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人物简介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简介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简介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有成就的历史小说,始于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展现了公元184年到280年间的历史风云画卷。
作者通过集中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提醒了东汉末年社会现实的动乱和黑暗,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表达了人民呼唤明君、呼唤安定的强烈愿望。
1、姓名:刘备,字玄德。
性格特点:为人忠厚,知人善任,宽仁爱民、信义为上、狡诈、有心计,是“圣君〞的代表。
精彩情节:A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张角发动黄巾起义,官军闻风丧胆。
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
当时,刘备、关羽、张飞都去看那招兵榜文。
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所以一见如故,被张飞拉到自家庄后的桃园饮酒。
最后三人对天盟誓,结拜为弟兄。
B三英战吕布,董卓得知华雄被杀,便领大军与盟军大战于虎牢关。
吕布勇不可挡,接连杀败八路诸侯。
一天,吕布又来挑战,北平太守公孙瓒大怒,迎战吕布,没几个回合便败下阵来。
张飞截住吕布连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关羽见张飞不能取胜,便上前来助战,刘备见两个弟弟战不下吕布,也挥动双股剑上前助战,终于将吕布打败了。
C煮酒论英雄,刘备为了防范曹操谋害,就在后园种菜,以为韬晦之计。
曹操为了探听刘备的心志,就在梅青之时邀饮酒,请其指出当世英雄。
刘备列举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障、张绣、张鲁、韩遂等人为英雄,曹操一一加以否认。
最后指着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刘备闻言吓得手中匙著落于地下,恰好雷声大作,刘备借惧雷掩饰过去。
“煮酒论英雄〞中曹刘的对话充分反映了二人性格:曹操咄咄逼人的谈吐表达了他诡诈阴鸷、骄横霸气的性格,同时也展示了一个政治家的踌躇满志与高瞻远瞩;刘备立志复兴汉室但此时寄人篱下,所以在故作木讷中处处设防,在谈吐中步步后退,在危急时刻巧度难关,表达了他机智沉着、大智假设愚、韬光养晦。
D跃马过檀溪,蔡夫人早对刘备怀有戒心,当他听到刘备反对刘表立幼子为继承人时,就对刘备起了杀心,遂与弟蔡瑁密谋,以刘表的名义在襄阳设下“鸿门宴〞,请刘备赴会。
三国演义人物介绍
三国演义人物介绍1. 诸葛亮诸葛亮诸葛亮•字:孔明•介绍:诸葛亮是蜀国的丞相,被誉为“卧龙”,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
他擅长谋略和算计,被认为是智商极高的代表人物。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主持国家大事,参与了蜀国与魏国的战争,以及与东吴的关系。
他以智勇双全、仁义风范而著称。
2. 刘备刘备刘备•字:玄德•介绍:刘备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也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角之一。
他是蜀国的创立者,被视为仁义之主。
刘备善于体察民情,有着高尚的品德和仁爱的心肠。
他与关羽、张飞一起建立了蜀国,并与曹操的魏国和孙权的东吴展开了多次战争。
3. 关羽关羽关羽•字:云长•介绍:关羽是著名的历史人物和《三国演义》中的重要角色。
他是刘备的义兄,被誉为“武圣”,有着极高的声望。
关羽个性刚烈,勇敢无畏,有着忠诚耿直的品德。
他为了效忠刘备,与刘备一同投奔曹操,但后来转投蜀国,成为了刘备的亲信和重要将领。
4. 张飞张飞张飞•字:翼德•介绍:张飞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位著名角色。
他与刘备、关羽结交,并一同投奔曹操后又随刘备建立了蜀国。
张飞勇猛无比,号称“燕人张翼德”,是一位富有战斗力的将领。
他性格粗犷,嘴皮子很紧,但对兄弟非常忠诚,也是刘备在政治和军事上重要的得力助手。
5. 曹操曹操曹操•字:孟德•介绍:曹操是中国历史上和《三国演义》中的一位重要人物。
他是魏国的创始人,也是曹魏的开国皇帝。
曹操才华横溢,智勇双全。
他通过政治手段和军事行动,积极扩张势力,巧妙运用策略。
尽管曹操经常被描绘为冷酷和残忍的形象,但他也有一些亲友和文化爱好者。
6. 孙权孙权孙权•字:仲谋•介绍:孙权是《三国演义》中的关键人物之一。
他是东吴的创立者和开国皇帝。
孙权继承了父亲孙坚的事业,成为东吴的主要领导人。
孙权一直与蜀国和魏国斗争,既有与刘备的敌对关系,也有与曹操的战事。
尽管他有时候显得有些犹豫和优柔寡断,但孙权在政治和军事上也表现出了出色的能力。
(完整版)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和事迹简介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简介《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有成就的历史小说,始于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展现了公元184年到280年间的历史风云画卷。
作者通过集中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现实的动荡和黑暗,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表达了人民呼唤明君、呼唤安定的强烈愿望。
1、姓名:刘备,字玄德。
性格特点:为人忠厚,知人善任,宽仁爱民、信义为上、狡诈、有心计,是“圣君”的代表。
精彩情节:A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张角发动黄巾起义,官军闻风丧胆。
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
当时,刘备、关羽、张飞都去看那招兵榜文。
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所以一见如故,被张飞拉到自家庄后的桃园饮酒。
最后三人对天盟誓,结拜为弟兄。
B三英战吕布,董卓得知华雄被杀,便领大军与盟军大战于虎牢关。
吕布勇不可挡,接连杀败八路诸侯。
一天,吕布又来挑战,北平太守公孙瓒大怒,迎战吕布,没几个回合便败下阵来。
张飞截住吕布连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关羽见张飞不能取胜,便上前来助战,刘备见两个弟弟战不下吕布,也挥动双股剑上前助战,终于将吕布打败了。
C煮酒论英雄,刘备为了防备曹操谋害,就在后园种菜,以为韬晦之计。
曹操为了探听刘备的心志,就在梅青之时邀饮酒,请其指出当世英雄。
刘备列举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障、张绣、张鲁、韩遂等人为英雄,曹操一一加以否定。
最后指着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刘备闻言吓得手中匙著落于地下,恰好雷声大作,刘备借惧雷掩饰过去。
“煮酒论英雄” 中曹刘的对话充分反映了二人性格:曹操咄咄逼人的谈吐体现了他诡诈阴鸷、骄横霸气的性格,同时也展示了一个政治家的踌躇满志与高瞻远瞩;刘备立志复兴汉室但此时寄人篱下,所以在故作木讷中处处设防,在谈吐中步步后退,在危急时刻巧度难关,体现了他机智从容、大智若愚、韬光养晦。
