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劳动合同法与社会保障

合集下载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课程主要内容(一)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课程主要内容(一)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课程主要内容(一)《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课程主要内容一、劳动法的概述•劳动关系的基本概念和要素•劳动法的来源和作用•劳动法的发展历程二、劳动合同法1. 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的基本要素•劳动合同的形式和内容•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变更2. 劳动合同的履行•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3. 劳动争议的解决•劳动争议的类型和解决途径•劳动争议的调解、仲裁和诉讼三、劳动用工与劳动保护1. 用工形式与用工程序•用工形式的分类和特点•用工程序的规范和程序2. 劳动保护与职业危害防护•劳动保护的基本原则和制度•职业危害防护的标准和措施3. 特殊劳动关系的管理•学生实习与劳动关系•劳务派遣与劳动关系•个体劳动者与劳动关系四、劳动报酬与社会保障1. 劳动报酬的规范与支付•劳动报酬的计算和支付方式•工资保证和迟延支付的处理2. 社会保险制度与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的种类和参保范围•社会福利的基本形式和政策措施3. 职工福利与企业承担•职工福利的内容和实施方式•企业的福利承担和责任五、员工离职与劳动保障1.员工离职的程序与要求•辞职和解聘的程序和方式•离职劳动者的享受和待遇2. 劳动争议的解决与调解•劳动争议的调解和仲裁流程•劳动争议的诉讼和执行六、劳动法与企业管理•劳动法对企业管理的要求•劳动法在企业内部的应用以上是《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课程的主要内容概览,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你将了解到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劳动合同的订立与履行、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用工形式和劳动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还将涉及到劳动报酬与社会保障制度、员工离职与劳动保障,以及劳动法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等内容。

这门课程将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和应用劳动法,保障自己合法权益,提高个人和企业的管理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第一章公民的基本权利第一节公民、劳动和社会保障公民对国家的第一需要是基本生活的安全保障,公民应有的最基本权利是劳动权和基本生活保障权。

劳动权和保障权属于社会法范畴。

一、公民与劳动(一)公民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根据该国法律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二)劳动劳动产生劳动力,劳动力即人的劳动能力。

它具有如下明显特征并引起相应的社会问题:(1)劳动力与劳动者不可分割。

(2)劳动力是生产要素。

具有商品属性;劳动力是特殊商品。

(三)劳动者1.劳动者的定义劳动法意义的劳动者指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公民。

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国家的相应义务,具体内容包括:(1)国家的义务和责任。

国家负有保障公民劳动权的义务和责任,其具体内容包括: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2)公民的劳动义务和责任。

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公民的光荣职责,劳动者都应当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劳动,国家提倡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国家提倡公民从事义务劳动。

(四)劳动权1.公民劳动权的定义劳动权是公民权利的基石。

公民劳动权即公民劳动义务和劳动权利的统一。

具体内容如下:就业权,即获得职、业培训、工作岗位、劳动报酬和社会福利的权利;结社权,即建立、加入和退出劳动者组织的权利;参与权,即参与企业管理和分享企业利润的权利。

2.公民劳动权的意义劳动权是公民权利的基石。

公民劳动权及公民劳动义务和劳动权利的统一。

具体内容如下:1.就业权2.结社权3.参与权.学习和研究公民劳动权的现实意义在于,将就业问题提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样一个全局性的高度来认识,加强劳动法制建设,净化法制环境,明确国家、政府、企业和个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做到在任何时期和任何条件下都能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PPT课件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PPT课件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第一部分: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一章、求职应聘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签订 第三章、劳动关系的确认 第四章、劳动合同的无效
劳动合同的订立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 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劳动合同订立的主体 1、用人单位: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 位等组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2、劳动者:16周岁以上至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之前 的劳动者。
用人单位不能任意解除劳动合同,特别有下列情 形之一时,更不能解除合同(严重违法乱纪者除外):
(1)劳动者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 丧失劳动能力的;
(2)劳动者患病或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3)女职工在孕期、产述: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 间在运用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实现劳动的过程中所发生的 关系。企业是用工主体,劳动者是劳动主体。
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
⑴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⑵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身份证; ⑶劳动合同期限; ⑷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⑸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⑹劳动报酬; ⑺社会保险; (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9)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
订立劳动合同的附随义务
1 如实告知义务 用人单位应当告知的内容:工作内容、工作条件、 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 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
劳动者应当告知的内容: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 本情况(健康状况、知识技能、工作经历等)
2 禁止性规定: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 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 动者收取财物
劳动者不辞而别,从而影响企业生产、工作程序,给用人单 位造成了经济损失的,要依法承担法律赔偿责任,劳动者应 赔偿用人单位下列损失: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学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学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学一、劳动法劳动法是一门研究劳动关系的法律学科,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劳动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劳动法主要涉及雇佣关系、劳动合同、劳动条件、工资福利、工时休假、劳动争议解决等方面。

1. 雇佣关系雇佣关系是劳动法的基础,指的是劳动者与雇主之间的法律关系。

劳动法规定了雇佣关系的成立条件、权利义务、解除方式等。

雇佣关系的成立通常需要劳动者与雇主之间达成劳动合同。

2. 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劳动法中的核心概念,是雇佣关系的基本依据。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雇主之间约定劳动关系的书面文件,用于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合同包括工作内容、工资待遇、工作时间、劳动保护等内容。

