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古诗文)-教案

合集下载

古诗文活动课教案[5篇]

古诗文活动课教案[5篇]

古诗文活动课教案[5篇]第一篇:古诗文活动课教案1.长歌行【阅读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初步感知古诗内容,理解“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含义。

3.明白要珍惜时间的道理。

【阅读准备】小黑板【阅读过程】一、谈话导入1.小朋友已经学过一些古诗了,谁来背一首?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一首新古诗,读题。

2.简介作者。

汉乐府是汉代专门用来制作音乐的机构。

二、学习古诗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疏通诗句大意。

重点理解:复:再次,归:回来,徒:白白的。

3.赏析重点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了解意思,感悟道理,情境迁移运用。

三、熟读成诵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背诵本诗。

2.风【阅读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初步感知古诗内容,感受诗人对风的赞美。

【阅读准备】小黑板、图片【阅读过程飞流直下三千尺:(1)学生体会“ 飞流”“ 直下”。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疑是银河落九天:(1)重点理解:疑,体会李白诗的风格。

(2)有感情地朗读。

(二)学生质疑:、“ 生” 为什么不用“ 升” ?(1)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2)生,产生而后升起。

、“ 挂”,谁能把瀑布挂在山川前面?(1)学生交流。

(2)老师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四、指导朗读并成诵。

、赠汪伦阅读目标:、引导学生自读古诗,理解字词,读懂诗意。

、体会诗中所表达的作者与朋友的深厚友谊。

练习感情朗读古诗。

阅读准备:学生课前收集描写送别的古诗。

阅读过程:一、揭题,导入新课:、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赠汪伦》,出示古诗: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你知道“赠”是什么意思吗?、请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二、学习古诗、初读,学生自由读古诗,思考:这是一首描写什么的诗?(送别)、再读古诗,想一想,谁送谁,谁别谁?3、有谁知道李白是谁、汪伦是谁吗?学生介绍有关背景。

一年级下册校本古诗词教案

一年级下册校本古诗词教案

一年级下册校本古诗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古诗词,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所学的古诗词。

3. 理解古诗词的基本内容,体会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4.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静夜思》李白的《静夜思》2. 《春晓》孟浩然的《春晓》3. 《登鹳雀楼》王之涣的《登鹳雀楼》4. 《寻隐者不遇》贾岛的《寻隐者不遇》5. 《小池》杨万里的《小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所学的古诗词。

难点:理解古诗词的基本内容,体会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问答法、朗读法、讨论法等,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诗词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世界。

2. 朗读:让学生反复朗读,感受诗词的韵律和节奏。

3. 讲解:对诗词的内容、意境、情感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4. 讨论:引导学生就诗词中的意象、情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5. 背诵: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加深记忆。

6. 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背诵情况和参与讨论的表现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重点在于学生的参与度、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资源:1. 诗词原文及其注释。

2. 与诗词相关的图片或插图。

3. 诗词朗读音频或视频。

4. 讨论问题指南。

八、教学进度安排:每周学习一首古诗词,每首诗词的学习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用于朗读、讲解和讨论,第二课时用于背诵和作业布置。

九、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诗词朗诵会,让学生在班级展示自己学习的古诗词。

2. 开展诗词创作活动,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创作简单的古诗词。

3. 参观图书馆或文化场所,了解更多关于古诗词的资料。

十、教学反思:在每单元的教学结束后,进行教学反思,评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校本课程(古诗文)教案

校本课程(古诗文)教案

一、教案名称:校本课程《古诗文》教案第一章——唐诗概说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唐诗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让学生掌握唐诗的主要艺术特色。

3. 培养学生对唐诗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内容:1. 唐诗的定义与分期2. 唐诗的艺术特色3. 唐诗的代表诗人与作品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唐诗的图片,引导学生对唐诗产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唐诗的定义、分期及其艺术特色。

3. 举例:介绍几位代表性的唐诗诗人及其作品。

4. 讨论:分组讨论唐诗的艺术特色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作业布置:1. 背诵一首唐诗。

2. 写一篇关于唐诗的短文。

六、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了解他们对唐诗的理解程度。

2. 检查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唐诗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唐诗图片素材。

2. 唐诗相关文献资料。

八、教学建议:1. 在讲解唐诗时,尽量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3. 注重对学生作业的指导和评价,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

十、拓展活动:组织一次唐诗朗诵比赛,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唐诗的魅力。

六、教案名称:校本课程《古诗文》教案第二章——宋词概说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宋词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让学生掌握宋词的主要艺术特色。

