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社集体备课模式
集体备课的方法和步骤
![集体备课的方法和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3340b49a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cf.png)
集体备课的方法和步骤集体备课是指教师团队在一起共同准备教学活动的过程。
通过集体备课,教师可以互相交流经验、分享教学资源,并为教学活动制定统一的目标和计划。
下面是集体备课的方法和步骤,以帮助教师团队更有效地进行备课。
一、确定目标二、收集资源在集体备课之前,教师团队应该共同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教学资源。
这包括教科书、教学资料、课外阅读、多媒体资源等。
团队成员可以通过自己的专业领域、教学经验和网络资源等渠道,收集和筛选出最适合的教学资源。
三、分工合作在集体备课中,团队成员应该根据各自的专业特长和经验进行分工合作。
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将任务分配给团队中的各个成员。
每个成员负责自己所负责的部分内容的准备和研究,然后在集体备课会上进行共享和讨论。
四、共同研讨教师团队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应该进行共同研讨。
这包括对教学资源的评估、教学方法的讨论、教材的选择等。
团队成员可以根据自身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观点,并在团队中展开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五、制定教学计划基于共同研讨的结果,教师团队可以制定出一份详细的教学计划。
这个教学计划应该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估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制定教学计划,可以确保整个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和统一性。
六、制作教学材料根据教学计划,教师团队应该制作相关的教学材料。
这包括教案、教学PPT、练习题、作业等。
制作教学材料时,团队成员应该密切合作,共同确保教学材料的质量和准确性。
七、分享和反馈在集体备课会议中,教师团队应该分享各自的备课成果,并互相提供反馈和建议。
通过互相借鉴和学习,团队成员可以不断改进自己的备课水平,并且提高整个团队的备课质量。
八、实施教学经过集体备课的准备,教师可以按照教学计划进行上课。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学习情况。
九、评估和总结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团队应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评估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听取学生的反馈和评估成果来进行。
《介绍我们的学校》品社学科教学教案
![《介绍我们的学校》品社学科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bffcbf998fcc22bcd10df7.png)
3.请你为一年级的新同学介绍一下我们的学校,想一想,该怎样介绍?
4.各自发表看法。
5.谁来试一试。
二、争做问不倒
1.作为小向导,你可要注意了,千万别被新同学问倒,我们要争做问不倒
2.那,我们可以有哪些做法呢?
3.想办法,看书上的办法。
4.老师现来考考你:
4.大家平时写了不少作文夸我们学校的,可大声宣读。
5.过渡:有一个小诗人写了一首小诗赞美校园,我们来欣赏一下。
6.有感情朗读小诗
四、情感升华
1.说了不少,同学们,我知道大家心中还有很多话要说,这样,我们选择一个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可画画,可写诗,还可以用其他方式,大家快行动吧。
2.展示交流 五、归纳总结
麻栗镇学校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科 品德与社会 年级 三
备课
时间
第 四 周 星期
地点
三年级教室
课题
《介绍我们的学校》
主备人
参加人员
小学全体教师
教案框架
主备教师教学设计
议课记录
第一次
第二次
时间
时间
学情分析
本班有16人,女生7人,基础良好,除少数学生外,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高。
教学目标
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的平面图,知道学校的发展变化,在了解学校的物理空间、体察学校内在精神和传统历史的基础上,激发对学校的亲切感、认同感、归属感,增强小主人意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建设。
教学
目标
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的平面图,知道学校的发展变化,在了解学校的物理空间、体察学校内在精神和传统历史的基础上,激发对学校的亲切感、认同感、归属感,增强小主人意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建设。
集体备课制度
![集体备课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676b7e0a417866fb84a8ef4.png)
实验中学集体备课制度实验中学2019、9实验中学集体备课制度教师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各位教师备课过程的不足,在“智力共享,资源共享”的原则下,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色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共同提高。
为确保我校集体备课活动的正常开展,特制定集体备课制度:一、建立健全集体备课领导小组,负责集体备课的组织实施。
按教研组设立备课组,每个备课组由一名责任心强、组织能力强的教师任备课组长,制定具体的集体备课活动计划,建立活动记录。
二、集体备课实行点名制,由教研组长负责本组人员的考勤,分管领导督查。
参加集体备课的教师不得无故缺席或请假,如有特殊情况提前一天请假,教师的出勤情况记入本学期的教研组考核。
