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留抵退税十大要点即问即答
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退税政策及增值税申报表填报要点辅导
![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退税政策及增值税申报表填报要点辅导](https://img.taocdn.com/s3/m/069a2862a300a6c30d229f75.png)
二、增量留抵税退税注意要点
1、将纳税人2019年3月底(所属期)的留抵税额 时点数固定设为存量留抵,纳税人每个月的增量留抵, 都是和2019年3月底的留抵比新增加的留抵税额。
2、最早满足连续6个月的情形,是今年4月至9月 的连续6个月。 连续6个月并不一定从今年4月开始算, 纳税人可以从4月以后的任何一个月开始计算连续六 个月,比如5月到10月,6月到11月等等。 (季度为连续两个季度)
7、纳税人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取得的增值税税专用发 票是否应参与进项构成比例计算?按什么金额计算?
纳税人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应 参与进项构成比例的计算,并按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 税额计算进项构成比例。
8、进项构成比例=〔2019年4月至申请退税前一税款所属期 已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含税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注明的 增值税额+2019年4月至申请退税前一税款所属期已抵扣的海关 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注明的增值税额+2019年4月至申请退税 前一税款所属期已抵扣的解缴税款完税凭证注明的增值税额〕 ÷2019年4月至申请退税前一税款所属期全部已抵扣的进项税额
9、纳税人2019年4月1日前购进固定资产尚未抵扣完毕的待 抵扣进项税额,2019年4月后一直未申请抵扣,计算进项税额时 是否应包含在内?
根据39号公告规定,进项构成比例是指已抵扣的进项税额。 如纳税人购进固定资产尚未抵扣完毕的待抵扣进项税额2019年4 月后一直未申报抵扣,即不属于已抵扣的进项税额。
3、在完成退税后,如果纳税人要再次申请留抵退 税,连续6个月计算区间,是不能和上一次申请退税 的计算区间重复的。
4、纳税人申请办理留抵退税,应于符合留抵退税 条件的次月起,在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完成本期增 值税纳税申报后,通过电子税务局或办税服务厅提交 《退(抵)税申请表》一式四联,纳税人一联、税务 机关三联。
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解读
![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003381cd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1c.png)
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解读概述: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是指企业经营过程中因纳税额超过应纳税额而产生的增值税留抵退税的相关政策。
该政策通过减少企业税负,促进企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
本文将对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进行解读,包括政策背景、适用范围、申报条件和流程、税款退还、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
一、政策背景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是为了优化税收结构,减轻企业税负,促进经济发展而制定的重要政策。
在我国现行的税收体制中,增值税是企业主要的税收类型之一,对企业运营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企业经营的不稳定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有时会出现纳税额超过应纳税额的情况,这就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负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推出了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帮助企业减轻税负,提高竞争力。
二、适用范围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适用于符合相关条件的纳税人。
具体来说,适用范围包括按照国家财政部规定纳税期限和留抵退税货物范围的企业和纳税人。
三、申报条件和流程企业在申报增值税留抵退税前,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企业必须是合法注册并正常经营的纳税人;2.企业应当按规定依法缴纳增值税,并超过应纳税额;3.企业应当将相关证明材料按规定报送给税务机关。
申报流程如下:1.企业首先需要填写增值税留抵退税申报表,将相关证明材料准备齐全;2.然后,将填好的申报表和证明材料提交到所属税务机关;3.税务机关对企业提交的资料进行审核,核实申报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4.如果审核通过,税务机关将安排相关人员进行退税操作;5.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到指定的银行领取退税款项。
四、税款退还根据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规定,税款退还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
一种是直接退还到企业的银行账户,企业可以在指定的时间内到银行进行领取。
另一种是抵扣方式,即将退还的税款抵扣到企业未来的应纳税款中。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退还方式。
