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短篇小说《雨》中的殖民主义批判思想.docx
基于语料库的文体分析——以毛姆短篇小说《雨》为例
2332020年29期总第521期ENGLISH ON CAMPUS基于语料库的文体分析——以毛姆短篇小说《雨》为例文/李竺芫native和natives也是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通过索引功能(Concordance)查看native和natives的关键词索引行可以发现,在《雨》中,土著人多数时候只是充当小说的“背景板”,是作为一个符号化的总体形象出现的,例如:The natives, blithe and childlike by reputation, seemedthen, with their tattooing and their dyed hair, to have something sinister in their appearance; and when they pattered along at your heels with their naked feet you looked back instinctively. You felt they might at any moment comebehind you swiftly and thrust a long knife between your shoulder blades.在外来人眼中,土著人生性天真活泼,有着纯真之美和野蛮生长力,而他们身上这种神秘的力量却有着致命吸引力——“你觉得他们会悄悄跟在你身后,随时将一把长刀插入你的肩胛骨”。
这种神秘感与南太平洋的湿热气候、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与Davidson、Macphail这些外来人形成了强烈对比。
此外,高频关键词Rain亦是小说的重要主题词。
多次出现的rain显示了南太平洋的气候特点:潮湿多雨。
雨像一个旁观者,让小说的氛围显得压抑而躁动,这种情绪氛围的营造为小说的真实感增色不少。
总的来说,《雨》的主题故事线是Macphail夫妇与传教士Davidson夫妇在船上相识,并结识了Miss Thompson,最后目睹Davidson之死。
毛姆短篇小说《雨》中的殖民主义批判思想
毛姆短篇小说《雨》中的殖民主义批判思想《雨》是毛姆的一篇短篇小说,反映了殖民主义带来的文化碰撞和残酷压迫。
故事中的一位英国人戴维斯在一个炎热的岛屿上遭遇了一场连绵不停的大雨,他无法离开这个孤岛,不得不寄居在当地的一家小旅馆里。
在等待过程中,他目睹了当地人的生活,发现了殖民主义的残酷和无情,也接受了一个机会来换取自己的自由,却也意味着另一个人的牺牲。
在这个故事中,毛姆揭示了殖民主义的批判思想。
首先,小说中的岛屿和旅馆象征着殖民主义的残酷和无情。
这个岛屿是偏僻、险恶又充满了困难和挑战,正是殖民主义的一个缩影。
同时,小旅馆的主人是一个看似温和善良的当地人,但是以其低廉的价格和轻视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客人,反映出殖民主义时期本地人对外国人的不屑和崇拜。
其次,小说中展现了殖民主义的文化碰撞。
主人公戴维斯对当地文化的陌生和不解,反映了当时殖民主义时期英国人对于被统治国家文化的漠视和不尊重。
当时的英国人对于当地文化的重视度非常低,认为自己所拥有的文化才是真正的文化,而他们看待当地文化时常常一副傲慢的态度和不屑的口气。
在这篇小说中,毛姆将文化冲突的主题巧妙地融入到小说情节中,深刻地展现了殖民主义时期文化的不平等和冲突。
最后,小说中的一个隐含思想就是对殖民主义时期残酷和无情的批判。
小说的情节发展中,戴维斯的自由是通过交换他人的生命得到,这种做法反映出殖民主义时期外国人对当地人的残酷和无情。
这种侵略和统治不仅对当地人造成了直接的伤害,对于外国人来说也是一种心灵上的折磨和摧残。
总之,毛姆短篇小说《雨》中的殖民主义批判思想深刻地揭示了殖民主义的残酷、文化冲突和不平等等问题,通过小说的情节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殖民主义时期的特点,为读者呈现了殖民主义时期的深层问题和对殖民主义的批判声音。
毛姆短篇小说《雨》中的殖民主义批判思想
毛姆短篇小说《雨》中的殖民主义批判思想【摘要】毛姆短篇小说《雨》中的殖民主义批判思想反映了殖民主义社会背景下主人公的形象、对待被征服者的暴露、人性扭曲以及人际关系的影响。
小说揭示了殖民主义体制下的伦理道德批判,呼吁人们反思殖民主义对人类的伤害和摧残。
通过对小说中殖民主义批判思想的探讨,可以深刻理解殖民主义带来的不公正和剥削,引发人们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促使人们思考殖民主义对人类进步的负面影响,进而提倡平等和尊重的社会价值观。
毛姆短篇小说《雨》中的殖民主义批判思想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毛姆, 短篇小说, 雨, 殖民主义, 批判思想, 主人公, 被征服者, 人性扭曲, 人际关系, 伦理道德, 现实意义1. 引言1.1 毛姆短篇小说《雨》中的殖民主义批判思想毛姆短篇小说《雨》所描绘的殖民主义背景下的批判思想,深刻反映了殖民主义对人类自由、尊严和道德的侵犯,以及殖民主义体制下的种种不公与暴力。
在小说中,主人公查理斯•霍夫基斯是一个英国殖民地官员,他的自大和蔑视当地居民的态度揭示了殖民主义者的优越感和对被征服者的歧视。
霍夫基斯代表了殖民主义的残酷和无情,他对待当地居民的态度冷漠而残忍,将他们视为低等的异族,对他们的生存权利毫不关心。
殖民主义体制下的人性扭曲也在小说中得以体现,霍夫基斯不仅对待当地人民采取高压政策,而且在性方面更是肆无忌惮地践踏道德准则。
他的行为展现了殖民主义对道德和人性的侵蚀,揭示了殖民主义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毁灭性影响。
毛姆通过霍夫基斯与其他殖民者以及当地人民之间的复杂人际关系,揭示了殖民主义对人际关系的扭曲与破坏。
