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金融工具的减值,金融工具的重分类

合集下载

金融工具会计处理详解

金融工具会计处理详解
例如,有些金融资产被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但与之直接相关的金融负债却划分为以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的金融负债,从而导致 会计错配。如果将上述金融负债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类, 那么这种会计错配就能够消除。
(2)根据正式书面文件载明的企业风险管理或投资策略,以公允价值为基础对金融 负债组合或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进行管理和业绩评价,并在企业内部以此为基础 向关键管理人员报告。
➢ 发行该非衍生金融工具发生的交易费用,应当在负债成分和权益成分 之间按照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
目录
PART 1 金融工具概述 PART 2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分类 PART 3 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的区分 PART 4 金融工具计量 PART 5 金融工具减值 PART 6 金融工具重分类 PART 7 金融资产转移
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上述发行优先股合同设定的条件会导致该优先股 不能分类为所有者权益的因素是( )
A.5年重置利率 B.股利推动机制 C.甲公司控股股东变更 D.投资者有回售优先股的决定权
二、A复DD合金YO融U工R具TITLE HERE
ADD YOUR TEXT
【复合金融工具处理原则】:
➢ 其价值随特定利率、金融工具价格、商品价格、汇率、价格指数、费率 指数、信用等级、信用指数或其他变量的变动而变动,变量为非金融变 量的,该变量不应与合同的任何一方存在特定关系。
➢ 不要求初始净投资,或者与对市场因素变化预期有类似反应的其他合同 相比,要求较少的初始净投资。
➢ 在未来某一日期结算。
基于金融工具的变化而变化的一种权利,常见的衍生工具包括远期合同、 期货合同、互换合同和期权合同等。
请输入你的标题

会计实务:金融资产分类和重分类,这样整理一下就更容易明白了!

会计实务:金融资产分类和重分类,这样整理一下就更容易明白了!

金融资产分类和重分类,这样整理一下就更容易明白了!本文主要分析金融资产分类和重分类相关准则规定,希望能帮助大家。

对于金融资产分类问题,是学习《金融工具》一章的基本理论点,这个点不清晰,后面整个学习思路会混乱。

一、债券投资金融资产确认,体现了企业业务模式和现金流量特征的分析,这一准则制定思路并不是新鲜玩意,比如房地产公司商品房属于“存货”、一般企业自用建筑物叫“固定资产”、用于出租和资本增值房地产叫“投资性房地产”,其实就是根据企业业务模式和获取现金流量特征不同而进行不同的确认。

二、股票投资按照准则,都是分析业务模式,但是对于权益工具投资,不可能存在“合同现金流”。

对于以“收取合同现金流为目标”和“兼顾收取合同现金流和出售为目标”以外的金融资产,作为交易性需要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所以权益工具投资一般就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这样的问题是: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带来的结果就是其公允价值忽高忽低,导致企业利润跟着坐过山车,对利润指标敏感的企业,将会受不了。

与资本市场有密切关系的企业,利润就像大姑娘相亲,总想把该丰满的地方垫高一些才诱人,可是一旦权益类金融资产跌到底点,出现巨额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亏损,经营上的利润就会全部被吞噬。

比如一家企业,2018年经营损益1000万,而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下跌1200万,利润表就是亏损200万,看上去不诱人,不利于和投资者相亲。

怎么办呢,就网开一面,企业可以将股票投资命名为“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准则说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反正这就是“留口子”,让上市公司和有业绩考核的国有企业能承受。

三、衍生工具衍生工具很特殊,通俗说就是双方在赌。

衍生工具价值随其他变量而变。

比如两个人,签了一个合同,2018年年底,以本公众号发原创文章达到200篇为标的,如果超过200篇,每超过一篇,A给B 1000元,如果低于200篇,每低一篇B给A 1000元。

_金融工具的减值,金融工具的重分类

_金融工具的减值,金融工具的重分类

第四节金融工具的计量四、金融工具的减值(一)金融工具减值概述对金融工具减值的规定通常称为“预期信用损失法”。

该方法与过去规定的、根据实际已发生减值损失确认减值准备的方法有着根本性不同。

在预期信用损失法下,减值准备的计提不以减值的实际发生为前提,而是以未来可能的违约事件造成的损失的期望值来计量当前(资产负债表日)应当确认的减值准备。

企业应当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下列项目进行减值会计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1.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权投资)。

2.租赁应收款。

买课程加微信cpa100103.合同资产。

4.部分贷款承诺和财务担保合同。

【手写板】信用损失,是指企业按照原实际利率折现的、根据合同应收的所有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收取的所有现金流量之间的差额,即全部现金短缺的现值。

