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和废气一氧化碳检测

合集下载

环境空气与废气采样方法

环境空气与废气采样方法
备注
光气
污染源
0.5 L/min流量采气15min
串联2个内装50.0ml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
样品采集、运输全过程需避光保存。
环境
0.5 L/min流量采气90min
用一个内装10.0ml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管
甲醛
污染源
0.5-1.0 L/min流量
采气5-20min
一个内装50.0ml蒸馏水的多孔玻板吸收瓶
环境
0.5L/min的流量采气60min
一个内装10.0ml甲醛缓冲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管
采样时吸收液温度应保持在23-29℃;样品采集、运输、贮存过程中应避光。当气温高于30℃时,采样后如不能当天测定,可将样品放于冰箱内。
氮氧化物
污染源
定电位电解法
采集好的样品置于冰箱内3-5℃,并于24h内分析完毕。
环境
0.5 L/min流量采气30-60min
一个内装5.0ml氢氧化钠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管
硫酸雾
污染源
等速采样,采样5-30min
玻璃纤维滤筒采集
环境
1.0 L/min流量采气60min
一个内装10.0ml0.05mol/l氢氧化钠吸收液的气泡吸收管
铬酸雾
污染源
等速采样,采样5-30min
玻璃纤维滤筒采集
甲苯
环境
0.5 L/min流量采气90min
二甲苯
环境
0.5 L/min流量采气90min
丙酮、丁酮
环境
0.5 L/min流量采气90min
活性碳管或气袋采集
气袋采集无须用现场空气清洗。
一个内装0.10mol/l硫酸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管
苯并(a)芘

空气和废气采样及保存方法

空气和废气采样及保存方法
4.12

空气质量氨的测定
纳氏试^吩光光度法
HJ533-2009
环境空气:用10mL吸收管,以0.5-1.0L/mi流量采气至少45min
工业废气:用10mL吸收管,以0.5-1.0L/mi流量采集,采样时间视具体情况而定。
采样要带空白样。采样后应尽快分析,以防止吸收空气中的氨。女怀自迟快分析,样
品于2-5C保存7天。
无组织采样:过氯乙烯滤膜,连续1小时。干燥洁净的干燥器中保存。
4.22
锰及其化合

(空气)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第四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有组织采样:玻璃纤维滤筒,采集颗粒物样品时,原则上每个采样点采集时间不少于3min。每次采样不少于3个样品;气态污染物连续lh或lh内等时间间隔采集4个样品。
序号
项目
检测方法和编号
采样方法和采样量
保存方法和保存期
4.1
林格曼黑度
测烟望眼镜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第四版)
白天观察,选择烟气黑度最大的地方且无水蒸汽的部位,连续观察时间不小于30min,观察者可在距烟囱50-300m处观测,根据实际情况可估计0.5或0.25个格林曼黑度。
相色谱法HJ583-2010
采样前,在现场将一只采样管于采样器相连调整采样装置流量,此采样管做调节流量用,不用作分析。打开活性炭管两端,以0.2-0.6L/min流量采集1-2h(废气采集5-10min),若现场大气中含有大量颗粒物,可在采样管前端连接滤头。现场空采样:敲开活性炭管两端后立即用聚乙烯帽密封,并和已采集样品一同存放待会实验室分析。每次采样,至少带一个现场空白样。避光密闭保存,室温下8h内测定。否则放入密闭容器,保存于-20C冰箱中,保存期限为一天。

工业废气—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一氧化碳的测定—非色散红外吸

工业废气—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一氧化碳的测定—非色散红外吸

FHZHJDQ0193 工业废气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一氧化碳的测定非色散红外吸收法F-HZ-HJ-DQ-0193工业废气—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一氧化碳的测定—非色散红外吸收法1 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的一氧化碳测定。

本方法检出限为20mg/m3,定量测定的浓度范围为60~15×104mg/m3。

2 原理一氧化(CO)对4.67µm,4.72µm二波长处的红外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在一定波长范围内,吸收值与一氧化碳的浓度呈线性关系(遵循朗伯-比耳定律),根据吸收值确定样品中一氧化碳的浓度。

