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材精品
三年级古诗词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全册
![三年级古诗词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af51396c5ef7ba0d4b733b43.png)
上学期第一单元读书志向篇1、开卷有益2、勤学惜时3、告诫劝勉4、成长励志第二单元修身养性篇1、勤俭知足2、正直诚信3、仁义善恶4、雅量容人下学期第三单元为人处世篇1、良师益友2、谦虚谨慎3、团结合作4、和谐友爱第四单元人生哲理篇1、世事看法2、命运伦理3、生活态度4、闲情逸趣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第二课:勤学惜时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为学始知道,不学亦徒然。
释:努力学习才能明白世间道理,不学习则什么也不懂。
黑发不知勤学早,看看又是白头翁。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不患老而无成,只怕幼而不学。
见者易,学者难。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释: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是没有捷径可以走的。
想要在广博的书山、学海里吸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则必须要“勤奋”、“潜心”才行。
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
释:我们不能虚度光阴,一定要抓紧时间好好学习,这样到老财不会追悔莫及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释: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但它却荒废在嬉笑声中,事情由于反复思考而成功,但他却能毁于随随便便.故事分享会:孙敬是汉朝信都(今冀州市)人。
他年少好学,博闻强记,而且视书如命.晚上看书学习常常通宵达旦。
邻里们都称他为“闭户先生”。
孙敬读书时,随时记笔记,常常一直看到后半夜,时间长了,有时不免打起瞌睡来。
一觉醒来,又懊悔不已。
有一天,他抬头苦思的时候,目光停在房梁上,顿时眼睛一亮。
随即找来一根绳子,绳子的一头拴在房粱上,下边这头就跟自己的头发拴在一起。
这样,每当他累了困了想打瞌睡时,只要头一低,绳子就会猛地拽一下他的头发,一疼就会惊醒而赶走睡意。
从这以后,他每天晚上读书时,都用这种办法,发愤苦读。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材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080d85e22cc58bd63186bd89.png)
目录第一单元 三字经(节选)人r én 之zh ī初ch ū------------------------4 苟ɡǒu 不b ù教ji ào ------------------------5 昔x ī孟m èn ɡ母m ǔ------------------------6 窦d òu 燕y àn 山sh ān ------------------------7 养y ǎn ɡ不b ù教ji ào ------------------------8 子z ǐ不b ù学xu é------------------------9 玉y ù不b ù琢zhu ó------------------------10 为w éi 人r én 子z ǐ------------------------11 香xi ān ɡ九ji ǔ龄l ín ɡ------------------------12 融r ón ɡ四s ì岁su ì------------------------13第一课 第二课 第三课 第四课 第五课 第六课 第七课 第八课 第九课 第十课 第二单元 弟子规(节选)第一课 第二课 第三课 第四课 第五课弟d ì子z ǐ规ɡu ī------------------------15 父f ù母m ǔ呼h ū------------------------16冬d ōng 则z é温w ēn ------------------------17 事s h ì虽s u ī小xi ǎo------------------------18 亲q īn 所s u ǒ好h ǎo ------------------------19目录第六课第七课第八课第九课第十课亲qīn有yǒu过g uò-----------------------20 亲qīn有yǒu疾jí------------------------21 兄xiōng道dào友yǒu------------------------22 或h uò饮yǐn食s hí------------------------23 称chēng尊zūn长zhǎng------------------------24第三单元古诗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第四课第五课第六课第七课第八课第九课第十课望wànɡ天tiān门mén山shān------------------------26 绝jué句jù------------------------28四sì时shí田tián园yuán杂zá兴xīnɡ---------------30乌wū衣yī巷xiànɡ------------------------32咏yǒnɡ柳liǔ------------------------34山shān行xínɡ----------------------------36暮mù江jiānɡ吟yín------------------------38鹿lù柴zhài------------------------40江jiānɡ雪xuě---------------------------42惠huì崇chónɡ《春chūn江jiānɡ晓xiǎo景jǐnɡ》-------------44(节选)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
