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中国商业银行拨备制度.doc

合集下载

商业银行拨备制度论文

商业银行拨备制度论文

商业银行拨备制度论文商业银行拨备制度是指商业银行在贷款过程中,为应对可能发生的不良贷款风险而进行的一项风险管理方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就商业银行拨备制度的概念、实施情况及其对银行风险管理的作用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这一制度。

一、商业银行拨备制度的概念所谓商业银行拨备制度,是指商业银行为保障贷款资产安全而设立的一种贷款风险准备金制度。

具体而言,商业银行在向借款人提供信贷服务的过程中,按照一定比例将放贷金额缴纳至银行资产质量保证金(简称资保金),以应对贷款可能出现的风险,保障银行资产安全,保护存款人权益。

二、商业银行拨备制度的实施情况商业银行拨备制度的实施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拨备金比例我国商业银行拨备制度的比例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存款保险条例》规定,商业银行的风险准备拨备金比例应不低于审计发现的所有不良资产的加权平均比例。

尽管拨备比例还是存在一定差异,但业内的平均比例在20-30%之间。

2.拨备决定周期商业银行拨备制度的决定周期,主要有年度和季度两种。

不同的决定周期主要取决于银行内部的贷款风险管理制度,以及监管部门对银行贷款业务的监管关注程度。

3.拨备范围商业银行拨备制度的拨备范围,在银行内部主要包括不良贷款、关注类贷款、可疑贷款和损失类贷款,同时也包括政策性银行同业存单等。

其范围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银行风险管理、监管部门要求、国家政策等因素。

三、商业银行拨备制度的作用商业银行拨备制度在风险管理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保障银行资产安全商业银行拨备制度在散户贷款方面的作用尤为明显,它能够确保银行在贷款业务中遇到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减少不良资产的损失,保障银行的资产安全。

2.规范银行经营行为商业银行拨备制度对银行的经营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它可以促使银行在贷款业务中严格按照风险管理要求运作,规范各种业务流程,提高运营效率。

3.提高银行的信誉度商业银行拨备制度还可以提高银行的信誉度,因为它是保障存款人权益的一种关键机制,在银行业务与社会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于《关于调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的通知》的解读及相关建议

关于《关于调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的通知》的解读及相关建议

关于《关于调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的通知》解读及相关建议作者:胡健孔宁寇妙融联合资信金融部摘要本文对银监会关于商业银行最新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新规进行了解读,结合数据预估了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我们认为,新政将最先利好大型商业银行,并带动整体银行业处置不良贷款,夯实资产质量。

此外,相关配套细则仍有待完善。

一、基本情况介绍2018 年2 月28 日,银监会发《关于调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的通知》(银监发[2018]7 号,以下简称“7号文”),在原有《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对贷款损失准备计提事项提出修改意见,提供了差别化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规则。

根据7 号文的相关要求,各级监管部门将会按照“同类同质”及一行一策”的原则,对于部分符合相关要求的银行降低贷款损失准备的相关要求。

1. 贷款分类的准确性7 号文设定了“逾期90 天以上贷款纳入不良贷款的比例”这一指标,将逾期90天以上贷款分类为纳入不良贷款和未纳入不良贷款部分,通过计算纳入不良贷款部分/ 逾期90 天以上贷款判断银行风险分类结果的准确性。

若逾期90 天以上贷款全部纳入不良贷款,则上述指标计算结果为100% ,即可适用最低的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从而促进商业银行收紧五级分类标准,真实反映信贷资产质量(见表1 )。

2.处置不良贷款的主动性在强化贷款分类真实性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规模将有所抬升。

为此,7 号文设定了“处置的不良贷款与新形成不良贷款的比例”这一指标,要求根据单家银行处置的不良贷款与新形成不良贷款的比例,对积极主动利用贷款损失准备处置不良贷款的银行,适度下调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从而通过强化清收存量不良贷款及完善授信政策两个方面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具体而言,7 号文按照处置的不良贷款与新形成不良贷款的比例,设定了拨备覆盖率和贷款拨备率的最低监管要求(见表2)。

3. 资本充足性7 号文要求按照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水平的高低,对其贷款减值准备的计提设定不同的监管要求,同时按照系统性重要银行与非系统性重要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设定差别的监管宽松限制,在提供贷款减值准备指标下降空间的基础上,通过对系统性重要银行设定更高标照资本充足率指标,设定了拨备覆盖率和贷款拨备率的最低监管要求(见表3)。

关于拨备覆盖率运用中的问题研究与建议

关于拨备覆盖率运用中的问题研究与建议

关于拨备覆盖率运用中的问题研究与建议课题组【摘要】本文以银监会近期提出动态拨备率管理要求为背景,对拨备覆盖率指标内涵、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性建议.【期刊名称】《华北金融》【年(卷),期】2011(000)005【总页数】3页(P33-35)【关键词】贷款损失准备金;风险管理;银行监管【作者】课题组【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分行,天津市3002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2商业银行是经营和管理风险的特殊企业,是在对风险和收益的平衡把握中来实现利润的,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需要识别和控制的最为重要的风险。

贷款损失准备金是商业银行抵御贷款信用风险的第一道屏障,准备金计提的水平因此成为投资者、监管部门、银行其他利益相关者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而拨备覆盖率是衡量准备金计提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一、拨备覆盖率指标解析(一)拨备覆盖率指标由来拨备覆盖率指标的一般含义是银行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金是否可以有效抵补信贷资产可预见的损失。

该指标首见于2004年2月银监会发布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

文件对拨备覆盖率指标的计算方法首次进行了规定,并将其界定为一项评价商业银行资产安全状况的财务指标。

计算公式的分母部分为不良贷款余额,分子部分为贷款损失准备。

(二)目前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备受瞩目的国际商业银行资本监管改革新方案——巴塞尔协议Ⅲ即将推出之际,中国银行业监管者已未雨绸缪,巴塞尔协议Ⅲ之中国版已在酝酿之中,动态拨备率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银监会接受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上关于“逆周期监管”的新思维,要求商业银行应该根据经济周期的变化,动态地计提拨备。

鼓励商业银行在经济繁荣时多提贷款损失准备,以提高未来的风险抵御能力;在经济衰退时少提贷款损失准备,平滑经济周期对银行经营的冲击。

2010年9月,银监会下发《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刘明康主席在银监会党委中心组学习会议上重要讲话的通知》(银监发〔2010〕78号),提出对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占贷款余额的比例(贷款损失准备金/贷款余额)实施动态管理,原则上应不低于2.5%,同时贷款损失准备金占不良贷款比例(贷款损失准备金/不良贷款)原则上应不低于150%,按两者孰高的要求执行。

浅析我国动态拨备制度以及商业银行的对应策略

浅析我国动态拨备制度以及商业银行的对应策略
探 索建立以 “ 预 期 损 失 模 型 ” 为基 础 的动 态拨 备 制 度 。 本 文 详 细 的 介 绍 了我 国动 态拨 备 制 度从 探 索 到 实施 的过 程 ,并 在 实施 动 态 拔 备 制 度 的 背 景 下 分析 了 我 国 商 业银 行 的对 应 策 略 。
关键 词 :金 融危 机 ;贷 款 损 失 拨 备 ;动 态拔 备 制度 ; 已发 生损 失模 型 ;预 期 损 失 模 型
浅 析 我 国动 态 拨 备 制度 以及 商 业银 行 的对 应 策 略
许 珍 慧
摘 要 :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爆发 ,并迅 速的席 卷全球 ,西班 牙,秘鲁 ,哥伦 比亚等 国家所 实施 的动 态拨备 制度 引起 了国际上的广 泛关 注 ,本轮 的 经 济危 机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暴 露 了根 据 “ 已发 生损 失模 型 ” 计 提 贷 款 损 失 拨 备 的 缺 陷 ,为 此 , 国际监 管 机 构 和 各 国 监 管 当局 积 极


