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合集下载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4篇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4篇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4篇当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和保障系统的构建受到重视,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中的重要一环,这不仅有助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塑造和发展,也有助于中小学教师心理素质的提高。

下面是带来的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篇一:三天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结束了,心中有种恋恋不舍的感觉,总的来讲,这三天培训给我的感觉就是累并快乐着。

累是指连贯紧凑的课程安排让我的体力上感觉疲劳,尤其是晚上依然要上课。

快乐是指心灵上的,也是此次培训我最大的收获,也因此对培训有了依恋之情。

本次培训我接触到了一些新的理念、亲自体验到了心理活动的乐趣、接触了新的事物——沙盘游戏,在培训中得到了专家的启发、坚定了自己工作的目标、认识了几个同行朋友。

在这次培训中,高级讲师温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一个戴着眼镜,肤色白皙,讲话温文尔雅的中年男人,他在讲课时,每当讲到激动时语速很快,还会时不时的问问我们,“我讲清楚了吗?”“你们明白吗?”,当讲个案时,他语调会很柔和,叙事能力很强,他的细致和敏锐的洞察力,很是令人佩服,尤其是看到温老师的心理辅导的个案记录,当然出于保密原则,我们只看到了温老师想让我们看的部分,仅仅是快速的浏览,这就带给我了足够的震撼。

个案记录用不同颜色的字体标记,花花绿绿;洋洋洒洒的记录好几页纸,密密麻麻。

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还有温老师在活动和讲座过程中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话语阐述。

例如在组织活动时,碰到不配合、或是不服、有怨言的人时,心理辅导员自己首先要做到情绪稳定、镇定自若。

当然这句话不仅适用在工作中,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中同样适用,当你碰到孤傲的人时,想想这句话,也许看他的眼神就不再是鄙夷的,而是去努力探索他身上值得他骄傲的资本了。

对待我们的来访者,相信他(她)是需要我们帮助的,我们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走进他(她)的心里,了解他(她)的需要,以心平气和的态度,宽容理解的心态去帮助他(她)。

西部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思考

西部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思考

西部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思考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必要环节。

目前,全国各地中小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普遍提高了,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不少地区和学校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

相比之下,西部地区尤其是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却是举步维艰。

一、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一)缺乏师资当前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所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的匮乏。

学校绝大多数心理健康教育由班主任、辅导员、思想品德教师组织实施。

由于他们大都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技能,对学生的辅导缺乏深度,加之班务繁忙,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得不到实施。

(二)重视不够思想和教学上重视不够。

农村教育者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受制于保障教学质量的压力,学校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注重考分,根本无暇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上和教学上重视程度不够。

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从理论知识到实践经验,几乎是一片空白。

农村的多数教育者对心理健康教育一知半解,认识模糊不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可有可无,制约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

(三)认识不清1.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道德混为一谈。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和德育虽有联系但也有区别。

它们的共同点都是促进人的发展,塑造健全的人格。

不同之处是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个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德育侧重个体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的培养。

在学校开展班、团队活动时,常常将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将学生的情绪、性格等问题简单地归为思想品德问题。

2.把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孤立化、狭隘化。

大部分农村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孤立化、狭隘化,没有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合力的作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面狭隘。

有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理所当然就是心理教师的事情,与自己无关,没有认识到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都包含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因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常是心理教师孤军奋战。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得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得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得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得》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环节,通过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情感调控能力。

在我所在的学校,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我收获颇丰。

首先,我们学校注重通过课堂教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老师通过讲解心理健康知识、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情感和个性特点,学会调节情绪和处理困难,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这样的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知识。

其次,学校还注重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比如组织学生参加心理健康主题演讲比赛、心理测试、情感教育讲座和心理咨询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自我认知,提高情感管理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升社交技能。

最后,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

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使老师们更加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特性,能够更好地应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帮助。

总的来说,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让我深刻理解到,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需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改进教育方式和方法,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同时,也需要培养更多具有心理健康知识
和教育能力的师资力量,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学校加入到心理健康教育的行列,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心理健康教育与中小学学科教学融合的思考与实践

心理健康教育与中小学学科教学融合的思考与实践

心理健康教育与中小学学科教学融合的思考与实践第一篇范文心理健康教育与中小学学科教学融合的思考与实践在当今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相融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思考与实践两个方面,探讨心理健康教育与中小学学科教学融合的策略。

一、思考: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必要性1. 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发展需求的契合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学生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这与学科教学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不谋而合。

