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子小学教学场所通风与重要场所定期消毒制度 (1)
小学教室通风消毒制度
小学教室通风消毒制度
小学教室、各功能室等公共场所
通风、消毒制度
为切实做好我校新冠肺炎等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把新冠肺炎等传染病工作落到实处,做好通风消毒工作,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消毒场所
教室、办公室、教师公寓、食堂、图书室、餐厅、厕所、实验室、运动场、家属楼等
二、消毒时间及安排
(一)各教室、教师公寓、食堂、办公室、寝室及楼道等每天安排值日生进行清扫。
每天教室、寝室、办公室要通风三次早(7:00-7:30)、晚(17:00-17:30)每次不少于30分钟。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二)安排消毒人员按时定时消毒通风。
并做好记录。
(三)校园公共环境(垃圾桶、厕所)等要定期消毒,除了坚持每天通风三到四次外,厕所还要用洁厕剂或84等消毒液清洗消毒。
(四)各班要勤打扫卫生,保持室内整洁、清净。
不要随地吐痰。
(五)教室、消毒、通风。
管理人员要做好消毒、通风记录。
学校将会随时进行检查、督促,对不按该规定执行的班级、寝室、个人给予严肃批评教育,责令其整改,直至达到要求为止。
学生党员学生干部要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让我们共同努力,确保我校全体师生安全度过每一天。
小学通风和消毒制度
小学通风和消毒制度1. 引言小学是儿童研究和成长的重要场所,为了确保学生的健康与安全,通风和消毒制度的建立是必要的。
本文档旨在介绍小学通风和消毒制度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执行指南。
2. 通风制度良好的通风可以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浓度,减少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以下是小学通风制度的要点:- 自然通风:课间和午餐时应保证教室门窗的开放,以便新鲜空气流通。
自然通风:课间和午餐时应保证教室门窗的开放,以便新鲜空气流通。
- 机械通风:使用机械通风设备,如排风扇或空气净化器,以提供室内空气的循环和净化。
机械通风:使用机械通风设备,如排风扇或空气净化器,以提供室内空气的循环和净化。
- 定期检查和维护:对通风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清洁。
定期检查和维护:对通风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清洁。
3. 消毒制度消毒可以有效杀灭空气中的病毒和细菌,减少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以下是小学消毒制度的要点:- 日常消毒:对教室、办公室、洗手间等公共场所进行日常消毒,包括清洁表面、桌椅、门把手等常接触区域。
日常消毒:对教室、办公室、洗手间等公共场所进行日常消毒,包括清洁表面、桌椅、门把手等常接触区域。
- 专项消毒:在出现传染病疫情或疑似感染者时,对相关区域进行专项消毒,以冷雾喷雾器或消毒剂进行消毒。
专项消毒:在出现传染病疫情或疑似感染者时,对相关区域进行专项消毒,以冷雾喷雾器或消毒剂进行消毒。
- 教育宣传:加强对师生的卫生健康教育,提醒大家勤洗手、正确佩戴口罩、咳嗽与打喷嚏时遮掩口鼻等,以减少传染病传播。
教育宣传:加强对师生的卫生健康教育,提醒大家勤洗手、正确佩戴口罩、咳嗽与打喷嚏时遮掩口鼻等,以减少传染病传播。
4. 执行指南为了确保通风和消毒制度的有效执行,请遵循以下指南:- 指定责任人:指定专人负责制定并执行通风和消毒制度,监督和检查执行效果。
指定责任人:指定专人负责制定并执行通风和消毒制度,监督和检查执行效果。
小学通风消毒工作制度
小学通风消毒工作制度
为切实预防学校传染病发生与流行,把传染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特制定本制度。
一、开窗通风制度
1.按照《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规定,教室、办公室、专用功能库室等学习场所每天需要通风与换气。
每天通风2-3次,每次10-20分钟。
天气转暖时增加开窗通风时长。
2.学校和班级都安排专人做好教室门窗开关通气工作,并负责做好记录,学校将会随时进行检查、督促,对不按该规定执行的班级、个人给予严肃批评教育,责令其整改,直至达到要求为止。
二、消毒制度
为做好本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防控工作,学校安排专人在开学之前就对校园校舍所有教室和功能室进行全面消杀,开学后要保证每天有专人进行全面消毒工作,并做好记录。
1.学校根据需要配备充足消毒设备和84消毒液等。
2.学校要定期和不定期加强师生消毒知识、消毒器具使用与操作要点的培训,根据不同季节向学生宣传预防传染病相关知识。
3.发现一例传染或疑似病人,立即进行隔离。
病人所在教室用5%含氯消毒剂彻底对地面、桌面、门把手、以及手可以触摸的地方进行彻底消毒。
4.患者待隔离期满痊愈后,经诊治医院开据疾病痊愈、解除隔离证明,在经学校同意后方可回校。
小学通风、消毒规定
小学通风、消毒规定
1. 前言
本文档为小学通风、消毒规定,旨在保障学生和教职工的健康与安全。
以下规定适用于小学的教室、教学楼、食堂等场所。
2. 通风要求
- 每天至少保持2次通风,每次不少于30分钟。
- 秋冬季节,应尽量避免在早晨和傍晚时段开窗通风,以免影响室内温度。
- 室内通风应避免与室外交叉流风,以防感冒和其他传染病的传播。
- 教室和办公室应配备合适的通风设施,确保室内空气流通。
3. 消毒要求
- 教室、办公室等场所每天进行一次全面消毒,包括桌椅、地板、门窗等。
