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易错剖析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小题。
君子知“怕”①朋友是个小心谨慎的人。
生活中,家里没人他从不让家用电器工作,怕引发火灾;晚上睡觉他一定会关掉煤气,怕发生泄漏;上街绝对遵守交通规则,怕出现意外。
工作中,他遵章守纪、秉公办事,怕一不留神成为阶下囚。
②我非常赞赏朋友的做法,因为他知“怕”。
其实,小到个人,大到国家,不都应该心存畏惧吗?③个人应该懂得畏惧。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天命就是老天爷赐予的命运;大人是指有地位、有号召力的人;圣人之言,是指古往今来那些道德高尚的人所发表的言论。
孔子所说的“君子三畏”是否适用于今天的社会生活,我们姑且不去讨论,但对于他“人要知畏惧”的主张,我双手赞成。
在现代社会,我觉得人应该“怕”的至少有两种:一是应该“怕”法律,就是要遵守基本的法律与规章制度,用古人的话说,叫“畏法度”;二是应该“怕”道德,也就是那些虽不违法,但明显违背社会道德、会被人戳脊梁骨的事绝对不做。
那些因为图一己之欲、逞一时之快而无视法律和道德的人,当他们为自己的“无所畏惧”痛悔不已的时候,不也正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吗?④不仅个人要学会知道“怕”,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许多国家都经历过苦难和挫折,人民曾经深受其害,国家的文明进程也大大受挫。
有的国家不知“怕”,对过去的苦难和挫折毫不上心,总是好了疮疤忘了疼;有的国家却总是“怕”着,生怕类似的悲剧重演,因而他们总是居安思危,充满忧患意识。
1845年,一种卵菌登陆爱尔兰岛,使得全岛土豆减少三分之一,灾荒一直持续到1852年。
这场大饥荒使爱尔兰人口锐减20%至25%。
爱尔兰人没有忘记这场苦难,他们在首都街头竖起了大型的纪念雕塑,其中一组饥民的群像栩栩如生,那哭天喊地的表情时刻提醒人们不能忘记历史。
在罗斯康芒郡的一座庄园里设立有大饥荒博物馆,里面有关于这场饥荒的最完整的收藏。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解析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解析一、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跳出心灵的“井口”刘元通①人生需要参照。
没有参照就没有比较,缺乏比较就容易迷失自我。
②《庄子》里讲了一则寓言故事:有一位河伯,以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欣然自喜,等到看见茫茫大海后,才发现自己的可笑。
类似故事还有“井底之蛙”,由于坐井观天,目力所及怎么也超不过井口。
这启示我们,自觉拓宽思维与行动的边界,才能跳出“井口”。
③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一把标尺,既衡量着自己,也丈量着他人。
这把标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生格局、发展后劲。
格局在井中,心灵便容易被点滴成绩或些微挫折填满,要么骄傲自大,要么畏葸不前。
从井底跳出来,努力拓展格局,成长的半径才会不断延伸,一切也就皆有可能。
④现实中,自我设限的“井口”时常可见。
有的人吃不得苦,经历一些艰辛挫折就难以承受,殊不知美好生活总是来之不易;有的人经不住夸,稍微取得些成绩、得到一点赞赏,就开始飘飘然;有的人沉不住气,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缺乏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坚韧……凡此种种,往往是因为看不到山外有山,也不懂得止于至善。
类似“井口”心态一旦固化,就会在无形中为成长进步设置了天花板。
⑤跳出心灵的“井口”,应该始终保持对未知事物的好奇。
科学家牛顿曾自喻为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小孩,不时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鼓舞,却对不远处的“真理大海”一无所知;国画大家李可染晚年自称“白发学童”,仍然保持一种孩童般的“空杯”心态。
他们深知,世界无比广阔,有无垠的疆域等待自己去开拓,因而保持着谦逊、进取的姿态。
目光高远,向着地平线不断迈进,一个人就不会在意眼前的波涛。
⑥跳出“井口”,并不意味着跳到另一口“更大的井”里。
因而,还应明确奋斗的方向,校准人生的参照系。
实际上,对一个人来说,比所处位置更重要的,往往是正确的方向。
一旦参照错了对象,规划错了路径,无异于缘木求鱼,达不到超越自我的目标。
中考议论文阅读要点及易错点梳理
中考议论文阅读要点及易错点梳理2016-01-08 09:12相关知识议论文知识点概要:议论文的定义:议论文是用逻辑、推理和证明,阐述作者的立场和观点的一种文体。
这类文章或从正面提出某种见解、主张,或是驳斥别人的错误观点。
新闻报刊中的评论、杂文或日常生活中的感想等,都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议论文的三要素。
(一)、论点——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
论点的类型论点包括: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初中的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①有的文章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②有的文章有几个并列的分论点。
论点位置:A、经常放在文章开头;B、放在文章中间;C、放在文章结尾;D、标题直接提出;E、没在文章中直接表现,是要读者概括的。
(把握论点的位置有助于我们找论点)(二)论据:是支撑论点博瀚教育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正确的理由和依据。
任何论点,只有被充分的根据作证明后,才会有说明力;没有根据的论点,既使正确,即使深刻,也不能说服人。
所以作者在表明自己观点态度的同时,,也必须提出充足有力的根据,比如赞成什么,为什么赞成,认为某个现象不好,根据是什么,这样才能做到有根有据,以理服人。
议论文的论据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A.事实论据:事实论据包括史实、典型事例、统计数字等。
作为事实论据的材料必须真实、确凿、并且有代表性,所选的事例和观点要统一,否则就失去了事实论据的说服力,影响了议论效果。
B.道理论据:包括被实践检验的真理、古今中外名家的论述、格言、谚语以及自然和社会科学的原理、概念、定律、公式等(三)论证A议论文的论证方式有以下两种:①立论:直接提出并阐明论点的论证方式叫立论。
用这种方式写作的议论文被称为“立论文。
”。
②驳论:通过反驳对立的论点来阐明自己的论点的议论方式叫驳论。
这类议论文常称为“驳论文”。
B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如引用故事则属于举例论证,如引用名言则属于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常有“同样”“诸如此类”等词语)议论文的语言1、议论文语言风格——概括性、准确性、严密性、逻辑性、生动性。
初中语文易错题专题三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含解析)
