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报告
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读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读后感说实话,一开始翻开《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费尔巴哈章,我心里是有点犯怵的。
毕竟,这种哲学著作听起来就挺高深莫测的,感觉会是那种充满晦涩术语和复杂逻辑的书。
但真正读进去之后,我发现还挺有意思的。
这部分内容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意识的产生和作用等方面的探讨,让我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它让我重新审视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和观念。
就拿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的交流来说吧。
我们跟朋友、家人聊天,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历,这看似简单平常的行为,其实背后有着深刻的道理。
我们的语言、我们表达的思想,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受到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我们的经历和我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比如说,我有个朋友特别喜欢谈论时尚。
一开始我不太理解,觉得不就是穿个衣服嘛,有啥好说的。
但后来了解到她的成长环境,她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注重外表和时尚的家庭,周围的人都对时尚有着独特的见解和追求。
所以对她来说,时尚不仅仅是外在的装饰,更是一种表达自我、融入社交圈子的方式。
这让我意识到,我们每个人的兴趣爱好、观念想法,其实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我们的生活环境紧密相连。
再说说工作吧。
我之前在一家小公司实习过,公司的规模不大,但是工作氛围特别紧张。
老板总是强调业绩和效率,大家每天都忙得晕头转向。
那时候我就想,为什么不能轻松一点呢?读了这部分内容后,我明白了,这其实是由公司的生存环境和发展需求决定的。
小公司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如果不拼命努力,可能很快就会被淘汰。
所以,那种紧张的工作氛围并不是老板故意要为难大家,而是为了适应外部的环境,为了生存和发展。
还有我们对于爱情的观念。
现在很多人都在追求那种浪漫的、理想化的爱情,希望找到一个完美的伴侣,拥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
但是,这种观念是怎么来的呢?其实也是受到社会文化、媒体宣传等因素的影响。
我们看到的电影、小说、广告,都在向我们传递着某种关于爱情的标准和模式,久而久之,我们就把这些当成了自己追求的目标。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读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读后感《<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初读时感觉如同在迷雾中摸索,可随着深入研读,仿佛拨云见日,让我对社会、历史和人类的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书中所阐述的观点,并非是那种高高在上、难以触及的理论,而是深深扎根于现实生活,对我们所处的世界进行了深刻剖析。
书中对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分工等方面的论述,让我联想到了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常却蕴含深意的现象。
就拿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的工作来说吧。
在现代社会,工作分工越来越精细。
有人坐在办公室里对着电脑处理文件,有人在工厂车间操作机器,有人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送外卖,还有人在农田里辛勤劳作。
这种分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比如说,那些在流水线上工作的工人,他们每天重复着相同的动作,仿佛是机器的一部分,很少有机会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而那些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也常常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竞争,身心疲惫。
这让我不禁思考,这种分工到底是解放了我们,还是束缚了我们?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生产力的发展会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
想想看,以前我们的祖辈大多以种地为生,靠天吃饭,生产力水平低下。
后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机器生产逐渐取代了手工劳动,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人们纷纷离开农村,走进城市,成为工人。
这一变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社会的结构和关系。
再说说我们的消费观念。
如今,广告无处不在,它们不断地向我们灌输着各种消费理念,让我们觉得只有拥有更多的物质财富才能幸福。
于是,我们拼命工作赚钱,购买各种各样的商品,甚至很多时候是为了消费而消费。
可当我们拥有了这些东西之后,真的就变得更快乐了吗?或许在短暂的满足之后,是更深的空虚和迷茫。
这是不是也是社会意识形态在不知不觉中对我们产生的影响呢?书中还提到了阶级和阶级斗争。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同阶级之间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断斗争。
而在当今社会,虽然阶级的表现形式可能有所变化,但贫富差距、社会不公等问题依然存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报告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报告一、写作背景《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巨著,作于1845-1846年。
它的完成与马克思、恩格斯当时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
马克思早年在柏林大学参加了“青年黑格尔派”活动,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1841年,大学毕业后,接受著名哲学家费尔巴哈的唯物观点。
在巴黎,他研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和各国革命史,参加工人团体的活动。
马克思在这一时期的著作里明确地、科学地回答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动力和途径问题,从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1845年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但他没有放弃,并于1848年2月完成革命纲领并随即发表,这就是著名的《共产党宣言》。
通过同形形色色机会主义派别的斗争,为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的领导地位奠定了基础。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巴黎会见,开始终身的合作之后编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这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已经完成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科学共产主义的转变。
