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逃课现状分析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c292daf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6a.png)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近年来,大学生逃课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场所。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大学生频繁逃课,给他们的学习和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探讨逃课的原因和对策。
一、调查方法为了全面了解大学生逃课现象,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
我们在某一所大学抽取了100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确保样本的代表性。
问卷中包括了关于逃课频率、原因、影响等方面的问题。
二、调查结果1.逃课频率调查结果显示,大约有60%的大学生曾经逃过课,其中有30%的学生逃课频率高于一次/周。
这一数据表明,大学生逃课现象普遍存在,且一些学生逃课频率较高。
2.逃课原因对于逃课原因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逃课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缺乏兴趣:约有40%的学生表示逃课是因为对该门课程缺乏兴趣。
这可能与教学内容的不吸引人、教学方法的单一等因素有关。
(2)时间安排冲突:约有30%的学生表示逃课是因为与其他活动时间冲突。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学生们常常面临着各种活动和任务,时间安排的冲突使得一些学生不得不选择逃课。
(3)学习压力:约有20%的学生表示逃课是因为学习压力过大。
现代大学生面临着高强度的学习任务和竞争压力,适当的放松和调整也是他们需要的。
3.逃课影响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逃课对他们的学习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1)知识缺失:逃课导致学生错过了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得他们在该门课程上的知识掌握不够全面。
(2)交流机会减少:逃课使得学生与教师和同学的交流机会减少,影响了他们的学术和社交发展。
(3)成绩下滑:逃课频率高的学生往往在该门课程上的成绩较差,这对他们的学业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对策建议针对大学生逃课现象,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提高课堂吸引力:教师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大学生逃课调研报告
![大学生逃课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c6974d7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7d.png)
大学生逃课调研报告大学生逃课调研报告引言:大学生逃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也给教育管理者和家长带来了很大的困惑和挑战。
为了深入了解这一现象,我们开展了一项关于大学生逃课的调研。
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300名大学生参与。
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逃课的频率、原因、影响和控制方式等。
调研结果:1. 大学生逃课的频率: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大学生逃课了一次以上,其中有近30%的学生每个学期都会逃课。
2. 大学生逃课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包括:缺乏兴趣(51%)、无聊(25%)、不重要(15%)和个人原因(9%)。
3. 大学生逃课的影响:大多数学生认为逃课会对学习成绩产生负面影响(85%),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会影响就业前景(12%),而有少数学生认为逃课对自己没有任何影响(3%)。
4. 大学生逃课的控制方式:大多数学生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控制逃课现象: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有用性(45%)、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30%)、增加考勤机制和惩罚措施(15%),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逃课行为需要个体自律(10%)。
讨论: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大学生逃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逃课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兴趣和无聊,而逃课行为对学习成绩和就业前景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减少逃课现象,我们应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有用性,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并采取一定的考勤机制和惩罚措施。
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入了解了大学生逃课的情况,并针对其原因和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希望学校和教育管理者能够借鉴这些调研结果,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减少逃课现象的出现,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学生也应该自律,认识到逃课的不良影响,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只有学校、教育管理者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大学生逃课问题的分析研究报告
![大学生逃课问题的分析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5c732ee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5b.png)
大学生逃课问题的分析研究报告.doc一、研究背景大学是一个对人才提出较高要求的学校,对于大学生而言,学业是他们的首要任务。
然而,大学生逃课现象在很多学校依然存在,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会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
因此,本报告旨在通过分析大学生逃课现象及原因,为相关管理部门制定更有效的解决方案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本报告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逃课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三、问题现状据调查,大学生逃课现象较为普遍,其中80%以上的学生曾有过逃课行为。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白天逃课许多大学生为了享受自由与娱乐,选择在白天逃课,以达到消费时间的目的。
2、晚上逃课晚上逃课是由于晚上的时间比较自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逃课后可以继续进行自己的娱乐生活。
3、刷网课一些大学生在课程预习或复习时,选择通过刷网课的方式代替上课来完成学习任务。
