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文化吴川的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古朴遗风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古朴遗风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古朴遗风广东省吴川市吴阳镇,坐落于鉴江下游平原,濒临南海,是历代吴川县城所在地,文物古迹众多,2005年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沿着吴阳纵横考察,可以发现大量文物古迹与元、明、清古建筑,反映出吴阳镇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辉煌。

状元文化源远流长清朝道光三年,即公元1823年,吴川市吴阳镇霞街村出了一名状元林召棠。

他是自隋朝开科举考试以来,广东仅有的九名状元之一,也是粤西地区唯一的一名状元。

林召棠故居位于吴阳镇霞街村,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一厅两房,砖木结构,建筑面积111平方米,占地面积191平方米,为吴川文物保护单位。

状元故居旁边有一口古井,是圆形,井口直径0.8米,深3.65米,井身用砖砌成,井口用石建造,占地15平方米。

相传该井于明代洪武年间,由该村始祖林来青建造,距今600多年。

水井青石板铺面,井水清洌甘甜。

林召棠从小饮用此井水,故称为“状元井”。

状元坊是霞街村人为了纪念林召棠殿试被钦点状元,于民国八年(1919年)所建。

四柱三间,雄伟壮观,飞檐拱顶,坊额有斗拱,牌坊高9米,有三连拱门,琉璃瓦戴顶。

中间的拱门稍高,门楣上嵌有“状元”红字石匾,这两个刚劲正楷题字为林召棠亲笔所书。

状元坊大门两侧楹联为:“召伯甘棠长留遗爱,公门桃李蔚起英才”。

两侧拱门上有横联“门承汉德、旌表高贤”。

这是珍贵的历史文物。

走过状元坊的林荫小道,是林召棠纪念馆,两座建筑物,已成为一个整体。

林召棠纪念馆三进三间,每进的正檐都有一幅匾。

首进的题匾为“海山别院”,中堂的题匾是“守一养和”,后进的题匾是“心亭亭居”。

首进沿两侧墙壁设有碑廊,镶有岩石镌刻的各种字体的诗联、题词后进大厅东西两厢的墙上,展示林召棠会试、殿试的答卷,以及历代各界名流的题联题匾、林召棠的家训和他的手书真迹,有各种风格的诗词、对联、题字、书法等,文化氛围十分浓厚。

千年学府学脉延绵吴阳镇是粤西著名的历史文化古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My hometown—吴川

My hometown—吴川

吴川三绝
吴川市的飘色、泥塑、花桥被誉为 烂镬炒粉、沙螺粥 、炭烧 生蚝 等都是吴川知名美食!
吴川美誉
吴川市2004年被国家轻工 部授予“中国羽绒之乡 中国羽绒之乡”, 中国羽绒之乡 2007年被国家轻工业部授予 “中国塑料鞋之乡 中国塑料鞋之乡”,被国家 中国塑料鞋之乡 体育局授予“体育之乡 体育之乡(足球、 体育之乡 游泳)”,梅菉镇被文化部命 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黄坡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 中国 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吴阳镇 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历史文 中国历史文 化名镇”,2008年被广东省授 化名镇 予“诗词之乡 诗词之乡”,还被世人们 诗词之乡 誉为“建筑之乡 建筑之乡”、“粤剧之 建筑之乡 粤剧之 网具之乡”、海产品 乡”、“网具之乡 网具之乡 海产品 加工中心”、“糖酒机械设备 加工中心 糖酒机械设备 造基地” 中国月饼之乡 中国月饼之乡” 制 造基地 “中国月饼之乡 等。
吴川海边风景
吴川市是一个濒 海小城,海滨旅游资 源十分丰富,也非常 有特色,传统景区有 吉兆湾,吴阳金海岸, 现在又开发出“南天 一石”景区。
吴川水文
吴川市河流纵横交错,水系发达,水源充足。鉴江河发源于信宜 县长安塘,经本市流入南海,在本市内流域面积770平方公里,占全 市的江河面积90%,15吨量船可在河上常年流行。袂花江河源出于电 白,经茂名市的袂花流入本市,至梅菉流入鉴江。市内还有三丫河、 板桥河、乌泥河等。此外,还有人造河流博茂河和塘尾河。
My hometown—吴川
走进吴川,让您领略海滨小城风光 高二6班 康超明 32号
基本概况
吴川市,位于广东省西南 部,面积858.5平方公里,濒临南 海,风景秀丽,是镶嵌在祖国 南海之滨的一颗熠熠生辉的明 珠。 吴川,历史悠久,人杰地 灵。早在新石器时代,吴川的 先民便在这里繁衍生息。秦时 属象郡,西汉初年属南越国地, 三国至南朝宋、齐时期,吴川 先属广州高凉郡高凉县,宋元 嘉二十年(公元443年)于吴川境 内始置平定县,隶高凉郡。隋 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平定县 设置吴川县,距今1400多年。

探究家乡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状况

探究家乡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状况

探究家乡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状况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要求正在迅速扩大。

但是我国的文化产业还处于一种低水平供求平衡和非对称结构性矛盾的状况之中。

中国拥有几千年的丰厚文化积淀,但是文化产业的发展与世界上其他文化产业大国相比却不能相提并论。

究其原因,我觉得主要是我们没有很好地传承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没有从传统文化中提取出新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东西,使中国的文化产业没有真正强大起来。

为了初步探究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寒假里我对家乡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概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在2月10号至2月19号这十天时间里,我通过深入街道社区了解情况,采访有关人员等方式,初步了解分析了家乡的传统文化的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

我的家乡吴川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粤剧之乡,文物古迹多,文化底蕴深厚。

其中最闻名的是骑楼文化、民间艺术文化以及粤剧文化等。

一、骑楼文化骑楼是一种商住建筑,骑楼这个名字描述的是它沿街部分的建筑形态。

它的沿街部分二层以上出挑至街道红线处,用立柱支撑,形成内部的人行道,立面形态上建筑骑跨人行道,因而取名骑楼。

骑楼建筑历史悠久,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具有岭南建筑风格和“中西合璧”特点,集商住于一体。

吴川市文化局陈局长说:“梅菉骑楼古建筑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是我们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但是目前这个社区里的骑楼大多破败不堪,有的被拆毁改建,面目全非……保护骑楼迫在眉睫!在采访当地居民的过程中,一位姓张的老先生说:“昔日的十字街车来人往,商贸业相当繁荣,但近年居民外迁以及经济向外发展,现在这片骑楼有的已经被拆毁和破坏,希望政府能够采取相关措施和政策,保护骑楼。

