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2013高考语文优秀作文及评点

合集下载

2013广东高考作文分析及优秀作文(合集五篇)

2013广东高考作文分析及优秀作文(合集五篇)

2013广东高考作文分析及优秀作文(合集五篇)第一篇:2013广东高考作文分析及优秀作文2013广东高考作文分析及优秀作文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语文科评卷组长陈少华 :慈善捐助是近年来我国社会生活中的热点话题,本则作文材料与社会现实有较大的关联,又能引发深入的思考,每个考生应该能够在相关日常生活的体验中,对捐助与接受的多个方面找到切合自己立意的角度进行述说,从而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表达关注社会、直面现实的感悟和思考,虽然人人都可以有话可说,有针对性地说,但要说得精彩说得有份量,还要看考生的思想见识与表达水平。

广东省2013年高考作文材料是一则关于捐助的小故事,从捐助者的角度来看,三个家庭对捐助的不同反映,既有对其行为的肯定,也有对他的提醒,即帮助别人也要注意方式和加强沟通,以体现捐助的本意。

从受助者的角度来看,第一家心存感激并接受了捐助,在困难的时候学会接受帮助和利用外部条件发展自我,这是一种成熟理性的处事态度。

第二家以等价偿还这一方式来接受捐助,从中隐约可见古人所说的“苟非己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修身准则,这是一种立身处世要严守本分,不贪便宜、知恩图报的人生态度,也可能是多数人会做的选择。

第三家认为捐助含有施舍的性质,因此明确拒绝,虽然故事本身看不出捐助者有这方面的主观意图,毕竟“不食嗟来之食”自古就当作施舍。

人要有尊严,人穷志不短,困难的时候要自食其力。

考生在审题立意时,既可以对整个故事发表意见,进行评论,也可以从不同的人物角度进行思考。

考生既可以选取其中的任一人物进行立意,也可以从中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物进行对比立意。

以上角度和立意,没有高下之分、优劣之别,考生可以展开联想,以适合自己的文体,写出精彩的立章。

接受慈善,接受一份善心“人之初,性本善”,而《圣经》也推崇善心是人的一种本性,这也是慈善的根源。

有人致力于行善,就会有人要接受慈善。

接受慈善或许是一种选择,某种程度上是高贵的尊严与残酷现实之间的选择。

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及解析5篇

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及解析5篇

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及解析5篇第一篇: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及解析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题及解析2013年新课标I全国卷(山西、河南、陕西、河北)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了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没有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

”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

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了就把钻石切成了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但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要求选择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3年新课标II全国卷(适用省:内蒙古、贵州、甘肃、青海、西藏、海南、吉林、新疆、黑龙江、云南、宁夏)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

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我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

北京卷:阅读下面的对话,按要求作文。

科学家:假如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个星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会是什么呢?文学家:我想,手机会不会让他感到不可思议呢。

2013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范文5篇_高中作文

2013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范文5篇_高中作文

2013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范文5篇2013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范文一:点亮万家灯火一个热心慈善的富翁,向三个贫困家庭提出捐助,却收到迥然不同的答复。

一家拒绝,以为是施舍——这是戒。

一家犹豫,声明要偿还——这是虑。

一家欣然,感激地接受——这是善。

面对他人的善心与善举,我们理所应当以善回应,在这一来一往中,爱在传递,善在弘扬。

戒者,乃戒心、戒备,实在要不得。

就好比在凛冽的寒风中饥寒交迫的时候,突然有人端来一笼热腾腾的包子,你却嗤之以鼻,眉眼高扬,啐了一口唾沫,拂袖而去,这该是多么让人心寒!比起施舍,我们更应说是帮忙与互助,没有富人与穷人间的高低不等,将彼此联系的应该是共同进步,谋求大众幸福的温暖纽带。

若存戒备,则是筑起冷酷高墙,密不透风,爱也无从渗入。

虑者,乃忧虑、焦虑,也非为上策。

虑者将他人轻松的好意化为了自己肩上无形的千斤重担,他们明白接受应当回报,却并未透彻领悟这回报的内涵。

他们将目光聚集在所接受的善款上,思量着自己日后是否有能力负担起这重债,殊不知若是把接受的善心融入生活,发散出去,尽己所能点亮那些更需要光明的人们的心房,那该是最好的1 / 8回报。

所谓虑,也是多虑了。

善者,受于外物,发于内心。

接受善意,明白他人的好;学会感激,点亮自己的心。

在危难关头,适时抓住别人伸出的援手,也不仅仅是接受,更需要内心的空旷与澄明。

倘若如戒者一样的拒绝,那么日后的生活该还是在温饱线上挣扎。

更重要的是,不懂得接受,便不懂得给予,闭塞的心又还容得下多少爱的填充?倘若如虑者一样的多虑,那么日后的生活该是被精神与物质上的双重压力压垮了腰,接受而只念偿还,不知更大范围地传播开去,爱心也是要枯萎在手心里。

惟有善者,不设无味戒备,不思多余念想,懂得接受,也该是会乐于分享。

所谓“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这话并不只在施予者,在受予者身上同样适用。

接受,并感恩,让光明传递,照亮自己,温暖他人,点亮万家灯火。

2013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范文二:当慈善遭遇傲骨随着首富比尔?盖茨,股神巴菲等全球富豪以“裸捐”发起富豪慈善活动,慈善之风便如无数个超级飓风,迅速席卷全球。