(课内)小学语文三年级古诗词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课内)小学语文三年级古诗词经典诵读校本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ef3fb781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c3.png)
目录课内上册一、课内古诗篇名朝代作者1.所见【清】袁枚2.山行【唐】杜牧3.赠刘景文【宋】苏轼4.夜书所见【宋】叶绍翁5.望天门山【唐】李白6.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7.望洞庭【唐】刘禹锡8.早发白帝城【唐】李白9.采莲曲【唐】王昌龄二、日积月累1.秋天的成语2.道理的名言3.团结名言4.谚语三、小古文司马光下册一、课内古诗篇名朝代作者1.绝句【唐】杜甫2.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3.三衢道中【宋】曾几4.忆江南【唐】白居易5.元日【宋】王安石6.清明【唐】杜牧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8.滁州西涧【唐】韦应物9.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二、日积月累1.寓言故事成语2.文学常识3.八字成语4.知错就改的名言三、小古文守株待兔选自《韩非子・五蠹》课内上册一、古诗词1、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4、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5、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6、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7、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8、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9、采莲曲【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二、日积月累1.秋天的成语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秋风习习一叶知秋金桂飘香层林尽染五谷丰登果实累累春华秋实2.道理的名言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小学《古诗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材
![小学《古诗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78c2c87a312b3169a451a43f.png)
三年级诵读校本教材目录上卷目录第一单元1.宿建德江(唐)孟浩然2.千字文13.《笠翁对韵》一东第二单元1.凉州词(唐)王之焕2.千字文23.《笠翁对韵》一东第三单元1.凉州词(唐)王翰2.千字文33.《笠翁对韵》一东第四单元1.竹里馆(唐)王维2.千字文43.《笠翁对韵》二冬第五单元1.题西林壁(宋) 苏轼2.千字文53.《笠翁对韵》二冬第六单元1.千字文62.《笠翁对韵》二冬3.自己能念多好第七单元1.千字文72.《笠翁对韵》三江3.明天要远足第八单元1.千字文82.《笠翁对韵》三江3.妈妈有多大第九单元1.千字文92.《笠翁对韵》四支3.太阳的话第十单元1.千字文102.《笠翁对韵》四支3.春之消息第十一单元1.千字文112.《笠翁对韵》四支3.积雪第十二单元1.千字文122.《笠翁对韵》四支3.轮船第十三单元1.千字文132.《笠翁对韵》五微3.林中月夜第十四单元1.千字文142.《笠翁对韵》五微3.天上的老爷爷第十五单元1.千字文152.《笠翁对韵》五微3.我学写字假期:千字文剩余13篇,复习《笠翁对韵》下卷第一单元1.清明(唐)杜牧2.千字文293.《笠翁对韵》六鱼第二单元1.秋夕(唐)杜枚2.千字文303.《笠翁对韵》六鱼第三单元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2.千字文313.《笠翁对韵》六鱼第四单元1.游园不值(宋)叶绍翁2.千字文323.《笠翁对韵》七虞第五单元1.千字文332.《笠翁对韵》七虞3.善良第六单元1.千字文342.《笠翁对韵》七虞3.向着明亮那方第七单元1.千字文352.《笠翁对韵》七虞3.星星第八单元1.千字文362.《笠翁对韵》八齐3.小草第九单元1.千字文.372.《笠翁对韵》八齐3.母亲节第十单元1.千字文.382.《笠翁对韵》八齐3.就我一个人的时候第十一单元1.千字文.392.《笠翁对韵》九佳3.蜗牛第十二单元1.千字文.402.《笠翁对韵》九佳3.老师,你是百变魔术师第十三单元1.千字文.412.《笠翁对韵》九佳3.白天鹅第十四单元1.千字文.422.《笠翁对韵》九佳3.啄木鸟第十五单元1.千字文.432.《笠翁对韵》十灰3.我们的六月假期:千字文剩余13篇,复习《笠翁对韵》三年级诵读校本教材上卷第一单元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小学三年级上册经典诵读教材
![小学三年级上册经典诵读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9bc15ed30508763231121296.png)
还如一梦中!
