输系统。“ 四纵” 是指 和平 大道 , 友谊 大道 , 中北 路 , 沿湖 路 ; “ 三横” 是指徐东大 街, 团结路和才盛街 。还可依托武汉市规划 中的物流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物流规划与配送体系优化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物流规划与配送体系优化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物流规划与配送体系优化在当今快节奏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物流规划与配送体系的优化已成为城市发展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高效的城市物流不仅能够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还能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物流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涵盖了从物流基础设施的布局到物流运作流程的优化等多个方面。

首先,物流基础设施的合理规划是基础。

这包括物流园区、配送中心、仓库等设施的选址和建设。

在选址时,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交通网络、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布局等因素。

例如,物流园区应靠近主要的交通枢纽,如高速公路、铁路货运站等,以便于货物的快速集散。

同时,也要避免设在城市中心区域,以免增加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配送中心的布局则要根据城市的人口分布和消费需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在城市的不同区域设置多个配送中心,可以缩短配送距离,提高配送效率。

仓库的建设要根据货物的种类和存储要求进行设计,确保货物的安全存储和便捷管理。

除了基础设施,物流通道的规划也至关重要。

城市道路网络是物流运输的主要载体,因此要确保道路的通行能力能够满足物流车辆的运行需求。

这就需要在城市规划中合理规划物流专用通道,避免物流车辆与其他车辆在道路上相互干扰。

同时,要加强对道路的维护和管理,保证道路的良好状况,减少因道路损坏导致的运输延误。

在城市物流规划中,信息化建设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可以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提高物流运作的透明度和可控性。

例如,通过物流信息平台,货主可以实时了解货物的运输状态,物流企业可以优化配送路线和车辆调度,从而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配送体系的优化是城市物流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

传统的配送模式往往存在着配送路线不合理、车辆空载率高、配送时间长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用共同配送、智能配送等先进的配送模式。

共同配送是指多个物流企业联合起来,对同一区域的货物进行集中配送。

武汉市国际物流发展的SWOT分析

武汉市国际物流发展的SWOT分析

武汉市国际物流发展的SWOT分析作者:陈芝琴来源:《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年第02期一、武汉市物流发展现状目前,武汉的经济发展速度极快,大众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与之而来的全球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那么,发展现代物流的脚步也要随之加快,这既是为了适应物流行业的发展,也是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

武汉是湖北省内空间流转效率非常高的一个城市,在经济方面承担着一个的至关重要的角色。

与湖北省内其他的八个城市相互团结,相互支撑。

在物资的提供、资金的支持、信息的传递方面,相互支持,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与此同时促进了湖北省和周边城市经济的共同发展。

武汉的经济发展中主要有三大产业。

其一东湖高新开发区是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要产业,伴随着的其他产业还有生物工程和环保业等。

第二个比较大的产业就是经济开发区的产业,,经济开发区的产业主要以汽车制造业为主的,轻工食品业以及出口加工业为主。

武汉的第三个比较大的产业就是吴家山产业园。

主要主打的就是科技产业,主要以汽车配件,农产品及加工业为主。

这三个产业带的形成使得武汉市的物流要求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所以说在交通方面要着重改善,在信息基础建设方面要不断加快。

只有保证了基础设施的完善,才能保证后期经济发展的流畅,避免由交通堵塞衍生出来经济堵塞。

目前,实现武汉市交通顺畅的一天指日可待。

武汉经济圈的不断发展,也会对武汉周边城市带来深远的影响二、武汉市发展国际物流的竞争优势1.地理条件优越。

武汉号称“九省通衢”陆路、水路、铁路和航路十分便利,是湖北省的经济重脉。

2.交通便利。

从铁路方面来说,铁路线路有京九线、京广线、武大线。

从航路方面来说,目前,入驻天河机场的航空公司有很多家,每天的航班高达120余次,航空通达度极高。

从水路上分析,武汉是重要的内河港口,有“黄金水道”之美称。

从公路方面来说,武汉市现有公路里程高达9000公里,从这四个方面来讲,武汉很适合发展物流。

武汉发展物流的政策措施

武汉发展物流的政策措施

武汉发展物流的政策措施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近年来,随着武汉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武汉市政府一直重视物流行业的发展,通过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了武汉物流行业的进一步繁荣。

