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校本课程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朱向红).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朱向红).](https://img.taocdn.com/s3/m/95f8891f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78.png)
《中国(zhōnɡ ɡuó)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纲要开发者:朱向红授课(shòukè)对象:六年级学生教学材料:《三字经》、《小学生必读古诗(gǔshī)70首》一、课程(kèchéng)简介“中华古诗文经典(jīngdiǎn)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是学校在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同时,根据我校的优良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和选用适合学生的以经典古诗文为主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
二、课程背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诗经》到诸子百家的典籍贤文,到唐诗宋词元曲,其知识之广泛,包容之博厚,辞章之精华,内涵之丰富,是任何一个民族都难以望其项背的。
中国的经典诗文,它经历了几千年的积累沉淀,思想内容上无不闪耀着灿烂的民族特色。
一部中国古代文学史,也正是一部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史。
其闪光的民族精神铸就了中国文化之魂,道德之根,无论对古人还是后来人,都产生了不何摇撼的力量。
中华民族五千年来能一脉相承,长盛不衰,也正是这蕴含了几千年的巨大凝聚力和民族自尊自信精神,把中华民族这艘巨舸从惊涛骇浪中一次次推向前进。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化研究成为西方的一门显学。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中国古代文化是美好的,它蕴含着无与伦比的伟大力量,它将在未来的世界中作出更杰出的贡献。
1988年,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在法国巴黎集会,会后发表的共同宣言中提到:“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二千五百三十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找智慧。
然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却还存在着一些弊端,偏重技能灌输、功利和考试,以至于在世界文化讯息的冲击下,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没有得到继承。
没有得到发展、没有去发扬光大。
一个民族的强大,需要一种精神力量来凝聚。
在向新世界迈进的过程中,如果丢掉了自己的文化之根,就会产生偏差。
为了让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zhī shi)、脍炙人口的诗文,益学生之心智、怡学生之性情、变化学生之气质、滋养学生之人生。
古诗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2024
![古诗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2024](https://img.taocdn.com/s3/m/ce3d17c6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71.png)
引言概述:古诗文经典诵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情感内涵。
在当下教育中,将古诗文经典融入校本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古诗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二)》为题,从五个大点阐述该课程纲要的核心内容,包括背景和意义、纲要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评价与考核。
正文内容:1.背景和意义1.1古诗文经典诵读的历史渊源1.2古诗文经典诵读对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1.3古诗文经典诵读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促进2.纲要目标2.1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经典的喜欢和理解2.2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和艺术欣赏水平2.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2.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3.课程设置3.1选取经典诗文与现代教育相结合3.2分层次、分模块设置不同难度的诵读内容3.3诗词鉴赏、背诵、朗诵等多种形式的课程设置3.4注重诗词知识与文化背景的融合3.5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诵读体验4.教学方法与手段4.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2引导学生分析诗文结构与表达技巧4.3运用分层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核心内容4.4合作学习与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4.5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5.评价与考核5.1定期进行综合评价,全面考察学生的诵读能力5.2设计富有创意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5.3结合学科教学的综合评价,促进学科间的融合发展5.4鼓励学生参加比赛和演出,展示自己的才华总结:《古诗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二)》旨在通过诵读古诗文经典,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同时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纲要中明确了背景和意义、纲要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与考核等五个大点。
在实施该课程时,教师应注重选取有代表性的经典诗文,设置不同难度的诵读内容,并运用创设情境、引导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文的内涵。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材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11779697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30.png)