可见《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在一个及其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由马克思、恩格斯两位革命导师顶着巨大的社会压力而写成的著作。
二、内容介绍《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恩最重要的文本之一。
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
就这本著作的体系内容而言,第一卷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其途径是深刻分析和批判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思想,具体说明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同时阐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第二卷的主要内容是对各种“真正的社会主义”哲学观点的批判,揭示了社会发展包括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
这部巨著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对当时的青年黑格尔派的代表人物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的唯心主义历史观进行了批判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二是通过对“真正的社会主义”或“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在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下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三是通过对人类历史的分析,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比较系统地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起源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书是由意大利墨索里尼撰写的,书中阐述了墨索里尼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思想。
读完这本书,我产生了许多深刻的感想。
首先,我对墨索里尼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思想表示担忧。
书中阐述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强调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强调民族至上。
尽管在书中墨索里尼试图对德意志意识形态进行美化和辩护,但我仍然担心这种思想会引发种族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复苏。
历史上,正是这种思想导致了纳粹德国的兴起,并带来了世界范围内的混乱和悲剧。
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慎重对待这样的思想,并更多地关注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和平发展。
其次,我对墨索里尼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思想表示质疑。
在书中,墨索里尼试图通过德意志意识形态来解释社会经济问题,但我认为这种解释过于简单和片面。
社会经济问题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单纯由意识形态决定的。
墨索里尼将人们的行为和思想都归结为意识形态的影响,忽视了其他因素的重要性。
我认为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从多角度去解析问题,而不仅仅局限在意识形态的范围内。
另外,我认为墨索里尼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解存在偏差。
在书中,墨索里尼将德意志意识形态定义为一种整合了国家利益、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他试图通过这种思想体系来统一国家和民族。
然而,在实际的历史发展中,德意志意识形态并没有带来民族和谐与统一,而是导致了纷争和混乱。
墨索里尼似乎忽略了意识形态的局限性和复杂性,过于理想化和美化了德意志意识形态。
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对意识形态保持理性和客观的态度,不过分追求意识形态的纯粹性和绝对性。
最后,我认为墨索里尼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的一些观点值得我们深思。
例如,他强调了国家的重要性,强调了民族的团结与自豪,这些观点确实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启发性。
然而,我们必须更加全面地看待国家和民族的问题,不能提出片面的、偏激的观点。
我们应该摒弃种族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思想,追求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社会,推动人类共同进步和发展。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读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读后感《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说实话,刚开始翻开《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书的时候,我着实被它的厚度和密密麻麻的文字给吓到了。
心里想着,这得是多高深的学问才能写成这样啊。
但是硬着头皮读下去,却发现其中别有一番天地。
书中对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的论述,让我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它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认知之门。
让我给您讲讲我在生活中的一段亲身经历,或许能更好地体现我从这本书中获得的一些感悟。
前阵子,我去了一个小乡村旅行。
那是一个相对偏远、经济不太发达的地方,但那里的人们却有着一种简单而纯粹的快乐。
在村子里,大家的生活节奏很慢,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白天,男人们扛着锄头去田里劳作,女人们则在家里操持家务,或者一起在溪边洗衣服,一边洗一边唠着家常。
孩子们在田间地头嬉笑玩耍,他们的笑声在空旷的田野上回荡。
我住在村子里的一户人家里。
这家人非常热情好客,对我这个外来的陌生人没有丝毫的防备和生疏。
每天晚上,我们都会围坐在院子里,一边乘凉,一边聊天。
他们跟我讲述村子里的故事,讲述他们的喜怒哀乐。
有一天,我和这家的男主人一起去田里干活。
他一边熟练地摆弄着农具,一边跟我聊天。
他说,他们世世代代都在这片土地上生活,靠着种地养活一家人。
虽然日子过得不富裕,但是心里踏实。
他不知道什么大道理,也不懂什么高深的理论,但是他知道,只要勤劳肯干,就能有饭吃,就能让家人过上安稳的日子。
我看着他被太阳晒得黝黑的脸庞,还有那双粗糙但有力的手,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在他们的生活中,社会存在就是那片土地,就是他们每天辛勤劳作的农田。
而他们的社会意识,就是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就是对勤劳致富的坚定信念。
