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类型与定义
《公共事业管理学》第三章 非营利组织
(2)捐赠免税;
排除了部分民办非企业和事业单位。 免税不意味着全部免除。
一、非营利组织是什么?
(4)不以营利为目的; 不意味着非营利组织没有经营收入。 组织盈余不分红; 资产与经营所得不能转化为私有财产。
第三章 非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到底包括哪些组织?
社团
民办 非企
企业
事业 政府
非营利组织名称众多
第三部门:the third sector; 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NGO); 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
NPO(NPO); 注意:NGO=NPO,但要区分场合。 公益团体:public organizations; 到底什么是非营利组织呢?
二、非营利组织有哪些类型?
国际通用分类: (2)按照组织的运作机制:
会员制非营利组织;
维护会员共同利益或追求共同兴趣的组织 (大多属互益性的),如企业家协会。
非会员制非营利组织;
以所有符合条件的人提供服务(大多属公益 性组织),如基金会。
二、非营利组织有哪些类?
两个分类标准并不矛盾,两个标准相 结合可以划分两种类型:
(6)民间性。 排除了所有的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科教文卫。
二、非营利组织有哪些类型?
国际通用分类: (1)按照组织公益性的程度:
公益性非营利组织;
受益对象是社会上不特定的多数人,因而公 益程度高,如慈善组织。
互益性非营利组织;
受益对象是该组织的成员/会员,因而公益程 度低,如行政管理学会。
四、非营利组织举隅
非营利组织简介
非营利组织简介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简称NPO),是指以追求公益为目标,但不以盈利为首要目的的组织形式。
它们通过自愿组织、自愿捐助和自愿服务等方式,从事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本文将介绍非营利组织的定义、性质、作用及其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1. 定义与性质非营利组织是一种法人实体,旨在通过各种合法的手段和途径,为社会公共利益而奉献。
这些组织通常是由志愿者和捐助者组成,他们的活动范围广泛,包括教育、环保、医疗、扶贫、人权等各个领域。
性质上,非营利组织与商业组织相比,追求的是社会影响力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盈利。
这使得他们的活动往往更加高度关注社会责任和公共利益,注重满足社会弱势群体的需求,提供公共服务,弥补政府的不足。
2. 非营利组织的作用(1)填补社会需求的空白:非营利组织能够灵活应对社会变革和时代需求,迅速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他们通常能在政府无法满足的领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填补公共领域的空白,满足民众的需求。
(2)促进社会发展:非营利组织通过创新的项目和方法,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和社会发展的进步。
他们不受企业盈利的约束,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公益价值。
(3)社会参与与民主发展:非营利组织鼓励公众参与和社会动员,促进民主发展。
他们提供公正的平台和机制,推动社会治理的多元化和民主化。
(4)倡导社会改革:非营利组织能够发出声音,促使政府和社会关注一些被忽视的问题,并推动社会改革。
他们通过舆论引导、研究报告、政策倡导等方式,提出解决方案,引起社会的共鸣。
3. 非营利组织的重要地位非营利组织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地位:(1)社会服务供给者:非营利组织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提供公共服务,弥补政府的不足。
他们通过专业人士和志愿者的努力,满足社会弱势群体的需求,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发展。
(2)社会观念引领者:非营利组织通常致力于推动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的进步,引领公众的社会观念和行为。
非营利组织名词解释
非营利组织名词解释1. 引言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以公益事业为宗旨,通过自愿参与、捐赠和志愿服务等方式,从事慈善、教育、文化、环保等各种社会公益活动的组织形式。
非营利组织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推动社会进步、改善社会福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定义、特点、分类和运作等方面对非营利组织进行详细解释。
2. 定义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牟利为目的,追求社会公益目标的组织形式。
相对于营利性企业而言,非营利组织的主要目标是服务社会和公众,而不是追求经济效益。
这些组织通常由一群志愿者或慈善家发起成立,并依靠捐赠、赞助和政府补贴等方式筹集资金来实现自己的使命。
非营利组织可以包括慈善机构、教育机构、文化机构、环保机构等各种类型。
它们的活动范围广泛,可以涉及到救助贫困人群、推动教育发展、保护文化遗产、倡导环保理念等多个领域。
3. 特点非营利组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3.1 非盈利性非营利组织的目标不是追求经济利益,而是追求社会公益目标。
它们的主要收入来源通常是捐赠和赞助,而不是通过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来获取盈利。
3.2 公共性非营利组织的服务对象通常是公众或特定群体,其活动对社会具有普遍意义和影响力。
它们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和满足社会需求来实现自己的使命。
3.3 自愿参与非营利组织的成员和志愿者都是出于自愿参与其中,并且为实现组织目标而付出努力。
他们通常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为组织提供专业化的支持和服务。
3.4 独立性非营利组织在开展活动时享有一定的独立性,不受政府、企业或其他组织的控制。
这使得它们能够更加自主地选择目标和实施策略,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
4. 分类根据不同的目标和活动领域,非营利组织可以分为以下几类:4.1 慈善机构慈善机构是最常见的非营利组织形式之一,其主要目标是帮助弱势群体、改善社会福利。