目录第一单元 三字经(节选)人r én 之zh ī初ch ū------------------------4 苟ɡǒu 不b ù教ji ào ------------------------5 昔x ī孟m èn ɡ母m ǔ------------------------6 窦d òu 燕y àn 山sh ān ------------------------7 养y ǎn ɡ不b ù教ji ào ------------------------8 子z ǐ不b ù学xu é------------------------9 玉y ù不b ù琢zhu ó------------------------10 为w éi 人r én 子z ǐ------------------------11 香xi ān ɡ九ji ǔ龄l ín ɡ------------------------12 融r ón ɡ四s ì岁su ì------------------------13第一课 第二课 第三课 第四课 第五课 第六课 第七课 第八课 第九课 第十课 第二单元 弟子规(节选)第一课 第二课 第三课 第四课 第五课弟d ì子z ǐ规ɡu ī------------------------15 父f ù母m ǔ呼h ū------------------------16冬d ōng 则z é温w ēn ------------------------17 事s h ì虽s u ī小xi ǎo------------------------18 亲q īn 所s u ǒ好h ǎo ------------------------19目录第六课第七课第八课第九课第十课亲qīn有yǒu过g uò-----------------------20 亲qīn有yǒu疾jí------------------------21 兄xiōng道dào友yǒu------------------------22 或h uò饮yǐn食s hí------------------------23 称chēng尊zūn长zhǎng------------------------24第三单元古诗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第四课第五课第六课第七课第八课第九课第十课望wànɡ天tiān门mén山shān------------------------26 绝jué句jù------------------------28四sì时shí田tián园yuán杂zá兴xīnɡ---------------30乌wū衣yī巷xiànɡ------------------------32咏yǒnɡ柳liǔ------------------------34山shān行xínɡ----------------------------36暮mù江jiānɡ吟yín------------------------38鹿lù柴zhài------------------------40江jiānɡ雪xuě---------------------------42惠huì崇chónɡ《春chūn江jiānɡ晓xiǎo景jǐnɡ》-------------44(节选)天门山: 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 在江北的叫西梁山, 在江南的叫东梁山。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案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d42a30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47.png)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案
经典诵读是一种重要的课程教学内容,它旨在通过学生的朗读和理解经典文学作品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情感体验能力和文学素养。
校本课程教案是指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教师自行设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安排。
在设计经典诵读的校本课程教案时,教师通常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不同难度和风格的经典文学作品,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欲望。
其次,教师需要结合经典诵读的特点,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朗诵比赛、角色扮演、情境再现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经典文学作品的情感内涵和艺术魅力。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文学阅读和思考,通过讨论、写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挖掘经典作品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最后,教师还需要结合课程教学大纲和学校的教学要求,合理安排经典诵读的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总之,设计经典诵读的校本课程教案需要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
(完整版)初中校本课程教材《经典诵读》
![(完整版)初中校本课程教材《经典诵读》](https://img.taocdn.com/s3/m/a3900119856a561253d36fad.png)
初中校本课程教材经典朗诵前言中华文化广博精深,积厚流光,丰富多彩的文化瑰宝培育了一代代中华儿女。
《诗经》、《楚辞》、先秦诸子、唐诗、宋词、元曲,《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论语》等诸多国学经典,荟萃和浓缩了一个民族最难得的精神记忆,能够告诉我们好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是我们的精神粮食。
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广博精深,流传的经典浩如烟海,纵使天才也没有那么多的经历和时间统统读完。
为此,我校依照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能力,精心编写了该校本教材,并开发为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教育,我们的出发点是朗诵经典和语文学科学习相结合,和深入课堂改革相结合,和提升学生文史知识相结合,和学生做人教育提升学生涵养相结合。
我们的目标是:一、传承中华美德。
经过学习,让传统经典中承载的“仁义忠恕孝悌礼信”的道德伦理观和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系统指导青少年办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健全人格。
让同学们从青少年时期接受熏陶,经典文化将在他们心里埋下种子,随着他们慢慢长大,会与他们如影随行,对他们的一世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现在,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孩子们的影响越来越大,很多学生不仅在文化涵养方面出现严重“营养不良”,还不相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攀比、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
学习经典让他们在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滋润中成长,健全学生人格,培育民族精神。
三、陶冶情操。
优秀的古典经文意存高远,能够培育孩子们的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
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充分孩子,给同学们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四、铸造精神。
在学生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独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让学生徜徉于经典文化之中,感觉祖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逐渐培育其人文精神。
五、提升智力。
让同学们从这些经典中汲取营养,用经典智慧的钥匙开启现代各学科知识的宝库。