3. 培养学生对宋词的兴趣和热爱。

八、教学内容:1. 宋词的定义与分期2. 宋词的艺术特色3. 宋词的代表诗人与作品九、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宋词的图片,引导学生对宋词产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宋词的定义、分期及其艺术特色。

3. 举例:介绍几位代表性的宋词诗人及其作品。

4. 讨论:分组讨论宋词的艺术特色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十、作业布置:1. 背诵一首宋词。

2. 写一篇关于宋词的短文。

十一、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了解他们对宋词的理解程度。

四年级校本课程古诗教学教案

四年级校本课程古诗教学教案

四年级校本课程古诗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古诗文中的基本词语和句式。

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所学的古诗。

学生能够运用古诗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简单的创作。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和讨论,提高对古诗的理解能力。

学生通过模仿和创作,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到古诗文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培养对古诗文的兴趣和热爱。

学生通过学习古诗文,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古诗的入门第1课:《静夜思》让学生熟悉古诗的节奏和韵律。

解析诗句中的意象和情感。

第2课:《春晓》让学生理解古诗中的自然描写。

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

第二单元:古诗的意象与情感第3课:《登鹳雀楼》引导学生感受古诗中的景象变化。

让学生理解古诗中的哲理。

第4课:《望庐山瀑布》分析诗句中的意象和情感。

让学生通过朗读和背诵,感受古诗的美感。

第三单元:古诗的韵律与节奏第5课:《夜宿山寺》让学生理解古诗中的韵律和节奏。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验古诗的韵律美。

第6课:《早发白帝城》分析诗句中的韵律和节奏。

让学生通过朗读和背诵,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古诗的基本知识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特点和魅力。

2. 互动式教学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情境教学法: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古诗的意境美。

4. 朗读和背诵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理解能力,并进行记录和评价。

2. 终结性评价:教师通过测试、作业和创作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古诗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古诗文教材:教师准备相关的古诗文教材,包括文本、注释和解析等。

2. 多媒体教学资源: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和视频等资源,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一年级下册校本古诗词教案

一年级下册校本古诗词教案

一、教案简介本教案为一年级下册校本古诗词教案,共十个章节。

本教案旨在通过学习古诗词,让学生感受古典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对古诗词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包含古诗词的学习、诗词背景介绍、诗词解析、诗词默写和诗词创作等方面。

二、第一章:春晓1.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古诗《春晓》的内容。

(2)让学生了解诗词的背景,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

(3)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2. 教学重点:诗词的背诵和默写。

3. 教学难点:诗词意境的理解。

4. 教学方法:讲解法、问答法、默写法。

5. 教学步骤:(1)介绍诗人孟浩然及其作品《春晓》。

(2)朗读并解析诗词《春晓》。

(3)让学生背诵和默写《春晓》。

(4)开展诗词创作活动,让学生模仿《春晓》创作关于春天的诗词。

三、第二章:静夜思1.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古诗《静夜思》的内容。

(2)让学生理解诗词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思乡之情。

(3)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2. 教学重点:诗词的背诵和默写。

3. 教学难点:诗词意境的理解。

4. 教学方法:讲解法、问答法、默写法。

5. 教学步骤:(1)介绍诗人李白及其作品《静夜思》。

(2)朗读并解析诗词《静夜思》。

(3)让学生背诵和默写《静夜思》。

(4)开展诗词创作活动,让学生模仿《静夜思》创作关于思乡的诗词。

四、第三章:悯农1.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古诗《悯农》的内容。

(2)让学生了解农民的辛勤劳动,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

(3)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2. 教学重点:诗词的背诵和默写。

3. 教学难点:诗词意境的理解。

4. 教学方法:讲解法、问答法、默写法。

5. 教学步骤:(1)介绍诗人李绅及其作品《悯农》。

(2)朗读并解析诗词《悯农》。

(3)让学生背诵和默写《悯农》。

(4)开展诗词创作活动,让学生模仿《悯农》创作关于劳动的诗词。

五、第四章:登鹳雀楼1.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古诗《登鹳雀楼》的内容。

校本课程古诗教案

校本课程古诗教案

校本课程古诗教案教案标题:校本课程古诗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 学习古诗的背景知识和基本技巧。

2. 分析古诗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3.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和表达。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审美情趣和理解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创作潜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种古诗资料和课堂展示材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写作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古诗的重要性和学习目标。

2. 引导学生回忆并分享对古诗的了解和感受。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古诗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2. 分析几首经典古诗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3. 解释一些常见的古诗词汇和修辞手法。

三、课堂实践(25分钟)1. 学生分组朗读并分析一首指定的古诗。

2. 学生自由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朗读和分享。

3. 学生小组讨论并展示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四、创作实践(20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对古诗的理解,进行创作。