2. 学科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关注学科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需求。

这种“重知识、轻心理”的现象导致学生在面对学业压力时,无法得到及时的心理支持。

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相融合,显得尤为重要。

3. 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科教学效果的提升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状态对其学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和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科教学效果。

二、实践: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策略1. 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素养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关键。

学校应加大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使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运用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教学设计: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元素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元素。

例如,语文课上,通过讲解具有心理健康教育意义的文章,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数学课上,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等。

3. 课堂氛围: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教师应以平等、尊重、关爱的心态对待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更容易敞开心扉,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4. 课外活动:拓宽心理健康教育渠道学校可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剧表演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困惑与思考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困惑与思考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困惑与思考
小学、初中、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日益受到重视,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困惑和思考。

首先,针对学生发展状况复杂,学生自身心理需求、认知特点不统一,心理教育活动容易拖拉不够系统,教育机构也存在资源分配不均衡、教职工时间不足的问题。

因此,如何把握合理的规模、结合学生的实际,提供可行的教育支持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

其次,传统的心理教育活动缺乏动态性和多样性。

由于师生之间的迂回交流,学生缺乏参与的意识,难以体会心理教育的实效。

同样受到限制的是,结合学生现实生活的全面心理健康教育,只能模糊地解决各种问题,难以落实到日常中。

此外,如何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也是一个问题。

常规的心理教育空间通常主要在调查和讨论,缺乏与实践中的互动关系,少有将独特性和创造性特征培养为教育重点的渠道。

尽管有以上挑战,但我们也应深刻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开展系统的心理活动,让学生培养积极的自我认知,搭建沟通的桥梁,建立和谐的社会环境。

总之,小学、初中、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待更为全面、系统的完善,在此过程中,教育机构应挖掘学生潜力,进一步开拓学生心理发展空间,提升整体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可持续性,让学生以健康的心理状态迎接成长的挑战。

2023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反思心得体会(7篇)

2023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反思心得体会(7篇)

2023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反思心得体会(7篇)2023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反思心得体会【篇1】通过学校的安排,我参加了本市组织的为期两天的“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育”。

此次培训为周六和周日两天,本市各个学校都有安排老师过来参与这一次的培训。

这一次市里面组织的教师培训,邀请来了全国著名的心理专家__过来给我们进行培训讲座,专家的培训讲座,令我收获颇丰。

现在将我这两天参与培训的心得体会回报如下:一、专家讲座,解释词意本次培训的开始并不是给我们传授怎么做,做什么,而是先给我们解释了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并不是什么很罕见的东西,而是一直就隐藏在我们身边的,只是我们平时没有注意而已。

我们平时跟过关注的都是“身体健康”,哟没有感冒有没有哪里碰到了等,但很少回去关心“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我们心理在各种活动的过程中都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状态,比如积极的态度、正确的认识、合理的情感表达等等。

看似很陌生的词组,却有我们息息相关。

我们许多的教师在讲课遇到难题的时候,是消极还是积极对待;面对调皮的学生是生气处理还是冷静处理等等。

专家还通过网络上的各种事故,告诉我们忽视心理健康的危害,以及告知各种事故的心理层面的原因等等,这些例子让我们认识道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二、本次培训的对象这一次培训讲座的主要听众,都是来自我们市内各个学校的老师,但是主要的面向对象却不仅仅是我们在场的教师,还是所有学校的教师,更加是我们自己教的学生。

不仅仅是我们到场的教师需要注意心理健康的问题,其他老师和同学们同样需要关注心理健康的问题。

专家讲,我们这是“小球带打球”,通过这次培训,让我们回去给其他老师和班上的同学进行培训,呼吁所有人都能够关注到到这个事情上面来。

自卑、抑郁、压力大等这种问题现在是十分突出的,网上经常能够看到有承受不住心理压力自杀自残的例子,这都是自己和身边的人不重视心理健康所导致的。

所以我们教师需要关注身边人的心理健康,还要重视学生们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他们进行疏导。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思考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阶段的实施意义重大,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迁,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认识到心理健康与学业成绩、人格发展、社会适应等密切相关。

中小学是个体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此时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教育,不仅能够有效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还能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课程设置、活动开展、师资培训和家庭协作。

这些实践措施的实施,旨在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

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应当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课程体系中。

课程内容可以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进行设计,涵盖情绪管理、压力应对、人际交往和自我认知等多方面的知识。

通过这样的课程,学生可以学会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感,掌握应对压力和挑战的技巧,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应对各种困扰。