办优秀教育、育栋梁人才是我们的目标,我校将永远向上,永远登攀,为培育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而倾尽全力专注研究、躬身实践,奋然前行,希望学校和学生家长共同努力,积极引导学生品味经典、传承文化,激励学生在课外时间读经典,增添这方面的知识,使青少年成为中华民族文明的传达者!我们坚信:当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秀于中华大地,横卧成梁、矗立成柱的时候,当国家和民族十分兴隆发达,矗立于世界东方的时候,我们教育人的幸福将是充分而又崇敬的!《经典朗诵》校本课程编写组目录一、爱国篇满江红 /8示儿 /9过零丁洋 /9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0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2 二、劝学篇劝学(孟郊) /14劝学(荀子) /15三、励志篇草屋为秋风所破歌/29少年中国说 /30《岳阳楼记》 /34《诫子书》 /37《前出师表》 /37《兰亭集序》 /39《爱莲说》 /41《师说》 /42四、感恩篇《游子吟》 /463《纸船——寄母亲》/48《再别康桥》 /49《我爱这土地》/51《乡愁》 /52五、红色经典《贺新郎》 /53《忆秦娥娄山关》/53《长征》 /54《沁园春·雪》 /54《人民解放军占有南京》/55《西江月·井冈山》/55《七律·长征》/58《卜算子·咏梅》/59《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59一、【爱国篇】满江红岳飞怒气冲天,凭阑处,潇潇雨歇。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585ad34c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28.png)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经典诵读是一门校本课程,旨在让三到五年级的学生通过诵读中国传统经典,领悟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先贤的哲思和智慧。
这门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让学生打好传统文化的根基。
同时,经典诵读也能够关注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丰富学生生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形成良好的行为惯和良好道德情操。
课程内容包括弟子规、三字经、诗经、论语、笠翁对韵、声律启蒙和千字文。
教学实施措施包括鼓励学生在家里每天诵读20-30分钟,取得家长的支持,充分利用周三社团活动时间进行诵读内容的指导研究,以吟诵、表演、演讲、知识竞赛等形式来指导学生研究,设立“经典诵读之星”等。
同时,课程实施原则是模糊性原则,即在诵读中不求甚解,只要求学生熟读成诵,能够积累一定的经典篇章。
原则:在诵读经典过程中,遵循差异性原则,允许学生个体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分层次、有区别要求。
同时,鼓励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和鼓励,营造鼓励性氛围。
循序渐进原则也很重要,诵读内容由浅入深,篇幅由短而长,篇章有耳熟能详的篇章到有一定难度的篇章。
这样的坡度设计有利于学生克服畏难情绪。
研究方式方法:通过经典诵读,培养学生诵读能力和感受语言的能力,积淀文化底蕴。
同时,用经典范本中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形成良好的行为惯和良好道德情操。
在欣赏朗读经历中,学生可以掌握研究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感悟阅读研究的方法。
正确的读书方法也很重要,在阅读经历中,让学生喜欢阅读、品味经典、提升阅读感悟。
让学生在朗读音韵和谐、朗朗上口的文本中获得语感,获得内心成长的能量。
课程评价:学生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根据学生兴趣、态度、诵读及获奖情况,按照优、良、合格的等次,结合学生自评、班级互评、教师点评,及时推广和宣传典型。
教师评价按学校要求按进度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有准备,有督促学生自主研究的措施,效果好。
根据实际情况,纳入教师的业绩考核。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优秀案例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优秀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7556b57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ab.png)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优秀案例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是指在学校教育过程中,通过诵读经典文学作品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的一种教学方式。
下面是十个优秀的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案例。
1.《红楼梦》诵读课程《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通过诵读《红楼梦》,学生能够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情感表达和才情横溢,同时也能够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2.《西游记》诵读课程《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通过诵读《西游记》,学生能够了解到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和佛教文化,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水浒传》诵读课程《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通过诵读《水浒传》,学生能够了解到中国古代的英雄文化和忠诚精神,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
4.《三国演义》诵读课程《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通过诵读《三国演义》,学生能够了解到中国古代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力。
5.《论语》诵读课程《论语》是中国古代的经典著作之一,通过诵读《论语》,学生能够了解到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价值观念。
6.《古诗词》诵读课程《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通过诵读古诗词,学生能够欣赏到中国古代文人的艺术才华和情感表达,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7.《弟子规》诵读课程《弟子规》是中国古代的启蒙读物,通过诵读《弟子规》,学生能够了解到中国古代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8.《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学生能够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精神追求,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
9.《古文观止》诵读课程《古文观止》是中国古代的文言文选集,通过诵读《古文观止》,学生能够熟悉古代文言文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力。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c4ef90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4f.png)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前言经典诵读,作为一门重要的教育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经典诵读的学习和实践,学生不仅可以领略经典的魅力,感受美的力量,而且可以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本方案旨在通过明确课程目标、制定教学内容和方法、评价与反馈等方面的规划,对经典诵读校本课程进行科学的实施。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经典阅读和诵读能力,增强其对经典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声音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其朗读和诵读的艺术水准。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培养他们善于欣赏和评价经典作品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