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由他们所处的环境和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这里没有繁华的都市,没有先进的科技,他们只能依靠土地生存。
所以,他们对于土地的重视,对于家族的传承,对于邻里之间的互助,都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篇一: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1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一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5-1846年完成创作的。
众所周知,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体系的一部巨著。
在这部巨著中,马克思、恩格斯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
这部巨著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
在此书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交往形式)、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市民社会)及社会革命、人民群众等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并运用这些范畴系统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第一,人类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发展的出发点。
人类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其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在哪里呢?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看法是绝然不同的。
唯心史观把从头脑中产生出来的范畴、观念做为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唯物史观则把人类的物质生产做为历史发展出发点。
我们认为唯心史观是一种对社会历史的错误想象,对人类社会及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根本错误的,而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是社会有机体普遍本质的理论再现,其原因,就在于对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的理解不同。
由此,马、恩特别重视并在对唯物史观的表述中首先明确指出考察社会历史要“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
第二,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物质关系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它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告诉我们,社会现象是复杂的,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结成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而人们在生产中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则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性质。
只有以这样一种物质关系、经济关系作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作为一种历史观,才能再现社会有机体的普遍本质,才能揭示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才能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读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读后感费尔巴哈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他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献之一。
这篇文章是对费尔巴哈的这部作品进行的读后感,我将结合主要观点和思想,以及我个人的理解和感受进行论述。
费尔巴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了他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类的意识和观念都是受到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制约和决定的。
他认为,现实世界的经济基础决定了社会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和观念,人们的思想和信仰是来自于他们所处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地位。
这个观点对我来说非常有启发和意义。
过去我常常认为人类的思想和观念是由个人的意志和选择所决定的,而费尔巴哈的观点提醒我,我们的思想和观念其实受到了更多的社会因素所影响。
我们所处的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会塑造我们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方式。
这使我更加关注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以及对社会制度的批判和反思。
费尔巴哈还强调了历史的辩证法,认为社会和意识的发展是由矛盾和斗争推动的。
他提出的“转化辩证法”思想,即一种通过对矛盾和斗争的认识和分析来实现社会转型的方法,为我打开了新的思考之门。
通过阅读费尔巴哈的学说,我对历史唯物主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以历史和社会发展为基础的哲学观点,认为人类社会的变革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
这种观点对于理解社会变革和解决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我也认识到费尔巴哈的学说还存在一些局限和争议。
例如,他对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力过于强调,忽略了其他因素对意识形态和观念的影响。
另外,在具体的社会变革和实践中,照搬和机械应用费尔巴哈的理论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总的来说,阅读费尔巴哈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给我带来了许多启发和思考。
他的观点和思想对于理解社会发展和变革,以及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我们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丰富这些学说,以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和挑战。
通过这次读后感的撰写,我对费尔巴哈的学说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并且对我的思考和理解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马原期中作业《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报告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报告一、一般意识形态,特别是德意志意识形态在这一章节中,马克思首先对黑格尔派的观点进行了简要的阐述:“老年黑格尔派认为,只要把一切归入黑格尔的逻辑范畴,他们就理解了一切。