其实保护骑楼文化更多要靠你们年轻一代。

”一位姓陈的中学生表示虽然自己对骑楼文化了解不多,但是从小生活在此,不希望看着骑楼在一天一天地消逝……采访完后,我感触良多:骑楼文化不仅是家乡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这一社区几代人共同的记忆,我们不能让骑楼文化淹没在历史发展的洪流之中。

吴川

吴川

彭子衡:(1832~1883年)即彭玉,吴川振文 彭子衡: ~ 年 即彭玉, 即彭玉 大寨彭屋村人。曾任深圳大鹏九龙协副将、琼州督 大寨彭屋村人。曾任深圳大鹏九龙协副将、 告授武显将军晋授“振威将军” 抚,告授武显将军晋授“振威将军”。彭玉一生仗 义疏财,赈济灾民,兴办学校, 吴川县志》 义疏财,赈济灾民,兴办学校,据《吴川县志》载: 彭玉曾数次用火轮船运米回吴川平卖赈灾, 彭玉曾数次用火轮船运米回吴川平卖赈灾,救人无 数。 林召棠:( 林召棠:(1786~1872年)字爱封,号市南, ~ 年 字爱封,号市南, :( 吴川市吴阳镇霞街村人。公元1823年(道光三年) 吴川市吴阳镇霞街村人。公元 年 道光三年) 癸未科状元及第,授职翰林院修撰。道光十一年, 癸未科状元及第,授职翰林院修撰。道光十一年, 任陕甘正主考官;道光十三年, 任陕甘正主考官;道光十三年,受聘肇庆府端溪书 院主讲;后回乡寄庐于金莲庵,终老泉林。 院主讲;后回乡寄庐于金莲庵,终老泉林。 陈兰彬:( :(1816~1895年)字荔秋,吴川黄 陈兰彬:( ~ 年 字荔秋, 坡镇黄坡村人,中国近代著名外交家。 坡镇黄坡村人,中国近代著名外交家。咸丰三年中 进士,选拔为翰林院庶吉士。是首任驻美国、西班 进士,选拔为翰林院庶吉士。是首任驻美国、 秘鲁公使,期间,他致力为华工争取权益。 牙、秘鲁公使,期间,他致力为华工争取权益。 1872年带领詹天佑等第一批留美学生官费赴美留 年带领詹天佑等第一批留美学生官费赴美留 学。 张炎:( :(1902-1945年)又名巨炎,字光中, 张炎:( 年 又名巨炎,字光中, 吴川塘缀樟山人。原国民党十九路军爱国将领。 吴川塘缀樟山人。原国民党十九路军爱国将领。 “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成立时任第四军中将 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 军长。后被蒋介石密令委人杀害, 军长。后被蒋介石密令委人杀害,解放后毛主席签 字追认张炎为革命烈士。 字追认张炎为革命烈士。

关于吴川文化的调研

关于吴川文化的调研

关于吴川文化的调研——以兰石镇为例下乡队伍:湛师体科院“情系吴川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调研主题“关于吴川文化的调研——以兰石镇为例调研地点:吴川兰石镇调研队员:黎佩,陈平,杨锦靖,成丽月,莫国炎,梁增云&吴华调研时间:2011年7月16日—7月26日论文摘要: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活动,有利于了解国情,体察民生,增长才干;让大学生贴近社会,坚持书本知识和投身社会实践统一,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把所学和知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提高。

用我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态度,关心社会,深入了解当地独特的地方文化。

在实践中,我们走进群众,深入当地村民,从群众中了解到吴川文化和兰石镇的特色文化,去到镇上的梁氏大宗祠和兰石诗社收集到相关资料,。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告诉村民这是当地的特色文化,让他们为之而骄傲,让他们提高对地方文化的重视,把当地的特色文化传承下去。

我们此次对当地文化调研的目的是要把当地的特色文化如年例,江公诞,诗社等文化宣传出去,尽我们的能力帮助他们把当地特色文化继承发展。

关键字:吴川文化,诗社,年例,江公诞调研方式和研究方法:此次调研活动,我们采取了多种方式,多方面收集资料,在老师和师姐的指导下,我们走访当地村民,从村民口中了解到吴川有冼太夫人庙,有“梅录佬打贼”的美丽传说,有古代海洋文化的典型象征天后庙,还有“吴川三绝“。

除此之外,我们还到镇上的梁氏大宗祠和诗社采访,在这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受到当地文化气氛很浓,梁氏家族历史悠久。

我们还从中拿到了第一手资料,纸质资料。

根据这些纸质资料和村民的口述,我们对当地的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正文:2011年7月16日到7月26日,我们“情系吴川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来到湛江吴川兰石镇博崖小学进行为期十天的支教活动。

我们以“关于吴川文化的调研——以兰石镇压例”为本次下乡的调研主题。

自古以来,吴川文化就比较活跃,人文蔚盛,是驰名古今的文化之乡,有很多具有浓郁乡土气味的、古朴的民间文艺活动。

我的家乡—吴川

我的家乡—吴川

怀有“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思想,怕男女同走一条桥,免不了摩肩擦背,
于是又改搭男女二桥,还把女桥盖住,装饰一番,越装越美,便 成了“花
桥”,相传至今,红男绿女相拥雀跃,热闹非凡。
• 解从放此后后,,1花9桥57便年第,一为次了有方了便自群己众固,定镇“政住府在址上”隔。海20村01江年面元上宵建,起除一保座留水上泥隔桥, 海花桥张灯结彩供游人游览外,还在风景秀丽的江心岛搭起一座花桥。花桥 设计既继承传统,又具有时代气息。为安全起 见,2001年以来,已改用通 往江心岛的钢筋水泥大桥装饰,桥长数百米,宽约十一米,桥边摆满鲜花, 插满彩旗,挂满名人书画,装上彩灯,甚是雄伟壮观。
飘色
吴川飘色始于清代,以儿童乔装各种人物,站或坐在“色板”上面,在游行时手舞足蹈,飘飘如仙,惊 险美妙,被誉为“隐蔽艺术”和“东方飘游艺术”。
• 吴川飘色1992年和1997年两次晋京参加央视春节联欢晚会,2003 年吴川飘色造型作品晋京参加中国 首届文物仿制品既民间工艺品展,荣获金奖。吴川飘色乃“三绝”之首,早已闻名中外,被誉为“隐 蔽的艺术”和“东方飘浮艺 术”。2005年,吴川飘色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2006年6月,应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邀请,吴川飘色参加了7月1日在香港 举行的香港各届 庆回归暨特区政府成立九周年庆典大巡游活动,深受各界人士的好评,香港各大报刊、电视台作了专 题1套报铜道奖。。2020060年7年元,宵吴节川,飘吴色川被举列办为全“国国首家届第“二鼎批龙非杯物”质飘文色化大遗汇产演名,录吴”川。飘色3套获金奖、4套银奖、
我们还有 吴川三绝
吴川市是广东省湛江市县级市,该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风 俗传统源远流长,吴川市梅菉镇2000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 艺术之乡”,黄坡镇 2005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 之乡”,吴阳镇2005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2008年该市被广东省授予“诗词之乡”,还 被世人们誉为“粤剧 之乡”、“泥塑之乡”、“木偶之乡”。 吴川市的飘色、泥塑、 花桥被誉为“吴川三绝”,吴川泥塑2007年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 化遗产名录”,吴川飘色2008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录”。