慈善机构通常通过筹集资金、物品和志愿者等方式来开展救助活动,如救助贫困人群、关爱儿童、支持老年人等。
4.2 教育机构教育机构是致力于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非营利组织。
深度解析中国的非营利组织法
深度解析中国的非营利组织法在中国,非营利组织法是一个重要的法规,它为非营利组织的注册、管理和运营提供了明确的规范和指导。
本文将对中国非营利组织法进行深度解析,着重探讨非营利组织的定义、注册程序和相关管理规定。
一、非营利组织的定义根据中国非营利组织法,非营利组织是指以公益为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依法独立组织,非政府、非企事业单位的社会组织。
这些组织包括慈善组织、志愿者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基金会等。
二、非营利组织的注册程序1. 名称登记:非营利组织首先需要完成名称登记。
根据相关规定,组织名称必须合法、合规,不能与已有的组织名称重复,同时需要符合宗旨和性质。
2. 申请注册:在完成名称登记后,组织可以准备申请注册。
申请人需要填写相关申请表格,并提交必要的证明文件,如组织章程、组织成员名单等。
这些文件需要详细阐述组织的宗旨、组织结构、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3. 审批程序:非营利组织的注册需要经过相关政府部门的审批。
审批审查主要包括组织名称合规性、组织章程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组织成员的合法性等方面。
4. 注册登记:通过审批后,非营利组织可以完成注册登记手续。
注册登记主要包括领取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等。
三、非营利组织的相关管理规定1. 财务管理:非营利组织必须按照相关财务管理规定进行账务核算和财务报表的编制。
同时,组织还需要依法向相关政府部门进行财务报表的备案。
2. 组织管理:非营利组织需要建立健全的组织管理机构,制定合适的工作制度和管理规范。
组织管理主要包括成员的招募、培训、考核等事务。
3. 公开透明:非营利组织应该保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及时向社会公开组织的基本信息、财务状况、项目执行情况等。
另外,组织还应定期向监管部门报告相关信息。
4. 监管与执法:中国政府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监管和执法。
监管部门主要负责组织的登记注册、守法经营、财务监督等。
同时,在组织涉及违法犯罪活动时,执法机关将依法对其进行查处。
四、非营利组织法的意义和挑战非营利组织法为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合法运营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保障了组织的权益,促进了公益事业的发展。
第一章_非营利组织的定义与分类
第一章 非营利组织的定义与分类引言第一章我们来学习非营利组织的定义和分类等基本问题。
这些问题是关于非营利组织的最基本的常识,却也是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在已经过去的20世纪的最后10年里,“非营利组织”成了世界性的话题。
小到社区的邻里纠纷和垃圾分类,大到各种国际纷争和区域冲突,许多社会问题的解决几乎都牵涉到这些既不是政府也不是企业的社会组织。
非营利组织迅速发展壮大,在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球事务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作用和影响也渗透到千家万户。
与之相适应,非营利组织的研究也开始兴起并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莱斯特·萨拉蒙(Lester Salamon)教授主持开展的非营利组织国际比较研究项目,迄今为止一共囊括了41个国家,世界各国的数千名学者参加其研究;著名管理学大师彼特·德鲁克(Peter F.Drucker)和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先后推出有关非营利组织的畅销书。
在中国,非营利组织“热”也开始悄悄升温,近两年在北京召开的有关非营利组织的国际会议先后有四次,出版的相关书籍越来越多地陈设在了大大小小的书店里,有的还颇为走俏。
那么,究竟什么是非营利组织呢?为什么人们如此关注它们?非营利组织活动在现实生活中的哪些领域里?其中包括了哪些不同类型的组织?它们在社会发展中居于什么地位?如何从理论上把握或理解这些组织?等等。
本章将概要地回答这样一些问题。
这一章分为四节:第一节说明非营利组织的定义和属性,这是学习非营利组织的首要前提;第二节介绍非营利组织主要的六个活动领域;第三节阐述作者关于非营利组织分类的基本观点;第四节说明非营利组织在现代社会的地位。
本章要点z非营利组织是NPO的译名,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或互益活动的非政府的社会组织,其基本属性包括三个方面: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志愿公益性或互益性。
z非营利组织活跃在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非盈利组织的定义和分类
非盈利组织的定义和分类什么是非盈利组织?非盈利组织,又称作非营利组织或非政府组织,是一个在不以经济收益为主要目的的实体,旨在推动社会事业发展,提升公共福利的组织形式。
尽管它们不会以盈利为目的,但它们仍然需要筹集足够的资金来维持运营和实现组织的目标。
分类非盈利组织可以按照企业类型、目的、规模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几种分类方法:按照组织运营类型分类1.慈善组织:慈善组织主要通过募捐资金和筹集物品来支援贫困的人的生活,为慈善事业提供物质帮助。
这种组织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透明度要求很高,必须在保障财力公开的前提下,以专业化的方式审核与避免慈善生意。
2.文化和教育组织:这类组织致力于帮助人们增进教育和文化认识,为民众普及科学知识,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文化资源。
3.健康组织:这类组织主要于提高社会公共卫生、医疗水平、普及健康知识和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开展公益医疗、急救、保健、防疫等方面的活动。
4.环境组织:这类组织主要从事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致力于为当地的环境提供持久的保护和监管服务。
按照组织目的分类1.社会救助组织:主要提供生命基本需求,如食品、住房和,保健等,并提供就业机会和帮助脱贫计划。
2.社区组织:以组织社区居民为主,为社区提供康娱活动、兴趣爱好培训、宗教活动等服务。