3 试剂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

3.1 CO标准气体:其浓度应达到仪器满量程的90%~100%,用来校正仪器。

3.2 变色硅胶3.3 玻璃棉。

4 仪器4.1 非色散红外气体分析仪抗干扰:对CO2和H2O分别具有2000:1和1000:1或更好的抗干扰;精确度:+3%(满刻度);量程:0~50000mg/m3。

4.2 采样仪器采样管:用不锈钢、硬质玻璃或聚四氟乙烯材质的管料,其头部塞有适当量的玻璃棉(3.3)。

抽气泵:密封隔膜泵或具有同等效果的其他泵。

采气袋:铝箔复合薄膜气袋。

连接管:硅橡胶管,口径与其连接部件相配。

弹簧夹。

除湿装置:一般情况下采用气体吸收瓶中填装玻璃棉,依靠烟气冷却凝结水份除湿;若烟气温度高,含湿量大,需采用冷凝器除湿。

5 采样5.1 采样位置和采样点采样位置:采样位置应优先选择在垂直管段。

应避开烟道弯头和断面急剧变化的部位。

采样位置应设置在距弯头、阀门、变径管下游方向不小于6倍直径和距上述部件上游方向不小于3倍直径处。

对矩形烟道,其当量直径D=2AB/(A+B),式中A、B为边长。

对于气态污染物,由于混合比较均匀,其采样位置可不受上述规定限制,但应避开涡流区。

如果同时测定排气流量,采样位置仍按上述规定选取。

采样位置应避开对测试人员操作有危险的场所。

3 空气和废气监测

3  空气和废气监测

第三章空气和废气监测第一节空气污染基本知识一、大气、空气和空气污染大气系指包围在地球周围的气体,其厚度达1000—1400km,其中,对人类及生物生存起着重要作用的是近地面约10km内的空气层(对流层)。

清洁干燥的空气主要组分是:氮78.06%、氧20.95%、氩0.93%。

这三种气体的总和约占总体积的99.94%,其余尚有十多种气体总和不足0.1%。

清洁的空气是人类和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要素之一。

随着工业及交通运输等事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煤和石油的大量使用,将产生的大量有害物质如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排放到空气中,当其浓度超过环境所能允许的极限并持续一定时间后,就会改变空气的正常组成,破坏自然的物理、化学和生态平衡体系,从而危害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健康,损害自然资源及财产、器物等。

这种情况即被称为空气污染。

二、空气污染的危害空气污染会对人体健康和动植物产生危害,对各种材料产生腐蚀损害。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可分为急性作用和慢性作用。

空气污染对动物的危害与对人的危害情况相似。

对植物的危害可分为急性、慢性和不可见三种。

空气污染能使某些物质发生质的变化,造成损失,如SO2能很快腐蚀金属制品及使皮革、纸张、纺织器等变脆,光化学烟雾能使橡胶轮胎龟裂等。

三、空气污染源空气污染源可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两种。

自然污染源是由于自然现象造成的,如火山爆发时喷射出大量粉尘、二氧化硫气体等;森林火灾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热辐射等。

人为污染源是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造成的,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主要有:(一) 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气(二) 交通运输工具排放的废气(三) 室内空气污染源室内空气污染可分为四大类:化学性物理性生物性放射性四、空气中的污染物及其存在状态空气中污染物的种类不下数千种,已发现有危害作用而被人们注意到的有100多种。