3. 劳动条件劳动条件是指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所享有的各种条件和待遇,包括工资、工时、休假、劳动保护等方面。

劳动法规定了最低工资标准、最长工作时间、休假制度等,以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

4. 工资福利工资福利是劳动者在工作中获得的报酬和福利待遇,包括基本工资、津贴、奖金、福利保障等。

劳动法规定了工资支付时间、工资计算方式、工资保障等,以确保劳动者获得合理的经济待遇。

5. 工时休假工时休假是指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

劳动法规定了最长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加班工资等,以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休息权益。

6. 劳动争议解决劳动争议解决是劳动法的重要内容,指的是劳动者与雇主之间因劳动关系引起的争议的解决方式。

劳动法规定了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以确保争议得到公正解决。

二、社会保障法学社会保障法学是一门研究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学科,旨在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社会福利,并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措施。

社会保障法学主要涉及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方面。

1. 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法学的核心概念,指的是国家通过法律规定,由社会成员按规定缴纳一定比例的保险费,以获得社会保险金或福利的制度。

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课件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课件
第一,每一个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都有 平等的权利和义务,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 会劳动。
第二,用人单位应以劳动为尺度,按照劳 动的数量和质量给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第三,劳动者不分性别、年龄、民族和种族, 等量劳动(包括数量、质量与贡献)应当取得等 量报酬。
在我国分配制度中,要真正贯彻按劳分配原 则,应当注意做到:①要体现奖勤罚懒、奖优 罚劣;②要体现多劳多得、鼓励多作贡献;③ 要体现效益分配优先兼顾公平;④要体现脑力 劳动与体力劳动、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之间的 差别。
第三,它必须在指导劳动立法和约束劳动执法中 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劳动法基本原则的确认依据: 首先是宪法;
其次,劳动法的基本原则还应以我国将长期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对劳 动法的基本要求为依据;
最后,劳动法的基本原则还应以对劳动者倾 斜保护理论为依据。
二、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一)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兼顾用人单位利益 相结合的原则
封建主
② 农民
人身 依附
雇主

雇工
契约 关系 私法
① 奴隶主
奴隶
② 封建主
人身 所有 农民
④ 雇主
人身
契约
依附 雇工
关系
③ 劳工法规:规定工时下限 工资上限 强化剥削
三、18世纪末19世纪初
1802年,英国议会颁布《学徒健康 与道德法》,标志着人类历史上劳动 法的起源。此后,以英国为首,新兴 的资产阶级国家开始大量颁布以保护 劳工利益为宗旨的调整工厂劳动关系 的法律。
3.通过实行按劳分配和其他激励制度,充分调 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
4.通过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并要求用人单位不断改善劳动条件。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四)工人运动的兴起:劳动法 产生的重要推动力
• 18世纪中叶开始,工人自发开始同资产阶 级斗争。 • 斗争形态的演变: • 单个斗争————集体斗争 • 自发斗争————自觉斗争
资料:工人阶级的斗争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资料:1802年《学徒健康与道德法》
• 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工人对工厂主的斗争从 自发到自觉,并进而发展至工人运动,英国政府 开始从制定法入手,针对童工和女工等弱势劳动 者,制定一些“人道”性的保护法律。 • 1802年英国通过了《学徒健康与道德法》,该法 规定禁止工厂使用9岁以下的学徒,且18岁以下 的学徒的劳动时间为每日不超过12小时并禁止学 徒在夜间劳动。 • 该法一改过去倾斜于资本的立场,为保护工人利 益而知道那个,被认为是现代劳动法诞生的标志。
1、“劳工法规”调整阶段(原 始积累时期)——前劳动法阶段
• (1)它以国家手段强迫被剥夺土地的农民到资本家的 工厂做工 • 英国亨利八世时期立法规定:发现流浪者对其进 行鞭打;如再度流浪,除了鞭打还要割掉半只耳朵;三 度流浪就要当作重罪犯人或社会犯人被处死。 • (2)它规定工时下限和工资上限,强化雇佣剥削。 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期的《学徒法》规定,在法定限额 以上支付工资者要受到处罚(判监10日),而对取得 这笔工资者的处罚更严厉(判监22日)。
身份到契约(形式上平等) 实质上的不平等(个体之新身份) 国家干预(私法公法化) 劳动法产生
(三)工业革命:社会关系的转变
• 工业革命不仅是技术革命,也是社会关系革命。 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社会的 基本生产组织由农业时代的“家庭”转变为工 业社会的“工厂”。作为生产资料所有者的资 本金为了实现机器大生产,需要大量的雇佣劳 动力;而大量失地农民和破产手工业者为了生 存,只有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于是,劳动力的 所有者和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之间形成了大量劳 动力的买卖关系,从而具备了劳动法产生的社 会基础。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第一章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第一章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1世纪法学系列
• • • • • •
(二)劳动权的体系 劳动权的体系应该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1、宪法中的劳动权 (1)个体劳动权。 (2)集体劳动权。 2劳动法中的劳动权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1世纪法学系列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1世纪法学系列
第三节 劳动法的体系与地位
• 一、劳动法的体系 • 二、劳动法的地位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1世纪法学系列
一、劳动法的体系
• (一)劳动法体系划分的观点比较 • 劳动法的体系:劳动法的体系是指劳动法的各组成部 分之间所构成的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 目前我国劳动法学界对于劳动法体系的界定: • 一是劳动法的法律体系,即从不同位阶的劳动法律规 范的角度,来确定劳动法体系。 • 二是劳动法规范的功能体系,即以不同劳动法律规范 的功能为标准确定劳动法的体系。 • 我们认为:从劳动法规范的功能来确定劳动法体系更 能体现劳动法的部门法特点。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1世纪法学系列
(二)本书关于劳动法体系的划分
劳动法体系
劳动就业法
劳动关系协调法
劳动保障法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1世纪法学系列
二、劳动法的地位
• (一)概述
• (1)劳动法的调整模式具有公私兼容的属 性。 • (2)劳动法以社会利益为本位。
1立法准则指引劳动法律规范体系的形成及其秩序性的维护2法律适用准则指引劳动法律规范的解释弥补规范漏洞3行为准则提示人们行为的基本方向和基本模式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埃菲尔铁塔的整个塔体结构高耸上窄下宽给人以平衡稳定的美感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劳动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第五条国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劳动就业,发展职业教育,制定劳动标准,调节社会收入,完善社会保险,协调劳动关系,逐步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

