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
电解抛光工艺介绍
![电解抛光工艺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10d7ec2a284ac850ad024299.png)
电解抛光工艺1.定义:电解抛光是以被抛工件为阳极,不溶性金属为阴极,两极同时浸入到电解槽中,通以直流电而产生有选择性的阳极溶解,从而达到工件表面光亮度增大的效果。
2.原理:电解抛光原理现在世界各界人士争论很多,被大家公认的主要为黏膜理论。
该理论主要为:工件上脱离的金属离子与抛光液中的磷酸形成一层磷酸盐膜吸附在工件表面,这种黏膜在凸起处较薄,凹处较厚,因凸起处电流密度高而溶解快,随黏膜流动,凹凸不断变化,粗糙表面逐渐被整平的过程。
3.电解抛光优点:⑴内外色泽一致,光泽持久,机械抛光无法抛到的凹处也可整平。
⑵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廉。
⑶增加工件表面抗腐蚀性,可适用于所有不锈钢材质。
4.电化学抛光所需条件及设备(1)电源:电源可选用双相220V,三相380V。
(2)整流器电解抛光对电源波形要求不是太严格,可选用可控硅整流器或高频整流器。
整流器空载电压:0—20v负载电压(工作电压):8—10v工作电压低于6v,抛光速度慢,光亮度不足。
整流器电流:根据客户工件大小而定。
(3)电解槽及配套设施(阳极棒)可选用聚氯乙烯硬板材焊接而成。
在槽上装三根电极棒,中间为可移动的阳极棒,接电源阳极(或正极),两侧为阴极棒,连接电源阴极(负极)。
(4)加热设施及冷却设备①加热可选用石英加热管,钛加热管。
②冷却可选用盘管,盘管可加热可冷却。
(5)夹具最好选用钛做挂具,因为钛较耐腐蚀,寿命长,钛离子对槽液无影响。
建议最好不要用铜挂具,因为铜离子进入会在不锈钢表面沉积一层结合力不好的铜层,影响抛光质量。
铜裸露部位可用聚氯乙烯胶烘烤成膜,在接触点刮去绝缘膜。
(6)阴阳极材料阴极材料选用铅板,阳极材料选用紫铜连接。
阳极比阴极为1:2—3.5之间。
阴极距阳极最佳距离为10—30厘米。
就目前来说,电解抛光主要针对不锈钢工件的表面光亮处理。
不锈钢工件又分为200系列,300系列,400系列材质,各系列材质有必须用针对性电解抛光液。
比如不锈钢200系列材质的不锈钢,必须用200系列的配方,此种配方无法适应300系列或400系列的不锈钢材质。
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的风险分析或者危险辩识
![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的风险分析或者危险辩识](https://img.taocdn.com/s3/m/e82c9a3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2e.png)
8.能耗和成本风险:电解抛光工艺需要耗费大量能源,并且有额外的设作人员对电解抛光工艺和设备的了解不足可能导致错误操作和事故发生。
10.高温和高压环境风险:电流通常伴随着能量损耗,可能导致设备和工件表面温度升高,需注意高温和高压环境以防止烫伤和压力伤害。
14.电极损坏风险:电极接触不良、腐蚀或磨损等问题可能导致电流密度不均匀或电极寿命缩短。
15.操作人员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风险:长时间的操作可能导致操作人员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增加操作错误和事故的发生风险。
以上是对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的十五条详细风险分析和危险辨识。在工艺操作中应注意这些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减少风险并确保操作安全。
4.操作工安全风险:操作时可能接触到电流、电解液和设备等,正确的操作方式和防护措施很重要以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5.不锈钢材料变形风险:工艺中的应力可能导致不锈钢材料变形,特别是在长时间和高电流密度下的抛光过程中。
6.设备故障风险:设备故障可能导致工艺中断、产量下降或其他问题,定期检查并维护设备很重要。
11.化学品储存和使用风险:安全储存和正确使用化学品对于避免泄漏和化学品引发的伤害很重要。
12.不锈钢粉尘危害性:不锈钢电解抛光过程中可能产生粉尘,吸入粉尘对呼吸系统有害,需采取适当措施减少粉尘吸入风险。
13.不锈钢材料中有害物质风险:某些不锈钢材料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如镉和铬,需要评估和防护以减少暴露风险。
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的风险分析或者危险辩识
1.电解液选择风险:选择不当的电解液可能导致不锈钢表面腐蚀或产生可见的瑕疵。
2.电解抛光效果不理想:错误的参数设置可能导致抛光效果不达标,如表面不平整或不锈钢材料表面有明显的瑕疵。
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流程
![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81dfebbb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f3.png)
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流程
朋友们!今天来跟你们唠唠不锈钢电解抛光这档子事儿!这可是我在这行
摸爬滚打了 20 多年的拿手好戏啊!