其中,对于企业购买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应按照该金融资产经信用调整的实际利率折现。

由于预期信用损失考虑付款的金额和时间分布,因此即使企业预计可以全额收款但收款时间晚于合同规定的到期期限,也会产生信用损失。

预期信用损失,是指以发生违约的风险为权重的金融工具信用损失的加权平均值。

【提示】企业通常能够可靠估计金融工具的预计存续期。

在极少数情况下,金融工具预计存续期无法可靠估计的,企业在计算确定预期信用损失时,应当基于该金融工具的剩余合同期间。

(二)金融工具减值的三阶段模型贷:信用减值损失2.已发生信用损失金融资产的核销企业实际发生信用损失,认定相关金融资产无法收回,经批准予以核销的,应当根据批准的核销金额编制会计分录为:借:坏账准备等信用减值损失(差额)贷:应收账款等【随堂例题】甲公司购入某公司债券1 000万元,甲公司根据其管理该债券的业务模式和该债券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将该债券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甲公司确定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没有显著增加,应计量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

企业会计准则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

甲公司其他相关资料如下:
(1)5月23日,收到乙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
(2)6月30日,乙公司股票价格涨到每股13元;
(3)8月15日,将持有的乙公司股票全部售出,每股售价15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1)5月13日,购入乙公司股票: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 000 000
应收股利
持有至到期投资
例如,某企业在2×15年将某项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 产或者是出售了一部分,且重分类或出售部分的金额相对于该企业没有重 分类或出售之前全部持有至到期投资总额比例较大,那么该企业应当将剩 余的其他持有至到期投资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而且在2×16年和 2×17年两个完整的会计年度内不能将任何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 资。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遇到以下情况时可以例外: 1.出售日或重分类日距离该项投资到期日或赎回日较近(如到期前三个月 内),且市场利率变化对该项投资的公允价值没有显著影响; 2.根据合同约定的偿付方式,企业已收回几乎所有初始本金; 3.出售或重分类是由于企业无法控制、预期不会重复发生且难以合理预计 的独立事件所引起。
企业会计准则22号-金融工具的 确认和计量
准则概述
CAS22共包括11章84条内容,分别是总则、金 融工具计量、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嵌 入衍生工具、金融工具重分类、金融工具计量、 金融资产减值、利得和损失、衔接规定、附则。
整个准则的逻辑主线归纳为:范围→分类→确 认与计量→公允价值。即在金融工具定义所限 定的范围内,以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按照持 有目的(交易意图)进行分类为前提,分别对 四类金融工具进行确认与计量。
准则最新变动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规范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提高 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财政部对《企业会计 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进行了修订。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 以及在境外上市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的企 业,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其他境内上市企业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执 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非上市企业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同时,鼓励企业提前 执行。执行本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财政部于2006年2月印发的《企业会计 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202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冲刺串讲讲义第十三章金融工具

202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冲刺串讲讲义第十三章金融工具

【4-10分】1.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和重分类2.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区分3.金融工具的计量4.金融资产转移5.套期会计【考点一】金融工具相关概念(★)【考点二】金融资产的分类和重分类【考点三】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区分(★★)★企业发行金融工具,应当按照该金融工具的合同条款及其所反映的经济实质而非法律形式,结合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定义,在初始确认时将该金融工具或其组成部分分类为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

(一)或有结算条款对于附有或有结算条款的金融工具,发行方不能无条件地避免交付现金、其他金融资产或以其他导致该工具成为金融负债的方式进行结算的,应当分类为金融负债。

但是,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发行方应当将其分类为权益工具:(1)要求以现金、其他金融资产或以其他导致该工具成为金融负债的方式进行结算的或有结算条款几乎不具有可能性;(2)只有在发行方清算时,才需以现金、其他金【链接】出于防止低估负债和防止通过或有条款的设置来避免对复合工具中负债成分进行确认的目的,除非能够证明或有事件是极端罕见、显著异常或几乎不可能发生的情况或者仅限于清算事件,否则,发行方需要针对这些条款确认金融负债。

【考点四】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考点五】金融工具的减值(★★)(一)金融工具减值概述(二)金融工具减值的三阶段★提示:上述三阶段的划分,适用于购买或源生时未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工具。

对于购买或源生时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企业应当仅将初始确认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变动确认为损失准备,并按其摊余成本和经信用调整的实际利率(即购买或源生时将减值后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摊余成本的利率)计算利息收入。