引 言
作 为经济快速发展的 中国,为了能够促 进我 国金 融业 的稳 健发展 , 我国也 开始积极探索符合我 国国情 、具有 中国特色 的动 态拨备制度 。经 过我 国金融机构监管部 门以及国 内优秀学者的积极研究 和探索 ,我 国银 监会 于 2 0 1 1 年7 月发布 了 《 商业银行贷款 损失准 备管理办法 》 确定 了 以贷款拨备率 和贷款拨备覆盖率两个监管指标相互结合 , 按 两者之 中的 较高者作为我 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 的监管标准 的动态提 取贷款损失 拨备制度 ,其 中贷款拨备率的标 准不得低 于2 .5 % ,贷 款拨备覆盖率 的 标准不得低 于 1 5 o %。标志着具有 中国特 色的动态拨备 制度 已逐步建立 并且正式实施 。我 国动态拨备制度的实施对金融行业 的发展 具有重要意 义 ,同时也给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一定 的挑战,商业银行应 该在实施 动 态拨备制度 的背景下寻找对应的经营策 略以保证商业银行的稳健运营 。 二、关于拨备 、动态拨备的概 念 “ 拨备” 是资产损 失准 备 的简称 ,是用 来 防范 风险 的重要 工 具之 它与资本的功能相类似 ,但是 两者 的不 同之处在于 防范风 险损失 的 类型不 同。“ 拨备”是用来 防范贷款 的预期损失 ,而 资本则是用来 防范 贷款 的非预期损失 。而 “ 动 态拨备 ” 的特殊 之处就 在于 “ 拨备 ” 两个 字 ,对其概念的理解关键 也要先从理解这个字 的含义人手 。顾 名恩义就 是指具有动态特征的贷款损 失拨 备 ,那么 我 国是 如何 体现 “ 动态” 的 呢?我 国拨备 的动态性主要体现在 :一是监管标准的相对恒定 ,以静制 动 ,与西班牙动态模型利用不同贷款风 险系数计算贷款潜在损 失的方法 是相似 的。二是银行监管部门可根据经济周期 的发展的不 同阶段对拨备 监管标准进行动态调整 ,考虑经济周期 、宏观经济政策 、产 业政策 、商 业银行整体贷款分类偏离程度 、贷款损失变化趋势等 。三是银 行监管部 门可 以对单家金融机构的拨备监 管要求进行差异化调整 。主要依 据的 因 素贷款质量 、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呆账核销等等 。 三 、动态拨备制度产生的原因分析 我 国在 2 O l 1 年未动态拨备 制度之前 ,我 国的拨备 制度 主要经 历 了 财务制度阶段 ( 1 9 8 8—2 O O 1 ) ;财务 制度与监管 制度协 同阶段 ( 2 O O l一 2 0 0 3 ) 以及动态制度与动态监管并行 阶段 ( 2 0 0 3—2 0 1 I ) 。动态拨 备制 度 之 所 能 够 产 生 究 原 因 主 要 有 以 下 三个 方 面 :

贷款风险分类和损失拨备制度变革

贷款风险分类和损失拨备制度变革

贷款风险分类和损失拨备制度变革在银行监管理论框架中,资本的作用是抵补非预期损失(Unexpected Loss),资本充足的标准是银行所持有的资本足以覆盖各类非预期损失,而各类资产和表外项目的预期损失(Expected Loss)应由银行所提取的风险损失准备金抵补。

如果风险损失准备金不足,就要直接冲减资本。

因此,资本与拨备是密切相关的,拨备监管制度是整个资本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严格计提拨备后计算的资本充足率才是真实可靠的。

在我国的监管实践中,拨备提取的主要依据是贷款风险分类结果,资本和拨备又与贷款风险分类制度密切相关,这也是银监会成立后,提出“准确分类—提足拨备—做实利润—资本充足”监管路线图的根本原因。

为了更为准确、全面地把握我国的资本监管制度,我们必须从全局的角度,系统性地梳理贷款风险分类制度、损失拨备制度与资本制度之间的关系,在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基础上,探讨未来改革完善的方向和路径。

笔者将首先分析贷款风险分类、拨备和资本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确定制度变迁的主线,然后再分别阐述贷款风险分类制度和拨备制度的沿革历程,最后讨论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未来改革的方向。

贷款风险分类与拨备、资本的内在逻辑在标准的监管理论中,资本的作用是抵补非预期损失,而拨备的作用是抵补预期损失。

如果把全部风险比作一座冰山,预期损失就是已经能够看得到的“水上部分”,用拨备来覆盖;而看不见的“水下部分”就是非预期损失,用资本来覆盖。

而贷款风险分类制度就是刻度,是监管部门用来判断已提取的拨备与资本是否能够覆盖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的依据。

其中衡量“水下部分”的刻度属于资本监管的范畴,本文不做重点讨论,我们将聚焦于“水上部分”的刻度,即与拨备对应的贷款风险分类制度。

该制度的作用在于用一个外部统一的标尺测量风险冰山“水上部分”的大小,确定应当计提拨备的具体数额。

如果商业银行实际计提的拨备低于应当计提的拨备,即不足以覆盖看得见的损失,就应当将两者之间的差额从资本中扣除,再计算资本充足率;反过来,如果商业银行实际计提的拨备高于应当计提的拨备,两者之间的盈余原则上允许计入附属资本或二级资本,保护商业银行更为审慎地计量风险和提取拨备的积极性。

银监令(2011)4号-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管理办法

银监令(2011)4号-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管理办法

《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管理办法》中国银监会令2011年第4号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主席刘明康:《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管理办法》已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第110次主席办公会议审议通过。

现予公布,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发布日期:2011年7月27日一、总则1.为加强审慎监管,提升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动态性和前瞻性,增强商业银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商业银行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制定本办法。

2.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商业银行,包括中资银行、外商独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

3.本办法所称贷款损失准备是指商业银行在成本中列支、用以抵御贷款风险的准备金,不包括在利润分配中计提的一般风险准备。

4.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其派出机构(以下简称银行业监管机构)根据本办法对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实施监督管理。

5.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不得低于银行业监管机构设定的监管标准。

二、监管标准6.银行业监管机构设置贷款拨备率和拨备覆盖率指标考核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充足性。

贷款拨备率为贷款损失准备与各项贷款余额之比;拨备覆盖率为贷款损失准备与不良贷款余额之比。

7.贷款拨备率基本标准为2.5%,拨备覆盖率基本标准为150%。

该两项标准中的较高者为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监管标准。

8.银行业监管机构依据经济周期、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商业银行整体贷款分类偏离度、贷款损失变化趋势等因素对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标准进行动态调整。

9.银行业监管机构依据业务特点、贷款质量、信用风险管理水平、贷款分类偏离度、呆账核销等因素对单家商业银行应达到的贷款损失准备监管标准进行差异化调整。

10.商业银行应当按照银行业监管机构资本充足率管理有关规定确定贷款损失准备的资本属性。

三、管理要求11.商业银行董事会对管理层制定的贷款损失准备管理制度及其重大变更进行审批,并对贷款损失准备管理负最终责任。

应用文-银行资产损失拨备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1)

应用文-银行资产损失拨备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1)

银行资产损失拨备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1)'\r\n内容提要: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目前指出,建立良好的拨备制度是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关键环节和核心内容。

本文从拨备的依据、范围、方法、原理、频率、用途等角度,分析中外拨备制度之间存在的差距,并结合国内银行,初步提出若干探索和改革方向,包括引入国际准则,建立拨备系统,减值贷款逐笔实时拨备,非减值贷款定期整体评估,将拨备纳入体系,加大拨备税前扣除比例等。

关键词:资产减值损失准备制度改革思考所谓拨备制度,是指银行预先从当期损益中拨提相应准备金,用于弥补其各项资产面值与预计可收回金额之间的损失缺口。

利用这些财务资源,采用核销的手段,可以最终消化残留的不良资产。

思考之一拨备依据:国内法规还是国际准则?本世纪以来,我国加速构建拨备制度,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指引,主要包括《金融企业制度》(财会【2001】49号)、《金融企业呆账准备金提取及呆账核销管理办法》(财金【2001】127号)、《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银发【2002】98号)、《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管理办法》(财金【2005】49号)等。

这些法规对银行拨备的定义、种类、范围、方法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初步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拨备制度。

与此同时,新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从2001年正式运行以来,加快了国际准则的建设步伐与全球推广,欧盟、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香港等从2005年开始正式采纳和实施多项国际会计准则,其中包括与银行拨备密切相关的《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IAS39)。

国际准则要求的拨备与国内法规下的拨备在制度层面存在重要差异,比如对贷款要求逐笔确认减值证据并计量损失金额,又如不允许在确认的减值损失之外,再额外提取一般准备。

我们认为,中国作为高速并积极寻求融入世界的实体,在立足国内经济的前提下,应当坚定不移地推动国内拨备制度与国际准则接轨。

当前,国内银行应当客观看待和妥善处理两种拨备制度的差异。

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监管标准

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监管标准

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监管标准《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监管标准探析》1. 引言在金融行业中,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健经营和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拨备覆盖率作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关键指标,一直备受监管部门和市场关注。