先来说说准备工作吧,咱得把那些不锈钢件洗得干干净净的,一点脏东西
都不能留。
哇,这要是没洗干净,后面可就麻烦大啦!我跟你们说,我刚开始
干这行的时候,就因为没洗干净,搞砸过好几次,唉,那时候真是被师傅骂惨咯!
然后呢,就是调配电解液啦。
这电解液的比例可得整对喽,我记得好像是
磷酸、硫酸还有啥来着,我这脑子,年纪大了,有时候还真容易忘事儿。
不过
也可能记错喽,反正得按照一定的比例来。
接着把不锈钢件放进电解槽里,通上电,这时候就等着奇迹发生吧!哇哦,你能看到表面开始变得亮晶晶的。
不过这过程中可得注意电流和电压的稳定,
要是不稳定,哼哼,那可就不好玩儿啦!
说到这电流电压,我想起有一次,我不小心调错了,结果那批货全废了,唉,损失惨重啊!从那以后,我可长记性了。
对了对了,还有个关键的点,电解的时间也得把握好。
时间短了,效果出
不来;时间长了,又容易把表面搞坏。
嗯...这就得靠经验啦,多试几次就有数了。
我这又扯远啦!咱接着说,电解完了之后,把工件捞出来冲洗干净。
这冲洗也有讲究,得冲得彻彻底底的,不能有残留的电解液。
你们说,这不锈钢电解抛光是不是挺有意思的?我刚开始学的时候,那叫一个头疼,不过慢慢的也就熟练了。
现在这技术发展得也快,好多新的设备和方法出来,我这老骨头还得不停地学习呢!
要是你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啥问题,随时来问我,咱们一起研究研究!。
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的风险分析汇总
![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的风险分析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f974d7a9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76.png)
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的风险分析汇总不锈钢电解抛光是一种常见的工艺,用于提高不锈钢表面的光洁度和美观性。
然而,这项工艺也存在一些风险和潜在的问题,下面是对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的风险分析汇总,以供参考:1. 电解液选择风险:不锈钢电解抛光需要使用电解液,不同的电解液成分可能对不同类型的不锈钢产生不同的腐蚀或腐蚀痕迹。
错误的电解液选择可能导致不锈钢材料表面出现斑点、腐蚀或氧化等问题。
2. 电解抛光效果不理想:电解抛光工艺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控制多个参数,如电流密度、抛光时间等,不正确的参数设置可能导致抛光效果不理想,包括表面粗糙度、平整度不达标等问题。
3. 电解液处理和废水处理风险:不锈钢电解抛光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有害物质,应进行合理的处理和排放。
不正确的废水处理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违反环保法规。
4. 操作工安全风险:电解抛光涉及到电流、电解液等的操作,操作工安全意识不强或操作不当可能导致触电和化学品溅溃,造成伤害。
5. 不锈钢材料变形风险:电解抛光工艺会产生一定的电解应力,不正确的操作或不适当的参数设置可能导致不锈钢材料变形或受损。
6. 设备故障风险:电解抛光过程需要使用专用设备,设备故障可能导致工艺中断、产量下降或其他问题。
7. 表面污染风险:在电解抛光过程中,若表面存在污染物(如油脂、灰尘等),可能会对抛光效果产生负面影响或导致污染物残留在表面上。
8. 能耗和成本风险:电解抛光是一项能耗较大的工艺,并且还需要购买和维护专用设备、处理废水等,这可能会增加生产成本和环境负担。
9. 电解液浓度不稳定风险:电解抛光过程中,电解液的浓度对工艺的影响较大。
若电解液浓度不稳定,可能导致抛光效果不一致或效率下降。
10. 不锈钢表面失光风险:若不正确地执行电解抛光工艺,可能导致不锈钢表面出现失去光洁度的问题,例如出现气泡、暗斑或表面不均匀等。
11. 电极损坏风险:在不锈钢电解抛光过程中,电极接触不良、腐蚀或磨损等问题可能导致电流密度不均匀或电极寿命缩短。
不锈钢金属表面电解抛光处理
![不锈钢金属表面电解抛光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c8d7b656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61.png)
不锈钢金属表面电解抛光处理
一、背景介绍
不锈钢是一种容易被腐蚀的金属,它在空气中被微量的水分和氧化物污染,从而变得染上了一层薄暗色,使焊接和焊接外观变得比较糟糕。
因此,为了改善不锈钢表面的外观和提高焊接的质量,不锈钢表面通常需要抛光处理,这是一个重要的步骤。
二、电解抛光处理
电解抛光是一种常用的不锈钢表面处理技术,它的原理是将介质中的电解质通过电解反应,在阳极通过水解反应分解,在阴极形成氧化物,从而在不锈钢表面形成氧化膜,使抛光表面完美平滑,实现抛光效果。
电解抛光处理具有无腐蚀污染、快速抛光、单体抛光效果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调节机械性能、抛光金属、改善焊接外观等领域。
三、电解抛光处理工艺
1、准备