15、扬子江 宋 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游,
【注释】: 文天祥在赣州知州任上,以
家产充军资,起兵抗元,入
回从扬子大江头。 卫临安,不久任右丞相,赴 元军谈判被扣留,拘押北行。
后脱险南归,率兵抗击元军。
臣心一片磁针石, 景炎元年(1276),他在 从南通往福州拥立端宗以力
不指南方不肯休。 图恢复的途中,作《扬子江》 一诗述志。景炎三年
28、马上作 明 戚继光
南北驱驰报主情, 江花边草笑平生。 (边草 一作:边 一年三百六十日, 多是横戈马上行。
翻译:驰聘疆场、转战
南北是为了报答皇上对 我的信任,南北江畔和 北方边关的花草都笑我 一生忙忙碌碌。一年三 百六十日,我都是带着 兵器骑着战马在疆场上 度过的。
29、春词 唐 白居易
低花树映小妆楼, 春入眉心两点愁。 斜倚栏干背鹦鹉, 思量何事不回头。
曾乘着高大的战舰在雪夜 里大破金兵于瓜州渡口, 吴璘等也曾骑着披甲的战 马在秋风中大败金兵于大 散关。 我白白地自认为是
颓垣夜月洛阳宫。
边防上的长城,对镜照看 衰老的头发早已花白。
壮心未与年俱老,
死去犹能作鬼雄。
18、垓下歌 汉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力量可以拔起大山,豪 气世上无人可比。可是
时不利兮骓不逝。这时代对我不利,我的 骓不逝兮可奈何!乌乌骓骓马马再不前也进跑我不能起怎来么了。 虞兮虞兮奈若何!办?虞姬啊虞姬,我可
21、南浦别 22、长相思 23、出塞 24、从军行 25、春望 26、山中 27、春望 28、马上作 29、春词 30、减字木兰 花·卖花担上
1、宿新市徐公店 南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碟, 飞入菜花无处寻。
小学校本课程《经典诵读》
![小学校本课程《经典诵读》](https://img.taocdn.com/s3/m/0cc4620aa216147916112817.png)
小学校本课程《经典诵读》目录1、咏鹅2、春晓3、梅花4、小儿垂钓5、登鹳雀楼6、鹿柴7、静夜思8、古朗月行9、望庐山瀑布10、早发白帝城11、绝句12、春夜喜雨13、绝句14、枫桥夜泊15、游子吟16、江雪17、赋得古原草送别18、池上19、忆江南20、悯农21、悯农22、寻隐者不遇23、山行24、清明25、小池26、夜宿山寺27、江南春28、村居29、所见30、江上渔者31、梅花32、惠崇春江晓景33、晚春34、望洞庭35、浪淘沙36、渔歌子37、送元二使安西38、39、别董大40、蚕妇41、陶者42、乐游原43、蜂44、元日45、泊船瓜州46、泊船瓜州47、饮湖上初晴后雨(二)48、题西林壁49、夏日绝句50、示儿5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5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53、凉州词54、宿新市徐公店55、出塞56、芙蓉楼送辛渐5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58、赠注伦5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60、望天门山6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62、春日63、题临安邸64、游园不值65、乡村四月66、墨梅67、石灰吟68、竹石69、己亥杂诗70、三衢道中71、约客72、兰溪棹歌73、长歌行74、七步诗75、回乡偶书76、过故人庄77、鸟鸣涧78、秋浦歌79、早春80、晚春81、劝学诗82、画眉鸟83、金缕衣84、清平乐·村居85、归田园居86、登幽州台歌87、山居秋暝88、滁州西涧89、观书有感90、马诗91、乌衣巷92、登飞来峰93、相思94、逢雪宿芙蓉山主人95、过分水岭96、鹿柴97、冬景98、冬夜读收示子聿9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00、浪淘沙101、西江月102、寄扬韩绰判官103、琵琶行104、小儿垂钓105、房兵曹胡马106、送灵澈上人107、从军行108、江畔独步寻花109、入京110、华山111、易水送别112、鸟113、秋夕黑山中心小学经典诵读手册(试行)咏鹅唐代诗人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三年级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三年级经典诵读校本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4e1c22b8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bf.png)
三年级经典诵读校本教材三年级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古代诗词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山中(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山中送别(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归雁(杜甫)春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
肠断江城雁,高高向北飞。
客中作(李白)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夜书所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题临安邸(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虞美人(李煜)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古今贤文(劝学篇)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
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徒伤悲。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坚持不懈,久炼成钢。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冰生于水而寒于水蓝。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不动,及怕不用。