【考点六】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一般原则(★★)【提示】企业通过对被转移金融资产提供担保方式继续涉入的,应当在转移日按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和担保金额两者之中的较低者,按继续涉入的程度继续确认被转移资产,同时,按照担保金额和担保合同的公允价值之和确认相关负债。

新会计准则下金融资产减值和重分类影响

新会计准则下金融资产减值和重分类影响

新会计准则下⾦融资产减值和重分类影响版权声明报告要点IFRS9影响⾦融资产重分类和资产减值计提准则2018 Q1⾦融类上市公司已经受到I9新准则影响。

财政部明确A+H上市公司从2018年1⽉1⽇起执⾏IFRS9,险企延迟⾄2021年1⽉1⽇执⾏。

新准则对⾦融上市公司主要有两⽅⾯影响:第⼀、调整⾦融资产计量⽅式,按照“合同现⾦流量特征”和“业务模式”标准,将⾦融资产重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AC)、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其他综合收益(FVTOCI)、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当期损益(FVTPL)三类;第⼆、引⼊基于预期信⽤损失的减值模型。

回溯2018Q1财报,I9已经从权益波动和资产减值两个⽅向发挥效⼒。

权益重分类进⼊FVTPL放⼤利润波动,关注衍⽣品使⽤价值新准则下:1)持有⾄到期+应收款项进⼊摊余成本计量;2)可供出售权益分别计⼊FVTPL和FVTOCI,以平安为例2017年底可供出售⾦融资产中的权益规模5531亿,新准则下FVTOCI规模2152亿,预估其他部分将进⼊FVTPL,⼀季度末FVTPL规模7008亿,占总资产⽐例从2.2%升⾄10.4%,中信证券FVTPL占⽐也从28.5%提升⾄34.3%;3)可供出售债券进⼊FVTOCI;4)长期股权投资规模变动不明显。

资产重分类导致FVTPL科⽬变⼤,加⼤了净利润的波动。

后续关注平滑净利润波动下对利率和权益衍⽣品配置的需求。

资产减值模型更加真实反映融资类业务资产质量旧准则下部分券商对于融资业务计提减值多采⽤实际损失法,减值计提不显性不充分,以2017年为例券商资产减值规模占营收⽐重约1%-6%,以可供出售⾦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买⼊返售⾦融资产减值为主,质押和两融计提减值占规模⽐重在0.05%-0.5%和0.05%-0.25%。

新准则下预期信⽤损失模型将信⽤风险的资产状况分为三个阶段,综合考虑预期信⽤损失的风险敞⼝、违约概率、违约后损失率等因素确认资产减值损失。

新金融工具准则应用指南解读——毕马威

新金融工具准则应用指南解读——毕马威

毕马威解读新金融工具准则应用指南重点关注内容一.金融资产的分类新金融工具准则改变了原准则下金融资产四分类的规定,要求企业根据其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和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以下三类:(i)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ii)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iii)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根据应用指南,金融资产分类的流程总结如图1所示:来源:财政部会计司编著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应用指南2018此外,应用指南对企业如何进行业务模式评估以及合同现金流量特征测试提供了更多指引。

例如:•企业应当在资产组合的层次上确定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而不必按照单个金融资产逐项确定。

金融资产组合的层次应当反映企业管理该金融资产的层次。

•企业在进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测试时,应当分析金融资产合同各项条款的影响,例如:评估修正的货币时间价值;分析导致合同现金流量的时间分布或金额变更的合同条款(如提前还款特征);合同挂钩工具的特殊考虑;评估有限追索特征是否限制了合同现金流量等。

如果合同现金流量特征不现实或仅构成极其微小的影响,则不影响金融资产的分类。

企业可以将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应用指南对该处理进行了详细解释:•“权益工具”是指对于工具发行方来说,满足新金融工具准则中权益工具定义的工具;•初始确认时,企业可基于单项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进行指定;•企业在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确认的或有对价构成金融资产的,不得指定。

二.金融工具的减值新金融工具准则以“预期信用损失”减值模型代替了原准则下的“已发生损失”减值模型。

根据应用指南,金融工具减值的判断和处理流程总结如图2所示:来源:财政部会计司编著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应用指南2018应用指南将金融工具发生信用减值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未显著增加(第一阶段);(2)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已显著增加但尚未发生信用减值(第二阶段);(3)初始确认后发生信用减值(第三阶段)。

【会计知识点】金融工具的重分类

【会计知识点】金融工具的重分类

第四节金融工具的计量和重分类五、金融工具的重分类(一)金融工具重分类的原则1.企业改变其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时,应当按照规定对所有受影响的相关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

