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办学特色介绍

华中师范大学办学特色介绍办学特色之一 践行博雅教育理念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历经百年和谐传承,凝炼博雅教育理念我校在百余年办学历程中,融汇了学校前身华中大学、中华大学和中原大学教育学院等高等院校的多元文化传统,积累了建国后举办综合性师范大学的办学经验,凝聚和践行一系列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其核心就是“博雅”,其本质在于肯定人文价值,强调以人为本,通过培育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提升人格境界,激发人文关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将成才与成人结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它不仅体现了我校底蕴深厚的文化教育与学术研究传统,而且要求师生具有广博的知识,包括人文、科学两种文化的知识,还要有博大的胸怀志向、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雅的气质风貌。
在博雅教育理念指导下,我校坚持并践行正确的人才质量观,其内涵包括:素质教育质量观,力求从整体上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结构,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创新教育质量观,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着力解决师范大学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较弱的问题;特色教育质量观,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注重其个性的发展,并以个性的发展带动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本科教育是高水平人才培养的基础阶段,我校在融汇通识教育、学科和专业教育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养成,使学生具备“博雅”教育的文化底蕴及不断创新发展的能力。
二、发扬人文学科优势,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我校的博雅教育依托人文学科优势,并重人文、科学教育而展开,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师资、学科建设及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等方面。
1.名师辈出文理并重,弘扬博雅教育传统在学校百余年办学历程中,涌现出一批批杰出的教师和校友,其中不乏学贯中西的大师级学者。
如国学大师黄侃、熊十力,哲学大师冯友兰,经济学大师王亚南等。
著名思想史家、文化史家蔡尚思先生,“学衡派”重要成员吴宓教授等,都在我校留下了深深的文化足迹。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1、文华书院1871年,美国圣公会在湖北武昌城内昙华林创办了文华书院(Boone Memorial School),与1885年英国循道会在武昌开办的博文书院(Bowen College)、英国伦敦会在汉口创办的博学书院并称为武汉地区的三大教会学校。
1890年增设高中,成为六年制完全中学。
1901年翟雅各任院长之后,发展迅速。
1903年,文华书院成立大学部,这是华中师范大学校史的开端。
1909年5月18日,书院在美国哥伦比亚特区注册,正式取得大学资格,校名为“文华大学校”。
1911年1月15日首次公开进行毕业班学生学位论文答辩,16日在文华教堂首次举行毕业班布道会,17日首次授予九名毕业生文学学士学位,韦卓民为其中之一。
1915年1月29日,文华书院首次颁授硕士学位。
文华书院教学楼2、私立华中大学1922年2月,美国圣公会、美国复初会、美国雅礼协会、英国伦敦会、英国循道会等差会代表应邀到汉口吴德施主教寓所开会,决定在武昌开办一所联合大学。
8月,筹建华中大学的临时管理委员会成立。
1924年,文化书院改名为(私立)华中大学。
1924年汉口博学书院大学部、武昌博文书院大学部并入。
1927年,基督教及《圣经》相关课程被编入教学大纲。
1927年5月,受时局影响学校暂时关闭。
随后校长孟良佐给本应于当年6月毕业的学生寄去了毕业文凭,给5月仍坚持在校学习的学生全部给予成绩“D”,并寄给学生本人成绩单副本。
1929年1月,五个教会的代表在武昌开会,达成为重建华中大学做出最大努力的共识。
长沙雅礼大学、岳阳湖滨书院大学部正式并入华中大学。
5月,再次举行会议,选举韦卓民为华中大学校长,在韦卓民从英格兰返回之前,孟良佐继任校长。
大会表决通过学校英文名为“Central China College”。
各差会就师资、财物等做出承诺。
9月,华中大学重新开学。
文华图书科以专科学校名义在国民政府教育部立案注册,具备了成为一所独立学校的资格。
华中师范大学是985吗

华中师范大学是985吗华中师范大学不是985院校。
该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华中师范大学基本信息介绍1、学校简介华中师范大学简称“华大“”或”“华中师大”,位于湖北省会武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78] ,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创始高校,武汉七校联合办学成员,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高校。
2、学校规模及师资该校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31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8500余人,研究生12000余人,国际学生1100余人。
现有教职工3500余人,专任教师190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297人,博士生导师352人,专兼职院士、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国家教学名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各类国家级人才40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
华中师范大学是国家首批批准的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有权自行评审和授予教授、副教授职称和博士生导师资格。
3、学校学科及专业的设置该校下设30个学院,70个本科专业,现有国家重点学科8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22个,中国语言文学和物理学等15个专业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有2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8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73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
以及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有12个专业获得国家级特色专业立项。
华中师范大学毕业证样本学位证样本历任校(院)长及学校代码