五、注意事项企业在申报增值税留抵退税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确保申报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得提供虚假资料;2.按照规定的时间和程序进行申报,避免耽误退税的机会;3.及时了解新的退税政策和规定,以便及时申报和领取退税款项;4.合理规划企业的税收筹划行为,以最大程度地获得退税的机会。
增值税发票退税流程和注意事项
![增值税发票退税流程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9021ae60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17.png)
增值税发票退税流程和注意事项《说说增值税发票退税那点事儿》嘿,大家好呀!今天咱就来唠唠增值税发票退税这个事儿。
说到这个,那可真是有点门道在里面哦!首先咱得知道这个退税流程,就像是走迷宫,得按照规则一步步来。
你先得把发票准备得妥妥当当的,这就好比战士上战场得拿好自己的武器一样重要呀!要是发票有啥问题,那可就好比汽车没油了,走不动喽!然后呢,就是填写各种表单,这就像给迷宫铺好路。
这里面的信息可都得填准确咯,要是填错一个字,嘿嘿,那就得重新再来。
我就有一次不小心写错了一个数字,哎哟喂,那可把我愁得呀,又得重新折腾一遍。
不过没关系,吃一堑,长一智嘛!等这些都准备好了,就可以提交申请啦!这就像把球踢出去,能不能进就看裁判啦。
不过这裁判可严厉着呢,一点点问题都能给你揪出来。
有时候等啊等啊,心里那个着急呀,就盼着能早点通过。
好了,流程大概就是这么个样。
那下面咱再来说说注意事项呗。
第一,发票一定得是正规的哦!可别搞些乱七八糟的假发票,那可不行,这不是自找麻烦嘛。
第二,填写信息得认真仔细,可别马马虎虎的,这可关乎到咱能不能顺利拿到退税呢。
第三,时间上也得抓紧,别拖拖拉拉的,万一过了期限,那不就白忙乎啦。
总之呀,增值税发票退税这事儿,咱得重视起来。
就像一场游戏,咱得认真玩,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虽然过程可能会有点麻烦,但是想到能退回那些钱,心里还是美滋滋的呀!我觉得吧,退税就像是从政府那里领回自己的零花钱,感觉还挺不错的呢!而且哦,把这个流程搞清楚了,以后办理起来就轻车熟路啦。
好啦,我的经验就分享到这里啦。
希望大家都能顺利地完成增值税发票退税,把属于自己的钱开开心心地拿回来哟!加油啦各位!。
谈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政策问题
![谈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政策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ab52fe70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26.png)
谈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政策问题一、增值税留抵政策介绍二、税额留抵退税流程三、留抵退税政策利弊分析四、留抵退税政策改善建议五、未来留抵退税政策的发展方向论文报告一、增值税留抵政策介绍增值税留抵政策是指企业在计算增值税应纳税额时,可以将符合规定的进项税额留抵到下期减免当期应纳税额的政策。
留抵退税政策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税收优惠措施,可以降低企业的税收成本,提高其竞争力。
二、税额留抵退税流程企业在申请税额留抵退税前,需要先计算出当期应征增值税税额和可留抵税额,并将其报送税务机关。
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后,方可将留抵部分抵扣至下期应抵税额。
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可以将留抵的税额最终全部抵扣完成。
三、留抵退税政策利弊分析(一)政策利1.企业税负降低:留抵退税政策可降低企业的应纳税额,减轻企业负担,增加企业利润和市场竞争力。
2.减少现金流压力:税额留抵政策可减少企业当期应交税款,缓解企业现金流压力。
3.降低应税风险:企业可通过留抵退税政策降低进项税额的风险,避免因企业经营不善导致的税负增加。
(二)政策弊1.增加税务管理成本:税务机关需要审核企业的留抵申请,在审核过程中需要经过多次往返,申请流程较为复杂。
2.资金周转时间较长:企业在留抵退税申请的过程中,需要等待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后才能获得退税,资金周转时间较长。
3.留抵税额无法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如市场营销策略调整、客户订单变化等,留抵税额无法灵活应对,可能导致损失。
四、留抵退税政策改善建议(一)简化申请流程税务机关应当简化税额留抵退税的申请流程,通过提高税务机关工作效率,加速税额留抵退税申请审核、确认的速度,减少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的时间与资金成本支出。
(二)去除留抵上限针对当前留抵税额存在固定上限的情况,应当去除留抵税额的上限,允许企业按照实际情况留抵税额,提高企业留抵随意性,避免因留抵上限导致的损失。
(三)加强宣传税务机关应当加强税额留抵退税政策的宣传,提高税务知识普及率,让企业了解留抵退税政策并且在实际应用中避免犯错。
办理留抵退税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办理留抵退税应关注的几个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022191b1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67.png)
分析解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规定,企业A可以申请 留抵退税。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 在规定时间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留抵退税申请。
2. 提交申请时需提供相关资料,如财务报表、增值税申 报表等。
3. 税务机关审核通过后,企业A可获得留抵退税款项。
企业B留抵退税案例分析
注意事项
确保合法合规
准确计算税额
办理留抵退税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和政策规定,企业应认真了解相关法规和 政策,确保业务合法合规。
企业应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增值税 留抵退税政策》准确计算留抵税额,确保 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及时申请退税
保持与税务部门的沟通