四、逃课原因1、课程内容太枯燥很多大学生觉得某些课程讲授的内容很枯燥,或者不适合他们的兴趣爱好,这就导致他们逐渐失去学习的动力。
2、学习压力过大学习压力大是大学生逃课的一个重要原因。
考试紧张,学业繁忙,让许多大学生感到应接不暇。
3、不喜欢上课的老师有些大学生不喜欢上课老师,觉得老师讲授的内容不够有趣或老师的教授风格与自己的学习方式不适合,从而产生逃课行为。
4、家庭因素一些大学生因家庭原因需要经常回家看望亲人、处理一些家庭事务等,这也会导致逃课行为的发生。
5、社交活动社交活动是大学生逃课的一个常见原因。
大学生的社交圈子很广,各种社交活动琳琅满目,很多大学生选择逃课参加这些活动。
五、预防和控制大学生逃课行为对于个人的学习和发展十分不利,给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评价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大学教育管理部门需要制定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教育部门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学校应该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了解,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校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报告
![本校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8e0e67e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23.png)
本校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报告一、引言逃课是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大学教育的实施和学生自身发展都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为了全面了解本校大学生逃课现象,本调查报告对该现象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旨在为学校提供有效的对策措施。
二、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本调查以在线问卷形式发放给本校500名大学生,其中包括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生,以保证结果的有效性和全面性。
2.深度访谈:选择了5名主动逃课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深度访谈,以了解他们逃课的原因和动机。
三、调查结果1.逃课现象普遍存在:调查发现,有60%的受访大学生承认曾经逃过一次或多次课程,其中有20%的学生表示经常逃课。
2.逃课原因多样:根据调查结果,大学生逃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无聊枯燥的教学内容:约40%的受访学生表示,部分课程的内容不具有吸引力,导致了他们对上课产生了抵触情绪,选择逃课。
b.重复内容的讲解:有30%的学生认为,一些课程中教授将内容过多地重复,与他们自己的学习进度不符,因此选择逃课来利用时间进行自主学习。
c.心理压力和焦虑:约20%的学生表示,他们逃课是因为面临着学习压力和其他个人压力,需要通过逃课来缓解。
d.其他原因:剩余10%的学生逃课原因包括与同学约会、没有对上课的重视等。
3.逃课行为对学生学业和发展的影响:调查结果发现,逃课行为会给大学生的学业和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包括:a.学习成绩下降:约一半的受访学生逃课后发现自己的学习成绩下降,被迫进行额外的学习弥补知识。
b.缺乏交流和合作机会:逃课使得学生错过了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学习的机会,影响了他们的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c.职业规划受影响:逃课导致学生错过了一些与专业相关的课程或讲座,可能影响他们对专业的深入了解和未来职业规划。
四、对策建议根据以上调查结果,针对本校大学生逃课现象,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提高教学质量:增加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精心设计和授课方式的改进,使得课程内容更为丰富、生动,吸引学生的兴趣。
最新逃课社会实践报告
![最新逃课社会实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dd43147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73.png)
最新逃课社会实践报告
逃课现象在学生群体中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报告旨在分析当前学生逃课行为的原因、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逃课原因分析
1. 学习压力:部分学生因为课业负担过重,感到压力巨大,选择逃课作为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
2. 兴趣缺乏:对于某些课程内容缺乏兴趣,导致学生不愿意参与课堂活动。
3. 教育方式:传统的教学方法可能无法吸引所有学生,使得一些学生感到课堂乏味,从而选择逃课。
4. 社交因素:同龄人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一些学生可能因为朋友逃课而跟风。
5. 家庭因素:家庭环境和家长态度也会对学生的出勤情况产生影响。
二、逃课的影响
1. 学业成绩:逃课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习进度。
2. 学习习惯:长期逃课可能导致不良的学习习惯,影响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3. 心理健康:逃课可能是学生心理问题的一种表现,长期下去可能会影响其心理健康。
4. 社会适应能力:学生时期是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逃课可能会影响这一能力的培养。
三、解决策略建议
1. 教育改革:探索更多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心理辅导:学校应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应对压力,解决心理问题。
3. 家庭教育:加强家长教育,引导家长正确理解和支持孩子的学习。
4. 同伴教育:利用同伴的影响力,鼓励学生之间建立正面的学习激励
机制。
5. 社会实践:增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增强
学习的实际意义。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逃课问题是一个多因素交织的复杂现象,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
大学生逃课现象心理成因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逃课现象心理成因分析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cc23c12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e0.png)
大学生逃课现象心理成因分析及对策前言大学生逃课现象长期存在,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和影响。
对于大学生逃课现象,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期找到其心理成因,并提出对策,尽可能的减少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发生。
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表现大学生逃课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经常缺席课堂:无故缺席课堂,或经常请假消极应对课程安排。
2.对课程内容不感兴趣:没有兴趣、热情去听课或学习课程内容。
3.故意逃避:对某些特定课程或授课教师抱有不满、厌恶、怨恨等情绪而故意逃避。
4.学习成绩下降:长期逃课会影响正常的学业进度,使学习成绩下降。