首先,使用湿式抛光机,清洁抛光区域,去除表面污垢,然后将抛光剂放入设备中稀释,准备好电解抛光溶液,称重电解液中添加的各种盐及调制浓度,使其达到预定的抛光浓度。
2、使用
将电解抛光溶液均匀地涂抹到表面,采用循环电解技术,调整电位,使不锈钢表面氧化层形成均匀的微晶结构,完成抛光工艺。
3、清洗
完成抛光后,用湿布清洗,将表面水分及杂质清洗干净,确保表
面抛光均匀,完成最终的抛光处理。
四、注意事项
1、电解抛光处理时,湿式抛光机必须按照要求进行调节,防止电解抛光过度或爆肤。
2、电解抛光处理中,电解液的温度必须控制在60℃以下,以免升温过快,导致表面失真、抛光效果差。
3、电解抛光处理后需要进行完善的表面处理,防止表面腐蚀、焊接性变差。
4、电解抛光处理后,应使用湿布擦拭,确保表面干净,减少后续工艺对不锈钢表面的污染。
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及配方
![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及配方](https://img.taocdn.com/s3/m/c0dda0c4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3d.png)
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及配方1. 引言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用于提高不锈钢制品的光洁度和美观度。
本文将介绍不锈钢电解抛光的工艺流程和配方,以及其在工业制造中的应用。
2. 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不锈钢电解抛光是利用电解作用将不锈钢表面的氧化物和杂质去除,从而使其表面变得光滑、亮丽。
下面是不锈钢电解抛光的工艺流程:2.1 准备工作•检查不锈钢制品表面是否有油脂、灰尘等杂质,如有需要进行清洗。
•准备电解液和电解槽。
2.2 电解抛光步骤1.将不锈钢制品放入电解槽中,保证制品与电解液接触。
2.调整电解液的温度、浓度和pH值,根据不同的不锈钢材质和要求进行调整。
3.设置电解参数,如电流密度、电解时间等。
4.开始电解抛光过程,通过施加电流使不锈钢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氧化物和杂质溶解。
5.定期检查抛光效果,根据需要调整电解参数。
6.抛光结束后,将制品从电解槽中取出,用水冲洗干净。
2.3 后处理工作•检查抛光后的制品表面是否满足要求,如有需要可以进行二次抛光或其他表面处理。
•对电解液进行处理,如中和废液、回收有价值的成分等。
3. 不锈钢电解抛光配方不锈钢电解抛光液的配方根据不同的要求和材质有所差异,下面是一个常用的配方示例:•硫酸:1000 mL•硫酸铜:10 g•磷酸:30 g•硝酸:10 mL•氟化钠:10 g•硫酸铵:30 g将以上成分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加入适量的水稀释至所需浓度。
4. 不锈钢电解抛光的应用不锈钢电解抛光广泛应用于不锈钢制品的制造和表面处理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厨具制造:不锈钢电解抛光可使不锈钢锅具、餐具等表面更加光滑,提高其耐腐蚀性和美观度。
•建筑装饰:不锈钢电解抛光可用于不锈钢门窗、扶手、楼梯等制品的表面处理,增加其光洁度和质感。
•医疗器械:不锈钢电解抛光可用于医疗器械的制造过程中,提高其表面的洁净度和光滑度,减少细菌滋生。
•电子设备:不锈钢电解抛光可用于电子设备外壳的表面处理,提高其外观质量和散热性能。
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详解】
![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8ccce75cbe1e650e52ea99ee.png)
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更多cnc 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一.工作原理⑴、电解是以抛光工件为阳极,不溶性金属为阴极,两极同时浸入电化学槽中,通直流电而产生有选择性的阳极溶解,因此不锈钢表面达到高度光洁和光泽的外观。
⑵、电解作用不锈钢经过电解,其色泽内外一致,清洁光亮,光泽持久,表面形成---黏性薄膜,抗腐蚀性能增强。
二. 电解溶液组成和工艺条件1.磷酸:能起溶解作用又能在不锈钢表面形成磷酸盐保护膜,阻止不锈钢表面发生过腐蚀。
其含量变化较宽,以750mL/L左右为佳。
(1)含量过高时,槽液电阻增大,黏度提高,导致所需电压较高,使整平速度迟缓。
(2)含量过低时,活化倾向大,钝化倾向小,导致不锈钢表面不均匀腐蚀。
2.硫酸:是活化剂,能提高溶液的导电率,降低电阻,从而降低槽电压,节约电能,有利于改善分散能力和提高阳极电流效率。
其含量控制在180~210mL/L为最佳。
(1)含量过高时,活化倾向太大,易使抛光表面出现过腐蚀,呈现均匀的密集麻点。
(2)含量过低时,出现严重的不均匀腐蚀。
3.铬酐:是强氧化剂,使表面形成钝化膜,避免表面腐蚀,有利于获得光洁表面。
其含量控制在50~60g/L为宜。
(1)铬酐浓度太低,不易获得光亮表面。
(2)浓度太高时在大电流下,易产生沉淀析出,降低电流效率,使抛光表面产生麻点等过腐蚀。