武汉市政府加大了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到物流需求,合理规划物流园区、物流枢纽等基础设施,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仓储物流设施,不断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

有关部门持续完善武汉的物流网路,打通交通瓶颈,提升整体物流水平。

武汉市政府推动了物流行业的信息化建设。

通过建设一体化物流信息平台,实现了物流信息的全面共享和数据的互联互通,提高了物流行业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还推动了电子商务与物流行业的深度融合,为新型物流业态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武汉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措施,吸引和扶持物流企业的发展。

通过减免税收、提供政府补贴、优化营商环境等方式,降低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强了企业的发展动力。

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高了武汉物流企业的竞争力。

武汉市政府还加大对物流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

通过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等活动,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为武汉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还鼓励高校与企业合作,推动物流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武汉市政府通过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信息化发展、激励物流企业发展和加强人才培训等措施,为武汉物流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未来,武汉将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物流行业的创新发展,为武汉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第二篇示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武汉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物流枢纽城市,物流行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为了进一步推动武汉物流行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企业和资金投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一、建设现代化物流基础设施作为一个物流中心城市,武汉需要建设现代化的物流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交通、水路交通、铁路交通和航空交通等。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4.26•【字号】武政〔2022〕10号•【施行日期】2022.04.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武政〔2022〕10号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经研究,现将《武汉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武汉市人民政府2022年4月26日武汉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为充分发挥现代物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作用,推动武汉现代物流业提质增效和跨越发展,依据《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发改经贸〔2018〕1886号)、《湖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鄂政发〔2021〕28号)和《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武政办〔2022〕23号)等,特制订本规划。

一、发展环境(一)“十三五”时期发展基础1.物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社会物流总额从“十二五”期末的2.8万亿元迈上4万亿元台阶,年均增长9.5%。

物流业增加值从“十二五”期末的1019亿元突破1500亿元,年均增长11.0%,占GDP的9.6%、服务业的15.7%。

2.行业运行效率不断提升。

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持续降低,物流效率持续提升。

2020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3.2%,较“十二五”期末降低1.0个百分点,低于全国整体水平1.5个百分点。

全市物流业单位物流货值不断提升,“十三五”年均单位物流货值5878元/吨,比“十二五”期间增加852元/吨,增幅达17.0%。

3.物流枢纽地位不断强化。

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地位不断提升,港口吞吐量突破1亿吨。

铁路货运“天天班”和沿江班列拓展加密,铁路货运量突破8000万吨。

武汉发展绿色物流现状分析及其对策

武汉发展绿色物流现状分析及其对策

武汉发展绿色物流现状分析及其对策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09-069-02摘要绿色物流是可持续发展观念向物流领域的渗透,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是未来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

武汉位于我国中部,九省通衢,物流业发达,发展好武汉的绿色物流,意义重大。

本文先根据武汉物流发展现状分析武汉发展绿色物流的意义,然后着重分析当前武汉发展绿色物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武汉绿色物流现状分析对策绿色物流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综合了生态经济学、生态伦理学,最终以实现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的统一为目标的物流管理系统。

绿色物流是共生型物流,传统物流为实现物流效率,往往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而绿色物流则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指导,谋求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共存。

本文拟对武汉绿色物流发展的现状作分析,并对发展绿色物流提出建议。

一、武汉发展绿色物流的意义武汉地处中国腹地,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四位一体的综合运输网络。

国家实施的中部崛起计划,湖北作为中部的核心省份,享有大量的优惠政策;以武汉为龙头的8+1城市圈,给了武汉改革创新的权利。

东风公司总部驻扎武汉,武汉市汽车制造业及其零部件制造业的产业规模进一步发展扩大,而汽车制造业物流是涉及交通运输、代理、服务仓储管理、加工配送信息网络、营销策划等多种行业的综合性产业,电子产品、通信、医药、服装等其他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加之钢铁、建材、水泥等传统产业,构成了武汉巨大的物流需求市场潜力。

武汉市“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将武汉市建设为华中地区物流中心枢纽的设想,因此发展绿色物流对武汉建设物流中心枢纽意义重大。