三、各备课组要在学期初做好集体备课的计划安排,做到“五定”:定时间、定内容、定形式、定主讲人、定参加活动人;“三有”:有固定地点、有组长主持、有包保领导,每两周一次集体备课,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2节课,保证备课组活动取得实效。
四、集体备课要严格按照“个人初备——集体讨论——修改完善——个人复备”的步骤进行。
要突出集体备课的创新性、开放性,忌搞形式走过场。
五、备课流程:1、备“草案”。
每次活动前,教研组长将教学内容分配给任课教师,教师在两周内完成“草案”和相关教具的制作。
在集体备课时,划分确定下一次的备课内容和主备人。
要求:主备人写课题、课时、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详备,按照新课程标准备写)及精选备写当堂训练题。
2、备“成案”。
主备人将“草案”打印发给任课教师,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把握进行修改,然后利用教研活动时间集体讨论“草案”,教师根据讨论的意见,进一步修改定出“成案”。
集体备课任务是:(1)主备人说课,其他教师补充、完善;(2)重点研讨:①钻研教材时碰到的疑难问题;②如何引导学生自学;③学生自学后可能出现什么问题;④如何针对这些问题点拨、归纳;(3)在讨论的基础上,备课组长总结达到五个统一认识:①统一划分课时;②统一确定每课时的学习目标;③统一自学指导,包括自学展示、检测题;④统一学生自学后可能出现的疑难问题及解决的方法;⑤统一课堂作业。
小学道德与法治集体备课亮点
![小学道德与法治集体备课亮点](https://img.taocdn.com/s3/m/85129b43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0a.png)
小学道德与法治集体备课亮点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集体备课计划集体备课的目的:
1、为了更好地贯彻实行新课程标准,有效地提高备课的效率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为教师提供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
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教和学的良性循环。
一般流程:准备工作、集体讨论、结果整理、各自备课。
一、集体备课的准备工作:
A 、做好学科教学计划,感知整本教材。
B 、提前把一单元或一课的内容和教参看一遍。
先有课堂教学的初步想法。
掌握单元的教学重点、难点,思考学生要掌握什么。
C 、鼓励搜集有关优秀教案,相关理论。
二、集体备课的形式:
A 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所有德法与品社任课教师全部到位。
B 、把集体备课召开成头脑风暴型的会议,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以内。
C 各抒己见,鼓励奇思怪想,鼓励创造性思维,鼓励实验探索。
三、集体备课的内容:备学生,备教学重点难点,备教师教的方法,备
学生学的方法。
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表述出来,把自己的教学建议说出来。
介绍教学心得,讨论作业的布置以及新授知识的巩固措施。
交流后进生辅导措施,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等等。
四、集体备课的结果整理:
A 、专人负责记录。
B 、集体备课记录整理后给大家作为备课的参考。
五、备课方式:
1、要有重点地选择参考教案上内容。
2、把重点步骤写出来。
促进A 、B、C。
巧用希沃白板。创设品社课堂中的精彩互动情境
![巧用希沃白板。创设品社课堂中的精彩互动情境](https://img.taocdn.com/s3/m/70698017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b1.png)
巧用希沃白板。
创设品社课堂中的精彩互动情境在课堂中使用希沃白板的画板功能,创设有趣的互动画面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造力。
在《我爱我家》这节课中,我使用希沃白板的画板功能,绘制了一个家庭的平面图,然后让学生根据图片回答问题,如“你会把哪个房间设计成自己的卧室?”、“你会在客厅放什么家具?”等等。
学生可以通过画板功能进行自由绘图,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二、创设生生互动的课堂活动情境生生互动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环节,可以让学生在互动中研究、交流、合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我使用希沃白板的多人互动功能,创设了一系列生生互动的课堂活动情境,如:一)小组合作创作情境在《我们的环境》这节课中,我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使用希沃白板的多人互动功能,共同创作一份环境保护宣传海报。
每个小组可以自由选择图片、文字、颜色等,进行创意设计和排版。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协作、交流和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游戏竞赛情境在《互联网与我们》这节课中,我使用希沃白板的游戏功能,创设了一个互联网知识竞赛游戏。
学生可以通过选择答案、填空、连线等形式,参与到竞赛中,提高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增强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记忆能力。
三、创设即时反馈的课堂评价情境课堂评价是教学中重要的环节,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反馈,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我使用希沃白板的即时评价功能,创设了一系列即时反馈的课堂评价情境,如:一)投票评价情境在《公共交通工具的礼仪》这节课中,我使用希沃白板的投票功能,让学生投票评价自己和同桌的礼仪表现。
学生可以通过投票,了解自己和同桌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态度,提高了学生的礼仪素养和自我意识。
二)互动问答评价情境在《健康饮食》这节课中,我使用希沃白板的互动问答功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并即时反馈答案的正确与否。