青年黑格尔派则通过以宗教观念代替一切或者宣布一切都是神学上的东西来批判一切。
青年黑格尔派同意老年黑格尔派的这样一个信念,即认为宗教、概念、普遍的东西统治着现存世界。
不过一派认为这种统治是篡夺而加以反对,另一派则认为这种统治是合法的而加以赞扬。
”马克思认为黑格尔派的这种“某种独立东西的意识和它的一切产物”统治并影响社会的观点是非常虚幻的,是与现实世界脱节的微不足道的论述,对老年黑格尔派和青年黑格尔派都进行了批评。
他认为:“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
”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我们知道黑格尔哲学体系是在维护和夸赞普鲁士封建统治阶级,但是它其中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却是对普鲁士统治阶级很不利的。
这其中的矛盾引起了分裂致使老年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出现。
其中对保守落后的老年派我不想多谈,他们的思想显然在当时的背景下也是保守落后的,然而对于青年黑格尔派中的费尔巴哈,即使他已经能够看出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漏洞和弊端并加以批判了,但是一是批判的力度不够,没有联系现实,因而不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二是批判的时候没有加以选择,将黑格尔的所有东西全部抛弃了。
而马克思在进行批判的时候,从争取劳动人民的社会利益和政治利益的斗争出发,把哲学观点和现实的社会政治斗争结合起来,因而能够给予工人阶级科学的理论指导,对社会现实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又没有完全抛弃黑格尔哲学体系,而是继承和发扬了其中的辩证法,将自己的理论体系变得更加充实和完善。
二、一般意识形态,特别是德国哲学在这一节中,马克思说的最多的就是“分工“,分工是基于现实的条件来形成的,“取决于他们已有的和需要再生产的生活资料本身的特性”,而不是根据什么观念或者精神。
王晨曦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王晨曦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王晨曦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本引人深思的著作,它以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深度剖析,展示了作者王晨曦对这一主题的独特见解。
在阅读过程中,我通过作者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从起源到发展再到现实应用的透彻研究,更好地理解了意识形态对一个国家或一个群体的重要性,同时也思考了一些潜在的问题。
首先,我要提到的是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
通过作者的描述,我意识到德意志意识形态不仅仅是一种政治或思维方式,更是一种对于生活和存在的理解。
德意志意识形态融合了德国民族的独特历史、文化和价值观,为德国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指导思想。
这种意识形态在历史中引导了德国人民的行为和决策,塑造了德国社会的特点与风貌。
其次,我从书中也深入了解到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实质和特点。
作者通过对德国思想家、领袖以及历史事件的分析,探讨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核心观念和价值。
例如,作者提到了德国的“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两个重要的观念,并阐述了它们对德国历史和现实的影响。
同时,作者还以德国纳粹党为例,深入挖掘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实践中的利弊。
这些深入的讨论使我对德国历史和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意识形态的关注和思考。
在阅读过程中,我还思考了意识形态引发的一些问题。
意识形态作为一种价值观和信仰体系,它能够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同时也可能引发一些负面的影响。
例如,意识形态可能导致人们对其他观念和信仰的排斥和歧视,从而形成狭隘的思维方式。
此外,如果某个国家或群体将意识形态过度强调,可能会导致对个体的压制和控制。
这些问题让我意识到,意识形态的确对社会有重要作用,但我们也要警惕它可能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
最后,我要说的是,通过阅读《王晨曦德意志意识形态》,我对意识形态这一概念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意识形态不仅仅是一种政治或思维方式,它是一种文化、历史和价值的集合,对一个国家或群体的发展和存在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笔记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笔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书可真是让我开了不少“脑洞”,仿佛给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当我翻开这本书,就像是踏入了一个充满思想碰撞和深度洞察的奇妙领域。
书里探讨的那些关于社会、意识、生产力的内容,一开始真让我有点摸不着头脑。
但随着深入阅读,我仿佛能看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坐在我面前,激情澎湃地阐述着他们的观点。
先来说说书中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点吧。
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空话,而是有着实实在在的内涵。
以前我总觉得人的想法是凭空产生的,想怎么想就怎么想。
但这本书告诉我,压根不是这么回事!比如说,一个生活在古代农耕社会的人,他能想到的大多是怎么种地能有好收成,怎么祈求老天爷保佑风调雨顺。
他根本不可能想到什么互联网、人工智能这些现代的玩意儿。
为啥呢?因为他所处的那个社会环境,就没有这些东西存在。
他每天面对的就是土地、锄头和庄稼,他的意识也就被这些东西给“框住”了。
再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来说,这两者的关系就像是一对互相拉扯的“小伙伴”。
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关系就得跟着变,不变就得出问题。
就像我们现在,科技进步得这么快,以前那种纯手工的生产方式早就跟不上趟了。
工厂里全是自动化的机器,这生产力提高了,那相应的生产管理方式、工人的待遇啥的,也都得跟着调整。
说到这,我想起了我之前去农村的一次经历。
那是一个相对偏远的小村子,村里的大部分人还是靠着种地为生。
他们用的工具,还是那种很老式的锄头、镰刀。
因为生产力不高,所以他们一年辛辛苦苦下来,也挣不了几个钱。
年轻人都不愿意留在村里,都跑到城里打工去了。
这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啊。
村里的生产方式落后,挣不到钱,那村里的人际关系、社会结构也就相对简单和松散。
而在城市里呢,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到处是高楼大厦,工厂、公司一家挨着一家。
先进的机器设备不停地运转,生产效率高得吓人。
在这种环境下,人们的分工更加精细,合作也更加紧密。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读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读后感说实话,读《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书可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