企业应在符合退税条件的情况下及时申请 留抵退税,避免错过申请时间。
分析解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规定,企业C可以申请 留抵退税。具体操作流程与上述类似,但需注意以下几点
1. 留抵退税政策适用于因市场变化等非固定资产更新原 因导致的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情况。
2. 企业C需提供相关产品销售不佳等市场变化资料,以支 持留抵退税申请。
3. 税务机关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企业C的留抵退税申请进行 审核,确保政策合理利用。
防范操作风险
企业在办理留抵退税过程中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流程操作 ,不得随意更改或省略操作步骤,防止因操作不当导致退 税失败或产生不良后果。
防范法律风险
企业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不得违法操作或滥 用政策,如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06
实际案例及分析
企业A留抵退税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企业A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导致 增值税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形成了留抵税额。
增值税的退税机制详细解释企业如何申请增值税退税和注意事项
![增值税的退税机制详细解释企业如何申请增值税退税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5bf97ca8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e0.png)
增值税的退税机制详细解释企业如何申请增值税退税和注意事项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贸易的蓬勃发展,增值税作为一种重要的税收形式被广泛应用。
而在某些情况下,企业可以根据相关政策规定,申请退还已经交纳的增值税。
本文将详细解释增值税的退税机制,包括企业如何申请增值税退税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增值税的退税机制增值税的退税机制是指企业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将已交纳的增值税金额退还。
这是为了鼓励企业的发展和促进国际贸易而设置的一项政策措施。
根据相关规定,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申请增值税的退税。
1. 出口退税出口退税是指企业将生产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输出到境外后,可以申请退还相应的增值税。
出口退税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可以按照不同的流程进行申请。
通常的流程是,企业需要在进行出口时填写相关的退税申请表格,并通过相关的申报系统进行申报。
在经过一定的审批程序后,企业可以获得退税的资格。
2. 进口退税进口退税是指企业在进口商品时,可以申请退还已交纳的增值税。
根据相关规定,企业可以通过提供相应的进口合同或票据等证明材料,向海关申请退税。
企业需要在进口时办理相关的退税手续,确保合规操作,并在一定的时限内申请退税。
3. 金融机构、保险公司退税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在相关金融业务中涉及到的增值税,也可以申请退还。
具体的退税流程和申请条件,根据国家税务部门的规定而有所不同。
这些金融机构和保险公司需要仔细了解相关政策规定,并按照要求提交相应的申请材料。
二、企业如何申请增值税退税企业在申请增值税退税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 确定申请条件企业在申请增值税退税前,首先需要了解并确保自己符合相关的申请条件。
这些条件包括税率、业务类型、金额限制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符合条件的企业才能有效进行退税申请。
2. 收集申请材料企业申请增值税退税时,需要准备相应的申请材料。
这些材料包括发票、合同、申请表格等。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准备相关的材料,并确保材料的完整和准确性。
增值税纳税咨询热点问题(进项抵扣类)
![增值税纳税咨询热点问题(进项抵扣类)](https://img.taocdn.com/s3/m/0f2ec9b943323968001c9265.png)
增值税纳税咨询热点问题(进项抵扣类)一、关于允许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的基本规定有哪些?答:(一)修订前的增值税条例规定,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为减轻企业负担,实现增值税转型,修订后的增值税条例删除了有关不得抵扣购进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的规定,允许纳税人抵扣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
纳税人自用的应征消费税的摩托车、汽车、游艇,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二)根据财税[2008]170号通知第三条规定: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六省老工业基地城市、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已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的纳税人,2009年1月1日以后发生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不再采取退税方式,其2008年12月31日以前(含12月31日,下同)发生的待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期末余额,应于2009年1月份一次性转入“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
