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职业中毒的个体防护措施(标准版)
职业中毒的防护措施
职业中毒的防护措施职业中毒是指在工作过程中,长期接触或暴露于某些化学物质、物理因素或生物因素等职业有害因素,导致身体受害的一种疾病。
因此,为了保证职工的健康与安全,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来预防职业中毒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职业中毒的防护措施。
1. 了解职业有害因素首先,了解职业有害因素是预防职业中毒的基础。
雇主应对工作场所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可能对员工健康产生危害的职业有害因素,并与相关专家合作进行评估。
职工也应积极了解自身工作环境中的职业有害因素,并参与培训以便更好地了解职业中毒的风险。
2. 工程控制措施工程控制措施是指通过设计或改变工作环境来降低职业有害因素的浓度、减少职工暴露的措施。
这些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隔离:通过隔离有害物质或有害过程,减少职工的接触机会。
例如,在实验室中,可以使用化学柜或闭式系统来隔离有害物质。
•更换:将有害物质替换为无害或较少有害的物质。
这需要进行详细的研究和评估。
•通风:通过合理的通风系统,将有害物质从工作环境中排除。
通风系统必须经过定期维修和检查,以确保其有效性。
•封闭系统:通过使用封闭系统控制有害物质的释放和扩散。
这可以减少职工直接接触这些物质的机会。
3. 个体防护措施除了工程控制措施外,个体防护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
个体防护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根据工作环境的不同,选择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
例如,戴上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具等。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洗手、洗脸和洗头是预防职业中毒的重要措施。
及时清洗,尤其是接触到有害物质之后。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可以帮助职工及早发现潜在的职业中毒问题。
及早治疗可以降低受害程度。
•接种疫苗:对于一些有风险职业,适当的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预防一些职业中毒所导致的传染病。
4. 培训教育培训教育是预防职业中毒的关键环节。
雇主有责任提供必要的培训,以使职工了解职业有害因素的危害性以及如何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生产性毒物的个体防护措施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9004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编辑:XXXXXX查核:XXXXXX时间:XXXXXX生产性毒物的个体防护措施标准版本生产性毒物的个体防护措施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可针对有毒物质进入人体的三条途径(呼吸道、皮肤、消化道)予以防护。
1、呼吸防护采用呼吸防护器是防止有毒物质从呼吸道进入人体引起职业中毒的有效措施之一。
呼吸防护器有过滤式(空气净化式)和隔离式(供气式)两种类型。
(1)过滤式呼吸器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把吸入的环境空气,通过净化部件的吸附、吸收、催化或过滤等作用,除去其中有害物质后作为气源,供使用者呼吸用,主要有过滤式防毒面具和过滤式防毒口罩。
过滤式防毒面具由面罩、吸气管和滤毒缺罐组成。
过滤式防毒口罩由于滤毒盒容量小,一般用以防御低浓度的有毒物质。
(2)隔离式呼吸器隔离式呼吸器将使用者呼吸器官与有害空气环境隔绝,靠本身携带的气源(携气式或称自给式)或导气管(长管供气式),引入作业环境以外的洁净空气供呼吸。
按照面罩内压力模式分:正压式和负压式按照供气气流分:连续供气式(只适用于长管供气式系统)、压力需求式;由于应急响应作业中A和B级呼吸防护都选择正压全面罩空气呼吸器,一般不会选择长管供气式。
我国目前正压全面罩空气呼吸器产品一般执行消防行业的空气呼吸器标准,目前在抢险作业中也有不少选择欧美进口产品。
逃生型呼吸防护用品:只用于在紧急情况下从有害环境逃生的呼吸防护用品。
可分为过滤式和供气式。
2、皮肤防护生产过程中对皮肤的有害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
物理因素如放射性辐射、电火、机械摩擦等;化学因素如煤焦油、石油分馏产品,铬、铍、砷、石棉等;生物因素如昆虫叮咬等。
皮肤防护主要依靠个人防护用品,如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手套、眼镜等,对外露的皮肤需涂上皮肤防护剂。
职业危害与职业病预防标准措施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为有效控制各类损害员工身心健康事故发生,并依照GB/T28001原则,按照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规定,针对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实际状况,制定公司职业危害与防止办法。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组织体系组长:副组长:组员:一、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病1、职业危害因素来源职业危害因素就是生产劳动过程中,存在于作业环境中、危害劳动者健康因素。