手越用越巧,脑越用越灵。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心二意,一事无成。
一日练,十日空。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在自身。
熟能生巧,业精于勤。
古今贤文(环保篇),人人有责。
树木成阴,空气清新。
绿了大地,润了人心。
功在当代,利属千秋。
山上树木光,山下治山治水不栽树,有土有水保不住。
植树造林镇风沙,遍地皆是好庄稼。
国学经典弟子规弟子规原文及解说总序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e94fcaf319e8b8f67c1cb9e7.png)
三年级校本教材【教师寄语】中华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她源远流长,内容广泛,思想深邃,语言精辟,一首首诗作,就像一面面镜子,反映社会生活,映照人们的心灵,启迪人们的心智。
诵读大量的古典诗文,可以使我们既获得丰富的文学知识,又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既启迪思维、培养灵感,又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既孕育创新精神,又增强审美情趣。
【古诗文篇】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解】江枫:寒山寺旁边的“江村桥”和“枫桥”的名称。
姑苏:苏州的别称。
【译文】月亮落下去了,乌鸦不时地啼叫,茫茫夜色中似乎弥漫着满天的霜华,面对岩上隐约的枫树和江中闪烁的渔火,愁绪使我难以入眠。
夜半时分,苏州城外的寒山寺凄冷的钟声,悠悠然飘荡到了客船。
【赏析】《枫桥夜泊》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
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
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
为什么诗人一夜未眠呢?首句写了“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三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
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时大约天将晓,树上的栖鸟也在黎明时分发出啼鸣,秋天夜晚的“霜”透着浸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
第二句写诗人一夜伴着“江枫”和“渔火”未眠的情景。
小结:前两句写了六种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
后两句只写了姑苏城外寒山寺,钟声传到船上的情景。
前两句是诗人看到的,后两句是诗人听到的,在静夜中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悠远的钟声,一夜未眠的诗人有何感受呢?游子面对霜夜江枫渔火,萦绕起缕缕轻愁。
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这首诗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景物,然后追忆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全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三年级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学设计[1]教学文稿
![三年级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学设计[1]教学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bbea1d6958fb770bf78a55f4.png)
三年级“中华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时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班级
三
诗文题目
4《敕勒歌》
诵
读
目
标
1、学习《敕勒歌》,了解这首诗的创作经过。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
教学过程
诵
读
内
容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教
师
点
拨
《敕勒歌》是我国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鲜卑族间流传的一首民歌,在中国古典文学和古代史研究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敕勒: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敕勒,中国古代民族,属于原始游牧部落,又称赤勒、高车、狄历、铁勒、丁零(丁灵)。
三年级“中华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时间
班级
三
诗文题目
【其二】
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已经很长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变迁实在是太大了。只有门前那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波纹,还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样。
三年级“中华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时间
班级
三
诗文题目
2《七步诗》
诵
读
目
标
1、学习《七步诗》,了解这首诗的创作经过。
经典诵读(定稿) 三年级
![经典诵读(定稿) 三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1ef19d8cdd88d0d233d46a36.png)
诵读经典传承文化校本教材(试用本)三年级一、《弟子规》节选(“总序”和“入则孝部分”)<总序>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二、<对韵歌>节选(从开头至“瑞雪妆梅万点红”前24句)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天上众星皆拱北,世间无水不朝东。