本文将从拨备覆盖率监管标准的内涵、现状和影响等方面展开讨论,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一重要议题。

2. 拨备覆盖率的内涵拨备覆盖率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指标,它是指银行资产负债表中拨备金与不良资产的比率。

拨备覆盖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银行对不良资产的覆盖能力,也是评估银行资产质量和风险承受能力的重要依据。

当前,监管部门和市场对拨备覆盖率的关注度日益提高,要求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提高拨备覆盖率水平。

3. 拨备覆盖率监管标准的现状目前,我国对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的监管标准主要体现在《商业银行资本充足金融监管规则》中,规定了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的计算方法和要求。

监管部门还通过定期检查和评估等方式,对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进行监管。

在国际上,巴塞尔协议也对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提出了要求,要求银行建立科学的拨备计提政策和充足的拨备覆盖率。

4. 拨备覆盖率监管标准的影响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监管标准的实施,对银行的经营管理和风险抵御能力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监管标准的提高促使银行加强风险管理和内控建设,提高不良资产的识别和计提水平。

另对于广大的投资者和客户来说,拨备覆盖率的提高意味着银行更具有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强了市场信心。

5.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拨备覆盖率监管标准的提高对商业银行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挑战在于要求银行提高资产质量和风险防范能力,这需要银行加大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投入。

但与此提高的拨备覆盖率也增强了银行的抵御风险的能力,为银行未来的稳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 总结回顾通过对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监管标准的全面探讨,我们不难发现,拨备覆盖率对于商业银行的经营和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监管标准的提高,促使银行更加重视风险管理和资产质量维护,也为银行的风险防范和市场竞争力提供了保障。

拨备管理制度样本

拨备管理制度样本

拨备管理制度样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拨备管理工作,保障银行资产质量,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提升信贷管理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银行内各类拨备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信贷拨备、投资拨备、减值准备金等。

第三条拨备管理应遵循风险分类、计量计提、动态补足、审慎使用、适时调整的原则,确保拨备水平科学、合理。

第四条拨备管理工作由银行总行风险管理部门负责统筹规划,并由各分行、支行具体执行。

第五条银行应建立健全拨备管理制度,明确拨备管理的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工作程序等内容。

第六条银行应加强对拨备管理的监督和内部控制,保障拨备管理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

第七条银行应定期进行拨备管理情况的自查和自评,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接受监管机构的检查和监督。

第八条本制度对银行内的拨备管理工作同等适用,对违反制度规定的行为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第二章拨备管理的基本原则第九条拨备管理应基于风险管理的原则,根据不同的业务类别、产品类型和客户身份特征进行区分。

第十条拨备管理应坚持审慎性原则,提前识别、评估并应对潜在信贷风险,及时形成拨备准备。

第十一条拨备管理应遵循公允价值原则,合理计提拨备,使拨备水平与风险水平相匹配。

第十二条拨备管理应遵循持续性原则,不断监测风险,及时调整拨备水平,确保拨备足额、充分。

第十三条拨备管理应遵循独立性原则,拨备管理部门应独立于业务部门,确保拨备计提和使用的独立性。

第十四条拨备管理应遵循透明度原则,拨备计提和使用的原因、方法、标准应公开透明,接受监管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第十五条拨备管理应遵循审查监督原则,银行应加强对拨备管理工作的审查和监督,确保拨备管理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第三章拨备管理的组织架构第十六条银行拨备管理的组织架构应包括总行拨备管理部门、分行拨备管理部门、支行拨备管理部门。

第十七条总行拨备管理部门应对全行的拨备管理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协调,制定拨备管理政策和制度,指导和监督下属各级拨备管理部门的工作。

动态拨备制度

动态拨备制度

一、动态拨备制度的概念及产生背景 (一)动态拨备制度的概念 “拨备” (Provisioning)是资产损失准备的简称。拨备通常被视 为财务会计问题,即按照收入与支出配比的原则,及时将可确认的损 失列入当期费用中,以准确反映当期的经营成果。作为会计准则权威 制定机构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 会(FASB) ,从会计信息反映客观经济活动的基本功能出发,均将依 贷款实际损失确认贷款拨备作为基本理念, 要求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 对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资产已发生减值的, 应将该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减记的金额 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目前,除少数国家(西班牙、澳大利亚、中国等)监管当局对银 行贷款拨备提出特殊监管要求, 大多数国家的银行主要依据会计准则 对贷款已发生损失计提拨备。在银行监管者看来,拨备是防范风险的
2
根据西班牙银行业 1986 年至 1998 年之间的数 西班牙实施动态拨备制度后引起了国际会计准则制定者 (主要是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 )的批评,IASB认为这种机制可能助长 利润操纵,不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的“公允”原则。为实施国际财务报 告准则(IFRSs) ,西班牙银行在2004年颁布了新的会计指令,对统计 拨备计算模型进行修改,将“统计准备”和“一般准备”合并为“新 一般准备” ,该准备限定在贷款潜在风险暴露(Latent exposure,违约 损失乘以违约概率)125%的水平。修正后的模型如下:
t t
修正后的模型将标准法下六类贷款准备金风险系数调整为: 无风 : 对公共部门的贷款; 低风险 ( =0.6% =0.11%) : 险 ( =0% =0%) 贷款的风险暴露低于抵押物资产价值的80%, 同时借款人长期债券评 :金融租赁和其他担保贷 级至少为A;中低风险( =1.5% =0.44%) :其他各类中没有涉及的贷款; 款;中等风险( =1.8% =0.65%) :购买耐用消费品的个人信贷;高风险 中高风险( =2% =1.1%) :信用卡、经常账户透支。 ( =2.5% =1.64%) (四)西班牙动态拨备实施效果

中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计提的实证研究

中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计提的实证研究

并且 实施 贷款 损 失准备 动 态监 管 , 以实 现 熨 平 拨 备 波 动 的 目 的 。 银 监 会 目前 在 研 究 根 据 诸 多 影 响 拔 备 质 量 的 因 素 , 对 单 家 商 业 银 行 应 达 到 的 贷 款 损 失 准 备 监
拨 备 计 提 存 存 明 显 的 周 期 性 , 对 贷 款 损 失 拔 备 进 行 恰 当 的 处 理 能 减 少 银 行 监 管 的 顺 周 期 特 征 ;其 次 ,贷 款 损 失 拨 备 的 监 管 应 该 和 银 行 资 本 监 管 一 起 作 为 银 行 管标 准提 出不 同要 求 ,也 即银 监 会未 来 监 管 的 一 个 重 要 部 分 。 可 能 会采取 一行 一 策 的贷款 损 失拨备 差 别 政策 。 二 文 献 综 述 1 、贷 款 损 失 准 备 的 相 关 研 充 。 日前 建 立在 风 险上 的银 行最 低 资本 要求
【 关键 词】 ≯

- _ 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以及 贷 款 损 失 准 备 制 度 如 未 来 现 金 流 量 折 现 法或 动态 拔备 法 的探讨 。 根 据 多 位 学 者 的 研 究 , 贷 款 损 失 拔 备 具 有 很 强 的 Ⅲ 周 期 性 。 如 W i 1 aT 贝 1i 1 I C. n o f L l Z u (0 6 Ha d r 和 i h 2 0 )指 出 美 i 国银 行贷款 损 失拨 备具有 顺周 期性 ,但 小 同 人 小 的 银 行 所 表 现 出 来 的 特 征 并 不
家商业银行 2 _ 2 1 年的面板数据 o Do j 研究银行的拨备行为和经济周期、银行
曩 款 增 长 以及 盈利 能 力 的 关 系。通 过 使 贷 用 广 义矩 估 计 (& )方 法 实 证 结 果 显示拨备 的提取 在 G P D 快速增 长的时候 较低 这 反 映 了 备 计提行 为的顺周期 拨 性,信贷 资产在 经济周 期l 谷的时候 将 低 会产生风险。此外 篓银行盈 利能 力增