3.政治和人权组织: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和推动社会基本人权;维护个人和执政方向上的正义。
按照组织规模分类1.宗教组织:宗教组织是规模较大且制度化的,组织结构非常严谨。
作为一个大型的非盈利组织,它们通常由教团或教会负责管理,并依赖于信徒的捐赠和奉献来维持运营。
2.民间发展组织:这类组织通常是由志愿人员组成,运作规模比较小,但在解决当地社区发展问题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结论总之,非盈利组织在各个行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依靠活跃的公民社会和勇于创新的姿态,探索着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正的新模式。
相信在未来,更多的非盈利组织将在社会文明进步中发挥积极作用,为全球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非营利组织的分类
非营利组织的分类一、非营利组织的定义与分类讨论“非营利组织”问题,首先面对的是对这一词汇的定义及相关的分类问题。
这两个方面又都容易引起歧义,故这里首先分别作较详细的阐释。
1.非营利组织的定义非营利组织是英文non-profit organization (NPO )的中译,一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非营利组织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1].与非营利组织类似的词汇还有“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公民社会组织”(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第三部门”(third sector)等。
1998年国务院将设于民政部的原社会团体管理局改为民间组织管理局,“民间组织”一词从此作为“非营利组织”的中国官方用语开始被正式使用[2].这些词汇的含义大同小异,这里不作深入探讨,本文所称“非营利组织”,在一定意义上和上述词汇是相通的,可互换使用。
那么,如何理解非营利组织呢?国际社会对这种社会组织的关注大致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
90年代初开始有学者关注中国的类似组织。
关于非营利组织的定义,较为流行的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莱斯特.萨拉蒙(Lester Salamon)教授提出的所谓五特征法,即将具有以下5个特征的组织界定为非营利组织:(1)组织性;(2)非政府性;(3)非营利性;(4)自治性;(5)志愿性。
这一定义被用于萨拉蒙教授主持的对全球42个国家非营利组织开展的国际比较研究项目,后来常为人们所引用。
在这一定义的5个特性中,非政府性和非营利性被公认为是非营利组织的基本特征,组织性被视为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但对非营利组织的其他特征,有人针对不同国家、地区的情况提出了修正。
日本的重富真一提出结合亚洲国家的国情,可将上述定义修正为如下6个条件:(1)非政府性;(2)非营利性;(3)自发性;(4)持续性/形式性;(5)利他性;(6)慈善性[3].他强调亚洲的多数国家属发展中国家,从经济上和社会上救助弱势群体是非营利组织存在和发展的特殊背景,因而应将利他性作为一个重要指标,以区别那些以相互扶助为目的的社区非营利组织;进一步来看,具有利他目的的非营利组织,其开展活动的主要资金不能来自受益者,而应主要来源于社会捐赠和受益者之外的其他主体,换言之,是否非政府组织的另一个重要标准,是看其资金是否来自向受益者收费之外的其他来源,即慈善性。
中国的非营利组织法理论与实践
中国的非营利组织法理论与实践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非营利组织在社会公益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规范和支持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中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和政策。
本文将从法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中国的非营利组织法及其影响。
第一部分:法理论一、中国非营利组织法的制定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经济改革深入发展,社会问题日益凸显,非营利组织开始崛起。
然而,由于法律法规的缺乏,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受到一系列制约。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于1998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营利组织法》。
二、非营利组织法的主要内容1. 定义与分类:法律界定了非营利组织的范畴,包括基金会、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等。
同时,非营利组织被划分为慈善组织、公益组织和社会团体,以更好地分类管理。
2. 注册与合法性:非营利组织必须依法注册,获得合法地位。
注册过程中,需要满足一系列条件,包括组织章程、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组织的合法性和透明度。
3. 义务与权益:法律明确了非营利组织的义务和权益,包括履行社会责任、遵守法律法规、接受政府监督等。
同时,非营利组织享有自主管理、自主决策和合法权益等。
4. 政府监管与支持:非营利组织在开展公益活动时,需要接受政府的管理和监督。
与此同时,政府还提供一系列支持措施,包括资金补助、税收优惠等,以促进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第二部分:实践一、非营利组织在中国的实践状况自非营利组织法的实施以来,中国的非营利组织得到了快速发展。
各类非营利组织在社会公益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涉及教育、环保、扶贫等多个领域。
二、非营利组织法的影响与挑战1. 规范与透明度提升:非营利组织法的实施使得非营利组织更加规范和透明。
组织章程、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规定提高了组织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2. 专业与能力提升:非营利组织法的规定促进了非营利组织内部的专业与能力发展。
组织需要注重人才培养,提高组织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3. 政府与社会合作:非营利组织法的实施加强了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合作关系。