华中师范大学毕业证样本学位证样本历任校(院)长及学校代码华中师范大学的简介、地址与历史沿革华中师范大学(外文名: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或者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CCNU) )简称:华中师大、华大;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坐落在武昌南湖之滨的桂子山上,学校具有悠久的历史,她是在1903年创办的文华书院大学部(始于1871年创办的文华书院,1924年改名为华中大学)、1912年创办的中华大学、1949年创办的中原大学教育学院的基础上,1951年组建公立华中大学,1952年改制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1953年定名为华中师范学院,1985年学校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并由中原大学创始人之一——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校名。
华中师范大学学院设置及主要专业华中师范大学学院设置有:管理学院·教育学院·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统计学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体育学院·信息管理系·计算机科学系·信息技术系·音乐学院·美术学院·社会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心理学院·政治学研究院·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主要专业有;汉语言文学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汉语言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
华中师范大学历任校长及学校代码:10511杨宗凯:(2011年9月——现在,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马敏:(2003年6月——2011年9月,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谷士文:(2001年2月——2003年4月,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路钢:(1999年1月——2001年2月,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王庆生:(1991年6月——1999年1月,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章开沅:(1985年8月——1991年3月,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
华中师范大学2023年研究生专业目录

华中师范大学2023年研究生专业目录华中师范大学(HCNU)拥有悠久的历史,一直致力于提供丰富的课程供学生们学习。
2023年,学校给学生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研究生专业,可以让学生们得到更多机会,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专业目录包括:一、人文社会科学1、文化艺术学:专业范围覆盖文学、艺术史、艺术创作、艺术评论、世界文化遗产等方面。
2、历史学:历史学专业探讨过去人们之间的互动,探究历史的发展原因,总结和分析历史规律,并讨论其影响的社会意义。
3、心理学:心理学主要研究各种心理机制以及这些机制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维。
4、政治学:政治学专业探讨政治学科理论,从政治体制、政治组织和政治运作、政治趋势等方面研究国家、政治制度、决策过程以及对政治体制变迁的影响等内容。
二、理学1、数学: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结构的学科,其中包含实数、复数和虚数的概念,主要研究各种数的空间关系、数的变化以及其规律。
2、物理学:物理学研究物质的性质、结构和变化,包括宇宙学、热力学、力学、电磁学、量子力学、光学等。
3、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实质与性质,以及物种之间的相互转变的学科,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反应机理等。
4、生物学:包括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生态学、发育生物学和行为生物学等,研究生物的结构与生活状态。
三、工学1、机械工程:机械工程主要研究机械装置的设计、制造以及维护,包括汽车工程、机械装备制造、材料加工等。
2、电子信息工程:研究电子设备及电子系统、计算机科学、电路分析、移动计算系统和信号处理等。
3、自动化:研究机械和电气、计算机系统的运动、控制、调整、测量、分析、仿真和智能应用等。
4、仪器仪表:研究物理量测量、检测和控制系统,包括仪器仪表设计和制造、信号处理、测量与控制、智能仪表系统等方面。
四、经济学1、经济学:探讨市场上资源、物价、货币价值及其关系,研究经济效率分配、政府政策等方面的问题。
2、统计学:研究处理数据、找出统计规律,包括模型的构建、参数的估计、关联的检验等。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huangzhong nomal unniversity,简称华中师大或华师)是中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具有百年悠久历史的老校,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
学校位于武汉市洪山区风景优美的桂子山上,占地133.34公顷,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
目录[隐藏]基本资料学校简介优势学科学科排名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历史沿革1、文华书院大学部2、私立华中大学3、公立华中大学4、华中高等师范学校5、华中师范学院6、华中师范大学著名学者钱基博先生(1887—1957)熊十力先生(1885—1968)沈祖荣先生(1883—1977)韦卓民校长(1888—1976)张舜徽先生(1911—1992)章开沅校长(1926—)校园风光华大校歌校园文化校园民谣——《南湖秋月》社团文化华中师大赋学校领导现任领导历任领导基本资料学校简介优势学科学科排名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历史沿革1、文华书院大学部2、私立华中大学3、公立华中大学4、华中高等师范学校5、华中师范学院6、华中师范大学著名学者钱基博先生(1887—1957)熊十力先生(1885—1968)沈祖荣先生(1883—1977)韦卓民校长(1888—1976)张舜徽先生(1911—1992)章开沅校长(1926—)校园风光华大校歌校园文化校园民谣——《南湖秋月》社团文化华中师大赋学校领导现任领导历任领导[编辑本段]基本资料学校简称——华大、华师、华中师大英文名称——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见于学校域名);Huazhong University(见于校徽)建校时间——1903年校风校训——求实创新立德树人华师精神——忠诚博雅朴实刚毅党委书记——丁烈云教授现任校长——马敏教授学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珞喻路152号邮编:430079[编辑本段]学校简介华中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211工程”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六所全国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之一(北北正门京师大,华东师大,华中师大,东北师大,陕西师大,西南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国家培养高等学校、中等学校师资和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
华中师范大学人才培养方案