(一)有利于优化武汉经济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武汉辖区包括7大城区和6个郊区,各个辖区经济结构失衡,现代物流结构尚待完善。

部分辖区的农副产品要求高效率、低成本的物流分销服务;汽车、电子产品等新兴产业要求提供个性化、安全的物流服务;商贸业的迅速发展,商品流通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高效率的物流系统作支撑。

武汉重点建设五大综合型物流园区

武汉重点建设五大综合型物流园区

(一)重点建设五大综合型物流园区1、武汉新港阳逻物流园依托武汉东部桥头堡的区位优势、武汉新港阳逻深水港的特色优势以及阳逻开发区的产业优势,以港口为交通枢纽,以阳逻钢铁及冶金产品物流集聚区为重要载体,发挥多式联运核心节点功能,面向武钢、武汉化工新城及周边制造业基地等大型物流服务需求企业,承担以航运集装箱为主的物资及商品运输中转服务,提供仓储等物流服务和报关报验等口岸功能。

重点为我市钢铁产品深加工、冶金副产品综合利用等提供仓储、运输、配送、销售服务,提供粮食、煤炭集散功能。

为湖南(长沙)、鄂西(宜昌、荆州)、川渝(泸洲、重庆)等中西部地区提供跨关区集装箱中转运输服务,打造长江中上游外贸集装箱运输通道和长江中游航运中心。

努力建成多式联运一体的内陆口岸型、加工辐射型的集仓储转运、多式转运、集装箱进出口装卸、流通加工、交易展示、区域配送、信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物流园,成为辐射长江中上游地区的重要物流集散地。

2、武汉天河临空物流园依托天河机场和武汉北铁道大编组站等交通枢纽设施,以汉口北商贸枢纽区为重要载体,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建设连接空港、水港和大型铁道编组站的货物快速集散地。

重点针对航空快递和航空货运业务,主要承担空港后勤基地的包裹运输以及空运货物分拣配送服务。

加快推进天河机场第三航站楼、蓝海航空物流、友和道通武汉航空保税物流、国航武汉枢纽基地等重点物流设施和项目建设,努力建成以国际快递、国际中转、国际采购与分拨为主要服务内容的国际空港物流园,成为辐射国际国内的重要物流集散地。

3、东西湖保税物流园依托保税物流中心(B型)、武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公路二类口岸、湖北电子口岸等功能优势,以东西湖吴家山国家级开发区为重要载体,面向中部地区,重点发展城市末端物流、农产品冷链物流和区域分拨等物流业务,主要为多批次、小批量进出口的农产品加工、食品、烟草、机械电子、汽车零件等产业提供保税物流等服务。

进一步拓展保税物流中心(B型)保税功能,加快推进与武汉经济开发区出口加工区、阳逻港、天河空港的“区区联动”和“区港联动”,努力建成集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为主要内容的国际保税物流园,成为我国中部地区的重要物流中心。

谈武汉城市圈逆向物流系统的构建

谈武汉城市圈逆向物流系统的构建

武汉城市圈逆向物流系统的构建引言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逆向物流系统在城市圈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逆向物流系统是指从终端用户到生产商的商品退回与再利用过程,对于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武汉城市圈逆向物流系统的构建,包括系统组成、流程设计和挑战与解决方案。

1. 系统组成武汉城市圈逆向物流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1.1 收集点收集点是逆向物流系统的起点,终端用户可以将不需要的商品送至收集点,实现商品的回收。

在武汉城市圈中,可以建立一系列的收集点,如回收站、超市回收箱等,方便居民将废旧物品投放。

1.2 运输网络运输网络是逆向物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它负责将收集的废旧物品从收集点运送至逆向物流中心。

在武汉城市圈中,可以利用现有的物流运输网络,如道路、铁路和河路,进行集约化运输。

1.3 逆向物流中心逆向物流中心负责接收和处理收集的废旧物品,对其进行分类、清洁和再利用。

在武汉城市圈中,可以在合适的位置建设逆向物流中心,配置设备和人员进行物品处理。

1.4 再利用市场再利用市场是逆向物流系统的结果,经过逆向物流处理的废旧物品可以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资源。