广东省2013年高考优秀作文六篇及点评

广东省2013年高考优秀作文六篇及点评
一个热心慈善的富翁,向三个贫困家庭提出捐助,却收到迥然不同的答复。
一家拒绝,以为是施舍——这是戒。
一家犹豫,声明要偿还——这是虑。
一家欣然,感激地接受——这是善。
面对他人的善心与善举,我们理所应当以善回应,在这一来一往中,爱在传递,善在弘扬。
一个富翁,热心慈善的愿意捐助三个贫困家庭,答案如此迥然不同。
承前,分论;
说理论证
惟有善者,不设无谓戒备,不思多余念想,懂得接受,也该是会乐于分享。所谓“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这话并不只在施予者,在受予者身上同样适用。接受,并感恩,让光明传递,照亮自己,温暖他人,点亮万家灯火。
总结全文,发出倡议。
升级
原作
升级
思路
点亮万家灯火
以善为烛,照亮苦难
观点+号召
危难关头,适时抓住别人伸出的援手,未来才不会枯萎在你的手里。
即事析理
援古证今
惟有善者,不设无谓戒备,不思多余念想,懂得接受,也该是会乐于分享。所谓“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这话并不只在施予者,在受予者身上同样适用。接受,并感恩,让光明传递,照亮自己,温暖他人,点亮万家灯火。
今日世界,多难少安,或祸起天灾,或事发无因,东有核电难民、西有战争难民。惟有善者,不设无谓戒备,不怀戚戚多余,安然受助,欣然前行,乐于分享。接受,并感恩,并传递。以一己受助添一烛温暖,照亮自己,点亮未来。
奈何弃温暖而就寒冬?失所与而立无援?面对捐助心存戒备者,更是筑冷酷高墙于困境,拒温暖春风于千里。窃为不取也!
即事析理
援古证今
虑者,乃忧虑、焦虑,也非为上策。
虑者将他人轻松的好意化为了自己肩上无形的千斤重担,他们明白接受应当回报,却并未透彻领悟这回报的内涵。他们将目光聚集在所接受的善款上,思量着自己日后是否有能力负担起这重债,殊不知若是把接受的善心融入生活,发散出去,尽己所能点亮那些更需要光明的人们的心房,那该是最好的回报。所谓虑,也是多虑了。

2013广东高考满分作文.

2013广东高考满分作文.

2013高考满分作文:慈善需行之有道道培根曾说,善性是人性与神性最相近的地方。

那么慈善,自然也就是人性中善性最确凿的流露。

慈善是一种精神的体现,不应流于形式。

缺乏关怀的慈善就成了施舍,而施舍,恰恰是毒药。

慈善,不仅仅是助人,更重要的是“省人”。

当年,倘若今日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得到一碗免费的食物,而非劳动得来,那么他大概也会像众多饥民一样濒于困顿。

在做慈善的同时,在提供帮助的同时,要使被帮助者振作起来,鼓起生活的勇气。

如果不能,勿宁不给,以免受者得之而依之,陷于沉沦。

慈善中包含的的是人性的关怀,而非单纯对弱者的怜悯。

怜悯是不值一钱的,而关怀却是无价的。

慈善还需以适应受者的心理的方式施行。

亚圣孟子有云:嗟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陈光标的高调慈善自然是不提倡的,只因让人觉得像站在道德的高峰进行居高临下的施舍。

不谈流于形式之嫌,此举更像在用受者的自尊心往自己脸上贴金。

生前曾被媒体批评“一毛不拔”的史蒂夫﹒乔布斯,去世后被发现账上曾有一笔对斯坦福大学的高达25亿美元的巨额捐款,而且是匿名的。

我想,流浪汉对玉米、烧饼之需要,应当更甚于也更乐于对五毛、一元之需要。

除了要在施行慈善时注入关怀,又以合适的方式施行之外,施行慈善还必须行之得处。

有些人,并不真的需要我们的善意。

正因为有人行善不得处,才会有某红十字会人员的疯狂炫富,才会有渔夫和蛇的悲剧。

将慈善行之得处,不是吝惜我们的善心,而是为了更高效地利用我们有限的慈善资源,去帮助真正需要的人。

我们都是苍穹下奔碌于浮世的小人物,我们的小慈善无法像盖茨夫妇消灭天花病毒那样一挥而就。

我们都有自己的一颗善心,中学生、律师、清洁工、公交车司机,没有谁的善心更高贵。

正如布鲁斯﹒韦恩所言,“英雄可以是任何人”,慈善可以流露于举手投足间。

搀扶孕妇上公交车,为福利院打扫卫生,甚至与落单的老人闲聊,都可以是善心的体现。

古人根据人创作了神,而人依靠善心贴近了神。

善良的心性透过慈善的举动点燃了历史的火炬手手中的火把,照亮了人类的文明。

2013年高考优秀作文展评(广东卷)word资料14页

2013年高考优秀作文展评(广东卷)word资料14页

2013年高考优秀作文展评(广东卷)慈善需行之有道一考生培根曾说,善性是人性与神性最相近的地方。

那么慈善,自然也就是人性中善性最确凿的流露。

慈善是一种精神的体现,不应流于形式。

缺乏关怀的慈善就成了施舍,而施舍,恰恰是毒药。

慈善,不仅仅是助人,更重要的是“省人”。

当年,倘若今日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得到一碗免费的食物,而非劳动得来,那么他大概也会像众多饥民一样濒于困顿。

在做慈善的同时,在提供帮助的同时,要使被帮助者振作起来,鼓起生活的勇气。

如果不能,勿宁不给,以免受者得之而依之,陷于沉沦。

慈善中包含的更多的是人性的关怀,而非单纯对弱者的怜悯。

怜悯是不值一钱的,而关怀却是无价的。

慈善还需以适应受者的心理的方式施行。

亚圣孟子有云:嗟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陈光标的高调慈善自然是不提倡的,只因更多让人觉得像站在道德的高峰进行居高临下的施舍。