“四环节八步曲”课堂教学模式介绍
![“四环节八步曲”课堂教学模式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71c9d62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1a.png)
“四环节八步曲”课堂教学模式介绍第一篇:“四环节八步曲”课堂教学模式介绍“四环节八步曲”课堂教学模式介绍执笔人:周思颖各位领导、老师:上午好!欢迎您来到杏花岭区参加太原市品生品社课堂教学现场会。
首先由我来为各位来宾介绍一下品生品社“四环节八步曲”课堂教学模式。
先来聊聊品德课堂现状。
品生品社课在所有学科中属于小学科,一周每班安排2-3节,和音乐、体育、美术科目节数等同,各学校稍微年轻的教师被首选安排到语、数、英等学科上,而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的任课,只能被动地依学校的条件而定,被许多学校当成了补丁学科或附带条件硬塞给语、数、英教师,成为他们名副其实的兼任学科,或被当作福利学科安排给年龄过大或身体不好的教师进行教学。
这就是造成了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师队伍力量薄弱、不稳定,在实际教学中教学课时数缩水、教学活动落实不力的现象。
深入各学校开展“123”教科研全全行动听课以来,我们发现品生品社课堂存在如下问题:1、教学方法形式化,缺乏实效。
课堂中,常常呈现小组讨论、情境表演等场景,出现“学生讨论注重形式,情境表演注重课堂气氛”等现象。
看似热热闹闹的课堂,但学生所学知识很少,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展。
这样的课堂,学生的讨论时间得不到保证,在情境中的体验得不到满足,又如何谈课堂的实效性?2、重道理宣讲,轻实践体验。
我们知道儿童需要通过自己的体验,来感受世界和认识世界,感受到的东西,才能更好地理解,特别是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体验,是他们学会待人做事,形成多元观、换位观的基础,同时也需要在强化体验过程中提高他们的道德感受能力。
但教师往往只注重道德观点的讲解和道德规范的掌握,不注意帮助学生挖掘他们已有的但没有很好地体验或没有体验到的事物,以强化他们的体验和感受,不会引导学生通过不同角度的体验,学会换位思考。
3、重知识传授,轻方法指导。
品生品社课教师备课、设计活动方案,主要精力放在课上40分钟,不太重视对学生课下观察、访问、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等学习活动的指导,似乎布置下去学生自然而然就会。
集体备课经验交流
![集体备课经验交流](https://img.taocdn.com/s3/m/19b3bec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91.png)
集体备课经验交流篇一:集体备课经验介绍强化集体备课,优化“导学案”编制近一个月以来,按照学校的要求我们七年级生物组积极进行集体备课,认真的编制导学案。
欣喜的是,我们生物备课组的“主备人”,每次都提前编制好了“导学案”的初稿,在集体备课的时候,我们逐一研讨“导学案”的每一个环节,绝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集体备课,我们能够熟练的去编制导学案,现在把我们的一些做法和各位老师一起交流一下,希望给我们多提一些宝贵意见,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
每次我们七年级生物组的集体备课,主备老师都能将提前编制的导学案,打印出来,发给每位参与备课的老师一份。
对于每位生物老师案头的“导学案”初稿,我们也会认真研讨、充分酝酿。
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引领学生预习的问题设计、课堂学习任务的划分、任务问题的层次设计、课堂检测的选择,一一研讨确定。
针对学习任务选择的教学方法、难点的突破,每位老师各抒己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目前,我们七年级生物学科的“导学案”的模式基本成型。
下一步需要进一步优化“导学案”的编写内容。
为了更好地精编“导学案”。
我们通过摸索,提炼出了”导学案”编写大概流程。
1、组内分配导学案编写任务。
为了给主备人留足导学案的编写时间,我们按“教学单元”安排导学案的编写,并集体研究确定本教学单元所需课时数和学案数。
这样,一是有充足的编写时间,提高导学案的编写质量。
更是能够保证一个教学单元的知识的完整性。
2、主备人编写导学案初稿。
主备人根据自己分配的导学案编写任务,充分研读教材,根据大纲要求,充分考虑学生认知,确定每课时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导学案。
导学案的编制根据本课时教学内容,根据学生认知,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预习,不宜设计学生无法独立完成的预习问题。
预习问题也不是整节课的内容再现。
若本课时需要知识铺垫,也可适当设计铺垫问题。
为了适应我们北宿中学关注中下等学生的教学策略,把教学目标设计成学习任务,遵循“目标任务化,任务问题化,问题层次化”。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集体备课教研模式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集体备课教研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102d6f8bdd88d0d233d46ae0.png)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集体备课教研模式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个薄弱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握不准学科的特点,甚至有的教师不会上课,以至于品德与社会这个国家规定的课程无法正常开设。
为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专业素质和课堂教学的能力,集体备课教研模式是一个好的方法,下面与大家一起分享,希望能给我一些建议。
集体备课是一种教研形式,主要是以集体备课为中心,由专家引领、集体备课、课例展示三个步骤完成。
具体的活动过程与作法如下:一、专家引领――集体备课的基础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大都是兼职,并且教师队伍不稳定,以至于教师不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