(不鼓励)2.企业对所有金融负债均不得进行重分类。

3.金融资产(即非衍生债权资产)可以在以摊余成本计量【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综(债)】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损(债)】的金融资产之间进行重分类。

4.企业对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应当自重分类日起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相关会计处理,不得对以前已经确认的利得、损失(包括减值损失或利得)或利息进行追溯调整。

其中:重分类日:是指导致企业对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的业务模式发生变更后的首个报告期间的第一天。

例如:甲上市公司决定于2×20年3月22日改变某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则重分类日为2×20年4月1日(即下一个季度会计期间的期初);乙上市公司决定于2×20年12月15日改变某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则重分类日为2×21年1月1日。

5.企业业务模式的变更必须在重分类日之前生效。

6.如果企业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没有发生变更,而金融资产的条款发生变更但未导致终止确认时,不允许重分类。

如果金融资产条款发生变更导致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不属于重分类,企业应当终止确认原金融资产,同时按照变更后的条款确认一项新金融资产。

7.以下情形不属于业务模式变更:(1)企业持有特定金融资产的意图改变。

企业即使在市场状况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改变对特定资产的持有意图,也不属于业务模式变更。

(2)金融资产特定市场暂时性消失从而暂时影响金融资产出售。

(3)金融资产在企业具有不同业务模式的各部门之间转移。

(二)金融资产重分类的计量1.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重分类(1)企业将一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应当按照该资产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第44讲_金融工具的减值,金融工具的重分类

第44讲_金融工具的减值,金融工具的重分类

第四节金融工具的计量四、金融工具的减值(一)金融工具减值概述对金融工具减值的规定通常称为“预期信用损失法”。

该方法与过去规定的、根据实际已发生减值损失确认减值准备的方法有着根本性不同。

在预期信用损失法下,减值准备的计提不以减值的实际发生为前提,而是以未来可能的违约事件造成的损失的期望值来计量当前(资产负债表日)应当确认的减值准备。

企业应当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下列项目进行减值会计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1.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权投资)。

2.租赁应收款。

3.合同资产。

4.部分贷款承诺和财务担保合同。

【手写板】信用损失,是指企业按照原实际利率折现的、根据合同应收的所有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收取的所有现金流量之间的差额,即全部现金短缺的现值。

其中,对于企业购买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应按照该金融资产经信用调整的实际利率折现。

由于预期信用损失考虑付款的金额和时间分布,因此即使企业预计可以全额收款但收款时间晚于合同规定的到期期限,也会产生信用损失。

预期信用损失,是指以发生违约的风险为权重的金融工具信用损失的加权平均值。

【提示】企业通常能够可靠估计金融工具的预计存续期。

在极少数情况下,金融工具预计存续期无法可靠估计的,企业在计算确定预期信用损失时,应当基于该金融工具的剩余合同期间。

(二)金融工具减值的三阶段模型1.无论企业评估信用损失的基础是单项金融工具还是金融工具组合,由此形成的损失准备的增加或转回金额,应当作为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信用减值损失)。

2.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是指因资产负债表日后12个月内(若金融工具的预计存续期少于12个月,则为预计存续期)可能发生的金融工具违约事件而导致的预期信用损失,是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的一部分。

3.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是指因金融工具整个预计存续期内所有可能发生的违约事件而导致的预期信用损失。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应用指南目录一、总体要求二、关于金融工具的相关定义三、关于适用范围四、关于应设置的会计科目五、关于金融资产的分类六、关于金融负债的分类七、关于公允价值选择权八、关于衍生工具与嵌入衍生工具九、关于金融工具的重分类十、关于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确认和终止确认十一、关于金融工具的计量十二、关于金融工具的减值一、总体要求《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下简称本准则)主要规范了各类企业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确认和计量、嵌入衍生工具的会计处理、金融工具的减值,以及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所产生的相关利得和损失的会计处理。

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会计的确认和计量,分别由《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规范。

权益工具与金融负债的区分、金融工具的列报等,由《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规范。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是确认和计量的基础。

企业应当根据其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和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对金融资产进行合理的分类。

同时,企业应当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风险管理要求,对金融负债进行合理的分类。

对金融资产的分类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对金融负债的分类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时,通常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后续计量与分类密切相关。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金融资产和信贷承诺等,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减值准备。

企业应当考虑金融资产和信贷承诺等的未来预期信用损失情况,及时、足额地计提减值准备,更加有效反映和防控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

二、关于金融工具的定义1.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方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方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