刚开始接触的时候,那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复杂的理论,差点没把我给绕晕了。
但耐着性子读下去,还真有不少让我感触颇深的地方。
这本书里提到的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让我想起了生活中的一件小事。
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朋友聚会。
聚会上大家聊得热火朝天,从工作到生活,从娱乐八卦到国际局势,那话题是变了又变。
其中有个朋友,一直大谈特谈各种名牌奢侈品,什么最新款的包包、限量版的手表,好像拥有了这些就能代表一切。
开始的时候,大家还听得津津有味,可后来就觉得有点不对劲了。
后来我仔细一想,这位朋友之所以会这样,不就是他所处的环境和所接触的事物塑造了他的这种意识嘛。
他工作在一个非常看重物质和外在形象的行业,身边的人也大多追求这些表面的东西。
所以在他的意识里,这些名牌奢侈品就成了衡量成功和价值的重要标准。
这就像《德意志意识形态》里说的,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他们的存在,而是他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他们的意识。
再说说我们的社交圈子吧。
在不同的圈子里,人们的想法和行为方式真的大不相同。
比如我参加的一个读书俱乐部,大家聚在一起讨论的都是最近读了什么好书,对书中的观点有什么看法,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在这个圈子里,知识和思想的交流是最重要的,大家追求的是精神上的充实和成长。
而另一个运动爱好者的圈子,话题则更多围绕着各种运动项目、比赛成绩、健身方法等等。
每个人在自己所处的社交圈子中,逐渐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和观念。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关于消费观念的。
我有两个亲戚,一个生活在大城市,一个在小县城。
大城市的那位亲戚,消费观念比较超前,喜欢尝试新的科技产品,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哪怕有时候需要贷款或者分期付款。
而小县城的那位亲戚呢,则更注重储蓄,消费比较保守,对于新事物的接受也相对较慢。
这难道不也是他们所处的不同社会环境所导致的吗?大城市的快节奏、丰富的商品选择和消费文化,影响了那位亲戚的消费意识;而小县城相对简单和稳定的生活环境,造就了另一位亲戚的储蓄习惯。
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读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读后感《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撰写的一部重要著作,其中的费尔巴哈章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理论价值。
读完这一章节,我深受启发,对诸多哲学和社会问题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费尔巴哈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哲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对马克思和恩格斯产生了影响。
然而,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一章节中对费尔巴哈的哲学进行了批判性的分析和超越。
费尔巴哈强调了人的自然属性,认为人是感性的存在。
他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本质,指出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
这一观点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它冲击了传统宗教神学的统治地位,使人的地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然而,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仅仅看到了人的自然属性,而没有看到人的社会属性。
人不仅仅是孤立的个体,更是处于社会关系之中的存在。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实践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
费尔巴哈的哲学是一种直观的唯物主义,他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物,而没有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没有把事物当作实践去理解。
相比之下,马克思和恩格斯主张从实践出发去理解人类社会和历史的发展。
这种以实践为基础的观点,让我们认识到人类的社会生活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
费尔巴哈在考察历史时,陷入了唯心主义的误区。
他没有看到物质生产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而是把历史看作是一些孤立的、偶然的事件的堆积。
马克思和恩格斯则指出,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这一观点为我们理解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此外,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强调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费尔巴哈的哲学忽视了社会存在对人的意识的决定作用,而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人的思想、观念和意识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存在中产生的,并且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通过阅读这一章节,我深刻认识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解释力。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报告(马原)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报告(马原)【内容提要】1,写作背景1845年春,欧洲革命形势逐渐临近,马克思、恩格斯已经同一些工人组织建立了联系,他们的理论已经获得一些知识分子的拥护。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必须科学地论证自己的观点,使无产阶级相信这种理论是正确的。
正在这时,费尔巴哈根据自己的人本主义理论公开宣称自己是共产主义者。
同年,鲍威尔和施蒂纳也发表文章,指责马克思和恩格斯。
于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决定立即动笔,以对当时德国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进行总批判的形式来作出回答。
2,基本内容《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重要著作,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伦理思想。
本书既是一部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宏伟巨著,又是一部批判费尔巴哈、青年黑格尔派和“真正社会主义者”的论战性著作。
正面阐述和理论批判相结合,在对唯物史观的阐述中贯穿着对唯心史观的批判,同时在对反面观点的批判中也正面发挥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第1卷的主要内容是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批判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的哲学观点。