华中师范⼤学⼈才培养⽅案历史学专业本科⼈才培养⽅案★专业编号:832历史学专业本科⼈才培养⽅案⼀、专业培养⽬标及基本要求培养⽬标:本专业依据“研教双优”⼈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有较强的学习和研究能⼒、扎实的专业技能的⼀流师资和应⽤型⼈才。
基本要求:扎实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和新进展;具有科学的思维⽅法和探索精神,具备⼀定的科学研究能⼒和专业技能。
具体要求毕业⽣应获得以下⼏⽅⾯的知识和能⼒:1.在⼤学平台课的基础上,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和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较系统的基本知识;2.通过专业学习和训练,形成⼀定的历史学研究能⼒;3.较熟悉地掌握古汉语和⼀门外国语,能阅读中外历史⽂献和资料;4.了解相关学科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综合应⽤能⼒;5.掌握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法,具备教师基本技能。
⼆、主要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华⼈民共和国史、历史科学概论、世界古代史、世界中世纪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中国史学史、西⽅史学史、中国历史地理、中国历史⽂选、教育学、⼼理学等。
三、学制4年四、授予学位历史学学⼠五、教学时间分配表(续表)六、课程教学学时、学分分布表注:专业类必修课指学科基础必修课与专业必修课;专业类选修课指学科基础选修课与专业选修课七、课程计划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说明1.本专业必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167学分⽅可毕业。
其中通识教育必修课35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12学分,专业必修课67学分,专业选修课34学分,实践环节19学分,必修课学分不能以选修课学分代替;2.教师教育课程分必修、选修共20学分,必修课为教育学基础3学分、⼼理学基础3学分、教师⼝语1学分、教师书法1学分、多媒体技术与应⽤2学分、现代教育技术2学分、历史教学技能训练1学分、历史学科教学论2学分,共15学分;选修课5学分(教育、⼼理类3学分,学科教育类2学分);3.本专业学⽣必须选修12个学分的综合素质课。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介绍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介绍来源:三人行考研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介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介绍教育科学学院于1993年11月在原教育系和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基础上组建而成。
现辖教育系、心理学系、教育科学研究所和高等教育研究所。
设有教育学、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方向)、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小学教育、心理学六个本科专业,拥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建有教育科学资料中心和计算机中心及心理学、教育技术、特殊教育等三个实验室;还有基础教育研究中心、课程研究中心、考试研究中心、心理咨询中心等多个研究机构。
学院拥有一支学科门类齐全、年龄结构合理、有敬业精神和学术影响的师资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58人,其中副教授24人,教授24人,博士生导师15人。
目前,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40余项,共获得科研经费300余万元。
全院在校本科生359人,硕士博士研究生180人,教育硕士专业180余人。
2004年招收教育学、心理学、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
一、教育学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较高教育理论素养和较强教育科研能力的中、高等师范院校师资、教育科学研究单位和中小学教育科研人员、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教育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受到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教师工作的基本技能。
培养对象:四年本科学历,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主干学科: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概论、教学论、课程论、德育论、中国教育史主要课程: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概论、教学论、课程论、德育论、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社会学、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评价、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管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哲学、小学语文及数学教学法主要实践性环节:教育调查报告、教育实习、毕业实习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其他相关机构的教学、研究人才。
华中师范校训