为了集体备课的实效性,我们需要邀请省、市专家从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上有针对性的分析、讲解,对教师进行教材培训,目的是为集体备课提供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支撑。
专家引领活动中,由全县各学区(学校)的业务校长、学科骨干教师参加,每个学区(学校)再从参训的骨干教师中推选出一名学科组长,并要求长期固定下来,作为学校的骨干。
这些学科的学科组长首先自己接受县域集体研讨的活动,然后在自己的学区(学校)组织集体备课活动。
二、集体备课――活动的中心环节集体备课是在专家引领的基础上,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分为个人自备和集体研讨两个环节。
小组的组成依据学校就近的原则,8个或9个相对比较邻近的单位为一个组,共分为5个小组。
为了我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沟通的方便,我们还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功能,建立了学科的公共邮箱和微信群作为交流的平台。
在集体备课之前,指定每个小组备课的主题,并通过邮箱为教师提供个人备课和集体研讨的内容,引导教师进行活动,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微信群进行交流。
1.个人自备个人自备是集体备课的准备阶段,主要是理清教学思路,是集体研讨的基础,大约需要一周的时间。
个人自备以学区(学校)为单位集体合作完成。
由各学区(学校)的学科组长主持,并组织本学区(学校)的教师就指定的课题依据提供的备课内容进行备课,作为学科组长参与集体备课的个人备课。
集体备课品社 一单元第三课 呵护我们的身体
![集体备课品社 一单元第三课 呵护我们的身体](https://img.taocdn.com/s3/m/6e590706fad6195f312ba6cf.png)
第三课呵护我们的身体教研组: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主备人:张莉芳教研组长:张娟娟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明白身体是生命的载体,爱惜生命就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2、知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3、知道公共卫生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自觉维护良好的公共卫生环境。
二、教学重点懂得生命的重要,知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三、教学难点知道怎样才能克服生活中的不良习惯。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学习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动画:这些习惯好不好?围绕情境展开研讨:哪些是好习惯,哪些是坏习惯?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二、好习惯、坏习惯进一步提供研讨范例:1.[播放动画:问题出在哪里(一)、问题出在哪里(二)、问题出在哪里(三)]围绕范例展开讨论:如果经常这样,他们的身体以后会怎么样?2.学生诊断病因,并总结正确的做法。
[播放课件:我们来诊断]3.找一找,说一说自己有些什么样的生活习惯,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不好的生活习惯对自己健康成长的影响。
小结:生活中的坏习惯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
所以,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合理搭配饮食,保证休息时间,有耐心和信心,不断地行动与实践。
(板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合理搭配饮食、保证休息时间、持之以恒)4.请你帮助我每个学生在纸上写出自己或周围小朋友平时好的和不好的生活习惯,折好后传出本组,最后每个同学手中留一张。
把它打开后,四人一组交流,分析其哪些习惯是好习惯,哪些是不好习惯及危害。
针对不好的习惯,大家出主意想办法,商量怎样改正,或把自己存在的不良习惯,悄悄告诉自己信任的人,请他们监督改正。
三、陋习大清除1.辩论:“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小结:实际上“不干不净,吃了会得病”。
我们要明辨是非,增强卫生意识。
2.[播放动画:找找生活中的陋习]围绕情境开展研讨:这些陋习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危害?生活中还有哪些误区?学生了解陋习带来的危害及生活中的卫生误区对健康的影响。
六年级品社集体备课记录表
![六年级品社集体备课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217ca07c7c1cfad6185fa71b.png)
“探讨救国之路”由“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两部分组成,教学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公交车上书”和“戊戌变法”的社会背景和简单经过;了解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及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派经过艰苦斗争,推翻清潮统治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其克服苦难的勇气和精神,通过史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之理解“国家兴亡、匹夫有则”中的道理。
华店乡蓝天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 科
品社
年 级
六
地 点
教导处
备课组长
张友华
参加人员
张友华、杨相东
中心备课人
张友华
时 间
2013年9月25日第三节
课题
第一单元第三课:探求救国之路
中心备课人备课内容
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公车上书”和“戊戌变法”的社会背景和简单经过。