其中第1章《费尔巴哈》,详尽地阐述了唯物史观,是全书最重要的部分。
【心得评论】《德意志意识形态》分两卷,我阅读的为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的内容,关于这部分内容,我从唯物史观,哲学批判,地位及意义三个方面做了一些浅显粗略的总结个评论。
1,唯物史观(1)为了阐发唯物史观,书中首先论述了人类历史的前提,提出,人们为了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这是历史活动的第一个前提;而为了生活,首先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生活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著作揭示了物质资料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并论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它在历史上第一次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运动规律的根本内容,并以此为据,依次分析了原始部落所有制、奴隶所有制、封建所有制和资本主义所有制的相继更迭,把社会发展看成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的读书报告
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的读书报告《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写于1843—1852年间,其作者是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
书中,以唯物主义观点批判了黑格尔体系的唯心主义理论并阐述了共产主义理论。
下面,是我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的几点看法。
(一)关于历史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也就是人类史和自然史。
只要人的存在,这两个方面就会相互制约。
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限制了人类对自然科学的发现;同时,自然科学知识的有限,也限制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书中,没有进一步谈自然史,而是主要讲了人类史。
因为几乎整个德国的意识形态都在曲解人类史。
在这个意识形态中,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观念以及其他的观念都被认为是宗教观念和神学观念。
但事实上,“在任何时候意识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
意识形态,只不过是人类史的一个方面。
人类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人要生存,就首先要生活。
但是为了生活,人就需要满足衣、食、住、行等物质资料。
所以,人需要开始生活资料的生产。
不仅仅是原始的狩猎、捕鱼、采集野果,而是学会了使用木器、石器以至铁器;学会了养蚕、纺织,而不再是以树叶遮体;也学会了修建屋舍,而不再是据山洞而居。
这时学会了生产的人们,也就将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了。
市民社会是在过去的各个历史阶段中,受生产力的制约,又制约着生产力的一种交往形式。
它包含着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的各个个人的一切物质交往。
而“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
所以,可以这样说,市民社会是所有历史的真正的发源地和表演的舞台。
历史是从市民社会中开始并在市民社会中不断发展的。
因此,创造历史的不是什么英雄领袖、国家首脑,而是占历史主体的人民群众。
(二)关于分工最初的分工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
到了后来,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需要的增长以及体力、需要、偶然性等原因,分工进一步扩大。
但是,只有当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开始分离的时候,才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分工。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读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读后感当我翻开《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书,就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思想火花的奇妙世界。
说实话,一开始读的时候,真有点云里雾里的感觉。
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复杂的论述,让我有点头疼。
但随着深入其中,慢慢琢磨,竟也品出了一些滋味。
书中对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的探讨,让我想起了生活中的一件小事。
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去参加一个志愿者活动,去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改善学习条件。
那是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交通不便,经济落后。
我们带着书本、文具和满满的爱心来到了那里。
当我们走进那所破旧的学校,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双充满渴望和好奇的眼睛时,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那些孩子,穿着打补丁的衣服,用着短得不能再短的铅笔,但是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却无比强烈。
我们开始给他们分发书本和文具,孩子们那种欣喜若狂的表情,我至今都难以忘怀。
其中有个小女孩,小心翼翼地接过一本崭新的画册,轻轻地抚摸着封面,脸上绽放出如同春天花朵般灿烂的笑容。
她对我说:“姐姐,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画册。
”那一刻,我深切地感受到,物质的匮乏并没有磨灭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知识的追求。
这让我想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社会意识又有着相对的独立性。
这些孩子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这是他们的社会存在。
但他们心中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对学习的热爱,这种社会意识却无比强大,支撑着他们努力前行。
而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书中所阐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也在这个小山村中有了生动的体现。
村子里的人们大多以务农为生,生产方式简单而落后,生产力水平很低。
这就导致了他们的生产关系相对单一,经济发展缓慢。
我们在和村民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他们也渴望改变现状,希望能够引进新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改善生活质量。
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他们很难实现这些愿望。
这让我明白,生产力的发展对于改变生产关系,推动社会进步是多么的重要。
再说说分工吧,在这个小山村里,分工也比较简单。