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心理成因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心理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压力:大学生面临着来自学业和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逃课成为了他们减轻压力的一种方式。
2.自我意识和自我定位:大学生逐渐从高中毕业后进入大学的阶段,从一个高中生转变为一个独立、自我意识和自我定位更明确的大学生。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大学生会感到自我焦虑,对自己的适应能力产生怀疑,从而导致逃课现象的发生。
3.课程内容不适应:一些大学生对于某些课程内容不感兴趣,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产生逃课的现象。
4.懒惰:一些大学生缺乏自我学习的意识和动力,不愿意花时间去学习,从而导致逃课现象的发生。
针对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对策大学生逃课现象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较大,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减少逃课现象的发生。
1.提高兴趣: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挑选相关的课程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通过其他教学形式来增强学生的学科兴趣。
2.减轻压力:学校应加强心理建设,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缓解压力,增强心理适应能力。
3.加强管理: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设立适当惩罚措施,对逃课行为进行限制,从而减少逃课现象的发生。
4.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结论大学生逃课现象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逃课现象心理透视及对策
![大学生逃课现象心理透视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0c4462b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31.png)
一、大学生逃课现象的现状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大学生逃课现象,据有关调查显示,当前高校学生专业课平均逃课率在20%左右,基础课在25%左右,公共选修课则高50%,60%以上的大学生有过逃课经历。
不容回避的事实,大学生厌学、逃课现象正日益成为家庭、高校、社会的一种焦虑,也给高校的管理、教师授课以及学生正常学习带来很大的影响。
二、大学生逃课现象的特点目前大学生逃课现象很普遍,我们发现大学生逃课也有一定的规律性。
如从学历来说,专科学生的逃课率要高于本科生;从年级上来说,高年级逃课率要比低年级高;从性别上来说,男生比女生逃课率高;从课程来说,基础课高于专业课、选修课高于必修课、人文类课程高于理工类课程;另外学生逃课率还与教师学历、职称、年龄等有关。
目前高校防止学生逃课主要措施是点名制,但这方法也这导致了学生隐性逃课现象的出现,如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聊天、发短信、打磕睡、看闲书等现象。
三、大学生逃课产生的消极后果(一)逃课造成教育资源浪费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只有学好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从长远角度看,学生应培养自己良好素质和综合能力,而这些都必须在平时课堂上一点一滴积累。
学生逃课不仅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纪、校风,同时影响到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知识的提高,大学生逃课更是对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
这种浪费无论是大学生个人及家庭还是对国家来说都是一种“奢侈”。
(二)导致大学教育无奈“缩水”现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不仅学生有压力,同时学校也有很大压力,就业率直接影响到学校教学评估、招生等各方面问题。
面对就业挑战,一些学校出现教学为就业“让路”。
许多学校在大四时尽量少安排或不排课,毕业论文则会提前布置,大学生因为找工作而影响上课和写论文,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了,实在令人担忧。
而对毕业生“逃课”往往采取默许或回避的态度,这种不惜采取牺牲教学质量的做法显然是不负责任的,它直接导致本科教育严重缩水,教学质量大幅下滑。
大学生逃课调查报告
![大学生逃课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92b8e99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bd.png)
大学生逃课调查报告大学生逃课调查报告近年来,大学生逃课现象日益普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为了深入了解这一现象的原因和影响,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本报告将总结我们的调查结果,并探讨逃课现象背后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办法。
一、调查结果我们在全国范围内随机选择了10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超过70%的大学生曾经逃过课,其中近40%的人称逃课频率在每周一次以上。
这些数字显示了逃课现象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二、逃课原因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多种多样。
首先,有近50%的人表示他们逃课是为了追求自由和放松。
大学生们在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下,渴望有一些自由的时间和空间,以缓解压力。
其次,约30%的人逃课是因为对课程内容缺乏兴趣或者觉得无用。
他们认为自己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获得更有价值的知识和经验。
此外,还有一部分人表示逃课是为了追求社交活动和娱乐,他们认为这些活动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同样重要。
三、逃课的影响逃课现象对大学生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不容忽视。
首先,逃课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逃课的学生往往错过了重要的学习机会和知识点,难以跟上课程进度。
其次,逃课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频繁逃课的学生往往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动力,对自己的未来也缺乏规划和目标。
此外,逃课还会对学校和社会造成资源浪费,影响教育质量和社会发展。
四、解决逃课问题的建议为了解决大学生逃课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实用性。
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计更具吸引力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2. 加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觉性。
学校和家长应该共同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价值。
3. 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相关的培训和辅导活动,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合理安排时间和任务,克服逃课的诱惑。