D跃马过檀溪,蔡夫人早对刘备怀有戒心,当他听到刘备反对刘表立幼子为继承人时,就对刘备起了杀心,遂与弟蔡瑁密谋,以刘表的名义在襄阳设下“鸿门宴”,请刘备赴会。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和事迹简介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简介《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有成就的历史小说,始于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展现了公元184年到280 年间的历史风云画卷。
作者通过集中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现实的动荡和黑暗,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表达了人民呼唤明君、呼唤安定的强烈愿望。
1、姓名:刘备,字玄德。
性格特点:为人忠厚,知人善任,宽仁爱民、信义为上、狡诈、有心计,是“圣君”的代表。
精彩情节:A 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张角发动黄巾起义,官军闻风丧胆。
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
当时,刘备、关羽、张飞都去看那招兵榜文。
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所以一见如故,被张飞拉到自家庄后的桃园饮酒。
最后三人对天盟誓,结拜为弟兄。
B 三英战吕布,董卓得知华雄被杀,便领大军与盟军大战于虎牢关。
吕布勇不可挡,接连杀败八路诸侯。
一天,吕布又来挑战,北平太守公孙瓒大怒,迎战吕布,没几个回合便败下阵来。
张飞截住吕布连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关羽见张飞不能取胜,便上前来助战,刘备见两个弟弟战不下吕布,也挥动双股剑上前助战,终于将吕布打败了。
C 煮酒论英雄,刘备为了防备曹操谋害,就在后园种菜,以为韬晦之计。
曹操为了探听刘备的心志,就在梅青之时邀饮酒,请其指出当世英雄。
刘备列举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障、张绣、张鲁、韩遂等人为英雄,曹操一一加以否定。
最后指着刘备说: “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刘备闻言吓得手中匙着落于地下,恰好雷声大作,刘备借惧雷掩饰过去。
“煮酒论英雄”中曹刘的对话充分反映了二人性格:曹操咄咄逼人的谈吐体现了他诡诈阴鸷、骄横霸气的性格,同时也展示了一个政治家的踌躇满志与高瞻远瞩;刘备立志复兴汉室但此时寄人篱下,所以在故作木讷中处处设防,在谈吐中步步后退,在危急时刻巧度难关,体现了他机智从容、大智若愚、韬光养晦。
D跃马过檀溪,蔡夫人早对刘备怀有戒心,当他听到刘备反对刘表立幼子为继承人时,就对刘备起了杀心,遂与弟蔡瑁密谋,以刘表的名义在襄阳设下“鸿门宴”,请刘备赴会。
三国演义中所有人物的简介
三国演义中所有人物的简介1.诸葛亮: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但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2.刘备: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无能”一面,给人以“无能”和“虚伪”的感觉;3.关羽:历史上的关羽为“万人之敌”一虎将,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义着称,但“刚而自矜”,勇猛有余,智略不足;在三国演义中,因为他是刘备阵营中的人,又有讲信义的特点,所以,就被塑造成“义”的化身;他跟随刘备,不避艰险;总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是不惜笔墨,把关羽刻画成“义重如山之人”,因而其形象也被严重的扭曲了;4.曹操: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有人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5.周瑜: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谦让服人,有“雅量高致”;但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因此,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根本不像苏轼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千古风流人物”,成了三国演义中蒙受最大冤屈的人物;6.鲁肃:鲁肃这个人在三国演义中除了名字外几乎就全是杜撰了;历史上的鲁肃“虽在军阵,手不释卷”;他初见孙权,就提出了建国方针:鼎足江东,北拒曹操,待机剿除黄祖,进发刘表,竟长江而有之,然后建号称帝以图天下;但在三国演义中,鲁肃成了诸葛亮与周瑜两人智斗的牺牲品,被愚弄、受欺侮的典型;7.张飞:少时即与关羽共事刘备;曾在虎牢关与关羽、刘备一起迎战吕布;长坂坡桥头上一声吼,吓退曹操五千精骑,入川义释严颜,分定州县,率精兵万多人,败张合大军,刘备称王后,拜为右将军,称帝后,拜为车骑将军,封西乡侯;公元221年为替关羽报仇,同刘备起兵攻伐东吴;临行前,因被部将范疆、张达刺杀,死时只有五十五岁;8.赵云:赵云戎马一生,骁勇善战,胆略过人,刘备称其一身是胆,军士呼其虎威将军;赵云见识卓远,清楚认识到吴蜀关系为唇齿相依,力主维护孙、刘联盟;为人刚毅谨细,诸葛亮对其德行十分赞赏;赵云为国,不被天姿国色所迷,为民,不为良田豪宅所动,时人与后人皆敬其德;9.郭嘉:曹操帐下第一谋士,才华横溢,放荡不羁,不修边幅,爱嗑药在那个时代真正的属于离经叛道的典型了但其军事才华却是有目共睹的;10.贾诩:曹操五大谋士之一,深谙保身之道,三国局面的真正缔造者,军事才能卓着;11.吕布:英勇善战,所向披靡,不过他有勇无谋,经常背叛家主,是“三姓家奴”,不听将言,只听妻言,最终被缢于白门楼;12.姜维:姜维对家人母亲非常孝顺,英勇武艺可以跟赵云匹敌,智谋神算可以暗算诸葛亮,文武全才,英俊相貌,忠义二全,被诸葛亮重视,因此诸葛亮死前让姜维得到诸葛亮的真传;13.张辽:是个有勇有谋的人,对军事有很大研究,义气够大,忠义皆有,对主公衷心耿耿,原来是吕布手下,后来投曹操;曹操对他非常看好,对人不强求,战场上不顾儿女私情,和关公要好,义气相投.14.典韦:典韦的描写多为侧面,单挑战役不多;然对其描写十分细致,人皆叹服其勇,而三国的武力排名又以民间喜好为基础;还有一点,正是因为他英年早逝,人们对他有许多惋惜与期许;15.马超:马超作为刘备手下着名的大将,有一定的方略;例如曹操召马腾入京,超曾劝其不可轻入静观其变,马腾不听;曹操渡河时他曾识破曹操欲断本军后方的计策;16.许褚:典韦死后曹操的王牌;力大无比,能掣二牛尾倒行百步,勇猛好战,人称“虎痴大将军”;许褚忠心,无论形势多么危急他总是第一个冲出来,救了曹操无数次;17.黄忠:忠早年为刘表帐下中郎将,后随刘表之子刘琮降曹,镇守长沙;老将军以70高龄位列“五虎上将”,实至名归;18.姜维:三国猛将中最有智谋的一位;姜维自幼博览群书,兵法武艺,无所不通;奉母至孝,郡人敬之;后为中郎将,就参天水郡军事;19.甘宁:甘宁甘兴霸,东吴第一猛将;水贼出身,使一口牙刀,有气力,号游侠;20.卫继:继敏达夙成,学识通博,进仕州郡,历职清显;忠笃信厚,为众所敬;21.曹丕:作为一个统治者,曹丕是个有一定胆识、谋略,又工于心计的人;他更是一个为了权力不择手段,残害手足之人;22.刘禅:后主刘禅是一个无才无德、昏庸孱弱的庸人;他只知道享乐,不思进取,无所作为;不辨是非,听信谗言,最后落得一个被天下人耻笑的下场;23.陆逊:他是一位足智多谋、有着高超军事才能的统帅;治国安邦有方,深得百姓爱戴;24.王允:一个东汉末年少有的忠贞节烈之士;胆识过人,有勇有谋的贤臣;25.杨修:为人聪慧,才思敏捷,博闻强记;恃才放旷,爱卖弄学问,最后被曹操所杀;26.董卓:凶狠残暴,毒茶百姓的乱世奸臣;他独揽大权,篡汉自立,贪欲无度,飞扬跋扈;气量狭小,性格保利之人;27.袁绍:骄纵自负,遇事武断又缺少谋略对的人;他还生性多疑,遇事不决,根本听不进忠臣之言;28.魏延:魏延称得上是一位武功高强的大将,但是他轻敌狂妄,行事鲁莽;他还居功自傲,听不进劝阻,追逐名利;不服从调遣,擅自做主,常有反心;29.司马懿:雄才大略,才智过人的一位将领;他又是一个善用权谋,阴险毒辣的封建政治家典型形象;30.孙权:孙权称得上是一位有才智谋略的统帅,他还十分善于招揽和任用人才,具有忍辱负重,能伸能屈的坚韧品质;31.马稷:熟读兵书,有一定的谋略和才识,但他只读死书,不懂得实践;且骄傲自满,狂妄轻敌,刚愎自用,听不进任何意见,最终只能酿成大祸;。