殖民主义下的互相仇视和嫉妒,无情的压迫与剥削,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满了冲突与矛盾,道德和伦理观念混淆不清。
通过《雨》,毛姆对殖民主义进行了深刻的伦理道德批判。
霍夫基斯和其他殖民主义者的奢靡和残忍,以及对被征服者的侮辱和压迫,引发了对人性、正义和道德的深刻反思。
毛姆短篇小说《雨》中的殖民主义批判思想
毛姆短篇小说《雨》中的殖民主义批判思想《雨》是毛姆的一篇短篇小说,通过描写一个英国殖民地的情景,展现了殖民主义下的种种不公和压迫。
在小说中,毛姆对殖民主义进行了明确的批判,揭露了殖民地上英国统治者的野蛮行径和对当地居民的残酷剥削,深刻反映了当时殖民主义的丑恶本质,具有很强的社会批判意义。
毛姆在小说中通过描述殖民地的环境和氛围,展现了殖民地生活的艰辛和不公。
小说中的主人公戴维斯是一名英国殖民地官员,他在殖民地上过着舒适的生活,而当地居民却生活在贫困和苦难之中。
在小说中,毛姆通过对雨季的描写,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殖民地上气候恶劣的特点,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让当地居民难以生存。
这种对殖民地生活的描写,既是对英国殖民者对殖民地资源的掠夺,也是对当地居民生活状况的一种实质性的揭露。
毛姆通过主人公戴维斯的态度和行为,揭露了英国官员在殖民地上的残暴和自私。
在小说中,戴维斯毫不关心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他只关心自己的私利,对当地居民的困苦视而不见。
他对自己的住宅进行了精心的装修,却半点不关心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改善。
这种对殖民地居民的冷漠和对殖民地资源的滥用,正是英国殖民主义的典型特征,毛姆通过对戴维斯的刻画,将英国殖民主义的丑陋一览无余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毛姆通过小说中的情节和对话,对殖民主义进行了明确的批判。
在小说的结尾,当地居民因为雨季的到来而陷入生活困境,而英国官员却视而不见,继续享受着殖民地带来的舒适和利益。
这种对比和冲突,无疑是对殖民主义的严厉批判。
毛姆通过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和情节展开,将殖民主义的罪恶暴露无遗,呼吁人们要正视殖民主义的问题,为殖民地居民的权益正名。
在毛姆的《雨》中,殖民主义批判思想贯穿始终,通过对当地殖民地生活的描写和对殖民者的刻画,毛姆对殖民主义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批判。
小说以其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和独到的艺术手法,成为了一部反映殖民地生活和揭露殖民主义的经典之作,对今天我们认识殖民主义的本质,提高对殖民地居民权益的重视,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毛姆短篇小说《雨》中的殖民主义批判思想
毛姆短篇小说《雨》中的殖民主义批判思想《雨》是英国著名作家毛姆的一篇短篇小说,通过描述殖民地的一场大雨,展现了殖民主义的批判思想。
本文将从小说中的情节、人物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等方面,来分析《雨》中的殖民主义批判思想。
小说中的情节描写了一场在太平洋小岛上发生的大雨。
在雨中,岛上的英国殖民者和当地居民都在屋檐下躲雨,因为他们对雨的恐惧,怕雨会毁掉他们的一切。
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的内心蕴藏着对自然力量的恐惧和无力感。
而这种对自然的恐惧和无力,也可以理解为对殖民主义的恐惧和无力。
殖民者本来是以强大的武力和技术优势,来征服和控制这片土地以及当地的人民。
但是当自然力量变得威胁到他们的时候,他们又显得那么虚弱和无助。
这种对自然的恐惧和无力感,也是在暗示对殖民主义的批判。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也通过对殖民主义的批判思想得到了体现。
在小说中,英国殖民者的形象被描绘的十分丑恶。
他们对当地居民充满了傲慢和不屑。
他们对当地居民的文化和宗教充满了轻蔑和无知。
这种殖民者的形象,可以看作是对殖民主义的一种讽刺和批判。
毛姆通过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来揭示殖民主义的不平等和不公正。
无论从政治还是道德的层面,这种对殖民者的刻画,都是在对殖民主义进行批判。
《雨》是一部充满了对殖民主义批判思想的作品。
通过对殖民主义的恐惧和无力、殖民者的丑恶形象以及人性中的贪婪和残暴等方面的描写,毛姆对殖民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这部小说不仅是对殖民主义的一种抨击,也是在呼吁人们关注人性中的这种负面力量。
最终,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殖民主义的反思,以及对人性中的这种黑暗面的警醒。
毛姆短篇小说《雨》中的殖民主义批判思想
毛姆短篇小说《雨》中的殖民主义批判思想在毛姆的短篇小说《雨》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殖民主义批判的思想。
本文将从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和隐喻等方面分析殖民主义的批判思想。
小说的情节描写了一个殖民地城市中的种种不公和压迫。
故事发生在加拉加斯,这是一个被殖民者完全控制的城市。
在小说中,作者详细描绘了雨季期间城市的污秽、湿气和腥臭。
这种环境不仅仅是自然环境的恶劣,更体现了殖民者对被殖民地的漠视和操纵。
殖民地的资源被掠夺,却只给殖民者带来了财富和舒适的生活,而被殖民者却陷入了困苦和贫穷。
小说中塔尔波特一家的遭遇,也揭示了殖民主义的暴力和不公。
