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萍舞蹈鉴赏

合集下载

杨丽萍孔雀舞观后感

杨丽萍孔雀舞观后感

杨丽萍孔雀舞观后感一、背景介绍杨丽萍,中国著名舞蹈家,被称为“东方孔雀”。

孔雀舞是她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舞姿和丰富的表现力深受观众喜爱。

在近期的一次演出中,我有幸观看了杨丽萍的孔雀舞,并在此分享我的观后感。

二、舞蹈表演孔雀舞开始时,舞台布景简洁大气。

舞台后方是华美而富有纪实性的孔雀羽毛装饰,散发出瑰丽的光芒。

整个舞台采用了温暖柔和的灯光,与舞者的表演相辅相成。

借助灵动灯光的照耀,杨丽萍化身孔雀,穿着造型独特的服装,身上装饰着金属片和亮片。

她的动作优美而流畅,如同孔雀在舞动。

整个舞蹈表现了孔雀展开美丽羽翼的瞬间,充满了魅力和生命力。

杨丽萍通过肢体语言和舞蹈动作表达了孔雀挑动羽翼、绽放壮丽色彩的深情。

舞姿轻盈飘逸,舞者的整体形象与孔雀完美融合,使观众仿佛置身于孔雀的世界。

孔雀舞的音乐选取了古老而神秘的东方音乐,加上孔雀的叫声和自然的环境声音,音乐与舞蹈完美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音乐的节奏、音调和舞蹈动作相互呼应,使整个表演更具戏剧性和感染力。

三、观后感这次观看杨丽萍的孔雀舞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舞蹈的表演技巧非常高超,杨丽萍的独特韵律感和控制肢体的能力令人叹为观止。

她通过精准的动作表达了孔雀的美丽和自由,让观众感受到一种深深的舞蹈狂热。

其次,舞蹈所传达的意境也令人印象深刻。

孔雀舞以孔雀的羽翼展开为主题,通过舞者的动作和音乐的婉转来表达孔雀的自由飞翔和独特之美。

观看这个舞蹈作品,我仿佛被带入了一个神秘而美妙的世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魅力。

最后,舞台布景和灯光设计也为整场表演增色不少。

孔雀羽毛的装饰和温暖柔和的灯光给人一种舒适和温暖的感觉,完美地凸显了舞者的魅力和舞蹈的美感。

总的来说,观看杨丽萍的孔雀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舞者的精湛技艺、舞蹈所传达的深意以及舞台的布景和灯光设计都让人赞叹不已。

这是一场充满力量、美感和魅力的舞蹈表演,让我重新认识了舞蹈艺术的魅力和无限可能性。

四、结语杨丽萍的孔雀舞是一场精彩绝伦的舞蹈表演,从舞者的动作、音乐的配合到舞台的设计都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舞蹈《雀之灵》作品赏析

舞蹈《雀之灵》作品赏析

舞蹈《雀之灵》作品赏析舞蹈《雀之灵》是一部极具艺术价值和观赏性的作品,其以灵动的舞姿和深刻的内涵吸引了众多观众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背景、特点、艺术价值等多个方面来探讨这部舞蹈作品。

背景介绍舞蹈《雀之灵》是由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创作并表演的,其创作灵感来源于孔雀的优雅姿态和灵动神韵。

为了完美地呈现舞蹈中的细节,杨丽萍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对孔雀的日常生活和动作习性进行了深入观察和研究。

最终,这部舞蹈作品于1994年首演,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独特的舞姿舞蹈《雀之灵》以孔雀为主题,通过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将孔雀的优雅、轻盈、灵动等特点融入到人体舞蹈中。

在舞者的表演中,观众仿佛看到了一只美丽的孔雀在舞台上翩翩起舞。

丰富的情感表达这部舞蹈作品不仅仅是对孔雀的简单模仿,更是通过舞蹈语言,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和纯真爱情的向往。

在杨丽萍的表演中,观众能够感受到她对孔雀的深厚感情和对舞蹈的热爱。

高难度的技巧要求舞蹈《雀之灵》对舞者的技巧要求极高,需要舞者拥有高度的柔韧性和控制力。

同时,这部舞蹈作品还充分运用了舞台空间和灯光效果,为观众营造出一种如梦如幻的视觉感受。

弘扬民族文化舞蹈《雀之灵》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通过孔雀这一具有东方神秘色彩的动物形象,向观众传递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部作品无疑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弘扬。

促进舞蹈艺术的发展舞蹈《雀之灵》的出现,为中国的舞蹈艺术带来了新的创作思路和表现手法。

它借鉴了西方现代舞的表现形式,同时又充分展示了中国舞蹈的特色和魅力,为中国舞蹈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提高观众审美水平舞蹈《雀之灵》以其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吸引了众多观众的。

通过欣赏这部作品,观众能够感受到舞蹈所传达的美感和情感,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

结论舞蹈《雀之灵》是一部具有深刻内涵和高度艺术价值的作品,它以独特的舞姿、丰富的情感表达和高难度的技巧要求,向观众展示了孔雀的优雅、灵动与神秘。

这部舞蹈作品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弘扬,促进了舞蹈艺术的发展,提高了观众的审美水平。

舞蹈雀之灵作品赏析

舞蹈雀之灵作品赏析

舞蹈雀之灵作品赏析《雀之灵》是舞蹈家杨丽萍自编自演的女子独舞。

以下是有关这个舞蹈的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舞蹈雀之灵作品赏析1跟谢婉莹笔下卡拉玛和拉达的印度舞不同,杨丽萍的孔雀舞没有湿婆罗,没有铜灯台,舞台上空无一物,黯黑一片。

不过,没有布景的布景,自有其妙处--它给观赏者留下了虚拟想像的广阔空间:你可以说,那里是云南的香格里拉,那里是云南的西双版纳;你还可以说,那里有凤尾竹、孔雀树、蝴蝶会,那里有筒裙蜡染、傣村苗寨、竹楼佛塔……那是一派旖旎的热带风光。

在射灯的追踪照耀下,杨丽萍携着袅娜的剪影,缓步走到舞台中央,立即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