2、结合史实引导学生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使之了解辛亥革命后中国后社会发生的变化,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师生准备
1.学生课前搜集戊戌变法及辛亥带命的资料
2.教师搜集合作、自主探究学习为主,并辅助以谈话法、讨论法、合作探究,资料分析法。
课时分配:三课时。
备课过程(其他教师发言记录)
杨相东老师:可以运用列表、比较等方法进行复习。
备课小结
本次集体备课,经过提前初步备课,充分讨论,统一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明确了教学方法,划分了教学课时。
3、了解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政党和中华民国成立的经过。
4、通过了解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及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派经过艰苦斗争推翻清朝统治的史实,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克服苦难的勇气和精神。
品品尝尝社会教案
![品品尝尝社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9abb9d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9b.png)
品品尝尝社会教案第一章:认识社会1.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的概念和特征。
让学生明白社会与个人的关系。
1.2 教学内容:社会的定义和特征:人口、地域、组织、文化等。
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影响。
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社会?社会有哪些特征?小组讨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分享实例:社会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第二章:社会分层与流动2.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分层的概念和类型。
让学生明白社会流动的意义和途径。
2.2 教学内容:社会分层的概念和类型:经济、职业、教育、身份等。
社会流动的意义和途径:垂直流动、水平流动、代际流动等。
2.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社会分层?有哪些类型的社会分层?小组讨论:社会流动的意义和途径。
分享实例:社会分层与流动的案例分析。
第三章:社会化与个人成长3.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化的概念和过程。
让学生明白社会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社会化的概念和过程:模仿、习得、内化等。
社会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价值观、行为规范、自我认同等。
3.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社会化?社会化的过程是怎样的?小组讨论:社会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分享实例:社会化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第四章:社会互动与沟通4.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互动的概念和类型。
让学生明白社会沟通的意义和技巧。
4.2 教学内容:社会互动的概念和类型:面对面的互动、非面对面的互动等。
社会沟通的意义和技巧:有效沟通、倾听、表达等。
4.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社会互动?有哪些类型的社会互动?小组讨论:社会沟通的意义和技巧。
角色扮演:模拟社会互动与沟通的场景。
第五章:社会规范与价值观5.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规范的概念和作用。
让学生明白社会价值观的重要性。
5.2 教学内容:社会规范的概念和作用:约束行为、维护秩序等。
社会价值观的重要性:影响个人行为、塑造社会风气等。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02003df3f78a6529657d53f6.png)
教务处签字:刘守前
4.刘守前老对课件及教案进行修改。
6.大豕重新观看新课件,进行补充直至完成。
活动反思 与意见
1.在概括现在进行的结构时,要让学生自己说。
2.活动设计比较普通,不新颖。
3.通过现在进行时的学习,学生可以讨论自己和朋友、家人正在做的 事情,兴趣很咼,但对结构还不熟悉和运用不灵活。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项目名称
五年级品社集体备课
项目负责人
刘守前
活动时间
2015. 3.1
活动地点
办公室
活动主题
集体备课
主讲人
范风东
参加对象
高年级全体品社教师
申请学时
2
活动内容 及进程
1.由主备人范风东老师讲解教学构思。
2.全体老师观看教学课件。
3.大家根据反思谈谈优缺点。
六上品社教研活动记录
![六上品社教研活动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3949b190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0d.png)
一、活动时间:2022年10月15日二、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三、活动主题:探讨《道德与法治》六上教材教学策略四、参与人员:全体品社教师五、活动内容:1. 开场致辞活动伊始,教研组长李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了简要介绍。
她强调,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品社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 集体备课(1)教材分析首先,由王老师对《道德与法治》六上教材进行详细分析。