2. 学生可以选择仿写一首古诗,或者创作一首自己的古诗。

3.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和修改创作作品。

五、总结和展示(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并进行互评和点评。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3. 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欣赏古诗,培养持久的兴趣。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古诗朗诵比赛或文学创作比赛。

2. 推荐学生阅读更多的古诗,拓宽文学视野。

3.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文化展览或文学讲座。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互动情况。

2. 朗读和分享:评估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创作作品:评估学生的创作水平和创新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表达,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和创作能力。

四年级校本课程暨古诗文阅读计划及教案

四年级校本课程暨古诗文阅读计划及教案

四年级校本课程暨古诗文阅读计划及教案一、课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学生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古诗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四年级是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黄金时期。

通过学习古诗文,可以让学生领略古人的智慧,提高文学素养,丰富语言表达能力。

为此,我们特制定四年级校本课程暨古诗文阅读计划,旨在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培养阅读古诗文的习惯,提高古诗文鉴赏能力。

二、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我国古代诗歌的美,感受古诗文的韵味和魅力。

2. 通过阅读古诗文,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4. 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古诗文的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探讨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共包含10个古诗文作品,每个作品都具有代表性,既有山水田园类的,也有咏史抒怀类的。

具体如下:1. 《春晓》——孟浩然2. 《登鹳雀楼》——王之涣3. 《静夜思》——李白4. 《望庐山瀑布》——李白5. 《绝句》——杜甫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古诗文作者、背景、内容等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2. 鉴赏法:引导学生品味古诗文中的意象、韵律、情感等,培养审美能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提高合作探讨能力。

4. 创作法:鼓励学生仿写古诗文,激发创造力,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

2. 阅读笔记:检查学生的阅读笔记,评估他们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古诗文练习,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创作展示:评价学生的古诗文创作,考察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对古诗文的运用水平。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的教材应包含本课程所需的古诗文作品,并对作品进行详细解读。

2. 参考书目:提供一些古诗文鉴赏、文学素养方面的参考书目,供学生自主学习。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与课程相关的资料,如古诗文朗读、解读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

校本课程古诗文教案

校本课程古诗文教案

校本课程古诗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古诗文中的语言美、意境美和哲理美。

2.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分析和欣赏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古代诗人及其作品《静夜思》(李白的《静夜思》)《春晓》(孟浩然的《春晓》)《登鹳雀楼》(王之涣的《登鹳雀楼》)2. 第二单元:古诗文中的自然景观《望庐山瀑布》(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钱塘湖春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夜泊牛渚怀古》(杨万里的《夜泊牛渚怀古》)3. 第三单元:古诗文中的友情与离别《赠汪伦》(李白的《赠汪伦》)《别董大》(高适的《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4. 第四单元:古诗文中的节日习俗《元日》(王安石的《元日》)《登高》(杜甫的《登高》)《清明》(杜牧的《清明》)5. 第五单元:古诗文中的励志情怀《早发白帝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望岳》(杜甫的《望岳》)《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古诗文的历史背景、作者生平及作品特点。

2. 采用欣赏法,让学生感受古诗文中的美。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古诗文中的主题和寓意。

4.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尝试创作古诗文。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所学古诗文。

2. 学生能理解并简要分析古诗文中的主题和寓意。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创作简单的古诗文。

五、教学资源1. 古诗文文本及注释。

2. 与古诗文相关的图片、音乐、视频等资料。

3. 古诗文创作指导资料。

六、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单元:2课时2. 第二单元:2课时3. 第三单元:2课时4. 第四单元:2课时5. 第五单元:2课时七、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2.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创作。

校本课程 (古诗文) 教案

校本课程 (古诗文) 教案

一、教案名称:校本课程《古诗文》教案第一章:走进古诗文的世界1. 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掌握古诗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3)感受古诗文的艺术魅力,培养对古诗文的热爱。

2. 教学内容:(1)古诗文的定义与特点;(2)古诗文的价值与意义;(3)古诗文的阅读方法与技巧。

3. 教学过程:(1)导入:介绍古诗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新课讲解:讲解古诗文的价值与意义;(3)实践练习:指导学生阅读古诗文,掌握阅读方法与技巧;(4)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教案名称:校本课程《古诗文》教案第二章:古诗文的韵律与节奏1. 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文的韵律与节奏特点;(2)掌握古诗文韵律与节奏的阅读方法;(3)感受古诗文韵律与节奏的美感。