- 消毒剂应选择安全、无刺激性的产品,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伤害。
- 食堂应每天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特别是餐具、厨房设备等重点部位。
- 食堂工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惯,并定期体检。
4. 其他规定
- 学校应建立通风、消毒记录,保留至少3个月以备查验。
- 建议学校定期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室内环境检测,确保学校环境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 学校应加强教育宣传,提高学生和教职工的卫生意识,培养良好的卫生惯。
以上是小学通风、消毒规定的主要内容。
希望全体教职工和学生能够共同遵守,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研究环境。
如有问题或改进意见,请及时反馈。
学校公共场所通风、消毒制度
学校公共场所通风、消毒制度学校公共场所通风、消毒制度为确保学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有效开展,学校应建立公共场所通风、消毒制度。
公共场所包括校园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宿舍等公共场所。
下面就公共场所通风、消毒制度作出详细说明。
一、公共场所通风制度1.制定通风计划学校应制定一份公共场所通风计划,根据不同场所的使用情况和天气变化,科学合理地安排通风时间和方式。
针对部分场所无法实现自然通风的情况,如包裹密闭的空调教室等,需开启教室内的通风设备进行强制通风操作,保证教室内空气流通。
2.科学确定通风方式学校室外环境及天气情况、室内温度、实际使用情况等因素均应纳入考虑范畴。
在温度适宜、气流可靠的情况下,推荐采用自然通风,确保教室内外温差不至于过大,以免影响学生听课和生活。
在不宜自然通风的情况下,如寒冷、潮湿天气,可进行间歇通风或慢性通风,确保教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污染物积聚和交叉感染。
3.实施通风常规在公共场所使用过程中,应遵循通风常规。
对于室内一定时间内断续使用的房间,如会议室、图书馆等,要求使用者结束后立即开启室内窗户进行通风。
对于教学楼、实验楼等室内需要连续使用的房间,应进行周期性通风,保障空气质量和师生健康。
二、公共场所消毒制度1.消毒频率消毒频率应根据公共场所使用频率和人流量而定,建议每天对教室、食堂、图书馆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
对于人流较大、使用频繁的地方,如餐饮厨房、实验室、公共浴室等,建议每天坚持进行2次消毒。
2.采取消毒方式学校应定期更新消毒药剂,采取有效的消毒方式。
推荐消毒方式包括擦拭、雾化、喷雾等消毒方法。
对于塑料、玻璃、金属等物品表面,可采用擦拭消毒,对于室内消毒,可利用雾化、喷雾等方式,使空气、墙角等易被忽略的部位也得到充分消毒,从而达到消毒效果的全面和彻底。
3.消毒药品具体要求学校应采用政府规定的消毒药品,严格按照消毒药品使用说明进行使用。
消毒药品的选择应根据需要,并依照药品说明书的使用方法、浓度、时间等要求来安排使用,以确保药物的杀菌效果。
学校通风及定期消毒制度
学校通风及定期消毒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学校师生的健康与安全,预防疾病传播,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与工作环境,制定本学校通风及定期消毒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学校的教学楼、宿舍楼、食堂、图书馆、体育馆、实验室等所有校园建筑。
三、通风制度1. 定时通风:每天至少进行两次全面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
上午一次,下午一次。
2. 风扇与空调:在通风期间,风扇与空调应关闭,以确保空气流通。
3. 门窗管理:确保所有门窗处于开启状态,以增加通风效果。
4. 活动场所通风:在学生进行体育活动、集会等场所,应提前进行通风,确保空气新鲜。
四、定期消毒制度1. 消毒频率: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消毒,重点区域(如食堂、卫生间、宿舍)应增加消毒频次。
2. 消毒剂选择:选择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消毒剂,注意消毒剂的使用浓度与使用方法。
3. 消毒范围:包括地面、墙面、门窗、家具、教具、餐具等所有可能接触的区域与物品。
4. 消毒人员:指定专业人员负责消毒工作,确保消毒工作的规范与效果。
5. 消毒记录:每次消毒后,应做好消毒记录,包括消毒时间、消毒剂名称、消毒人员等信息。
五、监督检查1. 学校应定期对通风及消毒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制度的落实。
2.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通风及消毒工作达到预期效果。
六、培训与宣传1. 定期对师生进行通风及消毒知识的培训,提高师生的健康意识。
2. 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形式,加强通风及消毒知识的宣传,营造良好的校园卫生氛围。
七、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
学校各部门应严格执行本制度,共同维护校园卫生环境。
小学通风、消毒、隔离制度