与此同时,她的左手:手臂举成孔雀的颈项;手掌拢成孔雀的头颅;食指与拇指捏成孔雀的嘴巴;中指、无名指和幺指翘成孔雀后脑勺上的三根髻羽。

她的右手提起裙裾,仿佛孔雀开屏。

头胸、腰臀和胯腿扭成了“三道弯”,这是傣族孔雀舞独特的造型。

她翩翩起舞了:或站或蹲,或跪或伏。

跟谢婉莹笔下卡拉玛和拉达的印度舞相同,杨丽萍的孔雀舞也以长眉妙目、纤手柔腰作为妙曼的舞蹈语言,也有漫步旋转,也有抖臂翘脚,也有扭胯提臀,也穿艳丽的裙裾。

不过,杨丽萍后髻上插了一根孔雀的翎毛,身上穿著一袭落地的白色连衣裙--绣有水滴状的金圈圆眼,一提起展开就如同孔雀的尾羽开屏那般漂亮。

这舞蹈也配动听的音乐。

不过没有碎繁的铃声,没有疾骤的鼓点。

一小段女声哼鸣后,葫芦丝、竹笛、小提琴和吉他之声交错响起,旋律悠扬舒缓,幽远恬静。

杨丽萍给观众欣赏到的是那么一只孔雀:她独自在静僻的森林中散步、饮泉、戏水、沐浴、梳羽、晾翅、抖翼、开屏、翻飞、翔舞,无拘无束,安逸悠闲。

搔首弄姿、迎风挺立、跳跃旋转、振翅翱翔几个舞段,就像一块块磁铁,把观众的目光完全吸引过去,使之停留在那模拟头颈的左手上,投射在那模拟翅膀的双臂上。

指腕细腻的张翕蜷舒、肘臂柔韧的扭颤摇蠕,腰胯风致的拧挪提纳,酥软无骨,最令人叹为观止。

舞蹈渐渐进入高潮,音乐节奏随之急迫:但见杨丽萍倏尔捏起裙摆大幅度奋力甩动,疾速旋转。

舞蹈赏析:杨丽萍舞蹈《两棵树》

舞蹈赏析:杨丽萍舞蹈《两棵树》

摘抄:舞蹈《两棵树》赏析文章出处:网路传说一对男女生前十分相爱,但是因为家庭的关系不能在一起。

他们死后也未能葬在一起,然而却从各自的坟头长出一棵树,紧紧缠绕在一起,这就是人们说的连理枝。

杨丽萍崇尚那种灵肉交融的爱情,她据此创作的舞蹈《两棵树》被评选为中国最受欢迎的舞蹈。

通过查找资料,我得知杨丽萍是云南大理白族人。

她有一份大多数人少有的快乐态度,从小酷爱舞蹈的她,没有进过任何舞蹈学校,1971年从村寨进入西双版纳州歌舞团。

1986年她创作并表演了独舞《雀之灵》,一举成名。

多年来她出访世界很多国家进行艺术交流,相继在菲律宾、新加坡、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台湾、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举行专场舞蹈晚会。

多才多艺的她自编自导自演了电影《太阳鸟》,并在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上荣获评委会大奖。

就我个人而言是非常佩服杨丽萍的,她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舞蹈家。

她对跳舞的热爱和对此作出的牺牲和贡献是让人敬佩的,而且据说她为了可以跳舞而不生孩子。

我也很喜欢跳舞,但是绝对做不出那样的牺牲。

《两棵树》这个舞蹈创意来自杨丽萍对自然物象的捕捉与生活情景的深化,作品通过两个互相缠绕,枝杆相依的树,影射人类携手同进、友爱互助的共同情感,暗喻两个热恋中的青年男女,相亲相爱、耳鬓厮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呼吸共风雨的情景,同时借树喻人、以物言情,展示人性的美好,同时讴歌自然的美丽、爱情的伟大。

这个舞蹈将自然物象的塑造作为作品的出发点,采用傣族舞蹈语汇,进行作品“树”的形象刻画,例如傣族传统舞蹈中的基本体态,与特有的动态语汇,都成了塑造树的形象的动态媒介。

手臂动作的夸张、变形、抽象、引申,以局部展示整体,以小见大,同时体现另一个世界,是杨丽萍舞蹈最为独特的地方,也是她最为常用的手法,无论在作品《雨丝》还是在作品《雀之灵》中,手臂动作对物象的刻画、对心象的表述都是这些作品的本质特征。

人们常说杨丽萍的舞蹈比较新也比较奇,这种新奇特征,不是对西方现代舞蹈的直接模仿,而是用一种现代的理念对传统民间舞蹈的改造与变革,其中没有刻意强调技术的炫耀,也没有情感上的无病呻吟,更不需要庞大的舞美陪衬,全然用简洁明了的个性化动态语汇,塑造清新典雅高艺术品味的舞蹈形式,有传统民间舞的根脉而又不是传统题材概念上的民间舞,所以她的作品具有雅俗共赏的特性,也具有不同民族共同认同的特征。

杨丽萍的孔雀舞欣赏

杨丽萍的孔雀舞欣赏

杨丽萍的孔雀舞欣赏杨丽萍,1958年生于云南,洱源白族人,自幼酷爱舞蹈。

没有人会怀疑杨丽萍是一只孤独的孔雀,她的性格里有一种恬淡,是清醒后的自知,也是荣辱不惊的坦然。

细长的手臂,传递着孔雀的灵动;柔软的腰肢,舞出了孔雀的婀娜;飞旋的裙摆,展现出孔雀的华丽;精致的头饰,散发着孔雀的高贵。

眼中的杨丽萍渐渐成了一只体态轻盈的孔雀,在舞台上舞蹈,舞蹈……音乐轻轻地回荡在耳畔,泉水叮咚,鸟鸣声声,仿佛还有风吹,花在摇摆……百花丛中,一只“孔雀”在细细梳妆,时而啄啄鲜艳的羽毛,时而坐在草丛中休息。

那天籁之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安详柔和,伴随着杨丽萍柔韧的舞姿,使人心旷神怡。

看啊,杨丽萍蹲坐在舞台上,宽大的裙子铺成了一个圆,她低着头,纤细的手臂颤动着,一直传到指尖,妙不可言……。

忽而,又是一阵急速的旋转,杨丽萍一点一点下蹲,身子呈“s”形,那种说不出的美挥之不去。

孔雀的一次眨眼,一丝笑意都被杨丽萍表现得淋漓尽致。

静静的音乐,静静的舞姿,没有安塞腰鼓的磅礴,也没有印度舞蹈的火烈,但那种别具一格,典雅的美却芳香四溢……从没上过一堂专业舞蹈课的杨丽萍,舞蹈的最大特点便在于她的灵动与不拘一格。

她说:“我的学习方式是跟一条河学习,跟一朵向日葵学习;我的编舞方式是跟一只蚂蚁学习,跟一只老鹰学习;我喜欢这种学习方式,我喜欢琢磨风怎么吹出叶子发出的声音。

”主要作品:《雨丝》《火》《绿色》《拉萨河》《女儿国》《心之翼》《荷花度母》《牛铃铛》《催生》《幻觉》《云南印象》《藏谜》《云南的响声》《孔雀》《孔雀公主》《雀之灵》《版纳三色》《埃及舞》《珠穆朗玛》《雀之恋》《十面埋伏》。