2. 教学内容:(1)古诗文韵律与节奏的基本概念;(2)古诗文韵律与节奏的分类及特点;(3)古诗文韵律与节奏的阅读方法。

3. 教学过程:(1)导入:介绍古诗文韵律与节奏的基本概念;(2)新课讲解:讲解古诗文韵律与节奏的分类及特点;(3)实践练习:指导学生阅读古诗文,掌握韵律与节奏的阅读方法;(4)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三、教案名称:校本课程《古诗文》教案第三章:古诗文的意象与意境1. 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文意象与意境的基本概念;(2)掌握古诗文意象与意境的欣赏方法;(3)感受古诗文意象与意境的美感。

2. 教学内容:(1)古诗文意象与意境的定义及特点;(2)古诗文意象与意境的欣赏方法;(3)经典古诗文意象与意境案例分析。

3. 教学过程:(1)导入:介绍古诗文意象与意境的基本概念;(2)新课讲解:讲解古诗文意象与意境的欣赏方法;(3)实践练习:分析经典古诗文意象与意境案例;(4)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四、教案名称:校本课程《古诗文》教案第四章:古诗文的主题与情感1. 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文主题与情感的基本概念;(2)掌握古诗文主题与情感的把握方法;(3)感受古诗文主题与情感的表达。

二年级校本课程暨古诗文阅读教案22.docx

二年级校本课程暨古诗文阅读教案22.docx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教学目标:1.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2 •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3.加强合作学习,养成自主、探究、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止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教学难点:1.真止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对名句的深入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和手段:讨论交流为主,多媒体教学,配以幻灯片,背景音乐等。

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课时教学重点:1.反复诵读四首诗,结合对诗人身世、写作背景的了解,准确理解诗中深沉的爱国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难点: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一、导入新课,检查课前积累。

1.导入语。

2.学生活动:举手发言,列举中国爱国名人名言或他们的爱国事迹1例。

3.切入本课,明确目标: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主题,并学会对名句进行赏析。

〔幻灯片出示木堂课学习目标〕二、配乐朗诵,总体感受并进一步理解四首古诗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1.范读:1)多媒体画面、诗文、配乐朗诵。

2)学生活动:静静地欣赏,并止音止字,止确把握诗句的朗读节奏,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小组讨论交流:1)四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么知道的?[投2)学生活动:4人一组,各抒己见,并努力使对方接受。

如对方不接受,则应竭力反驳。

注意:陈述理由或反驳意见要有依据。

3.组织班级交流。

1)学生活动:每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班级发言。

2)教师适时点评,加以引导。

[在交流中穿插幻灯投影,介绍背景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诗人身世,止确理解诗歌内涵。

]三、重放配乐朗诵,学生比照自己,有感情地跟读。

1)跟读。

2)教师小结:诗歌是激情的产物,不是带着强烈感情的人是朗读不好诗歌的。

要有感情地朗读好诗歌,我们必须做到以下两点:止确理解诗歌主题, 深入体会诗人情感;采取多种朗读手段,充分调动自身激情。

校本课程(古诗文)教案

校本课程(古诗文)教案

校本课程(古诗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古诗文的基本知识,包括诗文的体裁、特点、发展历程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理解和欣赏古诗文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节:古诗文的定义与分类教学重点:了解古诗文的基本概念,掌握诗文的不同体裁。

教学难点:区分各种诗文的特征,理解诗文体裁的发展历程。

2. 第二节:古诗文的语言特点教学重点:掌握古诗文的语言风格,理解诗文中的意象、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欣赏古诗文中的意境,感受诗文的美感。

3. 第三节:古诗文的韵律与节奏教学重点:了解古诗文的韵律特点,掌握诗文的节奏和韵脚。

教学难点:分析古诗文的韵律美,创作简单的诗文。

4. 第四节:古诗文的思想内容教学重点:理解古诗文的思想内涵,感受诗人的人格魅力。

教学难点:深入剖析古诗文的思想价值,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思考。

5. 第五节:古诗文的鉴赏方法教学重点:掌握古诗文的鉴赏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运用鉴赏方法分析古诗文,写出自己的感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与古诗文相关的故事、典故、背景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 示范:教师展示经典古诗文作品,分析其特点、价值等,让学生感受古诗文的魅力。

4. 实践:学生通过阅读、分析、讨论等方法,锻炼自己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表现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成果展示: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文朗诵、创作等活动,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古诗文选本、鉴赏教程等。

2. 参考资料:相关学术著作、论文、评论等。

校本课程(古诗文)教案

校本课程(古诗文)教案

一、《校本课程:古诗文教案》二、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中国古典诗词的美。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通过古诗文的阅读与解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4. 培养学生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感悟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课程将选取一些适合初中生阅读的古诗文,如《春晓》、《登鹳雀楼》等。