塔尔波特一家是中产阶级的家庭,由于经济困难,不得不搬到加拉加斯的一个较贫困的地区居住。
这个地区显然是殖民者对被殖民地的控制和压迫的结果。
塔尔波特一家原本稳定的生活被打破,陷入了困境。
小说中描述了塔尔波特夫人在收音机电台找工作时面对的种种不公和贫穷的现实。
殖民主义让塔尔波特一家失去了平等和尊严。
在小说中殖民主义的批判通过孟辜的形象得到了体现。
孟辜是一个黑茶色的土著,被塔尔波特夫人邀请到他家中躲雨。
他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勤劳善良,直率而又虚心。
通过塔尔波特夫人与孟辜的对话,展现了被殖民者对殖民地的爱和依恋。
殖民主义并没有完全侵蚀被殖民者的文化和信仰。
尽管被殖民者生活在困境中,但他们仍然保持着自己的信仰和尊严,体现了他们作为人的价值。
小说中的隐喻也是对殖民主义的批判。
小说中的雨象征着殖民主义对被殖民地的侵蚀和掠夺。
雨季的来临带来了狂风暴雨和洪水,给城市带来了灾难和痛苦。
雨水不仅洗涤了城市的脏污,也净化了人们的灵魂。
从这个角度出发,雨可以被视为是被殖民者意识觉醒和反抗的象征。
殖民主义再强大,也无法永远压制人民的意志和斗志。
毛姆的短篇小说《雨》通过描写情节、刻画人物形象和运用隐喻等手法,巧妙地表达了对殖民主义的批判思想。
小说以殖民地城市中的不公和压迫为背景,揭示了殖民主义对被殖民者造成的伤害和苦难。
毛姆短篇小说《雨》中的殖民主义批判思想
毛姆短篇小说《雨》中的殖民主义批判思想毛姆短篇小说《雨》中蕴含着殖民主义批判思想。
这篇小说通过描写英国殖民地的一次降雨,呈现出殖民主义的恶劣影响:民族压迫、文化侵略和经济剥削等。
小说自上而下的讽刺方式,揭示了英国殖民主义的强权本质和残酷手段,体现了毛姆对殖民主义的强烈批判。
小说以一个英国政府官员戴维逊为主角,描写他在马恩岛监管局的工作和生活。
戴维逊是一个典型的殖民主义者,他看重权力,不尊重当地居民的文化和宗教信仰,日常生活中也是鄙陋轻蔑的态度。
这种种戴维逊的行为,充分体现了殖民主义者的无情和残忍。
顶天立地的帝国主义,其他国家不过是他们的附庸,他们掠夺殖民地的资源,他们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对当地人口的藐视和压迫也是无所不用其极的。
毛姆声嘶力竭地表达了他对这种帝国主义的反感和批判。
小说的名词“雨”是小说中的主题,也是作者用来象征殖民主义的利益掠夺和凌驾于民众之上的权力。
小说的开头就是描述了马恩岛炎热的天气,很快整个殖民地就陷入了旱灾之中。
殖民主义国家从未关心过殖民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的问题,而只是把殖民地当成了自己的牺牲品,不断地从中寻找金矿和其他的资源,殖民地面临着水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风险。
小说中,当地的居民因为旱灾后大雨而心情欢快,可是戴维逊却在这样一个异国他乡的土地上,独自抬头仰望着雨滴,思考着自己的未来。
戴维逊的内心是满足于自己的利益、他所代表的国家再次阻止了异民族的叛乱,他感受到了成功带来的快乐,他自负的认为自己对该殖民地的管理效果是很成功的。
当雨水泛滥成灾,戴维逊的心态也逐渐发生变化。
他突然发现这场雨是无情的,只是对自然的恶作剧,与他的个人意志和意图毫无关系。
雨水肆虐,给当地居民带来了重大的生命危险和损失,这再次表明着殖民地的权利和生命权完全没有受到英国政府的重视。
而在这场灾难中,那些来自种族受压迫、社会福利标准较低的居民承受了更大的影响,他们的生命和财产都有了巨大的损失。
小说中描述的情形清晰地表明,即使是在自然灾害中,英国殖民主义所带来的种族压迫和社会不平等也依旧存在,这种情形是多么残酷。
毛姆短篇小说《雨》中的殖民主义批判思想
毛姆短篇小说《雨》中的殖民主义批判思想毛姆短篇小说《雨》是一篇关于英国殖民主义的批判的小说。
小说讲述的是一位名为戈尔顿的英国官员在一个热带殖民地的一座小镇上的经历。
这个小镇经常遭受狂风暴雨的袭击,给当地的居民带来了很多困难。
戈尔顿在一次暴雨中被困在一个信仰禁欲主义的传教士的家中,他与传教士的妻子安妮发生了不正当关系,但是最后很快就被发现了。
小说中的殖民地是一个贫穷、落后、充满困难的地方,它需要英国的帮助和支持。
殖民地的居民在生计上都经常面临着很大的困难,而英国的官员们则富有并充满权利。
戈尔顿在小镇上有重要的地位,他有权力决定当地的政策和法律,而居民们则只有听从他的命令。
小说中的安妮是一个信仰禁欲主义的传教士的妻子,她受到了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压力,无法过上她真正想要的生活。
她对戈尔顿的爱情和对性的渴望代表着对一个殖民地妇女的限制和束缚。
她的行为被当地的人谴责和批判,被迫离开家庭和小镇。
戈尔顿在小镇上享有权力和优越的地位,但是他的道德却十分低下。
他利用自己的权力和社会地位追求自己的私欲,让安妮陷入情感的深渊中。
他的行为代表着英国殖民主义中的腐败和道德沦丧。
小说中的暴雨和洪水则象征着英国殖民主义对殖民地造成的破坏和瓦解。
当地的居民不断受到自然灾害的袭击,但是英国官员们却无动于衷,不关心当地人民的困难和需要。
在小说的结尾,戈尔顿和安妮都被揭露和批判。
安妮被迫离开了小镇,而戈尔顿则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夺去了生命。
小说告诉我们,殖民主义不仅强加给殖民地人民麻烦和痛苦,也同样腐蚀了英国的精神和道德。
因此,毛姆短篇小说《雨》展示了对殖民主义的深刻批判思想。
小说中的角色和象征物象征着殖民主义的腐败和压迫,并呼吁人们必须关注和反抗殖民主义对人类和社会的破坏。
莎十比亚《暴风雨》文中的后殖民诠释
莎十比亚《暴风雨》文中的后殖民诠释以下是关于莎十比亚《暴风雨》文中的后殖民诠释,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莎十比亚《暴风雨》文中的后殖民诠释作者/段晋丽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戏剧家和诗人。
在他的众多作品当中,收山之作《暴风雨》更是被人们所惊叹,赢得了“高妙的艺术性、玄妙的幻想、瑰丽的描绘、生动的形象、诗意的背景彼此交融”等美名。