按其来源可分为三类:(1)生产过程中产生有害因素。
涉及原料、半成品、产品、机械设备等产生工业毒物、粉尘、噪声、振动、高温、辐射及污染性等因素等。
(2)劳动组织中有害因素。
涉及作业时间长、作业强度过大、劳动制度不合理、长时间处在不良体位、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使用不合理工具等。
(3)与卫生条件和卫生技术设施不良关于有害因素。
涉及生产场合设计不符合卫生原则和规定,如露天作业不良气候条件、厂房狭小、作业场合布局不合理、照明不良等,缺少有效卫生技术设施或设施不完备,以及个体防护存在缺陷等。
2、职业病定义和分类从广义讲,职业病是指作业组在从事生产活动中,因接触职业性危害因素而引起疾病。
但从法律意义上讲,职业病是有一定范畴,仅指由政府部门或立法机构所规定法定职业病。
卫生部颁发职业病目录规定法定职业病为十大类115种。
其中:尘肺(13种);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职业中毒(56种);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职业性皮肤病(8种);职业性耳聋喉口腔疾病(3种);职业性肿瘤(8种);其他职业病(5种)。
二、职业中毒及其防止1、生产性毒物如何进入人体生产性毒物重要是经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
呼吸道由鼻咽部、气管支气管和肺部构成,气体(如氯、氨、一氧化碳、甲烷等)、蒸气(如苯蒸气等)和气溶胶(如农药雾滴、电焊烟尘等)形态毒物可经呼吸道是毒物进入人体最常用最重要途径。
皮肤是人体最大器官,涉及毛发、指(趾)甲等。
毒物可以通过不同方式经皮肤吸取,引起局部损害或全身性中毒症状。
职业性化学中毒预防知识
职业性化学中毒预防知识常见职业中毒分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亚急性中毒。
急性中毒是由于生产过程中有毒物质短时间内或一次大量进入人体而引起的中毒,大多数是由于生产事故造成。
慢性中毒是由于在生产过程中长期过量接触有毒物质引起的中毒,这是生产中最常见的职业中毒,主要由于相应的防护措施缺乏或不当造成。
亚急性中毒是介于急性和慢性之间的中毒,往往接触毒物数周或数月可突然发病。
按毒物作用的性质划分,毒物可分为:刺激性、腐蚀性、窒息性、麻醉性、溶血性、致敏性、致癌性、致突变性及致畸性等。
长期接触一定的化学物质可能引起细胞的无节制生长,形成癌性肿瘤。
这些肿瘤可能在第一次接触有毒物质以后许多年才表现出来,这一时期被称为潜伏期,一般为4~40年。
发生职业肿瘤的部位是变化多样的,未必局限于接触的部位。
如砷、石棉、铬、镍等物质可能导致肺癌;铬、镍、木材、皮革粉尘等可引起鼻腔癌和鼻窦癌;膀胱癌与接触联苯胺、苯胺、皮革粉尘等有关;皮肤癌与接触砷、煤焦油和石油产品等有关;接触氯乙烯单体可引起肝癌;接触苯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个体防护在防毒综合措施中起辅助作用,但在特殊场合下却具有重要作用,例如进入高浓度毒物污染的密闭容器操作时,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就能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健康,避免发生急性中毒。
应根据工作场所存在毒物的种类、浓度(剂量)情况选择适合的呼吸防护器材。
每个接触毒物的工作者都应学会使用,掌握注意事项。
常用的有隔离式防毒面具、过滤式防毒面具、防毒口罩和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等。
为防止毒物沾染皮肤,接触酸碱等腐蚀性液体及易经皮肤吸收的毒物时,应穿耐腐蚀的工作服、戴橡胶手套、工作帽、穿胶鞋。
为了防止眼损伤,可戴防护眼镜。
若不幸发生中毒,急救措施及应注意的事项有以下几点:1.救护者必须先确保自身安全,以免自身中毒。
2.如病人已昏迷,继续检查呼吸、脉搏,如有需要,立即施行心肺复苏。
昏迷者如有呼吸、脉搏,将他放置于复原卧位。
3.尽力减少毒素的吸收。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
ICS 13.100C52 GBZ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 194—2007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Hygienic engineering measures for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occupational poisoning in the work place2007-08-13发布2008-0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安全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邵强、刘江、施瑾、刘光铨。