吴川市吴阳镇古建筑保护的问题研究

吴川市吴阳镇古建筑保护的问题研究

吴川市吴阳镇古建筑保护的问题研究广东省吴川市吴阳镇古建筑众多,代表了吴阳镇悠久的历史文化。

但其古建筑大多年久失修,毁损严重,有些修复却面目全非。

通过调研分析,发现这些问题是由缺少专门保护机制,受台风,水灾等自然因素损害以及资金与技术缺乏等原因造成的。

探讨的解决对策是,将古建筑保护纳入吴阳镇等相关政府部门的政绩考核、加强防灾减灾措施以及形成良性循环的保护模式。

标签:古建筑;问题;保护模式;研究1引言古建筑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古代文化的见证,因此,保护古建筑成为人类至关重要的任务。

广东省吴川市吴阳镇的古建筑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洗礼,走过了时代的变迁,如今大多数年久失修,毁损严重,资金技术严重缺乏等难题,亟待解决。

本文就吴川市吴阳镇古建筑保护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措施。

2吴川市吴阳镇古建筑的现状与保护问题2.1吴川市吴阳镇概况。

吴川市吴阳镇位于吴川市西南部,东濒南海,西襟鉴江,地处鉴江出海口,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多台风暴雨天气。

据统计信息可知,吴阳镇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本年累计10 688万元,比上年增幅55.4%。

2005年,吴阳镇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也是广东粤西著名的历史文化古镇,有“名胜古迹冠吴川”之称。

2.2吴川市吴阳镇古建筑的现状。

吴阳镇文物古迹甚多,有建于南宋的极浦亭,元朝的圣殿学宫,明朝的双峰塔,清朝的状元故居、状元坊,明朝的南城门,民国时期的中山纪念堂等,还有巷门寨东炮台、止寮港,县志记载:“此地富庶曾为六邑之最”。

故有“金芷寮,银赤坎”之说。

但巷门寨东炮台、止寮港已成为遗址,不复存在。

如今尚存的众多古建筑中,仅有极浦亭、双峰塔、状元故居及状元坊曾修葺过,而其他古建筑年久失修,原时的恢宏建筑,只能在书本及网络图片中得知,让人不禁惋惜。

2.3吴川市吴阳镇古建筑保护存在的问题2.3.1部分古建筑年久失修。

吴川市吴阳镇古建筑众多,但不乏有年久失修的,如明朝的南城门和民国时期的中山纪念堂。

吴川区域的调研报告

吴川区域的调研报告

吴川区域的调研报告根据对吴川区域的调研,以下是我的报告:一、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吴川位于广东省湛江市东南部,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东临浙江温州,南临福建福州,西接广西南宁。

吴川区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系发达,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农田、河流和山岭等。

二、人口和文化吴川区域人口约为300万,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海南裔、客家裔等。

吴川区域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海洋文化和渔业文化。

在文化方面,吴川区域有丰富的传统节日、民俗和手工艺制作技艺,如船歌、龙船节和花灯等。

三、经济发展吴川区域的经济以农业、渔业和工业为主。

农产品主要有水稻、茶叶、水果、花草等,渔业资源丰富,海鲜种类繁多。

工业方面,吴川区域有发达的渔业加工和制造业,如造船、纺织、机械制造等。

四、交通和基础设施交通方面,吴川区域有发达的陆路和水路交通网络。

陆路交通主要有高速公路和铁路,便于与周边城市和省内其他地区的联系。

水路交通主要有港口和航道,为吴川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

基础设施方面,吴川区域有完善的公共设施,包括医院、学校和购物中心等。

五、旅游资源和发展潜力吴川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如海滩、温泉、古镇、庙宇和红色旅游景点等。

吴川还是中国渔民文化之乡、中国船民之乡,具有独特的海洋文化和渔业文化。

这些资源和文化为吴川区域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六、社会问题和环境保护吴川区域在经济发展快速的同时也面临一些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城市交通拥堵和老年人口增加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吴川区域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措施,改善交通设施和加强社会福利建设,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七、发展战略和未来展望吴川区域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继续发挥自身的优势,进一步发展农业、渔业和工业,并加强旅游业的开发。

可以借鉴周边地区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和交流,提升吴川的竞争力。

此外,还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问题的解决,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生活环境。

吴川人文环境生活环境分析

吴川人文环境生活环境分析

吴川人文环境生活环境分析
吴川是湛江地区思想文化最开放的县城,在语言、风俗、观念等方面都有着独特风格,与湛江其他县区有很大的不同。

吴川是著名的建筑之乡,数百名亿万富豪多为包工头出身,是全国富豪数量最多的县级市。

吴川市大部分地区属鉴江下游冲积平原和半平原。

全市地势北高南低,缓向海倾斜,没有明显山脉。

地形大致分为低丘、平原、台地和沙土四类。

西北、东部是低丘陵地区,占市总面积30%。

山丘一般高20~30米,最高塘特思山(尖山岭)海拔172米,浅水高罗大岭海拔65米,板桥丽山(高山岭)海拔56米。

中、南部一片平原;海拔最低0.86米。

台地10~20米,分布于东南部和中部。

沙土分布于东南沿海一带。

吴川属亚热带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高温多雨,据气象部门统计资料(1963年~2000年)分析,多年平均日照总计为2008.2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5%;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5.7℃,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8℃;冬季平均17.9℃。

年均降雨量为1597.8毫米。

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点,冬季以偏东北风为主,夏季多从海洋吹来温暖湿润的东南风。

气候宜人,春秋温暖,夏季较热,冬季无霜雪,全年阳光充足,四季常青,一片南国风光。

吴川家乡的传统文化研究内容和意义

吴川家乡的传统文化研究内容和意义

吴川家乡的传统文化研究内容和意义吴川是一个充满独特魅力的地方,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