惊艳,这就是我观看《雀之灵》之后的感受。

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人可以把舞蹈跳到这种境界。

在温婉的音乐当中,杨丽萍渐渐出现。

她的长裙洁白胜雪,服顺地贴着。

远远地,仿佛就是一只不食人间烟火的孔雀,高贵优雅的孔雀!看,她动起来了,她舞起来了!她用柔嫩的腰肢,灵活的手指,轻盈的双脚,舞出神秘的境界。

杨丽萍《雀之灵》鉴赏

杨丽萍《雀之灵》鉴赏

选择一个舞蹈作品结合其风格特点对其表演及内涵进行分析。

论舞蹈作品《雀之灵》《雀之灵》是杨丽萍的主要代表作之一,是继《孔雀舞》之后的、比《孔雀舞》更能表现杨丽萍性格、成长经历、内心新路的作品。

杨丽萍柔软而略带几分傲骨,超脱世间肉欲的诉求,不食人间烟火的特征,也正是这种空灵般的“高雅”艺术,可以将其化为老少皆宜的大众的美的享受。

老师是在讲傣族舞蹈中放的《雀之灵》,但是老师说杨丽萍的舞蹈不是格式化的傣族舞蹈,她抓住傣族舞蹈的动率和中心,大胆的加入了新的元素,让动作更灵活多变,富有现代感。

在舞蹈中,杨丽萍把自己完全融入在那翩翩起舞的孔雀中,似乎忘记了自己,仿佛自己已化成一个精灵,跃动着,放飞了自己的生命,完全摆脱了矫揉造作的外在情感,真正地反映民间舞之“魂”。

在动作编排上,杨丽萍充分发挥了其舞者的艺术表现能力,她通过手指、腕、臂、胸、腰等关节的运动,塑造了一个超然、灵动的艺术形象。

用其修长、柔韧的臂膀和灵活的手指变幻,把孔雀的昂首引颈的静态美和细微的动态感表现的栩栩如生,让观看者体会到了孔雀生命的活力和其蓬勃向上的精神,让人感受到生命的闪烁和舞动。

杨丽萍所跳的孔雀舞隶属于傣族民间舞,傣族舞蹈中上肢的手和下肢的脚以及头都极富有表现力,下体多保持半蹲状态,以膝部柔美的起伏,身体与手臂形成丰富多彩的三道弯造型。

舞时双腿半蹲,双手叉腰,上身向旁倾斜为基本舞姿。

在傣族民间舞蹈中,“孔雀舞”广泛流传,傣族视孔雀为神鸟,视大象为圣象。

把孔雀大象这些珍禽异兽升华到舞蹈艺术意境,是傣族民间舞蹈的一大文化特征。

舞曲开始,舞台之上一片漆黑,一束光柱逐渐亮起,光柱中舞者撩起裙角缓缓旋转,仿若一只翩翩起舞的孔雀。

然后,舞者用手部动作模仿孔雀的头部,勾脖、转头、啄食。

接着,舞者用两臂伸于腰后充当翅膀,肘部弯曲伸直表现翅膀的扇动。

旋转时裙角飞扬有好若孔雀开屏。

舞曲最后光线再次变暗,舞者就好像一只孔雀投影在画布上,栩栩如生。

在这支舞蹈中,舞者杨丽萍通过手指、腕、臂、胸、腰等部位有节奏的动作,塑造了一只孔雀的形象。

芭蕾舞 敦煌飞天 赏析

芭蕾舞 敦煌飞天 赏析

芭蕾舞敦煌飞天赏析芭蕾舞《敦煌飞天》是一部触动人心的作品,展现了中国传统艺术和现代舞蹈相结合的魅力。

这部作品由中国舞蹈家杨丽萍创作,以历史悠久、美轮美奂的敦煌壁画为灵感源泉,赋予了独特的审美和情感内涵。

敦煌壁画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以其精湛的绘画技艺和千年的历史沉淀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杨丽萍借助舞蹈的语言,将壁画中的神秘和神圣渗透到每一个动作和姿态中。

在舞台上,舞者们如同化身成了壁画中的活生生的人物一般,轻盈而又婀娜地展现出古代人物的仪态和姿势。

他们优美的舞姿,动人的眼神,将观众带入了故事的情境中,令人心旷神怡。

《敦煌飞天》的舞台设计简洁而富有创意,将壁画背景融入到舞台中,为观众还原了敦煌壁画的艺术风采。

同时,灯光的运用更是将舞台氛围与情感表达达到了巅峰。

在动态的灯光变化之中,观众仿佛看到了壁画中飞天的栩栩如生,仿佛能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古代文化的魅力。

通过《敦煌飞天》这部作品,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杨丽萍作为编舞师的独到才华,更可以感受到古代文化在当代舞台上的生机与活力。

这种将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创作方法引发了人们对于古代文化的思考,并启发了人们对于当代艺术的新的认识。

在欣赏《敦煌飞天》时,我们不仅可以从中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深入思考当代艺术如何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发展出新的艺术形式。

这一点对于当代舞蹈及其他艺术形式的创新非常重要。

同时,它也提醒我们保护和传承自己的文化传统,将其与当代生活相结合,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

总而言之,《敦煌飞天》作为芭蕾舞中的经典之作,通过对敦煌壁画的创作和重新演绎,展现了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舞蹈的完美结合。

它不仅在艺术层面上给观众带来了震撼和享受,更有着深远的文化内涵与启发。

这部作品的成功对于推动当代艺术的创新和同时保护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赏析。

杨丽萍孔雀舞观后感

杨丽萍孔雀舞观后感

杨丽萍孔雀舞观后感《杨丽萍孔雀舞》观后感我有幸观看了杨丽萍的舞蹈作品《孔雀舞》,这段舞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孔雀舞》以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孔雀为创作主题,将孔雀的形态、神韵和意象完美融入到舞蹈之中。