GB/T 194-2007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对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工业工作业场所的设计与防毒设备、防护措施、管理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及档案管理等方面的卫生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工作场所的工矿企业、事业及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T 160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GB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有毒有害作业toxic and hazardous work指在使用有毒有害物质的工作场所进行的作业。
化学品危害的个体防护(二篇)
化学品危害的个体防护工程控制措施虽然是减少化学品危害的主要措施,但是为了减少毒性暴露,工人还需从自身进行防护,以作为补救措施。
工人本身的控制分两种形式:使用防护器具和讲究个人卫生。
个体防护用品在无法将作业场所中有害化学品的浓度降低到最高容许浓度以下时,工人就必须使用合适的个体防护用品。
个体防护用品既不能降低工作场所中有害化学品的浓度,也不能消除工作场所的有害化学品,而只是一道阻止有害物进入人体的屏障。
防护用品本身的失效就意味着保护屏障的消失,因此个体防护不能被视为控制危害的主要手段,而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措施。
呼吸防护用品据统计,职业中毒的95%左右是吸入毒物所致,因此预防尘肺、职业中毒、缺氧窒息的关键是防止毒物从呼吸器官侵入。
呼吸防护用品主要分为过滤式(净化式)和隔绝式(供气式)两种。
过滤式呼吸器只能在不缺氧的劳动环境(即环境空气中氧的含量不低于18%)和低浓度毒污染使用,一般不能用于罐、槽等密闭狭小容器中作业人员的防护。
过滤式呼吸器分为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和过滤式防毒呼吸器。
隔离式呼吸器能使戴用者的呼吸器官与污染环境隔离,由呼吸器自身供气(空气或氧气),或从清洁环境中引入空气维持人体的正常呼吸。
可在缺氧、尘毒严重污染、情况不明的有生命危险的工作场所使用,一般不受环境条件限制。
按供气形式分为自给式和长管式两种类型。
需要使用呼吸器的所有人员都必须进行正规培训,以掌握呼吸器的使用、保管和保养方法。
其它个体防护用品为了防止由于化学品的飞溅,以及化学粉尘、烟、雾、蒸气等所导致的眼睛和皮肤伤害,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防护用品或护具。
作业人员的个人卫生作业人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消除和降低化学品危害的一种有效方法。
保持个人卫生的基本原则: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使用适当的防护用品。
不直接接触能引起过敏的化学品。
工作结束后、饭前、饮水前、吸烟前以及便后要充分洗净身体的暴露部分。
在衣服口袋里不装被污染的东西,如抹布、工具等。
防中毒应急预案
防中毒应急预案
一、背景。
中毒是指人体受到有毒物质侵害而引起的一种疾病状态。
中毒
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是误食、误服、误吸、误注等不同途径。
中
毒的严重程度取决于中毒物质的种类、剂量和中毒者的个体差异。
因此,建立一套防中毒的应急预案对于保障员工和公众的健康安全
至关重要。
二、应急预案。
1. 建立防中毒教育培训制度。
组织开展防中毒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包括中毒的原因、症状、应急处理措施等,提高员工和公众的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
2. 建立中毒物质监测系统。
建立中毒物质监测系统,对可能导致中毒的化学品、药品等进
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潜在的中毒风险。
3. 制定应急预案。
制定详细的中毒应急预案,包括中毒的识别与报告程序、应急处置流程、急救措施等,确保在发生中毒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4. 配备急救设备和药品。
在工作场所和公共场所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包括中毒药品解毒剂、呼吸道畅通器材等,以便在发生中毒事件时进行紧急救治。
5. 建立应急响应机制。
建立中毒应急响应机制,明确中毒事件的报告、通知、协调、处置等程序,确保在发生中毒事件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应急响应。
6. 定期演练和评估。
定期组织中毒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
根据演练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应急预案的实施能力。
三、结语。
防中毒应急预案是企业和社会组织保障员工和公众健康安全的重要措施,希望通过建立健全的防中毒应急预案,能够有效预防和应对中毒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毒对人体的伤害。
职业中毒预防知识
职业中毒预防知识
职业中毒的预防应遵循三级预防原则。
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主要有几个方面:
1、组织管理措施:企业的各级领导在思想上面要重视,在工作上面要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法规和政策,而且在管理上面要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制定预防措施和安全操作规程,并且要落实;