男人大多负责种地,女人则操持家务、照顾孩子。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由尼采所著的哲学巨著,它深刻地揭示了德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特征。
这部著作不仅对德国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世界哲学史和文化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通过阅读这部著作,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德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特征,也对德国哲学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尼采对德国人的思维方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他认为德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典型的理性主义思维方式,他们注重逻辑和推理,喜欢通过思考和推理来解决问题。
这种思维方式在德国哲学和科学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德国人在哲学和科学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
然而,尼采也指出了德国人思维方式的局限性,他们过分注重逻辑和推理,忽视了直觉和感性的重要性。
这种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德国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他们在艺术和文学领域相对落后。
除了对德国人的思维方式进行深入的分析外,尼采还对德国文化进行了全面的剖析。
他认为德国文化是一种典型的浪漫主义文化,注重个性和内心世界的表达。
德国文化在音乐、文学和哲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德国文化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尼采也指出了德国文化的局限性,他认为德国文化过分注重个性和内心世界的表达,忽视了社会现实和外部世界的重要性。
这种文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德国文化的发展,使德国文化相对封闭和孤立。
通过阅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我对德国哲学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认识到德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特征,也意识到了德国哲学和文化的重要性。
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德国文化的魅力和魅力,也对德国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相信通过学习和了解德国哲学和文化,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和人类的思维方式,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自己的文化。
因此,我对德国哲学和文化充满了好奇和向往,我希望能够深入了解德国哲学和文化,从中汲取智慧和启发,让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特征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读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读后感在阅读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之后,我深感其对人类思想发展以及社会变革的重要性。
费尔巴哈以他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探讨了意识形态的本质以及在社会中的作用。
他的观点和对人类自由的追求,不仅激发了我对思想解放的思考,同时也让我对现实社会的种种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从思想解放的角度,分析了德国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费尔巴哈认为,人的实质是社会关系的产物,而意识形态则是这种社会关系的特殊表达形式。
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进行批判,认为人们陷入了意识形态的迷蒙之中,无法真正认识自己的处境和真正追求自由。
费尔巴哈特别强调了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和统治阶级对意识形态的操控。
他指出,统治阶级利用意识形态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使被统治阶级内化了这种意识形态,并将其视为真理。
这种假意识的存在使得人们形成了一种虚假的认识结构,导致对社会现实的认识缺失。
费尔巴哈的观点让我深思,人们在社会中所接受的知识和信仰,并非都是真实的,而是受到统治阶级的操纵和塑造。
费尔巴哈还对废除私有制和实现人类自由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他提出,只有在废除私有制的基础上,人类才能真正实现自由和解放。
在他看来,私有制是导致社会不平等和压迫的根源,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打破统治阶级对社会权力的垄断,才能实现人类自由的发展。
这本书的阅读让我深刻认识到了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同时,费尔巴哈的思想也引发了我对现实社会的反思。
在当今社会中,媒体、教育和舆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意识形态的运作方式也越发隐蔽,人们很容易受到偏见和误导。
因此,我们需要保持理性的思考,审视自己所接受的信息,保持对真理的追求,才能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实现真正的自由。
通过阅读费尔巴哈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我不仅对于意识形态的定义和运作方式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于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有了新的认识。
费尔巴哈的思想给予了我新的视角,让我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并努力成为一个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报告
——16传播刘冕飞3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继《神圣家族》之后合写的第二部著作写于1845年秋至1846年5月左右。
关于撰写这部著作的动因,马克思自己在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作过概括的说明:“当1845年春他(指格斯——编者注。
)也住在布鲁塞尔时,我们决定共同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
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当时已经形成自己的新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因此,《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源头之作,它在本体论革命的渊源中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本来内涵,对于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具有关键的启发意义。