《三国演义》人物介绍笔记
《三国演义》人物介绍笔记一、刘备。
1. 基本信息。
- 字玄德,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
他自称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室宗亲。
2. 性格特点。
- 仁德宽厚。
他非常注重百姓的安危,在当阳长坂坡之战时,即使面临曹操追兵的危险,也不忍舍弃跟随他的百姓。
例如,他曾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重义气。
他与关羽、张飞桃园结义,三人情同手足,终生不渝。
关羽被东吴杀害后,他不顾诸葛亮等大臣的劝阻,执意伐吴,为关羽报仇。
- 坚韧不拔。
刘备一生坎坷,早期四处奔波,寄人篱下,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兴复汉室的理想。
他从一个卖草鞋的小贩逐步发展成为一方诸侯,建立蜀汉政权。
3. 主要事迹。
- 桃园结义。
与关羽、张飞在涿郡张飞庄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从此三人开始了共同的事业。
- 三顾茅庐。
为了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刘备三次亲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
第一次去,诸葛亮外出未归;第二次去,又未见到;第三次去时,诸葛亮正在午睡,刘备恭敬地在门外等候,直到诸葛亮醒来。
诸葛亮被他的诚意所打动,于是出山相助,为刘备制定了三分天下的战略规划。
- 建立蜀汉。
刘备在诸葛亮、关羽、张飞等文臣武将的辅佐下,先占据荆州,后进取益州,再从曹操手中夺取汉中,于公元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二、诸葛亮。
1. 基本信息。
- 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
2. 性格特点。
- 足智多谋。
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在赤壁之战中,他巧妙地运用智谋,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借东风等一系列操作,最终促成孙刘联军大败曹操。
- 谨慎。
诸葛亮做事非常谨慎,他六出祁山北伐中原时,每次进军都考虑周全。
例如,在街亭之战中,他深知街亭战略地位重要,虽然马谡主动请战,但他还是再三叮嘱马谡要当道扎营,并且安排了王平辅助马谡,还准备了后手以防万一。
三国演义人物简介
中文名: 曹操外文名: Cao Cao别名: 字孟德,小名吉利,小字阿瞒国籍: 中国民族: 汉族出生地: 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出生日期:155年 逝世日期:220年3月15日职业: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主要成就: 实行屯田制,统一北方 开创建安文学 代表作品: 《观沧海》《龟虽寿》《让县自明本志令》 谥号: 武王、武皇帝、魏武帝 庙号: 太祖 陵墓: 高陵周瑜(175-210),东汉末年名将。
字公瑾,汉族,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
有姿貌、精通音律,江东向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少与孙策交好,建安三年(198年)加入孙策旗下,后孙策遇刺身亡。
孙权继任。
周瑜将兵奔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208年),周瑜率东吴军与刘备军联合,在赤壁击败曹操。
在建安十五年(210年),在伐蜀路上逝世,年仅36岁。
鲁肃(172-217),字子敬,汉族,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中国东汉末年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他曾为孙权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因此得到孙权的赏识,于周瑜死后代替周瑜领兵,守陆口。
此后鲁肃为索取荆州而邀荆州守将关羽相见,然而却无功而返。
建安二十二年(217),鲁肃去世,年仅46岁,孙权亲自为鲁肃发丧,诸葛亮亦为其发哀。
公孙瓒,生年不详,死于公元一九九年。
字伯圭,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人。
曾任中郎将,封都亭侯,幽州牧。
参加过攻打黄巾军及讨伐董卓的战争,与袁绍为争夺北方连年交战,建安四年(公元一九九年)被袁绍打败,自焚而死。
--------------------------------------------------------------------------------晋武帝司马炎,生于公元二三六年,死于公元二九○年。
创立晋王朝。
公元二六五年至二九○年在位。
字安世,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司马昭的大儿子。
公元二六五年废曹奂自立为皇帝。
关于《三国演义》的人物介绍
关于《三国演义》的人物介绍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
典之作。
其中涉及到的人物众多,以下是一些主要人物的介绍:
1. 刘备:字玄德,蜀汉的开国皇帝,是一位仁义之君。
他宽仁厚德,善于用人,曾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
他与关羽、张飞桃园
结义,情同兄弟。
2. 关羽:字云长,蜀汉五虎上将之首。
他武艺高强,义薄云天,
被誉为“武圣”。
关羽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等,威震华夏。
3. 张飞:字益德(也作“翼德”),蜀汉五虎上将之一。
他勇猛无比,性如烈火,与关羽一起被称为“万人敌”。
4. 曹操:字孟德,曹魏政权的奠基者。
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军事家、文学家,曾挟天子以令诸侯,消灭了袁术、袁绍等割据势力,统一了北方。
5.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蜀汉丞相。
他足智多谋,未出茅庐
便知三分天下,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
军事家。
6. 孙权:字仲谋,东吴的开国皇帝。
他继父兄之业,占据江东,联合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7. 赵云:字子龙,蜀汉五虎上将之一。
他武艺高强,忠肝义胆,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等战役。
8. 周瑜:字公瑾,东吴名将。
他容貌俊美,精音律,多谋略,指挥了赤壁之战,奠定了东吴在江东的地位。
9. 司马懿:字仲达,曹魏权臣。