整个舞蹈的布景简洁大方,背景的巨型黑白相间的圆环代表着时间的轮回,营造出神秘古老的氛围。

舞台上空悬挂着一个巨大的孔雀扇,孔雀起舞时扇翅翻飞,增添了舞蹈的视觉效果。

舞台上的灯光也非常精心设计,与舞蹈的情节和节奏相得益彰,营造出了宛如梦幻世界的氛围。

舞蹈开场时,杨丽萍身穿一袭白衣,像一只孔雀从幽深的黑暗中缓缓展开了翅膀。

她身体的每一个动作都如孔雀在大自然中的舒展翩跹,优雅独特。

她的舞姿流畅灵动,如行云流水一般,将孔雀自由奔放的身姿展现得淋漓尽致。

她的身体变幻多端,以突出孔雀的美丽和骄傲。

在某些瞬间,她的眼神和动作传递出一种独特的韵味和情感,令人心醉神迷。

舞蹈音乐和舞者的动作完美地配合在一起,舞蹈的节奏感和音乐的旋律相互呼应,形成了独特的情绪氛围。

音乐中充满了东方的神秘和瑰丽,也有着一丝悲凉和深沉,与舞蹈表现的孔雀意境相得益彰。

杨丽萍舞者在音乐的引导下,轻盈地飞舞在舞台上,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和灵动,让人为之动容。

通过《孔雀舞》,杨丽萍将孔雀的美丽和神韵完美地展现给观众。

无论是孔雀扇翻飞的场景,还是孔雀翩翩起舞的身姿,都彰显了孔雀的高贵与自信。

舞蹈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展现了杨丽萍对于舞蹈的敬畏和热爱。

她的舞姿纯熟而独特,每一个动作都流露出舞者的专业素养和对于舞蹈的追求。

《孔雀舞》给了我很多的思考。

舞蹈艺术是一种语言,通过舞者的动作和表情,可以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舞蹈不仅是一种对于身体的训练和探索,更是一种内心情感的宣泄和展现。

杨丽萍通过《孔雀舞》展现了她对于孔雀的赞美和敬爱之情,也展示了她对于舞蹈的执着和追求。

通过观看杨丽萍的《孔雀舞》我真正地感受到了舞者对于舞蹈的热爱和敬畏,也让我更加欣赏和理解了舞蹈艺术的魅力。

雀之灵赏析

雀之灵赏析

雀之灵赏析《雀之灵》从传统孔雀舞中脱胎、演变、创新而来,但在形式上更具个性化、现代化、图象化,而在内在传承上却更回归生命本体价值,更回归文化内在价值。

这种内外的张力形成了《雀之灵》独特的艺术魅力,打上了杨丽萍强烈的个人烙印。

〔关键词〕杨丽萍;《雀之灵》;舞蹈评论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68X (2008)04-121-03 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其主要聚居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

远在公元前一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

唐以来史籍称傣族为“黑齿”、“金齿”、“银齿”或“绣脚”,又称傣族为“茫蛮”或“白衣”;宋沿称傣族为“金齿”、“白衣”。

自元至明,“金齿”继续沿用,“白衣”则写作“百夷”或“佰夷”。

清以来则多称为“摆衣”。

傣族居住地区山川秀丽,资源丰富,森林茂密,气候炎热,雨量充沛,被称为“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傣族也被称为“水一样的民族。

”以贝叶文化为代表的傣族文化,在文学、天文、医药、法律、音乐、舞蹈等方面都历史悠久,影响深远。

在傣族的众多艺术形式中,影响最大,最具特色的是傣族的舞蹈,而孔雀舞是其中最为经典的。

一、孔雀舞的文化含义孔雀舞,在德宏傣语为“嘎洛永”,在西双版纳傣语为“凡糯永”。

“嘎”和“凡”都是跳或舞之意;“洛永”和“糯永”都是“孔雀”之意。

孔雀舞是傣族古老的民间舞蹈,也是傣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舞蹈,每当盛大的节日如“泼水节”和隆重的集会时总要进行表演。

傣族人民十分喜爱和崇敬孔雀,认为孔雀最美、最善良,以孔雀为吉祥、幸福、美好的象征,以跳孔雀舞来歌颂自己的民族,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表演时,舞者头载宝塔形金冠及面具,身背孔雀架子道具,以象脚鼓、镲等乐器伴奏。

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及歌舞剧的表演。

单人孔雀舞多表现一只孔雀已被恶魔抢走,另一只孔雀在森林里飞跑寻找的情景。

【最新】杨丽萍《雀之灵》的艺术评析

【最新】杨丽萍《雀之灵》的艺术评析

【最新】杨丽萍《雀之灵》的艺术评析相较于传统舞蹈而言,杨丽萍舞蹈《雀之灵》的演变与创新显而易见,无论是舞蹈形式的个性化还是舞蹈风格的现代化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在讲述生命本体价值回归的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内在价值的渗透。

内外张力的呈现既是杨丽萍《雀之灵》艺术精髓的传达,同时也是艺术家个人魅力的展现。

凭借丝丝入扣的旋律和纤美无暇的身影,《雀之灵》的演绎犹如鲜活的孔雀一般,寻觅、跳跃和旋转都显得如此祥和与宁静。

通过对傣族舞蹈内在动律的有效运用,杨丽萍在创作舞蹈《雀之灵》的过程中融入了自身对于孔雀舞的理解,使得肢体动作传达更具灵性。

在积极向上的艺术底蕴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的除了舞蹈本身的艺术魅力之外,还有艺术家对于舞蹈事业的无限热忱,是对傣族舞蹈内涵的全新演绎。

在浓郁的民族精神中,杨丽萍老师通过巧妙的提炼和升华使得舞蹈本身更具艺术价值,这对于我国民间傣族舞蹈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传承意义。

从传统傣族舞蹈发展而来的艺术作品《雀之灵》并非是对傣族舞蹈内容的一次再现,而是将传统的舞蹈动作中融合全新的现代舞蹈元素,通过对传统孔雀舞形态与模式演绎创新使得所展现出的舞蹈韵味更具舒展与挺拔姿态,这是对传统舞蹈艺术的发展与开掘。

在舞蹈设计方面杨丽萍并未依据传统的傣族舞蹈风格来进行模数化动作的创作,而是从基本的美感与动率方面完善舞蹈本身的形象与情感追求,并将其与现代舞风格融会贯通,以此展现肢体动作的能动性,舞蹈语汇的灵活和多变特征得到了完整演绎,与现代艺术审美需求相符合。

舞蹈表演方面杨丽萍尤其重视对色彩、灯光及音乐的综合运用,在形体与舞美相结合的过程中突出心灵与情感的碰撞,以此形成的艺术氛围是极其独特的,让人浮想联翩。

《雀之灵》的舞蹈动作中,在场景和灯光的配合之下,舞者修长的臂膀、柔美的体形及细腻的动作相得益彰,在躯体、手指和手腕的联动下显得优雅而妩媚,观众的愉悦之情油然而生,加之背景音乐的舒缓和放松,更加给人以美的享受。

