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冰”将解千年能源忧?》课件概要
可燃冰将解千年能源忧
![可燃冰将解千年能源忧](https://img.taocdn.com/s3/m/2c7002c484868762caaed550.png)
(6)人类对“可燃冰”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人们恨不得天然气水合物越少越好”——“人们巴不得它的储量越多越好”
在1930年的时候,“可燃气”被人们知晓是因为它“堵塞住了天然气的输送,成为麻烦制造者 ”,所以“人们恨不得天然气水合物越少越好”;
“可燃冰”或者说甲烷水合物,就是作为一种科学探索的产物,被科学家维纳德于1888年合成 。
形成“可燃冰”最少要满足三方面条件:第一是温度不能太高。海底的温度是2℃至4℃,适合“可燃冰”的形成,高于20℃就分解;第二是压力要足够大。在0℃时,只需要30个大气压就可形成“可燃冰”。海深每增加10米,压力就增大1个大气压,因此海深300米就可达到30个大气压,越深压力越大,“可燃冰”就越稳定;第三是要有甲烷气源。海底古生物尸体的沉积物,被细菌分解会产生甲烷,或者是,天然气在地球深处产生并不断进入地壳。
(2)可燃冰分布在哪?
它在自然界分布非常广泛,海底以下0到1500米深的大陆架或北极等地的永久冻土带都有可能存在,世界上有79个国家和地区都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气藏。
(3)它的作用是什么?
从能源的角度看,“可燃冰”可视为被高度压缩的天然气资源,每立方米能分解释放出160-180标准立方米的天然气。
(4)“可燃冰”是怎样形成的?
现在,随着对“可燃冰”在未来能源方面所扮演角色重要性的认识,人们巴不得它的储量越多越好,尽管当前技术还不足以规模开采,但是利用“可燃冰”作为第四代能源只是时间上早晚的问题。
(7)开采“可燃冰”有多难? 为什么说“可燃冰”的开发利用就像一柄“双刃剑”?
可燃冰将解千年能源忧(最新江苏中职教案)
![可燃冰将解千年能源忧(最新江苏中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fb7c06fe4733687f21aa2b.png)
(5)为什么说“可燃冰”对于满足人类能源需要有“巨大的潜在能力”?
a它在自然界分布非常广泛,海底以下0到1500米深的大陆架或北极等地的永久冻土带都有可能存在,世界上有79个国家和地区都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气藏。
b“可燃冰”可视为被高度压缩的天然气资源,每立方米能分解释放出160-180标准立方米的天然气。
③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1.结合全文,请给“可燃冰”下一个恰当的定义。(不能超过30字)
2.文中说:“对可燃冰的开采,世界上至今还没有完美的开采方案。”请你结合文中知识,大胆想像,设计一种科学的开采方案。
主旨:文章围绕“可燃冰”这一中心对象展开说明,从什么是可燃冰入手,依次介绍了可燃冰的特点,人类对可燃冰的认识过程,多角度地展示了可燃冰对人类的方法,立体式全方位地进行说明;语言通俗易懂,形象性强。
“可燃冰”或者说甲烷水合物,就是作为一种科学探索的产物,被科学家维纳德于1888年合成 。
形成“可燃冰”最少要满足三方面条件:第一是温度不能太高。海底的温度是2℃至4℃,适合“可燃冰”的形成,高于20℃就分解;第二是压力要足够大。在0℃时,只需要30个大气压就可形成“可燃冰”。海深每增加10米,压力就增大1个大气压,因此海深300米就可达到30个大气压,越深压力越大,“可燃冰”就越稳定;第三是要有甲烷气源。海底古生物尸体的沉积物,被细菌分解会产生甲烷,或者是,天然气在地球深处产生并不断进入地壳。
可燃冰将解千年能源忧(最新江苏中职教案)讲课讲稿
![可燃冰将解千年能源忧(最新江苏中职教案)讲课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eef3b0d1ec3a87c24128c456.png)
(7)开采“可燃冰”有多难? 为什么说“可燃冰”的开发利用就像一柄“双刃剑”?