初中语文易错题专题三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含解析)一、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小题从脸谱说起叶秀山①脸谱在京剧艺术中不可或缺,实在是我国艺术家对世界艺术作出的特殊贡献。
不过,以前也常听批评家在贬义上使用这个词,说人物没有个性,有公式化、概念化的毛病,则斥之曰“脸谱化”。
②其实,脸谱与概念、公式是完全不同的。
概念、公式是抽象的,但脸谱却不能归结为抽象。
我想,批评脸谱公式化、概念化的,其中有一点未曾深察的是在那个“谱”字上。
③“谱”有标准、准则的意思。
我们常说某人说话、行事“没谱”,是言其做事说话不遵守一定的规则,无法沟通、交流,也无法理解。
“谱”是要大家都能遵守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谱”还有谱系的意思。
谱系是历史性的,是一种传统。
历史不同,传统不同,谱系也就不同,于是有各种不同的家法、流派。
京剧的脸谱,也有不同的家法,同样是曹操的脸,勾画上也是大同中有小异。
此外,凡称“谱”的,都是有待去实现的。
“谱”自身是实践的“本”,好像是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设计方案。
光有个脸谱不能成为“活曹操”“活包公”,要成“活某某”,还看演员如何去演。
④现在书店里有许许多多菜谱,分属各种不同的菜系:四川的,淮扬的,上海的,广州的……但菜谱不是菜,不能吃。
菜谱给人一个规范,有的很详细,看起来也很死板,如加盐多少,文火炖半个小时等等。
这个指标,对于普通家庭主妇而言,是帮助她做出中等水平的菜肴来,不至于不堪入口。
但厨艺上乘,在于把握火候。
火候,是一个综合性的分寸,不是“30分钟”“35分零5秒”那样死板的,到时一定起锅。
“火”曰“候”,乃是一种征候,是靠操作者的经验体会感觉出来的。
把握火候不是理论性的,而是实践性的,因而不仅仅是实用性的,而且是艺术性的。
就实用性而言,做出来的菜,有个中等水平,能吃就行;但就艺术性而言,火候是必须掌握的。
舞台艺术中也有火候,是把各种“谱”——包括曲谱、身段、脸谱……都艺术地“兑现”出来,是要艺术家把这些“谱”用活了,塑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来。
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也说颜值①过去,我们夸奖一个人长相英俊、风度潇洒,喜欢用“一表人才”。
现在,网友们又发明了一个热词:颜值。
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颜值”呢?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相貌从未被大家忘记,“貌比潘安”的赞誉流传至今。
但潘安被称赞并不单单因为他的相貌,他的德行、他的才华、他对妻子的专情才是他被后人记住的关键所在。
所以,颜值高固然是优势,但仅有高颜值是远远不够的。
③颜值高,让人易于在社会生活中占得先机。
在人类的进化史中,真的难以彻底剔除人性中的“爱美”基因。
放眼当今世界,相貌甚至被当成了一种商品或一个消费符号。
在职场、社交场以及婚恋场上,颜值高的人都比颜值低的人更加如鱼得水;而那些颜值不高的人,却不太容易在第一时间得到别人的垂青。
于是,很多人吐槽说:对这个看脸的世界失望了!④如果仔细研究人类发展史,颜值不高的人,对这个世界大可不必失望。
就长远发展来说,一个人更重要的是拥有德行和才华。
⑤貌因德而美。
外表是皮囊,德行才是核心,若非如此,再好的相貌也没有价值。
汪精卫长相英俊,气度不凡,可谓“颜值高”,但这样一位相貌出众的热血青年后来却做了汉奸,至今仍遭到中国人的唾弃。
德不配颜,徒有“颜值”之虚名,其“高颜值”反倒成了一个笑话。
⑥才补颜不足。
颜值低是一种“先天不足”,才华却是弥补这种“不足”的营养剂。
英国人戈登在他的著述中对晚清大臣曾国藩有如此描述:个子中等,身材肥胖,脸上皱纹密布,脸色阴沉,目光迟钝;穿着陈旧,衣服打皱,上面还有斑斑的油迹。
可以看出,曾国藩的外貌并不“漂亮”,可谓“颜值不高”,但他却在大风大浪中凭借过人才华,成就一番事业,名留青史,令人敬仰。
⑦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现在也有流行语“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终于人品”。
无论是一个人如何风华绝代,最后沉淀下来值得祢道的只有两样——德行和才华,然后才可能说,这个人还有“颜值”。
初中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1.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别让“垃圾快乐”毁了你的生活①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时刻。
本想刷一会手机,就去睡觉或者读书。
结果手指一动,滑开手机,就再也停不下来。
看看朋友圈的消息,看看微博上的热搜,玩玩小游戏,刷刷短视频。
结果不知不觉中,时间已经过去大半,懊悔、心痛瞬间涌上心头,可再追悔,也已于事无补。
②其实刷手机、电子游戏、打麻将等等带来的都是“垃圾快乐”。
所谓的“垃圾快乐”,就是能带来短暂的精神快感。
比如搞笑的短视频、好玩的综艺、肥皂剧,看着非常过瘾,让人不禁沉浸于“哈哈大笑”的喜欢。
③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说垃圾快乐成瘾,比毒品成瘾更可怕。
毒品成瘾,每个人都知道是件必须拒绝和远离的事。
而垃圾快乐,一旦尝到了甜头,就会忍不住地想要更多,让你的意志迷失,忽略本来应该做的事情。
它默不作声地,让你慢慢成瘾,一层“快乐”的糖衣之下,也许会有刹那甜蜜的错觉,但久而久之,你就会尝到它带来的苦。
④为什么人会沉浸于“垃圾快乐”中呢?心理学的角度说:反馈时间越短的越容易获得快感。
你玩一会游戏,看一个搞笑短视频,马上就能哈哈大笑。
情绪带来的快感,让人忍不住上瘾,这么舒服的事情,谁愿意舍弃呢?反之,对于那些反馈模式比较长,获取快感的时间比较慢的事情,我们通常会觉得厌烦,难以坚持。
⑤比如,想要收获好身材,必须克服高热量美食的诱惑,再加之一次次挥汗如雨的运动。
学习读书亦是。
一两个小时的学习并不会让人直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它是通过日复一日的积累,在不知不觉中沉淀在看不见的气质、谈吐之中。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那些我们所追求的美好,亦不是唾手可得。
⑥我一直相信,走得太舒服的路,都是下坡路。
⑦毛姆说过这样一句话:“为了使灵魂宁静,一个人每天要做两件不喜欢的事。
”。
在人生路上,想要走得更长更远,你就必须一次次地去突破自己。
⑧在《声临其境》节目中,宁静的表现让我印象很深刻。
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议论文阅读复习》考点剖析
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议论文阅读复习》考点剖析《考试题型》引路一、本文标题有什么作用?二、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三、本文从几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四、作者如何证明论点的?即作者的论证思路。
(或×段是否能删除掉?)五、本文主要运用哪几种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六、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七、本文的“三段”有什么作用?八、请补充(事实、道理)论据。