对杨丽萍的《月光》的赏析

对杨丽萍的《月光》的赏析

对杨丽萍的《月光》的赏析杨丽萍的出名‎度不言而喻,她是一个善于‎用肢体说话的‎杰出舞蹈家。

她时刻传递着‎天地的自然气‎息,每一个丝丝入‎扣的动作都能‎表现出生命的‎律动。

给人的感觉纯‎净柔美,有着一种特殊‎的气质,她的舞蹈时时‎刻刻都带有原‎始的气息——在云南遥远的‎深山里,她和她的族人‎们,在大自然里依‎附着,用肢体语言演‎绎着生命。

虽然只有七个‎星期的舞蹈鉴‎赏课,但由于老师的‎尽责,我们学到了很‎多有关于舞蹈‎的知识。

我们了解到舞‎蹈可以分为五‎大类:古典舞、民间舞、现代舞、踢踏舞、体育舞,而且还了解到‎他们的产生背‎景,其代表人及一‎些有名的作品‎,印象最深的是‎老师让欣赏的‎《雀之灵》,给我们演示了‎一个全新的孔‎雀。

《月光》描写了一个美‎丽的意境:随着帷幕的拉‎开,音乐声响起,杨丽萍开始了‎她的月光之舞‎。

她长长的脖子‎,配上修长的四‎肢,舞姿优美,再加上月光的‎倒影,显得更加美丽‎了,简直可以让人‎惊呆了,足以陶醉在她‎的舞姿中。

她扭动着她那‎纤细的身体,让人叹为观止‎,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她仿佛是一颗‎灿烂的明珠,让全场的人不‎得不把目光聚‎集在她的身上‎,让人看了心动‎。

让我很佩服的‎是她的手,那么地柔弱,可以随意转变‎为她心目中所‎想要表达的,她是一个真正‎用心来演绎舞‎蹈的杰出舞蹈‎家。

用抽象和变形‎的肢体表现了‎她的情感和月‎光的圣洁与温‎柔,表现出了一种‎美,一种可以让人‎惊心动魄的美‎,让人心灵为之‎震荡的美。

她让人感受到‎她就是为舞蹈‎而生,无人能够取消‎她跳《月光》的资格。

她是一个舞蹈‎精灵,她是用灵魂在‎跳舞,是舞之魂,是舞之灵。

她把大自然那‎最纯朴的气息‎都表露了出来‎,不管是分解动‎作还是整体动‎作都会让人看‎到大自然所赋‎予的灵气,她就像天地造‎物者特地造出‎来一个杨丽萍‎来表现大自然‎所要给人类的‎东西。

先是黑暗,出现了灯光,慢慢地逐渐加‎强。

透明的音乐萦‎绕在耳边,那兰花般的手‎指,细长的指甲,以及像一条流‎水线般的身姿‎,无生无息的演‎绎着。

杨丽萍收官之作孔雀舞观后感

杨丽萍收官之作孔雀舞观后感

杨丽萍收官之作孔雀舞观后感在观看杨丽萍的收官之作《孔雀舞》的表演后,我被深深地震撼和感动了。

这是一场兼具美轮美奂和哲理思考的舞蹈,以独特的表现方式呈现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生命的变幻无常。

整个舞蹈的场景布置非常简洁,仅以一片宽广的舞台作为舞者的表演空间。

舞台中央摆放着一棵高大的孔雀蓝杉,在光的照射下,树枝上的晶莹水滴闪烁着璀璨的光芒。

这个场景将观众带入了一个神秘而诗意的世界。

杨丽萍身穿由孔雀羽毛制作的华美服装,犹如一只孔雀展开了华丽的羽翼。

她的每一个动作都轻盈而优雅,仿佛在展示着舞蹈的魅力和美。

她完美地将舞蹈与音乐相结合,动作随着音乐的起伏而起伏,表达出一种独特的节奏感。

舞蹈中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和灵性,尤其是杨丽萍独具的柔韧的手部动作,让人不禁为之惊叹。

整个《孔雀舞》的舞蹈动作都极富变化和想象力。

在一段段流畅的动作中,杨丽萍将自己化身为孔雀,时而低头翩翩起舞,时而挺立于枝头,时而回身凝视远方,仿佛在向世界展示自己无尽的美丽。

她的每一个动作都流露出一种从容和领悟,彰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

舞蹈中展现的孔雀的华丽和神秘,让观众陷入了一种心灵的震撼和共鸣。

除了舞蹈的美感外,《孔雀舞》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

孔雀羽毛的华丽与舞蹈的表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它给人们一种视觉冲击,同时也提醒着人们珍惜生命中的美好瞬间和自然环境。

舞蹈的背景音乐也极具表达力,通过音乐的和谐与混乱之间的交替,诠释了生命的变幻无常,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影响。

通过观看《孔雀舞》,我对杨丽萍这位舞蹈艺术家更加佩服和钦佩。

她不仅是一位出色的舞者,更是一位深思熟虑的艺术家。

她通过舞蹈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同时也传递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这场收官之作让我对舞蹈的魅力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也让我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月光赏析

月光赏析

在舞蹈鉴赏课上,我欣赏到了中国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的《月光》,杨丽萍在舞蹈《月光》中,运用柔美,多变的肢体,表现了月光的意境。

当帷幕缓缓的拉开,音乐随之而起,杨丽萍便也开始舞蹈起来。

这月光中翩翩起舞的女人就如同弥漫在云南丛林里的雾水一样,有形无形的用她抽象和变形的肢体迎接着云雾的故乡,拥抱高原的天空下的洁净的月光,如一弯湖水与光影交织,树一样的延伸着根须,花朵般如蜜的开放出生命的热情。