三、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年级和基本素质的不同,设置不同的经典诵读内容,包括诗歌、散文、经典名篇等不同体裁和不同难度的作品。
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注重经典与现代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和解读经典作品的内涵和艺术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作品的核心思想和情感表达方式。
2. 学生阅读法:通过学生自主阅读经典作品,培养其独立思考和理解经典的能力,同时加强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把握和运用能力。
3. 视听辅助法:通过音频、视频等方式让学生听、看经典作品的诵读和演绎,帮助学生感受经典的魅力和美学价值,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4. 情境模拟法:通过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经典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情感体验能力。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1. 课堂表现评价: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反馈。
2.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经典诵读作品的朗读效果、语音语调、情感表达等方面的表现,给予学生具体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3. 课程评价:定期组织学生参与经典诵读比赛或演出活动,从整体上评价课程的实施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情况。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设计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6173f55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67.png)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经典诵读,让学生深入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掌握一定的古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知识目标:让学生熟悉并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和古文,掌握基本的古文阅读技巧和方法。
技能目标:提高学生的朗诵技巧和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自信地站在舞台上进行朗诵表演。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经典诵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古代的诗词和古文。
教学大纲将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
首先,让学生接触和熟悉基本的古诗词和古文,学习朗诵技巧和表达方法;然后,通过深入讲解和分析,使学生理解诗词和古文背后的文化和历史内涵;最后,学生进行诵读表演,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包括讲授法,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诗词和古文的知识;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诗词和古文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实验法,学生进行诵读表演,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信心。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包括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参考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扩展阅读;多媒体资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听觉学习资源;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诵读表演和实践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诵读表演能力,作业主要评估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考试则主要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评估方式将力求客观、公正,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将紧凑合理,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进度将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时间将安排在每周的固定时间段,教学地点将选择适合诵读和表演的教室。
小学生经典诵读美瑜教育校本课程方案
![小学生经典诵读美瑜教育校本课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774080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4a.png)
小学生经典诵读美瑜教育校本课程方案为了充分挖掘某某小学课程资源,做好《经典诵读》美育教育校本课程的管理和实施工作,使校本课程开发显特色、出成果、争示范,特制定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为了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树立学校“立足人文,出彩人生”的办学宗旨,丰富学生的课外积累,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
引导孩子们走进阅读的广阔天地,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为将来积蓄厚重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学校决定开展以经典诵读为主的读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课外书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知识的大门,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陶冶情操,真正使他们体验到:好书伴我快乐成长!二、设置《经典诵读》课程目标:鼓励学生多读书,乐读书,读好书,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启发学生的思维,净化学生的心灵。
诵读内容以学校组织编写的校本教材为基础,涵盖古今中外优秀篇目。
书籍来源:五六年级学生发放校本教材,采取循环使用的模式。
学校还利用课外时间,播放经典名曲和古诗词诵读,为“经典诵读”校本课程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三、《经典诵读》实施过程:1、学校组织编写校本课程纲要,制定经典诵读阅读计划,并写出活动教案。
2、让每位学生制定个人的读书计划,保证课内外阅读的时间。
每周利用相关时间,各班教师要指导每个学生认真诵读,充分利用星期天,节假日,和家长配合好,保证每个孩子每天读书至少20分钟。
3、加强班级图书角建设。
(1)班级图书角要保证有一定数量的书,鼓励学生捐书,学生之间可互相交流图书,努力实现班级图书资源共享。
(2)要保证图书质量,各班陈列的书必须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益于孩子成长,内容丰富。