小学通风、消毒、隔离制度当前,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为切实做好我校传染病防治工作,把传染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开窗通风制度1. 按照《中高职院校及初高级中学新冠肺炎防控指南》、《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规定,搞好学校各类场所环境卫生,暂停使用室内空调,加强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教室、图书馆(阅览室)等学习场所,每日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课间尽量开窗通风,也可采用机械排风。
如使用空调,应当保证空调系统供风安全,保证充足的新风输入,所有排风直接排到室外,温暖天气宜实行全日开窗的方式换气。
2.各班级设立生活委员,专人做好教室门窗开关通气工作,并负责做好记录。
3.食堂、实验室、会议室、图书馆等公共场所指定专人负责开窗通风工作,并做好记录。
4.学校每天对各班教室、各专用教室等学生学习、生活场所开窗通风换气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做好记录,并纳入对年级、班级评比的内容。
二、消毒制度1.学校应根据需要配备紫外线消毒设备、含氯消毒液等,配齐脸盆、水桶、抹布等工具。
2.学校要定期和不定期加强师生消毒知识、消毒器具使用与- 1 -操作要点的培训,根据不同季节向学生宣传预防传染病相关知识。
3.发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时,根据具体情况让其回家休息、治疗或直接送往医院。
病人所在教室用5%含氯消毒剂彻底对地面、桌面、门把手、以及手可以触摸的地方进行彻底消毒。
呼吸道传染病,可采取紫外线照射对空气进行消毒。
三、隔离制度1.师生患传染病时应立即隔离治疗,所在班级要进行彻底消毒。
如各种用具和用品都要用消毒水浸泡或擦洗,不耐湿物品要用日光曝晒,加强室内通风,必要时进行空气紫外线消毒。
患者待隔离期满痊愈后,经诊治医院开据疾病痊愈、解除隔离证明,在经校医同意后方可回校。
2.对传染病患者所在班级和与其接触过的师生要进行检疫。
隔离和观察检疫期间师生不许串班,取消大型集会活动,检疫期满后方可解除隔离。
3.对原因不明的发热(体温≥37.3℃)、咳嗽、腹泻的师生,在隔离室或校医室内等待医院来接。
小学关键区域的通风与消毒规定
小学关键区域的通风与消毒规定
引言
本文档旨在制定小学关键区域的通风与消毒规定,以确保学生
和教职员工的健康与安全。
以下是相关规定的概述。
通风规定
- 所有教室、办公室和其他关键区域应配备有效的通风系统,
以保证空气流通。
- 教室和办公室的门窗应经常开启,以便空气流动。
如果天气
条件不允许开窗,应通过其他方式增加空气流通。
- 定期检查通风设备的工作状况,确保其正常运行。
消毒规定
- 所有关键区域应定期进行消毒,包括教室、办公室、图书馆、餐厅等。
- 使用合适的消毒剂对桌椅、门把手、开关、公共设施等进行
消毒。
- 食堂和厕所等易受污染的区域应增加消毒频率,确保卫生条
件良好。
- 学生和教职员工应定期洗手,并在必要时使用洗手液或消毒酒精进行消毒。
监督与执行
- 学校应指定专人负责监督通风与消毒规定的执行情况。
- 监督人员应定期检查关键区域的通风设备和消毒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
- 如果发现通风或消毒不达标的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和修复。
培训与宣传
- 学校应定期组织通风与消毒规定的培训,以提高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意识和知识水平。
- 制作宣传资料,向学生和家长传达通风与消毒的重要性,提醒大家共同维护卫生环境。
结论
通过制定小学关键区域的通风与消毒规定,学校能够确保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与安全。
这些规定需要得到监督与执行,并通过
培训与宣传提高大家的意识。
只有确保良好的通风和消毒措施,我们才能创造一个更健康的学习环境。
小学通风消毒管理制度
小学通风消毒管理制度一、引言为了保障小学师生的健康,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制定小学通风消毒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通风消毒是防止病菌、细菌传播的有效措施,能够有效防止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提高师生的免疫力。
本制度旨在规范小学的通风消毒操作,确保师生的健康与安全。
二、通风管理1. 定期通风校内的教室、办公室等封闭空间要做到定期通风,每天至少开窗通风两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对于气温特别低或高的情况,适当调整通风时间。
2. 配备通风设施校内应配备与人数相适应的通风设施,如风扇、空调等,确保空气流通畅通。
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及时更换损坏的设备。
3. 多开窗通风校内的走廊、楼道等公共区域多开窗通风,保持空气的流通。
尤其是饭堂、厕所等容易产生异味、细菌的地方,更应加强通风管理。
4. 学校室内环境检测定期委托专业机构对校内的室内环境进行检测,确保空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如果发现空气质量不合格,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清理、消毒。
三、消毒管理1. 定期消毒校内的公共区域、教室、办公室等封闭空间要做到定期消毒,至少每周进行一次消毒。