然而,研读《暴风雨》必须要深刻地领悟剧中的人物种族差异以及其背后所隐藏的重要意义,需要我们从后殖民的角度来感受莎士比亚的戏剧。
人们形象地将莎士比亚比喻为时代的灵魂,在《暴风雨》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莎士比亚强烈的种族色彩。
一、故事创作背景1609年,也就是莎士比亚创作《暴风雨》的前一年,英国发生了一件举世震惊的事件。
一个约520名殖民者组成的船队缓缓地开向了北美洲的弗吉尼亚,当船队即将到达弗吉尼亚的时候,忽然遭受狂风暴雨的洗礼,最终整艘船上的人不能够幸免于难,与船队失散了。
不久之后,船上的所谓的海上冒险者们纷纷在弗吉尼亚的詹姆斯镇安全着陆了,在这场劫难当中,·船上的乘客们都没有失去性命,后来在这座荒岛上休养生息,不久之后就返航了。
这一消息也引起了当时人们的极大关注,许多大的报社都对此事进行了跟踪报道。
故事的主人公之一是在荒岛上生活的普洛斯彼罗,他和他的族人们生性单纯、善良,在他们的眼中,只要人们是出自于真心地忏悔自己所犯下的罪行,就能够在上帝的关怀和庇佑之下得到仁爱和宽恕。
也正因为如此,那些踏上了返乡道路的人们也决定真心忏悔,希望能够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
然而故事当中的另外一个人物形象——作为东方他者的凯列班,却不能和其他人一样幸运地获得重生和自我救赎的机会。
尽管他在这座荒岛上面受尽了磨难,但是他仍然没有真心悔改,罪恶的根源在他的心中扎根得太深,对于他的罪行他丝毫没有悔改之意。
在《暴风雨》中,莎士比亚对这个他者形象进行了无情的控诉,用尖锐的笔触书写了他者的罪行;与此同时,还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通过对自己族人行为的美化描述来奠定了盎格鲁·撒克逊白人神话的感情色彩。
毛姆短篇小说全集1:雨_记录
《毛姆短篇小说全集1:雨》阅读笔记目录一、书籍简介 (2)1.1 作品背景 (2)1.2 作者介绍 (4)1.3 故事梗概 (4)二、人物分析 (5)2.1 主要角色介绍 (6)2.2 角色性格特点 (8)2.3 角色发展线索 (9)三、《雨》篇章解读 (10)3.1 故事主题 (11)3.2 情节梳理 (12)3.3 描写手法分析 (12)四、主题思想探讨 (13)4.1 人性的探索 (14)4.2 生活哲理 (15)4.3 对爱情与友情的反思 (17)五、精彩片段赏析 (17)5.1 经典语句解读 (18)5.2 情感表达分析 (19)5.3 写作特色阐述 (20)六、阅读感悟与启示 (21)6.1 个人阅读感受 (23)6.2 书籍价值与影响 (24)6.3 对生活的启示与思考 (25)一、书籍简介《毛姆短篇小说全集》是一部集纳了威廉毛姆各个时期经典短篇小说的文学巨作。
第一卷中的《雨》则是这部全集中的一篇杰出代表。
这部小说集不仅展现了毛姆卓越的文学才华,还深刻地反映了人性的复杂与多面。
而《雨》这篇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主题思考,成为了众多读者心中的佳作。
《雨》这篇短篇小说以一场雨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关于情感、人生选择和道德困境的故事。
故事中的主人公在雨中邂逅了一位令人心动的异性,这场雨以及随之而来的情境,却让他们面临了种种选择与挑战。
这篇小说不仅情节引人入胜,还通过富有象征意义的雨水,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复杂,以及人性在特定情境下的挣扎与觉醒。
毛姆作为一位杰出的短篇小说家,其作品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
《毛姆短篇小说全集》为毛姆的爱好者以及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和欣赏其文学魅力的机会。
《雨》这篇小说作为全集的一部分,更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主题思考,吸引了无数读者的目光。
1.1 作品背景《雨》是英国著名作家毛姆(W. Somerset Maugham)的一部短篇小说集,首次出版于1944年。
毛姆短篇小说《雨》中的殖民主义批判思想
毛姆短篇小说《雨》中的殖民主义批判思想《雨》是英国作家毛姆的一篇短篇小说,通过描写一个殖民地城市中发生的一次意外事故,反映了殖民主义对殖民地人民的压迫和剥削,并对殖民地人民的反抗精神进行了肯定。
小说中,主人公戴维森是一个英国人,被派驻到一个热带殖民地担任行政官员的职务。
他在这个殖民地城市生活了一段时间,对这里的人民和风土民情有了一些了解。
在一天的黄昏,戴维森匆匆赶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场短暂的大雨。
他寻着声音进入一家小屋避雨,遇到了一个年轻的女人。
女人的名字叫戈萨琳,她是个本地人,正在等待她的丈夫。
在与戈萨琳的交谈中,戴维森逐渐了解到殖民地人民的生活状况和不满情绪。
他们生活贫困,被迫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而英国官员却过着悠闲奢华的生活。
戴维森意识到,自己是殖民地统治制度的一部分,他感到无地自容。
戈萨琳的丈夫最终出现了,戴维森忐忑不安地离开了小屋。
在离开的途中,他突然感觉到一针刺痛了自己。
他回头看到,戈萨琳的丈夫正在持刀追赶他,并没有追上他,但从那一刻起,戴维森的生活就完全改变了,他变得害怕和沮丧。
《雨》中通过戴维森和戈萨琳的对话,展现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精神。
戈萨琳对戴维森说:“我们不再是你们的奴隶,我们对你们已经没有畏惧。
”她们发出了反抗的声音,表达了对殖民政权的不满和渴望自由的欲望。
毛姆通过小说中的描写,批判了殖民主义的本质。
殖民主义是一种不公平的社会制度,将殖民地人民视为劳动力资源,一方面剥削他们的劳动成果,另一方面却不给予他们应有的权益。