第六条国家提倡劳动者参加社会义务劳动,开展劳动竞赛和合理化建议活动,鼓励和保护劳动者进行科学研究、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表彰和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第七条劳动者有权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

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

第八条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民主管理或者就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

第九条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主管全国劳动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劳动工作。

第二章促进就业第十条国家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兴办产业或者拓展经营,增加就业。

国家支持劳动者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从事个体经营实现就业。

第十一条地方各级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多种类型的职业介绍机构,提供就业服务。

第十二条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1-4章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1-4章

1:公民: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根据该国法律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2:公民和国家的关系:中国人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在享受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3:劳动:劳动产生劳动力,劳动力即人的劳动能力。

特征如下①与劳动者不可分割②是生产要素具有商品属性,是特殊商品。

4:劳动者: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且年满16周岁的公民。

5:劳动者的权利义务:①国家负有保障公民劳动权的义务和责任: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 报酬和福利待遇,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②公民的劳动义务和责任:劳动是公2:法律:基于统治阶级意志制定和认可的,依特殊程序直盯盯,依托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3:法律特征:①统治阶级意志反映②规定人对物的所有权及相应权利义务③法律主体间权利义务相互依托上的公平性④科学性在于假定处理制裁的逻辑⑤国家强制实施4:法律的内容和体系:行政法,民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法,国际法。

劳动法和保障法属于社会法范畴。

1:法律科学价值:①让人透过现象看本质②用公平合理的原则规范人的意图和行为,告诉人们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③用严谨的法律规范来预测人们的行为,法官的判决, 以及追究责任,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和超前性。

2:三元法律机构:一元即公法上的权利渗透到一切领域,如刑法体系。

二元即公法与私法,如民法与刑法分离。

三元在公法和私法之间存在,社会法就是三元法律结构。

3:社会法:调整发生在公法和私法领域之间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特征:①调整对象是群体或者集体之间的社会关系②法律宗旨是维护社会群体利益协调群体之间 利益③基本原则是维护公平和谐社会关系,消除歧视,创安定团结的社会秩序④运行机制包括合同协议进行的结社自治对话合作。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是一国发展的基石,也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体系。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作为我国的基本立法,对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劳动合同、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障四个方面来探讨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相关内容。

一、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确保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工具。

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应当包含劳动报酬、劳动条件、劳动时间、劳动保护等内容,旨在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劳动合同采用书面形式,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建立了有效的沟通渠道。

此外,劳动合同还规定了解除合同和终止合同的条件,有效防止了不当解雇和任意裁员的现象。

二、劳动报酬劳动报酬是劳动者取得合法收入的重要途径。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规定了最低工资标准、加班加点工资、年终奖等内容,保障了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求。

同时,劳动法还规定了工资支付的方式和时间,确保了劳动者按时获得合法报酬。

此外,劳动法还设立了工资拖欠的追究机制,有效地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三、劳动保护劳动保护是确保劳动者健康、安全和权益的法律制度。

《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了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和劳动条件等内容,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此外,劳动法还规定了劳动保护的具体措施,如健康和安全教育、劳动条件监测和职业病预防等,有效保障了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四、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最直接的劳动者福利保障机制。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为劳动者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

社会保险的缴费和待遇由国家和企业共同承担,确保了劳动者的权益得到保障。

同时,社会保障法还规定了参保条件、待遇标准和赔偿方式,为劳动者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总结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是我国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法律依据,通过确立劳动合同、规定劳动报酬、强化劳动保护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为劳动者提供了全面的法律保障。

然而,应当注意到,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如执行不到位、保障不均等。

05151劳动与社会保障

05151劳动与社会保障

05151劳动与社会保障05151劳动与社会保障范本介绍:劳动与社会保障是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促进劳动者的就业,提高劳动者的福利水平,维护社会稳定和共同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档旨在提供劳动与社会保障相关条例、政策及制度的详细说明。