【注】金融工具的本质是一项合同,合同产生的现金流量会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动而变动,这个特征决定了金融工具和传统的“以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资产或负债的确认不同,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并不能反映金融工具的经济实质。

2019注会《会计》---第63讲_金融工具的重分类

2019注会《会计》---第63讲_金融工具的重分类

第四节金融工具的计量和重分类五、金融工具的重分类(一)金融工具重分类的原则1.企业改变其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时,应当按照规定对所有受影响的相关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

(不鼓励)2.企业对所有金融负债均不得进行重分类。

3.金融资产(即非衍生债权资产)可以在以摊余成本计量【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综(债)】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损(债)】的金融资产之间进行重分类。

4.企业对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应当自重分类日起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相关会计处理,不得对以前已经确认的利得、损失(包括减值损失或利得)或利息进行追溯调整。

其中:重分类日:是指导致企业对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的业务模式发生变更后的首个报告期间的第一天。

例如:甲上市公司决定于2×17年3月22日改变某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则重分类日为2×17年4月1日(即下一个季度会计期间的期初);乙上市公司决定于2×17年12月15日改变某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则重分类日为2×18年1月1日。

5.企业业务模式的变更必须在重分类日之前生效。

6.如果企业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没有发生变更,而金融资产的条款发生变更但未导致终止确认时,不允许重分类。

如果金融资产条款发生变更导致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不属于重分类,企业应当终止确认原金融资产,同时按照变更后的条款确认一项新金融资产。

7.以下情形不属于业务模式变更:(1)企业持有特定金融资产的意图改变。

企业即使在市场状况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改变对特定资产的持有意图,也不属于业务模式变更。

(2)金融资产特定市场暂时性消失从而暂时影响金融资产出售。

(3)金融资产在企业具有不同业务模式的各部门之间转移。

(二)金融资产重分类的计量1.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重分类(1)企业将一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应当按照该资产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金融资产的重分类及金融资产的减值损失

金融资产的重分类及金融资产的减值损失

考点五:不同类金融资产之间的重分类企业在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对其进行分类后,不得随意变更。

(一)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后,不得重分类为其他类金融资产;其他类金融资产也不得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二)划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后,不得随意重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也不得随意重分类为贷款和应收款项。

(三)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重分类条件(1)企业因持有意图或能力的改变,使某项投资不再适合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应当将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提示】意图或能力。

(2)如果处置或重分类为其他类金融资产的金额相对于该类投资(即企业全部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出售或重分类前的总额较大,则企业在处置或重分类后应立即将其剩余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即全部持有至到期投资扣除已处置或重分类的部分)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不属于重分类的情况(1)出售日或重分类日距离该项投资到期日或赎回日较近(如到期前三个月内),且市场利率变化对该项投资的公允价值没有显著影响。

(2)根据合同约定的偿付方式,企业已收回几乎所有初始本金。

(3)出售或重分类是由于企业无法控制、预期不会重复发生且难以合理预计的独立事件所引起。

例如,因被投资单位信用状况严重恶化,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予以出售等。

【思考问题】2008年12月31日,甲公司“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为10 000万元,为10份债券。

其中包括一份债券为2007年1月,以1 000万美元购入美国某银行发行的三年期固定利率债券,票面利率4.5%,债券面值为1 000万美元。

甲公司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2008年9月,受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的影响,美国某银行所发行债券的二级市场价格严重下滑。

为此,国际公认的评级公司将银行的长期信贷等级从BAA2下调至BAA3,认为该银行的清偿能力较弱,风险相对越来越大,对经营环境和其他内外部条件变化较为敏感,容易受到冲击,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实用文档】金融资产的分类,金融负债的分类,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区分

【实用文档】金融资产的分类,金融负债的分类,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区分

第二节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和重分类一、金融资产的分类(四)金融资产分类的特殊规定(重编)【2018年•综合题(部分)】甲公司为境内上市公司,2×17年度及以前年度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2×18年度起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2×16年度至2×18年度,甲公司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2×16年1月1日,以5000万元从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当日发行的2年期公司债券,该债券票面价值为50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4%(等于实际利率),每年12月31日付息,到期还本;以1200万元购入丙公司(非上市公司)10%股权,对丙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以500万元从二级市场购入一组股票组合。

甲公司对金融资产在组合层次上确定业务模式并进行分类:对于持有的2000万元乙公司债券的管理是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的业务模式,对于持有的3000万元乙公司债券,其业务模式是为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并满足流动性需求,即甲公司对该部分债券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进行日常管理,但当甲公司资金发生紧缺时,将出售该债券,以保证经营所需的流动资金;对持有的丙公司股权进行指定,除了持有该股份分得的现金股利外,该投资价值的任何变动以及处置均不影响净利润;对于股票组合,以公允价值进行管理,并与投资人员的业绩挂钩。