4.丙三醇(甘油):能起到良好的缓蚀作用,与磷酸生成络合物及其金属衍生物,使抛光表面非常光亮细致,甘油还能防止不锈钢在电解液中的化学腐蚀。
(1)含量过低时,抛光表面虽然光亮,但有腐蚀粗糙之处。
(2)含量高时,即可克服粗糙,又使抛光面光亮细致。
(3)含量过高时,会产生太多的泡沫,影响操作,也浪费材料。
不锈钢电化学抛光技术标准
![不锈钢电化学抛光技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9fcb393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71.png)
不锈钢电化学抛光技术标准有:
电解抛光是把要抛光的工件放入导电的特制溶液(电解液)中,将工件接通电源的正极(阳极),把电源的负极(阴极)接在不溶性的导电材料上,通过电流,在一定条件下可使工件表面溶解,使表面不平处平滑。
电解抛光与电镀过程正好相反。
电解抛光工序的显著的优点就是:当电源具有足够的电力时工序的持续时间与被加工表面的大小无关,在盛有电解液的槽中,可以同时装入大量的小工件或几个大工件,工序的持续时间仅仅决定于电解抛光的工作条件,因此.在很多情况下,电解抛光的生产率要比机械抛光大得多。
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及配方
![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及配方](https://img.taocdn.com/s3/m/8df93885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49.png)
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及配方
不锈钢电解抛光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不锈钢表面的表面处理技术,可提高不锈钢表面的亮度和平整度。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及配方:
工艺步骤:
1. 清洗:将待处理的不锈钢件清洗干净,去除表面的油污和杂质。
2. 预处理:将待处理的不锈钢件浸泡在10%-15%的盐酸溶液中,除去表面的氧化层和黑斑。
3. 电解抛光:将不锈钢件放置在电解槽中,通过阳极(不锈钢)和阴极(铜或铝)的配对,加入适量的酸性抛光液和适当的电流密度进行电解抛光。
电流密度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优化,一般在1-5 A/dm2范围内。
抛光液的酸性pH值一般为1-2,通过配方来控制。
4. 清洗:将抛光后的不锈钢件从电解槽中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去除残留的抛光液和产生的气泡。
5. 中和处理:将清洗干净的不锈钢件放置在中和槽中,用碱性溶液进行中和处理,去除抛光过程中产生的酸性物质。
6. 干燥:将中和后的不锈钢件晾干或用热风、烘箱等进行干燥。
配方示例:
- 硫酸:30-40 g/L
- 氯化铁:40-50 g/L
- 氢氟酸:10-20 g/L
- 硼酸:10-20 g/L
- 氯化铵:10-20 g/L
以上只是一种不锈钢电解抛光的工艺及配方,具体的抛光工艺和配方应根据不同的不锈钢材质和要求进行优化和调整。
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并按照实验室或工艺流程进行操作。
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 (2)
![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 (2)](https://img.taocdn.com/s3/m/f54601a8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b7.png)
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
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是通过电解的方式,利用化学反应将不锈钢表面的氧化物去除,达到抛光的效果。
具体步骤如下:
1.准备工作:将不锈钢工件清洗干净,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油脂。
2.设备搭建:将不锈钢工件连接到阳极,将铝或不锈钢片连接到阴极。
电解槽中加入适量的电解液,如硫酸、硝酸
3.调节电解液:根据具体要求,适当调节电解液的配方和浓度,以便达到理想的抛光效果。
4.设定电解条件:根据工件的材质和要求,设置适当的电解电压、电流密度和电解时间。
5.开始电解抛光:通电后,电解液会开始起化学反应,将不锈钢表面的氧化物剥离。
6.抛光后处理:抛光结束后,将工件从电解槽中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去除电解液和残留物。
7.除锈处理:为了防止不锈钢表面再次氧化,可以进行除锈处理,常见的方法有化学除锈、机械扫光等。
8.冲洗和干燥:对工件进行彻底的冲洗,确保表面不留任何化学物质和水渍,然后用干净的布擦干。
注意事项:
1操作过程中要戴好防护手套、护目镜等防护装备,以免发生意外伤害。