他善谋奇策,多次率军击退诸葛亮北伐,后来发动高平陵之变,控制了曹魏朝政。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简介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简介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简介《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有成就的历史小说,始于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展现了公元184年到280年间的历史风云画卷。
作者通过集中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现实的动荡和黑暗,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表达了人民呼唤明君、呼唤安定的强烈愿望。
1、姓名:刘备,字玄德。
性格特点:为人忠厚,知人善任,宽仁爱民、信义为上、狡诈、有心计,是“圣君”的代表。
精彩情节:A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张角发动黄巾起义,官军闻风丧胆。
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
当时,刘备、关羽、张飞都去看那招兵榜文。
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所以一见如故,被张飞拉到自家庄后的桃园饮酒。
最后三人对天盟誓,结拜为弟兄。
B三英战吕布,董卓得知华雄被杀,便领大军与盟军大战于虎牢关。
吕布勇不可挡,接连杀败八路诸侯。
一天,吕布又来挑战,北平太守公孙瓒大怒,迎战吕布,没几个回合便败下阵来。
张飞截住吕布连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关羽见张飞不能取胜,便上前来助战,刘备见两个弟弟战不下吕布,也挥动双股剑上前助战,终于将吕布打败了。
C煮酒论英雄,刘备为了防备曹操谋害,就在后园种菜,以为韬晦之计。
曹操为了探听刘备的心志,就在梅青之时邀饮酒,请其指出当世英雄。
刘备列举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障、张绣、张鲁、韩遂等人为英雄,曹操一一加以否定。
最后指着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刘备闻言吓得手中匙著落于地下,恰好雷声大作,刘备借惧雷掩饰过去。
“煮酒论英雄” 中曹刘的对话充分反映了二人性格:曹操咄咄逼人的谈吐体现了他诡诈阴鸷、骄横霸气的性格,同时也展示了一个政治家的踌躇满志与高瞻远瞩;刘备立志复兴汉室但此时寄人篱下,所以在故作木讷中处处设防,在谈吐中步步后退,在危急时刻巧度难关,体现了他机智从容、大智若愚、韬光养晦。
D跃马过檀溪,蔡夫人早对刘备怀有戒心,当他听到刘备反对刘表立幼子为继承人时,就对刘备起了杀心,遂与弟蔡瑁密谋,以刘表的名义在襄阳设下“鸿门宴”,请刘备赴会。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简介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简介刘备(161-223)即蜀汉昭烈帝,字玄德,汉族,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公元221-223年在位。
谥号昭烈帝,庙号烈祖,史家又称他为先主。
刘备是涿郡的一介平民。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刘焉大量征兵。
刘备见军书,念为汉室后裔,却无力挽救汉室,只得哀叹。
这时遇到张飞,二人情投意合,到酒馆交谈,遇到关羽,三人在桃园结义,共讨黄巾。
220年,曹丕篡夺汉室,建立魏国,刘备随即建立蜀国,同年为报弟仇东征孙权,被陆逊打败,223年在白帝城病死。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一名吉利,汉族,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
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
曹操是陈留两大家族曹氏与夏侯氏的后裔。
公元191年,曹操他刺杀董卓失败,逃至中牟遇到陈宫。
陈宫愿意助其一臂之力,后因曹操杀害吕伯奢一家,陈宫离开曹操。
曹操于是在陈留起兵,聚集兄弟族人。
曹操陆续统一中原各地,200年,在官渡之战中打败强敌袁绍,北伐并攻破河北,统一北方。
211年,击败马超,夺得西北。
220年,曹操在洛阳病逝,传位曹丕。
曹丕篡夺汉位,建立魏国,尊父亲曹操为魏武帝。
东吴太祖大皇帝孙权(182-252),字仲谋,汉族,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
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公元229-252年在位。
孙权是中国兵法家孙武的第22世后裔,长沙太守孙坚次子。
孙权幼年孙权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200年孙策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
201年,孙权攻下建安城,统一扬州。
208年,孙权与刘备组成孙刘联军,在赤壁共同抗曹,周瑜用火计击败曹操,这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
公元230年,孙权派大臣卫温东渡夷洲,开发今日的台湾。
关羽(162-220)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
东汉末年著名将领,自刘备于乡里聚众起兵开始追随刘备,是刘备最为信任的将领之一。
三国演义人物简介
1.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汉族,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养祖父是宦官曹腾,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
三国中曹魏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本为东汉丞相,后为魏王。
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
曹操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有着超人的领袖才能,任人为贤。
曹操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
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在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曹操也善作诗歌,抒发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慷慨悲凉。
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曹操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
许劭称其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陈寿评论曹操为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主要事迹:1.白门楼杀吕布:吕布和曹操对峙,确实已经到了兵尽援绝的时候了,当时他是依靠下邳城高壁后,想要死守,可惜曹操决堤,水淹下邳,但是吕布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坚守,最后由于和自己内部的将领发生了矛盾,其它将领也认为吕布已经没有了希望才里应外合抓住了吕布。