2、消除毒物:通过科学技术和工艺改革,使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或高毒物质,如用二甲苯代替苯做溶剂或稀释剂;
3、降低毒物浓度:采用工程技术措施,降低工作场所毒物的浓度,达到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
4、做好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个体防护在预防职业中毒中,不是根本性的措施,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是一个重要的辅助措施,如接触强酸、强碱,需要给工作人员提供有耐酸碱的工作服,对部分毒物作业要配备防毒口罩和防毒面具。
另外,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状况,减少毒物作业的机会。
设置卫生设施,如洗手、淋浴、更衣室等卫生工作设施;
5、增强体质:通过适当的加强营养,开展体育锻炼,注意劳逸结合,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
6、严格监测和检查:严格开展工作场所毒物浓度的监测、生物材料的监测与健康检查,定期减少工作场所空气中毒物的浓度,而使其控制在职业接触限值以下,要实施就业前健康检查,排除职业禁忌症,禁止参加毒物作业。
另外,要坚持定期健康检查:做到早期发现个人的健康状况,并及时进行处理。
预防职业中毒个体防护措施
预防职业中毒个体防护措施1. 职业中毒概述职业中毒是指在工作环境中接触有害物质或有害因素而导致身体健康受到损害的疾病。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职业中毒是一种常见的职业危害,对工人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和预防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个体防护措施非常重要。
2. 个体防护措施的必要性个体防护措施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防护措施,以减少或避免有害物质对个体健康造成的损害。
个体防护措施的必要性在于提供工作场所保护措施不足或无法完全避免职业中毒危害的情况下,个体通过着装、佩戴防护设备、正确使用工具等方式加强自身的安全保护。
3. 个体防护措施的种类及应用个体防护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着装防护•在接触有害物质的工作环境中,应佩戴合适的防护服和防护鞋,以防止有害物质直接接触到身体表面。
防护服应根据工作环境特点选择合适的材质和密闭性能,确保防护效果的同时保证舒适度。
•佩戴相应的防护手套、面罩、安全帽等,避免有害物质直接接触到皮肤、呼吸道和头部。
3.2 吸入防护•在有害气体或粉尘较多的工作环境中,应佩戴合适的防护口罩或呼吸器。
防护口罩应选择过滤效果较好、与面部贴合良好的产品,确保有效阻挡有害物质进入呼吸道。
•定期更换和清洗防护口罩,避免口罩内滋生细菌和病毒。
3.3 触摸防护•在接触有害物质的工作环境中,应佩戴防护手套,并确保手套的选择符合有害物质的特性。
防护手套应具有耐化学腐蚀、耐破损和防滑等性能,以提供有效的防护效果。
•在使用化学药品进行操作时,应使用耐腐蚀的手套,并注意避免手套表面与有害物质直接接触。
3.4 眼部防护•在有害物质飞溅、粉尘较多或光线强烈的工作环境中,应佩戴防护眼镜或面罩,保护眼部免受有害物质的损害。
•如果工作环境中存在辐射源,应佩戴适当的防护眼镜、面罩或防护屏障,以防止辐射对眼部造成伤害。
3.5 听力防护•在噪音环境较高的工作场所,应佩戴合适的防噪耳塞或耳罩,以保护听力。
防护装置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并保证舒适性和防护效果。
职业危害与预防 个体防护
个人防护用品
个人防护用品(又称劳动防护用品、劳动保护用品,简称“护 品”),是指劳动者在劳动中为防御物理、化学、生物等外界因素 伤害人体而穿戴和配备的各种物品的总称。
个人防护用品的作用,是使用一定的屏蔽体或系带、浮体,采取 隔离、封闭、吸收、分散、悬浮等手段,保护机体或全身免受外界 危害因素的侵害。护品供劳动者个人随身使用,是保护劳动者不受 职业危害的最后一道防线。当劳动安全卫生技术措施尚不能消除生 产劳动过程中的危险及有害因素,达不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有 关规定,也暂时无法进行技术改时,使用护品就成为既能完成生产 劳动任务,又能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的唯一手段。
第四章 职业危害与预防
第三节 个体防护
现行相关国家标准:
•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T 225-2010 ) •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信息指南》(GBZT204-2007 ) •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 203-2007) •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07 ) •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 194-2007 ) • 《有机溶剂作业场所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规范》(GBZT 195-2007) •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 11651-2008 ) •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18664-2002) •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国经贸安全[2000]189 号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护用品分类