第一章:劳动法律法规1.1 劳动合同法1.1.1 劳动合同的定义及要求1.1.2 劳动合同的签订1.1.3 劳动合同的变更与解除1.2 劳动争议调解法1.2.1 劳动争议的定义1.2.2 劳动争议的调解程序与机构1.2.3 劳动争议的仲裁程序与机构1.3 社会保险法1.3.1 社会保险的种类及适用范围1.3.2 社会保险的缴费和待遇1.3.3 社会保险的管理体系及责任第二章:劳动合同管理2.1 劳动合同的订立2.1.1 劳动合同的内容和形式2.1.2 劳动合同的签订程序与要求2.1.3 劳动合同的附加条款2.2 劳动合同的变更与解除2.2.1 劳动合同的变更条件与程序2.2.2 劳动合同的解除条件与程序2.2.3 劳动合同的终止与解除的法定情形第三章:劳动争议处理3.1 劳动争议的类型3.1.1 个人劳动争议3.1.2 集体劳动争议3.2 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3.2.1 谈判协商3.2.2 资源调解3.2.3 仲裁第四章:社会保险制度4.1 基本养老保险4.1.1 参保条件及缴费规定4.1.2 养老金待遇计算方式4.1.3 养老保险金的支付与管理4.2 医疗保险4.2.1 参保条件及缴费规定4.2.2 医疗保险的待遇范围和支付方式4.2.3 医疗保险的管理和监督4.3 失业保险4.3.1 参保条件及缴费规定4.3.2 失业保险金的申领和支付4.3.3 失业保险的补充规定附件:1. 劳动合同示例2. 劳动争议调解申请表格3. 劳动争议仲裁申请表格4. 社会保险参保登记表格5. 养老金计算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 劳动合同:雇主与劳动者之间订立的书面或口头协议,约定双方权益和义务的法律文件。

第一章 劳动法基本理论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第二版)PPT课件)

第一章  劳动法基本理论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第二版)PPT课件)

• 遵守工会章程,执行工会决议,参加工 1 会活动,按月交纳会费
• 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社会公德和职业 2 道德,遵守劳动纪律
• 积极参加民主管理,努力完成生产和工 3 作任务 4 • 其他:学习法律和工会知识等
三、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
(一)用人单位在个别劳动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
用人 单位 在个 别劳 动法 律关 系中 的权
劳动
5
得特殊培训
者在
个别
• 社会保险和福利权:平等享受保险福利、
劳动
6
获得社保待遇给付、获得利用公共福利
法律
设施
关系
中的 权利
• 提请劳动争议处理权:依法自主选择争
7
议处理方式、请求依法受理争议、控告
不法行为
1 • 履行劳动合同、完成劳动任务
劳动 2 • 服从指示命令
者在 个别
3 • 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含 义
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特殊保护或者倾斜性保护
理论 基础
是劳动法的本质要求;由劳动关系从属性决定 ;劳动者权利的人权性质
具体 建立劳动者权利的内容体系;形成特殊保护的 体现 实体规范体系;设置特殊保护的程序规范体系
引申:为何劳动者相对是个“弱者”?
(四)劳动法基本原则——劳动协调原则 含义 既是目标状态,也是调整方法
• 会计、律师事务所等合伙组织
• 基金会
引申: 1.自然人用工的 法律调整? 2.“高管”的界 定与法律调整
地域上的 适用范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由劳动法调整的用工 主体与劳动者形成的劳动关系
四、劳动法基本原则
(一)确立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标准
(二)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一)确立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标准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教案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教案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教案第一章:劳动法的概念与特征1.1 劳动法的定义1.2 劳动法的特征1.3 劳动法的性质和作用1.4 劳动法与劳动合同的关系第二章: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2.1 劳动者的基本权利2.2 劳动者的基本义务2.3 特殊劳动者的权益保护2.4 劳动者权益的实现与保障第三章:劳动合同的签订与管理3.1 劳动合同的概念与特征3.2 劳动合同的签订3.3 劳动合同的履行与管理3.4 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第四章:劳动争议的处理4.1 劳动争议的定义与分类4.2 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4.3 劳动仲裁的概念与特征4.4 劳动仲裁的程序与法律效力第五章:社会保障法的基本概念与制度5.1 社会保障法的定义与特征5.2 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5.3 我国社会保障法的体系结构5.4 社会保障法的实施与监管第六章:社会保险法律制度6.1 社会保险的概念与类型6.2 养老保险法律制度6.3 医疗保险法律制度6.4 失业保险与工伤保险法律制度第七章:社会福利法律制度7.1 社会福利的概念与内容7.2 我国社会福利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7.3 公共福利与特殊群体福利7.4 社会福利的发放与管理第八章:劳动保护与职业卫生法律制度8.1 劳动保护的概念与内容8.2 职业卫生的基本要求8.3 劳动保护与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8.4 劳动保护与职业卫生的监管与实施第九章:劳动就业法律制度9.1 劳动就业的概念与原则9.2 就业促进政策与措施9.3 失业保险法律制度9.4 特殊群体的就业保障第十章:劳动法律责任与争议处理10.1 劳动法律责任的种类与承担10.2 劳动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10.3 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10.4 劳动法律责任的执行与监督第十一章: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与exceptions 11.1 劳动法的适用对象11.2 劳动法的适用范围11.3 不适用劳动法的情况11.4 例外情况下的劳动关系处理第十二章:劳动法的修订与更新12.1 劳动法的修订背景12.2 劳动法的修订过程12.3 劳动法的最新变化12.4 劳动法的未来发展趋势第十三章: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国际比较13.1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国际现状13.2 不同国家的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比较13.3 国际劳工组织与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13.4 全球化背景下的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发展第十四章: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实施与监督14.1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实施机制14.2 政府部门在实施与监督中的作用14.3 社会组织与公众的参与14.4 违法行为的查处与惩罚第十五章: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教育与培训15.1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教育的重要性15.2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教育的目标15.3 教育与培训的方法和手段15.4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教育与培训的实施重点和难点解析1. 劳动法的定义与特征:理解劳动法的基本概念,把握劳动法的特征,如劳动法的社会性、强制性、综合性等。