毛姆通过戴维森的角色,揭示了英国官员对殖民地人民的剥削和压迫。
小说中的雨象征着戴维森所代表的殖民主义的暴雨。
这场暴雨打破了戴维森表面上的平静和舒适,让他感受到了殖民地人民所经历的艰辛和痛苦。
雨也是戴维森改变的象征,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殖民主义所带来的后果。
小说当戴维森感到害怕和沮丧时,他看到了戈萨琳的丈夫在远处笑着离去。
这个场景表达了殖民地人民的胜利,他们的反抗精神战胜了英国官员的压迫。
毛姆短篇小说《雨》中的殖民主义批判思想
毛姆短篇小说《雨》中的殖民主义批判思想作者:刘祥萍来源:《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02期摘要:毛姆作品大多带有异国情调与殖民主义批判意识。
短篇小说《雨》通过对传教士戴维森夫妇的人物刻画及其结局安排,以及对麦克菲尔医生的心理和言行等方面的描写,点出了短篇小说《雨》反对殖民主义的主题思想以及毛姆本人对殖民意识的批判与对殖民地文化的认同。
关键词:威廉·萨默赛特·毛姆;《雨》;殖民主义;批判中图分类号:I5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9)02-0071-05Abstract:Most of Maugham’s works have a critical sense of exotic and colonialist. Through the portrayal of the characters of the missionary Davidson couple and the arrangement of their outcome,as well as the description of Dr. McPhee’s psychology and Words and deeds,the short story “Rain” points out the theme thought of the short story “Yu” Against colonialism and Maugham’s own criticism of colonial consciousness and the recognition of colonial culture.Key words:W illiam Somerset Maugham; “Rain”; Colonialism; criticism一、毛姆及其短篇小说《雨》威廉·萨默赛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是二十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
毛姆短篇小说《雨》中的殖民主义批判思想
毛姆短篇小说《雨》中的殖民主义批判思想
毛姆是20世纪英国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作品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雨》是毛姆的一部重要短篇小说,该作品以其深刻的批判思想而闻名。
毛姆对殖民主义的批判思想尤为突出,通过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毛姆对殖民主义的丑陋和残酷展开了深刻的批判,揭示了殖民主义对被殖民地的人民所造成的不可挽回的伤害。
本文旨在对毛姆短篇小说《雨》中的殖民主义批判思想进行探讨和分析。
小说《雨》中的殖民主义批判思想体现在毛姆对殖民地生活的真实描绘上。
小说的故事背景设定在一个热带岛屿上,描绘了英国殖民地时期的殖民地生活。
在小说中,毛姆生动地刻画了殖民地的贫穷和落后,以及殖民地人民受到的压迫和剥削。
小说中的人物们生活在一种充满了压迫和不公的环境中,他们被迫顺从殖民地统治者的意志,失去了自由和尊严。
这种真实的描绘使读者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殖民主义对被殖民地的人民所造成的不幸和痛苦,从而引发了对殖民主义的深刻反思。
小说《雨》中的殖民主义批判思想体现在毛姆对殖民地统治者的批判上。
在小说中,毛姆通过描写殖民地的英国殖民地统治者戈德利和其他英国人的形象,深刻地揭示了他们的残暴和野蛮。
戈德利是一个自大和专横的英国人,他对殖民地人民采取了残酷的统治方式,对他们进行了种种的剥削和压迫。
他不顾人民的生死,只顾自己的私利,将人民视为工具和奴隶。
毛姆通过对戈德利的描写,揭示了殖民地统治者的丑陋和残酷,表达了对这种统治方式的深刻不满和谴责。
这种明确而深刻的批判思想,使读者产生了对殖民主义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毛姆短篇小说《雨》中的殖民主义批判思想
毛姆短篇小说《雨》中的殖民主义批判思想
《雨》是英国作家毛姆的一篇短篇小说,通过对殖民主义的批判,展现了殖民主义在
殖民地的残酷和不公,呼吁人们反对殖民主义、追求自由和平等。
小说中,讲述了一个欧洲国家的殖民者在非洲的殖民地上的生活。
他们在那里从事着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对当地居民进行着种种不公和暴行。
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中,殖民
者意外地遭遇了灾难,这场暴雨像是上天对殖民主义者的惩罚,让他们感受到了来自自然
界的无情和力量。
小说通过对殖民主义者的遭遇和内心的挣扎,揭示了殖民主义的虚伪和残酷。
殖民者
原本以为自己可以无视当地居民的生活和权利,随意对待他们,却在面对自然的力量时无
法保护自己。
这种反差让人深思:殖民主义者虽然在殖民地上高高在上,却并非无所不能,他们的力量和地位并非无可动摇。
小说中的暴雨象征着非洲人民的力量和反抗,暴雨的降临给了殖民主义者致命的打击,也给了殖民地的当地居民希望和力量。
小说的结尾处以殖民者的死亡,衬托了非洲人民的
力量和持久性。
在这场暴雨中,殖民者和殖民主义都成了受害者,而非洲人民则成为了反
抗的英雄。
这一情节深刻地揭示了殖民主义的虚伪和残酷性,呼吁人们反对殖民主义,追
求自由和平等。