2. 教学过程中将重点解析诗文的韵律、意境、情感等。

3. 引导学生通过诗文理解古人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感悟。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诗文的背景、作者、韵律等。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解析诗文的意境、情感等。

3.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文的感悟和理解。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包括发言、讨论等。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包括诗文的背诵、赏析等。

3. 学生期末的诗文创作或解析报告。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古诗文资料,包括原文、注释、译文等。

2. 准备教学PPT,包括诗文的文本、图片、动画等。

3. 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和活动。

七、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本节课的诗文及其作者,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诗文讲解:讲解诗文的背景、韵律、意境等,引导学生理解诗文内容。

3. 案例分析:分析诗文中的关键词、句子,解读诗文中的情感和哲理。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文的感悟,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5. 总结:对本节课的诗文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八、作业布置:1. 背诵本节课的诗文。

2. 完成课后练习,包括诗文解析和感悟分享。

3. 准备下一节课的相关资料。

九、教学反思:1. 教师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3. 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丰富教学内容。

十、课程资源:1. 推荐学生阅读的古诗文书籍和网站。

2. 推荐相关的古诗文教学视频和文章。

3. 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古诗文。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课程目标:在制定课程目标时,需要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确保目标的设定既具有挑战性,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年级校本阅读(古诗)教案

二年级校本阅读(古诗)教案

二年级校本阅读(古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了解古诗的基本特点,培养他们对古诗的兴趣。

2. 通过学习古诗,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他们的词汇量。

3.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的能力。

4. 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内容1. 《春晓》2. 《静夜思》3. 《登鹳雀楼》4. 《望庐山瀑布》5. 《赋得古原草送别》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古诗的基本特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古诗的基本特点、背景及意境。

2. 采用示范法,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3. 采用问答法,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4. 采用比较法,让学生分析不同古诗之间的异同,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古诗的基本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春晓》:讲解诗句的含义,分析诗句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3. 朗读练习:《春晓》全体学生朗读,教师指导发音、节奏、感情。

4. 学习《静夜思》:讲解诗句的含义,分析诗句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5. 朗读练习:《静夜思》全体学生朗读,教师指导发音、节奏、感情。

6. 比较《春晓》与《静夜思》的异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8.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背诵《春晓》和《静夜思》。

9.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10.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内容1. 《游子吟》2. 《夜宿山寺》3. 《独坐敬亭山》4. 《秋浦歌》5.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古诗的基本特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八、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古诗的基本特点、背景及意境。

校本课程-(古诗文)-教案

校本课程-(古诗文)-教案

总第 2 教时总第 3 教时总第 4 教时1.思想认识: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陶冶爱美情趣。

2.基础知识:理解词句意思,了解古诗表达的内容。

一、温故引新,明确目标1.引导学生回忆李白写的一首思念、牵挂故乡的诗——《静夜思》。

过渡语:我们今天学习宋代诗人陆游写的一首牵挂祖国的诗。

(板书课题:示儿)2.提问:我们在第十一册学了三首古诗,请回忆我们是从哪几方面学习的?引导学生答复,投影仪显示本课学习目标:①学习词句意思,了解古诗内容;②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二、揭示诗题,介绍背景1.读题质疑。

①说说“示”的意思;(告诉、告知)②问:根据题目引导学生答出:谁告诉儿子?告诉什么给儿子?为什么告诉儿子?2.读“预习”,简介作者陆游和他当时写这首诗的背景。

三、初读全诗,整体感知1.先听老师范读,学生再自由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让学生结合课本中的注释,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四、细读全诗,理解内容1.读。

学生默读,把没读懂的字、词写在黑板上。

2.查。

学生查字典、词典讨论解决黑板上的不理解的字、词。

3.连。

①根据第一句中字、词意思,说说这一句句意;②学生根据说句意的方法在草稿纸上写出第二、三、四句意思;指名学生向全班同学汇报句子意思。

(老师点拨板书:心事、渴望)4.疑。

①学生针对诗歌的字、词、思想内容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②老师引导讨论解答学生提出的较难问题。

五、再现画面,吟诵玩味1.读。

熟读全诗,读好停顿、节奏、韵脚。

2.想。

①听录音机朗读诗歌,学生闭目想像:陆游病危,但没看到祖国统一而遗憾的情景;②学生边读边想。

①学生看多媒体屏幕,边听边想像,老师用舒缓的语气和着优美的伴奏曲,“我病的很重,恐怕很快要离开人世,可中原依然战乱不止,金兵强盗为非作歹,滥杀无辜,百姓处在水生炽热之中……我们南宋军队应立即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