曹操把吕布抓了。
刘备说要杀了好点,吕布说他会帮曹操打天下,曹操心动了。
刘备在边上离间说你忘了丁原跟董卓是怎么死的么。
然后曹操就把他给杀了。
2.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
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在此展开战略决战。
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继而击溃袁军主力。
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2. 司马懿(179-251),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温县)人。
三国人物简介
三国人物简介蜀汉:【刘备】: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
以仁德治天下。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并州河东解州人。
五虎上将之首,爵至汉寿亭侯,谥曰“壮缪侯”。
被奉为“关圣帝君”,崇为“武圣”。
曾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吓得曹操差点迁都躲避,但是东吴偷袭荆州,关羽兵败被害.后传说吕蒙因关羽之魂索命而死。
【张飞】:字翼德,涿郡人,燕颔虎须,豹头环眼。
有诗云:“长坂坡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
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人,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
后来东晋政权推崇诸葛亮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怀不世之才,以空城戏司马,能观星象而通鬼神。
刘备曾“三顾茅庐”得见诸葛亮。
诸葛亮以一篇《隆中对》分析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的说法。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善用“火攻”,曾用火攻战术赢得多场战役,如“火烧赤壁”、“火烧博望坡”、“火烧藤甲兵”等。
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其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
曾发明木牛流马等,并改造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于234年在宝鸡五丈原逝世。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
身长八尺,姿颜雄伟。
长坂坡单骑救阿斗,先主云:“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马超:字孟起,扶风茂陵人。
面如冠玉,目如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声雄力猛。
因衣着讲究,举止非凡,故人称“锦马超”。
麾铁骑,捻金枪。
黄月英:荆州沔南白水人,沔阳名士黄承彦之女,诸葛亮之妻,诸葛瞻之母。
容貌甚丑,而有奇才:上通天文,下察地理,韬略近于诸书无所不晓,诸葛亮在南阳闻其贤而迎娶。
黄忠:字汉升,今河南南阳人。
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归刘备,并助刘备攻益州刘璋,在定军山一战中阵斩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渊。
备称汉中王后改封后将军,赐关内侯。
《三国演义》名著人物介绍PPT
出了包围圈逃了。
陶
恭 刘 而 州 受 将 融 曹
请
祖 备 后 , 。 徐 前 操
,陶刘刘州往为
插
三 刘 谦 备 备 牧 救 报
备病亦劝之援父
入 相
让 方 危 不 退 位 陶 仇
才,受曹让谦发
徐 接 临 , 军 与 。 兵
关 图
受终只后刘陶攻
州 。 再 答 , 备 谦 徐 次应陶。感州
片
将屯谦刘刘, 徐军又备备刘
州小欲辞之备
托沛让谢德与
与。徐不欲孔
辕
门 吕 战 射 之 “ 吕 公
请
射 布 。 中 同 刘 布 元
真”我盟备得
198
插 入
戟 的 刘 方 不 乃 知 年
射备天可吾,, 中与画打之请刘
相
了纪戟,弟刘备 ,灵的如,备与
关 图
避都话果不与袁 免同,我可上术 了意你能打将两
片
一了们在,纪军 场。就百袁灵交
关 图
夫草得到有箭才
箭 就 人 曹 了 大 , 干
得上兵曹雾想,
片
到都拼操,以要 了插命的把此诸
十满射军两陷葛
万了箭营边害亮
支箭抵外都他在
,
。
过
五 王 把 关 后 往 之 关
请
关 植 关 、 , 河 后 羽
和拦荥沿北,因
插 入 相 关 图 片
斩 秦 路 阳 途 寻 拜 一
琪的和经找辞度
六 员 大 将 , 终 于 得 过 黄 河
战结此步术说战
争果罢之乃:,
。,
内吾
煮
酒 吃 时 时 操 论 目 刘
请
论 惊 雷 , 说 天 。 备
。声刘出下一寄
三国演义人物简介
三国演义人物简介《三国演义人物简介》《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描绘了中国历史上的乱世英雄豪杰。
这部作品中塑造了许许多多精彩纷呈的人物形象,每个人物都有着独特的性格和才华,他们的故事激发着读者的想象力和感受力。
以下是一些主要人物的简介。
1. 诸葛亮诸葛亮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
他是刘备的谋士,被人们称为“卧龙”。
诸葛亮聪明睿智、谦虚谨慎,在三国演义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他精通兵法和治国策略,为刘备助力,帮助刘备建立了蜀国。
2. 刘备刘备是三国演义中另一个重要的人物,他是刘备蜀汉的创立者。
刘备以仁义和宽厚而闻名,他深得人们的喜爱和尊敬。
他在战争中表现出色,与他的忠诚和聪明的谋士诸葛亮的帮助下,他成功地统一了蜀国,并成为了其中一个最广为人知的英雄。
3. 曹操曹操是正史《三国志》中描述的重要人物之一,也是这部作品的反派角色。
他是魏国的奠基人,被人称为“曹武皇帝”。
曹操机智勇敢,善于用兵,他统一了北方的领土,一度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统治者之一。
然而,他的残忍和阴险也使他广受争议,但他的名字至今仍然被人们广为传唱。
4. 关羽关羽是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之一,他是刘备麾下勇将、羽林军的领导者。
关羽勇敢无畏,忠诚正直,他得到了人们的崇敬和尊重。
他与张飞一起成为了刘备的忠实伙伴,他们一同战斗,保卫蜀汉,在历史上成为了古代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英雄之一。
5. 张飞张飞是刘备蜀汉的另一位将领,也是关羽的兄弟,他与关羽、刘备一道,共同努力推翻曹操,为民众谋福利。
张飞行动敏捷,力大无穷,被尊称为“万夫不当之勇”。
虽然他有时性格暴躁、好斗,但他对刘备和蜀汉的忠诚始终如一。
6. 孙权孙权是东吴的创始人,他是刘备的盟友,也是曹操的对手。
孙权精明能干,决策果断,他巧妙地经营着自己的国家,并与其他势力进行斗争。
尽管孙权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但他坚定地保卫着自己的国家,最终成为了古代中国一个杰出的政治家。
三国演义人物介绍
三国演义人物介绍三国演义》人物有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曹操等。
1、刘备:生于公元166年,死于公元223年。