4. 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合作。
学校和家长应该加强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逃课问题。
大学生逃课调研报告(共7篇)
![大学生逃课调研报告(共7篇)](https://img.taocdn.com/s3/m/6e6ca955e53a580217fcfe43.png)
大学生逃课调研报告(共7篇)大学生逃课调研报告(共7篇)第1篇关于大学生逃课调研报告关于大学生逃课的调研报告一.调查时间10月10日11月5日二.调查地点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校区三.调查对象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校区在校大学生四.调查方法随即抽样调查五.调查背景在现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知识和人才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上大学,接受高等。
同时,这也是一个自由的年代,一个张扬个性的时代,大学更是被誉为自由的天堂,而逃课似乎成了大学生自由的象征,更有甚者说,不逃课就不是大学生,就不算上过大学。
现在,这种风气更是愈演愈烈,严重危害校园文化,已经严重影响到高校的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与大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六.调查目的通过本次调查,了解大学生逃课的原因,目的,最终找出克服大学生逃课问题的方法,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找出学生和大学之间的良好教学模式。
七.我对全院的学生随意抽取了50人进行调查。
八.结果显示从逃课情况来看,经常逃课的大约占2.5,偶尔逃课的约占23,很少或者从不逃课的约占74 ,从不逃课的只有0.5。
大学生逃课情况调查而逃课的人中,农村户口的大约占了40,逃选修课的占了75,专业选修课的约占20,专业课的仅占1。
逃课后的去向大概可以有以下几个(一).学_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或者完成其他作业(二).运动(三).上网(四).逛街购物(五).和男女朋友在一起(六).参加社团活动或者做学生工作(七).放假前提前回家学生中大概有85的表示会尽量去上课。
占了被调查人数的大半。
逃课原因一.所逃之课太无聊,没意思。
二.作业必须要完成,没时间三.工作太忙四.老师讲课太无聊,听不懂。
五.老师不点名,不想去。
六.精神不济,去也白去。
其中感觉课太无聊,没有意思的占大多数,老师讲课太无聊,听不懂的多在专业课中表现。
老师不点名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约占60。
学生意愿约80的学生表示如果老师讲课能风趣,有意思的话,会尽量避免逃课的。
对当代大学生生逃课现状、原因及干预措施的研究
![对当代大学生生逃课现状、原因及干预措施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55179b0f121dd36a32d8280.png)
四:解决大学生逃课问题的策略及措施
⑴:重视思想教育,提高思想认识校园文化建设
⑷:提高教师授课水平,确保上课的灵活性 ⑸:健全学生管理制度,改革点名制 ⑹:优化课程设置,增强课程的灵活性
五:初步计划
⒈收集资料编写问卷 ⒉发放问卷,寻找处在不同地区的高校同学,让他们帮忙发放问卷
二、具体研究内容
1:大学生对逃课的看法
:有些课不得不逃
:不逃课不算大学生
:偶尔逃次课无所谓
④:逃课是不对的
2:逃课的现状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逃课情况与年级的关系
:逃课情况与职务的关系
:逃课情况与性别的关系
④逃课与学校⑤⑥⑦
3:对大学生逃课的原因的分析
1:老师讲课无聊 不喜欢 2:课程本身无聊 3:确实有事, 4:只是不想上课 5:上课没有收获 自习会更好 6:老师不经常考勤 学校管的不严
7:很容易过 老师会划重点
8:天气的原因,比如冬天比较冷,早上不想起床,夏天下午热,不想出去被
晒
9:心情的原因,比如失恋了,心情不好
三:研究方法
1调查法:主要是问卷调查法
2文献法:分类阅读文献(包括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历史
价值、理论价值和资料价值的材料),得出性结论或者问题,寻找新的 思路。
⒊问卷回收并进行筛选与整理
⒋进行数据统计并得出结论 ⒌通过查阅资料,参考文献对数据进行解释
2、对当代大学生逃课现状研究的意义
目前,很多大学生认为进入了大学以后就可以自由自在,上不上课完全可 以按照自己的想法,但是大学生的身份依然为学生,课堂学习依旧是其日常生活中 永恒不变的主题。然而,众多因素却使得当代大学生逃课现象变得日益泛滥,给高校 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增加了极大的压力,通过对此问题的研究,可以让我们 进一步认识大学生逃课的原因,为规范大学生课堂学习行为,改进大学生教育教学 管理工作提供实证参考。
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59b682d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4b.png)
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报告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报告引言:大学生逃课现象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大学校园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同学逃课的身影。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大学生逃课的增多?本文将通过调查研究,探讨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背后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调查方法:为了了解大学生逃课现象的真实情况,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
我们在大学校园中随机选择了1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并通过面对面的方式进行了问卷调查。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逃课频率、逃课原因等。
二、调查结果:1. 逃课频率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学生表示自己曾经逃过课。
其中,有近30%的学生逃课频率较高,每周逃课超过2次。
2. 逃课原因调查显示,大学生逃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缺乏兴趣:超过50%的学生认为自己逃课是因为对该门课程缺乏兴趣。
他们觉得上课听不到有意思的内容,对课程内容产生了厌倦感,因此选择逃课。
(2) 学业压力:约40%的学生逃课是因为学业压力过大。
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无法承受更多的学习负担,因此选择逃课来缓解压力。
(3) 社交活动:有近30%的学生逃课是因为参加社交活动。
他们认为社交活动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同样重要,因此选择逃课来参加各种社团、组织或者与朋友聚会。
(4) 教学方法:少数学生表示逃课是因为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方法不满意。
他们认为教师的授课方式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选择逃课。
三、解决方案:针对大学生逃课现象,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 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学校应该不断改进课程设置,增加实践环节,提高课程的吸引力。
同时,教师也应该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2. 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通过开设相关的学习方法和时间管理的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减少逃课的可能性。