不谈流于形式之嫌,此举更像在用受者的自尊心往自己脸上贴金。

生前曾被媒体批评“一毛不拔”的史蒂夫·乔布斯,去世后被发现账上曾有一笔对斯坦福大学的高达25亿美元的巨额捐款,而且是匿名的。

我想,流浪汉对玉米、烧饼之需要,应当更甚于也更乐于对五毛、一元之需要。

除了要在施行慈善时注入关怀,又以合适的方式施行之外,施行慈善还必须行之得处。

有些人,并不真的需要我们的善意。

正因为有人行善不得处,才会有某红十字会人员的疯狂炫富,才会有渔夫和蛇的悲剧。

将慈善行之得处,不是吝惜我们的善心,而是为了更高效地利用我们有限的慈善资源,去帮助真正需要的人。

我们都是苍穹下奔碌于浮世的小人物,我们的小慈善无法像盖茨夫妇消灭天花病毒那样一挥而就。

我们都有自己的一颗善心,中学生、律师、清洁工、公交车司机,没有谁的善心更高贵。

正如布鲁斯·韦恩所言,“英雄可以是任何人”,慈善可以流露于举手投足间。

搀扶孕妇上公交车,为福利院打扫卫生,甚至与落单的老人闲聊,都可以是善心的体现。

古人根据人创作了神,而人依靠善心贴近了神。

2013年广东卷高考作文题评析及满分作文

2013年广东卷高考作文题评析及满分作文

2013年广东卷高考作文题评析及满分作文:2013年广东卷高考作文题: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为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一家犹豫地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3、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专家评析】广东今年高考作文仍以新材料作文形式命题,给出的材料意思显豁,通过贫困三家对“捐助”的不同态度,引出“慈善事业”这一论题。

慈善捐助是近年来的一个社会热点话题,本则作文材料具有较强的现实性。

每个考生应该能够结合自己日常的生活体验,从捐助和接受的多个方面找到切合自己立意的角度进行论述,从而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表达关注社会、直面现实、思考时事的眼界和胸怀。

从材料中看,三个家庭代表了三种不同的思考出发点和人生价值观,考生在看待和分析问题时,应有辩证的眼光。

这三种不同的态度,没有是非对错的明显界限,而是对待事情的不同态度和做法,因此要客观评价。

考生在审题立意时,可以把立意角度建立在“慈善”与“报恩”“偿还”“施舍”的关系中来理解,既可以对整个故事发表意见,进行评论,也可以从不同的人物角度进行思考,从而开掘出作文的深刻内涵。

题目给考生留下了很大的思考和发挥空间,考生可以根据自身特长和喜好选择适合的文体和立意。

高考作文其实在考量一个大学生进出社会的时候对于这个社会价值观的一些认知,这里面看的不仅仅是他的文字评述能力,更多是做了一次价值观的考察,这个价值观是着眼于当下,关于慈善与财富的价值考察。

广东是一个经济大省,它的经济开放政策最早,经济活动相对最为活跃,孩子们对于财富,包括对慈善的概念相对比较熟悉,这个题目其实打破了原来一个简单的小的作文题,不仅考察文字功底,更多的是开放考察一个社会人格在当下的价值观念,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个题目还是一个比较好的切实的题目,能够考量每个人心智和观念的程度。

2013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范文5篇

2013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范文5篇

2013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范文5篇2013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范文一:点亮万家灯火一个热心慈善的富翁,向三个贫困家庭提出捐助,却收到迥然不同的答复。

一家拒绝,以为是施舍这是戒。

一家犹豫,声明要偿还这是虑。

一家欣然,感激地接受这是善。

面对他人的善心与善举,我们理所应当以善回应,在这一来一往中,爱在传递,善在弘扬。

戒者,乃戒心、戒备,实在要不得。

就好比在凛冽的寒风中饥寒交迫的时候,突然有人端来一笼热腾腾的包子,你却嗤之以鼻,眉眼高扬,啐了一口唾沫,拂袖而去,这该是多么让人心寒!比起施舍,我们更应说是帮忙与互助,没有富人与穷人间的高低不等,将彼此联系的应该是共同进步,谋求大众幸福的温暖纽带。

若存戒备,则是筑起冷酷高墙,密不透风,爱也无从渗入。

虑者,乃忧虑、焦虑,也非为上策。

虑者将他人轻松的好意化为了自己肩上无形的千斤重担,他们明白接受应当回报,却并未透彻领悟这回报的内涵。

他们将目光聚集在所接受的善款上,思量着自己日后是否有能力负担起这重债,殊不知若是把接受的善心融入生活,发散出去,尽己所能点亮那些更需要光明的人们的心房,那该是最好的回报。

所谓虑,也是多虑了。

善者,受于外物,发于内心。

接受善意,明白他人的好;学会感激,点亮自己的心。

在危难关头,适时抓住别人伸出的援手,也不仅仅是接受,更需要内心的空旷与澄明。

倘若如戒者一样的拒绝,那么日后的生活该还是在温饱线上挣扎。

更重要的是,不懂得接受,便不懂得给予,闭塞的心又还容得下多少爱的填充?倘若如虑者一样的多虑,那么日后的生活该是被精神与物质上的双重压力压垮了腰,接受而只念偿还,不知更大范围地传播开去,爱心也是要枯萎在手心里。

惟有善者,不设无味戒备,不思多余念想,懂得接受,也该是会乐于分享。

所谓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这话并不只在施予者,在受予者身上同样适用。

接受,并感恩,让光明传递,照亮自己,温暖他人,点亮万家灯火。

2013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范文二:当慈善遭遇傲骨随着首富比尔?盖茨,股神巴菲等全球富豪以裸捐发起富豪慈善活动,慈善之风便如无数个超级飓风,迅速席卷全球。

2013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

2013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

慈善需行之有道培根曾说,善性是人性与神性最相近的地方。

那么慈善,自然也就是人性中善性最确凿的流露。

慈善是一种精神的体现,不应流于形式。

缺乏关怀的慈善就成了施舍,而施舍,恰恰是毒药。

慈善,不仅仅是助人,更重要的是“省人”。

当年,倘若今日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得到一碗免费的食物,而非劳动得来,那么他大概也会像众多饥民一样濒于困顿。

在做慈善的同时,在提供帮助的同时,要使被帮助者振作起来,鼓起生活的勇气。

如果不能,勿宁不给,以免受者得之而依之,陷于沉沦。

慈善中包含的更多的是人性的关怀,而非单纯对弱者的怜悯。

怜悯是不值一钱的,而关怀却是无价的。

慈善还需以适应受者的心理的方式施行。

亚圣孟子有云:嗟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陈光标的高调慈善自然是不提倡的,只因更多让人觉得像站在道德的高峰进行居高临下的施舍。