从篇章结构上来看,《德意志意识形态》一共有两章,第一章为《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其中包括:第一节:一.费尔巴哈;二.一般意识形态,特别是德国哲学,之后是第二节和第三节的内容,第二章,国家和法同所有制的关系。
从内容上来看,《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论证和阐述了很多我们学习和涉及到的马克思主义原理。
一、提出从事物质生产的现实的个人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出发点
揭示了人类历史过程的主体,科学地规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人类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现实的个人。
第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第三,生产力决定分工,进而决定所有制和交往形式。
第四,人们的存在即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决定人们的意识。
第五,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二、强调从社会物质资料生产出发来理解社会历史
第一,实践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
第二,人的生产表现为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关系,历史表现为物质决定性和主体能动性的统一。
第三,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第四,分工是阶级和国家的产生以及人的实践活动发生异化的根源。
第五,受生产力制约的交往形式即市民社会是历史的发源地和舞台。
第六,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一个经验事实。
三、论述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统治阶级的思想。
第一,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唯有此,统治才能长久。
第二,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
第三,统治阶级维持思想统治需要职业思想家。
思想家的“独立性”或“超阶级性”给统治思想增添了神秘性或迷惑性。
职业思想家的独立性不过是一种假象而已,依附性是职业思想家的基本属性。
第四,历史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统治阶级中的哲学家是如何编造原理的?马克思恩格斯将其归结为这样三个相互关联的手段:一是把进行统治的个人的思想同这些进行统治的个人本身分割开来,从而承认思想或幻想在历史上的统治。
这样就割裂了思想与个人、思想与阶级的联系,为思想的独立化创造了前提。
二是使这种思想统治具有某种秩序,证明在一个承继着另一个而出现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的联系,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得把这些思想看做是“概念的自我规定”。
这样就割
断了思想和其现实基础的联系,进一步把这些思想独立化、神秘化,好像这些思想本身有自己独立的历史和独立的发展。
三是为了消除这种“自我规定着的概念”的神秘外观,便把它变成某种人物——“自我意识”或“思维着的人”、“哲学家”、“意识形态家”等。
总之,为了保证政治和思想统治,统治阶级总是不遗余力地建构自己的思想,并保证其成为社会的统治思想,总要在历史上找出各种统治思想的体现者和代表者。
四、阐明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变迁的内在根据。
第一,资本主义大工业和无产阶级是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矛盾运动的产物。
第二,“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
”
第三,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共产主义。
第四,对共产主义的价值目标进行了系统阐述。
第五,共产主义是对私有制、固定分工和异化的扬弃。
第六,“市民社会”即物质交往关系的总和构成国家和观念上层建筑的基础。
第七,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各个人借以实现其共同利益的形式,法是现存所有制关系的表述。
我感触最深的一段内容是:德国哲学从天上降到地上,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地上升到天上,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想象的、所没想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只存在于口头上所说的、思考出来的、想象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其正的人。
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揭示出这一生活
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回声的发展。
甚至人们头脑中模糊的东西①也是他们的可以通过经验来确定的、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
因此,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失去独立性的外观。
它们没有历史,没有发展,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前一种观察方法从意识出发,把意识看作是有生命的个人。
符合实际生活的第二种观察方法则是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意识仅仅看作是他们的意识。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关键点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等等,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
这样能够完整地描述全部过程。
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看法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和物质发展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
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应,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而不是意识决定物质。
对于读《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书的感受来说,我觉得真的像老师所说,读书要读原著,会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和收获。
书中所提到的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社会分工论等基本内容,之前我基本都了解和学习过,知道它们的观点和内容。
这次读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觉得和我所通过课堂学习的是不太一样的。
课堂学习是老师和教材编写者对知识进行的总结归纳和概括,每个知识点和要点都十分清新明确。
而在自己进行原著的阅读时,你会发现这些观点都需要自己来分析提炼总结。
并且在书中,你能够看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原理的步步分析和阐述,还用到了很多例证及比喻。
这样读下来,会对某一原理的前因后果都了解的十分清楚,自然更加深了对于该原理的理解和感受。
这是在不读原著的情况下完全不能得到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