但我要离开人间了,看不到我们的军队收复中原,看不到祖国统一,我死不瞑目哇!”②先听老师范读,再点名读,最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要读出老师描述的情感。

古诗文教案模板(共6篇)

古诗文教案模板(共6篇)

古诗文教案模板〔共6篇〕第1篇:古诗文教案 1、《池上二绝》一、文本解读: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出现的两个生字“浮、萍〞。

3、理解诗句的内容,现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的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三、教学重点:①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②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四、教学难点:①在理解的根底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真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②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匿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激趣:让学生把课堂中或课外学到的而且会背的古诗背给同学们听,大家一起分享。

2、导入: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新的古诗。

这就是《池上》。

﹙板书课题﹚3、简介作者诗歌的作者是白居易,号香山居士,他是我国唐代有名诗人。

他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布置初学。

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初步感知,了解大意。

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懂大意。

看一看—-观察课本插图,图文对照,揣摩诗意。

说一说——用自己的话说诗句大意、诗句之美。

2、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

⑴解字词撑:用篙抵住水底使船行进。

艇:比拟轻便的船。

诗中指的是小船。

解:懂得、明白。

藏:隐藏、藏匿。

浮萍:一年生草本植物,浮生在河渠、池塘中,叶子扁平,椭圆形或倒卵形,外表绿色,反面紫红色,叶子的下面生须根,花白色。

也叫紫萍或水草。

⑵懂诗句⑶明大意小娃娃撑着小船,偷偷采了白莲蓬回来赏玩。

他还不懂得该怎样去隐藏自己不被人发现,那小船轻轻划过,荡开了池面上的浮萍,留下了一条清清楚楚的水路。

设计理念: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读中理解、通过读来感悟诗的意境。

校本课程(古诗文)教案

校本课程(古诗文)教案

校本课程(古诗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诗文的基本知识,包括诗文的体裁、特点、修辞手法等。

2. 通过学习古诗文,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审美情趣。

3. 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古诗的基本概念及分类教学重点:了解古诗的起源、发展历程,掌握古诗的分类和基本特点。

2. 第二单元:诗文的修辞手法教学重点:学习古诗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偶等,并能够运用到写作中。

3. 第三单元:古诗文的意境与情感教学重点:通过分析古诗文的意象、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感受和理解诗文的能力。

4. 第四单元:古诗文的审美鉴赏教学重点:学习古诗文的审美标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5. 第五单元:古诗文的创作与实践教学重点:学习古诗文的创作技巧,进行古诗文的写作实践。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诗文的基本概念、修辞手法、意境与情感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古诗文,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诗文的特点和魅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

4. 创作实践法:鼓励学生进行古诗文的创作,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讨论表现等。

2. 单元测试: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测试,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创作展示:期末进行古诗文创作展示,评估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古诗文选集、古诗文创作指导书籍。

2. 辅助材料:经典古诗文课件、视频、图片等。

3. 网络资源:古诗文相关网站、论坛、博客等。

4. 实体资源:图书馆、阅览室等。

六、教学安排1. 第一单元:古诗的基本概念及分类(2课时)第1课时:介绍古诗的起源、发展历程,讲解古诗的分类和基本特点。

第2课时:举例分析各类古诗,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多样性。

2. 第二单元:诗文的修辞手法(3课时)第1课时:讲解古诗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偶等。

校本课程 (古诗文) 教案

校本课程 (古诗文) 教案

校本课程(古诗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诗文的基本知识,如诗歌的分类、韵律、意境等。

2. 通过学习古诗文,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热爱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春晓》:学习古诗的韵律和意境,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对春天的热爱。

2. 第二课《静夜思》:分析诗文的修辞手法,感受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3. 第三课《登鹳雀楼》:学习古诗文的背景知识,理解诗文的意境,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4. 第四课《悯农》: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的情怀,理解农民的辛勤劳动。

5. 第五课《江南春》:通过学习古诗文,让学生了解江南的美丽风光,培养对祖国的热爱。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诗文的基本知识、背景、意境等。

2.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古诗文的理解和感悟。

3. 鉴赏法:欣赏古诗文的韵律美、意境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 实践法:让学生尝试创作古诗文,培养表达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2. 讲解古诗文的基本知识,如诗歌的分类、韵律、意境等。

3. 分组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古诗文的韵律美。

4. 分析诗文内容,讲解重点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诗文。

5. 讨论诗文的意境和主题,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6. 欣赏名篇佳作,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尝试创作古诗文。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创作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如合作精神、分享意识等。