不谈流于形式之嫌,此举更像在用受者的自尊心往自己脸上贴金。

生前曾被媒体批评“一毛不拔”的史蒂夫﹒乔布斯,去世后被发现账上曾有一笔对斯坦福大学的高达25亿美元的巨额捐款,而且是匿名的。

我想,流浪汉对玉米、烧饼之需要,应当更甚于也更乐于对五毛、一元之需要。

除了要在施行慈善时注入关怀,又以合适的方式施行之外,施行慈善还必须行之得处。

有些人,并不真的需要我们的善意。

正因为有人行善不得处,才会有某红十字会人员的疯狂炫富,才会有渔夫和蛇的悲剧。

将慈善行之得处,不是吝惜我们的善心,而是为了更高效地利用我们有限的慈善资源,去帮助真正需要的人。

我们都是苍穹下奔碌于浮世的小人物,我们的小慈善无法像盖茨夫妇消灭天花病毒那样一挥而就。

我们都有自己的一颗善心,中学生、律师、清洁工、公交车司机,没有谁的善心更高贵。

正如布鲁斯﹒韦恩所言,“英雄可以是任何人”,慈善可以流露于举手投足间。

搀扶孕妇上公交车,为福利院打扫卫生,甚至与落单的老人闲聊,都可以是善心的体现。

古人根据人创作了神,而人依靠善心贴近了神。

善良的心性透过慈善的举动点燃了历史的火炬手手中的火把,照亮了人类的文明。

2013年高考广东卷作文解析及素材运用

2013年高考广东卷作文解析及素材运用

2013年高考广东卷作文解析及素材运用2013年高考广东卷作文解析及素材运用【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

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考题解读】与江西的《学生有三怕:奥数、英文、周树人》、四川的《过一个平衡的生活》、安徽的《为什么能这样?为什么不能这样》等作文考题相比,2013年高考广东卷的作文题则是集中于社会热议的道德范畴,让考生根据三个贫困家庭对富翁捐助的三种不同态度,来展示自己的想法和文笔。

广东高考作文直面近几年来备受社会热议的道德范畴:富人扶贫与穷人受施的关系,在2013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命题中无疑独树一帜。

众所周知,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先驱地,历史上也多受港澳和外来文化的多元化影响,考生思维多元,想法活跃,因此,自2004年广东成为全国高考作文首次实行分省区命题的地区后,每年高考,广东作文的考题,都成为全国的关注点。

这次也不例外。

不过,像今年这次直面社会热议的贫富关系的道德话题,在高考作文出题还是首次。

就审题来说,这则材料意思显豁,角度可以多种多样,可以通过慈善家以及贫困三家对“捐助”的不同态度,引出“如何做慈善及对待慈善事业”这一论题。

我们可以把立意角度建立在“慈善”与“报恩”“偿还”“施舍”的关系中来理解,更能开掘此次作文审题的内涵。

可从四种人的四个角度任选其一来写。

一个是慈善家,比如从这个角度说,可以赞扬他的行善之心、慈善之心,是如何体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三个不同的家庭,三种不同的态度:第一个是“感恩”,从受捐助者的角度说,可以谈对别人的信任和感激之情;第二个以后会偿还,强调“责任和自强”,从受捐助者的角度说,可以谈要经过思考鉴别之后决定取舍等;第三个是因为“尊严而拒绝”,从受捐助者的角度说,可以谈当今的信任危机,进而分析其原因和危害,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可以说虽然贫困但不受嗟来之食,有骨气。

2013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范文5篇

2013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范文5篇

2013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范文5篇2013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范文是广大考生努力学习的目标,以下就是五篇2013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范文:范文一:《怀念童年》时间飞逝,转眼间我们已经长大成人,离开了童年的世界。

回首往事,那美好的童年生活仿佛还在眼前,豆蔻年华的回忆犹如流水般涌上心头。

小时候,我常常和一群小小伙伴在村庄中嬉戏,玩各种游戏。

我们常常一起捉迷藏,躲在茂密的树林中,二话不说,就大声喊出“出来吧,不出来我们可要找到你了!”的威胁。

那时候,我们还是个很纯真的孩子,完全不会有成人所制定的诡计。

还记得小时候,我们常常在郊外乘凉。

那时候的天空特别蓝,风弱得只有透着丝丝凉爽,我们将凉席搭在柚子树下,就开始了徜徉在子夜星空之中的浪漫生活。

那时候我们不知道忧愁,也不知道压力,身上唯一的负担就是早上起床时不要睡过头,以免耽误玩耍。

或许太过幸福的生活是不会长久维持的,在成长的路途中,我们逐渐失去了童年的纯真、天真和热忱。

可是那段璀璨的日子总是在我们心中激荡,并且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童年不曾远去。

时光荏苒,我们一去不返,可是童年活泼好动、无忧无虑的特点始终会深藏在我们的心中。

范文二:《网络虚拟》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人们在繁忙的工作和学习之余,常常会选择到网络上搜索信息、社交娱乐等,这样的网民数量越来越多,网络也成为了一个汇聚众多人的互动场所。

但是,当网络的虚拟世界渐渐占据了我们的生活,我们是否依旧能够清晰地看到真实存在?网络,好比是一个没有物理限制的虚拟空间。

在这个虚拟世界中,人们可以化身为不同的角色,以一种较为自由的方式表达自己,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表达方式探索社会文化,分享情感心情等。

任何人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创作和留下自己的痕迹。

网络上空间的天空并没有边界限制,任何我们在现实中想要却不能实现的事,都可以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得到满足。

这样的便利与自由,让这个虚拟的世界深受人们喜爱。

2013年广东省高考语文作文

2013年广东省高考语文作文

2013年广东省高考语文作文2013年广东省高考语文作文(通用5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

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店铺整理的2013年广东省高考语文作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13年广东省高考语文作文1有一个记者问建筑工地上的三个工人:“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说:“我在砌砖。