4、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
积极开发学校资源,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阅览室、班级图书角,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要利用班级文化墙,定期展示学生作品,还要利用校园内的宣传栏、黑板报等,让每面墙壁会说话,处处有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阵地。
2024年经典诵读教学计划范文(二篇)
![2024年经典诵读教学计划范文(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059fd6d9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a7.png)
2024年经典诵读教学计划范文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二、教材分析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经典诵读》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本校实际,自行开发的校本课程,其内容包括《弟子规》、《百家姓》全文,《千字文》、《中华成语千句文》精选和《笠翁对韵》、《古诗词名句诵读》。
三年级所学内容为《弟子规》、《百家姓》全文。
《弟子规》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它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
是中华文化精髓,倡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
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
如果做了还有余遐,更应努力的学习礼、乐、射、御、书、术等六艺,各种经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学问。
《百家姓》是一本关于中文姓氏的书,成书于北宋初。
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像一首四言诗,便与诵读和记忆,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
以上内容适合三年级孩子认知规律和阅读发展,不仅能弘扬传统文化,还能教育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具体做法1、向学生以及家长积极宣传阅读的重要性,为学生的阅读提供良好的读书环境。
2、利用每周一节课的时间,通过诵读、理解、观看视频或表演等形式,认真组织学生学习校本课程规定的内容《弟子规》、《百家姓》。
3、养成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中国文化精髓。
4、家校结合,让学生每周将诵读内容背诵给父母听,与家长交流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按《弟子规》倡导的去做,将诵读与德育教育紧密结合。
四、具体内容安排2024年经典诵读教学计划范文(二)一、教学目标:1. 增强学生对经典文学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经典诵读教学计划8篇
![经典诵读教学计划8篇](https://img.taocdn.com/s3/m/9912f6b4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f.png)
经典诵读教学计划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活动方案、致辞讲话、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思想汇报、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activity plans, speeches, documen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hought repor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经典诵读教学计划8篇没有一个明确的思考思路,我们制定出的教学计划就毫无意义,我们常常会苦恼于教学计划的制定,要知道结合个人的实际教学情况是非常关键的,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经典诵读教学计划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分析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fadc0cb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ab.png)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语文作为学生最基础、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其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很多学校的语文教学内容偏重于知识传授,重视学生对语文规范的掌握,却忽略了学生对文学经典的感悟和体验。
因此,推行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成为了当前教育界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
引导学生诵读经典,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操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修养,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因此,探讨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意义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是当前语文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
语文诵读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学生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伦理和审美情感。
通过深入开发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开发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有助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传统的语文教育注重考试成绩和应试技巧,而经典诵读则是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文化传承和素质教育,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责任感的新时代人才。
研究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为建设教育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1.3 研究目的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实施这一课程,从而提高学生对经典文学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促进其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材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080d85e22cc58bd63186bd89.png)