消毒物品包括消毒液、消毒剂等,应使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产品。
2. 流行病预防消毒在流行病高发季节,校内应加强消毒管理,定期对公共区域、学生用具等进行消毒。
对于病毒传播较快的呼吸道传染病,消毒频率应增加。
3. 清洁消毒细节消毒时应注意清洁消毒的细节,如对门把手、桌椅等易受污染的物品进行特别消毒。
对学生入口处的鞋子、书包等也要做好清洁消毒工作。
4. 学校消毒管理制度建立学校消毒管理制度,明确消毒的时间、方法、频率等要求。
学校要制定消毒计划,确保消毒工作的有序进行。
四、应急响应1. 突发事件在发生流行病、传染病等突发事件时,学校应做好应急响应措施。
及时对校内的公共区域进行消毒,排查疑似患病人员,做好隔离工作。
2. 通报管理学校应建立完善的通报机制,任何疑似患病的情况都要及时上报,配合相关卫生部门的调查和处理。
小学关键场所的抗疫通风和消毒方法
小学关键场所的抗疫通风和消毒方法为了确保小学师生的健康安全,根据我国卫生健康部门的指导意见,特制定本文档,旨在指导学校进行关键场所的抗疫通风和消毒工作。
一、通风换气1. 教室通风:确保每个课间休息时间,教室窗户全部打开,进行自然通风。
如果条件允许,可安装空气净化器,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2. 公共区域通风:如走廊、楼梯间、洗手间等公共区域,应在每节课间保持通风。
3. 室内活动空间通风:如体育馆、图书馆、实验室等室内场所,应在使用前后进行充分通风。
二、消毒方法1. 物体表面消毒:使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消毒液,对课桌椅、讲台、门把手、开关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作用时间为30分钟。
2. 空气消毒:可使用紫外线空气消毒器,对教室、办公室等空间进行消毒,每次消毒时间为30-60分钟。
3. 地面消毒:使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消毒液,对地面进行拖拭消毒,作用时间为30分钟。
4. 卫生间消毒:使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mg/L的消毒液,对卫生间的洗手池、坐便器、门把手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作用时间为30分钟。
三、消毒频次1. 教室消毒:每天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消毒。
2. 公共区域消毒: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消毒。
3. 室内活动空间消毒:根据使用频率,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消毒。
4. 卫生间消毒:每2小时进行一次消毒。
四、注意事项1. 个人防护:在进行通风和消毒工作时,工作人员应佩戴口罩、手套,必要时使用护目镜。
2. 化学品安全:消毒液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并确保标识清晰。
3. 环境保护:消毒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消毒液泄漏,污染环境。
4. 异常情况处理:如发现病毒污染或疫情疑似情况,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措施。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小学疫情传播风险,保障师生健康安全。
请各学校严格按照本指南执行,并随时关注卫生健康部门发布的最新指导意见,做好随时调整准备。
小学通风换气消毒制度
**小学通风换气消毒制度
一、教学楼及功能室通风换气制度
1.门、窗不关、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
2.班主任负责对学生进行通风要求的教育,明确学生责任人。
开窗通风作为卫生评比标准之一。
3.走廊的窗户除特殊情况外一律不关闭。
4.任课教师不得拖堂,课间应动员学生走出教室活动。
5. 消毒人员每周(疫情期间每天)消毒2次。
二、学生宿舍消毒制度
1.学生离开宿舍后,由消毒人员对宿舍进行全面消毒。
2.消毒工作必须作到定期、定时,不得疏忽、怠慢。
3.消毒时必须认真负责,不留死角。
4.消毒人员一定要认真学习消毒常识,特别是消毒液的配比,作到消毒既节约又效果好。
6.每次作好消毒记录。
三、学校食堂消毒制度
1.食堂对炊具、餐具,坚持每次用餐后,用消毒水清洗。
每天对餐具用开水蒸煮10—20分钟。
对消毒后的用具要有保洁措施。
2.每餐后对食堂的地板、水沟用漂白粉消毒。
消毒池不洗食品和污物,潲水桶应保持清洁,并加盖。
3.每餐前食堂工人用消毒水洗手,再上岗。
4.学生每次打饭前在厨房外用消毒水洗手、洗碗,再打饭。
5.采购灭鼠、灭蚊、灭蝇的药物,加强除“四害”工作,清除有害生物的繁殖的场所。
6.饮事员的鞋袜衣帽常用消毒水清洗。
四、其余场所至少每天消毒一次。
二0二0年二月六日。
中小学通风和消毒制度
中小学通风和消毒制度为切实作好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把通风、消毒工作落到实处,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制定本制度。
一、适时做好通风工作(一)教室、办公室等人群密集场所要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
如温暖天气宜采取全天开窗方式换气;寒冷天气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时间利用教室和走廊门窗换气,每日至少开窗2次,每次30分钟以上。