蜀汉昭烈皇帝,字玄德,涿郡涿县人。
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儿子。
少年孤独贫困,与母亲贩鞋子、织草席为生,后与关羽、张飞于桃园结义为异姓兄弟。
建安十二年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为军师,率军攻占了荆州、益州、汉中。
2、诸葛亮:生于公元181年,死于公元234年。
三国时蜀国政治家、军事家、天下奇才。
字孔明,琅琊郡人,号“卧龙”先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
3、关羽:生年不详,死于公元219年,刘备的义弟,五虎大将排名第一位。
字云长,河东解人。
攻曹仁于樊城,水淹七军,收降曹操大将于禁,杀庞德,让华陀刮骨疗毒,威名远扬。
但终因骄傲轻敌,刚愎自用,兵败麦城,被孙权所杀。
4、张飞:生年不详,死于公元221年,刘备义弟,五虎大将中第二位。
字翼德,涿郡人。
曾在虎牢关与关羽、刘备一起迎战吕布。
长坂坡桥头上一声吼,吓退曹操百万军。
公元221年为替二哥关羽报仇,同刘备起兵攻伐东吴。
临行前,因鞭挞士卒被部将范疆、张达刺杀。
5、曹操:生于公元155年,死于公元220年。
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园谯郡人。
建安二年到十六年,先后用兵打败吕布、袁术、袁绍等豪强,统一北方。
建安二十一年,受封为魏王,四年后,病死于洛阳。
《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三国演义英雄人物简介
三国演义英雄人物简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名著之一,《三国演义》是《三国志》的改编而成的一部历史小说,全书共120回。
小说通过描写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及人物,展现了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军事战争和人性的复杂性。
其中的英雄人物也是小说的一大亮点,他们各有特点,个个英勇善战,在乱世中崭露头角,成为传世的经典人物。
1. 关羽关羽,字云长,幽州涿郡解县人。
关羽是蜀汉五虎将之一,其武艺超群,忠义之心更是无人能及。
他曾效力于刘备,与张飞共同守卫荆州。
在赤壁之战中,关羽率军在长坂坡大败曹军,成为战功最显著的将领之一。
后来,由于刘备被东吴孙权所困,关羽奋不顾身地前去解救刘备,但最终被曹操所俘。
关羽坚守忠义,宁死不降,最终被曹操斩首。
关公义薄云天,是三国演义中最令人敬仰的英雄之一。
2. 张飞张飞,字翼德,涿郡县亭人。
张飞是蜀汉五虎将之一,以刚烈勇猛而闻名。
他与关羽一起效力于刘备,为刘备的亲信好友。
张飞的武艺精湛,曾多次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
在蜀汉建立后,张飞常年镇守川中地区,保卫了蜀汉的西南边疆。
因为性格粗疏,张飞在和部下关系上不够细致,最终导致其被自己的部将卢统所杀。
张飞虽然武艺高强,但其性格直率使他在政治上略显不足。
3. 赵云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
赵云是蜀汉五虎将中的一员,其勇猛和忠诚令人钦佩。
赵云以忠义立身,为人勇猛果敢,多次在战场上大显身手。
他在长坂坡之战中被称为“常山赵子龙”,一人挡枪林,勇猛无敌。
在后来的汉中之战中,赵云更是力挽狂澜,凭借一己之力化险为夷。
赵云是一个忠诚而勇猛的将领,他在蜀汉的兴起和巩固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4. 孙权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人。
孙权是东吴的开国皇帝,也是历史上的杰出政治家。
孙权在承袭父亲孙堅和兄长孙策的基础上,成功建立了东吴政权。
他善于用人,重视文治,使东吴政权逐渐稳定并壮大。
在东吴和蜀汉的多次争斗中,孙权也展现了出色的统帅能力,他是一个不可轻视的对手。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和事迹简介讲解学习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和事迹简介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简介1、姓名:刘备,字玄德。
性格特点:为人忠厚,知人善任,宽仁爱民、信义为上、狡诈、有心计,是“圣君”的代表。
精彩情节:桃园三结义,B三英战吕布,C煮酒论英雄,D跃马过檀溪,E三顾茅庐,F遗诏托孤儿2、姓名:诸葛亮,字孔明,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东汉末,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西),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 ,是“千古良相”的典范。
谥为“忠武侯”。
性格:谨慎,谦虚,智慧,有才能,执法如山。
情节:A初出茅庐,B舌战群儒,C草船借箭,D借东风,E空城计,F挥泪斩马谡,G三气周瑜:H七擒孟获:I、六出祁山3姓名: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
性格特点:骄傲,坚毅,忠诚,有胆色,重信义,傲上而不欺下。
情节:A温酒斩华雄,B三英战吕布桃园三结义C千里走单骑,D五关斩六将,E单刀赴会,G刮骨疗毒,H水淹七军,I大意失荆州,J败走麦城,4、姓名:张飞-----"猛",字翼德,被吕布称为莽张飞性格:勇猛,鲁莽,粗中有细,暴虐(喜欢鞭挞士卒)好酒。
情节:A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B怒鞭督邮,C酒醉失徐州,D大闹长坂桥E义释严颜,F葭萌关大战马超,5、姓名:周瑜性格特点:聪明,小气,嫉妒。
、精彩情节:A赤壁之战B蒋干中计C痛打黄盖 D周郎三气6、姓名:曹操,字孟德性格:奸诈,智慧,残忍,爱才,多疑。
情节:A曹操献刀,B煮酒论英C错杀吕伯奢,D杀华佗,E割发代首G割须弃袍H“梦中”杀人《水浒传》相关人物1、姓名:宋江绰号:及时雨性格特点:为人仗义、善于用人,但总想招安。
,主要事迹: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2、姓名:晁盖绰号:托塔天王性格特点:仗义疏财,专爱结交天下好汉。
虚怀若谷,耿直真诚;重情重义,刚正不阿。
主要事迹:攻打曾头市3、姓名:卢俊义绰号:玉麒麟4、姓名:林冲绰号:豹子头性格特点: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主要事迹: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5、李逵绰号:黑旋风性格特点: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三国演义】相关人物简介
三国人物简介诸葛亮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刘备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
周瑜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庐江舒县人。
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
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
宋徽宗时追尊其为平虏伯。
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关羽关羽(160-220年),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