3. 加强师生沟通学校和教师应该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
当代学生逃学现象分析报告
![当代学生逃学现象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cdb8673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f5.png)
当代学生逃学现象分析报告1. 引言逃学是指学生故意逃避上学或者早退的行为,是一种常见的学校现象。
在当代社会,学生逃学现象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报告将从社会背景、原因分析、影响及解决对策等方面对当代学生逃学现象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解决这一问题。
2. 社会背景逃学现象在当代社会日益普遍。
一方面,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大,学生面临着来自学业、家庭、社交等多个方面的压力,使得他们对学校的厌学情绪逐渐增加;另一方面,互联网和手机的普及使得学生更容易接触到各种诱惑和娱乐,诱发了逃学的欲望。
3. 原因分析学生逃学现象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1 学业压力现代教育体制追求成绩导向,学生们必须面对严重的学业压力。
这种压力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难以承受,他们害怕面临失败和评价,因此会借助逃学的方式来摆脱这种压力。
3.2 家庭问题一些学生家庭环境不稳定,家庭关系紧张,家庭成员的冷漠或过度干涉等问题会导致学生心理不稳定,进而选择逃学逃离家庭的困扰。
3.3 社交压力学生在校园中的社交关系也会对逃学决策产生影响。
一些学生可能面临欺凌、排斥或孤立,无法适应班级集体生活,从而选择逃学以避免这些负面的社交体验。
3.4 娱乐诱惑互联网和手机的普及给学生提供了无限的娱乐选择,例如电子游戏、社交媒体等。
这些娱乐方式可能很容易让学生沉迷其中,失去对于学业的兴趣和重视,进而选择逃学。
4. 影响学生逃学现象的出现对学生本人及社会都会造成一系列的影响。
4.1 学业成绩下降逃学的学生无法得到正常的学习与教育,导致他们的学业成绩下降,对未来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并且加深学业压力。
4.2 社会问题加重学生逃学现象也会增加社会矛盾和问题。
逃学的学生可能更容易走上错误的道路,沉溺于社会问题,例如犯罪、吸烟、早恋等,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更多的麻烦。
4.3 人际关系问题逃学的学生与同学的交流减少,无法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社交能力受到影响,从而可能导致孤立、内向等问题。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9dd5e8f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e5.png)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研究背景大学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其中学科知识是学生获得证书和工作的重要途径,因此上课听讲是大学生最基本的学习方式之一。
然而,现实中存在大量的大学生逃课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业和未来发展。
本文旨在通过调查,分析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原因和影响,找出解决逃课问题的有效方法。
调查方法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方法进行,问卷征求了全国20所大学的500名学生对逃课现象的看法和原因,访谈针对逃课现象比较严重的3所高校的30名学生进行了深入交流。
调查结果逃课现象普遍存在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大学生(约85%)都有逃课的经历,而且逃课的频率相当高(约每周1-2次),其中70%以上的学生表示在上课期间曾做其他事情(如玩手机、睡觉等)而非认真听讲。
原因多种多样对于大学生逃课的原因,调查中出现了众多回答,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个人原因。
如感到课程内容无聊、不喜欢上课的教师、精神状态不好等。
2.学校或课程设置原因。
如课时过长、排课冲突、课程与就业没有关联等。
3.社会环境原因。
如周边环境不佳、同学很多都逃课等。
4.教师授课方式原因。
如教师授课枯燥、讲课太快或太慢、洋洋洒洒地讲一堆不相关的东西等。
逃课问题的影响虽然逃课看起来像是一种自由行为,但实际上会对学生及其未来产生不良影响:1.影响学业表现。
逃课会导致学生的成绩下降和知识水平的降低,同时也会使学生错过宝贵的听课机会和交流机会。
2.影响未来发展。
大学学习是学生未来职业规划和成功的基础,逃课可能会影响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学位获得。
3.影响自我认知。
逃课可能会导致学生感觉自己“没教养”、“没规矩”,影响自信心和自尊心,加重学习及生活压力,从而产生不良反应。
解决逃课问题的建议针对大学生逃课现象,我们提出以下几点解决建议:1.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认真听课的观念。
要重视上课时间,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如感觉上课无聊,可以主动跟老师交流、向高年级学长学姐请教等,从而刺激自己学习兴趣。
大学生逃课现状分析
![大学生逃课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d6847da240c844769eaee12.png)
大学生逃课的调查与分析摘要:对于大学,大家都不再陌生。
而大学里最引起大家关注和争议的莫过于逃课这件事。
一个大学生,如果没有逃过课,挂过科,都会成为大学的遗憾。
而逃课,其实并不只是一种大学的潮流,不只是盲目从众跟风。
这种现象的产生并渐渐成为习惯跟大学的教学方式、大学的管理制度以及大学课程的安排都有很紧密的关系。
我们通过对桂林理工大学的部分大一、大二的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并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关键词:大学生大学生活逃课习惯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是主要的任务,只有学好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可如今,我国各个高校普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大学生逃课现象。
学生逃课不仅影响了学校的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纪、校风,同时也会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改善教学体系,更是会影响到大学生专业知识及其综合能力的提高,所以大学生逃课是对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
这种浪费无论是大学生个人及家庭还是对国家来说都是一种奢侈。
同时这也反映出在授课中的某些科任老师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课程乏味,泛白,脱离实际,使教学质量总处于低下水平,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方式和形式进行改进。
一、调查的对象及其相关情况本次调查涉及我们学院会计、市场营销、国贸、物流还有工商管理五个专业中的100名学生,其中,被调查的男生和女生各占50名。
本次调查时间为2012年5月25日~2012年5月28日,由于时间较为仓促,且调查的范围是在桂林理工大学的雁山校区,大三、大四学生所在的人数较少,并多以在外实习为主,故此次调查并未涉及大三和大四的学生。
二、调查方式本次调查是通过问卷形式的随机调查。
向我们学院的五个专业随机抽取大一及大二的100名学生发放问卷,收回100份,回收率达到了100%,通过对问卷的筛选及整理,无效作废问卷为0份。
为了能得出较准确的结论,我们对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