九、如何理解重点语句或词语的含义?十、材料链接或联系实际。
考点一、议论文的标题有什么作用?或什么好处?解题思路:1、充当论点,揭示论题。
2、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3、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题1、以《反省——成功的基石》为题有什么作用?答:起着充当中心论点的作用。
考点二、如何概括中心论点?解题思路:1、看标题。
2、从分论点归纳。
3、从第①段或从最后一段找。
4、从总结性的语句中找。
5、重点的名言警句。
例题1、概括《反省——成功的基石》的中心论点。
答:反省是成功的基石。
考点三、本文从哪几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解题思路:1、一般每一个分论点就是一个方面。
2、如果没有分论点,就分析论证过程:①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②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③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
3、作答时一定要编序号,并且看分数答点,几分就答几点。
例题1、《反省——成功的基石》从哪几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答(1)、反省,令自己的品德更加高尚;(2)、反省,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3)、反省,让一个国家兴旺发达。
三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
考点四、常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解题思路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回答这类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常见的几种论证方法的概念。
(一)、论证方法的概念:解题思路:举例论证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事例或史实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道理论证是用经过验证的真理,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及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等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议论文阅读【含答案解析】
议论文阅读(一)阅读下面一篇议论文,完成1—4题。
读书不妨多一些“慢阅读”耿银平①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让读书活动成为更多人的精神爱好,品味到读书的快乐和雅趣,不妨多一些“慢阅读”的意识。
②所谓“慢阅读”,是指虽然当下进入了“加急时代”、“超音速发展时代”,读书,却仍需要优哉游哉的慢节奏、慢速度以及慢情调。
因为只有在“慢”中,与生俱来的机智情趣,才能和书香琴韵达成自然衔接,读书应该完成的精神活动,“体验”、“思考”、“质疑”、“沉淀”才能完成得从容不迫、饱满自在。
最重要的是,只有“慢”,兼收并蓄才能得到充分实现,让厚重书香成为人格发展的重要构成。
人因为爱书,所以智慧不断提高,书因为有了人的青睐赏爱,而陡增诸多妙趣。
③其实,从思维发展规律方面认识慢阅读,也是很有科学性的。
思维是活生生的精神活动,是一种灵感的产物,所以,就需要给予它足够的时间积蓄、思考余地和宽松环境。
④遗憾的是,电子阅读提高了阅读效率,也陷入了不少误区。
其一,读书速成化,不论看什么书籍,都喜欢速战速决,蜻蜓点水,错过了“品味”的好时机。
其二,就是俗浅化,满足于走马观花,比如很多人热衷于读图和漫画,宁愿让幽默化的图画牵着“思维鼻子”,也不愿主动探究、提出质疑和深度思考。
其三,就是功利化。
对有用的图书非常着迷,而对于那些所谓的名著和闲书置之不理,正如读书推广大使白岩松所言,“走到新华书店,全是一些有用的书,考试类的健康类的工具书啊。
这个社会都在倡导有用,什么叫有用呢?跟钱、权、名利有关,就有用!”⑤上述读书看似有成就,轰轰烈烈,其实不然。
因为思考不够深入,印象不够深刻,往往会成为“速朽”,陷入“快速、快感、快扔”的读书模式中。
⑥这种阅读倾向更容易让人们的精神气质变得非常浮躁和极端功利化,而将最应该坚守的情趣、品格和高尚人格忘掉一边;干什么事情都喜欢急于求成,不愿意等待和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
很多中学生“无心读名著”,不正是这种浮躁心态的表现吗?⑦因此,更多人读书的时候,应该慢阅读。
易错点17 议论文阅读之论证思路(抓住文中点示思路的语言标志)(解析版)
易错点17议论文阅读之论证思路 (抓住文中点示思路的语言标志)①明确论点②判定论证结构(即如何“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的)④准确语言表述(使用表承接关系的词语:首先一然后一接料■最后) 论证思路分析题的常见题型1.简要分析第X 段的论证思路(论证过程)。
2.请简要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
3.选文(第X 段)是如何论述……这一观点的? 4 .第X 段和第X 段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易错陷阱1.辨析文中点示思路的语言分析论证思路时要抓住点示思路的语言标志。
要学会抓住关键词句(语言标志)和段落准确提取和归纳答题信息。
议论文的文体特征鲜明,语言表达规范,因而在表达上呈现一定的规律。
®Q@©【易错点提醒一】辨析文中点示思路的语言【变式1—1】阅读下列选文,完成文后各题。
【文本一】志存高远脚踏实地①从放羊娃到全国技术能手,是90后全国人大代表师延财走过的追梦路。
前不久的全国两会上,他的故事被许多人知晓:儿时家境困难,寒暑假要放羊、打零工来补贴家用;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后,他刻苦学习焊接技能;走向工作岗位,一门心思钻研技术,终于成为“华龙一号〃的核级焊工。
回顾自己的成长,师延财说,在这个人人都有机会施展才③厘清段落层次华的时代,一定要努力实现梦想。
师延财的经历,便是许多青年成长的缩影:有梦想、志存高远,有行动、脚踏实地,通过努力奋斗,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
脚踏实地,方能行稳致远。
实现梦想的旅途上,二者缺一不可。
②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意味着树立远大志向后,还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把人生的路一步步走稳走实。
在世界技能大赛上为国家争光,曾是OO后小伙马宏达的梦想。
备赛期间,他每天至少训练7个小时:一双5厘米厚、能穿一年的劳保鞋,在他脚上两个月就磨破底。
终于,马宏达在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上获得抹灰与隔墙系统项目金牌,从技工学校学生成为世界冠军。