(三)根据财税[2008]170号规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包括接受捐赠、实物投资)或者自制(包括改扩建、安装)固定资产发生的进项税额,可凭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和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以下简称增值税扣税凭证)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其进项税额应当记入“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
二、该企业购买的设备既用于增值税项目,也用于营业税劳务,请问该设备的进项税额能否抵扣?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一条,纳税人购买的设备同时用于增值税应税项目(不包括免征增值税项目)和营业税劳务的,其设备进项税额可以抵扣。
三、增值税允许抵扣的运费应当符合哪些条件?答:(1)运输发票必须合法。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外购货物和销售货物所支付的运输运费,准予抵扣的运费结算单据(普通发票)是指国营铁路、民用航空、公路和水上运输单位开具的货票,以及从事货物运输的非国有运输单位开具的套印全国统一发票监制章的货票。
退税申请注意事项你需要了解的四个关键点
![退税申请注意事项你需要了解的四个关键点](https://img.taocdn.com/s3/m/4e86aea9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b3.png)
退税申请注意事项你需要了解的四个关键点退税是指纳税人因减少或免税而向税务机关申请退还已纳税款项的行为。
对于一些符合条件的企业或个人来说,退税是一项重要的权益。
然而,在进行退税申请时,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点,以确保申请成功并避免可能的问题。
本文将为您介绍退税申请中需要关注的四个关键点。
关键点一:了解退税政策首先,了解退税政策是进行退税申请的基础。
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可能存在着不同的退税政策,因此在申请退税前,必须详细了解所在地区的相关政策。
通常,退税政策涉及税率、退税比例、退税条件等方面的规定。
了解这些政策将有助于您合理安排申请,并避免因为对政策不了解而导致的退税申请失败。
关键点二: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明与资料退税申请需要提交一系列证明和资料来证明退税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这些证明文件可能包括发票、报关单、进口证明书、税务登记证明等。
在申请退税之前,确保您已经收集到了所有必要的文件,并妥善保存。
在保存文件时,应注意防止损坏、丢失或被盗窃。
关键点三:核实申请材料的准确性退税申请材料的准确性是成功申请的关键。
在填写申请表格和准备相关文件时,一定要仔细核实各项信息的准确性。
错误或不完整的信息可能导致退税申请被驳回或延迟处理。
因此,在提交申请之前,请花些时间仔细检查所有材料,确保其与实际情况相符。
关键点四: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退税是一项合法权益,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为了获得更高的退税额度而采取不合规的行为。
在进行退税申请时,务必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不合规的操作可能导致申请被拒绝,并可能面临法律风险。
因此,在申请退税时,一定要合法合规,确保整个过程的合法性。
总结:退税申请是企业和个人应该了解并应用的重要流程。
通过了解退税政策、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明与资料、核实申请材料的准确性以及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可以提高退税申请的成功率,并避免可能的问题。
因此,在进行退税申请之前,请务必对以上四个关键点进行充分了解和认识,并据此进行申请。
希望这些注意事项对您的退税申请有所帮助。
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 完整版
![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 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f2959daaa00b52acec7ca01.png)
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一、适用范围涉及的内容:增值税留抵税额退税优惠办理是指对符合条件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特定事项产生的留抵税额,按照一定的计算公式予以计算退还,具体包括:(一)符合条件的集成电路重大项目增值税留抵税额退税。
(二)对外购用于生产乙烯、芳烃类化工产品的石脑油、燃料油价格中消费税部分的增值税额退税。
适用对象:符合条件申请办理留抵税额退税的增值税纳税人。
二、事项审查类型依申请流转。
三、办理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62号)第七十八条、第七十九条。
(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公开行政审批事项等相关工作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10号)附件。
(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退还集成电路企业采购设备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的通知》(财税〔2011〕107号)全文。
(四)《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进项留抵税额税收会计核算有关事项的通知》(税总函〔2013〕212号)第二条第一款第一项。
(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利用石脑油和燃料油生产乙烯芳烃类产品有关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17号)全文。
(六)《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增值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有关涉税事项办理的通知》(税总函〔2017〕426号)第一条。