目录第一单元 三字经(节选)人r én 之zh ī初ch ū------------------------4 苟ɡǒu 不b ù教ji ào ------------------------5 昔x ī孟m èn ɡ母m ǔ------------------------6 窦d òu 燕y àn 山sh ān ------------------------7 养y ǎn ɡ不b ù教ji ào ------------------------8 子z ǐ不b ù学xu é------------------------9 玉y ù不b ù琢zhu ó------------------------10 为w éi 人r én 子z ǐ------------------------11 香xi ān ɡ九ji ǔ龄l ín ɡ------------------------12 融r ón ɡ四s ì岁su ì------------------------13第一课 第二课 第三课 第四课 第五课 第六课 第七课 第八课 第九课 第十课 第二单元 弟子规(节选)第一课 第二课 第三课 第四课 第五课弟d ì子z ǐ规ɡu ī------------------------15 父f ù母m ǔ呼h ū------------------------16冬d ōng 则z é温w ēn ------------------------17 事s h ì虽s u ī小xi ǎo------------------------18 亲q īn 所s u ǒ好h ǎo ------------------------19目录第六课第七课第八课第九课第十课亲qīn有yǒu过g uò-----------------------20 亲qīn有yǒu疾jí------------------------21 兄xiōng道dào友yǒu------------------------22 或h uò饮yǐn食s hí------------------------23 称chēng尊zūn长zhǎng------------------------24第三单元古诗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第四课第五课第六课第七课第八课第九课第十课望wànɡ天tiān门mén山shān------------------------26 绝jué句jù------------------------28四sì时shí田tián园yuán杂zá兴xīnɡ---------------30乌wū衣yī巷xiànɡ------------------------32咏yǒnɡ柳liǔ------------------------34山shān行xínɡ----------------------------36暮mù江jiānɡ吟yín------------------------38鹿lù柴zhài------------------------40江jiānɡ雪xuě---------------------------42惠huì崇chónɡ《春chūn江jiānɡ晓xiǎo景jǐnɡ》-------------44(节选)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
2024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024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d0ecc8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7a.png)
2024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____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引言:经典诵读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培育良好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提高学生对经典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我们学校决定在____年开设校本课程——经典诵读课。
本实施方案旨在明确经典诵读课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进一步规范经典诵读课程的开展。
一、课程目标通过经典诵读课程的开展,培养学生对经典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丰富他们的文化涵养和人文素养。
具体目标包括:1. 提升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经典鉴赏能力,使他们能够欣赏和评价不同类型的经典作品。
3.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语言组织能力,提供舞台让他们展示和发展自己的才艺。
4. 提供一个平台,让学生参与到经典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开展相关研究和实践活动。
二、课程内容1. 经典文学作品欣赏:选取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外国经典文学在内的经典著作,鼓励学生针对不同类型的经典文学进行阅读和分析,并组织相关讨论和分享。
2. 经典诵读表演:组织学生进行经典诵读表演,让学生通过朗诵等形式展示经典作品的魅力,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训练。
3. 经典文化研究:组织学生进行经典文化相关的研究项目,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了解经典作品的历史背景、作者背景和文化内涵。
4. 经典作品创作: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创作与经典相关的作品,包括作文、诗歌等。
三、教学方法1. 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多媒体技术,通过配图、音频和视频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经典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分组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共同分析和讨论经典作品,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思辨思考。
3. 教师示范与指导:教师通过自己的朗读和解读,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欣赏经典作品,同时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经典诵读表演和创作。
4. 口语交流与演练:通过口语表达和演练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和表达技巧。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121647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27.png)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1. 引言本实施方案旨在推动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诵读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通过深入研究古代文学作品,学生将能够培养对文学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增强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达到以下目标:- 通过诵读古代文学经典,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
-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 提升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自信心和认同感。
3. 课程内容本课程将选取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作品进行诵读和分析。
以下为课程中可能包含的文学作品:- 《红楼梦》- 《西游记》- 《水浒传》- 《论语》- 《诗经》- 《唐诗宋词精选》课程内容将根据学生的年级和研究水平进行适当调整,以确保课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4. 课程安排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包括以下方面:- 课堂诵读:学生将在课堂上进行古代文学经典的诵读,通过声音的表达来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