她从教材结构、内容、教学目标等方面,对教材进行了全面解读。
同时,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内容,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2)教学设计接着,各年级组分别进行了教学设计展示。
各年级组教师针对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了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在展示过程中,教师们充分展示了各自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
(3)教学策略研讨针对教学设计,各年级组教师进行了深入研讨。
大家就如何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果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策略。
如: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设计趣味性教学活动等。
3. 教学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本次教研活动邀请了经验丰富的刘老师进行教学案例分析。
刘老师以《孝敬父母》一课为例,详细阐述了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她强调,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4. 教学反思活动最后,全体教师就本次活动进行了教学反思。
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收获颇丰。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六、活动总结本次教研活动圆满结束。
通过集体备课、教学案例分析、教学策略研讨等环节,全体品社教师对《道德与法治》六上教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教学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提高我校品社教学质量贡献力量。
以下是本次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总结:1. 教材分析:各年级组教师对《道德与法治》六上教材进行了全面解读,明确了教材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科学品社集体备课活动方案
![科学品社集体备课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b46f49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c3.png)
科学品社集体备课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随着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推行集体备课活动,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课程品质。
科学品社作为一种新的课程模式,涵盖了科学实验、科学教育活动等内容,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
为进一步提升科学品社的教学质量,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们计划组织一次科学品社集体备课活动。
二、活动目的1. 提升教师教学水平:通过集体备课活动,教师们可以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和经验,相互学习、借鉴,以提高教学水平。
2. 统一教学标准:通过集体备课活动,可以统一教师们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3. 培养团队意识:通过集体备课活动,可以培养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整个科学品社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
三、活动内容1. 内容选择:根据科学品社所涵盖的内容,确定备课范围,包括科学实验设计、教学课件制作、教学多媒体资源整理等。
2. 学习研讨:组织教师集中学习和研讨备课内容,共同探讨科学品社教学中的难点和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
3. 实践演练:开展实践演练活动,为教师提供实践机会,分享实践心得和经验。
4. 教学资源整理:组织教师整理教学资源,包括课件、书籍、多媒体资料等,以便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分享。
5. 反馈评估:通过教师之间的互评和学生的反馈评估,及时发现和改进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四、活动安排1. 时间安排:在每月的第一周的周三下午安排集体备课活动,每次集体备课时间不少于2小时。
2. 地点安排:校内指定会议室或教师办公室作为集体备课的地点。
3. 负责人安排:由科学品社的负责人负责组织和安排集体备课活动。
四、活动预期效果通过这次集体备课活动,我们期望达到以下效果:1. 教师们可以相互学习、借鉴,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2. 教师们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可以得到统一,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3. 教师们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得到提升,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得到加强。
4. 教学资源得到整理和共享,提高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品社全册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品社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b892e3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f2.png)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品社全册教案一、教材特点:教材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