利:燃冰储层中所含的有机碳总量,大约是全球石油、天然气和煤等化石燃料含碳量的两倍;能很大程度解决能源问题。
c迄今为止,在世界各地的海洋及大陆地层中,已探明的“可燃冰”储量已相当于全球传统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储量的两倍以上。
(6)人类对“可燃冰”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人们恨不得天然气水合物越少越好”——“人们巴不得它的储量越多越好”
在1930年的时候,“可燃气”被人们知晓是因为它“堵塞住了天然气的输送,成为麻烦制造者”,所以“人们恨不得天然气水合物越少越好”;
③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可燃冰”或者说甲烷水合物,就是作为一种科学探索的产物,被科学家维纳德于1888年合成。
形成“可燃冰”最少要满足三方面条件:第一是温度不能太高。海底的温度是2℃至4℃,适合“可燃冰”的形成,高于20℃就分解;第二是压力要足够大。在0℃时,只需要30个大气压就可形成“可燃冰”。海深每增加10米,压力就增大1个大气压,因此海深300米就可达到30个大气压,越深压力越大,“可燃冰”就越稳定;第三是要有甲烷气源。海底古生物尸体的沉积物,被细菌分解会产生甲烷,或者是,天然气在地球深处产生并不断进入地壳。
3可燃冰将解千年能源忧
![3可燃冰将解千年能源忧](https://img.taocdn.com/s3/m/c5911689e53a580216fcfe90.png)
可燃冰将解千年能源忧一、教学目标:1. 能够通过语句的形式标志把握关键句,进而整体把握文章的脉络、作者的思路与观点态度。
2.能够辨别和筛选重要信息。
二、教学重点难点:⒈重点:掌握筛选信息、整体把握的方法。
⒉难点:如何提高学生对说明性文字的阅读兴趣。
三、教学过程:第课时授课时间:月日一、导入:能源是自然界赋存的已经查明和推定的能够提供热、光、动力和电能等各种形式的能量来源。
包括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煤炭、原油、天然气、煤层气、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一次能源和电力、热力、成品油等二次能源,以及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能源是整个世界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最基本的驱动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自工业革命以来,能源安全问题就开始出现。
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国际能源安全已上升到了国家的高度,各国都制定了以能源供应安全为核心的能源政策。
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里,在稳定能源供应的支持下,世界经济规模取得了较大增长。
但是,人类在享受能源带来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利益的同时,也遇到一系列无法避免的能源安全挑战,能源短缺、资源争夺以及过度使用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二、作者向杰,生于1977年,湖南怀化人,现任《南方日报》记者。
本文选自《科技日报》2003年11月19日。
三、整体感知课文1、字词注音蕴藏甲烷氯气气藏2、思考下列问题,梳理文章脉络。
(1)什么是可燃冰?它的学名是什么?“可燃冰”是一种海底大陆坡上的冰雪般固态甲烷气体的水合物。
学名叫“天然气水合物”。
天然气水合物是水和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在中高压和低温条件下混合时产生的晶体物质,外貌极似冰雪,点火即可燃烧,故又称之为“可燃冰”或者“气冰”、“固体瓦斯”。
(2)可燃冰分布在哪?它在自然界分布非常广泛,海底以下0到1500米深的大陆架或北极等地的永久冻土带都有可能存在,世界上有79个国家和地区都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气藏。
(3)它的作用是什么?从能源的角度看,“可燃冰”可视为被高度压缩的天然气资源,每立方米能分解释放出160-180标准立方米的天然气。
可燃冰将解千年能源忧
![可燃冰将解千年能源忧](https://img.taocdn.com/s3/m/9f3cce836edb6f1aff001fa5.png)
(5)为什么说“可燃冰”对于满足人类能源需要有“巨大的潜在能力”
a它在自然界分布非常广泛,海底以下0到1500米深的大陆架或北极等地的永久冻土带都有可能存在,世界上有79个国家和地区都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气藏。
b“可燃冰”可视为被高度压缩的天然气资源,每立方米能分解释放出160-180标准立方米的天然气。
弊:会导致甲烷气的大量散失,从而使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急剧增加;“可燃冰”埋藏于海底的岩石中,不易开采和运输。