- 知识讲解:教师将对每个文学作品进行必要的背景知识和解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 分析研讨:学生将参与文学作品的分析和研讨,探讨作品中的深层含义和艺术特点。
- 创作实践:学生将有机会进行相关作品的创作,促进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 考核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和考试等方式,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
5. 教学资源为了支持课程的实施,以下教学资源将被使用:- 文学作品原文和翻译文本- 课堂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音频设备等- 互联网和图书馆资源:提供文学作品的相关资料和研究成果6. 教师要求为了提供高质量的课程教学,教师需具备以下要求:- 具备扎实的中国古代文学知识和研究背景。
- 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 具备教学创新意识,能够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
- 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研究,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校本课程经典诵读总结
![校本课程经典诵读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07bfe84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64.png)
校本课程经典诵读总结经典诵读活动总结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结晶。
解读传承经典诗文,意味着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
将这些语言文化的精髓传递给孩子,也就在孩子心灵的田园里播下了传统文化的种子,让他们拥有中国灵魂和民族品格。
因此,我们学校开发了校本课程《经典诗文诵读》,并全面实施教学。
下面是我们的诵读活动总结:一、明确活动目标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惯和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活跃思维,陶冶情操,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促进学校人文化发展,提高办学品位和办学特色。
二、落实活动方案我们将经典诵读活动与日常教学相结合。
除了安排的校本课,每周四下午还会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师生集体共读经典,共赏美文,共写佳句,进行经典吟诵、个别背、接龙背、默背等研究游戏活动,为经典诵读拓展更宽的道路。
我们还将诵读活动与学校养成教育活动相结合,每天上课前10分钟,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全员参与。
我们选一名普通话及朗诵较好的学生做带读的小老师。
每周末,语文教师会对本周所吟诵的古诗文进行简单的讲解赏析,或进行诵读指导。
三、活动收获与体会1、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
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推动了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和德育工作的发展。
师生的精神面貌得到极大的改观,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逐步形成,有效地促进了我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全面实施。
2、提高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
经典诗文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境界动人,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重要教材。
通过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的古诗,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我们祖国江山如画,从而激发他们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培养他们高远的志向和博大的胸怀。
诵读这些古诗还可以培养学生爱家乡、爱长辈、爱亲朋的健康情感。
3、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小学校本课程经典朗读材料
![小学校本课程经典朗读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95453874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c2.png)
小学校本课程经典朗读材料
在小学阶段,朗读是学生语文研究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发展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进行朗读练,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小学校本课程提供了大量的经典朗读材料:
课文朗读
小学校本课程中的每篇课文都可以作为朗读材料,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反复朗读练,熟记课文内容,并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
古诗词朗读
小学校本课程中的古诗词篇目涉及范围广泛,内容丰富,不仅有经典的唐诗宋词,还有民间童谣和优美的现代诗歌。
透过古诗词可以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名人名言朗读
名人名言是一种鲜活生动的语言材料,小学校本课程中也有一
些优美的名言警句。
让学生朗读名人名言,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
解名言中蕴含的哲理,在言语中感悟人生。
故事朗读
小学校本课程中的故事篇目内容生动、形式多样,有的是小说、有的是寓言,还有的是童话。
这些故事可以让学生在快乐中研究,
在情感的共鸣中得到美好的体验。
以上是小学校本课程提供的经典朗读材料,这些材料广泛涵盖
了小学阶段学生所需的语言知识和语感培养。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
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朗读材料进行练习,在朗读中享受语文学习的
快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案例
一、问题的提出
事件:节目《齐鲁青未了》获奖一事,具体阐述。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中国经典古诗文文语言精炼优雅,意蕴深刻,境界动人,不仅蕴涵在崇高的人文关怀和深刻的理性之美,更沉积着中华民族不灭的精魂。
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不朽教材,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瑰宝,也是是孩子们从小了解民族文化传统、接受优秀文化熏陶的途径。
当今社会,文化快餐盛行,社会普遍阅读力下降,网络文化充斥。
很多家庭也忽视了对孩子优秀品质的教育;很多学校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来自社会方面的影响更见复杂、紊乱,甚至负面的、恶劣的影响越来越多。
近年来,传统文化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很多教育者都感受到了普及传统经典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传统经典魅力无穷,能够在向上、向正、向深等方面影响人的心灵和思想,而且这种影响不但是良性的,而且是深刻的,是久远的,是根本性的。
台湾国学经典大师王财贵教授也曾说道:“四书五经也好,老子庄子也好,古文诗词也好,常讽咏、朗读,可以怡悦性情,涵养气质,增进语文能力。
有什么比这种教育更有价值?