对青年人来说,在校园中学习,就要孜孜不倦、打好基础;在职场上打拼,就要立足本职、埋头苦干。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答案)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答案)一、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读书箴言当我们不假思索拿书来读时,会觉得很轻松,而事实上我们的头脑已成为别人思想的运动场了。
这样,读书愈多,思维能力反而弱化,犹如时常骑马的人步行能力必定较差,道理是相同的。
一条弹簧如果久受外物力压迫,会失去弹性。
我们的精种也一样,如常受别人思想的压力,也会失去弹性而变得麻痹。
以人的身体而论,我们所吃的东西并不能百分百被吸收,精神方面的营养亦同,身体靠食物维持健康,精神靠读物日渐丰富,但身体只吸收能吸收的东西。
同样的道理,读书人也仅能记住他所感兴趣的东西,也就是适合于他的感想体系或吻合他阅读目的的那些东西。
作家各有专擅,例如雄辩,豪放、简洁、优雅、轻快、诙谐、精辟、纯朴、文采绚丽、表现大胆等,然而这些特点并不是读他们作品就可学来的。
如果我们自己天生就有着这些特质,也许可因读书而受到启发,发现自己的天赋,以此为榜样加以应用,这样我们才能有类似的优点。
这样的读书可教我们如何发挥自己的天赋,也可借以培养写作能力,但须以和己有这些禀赋为先决条件。
书籍中也有无数的坏书,像野兽伤害五谷,使它们枯死。
读它们不但无益且危害甚大。
因此,我们读书之前要慎重选择。
一般人通常只读新出版的书,而不愿读前贤的容睿智作品。
有许多书,专门介绍或评论古代的大思想家,一般人喜欢读这些书,却不读那些思想家的原著。
他们宁愿让它摆在书架上,太可惜了!因为他们只顾赶时髦,他们觉得那些浅薄无聊的话比大人物的思想更容易理解,没有别的事情比读名著更能给我们精神上的快乐,我们拿起一本这样的书来,即使只读半小时,也会觉得无比轻松、愉快、清净、超逸,仿佛汲饮清冽的泉水般舒适。
这是由于古代语言之优美,更是因为作者的伟大和眼光之深远,其作品要历经千年,仍无损其价价值。
买书又有读书的时间,这是最好的,但是一般人往往是买而不读,读而不精,重要的书都应该再读一遍,一是因再读能更深入理解内容,再则是读第二次时,会有与第一次读时不同的情调和心境,犹如在不同的照明中看一件东西一样。
2020年中考语文指导:议论文阅读易错点梳理
2020年中考语文指导:议论文阅读易错点梳理1.论题、论点分辨不清。
有些议论文标题是论点,有些则是论题。
在答题过程中,题干要求找出中心论点。
有些学生就会把标题找出来做为答案,殊不知它仅仅一个论题,而不是论点。
实际上论题是作者所要议论的问题,而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
如2020年湖北咸宁语文中考试题浅谈态度》,很明显,这篇议论文的题目是论题式,如果在阅读时思考一下:作者针对这个论题发表了什么看法?表明了什么态度?这样就很快的找到“态度是学业和事业的催化剂,在学习和工作时,有了好的态度,你的人生就会更精彩”这个中心论点了。
2.提炼论点不准确把握文章的论点,一定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弄清作者是对什么问题而发议论的,针对所谈问题的看法是什么,必须要关照全文,有的同学会断章取义,甚至写成分论点。
提炼论点首先看文中有没有适合做论点的句子。
论点应该是一个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个完整的陈述句,是个概括性比较强的句子。
它能够在文章的开头,中间或结尾,有时题目也可能是中心论点,阅读过程中,我们凭着对文章的整体感知,不难确定某个概括性强的句子是中心论点。
如果文中没有适合作论点的句子,就需要我们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了。
概括时可适当借用文中的词句,实行提炼组织,以求全面体现作者的观点。
3.不能区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一般情况下很容易区分,但有些学生把文章中凡是名人的话都作为道理论据,这是不妥的。
名人的话有时包含在事实论据中,仅仅事实论据的一部分,而不作为证明论点的道理,这时就不能算作道理论据。
4.概括事实论据不简洁部分同学在概括事实论据时,或者照抄原文,冗长罗嗦,或者摘抄其中几句话,不能全面准确概括,这都是不妥当的。
必须依据论点将论据的本质特点把握准确,然后用简洁的语言实行表述。
一般采用“某某+怎么做(体现论点的内容)+结果”的方法实行概括。
5.补写论据不典型、不简明这种题型看起来要求比较宽泛,但一些同学补写的论据不典型,没有代表性,没有说服力,同时叙述繁琐,像记叙文一样实行刻画描写。
九年级语文 阅读理解议论文考点解析及专题训练之一
中考阅读理解议论文考点解析及专题训练之一考点解析一、归纳论点准确分析、归纳论点的关键在于关注论点的位置:1.看标题标题有时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这样的标题是一个明确的判断、完整的表述。
2.看开头有的文章开头旗帜鲜明地提出论点,或者引相关材料提出论点,或者归纳事例、名言提出论点。
要注意文中的提示语对论点的暗示作用。
3.看结尾有的文章先提出分论点,层层论述,到结尾再归纳出中心论点。
如果一篇文章开头部分有明确表明观点的语句,文末又有相同或相近的语句,以开头为论点。
4.看文中有的文章论点的提出往往有一个过程,需要经过一番论述。
应注意承上启下过渡性的语言。
此外,还有的中心论点隐含在论证中,需要归纳概括:(1)抓住中心词;(2)使用陈述句式(有些递进式结构的议论文,往往在结论处以反问句作结,应将反问句变为陈述句才可作为论点),不用代词、比喻句;(3)论点表述明确、全面;(4)语言简洁,文意通顺,不可华而不实。
要注意区分:1.论题与论点论题是作者论述的对象和范围;论点则以论题为前提,是作者对论题所持的看法,它应该是明确的判断,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
论点不能是疑问句,不能只有一个短语,不能使用比喻。
2.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设置分论点,是为了对中心论点起证明或补充作用。
示例1:(08’兰州)①曾经欣赏过台湾漫画家几米一幅题为《有效期限》的漫画,画的中心是一片浅绿的水,上部有一些叶片粗大、开满了紫花的藤儿,中间偏下是两块石头,大石头上坐着一大一小两个人,小石头上蹲着一只好奇的小青蛙,左下角一只小纸船正悄然无声地驶来。
旁边有诗云:一艘小纸船,悠悠地飘过来,吸饱水分,渐渐沉没,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有有效期限。
②美好的事物永远是有有效期限的。
我们喜欢梅花,是因为它独自绽放在寒冷的冬天;我们喜欢菊花,是因为它只是微笑在金色的秋日;。
假若世界上的花朵没有有效期限,我们对花的那份期待就会大打折扣。
世界上所有的美都有有效期限,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珍惜。
中考易错题系列常见的阅读理解错误原因分析
中考易错题系列常见的阅读理解错误原因分析阅读理解是中考考试中的重要项目,也是很多学生在考试中易出错的一项。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中考阅读理解题型,分析其中容易出错的原因,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本文将对中考易错题系列常见的阅读理解错误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字面理解的误区字面理解是阅读理解题目中最基本的要求,而在实际应用中,很多同学对题目中的一些关键词或短语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误区。