1.按照用途分类
(1)以防止伤亡事故为目的的安全护品 a防坠落用品,如安全带、安全网等; b防冲击用品,如安全帽、防冲击护目镜等; c防触电用品,如绝缘服、绝缘鞋、等电位工作服等; d防机械外伤用品,如防刺、割、绞碾、磨损用的防护服、鞋、手套等; e防酸碱用品,如耐酸碱手套、防护服和靴等; f耐油用品,如耐油防护服、鞋和靴等; g防水用品,如胶制工作服、雨衣、雨鞋和雨靴、防水保险手套等; h防寒用品,如防寒服、鞋、帽、手套等。
职业中毒预防原则
职业中毒预防原则职业中毒是指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长期接触或暴露于有毒有害物质、高温、高压、高放射性等环境中,导致身体出现某种疾病或异常反应的现象。
职业中毒不仅对个人健康造成威胁,还会给企业的生产安全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成为保障员工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
职业中毒预防原则是指在工作环境中,通过科学地评估工作过程中的危害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以下是职业中毒预防原则的几个重点。
第一,认识危害:了解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如化学物质、噪音、尘埃、辐射等,明确危害程度和暴露途径,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第二,风险评估:通过对工作岗位和作业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风险评估,确定职业中毒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
评估结果可以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职业病防控措施,减少职工的职业病发生率。
第三,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工艺改进、工程控制、行政管理和个体防护等方面。
工艺改进可以通过替代有毒有害物质、改进工艺流程等方式减少危害物的产生;工程控制可以通过通风、隔离、封闭等措施来降低危害物的浓度和暴露时间;行政管理包括制定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培训,以及监测职业病发生情况等;个体防护措施则是在控制措施无法完全消除危害物的情况下,通过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来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
第四,健康监测:建立健康监测体系,对有毒有害物质接触较高的职工进行定期体检和检测,及时发现职业病早期症状和异常情况,以便采取进一步的防控措施。
第五,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有毒有害物质的性质、危害和防护知识,安全操作规程和紧急处理方法等。
第六,监督检查:加强对企业的监督检查,确保预防措施的有效实施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落实。
监督检查可以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法,通过现场检查、数据分析和材料审查等方式,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
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及防护用品使用制度范本
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及防护用品使用制度范本1. 目的本制度旨在保护员工的职业安全健康,预防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合理设置和使用必要的防护设备和防护用品。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所有员工,在工作中可能接触到职业危害的岗位。
3. 职业危害预防措施(1) 了解风险:在从事可能有职业危害的工作前,员工必须了解相关职业危害的性质、程度和风险等级,并按照相关规定接受必要的培训。
(2) 风险评估:公司将对各岗位的职业危害进行风险评估,确保员工充分了解工作中可能面临的职业危害,然后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 预防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必要的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通风设施、远离危险源、个人防护措施等。
4. 防护用品使用(1) 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品: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和工作要求,选择适合的防护用品,包括但不限于眼镜、口罩、呼吸器、耳塞、手套等。