2.严格控制电解条件,尽量选择合适的电压和电流密度,避免过高的电流造成烧伤或损坏工件。
3.使用合适的电解液,以避免不锈钢表面发黄或产生其他不良问题。
4.进行后续处理时,要注意保护好不锈钢表面,避免划伤或破坏。
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
![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6778971a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2d.png)
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摘要】是一种重要的表面处理工艺,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文从引言、原理、工艺流程、优势、应用领域、未来发展和挑战与机遇等方面全面介绍了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
首先分析了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的意义和发展历程,然后详细探讨了其原理和工艺流程。
接着阐述了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的优势和应用领域,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的潜力和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深入了解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的特点和重要性,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原理、流程、优势、应用领域、发展历程、未来发展、挑战与机遇1. 引言1.1 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的意义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是一种通过电解法将不锈钢表面氧化物或其它杂质去除,使不锈钢表面得到镜面效果的工艺方法。
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的意义在于提高不锈钢表面的质量和光洁度,延长使用寿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随着市场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越来越受到重视。
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可以广泛应用于厨具、餐具、建筑装饰、家具、汽车零部件等领域,为产品赋予美观的外表同时也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的意义在于推动产品质量提升,满足市场需求,推动企业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
1.2 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的发展历程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
当时,随着不锈钢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对不锈钢表面光洁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机械抛光方法存在效率低、成本高、耗能大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科研人员开始探索新的抛光方法。
在60年代,电解抛光技术开始被引入不锈钢表面处理领域。
通过在电解液中加入特定的化学药剂,结合电解作用,可以实现对不锈钢表面的高效抛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对不锈钢表面处理技术要求的提高,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也得到了不断改进和完善。
在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随着材料科学和电化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不锈钢电解抛光
![不锈钢电解抛光](https://img.taocdn.com/s3/m/170a9f5baeaad1f347933f8a.png)
现象,而且在阳极极化的工程中有一定的曲线规律一电极极化曲线电解抛光在一定的条件下,金属阳极的溶解速度大于溶解产物离开阳极表面 向电解液中扩散的速度,于是溶解产物就在电极表面积累,形成一层黏性膜,这 层黏性膜的电阻比电解液的大,而且可以溶解在电解液中,它沿阳极表面的分布 是不均匀的,在表面的微凸处的微黏膜厚度比凹处小,导致凸处的电阻也较小, 从而造成电流集中,与微凹处相比,微凸处电流密度较大,电位升高,从而使氧 气容易析岀,有利于黏膜溶解扩散,加快了微凸部位金属的溶解。