在解答题目时,如果只是简单根据字面意思,而忽略了上下文的语境,很容易导致错误答案的选取。
例如,题目中出现“但是”、“然而”等转折词,往往意味着后面会出现相反的观点或情况。
如果同学们不仔细阅读并理解这些词语的作用,就容易造成对题意的误解。
解决方法:建议同学们在解答题目时,不仅要注重字面意思的理解,还要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推断和理解。
特别是对于转折词等语气词,要注意其所引导的语义转变。
二、细节题的疏忽细节题是阅读理解题型中的常见题型,它考查学生是否能够从文章中准确地找到细节信息进行判断。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很多同学在解答细节题时,常常出现疏忽或忽略关键信息的情况,从而造成错误答案的选取。
解决方法:为了避免在解答细节题时出现疏忽的情况,建议同学们在阅读文章时,可以使用标记法来突出文章中的重要信息,以便在解答题目时能够准确地找到关键信息。
同时,同学们还要增强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从而更好地筛选出关键信息。
三、推理题的逻辑推理能力不足推理题是阅读理解题型中的难点,也是很多同学在中考中易出错的题型。
推理题要求学生根据文章中的信息进行合理的推断和判断,但很多同学在处理推理题时,由于逻辑思维能力不足,容易产生错误答案。
解决方法:为了提高推理题的解答能力,同学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可以通过解答逻辑题、进行推理训练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推理能力。
同时,同学们要在解答题目时,结合文章的信息,并进行合理的推断和判断。
四、题目细节的忽略阅读理解题目中的每个选项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往往会包含一些细节信息。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易错剖析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易错剖析一、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赓续①汉字音韵之美桂从路①最近,一篇网文《注意!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引发广泛关注。
不少网友发现,小时候被语文老师改正的错误读音,如今却得到“认证”。
对此,教育部有关部门回应,改后的审音表尚未通过审议,还应以原读音为准。
②说服到底念shuō fú还是shuì fú,铁骑究竟是tiě qí还是tiě jì?事实上,这些读音出现争议,并非首次。
早在2016年发布第三次《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征求意见时,一些经常出现的错误读音就成为规范读音。
除了这些日常用语中的读音改动,有些诗词中留存的古音被修改,也引发热议。
像“远上寒山石径斜”(xiá改为xié)、“乡音无改鬓毛衰”(cuī改为shuāi),这些修改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诗词的合辙押韵,影响了韵律美感。
③“名无固宜,约之以命。
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不宜。
”语言作为沟通交流的工具,发音是约定俗成的,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从春秋战国时期的“雅言”,到隋唐时期民族融合中塑造的“唐韵”,再到近代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形成的普通话,语音的流变从未停止。
如果把语言比作一条河流,那么这条河流中既有河水奔腾而下,也随着支流的汇入、地势的起伏,以及地貌、气候、植被的不同而不断变化,这是一个必然的现象。
④然而河流之下,也有着千万年沉淀而成的河床,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这才是河流的本质。
从历史的角度看,语言不仅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有着文化传承的功能,承载着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
我们何其有幸,能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中感受委婉的韵致,能从“天似穹庐,笼盖四野(yǎ)”中体会旷野的苍凉,这是语言文字跨越时空的力量。
⑤诗词作为一种文学形态,更承载着文化与心灵的密码。
中国传统诗歌对字词读音相当讲究,既要押韵,更讲平仄,这是中国传统诗歌之所以有独特魅力的重要原因。
议论文阅读题失误分析
议论文阅读题失误分析作者:郭应兵来源:《初中生·考试》2010年第07期近几年来,议论文考查主观性阅读题增多,题量大,分值高,考生失误也较多。
下面对失误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一、寻找论点,张冠李戴写出或概括议论文的论点,在议论文阅读中常考。
如2009年北京怀柔卷《小议传统读书教育》:“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福州卷《现代人需常存敬畏之心》:“说说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考生常常把论题当论点,或把分论点当中心论点,有的考生把结论当论点;对需要归纳概括论点的题目,往往只概括了要点的一半,造成概括不全。
如《读书与思考》一文,不少考生将论点概括为“思考特别重要”,未加修饰语“在读书中”,概括不准确,非常可惜。
应对策略:解答议论文阅读题,首先要通览全文,迅速找出各段的中心句。
论点大多出现在篇首,有时出现在篇中或篇尾,有的标题就是论点。
有的标题则只是一个论述的话题,没有对其作出明确的判断,如“立志与成才”。
有分论点的,就需要对分论点加以提炼。
有的议论文不明确提出论点,需要读者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概括,概括要全面,文字要简洁。
二、辨析论据,乱说一气论点、论据和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
针对论据设题,一般要求找出所用论据,这类题只要将论据找出来并扼要概述即可。
如,湛江卷《学会拒绝》:“文章第六段引用和珅的事例在内容和表达效果上有何作用?”有的要求将论据进行归类,更多的要求概括论据并说明作用。
有的要求考生补充论据,借此考查考生运用论据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如扬州卷《说说感恩》:“请你为‘我们中华民族是崇尚感恩的民族’再找一个论据,并加以简要解释。
”其失误主要有:不把概述事例作事实论据,或不把名言警句当道理论据,有的考生误把举例分析当道理论据。
分析论据作用时,不结合论点展开分析;补充论据时,论据与论点不一致,不能证明论点,或不对论据加以分析。
应对策略:要牢记,议论文的论据只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论据必须和论点一致。
(语文)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易错剖析及解析
(语文)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易错剖析及解析一、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做学问必须要坐得住。