通过《雨》这篇短篇小说,毛姆成功地揭示了殖民主义的虚伪和残酷,呼吁人们反对
殖民主义,追求自由和平等。
这对当时的殖民主义时代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也对当代社
会有着深远的启示。
希望我们能够从中汲取教训,共同反对一切形式的压迫和剥削,追求
和平与公平。
毛姆短篇小说《雨》中的殖民主义批判思想
毛姆短篇小说《雨》中的殖民主义批判思想【摘要】在毛姆短篇小说《雨》中,作者通过对殖民主义的批判思想引发了人们对殖民主义的思考。
本文首先介绍了毛姆短篇小说《雨》及概括了殖民主义批判思想。
随后分析了殖民主义的定义,以及在小说中如何体现殖民主义以及对当地文化和个人命运所产生的影响。
最后探讨了毛姆如何通过小说批判殖民主义观念的方式。
结论部分强调了毛姆短篇小说《雨》的殖民主义批判思想的重要性,并指出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通过对殖民主义批判思想的总结,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毛姆小说中所反映的殖民主义问题,以及对殖民主义观念的拷问与反思。
【关键词】引言: 毛姆短篇小说《雨》,殖民主义批判思想正文: 殖民主义的定义, 《雨》中的殖民主义体现, 殖民主义对当地文化的影响, 殖民主义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毛姆批判殖民主义观念结论: 《雨》的殖民主义批判思想重要性, 社会启示, 总结批判思想1. 引言1.1 介绍毛姆短篇小说《雨》《雨》是英国作家毛姆(W. Somerset Maugham)的一部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位英国传教士在南太平洋某小岛上与当地土著居民以及一名美国医生之间发生的冲突和纠葛。
小说以雨季来临时的故事展开,暗喻了殖民主义对当地文化和个人生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这个小岛上,英国传教士和美国医生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他们的冲突与对抗体现了殖民主义的现实问题。
毛姆通过《雨》这个故事,揭示了殖民主义对于当地社会和个人命运的破坏性影响,以及对殖民主义观念的批判和反思。
该小说以其深刻的主题和细腻的写作风格,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成为被研究与探讨的经典之作。
1.2 概括殖民主义批判思想在毛姆短篇小说《雨》中,作者通过对殖民主义的批判思想,揭示了殖民主义所带来的不公平和压迫。
殖民主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另一个国家或地区进行征服、控制和剥削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
在小说中,殖民主义体现在殖民者对当地居民的歧视、剥削和控制上。
毛姆短篇小说《雨》中的殖民主义批判思想
毛姆短篇小说《雨》中的殖民主义批判思想毛姆的短篇小说《雨》中,通过描写一位英国官员在一个遥远的殖民地城镇遭遇连续数周的无休止的雨,揭露了殖民主义的弊端和殖民地人民的不幸命运。
小说通过唯美的描写和充满情感的语言,深入探讨了殖民主义对殖民地人民的侵略和奴役,以及殖民主义制度的不人道性和残酷性。
小说中,英国官员戴维森来到了一个遥远的殖民地城镇工作,这个城镇十分落后,在官员们面前欺诈、剥削和贫穷横行。
在他到达城镇的第一天,他被一连串的雨水所打击,这场持续了数周的雨使他逐渐进入了一种绝望的状态。
雨水把城镇的一切变得潮湿、阴暗,整个城镇被隔离在了外界之外。
他试图离开这个被困扰的地方,但由于路泥泞不堪,无法前行,这种局面加重了他的苦闷。
小说中的这种雨水似乎是对殖民主义侵略的抗议,它也使得殖民地人民更加备受剥削和不幸的命运。
小说中反思的第一点,是对殖民地城镇的描述。
这是一个落后、拥挤、无法摆脱清贫的城镇,在这个城镇里每个人都是死气沉沉、肮脏的样子,且都带着饥饿和沮丧的表情。
他们被那个国家所剥削,各种资源都被那个国家所掠夺,他们无法摆脱困境,自然流失更多的财富。
尽管如此,英国官员仍视他们为动物,无视他们的存在,不放心地利用他们的劳动来为他的国家创造财富。
小说中的第二个反思是,英国官员是整个不平等体系的象征。
他们的存在增加了贫困、无尽的折磨和无声的痛苦,消磨殖民地人民的生命,反复地尝试着折磨他们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殖民地人民必须接受贫困、无尽的折磨和无声的痛苦,而英国人却在这个过程中不严谨,甚至对他们的状况视而不见。
他们很难理解,如果他们接受了殖民地的痛苦和磨难,那么他们会成为那个时代的罪人。
毛姆的小说揭示了殖民主义带来的不幸命运,他利用雨水和英国官员的形象来描绘这一点。
毛姆的故事鲜明而且深刻,呈现出殖民主义的残酷和不人性。
他通过白天黑夜不停的雨水,创造了一种气氛,使人们感到在这种环境中无法获得自由。
毛姆的小说不仅是对英国帝国主义的批判,更是对人类内心最深却常常被忽略的苦楚和悲痛的描写。
毛姆短篇小说《雨》中的殖民主义批判思想
毛姆短篇小说《雨》中的殖民主义批判思想《雨》是英国作家毛姆的一部短篇小说,它揭示了殖民主义的丑恶和残酷,对殖民主义进行了批判。
这个故事发生在南太平洋一个小岛上,岛上有一个英国殖民地,殖民地的人口主要是当地居民和一些英国移民。
小说中,毛姆通过描写一个英国传教士在岛上的经历,展现了殖民主义的侵略性和对原住民的压迫。
故事开始时,一个教育水平不高的传教士戴维·马歇尔被派往这个小岛传教。
他信奉的是基督教,希望能够把自己的信仰传播给当地的居民。
他的到来却并没有获得村民的欢迎和支持,人们对他的教义和礼仪感到陌生和抵制。
整个故事以连续性的雨天为背景,这也成为故事中一种象征,象征着英国传教士带来的才短暂的幸福和希望。
在这段时间里,雨水不断地倾泻而下,把小岛变成了一片湿漉漉的世界。
传教士对雨感到不满,他甚至责怪上帝为何要在传教的时候下雨。
这种责怪和不满暗示了他对上帝的怀疑和对自己信仰的动摇。
正因为无法获得村民的支持和理解,传教士感到非常沮丧和孤独。