心理健康课程的实施不仅需要明确的目标和内容,还需结合具体的教学方法,例如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活动的开展同样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学校通过组织心理健康主题日、心理健康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丰富校园文化,还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心理健康的意义。

此外,各种心理咨询活动和团体辅导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倾诉和交流的平台,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自己的情感问题和人际关系。

教师的角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可或缺。

许多学校加强了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和心理素养。

这不仅包括心理学知识的学习,还涉及到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和建立信任关系的技巧。

心理教师在学校中发挥着引导和支持的作用,为有心理困扰的学生提供专业咨询和辅导,同时也帮助全体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家庭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支持系统。

家庭教育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

因此,学校应当加强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定期开展家长座谈会、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活动,提升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和参与度。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7篇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7篇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7篇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篇1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探讨、开展,结合学生实际,我校大部分老师都写了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论文、案例分析和调研报告。

大部分学生从心理不健康向健康的方向转化。

如四年级的申闰武同学曾经严重违纪,有时上课他竞在地上打滚。

自开展心育活动起,在老师的耐心教育下,这个贪玩好动的男生慢慢开始好转,现在已成为全班最守纪律的学生之一。

又如三年级的张海洋,他经常逃学,针对这种情况,老师不厌其烦的找他个别谈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真诚所至,金石为开。

如今的张海洋以是班里的学习尖子,与过去厌学相比,判若两人。

心育工作的开展,优化了班级管理,学生的思想品德在心育中逐渐升华。

心育前,有个班级管理不善,常出乱子。

经过三年努力,现在该班基本上实现了学生自治,班风大有好转。

由于全校师生的通力协作,学生中形成了讲文明、守纪律、做益事的校园新风尚。

以教育科研为动力,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一种面向学生的全新的教育活动,而且是一种科学性和实践很强的教育活动。

全体教师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观念的提高固然重要,但能使他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用更加重要。

为此,我们动员教师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科研中来,让他们边实践边科研,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再回到实践中去,反复循环,形成各具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风格。

在课题研究实施的过程中,课题组成员积极撰写论文,及时总结心得体会,用于指导教学,并进行教育科研,以教育科研为动力不断地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进行学科渗透。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当然也是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校园生活对学生心理发展起到很大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学生的课堂学习,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应该在课堂教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与方法、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学生间的学习交往都成了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外部环境。

所以我们除了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以外,把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中之重来抓。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心得(通用5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心得(通用5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心得(通用5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心得共五篇1(5642)字在学习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实际,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借此机会将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做法和思考。

一、学习《纲要》,统一认识,关注学生心灵成长我校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行政例会、年级组长和每两周一次的教师学习工作会议,组织学校行政、教师认真学习《纲要》,吃透精神,统一思想,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通过学习增强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我们认为,《纲要》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目标、对象,规划了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对于我们把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科学有序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

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高度的指导性、鲜明的针对性、切实的操作性。

为了有效地做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还结合学习对学校、教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进行了分析:学校多年来牢固树立“德育领先,五育并举”的办学理念,突出以“五爱”教育为重点,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教学生做人为核心,确定了“播种、培育、收获、提高”的德育工作思路,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同时也造就了一支敬业爱岗、乐于奉献且热心德育工作的教师队伍,学校的“三风”建设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当然也应该承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思想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多元文化思潮冲击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诸如独生子女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特别是在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环境适应、同伴交往、情绪情感、行为表现、个性问题以及趋势越来越严重的学习困难综合症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都深切地让家庭和学校感受到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迫切性。

通过学习、分析,我们认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针对小学生身心发展及现状,确定符合学校实际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全面规划,分层推进,面向全体,点面结合,育心活动,贯穿始终,家校牵手,整体促进。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通用5篇)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通用5篇)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通用5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1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中越来越重要。

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成功与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下面就我在心理教育方面的几点心得:一、抓认识提高,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日新月异的急速发展和变革,各种不良思潮和矛盾使在校青少年学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小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差,所以小学生很少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

近年来,小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对此不能置之不理,不能只注重分数而不管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我们要培养的是人才而不是废才,更不是害群之马,因此,我们全校上下形成共识:要下足功夫,正视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格,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抓学科渗透,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

我们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设上好心理健康课的同时,要求教师在各科备课时注意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因素。

思品课,抓好心理疏导的教育;语文课,以教材中大量的优秀文字形象,从这些人物身上体会和感悟良好的心理素质;数学课中研究重点是观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英语课则要求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使之敢于表现自我,增强学生群体交往意识,发展能力和个性;音乐、美术等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给人以美的熏陶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2024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范本