四、受理机构主管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厅(场所)。
五、决定机构主管税务机关。
六、数量限制无。
七、申请条件增值税留抵税额退税优惠办理是指对符合条件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特定事项产生的留抵税额,按照一定的计算公式予以计算退还,具体包括:(一)符合条件的集成电路重大项目增值税留抵税额退税。
(二)对外购用于生产乙烯、芳烃类化工产品的石脑油、燃料油价格中消费税部分的增值税额退税。
八、禁止性要求无。
九、申请材料目录注:1.请各位纳税人在办理涉税事项时,按照《办税指南》中所涉及的相关表单的规定携带或事先加盖单位公章或相关印章。
2.报送资料如为复印件,须注明与原件一致,并加盖公章。
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需要注意十大要点
![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需要注意十大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331049d3551810a6f5248652.png)
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需要注意十大要点发布时间:2019-09-18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第八条:自2019年4月1日起,试行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制度。
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关于办理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20号),明确了办理留抵退税有关事项。
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税务总局和财政部又联合制发了《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明确部分先进制造业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84号),给制造业带来更大的利好释放。
享受留抵退税需要注意十大要点:1.申请留抵退税的条件一共有五个条件,且是同时满足。
一是从2019年4月税款所属期起,连续6个月增量留抵税额均大于零,且第六个月增量留抵税额不低于50万元;二是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或者B级;三是申请退税前36个月未发生骗取留抵退税、出口退税或者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情形的;四是申请退税前36个月未因偷税被税务机关处罚两次及以上;五是自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征即退或先征后返(退)政策。
先进制造业不再设置50万元的增量门槛,并且取消了6个月的限制,只要求增量留抵税额大于零,且符合上述其余四个条件,纳税人即可提出申请。
2.退还留抵税额的计算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增量留抵税额×进项构成比例×60%先进制造业取消了60%的限制: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增量留抵税额×进项构成比例3.增量留抵税额的定义是指与2019年3月底相比新增加的期末留抵税额。
也就是说,每个月的增量留抵税额都是和2019年3月31日的期末留抵税额相比的结果。
4.进项构成比例的计算2019年4月至申请退税前一税款所属期内已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含税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解缴税款完税凭证注明的增值税额占同期全部已抵扣进项税额的比重。
关于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制度的一些思考
![关于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制度的一些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a9a698cd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91.png)
关于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制度的一些思考自2019年4月1日起,试行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制度,符合一定条件的纳税人,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增量留抵税额。
这是继《关于2018年退还部分行业增值税留抵税额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70号)文件后的又一重大增值税退税政策,这次打破原有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研发等现代服务业和电网企业的行业限制。
那么企业在操作过程中有什么注意事项呢?标签:增量留抵;免抵退;制度;思考一、哪些企业符合增量留抵退税(1)自2019年4月1日起,连续六个月或两个季度增量留抵税额每月或每季都要大于零,并且第六个月增量留抵税额不低于50万元;(2)企业纳税信用等级不是C、D及M级别。
以上条件,我想很多增值税留抵比较大的制造型企业基本都会符合,但还有一些其他条件:比如未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的,没有特定税收违法行为的以及未被税务机关处罚过。
上述特定违法行为指:骗取留抵退税、出口退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情形的;处罚是指因偷税而被处罚。
能够享受这个政策所称增量留抵税额,是指相对于2019年3月31日的期末留抵增加额。
比如美得旺企业2019年3月底增值税留抵税额为10万元,5月底留抵税额为20万元,则4-5月新增留抵税额为10万元。
具体我们可以来看一个案例:案例1:美得旺公司为一般纳税人,税率为6%,2018年该企业纳税信用等级评定为A级纳税人。