我国“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了33种污染物排放限值。

根据空气污染物的形成过程,可将其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环境空气和废气监测技术

环境空气和废气监测技术

9、采样记录及要求
采样人员应及时准确记录各项采样条件及参数, 采样记录内容应完整,字迹清晰、书写工整、数 据更正规范。常用采样记录的内容及格式如表所 示。
表 气态污染物现场采样记录表
日期
采样时间 样品号 气温(℃) 大气压 采样流量 采样体积 (kPa) (L/min) Vs(L)
天气 状况
采样:
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2018年5月
赵玉龙
一、概述 二、主要依据 三、环境空气样品采集
1、采样口位置要求 2、采样点布点方法 3、空气质量监测项目 4、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 5、24小时连续采样 6、间断采样 7、无动力采样 8、气体状态参数观测 9、采样记录及要求
四、废气样品采集 1、监测前的准备 2、采样位置及采样点 3、排气参数的测定 4、颗粒物采样 5、气态污染物采样 6、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 7、分析方法选择
(6)当某监测点需设置多个采样口时,为防止其他 采样口干扰颗粒物样品的采集,颗粒物采样口与其他 采样口之间的直线距离应大于1米。若使用大流量总 悬浮颗粒物(TSP)采样装置进行并行监测,其他采 样口与颗粒物采样口的直线距离应大于2米;
(7)对于空气质量评价点,应避免车辆尾气或其他 污染源直接对监测结果产生干扰。
到采样系统中。启动采样器,进行采样。记录采样流量、 开始采样时间 、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2) 采样结束后,取下样品,并将吸收瓶进、出口密封, 记录采样结束时间、采样流量、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2、颗粒物监测
(1)采样系统 1) 颗粒物粒径切割器 2) 滤膜 3) 滤膜夹 4) 采样器 (2) 采样前准备与滤膜处理 1)采样器流量校准 2)采样前准备与滤膜处理
6、间断采样
间断采样是指在某一时段或一小时内采集一个环境 空气样品,监测该时段或该小时环境空气中污染物 的平均浓度所采用的采样方法。

2021年-环境空气和废气中各项目监测采样细则

2021年-环境空气和废气中各项目监测采样细则

环境空气和废气中各项目监测采样细则项目性质分析标准《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碘量法》样品采集方式浓度< 1000mg/m3,0.5L/min 采气 20~30min ;3采气 13~15min;浓度≥1000mg/m ,0.5L/min备注采样后应立即滴定,样品放置时间不应超过 1h。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污染源废气环境空气污染源废气环境空气HJ T 56-2000《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 HJ T 57-2000《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 -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HJ 482-2009《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 HJ 693-2014《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 T 43-1999《环境空气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HJ 479-2009串联两支各装30-40ml 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仪器直读短时间采样:采用内装10 ml 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管,以0.5 L/min的流量采气45~60 min。

24 h 连续采样:用内装50 ml 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以0.2 L/min的流量连续采样24 h。

仪器直读按顺序串联一个空多孔玻板吸收瓶,一支双球形氧化管,两支各装75ml 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放于冰浴中,0.05~0.2L/min 流量采气至第二个吸收瓶呈微红色短时间采样 (1h 以内 ):取两支内装 10.0 ml 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和一支内装 5~10 ml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瓶,以 0.4 L/min 流量采气4~24L。

长时间采样( 24 h): 取两支大型多孔玻板吸收瓶,装入25.0 ml 或 50.0ml 吸收液,标记液面位置。

取一支内装50 ml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瓶,将吸收液恒温在20℃ ±4℃,以 0.2 L/min 流量采气 288 L 。

环境化学 第三章空气与废气监测

环境化学 第三章空气与废气监测
1) 含硫化合物:SO2、H2S; SO3、硫酸、硫酸盐; 2) 含氮化合物:NO、NO2、NH3; 硝酸、硝酸盐; 3) 碳氧化合物:CO、CO2; 4) 卤素化合物:HF、HCl、Cl2; 5) 碳氢化合物: 6) 其它有机化合物:
粒子状态污染物
粒子状态污染物:即颗粒物,是分散在大
气中的微小固体和液体颗粒,粒径多在0.01100μm之间,是一个复杂的非均匀体系。
对动植物的危害
• 美国蒙塔那洲一铜冶炼厂排出大量SO2、 As2O3,污染周围牧草,草中含砷400PPm, 使在24Km内的羊群大量死亡。
• 臭氧使美国每年森林农作物经济损失超过30 亿美元
• 哥伦比亚的炼铜厂SO2污染,使该厂南部52 英里内30%的树木,南部33英里内60%的树 木死亡或者严重受损。
对材料的损坏
• SO2能腐蚀暴露于空气中的金属制品,使 皮革、纸张、纺织品变脆;
• H2S能使白色铅涂料变成黑色; • 光化学烟雾能使橡胶轮胎龟裂、电镀层加
速腐蚀; • 高浓度的NOx能使尼龙织品分解。
对大气的影响
改变大气的性质和气候的形式
• CO2吸收地面的辐射,颗粒物对阳光的散射 作用能改变地面温度,使温度上升或者下降 (温室效应)
1. 功能区布点法
多用于区域性的常规监测
(1) 先将监测区域划分成工业区、商业区、居 住区、工业和居住混合区、交通密集区、清洁 区等不同功能区
(2) 再根据具体污染情况,按功能区的地形、气 象、人口密度、建筑密度等,在每个功能区 设若干采样点
2. 网格布点法
•适用于有多个污染源,且污染源分布较均匀的地区 •将监测区域划分成若干均匀网状方格,采样点设在两 条直线的交点处或方格中心
家庭炉灶与取暖设备排气 室内空气污染源