文章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取得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能源是自然界赋存的已经查明和推定的能够提供热、光、动力和电能等各种形式的能量来源。包括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煤炭、原油、天然气、煤层气、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一次能源和电力、热力、成品油等二次能源,以及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能源是整个世界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最基本的驱动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自工业革命以来,能源安全问题就开始出现。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国际能源安全已上升到了国家的高度,各国都制定了以能源供应安全为核心的能源政策。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里,在稳定能源供应的支持下,世界经济规模取得了较大增长。但是,人类在享受能源带来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利益的同时,也遇到一系列无法避免的能源安全挑战,能源短缺、资源争夺以及过度使用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可燃冰课件幻灯片课件
![可燃冰课件幻灯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4e0afc1960590c69fc3764c.png)
可燃冰简介
• 天然气水合物,因其 外观象冰一样,而且 遇火即可燃烧,所以 又被称作“可燃冰”
• 它是在一定条件下由 水和天然气在高压和 低温条件下混合组成 的笼形结晶化合物。
可燃冰简介
• 可燃冰的构成可用
mCH(2m+2)·nH2O来
可燃冰简介
• 全球天然气水合物分布明显呈 现受地理格局控制的特点。主 要存在于世界范围内的沟盆体 系、陆坡体系、边缘海盆陆缘, 尤其是与泥火山、热水活动、 盐泥底辟及大型断裂构造有关 的深海盆地中;另外还包括扩 张盆地和北极地区的永久冻土 区,大西洋的85%、太平洋的 95%和印度洋的96%的地区中 也含有天然气水合物,并且主 要分布于海平面下200-600m的 深度内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可燃冰”由海洋 板块活动而成。当海洋板块下沉时,较古
世界可燃冰分布图
炙手可热的“冰”
炙手可热的“冰”
• 储量大:
• 现已探明的天然气水合物中的碳量 11013吨相
当于已探明所有化石能源碳量总和的2倍。可满
足人类未来1,000年的能源需求。
1155%%
5%5%
53%
27%
但它们都面临着和热解法同样 布设管道并高效收集的问题。
难处
可燃冰的开采方法
方案三是置换法
使CO2液化将CO2注射入海底的甲烷 水合物储层,因CO2较之甲烷易于形 成水合物,因而就可能将甲烷水合物 中的甲烷分子“挤走”,从而将其置 换出来
较前两种方法可行性更高
面临的环境问题
• 1.可能导致大量温室气体排放污 染环境。由于甲烷是绝大多数可燃 冰中的主要成分,同时也是一种反 应快速、影响明显的温室气体。可 燃冰中甲烷的总量大致是大气中甲 烷数量的3000倍。作为短期温室 气体,甲烷比二氧化碳所产生的温 室效应要大得多。可燃冰非常不稳 定,在常温和常压环境下极易分解 。这些冰球一旦从海底升到海面就
可燃冰将解千年能源忧(最新江苏中职教案)
![可燃冰将解千年能源忧(最新江苏中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c872a351e79b89680226fc.png)
(6)人类对“可燃冰”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人们恨不得天然气水合物越少越好”——“人们巴不得它的储量越多越好”
在1930年的时候,“可燃气”被人们知晓是因为它“堵塞住了天然气的输送,成为麻烦制造者”,所以“人们恨不得天然气水合物越少越好”;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1.结合全文,请给“可燃冰”下一个恰当的定义。(不能超过30字)
“可燃冰”或者说甲烷水合物,就是作为一种科学探索的产物,被科学家维纳德于1888年合成。
形成“可燃冰”最少要满足三方面条件:第一是温度不能太高。海底的温度是2℃至4℃,适合“可燃冰”的形成,高于20℃就分解;第二是压力要足够大。在0℃时,只需要30个大气压就可形成“可燃冰”。海深每增加10米,压力就增大1个大气压,因此海深300米就可达到30个大气压,越深压力越大,“可燃冰”就越稳定;第三是要有甲烷气源。海底古生物尸体的沉积物,被细菌分解会产生甲烷,或者是,天然气在地球深处产生并不断进入地壳。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
二、作者
三、整体感知课文
四、文章探讨
五、讨论分析
六、巩固练习
七、归纳总结
天然气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简称Gas Hydrate)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因其外观象冰一样而且遇:CH4·8 H2O + 2 O2== CO2+ 10 H2O
可燃冰将解千年能源忧(最新江苏中职教案)
![可燃冰将解千年能源忧(最新江苏中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fb7c06fe4733687f21aa2b.png)