武汉城市圈可以建设再利用市场,通过拍卖、回收或再加工等方式将处理后的废物重新赋予价值。

2. 流程设计武汉城市圈逆向物流系统的流程设计应考虑以下几个关键步骤:2.1 收集与分类终端用户将不需要的商品送至收集点,物流人员进行收集并对商品进行分类。

分类可以根据物品的材质、状态和再利用价值等进行。

2.2 运输与配送收集好的废旧物品通过运输网络送至逆向物流中心。

运输过程中需要考虑货车的装载率和路线的合理性,以提高运输效率。

2.3 处理与清洁逆向物流中心对收集的废旧物品进行处理和清洁。

处理可以包括拆解、修复、再加工等环节,清洁可以解决废物的污染问题。

2.4 再利用与销售处理后的废旧物品通过再利用市场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资源,并通过销售或回收等方式再次投入市场。

基于AHP和聚类分析的武汉市物流节点优化布局

基于AHP和聚类分析的武汉市物流节点优化布局

hvn f ec nlgsc o e yu. f rh tcut n l i frh et lvnl iis o e oe b hc , e yu aigil neo i tsnd s aotA e a, ls raay s ers eee gsc dsi dn , yw ih anwl o t nu o i l t t e s t o o t n s a sh meio t nd w i s a a l t po t gtedvlp n f dr gsc d s u a. ce ba e , hc iv u e o rmoi ee met enl t si ut i W h s i h l b n h o o mo o i n r n i y n Ke w rs ub gsc oe lgsc ak l sc etrA ;ls raayi nd yu y o d : ra l itsnd ;o tsp ;o t s ne; HP cut ls ; oel o t n o i i i r i g i c en s a
( . 中科 技大学 1 华 管理学 院 , 湖北 武汉
旭 ’
40 1 ) 30 7
4 0 7 ;. 市政府参事 室 , 3 0 4 武汉 2 湖北 武汉
【 要】 《 摘 将 武汉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中确定 的 1 个物流节点 和新兴 的汉 口北专业 市场群进行了归类。 2 通过定 性 分析确定 了 阳逻和舵落 口的物流 园区地位 , 然后采用层 次分析法对影 响城市物流节点布 局的因素进行 了权重确定 , 最后对剩下 的 1 个物流节点进行 了加权聚类分析 。在此基础上得到 了新 的布局方案 , 1 对促进武汉市现代物流业 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 【 关键词】 市物流节点 ; 城 物流园区 ; 物流 中心 ; 层次分析法 ; 聚类分析 ; 节点 布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武汉(Wǔhàn市之一,是全国七大中心城市之一,全市常住人口897万人。

为华中地区最大都市,中国华中地区的金融中心、交通中心、文化中心,长江中下游特大城市。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物流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成长为一个充满生机并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服务业,其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成为全国大城市在新一轮竞争中积极抢占的制高点。

武汉作为国家确定的物流中心枢纽城市,现代物流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但是与国内沿海城市相比,与现代物流业固有的要求相比,我市还存在明显的差距。

当前武汉物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与上海、深圳等地比较分析现代物流是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

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

从总体情况看,我市现代物流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但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一)物流市场业务量大,但物流处理信息化程度偏低,必须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作为华中地区的中心城市与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我市具有物资流通量大、周转量大的特点。

(二)物流设施资源丰富,但综合服务功能不够完善,亟待整合存量,引导需求。

(三)传统物流企业点多面广,但缺少具有带动效应的现代物流龙头企业,必须加快龙头企业的引进、培育。

(四)发展现代物流已引起各级的重视,但规划、实施还相对滞后,应进一步加大组织推动力度而武汉作为国家确定的物流中心枢纽城市,现代物流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为了促进武汉市物流业的发展,因此对其进行规划与设计。

规划背景武汉物流总体发展水平与质量不断提高,区域、城市物流资源与服务整合能力进一步增强,为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较好条件。

但从发挥武汉物流业发展优势、实施“建设全国重要物流中心”战略要求衡量,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物流业的进一步提升、扩张与辐射发展。