一氧化碳检测标准

一氧化碳检测标准

一氧化碳检测标准# 一氧化碳检测标准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由于其对人体健康具有严重危害,需要对其进行监测和控制。

一氧化碳检测标准旨在确保室内和室外环境中CO浓度处于安全范围,以保护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 室内环境CO检测标准在室内空气中,CO的来源包括燃烧器具、汽车尾气、香烟等。

高浓度的CO会对人体造成头痛、恶心、呕吐、昏迷甚至死亡的危害。

为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达到安全水平,以下是室内环境CO检测标准的要求:1. **一氧化碳浓度限制:** 室内空气中CO浓度应保持在安全水平以下。

根据国际标准,室内空气中CO浓度不得超过9 ppm(每百万分之九),而根据中国标准,室内CO浓度不得超过30 ppm(每百万分之三十)。

2. **监测频率:** CO浓度应进行定期监测,尤其是容易受到CO污染的区域,如炉具、燃气灶和车库等。

监测频率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但建议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

3. **报警机制:** 在CO浓度超过安全限制时,应设立报警机制以提醒人们可能存在的危险。

报警器应能够及时发出音频或可视信号,并具有足够的音量和亮度,使人们能够立即采取适当的措施。

4. **通风要求:** 为了降低CO浓度,室内环境应保持良好的通风。

通风系统应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对于没有通风装置的区域,应随时打开门窗以保持空气流通。

## 室外环境CO检测标准在室外环境中,CO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工厂排放和燃烧等。

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室外CO环境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

以下是室外环境CO检测标准的要求:1. **一氧化碳浓度限制:** 室外空气中CO浓度应保持在安全水平以下。

根据国际标准,CO浓度不应超过9 ppm。

根据中国标准,CO浓度不应超过30 ppm。

2. **建筑物设置:** 当周围CO浓度超过安全限制时,应考虑建筑物的设置。

建筑物应远离交通拥堵区域、工厂排放源和其他CO污染源。

环境污染监测(空气检测项目、废气检测项目)

环境污染监测(空气检测项目、废气检测项目)

环境污染监测(空气检测项目、废气检测项目)空气检测一、检测概述空气质量是依据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高低来判断的,空气质量的好坏反映了空气污染程度。

空气污染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空气污染物浓度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其中来自固定和流动污染源的人为污染物排放大小是影响空气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空气质量因其与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等息息相关,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的关注。