合理安排人员开、关窗。
(二)住宿学生早上离开宿舍前,如天气状况良好,将宿舍窗户打开通风,宿舍管理员进行检查并定时关窗。
(三)通风条件不良的室内场所,应尽量减少人员进出,采用排气扇进行机械通风换气。
二、规范做好消毒工作校区环境应以清洁卫生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
疫情期间消毒1.做好空气消毒。
可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或空气消毒机消毒。
紫外线灯照射消毒须在无人条件下开启,每次照射不少于 1 小时,每天一次。
空气消毒机消毒提倡有人条件下开启使用。
2.做好日常消毒。
校园室内公共环境(包括各功能室、垃圾池、卫生间等),由总务处派专人每天至少消毒一次。
3.做好传染病流行季节消毒。
对教室、图书室、餐厅、办公室、走廊、楼(电)梯间、排污井等部位进行消毒。
对使用频繁的部位,例如楼梯扶手、门把手,体育器械、公共厕所洁具等,每天至少一次擦拭消毒并做好记录。
(二)做好终末消毒。
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须在属地疾控机构指导下,对其使用过的物品、呕吐物、排泄物以及相关环境等进行终末消毒。
(三)做好消毒记录。
消毒人员及时填写随时消毒处理记录并存档备查。
(四)严格消毒剂配制使用。
按照规范操作,配备并使用标准浓度的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有皮肤黏膜刺激性,配置和使用时应戴口罩和手套,要放置在儿童触碰不到的地方;乙醇消毒液使用应远离火源。
消毒剂要由专人保管。
学生心理咨询与干预制度为更好地帮助我校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有心理问题的师生度过心理难关,及早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快速控制师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降低我校师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师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各种伤害,构建平安、友善、和谐、稳定的心理健康氛围,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条例》《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新冠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教学场所通风与重要场所定期消毒制度
教学场所通风与重要场所定期消毒制度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教学场所的通风与重要场所的定期消毒显得尤为重要。
良好的通风和定期消毒可以有效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保护师生的健康与安全。
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通风和消毒制度是学校和机构必须认真思考和实施的任务。
一、教学场所通风制度1. 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性室内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师生的健康和学习效果。
尤其是在封闭的教室环境中,如果长时间不通风,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和有害物质可能会积累,导致疾病传播和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
因此,建立良好的教学场所通风制度至关重要。
2. 定期开窗通风定期开窗通风是保证教室空气流通的有效方法。
根据教学场所的实际情况,可以制定开窗通风的具体时间和频率。
通常情况下,每节课结束后、课间休息时和午餐时间后都应该进行开窗通风,确保室内空气更新。
另外,在课程结束后也要确保教室的空气流通,避免使用空调连续制冷或加热而导致空气变得不流通。
3. 空气净化设备的使用在通风不便或者天气恶劣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空气净化设备辅助保持室内空气质量。
空气净化器可以去除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和有害气体,提高室内空气的洁净度。
选择适合的空气净化器,根据教室的大小和人员密度来确定设备的数量和布置位置。
二、重要场所定期消毒制度1. 重要场所的定义重要场所指的是师生经常接触的公共区域,包括但不限于教室、办公室、图书馆、餐厅、卫生间等。
这些场所是病毒传播的高风险区域,定期消毒能够有效杀灭空气和物体表面的病毒,保障师生的健康。
2. 消毒时间和频率建立定期消毒制度,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消毒的时间和频率。
通常情况下,每天至少消毒一次,特别是在高峰期时可以适当增加消毒频率。
消毒的时间可以选择在无人活动的时间段进行,以避免对师生的正常活动造成干扰。
3. 消毒方法和消毒剂的选择消毒可以使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结合。
物理方法包括紫外线消毒和高温蒸汽消毒,化学方法可以选择适当的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醇类消毒剂等。
小学主要场所的防疫通风和消毒规定
小学主要场所的防疫通风和消毒规定1. 背景为了保护小学师生的健康和安全,特制定了以下防疫通风和消毒规定,以降低传染病的风险。