4.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古诗文选篇2. 参考资料:古诗文鉴赏书籍、网络资源3. 教学工具:投影仪、音响设备、白板4. 辅助材料:古诗文海报、卡片七、教学环境1. 教室布置:清新雅致,充满文化氛围2. 座位安排:分组合作,便于讨论交流八、教学进度安排1. 每周一节古诗文课程,共计10周2. 每节课时:40分钟九、教学反思2.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提高教学针对性。

古诗校本课程设计

古诗校本课程设计

古诗校本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背诵古诗文中的基本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

2. 学生能掌握古诗文的历史背景、作者生平及其创作特点。

3. 学生能通过分析古诗文内容,理解其中所蕴含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古诗文中词汇、句式进行创作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古诗文进行鉴赏与评价。

3. 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古诗文的内涵,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民族认同感。

2. 学生通过学习古诗文,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品格素质。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本课程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以《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材中古诗文部分为蓝本,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诗作品进行深入讲解。

教学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 古诗文基本知识:包括古诗文的韵律、对仗、修辞手法等基本概念,以及古诗文的历史背景、作者生平介绍。

教学内容:- 教材章节:第一单元《古诗文阅读》- 进度安排:2课时2. 古诗文鉴赏与解读:通过对古诗文的逐句解析,引导学生理解诗意、领略诗境,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 教材章节:第二单元《古诗文名篇》- 进度安排:4课时3. 古诗文创作与实践:教授学生运用古诗文中的词汇、句式进行创作,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内容:- 教材章节:第三单元《古诗文创作》- 进度安排:2课时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原则,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古诗文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进度,灵活调整教学内容,确保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望实验小学诗教校本教研总第 1 教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背诵《绝句》,说说诗意。

2、回忆上节课学习《绝句》的方法,课件展示学习步骤:
(1)熟读古诗(2)理解诗意
(3)想象意境(4)练习背诵
3、师:今天,我们继续用上一节课的学习方法学习一首唐代诗仙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二、学生利用课前查阅的资料简要介绍作者李白,教师加以补充
三、解题
总第 2 教时
总第 3 教时
这节课,同学们积极主动地感悟真情、推敲诗句,学得生动精彩,给老师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下面我布置一下课堂作业。

选做题1:根据《泊船瓜洲》,重新为课文配一幅插图。

选做题2:以“春风又绿江南岸”为题,按一定顺序具体介绍春天来临江南的景色。

选做题3:著名诗人贾岛写《题李凝幽居》时,为一个字犯了愁,你能帮帮他吗?鸟宿池边树,僧(推、敲)月下门。

你觉得哪个字更能表现月夜的寂静,为什么?
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泊船瓜洲》这首诗时,在理解第二句“钟山只隔数重山”一句时,学生的意见有了分歧:有的学生认为,钟山与京口只隔几座山;而有的学生认为,是钟山与瓜洲隔着数重山。

而且坚持第二种说法的学生人数居多,这
总第 4 教时
教学内容
示儿第 1 教

教学目标
1.思想认识: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陶冶爱美情趣。

2.基础知识:理解词句意思,了解古诗叙述的内容。

教学重点
古诗,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像诗歌内容,陶冶爱美情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课前修

一、温故引新,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李白写的一首思念、牵挂故乡的诗——《静夜思》。

过渡语:我们今天学习宋代诗人陆游写的一首牵挂祖国的诗。

(板书课题:示儿)
2.提问:我们在第十一册学了三首古诗,请回忆我们是从哪几方面学习的?
引导学生回答,投影仪显示本课学习目标:
①学习词句意思,了解古诗内容;
②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二、揭示诗题,介绍背景
1.读题质疑。

①说说“示”的意思;(告诉、告知)②问:根据题目引导学生答出:谁告诉儿子?告诉什么给儿子?为什么告诉儿子?
2.读“预习”,简介作者陆游和他当时写这首诗的背景。

三、初读全诗,整体感知
1.先听老师范读,学生再自由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让学生结合课本中的注释,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四、细读全诗,理解内容
1.读。

学生默读,把没读懂的字、词写在黑板上。

2.查。

学生查字典、词典讨论解决黑板上
的不理解的字、词。

3.连。

①根据第一句中字、词意思,说说这一句句意;②学生根据说句意的方法在草稿纸上写出第二、三、四句意思;指名学生向全班同学汇报句子意思。

(老师点拨板书:心事、渴望)
4.疑。

①学生针对诗歌的字、词、思想内容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②老师引导讨论解答学生提出的较难问题。

五、再现画面,吟诵玩味
1.读。

熟读全诗,读好停顿、节奏、韵脚。

2.想。

①听录音机朗读诗歌,学生闭目想像:陆游病危,但没看到祖国统一而遗憾的情景;②学生边读边想。

①学生看多媒体屏幕,边听边想像,老师
用舒缓的语气和着优美的伴奏曲,“我病的很重,恐怕很快要离开人世,可中原依然战乱不止,金兵强盗为非作歹,滥杀无辜,百姓处在水生火热之中……我们南宋军队应立即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