空气质量检测应运而生,正发挥着并将进一步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监督与控制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检测产品环境空气、室内空气、排放尾气、排放废气、公共场所检测等三、检测项目1环境空气苯、甲苯、二甲苯、甲醛、氨、TVOC、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2有组织废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氯化氢、铬酸雾、硫酸雾、氟化物、氯气、铅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镉及其化合物、镍及其化合物、苯、甲苯、二甲苯、酚类、甲醛、乙醛、丙烯腈、丙烯醛、甲醇、苯胺类、氯苯类、硝基苯类、氯乙烯、一氧化碳、硫化氢、氨、乙苯、苯乙烯、异丙苯、丙酮、三氯甲烷、四氯乙烯、三溴甲烷、1、2-二氯乙烷、环氧氯丙烷、铍及其化合物、锡及其化合物、氰化氢、沥青烟、石棉尘、光气、非甲烷总烃、甲烷、总烃、苯酚、邻-甲基苯酚、对-甲基苯酚、间-甲基苯酚、烟气黑度、硒及其化合物、敌敌畏、甲拌磷、特丁硫磷、乐果、皮蝇磷、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乙基对硫磷、杀虫畏、丰索磷、苯硫磷、硫丙磷、乙基谷硫磷、蝇毒磷、六六六、甲醇、臭气浓度、二硫化碳、环己酮(无组织)、二氯甲烷、吡啶、二氧化硫、三甲胺、二甲胺、粉尘、丁醇、溴丙烷、烟尘、烟温、烟气湿度、烟气流速、氧气、溴素、溴化氢、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PM10、PM2.5、苯、甲苯、二甲苯、乙苯、异丙苯、苯的可溶物、甲醇、对二氯苯、邻二氯苯、三氯甲烷、四氯乙烯、苯并芘、三溴甲烷、1,2-二氯乙烷、苯硫磷、六氯苯、七氯、艾氏剂、环氧七氯、硫丹I、滴滴涕、狄氏剂、异狄氏剂、硫丹II、多氯联苯3无组织废气二氧化硫、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氟化物、铅、降尘、氯化氢、硫化氢、氨、铜、锌、镉、铬、锰、镍、铁、硒、铍、铅、PM10、PM2.5四、检测标准GB9078-1996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要求GB18483-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要求GB28664-2012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要求DB37/2376-2013山东省区域性大气污染物排放要求DB37/664-2013山东省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要求DB37/990-2013山东省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要求GB/T18773-2008医疗废弃物焚烧环境卫生要求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14554-1993恶臭污染物排放要求GB/T16127-1995居民空气中甲醛卫生标准GB/T17097-1997室内空气卫生标准废气检测一、检测概述工业废气检测包括有机废气和无机废气。

环境空气与废气采样方法

环境空气与废气采样方法

环境空气与废气中各项目监测采样细则
. 资料. ..
. 资料. ..
环境空气与废气中各项目监测采样细则
. 资料. ..
环境空气与废气中各项目监测采样细则
. 资料. ..
. 资料. ..
环境空气与废气中各项目监测采样细则
. 资料. ..
环境空气与废气中各项目监测采样细则
. 资料. ..
. 资料. ..
环境空气与废气中各项目监测采样细则
. 资料. ..
环境空气与废气中各项目监测采样细则
. 资料. ..
环境空气与废气中各项目监测采样细则
. 资料. ..
环境空气与废气中各项目监测采样细则
. 资料. ..
. 资料. ..
环境空气与废气中各项目监测采样细则
. 资料. ..
室空气各项目监测采样细则
. 资料. ..
. 资料. ..。

华北理工环境监测教案03空气和废气监测-3气态和蒸汽态污染物的测定(二)

华北理工环境监测教案03空气和废气监测-3气态和蒸汽态污染物的测定(二)

第十二讲课程名称:《环境监测》第周,第12 讲【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三、一氧化碳的测定来源:石油、煤炭燃烧不充分时产生的产物,汽车排气,自然灾害如火山爆发、森林内火灾等。

危害: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易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液输氧能力降低,造成缺氧症。

轻度中毒时头痛、疲倦、恶心、头晕等;中毒严重时心悸亢进、昏睡、窒息等,能导致死亡。

(一)非分散红外吸收法1.原理:当CO、CO2等气态分子受到红外辐射(1—25 m)照射时,将吸收各自特征波长的红外光,引起分子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的跃迁,产生振动-转动吸收光谱,即红外光谱。