三、调查内容主要调查了大学生逃课的频率、选择逃的课程、逃课的原因及逃课后的去向以及对逃课的态度、对减少逃课行为的改进方案等。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87f045c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93.png)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在高校经历了几次大“扩招”之后, 高校规模得到迅速扩大, 越来越多的学生圆了大学梦。
然而就在中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 承担更大责任, 发挥更大作用时, 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学生们却出现了不向任课老师请假, 有意不到课堂上课的逃课现象。
“必修课选逃, 选修课必逃”等关于逃课的话语在大学校园里广为流传。
逃课现象越来越普遍, 甚至成为了一种所谓的“潮流”。
然而, 学生逃课的现象, 对校园文化有很大的破坏性, 影响到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知识、综合素质的提高, 这使得逃课现象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较为重要的问题和挑战。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将通过对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研究, 剖析大学生逃课的主要原因, 了解现代社会风气对大学生生活及学习的影响, 并就大学生逃课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为高校解决大学生逃课问题, 改进高校教学模式, 提高教育质量贡献一份力量, 从而创造更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成长环境。
三、调查过程(一)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学生对象主要是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大二、大三年级在校学生。
(二)调查内容(三)调查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2.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 采用分层抽样法。
3.个体访谈通过与部分学生与教师的深入访谈, 收集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具体表现和逃课的深层原因信息, 与问卷调查结果互为比较。
4.二手资料调查通过学校组织的考勤情况、网络、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信息进行研究。
(四)调查程序及时间安排四、调查结果(一)基本资料1.在参与本次调查的同学中, 男生所占比例为53%, 女生为47%。
在参与本次调查的同学中, 来自城市的同学所占比例为27%, 来自农村的占46%, 来自乡镇的占27%。
在参与本次调查的同学中, 是学生干部的同学所占比例为37%, 不是学生干部的占63%。
(二)针对所有参与同学的调查1.在参与本次调查的同学中, 对于逃课是否属于正常现象, 持是与否相反意见的同学各占50%。
大学生隐性逃课的调查研究现状分析三篇
![大学生隐性逃课的调查研究现状分析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4f2c61b4a5e9856a561260a3.png)
大学生隐性逃课的调查研究现状分析三篇寄语:隐性逃课是指学生按时上课,似乎也在认真听课,但实质则“形在而神不在”,思维根本没有在课堂上。
下面是我们的为大家的大学生隐性逃课的调查研究现状分析三篇,请大家参阅!隐性逃课是指学生按时上课,似乎也在认真听课,但实质则“形在而神不在”,思维根本没有在课堂上。
摘要:现今,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呈现出一种快速蔓延的趋势,已经到了不能忽视的程度。
本文通过对南宁市五所具有代表性高校的在读本科生进行关于隐性逃课的调查,分析了南宁市高校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现状,找出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通过这一研究减少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现象,并给老师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给学生的自身成长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隐性逃课现状产生原因对策危害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需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高自身本领,然而隐性逃课却给学生自身、老师、家庭和社会等很多方面都造成了消极影响。
我们所说的隐性逃课是指学生在课堂上按时上课,似乎也在认真听课,但实际上“形在而神不在”,学生思维根本没有在课堂上,在上课时做着玩手机、聊天、发呆走神和看课外书等与课堂无关的行为。
本调查通过对广西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广西外国语学院和广西艺术学院在内的五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在读本科生进行了实地调查和访谈,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有效回收421份,占调查问卷总数的84.2%,调查问卷分析结论如下:(1)基本信息广西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广西外国语学院和广西艺术学院收集的有效问卷数量分别占了22.80%、18.52%、20.90%、18.76%和19.00%。
调查的大学生中男女人数所占比例相差不大,分别占52%和48%;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的人数分别为111人、116人、105人和89人。
在所调查的学生当中,理工科学生人数有199人,文科类学生达到222人。
(2)隐性逃课行为1、通过调查发现,有68.62%的学生在此之前并不知道隐性逃课的概念,说明大学生缺乏对隐性逃课的相关知识。
大学生逃课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逃课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b0034406bec0975f565e21d.png)
大学生逃课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一系列有效的政策在教育领域的实施,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
在高等教育事业欣欣向荣、硕果累累的另一面,我们也清晰的看到了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和谐的一些现象,大学生逃课即是其中之一。
大学生逃课这一现象给高等教育的质量带来了强烈的冲击,成为当前各高校亟待解决的长远发展问题之一。
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对大学生逃课的现状、原因进行了剖析,并据此提出了解决大学生逃课问题的对策。
标签:大学生;逃课;现状;原因;对策1、大学生逃课的现状分析1.1男生的逃课现象较女生更为严重通过调查,男生经常逃课的占17%,偶尔逃课的占71%,没有逃课的男生仅为12%;而女生中,没有逃过课的占35%,有逃课经历的占67%(其中经常性逃课的女生仅占女生总数的4%)。
1.2逃课率同年级的高低呈正比通过本次调查,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逃课率呈现上升的趋势:大一逃课率为12%,大二为21%,大三为26%,大四则飙升到41%。
1.3对所逃课课程的选择性一般地,大学生在逃课中对所逃的课程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其中专业必修课的逃课率较低,为11%,政治理论课的逃课率最高,高达43%,此外,各类公共课、选修课的逃课率分别是17%和29%。
1.4隐性逃课现象严重所谓隐性逃课,指的是在上课时,学生在做其他作业或想其他事情,思维没有在课堂上。
在调查中发现,有不少学生存在隐性逃课的现象。
这在高年级学生中更为严重,毕业班学生隐性逃课的现象达到了89%。
1.5学生逃课率与教师学历、职称、年龄呈现不平衡性在学历方面,本科与博士学历教师授课的逃课率最高,分别为41%和38%,而硕士学历教师的仅为21%。