文章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取得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2.文中说:“对可燃冰的开采,世界上至今还没有完美的开采方案。”请你结合文中知识,大胆想像,设计一种科学的开采方案。
主旨:文章围绕“可燃冰”这一中心对象展开说明,从什么是可燃冰入手,依次介绍了可燃冰的特点,人类对可燃冰的认识过程,多角度地展示了可燃冰对人类的影响。
写作特点:中心明确,详略得当;采用多种说明方法,立体式全方位地进行说明;语言通俗易懂,形象性强。
③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下,天然气可在介质的空隙中和水生成“可燃冰”。
(5)为什么说“可燃冰”对于满足人类能源需要有“巨大的潜在能力”?
a它在自然界分布非常广泛,海底以下0到1500米深的大陆架或北极等地的永久冻土带都有可能存在,世界上有79个国家和地区都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气藏。
b“可燃冰”可视为被高度压缩的天然气资源,每立方米能分解释放出160-180标准立方米的天然气。
能源是自然界赋存的已经查明和推定的能够提供热、光、动力和电能等各种形式的能量来源。包括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煤炭、原油、天然气、煤层气、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一次能源和电力、热力、成品油等二次能源,以及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可燃冰”将解千年能源忧》理论教案
![《“可燃冰”将解千年能源忧》理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f6f53577232f60dccca106.png)
它在自然界分布非常广泛,海底以下0到1500米深的大陆架或北极等地的永久冻土带都有可能存在,世界上有79个国家和地区都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气藏。
(3)它的作用是什么?
从能源的角度看,“可燃冰”可视为被高度压缩的天然气资源,每立方米能分解释放出160-180标准立方米的天然气。
(4)“可燃冰”是怎样形成的?
现在,随着对“可燃冰”在未来能源方面所扮演角色重要性的认识,人们巴不得它的储量越多越好,尽管当前技术还不足以规模开采,但是利用“可燃冰”作为第四代能源只是时间上早晚的问题。
(7)开采“可燃冰”有多难
为什么说“可燃冰”的开发利用就像一柄“双刃剑”
利:燃冰储层中所含的有机碳总量,大约是全球石油、天然气和煤等化石燃料含碳量的两倍;能很大程度解决能源问题。
《“可燃冰”将解千年能源忧》理论教案
理论(理实一体)课教案
课 题
“可燃冰”将解千年能源忧
授课形式
讲授、朗读
授课课时
共 2 课时,第 1-2 课时
使用教具
多媒体
课前准备
收集整理资料,制作PPT。
教学目标
1、了解“可燃冰”对于解决人类即将面临的能源危机问题的巨大价值。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特点。
能源是自然界赋存的已经查明和推定的能够提供热、光、动力和电能等各种形式的能量来源。包括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煤炭、原油、天然气、煤层气、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一次能源和电力、热力、成品油等二次能源,以及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能源是整个世界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最基本的驱动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自工业革命以来,能源安全问题就开始出现。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国际能源安全已上升到了国家的高度,各国都制定了以能源供应安全为核心的能源政策。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里,在稳定能源供应的支持下,世界经济规模取得了较大增长。但是,人类在享受能源带来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利益的同时,也遇到一系列无法避免的能源安全挑战,能源短缺、资源争夺以及过度使用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可燃冰”将解千能源忧》理论教案
![《“可燃冰”将解千能源忧》理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72daafbed5b9f3f80f1c12.png)
④作诠释:对事物得特征/事理加以具体得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现在,随着对“可燃冰"在未来能源方面所扮演角色重要性得认识,人们巴不得它得储量越多越好,尽管当前技术还不足以规模开采,但就是利用“可燃冰”作为第四代能源只就是时间上早晚得问题。
(7)开采“可燃冰”有多难? 为什么说“可燃冰”得开发利用就像一柄“双刃剑”?