2×16年12月31日,2000万元乙公司债券的公允价值为2100万元;3000万元乙公司债券的公允价值为3150万元;对丙公司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为1300万元;股票组合的公允价值为450万元。

要求:根据资料,说明甲公司购入的各项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应当如何分类,并陈述理由。

【答案】①将持有的乙公司2000万元的债券应划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核算。

理由:对于持有的2000万元乙公司债券的管理是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的业务模式,应划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核算。

2021年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知识点:金融资产重分类和减值

2021年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知识点:金融资产重分类和减值

2021年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知识点:金融资产
重分类和减值
一、不同类金融资产之间的重分类:
1、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其他金融资产之间不得互为转换。

2、持有至到期投资满足一定条件(水平和意图)能够重新划分为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实行后续计量,重分类日账面价值与
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二、金融资产的减值(能够转回)
(1)交易性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变动已经计入损益,其账面价
值始终是的公允价值,所以不计提减值准备。

(2)持有至到期投资和贷款应收款项,其减值=账面价值—现值,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或坏账准备。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减值=账面价值—公允价值,原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公允价值的变动的金额,无论借贷
方均要转入当期资产减值损失。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或做相反分录)
三、减值准备的转回:
1、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债券投资,在随后
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确认后发生的
事项相关的,原确认的减值损失理应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应按原确认的减值损失)
贷:资产减值损失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股票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也能够转回,但不得通过损益转回。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注意:减值准备在原有范围内转回,超出原减值准备的增值部分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国际会计准则 金融工具 重分类

国际会计准则 金融工具 重分类

国际会计准则金融工具重分类
国际会计准则对金融工具的重分类有明确的规定。

金融工具的重分类,即对各种金融工具的类型进行重新分类。

这种分类基于企业自身的管理需要和业务模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三种: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债权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其他债权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

企业最初都是基于自身的管理模式和业务特点,对金融资产进行分类的,而且每种金融资产对报表的影响不一样,有的不影响当期损益,有的影响当期损益,而且影响的时点和程度也不一样。

所以金融资产的分类一经确定,肯定不能随意变更,不能想重分类就重分类,否则就乱套了。

因此,金融资产重分类是一种极为罕见的情形,不鼓励不提倡这样做,如果非要进行重分类,那也应当按照准则的规定根据所受到的影响对金融资产能进行重分类,比如业务模式发生变化了,金融资产的分类肯定要受到影响。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全面准确的信息,建议查阅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或咨询专业会计师。

_金融工具的重分类

_金融工具的重分类

【提示】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的,企业应当根据该金融资产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确定其实际利率。

同时,企业应当自重分类日起对该金融资产适用金融资产减值的相关规定,并将重分类日视为初始确认日。

【2018年•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应当计入发生当期损益的有()。

A.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形成的负债在结算前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
B.将分类为权益工具的金融工具重分类为金融负债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
C.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时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
D.自用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
【答案】ACD
【解析】选项A,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形成的负债在结算前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选项B,将分类为权益工具的金融工具重分类为金融负债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不影响损益;选项C,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时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选项D,自用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新会计准则下金融工具的分类及计量

新会计准则下金融工具的分类及计量

新会计准则下金融工具的分类和计量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金融市场带来巨大的破坏,危机后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复杂性和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减值模型的顺周期性备受指责,金融危机也使人们意识到高质量会计准则对全球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的稳定至关重要,客观上加速了金融工具准则的修订进程。

2009年4月G20国领导人举行峰会,敦促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对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进行全方位改革,主要目的是降低会计准则的复杂性,缓解顺周期效应。

自2009年起,经历了多次修订,终于在2014年7月,IASB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9)终稿,拟于2018年1月1日生效并取代现行《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IAS39)。

为了更好实现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全面趋同,并结合我国企业会计的相关实务,财政部于2016年08月修订起草了《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征求意见稿)》、《企业会计准则第 23号—金融资产转移(征求意见稿)》和《企业会计准则第 24 号—套期会计(征求意见稿)》,(下文简称为新准则),新准则主要变更了对金融工具分类和计量,对金融资产转移的处理做了更明确的阐释,同时引进了预期信用损失法的金融工具减值模型。

在整个金融资产核算体系中,金融工具的分类和计量的顺周期性受指责最多,也是本次改革的重点;同时,分类和计量也是整个核算体系的基础,后续的金融资产减值、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会计都将基于上述分类和计量,因此本文着重对金融工具的分类和计量、重分类展开讨论。