2024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范本

2024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范本总结了2024年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体会,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落地情况在2024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学校注重了课堂教育的落地情况。

首先,教育部门加大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广力度,明确要求学校每周至少安排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到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

其次,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综合考虑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语文、数学、科学等常规课程中,通过情感教育、思维培养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此外,学校还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家长教育的范畴,开展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估与改进在2024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学校重视对教育效果的评估与监测,并根据评估结果积极改进工作。

首先,学校建立了全面系统的心理健康评估体系,通过心理测试、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其次,学校注重对心理辅导教师的培养与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工作水平,以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此外,学校还定期组织教师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经验的交流与分享,激发教师的创新思维,促进工作的改进与提升。

通过积极评估和改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了持续的优化和发展。

三、构建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共同体在2024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学校注重构建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共同体,鼓励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共同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

首先,学校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或副校长担任组长,各年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负责人、心理辅导教师等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共同研究、制定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其次,学校注重广泛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效果,激发全校师生的参与热情。

在校园内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栏,发布心理健康教育资讯和活动信息,还组织了各类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增强心理素质。

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调研与思考

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调研与思考

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调研与思考进一步加强我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调研与思考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中小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学业成绩和未来发展,还可能导致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

因此,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和方法,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压力和困惑,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培养他们的心理素质、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这也是保障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

二、现状分析(一)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1.心理健康问题日益高发。

在现今社会,中小学生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比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导致很多中小学生出现了焦虑、抑郁、孤独等心理问题。

2.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多样化。

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不仅有明显的行为表现,也有很多隐藏的内心问题,比如学习退缩、自卑等。

3.心理健康问题对中小学生学业和生活的影响。

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中小学生的学业成绩,还会导致他们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出现自残等严重行为。

(二)我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1.教育体制逐渐完善。

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逐渐纳入教育体系中,并且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在不断完善。

2.教师和家长的意识提高。

教师和家长对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越来越认识到,并且也开始主动学习和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3.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教师对于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和技巧不够了解;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缺乏一些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等。

三、调研方法与过程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我们采取了多种调研方法和手段。

具体如下:(一)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一份针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卷,并在全区范围内进行了发放。

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活动心得体会(7篇)

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活动心得体会(7篇)

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活动心得体会(7篇)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活动心得体会【篇1】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需要,也是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

现在很多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心理教育”从课外引进到课内,纳入学校教育的总体规划之中,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主要采用课堂上教师创设情境,组织多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通过自身感受获得他们所需的知识的模式。

然而在心理活动课的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一些需要探讨的问题。

比如: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还是全由老师包办、代言;学生参与活动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是形式的还是实质的,是局部的还是全体的;学生在活动中是自觉地体验、领悟,还是光凑热闹,只为娱乐,这些问题直接涉及心理活动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我认为所谓“活动”是以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动,是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和形式中,积极主动参与并充分体验。

如何让心理活动课真正活起来,如何让学生主动动起来,这是值得探索的问题,我认为需要把握以下几点:一、认识活动课,把握“四是四非”1、心理活动课是预防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而非心理疾病的治疗。

据专家调查,中小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发展性问题(即伴随学生心理发展阶段和交往范围的扩大出现的问题)和障碍性问题(属心理疾患)。

从总体而言,多数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健康的,约有10%左右的学生存在发展性问题,而存在需要心理治疗的障碍性心理疾病的学生人数不到1%。

这点说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应是以预防和发展为主。

2、心理课是以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发展良好心理品质为目的,而非纯知识理论的传授。

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主要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其重点在于指导学生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学习。

教学模式宜采用生活经验型,以解决学生身心发展和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为主,让学生了解有关自身发展的心理学基本知识。

但要求教师本人不仅要有心理学专业知识的理论基础,还要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行为特点,防止教学纯理论化,脱离学生实际。

心理健康教育反思(精选8篇)

心理健康教育反思(精选8篇)

心理健康教育反思(精选8篇)心理健康教育反思1心理教育课不同于一般文化课,它的授课方式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其授课内容、方式、语言等等都与一般的文化课有很大的区别。

而且涉及的知识领域是十分广泛的,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加以整合,灵活运用,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课体现其科学性。

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知、情、意,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源于实践,用于实践,经过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摸索、总结、思考、调整,我逐渐形成了以下的思路和想法:一、抓住学生心理,以趣促学: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同样的内容,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加乐意和主动。