(2) 正确佩戴和使用:员工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用品,确保其有效地阻挡职业危害物质的侵害。
员工应接受相关培训,学会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用品。
(3) 定期检查和更换:公司将定期检查员工使用的防护用品是否符合要求,并及时更换老化或受损的防护用品,确保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4) 存放和维护:员工应妥善存放防护用品,放置在指定的地方,避免受潮、磨损等。
员工也应定期维护清洁,保持其良好的使用状态。
5. 管理要求(1) 培训和教育:公司应向员工提供相关职业危害预防的培训和教育,包括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2) 监督和检查:公司将定期对各个岗位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员工按照规定佩戴和使用防护用品,消除潜在的职业危害。
(3) 处罚和奖励:对于违反使用防护用品规定的员工,公司将依据公司规定予以相应处罚;对于积极遵守规定的员工,公司将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扬。
6. 相关责任(1) 公司负责:公司负责建立和完善职业危害防控制度,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并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防中毒应急预案
防中毒应急预案
一、背景。
中毒是指人体或动植物因接触有毒物质而引起的身体功能障碍或损害。
中毒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是误食、误吸、误服毒物或接触有毒物质等。
为了有效应对中毒事件,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制定防中毒应急预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责任部门。
1. 企业/单位应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中毒事件的防范和应急处理工作。
2. 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中毒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三、预防措施。
1. 对于有毒化学品,应在明显位置张贴相关警示标识,提醒员工注意。
2. 对于食品、药品等易引起中毒的物品,应设置专门的存放区域,并加强管理。
3. 对于员工进行中毒应急处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四、应急处理流程。
1. 发现中毒事件后,立即将中毒者远离毒源,并进行紧急救护。
2.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通知相关医护人员前来处理。
3. 对中毒者进行初步的急救措施,如洗胃、吸毒等。
4. 将中毒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五、应急演练。
1. 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中毒应急演练,模拟中毒事件的发生,让员工熟悉应急处理流程。
2. 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防中毒应急预案。
六、其他事项。
1. 定期对防中毒应急预案进行检查和修订,确保其及时有效。
2. 对于特定行业和工作环境,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防中毒应急预案。
以上防中毒应急预案仅供参考,具体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希望能够帮助企业/单位有效防范和应对中毒事件,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
接触毒物作业人员的个体防护
接触毒物作业人员的个体防护个体防护对于接触毒物作业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在进行危险性工作时,他们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安全。
本文将深入探讨接触毒物作业人员的个体防护措施。
首先,个体防护包括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
接触毒物作业人员应穿戴防护服,以防止毒物直接接触皮肤。
防护服应根据具体工作环境和毒物种类进行选择,确保能够提供足够的保护。
此外,戴上适当的手套可以阻隔有害物质对手部的侵害。
手套应选用耐化学腐蚀的材料,如橡胶或聚乙烯。
此外,呼吸防护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使用合适的呼吸器材,如口罩或面具,可以有效防止有害气体或颗粒物吸入呼吸系统。
其次,进行个体防护时,接触毒物作业人员应遵循正确的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是预防事故和减少风险的重要工具。
作业人员应该熟悉操作程序,并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在接触毒物时,他们应确保使用正确的工具和设备,并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
此外,应注意操作时的安全距离和时间限制,以避免过度接触毒物。