一、金融工具的分类和计量1.1 金融资产的分类和计量1.1.1 金融资产分类现行会计准则要求主体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风险管理要求,将金融资产划分为四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HFT)、持有至到期金融资产(HTM)、贷款和应收款项(LAR)、可供出售金融资产(AF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金融工具的计量四、金融工具的减值(一)金融工具减值概述对金融工具减值的规定通常称为“预期信用损失法”。

该方法与过去规定的、根据实际已发生减值损失确认减值准备的方法有着根本性不同。

在预期信用损失法下,减值准备的计提不以减值的实际发生为前提,而是以未来可能的违约事件造成的损失的期望值来计量当前(资产负债表日)应当确认的减值准备。

企业应当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下列项目进行减值会计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1.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权投资)。

2.租赁应收款。

3.合同资产。

4.部分贷款承诺和财务担保合同。

【手写板】信用损失,是指企业按照原实际利率折现的、根据合同应收的所有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收取的所有现金流量之间的差额,即全部现金短缺的现值。

其中,对于企业购买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应按照该金融资产经信用调整的实际利率折现。

由于预期信用损失考虑付款的金额和时间分布,因此即使企业预计可以全额收款但收款时间晚于合同规定的到期期限,也会产生信用损失。

预期信用损失,是指以发生违约的风险为权重的金融工具信用损失的加权平均值。

【提示】企业通常能够可靠估计金融工具的预计存续期。

在极少数情况下,金融工具预计存续期无法可靠估计的,企业在计算确定预期信用损失时,应当基于该金融工具的剩余合同期间。

(二)金融工具减值的三阶段模型1.无论企业评估信用损失的基础是单项金融工具还是金融工具组合,由此形成的损失准备的增加或转回金额,应当作为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信用减值损失)。

2.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是指因资产负债表日后12个月内(若金融工具的预计存续期少于12个月,则为预计存续期)可能发生的金融工具违约事件而导致的预期信用损失,是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的一部分。

3.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是指因金融工具整个预计存续期内所有可能发生的违约事件而导致的预期信用损失。

【提示】企业与交易对手方修改或重新议定合同,未导致金融资产终止确认,但导致合同现金流量发生变化的,企业在评估相关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是否已经显著增加时,应当将基于变更后的合同条款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违约的风险与基于原合同条款在初始确认时发生违约的风险进行比较。

(三)特殊情况在以下两类情形下,企业无须就金融工具初始确认时的信用风险与资产负债表日的信用风险进行比较分析。

1.较低信用风险如果企业确定金融工具的违约风险较低,借款人在短期内履行其支付合同现金流量义务的能力很强,并且即使较长时期内经济形势和经营环境存在不利变化,也不一定会降低借款人履行其支付合同现金流量义务的能力,那么该金融工具可被视为具有较低的信用风险(企业对这种简化处理有选择权)。

2.应收款项、租赁应收款和合同资产企业对于收入准则所规定的、不含重大融资成分(包括根据准则规定不考虑不超过一年的合同中融资成分的情况)的应收款项和合同资产,应当始终按照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企业对这种简化处理没有选择权)。

【手写板】【提示】准则还允许企业作出会计政策选择,对包含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款项、合同资产和租赁应收款(可分别对应收款项、合同资产、应收租赁款作出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始终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

(四)预期信用损失的计量企业计量金融工具预期信用损失的方法应当反映下列各项要素:1.通过评价一系列可能的结果而确定的无偏概率加权平均金额。

2.货币时间价值。

3.在资产负债表日无须付出不必要的额外成本或努力即可获得的有关过去事项、当前状况以及未来经济状况预测的合理且有依据的信息。

项目损失计量金融资产企业应收取的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收取的现金流量之间差额的现值租赁应收款项企业应收取的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收取的现金流量之间差额的现值【提示】用于确定预期信用损失的现金流量,应与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用于计量租赁应收款项的现金流量保持一致未提用的贷款承诺在贷款承诺持有人提用相应贷款的情况下,企业应收取的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收取的现金流量之间差额的现值【提示】企业对贷款承诺预期信用损失的估计,应当与其对该贷款承诺提用情况的预期保持一致财务担保合同企业就该合同持有人发生的信用损失向其做出赔付的预计付款额,减去企业预期向该合同持有人、债务人或任何其他方收取的金额之间差额的现值【提示】(1)对于资产负债表日已发生信用减值但并非购买或源生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信用损失应为该金融资产账面余额与按原实际利率折现的估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之间的差额。