会计实务:非营利组织收入的定义和分类
非营利组织收入的定义和分类(一)定义 非营利组织收入是指民间非营利组织开展业务活动取得的、导致本期净资产增加的经济利益或者服务潜力的流入。
与企事业单位的收入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1.收入的来源渠道多。
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收入因组织的性质不同,收入的来源渠道比较多,主要有社会各界的捐赠收入、向会员收取的会费收入、政府部门的补助收入、对外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形成的收入等。
2.收入的使用可能受到限制。
如有些捐赠收入、政府补助收入在取得时,带有时间限制或用途限制,或者两者都有。
(二)分类 收入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包括四种分类) 1.按照来源不同分类:可分为捐赠收入、会费收入、提供服务收入、政府补助收入、投资收益、商品销售收入和其他收入等7种。
2.按民间非营利组织业务的主次分类:可分为主要业务收入(捐赠收入、会费收入、提供服务收入、政府补助收入、投资收益、商品销售收入)和其他收入(固定资产处置净收收益、无形资产处置净收益)两种。
3.按照收入是否受到限制分类:可分为限定性收入和非限定性收入两种。
如果资产提供者对资产的使用设置了时间限制或者(和)用途限制,则所确认的相关收入为限定性收入;否则为非限定性收入。
如捐赠收入和政府补助收入,应当视相关资产提供者对资产的使用是否设置了限制,分为限定性收入和非限定性收入进行核算;而会费收入、提供服务收入、商品销售收入和投资收益等一般为非限定性收入,但并非绝对如此。
4.按照收入是否为交换交易形成的分类:可分为交换交易形成的收入(商品销售收入、提供服务收入和投资收益)和非交换交易形成的收入(捐赠收入和政府补贴收入)等两种。
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
因为它是一门技术很强的课程,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
诚然,困难不能否认,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加上勤奋,那样必然会赢来成功的曙光。
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概述
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概述【摘要】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是非营利组织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制度。
本文从非营利组织的定义和分类、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特点、非营利组织会计基本特点、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发展现状和非营利组织会计的法律法规等方面对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进行了概述。
文章指出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在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提高透明度和管理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未来,应注重规范和完善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推动信息化建设并加强监督力度,以促进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会计、我国、概述、特点、基本特点、发展现状、法律法规、重要性、发展趋势、存在问题、建议。
1. 引言1.1 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概述我国的非营利组织是指依法注册、自愿组成,非以谋求牟利为目的,从事公益活动的社会组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非营利组织在我国的数量逐渐增多,并且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非营利组织会计作为非营利组织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在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会计信息的公开透明性要求高,因为非营利组织的捐赠、资金使用均来自社会各界,必须对社会公众公开财务信息,以确保捐款使用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其次是会计制度的灵活性要求高,因为非营利组织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会计处理的对象和问题也相对复杂,要求会计制度能够灵活应变。
再次是会计信息的价值取向和质量要求高,因为非营利组织的目的在于推动社会进步和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因此会计信息需具有社会效益和质量保障的特点。
最后是会计报告的特殊性要求高,因为非营利组织除了要满足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报告要求外,还需向慈善捐助人、社会公众等不同利益相关方提供专门的会计报告。
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专业性要求,其发展与规范将对我国的公益事业和社会进步产生积极影响。
2. 正文2.1 非营利组织的定义和分类非营利组织是指为了社会公益或会员利益而成立的、主要依靠捐赠、资助和政府资金等非商业性收入而开展活动的组织。
非营利组织管理定义和分类
1.2 活动领域
❖行业协会
❖ 行业协会是非营利组织中的特殊部分,是活跃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非营利组织,指那些由作为 市场主体的企业或企业家,基于一定的经济关联 性和利益共同性而结成的,具有共同体特征的社 会团体。
1.3 分 类
会员制
❖ 非营利 ❖ 组织
非会员制
公益型
非公益 型
基金型
实体型
1.4 地位
❖ 第一,政治权力是国家体系的核心,也是各种国家机器运行和发挥作 用的内在动力;
❖ 第二,以各种形式的税收为基础的经济权力是国家体系赖以存在和发 展的基础,也是各种国家机器得以维持的基本保证;
❖ 第三,自上而下的统治体系不仅是决策及其执行的基本框架。 ❖ 第四,国家体系运用政治权力,以税收的形式集中经济资源。 ❖ 第五,国家体系的主体或最高组织形式。
织和企业、政府的本质区别分别是什么? ❖2 非营利组织的主要活动领域包括哪些方面
?为什么? ❖3 非营利组织为什么被称为“第三部门”?