随着电解抛光 时间的延续,阳极表面上的微凸处被逐渐削平,使整个表面变得平滑、光亮。
2.氧化膜理论:定的。
由于在阳极表面微凸处电流密度较高,形成的氧化膜比较疏松,而且该处 析岀的氧气也多,有利于阳极溶解产物向溶液中扩散,促使该处的氧化膜溶解加 一.电解抛光原理: 不锈钢电解抛光技术专题2Me( n+) +2OH- =Me2 On +n H20 ③气态氧的析岀:电解抛光(electro-polishing )也称电抛光,是利用阳极在电解池中所产生的电化 学溶解现象,使阳极上的微观凸起部分发生选择性溶解以形成平滑表面的方法。
它是一个复杂的阳极氧化过程,伴随着工件表面的溶解和和氧化,但又不同于阳 极氧化。
电解抛光的抛光机理是: 40H- =02 +2H2O +4e ④溶液中还存在多种物质的氧化二.电极极化曲线(I-U 曲线、钝化曲线) 当工件基体放入电解池中并通以直流电的情况下,零件表面就会产生阳极极化在电解抛光过程中,由于析岀氧的作用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阳极表AB 部分:电压增加,电流增长较慢,阳极表面未活化,不能正常溶解。
面呈钝态,但是,这层氧化膜在电解液中是可以溶解的,所以钝态并不是完全稳 BC 部分,电流与电压成比例增加,阳极表面活化产生正常溶解,金属具有强 1.黏膜理论:腐蚀型表面。
CD 部分,在C 点附近曲线发生突变,当电压从小增加到U2时,电流强度会快。
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
![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9c19b943b90d6c85ec3ac67e.png)
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蚀性能,因而在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许多场合,不锈钢制品的表面常常需要满足某些特殊的要求,例如:低表面粗糙度,高光泽度,亚光处理,法纹效果等。
其中降低表面粗糙度、提高光亮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进行表面抛光,是最为常见的要求。
不锈钢经过电解抛光后,会呈现出诸多优点:1.抛光的表面不会产生变质层﹐无附加应力﹐并可去除或减小原有的应力层。
2.对难于用机械抛光的硬质材料﹑软质材料以及薄壁﹑形状复杂﹑细小的零件和制品都能加工。
3.抛光时间短﹐而且可以多件同时抛光﹐生产效率高。
4.电解抛光所能达到的表面粗糙度与原始表面粗糙度有关﹐一般可提高两级。
但由于电解液的通用性差﹐使用寿命短和强腐蚀性等缺点﹐电解抛光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电解抛光主要用于表面粗糙度小的金属制品和零件﹐如反射镜﹑不锈钢餐具﹑装饰品﹑注射针﹑弹簧﹑叶片和不锈钢管等﹐还可用于某些模具(如胶木模和玻璃模等)和金相磨片的抛光。
电解抛光的优劣与否,取决于电解抛光的机理和工艺、抛光液各主要成分,其次之外,还有工艺参数选择、电场分布分析、辅助电极设计等。
现介绍一种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一、抛光液组成和操作条件浓磷酸(比重1.74)510ml/L887.4g/L浓硫酸(比重1.84)395ml/L726.8g/LLQ-60添加剂50ml/L52.5g/L水50ml/L50g/L温度50–75℃最佳60–65℃阳极电流密度,DA6–15A/dm2最佳10–12A/dm2电压5–8伏抛光时间3–5分钟阴极材料铅或铅合金阴极面积∶阳极面积2–3∶1二、开槽步骤LQ-60添加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在其使用初期电解抛光时会产生大量泡沫,因此抛光液液面与抛光槽顶部之间的距离不应≤15cm。
准确计算将欲配制的电解抛光液的体积,再根据抛光液组成将所要加入的抛光液各组分按下列顺序加入抛光槽内。
1、注入所需水量。
2、加入所需磷酸量。
3、切记硫酸用水稀释时会释放出大量热量,溶液温度急剧升高,边搅拌边添加,当温度升至80℃时应停止添加,待溶液冷却后再进一步添加直至全部加完。
不锈钢金属表面电解抛光处理
![不锈钢金属表面电解抛光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66ccb80f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d2.png)
不锈钢金属表面电解抛光处理不锈钢金属表面电解抛光处理一、抛光电解原理1. 电解抛光过程:电解抛光是一种金属表面处理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对被处理金属表面的电流作用来物理抛光或化学抛光金属表面,从而使其表面光洁度达到一定程度,起到改善金属表面外观、消除微细缺陷,改善金属的耐腐蚀性能以及改善密封性等多种作用。
2. 电解抛光目标:电解抛光的目标是,使金属表面获得一定的光洁度,以符合客户要求。
3. 电解抛光的步骤:(1)清洗:采用蒸汽清洗,用蒸汽及其中混入的清洁介质来溶解污渍,以及清除表面残留的润滑剂、油脂等物质;(2)电解:采用高电压电解,将金属表面的污渍烧蚀掉,把金属表面上的污物电解转化为气态离子群,轻型污垢及根据污垢、铁杂物及金属熔点不同,会在表面形成一层电解膜,然后由氯离子清除清除(也可以采用抛光膜除去);(3)表面预处理:表面预处理是把电解抛光后的金属表面改善为光洁度需要的状态,这时可采用电解抛光的前膜法,一般采用磁性粉末削膜。