“童子以记诵为能,少壮以学识为本,老成以德业为重。
”据研究,十三岁以前的儿童是记忆力黄金时期,此时期作诵读训练,无论对加强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健康的道德
精神和积极的人生信念、陶冶情操、提高文化品格,还是开发记忆力,打好语言文字基础,扩展知识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为孩子的日后成长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了“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战略主题。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也指出了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并要求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1~6年级仅推荐75篇,其余的篇(段)可以由校本教材开发者和任课教师补充推荐。
二、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针对上述情况,我校认识到开发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首先,开发校本教材。
为了保证经典诵读的质量,让学生领略最优秀的文化,体现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的原则,我校专门组织一部分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放的教育心态的骨干教师,开发了一套经典诵读的电子教材,每学期上下两册,六个年级共12册,每册平均50首(篇)。
内容包括中国古典诗词,现当代经典诗歌,《诗经》《论语》《弟子规》《三字经》等适合儿童诵读的国学经典。
形式上以幻灯片的方式演示,配以与诗文内容相关的图片、作者简介、诗文注释或者诗文的音频、视频资源,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情境性强,非常实用。
其次,落实晨诵指导。
学校规定每天晨读的前20分钟的时间,安排学生进行古诗文诵读,由语文老师进行指导。
晨诵指导重视教师个人示范,通过教师示范,展现经典诗文语音语调、情感基调方面的把握,并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渗透诵读理解,让学生正确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精神实质,准确掌握作品的情调和节奏,正确的领悟作品的思想感情,使传统经典的魅力,深度影响学生的心灵;同时传授必要的呼吸、发音、吐字、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等的应用方法,让学生掌握如何通过语音的具体形象把原作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达到诵读的真正目的。
第三,适时进行评比。
为保证经典诵读活动的扎实有效,根据学生的诵读情况,学校和班级每学期都进行形式多样的评比活动。
班级内每月或每周进行“诵读之星”的评比;每位语文教师都根据自己班级情况制定了经典诵读的评价和奖励机制;学校每学期组织各班级进行经典诵读节目展示,优秀节目在校园艺体节展演;并在学期末以质量检测的形式对本学期诵读内容进行评比,要求全员参与,层层选拔,并对优秀者进行奖励。
形式多样的评比活动不仅保证了经典诵读扎实有效的开展,而且让学生积极性得到调动,享受到诵读乐趣。
第四,加大宣传力度,家校共创诵读佳绩。
通过家长会,学期初见面会等机会宣传经典诵读的意义,让家长知道,古人遗留下来的文学经典都浓缩着丰富情感、蕴涵着诗情画意,都凝聚着智慧,诵读经典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树立学生向善的品质等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并通过家校联系平
台,把诵读的文本推荐给家长,让家长参与到诵读活动中,支持、配合、协助老师,让孩子不仅在学校里能诵读,在家里也能跟着大人一起读,让学生感到诵读经典是重要而且非常有意义的一项活动。
三、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效果
语文教育对人的教育是深广的,它的效果有时是隐形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短时期不容易看出来,学生对经典的理解需要一个成长、领悟的过程,不是一次阅读、一次体验、一次对话就能完成的,因此,经典诵读的成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显现得出来的。
但是,自我校实施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以来,诵读经典在学生文化积累、语言表达、写作等方面的影响已初见端倪。
2012年底,在我校五年级学生参与的县教研室对全县小学生语文素养及语文能力的测试中,表现突出,超出其它学校很多,这应得益于我们的经典诵读,因本届学生自入校以来,一直坚持经典诵读,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深深的沉淀在他们的内心;另外,经典诵读带动低年级识字,以及中高年级的课外阅读,语言的积累和感悟,刺激了写作能力的提高,近几年,中年级学生作文起步表现出轻松,顺利的趋势,作文水平普遍提高。
正所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在小学阶段进行经典诵读正是在学生生机勃勃、诗意盎然的春天播下一粒饱满的种子,学生在今后长期眼光雨露的滋润中,定会收获缕缕花香和累累硕果。
道不远人,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功在当下,利在长久,定会对学生的发展和学校课程的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