五上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本册教育内容由四个单元构成。
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
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教育性。
品德与社会课担负着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
在本册教材中,主要进行以下方面内容的教育:以多种形式促进这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2、综合性。
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
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
3、参与性。
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体味到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自己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观性。
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
例如第四单元《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文字的基础上,安排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已不再仅仅是一些图画,还有示意图和大量的照片,通过这些插图,不仅增加了历史审美感和历史直观性。
也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内容。
从而达到品德与社会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二、教学策略因为教材已不是显性的道德说教,而是采用隐性的、渗透的方式实施对学生的价值引导。
社团备课教学设计案例
![社团备课教学设计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64bad6a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07.png)
社团备课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设计案例:社团备课活动一、活动背景及目的社团备课活动是为了帮助社团成员提高教学设计和教学能力,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担任社团内的教学工作。
通过此次活动,旨在培养社团成员的教学设计能力,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二、活动准备1.确定活动时间和地点:选择一个适合的时间和地点,确保所有社团成员都能够参与。
2.确定活动内容:活动内容可以包括教学设计案例的讨论与分享、教学设计的评估与改进等。
3.准备教材和资料:为活动准备相关的教材和资料,如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设计的评估表等。
4.分工合作:将社团成员分为数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部分活动内容的准备,从而实现分工合作。
三、活动实施1.教学设计案例的讨论与分享a.每个小组从社团成员中选择一位教师,分享他们最近一次备课的案例。
b.教师讲解自己的备课过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并向其他成员展示他们准备的教材和教具。
c.其他成员可以提出问题或建议,一起进行讨论,帮助教师更好地改进教学设计。
d.每个小组的讨论结果可以通过展板、PPT等形式进行展示。
2.教学设计的评估与改进a.每个小组从社团成员的备课案例中选择一个进行评估。
b.评估时可以使用教学设计评估表,对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学内容的合理性、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以及教学评价的准确性等方面进行评估。
c.根据评估结果,小组成员可以提出改进意见,帮助教师优化教学设计。
d.改进后的教学设计可以重新进行评估,将评估结果与原设计进行比较,以观察改进的效果。
四、活动总结与反思1.活动总结a.活动结束后,可以组织一次小组讨论,总结活动的收获和问题。
b.每个小组可以向其他小组介绍他们的讨论成果,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教训。
2.活动反思a.根据活动参与者的反馈意见,总结活动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活动改进提供参考。
b.评估活动的效果,观察社团成员的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水平是否得到提高。
总结:社团备课教学设计活动通过案例讨论与分享、教学设计评估与改进等环节,提高社团成员的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胡佛是怎样对待那位机械师的?结果怎样?
(2、)如果胡佛不那么做,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3、)谈谈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4、组代表发言,教师加强引导,对于有创造性,代表性的发言,予以引导,肯定。
师小结:宽容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动力,宽容别人的人,心地坦荡,被宽容的人,能受到心灵的启迪。
同志说过: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同学们谁能利用自己学习中的经历来阐述这一观点?
请同学们阅读“马克的故事”,谈谈故事中的马克是怎样取得进步的。在日常生活中,你能经常发现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吗?