(4)电解抛光:电解抛光有物理抛光和化学抛光两种方式,物理电解抛光通过高频电流利用电磁力的作用原理,磨出表面的小细小,达到光洁度的要求;化学电解抛光主要通过一定浓度的化学溶液来浸渍金属表面,使污物被化学溶解,从而使表面光洁度达到一定程度,其原理是氯离子及其他氧化物离子的电解反应;(5)清洗:最后需要用蒸汽清洗和蒸汽干燥。
二、不锈钢金属表面电解抛光的优缺点电解抛光的优点:1. 电解抛光具有快速、低成本和高质量的优势,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金属表面处理技术,在金属表面抛光处理方面效果很好;2. 电解抛光可以更好的改善金属表面的耐腐蚀性,而且可以达到更高的光洁度;3. 电解抛光可以节省人力,设备耗费少,抛光质量可以更好的保证;缺点:1. 电解抛光处理技术要求电源稳定,抛光槽的温度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且还需要定期检查电池;2. 电解抛光后表面光亮度明显低于其它技术处理的表面;3. 当金属表面上厚度较大时,电解抛光处理时间较长,效率较低。
不锈钢的电解抛光工艺
![不锈钢的电解抛光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9c500a4b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bf.png)
不锈钢的电解抛光工艺
不锈钢的电解抛光工艺是利用电化学原理,在一定的电流密度和电解液条件下,使不锈钢表面发生阳极溶解和阴极析氧反应,从而实现对不锈钢表面的抛光。
具体的抛光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清洗:将不锈钢件放入清洗槽中,使用碱性清洗剂或去垢剂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油脂、污垢和氧化层等。
2. 酸洗:将清洗后的不锈钢件放入酸洗槽中,使用酸性清洗剂进行酸洗,去除表面的氧化层、锈垢和金属杂质等。
3. 阳极极化:将酸洗后的不锈钢件放入电解槽中,作为阳极,使用阳极溶液进行极化处理,形成一层紧密、均匀的氧化膜。
4. 电解抛光:将经过阳极极化处理的不锈钢件作为阴极,放入电解槽中,使用电解液进行抛光处理。
电解液通常是含有碱性物质、表面活性剂和抛光剂的溶液,通过施加适量的电流密度,使不锈钢件表面发生阳极溶解和阴极析氧反应,达到抛光的效果。
5. 清洗和除焦:将抛光后的不锈钢件进行清洗,去除残留的电解液和氧化膜,以及附着在表面的焦渣。
6. 中和和涂层:将清洗后的不锈钢件放入中和槽中,使用中和剂中和表面的残留酸性物质。
最后,根据需要,可以将不锈钢件进行喷涂或溅射等表面涂层处理,以增加其抗腐蚀性能和装饰性能。
需要注意的是,电解抛光工艺中的参数设置和电解液配方都需要根据具体的不锈钢材质和要求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抛光效果。
同时,操作人员也需要掌握相关的操作技术和安全知识,确保操作过程的安全性和效果。
电解不锈钢抛光技术.
![电解不锈钢抛光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04177defab069dc50220156.png)
一.电化学抛光理论:1.电化学抛光定义(即什么是电解?):以被抛工件为阳极,不溶性金属为阴极,两极同时浸入到电解槽中,通以直流电而产生有选择性的阳极溶解,从而达到工件表面光亮度增大的效果。
2.电解原理:电解原理现在世界各界人士争论很多,被大家公认的主要为黏膜理论。
工件上脱离的金属离子与抛光液中的磷酸形成一层磷酸盐膜吸附在工件表面,这种黏膜在凸起处较薄,凹处较厚,因凸起处电流密度高而溶解快,随黏膜流动,凹凸不断变化,粗糙表面逐渐被整平。
3.电解抛光优点:⑴内外色泽一致,光泽持久,机械抛光无法抛到的凹处也可整平。
⑵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廉。
⑶增加工件表面抗腐蚀性。
二.电化学抛光所需条件及设备1.电源:电源可选用双相220V,三相380V。
2.整流器电解抛光对电源波形要求不是太严格,可选用可控硅整流器好高频整流器。
整流器空载电压:0—20v负载电压(工作电压):8—10v工作电压低于6v,抛光速度慢,光亮度不足。
整流器电流:根据客户工件大小而定。
3.电解槽及配套设施(阳极棒)可选用聚氯乙烯硬板材焊接而成。
在槽上装三根电极棒,中间为可移动的阳极棒,接电源阳极(或正极),两侧为阴极棒,连接电源阴极(负极)。
4.加热设施及冷却设备(1)加热可选用石英加热管,钛加热管。
(2)冷却可选用盘管,盘管可加热可冷却。
5.夹具最好选用钛做挂具,因为钛较耐腐蚀,寿命长,钛离子对槽液无影响。
建议最好不要用铜挂具,因为铜离子进入会在不锈钢表面沉积一层结合力不好的铜层,影响抛光质量。
铜裸露部位可用聚氯乙烯胶烘烤成膜,在接触点刮去绝缘膜。
6.阴阳极材料阴阳极棒应用铜棒或铜管,铜管长是电解槽长加20厘米,阴极板应用铅板,铅板固定在阴极棒上,铅板长为槽高加10厘米,铅板宽根据槽长而定,一般为10厘米,20厘米规格。
三.电解液:这里具体介绍下“云清牌不锈钢通用电解液“。