雷隐隐,雾蒙蒙,雨伯对雷公,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红杏有颜清露洗,玄关无锁白云封。
黑对白,绿对红,日下对天中。
依依河畔柳,郁郁涧边松。
楼外春阴鸠唤雨,庭前日暖蝶翻风。
清暑殿,广寒宫,明月对清风。
朝霞对晚霞,彩云对长虹。
腊梅吐芳迎红日,绿柳展枝舞春风。
春对夏,秋对冬,古柏对苍松。
才子对佳人,樵夫对渔翁。
屋漏更遭连阴雨,行船又遇打头风。
薄对厚,淡对浓,暮鼓对晨钟。
山茶对石菊,烟锁对云封。
春回大地千峰秀,日暖神州万木荣。
金芍药,玉芙蓉,碧水对青峰。
数竿君子竹,五树大夫松。
对雪谁家吟柳絮,披风何处采芙蓉。
繁对简,叠对重,浪蝶对狂蜂。
文臣对武将,马迹对行踪。
和风剪柳千丝绿,瑞雪妆梅万点红。
三、必备古诗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材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080d85e22cc58bd63186bd89.png)
目录第一单元 三字经(节选)人r én 之zh ī初ch ū------------------------4 苟ɡǒu 不b ù教ji ào ------------------------5 昔x ī孟m èn ɡ母m ǔ------------------------6 窦d òu 燕y àn 山sh ān ------------------------7 养y ǎn ɡ不b ù教ji ào ------------------------8 子z ǐ不b ù学xu é------------------------9 玉y ù不b ù琢zhu ó------------------------10 为w éi 人r én 子z ǐ------------------------11 香xi ān ɡ九ji ǔ龄l ín ɡ------------------------12 融r ón ɡ四s ì岁su ì------------------------13第一课 第二课 第三课 第四课 第五课 第六课 第七课 第八课 第九课 第十课 第二单元 弟子规(节选)第一课 第二课 第三课 第四课 第五课弟d ì子z ǐ规ɡu ī------------------------15 父f ù母m ǔ呼h ū------------------------16冬d ōng 则z é温w ēn ------------------------17 事s h ì虽s u ī小xi ǎo------------------------18 亲q īn 所s u ǒ好h ǎo ------------------------19目录第六课第七课第八课第九课第十课亲qīn有yǒu过g uò-----------------------20 亲qīn有yǒu疾jí------------------------21 兄xiōng道dào友yǒu------------------------22 或h uò饮yǐn食s hí------------------------23 称chēng尊zūn长zhǎng------------------------24第三单元古诗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第四课第五课第六课第七课第八课第九课第十课望wànɡ天tiān门mén山shān------------------------26 绝jué句jù------------------------28四sì时shí田tián园yuán杂zá兴xīnɡ---------------30乌wū衣yī巷xiànɡ------------------------32咏yǒnɡ柳liǔ------------------------34山shān行xínɡ----------------------------36暮mù江jiānɡ吟yín------------------------38鹿lù柴zhài------------------------40江jiānɡ雪xuě---------------------------42惠huì崇chónɡ《春chūn江jiānɡ晓xiǎo景jǐnɡ》-------------44(节选)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
小学三年级诵读校本教材
![小学三年级诵读校本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4d84191e581b6bd97f19ea83.png)
三年级经典诵读校本教材第十九章春天是个俏娃娃大自然的景物多么迷人,那数不清的山峦、道不尽的江河;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郁郁葱葱的森林,无不展示着自己的壮丽与神奇,让我们一同去感受春的美好吧!第一单元一、日诵1、春《诗经.小雅.出车》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注释:1、迟迟:缓慢。
2、卉木:草木。
3、萋萋:草茂盛的样子。
4、仓庚:莺。
5、喈喈:鸟鸣声众而合。
6、蘩:白蒿。
7、祁祁:众多。
注:好一幅多彩的春之画卷:春日融融,草木繁盛,鸟鸣声声,一派祥和。
2、咏春作者:汪国真夏太直露冬又不那么温柔秋天走来的时候浪漫便到了头多情还夸春日推开窗户只一阵清风吹来便把心醉透无奈却是春雨喜上眉头偏带有忧3、春的消息作者:金波风,摇绿了树的枝条水,漂白了鸭的羽毛你看,春天已经来到!让我们换上春装,像小鸟换上新的羽毛,飞过树林,飞上山岗,到处有春天的欢笑。
看到第一只蝴蝶飞,它牵引着我的双脚;我高兴地捕捉住它,又爱怜地把它放掉。
看到第一朵雏菊开放,我会禁不住欣喜地雀跃,小花朵,你还认得我吗?你看我又长高了多少!来到去年叶落的枝头,等待它吐出新的绿苞;再去唤醒沉睡的溪流,听它唱歌,和它一起奔跑。
走累了,我就躺在田野上,头顶有明丽的太阳照耀。
是谁搔痒了我的面颊?啊,身边又钻出嫩绿的小草.....4、春妈妈的三个姑娘作者:潘仲龄春妈妈回来了,带来了三个淘气的小姑娘。
雷姑娘天天敲着鼓儿玩,敲醒了天空,敲醒了田野,敲醒了沉睡的山岭和村庄。
雨姑娘天天洒着水儿玩,洗绿了大树,洗青了小草,洗红了花朵的脸儿一张张。
风姑娘天天吹着气儿玩,吹柔了树枝,吹长乐青草,吹得春天朝前长。
啊,春天回来了,春妈妈带来了三个能干的小姑娘。
5、梦想顾城种子在冻土里梦想着春天它梦见——自己舒展着颤动的腰身长睫旁闪耀着露滴的银钻它梦见——蝴蝶轻轻地吻它春蚕张开了新房的金幔它梦见——无数花朵睁开了稚气的眼睛就像月亮身边的万千星点......种子呵在冻土里梦想春天......二、周诵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小学校本课程三年级晨诵教材