我们不得不感叹,杨丽萍真是一位天生的舞蹈家,长长的脖子,修长的四肢,优美的舞姿再加上月光照射下来的倒影,这真是一幅意境纯美的画、一首情意动人的诗。

杨丽萍舞动的身影在灯光的映射下,摇曳生姿,让人叹为观止,整个舞台上,杨丽萍仿佛全身散发着月亮的光彩。

不是太阳的明媚,却是月亮的皎洁。

她在舞台上,有一种深不可测的魔力,一举一动,哪怕是一个休止符,都有如微风从一泓止水上空掠过,寂静的身体里,便有了细浪追逐的声音。

她让人动情于自己的感动,自己的发现,她的世界无需用人的语言便能读懂。

虽然我没有机会能够亲眼观赏月光的舞蹈,只能通过屏幕来观赏,但我却有一种不可思议奇妙的身临其境的感觉。

舞蹈是否吸引人,是否能够打动人心,能够让人难以忘怀,不仅表现在舞姿是否优美,最重要的是舞者是否能透过作品来表现出强烈的生命意识。

无论是动作本身还是舞者杨丽萍本人,都透过了月光这个舞蹈,将月亮的生命形态在我们面前表现无疑。

杨丽萍曾说过“舞蹈是我的生命的需要”,她正是在用“心”而舞,舞蹈是她生命的表现,她用肢体表现着对生命,对人生的感悟、思索和追求。

感悟到月光所展现的其实就是杨丽萍对月亮、甚至是生命的认知与感悟。

也正是她这种身心合一的舞蹈。

杨丽萍把自己完全融人在那皎洁月光之中,得意忘形,仿佛她已化成一个精灵,散发着跃动和张扬的生命。

这个作品也是剧场民间舞发展的一个启示。

如何摆脱矫揉造作的外在情感表现,真正反映民间舞之“魂”,从这个意义上《月光》也给广大舞者以思索。

杨丽萍的舞蹈风格分析,

杨丽萍的舞蹈风格分析,

《杨丽萍的舞蹈风格分析,??》摘要:杨丽萍是我国著名的舞蹈艺术家,舞蹈独特风格,本文结合杨丽萍编排的舞蹈作品《云南映印象》和《雀之灵》,分析其舞蹈风格,在杨丽萍看来,她的舞蹈不只是舞蹈,更是自己对万事万物的看法和感受梁好 ??杨丽萍是我国著名的舞蹈艺术家,舞蹈独特风格。

早年的杨丽萍仅仅是一名舞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杨丽萍已经发展成为舞蹈编排者和创作者,这其中经历的艰辛和磨难是外人很难想象的。

本文结合杨丽萍编排的舞蹈作品《云南映印象》和《雀之灵》,分析其舞蹈风格。

一、杨丽萍和《云南映象》自诞生以来,舞蹈作品《云南映象》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热切期待,形成了一股“杨丽萍风”。

这部作品共分为6场,有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太阳”和“土地”两个篇章,有反映风土人情的“家园”“火祭”“朝圣”三个篇章,还有反映傣族图腾崇拜的“雀之灵”尾声篇章。

不管是外在舞美、舞台设计、灯光效果,还是背后文化特质,整场演出都展现出鲜明的特色。

杨丽萍将自己的标志性舞步融入舞蹈表演中,一张一合,气质温婉,让人感到独树一帜。

她将云南文化和思乡之情融入这一作品中,为观众打造了一台视觉盛宴。

杨丽萍的舞蹈艺术风格融入她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对舞蹈的感受,为观赏者带来极致美的享受,同时让人产生很多思考和感悟。

她的舞姿不光是一种舞蹈艺术,更多的是对生命、对美的感触。

舞蹈内容方面,杨丽萍按照其一贯的动静结合的演绎方式,在静的方面表现出舞台的张力,节奏更加舒缓,却不失去单调;在动的方面,使舞蹈要表达的内容更加丰富,结构感更强,让人身临其境而产生对美好画面心向往之的情感。

这两种状态交相辉映,给整部作品赋予了灵动和快感。

二、杨丽萍和《雀之灵》《雀之灵》是杨丽萍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作品之一。

杨丽萍通过肢体舞动和完美的語言运用,使整个作品呈现出纯净柔美的姿态,这种舞姿给人一种内心的纯粹感。

除此之外,杨丽萍还利用自己特殊的艺术形象,让观众充分感受到她充满气质、灵巧动人的婉转舞姿,感受到这一舞姿背后的文化传承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以现代主义思潮论述杨丽萍的艺术风格

以现代主义思潮论述杨丽萍的艺术风格

以现代主义思潮论述杨丽萍的艺术风格
杨丽萍是中国著名的舞蹈家和编舞家,她以独特而富有表现力的
表演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她的舞蹈作品充满了现代主义的艺术特征,它们展现了杨丽萍独特的审美观和对舞蹈艺术的独到理解。

杨丽萍的作品使用了许多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例如抽象化、夸张、节奏感和动态感。

这些手法为她的作品注入了更加丰富多彩的表
现力。

她的作品注重空间和身体的整体性,通过将身体的不同部分组
合和重组,展现了身体的各种姿态和动作。

同时,她的舞蹈作品也充
满了运用传统文化元素的特征。

她在作品中展现了中国文化的传统美学,探讨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

另外,杨丽萍的舞蹈作品还注重情感表达和对人类情感的探讨。

她的作品是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相互交织的表达方式,通过舞蹈表达
自己对生命和人性的理解和思考。

这使得她的作品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示,更是一种深刻的情感传达和文化呈现。

总之,杨丽萍的舞蹈作品充满了现代主义的艺术特征,它们融合
了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的创新,展现了一种独特的美学风格。

她的作
品不仅在当代舞蹈艺术界发挥了很大影响,同时也成为了传统文化的
新呈现和深化。

这为我们认识现代舞蹈艺术和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合创新,揭示了一条新的艺术探索之路。

浅析杨丽萍舞蹈之“雀之灵”