但我要离开人间了,看不到我们的军队收复中原,看不到祖国统一,我死不瞑目哇!”
②先听老师范读,再点名读,最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要读出老师描述的情感。

3.画。

①用简笔画画出作者病危的情景;
②同桌互相谈谈简笔画的创意;③学生自由读,读出画画时的感受;④看屏幕上老师选出的较好图画,听录音机朗读诗歌;⑤全班齐读,读出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热情。

(板书:爱国)
4.背。

在前面读的基础上试背。

六、练习延伸,落实目标
1.完成课后思考练习一。

2.读下面的短信,用诗填空。

台湾小朋友:
中秋节好吗?昨天傍晚,我和爸爸在湖边散步,夕阳斜照在湖面,多美呀!此时此境,我想起了白居易的两句诗( )。

夜晚,清幽的月光照进我的小屋,我在床上辗转反侧,联想到了李白写的一首诗( )。

今天是中秋节,家家户户团圆畅饮,我想到了香港、澳门小朋友,又想起了王维的一句诗( )。

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怀抱,可你们远离祖国母亲,我们多么盼望你们早日回到祖国妈妈身边!这里,我只好用陆游的一首诗( ),来表达我这时的感受。

我深信:以后的中秋节我们会团圆的,这也是我们全体大陆小朋友的愿望!
但对最后的胜利怀着不可动摇的信念,坚信总有一天能收复失地,实现祖国的统一。

朗读此句时,在重音读了“王师”二字后,即以流畅而充满信心的语调,以及较快的速度朗读完全句,句尾的“日”应稍微上扬延长,以引出下句。

第四句“家祭无忘告乃翁”,应使学生了解这是作者对儿辈们的嘱咐:家祭的时候,你们一定不要忘记把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这件事,告诉你们的父亲。

朗读时,“无忘”要读得平仄分明,“忘”字要增强力度,适当延长,以表达诗人不忘中原光复的强烈感情。

“乃翁”要读得庄重沉稳。

使学生理解三、四句诗文所表达的作者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陆游爱国、报国之情,从中受到感染,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标签: 教学反思《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

这首诗明白如话,却感情饱满深厚,洋溢着诗人的爱国情感。

教学时,我紧扣诗眼
总第 5时
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黄河磅礴的气势和丰富
的想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多形式的诵读中,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教学重点
意境美。

在多形式的诵读中,感受古诗的韵律教学难点
美,意境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前修教学程序

一、导入
1、挖掘积累:
小朋友们谁会背诵古诗?由朗朗背
书声,营造学诗氛围,自然过渡,板书课题。

2、观察描绘:
出示放大的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


中都画了些什么?你能把观察的内容用自己
的话说一说吗?在此基础上引入学诗。

看看古
代诗人是如何描绘的?
教学反思:
居易的《浪淘沙》,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按照诗歌教学的常用方法,设计了四个环节:读节奏-读意思-读情景-读背。

想在通过朗读的基础上,能明白诗的意思,进而配合插图想象诗的情景,然后简单赏析。

考虑到我们的孩子起点比较低,手里也没有多的教辅资料,不可能对白居易以及他的作品有多地了解,好在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语言比较质朴。

所以之前只是安排他们对诗进行了朗读。

想经过老师的引导,通过学习这样的诗,在方法上再进行指导。

然后用这种方法能自学第二首诗。

本以为是一个很完美的设计,没想到却出乎我的意料。

因为一开始意境的创设不到位,我的引导又出现了错误,在第二个环节――读意思时出了意外,接着便在第二个和第三个中纠缠不清。

整堂课下来让我感觉是一个人死拖着六十
总第 6时
在多形式的诵读中,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

迷于享乐,不思恢复中原,公元1127年,李清照途经当年项羽自刎的乌江渡口,触发了她痛国伤时的无限感慨,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夏日绝句》。

2、用多媒体出示全诗。

(在激昂的琵琶声中,毛笔楷书的诗句一一出现,师富有感情地大声朗读。


3、提问:同学们听出老师带着怎样的感情读这首诗吗?(悲愤、激昂)
谁来试着读一读?
4、请三、五名同学大声朗读,其他同学评一评,谁读得好,为什么?
5、全班同学有感情地大声朗读。

三、分小组讨论,理解诗句含义。

1、理解第一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学生讨论后发言:活着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

总第 7时
在多形式的诵读中,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