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493件

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493件

附件2: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493件1.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加强对商业银行开展融资类担保业务风险管理的通知银监办发…2003‟145号2.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给予违反利率管理规定行为行政处罚有关问题的批复银监办发…2004‟144号3.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农村信用社省(自治区)联合社设立办事处的指导意见银监办发…2004‟210号4.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解除特种金融债券抵(质)押资产登记的批复银监办发…2004‟231号5.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实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办发…2004‟259号6.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银监会统计信息披露暂行办法》的通知银监办发…2004‟3号7.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建立电子银行协调机制的通知银监办发…2004‟30号8.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办发…2004‟345号9.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银行承兑汇票、债券返售(回购)业务会计核算手续》的通知银监办发…2004‟347号10.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跨境银行监管合作工作规程》的通知银监办发…2004‟354号11.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开展金融服务业务中要综合考虑经济政治和社会影响的通知银监办发…2004‟379号12.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企业向社会公众公开征募担保人有关问题的批复银监办发…2005‟175号13.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华宝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与上海岩鑫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信托合同纠纷案所涉有关信托法规释义的批复银监办发…2005‟2号14.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福建省台《港、澳)资企业投资入股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批复银监办发…2005‟221号15.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金融从业经历认定有关问题的批复银监办发…2005‟245号16.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资本充足率计算中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办发…2005‟249号17.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银证业务准入有关问题的意见银监办发…2005‟258号18.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动城市商业银行风险处置工作的通知银监办发…2005‟262号19.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整顿后的城市信用社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工作的通知银监办发…2005‟3号20.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外资银行衍生产品业务风险监管指引(试行)》的通知银监办发…2005‟313号21.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开展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信用评级有关问题的意见银监办发…2005‟316号22.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坚决纠正股份制商业银行虚增存款等不良行为的通知银监办发…2005‟320号23.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农村信用合作社地(市)联合社解散清算公告问题的批复银监办发…2005‟344号24.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小额信贷组织有关问题的意见银监办发…2005‟394号25.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规范信托投资公司信托业务会计核算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办发…2005‟45号26.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制度》的通知银监办发…2005‟54号质押有关问题的批复银监办发…2005‟60号28.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强农村信用社稽核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银监办发…2005‟65号29.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外国信用卡机构驻华代表处合规性有关问题的批复银监办发…2005‟81号30.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加强信托投资公司原有负债清理及到期信托计划清算监管工作的通知银监办发…2005‟87号31.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农村信用社业务准入审核有关问题的批复银监办发…2006‟123号32.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金融机构应否协助公安机关扣划存款问题的的批复银监办发…2006‟127号33.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信托投资公司单一代定资金信托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银监办发…2006‟134号34.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债券投资、银行卡等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银监办发…2006‟140号35.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优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人力资源结构的指导意见银监办发…2006‟147号社以县(市)为单位统一法人工作的通知银监办发…2006‟154号37.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个人理财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银监办发…2006‟157号38.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农村信用社以县(市)为单位统一法人有关事项的批复银监办发…2006‟160号39.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商业银行开展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办发…2006‟164号40.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电子银行安全评估机构资质认定工作规程》的通知银监办发…2006‟17号41.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是否属行政处罚的批复银监办发…2006‟171号42.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邮政储蓄小额存单质押贷款试点工作的意见银监办发…2006‟199号43.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风险分类有关问题的批复银监办发…2006‟203号44.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减免税收入弥补亏损或计入拨备等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办发…2006‟210号45.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有关问题的批复银监办发…2006‟22号46.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加大力度推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优化人力资源结构的通知银监办发…2006‟225号47.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财务公司证券投资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银监办发…2006‟234号48.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小额贷款组织有关问题的批复银监办发…2006‟246号49.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银监办发…2006‟256号50.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政策性银行行政许可事项有关问题的批复银监办发…2006‟257号51.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担保机构注册资本金有关问题的批复银监办发…2006‟259号52.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许可证管理工作的通知银监办发…2006‟305号53.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案件信息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银监办发…2006‟318号有商业银行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银监办发…2006‟323号55.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明确非银行金融机构非现场监管岗位及相关工作职责的通知银监办发…2006‟333号56.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信托投资公司重新登记有关问题的批复银监办发…2006‟36号57.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审批企业间土地使用权抵押主合同有关问题的批复银监办发…2006‟64号58.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加强邮政储蓄机构小额质押贷款业务试点管理的意见银监办发…2006‟69号59.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建立小企业贷款违约信息通报机制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银监办发…2006‟7号60.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外国银行母行支持度评估体系》的通知银监办发…2006‟71号61.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规范信托投资公司办理业务中与房地产抵押估价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办发…2006‟92号62.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小企业贷款的通知银监办发…2006‟95号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银监办发…2006‟96号64.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巩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代办站清理成果有效防范案件风险的通知银监办发…2007‟101号65.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做好改进和加强银行业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银监办发…2007‟102号66.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金融许可证机构编码编制规则(试行)》的通知银监办发…2007‟103号67.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银行金库业务风险管理的通知银监办发…2007‟107号68.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农村合作金融监管改革六项重要工作的意见银监办发…2007‟110号69.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放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风险提示的通知银监办发…2007‟111号70.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调整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境外投资范围的通知银监办发…2007‟114号71.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行政处罚有关事项的批复银监办发…2007‟127号72.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境外非银行金融机构驻华代表处监管的通知银监办发…2007‟128号73.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农村信用社省级联社规范履职行为防范风险的通知银监办发…2007‟130号74.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防范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贷款风险的通知银监办发…2007‟132号75.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建立银行业衍生产品交易业务联系机制的通知银监办发…2007‟133号76.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做好网上银行风险管理和服务的通知银监办发…2007‟134号77.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调整中小商业银行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市场准入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办发…2007‟140号78.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独立董事任职资格管理的通知银监办发…2007‟142号79.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外资银行开办衍生产品交易业务自行承担风险敞口、进行敞口管理和风险控制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办发…2007‟145号80.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防范和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贷款风险的通知银监办发…2007‟161号81.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调整信托公司受托境外理财业务境外投资范围的通知银监办发…2007‟162号82.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分支机构非现场监管报表》的通知银监办发…2007‟173号83.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汲取案件教训,切实加强金库管理的通知银监办发…2007‟182号84.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调整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境外投资有关规定的通知银监办发…2007‟197号85.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有关问题的批复银监办发…2007‟200号86.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进一步做实利润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办发…2007‟213号87.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银行业客户投诉处理工作的通知银监办发…2007‟215号88.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集团客户授信管理有关问题的批复银监办发…2007‟219号89.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严禁银行业金融机构违规投资参股非金融企(事)业或项目的通知银监办发…2007‟234号90.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商业银行分支机构风险评估指导意见》的通知银监办发…2007‟235号91.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持证管理工作的通知银监办发…2007‟238号92.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调整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银监办发…2007‟241号93.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商业银行电话银行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银监办发…2007‟242号94.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防范不法分子利用克隆银行存折或信用卡盗取客户资金的通知银监办发…2007‟246号95.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资本充足率计算有关问题的批复银监办发…2007‟249号96.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社会责任的意见银监办发…2007‟252号97.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根据《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议四进一步对外开放银行业有关工作的通知银监办发…2007‟257号98.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根据《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议四进一步对外开放银行业有关工作的通知银监办发…2007‟258号99.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村银行机构监管评级工作的通知银监办发…2007‟3号100.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城市商业银行监管评级操作要点(试行)》的通知银监办发…2007‟43号101.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外国银行管理行职能定位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办发…2007‟47号102.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资金互助社示范章程》的通知银监办发…2007‟51号103.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客户风险统计数据报送规程(试行)》的通知银监办发…2007‟53号104.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信息科技风险评价审计内部意见说明书》的通知银监办发…2007‟56号105.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银行卡发卡业务风险管理的通知银监办发…2007‟60号106.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防范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员工挪用资金购买彩票案件的通知银监办发…2007‟63号107.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允许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县域设立分支机构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办发…2007‟79号108.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案件统计工作的通知银监办发…2007‟83号109.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监管指标计算口径有关问题的批复银监办发…2007‟97号110.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办外汇保证金交易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办发…2008‟100号111.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外资银行发售人民币信托类理财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办发…2008‟122号112.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信用社整合重组统一法人社工作的通知银监办发…2008‟123号113.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外资银行参加客户风险信息共享机制的通知银监办发…2008‟13号114.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建立助学贷款违约统计制度的通知银监办发…2008‟14号115.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系统安全保障问责方案》的通知银监办发…2008‟142号116.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现金、存款和联行业务风险管理的通知银监办发…2008‟152号117.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维持现行自助设备标识规范的批复银监办发…2008‟155号118.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外资银行信息系统服务保障风险提示的通知银监办发…2008‟156号119.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系统应急管理风险提示的通知银监办发…2008‟158号120.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银监局开展客户风险信息共享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银监办发…2008‟16号121.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安全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银监办发…2008‟171号122.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调整邮政储蓄银行一级分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办事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许可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办发…2008‟175号123.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已撤销农村信用代办站案件风险提示的通知银监办发…2008‟18号124.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实施助学贷款违约通报制度的通知银监办发…2008‟181号125.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商业银行派驻区域稽核机构监管权限的批复银监办发…2008‟22号126.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工作的通知银监办发…2008‟23号127.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行政处罚文书式样的通知银监办发…2008‟237号128.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做好当前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有关问题的紧急通知银监办发…2008‟238号129.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外资银行开展债券担保业务有关事项的意见银监办发…2008‟250号130.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风险管理的通知银监办发…2008‟259号131.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银监会客户风险信息异议查询管理办法》的通知银监办发…2008‟263号132.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商业银行服务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办发…2008‟264号133.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信托公司房地产、证券业务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办发…2008‟265号134.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银监会政府信息公开监督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银监办发…2008‟270号135.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银监会政府信息公开社会评议办法(试行)》的通知银监办发…2008‟273号136.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商业银行开展代理销售基金和保险产品相关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银监办发…2008‟274号137.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银监会机关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流程》的通知银监办发…2008‟282号138.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规范省(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统一品牌银行卡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办发…2008‟283号139.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科技风险提示的通知银监办发…2008‟291号140.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托公司银信合作理财业务风险管理的通知银监办发…2008‟297号141.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属地联动监管工作机制的补充意见银监办发…2008‟3号142.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二手房抵押贷款管理防范有证无房贷款诈骗风险的通知银监办发…2008‟314号143.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商业银行从事境内黄金期货交易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办发…2008‟35号144.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汽车贷款风险提示的通知银监办发…2008‟4号145.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员工离辞职后流向借款企业有关问题风险提示的通知银监办发…2008‟43号146.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办发…2008‟47号147.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农村信用社汽车消费贷款业务有关问题的批复银监办发…2008‟49号148.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关停小火电机组涉及政策性银行贷款风险提示的通知银监办发…2008‟5号149.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银行业重要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银监办发…2008‟53号150.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外资银行跨境监管沟通机制》的通知银监办发…2008‟60号151.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大案件责任追究力度的通知银监办发…2008‟63号152.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督促邮储银行分支机构落实案件责任追究制度的通知银监办发…2008‟64号153.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有效防范落后产能企业信贷风险的通知银监办发…2008‟7号154.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防范重要信息系统设备单点故障风险提示的通知银监办发…2008‟72号155.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信用卡套现活跃风险提示的通知银监办发…2008‟74号156.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政府信息公开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办发…2008‟76号157.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场所变更事宜的意见银监办发…2008‟8号158.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典当机构贷款业务管理的通知银监办发…2008‟87号159.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鼓励信托公司开展公益信托业务支持灾后重建工作的通知银监办发…2008‟93号160.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外资银行监管制度安排》的通知银监办发…2008‟99号161.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银行综合业务系统故障有关风险提示的通知银监办发…2009‟104号162.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债券投资风险管理的通知银监办发…2009‟129号163.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做好当前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工作的通知银监办发…2009‟136号164.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印发《关于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政策的调整意见(试行)》的通知银监办发…2009‟143号165.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案件风险提示的通知银监办发…2009‟147号166.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指导意见银监办发…2009‟15号167.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信托公司信政合作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银监办发…2009‟155号168.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当前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风险监管提示的通知银监办发…2009‟162号169.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印章管理的风险提示银监办发…2009‟164号170.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按揭贷款案件风险提示的通知银监办发…2009‟166号171.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开户管理案件风险提示的通知银监办发…2009‟167号172.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信息统计制度》的通知银监办发…2009‟17号173.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的通知银监办发…2009‟170号174.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报告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办发…2009‟172号175.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会计科目及会计报表示范模本的通知银监办发…2009‟189号176.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管理的通知银监办发…2009‟221号177.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不法分子利用ATM机具盗取银行卡资金风险提示的通知银监办发…2009‟228号178.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借冒名贷款风险提示的通知银监办发…2009‟229号179.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网银系统有关风险提示的通知银监办发…2009‟23 号180.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谨防不法分子利用银行文件从事非法活动风险提示的通知银监办发…2009‟243号181.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外资银行流动性监管的通知银监办发…2009‟247号182.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谨防用虚假开户方式诈骗风险提示的通知银监办发…2009‟251号183.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城市商业银行非现场监管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银监办发…2009‟253号184.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案件责任追究指导意见》的补充通知银监办发…2009‟260号。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05.12.30•【文号】银监发[2005]87号•【施行日期】2005.12.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银监发〔2005〕87号)各银监局:银监会成立以来,紧紧围绕“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的监管理念,不断完善监管工作,对强化国有商业银行一级法人管理体制,督促各行健全内控管理,完善自我约束机制起到了良好效果。