2. 防疫通风规定2.1 室内通风要求- 小学主要场所包括教室、办公室、图书馆等。
这些场所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以确保空气流动和新鲜空气的供应。
- 教室应每小时至少通风一次,开窗通风时间不少于15分钟。
教师应定期检查窗户是否能够正常开启,并确保窗户通风口不被堵塞。
- 办公室和图书馆等场所也应保持通风良好,开窗通风时间不少于15分钟,以保持空气新鲜流通。
- 在通风期间,应确保师生不会受到直接的室外寒冷或酷热空气的影响。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窗户的开度。
2.2 空调使用要求- 如有条件,可以使用空调系统对教室、办公室和图书馆等场所进行空气调节。
空调系统应定期进行清洁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 在使用空调时,应保持室内外温差在3-5摄氏度之间,避免过度制冷或过度加热。
- 避免使用集中式空调系统,应优先考虑使用分体式空调或窗式空调,以减少空气交叉感染的风险。
3. 防疫消毒规定3.1 清洁和消毒频率- 小学主要场所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应定期进行,以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 教室、办公室、图书馆等场所的桌椅、门把手、开关等常接触的物体应每天进行清洁和消毒。
- 公共区域的地面、走廊、楼梯等也应每天进行清洁和消毒。
3.2 消毒剂选择和使用- 在消毒过程中,应选择符合国家卫生部门规定的消毒剂,并正确使用。
- 消毒剂应具有杀菌、灭活病毒和破坏细菌的功能,同时对人体无害。
- 使用消毒剂时,应按照说明书上的浓度和使用方法进行操作,并确保充分接触和覆盖到需要消毒的表面。
4. 其他防疫措施- 小学师生应定期接种疫苗,以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
- 师生应养成勤洗手的良好习惯,特别是在接触公共物品、食物或用餐前后。
- 在校期间,应避免接触有呼吸道疾病症状的人员,如咳嗽、打喷嚏等。
- 定期开展健康宣教活动,提高师生对防疫知识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小学消毒通风制度
小学消毒通风制度目的本制度旨在确保小学校园环境的卫生安全,通过消毒和通风措施,有效预防传染病的传播。
消毒措施1. 定期消毒- 教室、办公室、图书馆等公共场所每周进行至少一次消毒,使用合格的消毒剂,按照厂家说明进行操作。
- 餐厅、食堂、卫生间等污染风险较高的区域每天进行消毒,特别是接触面较多的物品和表面。
2. 物品消毒- 学校设施、器具、工具、玩具等常用物品应定期进行消毒,特别是经常被多人接触的物品。
- 学生的书包、课桌、椅子等个人物品也需要定期进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3. 食品卫生- 学校餐厅和食堂应加强食品卫生管理,确保食品安全。
- 食品加工和贮存区域应保持清洁,食品从采购到烹饪过程中的卫生措施应严格执行。
通风措施1. 教室通风- 教室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次,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15分钟,以保持空气的流通和新鲜。
- 室内温度适宜时,教室门也可以保持开放状态,以增加通风效果。
2. 公共区域通风- 办公室、图书馆、餐厅等公共区域也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状况,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 餐厅和食堂应合理设置排风设备,确保油烟和异味及时排出。
管理和监督1. 负责人- 学校应指定专人负责消毒和通风工作。
- 负责人应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记录,确保消毒和通风措施的执行。
2. 监督和检查- 学校相关部门应定期进行消毒和通风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记录整改情况。
风险提示1. 注意使用消毒剂的安全性,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2. 室内通风时,应避免在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患者接触区域密集通风,以免扩散病原体。
3. 学校应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消毒和通风制度,并与教师、学生及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和宣传。
以上制度应定期进行评估和修订,以适应不同时期和情况的需求。
各相关部门应密切合作,共同维护小学校园的卫生安全。
学校通风与重要场所定期消毒制度
×××学校通风与重要场所定期消毒制度为全面落实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预案,建立健全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卫生安全和身心健康,制定本制度。
一、室内场所通风(一)各功能室负责人要做好各自所负责管理的功能室的通风换气工作。
(二)各办公室值日教师负责做好所在办公室的通风换气工作。
(三)活动室、教室系学生学习、生活密集区域,应在开放前打开所有通风换气设施,消除传染病发生及传播隐患,提倡师生加强课间室外活动。
(四)教室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