①最近有媒体报道,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全身瘫痪的霍金在65岁生日之际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他计划做一次太空旅行。
霍金是一个神话,残疾人和科学巨人两种身份特征在他身上合为一体,他的科普巨著《时间简史》被誉为人类科学史上里程碑式的惊世之作,他对“黑洞”的研究使人类对宇宙又有了深层的了解。
这样的功绩和一个高度残疾的人联系在一起,确实能给人极大的震撼。
②探究霍金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我们固然可将之归于他的天资聪颖,但我觉得霍金和他母亲的解释或许对我们更有启发意义。
③“如果不是因为生病,我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霍金如是说。
“如果他不生病,他可能不会这么专注,因为一个健康的人兴趣是广泛的。
”他的母亲这样解释。
一句话,专注、安静下来、丢去广泛兴趣,是霍金取得巨大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纵观古今中外的科学大师,他们能够取得成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于科学事业有着执著的追求和狂热的投入。
经济上可能有人一夜暴富,学术上却不可能一夜成功。
做学问是一个“板凳要坐十年冷”的长期的研究过程,需要日积月累,需要老老实实下功夫,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
在学术领域,研究者需要具备像霍金这样的专注和恒心,才能有所创造、有所超越。
④反观我们有些人,功利思想严重,心浮气躁,三心二意,对一些域外新知不愿做紧密的跟踪和研究,对本土的研究难题不愿做踏实细致的研究。
即使是迫不得已要学习、钻研一点东西,也往往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结果对诸多学问都只是一知半解,或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就科学精神而言,他们所能达到的境界与霍金相差岂止“十万八千里”。
⑤因此,急功近利心理不除,学术界就难以成为一个清静之地,而长此以往,势必要殃及整个社会的创造能力。
如何医治?一个重要的地方就是真心像霍金学习,不仅要学他身残志坚的意志,更要学他“术业有专攻”的专注精神,科研人员必须下恒心挤掉杂念,排除浊气,甘心埋头书房或实验室,充分利用“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静下心来,真心实意地搞点研究,做点学问。
最新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易错剖析
最新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易错剖析一、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面一篇议论文,完成下面小题。
找到自己的“燃”点宋威①“超燃”“燃爆了”“燃曲”“燃文”“燃创意”……不知不觉间,“燃”成为流行词。
什么是“燃”?雄浑激越的音乐、紧张刺激的赛事、精彩纷呈的电影、振奋人心的演讲……某种意义上,令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的事物,都可喻之为“燃”。
②人们欣赏“燃”、点赞“燃”,正因“燃”代表着一种昂扬向上的状态,洋溢着一种积极进取、充满阳光的精气神。
有人说,一个人就是一种能源,人的一生就是燃烧,就是能量的充分释放。
的确,相较于通过外在刺激获得短暂的亢奋或一时的热情,一个人只有点燃内心的火焰,才能让“燃”的状态恒久持续,进而迸发源源不断的力量。
③如果心不想走,脚就不会出发。
状态能否“燃”起来,取决于心灵的温度。
生活中,一些人曲解“平淡是福”,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些人自诩“无欲无求”,不重过程、不问结果,在得过且过中沉沦;一些人自以为“聪明绝顶”,偷奸耍滑、华而不实,变得左右逢源、八面玲珑;一些人盲信“佛系人生”,凡事“意思意思”就行,失去了进取的意志。
种种颓靡状态,皆因心态消极、意志消沉。
“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
心中揣着一团火,锐气才不会散,脚步才不会停。
④实际上,人和万物一样,都有自己的“亮度”。
即便是再平凡的个体,也有“燃”起来的可能。
就像鲁迅先生所说,“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
“当代愚公”黄大发只是一名普通村支书,却立志“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历时36年,终于带领村民修成了一条绕三重大山、穿三道绝壁的万米水渠。
“守岛英雄”王继才只是一名民兵哨所所长,却坚守开山岛32年,无论刺骨的寒风还是常年的孤独,都不曾让他退缩。
状态的“燃”与否,无关职位高低、权力大小。
站稳自己的位置,扛起自身的责任,哪怕只是微光,也能烛照一方。
⑤“燃状态”,也并不必然意味着鲜花和掌声。
中考叙事散文、说明文和议论文阅读中的常考易错题的归纳和分析
中考叙事散文、说明文和议论文阅读中的常考易错题的归纳和分析关注阅读全过程,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勇夺阅读高分!一、散文(一)写人叙事散文1、阅读时,要在文中勾画出对人物的描写、特点的概括、感情的变化等等重要信息,并且对全文的层次及要考的段落的层次进行分析。
这对后面的答题肯定有很大帮助.修髯飘飘汪曾祺①很多人都知道闻一多先生是留胡子的.报刊上发表他的照片,大都有胡子。
那张流传很广的木刻像,闻先生口噙烟斗,目光炯炯,而又深沉,是很传神的.这张木刻像上,闻先生是有胡子的,但是闻先生原来并未留胡子,他的胡子是抗战那一天留起来的。
当时发誓:抗战不胜,誓不剃须。
/②闻先生原来并不热衷于政治。
他潜心治学,用心甚笃.他的治学,考证精严,而又极富想象。
他是个诗人学者,一个艺术家。
他的讲课很有号召力,许多工学院的学生会步行穿过全城,来听闻先生的讲课。
他很会讲课,能把本来是很枯燥的内容,讲得层次分明,文词生动,引人入胜。
他讲话很有节奏,顿挫铿锵,有“穿透力”,如同一流的演员。
好几篇文章说过,闻先生讲楚辞,第一句话是:“痛饮酒,熟读离骚,可以为名士”,是这样的。
我上闻先生的楚辞课,他就是这样开头的。
他讲唐诗,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放在一起讲。
我记得他讲李贺诗,同时讲法国的点彩派,这样东西方比较的研究方法,当时运用的人还很少。
他讲古代神话,在黑板上钉满了他亲自用墨笔临摹的大幅伏羲女娲的石刻画像(这本身是珍贵的艺术品)。
大教室里各系学生坐得满满的,鸦雀无声。
听这样的课,真是超高级的艺术享受.//③闻先生的个性很强,处处可以看出。
/他用的笔记本是特制的,毛边纸,红格,宽一尺,高一尺有半,是离京时带出来的。
他上课就带了这样的笔记,外面用一块蓝布包着.//闻先生写笔记用的是正楷,一笔不苟,字兼欧柳,字体稍长.//他爱用秃笔。
用的笔都是从别人笔筒中搜来的废笔。
秃笔写蝇头小字,字字都像刻出来的,真是见功夫。
//他原是学画的。
他和几位教授带领一群学生从北京步行到长沙,一路上画了许多铅笔速写(多半是风景).他的铅笔速写另具一格,他以中国的书法入铅笔画,笔触肯定,有金石味.//他冶印,朱白布置很讲究,奏刀有力.//④闻先生的胡子不是络腮胡子,只下巴下长髯一绺,但上髭浓黑,衬出他的轮廓分明,稍稍扁阔的嘴巴,显得潇洒而又坚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易错剖析一、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小题。