”第二个说:“我在赚钱。

”第三个回答:“我在建造一座美丽的房子。

”若干年后,那记者发现,前两个仍然当建筑工人,第三个则成了小有名气的建筑师。

很多时候,我们心中有什么,决定了我们能够做出什么。

如果我们心中有美的天使,我们便很可能创造出美,那么,如何雕琢出美的天使呢?首先要爱美。

艺术家爱美,但即使我们不是艺术家,也照爱不误。

假如我们是科学家,我们可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坚持追求真与美的统一。

爱因斯坦就爱美,他对一个科学理论最严厉的批评就是:“噢,它看上去多么丑!”假如我们是哲学家,我们可以坚持善与美的统一。

罗素就爱美,尤其是美女美酒。

周国平也爱美,他坚持写“哲理美文”,而不是枯槁的大块头。

假如我们什么都不是,我们仍然可以爱美,譬如说化化妆。

接着,要知美。

美难以定义,但我们要能够敏锐的捕捉住它。

美,可以是或狂野或细腻的笔触,可以是或华美或深邃的.文字,可以是或激昂或忧伤的音符。

“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美的眼睛。

”至此,我们已经心中有数,可以用美了。

在美的指导下,我们一步步雕琢出美的天使。

当然,我们并非都是熟练的雕刻师,但是不要害怕,我们心中的那把刻刀会越用越娴熟。

那即是说,即使我们不幸长得很丑,又五音不全,又色盲,智商也不高,我们仍然要坚持雕刻,因为,心中的天使已经有了展翅的欲望,它不允许我们停下。

也许有朝一日,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大功告成了,我们已经能够在美之天使指导下,去欣赏美,去创造美。

2013年广东高考基础写作优秀考场作文赏析

2013年广东高考基础写作优秀考场作文赏析

long to have a taste oft he life on the Mars.More impor-
t粕 tl , t hey’I become the her oes of mankind if t hey
堕 !!
亮点点评 :本文 的一大特点就是能用上高级词组 来提高文章的档次 ,如 move to, hold the view, face up to, long to do, have a taste of, make it等 ,展示 了作者 丰富的词汇量和灵活运用语 言的能力 。此外 , 该考生还使用了表语从句和 同位语从句 :全文衔接 自 然 ,一气呵成 。
英央 语1君胜肛 经致
201 3年广 东高考基础 写作优秀考场作文 赏析
■杨华 新
2013年广 东高 考早 已落 下帷幕 ,笔者参 加 了基 础写作 的评卷工作 ,欣喜地发现部分考生的作文堪称 佳作 ,现辑录几篇 ,同大家一起来欣赏 。
基础 写作 (共 1小题 ;满 分 15分 ) 你接受 了一项写作任务 ,要 为英语校报写一篇时 事快讯 [写作内容 】 请根据 以下信息 ,写一篇关 于移 民火星的快讯 。
一 、 各 为一 段
在平时 的评卷过程 中。总会发现有的学生整篇文 章只有两段 ,概括为一段 ,发表看法为一段。这样 导
致评卷教师评卷时很难 找其要点 。甚至有的考生 ,这 个要点写一句 ,又参 杂另一个要点 ,再 回到头一个 要 点 ,条理不清 ,逻辑混乱弄得评卷老师哭笑不得。虽 然各要 点需要有 主有次 ,详略得 当。但是有的考生对 该展开写 作的要点不 展开 ,一 句话带过 。 “各为一 段”, 即根据 读写任 务 的要求 。每个 要点 为一 个段 落。要点跃然纸上 ,条理清晰 。

吴敏教授点评2013广东高考标杆作文(全文含标杆作文)

吴敏教授点评2013广东高考标杆作文(全文含标杆作文)

吴敏教授对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标杆卷的评卷说明笔者按:为使广大考生明确高考作文备考方向,进一步有效提升写作能力,进而提高广东省高中学生的语文水平,也期盼能减轻广大学子的学业负担,笔者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对今年广东高考语文科阅卷情况作了全面而系统的整理,本文即根据吴敏教授于2013年6月12日在华南师范大学高考评卷培训动员大会上对11篇标杆作文的说明整理而成,所发布的标杆作文,均经过笔者的认真校对。

吴敏,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题评卷组成员,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经过前几天认真的试评,我们一共选出了11份有代表性的标杆卷。

这些标杆卷的选择和解释都是根据广东省普通高考评卷的标准和刚才陈教授所讲的评分准则和细则来制订的。

1号卷:接受慈善,接受一份善心1.接受慈善,接受一份善心“人之初,性本善”,而《圣经》也推崇善心是人的一种本性,这也是慈善的根源。

有人致力于行善,就会有人要接受慈善。

接受慈善或许是一种选择,某种程度上是高贵的尊严与残酷现实之间的选择。

一份慈善就如同春雨,润物细无声。

当土地悄然焕发生机,天空亦会变得晴朗。

现代哲学对慈善理解为一种心灵的赎罪,尤其是富人行善。

在财富积累中,难免会伤害了其他人生存的利益,富人行善是一种偿还他人的心理,是为剥削他人利益的忏悔。

而对于接受慈善的人,若处境困难,接受他人的帮助,改变困境,同时洗脱一个负罪心理的人心中的罪恶,或许更(修改前为“各”)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做法。

再者,只有人接受善心,才能促使更多的人加入到慈善的事业中。

所以接受一份善心,改变自己的处境,唤醒更多的善心与大爱,理应是个好选择。

一份慈善如滴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接受一份善心,为了付出更多的善心。

感恩与感激是人对慈善应有的心,而偿还与报答则是一个人尊严的表现。

美国石油大王哈默,他接受他人救济,但他要以劳动去换取,他纵使落魄,仍保持人的尊严,或许是他日后出人投(头)地的一个原因。

反观今天,有不少社会上的助学的私人基金都要求日后受捐助的对象加入基金会,这是一种近乎完美的行善,接受慈善,又不会伤害他人尊严,更在将来让更多人行善。

广东2013年高考优秀作文选

广东2013年高考优秀作文选

广东2013年高考优秀作文选广东2013年高考优秀作文选(二)第一篇、慈善,也要维护他人的尊严材料中,富翁打算向三个贫困家庭提供捐助。

一家高兴地接受了捐助。

一家犹豫地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了富翁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我很赞赏第三个家庭的做法,处事大方,不卑不亢,丝毫没有感到低人一等,在拒绝中告诉富翁我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这也启示了我们:在做慈善的过程中要维护受赠者的尊严。