华中师范校训华中师范大学的校训是“求实创新、立德树人”,这一校训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文化传统。
在这里,我将从不同角度解析这一校训。
首先,“求实创新”是华中师范大学校训的第一部分。
这一部分主要强调实践和创新,是对“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两个重要思想的体现。
实践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创新也是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创新能力成为了人才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因此,华中师范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其次,华中师范大学的校训“立德树人”强调的是道德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在当今社会,道德和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
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和人文素养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因此,华中师范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华中师范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它的办学理念和校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和革命文化的融合。
[3] 在这一背景下,华中师范大学的校训“求实创新、立德树人”也具有多重文化内涵。
它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实事求是”和“立德树人”思想的传承,也是对外来文化中“与时俱进”和“创新”的借鉴。
同时,它还体现了革命文化中“求实创新”的精神。
因此,华中师范大学的校训不仅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和革命文化融合的重要体现。
总之,华中师范大学的校训“求实创新、立德树人”是学校办学理念和文化传统的重要体现。
它强调实践和创新,注重道德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体现了多重文化内涵。
在教育中,我们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华中师范大学校训

华中师范大学校训求实创新立德树人华中师范大学主要有三个前身:华中大学、中华大学、中原大学教育学院。
自学校创立,华中大学一直秉持“立足本土文化、放眼人类文明”的教育理念;中华大学坚持“成德、达材、独立、进取”的治校准则;中原大学教育学院则坚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崇高信念。
建国初期,学校依据自身师范的定位,制定了“忠诚、奋发、博学、乐育”八字校训,以此统摄办学思想,规范育人行为。
在几十年的办学中,学校一直倡导“尊师爱生”、“为人师表”。
学校在筹备建校90周年校庆活动中,制定了“求实创新、为人师表”的新校训,1998年修订为“求实创新、立德树人”。
惟求实而可以创新,惟立德方能树人。
八字校训是学校精神的灵魂,体现了华师的办学传统和文化的积淀,代表着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也是面向社会的精神标志。
校训的提出意在激励和劝勉在校的教师和学子,使之朝踏实、新颖、有德、成人的方向成长和发展,毕业多年的校友也会铭记于心。
华大精神忠诚博雅朴实刚毅2003年百年校庆时,在充分讨论、集思广益取得共识的基础上,将华师精神提炼凝结为“忠诚博雅、朴实刚毅”八个字。
它是一种有形的规范和无形的魅力,凡是华师的学子和校友都从中无不感受到与自己的一种情感上的维系与观照,从学缘上寻找到一种属于自己的思想源泉与学识依托。
它除了包含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广博高雅的人文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为人师表的重德精神,立德树人的育才精神,海纳百川的兼容精神之外,还有全面发展的博学精神,不断开拓的创新精神,温暖人心的博爱精神等等。
忠诚博雅:忠心而致诚,博大而高雅。
它显示了一种修养、气质和精神境界,意味着博采众长、兼容并包。
从过去的“又红又专、能文能武”到今天的“品学兼优、德才兼备”,乃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意味着志趣高雅、风格高尚、气质不俗。
它是华师人独特的个性。
朴实刚毅:质朴而坚实,刚强而弘毅。
体现的同样是一种品质、修养,讲究的是一种气度和内在的阳刚之美。
华中师范大学校园植被景观