对于吴川家乡传统文化的研究,不仅仅是对过去的追溯,更是对当代生活的启示。

下面将全面介绍吴川家乡传统文化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一、研究内容1.传统节日:吴川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传承了许多古老的习俗和庆祝活动。

研究人员可以从历史、文化、宗教等多个角度来深入探究吴川这些节日的起源、演变和意义。

2.传统艺术:吴川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艺术形式,如粤剧、木偶戏、舞龙舞狮等。

这些艺术形式承载了吴川人民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精神,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考察这些艺术形式的历史渊源、表演技巧和传承情况,来探讨吴川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3.方言与民俗:吴川话是吴川人民独特的方言,研究方言可以揭示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社会关系和文化传统。

此外,吴川还有许多传统民俗活动,如婚礼习俗、丧葬仪式等,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调查和记录来了解吴川的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

4.历史变迁:吴川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有着丰富的历史变迁经历。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查阅史料、走访老辈人员等方式,来还原吴川的历史图景,了解吴川人民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生活状况和文化发展。

二、研究意义1.保护与传承:吴川家乡的传统文化是宝贵的文化遗产,研究传统文化有助于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人类精神财富。

只有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才能确保吴川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2.促进文化自信:研究吴川家乡的传统文化可以激发人们的文化自信心,让人们更加自豪地认识和宣扬自己的文化。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地方的独特标志,只有深入挖掘和发扬传统文化,才能促进吴川人民的文化自信。

3.促进旅游发展:传统文化对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吴川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研究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和了解,也可以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4.丰富精神生活:研究吴川家乡传统文化可以为人们提供更丰富的精神食粮,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调查文物古迹总结体会

调查文物古迹总结体会

调查文物古迹总结体会篇一:心得作业《广东省湛江市吴阳镇文物古迹珍惜调查》心得体会摘要:当前,咱们在面对着日新月异的世界转变,咱们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是一大笔无法估量的财产,而关于研究咱们的历史文物去咱们了解国学,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有重要意义。

可是,在无情岁月的冲击下,咱们的文物已经渐渐得失去往昔的光荣;更多的文物在自然及人为的双双层损害下,受到了及其严峻的破坏。

对此咱们小组开展这一课题,即:关于“‘百年古镇’之一的吴阳镇文化古迹的破坏与珍惜”。

这次咱们通过对古迹的网上查找资料,实地调查和访问本地居民,了解到了:本地居民珍惜文物意识低,漠视这些文物的历史价值,文化古迹的破坏很严峻。

这一行为令人心寒。

这次咱们所去调查的地域是百年古镇之一得吴阳镇。

吴阳镇位于吴川市西南部,东濒南海,西襟鉴江,地处鉴江出海口,距吴川市区仅15千米,至湛江市区35千米,是广东省中心镇之一,XX年9月,荣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殊荣。

自隋朝到解放前夕的一千三百连年里,吴阳为历代吴川县城所在地,是那时吴川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古代吴川八景,吴阳独占六景,即“延华弄月”、“文翁耸翠”、“限门飞雪”、“极浦渔归”、“一览凭高”、“东海朝阳”。

那时芷寮港是唐宋至民国近千年间的南方大港,停泊来自海内外的船只不下千艘,帆桅数里。

县志记载,此处富庶曾为六邑之最,故有“金芷寮、银赤坎(今湛江港)”之称,可见其地位之高。

公元一七七三年,宋朝宰相陈宣中曾到过吴川(旧时吴阳),并留下一首著名的《过吴川·宿极浦亭》七律诗。

在人材方面,加倍涌现了粤西唯一状元——林召棠,历代计有进士8人,举人50人,总兵、乡贤等多不胜数。

吴阳镇旅行资源丰硕,文物古迹甚多。

“吴阳自古多骚客,醉赏流连不欲还”,吴阳乃仙境胜地,名胜古迹冠吴川,有始建于南宋的极浦亭,元朝的圣殿学宫,明代双峰塔、上郭念书楼,清朝的状元故宅、状元坊。

可是如此漂亮的文化小镇,在咱们眼中却??。

吴川——我的家乡

吴川——我的家乡

吴川泥塑作品
•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晚,踏着夜色,游人倾城而出 ,拥向花桥。花桥是由吴川市梅录镇上隔海村群 众装饰的。他们把梅江上一座桥梁点缀得花团锦 簇,灯火辉煌,桥头龙飞凤舞,逼真动人。远远 望去,犹似一条火龙腾出水面,横跨梅江,气势 磅礴,无比壮观。走近花桥,桥的两侧,鲜花争 妍斗丽,诗书画高悬,彩灯交辉,倒映水中,任 人欣赏,随人联想。花桥与泥塑、飘色,被誉为 梅录元宵“三绝”,多次被广东电视台摄入荧屏 ,响誉中内外。
飘色掠影
吴川 飘色 作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时代 楷模
那些可爱的小脸
吴川泥塑
• 吴川泥塑又称"泥公仔",源于唐末宋初,由梅 菉镇瓦窑村民兴起。唐代时,佛山廖岭居民迁 移至此,从此,佛山石湾精湛的陶瓷工艺传入 吴川。唐代中期,有一年元宵节,一些陶工闲 来无事,便重操旧艺自娱,随手用陶泥捏起一 尊小泥塑,岂料吸引不少观众围观,次年别的 陶工也来捏泥人凑热闹,陶工们加大数量,观 众人数也随之上升。到后来,拜师学艺,纷沓 而至,当地逐步兴起制陶,这就是吴川群众性 泥塑活动的起源。
我的家乡,我来秀
中文系12级语文教育3班北区2413
中国民间艺术之 乡——吴川
简介: 吴川市的飘色、泥塑、花桥 被誉为“吴川三绝”,吴川泥塑 2007年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 遗产名录”,吴川飘色2008年入 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简介:飘色源于清末年间,堪称南国民间艺术的一株绚丽 的奇葩。所谓飘色,即是由若干人推着一座色板, 色板上装饰着固定姿势的人物。 人物只靠一根看不见的色梗支撑着,在高可逾人的 空中手舞足蹈,飘然欲飞故而叫飘色。 飘色的人物形象普遍是按戏剧人物的艺术造型设计 和打扮的。其内容有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或现 代题材。 飘色一般由2至6岁左右的儿童上板乔装打扮。