这种看法有什么缺点?请谈谈你的看法。
❖环境保护
❖ 环境保护指的是环境、生态与资源的保护。环境保护是当 今非营利组织非常集中和活跃的领域之一。
❖公益服务
❖ 公益服务指的是面向各种受益人群直接提供具有公益性的 社会服务。
1.2 活动领域
❖扶贫发展 ❖ 扶贫发展指的是救助贫困与促进发展社区发展。
❖社区发展 ❖ 日益成为非营利组织活跃的重要领域。
第一章 定义和分类
❖ 本章要点
❖ 非营利组织是NPO的译名,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 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或互益活动的非政府的社会组织。
❖ 非营利组织活跃在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非营利组织基础知识
非营利组织基础知识在我们的社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组织,其中非营利组织扮演着独特而重要的角色。
那么,什么是非营利组织?它们是如何运作的?又有着怎样的意义和价值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非营利组织的基础知识。
一、非营利组织的定义非营利组织,简单来说,就是不以获取利润为主要目的的组织。
它们的目标通常是为了实现某种社会使命、提供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与以盈利为核心目标的企业不同,非营利组织将所获得的资源主要用于实现其组织的宗旨和目标,而非分配给组织的所有者或股东。
二、非营利组织的类型非营利组织的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1、慈善组织这类组织致力于帮助贫困、受灾、弱势群体,通过筹集资金、物资和提供服务来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
2、教育和研究机构如学校、学术研究机构等,专注于知识的传播和创新。
3、文化和艺术组织推动文化传承、艺术创作和表演,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4、环保组织致力于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5、社会服务组织为特定群体提供服务,如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
三、非营利组织的特点1、使命驱动非营利组织的存在往往是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社会使命,这是它们行动的核心动力。
2、资金来源多样化其资金可能来自个人捐赠、企业赞助、政府拨款、基金会资助以及自身开展的一些收费服务等。
3、志愿参与很多非营利组织依靠志愿者的力量来开展活动和提供服务。
4、透明度和公信力要求高由于资金大多来自公众,所以需要对财务和活动进行公开透明的报告,以赢得社会的信任。
5、非分配限制即组织的盈利不能分配给成员或管理者。
四、非营利组织的运作机制1、战略规划明确组织的使命、愿景和长期目标,并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策略和计划。
2、项目管理设计和实施具体的项目来达成组织的目标。
3、财务管理合理筹集和使用资金,确保财务的稳健和透明。
4、人力资源管理吸引、培养和留住合适的员工和志愿者。
5、合作伙伴关系与其他组织、政府、企业等建立合作,共同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非营利组织如何承担社会责任
非营利组织如何承担社会责任现代社会中,非营利组织在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公益组织,非营利组织应当承担起满足社会需求、促进社会发展的社会责任。
本文将从非营利组织的定义、社会责任的内涵和重要性以及非营利组织如何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展开阐述。
一、非营利组织的定义非营利组织,顾名思义,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而组织起来的社会组织。
它们的宗旨通常是为了公益事业、社会福利的提供和社会问题的解决。
非营利组织可以包括慈善机构、教育机构、社区服务机构等多种形式。
它们的运营和运作都与商业企业有着相应的差异,并以满足公共利益为目标。
二、社会责任的内涵和重要性社会责任是指企业或组织在经营和发展的同时,主动承担起对社会环境、社会优势群体、弱势群体等的责任和义务。
对于非营利组织而言,社会责任更是其存在的使命和价值所在。
具体而言,非营利组织的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社会服务。
非营利组织作为社会的服务提供者,应当致力于满足社会的需求,推进社会进步。
比如,慈善机构承担救助贫困人群、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等社会责任。
2. 关注公共利益。
非营利组织应当以公共利益为导向,为社会谋利益,而不是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
它们的目标是为了社会的整体利益,而不是个体利益的最大化。
3. 促进社会公正。
非营利组织作为社会公正的促进者,应当致力于消除社会中的不平等、不公正现象,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比如,兴办义务教育机构,让更多的贫困儿童接受良好的教育。
4. 增强社会共识。
非营利组织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增强社会成员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意识,引导大众形成共识,共同推动社会发展。
三、非营利组织如何承担社会责任为了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非营利组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建立健全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机制。
非营利组织应当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工作内容,确保各项社会责任的落实。
2. 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
民间非营利组织
民间非营利组织民间非营利组织,简称NGO,是由个人、群体或机构自发组成的社会组织,其目的在于推动社会进步、服务社会公众利益,而非追求经济利益。
这些组织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公正。
本文将探讨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定义、种类、功能以及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