面对从未正式接触过心理方面知识的学生,从情绪感染到情绪升华,从“肢体语言”到“从众”,引起了学生对心理世界的好奇,进而讲述提高心理素质的好处:提高学习效率;合理调节情绪;形成良好性格;学会与人交往等,同时说明这些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后要涉及的内容。

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引起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兴趣和重视,阐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意义和目的,并让学生正确的认识心理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目标,也为以后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二、坚持核心原则,形散神聚: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点在于活动中的体验,绝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活动应该有主题,有核心。

心理健康教育课也应该坚持一个核心,并围绕这个核心,“行散神不散”,着重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心理素质,让他们学习和体验到对自己的终生发展有价值的核心观念。

三、聆听他人故事,因势利导:心理健康教育课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获得的心理体验和感悟程度。

学生总是非常关注他人在同一问题上的表现,喜欢聆听他人的“故事”。

(1)心灵感悟:在课堂上,可以让同学们聆听同龄人的“故事”。

试图让学生明白这些问题别人都有,自己有也很是正常的,并相信这些问题可以解决,进而学习和掌握方法。

其实学生在聆听的同时,也在审视自己。

(2)自我开放:如果心理教师能在适当和必要的时候,作真诚的自我剖析、自我开放,学生也会减轻自我防卫心理,真实地表达自己、安全地探索自己。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11篇)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11篇)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11篇)给大家带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篇1)我有幸参加了教师心理健康培训,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对我个人而言,收获确是丰富且充实的。

这次培训不仅仅是一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培训,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更是一次精神的盛宴,每个讲座都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在此期间,我自学了网络课程,对心理健康有了初步的了解,使我意识到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重要性,意识到育人的重要性,意识到教师健康的心理对学生以及自身的重要性。

在这次培训中,我有了很大的收获,感受颇多。

一、通过培训,我认识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每次看到一些有关学生因品行障碍或人格障碍做出违法事情的时候,我的心情便很沉重。

为何有那么多的学生,会无所顾忌地去违法犯罪,为患社会,我想这除了少数客观的原因以外,更多的还在于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不够重视,导致他们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等。

造成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是学习压力、社会影响、家庭环境和教师的教育方法等。

如我班有个小男孩,长的活泼可爱,但是上课总是喜欢打断老师讲话,跟同学玩时又喜欢动手动脚去搞别人,因此经常遭到同学的打骂,还有,作业老是慢别人一拍,就此,我将情况向家长反映了几次,但家长却不重视,一段时间后其成绩及下降。

后来我只好再次找来了家长,先教育家长要从小重视培养小孩的良好习惯,并告诉他其孩子智力很好,很有发展前途,应该用鼓励的方法让他改掉坏习惯。

接下来我也找学生交谈了几次,跟他聊聊学习上的优点与缺点,让他要有信心地改掉坏习惯。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现在基本上能改掉上课不随便插嘴的坏习惯,对学习也有了更浓的兴趣,也变的更细心了。

由此可见,只有了解学生存在问题的成因,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去避免它,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各科文化知识,养成良好的习惯,得到全面发展。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

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1一、用成功唤起学困生的自信学困生学习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学习情绪低落自卑感严重,总以为自己不如别人,低人一等,缺乏自信,对学困生我坚持做到勤诱导、勤沟通、勤发现、勤鼓励。

教师除了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之外,还应依靠班集体的力量来缩小落后面,让学习好的与学困结对子,在教学过程中随时穿插讨论、同桌交流,使中优生加深理解,并让学困生得到再学习的机会。

更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

二、要了解学困生并找出他们的闪光点学困生由于学习较差,常常受到家长和教师的厌弃和训斥,受到社会和同学的歧视,人们抹煞了他们的优点,只看到缺点,觉得他们一无是处。

在班上他们抬不起头来,严重的自卑心理又滋长了他们对学习的厌恶情绪。

要改变这种局面,只能用教师真诚的爱,去温暖他们的心,找他们的闪光点,给他们更多的关心爱护,消除学困生的自卑心理,使他们树立“我与其它同学一样能学好的信心。

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他们的特长,让他们担任一些力所能及的职务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适时征求他们对教学的建议,使他们与他人平等交往,觉得他们和成绩好的同学是平等的。

了解他们的爱好与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

对一个好老师而言,只有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引导他们成为有个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