另外,定期检查和维护个人防护装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防护装备的正常磨损会降低其保护效果。
因此,接触毒物作业人员应定期检查防护装备的磨损和损坏程度,并进行必要的维修或更换。
此外,防护装备的存储和清洁也非常关键。
正确存放防护装备,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清洁防护装备可以防止毒物残留物对下次使用造成污染。
总之,个体防护对于接触毒物作业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遵循正确的操作规程,并定期检查和维护个人防护装备都是确保个体安全的重要措施。
接触毒物作业人员应时刻谨记个体防护的重要性,在工作中严格执行相应的防护措施,以保障自身健康和安全。
只有通过科学的个体防护措施,接触毒物作业人员才能有效预防事故发生,减少对人体的损伤和风险。
综合防毒的措施
重点
• 防毒的措施:两类四条 • 防毒管理措施的三点 • 个人防护措施的三方面
谢谢
再见
• 隔离式呼吸器将使用者呼 吸器官与有害空气环境隔 绝,靠本身携带的气源 (携气式或称自给式)或 导气管(长管供气式), 引入作业环境以外的洁净 空气供呼吸。
皮肤防护
物理因素
放射性辐射、 电火、 机械摩擦 煤焦油、 石油分馏产品 铬、铍、砷、石棉
生产过程中对 皮肤的有害因素
化学因素
生物因素
昆虫叮咬
• 要对工人进行个人卫生指导,如指导工人 不在作业场所吃饭、饮水、吸烟等,坚持 饭前漱口,班后洗浴,工作服清洗制度等。 这对于防止有毒物质污染人体,特别是防 止有毒物质从口腔、消化道进入人体,有 重要意义。企业要定期对从事 有毒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 查,以便能对职业中毒者早 期发现、早期治疗。
三、个体防护措施
4隔离操作和自动控制
• 由于条件限制不能使毒 物浓度降低至国家卫生 标准时,可以采用隔离 操作措施。隔离操作是 把操作人员与生产设备 隔离开来,使操作人员 免受散逸出来的毒物的 危害。
1排风、 负压状态 2输送新鲜空气 正压状态
净化回收措施
局部通风
局部送风 局部送、排风
通风排毒
全面通风
全面排风 全面送风 全面送、排风 直接燃烧 热力燃烧 催化燃烧
• 通过改革工艺和改进设备,消除生产过程的产 毒源,从根本上消除毒物危害。 改进设备也可以控制污染。
3生产过程的密闭、机械化、连续化措施 • 生产设备的密闭化,往往与减压操作和通风 排毒措施互相结合使用,以提高设备密闭的 效果,消除或减轻有毒物质的危害。 • 用机械化代替笨重的手工劳动,不仅可以减 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可以减少工人与毒 物的接触,从而减少了 毒物对人体的危害。
预防职业中毒的个体防护措施
预防职业中毒的个体防护措施
根据有毒物质进入人体的途径,相应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护
劳动者在使用化学品时的安全。
1.呼吸防护措施
正确合理使用呼吸防护器是防止有毒物质从呼吸道进人人体引起
职业中毒的重要措施之一。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防护只是一种辅助性
的保护措施,根本的解决办法还在于改善劳动条仵,降低作业场所有
毒物质的浓度。
用于防毒的呼吸器材,大致可分为过滤式防毒呼吸器
和隔离式防毒呼吸器两类。
2.皮肤防护
皮肤防护主要依靠个人防护用品,如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
手套、口罩、眼镜等,这些防护用品可以避免有毒物质与人体皮肤的
接触。
对于外露的皮肤,则需涂上皮肤防护剂。
由于工种不同,个人
防护用品的配备也因工种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操作者应按工种要求穿
用工作服等防护用品,对于裸露的皮肤,也应视其所接触的不同物质,采用相应的皮肤防护剂。
皮肤被有毒物质污染后,应当立即清洗。
许多污染物是不易被普
通肥皂洗掉的,而应按不同的污染物分别采用不同的清洗剂。
但最好
不用汽油、煤油作清洗剂。
3.消化道防护
防止有毒物质从消化道进人人体,第一个是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在有毒工作场所作业时,应当按照相关规定不饮水不吃食物,防止有
毒有害物质进入体内;第二个是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
习惯,做到饭前洗手,注意搞好个人卫生。
职业中毒的危害及预防
2、生产设备的密闭化,管道化和机械化。 3、隔离操作和仪表控制。 4、个人防护、科学饮食及个人卫生。
精选ppt
24
六、生产性毒物的包装、装卸、储 存和管理。
国务院1987年2月17日发布的《化学危 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中的第三章“化学 危险物品的储存”第23条规定化学危险物品 专用仓库,应当符合有关安全、防火规定, 并根据物品的种类、性质,设置相应的通 风、防爆、泄压、防火、防雷、报警、灭 火、防晒、调温、消除静电、防护围堤等 安全设施。
4、定期健康体检。
4、体质感受性。
职业病1、早期发现; 1、发生状况
2、及时治疗。
精选ppt
26
精选ppt
7
四川宜宾水库某大坝施工现场。数百挖掘机、卡车同时作业,虽然已经 机械化作业,但粉尘与高强度劳动仍然严重威胁着施工人员健康
精选ppt
8
深圳一家大型家具厂内,喷漆工戴着防毒面具作业。在这家工厂里,厂
方向工人讲明喷漆这个工种可能造成的职业病危害,并给予高于其他工 种的工资,每月能挣3000元左右
精选ppt
19
根据毒物作用于人体的部位、性质的不同,可分 为局部作用,吸收作用,选择作用。
(1)局部作用:它是指毒物在被吸收以前,在接 触部位出现的毒害作用。如腐蚀、刺激等现象。