2019年3月底,增值税留抵税额10万元;4-9月发生如下业务:场景1:4-9月销项税额每月均为100万元;4-9月进项税额分别为:95万元,110万元,110万元,120万元,105万元,110万元。
场景2:4-9月销项税额每月均为100万元;4-9月进项税额分别为:110万元,110万元,110万元,105万元,105万元,105万元。
场景3:4-9月销项税额分别为100万元,100万元,120万元,100万元,100万元,150万元;4-9月进项税额分别为:150万元,110万元,110万元,120万元,130万元,110万元。
增值税期末新增留抵退税应注意的三个关键点
![增值税期末新增留抵退税应注意的三个关键点](https://img.taocdn.com/s3/m/cf3aec1d19e8b8f67d1cb9b6.png)
万元,其他条件不变。由于第6个月(9月)增量留抵税额低于 50万元,不符合上述条件,10月纳税申报期不可申请退还增
量留抵税额。 二、 期末留抵退税的税额计算 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增量留抵税额x进项构成比
例x60%。这里还要看进项税构成比例,所谓进项构成比例, 为2019年4月至申请退税前一税款所属期内已抵扣的增值 税专用发票(含税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 专用缴款书、解缴税款完税凭证注明的增值税额占同期全部 已抵扣进项税额的60%。
20
务,又有出口业务时,出口退税和留抵退税制度需 要进行有效衔接。具体来说,对于适用免抵退税办 法的生产企业,办理退税的顺序是,先办理出口业 务的免抵退税,待免抵退税完成后,还有期末留抵 税额且符合留抵退税条件的,可以再申请办理留抵 退税。
如果是适用免退税办法的外贸企业,由于其进 项税额要求内销和出口分别核算.出口退税退的是 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因此,应将出口和内销分开 处理.其出口业务对应的所有进项税额均不得用于 留抵退税;内销业务的留抵税额如果符合留抵退税 条件,可就其内销业务按规定申请留抵退税。
[例2]某生产型出口企业适用增值税免抵退税 办法,征税率13%,出口退税率为16%,2019年4月 单证、信息齐全的出口货物销售额120万元,内销货 物不含税销售额为80万元,国内购进一批原材料, 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00万元,增值税 额为13万元,无期初留税额。
本期免抵退税额=120xl6%=19.2(万元);本期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120 x (13%-16%)=-3.6(万元),适用税率减去退税率的 差为负数的,要视为零来参与计算免抵退税额;本 期应纳增值税额=80 x 13%- (13-0 )=10.4-13=-2.6 (万元);期末留抵税额为2.6万元,当期应退税额 2.6万元,免抵税额19.2-2.6=16.6(万元)。
增值税留抵退税如何操作
![增值税留抵退税如何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b4a89979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55.png)
增值税留抵退税如何操作在税收政策中,增值税留抵退税是一项重要的举措,它对于企业的资金流动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那么,到底如何进行增值税留抵退税的操作呢?让我们一步步来了解。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增值税留抵税额。
简单来说,增值税留抵税额就是企业在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时,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申请增值税留抵退税的条件。
一般来说,企业需要同时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纳税信用等级为 A 级或者 B 级。
2、申请退税前 36 个月未发生骗取留抵退税、骗取出口退税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情形。
3、申请退税前 36 个月未因偷税被税务机关处罚两次及以上。
4、自 2019 年 4 月 1 日起未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
满足了上述条件,企业就可以着手准备申请留抵退税了。
在申请之前,企业要准备好相关的资料。
这包括但不限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进项税额抵扣凭证、企业财务报表等。
然后,企业可以通过电子税务局或者前往税务大厅进行申请。
在电子税务局中,通常会有专门的留抵退税申请模块,企业按照系统提示填写相关信息并上传所需资料即可。
如果选择前往税务大厅,需要携带准备好的资料,并填写纸质申请表。
在填写申请表格时,企业需要准确填写相关的信息,比如企业的基本信息、留抵税额的计算过程、退税的银行账户等。
填写过程中要认真仔细,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税务机关在收到企业的申请后,会进行审核。
审核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的申请资格、提交的资料是否齐全、留抵税额的计算是否正确等。
如果审核过程中发现问题,税务机关可能会要求企业补充资料或者进行说明。
审核通过后,退税资金将会按照企业提供的银行账户信息及时到账。
企业需要关注银行账户的资金变动情况,确保退税资金的安全和准确到账。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过程中,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实申报和提供资料。
如果发现企业存在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税务机关将会依法进行处理,追回已退税款,并对企业进行处罚。
增量留抵退税常见实务要点简析
![增量留抵退税常见实务要点简析](https://img.taocdn.com/s3/m/45af3881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fd.png)
增量留抵退税常见实务要点简析纳税人在办理增量留抵退税中,对该政策中指标取值、合用条件问题常有疑问。
本文归纳下列实务要点并作简要分析,以供参考学习。
一、如何理解合用“持续六个月”的期间?1、持续期间,滚动计期。
4 月—9 月(均为税款所属期,下同),为“持续六个月”的第一种持续期间。