根据季节和天气的不同,确定换气方式与次数,每小时需要置换空气,如温暖天气(或季节)宜采取全日开窗的方式换气,寒冷天气(或季节)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利用教室和走廊的窗户开窗换气。
教室内的通风任务由各班指定的“通风员”来执行完成。
(五)对教学、办公楼公共部位、公共场所应当经常开窗通风或增加通风设备,保证公共区域空气流通,并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六)保证教室适宜的温度。
在学习(授课和自习)时间内,教室中部(距地面1米处)的温度应为16-18℃,不宜超过20℃,相对湿度应为30%-80%。
二、重要场所定期清毒(一)消毒范围主要是指教室、办公室、卫生间、饮水房、实验室、会议室等室内场馆与室外关键部位等,其中楼道、楼梯间、楼梯扶手等公共重点部位应实现常态消毒措施。
(二)消毒时间原则上师生不能在消毒一小时内的场所办公、教学。
教室、办公室、卫生间、饮水房、楼梯扶手、门把手、体育器材必须在学生放学后消毒。
消毒人员和实验室、功能室的负责人沟通,灵活决定消毒时间。
(三)消毒方法针对不同对象有所不同。
门厅、楼梯、楼道、活动室、体育器材等宜在喷雾消毒后使用消毒液(水)进行细致擦拭;地面、墙壁以及经常触摸的物体如门窗、门把手、开关、栏杆、柜台、桌椅、水龙头等表面每天湿性清洁,必要时可用0.1%—0.5%过氧乙酸溶液或含有效氯或有效溴250㎎/L—500mg/L的消毒溶液喷洒、喷雾或擦拭,作用时间不少于60分钟,然后用清水与干净的抹布擦去残留的消毒剂;公共厕所(洗手池、卫生间)的卫生洁具每天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浸泡、擦拭30分钟。
教学场所通风与重要场所定期消毒制度
关键场所定时通风消毒制度为全方面落实学校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预案,建立健全长久有效管理机制,保障广大师生职员卫生安全和身心健康,制订本制度。
一、室内场所通风(一)保洁人员要切实做好教室、试验室和室内场馆等关键场所及部位通风换气工作。
(二)专员负责做好所在办公室通风换气工作。
(三)活动室、教室系学生学习、生活密集区域,应在开放前打开全部通风换气设施,消除传染病发生及传输隐患,提倡师生加强课间室外活动。
(四)教室应保持良好通风状态。
依据季节和天气不一样,确定换气方法和次数,每小时需要置换空气,如温暖天气(或季节)宜采取全日开窗方法换气,严寒天气(或季节)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利用教室和走廊窗户开窗换气。
(五)对房屋公共部位、公共场所应该常常开窗通风或增加通风设备,确保公共区域空气流通,并做好安全防范方法。
(六)确保教室适宜温度。
在学习(讲课和自习)时间内,教室中部(距地面1米处)温度应为16-18℃,不宜超出20℃,相对湿度应为30%-80%。
二、关键场所定时清毒(一)消毒范围关键是指教室、办公室、室内场馆和室外关键部位等,其中楼道、楼梯间、卫生间、排污井口等公共关键部位应实现常态消毒方法。
(二)消毒时间要求公共区域消毒由学校安排专员进行定时、定点消毒和检验。
对进出人员使用频繁部位,包含楼梯扶手、门把手、体育器材、共用厕所洁具等天天最少一次进行擦洗和消毒。
(三)消毒方法针对不一样对象有所不一样。
门厅、楼梯、楼道、活动室、体育器材等宜在喷雾消毒后使用消毒液(水)进行细致擦拭;地面、墙壁和常常触摸物体如门窗、门把手、开关、栏杆、柜台、桌椅、水龙头等表面天天湿性清洁,必需时可用0.1%—0.5%过氧乙酸溶液或含有效氯或有效溴250㎎/L—500mg/L消毒溶液喷洒、喷雾或擦拭,作用时间不少于60分钟,然后用清水和洁净抹布擦去残留消毒剂;公共厕所(洗手池、卫生间)卫生洁具天天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浸泡、擦拭30分钟。
小学重点场所清洁、通风、消毒制度
**小学重点场所清洁、通风、消毒制度为做好各服务学校开学复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最大程度减少新冠病毒对教工、学生和幼儿造成危害,根据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印发《学校和托幼机构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卫生清洁消毒指引》的工作指导精神,特拟定校车卫生清洁消毒制度。
一、个人卫生(1)、司乘人员、学生及幼儿要做好自我防范和健康监护。
(2)、校车内人员密集空间应戴口罩。
有咳嗽症状的人员(无发烧)要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
有发烧症状人员拒绝其上车,学生要电话通知家长接回。
(3)、鼓励司乘人员、学生、幼儿多到室外活动,多晒太阳。
(4)、加强手部卫生。
在咳嗽、打喷嚏后,接触公共物品和宠物后,餐前便后,有分泌物污染手时都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流动水洗手。
必要时也可用快速手消毒液消毒双手。
二、校车清洁卫生(1)、校车内环境应以清洁卫生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保持门窗经常开启自然通风为主。
(2)、每天应及时清除校车内垃圾,车内地面应每天至少一次湿式清洁和两次消毒,及时清倒废弃杂物,避免蚊蝇等病媒生物孳生。
(3)、校车车厢内应每天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温暖天气宜实行全日开窗;阴雨天气可在接送学生前和不下雨期间开启门窗换气,每日至少开窗2 次,每次30min 以上。
(4)、校车上出现疑似病例时,应立即电话告知学校领导并暂时将其隔离,及时与辖区疾控中心联系,开展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三、疫情期间校车厢内空气消毒(1)、空气消毒机消毒:可采用紫外线循环风、高压静电循环风等类型的空气消毒机,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操作使用。