故事中的马克怎样进步的?。
(特别注意,闪光卡中没有提到的同学会成为大家遗忘的角落,可以发动同学们继续寻找他们的优点,并掌声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知道自己还是有不少优点的。)
板
书
设
计
1、三人行必有我师
正确认识自己,善于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改掉自己的不足,有利于自己的进步。
师附小集体备课模式
课题
2、学会宽容
主备教师
磊
执笔: 磊
审核人
个性化修改意见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明白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习宽以待人的基本要求,认识到生活中需要互相宽容,我们要学会宽以待人。
提问:听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学生回答:如:互相谦让,互相宽容·····)
小结:是的,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而比天空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宽容是对他人发自心的友善,宽容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力量。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宽容,感受宽容的力量。(板书课题)
二、故事引路,感受宽容的力量
1、课件展示故事:《胡佛的故事》(课本6页)
2、欣赏欣赏经典动画《负荆请罪》,谈收获。
师:古今中外有许多宽容待人的故事。下面,我们就一同来欣赏发生在战国时期的一个经典故事。大家边看边想:故事中你最敬佩谁?为什么?(播放多媒体课件)
(1、)学生讨论交流。(感受宽容的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意发现和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不用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
教学重点
注意发现和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不用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
教学难点
懂得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有利于个人进步。
懂得用自己的长处来比别人的短处,既不利于个人进步,还会影响团结。
教具准备
同学们讨论一下,看谁还没有收到闪光卡。然后全体同学一起找到这些同学的优点,制作闪光卡,送给那几位同学。其他同学听后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就要结束了,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告诉大家吧!
学生畅谈自己收获。
教师总结,结束本课:
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长处,也有缺点和不足。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长处,敢于面对自己的缺点、不足,并虚心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争取做一个全面发展、不断进步的好学生。
课件出示画家周昉的事例。
提问:画家周昉是怎样对待大家的评价的?这说明什么?画家周昉给我们那些启示?
学生小组讨论。
要点小结:能够耐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使他的画作不断完善,弥补了自己的不足,做到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因此,他的绘画水平迅速提高。
三、我来找优点
1、师:古人值得我们学习,其实我们身边有许多同学也值得学习,请同学们看看课本图片中的四位同学怎么做的。
出示场景二(课本4页图片录制成相关视频)课件演示。
现在同学们就行动起来,在小组交流一下你自己发现的同学的优点,然后自己写在闪光卡上。
学生汇报闪光卡,并送给相应的同学。表达自己的表扬和赞美。贴在黑板上展示。
教师小结:正确认识自己,善于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改掉自己的不足,有利于自己的进步。
2、深化认识
准备相应的课件、挂图,课前与学生交谈,了解他们对教材中古训的理解程度。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吗?
课件演示场景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根据学生生活中的事例录制相关视频。)
学生小组交流,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
2、教师进行小结并提问: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长处和不足,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别人的长处和不足呢?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学会宽以待人,提高分辨是非,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宽以待人的事例。
教
学
过
程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宽容的力量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教师:今天,上课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六尺巷的传说》。教师讲故事:清朝康熙年间,桐城人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邻居是桐城另一大户叶府,主人是英同朝供职的叶侍郎,两家因院墙发生纠纷。老夫人修书送英。英见信深感忧虑,回复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始皇。”于是,老夫人令家丁后退三尺筑墙。叶府很受感动,命家人也把院墙后移三尺。从此,、叶两府消除隔阂,成通家之谊。而这条巷,被后人称为“六尺巷”。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板书: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
二、学文明理
1、出示名言: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
——顾嗣协
小组讨论名言的意义,说一说自己明白了什么?并试着举出生活中的事例。
2、师:谦虚的人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自满的人往往只看见自己的长处,看不到别人的长处。我国唐代著名画家周昉就是一位谦虚好学的人,下面咱们来听听他年轻时是怎样取长补短的。
师附小集体备课模式
课题
1、三人行必有我师
主备教师
磊
执笔:磊
审核人
个性化修改意见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也有自己的短处和缺点。
2、懂得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有利于个人进步。
3、懂得用自己的长处来比别人的短处,既不利于个人进步,还会影响团结。
过程与方法:愿意不断的学习别人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过程与方法:课前搜集以宽容为主题的资料,课上通过讨论、交流、辨析、锻炼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高辨别是非,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以宽容之心待人的态度,能够与同学和睦相处,彼此共同进步,进而培养健全的人格。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宽容待人的品质,锻炼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学习宽以待人的基本要求,学会宽以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