大学校园景观植被规划校园特色
华中师范大学在 新校区规划中 传承大学文化 、根据地域特 色,因地制宜 的规划校园景 观植被,使之 能够反映学校 人文精神和特 色的校园环境 。
大学校园景观植被规划校园特色
华师景观植被规划 ,强调人与自然,人 与人的交流。茂密而 又布局合理的景观植 被规划不仅仅强调主 要的教学空间,而且 强调整个校园的学生 生活空间。从而使得 在桂子山上的华师有 武汉“高校里的植物 园”的美称,体现了 华师“忠诚博雅朴实 刚毅”的校园底蕴。
目录
1 2 3 4 大学校园景观植被规划功能分区 大学校园景观植被规划校园特色 大学校园景观植被规划的园林化
大学校园景观植被中心广场的规划
大学校园景观植被规划功能分区
大学校园景观植被规划功能分区
1)华师校园 各个园艺植被 单体之间相互 协调、相互对 话和有机关联 ,形成了道路 两侧面的对称 美和植被与校 园建筑的整体 连续性 。
大学校园景观植被中心广场的规划
此外广场的植被景观规划还应反映华师校园建筑的特征与 华师“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信仰,使其统一和谐 。
大学校园景观植被中心广场的规划
大学校园景观植被中心广场的规划
中心广场与广场尽端标志性主导建筑成为校园主划
在内部空间设 计中达到“园 林融入校园建 筑”,使人身 在室内犹在室 外园景中,随 时可以享受绿 化生态环境。
大学校园景观植被中心广场的规划
保持校园中心广场 规划布局中严谨的轴线 关系,在保持与阳光绿 化接触的开阔空间的同 时,以软硬铺地相结合 ,高大的树木如梧桐, 清爽的香樟,开阔的草 坪和草坪里茂密的灌木 ,使之成为供学生平时 休闲读书的富有凝聚力 的校园中心。
大学校园景观植被规划的园林化
华中师范研究生院

华中师范研究生院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是华中师范大学下设的研究生教育机构,拥有完备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和一流的研究生培养资源。
其成立于1980年,至今已有近40年的历史。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坚持培养高素质、宽口径的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为国家和地方的各级各类科技创新、经济建设、文化事业和教育事业培养贡献了大量优秀研究生。
研究生院设置有多个学科门类和研究方向,涵盖理、工、文、法、经、管、教育和心理学等多个领域。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在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培养上秉持“质量立院、育才兴院”的理念,不断提高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
研究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推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学院致力于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和学术氛围,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研究生院教学科研力量雄厚,拥有一支复合型、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
这些导师们在各自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学术指导和个人发展规划。
导师们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素养,为学生创造机会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
研究生院致力于构建良好的学术道德风尚,强调学术诚信和学术规范。
学生在学习和科研中遵循学术伦理,严禁抄袭、剽窃和一切形式的学术不端行为。
研究生院通过开展学术道德教育和学术规范培训,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学术意识和责任感,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秉承"学行合一、知行合一"的校训,培养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国家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研究生院以其优秀的研究生培养成果、良好的学术声誉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在研究生教育领域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总之,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研究生院将继续秉承高起点、高标准的办学理念,为更多的优秀学生提供优质的研究生教育和培养平台,不断推动学校的研究生教育事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2023华中师范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名单

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名单一经公示,一时引起广泛关注。
这一奖学金的设立旨在鼓励优秀的研究生在学术和科研方面取得突出成就,同时也是学校对他们学业成绩的肯定和鼓励。
接下来,我们将从不同的视角和维度来分析这一名单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意义。
1. 学业奖学金的重要性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作为一项重要的荣誉和奖励制度,在激励学生求知欲、激发学生学术研究潜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一奖学金既是对学术优秀和科研成果的认可,也是对个人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综合评价。
它既是一种奖励和鼓励,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的体现。
2. 学业奖学金名单的公示学业奖学金名单的公示是对学生学术成果的一种公开展示,也是学校学术氛围和学术环境的一种全面考量。
这种公示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术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向全校师生展示出学校的学术氛围和学术实力。
学业奖学金名单的公示是对学术和科研能力的一种全面检验和展示,也是对学校学术实力和学术氛围的一种全面展示和宣传。
3. 关于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名单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名单的公示引起广泛关注,这充分表明全校师生对学术和科研成果的高度重视和认可。
这也充分展现了学校学术氛围和学术实力的一种全面展示和传播方式。
这也是对全校师生学术和科研成果的一种高度认可和激励。
4.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学术研究者,我认为学业奖学金名单的公示是对个人学术成果和综合素质的一种全面展示和认可。
这既是对个人学术能力和科研成果的一种高度赞扬和激励,也是对学校学术氛围和学术实力的一种全面展示和传播。
我相信通过这种公示方式,一定能够激发更多学生的求知欲和学术研究积极性,也一定能够提升学校的学术声誉和学术实力。
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名单的公示既是对学生学术成果和综合素质的一种全面展示和认可,也是对学校学术实力和学术氛围的一种全面展示和传播。
我相信通过这种公示方式,一定能够激发更多学生的求知欲和学术研究积极性,也一定能够提升学校的学术声誉和学术实力。
华中师范大学办学特色介绍