如果该持续期间内同时符合:每月的增量留抵税额均不不大于零、且 9 月增量留抵税额≧50 万元,为第一种可办理退税的持续期间。
如果 8 月的增量留抵税额不大于零,该持续期间中断,自 9 月起重新计算下一种持续期间。
2、持续期间,不得重复。
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公示第39 号第八条第(六)款规定,纳税人获得退还的留抵税额后,应对应调减当期留抵税额。
按照本条规定再次满足退税条件的,能够继续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留抵税额,但本条第(一)项第 1 点规定的持续期间,不得重复计算。
例如:甲公司(非先进制造业、非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公司,下列称:普通公司)元月—6 月,这一持续期间符合增量留抵退税条件,申请办理了留抵退税。
如何拟定下一种持续期间?分析:按以上规定,持续期间,不得重复计算;拟定下一种“持续六个月”的持续期间,应自 7 月起。
即,从办理留抵退税所属期月份的次月起,计算下一种持续期间。
3 月 28 日税务总局解答:12、增值税普通纳税人获得退还的留抵税额后,若当期又产生新的留抵,与否能够继续申请退税?答:增值税普通纳税人获得退还的留抵税额后,又产生新的留抵,要重新按照退税资格条件进行判断。
特别要注意的是,“持续六个月增量留抵税额均不不大于零”的条件中“持续六个月”是不可重复计算的,即以前已申请退税“持续六个月”的计算期间,不能再次计算,也就是纳税人一种会计年度中,申请退税最多两次。
二、如何理解合用“自4 月1 日起未享有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的”这个条件?1、期前申请、期后收到的,符合条件。
税务总局解答:14.纳税人未实际获得即征即退税与否属于“未享有即征即退”,能否退还留抵税额?答:纳税人如在 3 月 31 日前申请即征即退且符合政策规定,在 4 月 1 后来收到退税款,属于“未享有即征即退”的纳税人,能够按规定申请退还留抵税额;纳税人在 4 月 1 后来申请并享有即征即退政策的,则不属于“未享有即征即退”。
增量留抵退税常见实务要点简析
![增量留抵退税常见实务要点简析](https://img.taocdn.com/s3/m/6072ba78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67.png)
增量留抵退税常见实务要点简析1.增量留抵退税的适用范围:增量留抵退税适用于已与国家有关机构签订合同的出口企业,无论是承包工程类、技术服务类还是货物贸易类,只要是实际出口并且与国家有关机构有相关合同,并向海关报关缴纳了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就可以申请留抵退税。
2.增量留抵退税的核定依据:企业在留抵退税时,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税收政策的要求来核定留抵退税额度。
企业需要提供相关材料,包括合同、发票、海关报关单等,以证明其出口产品或服务的实际金额和税额。
3.增量留抵退税的申请程序:企业在申请增量留抵退税时,需要向相关税务机关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申请材料。
税务机关会根据企业的情况进行审核,并在一定时间内给予企业答复。
对于通过审核的企业,税务机关会按照相关法规规定的程序和时间向企业发放退税款项。
4.增量留抵退税的使用限制:企业在获得留抵退税款项后,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合理的使用,不能将其用于其他用途。
企业使用留抵退税款项需要提供相关证明,包括银行转账凭证、使用计划、使用单证等。
税务机关可以对企业的使用情况进行审核,如果发现企业违反了规定,则有权追缴退税款项并处以相应的处罚。
5.增量留抵退税的税款归还要求:企业在使用留抵退税款项后,需要按照规定的期限向税务机关归还未使用的留抵退税款项。
企业需要提供相关证明,包括银行转账凭证、归还计划、归还单证等。
税务机关会根据企业的归还情况进行审核,如果发现企业未按照规定归还款项,则有权追缴退税款项并处以相应的处罚。
综上所述,增量留抵退税是一项可以帮助企业偿还负债的退税政策,企业在申请留抵退税时需要提供相关材料,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间进行申请和归还。
企业在使用留抵退税款项时需要符合相关规定,否则将会面临追缴和处罚的风险。
增量留抵退税政策有助于提升企业的资金运作能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
![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https://img.taocdn.com/s3/m/67e656aec5da50e2534d7f65.png)
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服务指南发布日期:2020年8月1日实施日期:2020年8月1日国家税务总局浙江省税务局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服务指南一、适用范围涉及的内容:增值税留抵税额退税优惠办理是指对符合条件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特定事项产生的留抵税额,按照一定的计算公式予以计算退还,具体包括:(一)符合条件的集成电路重大项目增值税留抵税额退税。
(二)对外购用于生产乙烯、芳烃类化工产品的石脑油、燃料油价格中消费税部分的增值税额退税。
(三)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增量留抵税额退税:1.自2019年4月税款所属期起,连续六个月(按季纳税的,连续两个季度)增量留抵税额均大于零,且第六个月增量留抵税额不低于50万元;2.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或者B级;3.申请退税前36个月未发生骗取留抵退税、出口退税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情形的;4.申请退税前36个月未因偷税被税务机关处罚两次及以上的;5.自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的。
(四)自2019年6月1日起,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部分先进制造业纳税人,可以自2019年7月及以后纳税申报期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增量留抵税额:1.增量留抵税额大于零;2.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或者B级;3.申请退税前36个月未发生骗取留抵退税、出口退税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情形;4.申请退税前36个月未因偷税被税务机关处罚两次及以上;5.自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