一、定义民间非营利组织是指自愿由个人或群体组织,以公益为宗旨,通过自主行动,提供社会服务的机构。
与盈利性企业不同,NGO不以营利为目的,其运作主要由社会捐赠、政府拨款等非商业手段维持。
民间非营利组织可以包括基金会、慈善机构、社区服务组织等,为各类社会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并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二、种类1. 基金会:基金会是一类主要从事慈善事业的非营利组织,其宗旨是通过筹集和管理资金,支持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基金会可以由个人、家族或企业发起,并通过设立专门的基金会资金池进行资源管理和资助活动。
2. 慈善机构:慈善机构是致力于帮助弱势群体、减少社会不公等慈善事业的组织。
这些机构通常通过筹集善款、物资和志愿者,为贫困儿童、灾区居民等提供救济、赈灾和教育等服务。
3. 社区服务组织:社区服务组织致力于满足和改善特定社区的需求。
它们通常基于志愿者的支持,提供教育、文化、医疗、就业等方面的服务,帮助社区居民提高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
三、功能1. 协助政府:民间非营利组织在社会治理中起到了桥梁和协调的作用。
政府部门通常难以独自解决社会问题,而NGO则通过提供专业知识、社会资源和社会监督等,为政府决策和政策实施提供支持和建议。
2. 提供社会服务:民间非营利组织依靠志愿者和社会捐赠等方式,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提供各种服务,如教育、医疗、扶贫等。
这些组织能够更加灵活地开展工作,填补政府服务的空白,并迅速响应社会需求。
3. 促进公民参与:NGO通过组织志愿者活动、倡导公共利益以及开展社区教育等方式,鼓励和促进公民参与社会事务。
借助这种参与,社会能够形成更加多元、包容和民主的决策机制,提高公共事务治理的效能。
非营利组织
概念特征一、NPO定义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或互益活动的非政府的社会组织。
二、属性(一)非营利性非营利性是非营利组织的第一个基本属性,是其区别于企业的根本属性。
第一,不以营利为目的。
第二,不能进行剩余收入(利润)的分配(分红)。
第三,不得将组织的资产以任何形式转变为私人财产。
(二)非政府性非政府性是非营利组织的第二个基本属性,也是它们区别于政府的根本属性。
第一,独立自主的自治组织。
第二,自下而上的民间组织。
第三,属于竞争性的公共部门。
(三)志愿公益性或互益性非营利组织的内在驱动力不是利润动机,也不是权力原则,而是以志愿精神为背景的利他主义和互助主义。
第一,志愿者和社会捐赠是非营利组织的重要社会资源。
第二,非营利组织活动的社会公开性与透明性。
第三,非营利组织提供两种类型的竞争性公共物品。
萨拉蒙对NPO的特性总结如下:(一)组织性:有一定的制度和结构(二)民间性:在制度上与政府相分离(三)非营利性:强调组织存在的目的不是为了营利(四)自治性:基本上是独立处理各自的事务(五)志愿性:组织接受一定程度的时间和资金的自愿捐献(六)公益性:服从于某些公共目的和为公众奉献功能一、基本政治功能1.政府合法性的资源供给者:在没有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当中,政府是全能型的,治理当中管理会导致税收上升,效率下降,侵犯公民个体自由,产生合法性危机。
非营利组织的存在分担了政府职能,减少开支,提高效率,避免了合法性危机的出现。
2.政府权力的监督者:非营利组织可以通过发动舆论宣传、游说政府和议员/人大代表等活动,对政府的不当行为进行监督3.民主价值观的培育者:非营利组织可以代表民众,通过民主参与的方式表达诉求,对政府的施政产生影响,避免了公民以其他非民主的方式表达诉求,培育了公民的民主意识。
4.公民参政素质的促进者:非营利组织可以代表民众,通过民主参与的方式表达诉求,对政府的施政产生影响,有效推动了公民参政议政,以民主方式表达诉求。
非营利组织的运行模式与管理
非营利组织的运行模式与管理一、引言非营利组织,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这些组织通常致力于推动社会变革、提高社会福利、保护环境和推广文化等方面。
尽管它们不以营利为目的,但它们也需要资金和人力资源来支持它们的服务。
本文将探讨非营利组织的运行模式和管理,为这些组织提供更好的发展方向。
二、非营利组织的定义和类型非营利组织是指那些不以营利为目的,致力于服务公众、推广社会变革和改善社会福利的组织。
它们通常是由志愿者和热心人士创立并组织的,其活动涉及教育、环保、人权……等领域。
非营利组织的常见类型包括慈善组织、非政府组织、文化机构、宗教机构和社区组织等。
三、非营利组织的运行模式1. 以项目为主导。
非营利组织的大多数工作都是为了推进某个特定的项目或计划。
因此,组织通常会以这些目标为中心来运作,并利用被捐赠的资源和资金来支持它们的工作。
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非营利组织通常会组织自己的志愿者团队,以降低成本,同时也可以保持对项目的较高控制力。
2. 不断创新。
非营利组织必须不断地创新和改进,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化。
随着技术的发展,非营利组织可以利用数字营销、社交媒体以及在线募资等方式来促进自己的运作。
此外,组织也需要适应政策和立法的变化,并确保它们的服务足够灵活和可持续。
3. 依靠志愿者。
非营利组织通常是由志愿者组成的,这些志愿者致力于为组织的使命和目标而工作。
而对于组织来说,招募和管理志愿者通常也是一项挑战。
要想吸引到更多的志愿者,组织需要建立良好的声誉,同时也需要遵守慈善法规和政策,以确保志愿者的权益得到保护。
4. 与利益相关者合作。
非营利组织通常会与利益相关者合作,以实现共同的目标。
这些合作包括政府机构、其他非营利组织、慈善机构、企业和社区成员等。
与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可以帮助非营利组织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同时还可以提高组织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四、非营利组织的管理1.策略确定。
非营利组织在管理上的关键是策略制定,这需要机构高层管理者对机构目标、机构使命、行业发展趋势及整体工作方向有透彻的了解。
非营利组织管理指南