要成为这种局面,只能用教师真诚的爱,去温暖他们的心,找他们的闪光点,给他们更多的关心爱护,消除学困生的自卑心理,使他们树立信心。

使他们与他人平等交往,觉得他们和成绩好的同学是平等的。

三、实行面批作业,尽量减轻作业负担针对学困生的特点和缺陷,进行面批作业。

教师给以正确的指导是转变学困生的最好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实践与思考

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实践与思考

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实践与思考广东省茂名市方兴小学 陈华胜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否正常、健康,在家庭关系、同学关系、学习问题等方面的认识和处理方式的正确与否,往往会影响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才的重要问题。

心理健康是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前提和基础,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会提高。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

”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核心1.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心理学知识协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世界,适应社会,发挥潜能。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影响,培养学生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二者都是育人,在统一育人活动中各自都能发挥独特的作用,相互借鉴,相互促进。

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有一定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适当扩充和完善了德育的目标和内容;心理健康教育为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提供了新方法、新技术;最重要的是,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更新教育者的教育观和学生观,给整个教育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2.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进身体健康和身体素质的发展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寓于健康的身体;身体健康和身体素质的发展也依赖于良好的心理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尤其重视自我观念或自我意识,包括对自身形象方面的观察、概念、看法,关注自己的外貌美丑、体能强弱、运动机能优劣等,常将自己的形象与理想中的标准进行比较或与同辈人进行比较,比较结果或满意或自卑,倘不能正确对待,也会对身体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以上所述表明,健康的心理是身体健康的心理条件。

通过心理教育维护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是提供这种心理条件的重要措施。

不仅如此,良好的心理素质对身体素质的发展、体能的充分发挥也具有重要意义。

无论是造型美、生气美等身体美的各要素,还是力量、速度、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这些素质的发展无不需要相应的心理条件。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精选8篇)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精选8篇)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精选8篇)篇一: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听了本次心理健康的专题系列讲座,使我更进一步理解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听评课懂得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学活动,现今社会不仅要求我们具有健康的身体,而且需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经过这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我的收获很大。

不仅学习了许多专业的心理知识,以前很多的疑问都得到了解决,我真正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学习后的一些心得:一、教师自己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通过一线的教学经历,深深的体会到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周边的人,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

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一一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

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

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

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

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

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给自己充电,例如:学习做旅行家,用胶片记录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学习做美食家,在品评佳肴的同时自己也做一次大厨。

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

2024年小学心理教育健康心得体会

2024年小学心理教育健康心得体会

2024年小学心理教育健康心得体会2024年,小学心理教育健康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通过对小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健康教育,我深感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以下是我对于2024年小学心理教育健康工作的体会和心得,希望能够与大家分享。

一、重视师生心理健康在2024年,学校领导对师生的心理健康给予了高度重视。

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专门负责研究、推广和培训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工作。

每个班级都配备了专职心理辅导老师,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活动和讲座,帮助学生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提高心理抗压能力。

同时,学校也注重为教师提供心理健康培训,提高师生心理健康水平。

二、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2024年,小学课程中加入了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除了传统的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外,学校还开设了心理学课程。

通过了解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让学生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和情商。

此外,学校还组织了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活动,如情绪课堂、心理咨询等,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在2024年,学校与家长之间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学校每年都会举办家长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帮助家长们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和心理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支持。

同时,学校还定期与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共同制定解决方案。

通过家校合作,学生们在家庭和学校两个重要环境中得到了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

四、注重心理健康的评估和跟踪2024年,学校进行了全面的心理健康评估和跟踪工作。

学校借助专业的测评工具,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科学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干预措施。

同时,学校还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记录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表现和成长。

通过评估和跟踪,学校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支持。

五、注重心理教育与健康教育的融合2024年,学校将心理教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模板5篇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模板5篇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模板5篇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篇1这次参加了单位组织的心理健康培训,受益匪浅,感想颇多。

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肤浅的体会。

一、使我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通过培训学习,使我对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从少到多,由浅入深。

使我认识到:健康不仅是身体上没有任何疾病,而且也包括心理方面没有任何问题,如能正确了解和接纳自我,能正确地感知现实并适应现实,良好的适应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平衡过去。

二、懂得了教师应具备健康的心理。

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

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

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一名优秀的教师,会在课堂中营造出和谐与温馨的气氛,让学生如沐春风。

因此,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出发点。

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不断地完善品德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三、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一生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我们总能在报纸或新闻中看到学生自杀的事例,为学习,为人际关系等等,且有增长的势头,这就说明现代学生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