浅析杨丽萍舞蹈之“雀之灵”
◎音乐与 舞 蹈
浅析杨丽萍舞蹈之 “ 雀之灵’ ’
■ 王 莉
【 摘 要】: 1 9 8 6 年 。生于云南 “ 孔雀故乡”的杨 丽萍 ,自编 自演 舞蹈 “ 雀之灵 ” , 荣获中华民族 2 0 1  ̄, 舞蹈经典作 品金奖 。给世界人 民留下 了珍贵 的记忆 和很深的印象 。她 以美丽动人的轻盈 身影 。丝丝入扣 的生命 旋律 。纯净柔 美 的舞蹈 , 在观众 眼前呈现 出一幅孔雀跳跃 ,寻觅 旋转 、展翅以及吸水等自由 自 在 .宁静祥和 的生活场景 。
魂 与 身 体 己与 舞 蹈 融 为 一 体 ,成 为 舞 蹈 界 的一 面 旗 帜 和 模 板 , 值 得
起 ,水 乳 交 雀的灵性 的描 写,所表现 的活力和蓬勃
向上的精神底 蕴,通过 舞蹈 这一艺术 的表达 方式给予 了我们新 的视 野 ,让我们对 傣族舞蹈 一个 新的认识 。她 的舞蹈 既体 现了 民族 的精 神 和灵魂 ,也将傣族 民间舞提炼 、升华 、发展到一个 更高 的境界 , 征服 了亿 万观众 ,成为 我国 民族 民间傣 族舞 的经典 。杨丽萍 多年 的 舞蹈表演 一直在为 中国民族 民间傣族 舞蹈而努力 ,当然 ,她 的努 力 使越来越 多的人喜 爱原生态的 民间傣族 舞蹈艺术 ,更促进 了我 国民 间傣族舞蹈艺术的健康发展。
变 的 手 指 ,把 一 只 白孔 雀 塑造 得 灵 性 十 足 、 光 彩 照 人 。 夸 张 刁 钻 的
成一个精 灵一样跳动着 ,放 飞 了 自己的生命 ,完全 摆脱 了矫揉造作
的外在情感 ,真正地反 映民间舞之 “ 魂” 。“ 雀 之 灵 ” 之 所 以吸 引 了
舞姿 ,揉和飘 逸的手臂煽 动,嬉水展翅 的动感造型 ,撩腿 摆裙 闪现 出朵朵孔雀开 屏 的美丽 图案。杨丽萍 的 “ 雀之灵 ”是 从艺术 的生命 价 值 中寻找 到了人性之根 ,使其达 到性 灵和艺术 的升 华,成为 当代 民族舞蹈 的典范之作 ,杨 丽萍借孔雀之 形,传达着 自身对生命 的体 悟和感受 ,举手投足之 间,看似孔雀动 作简单 ,但 它远远超过 了形 态模拟 ,而是舞者灵 与肉的交融 。犹 如人间传说 的美丽精灵 ,把 傣 族孔 雀 舞推 向一个 崭新 的高度 。杨丽 萍 以傣族 民间舞蹈 为基 本素 材 ,从 “ 孔 雀 ”的基础 形 象入手 ,但 又 不仅仅 只是 外在 形态 的相 似 ,而是 从灵魂深处倾 向孔雀 ,以形求神 ,创生 出一个精灵般 的、 高洁 的生命意 象。因此 ,“ 雀之灵 ”的表演与其说是一种傣族 舞蹈 风 格的呈现 ,倒不如说更是一种心象的反映. 。 二, “ 雀之炅 ”的艺术特色

舞蹈《雀之灵》赏析

舞蹈《雀之灵》赏析

《雀之灵》赏析舞蹈音乐:张平生、王浦建舞蹈服装:孙济昌舞蹈首演:1986年北京首演团体:中央民族歌舞团首演演员:杨丽萍荣获奖项:1986年荣获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编导和表演一等奖,音乐三等奖;1994.年荣获“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评比”经典作品奖。

晨曦中,一只洁白的孔雀飞来了。

它时而轻梳羽翅,时而随风起舞,时而漫步溪边,时而俯首畅饮,时而伫立,时而飞旋,一首生命的赞歌就在那一举手,一投足中流淌着。

这一傣族女子独舞突破传统的物象摹拟,而是抓其神韵,表现的不仅仅是一只圣洁、高雅、美丽的孔雀,而且是一只充满生命和神秘的飞舞的精灵。

这个作品从1986年首演至今观者无不为之陶醉,每看一次都会被作品透射出来的深邃的诗情画意所打动。

杨丽萍以傣族民间舞蹈为基本素材,从“孔雀”的基本形象人手,但又超越外在形态的模仿,以形求神,不仅使孔雀的形象睢妙睢肖地展现于观众视野,而且创生出一个精灵般的、高洁的生命意象。

在动作编排上,充分发挥了舞蹈本体的艺术表现能力,通过手指、腕、臂、胸、腰、髋等关节的神奇的有节奏的运动,塑造了一个超然、灵动的艺术形象。

尤其是编导用修长、柔韧的臂膀和灵活自如的手指形态变幻,把孔雀的引颈昂首的静态和细微的动态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也正是在这细微的动态中一颗颗生命之星在闪烁、在舞动,汇集成一条生命的河流,出神人化;在那昂首引颈的动态中表现出生命的活力和勃发向上的精神。

杨丽萍并没有简单地搬用傣族舞蹈风格化和模式化的动作,而是抓住傣族舞蹈内在的动律和审美,依据情感和舞蹈形象的需求,大胆创新,吸收了现代舞充分发挥肢体能动性的优点,创编出新的舞蹈语汇,动作灵活多变,富有现代感,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

与毛象及刀美兰所创造的孔雀形象相比,杨丽萍的孔雀形象创造是艺术上的一次大的飞跃。

这个作品之所以吸引人的另外一个方面,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生命意识,无论是动作本身还是舞者杨丽萍本人。

杨丽萍曾说过“舞蹈是我的生命的需要”,她正是在用“心”而舞,舞蹈是她生命的表现,她用肢体表现着对生命,对人生的感悟、思索和追求。

淡妆浓抹总相宜舞蹈赏析

淡妆浓抹总相宜舞蹈赏析

淡妆浓抹总相宜舞蹈赏析
《淡妆浓抹总相宜》是中国传统的舞蹈作品,由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创作。

此舞蹈表现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在岁月的洗礼中,逐渐走向成熟、自信和优雅的过程。

整个舞蹈以慢动作为主,动作轻盈优美,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生命力。

舞蹈中的女子穿着淡妆,穿着轻便,舞蹈动作也比较简单,但是却非常动人。

随着剧情的发展,女子的浓妆逐渐出现,舞蹈动作也变得更加复杂。

在舞蹈中,女子的移动和转身都极具灵动性和美感,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生命力和想象力。

同时,舞蹈中的女子也展现了不同的情感状态,从轻盈的舞姿到浓妆的展现,表达了女子在岁月的洗礼中逐渐成长和成熟的历程。

整个舞蹈通过简单的动作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中国传统舞蹈的独特魅力,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沉淀和生命的流动。

舞蹈鉴赏之杨丽萍

舞蹈鉴赏之杨丽萍

这个学期我选修了舞蹈鉴赏这门选修课,本来对于舞蹈是什么都不懂的,也没什么兴趣,可是上了这门课后,静下心来,跟随老师慢慢理解舞者的肢体语言舞蹈动作,竟然也有了与舞蹈的一些共鸣。

之前的我,在电视上看舞蹈节目时,并不知道如何去看,该看什么,更谈不上鉴赏了,只知道她们身材很好,衣服很漂亮,不能感受到舞蹈艺术的美,在老师给我们上完第一节鉴赏课后,我对舞蹈的认识相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

舞蹈作为一种融合了视觉和听觉的形体艺术,它综合包含了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于一体,对促进我们的综合素质有重要作用,培养了我们的审美理趣。