华中师范大学办学特色介绍办学特色之一践行博雅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历经百年和谐传承,凝炼博雅教育理念我校在百余年办学历程中,融汇了学校前身华中大学、中华大学和中原大学教育学院等高等院校的多元文化传统,积累了建国后举办综合性师范大学的办学经验,凝聚和践行一系列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其核心就是“博雅”,其本质在于肯定人文价值,强调以人为本,通过培育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提升人格境界,激发人文关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将成才与成人结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它不仅体现了我校底蕴深厚的文化教育与学术研究传统,而且要求师生具有广博的知识,包括人文、科学两种文化的知识,还要有博大的胸怀志向、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雅的气质风貌。
在博雅教育理念指导下,我校坚持并践行正确的人才质量观,其内涵包括:素质教育质量观,力求从整体上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结构,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创新教育质量观,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着力解决师范大学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较弱的问题;特色教育质量观,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注重其个性的发展,并以个性的发展带动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本科教育是高水平人才培养的基础阶段,我校在融汇通识教育、学科和专业教育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养成,使学生具备“博雅”教育的文化底蕴及不断创新发展的能力。
二、发扬人文学科优势,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我校的博雅教育依托人文学科优势,并重人文、科学教育而展开,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师资、学科建设及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等方面。
1.名师辈出文理并重,弘扬博雅教育传统在学校百余年办学历程中,涌现出一批批杰出的教师和校友,其中不乏学贯中西的大师级学者。
如国学大师黄侃、熊十力,哲学大师冯友兰,经济学大师王亚南等。
著名思想史家、文化史家蔡尚思先生,“学衡派”重要成员吴宓教授等,都在我校留下了深深的文化足迹。
华中师范大学师资简介

华中师范大学师资简介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已有百年的办学历史,其前身可追溯到1909年私立文华文理学院(由文华书院大学部改名建立)中国文学系。
1952年由多所院校合并组建成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中国语言文学系。
1994年8月,以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为主干,正式组建成立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文学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自20世纪上半叶开始,就有黄季刚、钱基博、韦卓民、徐嘉瑞、林之棠、包鹭宾、游国恩、李何林、蔡尚思、胡守仁、胡雪、方步瀛、高庆赐、杨潜斋、傅懋勣、石声淮、孙昌熙、阴法鲁等知名学者先后在这里执教,对文学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经过数代学人的不断努力,学院形成了严谨的学风和优良的教风,并逐步具备了语言与文学比翼双飞、教学与科研并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特色,从而确立了文学院在学界和全国高校中的重要地位。
文学院以其雄厚的教学和科研实力居于全国高校中文院系前列。
自1953年至今,已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2万多名专门人才(含博士、硕士研究生,全日制本、专科生,成人函授、夜大本专科生)。
现有各类在册学生23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500余人,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800余人;现有在岗教职工103人,其中教授38人,副教授32人,博士生导师24人,硕士生导师(含校内兼职)70人。
教师中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社科基金评委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3人,楚天学者1人,湖北省教学名师2人。
文学院现下设两个系:中文系、语言学系;五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免费师范)专业、汉语言文学基地班、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汉语言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是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另有三个研究所:文学研究所、语言研究所、英美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所和1个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建有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湖北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中心”),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汉语言文字学),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文艺学)。
华中师范大学本校区地图

北
门
华 师
文 化 街
国际文化 交流学院
华中师范大
西
学附属小学
门
华中师范大学
法学院
附属小幼儿园
一号楼:政治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二号楼:文学院 三号楼:外国语学院、社会学院; 四号楼:学校办公室; 五号楼:生命科学学院; 六号楼:数学与统计学院; 七号楼&八号楼:教学楼 九号楼:计算机科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管理
学院; 十号楼: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美术学院、经济与工商管
理学院; 文科教学楼: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生
就业处; 田家炳楼:心理学院、教育学院、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博雅园食堂
八号教学楼 三号教学楼
一号楼
二号楼
新图 书馆
田家炳楼
老图 书馆
校医院 九号教学楼
桂香园食堂
西区学生宿舍
老体 育馆
佑
佑
铭
铭
体
田
育
径
馆
场
游泳池
公
共 管
理 学
院
南 门
恽代英广场
四号楼
纳 米
科 技 楼
军训办
露
天 电
音乐
影
学院
场
七号教学楼
东宿 区舍 学九 生栋
东一食堂
元宝山学生宿舍
博雅广场
逸
夫
科学
化
六号教学楼
会堂
学 楼
五号教学楼
十 号
教 学 楼
杜鹃 广场
大学生活动中心
东区学生宿舍四栋
学
子
超 市
华中师范大学简介