基于吴川飘色传统文承创现状的调查论文终稿.doc

基于吴川飘色传统文承创现状的调查论文终稿.doc

基于吴川飘色传统文承创现状的调查论文终稿基于吴川飘色艺术文化承创现状的调查以发源地黄坡镇为例摘要随着21世纪经济科技文化的飞速发展,各种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不断更新,一些地方特色传统艺术文化在各种各样的文化交融中不断被稀释,以至于面临濒危的窘境。

吴川飘色毫不例外,为了深入了解吴川飘色的承创现状,本文从当地人对飘色文化的了解、飘色的今昔对比、继承与保护状况等方面进行调查并且分析和讨论吴川飘色文化面临的问题,提出传承、保护及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吴川飘色承创现状保护对策引言被誉为南国民间艺术的一株绚丽奇葩的吴川飘色艺术文化始于清代末年,其发源地在湛江市吴川的黄坡镇,由民间艺人陈趣珩创始,后由其子继承并发展改进,在1930年黄坡镇沙岗年例上首次演出而轰动周围地区。

传统的吴川飘色与花轿、泥塑合称为“三绝”,每逢过年的元宵节,吴川当地都会举行盛大的飘色游行,宏伟壮观的游行队伍延绵至数公里。

1946年,为庆祝日本投降,在吴川梅箓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飘色游行,其后逐渐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吴川飘色艺术文化,在文革时期,受到左倾的影响,飘色几乎处于灭绝的状态,后来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吴川飘色迎来了新的春天,到了1990年达到了最为辉煌的时期。

1992年首次走进了春晚的舞台,2000年国家文化部授予吴川梅箓“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广东省文化厅授予黄坡镇“广东省民间艺术之乡”,吴川飘色曾经在各个巡游汇演中获得了不少的奖项,并且入选了第二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

吴川飘色作为一种艺术,一种文化,不仅是当地特色文化的根,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但是随着现代经济、科技、文化的日益发展,在当下后现代文化和现代思潮的冲击下显得岌岌可危。

人们的思想观念在不断的变化,审美视觉也在不断的更新,像吴川飘色这样的土生土长的根文化的更新改进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物质文化需要,因此,人们失去曾经对飘色的热情,对文化的追求与奉献。

即使吴川飘色略有名气,获得过不少奖项,甚至入选省级、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不论是群众还是政府都没有做好相关的继承承与创新,以至于一些热爱文化的民间艺术团体也力不从心,任由其自生自灭。

吴川文化传统

吴川文化传统

吴川文化传统
吴川,位于广东省茂名市,是一个充满着浓厚文化传统的地方。

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民俗文化,以及独特的地方风情,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

吴川的文化传统可以追溯到古代,这里曾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许多古老的建筑、传统的手工艺品和民间传说。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吴川木偶戏,这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形式,以木偶为表演主体,结合音乐、舞蹈和唱腔,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吴川木偶戏源远流长,至今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和传承。

除了木偶戏,吴川还有许多其他传统文化活动,如舞龙舞狮、民间音乐、传统节日等。

这些活动不仅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在吴川,每逢传统节日,都会举行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让人们在欢乐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吴川的文化传统还体现在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上。

这里的人们重视家庭、尊敬长辈、注重礼仪,传统的道德观念贯穿于他们的日常生活中。

同时,吴川人民勤劳勇敢,有着独特的民风民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随着时代的变迁,吴川的文化传统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人们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在与现代文化相融合,创造出更多新的文化元素。

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使得吴川的文化传统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活力和魅力。

吴川文化传统,是这片土地上独特的文化符号,也是吴川人民的精神家园。

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传承着民族的文化,是吴川人民自豪和骄傲的象征。

让我们一起走进吴川,感受这片土地上千年的文化传统,领略这里独特的风情和魅力。

粤西古城:吴川的来历及历史缩影

粤西古城:吴川的来历及历史缩影

粤西古城:吴川的来历及历史缩影吴川是一座滨江临海的城市。

作为广东的省辖县级市,吴川目前由湛江市代管。

吴川位于广东省西南部,鉴江下游。

它东邻电白,南濒南海,西接廉江,西南连湛江坡头,北与化州市、茂南接壤,区域总面积848平方公里。

吴川地处粤西最大河流鉴江下游,市区三面环江,一面靠海,全境东西长53公里,南北宽45公里。

吴川的海岸线全长70.02公里,海湾多且美,礁石众且奇,一湾一画,一石一景,海岸绵长,海沙无垠,吴川的旅游资源相当丰富。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吴川常住人口907354人。

静美的吴川海湾1.名字来历早在新石器时代,吴川先民古越族人便在岭南鉴江下游一带繁衍生息。

考古学界近年来研究发现,吴川在秦代之前已经存在灿烂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高度文明。

元嘉年间(424年-443年),刘宋政权置高凉郡平定县,为吴川县前身。

隋开皇九年(589年)春,废平定县,改置吴川县,吴川之名始见《隋书》。

吴川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古时,吴川境内东郊有吴家地,纳三川(江)之水(鉴江、袂花江、梅江),故曰吴川。

(古名:又名吴江。

历史上属高州府) 还有一种说法,吴川之名由“五川”的谐音而来。

吴川市内纵横交错五条河流,分别为鉴江、梅江、板桥河、塘缀河、乌泥河,合称“五川”,“五川”与“吴川”音似,故称吴川。

广义上的吴川境地包含今坡头区、麻斜、特呈岛、南三岛、硇洲岛和调顺岛,吴川话分布区涵盖坡头、南三等地。

)吴川及周边地图2.梅菉吴川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梅菉是粤西有名的商埠古镇之一,“东通广肇,西达廉琼,南连吴水,北控高城”。

自古有“小佛山”之称。

1994年5月,广东吴川撤县建市,吴川市治在梅菉镇。

梅菉镇(1996年改为街道办事处)是吴川市(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交通中心。

早在明朝已建立“梅菉”圩场集市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梅菉,原为圩名。

最初在梅菉头集市,后迁至龙窖(即今梅菉镇向阳市场附近)集市,统称为梅菉圩。

吴川飘色_精品文档

吴川飘色_精品文档

吴川飘色《吴川飘色》1. 引言吴川,位于广东省珠江口东岸,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城。

如今,吴川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成为了海内外游客眼中的热门旅游目的地。

吴川的美丽自然风光和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使得这个小小的城市散发着迷人的色彩,被赞誉为“吴川飘色”。

2. 自然景观吴川被毗邻南海和珠江口的海水环绕,让这里拥有了壮丽的自然景观。

海岸线上的沙滩,宽广而洁净,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欣赏海浪拍岸的美景。

此外,吴川还拥有美丽的山水资源,云雾缭绕的山脉和蜿蜒曲折的溪流,使得整个城市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大自然赐予吴川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3. 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吴川保存了许多重要的文化遗产。