非营利组织管理指南第1章非营利组织概述 (3)1.1 非营利组织的定义与特征 (3)1.2 非营利组织的分类与使命 (3)1.3 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4)第2章非营利组织管理的基本原则 (4)2.1 遵循法律法规 (4)2.2 以使命为导向 (5)2.3 公开透明与问责 (5)2.4 持续创新与能力建设 (5)第3章非营利组织的治理结构 (5)3.1 理事会制度 (5)3.1.1 理事会产生及组成 (5)3.1.2 理事会职能 (5)3.1.3 理事会会议制度 (6)3.2 管理层职责 (6)3.2.1 机构设置 (6)3.2.2 岗位职责 (6)3.2.3 绩效考核 (6)3.3 监事会与审计 (6)3.3.1 监事会产生及组成 (6)3.3.2 监事会职能 (6)3.3.3 审计 (6)3.4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6)3.4.1 内部控制 (7)3.4.2 风险管理 (7)3.4.3 信息披露 (7)第4章非营利组织的战略规划 (7)4.1 战略规划的重要性 (7)4.2 制定战略规划的过程与方法 (7)4.3 战略规划的执行与评估 (7)4.4 战略规划的调整与优化 (8)第5章非营利组织的项目管理 (8)5.1 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 (8)5.2 项目立项与策划 (8)5.2.1 项目识别与需求分析 (8)5.2.2 项目目标与范围确定 (9)5.2.3 项目计划与预算编制 (9)5.3 项目执行与监控 (9)5.3.1 项目团队建设与管理 (9)5.3.2 项目进度监控与调整 (9)5.3.3 风险识别与应对 (9)5.4 项目评估与总结 (9)5.4.1 项目成果评估 (9)5.4.2 项目效益分析 (9)5.4.3 项目总结与经验传承 (9)第6章非营利组织的资源筹集 (10)6.1 资源筹集的重要性 (10)6.2 筹资策略与方法 (10)6.3 补助与招投标 (10)6.4 社会企业与影响力投资 (10)第7章非营利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 (11)7.1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 (11)7.2 员工招聘与培训 (11)7.2.1 招聘 (11)7.2.2 培训 (11)7.3 绩效考核与激励 (12)7.3.1 绩效考核 (12)7.3.2 激励 (12)7.4 志愿者管理 (12)第8章非营利组织的品牌建设与传播 (12)8.1 品牌建设的重要性 (12)8.1.1 增强组织公信力 (12)8.1.2 提高支持者和志愿者招募效率 (12)8.1.3 促进资源获取 (12)8.1.4 有助于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 (12)8.2 品牌定位与核心价值 (12)8.2.1 品牌定位 (13)8.2.2 核心价值 (13)8.2.3 品牌个性与差异化 (13)8.2.4 品牌视觉识别系统 (13)8.3 媒体关系与公关传播 (13)8.3.1 建立和维护媒体关系 (13)8.3.2 新闻发布与媒体采访 (13)8.3.3 危机公关处理 (13)8.3.4 媒体合作与公益活动 (13)8.4 网络与新媒体营销 (13)8.4.1 网站与社交媒体建设 (13)8.4.2 内容营销策略 (13)8.4.3 网络广告与推广 (13)8.4.4 网络公益活动策划与实施 (13)第9章非营利组织的合作与联盟 (13)9.1 合作与联盟的意义 (13)9.2 合作伙伴的选择与维护 (13)9.3 跨界合作与创新发展 (14)9.4 政产学研合作模式 (14)第10章非营利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15)10.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目标 (15)10.2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路径 (15)10.3 环境保护与社会责任 (15)10.4 评估与监测可持续发展成果 (16)第1章非营利组织概述1.1 非营利组织的定义与特征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简称NPO)是指以公益为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通过提供商品或服务,致力于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推动社会进步和公民福祉的组织。
npo研究报告
NPO研究报告一、引言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NPO)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具有公益性质的组织。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NPO在社会服务、环保保护、教育、医疗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研究报告旨在探讨NPO的定义、分类、发展趋势以及影响等方面,以期加深对NPO的认识。
二、NPO的定义与分类NPO的定义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
从法律层面来看,NPO是指在不谋求盈利的前提下,以制定性目标为导向,为特定群体或社会整体提供利益的组织。
从社会科学角度来看,NPO是一种具有社会目的和运营模式的组织形式。
根据不同的目标和领域,NPO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社会福利型NPO:主要关注社会福利,如扶贫帮困、救助灾民等。
2. 文化教育型NPO:致力于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推动教育发展。
3. 环境保护型NPO:关注环保问题,倡导绿色生活和可持续发展。
4. 医疗卫生型NPO:提供医疗服务,改善健康状况。
5. 人权与社会公正型NPO:致力于维护人权和促进社会公正。
三、NPO的发展趋势1. 专业化与专业化管理随着社会对NPO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NPO越来越重视专业化管理。
通过引入专业人才、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NPO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并有效监督资金使用。
2. 科技与创新的应用科技和创新的发展为NPO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NPO能够更好地与受助对象沟通和互动,提高运营效率和透明度。
3. 合作与联动NPO之间的合作和联动是提升整体实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方式。
通过与政府、企业、其他NPO等形成合作关系,NPO能够共享资源、减少重复建设,实现互利共赢。
4. 全球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NPO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变得更加紧密。
通过参与国际会议、项目合作等方式,NPO能够更好地借鉴他国的先进经验,推动国际合作与发展。
四、NPO的影响与挑战1. 社会影响力作为公益性组织,NPO对社会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什么是非营利组织?