同时,也有以下优势:经济发展优势、区位竞争优势、服务聚集优势、运作效率优势、发展水平优势。

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服务国家扩大内需、中部崛起、产业转移、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以实施“服务倍增”为核心,以健全物流服务体系为主线,以发挥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功能为基础,以促进物流服务升级与业态创新为突破口,努力探索物流产业集群发展途径,不断扩大优势物流规模、培育新兴物流增量、建设高端物流辐射平台,使物流业成为我市重要支柱产业,进一步提升辐射国际、国内和周边地区物流服务能力,提高城市生产、生活物流服务效率。

坚持立足当前与谋划长远相结合;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坚持扩大规模与提升质量相结合;坚持整合资源与统筹协调相结合;坚持辐射优先与内服支撑相结合。

高端发展、联动发展、整合发展、创新发展。

发展目标按照我国有关物流权威机构的划分,现代物流产业应包括信息业、配送业、仓储业、多式联运业和商品交易业等五大行业。

今后十年武汉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目标是:经过10年努力,实现武汉物流业的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长16%左右,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5%左右,成为武汉经济的重要支柱。

发展定位武汉具备发展现代物流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定位应该是:发展成为面向华中、辐射中西部的商业批发、产品配送中心,公路、铁路、水运和航空多式运输中心和具有全国影响的物流信息中心,建成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城市。

之所以形成上述定位,基于以下几点:第一,建设中部地区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符合世界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趋势。

第二,武汉经济实力、制造业和服务业水平、开放程度,能够满足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需求,具备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经济上的合理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武汉具备与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经济实力。

武汉作为我国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已经达到相当规模,能够产生较为强烈的物流需求。

2、武汉具备与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水平。

武汉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为武汉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市场。

3、武汉具备与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健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环境和较高的流通水平。

武汉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商业基础更加良好,商品流通发达,金融服务条件优良,手段现代化,已经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运行机制、政策和法制条件。

4、武汉具备与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开放条件。

武汉是全国较早开放的城市之一,工业、农业、基础设施、金融保险、零售商业等领域实现了对外开放。

沃尔玛、家乐福、麦得龙等国际知名跨国公司把武汉作为跨国采购的重要地区,为武汉物流产业向国际进军拓展了空间。

第三,武汉的交通、信息优势明显,物流服务能够辐射华中,通达中西部地区,具有发展现代物流经济地理上的优越性武汉地处我国中部,承东联西,引南接北,是全国经济地理的中心。

武汉有比较优越的交通基础条件,是中部地区最大的交通运输枢纽,综合运输能力位于全国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的中等以上的水平,远大于周边郑州、长沙、南昌等中等城市。

具备了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公路、铁路、水运和航空多式运输中心和具有全国影响的物流信息中心的必备条件。

第四,武汉物流存量丰富,具有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基础资源优势。

发展任务建设物流服务设施、构建物流服务体系、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

重点工程综合运输服务提升工程、产业联动物流服务工程、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工程、关键企业引进培育工程、智慧物流城市建设工程、高端物流创新发展工程。

产业培育培育商贸物流、制造业物流、港口物流、保税物流、临空产业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医药交易物流、冷链加工物流。

保障措施提升协调推进能力、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培养引进高端人才、加强行业自律工。

行动计划1、重点建设四大物流园区根据武汉城市功能布局及空间结构特点,我市应重点规划建设吴家山物流园区、沌口物流园区、光谷物流园区和阳逻港口物流园区。

东西湖吴家山物流园区属以航空货运和集装箱转运为主的综合性物流园区,重点向国际国内航空中心发展。

沌口物流园区属陆路口岸型物流园区。

是以省际物流集散功能为主,集货运配载、交易、信息服务、仓储、流通、加工、配送、展示等物流服务于一体的集散型综合性物流园区。

光谷物流园区位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内,其服务目标为"中国光谷"中的高新技术企业及其产品,兼顾所在地区的工业、商业物流服务需要。

阳逻开发区物流园属综合性港口物流园区,该园区可充分发挥阳逻深水港的优势,利用长江黄金水道,大力发展集装箱货物配载、货物中转与仓储、国内外货运代理、多式联运、物流信息管理等增值服务,形成以水路运输和转口为特色的现代物流园区。