孟子在辨析义与利时曾说:“一箪食,一壶浆,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虽然孟子谈的是义与利的辩证关系,但这些话也道出了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侮辱性的施舍就连乞丐也不会接受。

孔子曾说:“君子不饮盗泉之水。

”因此,我们在帮助他人的时候,如何维护他人的尊严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战中,英国国王霍华德巡视被轰炸后的伦敦贫民区,在一栋破烂的大楼门前,他脱下帽子,向主人询问:我可以进来吗?询问中体现的人文关怀和尊重让人心生敬佩。

又如,美国公立学校在大雪时一般都会停课,但有间学校却没有这样做,在大雪时依然上课。

当家长向学校投诉时,校方的回答是:学校来自贫寒家庭的孩子很多,但学校停课时,他们就不能有免费午餐,就得忍饥挨饿。

家长又问是否能只让穷孩子来上课呢?对此校方解释道:我们不想让他们觉得是在被施舍。

不要让受帮助的人觉得是被施舍,这或许就是慈善的最高目标了吧!这样的帮助就像一缕温暖的阳光,既温暖了受赠者,又不至于灼伤他们的心;就像是一阵凉爽的春风,既抚慰了受赠者,又不至于吹乱他们的心绪。

然而,在生活中我们也不少见一些“暴力”慈善,他们行慈善之实,却又在捐赠漠视受赠者的尊严。

如高调做慈善的陈光标,我们不否定他确实帮了不少人,但他的方式却让人不得不思考这样做对吗?有一张照片,陈光标与受赠者们举起手中的钱,陈光标笑容满面,但我却看不到几个受赠者开怀的笑脸。

他们是被帮助了吗?还是他们又成了“暴力”慈善的受害者?在当今时代,“微公益”、“志愿活动”层出不穷,似乎是一个全民慈善的时代。

2013年高考广东卷作文解析及素材运用

2013年高考广东卷作文解析及素材运用

2013年高考广东卷作文解析及素材运用2013年高考广东卷作文解析及素材运用【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

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慈善,本该是一个充满人性关怀的字眼,是一个能让行善者体知自身对于社会超出个体有限价值的义举,亦当成为受助者生命的冬天里的一把温暖的手炉,但如今,它遭遇的敏感和尴尬人尽皆知,就如那个感激却婉拒的家庭。

使慈善处于如此进退维谷的境遇的,在我看来,可能是行善者披着慈善外衣的功利和作秀之心,但更多的情况下,我无奈地认识到,行善者的一颗赤诚之心无可置疑,而他们行善举的方式往往成了让爱传递的最大阻碍。

正因为他们总是惯于以“救世主”的目光来表达对弱势群体的善意,受助者在这目光的省视下被点燃的一颗过于澎湃的自尊心让善意之举充满了火药味,从而,受助者拒绝牺牲在弱势地位下愈显珍贵的尊严和平等来满足慈善家的自身价值认同。

就如那最后以施舍之名拒绝捐助的家庭,我相信,生活尚且难以为继的他们需要这份帮助,也许是以往受助的不堪经历或这位富翁的施助方式让他们艰难的选择拒绝。

然而,慈善之路不应因行善方式不当而闭塞阻滞。

既已找到症结,何不求良医以自治?真正的慈善家往往坚决丢下慈善这件标签,而以人类共同体的身份去行善,如同约翰多恩那句:“人不是一个孤岛,所有人的不幸皆是我的不幸”。

唯有如此,行善者才能真正懂得他想帮助的对象,才能以最适当的方式给他们以乐于接受而有意义的帮助与扶持,让受助人觉得,他们是以平等的地位扶持着前进,而不是如难民领取政府施舍的粥粮。

2013年高考广东卷作文解析及素材运用

2013年高考广东卷作文解析及素材运用

2013年高考广东卷作文解析及素材运用D谁还愿意提供帮助呢?因此,为了社会和谐发展,请莫伤好人心,让爱双向流动。

令人可喜的是,心怀感激的人在我们的社会是占主流的。

当一个白手起家的商人发财致富时,他必定不会忘记自己以往艰苦的日子,这也就使他有了传递爱意给那些还有需要的人的愿望。

我们都是凡夫俗子,相信大多数人是愿意品尝到感激的喜悦之情的。

当施舍者看到自己帮助的人懂得回报,哪怕不是对自己,而是对社会、他人,他已经看到自己所为的价值,这无疑让他产生了延续自己善举的动力。

这是爱的付出,是爱的双向流动,也是爱的获得,社会因此受益。

也许你只付出了一分,但社会可能受益万分。

还记得去年夏天北京那场特大暴雨吗?灾情在播报着,但温情也在上演着。

一伙从河北农村赶来的人们救助灾民,置个人安危而不顾的行为受到大家的赞赏。

殊不知,他们都是当年唐山大地震的获救者,是众人的无私奉献让他们拥有了继续生存的物资和信心。

而现在,不忘回报的他们来帮助另一拨人获得新生。

爱与正能量的流动顶托着社会,站立、前进。

我们也忘不了那最美丽的乡村教师——伍玉锡,身患胃癌十多年,胃被切除了四分之三的他这么多年来从没落下一节课,从没少批改一次作业。

是社会人士和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关怀、帮助他支撑在讲台边。

这种双向流动的爱比金子更宝贵、更坚硬。

当然也存在着爱的“返回链”缺失的现象。

看看陕西一位任内帮众多企业融资,任后却惨被企业“抛弃”的局长便可知,单向的爱是多么痛苦,社会将会变得不那么和谐。

莫让“双向的爱”缺失,让爱传递下去。

【点评】这是一篇观点新鲜、思辩性强、内容充实、论述深刻、富有说服力的典范议论文。

作者认为爱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还是可以流动的。

而捐助与受助都是爱的表现,彼此都应该互相尊重,互有沟通交流,只有这样,这个世界才会充满爱。

从立意这个角度来讲,作者这样的立意在众多考生中算是上乘的,也是最值得肯定的一种立意。

全文思路清晰,作者紧紧围绕中心展开论述,可以说,这是一篇构思缜密、阐述深刻到位的好文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2013高考语文优秀作文公布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