![小学校本课程三年级晨诵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376fb839ccbff121dd3683e3.png)
请全体起立,调整呼吸:女同学读绿色的字体,男同学读黄色的字体,白色字体大家一齐读。
(绿)凡事感恩(黄)学会感恩清晨当欢快的小鸟把我从睡梦中唤醒,我推开窗户,放眼蓝蓝的天,绿绿的草,晶莹剔透的露珠,我感恩上天,又给予我一个美好的一天。
入夜,夜幕中的天空繁星点点,我展开诗笺(间),用心灵的笔描画着一天的感受,月光展露着温柔的笑容,四周笼罩着夜的温馨,我充满了感恩,感谢大地赋予的安宁。
生活的每一天,我都充满着感恩情怀,我学会了宽容,我学会了付出,我懂得了回报。
所以,每天,我都有一个好心情,我幸福生活着每一天。
风吹开了花朵,花开在了春的枝头。
美丽的春天,万紫千红。
春天风跑得直喘气向大家报告好消息春天来了春天来了花朵站在枝头看不见春天就踮起脚尖急着找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花不知道自己就是春天感受了现代诗春天的明媚,再品读一下如茶般韵味无穷的古诗。
Jiànrénshàn jísīqí zòngqùyuǎn yǐji ànjī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jiànrénè jínèixǐng yǒuzégǎi wújiājǐng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易解:看见他人的善行,要立刻想到学习看齐,纵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也要下定决心,逐渐赶上。
看见别人有坏的行为,就要自我反省,有就改正,没有也要引起警惕。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一首《春望》,感受古人的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春望作者:杜甫【唐代】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做人做要紧的事情是什么?一起关注——wéidéxué wéicáiyì bùrúrén dāngzìlì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ruòyīfú ruòyǐnshí bùrúrén wùshēngq ī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易解:做人最要紧的是道德、学问、才干、本领,这些方面不如人家,就要不断勉励自己,迎头赶上。
三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三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d141f8905901020206409c30.png)
《大学》导读《大学》,原是《小戴礼记》里一篇,旧说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的儒家作品,这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大学》“三纲领”。
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
所谓“在亲民”,是指发扬了善性之后,即从事治民,治民要亲爱人民。
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
《大学》还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称之为《大学》的“八条目”,这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
“八条目”的中心环节是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对于培养目标和方法,《大学》反复强调的是个人的道德修养。
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重,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
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dà大x ué学z hī之dào道,zài在mínɡ明mínɡ明dé德,zài在qīn亲mín民,zài 在z hǐ止yú于z hì至s hàn善。
z hī知z hǐ止ér而hòu后yǒu有dìnɡ定,dìnɡ定ér而hòu后nénɡ能jìnɡ静,jìnɡ静ér而hòu后nénɡ能ān安,ān安ér而hòu后nénɡ能lǜ虑,lǜ虑ér 而hòu后nénɡ能dé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论语》(节选)《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书。
《论语》一书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遗产,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都产生过巨大影响。
其中所反映的伦理道德、社会政治思想,已经渗透到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当中,成为中华民族的美德,具有极大的继承价值。
(一)【关于仁道的道德修养问题】1.子曰:“里仁为美⑴,择不处仁⑵,焉得知⑶?”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⑷,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⑸,知者利仁。
”3.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4.子贡曰:“如有博施⑹于民而能济众⑺,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⑻其犹病诸⑼。
夫⑽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⑾,可谓仁之方也已。
”阅读广角释义:⑴里仁为美:里,住处,借作动词用。
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