因此,在层出不穷的新现象、新问题面前,心理健康教师力求“对症下药”,从心灵上给予学生鼓励和信心,了解学生的不良心理的成因,既包括学校因素,如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也包括家庭、社会因素,如家庭的生活环境、抚养环境,社会风气等。

当我们感觉无力摆脱社会风气的困扰时,就应该会同学生家长采取较为科学的方法教育子女。

例如,可以尽量创设健康的教育环境,可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与学生家长沟通思想,相互配合,而且要将其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认识1. 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八十年代以来,也把培养青少年健康心理的问题摆到了重要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四条明确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更是把心理素质培养作为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标准之一,要求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技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中学德育大纲》也把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作为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原副总理李岚清在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上讲过:“提倡素质教育其本质是要按照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使学生成为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知识丰富、学有所长、思路宽广、实践能力强,能适应社会发展‘四有新人’”。

可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党和国家对学校教育的要求,是学校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要实现我校“全面打好基础,发展个性特长,培养创造精神,提高人才素质”的办学指导思想必须以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

2.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以“高科技、高效率、高竞争”的“三高”为特征的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具有高耐挫力,以正常的心态,正确地面对竞争中的挫折和失败,学会合作,防止消沉、颓废、沮丧、偏激的心态出现,在此背景下,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3.是现代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从本世界五六十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世界教育改革的浪潮此起彼伏,涉及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其目标可以归结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生存”的教育主张,这一切都必须以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前提条件。

4.是解决日趋严重的心理问题的重要手段。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各种竞争的加剧,人们的心理负荷在加重,心理问题在上升趋势。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算,20%的人存在心理卫生问题和精神障碍,至于日常生活中就可观察到的各种各样的轻微的心理问题在人群中更是大量的存在。

当代中学生由于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激烈变化时期,心身发育的未成熟,社会阅历的缺乏,心理调整能力差使他们对生活、学习中所发生的各种心理冲突不善处理,因而心理和行为就更容易失常。

特别面对升学压力和繁重的课业负担和家庭盼子成龙成凤的压力,他们的各种心理困惑、心理失衡,甚至心理疾患得不到及时地排解,消除与矫治,这就便得中学生心理不健康或还无全健康的比例更大。

要排解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学和在应知能力、人格特征、情感意志和人际适应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学校必须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心理是人一切行为活动的基础和背景,是人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的基础构成因素,就学校而言,学生的心理状态、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的基础构成因素,就学校而言,学生的心理状况如何,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首先必须认真关注和考虑的,因为一切教育活动的效果,如知识技能的掌握智力的挖掘与培养,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与发挥,美好情感的培养与激发以及顽强意志的培养与锻炼,无不取决于学生当时的心理状态,从此种意义上可以说,心理素质成为各项素质教育的基础,要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首先要做好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工作,这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基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突破口。

5.是学校更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的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曾碰到或听到这类事,某同学虽经老师的反复做工作,但学习情况还是越来越糟,某某差生虽经多方面的反复转化,但是没有明显效果。

是什么导致我们自认为有效的德育措施也会失灵呢?是学生朽木不可雕,这是顽固不化呢?深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没有把好问题学生的脉搏,而没对症下药。

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只要我们运用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对问题学生认真分析,就会发现,一些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不是思想品德不好引起,而是由于心理问题引起,对于这部分人如采取常用的德育措施,自然没有多大收获,弄不好还会越搞越糟,他们的工作就该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来做。

6.是有效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措施每个学校、每个班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某某同学虽然很用功,但成绩一退再退,常陷入莫名的烦恼中,在初一、高一的起始学期学习常会出现大的变化。

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学生的学业困惑,在诸多学生心理问题中最为普遍。

学业困惑是心理因素引起的,实践证明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心理咨询+学法指导。

真正有经验的班主任必会必会把这项工作当作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措施,渗透到各种场合的集体、个别谈话中去。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易学科化有些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学校的正规课程中,当作一门学科来对待,在课堂上讲述心理学的概念、理论,方式单调、乏味。

殊不知,心理健康课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烦恼,以及出现的诸多不适应的发展倾向,帮助他们减轻心理负担,让他们轻轻松松学习。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不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心理学知识,而是要通过多种途径,强化与学科教学的结合,并有机地融合在班主任工作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之中,体现在各种丰富多样的活动训练中,反映在环境优化和潜在教育资源的利用上。

一味地追求学科化,只能是流于形式,无法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易医学化有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治疗”和“指导”意识较强,选择心理障碍的较多,选择发展性问题的较少,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肆意医学化,违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要求和内在规律。