他同情者几个家庭的出镜,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当慈善遭遇傲骨随着首富比尔?盖茨,股神巴菲等全球富豪以“裸捐”发起富豪慈善活动,慈善之风便如无数个超级飓风,迅速席卷全球。

这似乎是一种皆大欢喜的事情,捐者开心,得者开心。

然而,并不是所有贫困者都会满怀感激地接过免费的赠予。

在他们心中,这或许是一种施舍,一种尊严的丢失,骨气的丢失。

那么,当慈善也遭遇“滑铁卢”,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首先,作为一个施善者,有这份良心固然是好的,但也要注意方式。

中国富豪陈光标高调行善,在获得无数荣誉的同时,也一直饱受诟病。

原因在于他的急躁与高调。

在他的每一张宣传照中,背景都是曾接受过他援助的贫苦百姓。

但是那些解决了生活困难的农民,即使是笑着的,也难掩一脸的卑微与怯弱。

陈光标这种高高在上的施善方式,无疑是伤害了他们的尊严,活活地挤走了他们的骨气。

相反,大连市的微尘就做得比陈光标好多了。

微尘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组织,由无数匿名之人捐款而成,给需要的人送去钱财,却不留名,不求回报。

这种慈善方式不仅给受助者留下足够的尊严,还很有可能感动他们,从此也加入微尘行列。

由此可见,不同的慈善方式,效果其实大不相同。

穷人也有尊严,当慈善遇上傲骨之人,最忌的便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嘴。

慈善的本意是帮助他人,不仅是物质上的,也有心灵上的。

因此,用一种更温和,更合适的方式去做慈善,才能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人。

其次,作为一个受善者,要视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做事,千万不能意气用事。

古有“不食嗟来之食”的傲骨之人,最终活活饿死在街上。

且不论施饭者态度如何,如果在生命危险时仍争一时意气,往往得不偿失。

接受他人资助的人,固然是要留一点骨气,但这并不代表盲目拒绝他人好意。

台大校长黄中天功成名就后回到耶鲁去感谢曾助他良多的宿管阿姨,那位美国大妈却一脸严肃地拒绝了,并要求他去帮助更多的人来感谢她。

黄中天谨记在心,一生中资助了无数学子。

黄中天的做法,才是受善者该有的“傲骨”,不白白地接受捐助,而是把曾接受过的善意经自己的手向四周扩散,这才能使慈善走得更远。

当慈善遭遇“傲骨”,施善者不能一走了之,受善者也不能固执己见。

只有双方平心静气,改变一下方式,端正一下心态,才能使这场慈善皆大欢喜,施者开心,受者也开心。

大家互相理解,你浇水,我施肥,才能使慈善之树更加拙壮成长。

【点评】此文伊始,紧扣材料,点明慈善有益世道人心,接着笔锋一转,提出当慈善遭遇傲骨,双方出现如何面对之难题,文章由此焦点切入,选取施受之关系角度立论,可谓审题精准。

文章先写施善方式,以一反一正两个例证阐释说明何为正确的捐助方式。

相较于陈光标,微尘团体的行善不是伤害而是维护了受助者的尊严。

文章接着分析受捐心态,依然采取一反一正两个例证进行论述,文章指出,意气用事,盲目拒绝,并不代表所谓尊严、傲骨,正确方式应该像受助者黄中天那样,用自己的善意回报社会。

文章着意发掘此例证蕴含的施受双方传播善意的慈善本质,由此可见,文章立意深刻。

此文结尾,以浇水施肥喻示施受双方的本真关系,进一步强化文章的中心论点。

纵观全文,观点辩证,结构严谨,论证方法得当。

但此文亦存在一些瑕疵,如“挤走骨气”的表述不准确,傲骨与回报之间的逻辑关联略显牵强,还出现一个错别字“拙”,尽管如此仍不失为一篇较好的考场作文。

点亮万家灯火一个热心慈善的富翁,向三个贫困家庭提出捐助,却收到迥然不同的答复。

一家拒绝,以为是施舍——这是戒。

一家犹豫,声明要偿还——这是虑。

一家欣然,感激地接受——这是善。

面对他人的善心与善举,我们理所应当以善回应,在这一来一往中,爱在传递,善在弘扬。

戒者,乃戒心、戒备,实在要不得。

就好比在凛冽的寒风中饥寒交迫的时候,突然有人端来一笼热腾腾的包子,你却嗤之以鼻,眉眼高扬,啐了一口唾沫,拂袖而去,这该是多么让人心寒!比起施舍,我们更应说是帮忙与互助,没有富人与穷人间的高低不等,将彼此联系的应该是共同进步,谋求大众幸福的温暖纽带。

若存戒备,则是筑起冷酷高墙,密不透风,爱也无从渗入。

虑者,乃忧虑、焦虑,也非为上策。

虑者将他人轻松的好意化为了自己肩上无形的千斤重担,他们明白接受应当回报,却并未透彻领悟这回报的内涵。

他们将目光聚集在所接受的善款上,思量着自己日后是否有能力负担起这重债,殊不知若是把接受的善心融入生活,发散出去,尽己所能点亮那些更需要光明的人们的心房,那该是最好的回报。

所谓虑,也是多虑了。

善者,受于外物,发于内心。

接受善意,明白他人的好;学会感激,点亮自己的心。

在危难关头,适时抓住别人伸出的援手,也不仅仅是接受,更需要内心的空旷与澄明。

倘若如戒者一样的拒绝,那么日后的生活该还是在温饱线上挣扎。

更重要的是,不懂得接受,便不懂得给予,闭塞的心又还容得下多少爱的填充?倘若如虑者一样的多虑,那么日后的生活该是被精神与物质上的双重压力压垮了腰,接受而只念偿还,不知更大范围地传播开去,爱心也是要枯萎在手心里。