例如,历史悠久的吴川古城,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融合了海洋文化和传统文化,保留了许多古建筑和石刻,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一览古城的风采。

此外,吴川还有众多的寺庙和庙会,如万佛寺和观音庙,它们是吴川的宗教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参观者感受吴川飘色的好去处。

4. 美食文化吴川也以其丰富的美食文化而闻名。

吴川的海鲜是当地的特色美食,新鲜的海鲜和独特的烹饪方式使吴川的海鲜天然鲜美。

著名的吴川鱼生是一道非常受欢迎的菜肴,由新鲜的生鱼片和香料拼合而成,口感鲜美,色香味俱佳。

此外,当地的小吃也是不可错过的,如吴川烧麦、沙茶面等,都是美食爱好者们的最爱。

5. 民俗风情吴川还保留了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

传统的舞狮和舞龙表演,是吴川人民在重大节日和庆典活动中常见的形式,为整个城市增添了喜庆和热闹的气氛。

此外,吴川还有独特的传统手工艺,如瓷器制作、雕刻和竹编等,这些传统技艺代代相传,至今仍然充满了吴川的乡土气息。

6. 旅游活动吴川每年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旅游活动,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客。

例如,每年的吴川国际龙舟锦标赛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和欢乐气氛的活动,届时,各国的龙舟队伍将在吴川的河流上展开激烈的角逐。

此外,吴川还有著名的“国际青年赛艇邀请赛”和“吴川海角国际风筝冲浪邀请赛”等水上运动赛事,吸引了众多健身爱好者和观众前来观赛。

关于吴川的习俗文化

关于吴川的习俗文化

摘要:通过记叙了广东湛江吴川的习俗文化,如吴川三绝“飘色,泥塑,花桥等”,年例等,从中更描写了这些习俗文化近年来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当地人民的影响以及对习俗文化保护工作的影响等,保护吴川的习俗文化,不仅只有利于一地习俗文化的传承,更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政府和人民应共同保护珍贵的习俗文化。

关键词:吴川,习俗,三绝,年例,姜饭,发展,传承正文:“我的家乡在广东湛江吴川,这里的交通便利、气候宜人、海产丰富、地灵人杰,这个边陲小县曾经在清代出了一个状元,状元的名叫林绍棠,他虽然没有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辉煌的一笔,但也足以勉励吴川学子努力学习,发奋图强了。

吴川虽然只是南海边上的一个小县城,但也有着独特的风俗文化之韵。

细想吴川的习俗,当从吴川过年风俗说起,春节之时,吴川各村“做年例”,年初一有醒狮上门贺年,元宵前后,摆泥塑,游花桥,观飘色等。

过了年,吴川更有“二月二”做田艾;端午节扒龙船,赶“水鬼”;拜“鬼节”,祭祖宗;冬至腊味姜饭香等习俗。

大年刚过,家乡各村镇的“年例”就陆续开始了,伴着潇潇的春雨,“年例”向我们走来了。

整个正月期间,城乡之间,到处都能听到远远传来隐隐的锣鼓声、鞭炮声。

“年例”,顾名思义就是一年一度的,一个村子一年之中在一个固定的日子里做“年例”。

“年例”传说源于“元宵节”,但“年例”的时间范围却比元宵节宽泛得多,以选择在元宵节或元宵节前后做“年例”的居多,各地因地理位置和族人姓氏的差异,所定的日子而有所不同。

一村过年例,周围村庄百姓都来看热闹助兴,家家户户大摆筵席招待亲朋好友,这时,主人认识的客人带着主人不认识的客人都来了,主人也毫不见外,一律热情款待招呼茶饭,大家便很快融为一体,无拘无束地谈笑风生,吴川人也因此留给客人热情好客的好印象。

飘色、花桥、泥塑被誉为“吴川三绝”,2000年,国家文化部命名吴川市梅菉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飘色、泥塑)”,吴川飘色——八仙过海广东省文化厅命名黄坡镇为“广东省民间艺术之乡(飘色)”。

说说吴川市的来历

说说吴川市的来历

说说吴川市的来历《郡县释名》:“县西一里有吴川水,源从鉴江,至化州纳陵、罗诸水,至县北二十里铺脚村复纳浮山水,流至合江渡下分为三川,旋绕于县之南,复合为一,至限门入于海。

因以吴家地为县治,遂名。

”秦属象郡。

西汉属南越。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置州、郡、县,属交州合浦郡高凉县。

三国时,属东吴广州高凉郡、高兴郡高凉县。

晋属广州高凉郡高凉县。

南北朝时期宋元嘉年间(424年—453年)始置平定县(吴川县前身),属广州高凉郡。

齐仍之。

梁、陈属扬州高兴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平定县改置吴川县,属扬州高凉郡。

唐属邕管都督府罗州招义郡。

五代南汉属罗州。

宋开宝五年(972年)废罗州属广南西路辩州,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改辩州为化州,吴川随隶化州。

元朝,吴川县属湖广行省化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吴川县属广东省化州府。

洪武九年(1369年)改广东省属高州府。

清沿明制仍属高州府。

民国二年(1913年),吴川县属广东省高雷道。

民国十四年(1925年)吴川县属广东省南路行政委员公署。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吴川县属南区绥靖公署。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吴川县属广东省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吴川县属广东省第十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11月17日,吴川获得解放。

1950年,吴川隶属广东省南路行政督察专员公署,9月,属广东省高雷区专员公署。

1952年5月与梅茂县合并为吴梅县,1953年4月改称吴川县,属广东省粤西区行政公署。

1956年属广东省湛江专区专员公署。

1958年10月,吴川与化县合并为化州县,1961年4月分县,恢复吴川县,仍属湛江专区专员公署(1968年,因文化大革命改称湛江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0年湛江专区改称湛江地区,吴川县属湛江地区行政专员公署。