他们不允许他参加传统的仪式和聚会,而且甚至羞辱和恶作剧他。
在这种压力下,他逐渐变得愤世嫉俗和疯狂起来。
他开始喝酒,过度沉迷于游戏和玩乐。
他与当地的妓女格洛丽亚建立了一段不正当的关系。
格洛丽亚的出现进一步突显了殖民主义的丑恶。
她被描绘成一个被迫沦为妓女的女孩,她的选择和生活被英国的殖民统治剥夺了。
她的职业和身份使她受到了歧视和鄙视,这也反映了殖民主义对原住民的剥削和压迫。
小说中的传教士因感染疟疾而死。
他的死被描述的毫不庄重和哀伤,只有一个年轻人在他的墓前流泪。
这个场景展示了传教士在岛上的无足轻重和孤独,也反映了殖民主义的铁腕统治和对原住民的冷漠。
通过《雨》,毛姆用细腻的笔触揭示了殖民主义的丑恶和残酷。
他通过传教士的故事暗示了殖民主义的侵略性和对原住民的压迫。
故事中描绘的雨水和传教士的孤独,更深层次的回应了对殖民主义的批判。
这个小说带给人们深思,引发对殖民主义的反思和对殖民历史的反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姆短篇小说《雨》中的殖民主义批判思想一、毛姆及其短篇小说《雨》威廉·萨默赛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是二十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
他一生著作颇丰,而且创作题材颇广,除诗歌以外的各个文学领域,都有所涉及。
在他九十一年的生命历程中,他一共写了二十部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以及三十多部戏剧,此外还著有游记、回忆录、文艺评论多种形式的作品。
他的作品取材广阔,对人性有着透彻的理解,常以冷静、客观乃至挑剔的态度审视人生,基调超然,带讽刺和怜悯意味,在国内外拥有大量读者。
他的多部长篇小说,如《人性的枷锁》、《月亮与六便士》、《刀锋》、《面纱》等都为人们所熟悉,并且获得一致好评。
除了在长篇小说上的造诣和成就,毛姆的短篇小说更为他赢得了“英国的莫泊桑”美誉,在20世纪英国短篇小说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毛姆短篇小说的特点是冷静、客观且深刻地剖析与解读人性弱点,让人们从他的小说作品中亲身领略和目睹当时社会的罪恶、人性的丑恶以及命运的不公和劫难。
毛姆的小说之所以能够引起不同国家不同阶层读者的兴趣,而且这种兴趣至今经久不衰,其原因之一便在于他作品中具有浓郁的异国情调。
这种异国情调既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关,也与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有关。
毛姆一生中非常热衷于旅行,游历于各个国家和地区,并以此获得写作题材。
毛姆对当时处于非主流与边缘地位的土著文化、印度文化、中国文化等倾注了自己高度的热情,他的短篇小说有很大一部分取材于当时分布在马来西亚、南太平洋诸岛、婆罗洲及远东地区的殖民地区域。
毛姆总是以敏感而细腻的观察、睿智的分析以及尖刻的幽默,“真实记录了殖民地白人官员、传教士,以及因各种原因停留在那里的欧美人的生活状态及所思所想,特别是这些来自西方的‘优秀民族’和当代土著居民文化上的巨大差异、矛盾、甚至流血冲突”[1]65,突出了当时殖民地统治者与当地土著居民因思想和文化差异而导致的冲突和对抗。
所以,毛姆的短篇小说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殖民主义研究素材。
短篇小说《雨》就是这样一篇含有殖民主义批判意识的作品。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笔锋直指大英帝国的殖民统治,这篇小说直到1921年收入《顫叶集》后才得以问世”[2]103。
《雨》是毛姆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其高超的叙事手法将人性的堕落与殖民地传教士的虚伪刻画得淋漓尽致。
小说中的每个细节无不牵动着读者的神经,震撼着每个人的内心。
《雨》以第三人称视角,讲述了麦克菲尔医生夫妇与殖民地传教士戴维森夫妇在航船上相识,最后目睹传教士戴维森之死的故事。
故事中,麦克菲尔夫人与戴维森夫人的无知与刻薄,汤普森小姐的粗鄙与放荡,传教士戴维森先生以及殖民地官员的虚伪和霸道皆通过麦克菲尔医生的视角一一展现出来。
故事中的很多细节描写或直接或间接地表现着作品的殖民主义元素以及作者毛姆对殖民主义的批判意识。
毛姆短篇小说《雨》中对处于殖民地统治阶级的传教士夫妇言行举止、外貌形态的描写和刻画,以及小说中对传教士戴维森结局的安排,无不流露出作者对殖民主义思想的对抗与讽刺。
同时,毛姆对故事观察者麦克菲尔医生的人物呈现则进一步体现了作者对殖民主义的批判态度及其追求殖民地文化认同的思想。
二、戴维森夫妇的人物刻画——对殖民主义的批判与讽刺戴维森夫妇代表着狂热而虔诚、古板而冷酷的殖民地传教士形象,思想和行为偏执又猖狂,常常以西方“优越”文化的传播者自居,言语行为中无不充满对当地土著居民和文化的蔑视和厌恶。
他们以消灭所谓“粗鄙的”土著文化为己任,并且乐此不疲,从中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
当戴维森夫人向麦克菲尔医生讲述他们刚到殖民地岛屿上时的见闻时,她神情激动,对当地文化习俗嗤之以鼻:“我们初到岛上时,这些土人的婚俗,使我们大吃一惊,简直无法向你叙述”[3]3。
接着戴维森夫人语调激昂地说到当地土著人的腐化堕落,并通过当地土著人的婚俗断言岛上“任何一处村庄里也不可能找到一个好姑娘”[3]4。
所以她告诉麦克菲尔医生说他们到岛上的第一件事就是禁止当地土著人跳舞。
然而,她对西方白人与当地土著人的跳舞是采取双重标准的。
她认为“但是在白人中间,事情就截然不同......可是土人的跳舞是另外一回事。
跳舞本身不仅不道德,而且肯定导致伤风败俗”[3]4。
土著人的舞蹈是带有野性和激情的,它不同于西方人那种在舞会上和着悠扬的曲调踩着有节奏的步子的舞蹈。
各民族的舞蹈本身是各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但是戴维森夫人却并不认为这是一种文明。