什么是“新工匠”吴晓波①家用菜刀有两大品牌,张小泉和双立人。
②张小泉创建于1663年,当年用龙泉之钢铸造,六十六道工序,曾被列为贡品,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得过银奖,还是唯一被评为国家驰名商标的刀剪类商品,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百年品牌;双立人创建于1731年,它所在的索林根小城地处德国西部,是欧洲不锈钢技术的发源地,也是1915年,双立人在旧金山世界博览会上独揽四项大奖,是如假包换的德国百年品牌。
③如今的张小泉亦步亦趋地走在先人开拓的路上,材料不变,工序不变,款式不变,视之为“百年传承的工匠精神”;而双立人则百般求变,不锈钢技术不断选代,生产工艺全面创新,款式、门类更是层出不穷。
④在今天的商店里,张小泉菜刀的价格是双立人菜刀的二十分之一,至于销量和销售区域,差距更大。
⑤我们要找的“新工匠”,应该是双立人,而不是张小泉。
中国不乏匠人,但却缺乏“新工匠”。
全国老字号品牌超过1.2万个,摊开来,家家都有一个与传承和工匠精神有关的“神话”,可是有的苟延残喘,有的容光焕发,究之根源,正是有新旧之别。
譬如张小泉和双立人,它们在百年前能各自崛起,都因为它们的工匠对当时的锻铸技术实现了突破,他们所生产的菜刀锋利轻快、造型时尚,他们的风格被固化为传统而得以流传。
⑥但是,时间会消磨一切的价值,随着时代的演进,技术被再次突破,审美被超越,甚至、用的场景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果后世的匠人抱守古人而不思进取,则传统成为物锁,古人成为沉重的十字架。
⑦真正的工匠精神不是回到传统,一味地向前辈致敬,而是从传统出发,让上帝先“死掉”再复活,在当代的审美和生活中重新寻找存在的理由。
⑧美国社会学家理查德·桑内特出过一本名为《匠人》的专著,他对匠人的解读是“通过制造的物品去了解自身,体现时代的生活品质和审美特征”,在他看来,“制造就是思考”。
⑨也就是说,“新工匠”能够脱颖而出,其决定性的能力来自于他的思考力,即他对本专业的专注、对技术的敏感以及对当代审美趣味的掌握和扬弃。
(有删改)(1)在作者看来,中国的“匠人”与“新工匠”的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2)文章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论证方法,第⑧段画线句则运用了________论证方法。
(3)细读第⑥段,说说“一切的价值”在文中具体指什么?(4)“新工匠”的思考力包括哪三个因素?【答案】(1)“匠人”受传统束缚,亦步亦趋,不思创新。
而“新工匠”求新求变,勇于创新,为传统注入新的活力。
(2)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3)(旧有的)技术和审美标准。
(4)对本专业的专注,对技术的敏感,对当代审美趣味的掌握和扬弃。
【解析】【分析】(1)仔细阅读文章,前文主要叙述张小泉和双立人发展的过程,从“我们要找的‘新工匠’,应该是双立人,而不是张小泉”可知,“张小泉”代表的是“匠人”,“双立人”代表的是“新工匠”,然后结合对两个品牌的论述来提炼即可。
从“如今的张小泉亦步亦趋地走在先人开拓的路上”可知,中国的“匠人”束缚于传统思维,亦步亦趋,不求创新;从“而双立人则百般求变,不锈钢技术不断选代,生产工艺全面创新,款式、门类更是层出不穷”可知,“新工匠”求新求变求创新,在继承传统中注入时代的活力。
(2)第⑧段画线句则是引用美国社会学家理查德·桑内特作品中话进行论证,属于道理论证。
(3)根据前文“张小泉和双立人,它们在百年前能各自崛起,都因为它们的工匠对当时的锻铸技术实现了突破,他们所生产的菜刀锋利轻快、造型时尚,他们的风格被固化为传统而得以流传”一段话,后文“随着时代的演进,技术被再次突破,审美被超越”一段话来分析,“一切的价值”指的就是老品牌旧的技术和审美标准。
(4)根据最后一段中“其决定性的能力来自于他的思考力,即他对本专业的专注、对技术的敏感以及对当代审美趣味的掌握和扬弃”来提炼,即:对本专业的专注,对技术的敏感,对当代审美趣味的掌握和扬弃。
故答案为:⑴“匠人”受传统束缚,亦步亦趋,不思创新。
而“新工匠”求新求变,勇于创新,为传统注入新的活力;⑵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⑶(旧有的)技术和审美标准;⑷对本专业的专注,对技术的敏感,对当代审美趣味的掌握和扬弃。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必须在理解文句,分析文章内容,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层层筛选,剥离出有效信息,获得充足可靠的依据;⑵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论证方法的判断。
熟练掌握常用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⑶信息筛选题答题技巧:解答这种信息筛选与整合题,通常的做法是:提取综合,重组输出。
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①从文中准确而迅速地捕捉、筛选、提取出所需的信息;②合理地概括信息;③按照一定的要求加工信息;⑷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概括要点,答题时应注意,看到题目首先在审题后确定答题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的语段,找到关键语句,然后根据这些语句将最关键的核心的语句提取出来。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周国平①我们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戚、朋友,对自己的职务,大至对国家和社会。
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
不过我们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②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重新活一次。
如果这惟一的一次人生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他。
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在某种意义上,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惟有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
③不止于此。
我还要说,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
一个人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
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因为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
相反,我不能想象,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