(2)企业应当以概率加权平均为基础对预期信用损失进行计量。

【随堂例题】甲公司购入某公司债券1 000万元,甲公司根据其管理该债券的业务模式和该债券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将该债券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甲公司确定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没有显著增加,应计量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

在资产负债表日,甲公司预计隐含的12个月违约率为5%,违约损失率为30%。

则甲公司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1 000×5%×30%=15(万元)。

会计分录为:借:信用减值损失15贷:债权投资减值准备15(五)金融工具减值的账务处理对于下列各项目,企业应当始终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1.由《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规范的交易形成的应收款项或合同资产,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该项目未包含《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所定义的重大融资成分,或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规定不考虑不超过一年的合同中的融资成分。

(2)该项目包含《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所定义的重大融资成分,同时企业做出会计政策选择,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损失准备。

2.由《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规范的交易形成的租赁应收款,同时企业做出会计政策选择,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损失准备。

【提示】企业可对应收款项、合同资产和租赁应收款分别选择减值会计政策。

(六)金融工具减值的账务处理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计算金融工具(或金融工具组合)预期信用损失。

如果该预期信用损失大于该工具(或组合)当前减值准备的账面金额,企业应当将其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

会计分录为:借:信用减值损失贷:坏账准备、贷款减值准备、债权投资减值准备合同资产减值准备、租赁应收款减值准备预计负债(贷款承诺及财务担保合同)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投资)【提示】对于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投资),企业应当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确认其损失准备,并将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且不应减少该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账面价值。

如果资产负债表日计算的预期信用损失小于该工具(或组合)当前减值准备的账面金额(例如,从按照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转为按照未来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时,可能出现这一情况),则应当将差额确认为减值利得。

借:坏账准备等贷:信用减值损失2.已发生信用损失金融资产的核销企业实际发生信用损失,认定相关金融资产无法收回,经批准予以核销的,应当根据批准的核销金额编制会计分录为:借:坏账准备等信用减值损失(差额)贷:应收账款等【随堂例题】甲公司购入某公司债券1 000万元,甲公司根据其管理该债券的业务模式和该债券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将该债券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甲公司确定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没有显著增加,应计量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

在资产负债表日,甲公司预计隐含的12个月违约率为5%,违约损失率为30%。

则甲公司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1 000×5%×30%=15(万元)。

会计分录为:借:信用减值损失15贷: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15【随堂例题】A公司于2×17年12月15日购入一项公允价值为10 000万元的债务工具,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该工具合同期限为10年,年利率为5%,本例假定实际利率也为5%。

初始确认时,甲公司已经确定其不属于购入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

2×17年12月31日由于市场利率变动,该债务工具的公允价值跌至9 500万元。

A公司认为,该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并无显著增加,应按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损失准备金额为300万元。

为简化起见,本例不考虑利息。

2×18年1月1日,A公司决定以当日的公允价值9500万元,出售该债务工具。

【答案】甲公司相关账务处理如下(单位:万元):(1)购入该工具时:借:其他债权投资——成本10 000贷:银行存款10 000(2)2×17年12月31日:借: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500贷: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500同时,确认信用减值损失借:信用减值损失 300贷: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 300甲公司在其2×17年年度财务报表中披露了该工具的累计减值300万元。

(3)2×18年1月1日:借:银行存款 9 500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500贷:其他债权投资——成本10 000同时,将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转入当期损益借:投资收益 200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 300贷: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500五、金融工具的重分类(一)金融工具重分类的原则企业改变其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时,应当按照规定对所有受影响的相关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

企业管理金融资产业务模式的变更是一种极其少见的情形。

【手写板】【提示】企业对所有金融负债均不得进行重分类。

企业对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应当自重分类日起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相关会计处理,不得对以前已经确认的利得、损失(包括减值损失或利得)或利息进行追溯调整。

重分类日,是指导致企业对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的业务模式发生变更后的首个报告期间的第一天。

【随堂例题】甲上市公司决定于2×17年3月22日改变某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则重分类日为2×17年4月1日(即下一个季度会计期间的期初);乙上市公司决定于2×17年10月15日改变某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则重分类日为2×18年1月1日。

【提示1】以下情形不属于业务模式变更:(1)企业持有特定金融资产的意图改变。

企业即使在市场状况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改变对特定资产的持有意图,也不属于业务模式变更。

(2)金融资产特定市场暂时性消失从而暂时影响金融资产出售。

(3)金融资产在企业具有不同业务模式的各部门之间转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