2023我国劳动合同法完整版.pdf

2023我国劳动合同法完整版.pdf

我国劳动合同法完整版前言作为一个劳动者,了解和掌握我国劳动合同法的内容对于维护自身权益非常重要。

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益和义务,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和使用,本文将为您提供我国劳动合同法的完整版。

请注意,本文所提供的内容是根据最新的法律法规整理的,并在文末附上了参考资料,以便您进一步深入了解。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平等就业、促进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确定劳动报酬、劳动时间和休假等事项,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维护劳动社会稳定,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为获取劳动报酬,与用人单位订立的,关于劳动条件的协议。

第三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订立、变更、解除劳动合同,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协商一致的原则。

第四条劳动合同的订立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损害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第五条劳动合同的订立方式可以口头、书面或者其他形式。

用人单位应当为已订立的劳动合同开具劳动合同书。

第六条劳动合同书应当包括事项:1.劳动报酬;2.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3.工作时间和休假;4.工作条件和劳动保护;5.劳动纪律和劳动争议处理方式;6.其他双方约定的事项。

第七条劳动合同束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需要双方履行。

劳动合同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符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第八条劳动合同的订立,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提供真实、准确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条件。

劳动者应当向用人单位提供真实、准确的个人信息。

第三章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第九条劳动合同自劳动者上岗起生效。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规定履行各自的义务。

第十条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劳动保护条件,保障和改善劳动条件,维护劳动秩序和人身权益,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十一条劳动者在工作中应当遵守劳动纪律,服从工作安排,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练习题及答案解析第一章劳动法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某建筑工程队低价招用20名学徒工,合同中规定他们每天必须从事高空作业或繁重搬运工作,否则不能结算当月工资。

用工当月,工程队因违反安全施工规定造成事故,致使学徒工多人伤亡。

有关部门经调查发现这些学徒工均是不满15周岁的边远地区农民子弟。

对此,劳动行政部门拟采取的下列哪一项措施不符合法律规定?(答案:C)难A.责令雇主解除劳动合同,遣返这批学徒工B.责令雇主承担遣返费用,并给予经济补偿C.收缴雇主在非法用工期间的经营所得D.告知事故受害者及其家属向雇主索赔的权利,并协助他们向雇主索赔2.某培训机构招聘教师时按星座设定招聘条件,称:“处女座、天蝎座不要,摩羯座、天秤座、双鱼座优先。