但在推进股份制改革、完善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部分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暴露出改革滞后、管理不严、内控薄弱等问题。

尤其是近一段时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部分分支机构接连暴露大案、要案,涉案金额大,情节恶劣,给国家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也给银行信誉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监管过程中也存在部分派出机构片面理解法人监管理念,放松对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监督管理,监管人员配备不足、风险预警处置滞后、查处问责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

为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监管工作,充分利用现有监管资源,提高监管效率,督促各家银行全面推进改革,切实防范金融风险,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银监会制定了《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现将《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各银监局要认真按照《指导意见》提出的监管工作重点和要求,进一步充实国有商业银行监管队伍,督促指导辖内监管派出机构,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完善监管信息收集、反馈、报告要求,规范建立监督检查、监管通报、座谈、质询、风险提示、戒勉谈话等监管制度,在系统内部建立动态跟踪、上下联动、渠道畅通、反应迅速的持续监管工作机制,整体提高监管工作效率。

商业银行拨备制度研究

商业银行拨备制度研究

周 期 的宏 观 审 慎 监 管 体 系是 一 项 意 义 深 远 的措 施 。
为 企 业 尽 量 降 低 操 作 成 本 . 为 摆 在 金 融 监 管 者 和 成
会 计 准 则 制 定 者 面 前 的 一 个 较 大 的挑 战 , 是 一 个 也 亟 待解 决 的问 题

其 中, 商业 银 行 贷 款拨 备 问题 涉 及 面非 常 广 , 涉及 既

商 业 银 行 拨 备 制 度 研 究
■ 中国 金 融 会 计 学 会 课 题 组
本 文 首 先 对 各 种 拨 备 计 提 从 理 论 体 系 、 提 方 法 、 用 性 等方 面进 行 了系 统 梳 理 和 客 观 评 价 , 计 适 为提 出 适 合 我 国 的商 业 银 行 拨 备 制 度 奠 定 了基 础 ; 次 , 造 性 地 从 防范 系 统 性 风 险 和 非 系 统 性 风 险 角 度 对 贷款 拔 其 创 备 方 法 进 行 了分 类 , 而得 出 了动 态 拨 备 制 度 紧 扣 防 范 系 统 性风 险 这 个 核 心 问题 , 而 具 有 更 强 的 科 学 性 ; 从 从 最 后 , 鉴 了 国 际上 关 于 银 行 监 管标 准 和 会 计 准 则 协 调 的最 新 理 念 ( 管 收 益 表 等 ) 结合 我 国现 有 监 管 指 借 监 ,
标 ( 备 覆 盖 率 ) 系 , 出 了适 合 我 国的 、 便 易行 的动 态 拨 备 模 型 , 拔 体 提 简 以及 相 应 的配 套 措 施 建 议 。
【 键 词】商 业银 行 ; 态拨 备 ; 度 研 究 关 动 制
【 中图分类号1823 F3 . 3
( 京 1 0 0 ) 北 0 8 0

丁柏木:商业银行动态拨备制度研究司振强

丁柏木:商业银行动态拨备制度研究司振强
6 6
6 dot.espeit 6 dot.gent iCit i C it iCit iCit dot .espet Cit i 1 i 1 i 1 i 1
18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8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
二、发展动态拨备的背景