张飞张飞(?-221年),字益德,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氏,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因其勇武过人,而与关羽并称为"万人敌"。
曹操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司马懿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
三国时期魏国政治家、军事谋略家,魏国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庞统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
赵云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
身长八尺,姿颜雄伟,蜀汉名将之一。
孙权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
三国人物简介
曹操cáo cāo (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在政治方面,曹操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恢复了中国北方的统一,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
文化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孙权(公元182-252),字仲谋。
吴大帝,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
父孙坚,自称为春秋时大军事家孙武之后。
曾任长沙太守,封破虏将军。
兄孙策,为讨逆将军,封吴侯。
刘备字玄德,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为三国蜀汉开国君王。
东汉灵帝末年,与关羽、张飞一道讨黄巾贼有功,遂为安喜寨县尉。
密诛曹操不成,潜逃。
三顾茅庐始得诸葛亮辅佐。
后与孙权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取得益州与汉中,自立为汉中王。
二二一年,于成都即位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
伐东吴兵败,损失惨重,退回白帝城,因病崩逝,享年六十二,谥号昭烈帝,史称为刘先主。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汉族,字孔明,号卧龙居士。
中国三国时期蜀汉杰出的丞相以及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散文家、外交家。
周瑜(公元175年~210年)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杰出的军事家。
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
美姿容,精音律,多谋善断,胸襟广阔,人称周郎。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奠定三分天下基础。
后图进中原,不幸早逝。
关羽(162?-220),汉族。
生于东汉桓帝延熹年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良人(今山西运城市)。
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前将军,汉寿亭侯,军事家。
死后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伽蓝菩萨,尊称为“关公”。
三国时期蜀国名将。
被后来的统治者崇为“武圣”,与号为“文圣”的孔子齐名。
后人有诗称赞关羽: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军事家和战略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人物简介玉玺得主的演变:孙坚灭火得玉玺—→孙策用玉玺向袁术借兵—→袁术欲称帝—→徐熮杀袁术侄袁胤,夺得玉玺,赴许都献于曹操—→玉玺归曹操。
赤兔马得主的演变:李肃说吕布降董卓—→吕布得赤兔马—→吕布死,曹操得赤兔马—→收买关羽送赤兔马—→关羽败走麦城—→赤兔马被潘璋部将马忠所获—→马忠献赤兔马与孙权—→孙权即赐马忠骑坐—→献赤兔马与孙权—→赤兔马绝食而死。
曹魏帝位的演变:曹丕称帝—→曹睿—→曹芳—→曹髦—→曹奂刘蜀帝位的演变:刘备—→刘禅孙吴帝位的演变:曹丕死,孙权称帝—→孙亮—→孙休—→孙皓一、三国鼎立前出现的次要人物1、董卓:董卓进京、迁都长安、大闹凤仪亭、董卓被杀、董卓死无葬地2、吕布:李肃说吕布、吕布杀义父丁原、吕布濮阳破曹操—、吕布乘夜袭取徐州、吕布辕门射戟、下邳吕布被擒、吕布怕死大骂刘备、曹操白门楼缢死吕布。
3、陈宫:捉放曹4、刘表:刘表路截孙坚、蔡夫人隔屏听密语、蔡瑁设宴襄阳5、王允:连环计6、袁绍:诸侯联合讨伐董卓、磐河袁绍攻公孙瓒、官渡之战:袁绍吐血而亡7、陶谦:陶谦一让徐州、陶谦二让徐州、陶谦三让徐州8、袁术:袁术起兵攻刘备、玉玺归曹操、袁术兵败身死。
曹魏人物关系(一)曹家1、曹操: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本姓夏侯,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出生自一个大官僚地主家庭,长子。
因其父曹嵩乃是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改姓曹。
亦因这种关系,曹操自幼便有机会接触官宦子弟。
日后的劲敌袁绍亦是曹操年少时朋友。
曹操身长七尺,细眼长须。
自幼放荡不羁,但很有才华,又足智多谋,善于随机应变。
当年,汝南有个善于评论人物的名士,名叫许劭,评论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建安二十一年,曹操进位为魏王。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享年六十六岁。
2、曹嵩;曹操父,本姓夏侯氏,因为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冒姓曹。
曹父曹嵩被杀。
3、曹昂:曹操长子、在宛城之战中,把坐骑让于曹操,被乱箭射死。
4、曹丕:、字子桓,曹操的第二个儿子。
建安二十二年,被立为太子。
曹操死后继任为魏王,不久便废了汉献帝刘协,自己做了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病死:5、曹植:曹操第三子,封陈思王。
因富才学,早年曾被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后失宠。
建安十六年(211年)封平原侯,建安十九年(214年)改为临淄侯。
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改封鄄城王。
曹丕称帝后,他受曹丕的猜忌和迫害,屡遭贬爵和改换封地。
曹丕死后,曹丕的儿子曹睿即位,曹植曾几次上书,希望能够得到任用,但都未能如愿,最后忧郁而死,年四十一岁。
6、曹彰:曹操次子、曹操称其为“黄须儿7、曹睿:竞奢华曹睿早丧。
他从小就很聪明,深得他父亲曹丕的喜爱。
曹睿在位13年,死时年仅36岁。
8、曹奂:是三国时魏国的最后一位皇帝。
公元二六○年至二六五年在位。
字景明,魏武帝曹操的孙子。
甘露三年(公元二五八年),司马昭杀皇帝曹髦后即皇帝位,在位时,无可奈何成了司马昭的傀儡。
咸熙二年(公元二六五年)被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取代,被封为陈留王。
(二)谋臣1、荀彧:荀攸叔父。
先为袁绍谋士,后投效曹操,参与军国决策,贡献颇大。
后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被曹操忌恨,自杀身亡,被曹操追赠为敬侯。