”据招聘单位解释,因处女座和天蝎座的员工个性强势,容易跳槽,故不愿招聘,并认为按星座招录虽涉嫌就业歧视,但目前法律没有明文禁止。

对此,应聘者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劳动监察部门的下列哪一做法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答案:B)难A.将《劳动法》“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的规定直接适用于本案,形成判例,弥补法律漏洞B.根据《劳动法》的平等就业原则,对招聘单位进行法治教育,促使其改变歧视性做法C.应聘者投诉缺乏法律根据,可对其批评教育或不予答复D.通知招聘方和应聘方参加听证,依据国外相关法律规定或案例,对招聘机构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3.下列哪一事项所形成的法律关系由劳动法调整?(答案:B)难A.甲厂职工陈某操作机器时不慎将参观的客户蒋某致伤,蒋某要求陈某赔偿B.汪某因身高不足1.70米而被乙厂招聘职工时拒绝录用,汪某欲告乙厂C.丙公司与劳务输出公司就30名外派劳务人员达成的协议D.丁公司为其职工购房向银行提供的担保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答案:C)A.劳动法中的劳动不包括家务劳动 B.劳动法中的劳动是劳动力的有偿让渡C.履行抚养义务的劳动属劳动法中的劳动 D.劳动法都是和劳动有关的法律5.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 )(答案:D)A.劳动者甲与劳动者乙发生的借款关系B.某公司与股东就股利问题而发生的关系C.某国家机关招聘公务员所发生的社会关系D.某农民工与个体餐馆就工资问题所发生的关系6.下列社会关系不属于劳动法调整对象的是( )(答案:A)7. A.作者与出版社之间的关系 B.某私营企业与职工因培训而发生的关系8. C.某公司与其职工因支付加班费用问题而发生的关系D.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与劳动者发生的关系9.关于劳动法地位的认识,通常认为的是( )(答案:A)A.劳动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B.劳动法是民商法的组成部分C.劳动法是经济法的组成部分D.劳动法不是独立的法律部门8.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相交叉的部分主要是()(答案:D)A.社会救济B.社会福利C.住房福利D.社会保险9.我国劳动法采取()形式(答案:A)A.内地为成文法,港澳台地区既有成文法,又有判例法B.判例法C.成文法为主,判例法为辅D.判例法为主,成文法为辅10.劳动标准制度规定劳动关系当事人不能约定()劳动标准的劳动条件(答案:B)A.高于B.低于C.平行于D.两者之间没有关系11.劳动法的主要宗旨是()(答案:A)A.调整劳动关系B.处理劳动争议C.保护劳动者D.劳动管理12.下列哪项不是劳动者倾斜保护理论在劳动立法上的体现()(答案:D)A.偏重规定劳动者的权利和用人单位的义务B.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合同的限制条件C.规定劳动标准制度D.规定用人单位的用工自主权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些说法违反劳动法的规定?()(答案:ABCD)难A.我国公民未满十六岁的,用人单位一律不得招用B.双方当事人不可以约定周六加班C.劳动合同期限约定为二年的,试用期应在半年以上D.双方当事人可就全部合同条款做出违约金约定2.关于劳动关系的表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答案:ACD)难A.劳动关系是特定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B.劳动关系既包括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劳动行政部门与劳动者、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C.劳动关系既包括财产关系也包括人身关系D.劳动关系既具有平等关系的属性也具有从属关系的属性3.下列劳动合同或劳务合同,哪些属于劳动法的调整范围?(答案:AB)难A.某私营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劳动合同B.某国家机关与工勤人员之间的劳动合同C.某公司董事长与公司之间的聘用合同D.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的劳务合同4.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答案:BC)A.所有与劳动有关的社会关系B.劳动关系C.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D.由各种劳动关系而发生的关系5.下列人员不适用劳动法的是()(答案:BC)A.农村农业劳动者B.家庭保姆C.现役军人D.事业单位工作人员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答案:ABC)A.劳动关系是在争取与实现劳动权的过程中发生的关系B.劳动关系是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发生的C.劳动关系双方是平等的,不具有从属性D.劳动关系既具有平等性,也具有隶属性7.确立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正确的是( )(答案:ABD)A.劳动法体现国家对劳动关系的干预,是典型的公法B.劳动法是劳动关系协调法与劳动基准法的结合C.劳动法即使程序法,又是实体法D.劳动法保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8.对于劳动法中的劳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答案:ACD)A.劳动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务B.工人务工是劳动,个体劳动者的经营也是劳动C.劳动是一种报酬的劳动,而不是义务劳动D.劳动是一种集体劳动莫不是以劳动者名义从事的劳动9.以下各项中,哪些不属于劳动法所称的劳动关系的范畴()(答案:ACD)A.劳动者甲在单位的劳动过程中与同事乙之间的关系B.承揽人与定作人之间的关系C.农民在市场上出售自己的劳动产品D.个体劳动者与其家庭成员共同劳动的关系10.以下哪些社会关系不属于劳动法的调整范围()(答案:ACD)A.社会救济B.集体合同C.争议军人优抚D.公共福利11.对于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答案:BCD)A.劳动关系适用劳动法,劳务关系适用民法B.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一般都比较稳定,具有连续性C.甲企业某技术人员在业余时间在乙企业兼职,属劳务关系D.某工厂锅炉损坏,聘请修理工修理,属劳动关系范畴第二章劳动法律关系一、单项选择题:1.劳动法律关系产生的基础是()(答案:B)A.劳动法律规范B.劳动关系C.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D.劳动关系和与劳动过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2.劳动法律关系的核心和实质是()(答案:C)A.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B.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C.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D.劳动法律事实3.下列行为可以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的是()(答案:C)A.某个体餐馆雇佣童工B.因身体原因甲与所在单位协议改变岗位C.乙根据与某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上岗就业D.劳动合同期满前,丙与某宾馆协议延期4.劳动法律关系的基本客体是()(答案:D)A.劳动力B.财物C.劳动条件D.劳动行为5.下列关于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行政法律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答案:B)A.从法律属性上看,劳动法律关系是合同法律关系B.劳动行政法律关系并不附随劳动法律关系而存在C.劳动行政法律关系内容,当事人一般无自由选择的余地D.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同时享有和承担这两种法律关系的权利(力)与义务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劳动法律关系内容的表述中,正确的是()(答案:ACD )A.劳动者的权利义务不得由他人代理B.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劳动C.各项权利义务都与劳动力的使用和再生产有关D.劳动者的某些权利义务存续于劳动法律关系终止之后2.劳动法学中的法律关系包括()(答案:ABC )A.劳动法律关系B.劳动行政法律关系C.劳动服务法律关系D.行政法律关系3.劳动法律关系应当延续的情形有()(答案:ABD )A.劳动合同依法续订B.内部承包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期限已届满C.职工被劳动教养期间,劳动合同期限已届满D.职工在医疗期内,劳动合同期限已届满4.属于劳动法律关系暂停的是()(答案:ABD)A.停薪留职B.停产息工C.职工自费出国留学D.借调职工5.引起劳动法律关系变更、终止的法律事实()(答案:BCD)A.可以是事件B.可以是一方的违法行为C.一般是合法的双方行为D.可以是行为和事件同时发生6.可以成为劳动行政主体的是()(答案:ABCD)A.职业介绍所B.社会保险经办机构C.卫生行政机关D.人事行政机关7.劳动行政相对人包括()(答案:ABC)A.职业介绍机构B.劳动者C.工会D.劳动争议仲裁机构8.下列劳动法律事实中,可以引起劳动法律关系终止的是()(答案:ABCD)A.企业被依法撤销B.劳动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C.用人单位辞退职工D.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裁决解除劳动合同第三章就业促进法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劳动就业与失业的判断中,正确的是()(答案:D)A. 只要有劳动所得,就视为已经实现就业B. 失业的表现形式包括隐蔽性失业C. 凡是未就业的公民都是失业人员D. 劳动就业实质就是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2.下列关于劳动就业的理解正确的是()。