2、加快建设三大物流基地根据我市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和资源条件,近期要重点建设三大物流基地。

舵落口物流基地。

地处京珠、沪蓉高速公路交汇处,依托武汉舵落口大市场,加大现有资源的整合,建立健全的电子信息处理网络,形成我市西部的现代物流基地。

丹水池物流基地。

主要是依托该地现有的大量的仓储运输设施进行改造建设。

完善设施,提升功能,扩大配送量,形成市区东部的物流节点。

杨泗港物流基地。

杨泗港目前是我市境内也是长江中上游地区最大的现代化集装箱码头,目前正在投资改造,扩大货物吞吐能力,改造完成后,可望在全市物流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3、促进建设6大综合物流园区空港综合物流园——建设集国际货运中心(航空大通关基地)、保税物流园区、现代航空物流园于一体的空港综合物流园。

东西湖综合物流园——依托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以及107国道、京港澳高速公路之间(走马岭区域)规划建设7平方公里的电子商务与快递企业(总部)聚集区,建设东西湖综合物流园。

阳逻港综合物流园——依托阳逻港,建设辐射中西部乃至全国、连接国际国内主要水运枢纽的大型综合物流园区。

汉口北综合物流园——依托汉口北市场,加快建设铁路货运物流园、汉口北高新物流示范园、公路仓储物流园、港口水运物流园等项目,建成中部规模最大、设施配套最完善的现代商贸综合物流园。

郑店综合物流园——充分发挥郑店区域京珠、沪蓉、青郑高速公路,107国道以及京广铁路等纵横交错的独特交通优势,重点为汽车及相关零配件、光电子产品、机械装备、高新电器、建材家俱等提供物流服务,开展汽车航班运输,打造集专线物流、仓储、货物集散、加工包装、信息处理及商品展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物流园区。

花山港综合物流园——依托花山新城的发展,加快推进花山港综合物流园建设,重点为商贸业、航运服务业及以汽车电子、新能源为代表的临港产业提供物流服务,打造集仓储、装卸、分拨周转、集装箱运输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物流园,形成与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重点产业项目联动发展的物流服务格局。

4、建立8类专业物流中心按照规划,武汉市将布局8类专业物流中心,包括医药物流中心、保税物流中心、危化物流中心、冷链物流中心、汽车物流中心、钢铁物流中心、电商物流中心以及生资物流中心。

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有关负责人透露,法国阿基坦大区或将来汉开法国进口红酒直销店,价格将拉低50%以上。

目前,保税物流中心正在着力从进口红酒分拨配送逐步发展到国际商品展示和交易。

中心经营有6家进口红酒品牌,并正在与法国阿基坦大区合作,设立面向中部的法国红酒展示中心。

据悉,保税物流加上直销模式,可令进口红酒价格比市场价至少降低一倍。

法国进口红酒先在保税物流中心仓储,再运往直销店销售,省去中介商的环节,直接面对消费者。

5、加快建设100个物流配送站依托商业密集区、重点产业区等,以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站点、取送货点为支撑,在全市范围内规划建设100个物流配送站,鼓励物流企业依托城市物流配送站,大力发展同城配送,形成1小时内实现终端配送服务的设施系统布局,解决城市配送“最后一公里”难题。

6、大力培育现代物流企业发展现代物流,企业是主体,要充分利用武汉物流企业众多的优势,加快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

同时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尽快培育和打造出一批在国内有影响、有规模、有实力的现代物流企业。

目前我市要重点培育和发展以仓储分拨为主的物流企业、以零担快运服务为主的物流企业、以特定客户服务为主的物流企业和以综合服务为主的物流企业等四类骨干型物流企业。

培育物流企业的主要方式有:(1)积极整合现有的物流资源,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现代物流企业。

(2)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

(3)引导武钢、神龙等大型企业剥离自营物流功能,形成以钢铁及大宗原材料、汽车及零部件配送等特定客户为主的物流企业。

7、加快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取向和相关措施现代物流业是一个集仓储、运输、信息交换、包装、加工等为一体的新型三产业,也是一个科技含量很高的产业,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