适合有人条件下开启使用。
(2)、气溶胶喷雾消毒:使用0.2%过氧乙酸或3%过氧化氢或二氧化氯(按产品使用说明书剂量),按20 ml/m3 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1 小时后开窗通风。
在无人条件下进行。
(3)、校车内地面可用含有效氯浓度为250 mg/L~500 mg/L 的含氯消毒剂拖拭,作用30min 后再用清水拖拭干净;门窗把手扶手等高频接触的部位可用含有效氯浓度为250 mg/L~500 mg/L 的含氯消毒剂擦拭,作用30min 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每天至少一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西海岸新区安子小学
重要场所定期通风消毒制度
为全面落实学校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预案,建立健全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卫生安全和身心健康,制定本制度。
一、室内场所通风
(一)班主任和专用室管理人员每日7::30和13:00前要切实做好教室、实验室与室内场馆等重点场所及部位的通风换气工作。
(二)办公室负责人每日7::30和13:00前做好所在办公室的通风换气工作。
(三)活动室、教室系学生学习、生活密集区域,应在开放前打开所有通风换气设施,消除传染病发生及传播隐患,提倡师生加强课间室外活动。
(四)教室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
根据季节和天气的不同,确定换气方式与次数,每小时需要置换空气,如温暖天气(或季节)宜采取全日开窗的方式换气,寒冷天气(或季节)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利用教室和走廊的窗户开窗换气。
(五)对房屋公共部位、公共场所应当经常开窗通风或增加通风设备,保证公共区域空气流通,并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六)保证教室适宜的温度。
在学习(授课和自习)时间内,教室中部(距地面1米处)的温度应为16-18℃,不宜超过
20℃,相对湿度应为30%-80%。
二、重要场所定期清毒
(一)消毒范围主要是指教室、办公室、室内场馆与室外关键部位等,其中楼道、楼梯间、卫生间、排污井口等公共重点部位应实现常态消毒措施。
(二)消毒时间要求公共区域的消毒由学校安排物业专人进行每日7:30和13:00定时、定点消毒与检查。
对进出人员使用频繁的部位,包括楼梯扶手、门把手、体育器材、共用厕所洁具、地面、窗台、饮水机等每天至少一次进行擦洗和消毒。
(三)消毒方法针对不同对象有所不同。
门厅、楼梯、楼道、活动室、体育器材等在喷雾消毒后使用消毒液(水)进行细致擦拭;经常触摸的物体如门窗、门把手、开关、栏杆、柜台、桌椅、水龙头等表面每天湿性清洁,可用75%的酒精或含有效氯的消毒溶液喷洒、喷雾或擦拭,作用时间不少于60分钟;公共厕所(洗手池、卫生间)的卫生洁具每天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浸泡、擦拭30分钟。
对饮水机使用75%的酒精进行擦拭。
(四)消毒人员的具体要求:
1.所有消毒人员必须定期做医学检查和相关培训,学校安排专人对其进行跟踪督查,并佩带相关标识上岗作业。
2.消毒剂溶液配制应在通风良好的场所进行,配制时应穿戴工作服、口罩、橡胶手套等防护用品,防止消毒液直接与皮肤、黏膜接触,一旦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3.消毒工作完毕后,应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双手,必要时用含有效碘3000㎎/L——5000㎎/L的碘伏或75%乙醇溶液擦拭消毒手部1分钟—3分钟。
4.实施消毒时,消毒人员须戴橡胶手套、戴防护口罩,严防意外事故发生。
5.消毒人员应牢固树立消毒隔离观念,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常规操作要求和消毒隔离制度。
6.全体教职工要提高安全卫生认识,积极配合消毒工作,教室、宿舍、办公室、室内场馆等,要在消毒之前把门窗关好,以保证消毒效果。
7.严格按照卫生部门要求,用浓度与剂量适当的消毒剂,实施消毒30至60分钟后方可进入室内。
8.校园公共环境(垃圾池、厕所、水沟、排污井口)等要实行每月至少一次消毒。
9.加强学校饮食安全,防止病从口入,使用药物消毒时,必须使用经国家批准使用的药物,正确配制适度剂量使用,在保证消毒效果的同时注意杜绝公共安全事故的发生。
10.各学生食堂必须加强食品卫生管理,严格执行食品采购卫生制度、食品加工卫生制度、餐具的消毒工作等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11.传染病一旦发生传染源时,对所有教室、办公室、室内场馆等公共场所应进行喷洒药物消毒,由专业人员现场指
挥,并上报上级疾控中心派员前来指示消毒工作。
12.消毒记录
①消毒工作由学校实施的,负责人要布置具体消毒工作安排,加强自检,做到消毒记录明确,责任到人,不遗漏,无差错,对查出的问题及时整改。
②消毒工作由专业单位及其人员实施的,应建立完整的消毒档案,包括清洗时间、地点、大致区域、消毒单位信息(名称、资质、地址、联系方式等)、消毒操作员姓名、使用消毒剂名称及配制方法,做到自检记录。
并协同做好检查记录工作,对消毒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应及时向消毒人员提出整改意见,有需要可向所在单位提出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