劳动合同法2023年完整版(2023范文免修改)

劳动合同法2023年完整版(2023范文免修改)

劳动合同法2023年完整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秩序的协调和健康发展,根据宪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制定本法。

第二条劳动合同法适用于境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适用于从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

第三条劳动合同应当遵循自愿、平等、互利、诚实信用原则,经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后订立。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和解除第四条劳动合同可以以书面形式订立,也可以采用口头形式订立,但是以书面形式订立的劳动合同可以作为争议解决的证据。

第五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

劳动合同的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试用期期限不算入劳动合同的期限。

第六条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办理在本单位工作的手续,并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提供劳动合同需要的条件。

第七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前,应当明确记载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户籍所在地、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第八条涉及到劳动合同的争议解决,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解决。

第九条劳动合同订立后,劳动者有正当理由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

劳动者不需要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应当按照法律规定承担违约责任。

第十条在下列情况下,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1.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支付劳动者工资;2. 用人单位未提供合法的劳动条件。

第十一条在下列情况下,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1. 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职业道德;2. 并非用人单位原因造成的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第十二条因劳动合同履行发生争议的,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

协商不成的,可以请求调解,或者依法请求劳动争议仲裁或者诉讼处理。

第三章劳动报酬第十三条劳动者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津贴、奖金、绩效工资、加班工资、补贴、福利款、生活费等。