学校概况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国家首批批准的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优秀”高校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高校◆百年文化积淀学校是在1903年创办的文华大学、1912年创办的中华大学、1949年创办的中原大学教育学院的基础上,1951年组建公立华中大学,1952年改制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1953年定名为华中师范学院,1985年学校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并由中原大学创始人之一的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校名。
学校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精华,又汲取了外来文化教育的养分,形成了“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华师精神,恪守“求实创新、立德树人”的校训,为国家培养了20余万优秀人才。
◆校园环境优美学校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坐落在武昌南湖之滨的桂子山上,占地2000多亩,校园依山傍水,景色宜人。
中秋时节,丹桂飘香,堪称人间胜境、治学佳园。
学校基础设施完备,目前拥有10余栋现代化教学楼,两座图书馆,馆藏面积40000余平方米,馆藏中外文文献累计249万册,电子图书104万册,并具有先进的“校园文献网络化管理与服务系统”。
学生宿舍全部实行公寓化管理,每栋宿舍都安装有投币式全自动洗衣机,自动热水器。
学校有学生食堂9个,三星级宾馆1座,能满足不同口味、不同民族习惯、不同消费能力的学生需要。
校医院为一级甲等医院,为全日制学生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校内生活服务设施齐全。
学校建有大学生活动中心、电影场、多功能体育馆、游泳池、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网球馆等各类现代化设施,可以满足学生的文化生活需求。
◆学科优势明显学校现有专兼职院士、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等高端人才80余人,教授、副教授近1000人,博士生导师200余人。
现有国家级重点学科9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0个、国家文理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和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博士后流动站10个,有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4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84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75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
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有哪些专业好和学院及院系排名

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有哪些专业好和学院及院系
排名
教育学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电子商务公共事业管理公共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
理学类
教育学运动训练财务会计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教育技术学(师范)体育教育(师范)体育教育(非师范)艺术教育(美术)教育技术学(非师范)
哲学类
心理学工商管理
经济学类
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法学类
哲学
文学类
舞蹈学历史学基地班历史学(师范)历史学(基地班)历史学(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
艺术学类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信息数字媒体技术软件工程
历史学类
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汉语言美术学艺术设计戏剧影视文学英语俄语日语新闻传播学对外汉语法语中国语言文学网络与新媒体(含网络与新媒体方向、品牌公关广告方向)新闻学(含新闻学方向、国际传播方向)汉语言文学(试验班)朝鲜语(韩语)翻译广播电视学(含广播电视学方向、出镜记者方向、影视编导方向)
工学类
法学社会学社会工作国际政治政治学与行政学政治学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管理学类
数学化学生物科学地理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应用化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心理学统计学生物技术物理学基地班应用心理学理科试验班数学与应用数学(非师范)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
其它
音乐学音乐表演(声乐/钢琴/器乐)绘画视觉传达设计音乐学专业(理论)环境设计动画。
华中师范大学简介

作者: 黄杰
出版物刊名: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页码: 140-140页
主题词: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委员会;院校合并;新中国建立初期;历史比较;中华大学;夜大学生;
综合发展;教职工;师范学院
摘要: <正> 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从一九八五年八月五日起华中师范学院改名为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是国家教育委员会直属的历史比较悠久的一所文、理、教、管、艺综合发展的高等师范大学。
她是在新中国建立初期由中原大学教育学院、华中大学、中华大学等院校合并而成的。
学校目前有教职工三千二百余人,学生六千五百余人,函授和夜大学生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中师范大学
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获奖名册
教务处编制
二○○四年十一月
华中师范大学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一等奖名册
华中师范大学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名册
华中师范大学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名册
华中师范大学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名册
华中师范大学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名册
华中师范大学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名册
华中师范大学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名册
华中师范大学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名册
华中师范大学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名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