1.电解液指标:(1)电解液密度:1.68—1.72(2)电解液状态:微黄色透明液体(3)PH值:<7(4)电解液工作电压:5—9v(5)各材质在电解液内的电流密度(单位为每平方分米),200系列15—25安培,300系列10—15安培,400系列20—30安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
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蚀性能,因而在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许多场合,不锈钢制品的表面常常需要满足某些特殊的要求,例如:低表面粗糙度,高光泽度,亚光处理,法纹效果等。
其中降低表面粗糙度、提高光亮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进行表面抛光,是最为常见的要求。
不锈钢经过电解抛光后,会呈现出诸多优点:
1.抛光的表面不会产生变质层﹐无附加应力﹐并可去除或减小原有的应力层。
2.对难于用机械抛光的硬质材料﹑软质材料以及薄壁﹑形状复杂﹑细小的零件和制品都能加工。
3.抛光时间短﹐而且可以多件同时抛光﹐生产效率高。
4.电解抛光所能达到的表面粗糙度与原始表面粗糙度有关﹐一般可提高两级。
但由于电解液的通用性差﹐使用寿命短和强腐蚀性等缺点﹐电解抛光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电解抛光主要用于表面粗糙度小的金属制品和零件﹐如反射镜﹑不锈钢餐具﹑装饰品﹑注射针﹑弹簧﹑叶片和不锈钢管等﹐还可用于某些模具(如胶木模和玻璃模等)和金相磨片的抛光。
电解抛光的优劣与否,取决于电解抛光的机理和工艺、抛光液各主要成分,其次之外,还有工艺参数选择、电场分布分析、辅助电极设计等。
现介绍一种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
一、抛光液组成和操作条件
浓磷酸(比重 1.74) 510ml/L 887.4g/L
浓硫酸(比重1.84) 395ml/L 726.8g/L
LQ-60添加剂 50ml/L 52.5g/L
水 50ml/L 50g/L
温度 50–75℃最佳60–65℃
阳极电流密度,DA 6–15A/dm2 最佳10–12A/dm2
电压 5–8 伏
抛光时间 3–5分钟
阴极材料铅或铅合金
阴极面积∶阳极面积 2–3∶1
二、开槽步骤
LQ-60添加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在其使用初期电解抛光时会产生大量泡
沫,因此抛光液液面与抛光槽顶部之间的距离不应
≤15cm。
准确计算将欲配制的电解抛光液的体积,再根据抛光液组成将所要加入的抛光液各组分按下列顺序加入抛光槽内。
1、注入所需水量。
2、加入所需磷酸量。
3、切记硫酸用水稀释时会释放出大量热量,溶液温度急剧升高,边搅拌边添加,当温度升至80℃时应停止添加,待溶液冷却后再进一步添加直至全部加完。
4、加入所需数量LQ-60添加剂,边搅拌边添加,添加完毕后彻底搅拌以确保均匀混合。
三、工艺流程
化学除油→热水清洗→浸酸(1–2% 硫酸溶液)→电解抛光→三道逆流清洗→浸碱(5% 碳酸钠溶液)→热水清洗→擦干或烘干
四、槽液维护及补加
1.不锈钢工件在进入抛光槽之前应尽可能将残留在工件表面的水分除去,因工件夹带过多水分有可能造成抛光面出现严重麻点,局部浸蚀而导致工件报废。
2.在电解抛光过程中,作为阳极的不锈钢工件,其所含的铁、铬、镍元素不断转变为金属离子溶入抛光液内而不在阴极表面沉积。
随着抛光过程的进行,金属离子浓度不断增加,当达到一定数值后,这些金属离子以磷酸盐和硫酸盐形式不断从抛光液内沉淀析出,沉降于抛光槽底部。
为此,抛光液必须定期过滤,去除这些固体沉淀物。
3.在抛光槽运行过程中,除磷酸、硫酸不断消耗外水分因蒸发和电解而损失,此外,高粘度抛光液不断被工件夹带损失,抛光液液面不断下降,需经常往抛光槽补加新鲜抛光液和水。
4.该抛光液在未经抛光前的原始比重为1.68,在抛光槽运行过程中,抛光液的比重应控制在1.68±0.03的范围内。
抛光液比重和粘度过高,说明抛光液含水量不足或硫酸含量偏高磷酸含量偏低;反之,抛光液比重过低,表明抛光液含水量过高。
经常用比重计测定抛光液的比重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控制手段。
5.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定期分析抛光液的酸度、磷酸及硫酸的含量。
五.设备要求
电解抛光液通常为矿物酸并在较高的温度下操作,因此抛光槽、清洗槽、阴极、加热盘管及排风装置必须由可耐抛光液腐蚀的材料制造。
1.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环氧玻璃钢以及内衬上述材料的钢槽均可用作电解抛光槽。
2.电加热或蒸汽加热盘管可选用以下材料:
(1).聚四氟乙烯盘管:管束式聚四氟乙烯换热器用于蒸汽加热。
聚四氟乙烯电加热管用于电加热。
聚四氟乙烯盘管价格虽高但使用寿命长且电中性。
(2).纯铅或铅锑合金盘管:纯铅或铅锑合金可用作电解抛光蒸汽加热盘管。
为增加盘管使用寿命,在抛光液液面与空气交界处应另用铅加厚。
(3).石英电加热管。
3.挂具:带有钛制挂钩的外涂塑溶胶的铜挂具的使用寿命最长。
因本抛光液不含铬酸,也可用磷青铜作挂钩。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