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人把尽责不是看做从外面加给他的负担而勉强承受,便是看作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
④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他甚至无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责任是什么。
有一位小姐向托尔斯泰请教,为了尽到对人类的责任,她应该做些什么。
托尔斯泰听了非常反感,因此想到:人们为之受苦的巨大灾难就在于没有自己的信念,却偏要做出按照某种信念生活的样子。
当然,这样的信念只能是空洞的。
这是一种情况。
更常见的情况是,许多人对责任的关系确实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视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由于习惯、时尚、舆论等原因。
譬如说,有的人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作了自己的责任。
从不尝试去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
有的人看见别人发财和挥霍,便觉得自己也有责任拼命挣钱花钱。
有的人十分看重别人尤其上司对自己的评价,谨小慎微地为这种评价而活着。
由于他们不曾认真地想过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是什么,在责任问题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
⑤所以.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
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之所在。
因而关于责任的种种虚假观念都不能使他动摇了。
我还相信,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包括婚姻和家庭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上,他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一种负责的态度。
如果一个社会是由这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的,这个社会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会。
(1)文章②③④段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证“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这一中心论点,试概括②④段的分论点。
第②段:________第③段: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
第④段:________(2)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分析其作用。
(3)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个,为本文的中心论点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备选人物:海伦·凯勒邓稼先吴王夫差刘禅司马迁(4)请结合选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责任”的看法。
【答案】(1)自己的人生责任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
;明确自己的人生责任,才能弄清自己的社会责任。
或:不明确自己的人生责任,就不能弄清自己的社会责任。
(2)对比论证;文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
进而证明了中心沦点。
(3)示例1:海伦·凯勒尽管身体残疾,但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经过不懈的努力,成为了作家、教育家,被授予美国“总统自由勋章”。
示例2:吴王夫差,作为一国之君,忘记了自己的责任,置天下苍生于不顾,骄奢淫逸,误己误国。
(4)示例:责任是一种职责和任务。
身处社会的个体成员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条文,带有强制性。
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中的相互承诺,在社会的舞台上,每种角色往往意味着一种责任。
如我们中学生,要好好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为振兴中华而努力,这就是我们的责任。
【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指定的段落,找出带有结论性的语句,如第②段结尾一句话,第④段第一句话,然后将其精简,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文章第③段从“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和“对自己人生没有责任心”两方面,强调了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观点,很显然,正反两方面对比,使中心论点得到更有力的证明。
(3)解答这题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先要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②所选的人物及事例要能够支撑中心论点(即围绕“责任”,紧扣论点);③不能只有名人而无具体事例;④补充要围绕文章的中心论点来阐释事例。
绕这几点,从中选择一个人物即可。
答题格式:人物+事例。
(4)解答时,一定要结合选文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围绕“对自己有责任心的人才会对社会有责任感”来组织语言,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意思对即可。
故答案为:⑴自己的人生责任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
;明确自己的人生责任,才能弄清自己的社会责任。
或:不明确自己的人生责任,就不能弄清自己的社会责任。
⑵对比论证;文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
进而证明了中心沦点。
⑶示例1:海伦·凯勒尽管身体残疾,但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经过不懈的努力,成为了作家、教育家,被授予美国“总统自由勋章”。
示例2:吴王夫差,作为一国之君,忘记了自己的责任,置天下苍生于不顾,骄奢淫逸,误己误国。
⑷示例:责任是一种职责和任务。
身处社会的个体成员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条文,带有强制性。
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中的相互承诺,在社会的舞台上,每种角色往往意味着一种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