有的学校让校医充当心理辅导人员,像医院里记录病历一样来对学生情况进行登记。

不少学校的领导、教师对学生进行了错误的宣传,使学生认为只有当心理有疾病时才能去心理咨询室,这种医学化的倾向已经严重地阻碍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进行。

据笔者调查,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主要包括学习、自我、人际关系和生活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其比例分别为30%、20%、30%和 20%左右。

在我们另一项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压力事件的调查中,则发现有30%属于学习方面, 40%属于人际关系方面,其他方面的占30%。

可见,学习、自我、人际关系、生活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心理行为问题,是中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形式。

根据个案和调查统计,心理疾病、心理障碍不到学生总数的1%。

这就是说,中小学生的心理从总体上来说是健康的,只是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适应性的问题,不能和医学意义上的心理疾病、心理障碍简单地混为一谈。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常有片面化倾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片面化的倾向。

有人过多地关注各种心理测验,依赖测验所得到的分数,这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有的学生参加心理测验后由于分数较低,不仅受到同学的嘲笑,在自己内心也留下了深深的阴影,把自己归为“异类”,结果导致心理真的出现了问题。

在教育对象的选择上,教育者趋向于选择中学生,忽视了小学生和毕业班的学生。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小学生由于年龄小,不会有什么心理问题,而毕业班的学生面临升学,没有时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因而出现了教育对象上的片面化。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上,主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心理教育,如青春期教育、人际关系能力培养、耐挫能力培养以及学生的性格、情绪等方面内容,而忽视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考试心理、学习适应性等)教育和职业心理教育(为学生在职业定向、升学考试及职业分析、兴趣的了解与测试方面提供咨询服务)。

实际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是上述三方面的教育同时进行。

此外,有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偏重心理咨询、轻视心理辅导,偏重学生个体、忽视学生群体,重视调适性心理咨询、轻视发展性心理辅导,这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易陷入形式主义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化倾向表现为,有些学校虽然名义上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开设了心理健康课,配备了教师,但是由于教育者自身教育观念的影响,往往用传统的教育思想和一般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再加上宣传上的不力,心理咨询室、心理健康课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心理咨询室形同虚设,前来咨询的学生寥寥无几,仅是作为应付上级检查的“硬件”之一。

另一种表现是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混为一谈。

有人把心理健康教育简单看作学校德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认为没有必要单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还有人把心理问题和思想品德问题混为一谈,用德育的方法来对待心理问题。

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任务、实施方法有明显的区别。

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常忽略教师这个群体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而忽视了教师的心理健康。

殊不知,教师的情绪、情感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情感,况且,教师是一个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职业。

一般认为,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家长及学校的需要,不能表现出烦躁、沮丧等情绪,这不能不造成角色过度负荷,而且其角色的多重性(教师既是学生的教师,又是一家之长、孩子的家庭教师、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和社会的模范公民),也使教师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做出种种心理调节。

因此,忽视了教师的心理健康,这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

三、我校心理教育的具体做法1.重视教师培训①请专家来校上课。

如丽水学院教科所所长虞伟庚、浙师大心理学博士陈波等来校上课,开专题讲座。

②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并作为校本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校长、行政领导,心理教师不定期就某些专题给全体老师开课。

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掌握基本方法和技巧。

③经常派心理教师外出培训、参加年会等,及时带回新的信息,促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④不定期组织心理教师前往心理教育工作做的较好的学校取经、交流。

⑤注重培养心理健康教师的后备力量,对于一些对心理健康教育有兴趣,并且较有潜质的教师注重培养,。

每周由六位心理心理教师轮流开设团体心理辅导公开课,要求各位任课教师每月至少听一堂心理辅导课,各位班主任每月至少上一堂心理辅导课,并做好检查工作。

2.设置知心桥信箱在九二年知心宫基础上于一九九五年设立起来,在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起始阶段起到很大的作用。

因为,当时的学生对心理问题还是很忌讳,多数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不敢直接面对教师,知心桥信箱就成了许多同学安全解决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

当时在操作时,成立了一批这方面兴起的教师和学生,专人负责将各类问题的信件送给有专长的教师手中负责回信,学生(主要是高二高三学生)则负责初中一些容易解决的问题的解答,对于一些共性的问题我们则通过广播站、黑板报予以不署名广播、刊登,给更多的学生予以指导,在当时条件下给我校学生中形成良好心理,健康教育氛围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现在它仍然是我们联系学生的重要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