BCBS发布《替代IAS39的指导原则》中拨备要求:
有效解决金融危机的教训:信用周期早期确认信用损失 拨备相关原则:通过吸收更广泛信用信息允许提前确认 损失,在考虑完整经济周期内贷款损失经验的基础上对 贷款组合生命周期的预期损失进行估计;允许实施职业 判断;允许进行组合计提;充分利用银行内部风险管理 和资本充足系统相关信息等
7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
二、发展动态拨备的背景
(三) 主要推动者: G20 FSB BCBS
G20伦敦峰会呼吁IASB和FASB立即行动起来,与相关监管机构一起共同 改善有关估值指引和贷款损失准备的会计准则。在2009年年底之前完成 以下目标:
9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
二、发展动态拨备的背景

拨备的类型
时点确认 模型 短期前瞻 模型 跨贷款生命周期 模型 跨经济周期 模型
IAS39已发生损失 模型
IASB预期损失模型, BCBS关于根据贷款 根据经济周期 预期损失定期调整 生命期内的预期损 贷款损失数据, 失计提拨备的提案。 对贷款潜在损 贷款损失不经常发 失进行估计并 生变动 计提拨备。

我国商业银行逆周期性动态拨备准备金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逆周期性动态拨备准备金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逆周期性动态拨备准备金研究作者:李洪波杜夏楠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18期李洪波,杜夏楠(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合肥 230601)摘要: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发挥了重要逆周期调节作用的动态拨备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各监管当局意识到银行业拨备制度存在的顺周期性可能放大经济周期波动.为此,国际监管机构和各国监管当局在缓释拨备制度的顺周期性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前瞻性探索.本文从现行拨备制度的问题入手,探讨了国际金融界关于逆周期拨备的一些探索,进而分析了目前中国实施逆周期拨备的建议.关键词:商业银行;顺周期;动态拨备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4)09-0035-02顺经济周期性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采取的的货款拨备制度的重要特征,具体表现在经济繁荣时期,银行由于贷款质量的提高和经济预期的改善会减少计提拨备准备,然而在经济萧条时期,银行会根据坏账情况大量计提准备金,进一步恶化商业银行的经营现状,从而加剧经济周期波动.因此建立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设计一套科学的商业银行动态贷款拨备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补充商业银行在经济发展衰退期拨备不足的问题,从而熨平经济周期波动.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商业银行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维护金融稳定,还可以实现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1 我国商业银行拨备的顺周期性表现1.1 银行信货行为具有亲周期性信贷的顺周期性的重要表现是经济扩张往往伴随着信贷规模的迅速扩张,一些理论从不同角度对此提做出了解释.比如委托代理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体制下,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在这种情况就容易产生代理者与股东的利益冲突,如果缺乏来自所有者权益的监督,管理者会从事高风险投资以获得较高的收益率,满足其对业绩评价的需要.然而这种行为导致的风险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往往是以恶化未来现金流量和收益状况为代价.另外一些学者则从金融体系的角度对这一现象作出了说明,其中比较重要的是“金融不稳定假设”理论:金融系统处在不断的震荡波动过程之中,这种波动可能会误导市场对未来作出正确的预期,如果对未来有良性的预期从而加大信贷规模而少计提拨备,这种变动趋势很可能会加剧经济下行时期的负担.“灾难近视”假说理论和“制度性假说理论”则突出了时间因素对银行信贷顺周期变动的作用,这些学者认为繁荣时期对经营业绩的追求会导致大家跟风而上,从而淡化危机时期所经历的风险记忆.再加之一些经历过这次危机的职员离开岗位,避免将贷款发放给高风险借款人的信贷经理越来越少了,原来一些不符合条件的贷款也被发放.信贷扩张的顺周期性的另外一个表现就是信贷比总体经济的波动幅度更大,当经济处于上行期时,信贷要比经济增速更加活跃;而在经济下行时期,信贷则会迅速收缩[1].从我国当前的信贷政策来看,经济上行期的信贷政策往往比经济下行期宽松,积累的风险与其计提的拨备不匹配,这一缺口带来的风险会在经济下行期集中爆发.1.2 贷款质量与银行信贷增长具有相关性在当前我国金融管制相对缺乏且金融市场不断扩展的情况下,借款人的筹资渠道越来越多,贷款者很可能在繁荣时期将贷款借给次级借款人,这样就非常容易发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与此同时,近年来,金融压制时期长期积累能量开始释放,我国消费信贷需求持续增加,贷款由生产领域开始向消费领域拓展.然而这部分金融消费者的信用状况更加缺乏保障,抵押品也相对匮乏.在这种情况上,一旦宏观经济出现衰退,贷款就容易变成坏账[2].另外,贷款增长对贷款不良率的影响具有一定时期的滞后性,这种滞后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贷款的增长并不会立即造成不良贷款率的上升,而是在经过一定时期以后得以表现,银行不能仅根据当期的不良贷款水平计提风险储备, 这样会将繁荣时期的积累的风险转移到经济下行时期,从而会进一步加剧经济衰退的力量.第二,贷款拨备滞后于信贷规模的扩张,这样就会使得经济上行期贷款拨备率较低,无法充分的弥补经济下行时期拨备的不足,这会进一步加剧信贷增长的亲周期性[1].1.3 贷款损失拨备的顺周期性综上所述,贷款损失拨备的顺周期性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与贷款损失拨备计提的负相关性,贷款增长与损失拨备的负相关性[3],此外还有不良贷款率、宏观经济增速等因素对贷款损失拨备的正向作用[4].我国的一些学者从我国商业银行以及国民经济的数据实证得出了这一规律,例如陈慧敏、钟永红(2011)和庄达(2012).在当前的拨备规则下,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的计提具有显著的顺周期性,贷款损失的计提同当前贷款质量密切挂钩,忽视了潜在风险的存在,从而加剧经济的周期性波动.2 逆周期动态拨备制度的作用2.1 建立和宏观审慎监管制度的需要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管理的重要内容,而贷款损失拨备是针对这一管理目标的重要工具.贷款损失准备通常被分为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和特殊准备.在现行的会计准则下,银行只能对当前资产负债表中出现的资产损失提取准备金,并依据已发生损失计提减值或计提特殊准备.这种国际会计准则带有严重的滞后性与被动性,严重妨碍银行了依据预期的信贷损失来构建缓冲性储备.而且实际情况表明,这些顶期损失在未来是很可能发生的,然而按照谨慎性的要求,只有当损失实际发生或有确凿证据的的时候才能确认计量.所以,现行国际会计准则在这一方面暴露出严重的不足,依据该准则实施的拨备制度不能很好的预防和控制潜在的风险,甚至在风险发生时也无法获得充足的储备以控制风险的进一步恶化.而与此相反,动态拨备制度则主要体现逆周期性的要求,要求银行在历史损失经验和数据的基础上总结损失与拨备的变动规律,建立一套合理、科学的标准体系,以更好的发挥前瞻性效果,从而灵活的建立充足的储备应对发生的风险,并将这一政策做为现行贷款损失确认及资本要求的现行补充.2.2 能够有效缓和经济波动动态拔备制度具有很强的逆周期性,即强调银行在繁荣时期或者贷款发放初期就以审慎性的原则提取积累性准备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贷款损失,而不是在损失真正发生时才被动计提更多拨备,从而加剧商业银行的经营负担.动态拨备制度平滑经济运行,缓和经济波动的作用主要表现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经济繁荣阶段,动态拨备会要求金融企业及时清理规模扩张过程中积累的风险忽略.而且繁荣时期提高计提标准也会给市场传递一种“谨慎”信号,即未来可能出现经济衰退,应该适当调低经济发展的预期,避免经济过热.第二,会降低银行在经济衰退期所面临的筹资压力和避免进一步恶化流动性风险,市场不会因此出现更大的恐慌.3 完善我国逆周期性动态拨备体系的建议3.1 计提准备要具有前瞻性,充分考虑未来潜在的信用风险3.1.1 加强以历史损失数据为依据估计预期损失.逆周期动态拨备体现重要的前瞻性要求,这就需要很好的估计预期才能为未来损失的发生做好储备.而估计预期损失必须建立在充分分析历史损失数据的基础之上,以避免动态拨备的随意性和提高拨备的科学性.因此,一个有效、科学、合理的准备制度不仅要求贷款损失拨备能够覆盖已经发生的损失,而且还要求覆盖未来的损失.然而,我国通常的做法是要求贷款损失准备覆盖的范围只限于已发生损失,而不考虑未来损失,忽视了信贷周期性风险.当前,我国实施动态拨备制度存在两个困难.第一,动态拨备制度的逆周期作用要通过覆盖预期信用损失来实现,估测的难度很大.由于纯粹的预期风险模型对监管者的要求较高,我国目前的规定只限于一些有条件的银行.第二,动态拨备的逆周期性要发挥理想的效果就必须不断的调整修正,人为因素很可能在这个过程当中影响制度的效果.因此,以历史损失数据为依据加强预期损失的估计才更加具有可行性[6].3.1.2 进一步完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的标准计算体系.目前,我国大多数银行都采取贷款五级分类法,但是这种方法是对已发生损失的一种反映,不存在对未来损失的预期.而贷款损失拨备实际上主要用来缓冲预期损失,这里的预期损失与市场利率密切相关.未来现金流折现法可以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缺陷,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拨备计提的时候应该将这种体系作为重要的补充.现金流折现法要综合全面考虑银行当前的财务状况与未来的现金流量,是一种全面系统评估贷款质量的方法, 是对当前贷款损失的细化,具有一定前瞻性和动态性.运用此法,能够更加精细、客观的计提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同时也能约束商业银行的非理性扩张,从而准确、真实的反映商业银行的现实价值.3.2 加强贷款损失拨备的监督和管理3.2.1 建立自我评估制度.逆周期动态拨备制度的建立需要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或者不能一成不变.应该综合运用历史数据和采取现金流折现法进行预测,进而确定一个合理公式.因此,商业银行应定期对贷款损失拨备的计提是否科学、合理进行自我评估是必不可少的过程.根据在自我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修正各种参数,完善动态拨备体系,使贷款面临的减值风险与提取的贷款损失拨备相适应.特殊情况下还可适当增加评估频率,例如大额贷款损失等.3.2.2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逆周期性动态拨备在运用的时候更加灵活,各家银行可能有所区别,银行很有可能利用这一规则操纵利润,这样就会给监管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加强监管是推行这一制度的重要保障.银监会等监管机构应该定期对商业银行提取贷款损失拨备计提、核销的情况进行检查,以确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是否遵循动态拨备的原则计提了相关准备,有无利用拨备操纵利润的行为发生,并根据结果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也应该提高涉及拨备计提方面的报表信息的透明度,一方面可以限制银行利用动态拨备操纵利润,减少发生的道德风险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投资者可以根据目前动态拨备的计提情况,分析银行的财务状况、经营现状,从而分析银行对于未来经济走势预期,有利于制定正确的投资策略[7].参考文献:〔1〕李怀珍.动态拨备在中国银行业的实施研究[J].中国金融家,2010(08).〔2〕段洁.我国上市银行贷款质量分析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3〕陈慧敏,钟永红.中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计提的实证研究[J].现代商业,2011(22).〔4〕庄达.中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的顺周期性及信贷波动效应的检验[D].复旦大学,2012.〔5〕罗猛.前瞻性拨备制度国际最新进展及评析[J].新金融,2010(01).〔6〕杜婧.商业银行动态拨备制度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7〕苗雨峰.商业银行动态拨备与监管[J].中国金融,2010(02).。