利:燃冰储层中所含得有机碳总量,大约就是全球石油、天然气与煤等化石燃料含碳量得两倍;能很大程度解决能源问题。
理论(理实一体)课教案
课题
“可燃冰”将解千年能源忧
授课形式
讲授、朗读
授课课时
共2课时,第1-2课时使Fra bibliotek教具多媒体
课前准备
收集整理资料,制作。
教学目标
1、了解“可燃冰”对于解决人类即将面临得能源危机问题得巨大价值。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特点。
教学重点
了解科技新闻得文体特点及其在文本中得体现。
在上述三个条件都具备得情况下,天然气可在介质得空隙中与水生成“可燃冰”。
(5)为什么说“可燃冰"对于满足人类能源需要有“巨大得潜在能力"?
a它在自然界分布非常广泛,海底以下0到1500米深得大陆架或北极等地得永久冻土带都有可能存在,世界上有79个国家与地区都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气藏.
b“可燃冰”可视为被高度压缩得天然气资源,每立方米能分解释放出160-180标准立方米得天然气.
(2)可燃冰分布在哪?
它在自然界分布非常广泛,海底以下0到1500米深得大陆架或北极等地得永久冻土带都有可能存在,世界上有79个国家与地区都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气藏。
可燃冰将解千年能源忧
![可燃冰将解千年能源忧](https://img.taocdn.com/s3/m/5678b0eb804d2b160a4ec001.png)
(2)可燃冰分布在哪
它在自然界分布非常广泛,海底以下0到1500米深的大陆架或北
极等地的永久冻土带都有可能存在,世界上有79个国家和地区都发现
第三部分(第10段):简要说明了形成“可燃冰”的三个条件以及常
温常压下最易形成“可燃冰”的区域。
第四部分(11-14段):论述开采“可燃冰”有可能造成的一系列生态 灾难。
思考下列问题,梳理文章脉络。
(1)什么是可燃冰它的学名是什么
“可燃冰”是一种海底大陆坡上的冰雪般固态甲烷气体的水合物。 学名叫“天然气水合物”。
天然气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简称Gas Hydrate)是分布于
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 成的类冰状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晶物质因其外观象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 被称作“可燃冰”或者“固体瓦斯”和“气冰”。 可燃冰燃烧方程式:
CH4•8H20+ 2 02==C02+ 10H20
、作者
三、整体感 知课文
向杰,生于1977年,湖南怀化人,现任《南方日报》记者。本文
选自《科技日报》
2003年11月19日。
1、字词注音
蕴藏
甲烷
氯气
气藏
2、文章的整体结构 全文共可以分为
4个部分。
第一部分(1-5段):引言,由能源危机,弓I出说明对象,并简要说明。 第二部分(6-9段):概述了人类对气水化合物探究的历史。
能源是自然界赋存的已经查明和推定的能够提供热、光、动力和 电能等各种形式的能量来源。包括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煤炭、原油、 天然气、煤层气、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 一次能源和电力、热力、成品油等二次能源,以及其他新能源和可再 生能源。
可燃冰”将解千年能源忧? - 副本 - 副本
![可燃冰”将解千年能源忧? - 副本 - 副本](https://img.taocdn.com/s3/m/dc8c916d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c0.png)
8.结合全文,请你谈谈对文章最后一 段中 “‘可燃冰’的开发利用就像一柄 ‘双刃剑’,需要加以小心对待”这句 话的理解。
分布广泛、储量丰富, 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 可以作为代替能源解决 人类即将面临的能源危 机。
1.增加温室效应,使地球 升温更快。 2.可能引起大陆架斜坡滑 坡造成地质灾害。 3.不易开采和运输。
2.下列概念不属于“可燃冰”的一项是( D )
A.甲烷水合物 B.固体瓦斯 C.天然气水合物 D.氧气和水生成的冰块
作业: 完成学案练习
它在自然界分布非常广泛,海底以下0到1500 米深的大陆架或北极等地的永久冻土带都有可能存 在,世界上有79个国家和地区都发现了天然气水合 物气藏
3.它的作用是什么?