第十四条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时,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基本工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议: 1、同学们去图书馆借有关劳动合同法的书籍 2、上网下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NEXT:
谢谢大家!
第二节 劳动合同的概念及其适用范围
2007年2月4日,大学生张某通过劳动中介公司在一家 公司找到工作,并与该公司口头商定:张某的试用期为1个 月,月工资为1600元钱。试用期满后,张某多次向该公司 提出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该公司一直拖延不签订劳动合同 。2008年3月,张某向公司提出辞职,并要求公司结清当月 的工资,公司提出张某与公司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拒绝结 清当月工资。双方发生纠纷。 请结合上述材料,撰文详细论述:
第二节 劳动合同的概念及其适用范围
案例分析2
小张是华商学院的一名贫困学生,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 小张找到增城一间快餐店应聘打工,快餐店觉得小张年轻,勤 快,,就与他签订了协议,约定星期六日每天工作8小时。但是工 作一段时间后,小张发现快餐店有违法嫌疑,并侵犯了自己的合 法权益,小张每天实际工作大概12小时左右,严重超出约定时间, 但是却没有得到补偿。于是小张就依《劳动合同法》向当地劳动 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问:如何看待小张事件适不适用劳动
在本案中,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是 否合法?为什么?
第一节 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背景和宗旨
1.1、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背景
在市场经济下,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通过签订合同建立劳动关系,但 由于供求关系、竞争能力、社会经济状况等因素,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在劳动中处于不用的地位,导致劳资纠纷的出现。
市场经济惹的祸
1.2、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
第一条 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 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 劳动关系,制定本法。
第二节 劳动合同的概念及其适用范围
2.3、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 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 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 、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用 人 民办非企事业单位: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 单 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组织。 位
国家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 机关、国家军事机关等。
第二节 劳动合同的概念及其适用范围
案例分析1
小张家住增城,家境贫穷,经人介绍,在广州一户人家从事家 庭保姆工作。原先雇主答应给的报酬待遇、条件都很好,小张应 许。但是工作3个月后,小张发现雇没有为其提供原来承诺的条件 和待遇。此外,雇主还经常布置原来约定不属于她工作范围的工 作让她做。因此,小张决定不干了,同时向雇主要求支付相应的 劳动报酬,并且要求补偿其原来承诺但没有兑现的报酬。然而雇 主不但不给钱,反而说小张笨手笨脚,还经常弄坏家里的东西, 应在工资里扣除作为赔偿,双方争论没有结果,小张觉得自己的 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就依《劳动合同法》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 员会申请仲裁。 问:如何看待小张事件适不适用劳动合同法?为什么?
问:案例体现劳动合同什么基本原则?
第三节 劳动合同基本原则
案例分析5
陈某原是增城市某派出所的民警,辞职后来到广州某安 保公司应聘。该安保公司觉得陈某以前在公安系统工作过, 于是觉得录用陈某。双方约定陈某任其部门经理指挥,专门 负责公司调查协助工作。工作1个月后,陈某发现自己实际从 事的工作是替客户进行私人事务的专项调查,类似私家侦探。 陈某觉得从事这份工作有违道德,于是要求辞职,但是公司 要求陈某依据劳动合同的约定承担违约金。 问:案例体现劳动合同什么基本原则?
合法原则:即劳动合同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1)劳动合同主体合法(年龄问题) (2)劳动合同内容合法(女工(公关)) (3)劳动合同订立程序和形式合法(强迫、威胁)
第三节 劳动合同基本原则
公平原则:即劳动合同应公平合理、利益均衡,不得使某一 方的
利益过于失衡。(年终奖同工不同酬、高违约金)
合同法?为什么?
第二节 劳动合同的概念及其适用范围
劳动合同
劳务合同
主体地位不平等的:管理与被管理(隶属 关系),劳动者是单位内部成员,以职工 身份参加劳动
主体地位平等;不存在管理 与被管理关系;没有职工身 份
比较长久、稳定的关系;工资按劳分配, 用工时间较短,工作遵循商
不得低于最低工资规定
品的定价规则
第二节 劳动合同的概念及其适用范围
具体劳动能力,达到法定劳动年龄(退休、劳动能
力)
劳 动 不分国籍,只要劳动关系运行在中国境内 者
Ps:关于录用制公务员和聘用制公务员;法律、 法规或国务院另行规定的,按规定执行。
第二节 劳动合同的概念及其适用范围
企业:法人企业和非法人企业(主要组成部分)
个体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
前言:
劳动合同法
1.大学生的兼职行为适不适用劳动合同法? 2.大学 毕业生“三方协议”与劳动合同有什么区别? 3.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4.劳动合同法有关试用期、工资、劳动报酬、加班等 是 怎么规定的? 5.劳动者单方解除合同会不会导致违约? 6.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 益?
区 遵守单位内部的劳动管理制度
按约定完成工作就行
属《劳动合同法》调整的范围 别
民法调整范围
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名义进行工作,由用 劳动者以本人的名义从事劳
人单位承担法律责任
务活动,独立承担法律责劳动的成果
第二节 劳动合同的概念及其适用范围
案例分析3:
王某是甲企业的技术员,1998年春节期间,当地的乙公司请其帮助 维修机器设备。在劳动过程中,不慎从梯子上摔下,造成重伤。在治 疗过程中,在王某是否应享受工伤待遇的问题上,王某与乙公司产生 了分歧。王某认为,自己是为乙企业服务过程中出的事故,应当属于 工伤,乙公司应按照工伤保险的有关规定,给予其工伤待遇;而乙公 司认为,王某与其公司之间是劳务关系,而不是劳动关系,王某不应 当享受工伤待遇。造成伤害的原因是由于其本人不谨慎造成,应当由 其本人承担主要的责任。 问:你是如何看待这件事?
第二节 劳动合同的概念及其适用范围
解答:王某与某企业之间是劳务关系,而不是劳动关系,理由如下:
(1)从劳动内容来看,王某为乙公司检修机器设备,是短期的、一次 性的劳务服务行为,不具有稳定性的劳动关系;
(2)王某在劳动过程中,不需要遵守乙公司的内部劳动纪律和规章制 度,双方在劳动过程中是平等的协作关系;
(3)王某的行为是属于技术人员业余时间在外兼职的行为,其实质是 提供有偿的技术服务。王某没有成为乙公司员工中的一员,以乙公司 员工的身份提供劳动。
第三节 劳动合同基本原则
第三条【基本原则】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 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 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
第一章 劳动合同法概述
第一节 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背景和宗旨 第二节 劳动合同的概念及其适用范围 第三节 劳动合同的基本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实施 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28次会议通过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本法自2008年1月1日起实施
第二节 劳动合同的概念及其适用范围
2.1、劳动合同的概念
劳动合同又称“劳动契约”、“劳动协议”,是指劳动者与 用人单位之间为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而签订的 书面协议。(案例)
2.2、劳动合同的特征
(1)劳动合同主体具有固定性。劳动关系的一方是用人单位, 一方是劳动者。 (2)劳动合同主体在双方地位上具有从属性。包括人格和经 济上的从属性。 (3)劳动合同时间上具有继续性。通过劳动合同建立的劳动 关系是长期和稳定的。
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劳动合同双方法律地位平等,有双向
选择权,不得强迫等。
诚实信用原则:劳动合同双方应讲究信用,诚实不欺,尊重对方
当事人的利益和他人利益,不得损人利己。(大学生简历、用人单 位隐瞒实情、保密、辞职无交代等)
第三节 劳动合同基本原则
案例分析4
某化工厂于1998年3月21日与杨某签订了为期6年的劳动合 同。2004年3月21日合同期满后,杨某向厂里提出办理终止劳动 合同关系手续时,该厂领导说,厂里已决定与其续订合同两年, 拒绝为杨某办理终止劳动合同的有关手续。杨某为此向当地劳动 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请求该厂为其办理解除劳动合同的手 续,维护其合法权利。仲裁委员会受理此案后,经调查,杨某与 该化工厂所签5年劳动合同已于2004年3月21日到期,裁决该厂及 时为杨某办理终止劳动合同的手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