1983年9月,湛江地区建制撤销,湛江市和茂名市改为省辖市,原湛江地区所辖的吴川、徐闻、海康、遂溪、廉江县划入湛江市。

湛江吴川:回不去的故乡

湛江吴川:回不去的故乡

湛江吴川:回不去的故乡小林的故乡,是湛江吴川,在南中国海边,雷州半岛与大陆连接处,有漫长海岸线的小地方。

近三十年,吴川在经济领域甚为有名,以建筑工程质优诚信而享誉珠三角,号称“北有温州,南有吴川”(在广东人的眼中,除了海南,其他省份都属于北方)。

由此涌现大批包工头,大浪淘沙,一些成长为土豪,另外大部分人则在竞争中沉沦。

就像大多数倚赖劳动力输出的地区,吴川土豪不少,但本地经济滞后。

鉴江是吴川的母亲河,入海口处冲积出的大片平原良田,使这里宜于种植,也盛产海河交界处的咸淡水浅海海鲜。

家门口的土地庙,逢年过节,鞭炮声便会日夜轰鸣。

吴川曾是历史悠久人文蔚盛之地,近代风云变幻之下,使这里像中国大多数曾有文化的地方,文脉渐衰。

改革开放之后,这里的名人只出包工头。

新建了许多庙,不问苍生问鬼神。

过年时,祠堂练习舞狮的少年。

大批年轻人,只有在过年的时在街头出现。

那几天,街上的海鲜价格会暴涨,平时半死不活的几家酒吧卡拉OK夜总会,也将迎来一年一度的旺季。

春节,除夕晚上人们彻夜燃放鞭炮,正月初一的清晨,所有的村庄都会笼罩在呛人烟雾中,这是我印象中的过年的味道。

除夕晚上守岁可以做的事,是从鞭炮的响度和长度,判断人家的有钱程度,也可以由此推测中国过去一年的经济发展。

如果那晚的鞭炮普遍特别长特别响,证明珠三角那年经济很不错,大兴土木,外出务工的人普遍赚到了钱。

每年游神那几天,六爹总会特别意气风发。

一把唢呐吹得中气十足,还经常带着俏皮的花腔。

他说,你们年轻人再不学这手艺,就要失传了。

吴川的菩萨们,特别亲民和善,每年开春,总会由打扮成清兵的年轻村民抬着,看望治下的每户人家,接受供品和跪拜。

这个活动称为年宵,由此衍生了吴川著名的飘色、泥塑、纸扎艺术。

据说正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又据说由于操作不力,被邻近的茂名把名额抢去了。

年轻人总是很踊跃去抬菩萨,以求未来一年风生水起,财源广进。

年宵的春游,阿嫦因为长得不错,每年都会被选为舞龙头的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吴川历史文化的调查报告调查目标:1、了解湛江吴川的传统历史文化及其意义2、探究吴川文化效应与经济发展的对接点3、走出一条具有吴川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调查时间:2012-2-6至2012-2-8调查对象:吴川市民间艺术协会梅菉头分会前副主席曾李琳调查方式:采访法、访谈法;查阅相关书籍及吴川文化馆档案正文:走进历史文化名城,见证时代风云变幻。

钩沉历史,关注现实,烛照未来;我通过查阅资图书、对当地访问的方式进行调查,收集资料,从而为建设吴川文化大市摇旗呐喊,为开发历史资源推波助澜,为弘扬吴川文化放声高歌。

在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东省吴川市的经济和文化发展评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新出台的建设法规以及国内其他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模式,并依据吴川市政府最新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文化指标数据,对吴川的经济、文化进行对接分析,进而提出一条比较适合川未来的发展之路。

一、民间“东方隐蔽艺术”——吴川飘色始于清代的"吴川飘色",堪称南国民间艺术的一株绚丽的奇葩。

所谓飘色,即是由若干人推着一座"色板",色板上装饰着固定姿势的人物。

这些人物只靠一根看不见的"色梗"支撑着,在高可逾人的空中手舞足蹈,飘然欲飞故而叫"飘色"。

特别奇妙的是,在空中飘动的人物的立足点只是踩着一根缨枪或剑尾上;更有趣的是,有的角色还踏着活生生的动物(如公鸡、白鸽、鲤鱼、金鱼等)在行进间手舞足蹈,给予人们一种神秘感。

飘色的人物形象普遍是按戏剧人物的艺术造型设计、打扮的。

其内容有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或现代题材。

一板飘色往往就象一座流动的小舞台表现着一出精彩的历史特写镜头。

据了解,当地家长们都争相让自家的孩子扮演飘色的原因,一是出于喜欢;二是荣耀心理,扮演孩童在同伴中可以炫耀;三是觉得扮演飘色的孩子会得到神灵的眷顾保佑,顺利成长,因为年例是为神做的。

从民间艺术普遍的历史源头和飘色活动的全过程看,早期吴川飘色确实与“游神赛会”有关,是民众祈求保平安、赐丰年的祭神求福活动。

我认为,吴川飘色的起源,是上述三种说法的结合。

现代吴川飘色经过多年演变,已和封建迷信脱离关系,逐渐成为一种健康的文化艺术。

我们看到的历史仅仅是文本的,此中该凝结着多少先人的心血?!吴川民间艺术协会主席告诉我:“正想着如何利用先进手段,突破现有的飘色造型和技艺,使之受到越来越多的游客青睐。

”民间艺术的火把,就这样一步步的传承发展下来,更需要很好的继承下去。

二、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审视吴川吴阳的文化内涵所在以历史视角看待吴阳文化的底蕴,去粗取精,传承历史文化。

一千多年的文化积淀使吴阳文化日益显示其不同寻常的魅力。

发展吴阳文化产业须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和分析本地的文化遗产,梳理出具有产业开发价值和竞争优势的文化资源,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后劲十足的现代文化产业。

2004年中街村斥巨资开展文明建设工程暨极浦亭扩建配套工程,恢复了极浦亭原貌;霞街村状元故居、状元坊、林召棠纪念馆,今日尚存或者重修。

虽然状元公没什么惊天动地的贡献,但自出状元,吴阳就成了名人眼里,书香之乡。

当地政府官员和人民,敏感地抓住了这相对吴阳甚至整个粤西地区来说稀有的文化资源,把它无限放大。

在林召棠家乡霞街村建起了纪念馆,把林召棠画像、书法、诗词、中状答卷、题匾等等文物集中在纪念馆中,以供游人观赏学习。

现在,在政府和群众的支持下,有关状元的许多文物古迹已修复,其后代为有状元而自豪,经常邀集文人雅士到来赏花吟诗,大有状元文采之风貌。

文屋村同样借助历史名人效应,建设集文学研究、名人纪念、传统教育、文化博览、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文天祥纪念馆,形成“爱国主义文化产业”。

这些成功的实践都揭示了一个简单而实在的道理:只要我们善于发掘和利用历史文化瑰宝,就可以实现发展文化经济和传承历史文化的双赢。

以现实视角看待吴阳文化的个性,扬优成势,发展特色文化。

在张扬个性中释放文化魅力,在凸现特色中彰显文化优势,这是我们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个基本方向。