工商银行逆周期拨备管理研究

工商银行逆周期拨备管理研究

工商银行逆周期拨备管理研究工商银行是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其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作为一家金融机构,工商银行的主要职责之一是管理风险并保护客户利益。

在金融领域,逆周期拨备管理是一种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它可以帮助银行在经济下行周期中保持稳定并降低风险。

逆周期拨备管理是指根据经济情况的变化,银行在拨备计提方面进行调整,以应对经济增长放缓或衰退所带来的风险。

在经济繁荣时期,工商银行会适度提高拨备,以防止贷款违约风险的增加。

而在经济衰退时期,工商银行会适度减少拨备,以应对经济衰退对资产质量的冲击。

逆周期拨备管理的核心目标是稳定金融体系并保护银行的稳定经营。

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工商银行可能面临诸如贷款违约、不良资产增加和收益下降等风险。

通过逆周期拨备管理,工商银行可以提前预见并应对这些风险,从而减少不良资产的形成,并确保自身的盈利能力。

逆周期拨备管理的具体操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贷款拨备的计提,二是贷款损失的审慎估计。

在经济繁荣时期,工商银行会增加拨备计提,以弥补可能出现的损失。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工商银行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具备足够的资本储备,以应对潜在的贷款违约和不良资产形成的风险。

同时,工商银行还会审慎估计贷款损失,并将部分收入用于形成拨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贷款违约风险。

逆周期拨备管理需要工商银行具备一定的风险管理能力和监测预警机制。

首先,工商银行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内部控制机制、风险评估模型和监测预警系统等。

这些体系可以帮助工商银行及时识别和管理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经济下行周期带来的挑战。

其次,工商银行需要加强与监管机构的合作,共同监测和评估经济形势及金融风险。

监管机构在逆周期拨备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可以通过要求工商银行提供相关数据和报告,监测银行的业务运营和风险状况,并采取必要的监管措施。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速逐渐放缓,这对工商银行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压力。

工商银行逆周期拨备管理研究的深入,可以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策略和工具。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拨备计提新政解析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拨备计提新政解析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拨备计提新政解析
薛文君
【期刊名称】《新会计》
【年(卷),期】2012(000)006
【摘要】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现行会计按“已发生损失模型”计提贷款拨备的做法颇受争议.我国财政部最近发布了《金融企业准备金计提管理办法》,其出台对防范后危机时代贷款风险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就新政策有关贷款拨备计提范围、计提方法与计提比例的差异与旧政策作比较分析;简要介绍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有关“预期损失模型”的研究进展,肯定新政策在维持现行会计准则的前提下,要求金融企业采用逆周期的动态拨备原理计提拨备的做法,符合我国现实国情;最后从系统配置、内控机制及人员培训方面对商业银行实施新政策提出建议.
【总页数】3页(P53-55)
【作者】薛文君
【作者单位】华一银行,上海20012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计提的实证研究 [J], 陈慧敏;钟永红
2.国外有关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与经济周期关系的研究 [J], 孙天琦;徐晓羽
3.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计提研究 [J], 王常柏;邵永同
4.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提取方法及适度性研究 [J], 彭士煜;
5.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提取方法及适度性研究 [J], 彭士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善中国商业银行拨备制度-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2005年5月曾表示,中国银行业改革成功的标准是不良资产今后不会再大规模地产生,而建立良好的拨备(provisioning)制度对提高银行消化不良资产的能力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建立健全稳定的拨备制度可能是决定中国银行业改革成败的关键之举。

周小川行长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他认为,五级分类制度和其他一些制度对于商业银行而言,相当于诊断。

而完善的拨备制度相当于治疗。

如果拨备制度不健全,就等于看好病之后不准治疗和吃药,白白耽误了治病的机会。

一、建立稳健的拨备制度应该是金融改革的重要部分巴塞尔新资本协定明确指出,银行拨备用于防范预期损失。

根据定义,一般拨备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拨备;专项拨备是指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对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后,按每笔贷款损失的程度计提的用于弥补专项损失的拨备。

中国银行界有时候也将一般拨备称为一般准备,将专项拨备称为专项准备,两者共同构成银行对于预期损失的抵抗能力和对银行持续稳健经营能力的保障,因此拨备计提水平和覆盖率是评价银行对于不良贷款风险的抵抗能力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在风险控制方面比较出色的汇丰银行其拨备总额覆盖率历年来也相当稳健,大都稳定在60%以上。

银行作为经营风险的企业,其生存发展与稳健经营的前提和关键就是,它所承担的全部风险损失能够被补偿或消化。

其中预期损失必须以审慎的拨备计提形式计入银行经营成本,并在金融产品价格或贷款定价中得到补偿,而非预期损失需要由银行资本金加以覆盖。

正因为这样,对贷款以及非信贷资产损失是否足额拨备、资本充足率是否满足监管要求,就成了衡量商业银行抵御金融风险能力的重要指标。

事实上,拨备的作用在于真实反映资产的公允价值。

拨备是利润还是费用的实质取决于拨备是否能够弥补未来贷款可能出现的损失,拨备不充足下的利润是高估的。

对于目前的商业银行而言,大多数银行的专项拨备不足以弥补未来贷款可能出现的损失,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制度来保证计提充足的拨备,以提高银行抵御不良贷款风险的能力,并确保真实的利润基础。

目前,衡量银行资本实力的指标主要是资本充足率,但是在没有计提充足拨备的情况下,相应的资本充足率是无法令人信服的。

2004年初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也明确提出,要在拨备计提充分的基础上计算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银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只有在充足计提贷款损失拨备的前提下,资本充足率计算才真实可信,在各行之间才具有可比性。