在一定条件下,吸收光谱的峰值(吸光度)与气态物质浓度之间的关系符合朗伯-比尔定律,因此可确定气态物质的浓度。

2.非分散红外吸收法CO监测仪:计算公式:CO(mg/m3)=1.25C其中:C—记录仪记录的CO浓度;1.25—标准状态下由ppm换算成mg/m3的换算系数。

(二)气相色谱法1.气相色谱的基本知识:又称层析分析法,是一种分离测定多组分混合物的极其有效的分析方法。

基于不同物质在相对运动的两相中具有不同分配系数,当这些物质随流动相移动时,就在两相之间进行反复多次分配,使原来分配系数只有微小差异的各组分得到很好的分离,依次送入检测器测定,达到分离、分析各组分的目的。

按两相所出状态分类:用气体作流动相时,称为气相色谱;用液体作流动相时,称为气相色谱。

气相色谱分析常用的检测器有:热导检测器(TCD)、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电子捕获检测器(ECD)和火焰光度检测器。

2.一氧化碳的测定:大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等经TDX-01碳分子筛柱分离后,于氢气流中在镍催化剂(360±10℃)作用下,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均可经催化加氢转化为甲烷,然后,用FID检测。

(三)汞置换法汞置换法也称为间接冷原子吸收法,其原理为一氧化碳置换等量的汞,反应式为:CO(g)+HgO(s) 180—2000C Hg(g)+CO2(g)。

B1 非分散红外法测定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B1 非分散红外法测定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实例 B 空气与废气
B1 非分散红外法测定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1 检测方法
1.1 方法依据
依据 GB/T9801-1988《空气质量一氧化碳的测定非分散红外法》 ,对空气中 一氧化碳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
1.2 方法原理
一氧化碳对以 4.5μ m 为中心波段的红外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在一定浓度 范围内, 其吸收程度与一氧化碳浓度呈线性关系,根据吸收值确定样品中一氧化 碳浓度。
式中:u(cco)——标准气体引入的不确定度; u(m)——样品重复性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 u(A)——仪器引入的不确定度; u(H)——换算系数 H 引入的不确定度。
3 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评定
由检测方法和数学模型分析,其不确定度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标准气体引入的不确定度 u(cco) ; (2)样品重复性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 u(m) ; (3)仪器引入的不确定度 u(A) ; ①仪器测量不确定度 u1(A) ; ②仪器示值量化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 u2(A) :0.29 倍的仪器分辨力(仪器 分辨力的不确定度) 与随机效应导致的重复性标准偏差 (重复性测量的不确定度) 二者只取较大者; (4)换算系数 H 引入的不确定度 u(H) 。
1.3 主要仪器
QGS-08B 型非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器(北京北分麦哈克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1.4 操作步骤 1.4.1 校准仪器 1.4.1.1 零点调节
将高纯氮气连接在仪器进气口,调节操作板上零点调节点位器,使仪器显示 值为零,重复 2~3 次。
1.4.1.2 校准
向仪器通入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购买,编号为 975659 ,体积分数为 24.1× 10-6,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 1%的一氧化碳标准气体,待仪器显示值稳定后 读数,调节操作板上灵敏度调节电位器,使仪器显示值与标准气体浓度相符,重 复 2~3 次。

空气和废气采样及保存方法

空气和废气采样及保存方法
4.2
二氧化硫
空气质量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482-2009
短时间采样:装10mL吸收液,以0.5L/min流量采气45-60min,温度控制在23-29℃。
长时间采样:装50mL吸收液,以0.2L/min流量采气24h,温度控制在23-29℃。
现场空白样:装吸收液的吸收瓶,带到现场,不采气,其他操作相同。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15432-1995
24h连续采样。
4.5
饮食业油烟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附录A饮食业油烟采集方法及分析方法
连续采样5次,每次10min。采样工况:饮食业单位作业高峰期。
4.6
苯系物(三苯、苯乙烯)
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HJ583-2010
样品采集、运输、贮存过程,应避免阳光照射。
固定汚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HJ/T57-2000
仪器直接测量。
4.3
二氧化氮
环境空气二氧化氮的测定Saltzman法GB/T15432-1995
短时间采样(1h以内):取一支多孔玻璃板吸收瓶,内装10.0mL吸收液,标记吸收液面位置后以0.4L/min流量,采集环境空气6-24L。
每次采样至少做2个空白。样品采集、运输、贮存过程,应避免阳光照射。若不能及时测定,将样品于低温处存放,样品在30℃暗处存放,可稳定8h;在20℃暗处存放可稳定24h;0-4℃冷藏,可稳定3天。
4.8
氮氧化物
定位电解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保总局2003第四版)
仪器直接测量
4.9
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HJ618-2011