上述部分先进制造业纳税人是指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生产并销售非金属矿物制品、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的纳税人。
增量留抵税额,是指与2019年3月底相比新增加的期末留抵税额。
(五)自2020年1月1日起,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可以按月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
增量留抵税额,是指与2019年12月底相比新增加的期末留抵税额。
留抵退税十字方针
![留抵退税十字方针](https://img.taocdn.com/s3/m/7c617d55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c8.png)
留抵退税十个方针1.纳税人应在纳税申报期内完成本次增值税申报后申请退税。
2022年4月至6月的退税申请时间将延长至每月的最后一个工作日。
2.纳税人出口货物、服务或者有跨境应税行为,适用免税、抵免、退税方式的,可以在同一报告期内同时申报免税、抵免、退税,申请保留、抵免、退税。
3.本办法适用于货物、服务出口和跨境应税行为的,申请保留和抵免退税的纳税人应当及时申请免税和抵免退税。
当期可申报免税、抵减、退税的出口销售额为零的,办理免税、抵减、退税零申报。
4.纳税人同时申请免税、退税和保留退税的,税务机关应当先申请免税、退税。
纳税人办理免征、减征、退税后仍符合预提税退税条件的,应当重新办理预提税退税。
5.纳税人在办理保留和抵免退税期间,因纳税申报、检查、补充、评估和调整,最终保留和抵免金额发生变化的,增加保留金和抵免额的可退还金额应根据最新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的最终保留金和抵免额确定(适用于一般纳税人)。
6.纳税人同时申请免税、退税,并在同一报告期内申请保留、退税的,或者纳税人申请保留、退税时有未经税务机关批准的税额的,在税务机关批准应退还的税额后,应在最近一次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一般纳税人)结束时保留并扣除税额,允许退还的税额应根据扣除税务机关批准的免税、抵免和退税应纳税额后的余额确定。
税务机关批准的免税、抵免、退税税额是指当期经税务机关批准的免税、抵免、退税税额,但纳税人未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第15栏填写“免税、抵免、退税”(适用于一般纳税人)。
7、如果纳税人同时存在增值税欠款和期末抵税额,则应根据最新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一般纳税人)中扣除增值税欠款余额后的期末抵税额,确定允许退还的增量抵税额。
8、纳税人在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和免税、抵免、退税申报后,在税务机关批准免税、抵免、退税的应纳税额之前,如果批准了前期减税,则为当期免税、抵免、退税和免税,抵免和退税应根据最近一次增值税申报(适用于一般纳税人)的期末税款扣除额扣除税务机关批准的税款扣除额、抵免和退税额后的余额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值税留抵退税十大要点即问即答
时间:2019-09-19
1. 与2018年相比,这次留抵退税还区分行业吗?是否所有行业都可以申请留抵退税?
答:这次留抵退税,是全面试行留抵退税制度,不再区分行业,只要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符合规定的条件,都可以申请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
但要注意,部分先进制造业在退税条件和退税额计算上,与一般行业相比有所不同。
2. 先进制造业与一般行业的留抵退税条件有什么变化?
答:与《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第八条规定的留抵退税条件相比,部分先进制造业纳税人申请退还增量留抵税额的条件由“连续六个月(按季纳税的,连续两个季度)增量留抵税额均大于零,且第六个月增量留抵税额不低于50万元”调整为“增量留抵税额大于零”且可按月申请,不受“连续六个月”限制,其他条件维持不变。
3. 纳税信用等级为M级的新办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是否可以申请留抵退税?
答:退税要求的条件之一是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或者B级,纳税信用等级为M级的纳税人不符合《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
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规定的申请退还增量留抵税额的条件。
4.增值税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要求纳税人“自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
对于正处于建设期或者投产初期的即征即退纳税人,可能存在(1)完全零申报,(2)有进项但收入为零,(3)销项税额小于进项税额,(4)已产生应纳税额但未申请退税等四种情况,纳税人未实际取得即征即退税,请问以上四种情况纳税人是否属于“未享受即征即退”,可以退还留抵税额?
答:纳税人如在2019年3月31日前申请即征即退且符合政策规定,在4月1日后收到退税款,属于“未享受即征即退”的纳税人,可以按规定申请退还留抵税额;纳税人在2019年4月1日后申请并享受即征即退政策的,则不属于“未享受即征即退”。
5.如果即征即退企业(例如融资租赁企业)放弃享受即征即退政策,是否可以享受留抵退税政策?
答:根据39号公告第八条规定,可以申请留抵退税条件的纳税人必须符合的条件包括“自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
因此,选择放弃享受即征即退政策,并自2019年4月1日起不再享受即征即退政策的纳税人,可以按上述规定享受留抵退税政策。
6. 2019年4月1日以后新设立的纳税人,如何计算增量留抵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