在职称方面,讲师与副教授的逃课率较低,分别是16%和20%,助教和教授的则较高,达到了31%和33%,在年龄方面30一45岁的教师授课的逃课率较低,为19.7%,55岁以上的教师授课的逃课率最高,达到了44%。
大学生逃课调研报告
![大学生逃课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bde746a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c6.png)
大学生逃课调研报告一、引言大学生逃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尤其在近年来愈演愈烈。
逃课对于学生个人和整个教育系统来说,都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和影响,本调研报告对相关事实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收集数据。
问卷设计包括了个人基本信息、逃课频率、逃课原因和对逃课后果的认识等方面。
针对部分受访者,进行了深入访谈以了解更多细节和观点。
三、调查结果1. 大学生逃课频率普遍较高:调查结果显示,51%的受访大学生在过去一学期中逃课至少1次,其中有20%的受访者逃课超过5次。
2. 原因多样性:受访大学生列举了多种逃课原因,包括课程内容不吸引、教师教学方式不合适、课堂氛围不活跃等。
3. 对逃课后果认识不足:仅有29%的受访者认为逃课会对学业造成负面影响,38%的受访者认为逃课不会对学业有影响。
四、影响分析1. 学习成绩下降:逃课使得学生无法接收到完整的知识和教学内容,进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2. 学术道德观念淡薄:频繁逃课可能导致学生对于义务教育的责任感和对学习的自律性逐渐降低。
3. 学习氛围受影响:逃课导致课堂氛围不活跃,影响了教师和其他学生的教学和学习体验。
五、对策建议1. 提高课程吸引力:教师可以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和生动的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强化学术道德教育: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使他们树立起对学习的责任感。
3. 重视课堂氛围建设: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
六、总结大学生逃课现象对于个人和整个教育系统都是一种消极影响。
通过深入了解逃课的原因和影响,学校和教师可以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应对这一问题,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学习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
大学生逃课调研报告
![大学生逃课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42d924d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0d.png)
大学生逃课调研报告
《大学生逃课调研报告》
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逃课现象普遍存在,对于逃课的原因和后果进行了深入分析。
首先,调研发现大学生逃课的主要原因包括课程内容无聊、老师讲课枯燥、课程安排冲突等。
另外,社交媒体和网络游戏成为诱惑,让学生更容易选择逃课而不是坚持上课。
此外,一些学生认为自学或利用其他资源也可以掌握课程知识,因此也对课堂不太重视。
其次,逃课对大学生学业和心理产生了一定影响。
逃课导致学生对课程内容了解不全面,影响学业进展。
同时,长期逃课也会让学生产生焦虑、压力等心理问题,影响个人成长和发展。
在调研中,多数学生表示希望学校和老师能够制定更加严格的考勤和评分政策,督促学生认真上课。
另外,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让学生更愿意参与课堂学习。
针对以上调研结果,建议学校可以设立课程评价机制,让学生能够对老师和课程进行评价,帮助改善课堂教学质量。
同时,引入更多实践性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参与度。
此外,学校也可以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学习压力和情绪问题。
总之,大学生逃课问题需要学校、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通过
改进教学方式和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有助于减少逃课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心理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逃课的调查与分析
摘要:对于大学,大家都不再陌生。
而大学里最引起大家关注和争议的莫过于逃课这件事。
一个大学生,如果没有逃过课,挂过科,都会成为大学的遗憾。
而逃课,其实并不只是一种大学的潮流,不只是盲目从众跟风。
这种现象的产生并渐渐成为习惯跟大学的教学方式、大学的管理制度以及大学课程的安排都有很紧密的关系。
我们通过对桂林理工大学的部分大一、大二的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并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关键词:大学生大学生活逃课习惯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是主要的任务,只有学好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可如今,我国各个高校普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大学生逃课现象。
学生逃课不仅影响了学校的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纪、校风,同时也会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改善教学体系,更是会影响到大学生专业知识及其综合能力的提高,所以大学生逃课是对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
这种浪费无论是大学生个人及家庭还是对国家来说都是一种奢侈。
同时这也反映出在授课中的某些科任老师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课程乏味,泛白,脱离实际,使教学质量总处于低下水平,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方式和形式进行改进。
一、调查的对象及其相关情况
本次调查涉及我们学院会计、市场营销、国贸、物流还有工商管理五个专业中的100名学生,其中,被调查的男生和女生各占50名。
本次调查时间为2012年5月25日~2012年5月28日,由于时间较为仓促,且调查的范围是在桂林理工大学的雁山校区,大三、大四学生所在的人数较少,并多以在外实习为主,故此次调查并未涉及大三和大四的学生。
二、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是通过问卷形式的随机调查。
向我们学院的五个专业随机抽取大一及大二的100名学生发放问卷,收回100份,回收率达到了100%,通过对问卷的筛选及整理,无效作废问卷为0份。
为了能得出较准确的结论,我们对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
三、调查内容
主要调查了大学生逃课的频率、选择逃的课程、逃课的原因及逃课后的去向以及对逃课的态度、对减少逃课行为的改进方案等。
问卷共向被调查者提出了18个问题,其中有16道选择题,2道主观题。
详见(大学生逃课问卷调查表)
四、调查结果
1、大学生逃课频率的分析
经过对问卷的综合及分析,我们得到以下一组数据:有77%的同学不赞同“上不上课无所谓,只要考试能过就行了”的观点,而有23%的同学赞同此观点。
而同时有65%的同学认为大学生逃课是正常现象,55%的同学偶尔逃课,20%有时逃课,15%的同学经常逃课,只有10%的同学从没有逃过课。
对以上问题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大部分同学从内心不赞成逃课,但现状却和心中所想的差距甚大。
在现实面前,大部分同学虽然不赞成逃课,但还是选择了逃课这种自己认为不正确的行为,少部分同学更是变本加厉,把逃课当成和吃饭睡觉一样
的家常便饭。
只有很少的同学坚持自己的本意,能做到坚决不逃课。
此数据说明很多的学生终究在正常的上课时段中选择逃课,那么,他们会选择逃哪些课程呢?