四合一气体检测标准

四合一气体检测标准

四合一气体检测标准
四合一气体检测标准是指同时检测氧气、一氧化碳、硫化氢和可燃气体的检测标准。

这四种气体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它们的浓度超出了安全范围,就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制定四合一气体检测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氧气是生命的必需气体,但是如果环境中氧气浓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因此,对氧气浓度进行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它在工业生产中往往是一种常见的有害气体。

再者,硫化氢是一种有着刺鼻恶臭味道的有毒气体,它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都有严重的危害。

最后,可燃气体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一旦浓度超标就会对生产和生活环境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四合一气体检测标准的制定,不仅仅是为了对这四种气体进行监测,更重要的是为了规范气体检测的方法和标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在实际的气体检测工作中,要严格按照四合一气体检测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检测设备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可靠。

除了严格遵守四合一气体检测标准外,我们还应该注重气体检
测的现场操作和安全防护。

在进行气体检测时,要确保检测设备的
正常运行,并且要做好相关的安全防护工作,避免因为气体泄漏而
造成意外事故的发生。

总之,四合一气体检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工业生产
和生活环境的安全至关重要。

我们要严格遵守标准规定,确保气体
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加安全的
保障。

希望大家都能够认真对待气体检测工作,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空气与废气监测技术介绍

空气与废气监测技术介绍
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 ▪ 光 采 H3化样BO学,3—氧硼K化酸I溶剂碘液和化吸臭钾收氧分后:光,用光分p度H光法5.光测5度定土法;0测.或2的定用K。NIa—2SHO3B3—O3吸收液 ▪ 氯 0.2化5m物o:l/L用超K声2H波P浸O3溶浸后渍,的用滤氟膜试采剂样或,茜样素品锆滤分膜光用光水度或法测
▪ 注意:
• 经常检查工作曲线
• 注意单位变化 • 注意测定条件
空气和废气监测技术介绍
3.1.2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UV)基本原理
② 标样推算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技术介绍
3.1.2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UV)基本原理
③ 差示光度法
▪ 差示光度法是用一个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作参比,与未知 浓度的待测溶液比较,测量其吸光度,即:
▪ 由于普通玻璃对紫外光有强烈吸收,所以氢(氘)灯 必须使用石英窗
空气和废气监测技术介绍
3.1.3 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计
2. 单色器 ▪ 作用: 将连续光谱按波长的长短顺序分散为单
色光并从中获得分析所需的单色光 ▪ 组成:
• 色散元件: 将连续光谱色散成为单色光,狭缝和 透镜系统的作用是控制光的方向,调节光的强度 和取出所需要的单色光
空气和废气监测技术介绍
3.1.1 用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UV)测定的项目
▪ NOx:用对氨基苯磺酸—冰乙酸—盐酸案乙二胺混合水溶液 作为吸收液,采样吸收后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
▪ 氨 的:纳用氏0试.0剂1m或o氯l/L酸的钠H—2S水O4扬作酸吸分收光液光采度样法后测, 用定与。水监测同样 ▪ 氰化氢:用0.05mol/LNaOH吸收液采样后,用同水质监测的
空气和废气监测技术介绍
3.1.2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UV)基本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和废气一氧化碳检测
检测标准:
1、空气质量一氧化碳的测定非分散红外法GB/T9801-1988
2、公共场所空气中一氧化碳检验方法GB/T18204.23-2000
3、定电位电解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3),GB/T 9801-1988空气质量
4、一氧化碳的测定非分散红外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3)第五篇第四章十一(二)定点位电解法,GB/T18204.23-2000
5、公共场所空气中一氧化碳检验方法,GB/T9801-1988空气质量
6、一氧化碳的测定非分散红外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3)第五篇第四章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