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课件课件PPT讲稿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表现】
潜伏期4-21日。一般10-14日。
(一)典型的临床经过 可分为三期:
1.初期 病程第1-3日起病急,体温在39℃-40℃,伴头痛、 恶心和呕吐,可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倦怠或嗑睡,小儿 可有上吸道或胃肠道症状。
2.极期
病程第4-10日,主要表现脑实质损害症状。
(1)持续高热:体温高达39-40℃,多呈稽留热型,高热 一般持续7-10日,轻者3-4日,重者可达3周,发热越高, 热程越长,病情越重。
(4)呼吸衰竭:是本病主要残废原因。主要为中枢性呼 吸衰竭,常因脑实质炎症(尤其延脑病变)、脑疝、脑水肿、 颅内高压及低血钠脑病所致。表现为呼吸表浅、节律不齐、 双吸气、叹息样呼吸、呼吸暂停、抽泣样呼吸及下颌呼吸 等。
(5)颅内压升高及脑水肿:主要表现为剧烈头痛、频繁 呕吐、血压升高、脉搏变慢、四肢肌张力增高、瞳孔时大 时小、视神经乳头水肿等。
【实验室检查】
(一)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常在(10-20)×109/L,病初中性 粒细胞占80%以上。
(二)脑脊液 压力增高,外观透明或微浊,白细胞计数大 多在(50-500)×106/L,少数病例可以正常或高达1×109/L 以上。分类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以淋巴细胞为主, 蛋白定量轻度增高,氯化物正常,糖含量正常或偏高。少 数病例早期脑脊液检查正常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在国际上称 日本脑炎。是由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 急性传染病,本病通过蚊虫传播,好发于儿童, 流行于夏秋季。临床上以起病急,高热、意识 障碍、抽搐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重者常发生 呼吸衰竭,病死率高达20%-30%,可留有神 经系统后遗症。近年来,采用防治结合措施, 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有明显下降。
【病原学】
乙脑病毒属虫媒病毒乙组,形态结构分 属披盖病毒科黄病毒属。病毒颗粒呈球形, 直径40-50MM,核心为单股RNA,外层 有脂蛋白套膜,其表面含有血凝素刺突, 能凝集鸡、鸽等红细胞,乙脑病毒抵抗力 不强,易被常用消毒剂杀灭,加热56℃半 小时即可灭活,但能耐受低温和干燥。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人和动物包括猪、牛、羊、马、狗、鸭、 鸡等均可成为传染源。
(二)临床类型
根据病情轻重及神经系统症状的表现,乙脑临床 有轻型、普通型、重型、极重型(又称暴发型)四种类 型,但病情可由轻型向重型转化,故应密切观察,及 时处理。
(三)老年人乙脑
临床表现以重型及极重型为多,并发症较多,尤以 慢性呼吸道感染、心血管病患、败血症及消化道出血 等为常见,死因以外周性呼吸衰竭为多。
(二)传播途径 本病主要通过蚊虫(库蚊、伊蚊和按蚊) 叮咬而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 人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但感染后多 数人呈轻型或隐性感染,故患病者大多为10岁以下儿童。 以2-6岁儿童发病率最高。感染后可获较持久的免疫力。
(四)流行特征 本病流行于亚洲东部的热带和温带区, 季节为夏秋季,大部分集中于7、8、9三个月。
(三)血清学检查
1.特异性IgM抗体检查 用微量免疫荧光法检测特异性抗 体,阳性率达93.5%-97%。本试验可作为早期诊断。
2.补体结合试验
(四)病毒分离 病程第1周内死亡病人的脑组织可分离到 病毒,脑脊液与血中不易分离到病毒。
【并发症】
发生率约10%。以支气管肺炎最常见,其次为肺 不张、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大肠杆菌所致的 尿路感染、褥疮、皮肤脓疖、口腔火以及水电解 质平衡失调。重型病人要防止应激性溃疡所致的 上消化道大出血。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流行季节:夏秋季多在7、8、9月发病,多见于 儿童,临床特点:起病急,有高热、呕吐、惊厥、 意识障碍以及脑膜刺激征。实验室检查:白细胞 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脑脊液细胞增多,压力 和蛋白增高,糖、氯化物正常。特异性IgM抗体 检查早期出现阳性。补体结合试验双份血清抗体 效价呈4倍增高,有助于回顾性诊断。
(6)脑膜刺激征。
(7)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乙脑的神经系统表现多 在病程10日内出现,常有:①神经反射;②锥体束和锥体 外束;③部分病人有延髓麻痹的表现。多数病人第10日 开始体温下降,病情逐渐改善,进入恢复期。
3.恢复期
少数病人于极期因呼吸衰竭或严重并发症死亡,多数 病人于病程的第8-11日后,进入恢复期,体温逐渐下降, 神志逐渐转清,语言、意识及各种神经反射渐好转,通 常2周左右完全恢复。
3.结核性脑膜炎
无季节性,多有结核病史或结核病接触史。起 病缓慢,病程长,以脑膜刺激征为主,意识障碍 较轻。脑脊液氯化物及糖均降低,蛋白明显增高, 白细胞增多,以淋巴细胞为主,脑脊液薄膜涂片 或培养可检出结核杆菌,结核菌互不试验可阳性, X线胸片有时可发现结核病灶。
(2)意识障碍:为本病主要表现,可有嗜睡、昏睡、谵 妄、昏迷、定向力障碍等各种意识障碍。嗜睡具有早期诊 断意义,昏迷为意识障碍最严重阶段。昏迷越早、越深、 越长,病情越重。昏迷多持续一周左右,重者可达1个月 以上。
(3)惊厥或抽搐:是病情严重表现,多见于病程第2-5日。 由于高热、脑实质炎症及脑水肿等所引起的抽搐。
【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感染的蚊虫在叮咬人和动物时,病毒即侵入机体,在 单核-吞噬细胞内繁殖,继而进入血液循环引起病毒血症, 若不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则呈隐性感染或轻型感染,仅在少 数情况下,如当机体防御功能削弱或病毒量多、毒力强时, 则病毒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炎。
乙脑的病变范围较广,脑及脊髓均可受累,尤以大脑皮 质、丘脑和中脑最为严重。镜下可见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 坏死、脱落及血管周围坏死、脱落、出血;神经细胞变性、 肿胀与坏死;胶质细胞增生及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和单核细 胞浸润,形成所谓“血管套”;小胶质细胞、中性粒细胞 侵入神经细胞内,形成“噬神经细胞现象”
(二)鉴别诊断
1.中毒型菌痢
多发生在夏秋季,多见于儿童。起病急骤,多 在发病时即出现高热、抽搐与昏迷,并有中毒 性休克表现。一般无脑膜刺激征状,脑脊液大 多正常。作肛拭或灌肠检查可见大量脓细胞及 红细胞。
2.化脓性脑膜炎
病情发展较迅速,脑膜刺激征显著,脑脊液混浊, 白细胞1×109/L以上,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糖含量 明显降低,蛋白较高,氯化物减少,涂片和培养 可发现病原菌。血液及脑脊液的病菌特异抗原及 抗体检查,也可助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