⑵处:居住。
⑶知:音zhì,同智。
⑷约:穷困、困窘。
⑸安仁、利仁:安仁是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⑹施:旧读shì,动词。
⑺众:指众人。
⑻尧舜: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两位帝王,也是孔子心目中的榜样。
儒家认为是“圣人”。
⑼病诸:病,担忧。
诸,“之于”的合音。
⑽夫:句首发语词。
⑾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
即推己及人的意思。
译文:1.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
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2.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
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3.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4.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
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
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评析:1.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既是个人自身的事,又必然与所处的外界环境有关。
重视居住的环境,重视对朋友的选择,这是儒家一贯注重的问题。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耳濡目染,都会受到仁德者的影响;反之,就不大可能养成仁的情操。
2.在这章中,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
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行仁。
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3.只要养成了仁德,那就不会去做坏事,即不会犯上作乱、为非作恶,也不会骄奢淫逸、随心所欲。
而是可以做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的善事了。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
“推己及人”就做到了仁”。
在后面的章节里,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这些都说明了孔子关于“仁”的基本主张。
对此,我们到后面还会提到。
总之,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基本伦理准则,在今天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二)【关于君子与小人、义与利的问题】我们从小要学会选择朋友! 怎样做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呢? 边读边思品味经典1.子曰:“君子怀(1)德,小人怀土(2);君子怀刑(3),小人怀惠(huì)。
”2.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4);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阅读广角释义:⑴怀:思念。
⑵土:乡土。
⑶刑:法制惩罚。
⑷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音zhì,同“智”;乐,古音yào,喜爱的意思。
译文:1、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2、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3、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
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评析:1.本章再次提到君子与小人这两个不同类型的人格形态,认为君子有高尚的道德,他们胸怀远大,视野开阔,考虑的是国家和社会的事情,而小人则只知道思恋乡土、小恩小惠,考虑的只有个人和家庭的生计。
这是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区别点之一。
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孔子学说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句话,被人们传说。
这就明确提出了义利问题。
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他的义指服从等级秩序的道德,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犯上作乱,破坏等级秩序。
所以,把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视为小人。
经过后代儒家的发展,这种思想就变成义与利尖锐对立、非此即彼的义利观。
3.孔子这里所说的“智者”和“仁者”不是一般人,而是那些有修养的“君子”。
他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备了这些品德,就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
边读边思在义与利之间你选择了什么?(三)【关于孝道的问题】1.子曰:“事父母几(1)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2)而不怨。
”2.子曰:“父母在,不远游(3),游必有方(4)。
”3.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5)4.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阅读广角释义:(1)几:音jī,轻微、婉转的意思。
(2)劳:忧愁、烦劳的意思。
(3)游:指游学、游官、经商等外出活动。