什么是非营利组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不同类型的组织,如政府、公司、学校、社区等等。
而在这些组织中,还有一类被称为非营利组织。
那么什么是非营利组织呢?下面我们将为大家进行详细的科普解析。
一、非营利组织的定义非营利组织是指以公益为主要目的,非牟利性的组织形式,旨在帮助弱势群体、促进公共事务的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
二、非营利组织的类型1.慈善组织:这类组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贫困人群、灾难受害者等需要帮助的人群。
它们通常通过募捐、志愿活动等方式为社区提供支持和服务。
2.社会福利组织:这类组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社会福利服务。
它们通常由政府或民间社会团体创办,以服务社会群体为主。
3.环境保护组织:这类组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以维护生态平衡。
它们通常通过宣传、活动等方式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推动环保行动。
4.专业协会:这类组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特定行业或领域的发展,维护会员权益,推动行业规范和标准制定。
它们通常由该行业的从业者主导。
三、非营利组织的运作方式非营利组织通常通过募捐、赞助、政策扶持等方式获得资源,根据自身的目标和任务开展相应的活动和服务。
在优秀的非营利组织中,通常有一支富有激情和使命感的团队,会不断发掘和开发资源,达成其自身的目标。
四、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方式非营利组织通常采用的管理方式有以下几点:1.民主管理:非营利组织通常采用的是民主运作方式,由成员或代表共同建议和决策。
2.社会监督:非营利组织所做的公益事业需要得到社会认可和支持,在运作中也需要接受社会监督,加强公信力。
3.透明度:非营利组织通常需要向亲密人员、监管机构等公示自己的经济状况和工作成果,提高其透明度。
五、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环境和群体需求的不断变化,非营利组织也会不断发生变化和创新:1.散布化:非营利组织越来越倾向于独立、小规模、灵活的组织形式,以适应社会多样化、小批量、快速的需求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營利組織定義
❖ NPOs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中文為非營利組織,泛指為提供服務而非以獲利 為目標之組織,因此NPO組織具有服務社會大眾 的公益使命。
目前NPO並沒有一個統一定義。 (參閱顧忠華台灣非營利組織的公共性與自主性)
❖ 相關名詞
市場化(marketization) 商品化(commercialization) 再私有化(re-privatization) 志願化(voluntarization) 社區化(communization)(p.4)
非營利組織的社會性貢獻
市場(market )
私人部門
Private sector
取材自eNPO青年福利社.tw/
非營利組織定義—名詞釐清
❖ 相關名詞
國際政府間組織(International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簡稱IGOs)
國際間非政府組織(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簡稱INGOs)
取材自eNPO青年福利社.tw/
非營利組織定義
❖ NPO至少有下列之意涵:
(一)非營利組織與營利組織最大不同在於大多數合法 設立的非營利組織皆標榜「公共」的使命和「公益」的 功能,以吸收運用社會資源,是一個「公共財」的生產 者。
(二)非營利組織發揮公共使命,擴展公共領域,並擬 聚民間互助的能量,強化台灣民主的基礎及紮根力量。
(參閱顧忠華台灣非營組織定義
❖ NPOs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abbreviated "NPO", or "nonprofit" or "not-for-profit") is
An organization whose primary objective is to support an issue or matter of private interest or public concern for non-commercial purposes.
Nonprofits may be involved in an innumerable range of areas relating to the arts, charities,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politics, religion, research, sports or some other endeavor.
非營利組織的社會性貢獻
❖ 台灣的現況
根據內政部的統計資料,於1987年社會團體總數有 11,329家,2004年增加到21,737 家,2005年6月底止統 計則已增加到25,136個
基金會財團法人型態上在法院登記,1997年有2000家左 右,2001年已超過4000家
台灣三萬一千個非營利組織的年平均產值高達三千七百 億,接近全國國民生產毛額的百分之四
非营利组织类型与定义
非營利組織的社會性貢獻
❖ 相關名詞
分權化(de-centralization) 去科層化(de-bureaucratization) 解除規制(de-regulation) 去機構化(de-institutionalization) 自由化(liberalization)
非營利組織的社會性貢獻
國家 (State)
公部門Public sector
非營利組織 NPO, NGO
第三部門 The third sector
非營利組織的社會性貢獻
❖ 以美國為例(1998年統計資料)
160萬個非營利組織,6萬個基金會 雇用之員工約1,100萬人,佔全國受雇人口7.1% 總收入近6700億,佔全國總收入的6.1% 70%的家庭曾捐款給慈善機構 55%的美國人擔任義工
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簡稱 NGOs)
第三部門(The third sector) 自願部門(voluntary sector) 慈善部門(charitable sector)
非營利組織定義—名詞釐清
❖ 相關名詞
隱形部門(invisible sector) 獨立部門(independent sector) 免稅部門(tax-exempt sector) 公益基金會(philanthrophic foundation) 社會部門(social sector) 影子政府(shadow state)
非營利組織定義—名詞釐清
❖ 國際政府間組織(International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或更正式的稱 法為inter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簡稱 IGOs)
為了促進某些共同目標、增進合作,各國家經過 協議而成立的組織
會員國包括有主權的國家或是國際政府組織
❖國際世界展望會(World Vision International) ❖福特基金會、卡內基金會、洛克斐勒基金會
非營利組織定義
(三)非營利組織可補充政府部門的部份功能,而非營 利組織崇高的理想如人權、和平、環保及慈善,是公共 精神的高度發揮。組織定位上,非營利組織無論以財團 法人、社團法人、非法人團體或未登記形式,皆屬民間 的結社,非營利組織之「自主性」,能對民間及政府進 行有效的監督與輔助的力量。
(參閱顧忠華台灣非營利組織的公共性與自主性)
❖聯合國(United Nations) ❖歐盟(European Union) ❖世界貿易組織(WTO)
非營利組織定義—名詞釐清
❖ 國際間非政府組織(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簡稱INGOs)
推動國際事務的國際性組織 會員由國際性成員參與,迴避國家主權議題 非官方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