从能源的角度看,“可燃冰”可视为 被高度压缩的天然气资源,每立方米能 分解释放出160-180标准立方米的天 然气。
4.为什么说“可燃冰”对于满足人类能 源需要有“巨大的潜在能力”?
7.“可燃冰”的形成条件有哪些?
三个条件: 首先是温度,海底的温度是2℃至4℃,适合“可燃冰” 的形成,高于20℃就分解。 其次是压力在0℃时,只需要30个大气压就可形成 “可燃冰”。 第三是要有甲烷气源。海底古生物尸体的沉积物,被 细菌分解会产生甲烷,或者是,天然气在地球深处产 生并不断进入地壳。
第一部分(1—5)提出观点:可燃冰分布广泛, 储量丰富,有望解决人类即将面临的能源危机。
第二部分(6—9)介绍对气水化合物的探究历 史及认识过程,指出“可燃冰”作为第四代能 源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10)介绍可燃冰形成的条件及其分 布和储量。
第四部分(11—14)说明可燃冰作为未来新能 源的同时也是一种危险的能源。
a它在自然界分布非常广泛,海底以下0到1500米深的 大陆架或北极等地的永久冻土带都有可能存在,世界上有 79个国家和地区都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气藏。
《“可燃冰”将解千年能源忧》理论教案
![《“可燃冰”将解千年能源忧》理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efc2f258fb770bf68a5572.png)
理论(理实一体)课教案
课题
“可燃冰”将解千年能源忧
授课形式
讲授、朗读
授课课时
共2课时,第1-2课时
使用教具
多媒体
课前准备
收集整理资料,制作PPT。
教学目标
1、了解“可燃冰”对于解决人类即将面临的能源危机问题的巨大价值。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特点。
教学重点
了解科技新闻的文体特点及其在文本中的体现。
教学难点
了解科技新闻的文体特点及其在文本中的体现。
更新、补充
删节内容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教学方法
一、导入
二、作者介绍
三、整体感知课文
四、文章探讨
五、讨论分析
六、巩固练习
七、归纳总结
天然气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简称Gas Hydrate)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因其外观象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或者“固体瓦斯”和“气冰”。可燃冰燃烧方程式:CH4·8 H2O + 2 O2== CO2+ 10 H2O
能源是自然界赋存的已经查明和推定的能够提供热、光、动力和电能等各种形式的能量来源。包括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煤炭、原油、天然气、煤层气、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一次能源和电力、热力、成品油等二次能源,以及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能源是整个世界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最基本的驱动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自工业革命以来,能源安全问题就开始出现。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国际能源安全已上升到了国家的高度,各国都制定了以能源供应安全为核心的能源政策。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里,在稳定能源供应的支持下,世界经济规模取得了较大增长。但是,人类在享受能源带来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利益的同时,也遇到一系列无法避免的能源安全挑战,能源短缺、资源争夺以及过度使用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可燃冰分布在哪?
它在自然界分布非常广泛,海底以下0到 1500米深的大陆架或北极等地的永久冻土带 都有可能存在,世界上有79个国家和地区都 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气藏。
(3)它的作用是什么?
从能源的角度看,“可燃冰”可视为被 高度压缩的天然气资源,每立方米能分解释 放出160-180标准立方米的天然气。
(7)为什么说“可燃冰”的开发利用就 像一柄“双刃剑”?