相关资本充足率的办法要求在拨备充分计提的基础上计算资本充足率,有助于保持监管规章之间的一致性,健全银行审慎监管的规章体系。

同时,拨备是银行用来平滑各年度收益水平的蓄水池,经营效益上升时提高拨备的计提水平,经营效益下降时通过释放拨备来维持盈利水平。

商业银行呆账拨备计提数额的多少,总的拨备对不良贷款及全部贷款覆盖程度的高低是衡量银行应对经济景气变化带来的资产质量变化的能力的重要的依据。

根据《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关注类贷款专项拨备的计提比例为2%,次级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5%,可疑类贷款计提比例为50%,损失类贷款计提比例为100%.特种拨备的计提由银行根据不同类别贷款的特殊风险情况、风险损失概率及历史经验自行确定。

二、新办法廓清拨备制度框架近期,财政部向主要金融机构印发了《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管理办法》(以下称《办法》),为中国商业银行建立拨备制度奠定了基石。

《办法》规定,金融企业按规定提取的一般拨备作为利润分配处理,一般拨备是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

而按此前的规定和会计处理方法,一般拨备与专项拨备一并作为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税前费用列支。

《办法》还规定,将一般拨备的计提基准从目前的不低于期末贷款余额的1%调整为不低于风险资产期末余额的1%.该办法已于2005年7月1日起实施。

在2001年财政部发布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中将贷款损失拨备划分为专项拨备和特种拨备,并规定从事存贷款业务的金融企业应提取一般拨备,从净利润中按一定比例提取。

这里未规定一般拨备的提取标准、提取基数。

人民银行在2002年4月发布的《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中,则规定贷款损失拨备包括一般拨备、专项拨备、特种拨备。

本次财政部发布的《办法》明确了呆账准备金的划分层次,将呆账拨备划分为一般拨备、相关减值准备。

一般拨备是针对全部风险资产的,相关减值准备又分为坏账准备、贷款损失拨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其中贷款损失拨备又划分为专项拨备和特种拨备。

根据财政部的相关规定,原于税前列支的贷款呆账一般拨备将改由税后计提,同时允许商业银行所计提的贷款呆账特殊拨备于税前列支。

鼓励商业银行加大特殊拨备的计提力度。

在此之前,商业银行所计提的贷款呆账特殊拨备不得于税前抵扣,为此商业银行承受了较高的所得税负。

在国家信用担保之下,促使商业银行趋向逆向选择,即在贷款规模扩大的同时,拨备覆盖率严重不足。

在具体执行拨备制度上,《办法》也明确消除了会计制度和实际操作的差异。

2002年1月1日颁布实行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中所有者权益项中的一般拨备项是指:从事存贷款业务的金融企业按一定比例从净利润中提取的一般拨备。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的贷款损失拨备的内容不包括一般拨备;制度仅界定了专项拨备和特殊拨备两种,并规定专项拨备按照贷款五级分类结果及时、足额计提。

《办法》出台之前,商业银行的实际会计核算与会计制度存在差异,这个差异就体现在一般拨备的列支项上,即实际会计核算将一般拨备于税前列支,同时计入附属资本。

《办法》的出台,明确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法律地位,消除实际操作与会计制度的差异。

在《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管理办法》之后,财政部又发布了《关于呆账准备提取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称《通知》),作为对前期发布的《办法》的补充和说明。

其中最主要的是计提范围扩大。

作为权益资产的一般拨备的计提范围为所有风险资产,不仅包括原先计提范围内的贷款,还将包括同业拆借、各类应收款项、符合条件的债权股权投资等。

一般拨备按风险资产期末余额不低于1%的比例计提。

《办法》中已提及这点,《通知》再次予以明确。

另外,银行自行认定专项拨备计提是否充分。

在五级分类贷款中,关注、次级、可疑、损失类贷款参照2%、25%、50%、100%的比例计提;正常类贷款是否计提及计提比例由银行自主决定。

拨备计提的银行自主性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以下称《暂行规定》)中得以进一步明确,非减值贷款的拨备计提比例不再是程式化的固定值,而是根据历史损失概率等因素确定。

以往,商业银行计提贷款损失拨备的主要依据是2002年人民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正常类贷款的拨备计提比例是固定的数值,无法反映不同银行间正常类贷款潜在风险的差异。

在《暂行规定》中,大额减值贷款的拨备计提将采用折现现金流法,但与商业银行的现行实践差异不大。

根据《指引》,商业银行通常比例计提的方式提取专项拨备;专项拨备=(贷款余额-抵押物价值×折扣比率)×计提比例。

但在《暂行规定》中,商业银行对于单项金额重大的减值贷款应当采用折现现金流方法计提拨备,拨备应当等于贷款账面价值和未来现金流(包括抵押质押物的处置)现值的差额。

三、2005年上市商业银行拨备提取分析2005年,随着经济景气的逐步走低以及在宏观调控作用下部分企业产能过剩、库存上升的现象更加突出,商业银行普遍面临信用风险上升、不良贷款暴露速度加快的问题。

2005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12808亿元,比中期增加49亿元;不良贷款率8.58%,比中期下降0.13%.尽管银行的资产质量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但是略有下降的趋势。

对此,商业银行应该保持足够的警惕,计提充足的拨备,提高拨备覆盖率,以有效地覆盖信贷风险。

同时,自2006年开始上市银行和即将上市的银行将要实施《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从前“一刀切”的拨备制度将由折现现金流模型取代。

到底商业银行是提高还是降低现有的拨备水平,银行本身和分析师莫衷一是。

我们认为,拨备水平比较高的银行将来有可能释放部分拨备,而拨备水平比较低的银行的拨备压力就相对较大。

当然具体的拨备水平还取决于宏观经济的风险和银行管理层对风险态度的差别。

由于四大国有银行近日财务重组比较频繁,各个时期财务数据的可比性不是很强,我们选择上市银行的拨备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分析。

由于招商银行的拨备覆盖水平已经超过了100%,拨备压力相对而言不是太大,2005年上半年招行计提了14.82亿元的资产损失拨备,较2004年同期的计提水平13.84亿元略高一些。

公司的拨备覆盖率从上年末的101.35%进一步提高到105.95%,专项拨备覆盖率53.06%,不良贷款的风险仍然得到了充分的覆盖。

在第三季度,五级分类口径计算的不良贷款余额较中期末上升了1.5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60%,拨备水平上升到110.77%.2005年中,浦发银行核销坏账实现不良贷款指标“双降”,拨备覆盖率继续提高。

五级分类口径不良贷款余额为73.16亿元,不良贷款率2.15%,比年初下降0.30个百分点。

上半年计提贷款损失拨备20.07亿元人民币,拨备覆盖率143.26%,专项拨备覆盖率大幅提高为96.79%.第三季度,公司的不良贷款也是小升了3.05亿元,拨备覆盖率上升到了145%.由于公司费用的税收支出较多,公司可能在后面的年度就释放了部分拨备来调节税后利润,原来充足的拨备“弹药”将保证公司2005年稳定的利润增长。

华夏银行2005年上半年计提贷款损失拨备6.33亿元,本期转入0.02亿元,同时核销收回0.008亿元,转出0.01亿元,核销5.35亿元,公司期末贷款损失拨备余额为45.1亿元,拨备覆盖率为70.71%,较2004年底有所上升,但仍处较低水平。

第三季度,和其他的银行一样,公司面临着宏观调控背景下资产质量略微下滑的风险,不良贷款率上升到了3.22%,同时为了调节利润,拨备水平由中期的72.47%下降至68.89%(一逾二呆口径下)。

民生银行在核销了3.6亿元坏账的基础上,2005年中期不良贷款余额约46亿元,比年初增加了约8亿元,增长速度为21%,不良贷款比率也从2004年底的1.31%上升到了1.44%.因此即使是上半年计提了10.8亿元的贷款损失拨备,拨备覆盖率从2004年底下降到了106%,显示了下半年有较大的拨备压力。

第三季度,不良贷款率上升到了1.65%,覆盖率由中期的110%下降至90%(一逾二呆口径下)。

此外,香港上市的交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则从上市当初的44.0%上升至年中的49.2%,显示了该行在风险管理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总体而言,上市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优于非上市银行,资产质量尽管有下降的趋势,但是幅度还是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并且,拨备已经成了上市银行手中比较有力的利润调节的“阀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