因此,发展吴阳文化产业关键是要瞄准其独具特色的“文化富矿”,寻求启动“文化资本”的突破口。

当地远近闻名的梅花诗社借助蛤岭村“十里荷塘”的魅力,每年举办好几场“赏荷吟唱会”,届时大江南北、镇内镇外文人云集,不仅繁荣了当地的诗词文化产业,而且极大地推动了其它产业迅猛发展。

城里村充分发挥原吴川县城的优势,组织粤剧团开场,让来访游客在领略古镇风貌的同时,感悟粤曲神韵。

蛤岭村、芝霭村依托优美的自然景观、丰富的人文景观,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倍受国内外游客青睐。

实践证明,在特色上做文章,在优势上下功夫,吴阳文化产业发展才能迅速形成优势积聚和扩张效应,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吴川文化效应与经济发展的对接点众所周知,吴阳镇是粤西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是历代吴川县城所在地,清末状元林召棠出自吴阳。

同时它也是吴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建设最好的镇之一。

上面我们提到粤西状元林召棠,他就出自吴阳镇霞街村。

霞街村2004年1月被湛江选为特色文化村后,大大激发了该村村民建设美好家乡的热情,村中外出经商的村民不但捐款100多万元建设灯光球场,铺设红砖及硬底化的水泥砂石大道三条,还组织成立“文明建设基金”,努力提高霞街的文化品位,争取把霞街建设成全省甚至全国的文化村庄。

文化是一种态度,霞街村对于先贤的态度,反映出他们的文化心态甚至文化水准。

我们说文化建设就仿如留住雪泥鸿爪,并使其效用得以放大。

像吴阳镇文屋村斥巨资建文天祥纪念馆,固然有发展当地旅游市场的因素,但他们想的更多的是在村中建一间文天祥纪念馆比建一间文化室更合适:原因一则纪念祖宗,二则可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育子孙世世代代树立有正气的人生观。

在纪念馆建设中,该村村委遍请文史名家、顾问筹划,收集大量名家的题书作画以及文天祥墨迹,再精雕细刻地加以建设,那就形成了文化的乘数效应了。

四、走出一条具有吴川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回顾调研采访历程,不辞劳苦为份内之事,同时有个问题也一直在我脑海盘旋:目前我国历史文化名镇众多而类型相似,吴川如何从这些历史文化名城中脱颖而出呢?我归纳了一下吴川的三大特色:即文明村庄、人文文化和名胜古迹。

如果将这三者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并结合自身经济发展情况,必将走出一条吴川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下面是对吴川未来发展之路的意见:1、明确自身的价值定位。

一是,针对自身独有的文化特性为今后发展方向定位,比如霞街村的状元文化、中街村的诗词文化等;二是对自身保护与发展之间关系定位。

前者决定后者,后者反作用前者。

历史文化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无论就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还是科学价值都是无法替代和模仿的。

吴阳应该将自身发展定位为历史文化的传承与现代文明的交融地,以人文环境作为自身发展的基础,是保持自身竞争力,在众多面貌趋同的城镇中脱颖而出的基本条件。

2、传承村镇传统文化。

我们知道历史文化名镇决非建筑和山水的简单叠加,而是有鲜活生命的文化存在,是活的文化景观。

吴川的发展,应该从自身历史脉络出发,寻找属于自己的情感归宿。

那些古朴自然的砖路、老屋和庙宇不仅是吴川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也是保证古镇独有韵味和历史人居功能的重要因素;勤劳精巧的风俗传统,温文平和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崇尚秩序和重视文教、尊重知识和人才的风气,被视为当地经济高速增长的有力支撑。

3、加快城镇文化阵地建设。

努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文化产业搭建舞台;创建文化示范基地,并要对基地建设情况进行验收,每个基地都要有独立的活动场所、专业的创作骨干和周详的活动计划;开拓文化市场,对文化产业采用项目化的运作方法,必将促进了产业水平的整体性提高,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吴川文化产业品牌。

参考文献1、吴川市地方志办公室编《吴川县志》中华书局出版2002年~2011年版2、叶春生《岭南民间文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3、吴川市文化馆档案《吴川三绝》备注:具体访问记录见下文附表,被采访者:曾李琳附表:吴川市民间艺术协会梅菉头分会前副主席曾李琳的访问记录采访:杨XX由于事先准备不够充分,我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曾老夫人,她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她的成长史也是飘色的传承史,得知我是学生,并且访问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并热爱这种艺术,老人家可乐了,很热情的拉着我的手,来,来,来,这边坐,还亲自给我冲茶,笑着说,有啥要问的,尽管问。

(以下人物称谓均取姓氏)杨xx:“曾奶奶,你可以简单介绍一下飘色这种艺术吗?”曾李琳:(老人想了想)本地的(飘色)起源于清代,简单地说,就是在色板(或色台)上装扮成各种固定姿态的人物,因其有凌空、飞飘之感,而又流动游展,这就是“飘色”得名的由来吧杨:“噢,想不到她的历史渊源那么长啊!现在来说,你觉得这种艺术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呢?”曾:“(老人家脱口而出)钱,当然是钱啦,一件作品从设计到完成,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

”杨:“时下,政府提出说是要转变成服务型的政府,你认为,政府可以做点什么?”曾:“政府在保护传统文化工作上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政府只着眼于旅游价值,表现出极大的功利性,根本就没有从保护这种文化的思想入手去培养后继艺人,所以我市文化界的有识之士都表现得非常担忧。

”杨:“看来飘色的发展还是让人担忧的,你认为这种艺术的传承存在什么问题呢?”曾:“对小孩子而言,飘色是一种游戏,因自身或同伴参与扮演而比较有兴致;年青人眼中,飘色只是一种庆贺节目。

而中年人则在巡游时比较积极,筹资时很是爽快;老年人都比较热爱,也比较关注,比较了解。

”杨:“这样啊,看来年轻一代对飘色的表现热情是不怎么如意哦,你认为飘色可以打出国门吗?”曾:“每次的出巡都吸引了不少外国游客,显得是很感兴趣,但不太懂,他们不可能完全了解飘色作品背后的故事或传说,因为彼此之间存在差异吧,难以为外国文化所融会。

如果到国外演出,不妨用外国的故事题材,用东方的艺术形式表现西方的艺术题材,使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距离得以拉近。

”杨:“说说看,你个人的想法。

”曾:“(老人开玩笑的说),这个嘛,这个要依靠你了,要好好帮我们大力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飘色,好集资更多的钱,办的更好啦!”杨:“谢谢你参与采访,谢谢。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