利:燃冰储层中所含的有机碳总量,大约是 全球石油、天然气和煤等化石燃料含碳量的 两倍;能很大程度解决能源问题。
弊:会导致甲烷气的大量散失,从而使大气 中的温室气体含量急剧增加;引起地质灾害; “可燃冰”埋藏于海底的岩石中,不易开采 和运输。
归纳总结
主旨:文章围绕“可燃冰”这一中心对象展开说 明,从什么是可燃冰入手,依次介绍了可燃冰的 特点,人类对可燃冰的认识过程,多角度地展示 了可燃冰对人类的影响。
写作特点:中心明确,详略得当进行说明;语言通俗易懂,形象性 强。
c.迄今为止,在世界各地的海洋及大陆地层中,已探 明的“可燃冰”储量已相当于全球传统化石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储量的两倍以上。
(5)人类对“可燃冰”的态度发生了怎 样的变化?为什么?
“人们恨不得天然气水合物越少越好”——“人们 巴不得它的储量越多越好 ” 在1930年的时候, “可燃气”被人们知晓是因为它“堵塞住了天然气 的输送,成为麻烦制造者 ”,所以“人们恨不得天 然气水合物越少越好”;现在,随着对“可燃冰” 在未来能源方面所扮演角色重要性的认识,人们巴 不得它的储量越多越好,尽管当前技术还不足以规 模开采,但是利用“可燃冰”作为第四代能源只是 时间上早晚的问题。
作者简介
❖ 向杰,生于1977年,湖南怀化人,现任《南 方日报》记者。本文选自《科技日报》2003 年11月19日。
思考下列问题,梳理文章脉络。
(1)什么是可燃冰?它的学名是什么?
“可燃冰”是一种海底大陆坡上的冰雪般固 态甲烷气体的水合物。学名叫“天然气水合 物”。天然气水合物是水和天然气(主要成分 为甲烷)在中高压和低温条件下混合时产生的 晶体物质,外貌极似冰雪,点火即可燃烧,故 又称之为“可燃冰”或者“气冰”、“固体瓦 斯”。
“可燃冰”将解千年忧? 向杰
学习目标
一、掌握“可燃冰”的相关方面的知 识。
二、学习本文抓住说明对象全方位进 行说明的方法。
三、学习本文辩证分析的思维方法。
导入新课
能源是自然界赋存的已经查明和推定的能够提供 热、光、动力和电能等各种形式的能量来源。包括一 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煤炭、原油、天然气、煤层气、 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一 次能源和电力、热力、成品油等二次能源,以及其他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能源是整个世界发展和经济增 长的最基本的驱动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自工 业革命以来,能源安全问题就开始出现。在全球经济 高速发展的今天,国际能源安全已上升到了国家的高 度,各国都制定了以能源供应安全为核心的能源政策。 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里,在稳定能源供应的支持下,世 界经济规模取得了较大增长。但是,人类在享受能源 带来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利益的同时,也遇到一 系列无法避免的能源安全挑战,能源短缺、资源争夺 以及过度使用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威胁着人类 的生存与发展。
(6)“可燃冰”是怎样形成的?
“可燃冰”或者说甲烷水合物,就是作为一种科 学探索的产物,被科学家维纳德于1888年合成。形 成“可燃冰”最少要满足三方面条件:第一是温度 不能太高。海底的温度是2℃至4℃,适合“可燃冰” 的形成,高于20℃就分解;第二是压力要足够大。 在0℃时,只需要30个大气压就可形成“可燃冰”。 海深每增加10米,压力就增大1个大气压,因此海 深300米就可达到30个大气压,越深压力越大, “可燃冰”就越稳定;第三是要有甲烷气源。海底 古生物尸体的沉积物,被细菌分解会产生甲烷,或 者是,天然气在地球深处产生并不断进入地壳。在 上述三个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天然气可在介质的 空隙中和水生成“可燃冰”。
(4)为什么说“可燃冰”对于满足人类 能源需要有“巨大的潜在能力”?
a.它在自然界分布非常广泛,海底以下0到1500米深 的大陆架或北极等地的永久冻土带都有可能存在, 世界上有79个国家和地区都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气 藏。
b.“可燃冰”可视为被高度压缩的天然气资源,每立 方米能分解释放出160-180标准立方米的天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