惟有善者,不设无味戒备,不思多余念想,懂得接受,也该是会乐于分享。

所谓“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这话并不只在施予者,在受予者身上同样适用。

接受,并感恩,让光明传递,照亮自己,温暖他人,点亮万家灯火。

【点评】这篇考场作文当得起“文质彬彬”四字。

内容上写的是对三个家庭的评议。

要评议就要表态,要表态就要言说理由。

这很考功夫,思想深不深刻就在这理由上。

面对富翁真诚的捐助,眼前贫困的家庭该不该接受呢?作者认为要看是否有利于善的传递,爱的弘扬。

能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理由,很见思想。

今年还是材料作文,材料是故事性的,考生可因事议论,写成类似于时评的文章。

材料反映的又是三个家庭对捐助的态度,也可以说材料是观点(态度)型的。

面对几个观点(态度),可以比较一番,论说孰高孰低。

对观点型材料,这种写法可确保立意不会偏离材料内容和含意的范围。

不过评判别人的观点妥否需用同一个衡量尺度,而且这个尺度属正面价值体系,如是否有利于爱心传播等。

此乃关键所在。

此文是这个方面的典范。

质已胜。

文也胜。

语言准确、简洁而又冷静,行文中闪耀着理性的光辉。

分析温婉而到位,毫不强加于人而又让人信服。

当然也有问题,最刺眼的是把“无味”笔误为“无谓”,但这些不过是白璧之微瑕。

对考场作文谁又能吹毛求疵呢。

值得肯定的当然不止这些,如篇章结构就值得读者去体味,此不再赘言。

总之,这是一篇具有示范意义的考场作文,无论是审题立意还是语言、结构等都有可资借鉴的地方。

点评人:华南师大附中高级教师黄业泉慈善,也要维护他人的尊严材料中,富翁打算向三个贫困家庭提供捐助。

一家高兴地接受了捐助。

一家犹豫地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了富翁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我很赞赏第三个家庭的做法,处事大方,不卑不亢,丝毫没有感到低人一等,在拒绝中告诉富翁我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这也启示了我们:在做慈善的过程中要维护受赠者的尊严。

孟子在辨析义与利时曾说:“一箪食,一壶浆,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虽然孟子谈的是义与利的辩证关系,但这些话也道出了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侮辱性的施舍就连乞丐也不会接受。

孔子曾说:“君子不饮盗泉之水。

”因此,我们在帮助他人的时候,如何维护他人的尊严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战中,英国国王霍华德巡视被轰炸后的伦敦贫民区,在一栋破烂的大楼门前,他脱下帽子,向主人询问:我可以进来吗?询问中体现的人文关怀和尊重让人心生敬佩。

又如,美国公立学校在大雪时一般都会停课,但有间学校却没有这样做,在大雪时依然上课。

当家长向学校投诉时,校方的回答是:学校来自贫寒家庭的孩子很多,但学校停课时,他们就不能有免费午餐,就得忍饥挨饿。

家长又问是否能只让穷孩子来上课呢?对此校方解释道:我们不想让他们觉得是在被施舍。

不要让受帮助的人觉得是被施舍,这或许就是慈善的最高目标了吧!这样的帮助就像一缕温暖的阳光,既温暖了受赠者,又不至于灼伤他们的心;就像是一阵凉爽的春风,既抚慰了受赠者,又不至于吹乱他们的心绪。

然而,在生活中我们也不少见一些“暴力”慈善,他们行慈善之实,却又在捐赠漠视受赠者的尊严。

如高调做慈善的陈光标,我们不否定他确实帮了不少人,但他的方式却让人不得不思考这样做对吗?有一张照片,陈光标与受赠者们举起手中的钱,陈光标笑容满面,但我却看不到几个受赠者开怀的笑脸。

他们是被帮助了吗?还是他们又成了“暴力”慈善的受害者?在当今时代,“微公益”、“志愿活动”层出不穷,似乎是一个全民慈善的时代。

但是,当我们准备做慈善时,千万提醒自己:不要伤害了受赠者脆弱的尊严。

我们在帮他人,同时也是在帮自己。

永远不要以为自己了不起,放低姿态,请小心呵护受赠者的尊严吧!【点评】本文是一篇议论文,其突出的特点是观点鲜明,论据较充实,论证较有力。

文章从作文题提供的第三个家庭对待捐助的态度引出自己的观点即:“做慈善,应该维护他人的尊严。

”围绕这个中心论点,作者列举了古今中外的有关论述和做法,主要采用了举例和正反对比论证的方式,论证了维护受捐助者尊严的重要性和效果。

作者为了让读者明白尊重受捐者尊严的意义,还运用比喻的论证方法,说明了这样的帮助就像一缕温暖的阳光,既温暖受捐者,又不至于灼伤他们的心。

在论证的过程中,作者还能够联系现实,在肯定当前一些人善举的同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

最后劝告做慈善的人应该放下架子,小心呵护受捐者。

全文思路清楚,论证较严密有力。

结构较严谨。

全文表现出了作者对现实的关心,对正确慈善和提升慈善质量有较深入的思考,与那些说空话和套话的文章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文章存在的主要不足在于个别语句表达不够准确顺畅,如第二自然段。

点评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周小蓬慈善需行之有道培根曾说,善性是人性与神性最相近的地方。

那么慈善,自然也就是人性中善性最确凿的流露。

慈善是一种精神的体现,不应流于形式。

缺乏关怀的慈善就成了施舍,而施舍,恰恰是毒药。

慈善,不仅仅是助人,更重要的是“省人”。

当年,倘若今日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得到一碗免费的食物,而非劳动得来,那么他大概也会像众多饥民一样濒于困顿。

在做慈善的同时,在提供帮助的同时,要使被帮助者振作起来,鼓起生活的勇气。

如果不能,勿宁不给,以免受者得之而依之,陷于沉沦。

慈善中包含的更多的是人性的关怀,而非单纯对弱者的怜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