(2)吸收作用:它是指毒物被吸收入血液后,随 血液循环达到作用部位引起的全身毒害作用。
(3)选择作用:它是指毒物被吸收后,对特定的 器官、组织所产生的毒害作用。如一氧化碳抑制 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
精选ppt
14
贵州遵义某煤矿贴满了各种告示,唯独没有 职业病防治的内容
精选ppt
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二篇)
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为了切实保证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健康和安全,加强对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公司根据国家、北京市、集团和公司有关的管理规定,特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如下:一、市政工程易发职业病危害的作业项目1、地下管线有毒、有害气体引起的职业中毒2、电焊作业有害物质、有毒气体引起的职业中毒二、地下管道有毒、有害气体引起的职业中毒的作业场所的防护措施1、在施工作业范围内,施工前应由作业人员采取强制通风措施,由安全检查人员使用有毒有害气体探测仪进行检测,达到安全标准后,方准进入地下管道进行施工作业。
2、施工前,应由施工负责人向全体参与作业人员进行详细的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并履行签认手续。
3、在施工区周边要设立围挡或护栏,同时设立安全警告标志。
4、一旦发生管道破裂,有毒、有害气体溢出,施工负责人应及时组织作业人员的撤离工作,疏散周边人员,封闭施工现场,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三、地下管道有毒、有害气体引起的职业中毒的个人防护措施1、作业人员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佩带和使用各种防护用品、用具。
2、作业人员应在作业前进行个人体检,符合条件者方可从事地下管道的作业。
3、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避免连续加班作业,进行轮换作业,保证合理的膳食和充足的睡眠。
四、对地下管道有毒、有害气体引起的职业中毒的安全检查1、检查对从事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情况。
2、检查施工组织设计的针对性、可行性,检查安全交底的可操作性。
3、检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是否到位,是否满足使用需要。
4、检查从事作业人员的个人防护用品、用具是否佩带齐全、有效。
5、检查施工区域作业人员,有无遇险自救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6、对以上检查范围内如发现问题,一律采取先停工,后整改的原则,进行逐项跟踪复查落实,直到存在的问题解决完为止。
对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先撤人,封闭现场,后研究补救措施,绝不允许冒险蛮干的情况发生。
五、电焊作业有害物质、有毒气体引起的职业中毒的作业场所的防护措施:1、在施焊作业区内设立排烟、送风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职业中毒的个体防护措施
(标准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868
预防职业中毒的个体防护措施(标准版)
根据有毒物质进入人体的途径,相应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护劳动者在使用化学品时的安全。
1.呼吸防护措施
正确使用呼吸防护器是防止有毒物质从呼吸道进人人体引起职业中毒的重要措施之一。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防护只是一种辅助性的保护措施,根本的解决办法还在于改善劳动条仵,降低作业场所有毒物质的浓度。
用于防毒的呼吸器材,大致可分为过滤式防毒呼吸器和隔离式防毒呼吸器两类。
2.皮肤防护
皮肤防护主要依靠个人防护用品,如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手套、口罩、眼镜等,这些防护用品可以避免有毒物质与人体皮肤的接触。
对于外露的皮肤,则需涂上皮肤防护剂。
由于工种不同,
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也因工种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操作者应按工种要求穿用工作服等防护用品,对于裸露的皮肤,也应视其所接触的不同物质,采用相应的皮肤防护剂。
皮肤被有毒物质污染后,应立即清洗。
许多污染物是不易被普通肥皂洗掉的,而应按不同的污染物分别采用不同的清洗剂。
但最好不用汽油、煤油作清洗剂。
3.消化道防护
防止有毒物质从消化道进人人体,一是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在有毒工作场所作业时,应按照规定不饮水不吃食物,防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体内;二是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洗手,注意搞好个人卫生。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