荀彧是最早投靠曹操的主要谋士。
曹操开始十分信任荀彧,不亚于汉高祖刘邦信任留侯张良。
后来荀彧听说曹操有称王之志,才发现曹操不是忠贞的汉臣,他心目中的“明公”不是这个样子。
这是荀彧个人的人生悲剧。
2、荀攸:荀彧侄。
东汉未年曹操手下谋士,著名的军事家。
从征张绣、吕布、袁绍等,屡进计谋,被曹操视为谋主。
3、程昱:三国时魏国名臣。
本名程立,因梦中於泰山捧日,更名程昱。
曾于东阿率领民众抗击黄巾。
后从曹操于兖州,封寿张令。
曹操征徐州时,程昱与荀彧留守后方,阻吕布、陈宫大军,保住三城,因功受封为东平相,屯于范县。
昱常为曹操出谋献策,汉献帝定都许县后,以程昱为尚书,后又为东中郎将,领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宜。
后文帝践阼,程昱为圲尉,进封安卲侯。
黄初元年逝世,寿八十,曹丕亦为之流涕,追赠车骑将军,谥曰肃侯。
4、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市)人。
他“少有远量”,自20岁起便隐形匿迹,不与世俗之士交往,暗中交结英雄豪杰,谈论时势。
这为他的谋士生涯奠定了基础。
为了成就功业,他先在实力较强的袁绍军中出谋划策。
后来他发现袁绍“多端寡要,好谋无决”,遂受荀彧的推荐,归向曹操。
曹操本对颍川贤达怀有特殊感情,他认定“汝、颍固多奇士”,所以对郭嘉也就格外器重。
郭嘉病死,郭嘉遗计平定辽东。
6、贾诩:三国时魏国大臣。
字文和,武威女姑臧(今甘肃武威)人。
善用计谋,先在李傕、郭汜帐中任谋士,后又成为张绣的谋士。
张绣曾在宛城用他的计策打败了曹操,张绣兵败后他则归降曹操。
曹操在官渡战袁绍、潼关破西凉马超、韩遂,都用他的奇计。
曹丕称帝后,官封太尉、魏寿亭侯。
死时七十七岁。
7杨修负责内外之事,都合曹操心意;他的才华曹操亦曾自叹不如。
[4](三)猛将1.夏侯惇:字元让,曹魏名将,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他从小就学枪棒,到了十一、二岁时,武艺就已经很强。
十四岁时,又拜师习武。
有一次,有个人污辱了他的老师,性情刚烈的夏侯惇听说后,随即就把那人杀了,然后逃往外地。
性情刚烈,武功高强。
一生随曹操征战无数次,杀敌建功,最得曹操欢心,出入和曹操共驾一辆马车,而且可以不经通传,自由进入曹操的卧室。
曹操死后,曹丕称帝,夏侯惇被封为大将军,数月后病死。
2.夏侯渊:曹魏名将。
字妙才,夏侯惇族弟,与曹操本是同族,勇力过人。
曹操年少时在家乡犯了案,夏侯渊为他顶罪,曹操又设法把他拯救出来才免于难。
为人颇重义气,有一年饥荒,夏侯渊为了养活死去弟弟的孤女,他放弃了自己亲生儿子。
曹操起兵之后,夏侯渊一直追随曹操左右。
曾随曹操平定庐江雷绪,于潼关攻马超、韩遂,战功较多,封为博昌侯,征西将军。
建安二十三年,刘备军攻打汉中,被老将黄忠用计袭杀。
3.曹洪:字子廉,曹操的堂弟,魏国名将。
曹操起兵时与曹仁一起加入。
弓马娴熟,武艺精通,成为曹军的中流砥柱。
转战各地,表现活跃,曾救过曹操性命。
曹丕即位后,历任魏国卫将军、骠骑将军。
45、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县)人。
先为并州刺史丁原部下担任从事,后来又归附董卓,董卓死后,张辽又带兵投靠了吕布,在吕布手下任骑都尉。
后来,吕布在下邳被曹操和刘备打败,最终归附曹操。
武功高强,有勇善谋,多次建立奇功。
建安二十年(公元二一五年),孙权攻打合肥,他率敢死队八百余人守城,奋勇突击,大破吴军。
吴军一听见张辽的名字,便人人胆寒,连吴国小儿夜间啼哭,一听说张辽二字便不敢哭了。
魏文帝黄初三年(222年),曹丕亲征,三路伐吴。
张辽与诸将大破东吴大将吕范军,遂因病死于军中,谥刚侯。
6、张郃:魏国名将,字隽义,河间县人。
早先为袁绍手下大将,官渡之战后归曹操。
有勇有谋,能征善战。
诸葛亮伐魏时,他率兵追赶,被诸葛亮用伏兵射杀于木门道中。
7、许褚:三国时魏国名将。
字仲康,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
在曹操宛城战张绣时,因屡建战功,赐关内侯。
后与马超大战于潼关,威名大振。
因勇猛知名,军中外号“虎痴”。
曹丕称帝时,封万岁亭侯,升为武卫将军,总督中军禁兵。
曹睿即位后,又进封许褚为牟分侯。
许褚病死后,被追赠为壮侯。
8、典韦:曹操名将。
使一双铁戟,勇猛过人。
曹操与张绣交战时,典韦驻守曹操大寨,奋力迎敌,终因铁戟被盗,受围断而死。
在这一战中,曹操的长子和侄子也都战死了。
事后,曹操亲自祭奠,痛哭失声。
他对众将领说:“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
9、于禁:于禁,生年不详,死于公元二二一年,曹操大将。
字文则,泰山巨平(今山东泰安)人。
弓马熟练,武艺出众。
初在鲍信手下剿灭黄巾军,后归附曹操。
10、庞德:字令明,约在初平年间,投奔马腾帐下,在平定羌民的征伐中屡立战功。
时值汉水暴溢,他率诸将与关羽殊死搏斗,箭镞射尽,又短兵相接。
而他格斗益怒,胆气愈壮,力战多时后因小舟被洪水打翻为关羽军所擒。
关羽敬重他的刚毅威武,以封将劝降,但他却怒目不跪,怒斥关羽,最终殒身殉节。
11、司马懿司马懿,字仲达,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出身于东汉以来累世为二千石的豪强家庭,其父司马防官至京兆尹。
司马懿早年为郡小吏,建安十三年被曹操辟为文学掾。
建安二十二年,曹丕立为太子,司马懿任太子中庶子,与陈群、吴质、朱铄同列为曹丕的“四友”,是曹丕智囊团的主要人物。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代汉,司马懿任丞相府长史,又为督军御史中丞。
黄初七年(226年)曹睿继位,司马懿以顾命大臣迁抚军大将军,统领禁军。
又任骠骑大将军,都督荆豫二州军事,坐镇宛城,主持荆州对吴攻战。
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睿崩,太子齐王曹芳继位,司马懿、曹爽辅政。
嘉平元年(249年),司马懿诛杀曹爽及其党羽,夷三族。
次年司马懿病逝,其子司马师、司马昭辅政。
公元265年,其孙司马炎以晋代魏,追尊司马懿为“宣帝”。
12、徐庶徐庶,字元直,豫州颍川郡人;本名徐福;自幼好剑击,早年因在家乡闯祸,化名单福,从此折节向学,遍访名师。
徐庶的其中一位好朋友就是司马徽。
因慕刘备仁德之名投靠他,助刘备破初次南下的曹军。
但由于年老母亲仍在许都﹝曹操势力主管﹞,并被曹操威协,徐庶不得不回许都,临行前推荐诸葛亮给刘备,更发誓不为曹操出一谋。
13、徐晃徐晃,字公明,河东杨郡(今山西省)人。
曹操手下名将,武艺高强。
原为杨奉部将,时值汉献帝被李傕、郭汜劫持,保驾立功。
后归附曹操,作战勇敢,兼有谋略,深得曹操喜爱。
曹仁守樊城时,徐晃前往救援,不因与关羽有私人友谊而废公事,仍举斧与关羽大战八十余回合。
孟达于新城谋反时,司马懿调徐晃急行军赶往新城,诛杀孟达,反被孟达一箭射中额头,回营后死去,享年五十九岁。
刘蜀人物关系1、刘备:三国时蜀的建立者。
字玄德,涿郡涿县人。
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
东汉末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投靠公孙瓒、陶廉、吕布、曹操、袁绍,后依附荆州牧刘表。
公元206年,刘备三顾茅庐,嗣得诸葛亮辅佐,采纳其联孙拒曹之策,力量逐渐壮大。
汉建安十三年与孙权联合,大败曹军于赤壁,乘机取荆州的长江以南四郡,建立根据地。
继而夺取益州、汉中,领益州牧,称汉中王。
221年即帝位于成都,国号汉,史称“蜀汉”。
同年七月,刘备帅军伐东吴为其弟关羽报仇。
章武二年六月刘备被东吴陆逊火烧连营,虎亭之战失败。
章武三年四月,刘备病逝于白帝城。
2、张飞:五虎大将中第二位。
怒鞭督邮、三英战吕布、醉打吕布丈人曹豹失徐州、第一次用计擒刘岱、长坂桥生计、怒喝长坂桥、义释严颜、马超大战葭萌关、猛张飞智取瓦口隘:张飞鞭打部将被杀。
3、关羽:关羽,字云长。
桃园结义后,随大哥刘备征战,同扶汉室。
他是勇武忠义的代名词。
曾斩颜良,诛文丑,千里寻主,水淹七军,威震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