2、大学生所逃的课程的分析
在对100名学生的调查中,对于被问到如果逃课选择逃什么课的问题时,有12%的学生选择逃基础课,18%学生选择逃公共课,48%的学生选择在选修课时逃课,而选择逃专业课的有10%的学生,还有12%的学生表示逃课不会考虑是何课程。
此数据明显反映出有九成以上的学生除了专业课不会逃之外,其他课程都有可能选择逃课,那么,他们为什么会选择逃课呢?
3、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分析
当被调查者被问到逃课的原因时,有21%的学生认为是老师讲课太无聊,没有兴趣听其讲课;9%的学生觉得对课程本身不感兴趣,所以不想学;6%的学生之所以会逃课,是因为有紧急、重要的事需要去完成,是迫不得已的;11%的学生是因为科任老师管理松懈,没有严格考勤,不容易被老师抓到,所以才敢经常逃课;19%的学生选择逃课是因为自身的惰性在作祟,所以经常逃课;还有34%的学生是因为其他的事所以选择冒险逃课。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学生逃课是为了做其他事的占有最大的比例,共34%,那么,他们是为了做什么事呢?
4、大学生逃课后去向的分析
针对大学生逃课后的去向,我们了解到,20%的学生逃课是去图书馆或宿舍学习,有28%的学生用来上网,还有5%的学生是为了约会,20%的学生用来完成社团、协会的工作,27%的学生选择其他,而没有人选择逛街和做兼职。
上述的调查结果表明,无论是何种原因,总有大学生选择逃课,而且逃课是为了学习所占的比例只有两成,而做与学习不相干的事的所占比例有8成。
其中,居然没有大学生是因为逛街和做兼职而逃课,难道是因为现在的学生都不喜欢逛街吗?不是的,这是我校的特殊地理位置所导致的,这里远离市区和商业活动区,去一趟市区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金钱,所以大家一般不会选择逃课去。
那么,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宁愿逃课将时间花在其他事上,是不是因为他们没有端正学习态度,那他们又是如何看待学习的呢?
5、大学生对学习态度的分析
据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表明:有20%的学生认为上大学主要是为了学习做人的道理,扩大交际范围,让以后的路走得更加顺利;31%的学生认为大学专业课非常重要,不能缺课,但是如果是选修课和公共课程,可以适度逃课;16%的学生认为大学里的学习只要不挂科就好,平时的上课是否正常出勤无所谓;33%的学生则认为无论课程是否重要,都应该端正学习态度,这样才是做学生的本分。
上述的调查结果表明:有三成半的学生无视大学的学习,而有三成左右的学生认为大学生不应以初中、高中生这样的学习方式来学习,毕竟大学生更需要的是自主学习的能力,更何况这里是知识的宝库,我们应该有选择的学习对自己有用的知识。
此外,也有三成多的人觉得大学生要做好当学生的本分,努力学习,不赞成逃课。
五、大学生逃课的对策和解决方案
1、在学校方面
一方面,各高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更新教学内容及模式,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同时,通过采取激励机制,鼓励老师革新教学内容和教学
方式,促进教师授课的充实性及生动性,以激发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在另一方面,学校应该合理安排教学课程及考试,避免专业课、主修课的课程安排过紧,致使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对学习内容难以消化。
而考试又安排不合理,学生的复习时间不足,那么,很多学生就会选择逃课来应付考试,避免考试成绩亮红灯。
所以高校应妥善处理不完善的体制,防止学生频繁性逃课。
2、在老师方面
“严师出高徒”,教风与学风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学生逃课、对学习不感兴趣归根到底是学风的问题,由于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的,所以逃课这一行为又与教师的言行态度有关联。
教师要爱业敬岗、为人师表,以德育人、以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引导教育学生,以优良的教风来促进学风往好的方向发展。
避免学生逃课的恶习进一步加深。
3、在学生方面
大学生要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心理健康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荣辱观。
虽然大学不是学习的终点,学习无处不在,但是大学生也应该认识到逃课对自身的危害,端正学习态度,不要怀有大学的学习只要不挂科就行的思想,平时上课不认真,作业马马虎虎对待。
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以后的发展储存好干粮。
大学生逃课率居高不下,既影响了高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大学生的逃课原因是多方面的,针对这个问题,高校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调整好教学模式,合理安排课程,切实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及教学质量,使课堂更能吸引学生,同时老师要正确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使他们端正学习态度。
因此,我们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减少大学生的逃课现象,切实有效地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为大学生在学校中享受高等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