在她眼中,这样的舞蹈粗鄙而野蛮,是不能存在于世间的。
所以作为当地的传教士,西方“文明”的传播者,他们严令禁止这种舞蹈形式。
在他们的高压管制下,他们扑灭了跳舞,并且使他们所管辖的区域里八年来再无舞蹈,扼杀了殖民地内土著人的舞蹈文化。
除此之外,戴维森夫人还讲述了他们夫妇是如何在他们的教区禁止岛上的那些土著居民穿当地的民族服饰萨摩亚围腰的。
在他们眼中,土著人的萨摩亚围腰“是最猥亵的穿着”[3]4。
她的丈夫戴维森先生认为必须要通过法律规定来禁止这种服装,并强制要求当地人穿长裤。
尽管岛上土著人的这种穿着是为了适应当地炎热的气候,他们却无视这种客观原因,也不尊重当地人延续了几百年的文化习俗。
传教士戴维森先生对于教导当地土著居民和纠正他们的言行举止具有坚定的执念,在关于土著人穿着这件事上,“戴维森先生在他的一份报告里写道:这些岛屿上的居民永远不会成为基督徒,除非十岁以上的儿童规定必须穿长裤”[3]5。
而且,当传来岛屿上正流行既严重又致命的麻疹疟疾、航船不得不停泊滞留时,戴维森先生马上强调说:“如果船上不再发现染病的人,纵帆船可以开航,可只能载白人旅客,所有土人的往来要被禁止三个月”[3]6。
此处无疑是戴维森先生毫无掩饰地对土著人种族歧视的体现,是殖民主义者以自我为中心贬低压抑殖民地居民的表现。
以自身身份和文化为中心完全否定殖民地土著人身份和文化的行为和思想正是殖民主义的突出体现。
在戴维森夫妇这样的殖民地传教士眼中,西方文化毋庸置疑是优于殖民地文化的,他们以一种统治者和优越者的姿态对当地文化横加干涉、平头论足,甚至嗤之以鼻,并用铁腕手段强制禁止和扑灭当地文化。
然而,他们以殖民主义有色眼镜观察到的“东方”或“东方主义”只能使人误入歧途[4]59。
在他们的绝对权力和绝对话语之下,殖民地土著居民不得不放棄自己的文化和习俗,被迫而无奈地认同了在殖民略侵以前他们从未接触过的陌生的西方文化,导致自己传统的民族文化被殖民统治瓦解和取代。
在这篇小说中,戴维森夫妇代表了西方殖民主义者的总体形象,他们的殖民主义思想和行为不过是所有西方殖民主义者对自身文化高度认同而对其他民族文化无限贬低的缩影而已。
尽管小说作者是一个来自西方文化的殖民地观察者,但从毛姆在小说中对戴维森夫妇的人物刻画,分明透露出他对这种高高在上的殖民地传教士和统治者是持有批判和嘲讽态度的,首先,故事刚开始时,作者通过麦克菲尔医生的视角描写了在甲板上戴维森夫人的出场:“她一身黑衣服,颈间戴了条金项链,下面摇晃着小小的十字架。
她身材瘦小,褐色而无光泽的头发梳拢得十分平整,在一副夹鼻眼镜后面有双鼓出的蓝眼珠。
她有张瘦长得像绵羊的脸,但是毫无蠢相,反倒是极度的机警;有种飞鸟似的迅捷动作。
她最最令人注意的是她的语调,高亢,刺耳,一点也不婉转;听进耳朵里是种僵硬单调的声音,搅动的神经不安,一如风钻的无情喧嚣”[3]2。
这段描写戴维森夫人的文字给读者的印象就是她是一个古板、不漂亮、刻薄、偏执的妇女形象。
“一身黑衣服”和“褐色而无光泽的头发”使人觉察不到活泼和生气,让人压抑,给人一种古板的形象;“鼓出的蓝眼珠”与“瘦长得像绵羊的脸”更是将她丑陋的外貌刻画得一览无遗。
在形容戴维森夫人的语调时,作者用了“高亢”“刺耳”“一点也不婉转”“僵硬单调”“如风钻般无情喧嚣”等词和短语来描述,生动而形象地呈现了戴维森夫人尖刻的嗓音和她不讨喜的一面,与后面描写她对殖民地土著文化评头论足的情节遥相呼应。
在后面描写戴维森夫人说话和神态时,作者又用了“冷酷”“高亢”“鸟似的眼光”来刻画她。
所有这些刻画戴维森夫人形象的词语,都是带着负面和贬义的色彩或情感的,注入了作者对她的嘲讽与轻蔑。
其实,这不仅仅是对戴维森夫人的嘲讽与轻蔑,更是对以戴维森夫人为代表的殖民地传教士和统治者看似优越文明实则粗鄙不堪的批判和讽刺。
其次,作者对传教士戴维森先生的人物刻画也是持着这样一种批判态度的。
作者对于传教士戴维森先生的外貌描写只有一处。
在小说开始之初戴维森先生第一次出现时,作者对其进行简单的描写:“当他在灯光里坐下来,脱掉帽子,你便可以看见他一头深色的红发,头顶有一块已经光秃秃、红润而满布瘢痕的皮肤辉映在红发之间;他年已四十,瘦骨嶙峋,一张干瘪的脸,刻板而迂腐;说起话来,满口苏格兰腔,声调缓慢而低沉”[3]1。
在将传教士戴维森的外表呈现给读者时,作者用了“光秃秃”“满布瘢痕”“干瘪”“刻板”“迂腐”等一些负面的词汇进行刻画,这样的描写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戴维森先生是一个丑陋和迂腐的人物。
这样直接且负面的人物形象描写为小说后面戴维森先生丑陋的所作所为埋下了伏笔和铺垫,从中也折射出作者对传教士戴维森先生丑陋面目和行径的无情批判与嘲弄。
另外,整个故事由于是以麦克菲尔医生的视角展开的,故,在故事刚开始时,作者并没有花大量的笔墨直接刻画传教士戴维森先生,而是通过麦克菲尔医生有限的接触和戴维森夫人的转述来窥探传教士戴维森先生的人物形象。
通过观察,麦克菲尔医生觉得戴维森先生是一个安静沉默不喜交际的人。
通过戴维森夫人讲述他们在殖民地的故事,可以看出戴维森先生是一个执着且对宗教事业虔诚而忠贞的人。
他是一个尽职尽责的传教士,竭力向土著居民灌输基督教的原罪思想和戒律清规,把通奸、说谎、偷窃定为罪恶,把赤身裸体、跳舞、不穿长裤视为淫荡和堕落。
他在殖民地用尽一切办法使当地居民成为合格的基督教徒。
通过戴维森夫人对其丈夫近似崇拜的描述,以及麦克菲尔医生未曾深入的接触,传教士戴维森先生的那种殖民主义者形象稍微隐于幕后,给人一种戴维森先生是一个尽职虔诚的基督徒的错觉。
他对海外教会事务和对土著人的教导充满热情,“从他热情地姿势和深沉而又响亮的声调中,他的诚挚似乎可以一目了然”[2]10。
但这并不是对传教士戴维森的认同,而是为了更刻骨地给震撼人心的后续进行铺垫或对比。
故事的最后,尽职尽责的殖民地传教士戴维森以自尽结束自己的生命。
他死后被人在海滩发现时,“一半泡在水里,一半露出水面……喉部从左耳切开到右耳,右手还握着干这件事用的剃刀”[3]39。
传教士戴维森的死狰狞而恐怖。
还有小说最后汤普森小姐那句“你们这些男人!你们这些又脏又臭的贱猪”[2]42,则毫不留情地将传教士戴维森的真面目揭开。
这些无一不将戴维森的形象间接或侧面地表现出来:那是一个虚伪、狰狞、堕落且充满罪恶的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