(4) 方:一定的地方。
(5)内容见于《学而篇》1.11章,此处略。
译文:1.孔子说:“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
(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2.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3.内容见于《学而篇》1.11章,此处略。
4.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
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评析:1.这一段是讲关于孝敬父母的问题。
侍奉父母,这是应该的,但如果一味要求子女对父母绝对服从,百依百顺,甚至父母不听劝说时,子女仍要对他们毕恭毕敬,毫无怨言。
这就成了封建专制主义,是维护封建宗法家族制度的重要纲常名教。
2.“父母在,不远游”是先秦儒家关于“孝”字道德的具体内容之一。
历代都用这个孝字原则去约束、要求子女为其父母尽孝。
这种孝的原则在今天已经失去了它的意义。
3.内容见于《学而篇》1.11章,此处略。
4.春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臣弑君、子弑父的犯上作乱之事时有发生。
为了维护宗法家族制度,孔子就特别强调“孝”。
所以这一章还是谈“孝”,要求子女从内心深处要孝敬自己的父母,绝对服从父母,这是要给予批评的。
经典推介第2课民间故事(节选)民间故事,是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广大人民思想、感情的思想表白,是历代社会生活的直接或曲折的艺术反映,也是人民文艺才能的有力体现。
民间故事,是广大人民在长期生活历程中一种自我教育的有效手段,又是民族文化的一种鲜明标志。
(一)羞花“羞花”,说的是杨贵妃。
唐朝开元年间,唐明皇骄奢淫逸,派出人马,四处搜寻美女。
当时寿邸县的宏农杨元琰,有一美貌女儿叫杨玉环,被选进宫来。
杨玉环进宫后,思念家乡。
一天,她到花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关在宫内,虚度青春,不胜叹息,对着盛开的花说:“花呀,花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开之时,我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声泪俱下,她刚一摸花。
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
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
这时,被一宫娥看见。
宫娥到处说,杨玉环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
这件事传到明皇耳朵里,便喜出望外,当即选场玉环来见驾,杨玉环浓装艳抹,梳洗打扮后进见,明皇一见,果然美貌无比,便将杨玉环留在身旁侍候。
由于杨善于献媚(m éi )取宠,深得明皇欢心,不久就升为贵妃。
杨贵妃得势后,与其兄杨国忠串通一气,玩弄权术,陷害忠良。
安史之乱发生以后,明皇携着贵妃和文武大臣西逃,安禄山率兵追赶,不仅要唐朝的江山。
还要美女杨贵妃。
西逃路上,大臣们质问明皇,国破家亡,国破家记,社稷难存,你要江山还是要贵妃,贵妃不死,我们各奔西东。
万般无奈,明皇赐贵妃一死,自缢于梨园的梨花树下。
后来,大诗人白居易写了一首《长恨歌》,记叙的就是这段历史。
(二)闭月“闭月”,是貂婵的代称。
她是三国时汉献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妓,能歌善舞,很受王允的宠爱。
当时,董卓专权,挟天子以令诸侯,大臣们敢怒而敢言。
王允每天闷闷不乐,茶不饮,饭不进。
貂婵很为主人优愁。
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他在后花园烧香跪地,为主人祈祷,“月亮啊月亮,你虽清白如洗,可哪知我们老爷心中的烦恼!苍天啊苍天,你虽那样深邃(suì),却难容我们老爷如火如焚(fén)的心情。
我是老爷的婢女,愿为国为民,万死不辞。
”赶巧,王允也来花园散心。
顿时,他感情激动,赶忙走上前去将貂婵扶起。
王允说:“你能为我分忧,我忧在何处,你知道吗?”“知道,大人。
”“那你支持我讨国贼,杀董卓吗?”“只要大人信得过奴婢,奴婢定肝脑涂地。
”王允听罢,两手一合,当即给貂婢一拜。
从此,便和貂婵以父女相称。
一年多以后,王允先将其女许给董卓,后又许给吕布。
董、吕二人争风吃醋,发生火并,董卓被杀。
这就是王允巧使连环计,一女二聘杀国贼。
那么貂婵怎么叫“闭月”呢?貂婵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
这时正好王允瞧见。
王允为宣扬他的女儿长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婵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
(三)沉鱼“沉鱼”,讲的是西施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吴越相争,吴国兵强马壮,很快打败越国,把越王勾践和宰相范蠡.押作人质。
越王为报灭国之仇,暂栖于吴王膝下,装得十分老实忠诚。
一次吴王肚子疼,请来郎中也没有看出啥病。
越王勾践得知后,就当着吴王夫差的面,亲口尝了他的粪便,说:“大王没什么病,是着了凉喝点热酒暖暖就会好的。
”吴王按照勾践说的,喝了点热酒,果然好了。
吴王看到勾践这样忠心,就将他放回越国。
勾践回国后接受了范蠡献的复国三计;一是屯兵,加紧练武,二是屯田,发展农业,三是选美女送给吴王,作为内线。
当时,有一个叫西施的,是个浣(huàn)纱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
她在河边浣纱时,清彻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
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在附近流传开来。
西施被选送到吴国后,吴王一看西施长得如此漂亮,对西施百依百顺,终日沉溺(nì)于游乐,不理国事,国力耗费殆(dài)尽。
越王勾践乘虚而入,出兵攻打吴国,达到了复国报仇的目的,这里边有西施的很大功劳。
(四)落雁“落雁”,是昭君出塞的那段故事。
汉元帝在位期间,南北交兵,边界不得安静。
汉元帝为安抚北匈奴,选昭君与单(chán)于结成姻缘,以保两国永远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