舞蹈鉴赏作为一门鉴赏课,可以提高我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培养审美意识。

要学会鉴赏,就应该积极参加欣赏活动,舞蹈鉴赏课就是一条好的途径。

每周三的舞蹈鉴赏课对于我来说既是一种放松,同时也是一种享受。

平时接触的舞蹈就是最普通的学校里举办的舞会中的舞蹈,纯粹只是一种娱乐。

舞蹈鉴赏课虽然不能让我对舞蹈有全面的认识,但至少欣赏到许多不同的舞种,老师有给我们欣赏了许多舞蹈作品,比如杨丽萍的,其实之前知道舞蹈家和看他们跳舞都是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只知道他们很有名,舞跳得很好,更多的却也是一无所知了。

直到老师给我们看了录像,我才知道原来他们跳过一些什么舞蹈,即使你对舞蹈一窍不通,却也能感受得到她肢体所要传达的意思。

或许这就是好的舞者所能带给观众的一种震慑力吧,她总能吸引着你,打动着你。

说起杨丽萍,我想她打动人们的恐怕不单单是优美的舞姿,还有她对舞蹈对理想一股孜孜不倦的追求,看了她的孔雀东南飞,月光,雨丝,女儿国,雀之灵等等,她时而灵动纯真,时而柔媚,时而皎洁如月,时而多情如涓涓细雨,丰富的肢体语言给我们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其实我最钦佩她的不是她多情的舞蹈,而是她的坚韧,对自己所爱的事业不断的追求与自我突破,完善。

她的勇气和胆识令人难以相信如此瘦弱的她竟会执着到如此地步,她让我们相信只要有梦想,坚持就是胜利。

杨丽萍,她的动作轻柔妩媚,轻盈灵活,不禁让我屏息凝神,沉浸在这曼美舞姿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舞神——杨丽萍
杨丽萍,云南大理白族人。

在杨丽萍的童年记忆里,大都与贫穷与歧视有关,但她有一份大多数人少有的快乐态度,从小酷爱舞蹈的她,没有进过任何舞蹈学校,1971年从村寨进入西双版纳州歌舞团。

1986年她创作并表演了独舞《雀之灵》,一举成名。

多年来她出访世界很多国家进行艺术交流,相继在菲律宾、新加坡、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台湾、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举行专场舞蹈晚会。

多才多艺的她还自编自导自演了电影《太阳鸟》,并在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上荣获评委会大奖。

杨丽萍谈舞蹈表演
“过去的许多电视舞蹈专题片,缺乏舞蹈的视角,拍摄的方法仅是局部展示、过于表面化,与舞蹈的整体韵味不搭调。

甚至于把舞蹈弄轻、弄飘,弄得不实在了。

像姜铁红跳的《阿惹妞》电视上演过,现场看又是两回事。


“综艺晚会令舞蹈本身越来越迷失自己,往往居于配搭角色。

观众在电视里对舞蹈欣赏已经很难完整了。


“现在舞蹈服装也存在品位问题。

就说安塞腰鼓,许多人都拍过,我看只有陈凯歌拍得好。

黄土地上,农民穿土棉袄,腰系麻绳,那鼓敲得太捧了,原汁原味。

不像有的腰鼓表演,穿得红红绿绿,连鼓都镶上金边边,简直变了味。


“搞舞蹈太难了,综合素质要求高,作品要好到极致才有观众。

现在的大部分舞蹈还停留于欢娱、情绪化的程度。

精品太少。

题材选择太重要了。


她,就是自然本身
一直以来,人们将这位从深山里走出来的神秘舞蹈家称为“巫女”——一位善于用肢体说话的人。

台湾及东南亚的观众更称她为“舞神”。

对于这样一个宛如传递着天地自然生息的神秘使者,一个美丽动人的轻盈身影流泄出丝丝入扣的生命律动,感觉颇为惊人。

杨丽萍所舞出的纯净柔美的舞蹈,是特殊的艺术形象、特殊的灵慧气质、在自然原始的人文风貌里孕育出的艺术瑰宝。

初看,令人赞叹她的指尖细腕的微妙语言;续看,你会领悟到其舞蹈神韵中含有一份灵气;而再三欣赏时,便可沉淀出一股隽永的心灵之美——在云南遥远的深山里,生活着她和她的族人们,她们依附在大自然里。

小蚂蚁怎么爬、向日葵怎么会转头、云怎样飘动……这些都可以用舞蹈的方式表现。

从天地交合阴阳协调中获取灵性,致使她对于生命、爱情与死亡具有一种本能而浪漫的意识,从而使她的舞蹈艺术独辟蹊径,自成风格。

她是真正的艺术家、创作者、实践者,真正独一无二至情至性的舞者。

她,为舞而生
杨丽萍给人的感觉是一个极感性的女人。

她的艺术感悟力也极强,独到的艺术思维方式和真实的生活体验,造就了这位个性独特的舞蹈家。

杨丽萍式的舞蹈风格,最大胆和成功之处在于她将舞蹈中原本动态的艺术表现形式,转化为静态的,而且她的舞蹈风格又大多源于自然和真实的生活。

在杨丽萍的意识中,大自然是最美、最真实、最深刻的体现,通过感悟,她力争用自己朴实的语言去构架人类最美的梦想。

所有看杨丽萍舞蹈的人,都会进入她构架的如诗如画的意境,都会情不自禁被她所表现出来的美所动。

她在舞台上,有一种深不可测的魔力,一举一动,哪怕是一个休止符,都有如微风从一泓止水上空掠过,寂静的身体里,便有了细浪追逐的声音。

她让人动情于自己的感动,自己的发现,她的世界无需用人的语言便能读懂。

杨丽萍的舞很纯很纯,离现实的炊烟很远很远,却离我们心灵所渴求的东西很近很近。

她的舞总是和“灵”、“魂”有关,借助人们熟悉的意象来表现人的内心境界、空间、梦想和意识活动等等,她的舞总给人以超然、空灵、淡泊、抒情而又自我意识强烈的印象,她是一位真正的“舞蹈诗人”。

其实,早年的杨丽萍,生活得并不象个“公主”。

她生活在父母离异的家庭,和两个妹妹一个弟弟跟母亲过。

在杨丽萍的童年记忆里,大都与贫穷与歧视有关,但她有一份大多数人少有的快乐态度。

她与神奇的大自然贴得很近,她知道在自然的怀抱里,自己永远是一个好奇而喜悦的小女孩。

杨丽萍的艺术品德也十分令人敬佩。

象她这样一位世界著名的舞蹈家,还能以平常心与其他创演人员一起,“同享”每日食宿30元的标准而毫无怨言。

在当今商品经济大潮的推动下,象她这样可以做到献身艺术而漠视金钱能有几人?她能做到这样,就是因为她对艺术创作有炽热的追求,所以她可以给予别人更多善意的理解和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